CN105278282A - 光学扫描设备、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组装光学扫描设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扫描设备、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组装光学扫描设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8282A
CN105278282A CN201510419094.0A CN201510419094A CN105278282A CN 105278282 A CN105278282 A CN 105278282A CN 201510419094 A CN201510419094 A CN 201510419094A CN 105278282 A CN105278282 A CN 1052782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minous component
pin
hole
pins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190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8282B (zh
Inventor
川野友之
尾原光裕
阿左见纯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278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8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82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82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02B26/123Multibeam scanners, e.g. using multiple light sources or beam split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01Scanning systems with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eflecting means, e.g. raster or XY scann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05Scanning systems with one or more pivoting mirrors or galvano-mirr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 G03G15/04045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 G03G15/04072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by las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6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exposure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学扫描设备、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组装光学扫描设备的方法。第一半导体激光器的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六个第一孔被布置为形成以分别连接沿X方向布置的两个第一孔的线段作为第一短边和分别连接沿与X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布置的三个第一孔的线段作为第一长边的平行四边形。第二半导体激光器的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六个第二孔被布置为形成以分别连接沿X方向布置的两个第二孔的线段作为第二短边和分别连接沿与X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布置的三个第二孔的线段作为第二长边的平行四边形。

Description

光学扫描设备、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组装光学扫描设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激光束打印机(LBP)、复印机和传真机的通过电子照相处理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和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光学扫描设备。
背景技术
光学扫描设备使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发光部件。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00128讨论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多个引脚(leadpin)被插入到基板中的孔中并且与在基板上形成的电路电连接的配置。
日本专利No.5132087讨论了多个半导体激光器被紧密布置以形成彩色图像的光学扫描设备。
假设如在日本专利No.5132087中讨论的那样多个半导体激光器被配置为紧密布置并且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00128中讨论的那样引脚被配置为插入到在基板中形成的孔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多个半导体激光器的各引脚可被配置为插入到单个基板中。
在一些情况下,多个半导体激光器有时需要被布置为甚至更接近以满足光学需要。如果在基板中形成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多个孔,那么考虑基板上的电路图案的布置孔需要分隔预定距离或更大距离。多个半导体激光器的紧密布置鉴于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孔的布置而因此被限制。特别地,如果单个半导体激光器包含能够独立控制的多个激光发射单元,那么在单个半导体激光器上形成的引脚的数量增加。特别地,包含四个激光发射单元的半导体激光器包含六个引脚。这样的半导体激光器甚至更难以紧密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紧密布置分别具有六个引脚的发光部件的技术。
本发明还针对具有提高的可组装性的光学扫描设备。
本发明还针对用于组装光学扫描设备的简单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光学扫描设备包含: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该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分别包含四个激光发射单元和六个引脚;基板,该基板包含所述第一发光部件的六个引脚分别被插入在其中的六个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发光部件的六个引脚分别被插入在其中的六个第二孔;以及偏转扫描单元,该偏转扫描单元被配置为反射从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发射的光和从所述第二发光部件发射的光以执行偏转扫描,其中,在沿与所述基板的表面正交的方向观看该基板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和第二发光部件的布置方向与对应于主扫描方向的方向平行,并且其中,在所述基板的表面上,所述六个第一孔被布置为形成以分别连接沿与所述主扫描方向对应的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一孔中的两个的线段作为第一短边、和分别连接沿与对应于所述主扫描方向的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一孔中的三个的线段作为第一长边的平行四边形,并且所述六个第二孔被布置为形成以分别连接沿与所述主扫描方向对应的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二孔中的两个的线段作为第二短边、和分别连接沿所述相交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二孔中的三个的线段作为第二长边的平行四边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光学扫描单元包含: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该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分别包含四个激光发射单元和六个引脚;基板,该基板包含所述第一发光部件的六个引脚分别被插入在其中的六个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发光部件的六个引脚分别被插入在其中的六个第二孔;以及偏转扫描单元,该偏转扫描单元被配置为反射从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发射的光和从所述第二发光部件发射的光以执行偏转扫描,其中,在沿与所述基板的表面正交的方向观看该基板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和第二发光部件的布置方向与对应于副扫描方向的方向平行,并且其中,在所述基板的表面上,所述六个第一孔被布置为形成以分别连接沿与所述副扫描方向对应的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一孔中的两个的线段作为第一短边、和分别连接沿与对应于所述副扫描方向的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一孔中的三个的线段作为第一长边的平行四边形,并且所述六个第二孔被布置为形成以分别连接沿与所述副扫描方向对应的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二孔中的两个的线段作为第二短边、和分别连接沿所述相交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二孔中的三个的线段作为第二长边的平行四边形。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光学扫描设备包含:发光部件,该发光部件包含四个或更多个激光发射单元和六个或更多个引脚;激光器驱动基板,该激光器驱动基板包含所述六个或更多个引脚分别被插入到其中的六个或更多个孔;以及偏转扫描单元,该偏转扫描单元被配置为反射从所述发光部件发射的激光束以执行偏转扫描,其中,所述六个或更多个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所有的所述六个或更多个孔被布置为位于包含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虚拟直线和与所述第一虚拟直线相交的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虚拟直线的虚拟坐标的交点处,并且其中,所有的所述六个或更多个孔被布置,使得所述六个或更多个孔中的一个和沿布置所述第一虚拟直线的第一方向和布置所述第二虚拟直线的第二方向两个方向位于与所述一个孔所位于的坐标不同的坐标处的任意其它孔沿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中的任一个不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光学扫描设备包含: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该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分别包含两个或更多个激光发射单元和四个或更多个引脚;激光器驱动基板,该激光器驱动基板包含所述第一发光部件的四个或更多个引脚和所述第二发光部件的四个或更多个引脚分别被插入到其中的八个或更多个孔;以及偏转扫描单元,该偏转扫描单元被配置为反射分别从所述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发射的激光束以执行偏转扫描,其中,所述八个或更多个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所有的所述八个或更多个孔被布置为位于包含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虚拟直线和与所述第一虚拟直线相交的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虚拟直线的虚拟坐标的交点处,并且其中,所有的所述八个或更多个孔被布置,使得所述八个或更多个孔中的一个和沿布置所述第一虚拟直线的第一方向和布置所述第二虚拟直线的第二方向两个方向位于与所述一个孔所位于的坐标不同的坐标处的任意其它孔沿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中的任一个不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用于组装光学扫描设备的方法包含:在所述光学扫描设备的壳体上保持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通过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工具的缝隙(slit)夹住(chuck)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和第二发光部件的所有引脚;通过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工具的缝隙夹住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和第二发光部件的所有引脚;将处于被所述第一和第二工具夹住的状态中的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和第二发光部件的所有引脚插入到设置在激光器驱动基板中的各孔中;以及从所有引脚撤回(retract)所述第一和第二工具。
从以下参照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光学扫描设备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扫描光学系统的副扫描截面图。
图4是示出入射光学系统的副扫描截面图。
图5是示出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与半导体激光器之间的关系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入射光学系统的主扫描截面图。
图7是光学扫描设备的附接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8是光学扫描设备的附接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9是光学扫描设备的附接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与半导体激光器之间的关系的透视图。
图11A是示出沿Y方向观看到的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的表面中的引脚孔与半导体激光器之间的关系的示图。图11B是示出沿Y方向观看到的根据比较例的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的表面中的引脚孔与半导体激光器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图12是示出沿Y方向观看到的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的激光器驱动电路的表面中的引脚孔与半导体激光器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图13是示出沿Y方向观看到的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激光器驱动电路的表面中的引脚孔与半导体激光器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图14A和图14B是用于示出将半导体激光器附接到激光器保持器的处理的示图。
图15A和图15B是用于示出对齐引脚的处理的示图。
图16A和图16B是示出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解释图。
图17A和图17B是示出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的示图。
图18A、图18B、图18C和图18D是示出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的示图。
图19A和图19B是示出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像形成装置]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的截面解释图。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是包括包含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四种颜色的显影剂(调色剂)并且在记录材料10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电子照相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在图1中,当执行图像形成时,用作感光部件的感光鼓1(1Y、1M、1C和1K)顺时针旋转,以通过以下的处理。感光鼓1Y、1M、1C和1K的表面通过用作带电单元的带电辊2(2Y、2M、2C和2K)均匀地带电,并且被来自用作曝光单元的光学扫描设备3的激光束LY、LM、LC和LK照射。激光束LY、LM、LC和LK基于与各颜色对应的图像数据从光学扫描设备3发射。作为结果,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像。用作显影单元的显影设备4Y、4M、4C和4K中的显影辊6Y、6M、6C和6K向在感光鼓1Y、1M、1C和1K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供给各颜色的调色剂,使得调色剂附着到各感光鼓1。静电潜像由此被显影,以在感光鼓1Y、1M、1C和1K的表面上形成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用作图像承载部件的中间转印带8与感光鼓1Y、1M、1C和1K相对地张紧和布置。在感光鼓1Y、1M、1C和1K的表面上形成的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以重叠的方式被连续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的外周表面上。通过向布置于中间转印带8的内周侧的用作一次转印单元的一次转印辊7Y、7M、7C和7K施加一次转印偏压,执行这样的一次转印。
堆叠于片材盒9中的记录材料10通过馈送辊11被馈送,并然后通过传输辊12被传输。记录材料10然后在预定的定时处被传输到二次转印部分14。二次转印部分14包含中间转印带8与用作二次转印单元的二次转印辊13之间的压合部分。向二次转印辊13施加二次转印偏压,由此中间转印带8的外周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材料10上。记录材料10然后保持于二次转印部分14的中间转印带8与二次转印辊13之间并且通过其传输,并且被递送到用作定影单元的定影设备15。定影设备15向调色剂图像施加热和压力,由此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材料10上。记录材料10然后通过排出辊16被传输。
[光学扫描设备]
下面,将参照图2~4描述光学扫描设备3的总体配置。图2是示出光学扫描设备3的透视图。图3是用于示出扫描光学系统的示图。图3是沿图2所示的+Y方向取得的副扫描截面图。图4是用于示出入射光学系统的示图。图4是沿+X方向取得的副扫描截面图。Y方向是主扫描方向(与感光鼓1(1Y、1M、1C和1K)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光学扫描设备3用分别从用作发光部件的半导体激光器30(30Y、30M、30C和30K)发射的相应的激光束LY、LM、LC和LK照射用作不同的照射部分(要被照射的部分)的各感光鼓1(1Y、1M、1C和1Y)的表面。
如图4所示,通过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驱动和控制的用作发光部件的半导体激光器30Y、30M、30C和30K发射激光束LY、LM、LC和LK。在图4中,激光束LM(LC)和水平线(与Y轴平行的方向)形成角度θa。激光束LY(LK)和水平线(与Y轴平行的方向)形成角度θb。半导体激光器30(30Y、30M、30C和30K)分别包含能够独立发光控制的四个激光发射单元(发光点)。每个半导体激光器30发射四个邻接的基本上平行的光束。由于四个光束彼此邻接并且基本上平行,因此在以下的描述和附图中,从半导体激光器30Y、30M、30C和30K中的每一个发射的四个光束将由一个光束代表,并且这样的代表光束将分别被称为激光束LY、LM、LC和LK。
激光束LY、LM、LC和LK是发散光束。激光束LY、LM、LC和LK通过准直透镜31Y、31M、31C和31K被转换成准直激光束。激光束LY、LM、LC和LK透过柱面透镜32,并由此仅沿副扫描方向会聚并且作为线图像聚焦于旋转多面镜33的反射表面上。激光束LY和LM同时进入旋转多面镜33的同一反射表面。激光束LC和LK同时进入旋转多面镜33的同一反射表面。这样的设备配置构成入射光学系统。
旋转多面镜33包含多个反射表面。旋转多面镜33被马达34驱动以旋转,并且反射和偏转激光束LY、LM、LC和LK。通过旋转多面镜33反射的激光束LY和LM透过第一扫描透镜36a。激光束LY然后透过第二扫描透镜37b,并且在作为斑点(spot)图像聚焦于感光鼓1Y上之前被镜子38c反射。另一方面,激光束LM被镜子38b反射、透过第二扫描透镜37a、被镜子38a反射并聚焦于感光鼓1M上。
当激光束LY和LM通过旋转多面镜33反射的方向被假定为+X方向时,激光束LC和LK沿-X方向被反射。激光束LC和LK分别透过第二扫描透镜37c和37d、被镜子38d和38e反射并且聚焦于感光鼓1C和1K上。激光束LY和LM以及激光束LC和LK被旋转多面镜33的不同反射表面反射以辐射到相应的感光鼓1上。这样的设备配置构成扫描光学系统。
这样的扫描光学系统将扫描束引导到四个感光鼓1Y、1M、1C和1K上以执行偏转扫描。具体而言,旋转多面镜33的旋转改变激光束LY、LM、LC和LK被偏转(反射)的角度。作为结果,通过激光束LY、LM、LC和LK形成的斑点图像沿感光鼓1的旋转轴的方向(主扫描方向)在各感光鼓1Y、1M、1C和1K的表面上移动(主扫描)。随着感光鼓1Y、1M、1C和1K旋转,斑点图像沿与感光鼓1的旋转轴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副扫描方向)在各感光鼓1Y、1M、1C和1K的表面上移动(副扫描)。作为结果,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形成二维静电潜像。构成入射光学系统和多个扫描光学系统的光学部件(发光部件、透镜、镜子和旋转多面镜33)精确地定位到光学箱(壳体)40、被其支持并且固定到其上。
[引脚孔的布置]
下面,将参照图5和图11描述与本示例性实施例有关的特性配置。图5是示出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与半导体激光器30之间的关系的透视图。图5示出半导体激光器30的引脚被插入到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的引脚孔中之前的状态。
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基板)35包含要与半导体激光器30的引脚电连接的电路(激光器驱动电路)。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经由电路向半导体激光器30供给电流,由此使半导体激光器30的激光发射单元发光。引脚孔50是半导体激光器30Y的六个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六个通孔。类似地,引脚孔60、70和80是相应的半导体激光器30M、30C和30K的六个引脚分别被插入到其中的六个通孔。引脚孔50、60、70和80中的每一个的六个孔沿图5所示的X方向和Z方向对齐。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的表面与X方向和Z方向平行。在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的表面上,X方向与主扫描方向对应,并且Z方向与副扫描方向对应。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引脚孔50、60、70和80中的每一个的六个孔沿X方向以两个布置并且沿Z方向以三个布置。这样的布置将被称为2×3布置。鉴于引脚与电路图案之间的可焊接性以及基板35上电路布线图案的布置的便利性,总共24个引脚孔50、60、70和80被布置为在基板35的表面上彼此分开一定距离或更大距离。
[用于组装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的方法]
下面,将参照图7~9、图14A、图14B、图15A和图15B描述用于组装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的方法。图7~9是光学扫描设备3的附接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的部分的透视图。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同时使用工具90、91和92将总共24个引脚插入到单个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的引脚孔50、60、70和80中来组装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工具90、91和92分别具有梳齿状形状(换句话说,具有缝隙)。工具90和91的缝隙根据引脚孔沿Z方向的间隔隔开。工具92的缝隙根据引脚孔沿X方向的间隔隔开。
如上所述,具有四个发光点的发光部件(半导体激光器)具有六个引脚。具体而言,六个引脚包含意在用于第一发光点的第一引脚30LD1、意在用于第二发光点的第二引脚30LD2、意在用于第三发光点的第三引脚30LD3、意在用于第四发光点的第四引脚30LD4、被四个发光点共享的共用引脚30COM和意在用于光电二极管的光电二极管(PD)引脚30PD(参见图15A)。
如图14A和图14B所示,每个半导体激光器30(30Y、30M、30C和30K)被首先嵌入到激光器保持器h30(h30Y、h30M、h30C和h30K)中。然后,如图15B所示,通过使用工具100a和100b沿方向+D1(-D1)在端部弯曲每个半导体激光器30的所有引脚中的至少一个,使得引脚均对齐(成为2×3布置)。然后,附接半导体30的四个激光器保持器h30被插入到光学箱40中。激光器保持器h30分别在位置上被调整并且固定到光学箱40。如上所述,通过使用工具100a和100b,半导体激光器30的引脚预先被弯曲以便嵌入到引脚孔50、60、70和80中。然后,如图8所示,工具(第一工具)90和91沿X方向移动,使得引脚被插入到在第一工具90和91中形成并且沿X方向延伸的缝隙中。如图7所示,对于一个半导体30,第一工具90或91具有三个缝隙90s或91s。引脚插入到第一工具90和91的缝隙90s和91s中校正了引脚沿Z方向的位置移位。
然后,如图7和图9所示,工具(第二工具)92沿Z方向移动,使得引脚被插入到在第二工具92中形成并且沿Z方向延伸的缝隙92s中。第二工具92具有四个缝隙92s。引脚插入到第二工具92的缝隙92s中校正了引脚沿X方向的位置移位。在引脚被插入在工具90、91和92的缝隙90s、91s和92s中的情况下,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沿Y方向(与X方向和Z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以将引脚插入到各引脚孔50、60、70和80中。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进一步被固定到光学箱4,并且通过焊接电连接引脚和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的电路图案,由此完成组装。
如上所述,用于组装光学扫描设备3的方法包含在光学扫描设备3的壳体40上保持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30Y和30M。方法进一步包含通过沿第一方向(X方向)移动的第一工具90的缝隙90s夹住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30Y和30M的所有引脚。方法进一步包含通过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Z方向)移动的第二工具92的缝隙92s夹住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30Y和30M的所有引脚。方法进一步包含将处于被第一和第二工具90和92夹住的状态中的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30Y和30M的所有引脚插入到设置在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中的各孔中。方法进一步包括从所有的引脚撤回第一和第二工具90和92。
方法进一步包含在通过第一和第二工具90和92夹住所有引脚之前弯曲所有引脚中的至少一个以对齐所有引脚。以这样的方式,以2×3布置布置与所有的半导体激光器30对应的引脚孔使得能够通过工具90、91和92的仅沿两个方向即X方向和Z方向的操作同时定位四个半导体激光器30的24个引脚。由于由此可通过使用简单的工具配置在短时间内组装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因此可缩短组装步骤的时间并且可抑制组装工具的复杂化。
[与比较例的比较]
图11A是示出沿Y方向观看到的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的表面中的引脚孔60(60a~60f)和70(70a~70f)与半导体激光器30C和30M之间的关系的示图。图11B是示出沿Y方向观看到的根据比较例的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的表面中的引脚孔60′(60a′~60f′)和70′(70a′~70f′)与半导体激光器30C′和30M′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2×3布置,跨越各六个引脚孔60和70的沿X方向的宽度可被设定为W1。在比较例中,在各半导体激光器30C′和30M′周围沿圆周以相等的距离简单地布置引脚孔60a′~60f′和70a′~70f′。跨越各六个引脚孔60′和70′的沿X方向的宽度因此为W2(W2>W1)。假设六个引脚孔60与六个引脚孔70之间的最短距离为Da。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沿X方向布置(布置方向为X方向)的半导体激光器30C与30M之间的中心到中心距离可被设定为X1。另一方面,在比较例中,中心到中心距离为X2(X2>X1)。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沿X方向布置的半导体激光器30C和30M可因此被布置为沿X方向彼此更接近。
图6是示出沿Z方向观看到的光学扫描设备3的入射光学系统的示图(示出入射光学系统的主扫描截面图)。在比较例中,沿X方向半导体激光器(30C′和30M′以及30K′和30Y′)可仅被布置为在中心到中心距离上如X2那么近。因此,偏转点A′与B′之间的距离需要相对大。为了使激光束L′进入共用旋转多面镜,需要使用具有相对大的外接圆的旋转多面镜33′。
另一方面,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沿X方向半导体激光器(30C和30M以及30K和30Y)可被布置为在中心到中心距离上如X1那么近。如果使激光束L进入共用旋转多面镜,那么偏转点A与B之间的距离可相对小。这允许使用具有相对小的外接圆的旋转多面镜33,这可减小旋转多面镜33的惯性力矩,以减小马达34的上升时间。旋转多面镜33的小型化也使得能够实现光学扫描设备3的小型化和成本减小。
[修改]
下面,将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图12是示出沿Y方向观看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时的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的表面中的引脚孔60(60a~60f)和70(70a~70f)与半导体激光器30C和30M之间的关系的示图。在修改中,与每个半导体激光器30对应的引脚孔沿X方向以两个布置并且沿与X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以三个布置。以这样的方式,即使三个引脚孔邻接的方向不是Z方向,沿X方向布置的半导体激光器30也可被布置为沿X方向彼此接近。
将以与沿X方向布置的两个半导体激光器30中的任一个对应的引脚孔作为第一孔并且与另一个对应的引脚孔作为第二孔,以一般化的方式描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和修改。分别连接六个第一孔(70a~70f)中的沿X方向布置的两个第一孔(70c和70f,或者70a和70d)的线段(L2a和L2b)将被称为第一短边。分别连接六个第一孔中的沿与X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布置的三个第一孔(70d、70e和70f,或者70a、70b和70c)的线段(L1a和L1b)将被称为第一长边。六个第一孔被布置为形成具有第一短边和第一长边的平行四边形。分别连接六个第二孔(60a~60f)中的沿X方向布置的两个第二孔(60c和60f,或者60a和60d)的线段(L4a和L4b)将被称为第二短边。分别连接六个第二孔中的沿与X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布置的三个第二孔(60d、60e和60f,或者60a、60b和60c)的线段(L3a和L3b)将被称为第二长边。六个第二孔被布置为形成具有第二短边和第二长边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引脚孔的这样的布置,沿X方向布置的半导体激光器30可被布置为沿X方向彼此接近。这里,相交方向的例子可包含作为与X方向正交的方向的Z方向。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本示例性实施例,具有六个引脚的发光部件可被紧密布置。
将参照图10和图13描述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配置。图10是示出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与半导体激光器30Y、30M、30C和30K之间的关系的透视图。图13是示出沿Y方向观看到的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的表面中的引脚孔70(70a~70f)和80(80a~80f)与半导体激光器30C和30K之间的关系的示图。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引脚孔沿X方向以三个布置并且沿Z方向以两个布置。这样的布置将被称为3×2布置。半导体激光器30Y、30M、30C和30K的引脚预先被弯曲并且加宽以嵌入到3×2布置的引脚孔50、60、70和80中,并且被插入到引脚孔50、60、70和80中。与图像形成装置和光学扫描设备有关的其余功能和名称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类似。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如图4所示,当在副扫描截面中观看时,激光束L以不为零而为θa和θb的入射角斜进入旋转多面镜33。在这样的入射光学系统中,可能由于旋转多面镜33的各反射表面的倾斜角的误差而沿主扫描方向出现不均匀扫描(抖动)。角度θa和θb越小,抖动被抑制为越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3×2布置可减小沿Z方向布置的半导体激光器30M和30C与半导体激光器30Y和30K之间的中心到中心距离X1。角度θa和θb可因此被减小以抑制抖动的出现。另外,可在沿X方向和Z方向加宽引脚孔之间的距离的同时沿Z方向紧密布置半导体激光器30。这加宽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上的空间,从而有利于焊接和图案布局。
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同样,即使通过3×2布置,也可通过工具90、91和92通过仅沿两个方向即X方向和Z方向的操作同时校正邻接的四个半导体激光器30Y、30M、30C和30K的总共24个引脚。可因此容易地在短时间内组装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
将以与沿Z方向布置的两个半导体激光器30中的任一个对应的引脚孔作为第一孔并且与另一个对应的引脚孔作为第二孔,给出一般化的描述。分别连接六个第一孔(70a~70f)中的沿Z方向布置的两个第一孔(70e和70f,或者70a和70b)的线段将被称为第一短边。分别连接六个第一孔中的沿与Z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布置的三个第一孔(70a、70c和70e,或者70b、70d和70f)的线段将被称为第一长边。六个第一孔被布置为形成具有第一短边和第一长边的平行四边形。分别连接六个第二孔(80a~80f)中的沿Z方向布置的两个第二孔(80e和80f,或者80a和80b)的线段将被称为第二短边。分别连接六个第二孔中的沿与Z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布置的三个第二孔(80a、80c和80e,或者80b、80d和80f)的线段将被称为第二长边。六个第二孔被布置为形成具有第二短边和第二长边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引脚孔的这样的布置,沿Z方向布置的半导体激光器30可被布置为沿Z方向彼此接近。这里,相交方向的例子可包含作为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的X方向。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本示例性实施例,具有六个引脚的发光部件可被紧密布置。
图16A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设备3的四个半导体激光器30Y~30K的引脚与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激光器驱动电路基板35的孔之间的关系。半导体激光器30Y的引脚被插入到六个孔ST1中。半导体激光器30M的引脚被插入到六个孔ST2中。半导体激光器30C的引脚被插入到六个孔ST3中。半导体激光器30K的引脚被插入到六个孔ST4中。四个半导体激光器30的中心由SC标出。
如上所述,在单个半导体激光器30上形成的六个引脚包含第一引脚30LD1、第二引脚30LD2、第三引脚30LD3、第四引脚30LD4、共用引脚30COM和PD引脚30PD。
如图16A所示,以下的位置关系均关于中心SC对称:第一发光部件30Y的第一引脚30LD1被插入到其中的孔LD1与第三发光部件30C的第一引脚30LD1被插入到其中的孔LD1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发光部件30Y的第二引脚30LD2被插入到其中的孔LD2与第三发光部件30C的第二引脚30LD2被插入到其中的孔LD2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发光部件30Y的第三引脚30LD3被插入到其中的孔LD3与第三发光部件30C的第三引脚30LD3被插入到其中的孔LD3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发光部件30Y的第四引脚30LD4被插入到其中的孔LD4与第三发光部件30C的第四引脚30LD4被插入到其中的孔LD4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发光部件30Y的共用引脚30COM被插入到其中的孔COM与第三发光部件30C的共用引脚30COM被插入到其中的孔COM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第一发光部件30Y的PD引脚30PD被插入到其中的孔PD与第三发光部件30C的PD引脚30PD被插入到其中的孔PD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二发光部件30M的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六个孔ST2与第四发光部件30K的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六个孔ST4也分别关于中心SC对称。
如图16A所示,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所有孔被布置为位于包含四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虚拟直线XL1~XL4和与第一虚拟直线XL1~XL4相交的六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虚拟直线YL1~YL6的虚拟坐标的交点处。在本例子中,虚拟坐标为笛卡尔(Cartesian)坐标系的坐标。
所有的24个孔被布置为使得24个孔中的一个和位于沿布置第一虚拟直线XL1~XL4的第一方向(方向XL)和布置第二虚拟直线YL1~YL6的第二方向(方向YL)两个方向与所述一个孔所位于的坐标不同的坐标处的任意其它孔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任一个不重叠。以下给出具体的描述。
图16B示出根据比较例的基板35。比较例也被配置为使得分别具有六个引脚的四个半导体激光器附接到单个基板35。将集中于位于坐标(XL1,YL3)处的24个孔中的一个(图16B所示的黑色填充孔;以下,称为关注孔)描述配置。在图16B中,由实线示出的孔是分别位于沿第一方向XL和第二方向YL中的至少任一个与关注孔所位于的坐标(XL1,YL3)中的任一个相等的坐标处的孔。例如,位于坐标(XL2,YL3)处的孔在沿第二方向YL的位置上与关注孔相等。
另一方面,在图16B中,由虚线示出的孔是位于沿两个方向XL和YL与关注孔所位于的坐标(XL1,YL3)不同的位置处的孔。在由虚线示出的17个孔中,位于坐标(XL1′,YL2)处的孔和位于坐标(XL1′,YL5)处的孔沿方向XL与关注孔重叠(阴影部分)。通过图16B所示的这样的孔布置,引脚难以通过图7所示的工具90和92夹住。
相反,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有的24个孔被布置为使得24个孔中的一个和位于沿第一方向XL和第二方向YL两个方向与所述一个孔所位于的坐标不同的坐标处的任意其它孔沿第一方向XL和第二方向YL中的任一个不重叠。图16A所示的本例子的孔布置有利于通过工具90~92夹住并且提高可组装性。
本例子应对分别具有六个引脚的四个半导体激光器附接到单个基板的配置。可替代地,图17A示出具有六个引脚的单个半导体激光器(四束激光器)附接到单个基板的配置。图17B示出具有十个引脚的单个半导体激光器(八束激光器)附接到单个基板的配置。这样的配置也是可应用的。简言之,在其上安装包含四个或更多个激光发射单元和六个或更多个引脚的发光部件的光学扫描设备中,六个或更多个孔均被布置为使得六个或更多个孔中的一个和位于沿布置第一虚拟直线的第一方向和布置第二虚拟直线的第二方向两个方向与所述一个孔所位于的坐标不同的坐标处的任意其它孔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任一个不重叠就足够了。
另外,图18A示出分别具有四个引脚的两个半导体激光器(二束激光器)附接到单个基板的配置。图18B、图18C和图18D示出分别具有六个引脚的两个半导体激光器(四束激光器)附接到单个基板的配置。这样的配置也是可应用的。并且,图19A示出分别具有四个引脚的四个半导体激光器(二束激光器)附接到单个基板的配置。图19B示出分别具有六个引脚的四个半导体激光器(四束激光器)附接到单个基板的配置。这样的配置也是可应用的。简言之,在其上安装分别包含两个或更多个激光发射单元和四个或更多个引脚的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的光学扫描设备中,八个或更多个孔均被布置为使得八个或更多个孔中的一个和位于沿布置第一虚拟直线的第一方向和布置第二虚拟直线的第二方向两个方向与所述一个孔所位于的坐标不同的坐标处的任意其它孔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任一个不重叠就足够了
在图16A~19B所示的例子中,具有以下配置的基板是特别期望的。具体而言,期望基板具有与一个半导体激光器对应的所有引脚插入孔(例如,在四束激光器的情况下为所有的六个孔)被布置以便形成平行四边形(在笛卡尔坐标系的情况下为矩形)的这样的配置。当多个半导体激光器被安装于单个基板上时,以与以上类似的方式,期望基板具有在多个半导体激光器中的每一个中所有相应的引脚插入孔均被布置以便形成平行四边形的这样的配置。更具体而言,图16A、图17A、图17B、图18A、图18B、图18C、图19A和图19B所示的孔布置是期望的。通过这样的布置,可使用具有少量的缝隙的工具,使得引脚可容易地通过工具夹住。
上述基板的孔位于笛卡尔坐标系的交点的坐标处。然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需要正交。也可使用斜坐标系。
尽管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便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20)

1.一种光学扫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该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分别包含四个激光发射单元和六个引脚;
基板,该基板包含所述第一发光部件的六个引脚分别被插入在其中的六个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发光部件的六个引脚分别被插入在其中的六个第二孔;以及
偏转扫描单元,该偏转扫描单元被配置为反射从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发射的光和从所述第二发光部件发射的光以执行偏转扫描,
其中,在沿与所述基板的表面正交的方向观看该基板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和第二发光部件的布置方向与对应于主扫描方向的方向平行,并且
其中,在所述基板的表面上,
所述六个第一孔被布置为形成以分别连接沿与所述主扫描方向对应的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一孔中的两个的线段作为第一短边、和分别连接沿与对应于所述主扫描方向的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一孔中的三个的线段作为第一长边的平行四边形,并且
所述六个第二孔被布置为形成以分别连接沿与所述主扫描方向对应的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二孔中的两个的线段作为第二短边、和分别连接沿所述相交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二孔中的三个的线段作为第二长边的平行四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所述相交方向是与对应于所述主扫描方向的方向正交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从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发射的光和从所述第二发光部件发射的光被所述偏转扫描单元反射以分别在照射部分的表面上形成斑点,并且
其中,从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发射的光和从所述第二发光部件发射的光的各斑点被所述偏转扫描单元偏转扫描,以沿所述主扫描方向在各照射部分的表面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所述偏转扫描单元包含多个反射表面,并且
其中,从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发射的光和从所述第二发光部件发射的光被所述偏转扫描单元的多个反射表面中的不同反射表面反射以分别辐射到不同的照射部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所述基板包含与所述第一发光部件的六个引脚中的每一个和所述第二发光部件的六个引脚中的每一个电连接的电路。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
第一感光部件;以及
第二感光部件,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被配置为利用从第一发光部件发射的光照射所述第一感光部件以在该第一感光部件上形成潜像、利用从第二发光部件发射的光照射所述第二感光部件以在该第二感光部件上形成潜像、以及使调色剂附着到在所述第一感光部件上所形成的潜像和在所述第二感光部件上所形成的潜像中的每一个以形成调色剂图像。
7.一种光学扫描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该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分别包含四个激光发射单元和六个引脚;
基板,该基板包含所述第一发光部件的六个引脚分别被插入在其中的六个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发光部件的六个引脚分别被插入在其中的六个第二孔;以及
偏转扫描单元,该偏转扫描单元被配置为反射从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发射的光和从所述第二发光部件发射的光以执行偏转扫描,
其中,在沿与所述基板的表面正交的方向观看该基板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和第二发光部件的布置方向与对应于副扫描方向的方向平行,并且
其中,在所述基板的表面上,
所述六个第一孔被布置为形成以分别连接沿与所述副扫描方向对应的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一孔中的两个的线段作为第一短边、和分别连接沿与对应于所述副扫描方向的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一孔中的三个的线段作为第一长边的平行四边形,并且
所述六个第二孔被布置为形成以分别连接沿与所述副扫描方向对应的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二孔中的两个的线段作为第二短边、和分别连接沿所述相交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二孔中的三个的线段作为第二长边的平行四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所述相交方向是与对应于所述副扫描方向的方向正交的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从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发射的光和从所述第二发光部件发射的光被所述偏转扫描单元反射以分别在照射部分的表面上形成斑点,并且
其中,从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发射的光和从所述第二发光部件发射的光的各斑点被所述偏转扫描单元偏转扫描,以沿与所述副扫描方向正交的主扫描方向在各照射部分的表面上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所述偏转扫描单元包含多个反射表面,并且
其中,从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发射的光和从所述第二发光部件发射的光被所述偏转扫描单元的反射表面中的不同反射表面反射以分别辐射到不同的照射部分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所述基板包含与所述第一发光部件的六个引脚中的每一个和所述第二发光部件的六个引脚中的每一个电连接的电路。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
第一感光部件;以及
第二感光部件,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被配置为利用从第一发光部件发射的光照射所述第一感光部件以在该第一感光部件上形成潜像、利用从第二发光部件发射的光照射所述第二感光部件以在该第二感光部件上形成潜像、以及使调色剂附着到在所述第一感光部件上所形成的潜像和在所述第二感光部件上所形成的潜像中的每一个以形成调色剂图像。
13.一种光学扫描设备,包括:
发光部件,该发光部件包含四个或更多个激光发射单元和六个或更多个引脚;
激光器驱动基板,该激光器驱动基板包含所述六个或更多个引脚分别被插入到其中的六个或更多个孔;以及
偏转扫描单元,该偏转扫描单元被配置为反射从所述发光部件发射的激光束以执行偏转扫描,
其中,所述六个或更多个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所有的所述六个或更多个孔被布置为位于包含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虚拟直线和与所述第一虚拟直线相交的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虚拟直线的虚拟坐标的交点处,并且
其中,所有的所述六个或更多个孔被布置,使得所述六个或更多个孔中的一个和位于沿布置所述第一虚拟直线的第一方向和布置所述第二虚拟直线的第二方向两个方向与所述一个孔所位于的坐标不同的坐标处的任意其它孔沿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中的任一个不重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所述虚拟坐标为笛卡尔坐标系的坐标。
15.一种光学扫描设备,包括:
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该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分别包含两个或更多个激光发射单元和四个或更多个引脚;
激光器驱动基板,该激光器驱动基板包含所述第一发光部件的四个或更多个引脚和所述第二发光部件的四个或更多个引脚分别被插入到其中的八个或更多个孔;以及
偏转扫描单元,该偏转扫描单元被配置为反射分别从所述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发射的激光束以执行偏转扫描,
其中,所述八个或更多个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所有的所述八个或更多个孔被布置为位于包含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虚拟直线和与所述第一虚拟直线相交的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虚拟直线的虚拟坐标的交点处,并且
其中,所有的所述八个或更多个孔被布置,使得所述八个或更多个孔中的一个和位于沿布置所述第一虚拟直线的第一方向和布置所述第二虚拟直线的第二方向两个方向与所述一个孔所位于的坐标不同的坐标处的任意其它孔沿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中的任一个不重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所述虚拟坐标为笛卡尔坐标系的坐标。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还包括分别包含两个或更多个激光发射单元和四个或更多个引脚的第三和第四发光部件,
其中,除所述八个或更多个孔以外,所述激光器驱动基板还包含所述第三发光部件的四个或更多个引脚和所述第四发光部件的四个或更多个引脚分别被插入到其中的八个或更多个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到第四发光部件分别至少包含意在用于第一发光点的第一引脚、意在用于第二发光点的第二引脚、由所述第一和第二发光点共享的共用引脚、以及意在用于光电二极管的PD引脚,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部件的第一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孔与所述第三发光部件的第一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孔之间的位置关系、
所述第一发光部件的第二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孔与所述第三发光部件的第二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孔之间的位置关系、
所述第一发光部件的共用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孔与所述第三发光部件的共用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孔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
所述第一发光部件的PD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孔与所述第三发光部件的PD引脚被插入到其中的孔之间的位置关系均关于点对称。
19.一种用于组装光学扫描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所述光学扫描设备的壳体上保持第一和第二发光部件;
通过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工具的缝隙夹住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和第二发光部件的所有引脚;
通过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工具的缝隙夹住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和第二发光部件的所有引脚;
将处于被所述第一和第二工具夹住的状态中的所述第一发光部件和第二发光部件的所有引脚插入到设置在激光器驱动基板中的各孔中;以及
从所有引脚撤回所述第一和第二工具。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还包括在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工具夹住所有引脚之前使所有引脚中的至少一个弯曲以使所有引脚对齐。
CN201510419094.0A 2014-07-16 2015-07-16 光学扫描设备、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组装光学扫描设备的方法 Active CN1052782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6037 2014-07-16
JP2014146037 2014-07-16
JP2015107879A JP6667213B2 (ja) 2014-07-16 2015-05-27 光学走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光学走査装置の組み立て方法
JP2015-107879 2015-05-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8282A true CN105278282A (zh) 2016-01-27
CN105278282B CN105278282B (zh) 2018-03-02

Family

ID=55074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9094.0A Active CN105278282B (zh) 2014-07-16 2015-07-16 光学扫描设备、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组装光学扫描设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35246B2 (zh)
JP (1) JP6667213B2 (zh)
CN (1) CN10527828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0627A (zh) * 2017-04-26 2020-02-07 纽波特公司 与高激光功率密度扫描系统一起使用的透镜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88966A (ja) * 2015-03-30 2016-11-0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のビーム調整方法及び光走査装置
CN108061904B (zh) * 2017-12-29 2020-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线激光雷达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18429A1 (en) * 2001-12-20 2003-06-26 Autosplice Systems Inc. Automatic feeder for strip-supported contacts
US20080084467A1 (en) * 2006-10-10 2008-04-10 Fuji Xerox Co., Ltd. Connection member, electric substrate,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30063798A1 (en) * 2011-09-14 2013-03-14 Ricoh Company, Ltd. Light source device, method of assembling light source device,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30067736A1 (en) * 2011-09-16 2013-03-21 Askey Computer Corp. Pin adjuster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
JP2014044370A (ja) * 2012-08-28 2014-03-13 Ricoh Co Ltd 基板、光書込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0878B2 (ja) * 1988-05-13 1995-06-28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半導体素子のリード矯正装置及びリード矯正装置を使用した挿入治具
JP4463906B2 (ja) 1999-09-29 2010-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マルチビーム走査装置の組み立て方法
JP2002344060A (ja) * 2001-05-15 2002-11-29 Canon Inc 半導体レーザおよび光源装置
JP2006072136A (ja) * 2004-09-03 2006-03-16 Canon Inc 光源装置及び走査光学装置
JP5132087B2 (ja) 2006-06-05 2013-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走査装置
JP2008076935A (ja) * 2006-09-25 2008-04-03 Canon Inc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29358B2 (ja) 2012-07-05 2016-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ビーム出射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52287B2 (ja) * 2012-12-13 2019-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18429A1 (en) * 2001-12-20 2003-06-26 Autosplice Systems Inc. Automatic feeder for strip-supported contacts
US20080084467A1 (en) * 2006-10-10 2008-04-10 Fuji Xerox Co., Ltd. Connection member, electric substrate,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30063798A1 (en) * 2011-09-14 2013-03-14 Ricoh Company, Ltd. Light source device, method of assembling light source device,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30067736A1 (en) * 2011-09-16 2013-03-21 Askey Computer Corp. Pin adjuster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
JP2014044370A (ja) * 2012-08-28 2014-03-13 Ricoh Co Ltd 基板、光書込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0627A (zh) * 2017-04-26 2020-02-07 纽波特公司 与高激光功率密度扫描系统一起使用的透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8282B (zh) 2018-03-02
US20160018638A1 (en) 2016-01-21
JP6667213B2 (ja) 2020-03-18
JP2016029459A (ja) 2016-03-03
US9535246B2 (en) 2017-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69457B2 (e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optical-beam 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081203B2 (en) Light-amount detecting device, light source device, optical scann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687036B2 (en) Light source driver, light source device, light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859132B2 (ja) 光源装置、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710445B2 (en) Light source unit, optical sca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US8466947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51862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70064291A1 (en)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CN105278282A (zh) 光学扫描设备、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组装光学扫描设备的方法
US20110206415A1 (en) Connection member, electric substrate,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754641B2 (ja) 光源装置、光源装置の組立方法、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08697B2 (ja) 光走査装置
CN101114052A (zh) 光扫描装置和成像装置
JP2008262125A (ja) 光源装置、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489707B2 (ja) 光走査装置
KR101747302B1 (ko) 광주사장치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 사진 방식의 화상형성장치
US20080018955A1 (en) Optical beam scann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2027395A (ja) マルチビーム光源装置およびマルチビーム光走査装置
US11789376B2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224047B2 (ja) 光走査装置、ビームピッチ調整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61192A (ja) 走査光学装置
JP2013186265A (ja) 光走査装置、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6856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822542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05454A (ja) 走査式描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