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5530B - 发动机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5530B
CN105275530B CN201510276227.3A CN201510276227A CN105275530B CN 105275530 B CN105275530 B CN 105275530B CN 201510276227 A CN201510276227 A CN 201510276227A CN 105275530 B CN105275530 B CN 1052755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shaft
counterweight
inner ring
contact site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62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5530A (zh
Inventor
桥本秀明
原千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75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5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5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5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13/08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decompression, e.g. during starting; for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 F01L13/085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decompression, e.g. during starting; for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the valve-gear having an auxiliary cam protruding from the main cam profi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01L1/04Valve drive by means of cams, camshafts, cam discs, eccentrics or the like
    • F01L1/047Camshafts
    • F01L1/053Camshafts overhead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01L1/18Rocking arms or levers
    • F01L1/181Centre pivot rocking ar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20Adjusting or compensating cleara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01L1/04Valve drive by means of cams, camshafts, cam discs, eccentrics or the like
    • F01L1/047Camshafts
    • F01L2001/0476Camshaft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01L1/04Valve drive by means of cams, camshafts, cam discs, eccentrics or the like
    • F01L1/047Camshafts
    • F01L1/053Camshafts overhead type
    • F01L2001/0535Single overhead camshafts [SOH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305/00Valve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820/00Details on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sing valve gear arrangements
    • F01L2820/03Auxiliary actuators
    • F01L2820/035Centrifugal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以及车辆。减压机构配置于凸轮轴的轴线方向上的两端部之间。减压机构包括配重和减压凸轮。配重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该凸轮轴。减压凸轮与配重的旋转相应地,切换成与气门机构接触的状态或不与气门机构接触的状态。配重包括内圈接触部。内圈接触部在凸轮轴的轴线方向上与轴承的内圈并列地配置。内圈接触部位于比轴承的外圈的内周面靠径向内方的位置。

Description

发动机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减压机构的发动机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启动发动机时,需要通过外力使发动机旋转,直到启动完成。例如,存在通过起动马达来使其旋转和/或通过反冲式起动机来使其旋转的方法。另一方面,在发动机的压缩阶段,汽缸内的空气被压缩,所以旋转的阻力增加。为了减低这样的阻力,已知有用于在通过外力使发动机旋转时的压缩阶段减低汽缸内的压力的减压机构。
例如,日本特开2008-128171号所公开的减压机构具有减压凸轮,该减压凸轮通过配重的旋转而切换成工作状态或解除状态。该减压机构支撑于凸轮链的链轮。因此,存在包括减压机构的凸轮轴在轴线方向上变大这一问题。
在日本特开2009-180104号所公开的发动机中,减压机构配置于凸轮轴的两端部之间的位置。因此,与减压机构配置于凸轮轴之外的情况相比,有时能够使包括减压机构的凸轮轴在轴线方向上紧凑地形成。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若减压机构配置于凸轮轴的两端部之间,则凸轮轴本身容易在轴线方向上变长。若凸轮轴在轴线方向上变长,则存在发动机大型化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紧凑的发动机和具备该发动机的车辆。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发动机包括汽缸盖、排气门、气门机构、凸轮轴、轴承以及减压机构。排气门收置于汽缸盖。气门机构对排气门进行开闭。凸轮轴通过与气门机构接触来驱动气门机构。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将凸轮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汽缸盖。内圈与凸轮轴接触。外圈与汽缸盖接触。减压机构配置于凸轮轴的轴线方向上的两端部之间。减压机构包括配重和减压凸轮。配重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凸轮轴。减压凸轮与配重的旋转相应地,切换成与气门机构接触的状态或不与气门机构接触的状态。配重包括内圈接触部。内圈接触部在凸轮轴的轴线方向上与内圈并列地配置。内圈接触部位于比外圈的内周面靠径向内方的位置。
本申请的发明者研究了将减压机构配置于凸轮轴的两端之间、并且尽可能使凸轮轴在轴线方向上变紧凑的结构。其中,发明者研究了使支撑凸轮轴的轴承与配重在轴线方向上接近地配置的情况。由此,能够使凸轮轴在轴线方向上紧凑。但是,得知在该情况下,若不抑制配重沿轴线方向滑动,则有时轴承与配重会接触。为了抑制轴承与配重间的接触,可考虑将垫圈等构件夹于轴承与配重之间,但设置这样的构件会阻碍凸轮轴的紧凑化。
于是,发明者着眼于轴承中存在不相对于凸轮轴旋转的内圈和相对于凸轮轴旋转的外圈。而且,发明者发现了,通过将内圈接触部设于配重,能够抑制由于接触带来的损伤。即,由于内圈接触部位于比外圈的内周面靠径向内方的位置,所以配重不与外圈接触。因此,能够抑制由于配重与外圈的接触所引起的损伤。另外,内圈与配重同样地与凸轮轴一同旋转,因此,即使配重与内圈接触,也能够抑制损伤。
优选的是,从凸轮轴的轴线方向观察,内圈接触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凸轮轴的旋转中心相比更靠配重的旋转中心的附近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由于配重旋转时的内圈接触部的移动量较少,因此,能够在不与外圈接触的范围内增大内圈接触部。另外,通过增大内圈接触部,能够增大配重的重量。
优选的是,从凸轮轴的轴线方向观察,内圈接触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配重的旋转中心与凸轮轴之间。在该情况下,配重的重心位置接近配重的旋转中心,由此能够抑制配重由于重力而打开。另外,能够使内圈接触部接近配重的旋转中心。
优选的是,从凸轮轴的轴线方向观察,内圈接触部中比配重的重心靠近配重的旋转中心的部分大于内圈接触部中比配重的重心远离配重的旋转中心的部分。在该情况下,配重的重心位置接近配重的旋转中心,由此能够抑制配重由于重力而打开。另外,能够使内圈接触部接近配重的旋转中心。
优选的是,发动机还具备链轮和凸轮链。链轮安装于凸轮轴。凸轮链卷绕于链轮。凸轮轴包括第1端部和第2端部。链轮安装于第1端部。在凸轮轴的轴线方向上,轴承配置于与第2端部相比更靠第1端部的附近的位置。通常,设置凸轮链那一侧的轴承存在变大的倾向。因此,设置内圈接触部的轴承的内圈较大,由此能够提高内圈接触部的设计的自由度。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紧凑的发动机和包括该发动机的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发动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与凸轮轴垂直的平面的汽缸盖的剖视图。
图4是凸轮轴组装体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凸轮轴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6是凸轮轴组装体的分解图。
图7是示出闭状态下的配重的图。
图8是示出开状态下的配重的图。
图9是排气凸轮的放大图。
图10是凸轮轴组装体的侧视图。
图11是示出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到的凸轮轴组装体的图。
图12是示出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到的配重的图。
图13是配重的立体图。
图14是从图10的箭头XIV的方向观察到的凸轮轴组装体的侧视图。
图15是示出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到的凸缘、配重以及复位弹簧的图。
图16是示出盖罩(head cover)被卸下了的状态的汽缸盖的图。
图17是示出变形例的配重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车辆1。图1是车辆1的侧视图。车辆1是小型摩托车(scooter)型的摩托车。车辆1包括车辆主体2、前轮3、后轮4、车把5以及座椅6。车辆主体2包括平踏板2a。车辆主体2支撑前轮3和后轮4。车把5和座椅6安装于车辆主体2。平踏板2a配置于座椅6的前方且下方。
车辆1包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7。图2是发动机7的局部剖视图。如图2所示,发动机7包括曲轴11、曲轴箱12、汽缸体13、汽缸盖14以及盖罩19。汽缸体13连接于曲轴箱12。汽缸体13也可以与曲轴箱12一体,或者也可以是分体。汽缸体13收置有活塞15。活塞15经由连杆16与曲轴11连结。曲轴11连接于变速箱8。
汽缸盖14连接于汽缸体13。汽缸盖14包括燃烧室17。在汽缸盖14安装有火花塞18。火花塞18的顶端部面临燃烧室17而配置。盖罩19安装于汽缸盖14。
发动机7包括气门机构25和凸轮轴26。气门机构25和凸轮轴26收置于汽缸盖14。凸轮轴26通过与气门机构25接触来驱动气门机构25。
凸轮轴26支撑于汽缸盖14。汽缸盖14包括第1支撑壁141和第2支撑壁142。第1支撑壁141和第2支撑壁142在凸轮轴26的轴线方向(以下,称作“凸轮轴线方向”)上并列配置。第1支撑壁141支撑凸轮轴26。第1支撑壁141经由第1轴承27支撑凸轮轴26。第2支撑壁142支撑凸轮轴26。第2支撑壁142经由第2轴承28支撑凸轮轴26。第1轴承27和第2轴承28将凸轮轴2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汽缸盖14。第1轴承27的外径比第2轴承28的外径大。此外,第1支撑壁141也可以不经由第1轴承27地支撑凸轮轴26。第2支撑壁142也可以不经由第2轴承28地支撑凸轮轴26。
凸轮轴26包括第1凸轮轴端部261和第2凸轮轴端部262。在凸轮轴线方向上,第1轴承27配置于与第2凸轮轴端部262相比更靠第1凸轮轴端部261的附近的位置。在凸轮轴线方向上,第2轴承28配置于与第1凸轮轴端部261相比更靠第2凸轮轴端部262的附近的位置。
在凸轮轴26和曲轴11卷绕有凸轮链29。详细而言,在凸轮轴26安装有第1链轮31。第1链轮31安装于第1凸轮轴端部261。在曲轴11安装有第2链轮32。凸轮链29卷绕于第1链轮31和第2链轮32。
曲轴11的旋转经由凸轮链29传递至凸轮轴26,由此凸轮轴26旋转。凸轮轴26包括进气凸轮263和排气凸轮264。进气凸轮263和排气凸轮264在凸轮轴线方向上并列配置。通过凸轮轴26旋转,进气凸轮263和排气凸轮264旋转。进气凸轮263和排气凸轮264与气门机构25接触,通过进气凸轮263和排气凸轮264旋转,来驱动气门机构25。
图3是与凸轮轴26垂直的平面的汽缸盖14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发动机7包括排气门23和进气门24。汽缸盖14包括与燃烧室17连通的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排气门23和进气门24收置于汽缸盖14。进气门24对进气口21进行开闭。排气门23对排气口22进行开闭。气门机构25对进气门24和排气门23进行开闭。
在进气门24安装有进气门弹簧241。进气门弹簧241在进气门24关闭进气口21的方向上对进气门24施力。在排气门23安装有排气门弹簧231。排气门弹簧231在排气门23关闭排气口22的方向上对排气门23施力。
气门机构25包括排气摇臂轴33和排气摇臂34。排气摇臂轴33与凸轮轴26平行地配置。排气摇臂轴33支撑于汽缸盖14。排气摇臂34以能够以排气摇臂轴33为中心摆动的方式支撑于排气摇臂轴33。排气摇臂34被设置成能够使排气门23动作。排气摇臂34包括臂主体341、排气滚子342以及排气门按压部343。
臂主体341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撑于排气摇臂轴33。臂主体341的一端将排气滚子342支撑为能够旋转。臂主体341的另一端支撑排气门按压部343。排气滚子342与排气凸轮264接触,通过排气凸轮264的旋转而旋转。排气门按压部343的顶端与排气门23的杆端232相对。
当通过排气凸轮264推起排气滚子342时,排气摇臂34摆动,由此,排气门按压部343按下排气门23的杆端232。由此,排气门23被按下而打开排气口22。在未通过排气凸轮264推起排气滚子342时,通过排气门弹簧231推起排气门23而关闭排气口22。
气门机构25包括进气摇臂轴35和进气摇臂36。进气摇臂轴35与凸轮轴26平行地配置。进气摇臂轴35支撑于汽缸盖14。进气摇臂36以能够以进气摇臂轴35为中心摆动的方式支撑于进气摇臂轴35。进气摇臂36被设置成能够使进气门24动作。进气摇臂36包括臂主体361、进气滚子362以及进气门按压部363。
臂主体361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撑于进气摇臂轴35。臂主体361的一端将进气滚子362支撑为能够旋转。臂主体361的另一端支撑进气门按压部363。进气滚子362与进气凸轮263接触,通过进气凸轮263的旋转而旋转。进气门按压部363的顶端与进气门24的杆端242相对。
当通过进气凸轮263推起进气滚子362时,进气摇臂36摆动,由此,进气门按压部363按下进气门24的杆端。由此,进气门24被按下而打开进气口21。在未利用进气凸轮263推起进气滚子362时,通过进气门弹簧241推起进气门24而关闭进气口21。
如图2所示,发动机7包括减压机构40。图4是凸轮轴26、减压机构40与第1轴承27的组装体(以下,称作“凸轮轴组装体”)的放大图。在凸轮轴线方向上,减压机构40配置于第1凸轮轴端部261与第2凸轮轴端部262之间。减压机构40配置于汽缸盖14的第1支撑壁141与第2支撑壁142之间。
图5是凸轮轴组装体的立体图。图6是凸轮轴组装体的分解图。如图5以及图6所示,减压机构40包括凸缘41、配重42、减压凸轮43、减压销44以及复位弹簧45。
如图6所示,凸缘41与凸轮轴26是分体的,固定于凸轮轴26。详细而言,凸缘41包括孔411。在凸缘41的孔411插入凸轮轴26,凸缘41通过压入而固定于凸轮轴26。在凸轮轴线方向上,凸缘41配置于配重42与排气凸轮264之间。
凸缘41包括第1凸部412和第2凸部413。在第1凸部412安装有枢销(pivot pin)46。在第2凸部413设置有孔414。在第2凸部413的孔414插入减压凸轮43。
在凸轮轴线方向上,配重42配置于第1轴承27与凸缘41之间。配重42以能够在闭状态与开状态之间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凸轮轴26。
图7以及图8是图4的A-A剖视图。图7示出闭状态下的配重42。图8示出开状态下的配重42。
减压凸轮4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凸缘41。详细而言,配重42经由枢销4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凸缘41。配重42通过以枢销46为中心旋转,从而切换成闭状态或开状态。
减压凸轮43经由减压销44与配重42连接。由此,减压凸轮43与配重42的旋转相应地旋转。
详细而言,如图4以及图6所示,减压凸轮43包括头部431和轴部432。轴部432插入于凸缘41的孔414。头部431配置于凸缘41与配重42之间。头部431的外径比凸缘41的孔414的内径大。头部431包括槽部433。槽部433具有从头部431的端面凹陷的形状。槽部433从头部431的外周面朝向头部431的内方延伸。减压销44的端部配置于槽部433内。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方的意思是径向上的内方。另外,外方的意思是径向上的外方。
轴部432包括凸轮部434。排气凸轮264包括凹部265,凹部265具有从排气凸轮264的外周面向排气凸轮264的内方凹陷的形状。图9是排气凸轮264的放大图。图10是凸轮轴组装体的侧视图。
凸轮部434配置于排气凸轮264的凹部265内。凸轮部434的截面具有一部分被切去了的圆形的形状。如上述那样,减压凸轮43与配重42的旋转相应地旋转。图9(A)示出配重42处于开状态时的减压凸轮43。图9(B)示出配重42处于闭状态时的减压凸轮43。减压凸轮43与配重42的旋转相应地,切换成与气门机构25的排气滚子342接触的状态或不与排气滚子342接触的状态。
详细而言,在配重42为开状态时,如图9的(A)所示,减压凸轮43的凸轮部434的整体配置于凹部265内。即,在配重42为开状态时,凸轮部434成为不从排气凸轮264的外周面向外方突出的状态。由此,在配重42处于开状态时,减压凸轮43不与排气滚子342接触。
在配重42处于闭状态时,如图9(B)所示,减压凸轮43的凸轮部434的一部分配置于凹部265外。即,在配重42处于闭状态时,凸轮部434的一部分成为从排气凸轮264的外周面向外方突出的状态。由此,在配重42处于闭状态时,减压凸轮43与排气滚子342接触。
复位弹簧45以使配重42从开状态向闭状态返回的方式进行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复位弹簧45为螺旋弹簧。但是,复位弹簧45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弹簧。如图6所示,复位弹簧45包括第1弹簧端部451和第2弹簧端部452。第1弹簧端部451沿凸轮轴线方向延伸。第2弹簧端部452沿与凸轮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第2弹簧端部452沿复位弹簧45的周向延伸。第1弹簧端部451卡定于凸缘41。第2弹簧端部452卡定于配重42。
接着,详细说明配重42的构造。如图7所示,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将通过凸轮轴26的旋转中心c1和配重42的旋转中心c2的直线设为纵轴Y。将与纵轴Y正交且通过凸轮轴26的旋转中心c1的直线设为横轴X。将与纵轴Y平行的方向中从凸轮轴26的旋转中心c1朝向配重42的旋转中心c2的方向设为第1纵向y1。将第1纵向y1的相反方向设为第2纵向y2。将与横轴X平行的方向中的一方设为第1横向x1。将与第1横向x1相反的方向设为第2横向x2。
另外,将相对于横轴X位于第1纵向y1且相对于纵轴Y位于第1横向x1的区域设为第1区域A1。将相对于横轴X位于第2纵向y2且相对于纵轴Y位于第1横向x1的区域设为第2区域A2。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将相对于横轴X位于第2纵向y2且相对于纵轴Y位于第2横向x2的区域设为第3区域A3。将相对于横轴X位于第1纵向y1且相对于纵轴Y位于第2横向x2的区域设为第4区域A4。
此外,图7示出在凸轮轴线方向上从第1凸轮轴端部261侧观察到的配重42。因此,在凸轮轴线方向上从第1凸轮轴端部261侧观察的情况下定义了上述方向x1、x2、y1、y2以及区域A1-A4,但是也可以在凸轮轴线方向上从第2凸轮轴端部262侧观察的情况下定义上述方向x1、x2、y1、y2以及区域A1-A4。
如图7所示,配重42具有沿凸轮轴26的周向延伸的形状。配重42在第1区域A1、第2区域A2、以及第4区域A4配置于凸轮轴26的周围。配重42具有在凸轮轴26的周向上跨过第1~第4区域A1-A4中的多个区域的形状。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配重42不具有配置于第3区域A3的部分。
详细而言,配重42包括第1配重部47和第2配重部48。第1配重部47从配重42的旋转中心c2沿凸轮轴26的周向且向第1横向x1延伸。第1配重部47的周向上的端部471相对于纵轴Y位于第1横向x1。即,第1配重部47整体相对于纵轴Y位于第1横向x1。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第1配重部47的端部471配置于第2区域A2。
第2配重部48从配重42的旋转中心c2沿凸轮轴26的周向且向第2横向x2延伸。第2配重部48的周向上的端部481相对于纵轴Y位于第2横向x2。即,第2配重部48整体相对于纵轴Y位于第2横向x2。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第2配重部48的端部481配置于第4区域A4。
在凸轮轴26的周向上,第1配重部47比第2配重部48长。即,绕凸轮轴26的旋转中心c1的配重42的从旋转中心c2到第1配重部47的端部471的角度比配重42的从旋转中心c2到第2配重部48的端部481的角度大。
第1配重部47包括第1部分421和第2部分422。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第1部分421配置于第1区域A1。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第2部分422配置于第2区域A2。第2配重部48配置于第4区域A4。
配重42包括枢销支撑部423。枢销支撑部423遍及第1部分421和第2部分422地配置。枢销46安装于枢销支撑部423。
排气凸轮264包括相对于基圆266向外方突出的凸轮凸部267(camlobe)。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枢销46的一部分不与凸轮凸部267重叠。即,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枢销46的一部分位于比排气凸轮264的外周面靠外方的位置。另外,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枢销46包括位于比基圆266靠内方的位置的部分。
减压销44连接于第1配重部47。详细而言,减压销44连接于第2部分422。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减压销44配置于第2区域A2。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配重42的旋转中心c2与减压销44之间的距离为配重42的旋转中心c2与凸轮轴26的旋转中心c1之间的距离以上。
图11是示出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到的凸轮轴组装体的图。如图11所示,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凸缘41的外形包括比第1轴承27的外形大的部分。详细而言,第1凸部412相对于第1轴承27的外周面向外方突出。
在闭状态下,配重42的第1部分421包括第1突出部424。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第1突出部424相对于第1轴承27的外周面向外方突出。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第2部分422的外周面位于比第1轴承27的外周面靠内方的位置。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第2配重部48的外周面位于比第1轴承27的外周面靠内方的位置。
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枢销支撑部423包括相对于第1轴承27的外周面向外方突出的突出部425。突出部425的突出长度的最大值比第1突出部424的突出长度的最大值大。即,突出部425比第1突出部424更大程度地沿第1轴承27的径向突出。此外,突出长度的意思是指第1轴承27的径向上的从第1轴承27的外周面起的突出长度。
如图11所示,第1轴承27包括内圈271和外圈272。内圈271与凸轮轴26接触。外圈272与汽缸盖14的第1支撑壁141接触。如图7所示,配重42包括内圈接触部426。内圈接触部426在凸轮轴线方向上与内圈271并列地配置。内圈接触部426从配重42的与第1轴承27相邻的表面朝向内圈271突出。
如图11所示,内圈接触部426位于比外圈272的内周面靠内方的位置。此外,不论配重42处于闭状态以及开状态中的哪个状态,内圈接触部426均位于比外圈272的内周面靠内方的位置。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内圈接触部426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凸轮轴26的旋转中心c1相比更靠配重42的旋转中心c2的附近的位置。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内圈接触部426位于配重42的旋转中心c2与凸轮轴26之间。如图4所示,在内圈接触部426与内圈271接触的状态下,配重42的其他部分不与外圈272接触。
详细而言,在配重42处于闭状态下,内圈接触部426遍及第4区域A4、第1区域A1以及第2区域A2地配置。内圈接触部426包括第1接触部426a、第2接触部426b以及第3接触部426c。在配重42处于闭状态下,第1接触部426a配置于第1区域A1。在配重42处于闭状态下,第2接触部426b配置于第2区域A2。在配重42处于闭状态下,第3接触部426c配置于第4区域A4。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第1接触部426a的面积比第2接触部426b的面积大。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第1接触部426a的面积比第3接触部426c的面积大。
在图12中,G1表示配重42的重心的位置。G2表示在不存在第1突出部424的情况下的配重42的重心的位置。此外,在图12中,第1突出部424附有剖面线。“不存在第1突出部424的情况”的意思是指在图12中附有剖面线的部分被除去了的状态。另外,在图12中,用双点划线来表示第1轴承27的外周面。如图12所示,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配重42的重心G1配置于第1区域A1。配重42的重心G1与凸轮轴26的旋转中心c1之间的距离比配重42的重心G1与配重42的旋转中心c2之间的距离大。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第1突出部424包含在第1轴承27的周向上比无第1突出部424时的配重42的重心G2的位置靠近配重42的旋转中心c2的近部分424a和远离配重42的旋转中心c2的远部分424b。关于从第1轴承27的外周面向外方的突出量,近部分424a比远部分424b大。
另外,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内圈接触部426中比配重42的重心G1靠近配重42的旋转中心c2的部分,比内圈接触部426中比配重42的重心G1远离配重42的旋转中心c2的部分大。例如,第1接触部426a在凸轮轴26的径向上的最大宽度比第2接触部426b在凸轮轴26的径向上的最大宽度大。
图13是示出配重42的第2凸轮轴端部262侧的表面的立体图。图14是在图10中从箭头XIV的方向观察到的凸轮轴组装体的侧视图。如图13所示,第1部分421在凸轮轴线方向上的最大厚度比第2部分422在凸轮轴线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大。第2配重部48在凸轮轴线方向上的最大厚度比第2部分422在凸轮轴线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大。
如图13所示,第1部分421包括内径部421a和外径部421b。内径部421a位于外径部421b的内方。外径部421b在凸轮轴线方向上的厚度比内径部421a在凸轮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大。外径部421b包括上述第1突出部424。因此,第1突出部424在凸轮轴线方向上的最大厚度比第2部分422在凸轮轴线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大。第1突出部424在凸轮轴线方向上的最大厚度比第2配重部48在凸轮轴线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大。第1突出部424在凸轮轴线方向上的厚度比枢销支撑部423在凸轮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大。
如图10所示,从凸轮轴26的径向观察,配重42的一部分与凸缘41重叠。详细而言,从凸轮轴26的径向观察,第1部分421的外径部421b与凸缘41重叠。第2配重部48的第2凸轮轴端部262侧的表面和内径部421a的第2凸轮轴端部262侧的表面与凸缘41的第1凸轮轴端部261侧的表面相对,在第2部分422与凸缘41之间配置上述减压凸轮43的头部431。
如图13所示,枢销支撑部423包括收置部423a和凸台部423b。凸台部423b从收置部423a沿凸轮轴线方向突出。收置部423a在凸轮轴线方向上的厚度比第1部分421以及第2配重部48在凸轮轴线方向上的厚度小。因此,收置部423a具有从配重42的表面沿凸轮轴线方向凹陷的形状。
图15是从第2凸轮轴端部262侧观察凸缘41、配重42以及复位弹簧45的图。如图15所示,收置部423a收置复位弹簧45。凸台部423b插入于上述复位弹簧45。在凸台部423b设置有孔423c。在凸台部423b的孔423c插入枢销46。
如图13以及图15所示,配重42包括第2卡定部42b。第2卡定部42b用于与复位弹簧45的第2弹簧端部452卡定。第2卡定部42b包含于第1部分421。详细而言,第2卡定部42b是在第1部分421中相对于枢销支撑部423形成的台阶部。
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凸缘41包括第1卡定部42a。第1卡定部42a用于与复位弹簧45的第1弹簧端部451卡定。详细而言,第1卡定部42a是第1凸部412的一部分。第1卡定部42a与凸缘41一体成型。例如,凸缘41包括第1卡定部42a在内,通过烧结、锻造或者铸造等制作方法一体成形。
图16是示出盖罩19被卸下了的状态的汽缸盖14的图。如图16所示,汽缸盖14包括第1轴承支撑孔143。第1轴承支撑孔143支撑第1轴承27。第1轴承支撑孔143设置于第1支撑壁141。第1轴承支撑孔143包括第1凹部144、第2凹部145以及第3凹部146。第1凹部144、第2凹部145以及第3凹部146相对于第1轴承支撑孔143的中心位于曲轴11的相反侧。第1凹部144具有第1突出部424以及进气凸轮263能够通过的形状。第2凹部145具有排气凸轮264能够通过的形状。第3凹部146具有枢销支撑部423能够通过的形状。此外,也可以是,第1凹部144的一部分相对于第1轴承支撑孔143的中心位于曲轴11的相反侧,其他部分相对于第1轴承支撑孔143的中心位于曲轴11的相同侧。或者,也可以是,第2凹部145的一部分相对于第1轴承支撑孔143的中心位于曲轴11的相反侧,其他部分相对于第1轴承支撑孔143的中心位于曲轴11的相同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配重42设置有内圈接触部426。由于内圈接触部426位于比外圈272的内周面靠径向内方的位置,因此内圈接触部426不与外圈272接触。因此,能够抑制由于与外圈272接触所引起的损伤。另外,内圈271与配重42同样地与凸轮轴26一同旋转,因此,即使配重42与内圈271接触,也能够抑制损伤。
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内圈接触部426的一部分配置于与凸轮轴26的旋转中心c1相比更靠配重42的旋转中心c2的附近的位置。因此,配重42旋转时的内圈接触部426的移动量较少,所以能够在不与外圈272接触的范围内增大内圈接触部426。另外,通过增大内圈接触部426,能够增大配重42的重量。
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内圈接触部426的一部分位于配重42的旋转中心与凸轮轴26之间。因此,配重42的重心位置接近配重42的旋转中心,由此能够抑制配重42由于重力而打开。另外,能够使内圈接触部426接近配重42的旋转中心。
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内圈接触部426中比配重42的重心靠近配重42的旋转中心的部分大于内圈接触部426中比配重42的重心远离配重42的旋转中心的部分。因此,配重42的重心位置接近配重42的旋转中心,由此能够抑制配重42由于重力而打开。另外,能够使内圈接触部426接近配重42的旋转中心。
在凸轮轴线方向上,第1轴承27配置于比第2凸轮轴端部262靠第1凸轮轴端部261的位置。通常,设置凸轮链29的一侧的轴承存在大的倾向。因此,设置内圈接触部426的第1轴承27的内圈271大,能够提高内圈接触部426的设计的自由度。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配重42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形状,也可以进行变更。配重的周向长度也可以比上述实施方式的配重42短。例如,第1配重部47的周向端部471也可以配置于第1区域A1。或者,配重的周向长度也可以比上述实施方式的配重42长。例如,第1配重部47的周向端部471也可以配置于第3区域A3。
也可以省略配重42的第1突出部424。即,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第1部分421也可以位于比第1轴承27的外周面靠内方的位置。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配重42经由凸缘41支撑于凸轮轴26,但也可以是配重42直接支撑于凸轮轴2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凸缘41与凸轮轴26是分体的,凸缘41通过压入而固定于凸轮轴26,但也可以采用压入以外的固定方法进行固定。或者,也可以是,凸缘与凸轮轴26一体地形成。
配重42的重心G1不限于第1区域A1,也可以配置于其他的区域。例如,配重42的重心G1也可以配置于第2区域A2。
内圈接触部的形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形状,也可以进行变更。图17是示出变形例的配重42的图。如图17所示,变形例的内圈接触部426位于第1区域A1和第2区域A2,不具有位于第3区域A3的部分。
或者,也可以是,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内圈接触部整体配置于比凸轮轴的旋转中心靠近配重的旋转中心的位置。或者,也可以是,从凸轮轴线方向观察,内圈接触部整体位于配重的旋转中心与凸轮轴之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辆的例子例举了小型的摩托车,但本发明的车辆不限于小型摩托车,而也可以是运动型、越野型、轻型摩托车等其他种类的摩托车。在此,摩托车不限于两轮,也包括三轮的车辆。另外,本发明的车辆优选是摩托车、非平地行驶用车辆(ALL-TERRAIN VEHICLE)或者动力雪橇等骑乘型车辆,但也可以是骑乘型车辆以外的车辆。
此处使用的用语以及表达是用于说明,并非用于限定性解释。必须认识到,不排除在此示出并叙述的特征事项的任何均等物,也允许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本发明可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具现化。本公开应该被视作提供本发明的原理的实施方式的内容。在了解了这些实施方式并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定于在此记载且/或图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此记载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在此记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也包含包括基于该公开而能够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认识的、均等的要素、修正、删除、组合、改良以及/或者变更的所有实施方式。权利要求书的限定事项应该基于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用语来宽泛地解释,不应限定于本说明书或者本申请的审查过程中所记载的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发动机,具备:
汽缸盖;
排气门,其收置于所述汽缸盖;
气门机构,其对所述排气门进行开闭;
凸轮轴,其通过与所述气门机构接触来驱动所述气门机构;
轴承,其包括与所述凸轮轴接触的内圈以及与所述汽缸盖接触的外圈,将所述凸轮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所述汽缸盖;以及
减压机构,其配置在所述凸轮轴的轴线方向上的两端部之间,
所述减压机构包括:
配重,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凸轮轴;和
减压凸轮,其与所述配重的旋转相应地,切换成与所述气门机构接触的状态或不与所述气门机构接触的状态,
所述配重包括在所述凸轮轴的轴线方向上与所述内圈并列配置的内圈接触部,
所述内圈接触部位于比所述外圈的内周面靠径向内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
从所述凸轮轴的轴线方向观察,所述内圈接触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所述凸轮轴的旋转中心相比更靠所述配重的旋转中心的附近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
从所述凸轮轴的轴线方向观察,所述内圈接触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配重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凸轮轴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
从所述凸轮轴的轴线方向观察,所述内圈接触部中比所述配重的重心靠近所述配重的旋转中心的部分大于所述内圈接触部中比所述配重的重心远离所述配重的旋转中心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
还具备:
链轮,其安装于所述凸轮轴;和
凸轮链,其卷绕于所述链轮,
所述凸轮轴包括第1端部和第2端部,
所述链轮安装于所述第1端部,
在所述凸轮轴的轴线方向上,所述轴承配置于与所述第2端部相比更靠所述第1端部的附近的位置。
6.一种车辆,具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
CN201510276227.3A 2014-05-27 2015-05-26 发动机以及车辆 Active CN1052755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8988 2014-05-27
JP2014108988A JP2015224580A (ja) 2014-05-27 2014-05-27 エンジン及び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5530A CN105275530A (zh) 2016-01-27
CN105275530B true CN105275530B (zh) 2017-12-08

Family

ID=52997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6227.3A Active CN105275530B (zh) 2014-05-27 2015-05-26 发动机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949890B1 (zh)
JP (1) JP2015224580A (zh)
CN (1) CN105275530B (zh)
ES (1) ES2616370T3 (zh)
TW (1) TWI6110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80123U (zh) * 2018-11-30 2019-07-01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燃機的減壓裝置
JP6887001B2 (ja) * 2019-07-16 2021-06-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デコンプ装置を備えたエンジン
TWI816429B (zh) * 2022-06-09 2023-09-21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燃機的減壓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57394B2 (ja) * 1988-05-20 1997-09-24 ヤンマーディーゼル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デコンプ装置
US20040003791A1 (en) * 2002-07-08 2004-01-08 Giuseppe Ghelfi Compression release mechanism
US6868835B2 (en) * 2003-01-17 2005-03-22 Honda Motor Co., Lt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234653B2 (ja) * 2004-09-03 2009-03-0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デコンプ装置
JP2006291778A (ja) * 2005-04-07 2006-10-26 Yamaha Motor Co Ltd デコンプ装置及び車両
JP4549321B2 (ja) * 2006-07-14 2010-09-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デコンプ装置
JP4540655B2 (ja) 2006-11-24 2010-09-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デコンプ装置を備える内燃機関
JP4696092B2 (ja) * 2007-06-08 2011-06-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デコンプ装置
JP5014181B2 (ja) 2008-01-29 2012-08-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デコンプ装置
TW201109520A (en) * 2009-09-07 2011-03-16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Engine cylinder head with pressure relief device
CN102482961B (zh) * 2009-09-14 2014-01-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气门传动装置
TWI451031B (zh) * 2010-05-12 2014-09-01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Engine decompression mechanism
TWM404273U (en) * 2010-10-19 2011-05-21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Engine of pressure relief device
JP5905665B2 (ja) * 2011-02-08 2016-04-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カーアー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49890B1 (en) 2017-01-25
TW201546360A (zh) 2015-12-16
TWI611095B (zh) 2018-01-11
ES2616370T3 (es) 2017-06-12
CN105275530A (zh) 2016-01-27
EP2949890A2 (en) 2015-12-02
EP2949890A3 (en) 2016-02-24
JP2015224580A (ja) 2015-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17500B (zh) 发动机以及车辆
CN105275530B (zh) 发动机以及车辆
CN105134325B (zh) 发动机以及车辆
CN104395563B (zh) 气门桥
US5937820A (en) Four cycle rotary engine
CN105275529B (zh) 发动机以及车辆
US8104437B2 (en)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engine
CN100434658C (zh) 具有滚轮/摇臂的气门传动机构,四冲程发动机和其上装有四冲程发动机的摩托车
CN105579675B (zh) 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
CN105464737A (zh) 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
CN107916962A (zh) 可变凸轮轴
CN105090231B (zh) 内燃机和具备该内燃机的骑乘型车辆
CN105298570B (zh) 锁销组件以及组装该锁销组件的方法
JP2010053748A (ja)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のカムハウジング構造
JP4664267B2 (ja) デコンプ機構
CN208885358U (zh) 一种汽油发动机
JP2017172405A (ja) 内燃機関
US8667934B1 (en) Engine having compression ratio variable device
CN108368752A (zh) 内燃发动机的压缩制动器
CN206769971U (zh) 汽油机凸轮轴和减压机构的组合装置
CN107109976A (zh) 具有减压装置的凸轮轴
JP4008303B2 (ja) デコンプレッションブレーキ
JP2003247454A (ja)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ブロック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9003628A1 (ja) バルブスプリングリテーナおよび内燃機関
CN107795351A (zh) 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