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0291B - 保持件 - Google Patents

保持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0291B
CN105270291B CN201510386748.4A CN201510386748A CN105270291B CN 105270291 B CN105270291 B CN 105270291B CN 201510386748 A CN201510386748 A CN 201510386748A CN 105270291 B CN105270291 B CN 1052702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sion
wall portion
half face
strip member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867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0291A (zh
Inventor
松本知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olax Inc
Original Assignee
Piola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lax Inc filed Critical Piolax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270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0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0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02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00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 F16L3/22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a number of parallel pipes at interv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长条部件的保持件中提高长条部件的保持力的技术。在保持件(10)中,安装部(22)安装在安装部件上。保持部(20)设置在安装部(22)上,对长条部件进行保持。保持部(20)具有:第1壁部(24a)及第2壁部(24b);半筒面,其在第1壁部(24a)及第2壁部(24b)之间形成,对长条部件进行收容;以及凸部,其从第1壁部(24a)侧的半筒面及第2壁部侧的半筒面凸出。凸部与半筒面的轴向长度相比较短,并形成于与上下方向的高度被保持的长条部件的中心轴位置相比较高的位置处。

Description

保持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持件,该保持件用于保持长条部件。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设置的配管或配线等长条部件由于行驶中的振动,可能因与其他部件的接触而产生摩擦损耗。为了抑制长条部件的运动,长条部件被保持于固定在车体上的保持件上。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管夹具,该管夹具对在汽车中使用的管进行保持,由车身面板支撑。管夹具具有:U字状的管保持部,其能够在与管体的外周面面接触的状态下进行保持;以及能够弹性变形的一对防脱片,它们从管保持部的上方朝向管保持部的底部倾斜状地凸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80952号公报
对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管夹具,通过使能够弹性变形的防脱片从管保持部的上方与收容在管保持部中的管体抵接,从而对管体进行保持,因此由于行驶中的振动而运动的管体以及防脱片可能挠曲。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如上所述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对由保持件所保持的长条部件的运动进行抑制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保持件具有:安装部,其安装在安装部件上;以及保持部,其设置在安装部上,用于保持长条部件,保持部具有:相对的第1壁部及第2壁部;半筒面,其在第1壁部及第2壁部之间形成,对长条部件进行收容;以及凸部,其从第1壁部侧的所述半筒面及第2壁部侧的半筒面凸出。凸部与半筒面的轴向长度相比较短,在与上下方向的高度被保持的长条部件的中心轴位置相比较高的位置处形成。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下述技术,即,对由保持件所保持的长条部件的运动进行抑制。
附图说明
图1(a)及(b)是实施方式的保持件的斜视图。
图2(a)是从轴向观察的保持件的侧视图,图2(b)是从相对方向观察的保持件的侧视图,图2(c)是保持件的仰视图。
图3(a)是保持件的俯视图,图3(b)是图2(a)所示的保持件的线段A-A的剖视图,图3(c)是图2(b)所示的保持件的线段B-B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对通过保持件而实现的长条部件的保持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用于对对比技术的保持件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用于对变形例的保持件进行说明的图。
标号的说明
10保持件,12长条部件,12a软质部,12b硬质部,20保持部,22安装部,24a第1壁部,24b第2壁部,25底部,26a第1弹性舌片,26b第2弹性舌片,28半筒部,30第1凸部,31第2凸部,32第3凸部,33第4凸部,34第1间隙,36第2间隙,38第1内壁,39开口,40第2内壁,42凸缘部,44轴部,46弹性卡止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及(b)是实施方式的保持件10的斜视图。另外,图2(a)是从轴向观察的保持件10的侧视图,图2(b)是从相对方向观察的保持件10的侧视图,图2(c)是保持件10的仰视图。对以下附图中示出的相同或等同的结构要素、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
保持件10用于保持在车辆中设置的配管或配线等长条部件,并向车辆面板、装饰板或安装面板等安装部件安装。长条部件是以较长形状延伸的部件,长条部件的内侧是硬质的部件,外侧是软质的部件。例如,长条部件可以是在金属制的管或导线的外周施加了用于保护绝缘的树脂材料的部件。在安装部件上形成用于安装保持件10的安装孔。保持件10固定在保持有长条部件的车体上,抑制长条部件由于车辆的振动而与周围的部件接触。
保持件10具有:保持部20,其用于保持长条部件;以及安装部22,其用于将保持部20向安装部件安装。安装部22具有:伞状的凸缘部42,其与安装部件的安装孔的表面抵接;轴部44,其从凸缘部42的中央向下方延伸;以及一对弹性卡止部46,它们从轴部44的下端向上方延伸。弹性卡止部46能够挠曲且卡止于安装孔的背面侧的边缘。
作业者将安装部22的轴部44及弹性卡止部46插入至安装孔中而进行安装。一对弹性卡止部46在通过安装孔时以彼此接近的方式挠曲,通过前端的台阶部与安装孔的边缘抵接而完成安装。
保持部20具有:第1壁部24a及第2壁部24b(在不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称为“壁部24”);壁状的底部25;第1弹性舌片26a及第2弹性舌片26b(在不对它们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称为“弹性舌片26”);具有半筒面28a的半筒部28;第1凸部30;第2凸部31;第3凸部32;第4凸部33;第1间隙34;第2间隙36;第1内壁38;以及第2内壁40。
在这里,将如图1(a)所示的第1壁部24a和第2壁部24b相对的x方向称为相对方向,将沿半筒部28的轴的y方向称为轴向,将第1壁部24a及第2壁部24b从安装部22侧的底部25直立设置的z方向称为上下方向。轴向与保持部20所保持的长条部件的轴大致相同。此外,也可以将轴向设为壁部24的宽度方向,将上下方向设为壁部24的高度方向。
第1壁部24a及第2壁部24b以相对的方式平行地配置,通过底部25及半筒部28连结。壁部24从底部25向上方直立设置。底部25位于保持部20的基底上,与安装部22连结。壁部24及底部25成为保持部20的外壁。
第1弹性舌片26a及第2弹性舌片26b形成为,分别从第1壁部24a及第2壁部24b的上端向半筒部28的内侧延伸。弹性舌片26形成为,从壁部24的上端朝向半筒部28的底而向内侧下垂,具有能够挠曲的弹性。弹性舌片26作为保持于半筒部28中的长条部件的防脱部起作用。
半筒部28形成为,在一对壁部24之间位于壁部24的下方侧,在内周上具有半圆筒状的半筒面。半筒部28的剖面形成为大致U字状。半筒部28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壁部24的中途,与弹性舌片26的前端相比位于下方。半筒部28对长条部件进行收容。
第1凸部30及第2凸部31从第1壁部24a侧的半筒部28的半筒面28a在相对方向上凸出,第3凸部32及第4凸部33从第2壁部24b侧的半筒面28a在相对方向上凸出。在不必要对第1凸部30、第2凸部31、第3凸部32及第4凸部33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称为“凸部”。凸部以从半筒面28a直立设置的方式形成为柱状,与收容在半筒部28中的长条部件抵接而进行保持。通过将凸部形成为柱状,能够确保刚性。
凸部形成为与半筒部28的轴向的长度相比较短,与凸部和半筒部28的轴向长度相同的情况相比,长条部件的插入变得容易。另外,通过使凸部的轴向的长度变短,能够使与长条部件的接触面积变小,使凸部咬入长条部件中,更能够抑制所保持的长条部件的轴向的错位。
凸部在第1壁部24a侧及第2壁部24b侧分别形成一对,在第1壁部24a侧形成第1凸部30及第2凸部31,在第2壁部24b侧形成第3凸部32及第4凸部33。通过在半筒部28的第1壁部24a侧、以及第2壁部24b侧将凸部分别形成一对,能够将长条部件在4点处进行保持,能够抑制长条部件相对于轴向的倾斜。
第1壁部24a侧的第1凸部30及第2凸部31形成为,在轴向上分离、在上下方向上分离,第2壁部24b侧的第3凸部32及第4凸部33形成为,在轴向上分离、在上下方向上分离。如图2(a)所示,第1凸部30及第3凸部32在半筒部38的上端形成,第2凸部31及第4凸部33形成为,与第1凸部30及第3凸部32相比位于下方。由此,与所有凸部在上下方向上高度相同的情况相比,通过将长条部件倾斜而从较低位置的凸部侧将长条部件压入,由此长条部件的插入变得容易。
图3(a)是保持件10的俯视图,图3(b)是图2(a)所示的保持件10的线段A-A的剖视图,图3(c)是图2(b)所示的保持件10的线段B-B的剖视图。
如图3(a)及(b)所示,第1凸部30与第2凸部31相比凸出长度较长,第3凸部32与第4凸部33相比凸出长度较长。即,位于上侧的第1凸部30及第3凸部32与位于下侧的第2凸部31及第4凸部33相比凸出长度较长。由此,能够抑制位于长条部件的顶部侧的上侧的第1凸部30及第3凸部32与下侧的第2凸部31及第4凸部33相比变得难以向长条部件咬入的情况。
凸部形成为位于半筒部28的轴向的两端侧,以使得第1凸部30及第4凸部33相对、第2凸部31及第3凸部32相对的方式形成。第1凸部30及第4凸部33在轴向上在大致相同的位置处形成,第2凸部31及第3凸部32在轴向上在大致相同的位置处形成。通过使凸部在轴向上最大限度地分离,更能够抑制所保持的长条部件相对于轴向的倾斜。
如图2(a)及图3(c)所示,在半筒部28和一对壁部24之间形成有第1间隙34及第2间隙36,实现保持件10的轻量化和成本的降低。另外,通过在第1空隙34及第2空隙36的内部形成有第1内壁38及第2内壁40,将壁部24和半筒部28连结,从而确保保持件20的刚性。
图4是用于对通过保持件10而实现的长条部件12的保持进行说明的图。图4(a)表示长条部件12的保持前的状态,图4(b)表示对长条部件12进行保持后的状态。
对于长条部件12,金属制的硬质部12b被树脂制的软质部12a覆盖。硬质部12b可以是筒状的配管,也可以是电线。软质部12a是与保持件10相比较为软质的材料。长条部件12从一对弹性舌片26之间的开口39压入。位于半筒部28的上方的开口39作为长条部件12的插入口起作用。由于一对弹性舌片26的最短间隔与长条部件12的直径相比较短,因此一对弹性舌片26在通过长条部件12的开口39时以扩张的方式挠曲。
通过了一对弹性舌片26之间的长条部件12与半筒面28a的底抵接。凸部咬入软质部12a中而对长条部件12进行保持。如图4(b)所示,凸部在与长条部件12的中心轴位置C相比较高的位置处与长条部件12抵接。从最底部28b至凸部为止的上下方向的间隔与长条部件12的半径相比较大。由此,能够利用半筒面28a将长条部件12的下方侧按压而保持,利用凸部将长条部件12的上方侧按压而保持。此外,半筒部28的最底部28b位于第1壁部24a及第2壁部24b的中间。
一对弹性舌片26与保持于半筒部28的长条部件12不接触。即,长条部件12由凸部保持,在万一与凸部脱离的情况下,由弹性舌片26防脱。凸部形成为柱状,与弹性舌片26相比凸出长度较短,刚性较高。通过利用与弹性舌片26相比难以挠曲的凸部对长条部件12进行保持,能够抑制长条部件12的倾斜或晃动,能够抑制长条部件12在车辆空间中与其他部件接触。
凸部形成为棱柱状,前凸端的下侧的角部形成为比上侧尖锐。凸部的上侧的前凸端形成为倒圆角状。对于凸部的前凸端,将附图上方的插入前侧形成为容易进行插入的倒圆角状或倾斜状,将附图下方的插入后侧形成得较为尖锐而使边缘起作用,从而使长条部件12在轴向上难以移动。由此,在将长条部件12向半筒部28压入时,能够通过插入前侧的倒圆角状的前凸端而不卡挂地进行插入,压入后,尖锐的前凸端咬入软质部12a中,将长条部件12牢固地保持。另外,通过将凸部的前凸端设置为前端较细的形状,从而能够向长条部件12咬入,抑制长条部件12的轴向的错位。
另外,形成为,第1凸部30与相对的第4凸部33相比位于上方,第2凸部31与相对的第3凸部32相比位于下方,相对的凸部的高度形成为彼此不同。由此,与形成为使相对的凸部彼此的一方较低的情况,即,使相对的第1凸部和第4凸部较低并使相对的第3凸部32和第4凸部33较高的情况相比,更能够抑制长条部件12相对于轴向的倾斜。另外,能够不需要用于形成保持部20的模具的滑块,抑制制造成本。
图5是用于对对比技术的保持件100进行说明的图。对比技术的保持件100是用于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保持件10进行比较的技术。对比技术的保持件100与实施方式的保持件10相比,保持部120的第1凸部130及第2凸部132的形状不同。第1凸部130及第2凸部132以与半筒部28的轴向长度相同的长度形成。
在将长条部件12向半筒部28压入的情况下,第1凸部130及第2凸部132能够与长条部件12的上侧抵接而进行保持。与实施方式的凸部相比,由于对比技术的第1凸部130及第2凸部132相对于长条部件12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表面压力变小,相对于长条部件12的轴向移动的保持力变小。另外,在将长条部件12向半筒部28压入时,需要较高的压入力。
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的保持件10中,通过使凸部的轴向的长度与半筒部28的轴向的长度相比较短,能够使长条部件12易于向半筒部28插入,通过将凸部咬入长条部件12中,能够提高相对于长条部件12的轴向移动的保持力。
另外,通过将凸部的轴向长度设置为小于或等于半筒部28的轴向长度的一半,能够使相对于长条部件12的轴向移动的保持力成为大约2倍。更优选通过将凸部的轴向长度设定为半筒部28的轴向长度的5%至15%的范围内,从而更能够将凸部咬入长条部件12中,能够提高相对于长条部件12的轴向移动的保持力。通过将凸部的轴向长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半筒部28的轴向长度的5%,能够确保凸部的强度。另外,通过将凸部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设置为作为保持对象的长条部件12的直径的5%至20%的范围内,能够同时实现作为防脱部的强度和向软质部12a咬入的容易程度。
图6是用于对变形例的保持件200进行说明的图。图6(a)是保持件200的斜视图,图6(b)是图6(a)所示的保持件200的线段C-C的剖视图。
在保持件200的保持部220中,第1凸部230及第3凸部232形成为,第2凸部231及第4凸部233的轴向的长度较长。优选第1凸部230及第3凸部232的轴向的长度设定为大于或等于第2凸部231及第4凸部233的轴向的长度的1.5倍且小于或等于3倍。由此,能够使下方的凸部咬入长条部件12中,抑制长条部件12的轴向的错位,使上方的凸部作为长条部件12的防脱部而与长条部件12抵接。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例,能够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对各实施例施加各种设计变更等变形,如上所述的施加了变形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向安装部件的安装孔插入而进行安装的安装部22,但是并不限于该方式。例如,可以在安装部上形成螺栓孔或销孔,通过单独的螺栓或销向安装部件进行安装。另外,也可以是下述方式,即,安装部形成为带状,在棒状的安装部件上进行卷绕而束缚。不论是哪一种方式,保持件10的安装部均用于将保持部20向安装部件安装。
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一个安装部22上设置一个保持部20的方式,但是不限于该方式。例如,保持件10可以在1个安装部22上具有多个保持部20。多个保持部20与半筒部28的轴平行地排列而配置,以使得各自所保持的长条部件彼此不干涉。在该变形例中,相邻的保持部20的壁部24可以共用。根据该变形例,能够利用1个保持件10对多个长条部件进行保持。
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半筒部28的半筒面28a上仅形成4个凸部的方式,但是不限于该方式。例如,半筒部28的半筒面28a也可以在与凸部相比的下方具有抵接肋部。抵接肋部形成为,与凸部相比凸出长度较短,在半筒面的最底部28b的附近仅凸出少许,用于与所保持的长条部件12抵接。

Claims (7)

1.一种保持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安装部,其安装在安装部件上;以及
保持部,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用于保持长条部件,
保持部具有:
相对的第1壁部及第2壁部;
半筒面,其在所述第1壁部及所述第2壁部之间形成,对长条部件进行收容;以及
凸部,其从所述第1壁部侧的所述半筒面及所述第2壁部侧的所述半筒面凸出,
所述凸部与所述半筒面的轴向长度相比较短,并形成于与上下方向的高度被保持的长条部件的中心轴位置相比较高的位置处,
所述凸部在所述第1壁部侧的所述半筒面及所述第2壁部侧的所述半筒面上分别形成一对,
所述一对凸部形成为,在轴向上分离,在上下方向上错位。
2.一种保持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安装部,其安装在安装部件上;以及
保持部,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用于保持长条部件,
保持部具有:
相对的第1壁部及第2壁部;
半筒面,其在所述第1壁部及所述第2壁部之间形成,对长条部件进行收容;以及
凸部,其从所述第1壁部侧的所述半筒面及所述第2壁部侧的所述半筒面凸出,
所述凸部与所述半筒面的轴向长度相比较短,并形成于与上下方向的高度被保持的长条部件的中心轴位置相比较高的位置处,
所述凸部在所述第1壁部侧的所述半筒面及所述第2壁部侧的所述半筒面上分别形成一对,
所述一对凸部形成为,在轴向上分离而在所述半筒面的轴向的两端分别形成。
3.一种保持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安装部,其安装在安装部件上;以及
保持部,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用于保持长条部件,
保持部具有:
相对的第1壁部及第2壁部;
半筒面,其在所述第1壁部及所述第2壁部之间形成,对长条部件进行收容;以及
凸部,其从所述第1壁部侧的所述半筒面及所述第2壁部侧的所述半筒面凸出,
所述凸部与所述半筒面的轴向长度相比较短,并形成于与上下方向的高度被保持的长条部件的中心轴位置相比较高的位置处,
所述凸部在所述第1壁部侧的所述半筒面及所述第2壁部侧的所述半筒面上分别形成一对,
所述一对凸部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错位,
在所述一对凸部中,上侧的凸部与下侧的凸部相比凸出长度较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件,其特征在于,
保持部具有一对弹性舌片,该一对弹性舌片在长条部件的插入口侧形成,分别从所述第1壁部及所述第2壁部向半筒面的内侧延伸,
所述一对弹性舌片与保持于所述半筒面状态下的长条部件不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保持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对凸部中,上侧的凸部与下侧的凸部相比在轴向上较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壁部侧的所述一对凸部在轴向上分离而具有第1凸部及第2凸部,
所述第2壁部侧的所述一对凸部在轴向上分离而具有第3凸部及第4凸部,
所述第1凸部相对于所述第4凸部,在轴向上在大致相同位置处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在较高位置处形成,
所述第2凸部相对于所述第3凸部,在轴向上在大致相同位置处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在较低位置处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以从所述半筒面直立设置的方式形成为柱状,前端的下侧的角部比上侧的角部尖锐。
CN201510386748.4A 2014-07-04 2015-07-03 保持件 Active CN1052702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38960A JP6368176B2 (ja) 2014-07-04 2014-07-04 保持具
JP2014-138960 2014-07-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0291A CN105270291A (zh) 2016-01-27
CN105270291B true CN105270291B (zh) 2019-05-03

Family

ID=55140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6748.4A Active CN105270291B (zh) 2014-07-04 2015-07-03 保持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68176B2 (zh)
CN (1) CN1052702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39432B2 (ja) * 2016-08-10 2021-03-10 竹内工業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保持具
JP6642353B2 (ja) * 2016-09-16 2020-02-0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の車体取付け構造
JP6862634B2 (ja) * 2016-11-25 2021-04-2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ワイヤハーネス固定構造
CN109449564B (zh) * 2018-11-28 2020-12-25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天线用支撑结构
JP7214551B2 (ja) * 2019-04-22 2023-01-30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留め具取付構造および留め具
US11572694B2 (en) * 2019-11-14 2023-02-07 Wcm Industries, Inc. Rooftop equipment suppor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11986855A (zh) * 2020-07-01 2020-11-24 安徽新芜金磐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电线电缆用绝缘涂覆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62929U (ja) * 1984-04-06 1985-10-29 大和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電線保持具
JPS61156273U (zh) * 1985-03-19 1986-09-27
DE19752525C1 (de) * 1997-11-27 1998-08-20 Raymond A & Cie Rohrhalter mit Schwingungsdämpfung
CN1475689A (zh) * 2002-08-12 2004-02-18 艾姆哈特有限公司 用于管路等的紧固件
JP2008190705A (ja) * 2007-02-08 2008-08-21 Daiwa Kasei Ind Co Ltd クランプ
JP5322149B2 (ja) * 2008-01-31 2013-10-23 未来工業株式会社 管材径適合具、及び管材保護装置
WO2012050204A1 (ja) * 2010-10-15 2012-04-19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クランプ
US8733709B2 (en) * 2011-12-13 2014-05-27 Black & Decker Inc. Two shot tube retention fastener with anti material peeling feature
WO2013188473A1 (en) * 2012-06-12 2013-12-19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Rotation limiting tube fastener
JP2014052028A (ja) * 2012-09-06 2014-03-20 Nifco Inc 配設具
JP5966842B2 (ja) * 2012-10-15 2016-08-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パイプ保持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17536A (ja) 2016-02-01
CN105270291A (zh) 2016-01-27
JP6368176B2 (ja) 2018-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0291B (zh) 保持件
US20140042704A1 (en) Seal aligning and retaining assembly and method of retaining a seal
US8882059B2 (en) Pipe clamp
JP4839365B2 (ja) 車両用のルーフラックおよびその固定方法
EP2979016B1 (en) Tube-retaining clip assembly
JP5839749B2 (ja) クリップ装置
JP2004132394A (ja) クランプ
US7703500B2 (en) Bracket and head rail assembly
US10377325B2 (en) Slide protector
US8485706B2 (en) Securing device for connecting reflector to adjustment unit of vehicle headlight
JP2006296083A (ja) ケーブル用クランプ
JP2008223918A (ja) アンカー
JP6291082B2 (ja) 留め具およびコネクタ取付構造
CN106605070B (zh) 固定件
KR101350031B1 (ko) 자동차 매트 후크
JP6024627B2 (ja) コネクタ付電線配列用具
CN212225867U (zh) 安装卡座、减震垫及减震组件
JP2017077082A (ja) バンドクリップ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20110225778A1 (en) Interior trim sealing fastener
EP2899078A1 (en) Multifunctional windshield wiper connection structure
CN111503214A (zh) 安装卡座、减震垫及减震组件
US20140290316A1 (en) Anti-theft display hanger for a socket
JP2016178850A (ja) 電線用クランプ
JP2019215080A5 (zh)
JP5979106B2 (ja) コネクタ付電線配列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