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5036A - 吸嘴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吸嘴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5036A
CN105265036A CN201380077167.1A CN201380077167A CN105265036A CN 105265036 A CN105265036 A CN 105265036A CN 201380077167 A CN201380077167 A CN 201380077167A CN 105265036 A CN105265036 A CN 105265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nozzle
accommodation apparatus
collecting
pallet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71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65036B (zh
Inventor
保坂英希
山下义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65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50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65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50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04Pick-and-place heads or apparatus, e.g. with jaws
    • H05K13/0408Incorporating a pick-up too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04Pick-and-place heads or apparatus, e.g. with jaws
    • H05K13/0408Incorporating a pick-up tool
    • H05K13/0409Suck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5/00Details of spraying plant or spray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ccessories
    • B05B15/50Arrangements for cleaning;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deposits, drying-out or blockage;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improper discharge caused by the presence of foreign matter
    • B05B15/55Arrangements for cleaning;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deposits, drying-out or blockage;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improper discharge caused by the presence of foreign matter using cleaning flui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6Supply management, e.g. supply of components or of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7Equipment tracking or labelling, e.g. tracking of nozzles, feeders or mounting h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在具备多个吸嘴管理装置(112)的吸嘴管理系统(110)中,控制装置(114)具有:收容吸嘴信息取得部(352),取得与收容于多个吸嘴管理装置的全部吸嘴相关的信息;第一判定部(354),判定应移载至吸嘴托盘的全部必要吸嘴是否收容于预定吸嘴收容装置;及第二判定部(356),判定必要吸嘴中的未收容于预定吸嘴收容装置的非收容吸嘴是否收容于其他吸嘴收容装置。由此,在多个吸嘴收容装置中收容有全部必要吸嘴的情况下,能够备齐应移载至吸嘴托盘的全部必要吸嘴。另外,在多个吸嘴收容装置中未收容全部必要吸嘴的情况下,能够识别非收容吸嘴的存在,进行非收容吸嘴的订购等。

Description

吸嘴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多个吸嘴收容装置构成的吸嘴管理系统,该吸嘴收容装置具有对用于吸附保持电子元件的吸嘴进行收容的收容部及将收容于收容部的吸嘴向吸嘴托盘移载的移载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子元件安装机中,电子元件被吸嘴吸附保持,并将该电子元件安装在电路基板上。因此,为了确保电子元件安装机中的高精度的安装作业,期望使用恰当的吸嘴。为此,为了使用恰当的吸嘴,不断开发用于清洗吸嘴的装置、用于进行吸嘴的检查的装置等,在下述专利文献中记载有这样的装置的一个例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142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430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581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出于使用恰当的吸嘴的目的,如上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那样,期望使用用于清洗吸嘴的装置、用于进行吸嘴的检查的装置等。另一方面,即便进行了清洗、检查等,若管理不恰当,则也难以使用恰当的吸嘴。因此,近年来,不断开发具有对用于吸附保持电子元件的吸嘴进行收容的收容部及将收容于收容部的吸嘴向吸嘴托盘移载的移载机构的吸嘴收容装置。根据这样的吸嘴收容装置,通过收容部恰当地保管吸嘴,并且能够从保管的吸嘴中将任意吸嘴向吸嘴托盘移载,能够高效地进行吸嘴的管理。另外,通过具备多个吸嘴收容装置,能够管理相当数量的吸嘴,便利性显著地提高。然而,难以对在多个吸嘴收容装置中分别收容的吸嘴的种类、任意吸嘴的收纳位置等进行管理,考虑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恰当管理而提高具备多个吸嘴收容装置的吸嘴管理系统的实用性。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性高的吸嘴管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所记载的吸嘴管理系统具备:多个吸嘴收容装置,具有对用于吸附保持电子元件的吸嘴进行收容的收容部及将收容于上述收容部的吸嘴移载至吸嘴托盘的移载机构;及控制装置,具有移载信息取得部,该移载信息取得部取得与应移载至吸嘴托盘的一个以上吸嘴即必要吸嘴相关的信息,上述吸嘴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具有:收容吸嘴信息取得部,取得与收容于上述多个吸嘴收容装置各自的上述收容部的吸嘴相关的信息;第一判定部,判定在要将收容于上述多个吸嘴收容装置中的预定吸嘴收容装置的上述收容部的吸嘴向吸嘴托盘移载时与由上述移载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对应的上述必要吸嘴是否全部被收容于上述预定吸嘴收容装置的上述收容部;及第二判定部,在上述必要吸嘴未全部被收容于上述预定吸嘴收容装置的上述收容部的情况下,基于由上述收容吸嘴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来判定上述必要吸嘴中的未被收容于上述预定吸嘴收容装置的上述收容部的非收容吸嘴是否被收容于上述多个吸嘴收容装置中的除上述预定吸嘴收容装置以外的其他吸嘴收容装置的上述收容部。
发明效果
在本申请所记载的吸嘴管理系统中,控制装置存储有与收容于多个吸嘴收容装置的全部吸嘴相关的信息。并且,控制装置判定应移载至吸嘴托盘的必要吸嘴是否全部收容于预定吸嘴收容装置。进一步,判定必要吸嘴中的未收容于预定吸嘴收容装置的非收容吸嘴是否收容于其他吸嘴收容装置。由此,在多个吸嘴收容装置中收容有全部必要吸嘴的情况下,能够备齐应移载至吸嘴托盘的全部必要吸嘴。另外,在多个吸嘴收容装置中未收容全部必要吸嘴的情况下,能够识别非收容吸嘴的存在,进行非收容吸嘴的订购等。这样,根据本申请所记载的吸嘴管理系统,在吸嘴管理系统中,能够对在多个吸嘴收容装置中分别收容的吸嘴的种类、任意吸嘴的收纳位置等进行恰当管理,提高吸嘴管理系统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吸嘴管理系统的管理对象的吸嘴的电子元件安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电子元件安装装置具备的安装头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吸嘴管理系统的管理对象的吸嘴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中载置吸嘴的吸嘴托盘的俯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吸嘴托盘的剖视图。
图6是简要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吸嘴管理系统的图。
图7是从右前方的视角表示构成吸嘴管理系统的吸嘴管理装置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8是从左前方的视角表示构成吸嘴管理系统的吸嘴管理装置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在吸嘴管理装置中载置吸嘴的吸嘴货盘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吸嘴货盘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吸嘴管理装置所具备的吸嘴移载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吸嘴管理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吸嘴检查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吸嘴管理装置所具备的第二吸嘴检查装置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吸嘴管理装置所具备的吸嘴清洗装置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拆卸了壳体的状态下的吸嘴清洗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电子元件安装装置的结构>
在图1中示出电子元件安装装置(以下,有时省略为“安装装置”)10。安装装置10具有一个系统基座12及在该系统基座12之上邻接的2台电子元件安装机(以下,有时省略为“安装机”)14。此外,将安装机14的排列方向称为X轴方向,将与该X轴方向呈直角的水平的方向称为Y轴方向。
各安装机14主要具备安装机主体20、搬运装置22、安装头移动装置(以下,有时省略为“移动装置”)24、安装头26、供给装置28、及吸嘴台30。安装机主体20由框架部32及架在该框架部32上的梁部34构成。
搬运装置22具备两个输送机装置40、42。这两个输送机装置40、42相互平行并且以沿X轴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于框架部32。两个输送机装置40、42各自通过电磁马达(省略图示)将被各输送机装置40、42支撑的电路基板沿X轴方向进行搬运。另外,电路基板在预定位置被基板保持装置(省略图示)固定保持。
移动装置24是XY机器人型的移动装置。移动装置24具备使滑动件50沿X轴方向滑动的电磁马达(省略图示)及使其沿Y轴方向滑动的电磁马达(省略图示)。在滑动件50上安装有安装头26,该安装头26通过两个电磁马达52、54的工作而被移动至框架部32上的任意位置。
安装头26对电路基板安装电子元件。如图2所示,安装头26具有多个棒状的安装单元60,在这些多个安装单元60各自的下端部安装有吸嘴62。如图3所示,吸嘴62由主体筒64、凸缘部66、吸附管68及卡定销70构成。主体筒64呈圆筒状,凸缘部66被固定为向主体筒64的外周面伸出。吸附管68呈较细的导管状,从主体筒64的下端部朝向下方延伸出。弹簧(省略图示)以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吸附管68与主体筒64之间,吸附管68通过弹簧的弹力而朝向从主体筒64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出的方向被施力。即,通过在吸附管68的前端施加克服弹簧的弹力的力,吸附管68朝向主体筒64的内部后退。另外,卡定销70以沿主体筒64的径向延伸的方式设于主体筒64的上端部。吸嘴62利用卡定销70而以单触式能够拆装地安装于安装单元60的下端部。由于利用了卡定销70的吸嘴62向安装单元60的安装是公知的手法,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在凸缘部66的外缘上形成有切口部72,在凸缘部66的上表面记录有2D代码74。此外,2D代码74是用于识别吸嘴62的固有信息的识别记号。
吸嘴62的主体筒64经由负压空气、正压空气通路而与正负压供给装置(省略图示)连通。因此,吸嘴62的吸附管68在前端部通过负压来吸附保持电子元件,通过正压使保持的电子元件脱离。如图2所示,棒状的安装单元60在单元保持体76的外周部以等角度间距被保持为轴向垂直的状态。并且,各吸嘴62从单元保持体76的下表面朝向下方延伸出。
另外,单元保持体76在保持体旋转装置78的作用下每次以与安装单元60的配置角度间距相等的角度进行间歇旋转。由此,在安装单元60的一个停止位置即升降台处,多个安装单元60依次停止。停止在升降台的安装单元60通过单元升降装置80进行升降。另外,停止在升降台的安装单元60通过单元自转装置82进行自转。
供给装置28是供料器型的供给装置,如图1所示,配置在框架部32的前方侧的端部。供给装置28具有带式供料器86。带式供料器86将带化元件以卷绕的状态进行收容。带化元件是对电子元件进行带化而成的。并且,带式供料器86通过送出装置(省略图示)来送出带化元件。由此,供料器型的供给装置28通过带化元件的送出而在供给位置处供给电子元件。
吸嘴台30收容多个吸嘴62,具有吸嘴托盘88。如图4所示,吸嘴托盘88具有底板90与盖板92,盖板92以能够滑动的方式配置于底板90之上。此外,底板90与盖板92设为大致相同的尺寸,在盖板92相对于底板90滑动的状态(图4(a)所示的状态)下,在底板90的端部记录的2D代码94露出。另一方面,在底板90与盖板92整体上重叠的状态(图4(b)所示的状态)下,2D代码94被盖板92覆盖。此外,2D代码94是用于识别吸嘴托盘88的固有信息的识别记号。
如图4及作为吸嘴托盘88的剖视图的图5所示,在底板90上形成有多个载置孔96。载置孔96是阶梯形状的贯通孔,能够载置吸嘴62。详细来说,阶梯形状的载置孔96的台阶面98的内径比吸嘴62的凸缘部66的外径稍大,在该台阶面98上,如图5(b)所示载置吸嘴62的凸缘部66。另外,在台阶面98上竖立设置销(参照图4(b))100,在该销100上卡合凸缘部66的切口部72。由此,载置于载置孔96的吸嘴62绕轴的旋转被禁止。此外,在载置孔96中具有小径的载置孔96a与大径的载置孔96b,在小径的载置孔96a中载置小尺寸的吸嘴62,在大径的载置孔96b中载置大尺寸的吸嘴62。
另外,在盖板92上也与底板90的多个载置孔96对应地形成有通孔102。通孔102由圆孔部104与插口部106构成。圆孔部104呈圆形,具有比对应的载置孔96的台阶面98稍大的内径。另外,插口部106是对圆孔部104的边缘进行切除而成的部分,是比吸嘴62的主体筒64的外径稍大的切口部。
在上述构造的吸嘴托盘88中,通过使盖板92相对于底板90滑动,能够在如图4(a)所示经由通孔102而使载置孔96的一部分露出的状态(以下,有时称为“一部分露出状态”)及如图4(b)所示经由通孔102而使载置孔96的整体露出的状态(以下,有时称为“全露出状态”)之间切换。
详细来说,在全露出状态下,如图4(b)所示,载置孔96的中心与通孔102的圆孔部104的中心一致,载置孔96的台阶面98完全露出。因此,在全露出状态下,能够在载置孔96中载置吸嘴62、或者从载置孔96取出吸嘴62。即,在全露出状态下,能够在吸嘴托盘88中收容吸嘴62、或者从吸嘴托盘88取出吸嘴62。
另一方面,在一部分露出状态下,如图4(a)所示,载置孔96的中心与通孔102的圆孔部104的中心不一致,载置孔96的台阶面98的一部分被盖板92覆盖。因此,在一部分露出状态下,无法在载置孔96中载置吸嘴62、或者从载置孔96取出吸嘴62。即,在一部分露出状态下,无法在吸嘴托盘88中收容吸嘴62、或者从吸嘴托盘88取出吸嘴62。但是,在一部分露出状态下,载置孔96的中心与通孔102的插口部106的中心一致,如图5(b)所示,载置于载置孔96的吸嘴62的主体筒64从插口部106向盖板92的上方延伸出。
另外,盖板92相对于底板90能够在全露出状态与一部分露出状态之间滑动,通过弹簧(省略图示)向成为一部分露出状态的方向进行施力。即,通常禁止吸嘴62向吸嘴托盘88的收容、或者吸嘴62从吸嘴托盘88的取出。但是,吸嘴台30具有使盖板92克服弹簧的弹力而向成为全露出状态的方向滑动的板移动机构(省略图示),通过该板移动机构的工作使盖板92滑动,由此能够进行吸嘴62向吸嘴托盘88的收容、或者吸嘴62从吸嘴托盘88的取出。此外,吸嘴托盘88在吸嘴台30上能够拆装,能够在安装机14的外部进行在吸嘴台30中收容的吸嘴62的回收、吸嘴62向吸嘴台30的补给等。
<基于安装机的安装作业>
在安装机14中,通过上述的结构,能够通过安装头26对被搬运装置22保持的电路基板进行安装作业。具体来说,通过安装机14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的指令,电路基板被搬运至作业位置,在该位置被基板保持装置固定保持。另外,带式供料器86通过控制装置的指令而送出带化元件,在供给位置处供给电子元件。并且,安装头26向电子元件的供给位置的上方移动,通过吸嘴62来吸附保持电子元件。接着,安装头26向电路基板的上方移动,将保持的电子元件安装在电路基板上。
<吸嘴台处的吸嘴的更换>
在安装机14中,如上所述,由带式供料器86供给的电子元件被吸嘴62吸附保持,将该电子元件安装在电路基板上。在如此构成的安装机14中,根据电子元件的大小、种类等,变更吸嘴62。即,例如在吸附保持大的电子元件时,使用直径大的吸嘴62,在吸附保持小的电子元件时,使用直径小的吸嘴62。因此,需要根据制造的电路基板的种类而使用各种吸嘴62,在吸嘴台30中根据制造的电路基板的种类而收容有各种吸嘴62。并且,根据需要进行在安装头26的安装单元60中安装的吸嘴62与吸嘴台30所收容的吸嘴62之间的互换等。此外,由于在安装单元60中安装的吸嘴62与吸嘴台30所收容的吸嘴62之间的互换等是公知的手法,因此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在吸嘴台30中根据制造的电路基板的种类收容有各种吸嘴62。因此,例如,在制造对象的电路基板的种类变更的情况下,从吸嘴台30取下吸嘴托盘88,使用吸嘴管理系统,更换在吸嘴托盘88中收容的吸嘴62。以下,对吸嘴管理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吸嘴管理系统的结构>
如图6所示,吸嘴管理系统110具有多个吸嘴管理装置112与控制装置114。控制装置114通过电缆116与多个吸嘴管理装置112分别连接,能够进行信息的收发。各吸嘴管理装置112大致成为立方体形状,在正面设有用于将吸嘴托盘88收纳在吸嘴管理装置112内、或者从吸嘴管理装置112取出吸嘴托盘88的抽屉118。在该抽屉118的上方配置有显示各种信息的面板120及用于进行信息等的输入的操作开关122等。
如图7及图8所示,各吸嘴管理装置112具有货盘收容装置130、托盘收容装置132、吸嘴移载装置134、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36、第二吸嘴检查装置138及吸嘴清洗装置140。此外,图7是表示从吸嘴管理装置112的右前方的视点下的吸嘴管理装置112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从吸嘴管理装置112的左前方的视点下的吸嘴管理装置112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a)托盘收容装置
货盘收容装置130收容图9所示的吸嘴货盘152。吸嘴货盘152与吸嘴托盘88同样地具有底板154与盖板156,盖板156以能够滑动的方式配置在底板154之上。底板154与盖板156设为大致相同的尺寸,在盖板156相对于底板154滑动的状态(图9(a)所示的状态)下,在底板154的端部记录的2D代码157露出。另一方面,在底板154与盖板156整体上重叠的状态(图9(b)所示的状态)下,2D代码157被盖板156覆盖。此外,2D代码157是用于识别吸嘴货盘152的固有信息的识别记号。
另外,在底板154的角部配置有基准吸嘴172与基准导管174。基准吸嘴172与基准导管174贯穿底板154,基准吸嘴172与基准导管174的下端部向底板154的下方延伸出。此外,在盖板156的角部形成有切口部176,即便在底板154与盖板156整体上重叠的状态下,基准吸嘴172与基准导管174也露出。
在底板154上形成有多个载置孔158,在这些多个载置孔158具有小径的载置孔158a与大径的载置孔158b。小径的载置孔158a为与吸嘴托盘88的小径的载置孔96a相同的形状,对能够载置于载置孔96a的吸嘴62进行载置。另一方面,大径的载置孔158b为与吸嘴托盘88的大径的载置孔96b大致相同的形状,如图9及作为吸嘴货盘152的剖视图的图10所示,为具有两个台阶面160、162的阶梯形状的孔。第一台阶面160的内径与吸嘴托盘88的大径的载置孔96b的内径相同,如图10(a)所示,对能够载置于载置孔96b的吸嘴62进行载置。第二台阶面162的内径比第一台阶面160的内径小,如图10(b)所示,对比能够载置于第一台阶面160的吸嘴62的尺寸小的吸嘴62进行载置。此外,在各台阶面160、162上也竖立设置销(参照图9(b))164,与吸嘴62的凸缘部66的切口部72卡合。
另外,在盖板156上也与底板154的多个载置孔158对应地形成有通孔166。通孔166为与吸嘴托盘88的通孔102相同的形状,由圆孔部168与插口部170构成。因此,在吸嘴货盘152中,也与吸嘴托盘88同样地能够在一部分露出状态与全露出状态之间切换。
详细来说,在全露出状态下,如图9(b)所示,载置孔158的台阶面160等完全露出,能够在载置孔158中载置吸嘴62、或者从载置孔158取出吸嘴62。另一方面,在一部分露出状态下,如图9(a)所示,载置孔158的台阶面160等的一部分被盖板156覆盖,无法在载置孔158中载置吸嘴62、或者从载置孔158取出吸嘴62。但是,在一部分露出状态下,如图10所示,载置于载置孔158的吸嘴62的主体筒64从插口部170向盖板156的上方延伸出。
另外,盖板156相对于底板154能够在全露出状态与一部分露出状态之间滑动,通过弹簧(省略图示)向成为一部分露出状态的方向施力。因此,通常禁止吸嘴62向吸嘴货盘152的收容、或者吸嘴62从吸嘴货盘152的取出。但是,与吸嘴托盘88同样地使盖板156克服弹簧的弹力而向成为全露出状态的方向滑动,能够进行吸嘴62向吸嘴货盘152的收容、或者吸嘴62从吸嘴货盘152的取出。
货盘收容装置130是收容上述构造的吸嘴货盘152的装置。如图7及图8所示,货盘收容装置130具有多个货盘载体180与载体循环机构182。货盘载体180为槽道形状,即为剖面呈“コ”字型的形状,以槽道形状的开口朝向下方的状态进行配置。在货盘载体180的内侧的侧面形成有导轨183,利用该导轨183来保持吸嘴货盘152。此外,通过将吸嘴货盘152从货盘载体180的前方插入而保持于货盘载体180,通过将吸嘴货盘152向前方拉出而从货盘载体180取出。
载体循环机构182具有1对链轮轴184,1对链轮轴184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上下配置。在各链轮轴184的两端安装有链轮186。1对链轮轴184的前端的链轮186彼此通过链188连结,1对链轮轴184的后端的链轮186彼此通过链190连结。
在链188、190上安装有多个托架192,各托架192以与链188、190呈直角的状态朝向外侧延伸出。安装于链188的托架192与安装于链190的托架192在各自的前端部将货盘载体180支撑为能够摆动。并且,通过电磁马达(省略图示)的驱动,以能够控制的方式使链轮轴184旋转。通过这样的构造,多个货盘载体180即被货盘载体180保持的吸嘴货盘152通过载体循环机构182而在吸嘴管理装置112的内部沿上下方向循环。此外,货盘载体180在循环时始终维持槽道形状的开口朝向下方的状态,因此被货盘载体180保持的吸嘴货盘152始终在水平状态下循环。
(b)托盘收容装置
托盘收容装置132是收容吸嘴托盘88的装置,配置于货盘收容装置130的前方。托盘收容装置132具有多个托盘载体200与载体循环机构202。托盘载体200与货盘载体180同样地呈槽道形状,以槽道形状的开口朝向下方的状态进行配置。另外,托盘载体200通过形成于内侧的侧面的导轨204来保持吸嘴托盘88。此外,通过将吸嘴托盘88从托盘载体200的前方插入而保持于托盘载体200,通过将吸嘴托盘88向前方拉出而从托盘载体200取出。
载体循环机构202与载体循环机构182同样地具有链轮轴、链轮、链、托架(省略附图标记)等,与载体循环机构182同样地工作。因此,多个托盘载体200即被托盘载体200保持的吸嘴托盘88通过载体循环机构202在吸嘴管理装置112的内部沿上下方向循环。此外,托盘载体200在循环时始终维持槽道形状的开口朝向下方的状态,因此被托盘载体200保持的吸嘴托盘88始终以水平状态循环。
(c)吸嘴移载装置
吸嘴移载装置134是用于在吸嘴托盘88与吸嘴货盘152之间移载吸嘴62的装置,如图11所示,配置在抽屉118内的工作台205上。吸嘴移载装置134具有移载头206与头移动装置207。在移载头206的下端面安装有朝向下方的状态的相机208及用于保持吸嘴62的保持卡盘(参照图7、图8)209。另外,头移动装置207是使移载头206在工作台205之上沿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移动的XYZ型的移动装置。
另外,在抽屉118内的工作台205上设有用于安置吸嘴托盘88的固定台210及可动台212。固定台210固定在工作台205上。另一方面,可动台212通过台移动机构214沿前后方向滑动。台移动机构214具有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于工作台205的导轨216,使可动台212沿着导轨216以能够控制的方式滑动。导轨216的后端部与通过载体循环机构202而循环至预定位置的托盘载体200的导轨204进行连结。因此,通过可动台212的滑动,能够将安设于可动台212的吸嘴托盘88收纳于托盘载体200及将收容于托盘载体200的吸嘴托盘88安设于可动台212上。
另外,在固定台210及可动台212上设有相对于安设的吸嘴托盘88而使盖板92向成为全露出状态的方向移动的板移动机构(省略图示)。此外,在图中图示出安设于固定台210上的吸嘴托盘88。
另外,在抽屉118内的工作台205上,在通过载体循环机构182而循环至预定位置的货盘载体180与能够通过吸嘴移载装置134移载吸嘴62的位置(以下,有时省略为“吸嘴移载位置”)之间配置有使吸嘴货盘152移动的第一货盘移动机构220。第一货盘移动机构220具有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于工作台205的导轨222,使吸嘴货盘152沿着导轨222以能够控制的方式滑动。导轨222的后端部与通过载体循环机构182而循环至预定位置的货盘载体180的导轨183进行连结。因此,能够在通过载体循环机构182而循环至预定位置的货盘载体180与吸嘴移载位置之间使吸嘴货盘152移动。此外,在图中图示出移动至吸嘴移载位置的吸嘴货盘152。
在移动至吸嘴移载位置的吸嘴货盘152的前方侧配置有载置板224。在载置板224上形成有多个与在吸嘴货盘152的底板154上形成的载置孔158的形状相同的载置孔226。在多个载置孔226中与载置孔158同样地具有大径的载置孔226与小径的载置孔226,能够载置各种尺寸的吸嘴62。另外,在抽屉118内的工作台205的前端部配置有废弃箱228。废弃箱228被分隔为四个空间,将判断为不正常的吸嘴62即不良吸嘴向上述四个空间区别废弃。
在利用上述结构的吸嘴移载装置134在吸嘴托盘88与吸嘴货盘152之间移载吸嘴62时,吸嘴货盘152通过第一货盘移动机构220向吸嘴移载位置移动,吸嘴托盘88安设在固定台210或者可动台212。此外,在向可动台212安设吸嘴托盘88时,作业者可以将吸嘴托盘88安设于可动台212,也可以将收容于托盘载体200的吸嘴托盘88通过台移动机构214而安设于可动台212。
接下来,移动至吸嘴移载位置的吸嘴货盘152及安设于固定台210或者可动台212的吸嘴托盘88通过板移动机构而成为全露出状态。接着,移载头206通过头移动装置207的工作而向吸嘴托盘88及吸嘴货盘152的上方移动,利用相机208来拍摄吸嘴托盘88、吸嘴货盘152各自的2D代码94、157。由此,获得吸嘴托盘88及吸嘴货盘152的ID号等固有信息。
接着,移载头206通过头移动装置207的工作向成为吸嘴62的移载源的吸嘴托盘88或者吸嘴货盘152的上方移动,通过相机208来拍摄移载对象的吸嘴62的2D代码74。由此,获得移载对象的吸嘴62的ID号等固有信息。并且,移载对象的吸嘴62被保持卡盘209保持。
若移载对象的吸嘴62被保持卡盘209保持,则移载头206通过头移动装置207的工作而向成为吸嘴62的移载目的地的吸嘴托盘88或者吸嘴货盘152的上方移动,将被保持的吸嘴62载置于吸嘴托盘88或者吸嘴货盘152的载置孔96、158。由此,在吸嘴托盘88与吸嘴货盘152之间移载吸嘴62。此外,在吸嘴62移载时,对移载目的地的吸嘴托盘88或者吸嘴货盘152的ID号、被移载的吸嘴62的ID号及移载目的地的吸嘴托盘88或者吸嘴货盘152的移载位置建立关联地进行存储。
另外,在移载吸嘴62时,在移载目的地的吸嘴托盘88或者吸嘴货盘152的载置孔96、158中没有空余的情况下,即在全部载置孔96、158中载置有吸嘴62的情况下,将保持有吸嘴62的保持卡盘209通过头移动装置207的工作向载置板224的上方移动,吸嘴62临时载置于载置板224的载置孔226。
另外,例如在被保持卡盘209保持的吸嘴62被后面详细说明的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36、第二吸嘴检查装置138判定为不良吸嘴的情况下,通过头移动装置207的工作将保持有吸嘴62的保持卡盘209向废弃箱228的上方移动,将不良吸嘴废弃到废弃箱228。
(d)第一吸嘴检查装置
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36是执行吸嘴62的前端部即吸附管68的状态的检查(以下,有时省略为“前端部检查”)及使吸嘴62的前端部后退所需的力即使吸附管68朝向主体筒64的内部后退所需的力的检查(以下,有时省略为“后退力检查”)的装置,配置在吸嘴移载装置134的下方。
如图12所示,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36具有检查单元230与单元移动装置232。检查单元230具有基台234、相机装置236及载荷测定装置238。相机装置236以朝向上方的状态配置在基台234之上。载荷测定装置238具有测力传感器240,测力传感器240配置为在基台234之上露出的状态。
单元移动装置232具有固定梁250、可动梁252、第一滑动件254及第二滑动件256。固定梁250配置为在吸嘴管理装置112的躯体上沿前后方向延伸。可动梁252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被固定梁250支撑,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该可动梁252通过第一移动机构258的工作朝前后方向的任意位置移动。第一滑动件254被可动梁252支撑为能够朝左右方向滑动,通过第二移动机构260的工作,朝左右方向的任意位置移动。第二滑动件256被第一滑动件254支撑为能够朝上下方向滑动,通过第三移动机构262的工作,朝上下方向的任意位置移动。在该第二滑动件256的上端固定有检查单元230的基台234。由此,单元移动装置232作为使检查单元230向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的任意位置移动的XYZ型移动装置而发挥功能。
另外,在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36的上方配置有第二货盘移动机构266。第二货盘移动机构266是在通过载体循环机构182而循环至预定位置的货盘载体180与能够通过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36进行前端部检查及后退力检查的位置(以下,有时省略为“第一检查位置”)之间使吸嘴货盘152移动的机构。详细来说,第二货盘移动机构266具有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的导轨268,使吸嘴货盘152沿着导轨268以能够控制的方式滑动。导轨268的后端部与通过载体循环机构182而循环至预定位置的货盘载体180的导轨183连结。因此,能够在通过载体循环机构182而循环至预定位置的货盘载体180与第一检查位置之间使吸嘴货盘152移动。此外,在图中图示出移动至第一检查位置的吸嘴货盘152。
在通过上述结构的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36来进行前端部检查时,吸嘴货盘152通过第二货盘移动机构266而移动至第一检查位置。并且,检查单元230的相机装置236通过单元移动装置232向检查对象的吸嘴62的下方移动,通过相机装置236来拍摄检查对象的吸嘴62的吸附管68。由此,获得吸嘴62的吸附管68的拍摄数据,基于该拍摄数据而检查吸附管68的状态。通过基于拍摄数据的检查,在发现了吸附管68的弯曲、前端破损、前端压扁等异常的情况下,进行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36的检测。
详细来说,在通过基于拍摄数据的检查而发现了吸附管68的异常的情况下,相机装置236通过单元移动装置232而向吸嘴货盘152的基准导管174的下方移动,通过相机装置236来拍摄基准导管174。并且,基于该拍摄数据,检查基准导管174的状态。在基准导管174的下端部安装正常的吸附管68,若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36是正常的,当然在基于基准导管174的拍摄数据的检查中,基准导管174的吸附管68被判定为正常。因此,在通过基于检查对象的吸嘴62的拍摄数据的检查而发现吸附管68的异常、进而通过基于基准导管174的拍摄数据的检查而判定为吸附管68正常的情况下,确定检查对象的吸嘴62的吸附管68产生异常,将检查对象的吸嘴62认定为不良吸嘴。另一方面,在通过基于检查对象的吸嘴62的拍摄数据的检查而发现吸附管68的异常、进而通过基于基准导管174的拍摄数据的检查而判定为吸附管68异常的情况下,视为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36无法进行正常的检查,不会将检查对象的吸嘴62认定为不良吸嘴。
另外,在通过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36进行后退力检查时,检查单元230的测力传感器240通过单元移动装置232而向检查对象的吸嘴62的下方移动,并以与吸嘴62的吸附管68的下端部抵接的方式使检查单元230向上方移动。此时,以使吸嘴62的吸附管68朝向主体筒64的内部后退设定量的方式将检查单元230向上方移动。测力传感器240检测使吸附管68朝向主体筒64的内部后退设定量时的载荷,并判定该检测值是否大于阈值。基于测力传感器240的检测值表示使吸附管68朝向主体筒64的内部后退所需的力,在该值大于阈值的情况下,认为因异物向吸嘴62内的混入、吸嘴62、吸附管68等的破损而使吸附管68难以朝向主体筒64的内部后退。因此,基于测力传感器240的检测值被判定为大于阈值的吸嘴62被认定为不良吸嘴。
此外,在进行后退力检查之前,进行测力传感器240的调整。详细来说,在进行后退力检查之前,测力传感器240通过单元移动装置232向基准导管174的下方移动,以与基准导管174的吸附管68的下端部抵接的方式使检查单元230向上方移动。此时,以使基准导管174的吸附管68朝向主体筒64的内部后退设定量的方式使检查单元230向上方移动。测力传感器240对基准导管174的吸附管68朝向主体筒64的内部后退设定量时的载荷进行检测。并且,以使该检测出的载荷成为基准导管174的吸附管68朝向主体筒64的内部后退设定量时的实际载荷的方式进行测力传感器240的调整。
(e)第二吸嘴检查装置
第二吸嘴检查装置138是执行在吸嘴62内流动的空气的流量的检查(以下,有时省略为“空气流量检查”)及在吸嘴62的凸缘部66上记录的2D代码74的读取检查(以下,有时省略为“代码读取检查”)的装置,配置在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36的下方。
如图13所示,第二吸嘴检查装置138具有检查头270与头移动装置272。检查头270具有相机274与空气供给装置276。相机274以朝向下方的状态安装于检查头270的下端部。空气供给装置276具有空气接头278、气压传感器280及空气接头升降机构282。空气接头278在空气流量检查执行时与吸嘴62的主体筒64连接,经由空气接头278在空气流量检查执行时向吸嘴62供给空气。气压传感器280设于空气接头278的上端部,测定向吸嘴62供给的气压。空气接头升降机构282使空气接头278与气压传感器280一并升降。
头移动装置272具有可动梁284与滑动件286。可动梁284被上述的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36的固定梁250支撑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该可动梁284通过第一移动机构288的工作而向前后方向的任意位置移动。滑动件286被可动梁284支撑为能够朝左右方向滑动,通过第二移动机构290的工作而向左右方向的任意位置移动。在该滑动件286的侧面上固定有检查头270。由此,头移动装置272作为使检查头270朝上下、左右方向的任意位置移动的XY型移动装置而发挥功能。
另外,在第二吸嘴检查装置138的下方配置有第三货盘移动机构296。第三货盘移动机构296是在通过载体循环机构182而循环至预定位置的货盘载体180与能够通过第二吸嘴检查装置138进行空气流量检查及代码读取检查的位置(以下,有时省略为“第二检查位置”)之间使吸嘴货盘152移动的机构。详细来说,第三货盘移动机构296具有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的导轨298,使吸嘴货盘152沿着导轨298以能够控制的方式滑动。导轨298的后端部与通过载体循环机构182而循环至预定位置的货盘载体180的导轨183进行连结。因此,能够在通过载体循环机构182而循环至预定位置的货盘载体180与第二检查位置之间使吸嘴货盘152移动。此外,在图中图示出移动至第二检查位置的吸嘴货盘152。
在通过上述结构的第二吸嘴检查装置138来进行空气流量检查时,吸嘴货盘152通过第三货盘移动机构296而向第二检查位置移动。并且,检查头270的空气供给装置276通过头移动装置272而向检查对象的吸嘴62的上方移动。空气供给装置276通过空气接头升降机构282使空气接头278下降并与检查对象的吸嘴62的主体筒64连接。当空气接头278与主体筒64连接时,空气供给装置276向连接的主体筒64供给空气。并且,空气供给时的气压由气压传感器280测定,判定该气压是否大于第一阈压。在向正常的吸嘴62供给空气时,由于空气在吸嘴62内通过,因此由气压传感器280测定的气压比较低。另一方面,在向产生堵塞等的吸嘴62供给空气时,由于空气难以在吸嘴62内通过,因此由气压传感器280测定的气压比较高。因此,由气压传感器280测定的气压大于第一阈压的吸嘴62被认定为不良吸嘴。
此外,在空气流量检查中,不仅进行不良吸嘴的认定,也进行成为不良吸嘴的可能性高的吸嘴62即进行老化的吸嘴(以下,有时省略为“老化吸嘴”)的认定。详细来说,设定压力比第一阈压低的第二阈压。并且,判断由气压传感器280测定的气压是否大于第二阈压,将该气压大于第二阈压的吸嘴62认定为老化吸嘴。即,将虽未成为不良吸嘴、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空气难以在吸嘴62内通过的吸嘴62认定为老化吸嘴。
顺带一提,在空气流量检查时,将从压缩机(省略图示)向空气供给装置276送出的空气向吸嘴62供给,根据压缩机的工作状况而使由气压传感器280测定的气压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空气流量检查之前,向基准导管174供给空气,基于此时由气压传感器280测定的气压而进行第一阈压及第二阈压的设定。
另外,在进行代码读取检查时,检查头270的相机274通过头移动装置272而向检查对象的吸嘴62的上方移动,通过相机274来拍摄在检查对象的吸嘴62的凸缘部66记录的2D代码74。由此,获得检查对象的吸嘴62的2D代码74的拍摄数据,通常基于该拍摄数据而获得吸嘴62的ID号等固有信息。但是,若在2D代码74上附着有污渍等,则有可能无法基于拍摄数据而获得吸嘴62的固有信息。因此,优选将无法基于拍摄数据而取得吸嘴62的固有信息的吸嘴62认定为不良吸嘴。
但是,即使在2D代码74上未附着污渍等而相机274等也产生异常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无法基于拍摄数据而取得吸嘴62的固有信息。因此,在无法基于拍摄数据而取得吸嘴62的固有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相机274等的检测。
详细来说,通过相机274来拍摄在基准吸嘴172的凸缘部66处记录的2D代码74,基于其拍摄数据而判定是否取得基准吸嘴172的固有信息。只要在基准吸嘴172的2D代码74上未附着污渍等而相机274等不产生异常,就基于基准吸嘴172的2D代码74的拍摄数据取得基准吸嘴172的固有信息。因此,在无法基于检查对象的吸嘴62的2D代码74的拍摄数据而取得固有信息、进一步基于基准吸嘴172的2D代码74的拍摄数据而取得固有信息的情况下,将检查对象的吸嘴62认定为不良吸嘴。另一方面,在无法基于检查对象的吸嘴62的2D代码74的拍摄数据而取得固有信息、进一步无法基于基准吸嘴172的2D代码74的拍摄数据而取得固有信息的情况下,视为相机274等产生了异常,检查对象的吸嘴62被认定为不良吸嘴。
(f)吸嘴清洗装置
吸嘴清洗装置140是进行吸嘴62的清洗及干燥的装置,配置在第二吸嘴检查装置138的下方。如图14所示,吸嘴清洗装置140具有壳体300,在壳体300内进行吸嘴62的清洗及干燥。为了说明吸嘴清洗装置140的构造,在图15中示出拆掉了壳体300的吸嘴清洗装置140。
如图15所示,吸嘴清洗装置140具有吸嘴清洗机构302与吸嘴干燥机构304。吸嘴清洗机构302由上部清洗单元306与下部清洗单元308构成。上部清洗单元306与下部清洗单元308具有大致相同的构造,配置为在上下方向上彼此相向。各单元306、308具有支撑框架310、喷射嘴312与喷射嘴移动机构314。
上部清洗单元306的支撑框架310a固定在壳体300的上表面,下部清洗单元308的支撑框架310b固定在壳体300内的下表面。上部清洗单元306的喷射嘴312a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壳体300内的上端部,被支撑框架310a支撑为能够经由壳体300的上表面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该喷射嘴312a通过上部清洗单元306的喷射嘴移动机构314a而沿前后方向以能够控制的方式滑动。下部清洗单元308的喷射嘴312b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壳体300内的下端部,被支撑框架310b支撑为能够经由壳体300的下表面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该喷射嘴312b通过下部清洗单元308的喷射嘴移动机构314b而沿前后方向以能够控制的方式滑动。此外,在喷射嘴312a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喷射孔(省略图示),在喷射嘴312b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喷射孔316。
吸嘴干燥机构304配置在吸嘴清洗机构302的后方,具有多个送风管320。多个送风管320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于壳体300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上。送风管320与送风装置(省略图示)经由加温器(省略图示)进行连接,向送风管320吹入暖风。另外,在送风管320中,在朝向壳体300的安装部形成有多个送风孔(省略图示),与送风孔对应地在壳体300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形成有贯通孔。由此,通过吸嘴干燥机构304向壳体300吹入暖风。
另外,在壳体300内配置有第四货盘移动机构330。第四货盘移动机构330是在通过载体循环机构182而循环至预定位置的货盘载体180与能够通过吸嘴清洗机构302进行吸嘴62的清洗的位置(以下,有时省略为“清洗位置”)之间使吸嘴货盘152移动的机构。详细来说,第四货盘移动机构330具有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壳体300的内壁面的导轨332,使吸嘴货盘152沿着导轨332以能够控制的方式滑动。导轨332的前端部位于上部清洗单元306与下部清洗单元308之间。另一方面,导轨332的后端部与通过载体循环机构182而循环至预定位置的货盘载体180的导轨183进行连结。因此,能够在通过载体循环机构182而循环至预定位置的货盘载体180与清洗位置之间使吸嘴货盘152移动。此外,在图中图示出移动至清洗位置的吸嘴货盘152。
在通过上述结构的吸嘴清洗机构302进行吸嘴62的清洗时,吸嘴货盘152通过第四货盘移动机构330向清洗位置移动。并且,向上部清洗单元306与下部清洗单元308各自的喷射嘴312供给高压水,将该高压水从喷射嘴312的喷射孔316朝向吸嘴货盘152喷吹。此时,喷射嘴312通过喷射嘴移动机构314而沿前后方向移动。由此,向收容于吸嘴货盘152的全部吸嘴62喷吹高压水,进行吸嘴62的清洗。
当吸嘴62的清洗结束时,吸嘴货盘152通过第四货盘移动机构330而向吸嘴干燥机构304的配置位置(以下,有时省略为“干燥位置”)移动。并且,向送风管320供给暖风,向收容于吸嘴货盘152的吸嘴62喷吹暖风。由此,对通过高压水清洗过的吸嘴62进行干燥。
<基于吸嘴管理装置的吸嘴的管理>
在上述结构的吸嘴管理装置112中,进行搭载于吸嘴托盘88的吸嘴62向吸嘴管理装置112的收纳作业、收纳于吸嘴管理装置112的吸嘴62向吸嘴托盘88的搭载作业、吸嘴62的检查作业及吸嘴62的清洗、干燥作业。以下,对各作业执行时的吸嘴管理装置112的工作方式进行说明。
(a)吸嘴向吸嘴管理装置的收纳作业
在吸嘴向吸嘴管理装置的收纳作业时,作业者将搭载有吸嘴62的吸嘴托盘88安设在吸嘴管理装置112的抽屉118内的固定台210或者可动台212。另外,在吸嘴管理装置112中,通过载体循环机构182的工作,将收容能够搭载吸嘴62的吸嘴货盘152的货盘载体180向与第一货盘移动机构220对应的位置移动。
接着,收容于该货盘载体180的吸嘴货盘152通过第一货盘移动机构220的工作而向吸嘴移载位置移动。并且,将搭载于吸嘴托盘88的吸嘴62如上所述地通过吸嘴移载装置134向移动至吸嘴移载位置的吸嘴货盘152移载。当吸嘴62向吸嘴货盘152的移载结束时,该吸嘴货盘152通过第一货盘移动机构220的工作而收容于货盘载体180。由此,吸嘴62向吸嘴管理装置112的收纳作业结束。
此外,通过吸嘴62向吸嘴货盘152的移载而变空的吸嘴托盘88被作业者从固定台210或者可动台212回收。或者,在吸嘴托盘88安设于可动台212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通过吸嘴62向吸嘴货盘152的移载而变空的吸嘴托盘88通过台移动机构214的工作而收容于托盘载体200。
(b)基于吸嘴管理装置的向吸嘴托盘的安装作业
在收纳于吸嘴管理装置112的吸嘴62向吸嘴托盘88的搭载作业时,作业者将能够搭载吸嘴62的吸嘴托盘88安设在固定台210或者可动台212。或者,将能够搭载吸嘴62的吸嘴托盘88通过台移动机构214的工作而安设于可动台212。另外,在吸嘴管理装置112中,通过载体循环机构182的工作而使收容预定吸嘴货盘152的货盘载体180向与第一货盘移动机构220对应的位置移动。在该预定吸嘴货盘152中收容有向吸嘴托盘88的预定搭载的吸嘴62。
接着,收容于该货盘载体180的吸嘴货盘152通过第一货盘移动机构220的工作而向吸嘴移载位置移动。并且,搭载于吸嘴货盘152的吸嘴62如上所述地通过吸嘴移载装置134而向吸嘴托盘88移载。由此,吸嘴62向吸嘴托盘88的收纳作业结束。此外,吸嘴62向吸嘴托盘88的移载结束的吸嘴货盘152通过第一货盘移动机构220的工作而收容于货盘载体180。
(c)吸嘴的检查作业
在吸嘴62的检查作业时,通过载体循环机构182的工作而使收容预定吸嘴货盘152的货盘载体180向与第二货盘移动机构266或者第三货盘移动机构296对应的位置移动。在该预定吸嘴货盘152中收容有检查对象的吸嘴62。
接着,收容于该货盘载体180的吸嘴货盘152通过第二货盘移动机构266或者第三货盘移动机构296的工作而向第一检查位置或者第二检查位置移动。并且,对于搭载于吸嘴货盘152的吸嘴62,如上所述,通过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36或者第二吸嘴检查装置138进行检查作业。当吸嘴62的检查作业结束时,吸嘴货盘152通过第二货盘移动机构266或者第三货盘移动机构296的工作而收容于货盘载体180。此外,检查作业的结果与检查对象的吸嘴62的ID号建立关联地进行存储。
(d)吸嘴的清洗、干燥作业
在吸嘴62的清洗、干燥作业时,通过载体循环机构182的工作,将收容预定吸嘴货盘152的货盘载体180移动至与第四货盘移动机构330对应的位置。在该预定吸嘴货盘152中收容有清洗对象的吸嘴62。
接着,收容于该货盘载体180的吸嘴货盘152通过第四货盘移动机构330的工作而向清洗位置移动。并且,对于在吸嘴货盘152上搭载的吸嘴62,如上所述,通过吸嘴清洗机构302进行清洗作业。当吸嘴62的清洗作业结束时,吸嘴货盘152通过第四货盘移动机构330的工作而向干燥位置移动。并且,对于在吸嘴货盘152上搭载的吸嘴62,如上所述,通过吸嘴干燥机构304进行干燥作业。当吸嘴62的干燥作业结束时,吸嘴货盘152通过第四货盘移动机构330的工作而收容于货盘载体180。此外,关于清洗、干燥作业结束后的吸嘴62,将该吸嘴62的ID号与清洗、干燥作业结束的信息建立关联地进行存储。
<吸嘴管理系统对吸嘴的管理>
如上所述,在多个吸嘴管理装置112中的各吸嘴管理装置112中,能够独立地进行在各吸嘴管理装置112中收容的吸嘴62的管理,但在吸嘴管理系统110中,也能够对收容于多个吸嘴管理装置112的全部吸嘴62进行统一管理。详细来说,从多个吸嘴管理装置112分别向吸嘴管理系统110的控制装置114输送与收容于各吸嘴管理装置112的吸嘴62相关的信息,对与收容于多个吸嘴管理装置112的全部吸嘴62相关的信息进行存储。由此,例如,在预定搭载于吸嘴托盘88的多个吸嘴(以下,有时称为“必要吸嘴”)未全部收容于一个吸嘴管理装置112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在其他吸嘴管理装置112中收容的吸嘴62,向吸嘴托盘88搭载全部必要吸嘴。
(a)在对象吸嘴管理装置中能够搭载必要吸嘴的情况
具体来说,当向多个吸嘴管理装置112中的一个吸嘴管理装置(以下,有时称为“对象吸嘴管理装置”)输入与必要吸嘴相关的信息时,在控制装置114中判定是否全部必要吸嘴收容于对象吸嘴管理装置。并且,在全部必要吸嘴收容于对象吸嘴管理装置的情况下,在对象吸嘴管理装置中,根据上述的方法,在吸嘴托盘88中搭载全部必要吸嘴。
此外,在吸嘴管理装置112中,如上所述,进行吸嘴62的检查,进行不良吸嘴的认定。因此,例如有时必要吸嘴作为不良吸嘴而收容于吸嘴管理装置112,不优选将这样的不良吸嘴作为必要吸嘴而搭载于吸嘴托盘88。因此,在判定必要吸嘴是否收容于吸嘴管理装置112时,从判定对象的吸嘴62中除去不良吸嘴。
另外,搭载必要吸嘴的吸嘴托盘88可以是收容于对象吸嘴管理装置的托盘载体200的吸嘴托盘88,也可以是作业者安设于对象吸嘴管理装置的固定台210或者可动台212的吸嘴托盘88。此外,作业者可以向对象吸嘴管理装置的固定台210或者可动台212安设空的吸嘴托盘88,也可以安设搭载有吸嘴62的吸嘴托盘88。但是,在安设了搭载有吸嘴62的吸嘴托盘88的情况下,在进行了从该吸嘴托盘88向吸嘴货盘152的移载作业之后,进行必要吸嘴向吸嘴托盘88的搭载。
(b)在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中能够搭载必要吸嘴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必要吸嘴未全部收容于对象吸嘴管理装置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14判定是否在多个吸嘴管理装置112中的除对象吸嘴管理装置以外的吸嘴管理装置(以下,有时称为“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中的任一吸嘴管理装置收容有全部必要吸嘴。在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中的任一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收容有全部必要吸嘴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14在对象吸嘴管理装置的面板120上显示与收容有全部必要吸嘴的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相关的信息。由此,作业者能够知晓若采用该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则能够向吸嘴托盘88搭载全部必要吸嘴。
另外,控制装置114向收容有全部必要吸嘴的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输送与必要吸嘴相关的信息。由此,在收容有全部必要吸嘴的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中,向吸嘴托盘88搭载全部必要吸嘴。此外,搭载必要吸嘴的吸嘴托盘88可以是收容于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的托盘载体200的吸嘴托盘88,也可以是作业者安设于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的固定台210或者可动台212的吸嘴托盘88。
(c)在多个吸嘴管理装置中能够搭载必要吸嘴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必要吸嘴未全部收容于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中的任一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14判定必要吸嘴中的未收容于对象吸嘴管理装置的吸嘴(以下,有时称为“非收容吸嘴”)是否收容于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中的任一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在非收容吸嘴收容于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中的任一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的情况下,在对象吸嘴管理装置中,将必要吸嘴中的除非收容吸嘴以外的吸嘴(以下,有时称为“收容吸嘴”)搭载于吸嘴托盘88。
此时,控制装置114在对象吸嘴管理装置的面板120上显示与收容有非收容吸嘴的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相关的信息。并且,作业者向显示于对象吸嘴管理装置的面板120的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的固定台210或者可动台212安设搭载有收容吸嘴的吸嘴托盘88。另外,控制装置114向收容有非收容吸嘴的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输送与非收容吸嘴相关的信息。由此,在收容有非收容吸嘴的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中,向搭载有收容吸嘴的吸嘴托盘88搭载非收容吸嘴,在吸嘴托盘88中搭载全部必要吸嘴。
如上所述,在吸嘴管理系统110中,即使在对象吸嘴管理装置中未收容全部必要吸嘴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收容于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的吸嘴,在吸嘴托盘88中搭载全部必要吸嘴。由此,没有必要在一个吸嘴管理装置112中收容较多的吸嘴62,能够抑制多余的吸嘴62的购入。
(d)非收容吸嘴未收容于多个吸嘴管理装置的情况
另外,在必要吸嘴未全部收容于对象吸嘴管理装置、且非收容吸嘴也未收容于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中的任一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的情况下,即,在非收容吸嘴未收容于构成吸嘴管理系统110的多个吸嘴管理装置112中的任一吸嘴管理装置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14将非收容吸嘴未收容于多个吸嘴管理装置112中的任一吸嘴管理装置及与非收容吸嘴相关的信息显示于面板120。由此,作业者能够识别不存在非收容吸嘴而进行非收容吸嘴的订购等。
此外,控制装置114能够将与非收容吸嘴相关的信息向面板120以外的装置发送。例如,也可以向用于进行电子元件等的管理的控制装置等发送与非收容吸嘴相关的信息。另外,也可以向与网络连接的商品订购装置等发送与非收容吸嘴相关的信息。即,也可以利用网络等而向经销商自动订购非收容吸嘴。
(e)与生产计划对应的吸嘴的管理
在吸嘴管理系统110中,能够与预定期间的生产计划对应地进行吸嘴62的管理。详细来说,例如,基于一周的生产计划而将每种预定生产的电路基板的必要吸嘴向控制装置114输入。并且,判定每种预定生产的电路基板的必要吸嘴是否收容于吸嘴管理系统110的多个吸嘴管理装置112中的任一吸嘴管理装置。若全部预定生产的电路基板的必要吸嘴收容于吸嘴管理装置112中的任一吸嘴管理装置,则根据上述方法,能够在全部预定生产的电路基板生产时向吸嘴托盘88搭载必要吸嘴。然而,若预定生产的电路基板的必要吸嘴未全部收容于吸嘴管理装置112中的任一吸嘴管理装置,则无法向吸嘴托盘88搭载必要吸嘴,有可能无法按照预定进行电路基板的生产。因此,控制装置114将与全部预定生产的电路基板的必要吸嘴中的、未收容于吸嘴管理装置112中的任一吸嘴管理装置的吸嘴相关的信息向面板120等装置输出。由此,作业者等能够进行不足的吸嘴的订购等,能够顺利地进行预定期间的生产计划。
(f)考虑到吸嘴的老化的向吸嘴托盘的搭载
在吸嘴管理系统110中,如上所述,在判定吸嘴管理装置112是否收容有吸嘴62时,从判定对象的吸嘴62中除去不良吸嘴。由此,能够防止不良吸嘴向吸嘴托盘88的搭载,能够防止发生由产生了异常的吸嘴62进行的安装作业等。但是,若使用虽非不良吸嘴但不断老化的吸嘴62,则有可能无法进行恰当的安装作业。尤其是,如上所述,在根据预定期间的生产计划而进行吸嘴62的管理的情况下,不断老化的吸嘴62有可能成为不良吸嘴。因此,在吸嘴管理系统110中,从判定对象的吸嘴62中不仅除去不良吸嘴,也除去由空气供给装置276判定为老化吸嘴的吸嘴62。由此,在根据预定期间的生产计划而进行吸嘴62的管理时,能够防止成为不良吸嘴的可能性高的吸嘴62向吸嘴托盘88的搭载,能够构建可靠性高的管理系统。
另外,控制装置114能够将与老化吸嘴相关的数据向面板120等装置发送。由此,能够识别成为不良吸嘴的可能性高的吸嘴62的存在,能够进行成为老化吸嘴的替代的吸嘴62的订购等。
此外,如图6所示,吸嘴管理系统110的控制装置114具有移载信息取得部350、收容吸嘴信息取得部352、第一判定部354、第二判定部356、信息通知部358、指令输出部360及老化推定部362。移载信息取得部350是取得与必要吸嘴相关的信息的功能部。收容吸嘴信息取得部352是从各吸嘴管理装置112取得与收容于多个吸嘴管理装置112的吸嘴62相关的信息的功能部。第一判定部354是判定在对象吸嘴管理装置中是否收容有全部必要吸嘴的功能部。第二判定部356是判定在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中是否收容有非收容吸嘴的功能部。信息通知部358是将与非收容吸嘴相关的信息向面板120等装置发送的功能部。指令输出部360是将向吸嘴托盘88搭载吸嘴62的指令向对象吸嘴管理装置、非对象吸嘴管理装置发送的功能部。老化推定部362是在空气供给装置276中检查吸嘴62并认定老化吸嘴的功能部。
顺带一提,在上述实施例中,吸嘴62是吸嘴的一个例子。吸嘴托盘88是吸嘴托盘的一个例子。吸嘴管理系统110是吸嘴管理系统的一个例子。吸嘴管理装置112是吸嘴收容装置的一个例子。控制装置114是控制装置的一个例子。面板120是任意装置的一个例子。吸嘴移载装置134是移载机构的一个例子。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36及第二吸嘴检查装置138是检查机构的一个例子。吸嘴清洗装置140是清洗机构的一个例子。吸嘴货盘152是收容部的一个例子。移载信息取得部350是移载信息取得部的一个例子。收容吸嘴信息取得部352是收容吸嘴信息取得部的一个例子。第一判定部354是第一判定部的一个例子。第二判定部356是第二判定部的一个例子。信息通知部358是信息通知部的一个例子。指令输出部360是指令输出部的一个例子。老化推定部362是老化推定部的一个例子。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能够在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而实施各种变更、改进而成的各种样态下进行实施。具体来说,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多个吸嘴管理装置112分别与控制装置114连接,在控制装置114中设置移载信息取得部350等功能部,但也能够不设置控制装置114而对多个吸嘴管理装置112各自的控制装置彼此进行连接,在各吸嘴管理装置112各自的控制装置设置移载信息取得部350等功能部。另外,能够在多个吸嘴管理装置112分别连接控制装置114,在控制装置114与各吸嘴管理装置112各自的控制装置设置移载信息取得部350等功能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空气供给装置276的检查结果而进行老化吸嘴的认定,但也能够基于第一吸嘴检查装置136等其他检查装置的检查结果,进行老化吸嘴的认定。另外,能够基于使用年数、使用次数等而进行老化吸嘴的认定。
附图标记说明
62:吸嘴
88:吸嘴托盘
110:吸嘴管理系统
112:吸嘴管理装置(吸嘴收容装置)
114:控制装置
120:面板(任意装置)
134:吸嘴移载装置(移载装置)
136:第一吸嘴检查装置(检查机构)
138:第二吸嘴检查装置(检查机构)
140:吸嘴清洗装置(清洗机构)
152:吸嘴货盘(收容部)
350:移载信息取得部
352:收容吸嘴信息取得部
354:第一判定部
356:第二判定部
358:信息通知部
360:指令输出部
362:老化推定部

Claims (8)

1.一种吸嘴管理系统,具备:
多个吸嘴收容装置,具有对用于吸附保持电子元件的吸嘴进行收容的收容部及将收容于所述收容部的吸嘴移载至吸嘴托盘的移载机构;及
控制装置,具有移载信息取得部,所述移载信息取得部取得与应移载至吸嘴托盘的一个以上吸嘴即必要吸嘴相关的信息,
所述吸嘴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
收容吸嘴信息取得部,取得与收容于所述多个吸嘴收容装置各自的所述收容部的吸嘴相关的信息;
第一判定部,判定在要将收容于所述多个吸嘴收容装置中的预定吸嘴收容装置的所述收容部的吸嘴向吸嘴托盘移载时与由所述移载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对应的所述必要吸嘴是否全部被收容于所述预定吸嘴收容装置的所述收容部;及
第二判定部,在所述必要吸嘴未全部被收容于所述预定吸嘴收容装置的所述收容部的情况下,基于由所述收容吸嘴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来判定所述必要吸嘴中的未被收容于所述预定吸嘴收容装置的所述收容部的非收容吸嘴是否被收容于所述多个吸嘴收容装置中的除所述预定吸嘴收容装置以外的其他吸嘴收容装置的所述收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信息通知部,在所述非收容吸嘴未被收容于所述多个吸嘴收容装置中的除所述预定吸嘴收容装置以外的其他吸嘴收容装置的所述收容部的情况下,所述信息通知部将与所述非收容吸嘴相关的信息向任意装置通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指令输出部,在所述非收容吸嘴被收容于所述多个吸嘴收容装置中的除所述预定吸嘴收容装置以外的其他吸嘴收容装置的所述收容部的情况下,所述指令输出部向所述多个吸嘴收容装置中的收容所述非收容吸嘴的吸嘴收容装置输出将所述非收容吸嘴移载至吸嘴托盘的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令输出部向所述预定吸嘴收容装置输出将所述必要吸嘴中的除所述非收容吸嘴以外的收容吸嘴移载至吸嘴托盘的指令,向所述多个吸嘴收容装置中的收容所述非收容吸嘴的吸嘴收容装置输出将所述非收容吸嘴移载至被移载了所述收容吸嘴的吸嘴托盘的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吸嘴收容装置中的收容所述非收容吸嘴的吸嘴收容装置收容了全部所述必要吸嘴的情况下,所述指令输出部向该吸嘴收容装置输出将包含所述非收容吸嘴在内的全部所述必要吸嘴移载至吸嘴托盘的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有推定被收容于所述收容部的吸嘴的老化的老化推定部,
所述第一判定部与所述第二判定部中的至少一方将由所述老化推定部判定为老化的吸嘴视为未被收容于所述收容部而进行判定。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载信息取得部取得与对应于预定期间的生产计划的所述必要吸嘴相关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吸嘴收容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吸嘴收容装置具有检查机构及清洗机构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检查机构对被收容于所述收容部的吸嘴进行检查,
所述清洗机构对被收容于所述收容部的吸嘴进行清洗。
CN201380077167.1A 2013-06-03 2013-06-03 吸嘴管理系统 Active CN1052650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65364 WO2014196002A1 (ja) 2013-06-03 2013-06-03 ノズル管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5036A true CN105265036A (zh) 2016-01-20
CN105265036B CN105265036B (zh) 2018-07-24

Family

ID=52007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7167.1A Active CN105265036B (zh) 2013-06-03 2013-06-03 吸嘴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3119B2 (zh)
EP (1) EP3007537B1 (zh)
JP (1) JP6154006B2 (zh)
CN (1) CN105265036B (zh)
WO (1) WO2014196002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3664A (zh) * 2017-10-19 2018-01-19 江苏杰士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载具植板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0447318A (zh) * 2017-03-22 2019-11-12 株式会社富士 工具管理装置
CN110463375A (zh) * 2017-03-30 2019-11-15 株式会社富士 维护管理装置
CN111604202A (zh) * 2019-02-26 2020-09-01 发那科株式会社 排出装置和工业用机器人
CN112335348A (zh) * 2018-06-18 2021-02-05 株式会社富士 吸嘴管理装置和吸嘴管理方法
CN114175872A (zh) * 2019-07-25 2022-03-11 株式会社富士 吸嘴的检查装置和吸嘴的检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21649B1 (en) * 2013-07-10 2020-02-19 FUJI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aging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nozzle cleaning period
US10314218B2 (en) * 2014-03-28 2019-06-04 Fuji Corporation Component mounting machine
US10441980B2 (en) 2014-04-22 2019-10-15 Fuji Corporation Nozzle cleaning device and nozzle drying method
US10292319B2 (en) * 2014-04-22 2019-05-14 Fuji Corporation Load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ollection method
WO2016035195A1 (ja) * 2014-09-04 2016-03-10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装置
FR3030243B1 (fr) 2014-12-17 2018-11-09 L'oreal Composition de coloration comprenant une base d'oxydation para-phenylenediamine et une base d'oxydation heterocyclique
JP6714972B2 (ja) * 2015-02-17 2020-07-01 株式会社Fuji 器具収納装置
JP6652565B2 (ja) * 2015-07-01 2020-02-26 株式会社Fuji 作業機
KR102416621B1 (ko) * 2015-08-31 2022-07-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다이오드 트랜스퍼
JP6861427B2 (ja) * 2015-10-16 2021-04-21 株式会社Fuji ノズル洗浄装置およびノズル乾燥方法
JP6928321B2 (ja) * 2015-10-16 2021-09-01 株式会社Fuji ノズル管理装置およびノズル管理方法
CN108353529B (zh) * 2015-10-21 2020-04-24 株式会社富士 吸嘴管理装置及吸嘴管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0192445B (zh) * 2017-01-31 2020-12-22 株式会社富士 元件安装机
CN112335349B (zh) * 2018-06-18 2022-05-03 株式会社富士 吸嘴管理装置和吸嘴管理方法
WO2020100266A1 (ja) * 2018-11-15 2020-05-22 株式会社Fuji ノズル管理システム
JP7262300B2 (ja) * 2019-05-17 2023-04-21 Juki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及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US20230079097A1 (en) * 2020-04-01 2023-03-16 Fuji Corporation Drying device, and nozzle drying method
JP7050862B2 (ja) * 2020-07-14 2022-04-08 株式会社Fuji ホストpc
JP7104254B2 (ja) * 2021-02-16 2022-07-20 株式会社Fuji 保守管理装置
JP7068759B2 (ja) * 2021-02-16 2022-05-17 株式会社Fuji 保守管理装置
JP7100213B2 (ja) * 2021-02-16 2022-07-12 株式会社Fuji 保守管理装置
JP7197742B2 (ja) * 2021-02-16 2022-12-27 株式会社Fuji 保守管理装置
WO2023032130A1 (ja) * 2021-09-02 2023-03-0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段取り管理装置および段取り管理方法
WO2023074079A1 (ja) * 2021-10-29 2023-05-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診断システムおよび診断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1863A (en) * 1983-08-31 1987-03-24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System for assemb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kits
JP2003243889A (ja) * 2002-02-20 2003-08-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及び方法
CN1771774A (zh) * 2003-01-17 2006-05-10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对电路基板作业机及其构成要件的提供方法
JP2012138521A (ja) * 2010-12-27 2012-07-19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における吸着ノズル収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409606U1 (de) * 1994-06-16 1994-09-08 P & P Materialflussysteme Gmbh System zur Lagerung und Kommissionierung von Artikeln, insbesondere von Apotheken-Artikeln
WO1997020455A1 (fr) * 1995-11-27 1997-06-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montage de composants electroniques
EP0960555B1 (en) * 1997-02-17 2002-01-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un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JP3571870B2 (ja) * 1997-03-03 2004-09-29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JPH11186791A (ja) 1997-12-18 1999-07-09 Fuji Mach Mfg Co Ltd 回路部品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供給方法
TW426306U (en) * 1998-03-05 2001-03-11 Taiyo Yuden Kk Electronic component placing apparatus
DE60024375T2 (de) * 1999-09-03 2006-06-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Bauteilen-bestückungs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JP3398109B2 (ja) * 2000-01-27 2003-04-2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2002094296A (ja) * 2000-09-13 2002-03-29 Fuji Mach Mfg Co Ltd 吸着ノズル,電気部品の保持位置検出方法,吸着管曲がり検出方法,吸着ノズルの回転位置特定方法,電気部品取扱装置
JP2004311599A (ja) * 2003-04-03 2004-11-04 Fuji Mach Mfg Co Ltd ノズルストッカおよび電子回路部品装着機
JP4813056B2 (ja) * 2004-07-29 2011-11-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用実装ヘッド、及び該実装ヘッドを備える部品実装装置
CN101589658B (zh) * 2007-01-25 2012-06-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堆垛托盘供给装置及供给方法、以及部件安装装置及方法
JP4849057B2 (ja) * 2007-11-09 2011-12-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ノズル装着履歴データ管理方法
JP5207395B2 (ja) 2009-04-24 2013-06-12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機の吸着ノズル動作具合検査装置
JP5622453B2 (ja) * 2009-07-06 2014-11-12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塗布装置及びノズルの管理方法
JP5656454B2 (ja) * 2010-05-28 2015-01-21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塗布装置
JP5660810B2 (ja) 2010-06-16 2015-01-28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機の吸着ノズル検査装置
JP5679424B2 (ja) 2010-11-24 2015-03-04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ノズル洗浄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1863A (en) * 1983-08-31 1987-03-24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System for assemb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kits
JP2003243889A (ja) * 2002-02-20 2003-08-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及び方法
CN1771774A (zh) * 2003-01-17 2006-05-10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对电路基板作业机及其构成要件的提供方法
JP2012138521A (ja) * 2010-12-27 2012-07-19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における吸着ノズル収納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7318A (zh) * 2017-03-22 2019-11-12 株式会社富士 工具管理装置
CN110463375A (zh) * 2017-03-30 2019-11-15 株式会社富士 维护管理装置
CN110463375B (zh) * 2017-03-30 2021-05-11 株式会社富士 维护管理装置
CN107613664A (zh) * 2017-10-19 2018-01-19 江苏杰士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载具植板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7613664B (zh) * 2017-10-19 2023-05-12 江苏杰士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载具植板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2335348A (zh) * 2018-06-18 2021-02-05 株式会社富士 吸嘴管理装置和吸嘴管理方法
CN112335348B (zh) * 2018-06-18 2022-05-13 株式会社富士 吸嘴管理装置和吸嘴管理方法
CN111604202A (zh) * 2019-02-26 2020-09-01 发那科株式会社 排出装置和工业用机器人
US11364514B2 (en) 2019-02-26 2022-06-21 Fanuc Corporation Discharge apparatus and industrial robot
CN114175872A (zh) * 2019-07-25 2022-03-11 株式会社富士 吸嘴的检查装置和吸嘴的检查方法
CN114175872B (zh) * 2019-07-25 2023-09-26 株式会社富士 吸嘴的检查装置和吸嘴的检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20081A1 (en) 2016-04-28
WO2014196002A1 (ja) 2014-12-11
JPWO2014196002A1 (ja) 2017-02-23
JP6154006B2 (ja) 2017-06-28
CN105265036B (zh) 2018-07-24
US10143119B2 (en) 2018-11-27
EP3007537A4 (en) 2016-12-21
EP3007537A1 (en) 2016-04-13
EP3007537B1 (en) 2019-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65036A (zh) 吸嘴管理系统
US9936619B2 (en) Electronic circuit component mounter
US7488283B2 (en) Circuit-substrate-related-operation per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upplying constituent element to the apparatus
US10906295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system
CN103202109A (zh) 连接误作业防止方法
JP6408005B2 (ja) ノズル収納庫
JP4592809B2 (ja) 電子回路部品装着機
JP4301853B2 (ja) 電子回路部品装着機
US10420266B2 (en) Nozzle management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nozzle management device
CN106576438A (zh) 检查方法
TWI394172B (zh) Automatic test sorting machine
KR100866537B1 (ko) 콘택트유닛 구동장치, 그를 포함하는 테스트 핸들러, 및그를 포함하는 반도체 소자 제조방법
CN110447318A (zh) 工具管理装置
JP2020074447A (ja) ノズルステーション設置装置
JP2006114624A (ja) 電子部品搭載装置
JP2018207130A (ja) ノズル収納庫
US20120087040A1 (en) Magnetic disk inspecting method and its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ichi Japan vertical city

Patentee after: Fuj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ichi Japan vertical city

Patentee before: Fuj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