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6699B - 记录材料及光信息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记录材料及光信息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46699B
CN105246699B CN201480030296.XA CN201480030296A CN105246699B CN 105246699 B CN105246699 B CN 105246699B CN 201480030296 A CN201480030296 A CN 201480030296A CN 105246699 B CN105246699 B CN 1052466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cording
interface
recording layer
pi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02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46699A (zh
Inventor
望月英宏
渡边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46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6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46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66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G11B7/246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only containing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5/00Dyes with an anthracene nucleus condensed with one or more heterocyclic rings with or without carbocyclic rings
    • C09B5/24Dyes with an anthracene nucleus condensed with one or more heterocyclic rings with or without carbocyclic rings the heterocyclic rings being only condensed with an anthraquinone nucleus in 1-2 or 2-3 position
    • C09B5/34Anthraquinone acridones or thioxanthrones
    • C09B5/347Anthraquinone acrid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57/00Other synthetic dyes of known constitu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69/00Dyes not provided for by a single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C09B69/10Polymeric dyes; Reaction products of dyes with monomers or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69/00Dyes not provided for by a single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C09B69/10Polymeric dyes; Reaction products of dyes with monomers or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B69/105Polymeric dyes; Reaction products of dyes with monomers or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a methine or polymethine dy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69/00Dyes not provided for by a single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C09B69/10Polymeric dyes; Reaction products of dyes with monomers or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B69/109Polymeric dyes; Reaction products of dyes with monomers or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other specific dy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35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038Multiple laminated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G11B7/245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only containing a polymeric compon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记录材料含有在高分子化合物上键合单光子吸收色素而成的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200℃。此外,光信息记录介质(10)具备记录层(14)和与该记录层(14)邻接的中间层(15),记录层(14)含有上述记录材料。

Description

记录材料及光信息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在高分子化合物上键合色素而成的化合物的记录材料、及具备含有该记录材料的记录层和与该记录层邻接的中间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记录层和中间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例如在日本特开2012-89195号公报中公开了记录层含有高分子粘合剂和分散于高分子粘合剂中的色素,且利用色素吸收记录光产生的热使得高分子粘合剂发生变形而形成从记录层朝向中间层的凸形状,由此记录信息。此外,在日本特开2012-89195号公报中记载了在具有多层的记录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中,为了使记录再生时的对邻接记录层的影响为最小限度,优选含有多光子吸收色素作为色素。
发明内容
可是,就光信息记录介质而言,期望即使是长期间保存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信息的记录和读取的性能,此外,通过记录光的照射而形成的形状(信息)的稳定性高。但是,就现有技术而言,认为由于例如色素仅分散于高分子粘合剂中,所以担心随着时间的经过而色素向中间层扩散,当色素扩散到中间层中时,在记录层与中间层的界面处光变得难以反射,有可能信息的记录和读取的性能降低。
此外,当记录层含有多光子吸收色素时,由于为了记录信息而变得需要峰值功率大的超短脉冲激光,所以存在例如光信息记录装置变得高价这样的问题。因此,期望即使是峰值功率小的以往的用于光信息记录的半导体激光等也可以进行信息的记录。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背景而进行的,目的是提供长期稳定性优异、并且能够利用峰值功率小的激光进行记录的记录材料及光信息记录介质。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记录材料的特征在于,其含有在高分子化合物上键合单光子吸收色素而成的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且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200℃。
根据这样的材料,由于含有在高分子化合物上键合色素而成的化合物(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称为“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所以能够抑制色素从使用该材料而形成的层向邻接的层中扩散,能够提高界面反射强度的稳定性。由此,例如能够维持信息的记录和读取的性能、使用了该记录材料的光学元件的性能等。此外,根据上述材料,由于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200℃,从而为热稳定,所以能够抑制通过光的照射而形成的形状的变形,能够提高该形状的稳定性。进而,根据上述材料,由于色素为单光子吸收色素,所以能够利用峰值功率小的激光进行信息的记录。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谓“记录材料”并不限定于用于制造光信息记录介质的材料,是包含能够保留通过光的照射而形成的形状的(能够记录形状的)材料全体的意思。
上述的记录材料优选高分子化合物的主链选自聚苊、聚(N-乙烯基咔唑)、聚(N-乙烯基邻苯二酰亚胺)、聚茚、聚(N-三氯苯基马来酰亚胺)中。
此外,上述的记录材料优选单光子吸收色素选自1-氨基丁二烯衍生物、苯并三唑衍生物、吖啶酮衍生物中。
上述的记录材料中作为一个例子,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为在波长为300nm以上且400nm以下的范围内具有吸收极大值、并且在波长为450nm以上的可见光区域中不具有吸收的化合物。
由此,例如在将记录材料用于光信息记录介质的情况下,能够以波长为300nm~400nm附近(例如405nm)的光进行信息的记录,能够以波长为450nm以上的可见光区域(例如650nm)的光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时的跟踪伺服。由此,利用以往的用于光信息记录的半导体激光进行的记录、再生成为可能。
此外,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特征在于,其是具备记录层和与该记录层邻接的中间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层含有上述的记录材料。
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记录层含有上述的记录材料,所以能够抑制色素从记录层向中间层中扩散,能够提高界面反射强度的稳定性。由此,能够维持信息的记录和读取的性能。此外,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因记录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200℃,从而为热稳定,所以能够抑制通过光的照射而形成的形状的变形,能够提高该形状的稳定性。进而,根据上述构成,由于色素为单光子吸收色素,所以能够利用峰值功率小的激光进行信息的记录。
在上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中,可以制成记录层设置多层、且中间层设置于多个记录层之间的构成。
由此,能够谋求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大容量化。
在上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中,可以制成以下构成:记录层在与夹持该记录层的中间层之间形成第1界面及第2界面,利用单光子吸收色素吸收记录光产生的热而发生变形,在第1界面及第2界面中的至少一个界面中形成朝向中间层的凸形状,由此记录信息。
由此,由于能够以比较小的能量进行信息的记录,所以能够以高感度记录信息。
上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可以制成以下构成:通过记录光的照射,仅在第1界面及第2界面中的一个界面中形成凸形状,在另一个界面中没有形成凸形状。这种情况下,优选形成可形成凸形状的界面的中间层与记录层的折射率的差大于形成不形成凸形状的界面的中间层与记录层的折射率的差。
由此,由于可形成凸形状的界面被用于信息的读取,所以通过界面两侧的材料的折射率差大,界面反射率变得比较大,从而容易读取信息,此外,由于不形成凸形状的界面没有被用于信息的读取,所以通过减小界面两侧的材料的折射率差,能够提高用于记录、读出的光(以下,称为记录读出光。)的透射率、详细而言提高第1界面及第2界面加在一起的透射率。由此,在将记录层制成多层的情况下,由于能够使光到达至从记录读出光的照射侧看位于深处的记录层,所以对于由多层化带来的记录容量的增大是有利的。
在上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中,形成不形成凸形状的界面的中间层与记录层的折射率的差优选为0.05以下。
由此,由于不形成凸形状的界面中的光的反射实质上消失,所以在将记录层制成多层的情况下,能够使光到达至更深的记录层,对于由多层化带来的记录容量的增大更有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图。
图2是光信息记录介质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在记录时形成的记录标记的图。
图4是说明再生时的图。
图5是对实施例及比较例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特性进行比较的表。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的例子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如图1中所示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0呈圆板状,为了抑制因落下或处理等而导致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0的伤痕、污垢,或者提高耐光性,被收纳于盒壳20中。
如图2中所示的那样,光信息记录介质10具备基板11、反射层12、间隔层13、多个记录层14、多个中间层15(粘合剂层15A及记录层支撑层15B)、覆盖层16和硬涂层17而成。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将形成于记录层14与粘合剂层15A之间的界面称为作为第1界面的一个例子的记录界面18A,将形成于记录层14与记录层支撑层15B之间的界面称为作为第2界面的一个例子的非记录界面18B。
基板11是用于支撑记录层14和中间层15等的支撑体,作为一个例子,由聚碳酸酯的圆板等构成。本发明中,基板11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此外,基板11优选厚度为0.02mm~2mm的范围。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基板11在记录读出光的入射侧的面(图示上侧的面)上形成有成为用于进行跟踪伺服的导向的凹凸(伺服信号),也作为导向层11A发挥功能。另外,导向层11A也可以是根据折射率的变化等记录伺服信号的层。此外,导向层11A也可以作为不同于基板11的其他层设置。
反射层12是用于反射伺服光的层,由蒸镀于基板11(导向层11A)的凹凸表面的铝的薄膜等构成。通过具有这样的反射层12,在伺服光的入射侧能够检测伺服信号,从而将再生装置的构成简化等成为可能。
间隔层13是用于调整记录层14与导向层11A的间隔的层,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固化性树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粘合剂等构成。间隔层13优选厚度为5μm~100μm的范围。通过具有这样的间隔层13,能够降低在导向层11A处反射的光对与导向层11A最接近的记录层14造成的影响。
记录层14是由光学地记录信息的感光性的记录材料构成的层,记录材料包含在作为高分子化合物的高分子粘合剂上共价键合吸收记录光的单光子吸收色素而成的化合物(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
作为键合单光子吸收色素的高分子粘合剂,可以使用例如主链选自聚苊、聚(N-乙烯基咔唑)、聚(N-乙烯基邻苯二酰亚胺)、聚茚、聚(N-三氯苯基马来酰亚胺)中的化合物等。以下,示出构成上述例示的高分子粘合剂的单体的化学结构式。
在上述化学结构式中,单体1-1为苊,单体1-2为N-乙烯基咔唑,单体1-3为N-乙烯基邻苯二酰亚胺,单体1-4为茚,单体1-5为N-三氯苯基马来酰亚胺。
作为吸收记录光的单光子吸收色素,可以使用例如作为热模式型记录材料一直以来使用的色素。具体而言,可以使用次甲基色素(花青色素、半菁色素、苯乙烯基色素、氧杂菁色素、部花青色素等)、大环状色素(酞菁色素、萘酞菁色素、卟啉色素等)、偶氮色素(包含偶氮金属螯合物色素)、亚芳基色素、络合物色素、香豆素色素、吡咯衍生物、三嗪衍生物、苯并三唑衍生物、二苯甲酮衍生物、吩噁嗪衍生物、吩噻嗪衍生物、1-氨基丁二烯衍生物、肉桂酸衍生物、吖啶酮衍生物、喹酞酮系色素等。并且,优选使用选自1-氨基丁二烯衍生物、苯并三唑衍生物、吖啶酮衍生物中的色素较佳。以下,示出1-氨基丁二烯衍生物、苯并三唑衍生物、吖啶酮衍生物的一个例子。
在上述化学结构式中,单体2-1为1-氨基丁二烯衍生物的一个例子,单体2-2为苯并三唑衍生物的一个例子,单体2-3为吖啶酮衍生物的一个例子。
作为在高分子粘合剂上键合单光子吸收色素而成的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例如可以使用下述的化学结构式的化合物G等。化学结构式的化合物G中,高分子粘合剂的主链为聚苊,单光子吸收色素为1-氨基丁二烯衍生物。另外,作为单光子吸收色素,通过使用1-氨基丁二烯衍生物,能够提高记录感度。此外,作为高分子粘合剂的主链,若使用聚苊,则将记录材料溶解于溶剂中而得到的溶液容易涂布,并且,涂布液容易变得平滑,所以能够提高记录层14、光信息记录介质10的生产率。此外,聚苊由于折射率比较高,所以能够增大记录层14与中间层15(粘合剂层15A)的折射率的差,能够增大记录界面18A中的反射强度。
作为一个例子,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是在波长为300nm以上且400nm以下的范围内具有吸收极大值、并且在波长为450nm以上的可见光区域中不具有吸收的化合物。由此,例如能够以405nm的光进行信息的记录,能够以650nm的光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时的跟踪伺服,所以利用以往的用于光信息记录的半导体激光进行的记录、再生成为可能。上述化学结构式的化合物G是在波长373nm附近具有吸收极大值、并且在相对于用于跟踪伺服的波长为650nm的光±100nm的范围、即波长为550nm~750nm的范围不具有吸收的化合物。
此外,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Mw优选为5000以上,更优选为8000以上。
含有以上那样的在高分子粘合剂上共价键合单光子吸收色素而成的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的记录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得高于200℃。由此,含有该记录材料的记录层14变成热稳定的层。
记录层14若照射记录光,则利用单光子吸收色素吸收记录光产生的热而高分子粘合剂发生变形,在记录界面18A上形成朝向中间层15(粘合剂层15A)的凸形状,由此来记录点状的记录标记M(信息)。因此,记录层14与以往的含有高分子粘合剂和色素的记录层相比较厚地形成,1层的记录层14优选厚度为50nm以上。在厚度低于50nm的情况下,像公知的利用记录层的变形的记录技术那样,记录层与中间层的界面(本实施方式中,相当于记录界面18A或非记录界面18B)以记录层为基准来看变形为凹形状,但通过厚度为50nm以上,按照记录的部位的中央变成凸的方式发生变形。另一方面,记录层14的厚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为了使记录层14的层数尽可能地多,优选为5μm以下。进一步而言,记录层14的厚度更优选为100nm~3μm的范围,特别优选为200nm~2μm的范围。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记录层14的厚度为0.5μm。
另外,本发明中,记录标记M也可以是其中央变成从记录层14朝向粘合剂层15A的凸形状,在该凸形状的周围具有从粘合剂层15A朝向记录层14的凹形状(以变形前的记录界面18A为基准为凹形状)那样的标记。
记录层14设置多层、例如设置2~100层左右。为了增大光信息记录介质10的存储容量,记录层14优选较多,例如优选为10层以上。由此,能够谋求光信息记录介质10的大容量化。另外,作为记录层14中包含的记录材料,使用在使记录界面18A发生变形的记录的前后折射率实质上没有变化那样的材料。
记录层14优选相对于记录光的吸收率(一光子吸收率)为每1层为10%以下。此外,为了增多记录层14的层数,只要能够记录,吸收率小较佳,所以记录层14的吸收率更优选为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以下,特别优选为3%以下。例如,若以到达最里侧的记录层14的记录光的强度为所照射的记录光的强度的50%以上为条件,则为了实现8层的记录层,每1层记录层的吸收率必须为8%以下,为了实现20层的记录层,每1层记录层的吸收率必须为3%以下。若吸收率高,则层数变少,利用多层化来增大记录容量的效果变小。
记录层14中所含的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优选单光子吸收色素的质量比例低于50%,换而言之,高分子粘合剂的质量比例为50%以上(高分子粘合剂为主要成分)。由此,以变形前的记录界面18A为基准能够形成足够高度(突出量)的凸形状(记录标记M)。这是因为,由于凸形状是通过高分子粘合剂通过记录光的吸收发生热膨胀,之后通过记录光的照射停止而维持膨胀形状并进行急冷而形成的,所以若单光子吸收色素的质量比例变成50%以上(高分子粘合剂的质量比例低于50%),则例如通过记录光的吸收而发生热膨胀的高分子粘合剂的材料流出到其周围等,从而导致凸形状变得难以形成。
记录层14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将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溶解到溶剂中而得到的溶液通过旋转涂布法或刮刀涂布法等而形成。作为此时的溶剂,可以使用二氯甲烷、氯仿、甲基乙基酮(MEK)、丙酮、甲基异丁基酮(MIBK)、甲苯、己烷、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PGMEA)、环己酮等。
中间层15设置于多个记录层14之间,换而言之,与各记录层14的图示上下邻接地设置。更详细而言,中间层15具有粘合剂层15A和记录层支撑层15B,在多个记录层14之间交替地配置粘合剂层15A和记录层支撑层15B。换而言之,1层的记录层14按照被夹在粘合剂层15A与记录层支撑层15B之间的方式配置,本实施方式中,从基板11侧看,依次重复配置有粘合剂层15A、记录层14、记录层支撑层15B、记录层14。
中间层15按照在多个记录层14之间不产生层间串扰的方式,为了使记录层14彼此的间隔空出规定量而设置。因此,中间层15的厚度优选为2μm以上,更优选为5μm以上。此外,中间层15只要不产生层间串扰则薄较佳,例如厚度优选为20μm以下。本实施方式中,中间层15(粘合剂层15A及记录层支撑层15B)各自作为一个例子厚度为10μm。另外,通过粘合剂层15A与记录层支撑层15B的厚度同为10μm,从而记录界面18A的间距为10μm、11μm、10μm、11μm···,不为恒定间距。由此,能够减小来自再生中的记录界面18A的反射光即再生光和与再生中的记录界面18A邻接的记录界面18A中的读出光的反射光的干涉对再生光造成的影响。
中间层15使用不会因记录时及再生时的激光的照射而发生变化的材料。此外,为了使记录光或读出光、再生光(包含通过读出光的照射而产生的再生信号的光)的损失为最小限度,中间层15优选由实质上不吸收记录光或读出光、再生光的材料构成,换而言之,由相对于记录光或读出光、再生光透明的材料构成。这里的透明是指吸收率为1%以下。
粘合剂层15A是具有能够贴附到其他面上的粘合性、且比记录层14柔软的层。例如,粘合剂层15A是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比记录层14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层。另一方面,记录层支撑层15B是由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等形成、且比粘合剂层15A硬的层。例如,记录层支撑层15B是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比粘合剂层15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的层。
这样,通过作为与记录层14的一个面邻接的中间层15使用粘合剂层15A,作为与记录层14的另一个面邻接的中间层15使用比粘合剂层15A硬的记录层支撑层15B,从而在将记录层14利用记录光加热而使其膨胀时,记录层14向夹持该记录层14的中间层15(粘合剂层15A及记录层支撑层15B)中的更柔软的粘合剂层15A侧发生变形,在记录界面18A上形成凸形状。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0成为下述构成:通过记录光的照射,在记录层14与记录层支撑层15B之间的界面即非记录界面18B中没有形成凸形状,仅在记录层14与粘合剂层15A之间的界面即记录界面18A中形成凸形状(记录标记M)。
另外,记录层14、粘合剂层15A、记录层支撑层15B的硬度的比较可以通过将构成各自的材料彼此互相按压来进行确认。具体而言,在将材料彼此互相按压时较大凹陷的层可以确认为柔软。
粘合剂层15A的折射率与记录层支撑层15B的折射率互不相同,记录层支撑层15B的折射率与记录层14的折射率相同。其中,折射率相同意味着折射率实质上相同。具体而言,设记录层14的折射率为n1、设记录层支撑层15B的折射率为n3,记录层14的折射率与记录层支撑层15B的折射率优选以满足下式的程度、即非记录界面18B上的反射率为0.0003以下的程度等同。
((n3-n1)/(n3+n1))2≤0.0003
为了消除两层的界面(非记录界面18B)上的反射,记录层14的折射率与记录层支撑层15B的折射率为接近值较佳,记录层14与记录层支撑层15B的折射率的差优选为0.05以下,更优选为0.0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以下,最优选为0。作为一个例子,若设记录层14的折射率n1为1.565,设记录层支撑层15B的折射率n3为1.564,则((n3-n1)/(n3+n1))2几乎为0。
另一方面,粘合剂层15A的折射率与记录层14的折射率互不相同,其差适度设置较佳。由此,在记录层14与粘合剂层15A之间的界面(记录界面18A)中,利用折射率的骤变而产生的读出光的反射成为可能。更详细而言,粘合剂层15A与记录层14的折射率的差优选比记录层支撑层15B与记录层14的折射率的差大、并且为0.11以下。具体而言,设粘合剂层15A的折射率为n2,记录层14的折射率与粘合剂层15A的折射率优选以满足下式的程度、即在记录界面18A上的反射率为0.0005以上且0.04以下的程度不同。
0.0005≤((n2-n1)/(n2+n1))2≤0.04
通过反射率为0.0005以上,能够增大记录界面18A上的反射光量,在信息的再生时,能增大S/N比。此外,通过反射率为0.04以下,能够将记录界面18A上的反射光量抑制为适度的大小,在记录时及再生时记录读出光不会受到大的衰减而到达深的记录层14。由此,设置多层记录层14而谋求高容量化成为可能。作为一个例子,若设记录层14的折射率n1为1.565,设粘合剂层15A的折射率n2为1.477,则((n2-n1)/(n2+n1))2大约为0.0008。
通过如以上那样调整记录层14及中间层15的折射率,能够提高记录界面18A及非记录界面18B加在一起的透射率,所以在将记录层14制成多层的情况下,能够使光到达至从记录读出光的照射侧看位于深处的记录层14。这对于由多层化带来的记录容量的增大是有利的。特别是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记录层支撑层15B的折射率与记录层14的折射率实质上相同(折射率差为0.05以下),非记录界面18B上的光的反射实质上消失,所以能够使光到达至更深的记录层14,对于由多层化带来的记录容量的增大变得更加有利。
为了调整记录层14及中间层15的折射率,调整记录层14及中间层15中使用的材料的配合较佳。具体而言,由于在记录层14的材料(记录材料)中含有在高分子粘合剂上键合单光子吸收色素而成的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所以通过适当地选择高分子粘合剂或色素的折射率,变更各自的配合比率,能够任意地调整折射率。此外,由于高分子粘合剂即使具有类似的基本结构,若聚合度不同则折射率也会发生变化,所以通过使用聚合度不同的高分子粘合剂、或者调整高分子粘合剂的聚合度,也能够进行折射率的调整。进而,通过配合多个高分子粘合剂也能够进行调整。此外,添加折射率调整剂(无机微粒等)也能够调整折射率。
在调整中间层15的折射率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能够作为中间层15的材料使用的树脂等聚合物材料的聚合度,能够调整折射率。此外,还可以任意地配合能够作为中间层15使用的材料而调整折射率,或者添加折射率调整剂(无机微粒等)来进行调整。
覆盖层16是用于保护记录层14及中间层15的层,由记录光或读出光、再生光能够透射的材料构成。作为一个例子,覆盖层16可以通过涂布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并使其固化、或者介由粘合剂等贴附薄膜来形成。通过具有这样的覆盖层16,能够抑制记录层14或中间层15的伤痕或污垢等。此外,覆盖层16的厚度优选为0.01mm~0.2mm的范围。由此,能够抑制在覆盖层16过薄的情况下成为问题的记录再生时的覆盖层16的伤痕、污垢等的检出,并且抑制在覆盖层16过厚的情况下成为问题的光信息记录装置的光学系统的像差。
硬涂层17是形成于光信息记录介质10的光入射侧的面(图示上表面)上的层,由氨基甲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树脂、环氧树脂等构成。通过具有这样的硬涂层17,能够抑制光信息记录介质10的光入射侧的表面的伤痕或污垢等。另外,在本发明中,硬涂层也可以兼作上述的覆盖层。
另外,光信息记录介质10为了每一张都设置识别信息等,也可以在其一部分中利用条形码等进行标记。作为标记的方法,例如除了日本专利第3143454号或日本专利第3385285号等中记载的以往的光盘中采用的利用由对反射层12照射激光而产生的热破坏的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对记录层14照射激光或印刷等方法。
接着,对在以上那样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0上记录、再生信息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所期望的记录层14上记录信息时,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对该记录层14照射根据应该记录的信息而调整了输出功率的激光(记录光RB)。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激光,由于记录层14所含有的色素为单光子吸收色素,所以以往的光信息记录装置中使用的半导体激光等峰值功率小的激光(连续波激光)就足够。此外,记录光RB的焦点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设为记录界面18A附近。具体而言,优选在记录界面18A上调整焦点后,将焦点位置向有记录层14的一侧稍微移动。
若照射记录光RB,则形成经照射记录光RB的部位的中心从记录层14朝向粘合剂层15A(中间层15)变成凸形状的记录标记M(凹坑)。图3中所示的记录标记M详细而言中央变成凸部M1,该凸部M1的周围变成朝向记录层14的环状的凹部M2。凹部M2的最深的部分的距记录界面18A(变形前的记录界面18A)的距离比凸部M1的顶点的距记录界面18A(变形前的记录界面18A)的距离小。即,记录标记M作为整体可以称为大体凸形状。另外,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中,根据记录条件,记录标记有时仅由凸形状(凸部M1)构成,在凸形状的周围没有形成凹部M2。
如以上那样,光信息记录介质10能够利用从记录层14朝向粘合剂层15A的凸形状记录信息,从而不需要达到记录层的分解或相变那种程度的能量,此外,不像以往的利用凹形状的记录那样记录层需要一定程度大的吸收率,所以能够以比较小的能量进行信息的记录。由此,能够以高感度记录信息,此外,能够减小每1层的记录层14的记录光的吸收率而谋求记录层14的多层化。
如图4中所示的那样,若对记录标记M以连续波激光照射读出光OB,则通过记录层14的折射率与粘合剂层15A的折射率存在差异,从而读出光OB在记录界面18A上发生反射。此时,由于记录标记M的周围的记录界面18A与记录标记M上的反射光的强度产生差异,所以利用该反射率的不同能够检测记录标记M。另外,由于记录层14的折射率在记录的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读出光OB的反射在非记录界面18B和记录层14的内部没有产生,仅在记录界面18A上产生,能够稳定地检测记录标记M。为了这样的光学检测,凸部M1优选相对于变形之前的界面(记录界面18A)突出1nm~300nm左右。
本实施方式中,记录标记M由于在凸部M1的周围形成了凹部M2,所以认为若将用于读取记录标记M的读出光OB照到记录标记M上,则与仅存在凸部M1的情况相比,由记录标记M产生的反射光的强度分布根据距凸部M1的中央的距离而急剧地发生变化,能够以高的调制度读取。
另外,本发明不仅包括使记录层14变形为凸形状来记录信息的情况,还包括变形为凹形状来记录信息的情况。例如,通过增大峰值功率等而增大记录光的能量,能够使记录层14变形为凹形状来记录信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0上的记录时,由于即使在非记录界面18B中产生变形,在非记录界面18B中也不会引起读出光OB的反射,所以非记录界面18B的变形对再生没有任何影响。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0中,由于记录层14(记录材料)所含有的色素为单光子吸收色素,所以能够利用峰值功率小的激光进行信息的记录。此外,作为峰值功率小的激光可以使用半导体激光,所以能够容易地调整激光的输出功率等。
此外,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中,由于记录层14(记录材料)含有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所以能够抑制色素从记录层14向中间层15扩散,能够提高记录界面18A上的反射强度的稳定性。由此,能够维持信息的记录、读取等性能。此外,在光信息记录介质10中,由于因记录层14(记录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200℃,从而为热稳定,所以能够抑制记录标记M的变形,能够提高记录标记M(信息)的稳定性。并且,能够提高记录界面18A上的反射强度的稳定性,或者提高记录标记M的稳定性,从而本实施方式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0的长期稳定性优异。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适当变形而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光信息记录介质10按照通过记录光的照射仅在一个界面(记录界面18A)上形成凸形状,在另一个界面(非记录界面18B)中没有形成凸形状的方式构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也可以按照在记录层的两个界面上分别形成作为不同的信息的朝向中间层的凸形状的方式构成。具体而言,例如可以通过将与记录层邻接的中间层全部制成上述实施方式的粘合剂层15A来实现。这种情况下,为了不产生层间串扰,1层的记录层的厚度优选为2μm以上,更优选为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μm以上。此外,厚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为了增多记录层的数目,只要不产生层间串扰优选较薄,例如优选为20μm以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中所示的那样,光信息记录介质10具备导向层11A、反射层12、间隔层13、覆盖层16、硬涂层17,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这些各层的有无是任意的。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中所示的那样,光信息记录介质10被收纳于盒壳20中,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没有被收纳于盒壳中的形态。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设置有多层的记录层14的光信息记录介质1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记录层也可以为1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本发明的记录材料作为光信息记录介质10的记录层14的材料使用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本发明的记录材料也可以作为能够作为图像显示设备或安全元件、光学滤波器元件等利用的衍射光学元件的形成凸部或凹部等衍射光学元件图案的层的材料等使用。
实施例
接着,对评价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特性的实验进行说明。
<记录材料>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作为记录层的材料(记录材料),使用在高分子粘合剂上键合有单光子吸收色素的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
具体而言,使用上述化学结构式所示的化合物G。另外,该记录材料中的单光子吸收色素的质量比例为2质量%。
化合物G按照以下所示的步骤来合成。
(1)化合物H(1-氨基丁二烯衍生物)的合成
化合物H的合成按照下述的步骤来进行。
在含有FUJIFILM Finechemicals Co.,Ltd.制的SSIK 31g的二甲基亚砜(DMSO)150ml溶液中加入含15.3g氯代醋酸乙酯的二甲基亚砜10ml溶液,在60℃下搅拌2小时。放冷后,用醋酸乙酯进行萃取,水洗而得到中间体B 30g。
将中间体B 22.9g及N-[3-(苯基氨基)-2-亚丙烯基]苯胺一盐酸盐23.3g溶解到乙腈45ml中,加入二异丙基乙基胺23ml、醋酸酐19.2ml,在80℃下搅拌2小时。放冷后,加入异丙醇90ml、水180ml进行晶析,得到中间体C 32g。
在含中间体C 6.6g的异丙醇13ml溶液中加入二乙基胺3.2ml,在60℃下搅拌3小时。将加入水而分离出的残渣用醋酸乙酯/己烷进行重结晶,得到化合物H 3.5g。
(2)化合物G的合成
将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7.2ml在氮气氛下90℃下进行加热搅拌,用2小时向其中滴加通过上述合成得到的化合物H 0.23g、苊5.77g及0.27g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V-601的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7.2ml溶液。滴加结束后,加入0.27g的V-601,在90℃下进行8小时加热搅拌后,放冷,得到含30质量%的化合物G(Mw=约8000)的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溶液。
[比较例1]
比较例1中,作为记录层的材料,使用在高分子粘合剂上键合有单光子吸收色素的化合物。
具体而言,使用下述的化合物C-1。另外,该记录层的材料中的单光子吸收色素的质量比例为22质量%。
化合物C-1按照以下所示的步骤进行合成。
(1)原料化合物M-1的合成
将BASF制Tinuvin 109水解后进行还原,将所得到的3-[3-叔丁基-5-(5-氯-2H-苯并三唑-2-基)-4-羟基苯基]丙醇0.7g和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Karenz MOI 0.31g溶解到甲基乙基酮5ml中。然后,加入月桂酸二丁基锡0.02g和对甲氧基苯酚0.02g,在75℃下反应4小时后,将溶剂蒸馏除去而得到1.0g的化合物M-1。
(2)化合物C-1的合成
将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3.4ml在氮气氛下在90℃下进行加热搅拌,用2小时向其中滴加含1.0g化合物M-1、甲基丙烯酸苄基酯3.5g及和0.14g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V-601的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3.4ml溶液。滴加结束后,加入0.14g的V-601,在90℃下进行4小时加热搅拌后,放冷,得到含40质量%的化合物C-1的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溶液11g。
[比较例2]
比较例2中,作为记录层的材料,使用在高分子粘合剂中分散有单光子吸收色素的材料。
具体而言,作为高分子粘合剂使用聚甲基丙烯酸苄基酯,作为单光子吸收色素使用下述所示的化合物P-1(3-[3-叔丁基-5-(5-氯-2H-苯并三唑-2-基)-4-羟基苯基]丙醇)。
化合物P-1是通过将BASF制Tinuvin 109水解后还原而得到的。
[比较例3]
比较例3中,作为记录层的材料,使用在高分子粘合剂上键合有2光子吸收色素的化合物。
具体而言,使用下述的化合物D-1。另外,该记录层的材料中的2光子吸收色素的质量比例为40质量%。
化合物D-1按照以下所示的步骤进行合成。
(1)原料化合物1的合成
将茴香醚27.0g(250mmol)和4-溴苯甲酰氯42.9g(200mmol)溶解到二氯甲烷500ml中,将内温冷却至5℃后,分6次添加33.4g(250mmol)的氯化铝并在氮气氛下搅拌8小时。将反应溶液注入到水中后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用旋转蒸发仪蒸发干结而定量地得到白色的化合物1。所得到的化合物1通过1H NMR确认为目标产物。
(2)原料化合物2的合成
相对于原料化合物135.0g(120mmol)加入氢溴酸140ml、醋酸220ml,在内温110℃下进行12.5小时搅拌。放冷至室温后,将反应溶液注入到水中并在室温下搅拌20分钟。将沉淀过滤后,用纯水、己烷:醋酸乙酯=5:1洗涤并减压干燥,定量地得到白色的化合物2。所得到的化合物2通过1H NMR确认为目标产物。
(3)原料化合物3的合成
将原料化合物29.74g(35.1mmol)溶解到四氢呋喃70ml中并加入三乙基胺7.10g(70.2mmol),将内温冷却至5℃。之后,边滴加甲基丙烯酰氯3.67g(35.1mmol)边在氮气氛下搅拌2小时。将反应溶液注入到水中,在室温下搅拌20分钟。将析出的沉淀滤出,进行室温干燥而定量地得到白色的化合物3。所得到的化合物3通过1H NMR确认为目标产物。
(4)原料化合物4的合成
相对于5-溴-2-碘甲苯63.5g(214mmol)、对三氟甲基苯基硼酸44.7g(235mmol)、醋酸钯2.40g(10.7mmol)、碳酸钠68.0g(642mmol)加入1,2-二甲氧基乙烷350ml、水70ml,在氮气氛下、外温90℃下搅拌72小时。放冷至室温后,用醋酸乙酯进行萃取,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后,用硅胶柱(己烷)进行纯化,得到57.9g(收率86%)白色的化合物4。所得到的化合物4通过1H NMR确认为目标产物。
(5)原料化合物5的合成
相对于57.9g(184mmol)的原料化合物4、双戊酰二硼56.1g(221mmol)、[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II)二氯甲烷加成物4.25g(5.20mmol)、醋酸钾54.2g(552mmol)加入二甲基亚砜400ml,在氮气氛下、内温90℃下搅拌5小时。放冷至室温后,用醋酸乙酯进行萃取,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后,用硅胶柱(己烷:醋酸乙酯=10:1)进行纯化,得到57.5g(收率86%)白色的化合物5。所得到的化合物5通过1H NMR确认为目标产物。
(6)原料化合物6的合成
相对于14.8g(42.9mmol)的原料化合物3、18.6g(51.5mmol)的原料化合物5、四(三苯基膦)钯2.48g(2.15mmol)、碳酸钾17.8g(129mmol)、二丁基羟基甲苯1mg加入甲苯170ml、水20ml,在氮气氛下、外温90℃下搅拌12小时。放冷至室温后,用醋酸乙酯进行萃取,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后,用硅胶柱(醋酸乙酯:己烷=1:5)进行纯化,用醋酸乙酯/己烷进行重结晶,过滤、干燥而得到6.8g(收率32%)白色的化合物6。所得到的化合物6通过1H NMR确认为目标产物。1H NMR(CDCl3)7.92(d,4H)、7.76(dd,2H)、7.71(d,2H)、7.59-7.55(m,2H)、7.50(d,2H)、7.34(d,1H)、7.29(dd,2H)、6.41(s,1H)、5.82(t,1H)、2.37(s,3H)
(7)化合物D-1的合成
将四氢呋喃5g在氮气氛下在外温70℃下进行搅拌。用2小时向其中滴加溶解于四氢呋喃26.7g中的2.00g(4.00mmol)的原料化合物6、甲基丙烯酸甲酯11.6g(116mmol)、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9.8mg(0.12mmol),之后搅拌8小时。放冷至室温后,用丙酮进行稀释,用丙酮/己烷进行重结晶,过滤、干燥而得到4.77g的化合物D-1。所得到的聚合物通过1H NMR确认组成,利用GPC进行分子量测定。(组成比原料化合物6/甲基丙烯酸甲酯=12/88(摩尔比)、Mw=367,000)
[比较例4]
比较例4中,作为记录层的材料,使用在高分子粘合剂中分散单光子吸收色素而得到的材料。
具体而言,作为高分子粘合剂使用聚苊,作为单光子吸收色素使用上述化合物H(1-氨基丁二烯衍生物)。
<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作>
[实施例1]
(1)中间层(记录层支撑层)的形成
在玻璃制的基板(直径为120mm、厚度为1mm)上,通过旋转涂布法按照厚度达到20μm的方式涂布紫外线固化性树脂(DIC株式会社制SD-640、Tg=86℃),通过紫外线的照射使其固化,形成中间层(记录层支撑层)。
(2)记录层的形成
首先,准备将上述的化合物G按照固体成分浓度达到13质量%的方式溶解于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中而得到的涂布液。之后,将涂布液通过旋转涂布按照厚度达到0.5μm的方式涂布到中间层(记录层支撑层)上而形成记录层。
(3)中间层(粘合剂层)的形成
首先,作为剥离片,准备在表面已经涂布有机硅剥离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在其上通过棒涂法按照厚度达到20μm的方式涂布丙烯酸酸酯系粘合剂而形成粘合剂层。之后,通过将粘合剂层贴合到记录层上,并除去剥离片而形成中间层(粘合剂层)。
(4)覆盖层的形成
将厚度为67μm的聚碳酸酯薄膜(帝人化成株式会社制Panlite(注册商标)薄膜D-67)贴合到中间层(粘合剂层)上而形成覆盖层。
比较例1~4中,由于通过与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的方法来形成中间层(记录层支撑层及粘合剂层)和覆盖层,所以仅对记录层的形成进行说明。
[比较例1]
准备将上述的化合物C-1按照固体成分浓度达到13质量%的方式溶解于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中而得到的涂布液。之后,将涂布液通过旋转涂布按照厚度达到1μm的方式涂布到中间层(记录层支撑层)上而形成记录层。
[比较例2]
将上述的化合物P-1(单光子吸收色素)和聚甲基丙烯酸苄基酯(Sigma-AldrichCorporation制、Mw~70000)以质量比计22:78的比例溶解到甲基乙基酮中,准备固体成分浓度为10质量%的涂布液。之后,将涂布液通过旋转涂布法按照厚度达到1μm的方式涂布到中间层(记录层支撑层)上而形成记录层。
[比较例3]
准备将上述的化合物D-1按照固体成分浓度达到10质量%的方式溶解于甲基乙基酮中而得到的涂布液。之后,将涂布液通过旋转涂布法按照厚度达到1μm的方式涂布到中间层(记录层支撑层)上而形成记录层。
[比较例4]
将上述的化合物H(单光子吸收色素)和聚苊(Sigma-Aldrich Corporation制、Mw5000~10000)以质量比计4:96的比例溶解到环己烷中,准备固体成分浓度为11质量%的涂布液。之后,将涂布液通过旋转涂布法按照厚度达到0.5μm的方式涂布到中间层(记录层支撑层)上而形成记录层。
<特性评价>
(1)记录层的吸收率和吸收极大值的评价
将在上述的记录层的形成过程中调制的将记录层的材料溶解于溶剂中而得到的涂布液通过旋转涂布按照达到规定的厚度的方式涂布到石英玻璃上,关于实施例1及比较例1~4分别准备仅形成有记录层的样品。其中,关于记录层的厚度,实施例1及比较例4为0.5μm,比较例1~3为1μm。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UV3100-PC)测定各样品的波长为250nm~800nm的范围内的吸光度,得到吸收光谱。之后,由所得到的吸收光谱读取波长为405nm下的吸光度和吸收极大波长。另外,基线利用仅石英玻璃的测定值进行修正。
关于光吸收率,由所得到的波长为405nm下的吸光度通过下述的式子算出光吸收率(%)。
光吸收率=(1-10-(吸光度))×100
其结果是,关于光吸收率,确认了实施例1及比较例1、2、4为8%,比较例3为0%。此外,关于吸收极大波长,确认了实施例1为373nm,比较例1为347nm,比较例2为347nm,比较例3为303nm,比较例4为376nm。
(2)记录特性的评价
[记录再生评价装置]
实施例1及比较例1~4的各光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记录再生使用与通常的BD(Blu-ray(注册商标)Disk)拾取光学系统同等的系统,作为由主轴电动机、记录再生激光、受光元件等构成的评价系统的控制单元,使用Pulstec Industrial Co.,Ltd.制ODU-1000。作为激光光源使用波长为405nm的半导体激光,作为物镜使用开口数(NA)为0.85的物镜,监测来自记录层的反射光而得到再生信号。反射光的一部分导入到焦点控制用的受光元件中,通过控制物镜的位置来进行焦点控制。
使用上述的记录再生评价装置,通过下述的记录条件在实施例1及比较例1~4的各光信息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之后,利用下述的再生条件得到再生信号并评价CNR(Carrier to Noise ratio,载波噪声比)。将其结果示于图5的表中。另外,图5中,PAcN是指聚苊,PBzMA是指聚甲基丙烯酸苄基酯,PMMA是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记录条件 线速度:2m/s
记录光的峰值功率:30mW
脉冲发光时间:30ns
脉冲发光周期:1MHz
再生条件 线速度:2m/s
读出光的峰值功率:1mW
如图5中所示的那样,作为色素含有单光子吸收色素的实施例1及比较例1、2、4得到表示记录感度及再生信号的强度均充分的35dB以上的CNR,确认即使是峰值功率小至30mW的记录光也能够记录信息(记录特性良好)。另一方面,作为色素含有2光子吸收色素的比较例3的CNR为0dB,确认通过30mW这样的峰值功率的记录光无法进行信息的记录(记录特性不良好)。
由以上确认,作为色素含有单光子吸收色素的本发明的记录材料及光信息记录介质(实施例1)即使是峰值功率小的激光也能够进行记录。
(3)长期稳定性(界面反射强度的稳定性)的评价
对于实施例1及比较例1~4的各光信息记录介质测定来自记录层与中间层(粘合剂层)的界面的反射光的强度后,将各光信息记录介质在80℃、85%RH的环境下保管,测定100小时后的来自记录层与中间层(粘合剂层)的界面的反射光的强度。另外,在反射光强度的测定中,使用多层膜厚测定器SI-TS10(Keyence Corporation制)。将结果示于图5的表中。
如图5中所示的那样,含有在高分子粘合剂上键合有色素的材料的实施例1及比较例1、3的100小时后的反射光强度相对于保管前的反射光强度显示90%以上这样高的值。换而言之,实施例1及比较例1、3在保管的前后反射光强度的变化率低于10%,确认反射光强度的变化小(界面反射强度的稳定性良好)。这意味着含有在高分子粘合剂上键合有色素的化合物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即使在高温多湿环境下保管,记录层中的色素也难以向中间层扩散,意味着保存稳定性良好。
另一方面,含有在高分子粘合剂中分散色素而得到的材料的比较例2、4的100小时后的反射光强度相对于保管前的反射光强度降低至低于65%。换而言之,比较例2、4在保管的前后反射光强度的变化率为35%以上,确认反射光强度的变化大(界面反射强度的稳定性不良好)。这意味着含有在高分子粘合剂中分散色素而得到的材料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在高温多湿环境下保管时,记录层中的色素容易向中间层扩散,这意味着界面反射强度的降低大、从而再生信号的劣化大。
由以上确认,含有在高分子化合物上键合有色素的化合物的本发明的记录材料及光信息记录介质(实施例1)的界面反射强度的稳定性高,长期稳定性优异。
(4)长期稳定性(记录标记的稳定性)的评价
从记录有信息的实施例1及比较例1~4的各光信息记录介质上将中间层(粘合剂层)剥离而使记录层的表面露出,对露出的记录层的表面在下述的条件下利用原子间力显微镜(AFM)进行测定。此时,确认在各记录层的表面,在记录部位形成了朝向粘合剂层侧突出的突起(记录标记)。然后,利用AFM测定各记录层的表面的记录标记的高度。之后,将各光信息记录介质在80℃、85%RH的环境下保管,在与保管前相同的条件下利用AFM测定100小时后的各记录层的表面的记录标记的高度。然后,由保管前的记录标记的高度和保管后的记录标记的高度,计算保管后的记录标记的高度的变化率。例如,当保管前的记录标记的高度为100nm,保管后的记录标记的高度为90nm或110nm时,变化率达到10%。将结果示于图5的表中。
[原子间力显微镜]
装置:纳米搜索显微镜OLS-3500(Olympus Corporation制)
观察条件:动态模式、扫描范围5μm、扫描速度1Hz
探针:高长宽比探针AR5-NCHR-20(NanoWorld公司制)
另外,关于比较例3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由于如上述那样通过峰值功率小的激光无法进行信息的记录,所以采用使用脉冲激光(波长为405nm、重复频率为76MHz、脉冲宽度为2ps)通过下述的记录条件记录有信息的光信息记录介质。
记录条件 线速度:1.4m/s
记录光的峰值功率:50W(平均Pw7.6mW)
脉冲发光时间:100ns
脉冲发光周期:4.7MHz
(5)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测定中,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Q100(TAInstruments Inc.制)。将实施例1及比较例1~4的各记录层的材料的涂布液分别滴加到测定容器中,将测定容器在200℃下加热1小时而除去涂布液中的溶剂,由此分别准备测定样品。然后,通过以下的方法及条件对各自进行DSC测定。
DSC测定通过加热(第1次)→冷却(第1次)→加热(第2次)的循环来进行,在第1次的冷却时和第2次的加热时分别取得DSC曲线。然后,将由在第1次的冷却时取得的DSC曲线求出的Tg与由在第2次的加热时取得的DSC曲线求出的Tg的平均值作为记录层的材料的Tg。另外,在由DSC曲线求出Tg时,由DSC曲线的拐点读取Tg。将结果示于图5的表中。
测定条件 测定范围:-30℃~230℃
加热、冷却速度:10℃/min
如图5所示的那样,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0以上的实施例1及比较例4在保管的前后记录标记的高度的变化率低于10%,确认记录标记的形状变化小(记录标记的稳定性良好)。另一方面,比较例1~3在保管的前后记录标记的高度的变化率为30%以上,特别是比较例1、2在保管后记录标记完全消失(变化率为100%)。由此确认,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200℃的比较例1~3的记录标记的形状变化大(记录标记的稳定性不良好)。
由以上确认,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200℃的本发明的记录材料及含有该记录材料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实施例1)的记录标记的形状的稳定性高,长期稳定性优异。
<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的例子>
上述化合物G(实施例1)是图6中作为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1示出的化合物,高分子粘合剂是由上述化学结构式的单体1-1构成的聚苊,单光子吸收色素为1-氨基丁二烯衍生物(上述化学结构式的单体2-1),其质量比(高分子粘合剂:单光子吸收色素)达到98:2。此外,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1(化合物G)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高于200℃的温度。
图6中除了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1以外,还示出本发明的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的例子即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2~20。
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2~4可以通过在上述的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1(化合物G)的合成中,适当调整构成高分子粘合剂的单体(苊)与单光子吸收色素(1-氨基丁二烯衍生物)的质量比而与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1同样地进行合成。通过与上述同样的方法测定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2~4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玻璃化转变温度均为高于200℃的温度。
此外,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5~20可以通过将上述的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1(化合物G)的合成中的构成高分子粘合剂的单体(单体1-1)和单光子吸收色素(单体2-1)根据需要变更为选自上述化学结构式的单体1-1~1-5中的1个和选自单体2-1~2-3中的1个,并适当调整其质量比而与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1同样地进行合成。通过与上述同样的方法测定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5~2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玻璃化转变温度均为高于200℃的温度。

Claims (8)

1.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其是具备记录层和与该记录层邻接的中间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所述记录层含有记录材料,所述记录层设置有多层,且所述中间层设置于多个所述记录层之间,所述记录层在与夹持该记录层的中间层之间形成第1界面及第2界面,利用单光子吸收色素吸收记录光而产生的热从而发生变形,在所述第1界面及所述第2界面中的至少一个界面中形成朝向所述中间层的凸形状,由此来记录信息,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材料含有在高分子化合物上键合所述单光子吸收色素而成的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且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化合物的主链选自聚苊、聚(N-乙烯基咔唑)、聚(N-乙烯基邻苯二酰亚胺)、聚茚、聚(N-三氯苯基马来酰亚胺)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光子吸收色素选自1-氨基丁二烯衍生物、苯并三唑衍生物、吖啶酮衍生物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在波长为300nm以上且400nm以下的范围内具有吸收极大值,并且在波长为450nm以上的可见光区域中不具有吸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在波长为300nm以上且400nm以下的范围内具有吸收极大值,并且在波长为450nm以上的可见光区域中不具有吸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色素键合高分子化合物在波长为300nm以上且400nm以下的范围内具有吸收极大值,并且在波长为450nm以上的可见光区域中不具有吸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通过记录光的照射,仅在所述第1界面及所述第2界面中的一个界面中形成所述凸形状,在另一个界面中没有形成所述凸形状,
形成可形成所述凸形状的界面的中间层与所述记录层的折射率的差比形成不形成所述凸形状的界面的中间层与所述记录层的折射率的差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形成不形成所述凸形状的界面的中间层与所述记录层的折射率的差为0.05以下。
CN201480030296.XA 2013-05-27 2014-05-12 记录材料及光信息记录介质 Active CN1052466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1066 2013-05-27
JP2013111066 2013-05-27
PCT/JP2014/062599 WO2014192522A1 (ja) 2013-05-27 2014-05-12 記録材料および光情報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6699A CN105246699A (zh) 2016-01-13
CN105246699B true CN105246699B (zh) 2018-07-24

Family

ID=51988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0296.XA Active CN105246699B (zh) 2013-05-27 2014-05-12 记录材料及光信息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92944B2 (zh)
JP (1) JP6154898B2 (zh)
CN (1) CN105246699B (zh)
WO (1) WO20141925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24777A (zh) * 2022-08-01 2023-03-03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蓝光吸光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8643A (zh) * 2003-12-19 2007-02-21 通用电气公司 基于窄带光学性质的新颖光存储材料
JP2012089195A (ja) * 2010-10-19 2012-05-10 Fujifilm Corp 光情報記録媒体
CN102985972A (zh) * 2010-07-13 2013-03-2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WO2013038772A1 (ja) * 2011-09-12 2013-03-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279774A (zh) * 1961-06-16
US3637581A (en) * 1967-08-04 1972-01-25 Shojiro Horiguchi Method of making chromogen-bonded-polymer and products thereof
JPS58178351A (ja) * 1982-04-14 1983-10-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ハロゲン化銀写真感光材料
US4728724A (en) * 1985-04-08 1988-03-01 Hoechst Celanese Corporation Optical data storage medium comprising a chromophore/polymer information layer
JPS6381092A (ja) * 1986-09-24 1988-04-11 Kao Corp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
GB8713563D0 (en) * 1987-06-10 1987-07-15 Minnesota Mining & Mfg Recording medium
GB8720417D0 (en) * 1987-08-28 1987-10-07 Minnesota Mining & Mfg Recording medium for optical data storage
DE3911829A1 (de) * 1989-04-11 1990-10-18 Basf Ag Optisches aufzeichnungsmedium
JPH0410981A (ja) * 1990-04-27 1992-01-16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記録媒体
JP3435805B2 (ja) * 1994-05-26 2003-08-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
US5667860A (en) * 1995-11-14 1997-09-16 Eastman Kodak Company Optical recording elements having recording layers exhibiting reduced bubble formation
TW561115B (en) 1999-09-08 2003-11-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2001146074A (ja) * 1999-09-08 2001-05-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
JP2003006932A (ja) * 2001-06-22 2003-01-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
TWI242206B (en) 2001-06-22 2005-10-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DE10313173A1 (de) * 2003-03-25 2004-10-07 Bayer Chemicals Ag Optischer Datenträger mit polymerem Netzwerk in der Informationsschicht
US7655378B2 (en) * 2006-07-24 2010-02-02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Negative resist composition and patterning process using the same
JP4777313B2 (ja) * 2007-08-16 2011-09-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読取用の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5371352B2 (ja) * 2008-09-24 2013-12-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顔料分散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組成物
JP2011086327A (ja) * 2009-10-14 2011-04-28 Sony Corp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5406134B2 (ja) * 2010-07-13 2014-02-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685567B (zh) * 2012-09-27 2018-06-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JP6064029B2 (ja) * 2013-03-08 2017-01-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8643A (zh) * 2003-12-19 2007-02-21 通用电气公司 基于窄带光学性质的新颖光存储材料
CN102985972A (zh) * 2010-07-13 2013-03-2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JP2012089195A (ja) * 2010-10-19 2012-05-10 Fujifilm Corp 光情報記録媒体
WO2013038772A1 (ja) * 2011-09-12 2013-03-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54898B2 (ja) 2017-06-28
JPWO2014192522A1 (ja) 2017-02-23
US9792944B2 (en) 2017-10-17
US20160071538A1 (en) 2016-03-10
WO2014192522A1 (ja) 2014-12-04
CN105246699A (zh) 2016-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76329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
JP5553723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
CN103477390B (zh)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中记录信息的方法
JP4879158B2 (ja) 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用化合物、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用組成物、および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媒体
TWI345781B (zh)
CN104903959B (zh) 多层光学信息记录盘及其制造方法
CN105246699B (zh) 记录材料及光信息记录介质
JP5528416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
CN104685567B (zh)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27205B (zh)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
CN102985974A (zh)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和光学信息记录方法
JP4317480B2 (ja) インドールスチリル化合物、それを含む高密度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91056A (ja) ビニルシクロプロパン化合物、及び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用組成物、並びに光記録媒体、及び光記録方法
TWI261605B (en) Dye compositon of the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3960276B2 (ja) 光学記録媒体および光学記録方法
JP2009191094A (ja) 光記録用化合物、光記録用組成物および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媒体
JP2012203968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
JP2007086234A (ja) 光記録用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記録媒体
JP2007083461A (ja) 光記録用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記録媒体
JP2001318448A (ja) 記録媒体、多値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多値情報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
TW200919465A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2001318447A (ja) 記録媒体、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情報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9075278A (ja) 光記録用組成物およびホログラフィック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