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37090B - 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37090B
CN105237090B CN201510789165.6A CN201510789165A CN105237090B CN 105237090 B CN105237090 B CN 105237090B CN 201510789165 A CN201510789165 A CN 201510789165A CN 105237090 B CN105237090 B CN 1052370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ellinus
culture medium
mulberry
culture
bacterium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891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37090A (zh
Inventor
张世鑫
顾青月
熊丛菊
李华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heng D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heng D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heng Da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heng Da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891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370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37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7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37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70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桑黄母种的培育方式具有菌丝萌发速度慢、污染率高、出黄率较低等问题。本发明包括(1)获得桑黄母种,将桑黄母种接种到固态培养基中避光培养;(2)将固态培养基中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桑黄液体种;所述固态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桑木屑20%~30%,柞木屑40%~50%,麦麸20%~27%,红糖1%~1.5%,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石膏粉1~1.5%;含水率为60%~63%。本发明具有生长速度提高30%~40%,出黄率提高20%,且产量高、子实体质量好、技术完善、具备可重复性、经济效益佳等优点。

Description

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桑黄栽培种的培育方法,具体涉及的是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桑黄,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针层孔菌类真菌。学名 Phellinus Linteus,中文名裂蹄针层孔菌,俗称桑臣、桑黄菇等;是寄生于桑树等阔叶树的一种药用真菌,素有“森林黄金”之美称。据《药性论》记载:味甘辛,无毒。《全国中草药汇编》则记载桑黄具有“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等功效,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抗癌领域中有效率最佳的药用真菌。
桑黄分类学上属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层菌纲(Hymenomycetes)、非褶菌目(Aphyl lophor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chtaceae)、木层孔菌属(Phel linsu),是大型珍稀药用真菌。
桑黄菌子实体多年生,硬木质,无柄,侧生。菌盖扁半球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长径3~21厘米,短径2~12厘米,厚1.5~10厘米。有黄色翻边,底部面亦颜色鲜黄。菌肉蛋黄色或浅咖啡色,木质。 桑黄菌属于多孔菌科、木层孔菌属真菌。据《药性论》记载:桑黄性甘平、无毒、治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闭经。近年来,随着桑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报道,桑黄的用量日益加大,特别是韩、日对我国野生资源掠夺式的收购,野生桑黄资源的储备越来越少。
野生的桑黄生长环境非常特殊、复杂,导致其数量非常稀少,加上人工栽培难度大,这极大的限制了桑黄在临床上的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对野生桑黄子实体的成分、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人工的栽培方面的研究较少见。目前韩国学者采用室外荫棚木段埋畦栽培桑黄取得成功。日本也开展了桑黄栽培产业,并具有相当规模,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国内对桑黄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地方现在也有少量摸索性的试验,但由于栽培技术还不够成熟,造成产量低,形成的子实体质量差(不成形),人工栽培桑黄子实体国内尚不成熟,存在着技术要求高,培养条件苛刻、生长周期长等问题。
由于桑黄的抗癌机理渐渐被人们所认识,市场上对桑黄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受利益的驱使人们无节制地开采野生桑黄,致使野生资源濒临灭绝、无法恢复,而人工生产技术又不成熟。因此,研究和发展桑黄的人工栽培新方法,这对于满足市场的需求非常重要。
目前野生桑黄资源的严重不足,且现有的桑黄人工栽培方法中普遍存在技术不成熟,人工栽培中袋料栽培存在培养基营养供给不充分,易染杂菌的问题,进而导致桑黄的产量低、子实体质量差(不成形)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桑黄母种的培育方式具有菌丝萌发速度慢、污染率高、出黄率较低等问题,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
为解决上述缺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得桑黄母种,将桑黄母种接种到固态培养基中避光培养8~12d;
(2)将固态培养基中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桑黄液体种;
所述固态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桑木屑20%~30%,柞木屑40%~50%,麦麸20%~27%,红糖1%~1.5%,磷酸二氢钾 0.2%、硫酸镁 0.1%,石膏粉1~1.5%;含水率为60%~63%;
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米粉3~5g,麦麸3~5g,黄豆粉2~3g,磷酸二氢钾 2g、VB1 0.01g、硫酸镁 1g,红糖20g,桑汁1000ml。
本发明提供一种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技术,采用更新的培养基配方,可以为桑黄子实体生长提供所摄取的营养物质;同时生长速度相比以前的培养基而言提高30%~40%,污染更少,且出黄率提高20%。该出黄率是指:100包菌包里能够长出桑黄的菌包占比。
进一步,所述桑汁的制备过程为:将二年生野生桑树枝用粉碎机打成粉,过20目,按照15g/L的添加量加入到水中煮10~20分钟后,连汁带渣即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培养基中菌种的培养条件为:在25℃环境下,置于转速为150~200r/min的磁力搅拌器上培养24h,然后置于转速为150~180次/分钟的回旋式震荡器上培养3~5d,最后移液于发酵罐中在25~27℃的环境下扩大培养。
本发明获得的桑黄液体种可直接接种到桑黄菌包中,无需再经过固体状态的培养基进行培育,减少操作步骤,进而减少被污染的概率,同时有效减少培育时间。
本发明中所述桑黄液体种接种到桑黄菌包中的具体培育方式如下:所述桑黄液体种直接接种到桑黄菌包的段木培养基中;对桑黄菌包进行菌丝培育直至桑黄菌包内的菌丝呈现深黄色或桑黄菌包内出现突起的瘤状子实体原基,将桑黄菌包转移至出菇室进行出菇培养;出菇培养的条件为: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温度为22~26℃,光照度为200~350lx,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000ppm。
本公司专家组通过大量的试验发现,出菇环节中的空气相对湿度对桑黄菇的生长速度及其质量影响极大,为此,本公司专家组考察了不同梯度的相对湿度对桑黄菇的生长速度及其质量影响,最终发现,将出菇室中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为85~90%的对于桑黄耳芽(菇)的生长较为有利。
进一步的试验又发现:当桑黄耳芽(菇)在出菇室里的生长时间达到15~25天后,此时将出菇室的空气相对湿度由85~90%调整到95%,更加有利于桑黄耳芽(菇)的生长,所得到的桑黄菇的质量也达到最佳。
温度是影响桑黄耳芽(菇)的生长速度及其质量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因子。温度过高,子实体虽长得快,但子实体较轻,且温度过高再加上高湿,容易感染杂菌,从而降低产量和产品的品质。有鉴于此,专家组考察了出菇室中的不同的温度对桑黄耳芽(菇)的生长和质量的影响;在考虑到温度和空气相对湿 度之间相互影响前提下,最终发现,将出菇室中的温度控制为22~26℃时,能兼顾桑黄子实体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即在85~95%这一空气相对湿度下,桑黄子实体感染杂菌的现象也比较少见。
为了达到更好的出菇效果,要求对出菇室采用遮阳网方式对出菇室进行遮光,将出菇室的光照度控制在200~350lx最有利于出菇。
此外,专家组通过试验发现:当出菇室有充足的氧气时,有利于出菇。即在所述桑黄菌包上刚出现耳芽时,使出菇室早晚各通风5~10min;当桑黄耳芽在出菇室的生长时间超过20天以后加大出菇室通风量,将通风时间调整为20~30min。这样能最大程度的加快桑黄耳芽的生长的同时可保证桑黄耳芽的质量。
栽培袋菌丝处于不同的生长程度时将其转移至出菇室进行出菇培养,对桑黄菇的生长速度和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确定合适的转移时机,本公司专家组也进行了摸索和试验,最终发现当栽培袋内的桑黄菌丝长满栽培袋且菌丝呈深黄色或者栽培袋内开始出现突起的瘤状桑黄子实体原基时,此时将栽培袋转移至出菇室进行出菇培养,最有利于桑黄子实体的发生和耳芽的生长。
进一步,所述桑黄菌包的制备过程如下:选取柞树段木,由质量浓度为1%~2%的白糖水浸泡渗透完全后装入聚丙烯通袋中,在聚丙烯通袋两端添加段木培养基扎紧,灭菌后,将桑黄液体种接种到段木培养基上即可;
所述段木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桑木屑70~80份、麦麸5~10份、葡萄糖0.5~1.5份、生石灰1~3份、磷酸二氢钾1~2份、硫酸镁1份;其中,含水率为60%~65%。
由于桑黄以桑树长出来的子实体为佳,因此利用桑枝木屑基材进行培养,能够提供最佳生长条件,提高其品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大量的蚕桑废弃资源,有利于环保和可持续开发利用。虽然桑树枝木段培养基上桑黄菌丝生长良好,菌蕾出现时间早,但是桑黄生长缓慢,同时成材的桑木资源有限,都用桑树段木的话,不仅无法形规模化生产,并且不环保,因此利用桑树木屑做培养基,以柞木段木作为营养源是桑黄生产的发展趋势。本发明的桑黄袋料栽培培养基的组成成分解决了袋装料培养基营养供给不充分,子实体发育较小、易染杂菌等问题。
同时,本发明采用袋料栽培桑黄,相比于传统的木段栽培方法,节省了大量的木材,缩短了生产周期;此外,本发明人探索出了最适合于桑黄各个生长阶段最适合的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光照、氧气等环境因子,通过人工精确控制出菇室内的相对湿度(采用加湿器控制相对湿度)、温度、光照、氧气等环境因子,在保证桑黄子实体质量的同时能最大程度的促进桑黄子实体的生长速度,具有产量高、子实体质量好、省时省力等优点。
作为最优地设置方式,所述柞树段木的直径为12~16cm,长度为15~16cm,干燥7~10d后再在白糖水中浸泡。
为了最好地避免接种后桑黄菌包内存在的杂菌对桑黄菌种造成影响,所述桑黄菌包的灭菌条件为:在121℃下高压灭菌8~16h。
为了能使菌丝在最短时间内长满桑黄菌包,同时在最短时间内使桑黄菌包内的菌丝呈现深黄色或使桑黄菌包内出现突起的瘤状子实体原基,所述菌丝培育的条件优选为:24~28℃恒温中培养,空气湿度50~70%,桑黄菌包内培养基湿度50~60%,光照强度10~30lx,换气次数1~5次/天,每次换气时间5~30min,培养时间60~90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更新的培养基配方,可以提供桑黄子实体生长所摄取的营养物质;同时生长速度相比提高30%~40%,污染更少,出黄率提高20%;
2、本发明培养的菌种转管代数可控制,桑黄的遗传基因得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污染率极低,生长速度大大提高,可快速、规模化栽培桑黄子实体,近似野生桑黄,并且质量稳定;
3、本发明的培养方式简单,可用于具有药用价值的桑黄子实体规模化栽培;
4、本发明可以充分利用桑枝、柞树等资源,能够有效减少段木资源的浪费,利于环保;
5、本发明具有产量高、子实体质量好、技术完善、具备可重复性,经济效益佳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得桑黄母种,将桑黄母种接种到固态培养基中避光培养8~12d。
(1.1)桑黄母种的制备
在桑黄子实体上切取块状组织,将块状组织接种到试管培养基中,在恒温暗室中培养直至长出黄色绒毛状菌丝体;
即,在灭菌后的接种箱内,双手将表面消毒后的野生桑黄子实体分开成两半,切取2*2mm左右小方块组织。用接种针将菌肉组织移接于试管培养基的中央,其中,切取桑黄菌肉组织时的用具和切取的组织绝不要与桑黄菌体的其他部分相接触,以免造成污染,接种后置于25℃恒温暗室中培养,2d时即见由组织块长出黄色绒毛状菌丝,此时须连续观察,检查杂菌污染情况。发现有青、绿、黄、桔红等颜色小点及糊状物,说明已污染杂菌,应及时剔除。
上述野生桑黄子实体采自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梓绵乡乌鸡寺村,其子实体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如下:担子果多年生,无柄盖形,新鲜时木栓质,无嗅无味,干后硬木质。菌盖为蹄形,长达10cm,宽7cm,基部厚达5cm。菌盖表面黑灰色到近黑色,具同心环带和浅的沟纹,粗糙至光滑,具放射状裂纹或开裂,硬木质,厚达1cm。
待继续培育3d后,桑黄菌丝长到离接种块2~3cm位置处,挑取包含边缘菌丝体的培养基转接于另一空白的试管培养基上,本实施例中该空白的试管培养基为100ml,该转接到试管培养基中的包含边缘菌丝体的培养基为3ml,培育5d后,观察是否有杂菌产生,如果没有即可获得纯化的桑黄菌丝,如果有杂菌产生,则继续将挑取包含边缘菌丝体的培养基转接于另一空白的试管培养基上培育。
继续转管培育获得纯化菌丝体,将长满纯化菌丝体的试管培养基切成块状,块状培养基为2mm见方的大小,将块状培养基接种到试管母种斜面培养基上扩大培养,接种完成后在26℃的暗室中培养10d后获得桑黄母种。桑黄母种放于4~6℃冰箱中后熟1周,即可用于制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试管培养基和试管母种斜面培养基的组成成份相同,其具体配比如下:
去皮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 2g、硫酸镁 1g、VB1 10mg、桑汁1000ml。所述桑汁的制备方法如下:二年生野生桑树枝切成3~5mm厚的薄片,后用粉碎机打成粉,过20目,称取15g,加水1000ml煮10~20分钟后,连汁带渣即成。
(1.2)桑黄母种接种到固态培养基中的培养
首先制备固态培养基,本实施例中该固态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桑木屑30%,柞木屑45%,麦麸22%,红糖1.5%,磷酸二氢钾 0.2%、硫酸镁 0.1%,石膏粉1.2%;含水率为63%。具体制备方法为:桑木屑、柞木屑与麦麸加石膏粉拌匀,再将红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加入水中溶解,将水分批加入拌匀的桑木屑、柞木屑与麦麸中,堆放10~15分钟,待水分完全渗入后,用200ml三角瓶进行分装,装量为40%~50%,在125℃下高压灭菌1h。
其次,将桑黄母种接种到固态培养基中,接种方法:在接种箱内,把试管母种斜面培养基中培养基表面的菌丝扒去,用接种针的刀头把试管内的培养基横切成若干小块,然后用接种针的铲头把培养基竖铲成更小块,然后将其接种到三角瓶内,每瓶接种量为6小块。25℃避光培养8d时,该菌丝透瓶。
(2)将固态培养基中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桑黄液体种;
首先,制备液体培养基。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米粉5g,麦麸4g,黄豆粉2g,磷酸二氢钾 2g、VB1 0.01g、硫酸镁 1g,红糖20g,桑汁1000ml。其具体制备方法为:将上述物质按照重量比例全部混合后,装入3000ml三角瓶中,装液量1500ml,在125℃下高压灭菌1h。
其次,在无菌条件下接入桑黄菌固态母种,接种方法为:在接种箱内,扒去固态培养基上的桑黄菌丝表皮,用接种针的刀头把固态培养基捣碎成若干小块,然后将其接种到具有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内。于25℃环境下,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转速180转/分钟,培养24小时后,置于回旋式震荡器上,160次/分钟,培养3d,即完成三角瓶培养;三角瓶菌种培养完毕后,即移液于150L~300L发酵罐中扩大培养,发酵罐中培养基同于三角瓶中培养基,25~27℃的环境下,3~4d完成培养,即获得桑黄液体种。
本发明的扩大培养后的桑黄液体种可直接接种到桑黄菌包中进行培育,具体培育过程如下:
将桑黄液体种直接接种到桑黄菌包的段木培养基中;对桑黄菌包进行菌丝培育,菌丝培育条件为:25℃恒温中培养,空气湿度65%,桑黄菌包内培养基湿度58%,光照强度10lx,换气次数4次/天,每次换气时间10min。当培养时间为60天时桑黄菌包内的菌丝呈现深黄色或桑黄菌包内出现突起的瘤状子实体原基,此时,再将桑黄菌包转移至出菇室进行出菇培养。出菇培养的条件为:空气相对湿度为85%,温度为25℃,光照度为300lx,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000ppm。出菇室中桑黄菌包与桑黄菌包之间的距离为10cm,在桑黄菌包上划3个月牙形口,口长3cm,口宽1cm,去除口上的膜。划口后一周左右出耳芽,当出现耳芽进早晚各通风5min,当耳芽长到20d左右加大通风量改为早晚各通风20min,同时将空气相对湿度调整为95%。
当菌丝满袋后可以在栽培袋肩部上下错开划1~3个月牙形的出菇口,去除口的膜;其中,该了菇口的的口优选为3~5cm,口宽优选为1~1.5cm。开月牙形口能长成半圆形桑黄,菌肉较厚,子实体重,有利于提升子实体的品质;此外,采用月牙形的出菇口,采摘下的桑黄是一个月牙形,可有效提升桑黄的商品价值。而直接开口,一方面容易导致出菇污染,另一方面长成的桑黄菌肉较薄,成薄片状,直接影响到桑黄的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
所述桑黄菌包的制备过程如下:选取直径为15cm、长度为16cm的柞树段木,干燥10d,然后由质量浓度为2%的白糖水浸泡渗透完全后装入聚丙烯通袋中,在聚丙烯通袋两端添加段木培养基扎紧,在121℃下高压灭菌10h即可;
所述段木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桑木屑75份、麦麸8份、葡萄糖1.5份、生石灰2份、磷酸二氢钾1份、硫酸镁1份;其中,含水率为65%。
经过检测:桑黄子实体生长较快且整齐,在耳芽长出20d后,子实体即可达到长为6.3cm,宽4.8cm,厚2.5cm。颜色鲜黄至褪色,多为半圆形,子实体内部组织排列紧密,单位体积的子实体质量较重。通过计算得出,每袋可产桑黄子实体干品达37g,出黄率为9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固态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份不同,具体组成如下:
所述固态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桑木屑22%,柞木屑50%,麦麸25%,红糖1.2%,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石膏粉1.5%;含水率为60%;
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米粉4g,麦麸4g,黄豆粉3g,磷酸二氢钾 2g、VB1 0.01g、硫酸镁 1g,红糖20g,桑汁1000ml。
经过检测:桑黄子实体生长较快且整齐,在耳芽长出23d后,子实体即可达到长为6.3cm,宽4.8cm,厚2.5cm。颜色鲜黄至褪色,多为半圆形,子实体内部组织排列紧密,单位体积的子实体质量较重。通过计算得出,每袋可产桑黄子实体干品达39g,出黄率为96%。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固态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份不同,具体组成如下:
所述固态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桑木屑30%,柞木屑47.5%,麦麸20%,红糖1%,磷酸二氢钾 0.2%、硫酸镁 0.1%,石膏粉1%;含水率为60%;
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米粉3g,麦麸5g,黄豆粉3g,磷酸二氢钾 2g、VB1 0.01g、硫酸镁 1g,红糖20g,桑汁1000ml。
经过检测:桑黄子实体生长较快且整齐,在耳芽长出25d后,子实体即可达到长为6.3cm,宽4.8cm,厚2.5cm。颜色鲜黄至褪色,多为半圆形,子实体内部组织排列紧密,单位体积的子实体质量较重。通过计算得出,每袋可产桑黄子实体干品达34g,出黄率为9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对照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固态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份不同,具体组成如下:
所述固态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桑木屑76份、麦麸21份、红糖1.3份、磷酸二氢钾0.2份、硫酸镁0.1份、石膏粉1.4份,该固态培养基的含水率为60%。
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米粉10g、麦麸10g、黄豆粉8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g、红糖20g、桑汁1000ml。
经过检测:当培养时间为100天以后桑黄菌包内的菌丝才会呈现深黄色或桑黄菌包内出现突起的瘤状子实体原基。且桑黄菌包内的桑黄子实体生长相对较缓慢,在耳芽长出35d后,子实体才可达到长为6.3cm,宽4.8cm,厚2.5cm。颜色鲜黄至褪色,多为半圆形,子实体内部组织排列紧密,单位体积的子实体质量较重。通过计算得出,每袋可产桑黄子实体干品达29g,出黄率仅仅为71%。
通过本实施例的结果可以证明:通过更新固态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的配方,可以更好地为桑黄子实体提供生长所摄取的营养物质;同时更新配方后的桑黄子实体生长速度相比而言提高30%~40%,出黄率提高20%。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仅在于:本实施例中桑黄液体种和桑黄菌包的培育条件不同,具体设置如下:
桑黄液体种的培育条件为:转速200转/分钟,培养24小时后,置于回旋式震荡器上,150次/分钟,培养5d,即完成三角瓶培养;三角瓶菌种培养完毕后,即移液于150L~300L发酵罐中扩大培养,发酵罐中培养基同于三角瓶中培养基,25℃的环境下,4d完成培养,即获得桑黄液体种。
桑黄菌包进行菌丝培育,菌丝培育条件为:26℃恒温中培养,空气湿度55%,桑黄菌包内培养基湿度50%,光照强度15lx,换气次数3次/天,每次换气时间15min。当培养时间为70天时桑黄菌包内的菌丝呈现深黄色或桑黄菌包内出现突起的瘤状子实体原基,此时,再将桑黄菌包转移至出菇室进行出菇培养。出菇培养的条件为:空气相对湿度为90%,温度为25℃,光照度为300lx,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000ppm。培育一周左右出耳芽,当出现耳芽进早晚各通风5min,当耳芽长到20d左右加大通风量改为早晚各通风20min,同时将空气相对湿度调整为93%。
经过检测:桑黄子实体生长较快且整齐,在耳芽长出23d后,子实体即可达到长为6.3cm,宽4.8cm,厚2.5cm。颜色鲜黄至褪色,多为半圆形,子实体内部组织排列紧密,单位体积的子实体质量较重。通过计算得出,每袋可产桑黄子实体干品达37g,出黄率为94%。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仅在于:本实施例中段木培养基的具体组成成份不同,具体设置如下:
所述段木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桑木屑70份、麦麸10份、葡萄糖1份、生石灰1份、磷酸二氢钾2份、硫酸镁1份;其中,含水率为60%。
经过检测:桑黄子实体生长较快且整齐,在耳芽长出21d后,子实体即可达到长为6.3cm,宽4.8cm,厚2.5cm。颜色鲜黄至褪色,多为半圆形,子实体内部组织排列紧密,单位体积的子实体质量较重。通过计算得出,每袋可产桑黄子实体干品达39g,出黄率为96%。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发明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得桑黄母种,将桑黄母种接种到固态培养基中避光培养;
(2)将固态培养基中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桑黄液体种;
所述固态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桑木屑20%~30%,柞木屑40%~50%,麦麸20%~27%,红糖1%~1.5%,磷酸二氢钾 0.2%、硫酸镁 0.1%,石膏粉1~1.5%;含水率为60%~63%;
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玉米粉3~5g,麦麸3~5g,黄豆粉2~3g,磷酸二氢钾 2g、VB1 0.01g、硫酸镁 1g,红糖20g,桑汁1000ml;
所述桑汁的制备过程为:将二年生野生桑树枝用粉碎机打成粉,过20目,按照15g/L的添加量加入到水中煮10~20分钟后,连汁带渣即成;
所述液体培养基中菌种的培养条件为:在25℃环境下,置于转速为150~200r/min的磁力搅拌器上培养24h,然后置于转速为150~180次/分钟的回旋式震荡器上培养3~5d,最后移液于发酵罐中在25~27℃的环境下扩大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桑黄液体种直接接种到桑黄菌包的段木培养基中;对桑黄菌包进行菌丝培育直至桑黄菌包内的菌丝呈现深黄色或桑黄菌包内出现突起的瘤状子实体原基,将桑黄菌包转移至出菇室进行出菇培养;出菇培养的条件为: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温度为22~26℃,光照度为200~350lx,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000pp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桑黄菌包在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的出菇室中培育长出耳芽,当耳芽的生长时间达到15~25天后,再将出菇室的空气相对湿度调整到9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桑黄菌包上刚出现耳芽时,使出菇室早晚各通风5~10min;当桑黄耳芽在出菇室的生长时间超过20天以后加大出菇室通风量,将通风时间调整为20~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桑黄菌包的制备过程如下:选取柞树段木,由质量浓度为1%~2%的白糖水浸泡渗透完全后装入聚丙烯通袋中,在聚丙烯通袋两端添加段木培养基扎紧,灭菌后,将桑黄液体种接种到段木培养基上即可;
所述段木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桑木屑70~80份、麦麸5~10份、葡萄糖0.5~1.5份、生石灰1~3份、磷酸二氢钾1~2份、硫酸镁1份;其中,含水率为60%~6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柞树段木的直径为12~16cm,长度为15~16cm,干燥7~10d后再在白糖水中浸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桑黄菌包的灭菌条件为:在121℃下高压灭菌8~16h。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丝培育的条件为:24~28℃恒温中培养,空气湿度50~70%,桑黄菌包内培养基湿度50~60%,光照强度10~30lx,换气次数1~5次/天,每次换气时间5~30min,培养时间60~90天。
CN201510789165.6A 2015-11-17 2015-11-17 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370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9165.6A CN105237090B (zh) 2015-11-17 2015-11-17 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9165.6A CN105237090B (zh) 2015-11-17 2015-11-17 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37090A CN105237090A (zh) 2016-01-13
CN105237090B true CN105237090B (zh) 2018-12-28

Family

ID=55034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8916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37090B (zh) 2015-11-17 2015-11-17 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370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3251B (zh) * 2016-06-29 2019-01-29 宫晶晶 一种桑黄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及专用培养基
CN108605655A (zh) * 2017-01-14 2018-10-02 新化县百芝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桑黄的培育方法
CN109168958B (zh) * 2018-10-11 2020-11-24 安康学院 一种桑黄栽培方法
CN109496692A (zh) * 2018-11-28 2019-03-2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桑黄培养基及其应用
CN109392592B (zh) * 2018-12-03 2020-09-29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桑黄栽培方法
CN110301283A (zh) * 2019-06-10 2019-10-08 江苏康能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桑黄工业化段木栽培方法
CN111527989B (zh) * 2020-04-01 2022-07-19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粗毛纤孔菌的培养基、人工栽培方法及应用
CN112812975B (zh) * 2021-01-19 2023-11-17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延边特产研究所) 一种培育桑黄母种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培育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5262A (zh) * 2009-02-19 2009-07-22 北京林业大学 桑黄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1816256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桑黄的菌种培养及桑黄的栽培方法
CN102786333A (zh) * 2012-06-21 2012-11-21 杭州清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桑黄袋料栽培培养基及采用该培养基栽培桑黄子实体的方法
CN105027974A (zh) * 2015-07-22 2015-11-11 四川晟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桑黄规模化人工培养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5262A (zh) * 2009-02-19 2009-07-22 北京林业大学 桑黄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1816256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桑黄的菌种培养及桑黄的栽培方法
CN102786333A (zh) * 2012-06-21 2012-11-21 杭州清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桑黄袋料栽培培养基及采用该培养基栽培桑黄子实体的方法
CN105027974A (zh) * 2015-07-22 2015-11-11 四川晟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桑黄规模化人工培养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37090A (zh) 2016-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7090B (zh) 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
CN103598010B (zh) 桑黄原生态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2786333B (zh) 桑黄袋料栽培培养基及采用该培养基栽培桑黄子实体的方法
CN105027974A (zh) 桑黄规模化人工培养栽培方法
CN102835248A (zh) 一种利用桑枝条栽培灵芝的方法
CN104478515B (zh) 用于培养杏鲍菇基质的发酵液、杏鲍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63704B (zh) 一种杏鲍菇的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4987156B (zh)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2037856B (zh) 一种简易蛹虫草菌种复壮的方法
CN105900692A (zh) 一种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CN104557244A (zh) 一种猴头菇的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6561269A (zh) 提高秀珍菇产量和氨基酸含量的栽培料及其栽培方法
CN105532266A (zh) 一种鸡枞菌栽培方法
CN102557792A (zh) 一种蟹味菇的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3583240A (zh) 利用生料栽培羊肚菌的方法
CN109337895A (zh) 一种优质高产富硒猴头菇菌种的生产方法
CN102550300A (zh) 一种用稻谷作培养基质栽培虫草的方法
CN104987151A (zh) 一种杏鲍菇的栽培基质及杏鲍菇的栽培方法
CN104798602A (zh)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6856984A (zh) 一种珊瑚状猴头菌树花及其栽培方法
CN104761386A (zh) 一种利用虎杖渣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及制备方法
CN107586725A (zh) 一种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及利用培养基培养冬虫夏草的方法
CN104641944A (zh) 一种用未脱壳的小麦作培养基质栽培虫草的方法
CN106922392A (zh) 一种富硒姬菇的培养料及富硒姬菇的培养方法
CN113079946A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及培养基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8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