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32663B - 一种生附片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附片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32663B
CN105232663B CN201510653755.6A CN201510653755A CN105232663B CN 105232663 B CN105232663 B CN 105232663B CN 201510653755 A CN201510653755 A CN 201510653755A CN 105232663 B CN105232663 B CN 1052326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aconiti
dry
aconiti lateralis
tag
unprocessed rad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537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32663A (zh
Inventor
曾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65375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326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32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2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32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326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附片加工方法,属于中药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加工得到的生附片能够有效抑制其褐变,表面光滑洁白。生附片加工过程保证了生附子内部组织与氧气隔绝,结合多个不同条件的干燥步骤,加工得到的生附片无褐变,光滑洁白,有效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含量不受影响,且未添加任何化学防褐变物质和其他外源物质,本方法得到的生附片的加工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产品品质高,在生附片及其它切片加工易褐变的中药材、果蔬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生附片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附片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附子常规是以炮制后的制附片入药,根据炮制方法不同分为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黄附片、刨附片等,原因在于未经炮制的生附片有较大的毒性。
生附片常用作四逆汤主药,毒性成分主要为双酯型生物碱。双酯型生物碱有很强的强心、镇痛、抗炎、局部麻醉的功能,经常应用于戒毒、外用镇痛药物以及生物杀虫剂中。随着双酯型生物碱药效活性的阐明,生附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目前的附子产业,大多关注附片的炮制和降毒,对生附片的加工重视程度不够,对其加工研究和利用生附片进行附片炮制研究极少,几乎是一个空白。
生附片的特点是双酯型生物碱含量高,加工过程简单,能部分解决附子收获期极短,易腐烂而不得不采用胆巴浸泡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作为提取和后续加工的原料。但生附子切片后极易褐变,切片在室温下(25-30℃)3-5min已经可以观察到明显褐变。目前市售的生附片常规加工方法及缺点主要如下:一种是农户鲜附子切厚片晒干或者简易烘烤干,褐变明显,且加工需要的时间太长,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一种是生产企业利用干燥设备高温干燥,附片厚3mm以上,表面糊化层厚一般达0.5-1mm以上,含量低、易水解和热解的乌头碱大大减少,褐变也十分明显,表面褐变物质还需进行清洗后再干燥,切面粗糙,商品品质差;还有一种是切片加工过程中使用化学抗褐变剂护色,用化学抗褐变剂或者植物源的天然抗褐变抑制剂也能够降低生附片加工过程的褐变,但化学褐变剂带来外源化学物质残留,天然抗褐变抑制剂成本高,同时也会带来外源成分残留,限制生附片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附片加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方法加工得到的生附片表面光滑洁白、无褐变,商品品质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附片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附子进行分级,进行第一步干燥;
2)在所述第一步干燥温度的基础上升温后进行第二步干燥,得到初干生附子;
3)将所述初干生附子切成片,在所述第二步干燥温度的基础上升温进行第三步干燥。
优选的是,步骤1)中第一步干燥的温度为40~50℃,时间为4-8小时。
优选的是,步骤1)中的分级为按照生附子质量进行分级,具体的,所述分级为:将生附子按照质量分成四级,包括一级生附子、二级生附子,三级生附子和四级生附子。一级生附子的质量为50g以上,二级生附子的质量为35-50g,三级生附子的质量为20-35g,四级生附子的质量为20g以下。
优选的是,步骤2)中第二步干燥的温度为55~65℃,时间为8-16小时。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步干燥前还包括自然晒干1~3天。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3)中的切片的厚度为0.5-2mm,65-90℃干燥,时间为4-8小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生附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生附子进行分级,进行第一步干燥;2)在所述第一步干燥温度的基础上升温后进行第二步干燥,得到初干生附子;将所述初干生附子切成片,在所述第二步干燥温度的基础上升温进行第三步干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了生附子在自然状况下其内部组织与氧气隔绝的特点,采用物理方法抑制生附片的褐变,未使用任何化学物质和其它外源物质,属绿色加工范畴。本方法采用同一批原料生产的生附片表面光滑洁白,双酯型生物碱含量与其他加工方法相当。本方法还适用于其他切片加工易褐变的中药材、果蔬等。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了步骤升温干燥,其原因在于生附子在单一较高温度下快速干燥,失水速度过快,造成附子大幅皱缩,制得的生附片片张小,干燥初期表层易糊化;长时间低温干燥不能有效防止褐变,干燥时间大幅延长,第三步干燥的温度高于第二步干燥的温度,第二步干燥的温度高于第一步干燥的温度,第一步、第二步干燥速度慢,第三步干燥速度较快,与目前生产上生附片干燥的时间相当。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在第一步干燥前利用太阳自然晒1-3天,可缩短干燥时间,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得到的生附片效果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加工的生附片与比较例1加工的生附片对比图;
图3是本发明加工的生附片与购买的生附片对比图;
图4是本发明加工过程中的生附片与自然晒干加工过程中生附片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附片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附子进行分级,进行第一步干燥;
2)在所述第一步干燥温度的基础上升温后进行第二步干燥,得到初干生附子;
3)将所述初干生附子切成片,在所述第二步干燥温度的基础上升温进行第三步干燥。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得到表面洁白、光滑、无褐变,商品品质好的生附片。
本发明将生附子按照质量进行分级后进行第一步干燥。本发明对所述生附子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生附子即可。本发明优选按照质量,将生附子分成四级,具体为,一级生附子、二级生附子,三级生附子、四级生附子。所述一级生附子的质量为50g以上,二级生附子的质量为35-50g,三级生附子的质量为20-35g,四级生附子的质量为20g以下。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1)中第一步干燥的温度优选为40~50℃,更优选为45℃;所述第一步干燥的时间优选为4-8小时,更优选为6小时。
本发明优选在进行第一步干燥前,优选将分级前或分级后的生附子自然晒干1~3天,更优选自然晒干3天。
完成所述第一步干燥后,本发明将所述第一步干燥的温度升温进行第二步干燥,得到初干生附子。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2)中第二步干燥的温度优选为55~65℃,更优选为60℃;所述第二步干燥的时间优选为8-16小时,更优选为10小时。在本发明中,由第一步干燥的温度升温至第二步干燥的温度的升温速率优选为10℃/h。
完成所述第二步干燥后,本发明将初干生附子切成片进行第三步干燥,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3)中第三步干燥的温度优选为65~90℃,更优选为80℃;所述第三步干燥的时间优选为4-8小时,更优选为6小时,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3)中的切片的厚度优选为0.5-2mm,更优选为1mm。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述实施例中,原料均为市售商品。
实施例一:
1、将江油彰明产鲜生附子洗净分级;
2、将大小基本一致的单个重量大于50g的鲜生附子装入篮中,放入烘箱中45℃干燥6小时,升温至60℃干燥10小时;
3、将初干生附子切1mm片,升温至80℃干燥6小时,得到表面光洁、无褐变,商品品质好的生附片。
本申请得到的生附片效果图如图1所示,表面光洁、无褐变。将本申请得到的生附片与其它加工方法得到的生附片进行对比,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左上方产品的加工方法是切片后自然晒干(5d),右上方产品加工方法为常规烘干(60℃,32h),左下方产品加工方法为化学防褐变处理后再进行烘干(60℃,32h),右下方产品为本法发明加工的生附片。本发明加工的生附片与购买的生附片对比结果如图3所示,左边为本法制得的产品,右边为购买的生附片。最后将本发明加工过程中的生附片与自然晒干加工过程中生附片作对比,结果如图4,上方产品为本法制得,下方为自然晒干得到的。
实施例二:
1、将江油彰明产鲜生附子洗净分级;
2、将大小基本一致的单个重量介于35-50g的鲜附子装入篮中,放入烘箱中45℃干燥4小时,升温至60℃干燥8小时;
3、将初步干燥的附子切1mm片,继续在80℃干燥6小时,得到表面光洁、无褐变,商品品质好的生附片。
实施例三:
1、将江油彰明产鲜生附子洗净分级;
2、将大小基本一致的单个重量介于20-35g的鲜附子装入篮中,放入烘箱中45℃干燥4小时,升温至60℃干燥6小时;
3、将初步干燥的附子切1mm片,继续在80℃干燥6小时,得到表面光洁、无褐变,商品品质好的生附片。
双酯型生物碱的测定
1、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生附子粉1g,加浓氨1mL润湿,加乙醚40ml超声处理50min,过滤,每次10ml乙醚洗涤3次收集、合并所有滤液,放入恒温水浴锅中(50℃)挥干溶剂。加入甲醇溶解残渣,定容到10ml的容量瓶。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对照品新乌头碱3.0mg、乌头碱1.5mg和次乌头碱2.5mg,置同一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配成质量浓度为新乌头碱0.30mg/ml、乌头碱0.15mg/ml和次乌头碱0.25m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以微孔滤膜(0.45μm)滤过,低温保藏并以此配制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
3、色谱条件
KromasilC18(250mm×4.6mm,5.0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乙二胺;梯度洗脱,乙腈的体积分数为:0-15min,35%-50%;15-30min,50%-75%;30-35min,75%-35%;35-60min,35%;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232nm;进样量10μL。
4、测定结果(单位ug/g)
鲜生附子采自四川江油彰明镇。
说明:表中自然晒干条件为5d;低温烘干条件为60℃,32h;化学防褐变处理条件为60℃,32h;高温烘干条件为100℃,24h。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生附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附子进行分级,进行第一步干燥;所述第一步干燥的温度为40~50℃,时间为4-8小时;
2)在所述第一步干燥温度的基础上升温后进行第二步干燥,得到初干生附子;所述第二步干燥的温度为55~65℃,时间为8-16小时;
3)将所述初干生附子切成片,在所述第二步干燥温度的基础上升温进行第三步干燥;所述第三步干燥的温度为65~90℃,时间为4-8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附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干燥前还包括自然晒干1~3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附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分级为按照质量进行分级,具体的,所述分级为:
将生附子按照质量分成四级,包括一级生附子、二级生附子,三级生附子和四级生附子;所述一级生附子的质量为50g以上,所述二级生附子的质量为35-50g,所述三级生附子的质量为20-35g,所述四级生附子的质量为20g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附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切片的厚度为0.5-2mm。
CN201510653755.6A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生附片加工方法 Active CN1052326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3755.6A CN105232663B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生附片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3755.6A CN105232663B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生附片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32663A CN105232663A (zh) 2016-01-13
CN105232663B true CN105232663B (zh) 2019-04-26

Family

ID=55030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53755.6A Active CN105232663B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生附片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326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0057A (zh) * 2023-06-26 2023-10-13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干附子和干附片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6758A (zh) * 2012-03-31 2013-10-23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制附片的炮制加工方法
CN104173483A (zh) * 2014-09-02 2014-12-03 徐自升 一种附子药材鲜切加工工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6758A (zh) * 2012-03-31 2013-10-23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制附片的炮制加工方法
CN104173483A (zh) * 2014-09-02 2014-12-03 徐自升 一种附子药材鲜切加工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生附片褐变抑制试验研究;曾昱维;《北京农业》;20150331;第112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32663A (zh) 2016-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onglertjunya et al. Properties of lignin extracted from sugarcane bagasse and its efficacy in maintaining postharvest quality of limes during storage
CN105232663B (zh) 一种生附片加工方法
CN106866840A (zh) 一种表面活性剂增效微波辐射提取百香果皮中果胶的方法
Joshi et al. Studies on standardization of enzyme concentration and process for extraction of tamarind pulp, variety Ajanta.
CN104906166B (zh) 一种米炒党参饮片的制备方法
CN104489157A (zh) 一种锌硒天麻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67494A (zh) 一种提取椰子油的方法
CN112574815A (zh) 一种花椒油的制备工艺
Khomych et al. Development of resource effective and cleaner technologies using the waste of plant raw materials
CN106136117A (zh) 一种用高红素鲜番茄生产番茄红和浓缩番茄汁的方法
JPS63290825A (ja) 抗菌剤
CN110003999B (zh) 一种山茶籽洗洁粉及其制备工艺
CN107348017A (zh) 一种鲜花椒的综合利用方法
KR101449488B1 (ko) 매실과립 제조방법
KR20170032262A (ko) 잼을 만드는 방법
KR102642555B1 (ko) 열수 추출법을 이용한 편백나무 잎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CN112107545A (zh) 叶绿素创可喷抑菌液制作方法及提取装置
KR102639649B1 (ko) 감귤 과피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CN111561805A (zh) 一种提升当归品质的微波真空干燥方法
CN112167332A (zh) 一种梨属水果用复合涂膜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462495A (zh) 一种环保木蜡油的制备方法
CN103371393A (zh) 芦柑、苦瓜复合果蔬饮料
KR102569361B1 (ko) 저장기간을 향상시키는 천연항균제의 제조방법
JP2014033995A (ja) 植物エキスの製造方法
CN113583471B (zh) 工业化生产高品质辣椒红色素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