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90079B - 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90079B
CN105190079B CN201480016695.0A CN201480016695A CN105190079B CN 105190079 B CN105190079 B CN 105190079B CN 201480016695 A CN201480016695 A CN 201480016695A CN 105190079 B CN105190079 B CN 1051900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cam
rotatable parts
outlet side
side rota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66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90079A (zh
Inventor
郭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90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0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90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00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and provided with brak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65Gear wheel driven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67Ratchet mechanis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1/00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 F16D51/10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exclusively radially-movable brake-shoes
    • F16D51/12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exclusively radially-movable brake-shoes mechanically actua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1/00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 F16D51/16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brake-shoes pivoted on a fixed or nearly-fixed axis
    • F16D51/32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brake-shoes pivoted on a fixed or nearly-fixed axis with three or more brake shoes
    • F16D51/34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brake-shoes pivoted on a fixed or nearly-fixed axis with three or more brake shoes extend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from their pivots
    • F16D51/36Brakes with outwardly-movable braking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a drum or the like shaped as brake-shoes pivoted on a fixed or nearly-fixed axis with three or more brake shoes extend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from their pivots mechanically actua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9/00Self-acting brakes, e.g. coming into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8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internally-engaging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8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internally-engaging brakes
    • F16D65/09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22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pressing members apart, e.g. for drum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7/00Auxiliary mechanisms
    • F16D2127/001Auxiliary mechanisms for automatic or self-acting brake operation
    • F16D2127/004Auxiliary mechanisms for automatic or self-acting brake operation direction-responsiv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动装置(3),该制动装置(3)具有:外圈(10);制动凸轮(20),其具有制动面(21);输出侧转动部件(30),其配置在各制动凸轮(20)的径向内侧。制动装置(3)具有弹簧(81),弹簧(81)设置在3个制动凸轮(20)中的至少相邻的一对制动凸轮(20)之间,该弹簧(81)对该一对制动凸轮(20)施力,以使该一对制动凸轮(20)相离。

Description

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用座椅的高度调整机构等的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座椅的高度调整机构中使用制动装置,在该制动装置中,通过操作设置在输入侧的能够上下摇动的操作柄能够使输出轴转动,然而,即使在因座椅和乘坐者自身的重量而产生的使座椅下降的力作用于输出轴时,该输出轴也不会转动(例如,参照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表2002-511035号)。
像这样的制动装置具有外圈、多个制动凸轮(夹紧部件)以及输出侧转动部件(具有翼部的螺栓),其中,外圈具有圆筒状的内周面;多个制动凸轮与该内周面相向配置;输出侧转动部件配置在制动凸轮的内侧。并且,输入给制动凸轮的转动力由该制动凸轮被传递给输出侧转动部件,使输出侧转动部件能够转动。然而,如果要反过来使输出侧转动部件转动,由于输出侧转动部件与制动凸轮抵接,对该制动凸轮施加作用力,该作用力主要作为向外圈推压制动凸轮的作用力发挥作用,输出侧转动部件施加给制动凸轮的转动力无法超过制动凸轮和外圈之间能够产生的摩擦力,因而,制动凸轮也就不会转动。
发明内容
如果制动凸轮松旷地安装在外圈内,可能会导致多个制动凸轮的配置平衡关系变差,或者制动凸轮和外圈的内周面的紧密性变差,不能有效地产生制动力。
另外,人们希望实现制动装置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本发明的第1课题为,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产生制动力,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的制动装置,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简化制动装置的结构。
在制动装置中,构成壳体的部件,例如外圈和罩部件通常通过咬合方式固定在一起(例如,参照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153675号的图1、图8所示的形状)。
然而,如果通过咬合方式使构成壳体的部件固定在一起,需要形成用于咬合的凸起形状以及与该凸起卡合的凹进形状等,从而导致形状变得复杂。另外,对于在产生制动力时受到较大应力作用的外圈而言,其形状尽可能简化的话有利于提高强度,从而能够在保证所需强度的同时,实现制动装置的轻量化。
本发明的第2课题为,能够不通过咬合方式使构成装置壳体的各部件固定在一起,简化制动装置的构件的形状,实现轻量化。
作为制动装置的结构,有时采用如下两种结构,即,在输出侧转动部件受到逆向输入的转动力(不是操作柄传递来的力)作用时,制动凸轮沿一个转动方向以及另一个转动方向这两个转动方向(第1和第2转动方向)都不能够转动(在本说明书中称为“双向型”);在对输出侧转动部件施加逆向输入的转动力时,制动凸轮仅不能沿一个转动方向转动(本说明书中称为“单向型”)。并且,通过最小限度的构件变更使这两种结构变的紧凑,便有利于进行生产。
本发明的第3课题为,提供一种通过最小限度的结构变更,就能够作为双向型的制动装置使用的单向型制动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少部件个数,实现装置的紧凑化以及轻量化。
制动装置与用于使制动装置动作的棘轮装置组合来作为离合单元使用(例如,参照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153675号)。
在像这样的离合单元中,配置在棘轮装置的壳体内的一个部件的移动受到限制,使之不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在现有技术中,通过焊接方式将该部件与壳体固定在一起。
但是,对于要求有充分的连接强度的部位,采用焊接方式是很有效的,然而,在对不怎么需要较高强度的部位进行固定时,焊接方式未必适合。其原因在于:例如,由于焊接而产生凸起(在本实施方式中称为“焊缝”),因而需要除去焊缝,或者,需要设置足够的间隙,以使其他的构件不会干涉到焊接。
本发明的第4课题为,提供一种能够不实施不必要的焊接,有效地进行制造的离合单元。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产生足够的制动力的离合单元。
为了解决上述第1课题,本发明的制动装置具有外圈、制动凸轮以及输出侧转动部件,其中,所述外圈具有圆筒状的内周面;所述制动凸轮沿圆周方向在所述外圈的径向内侧排列配置有3个,其具有制动面和凸轮面,所述制动面与所述内周面相面对配置且能够与该内周面接触;所述凸轮面朝向所述径向内侧,所述内周面的中心轴线到所述凸轮面上不同位置间的距离逐渐变化;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配置在各所述制动凸轮的所述径向内侧,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具有能够与所述凸轮面抵接的抵接部,在对所述制动凸轮施加转动力矩时,所述凸轮面推压所述抵接部,使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转动,另外,在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受到逆向输入转动力时,至少一个转动方向上的逆向输入转动力使得,所述抵接部推压所述凸轮面,使所述制动面被推到所述外圈的所述内周面上,从而使所述制动凸轮不会转动,所述制动装置还具有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设置在3个所述制动凸轮中的至少一对相邻的制动凸轮之间,所述施力部件对所述一对制动凸轮施力,以使该一对制动凸轮相离。
采用像这样的结构时,施力部件对相邻的制动凸轮施力,使该相邻的制动凸轮相离,因而能够消除制动凸轮和外圈的间隙,使制动凸轮的配置平衡关系不容易被破坏。从而能够提高制动凸轮和外圈的内周面的紧贴性,以使制动凸轮与内周面之间能够有效地产生摩擦力,并且有效地产生制动力。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制动装置能够有效地产生制动力,因而通过采用减小制动凸轮的厚度等方式,能够实现制动装置的小型化以及轻量化。还有,在本发明的制动装置中,制动凸轮设置有3个,因而,在对该制动凸轮施加了转动力矩时,制动凸轮的凸轮面从3个方向夹持住输出侧转动部件,由此能够使输出侧转动部件的轴心保持稳定,以使该输出侧转动部件稳定地动作。
在上述的制动装置中,可以在各相邻的制动凸轮之间都配置有所述施力部件,使各相邻的制动凸轮相离。
通过在各制动凸轮之间都设置施力部件,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制动凸轮的配置平衡关系。
在上述的制动装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3个所述制动凸轮中的第1制动凸轮具有支承一个施力部件的一端的第1支承面,第2制动凸轮具有支承所述一个施力部件的另一端的第2支承面,所述第1支承面和所述第2支承面以越靠近径向内侧间隔越远的方式倾斜,所述一个施力部件与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接触。
采用像这样的结构时,一个施力部件的两端被第1支承面和第2支承面支承,第1支承面和第2支承面越靠近径向外侧,两者的间隔越大,因而,由一个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使施力部件产生向径向外侧偏移的力。因此,施力部件与第1支承面、第2支承面以及内周面这三处接触,能够自主地使自身所处的位置保持稳定,因而,不需要在制动凸轮上设置限制施力部件的位置的突起等,能够简化结构。
另外,在上述的制动装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3个所述制动凸轮中的第1制动凸轮具有支承一个施力部件的一端的第1支承面,第2制动凸轮具有支承所述一个施力部件的另一端的第2支承面,所述第1支承面和所述第2支承面以越靠近径向内侧间隔越远的方式倾斜,所述一个施力部件与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接触。
采用像这样的结构时,一个施力部件的两端被第1支承面和第2支承面支承,第1支承面和第2支承面越靠近径向内侧,两者的间隔越大,因而,由一个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使施力部件产生向径向内侧偏移的力。因此,施力部件与第1支承面、第2支承面以及内周面这三处接触,能够自主地使自身所处的位置保持稳定,因而,不需要在制动凸轮上设置限制施力部件的位置的突起等,能够简化结构。
在上述的各制动装置中,优选所述施力部件由螺旋弹簧构成,该螺旋弹簧在整个长度范围内与所述内周面接触。
采用像这样的结构时,螺旋弹簧被稳定地支承在内周面上,能够使制动装置稳定地动作。
在上述的各制动装置中,优选所述制动凸轮具有支承所述施力部件的一端或者另一端的支承面,所述施力部件配置在所述凸轮面的延长面和所述支承面相交的位置的径向外侧。
采用像这样的结构时,由于能够将施力部件配置在远离输出侧转动部件的位置上,因而能够抑制施力部件与输出侧转动部件等的转动轴线周围的构件相干涉。
在上述的各制动装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还具有摩擦力产生部件,所述摩擦力产生部件与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卡合,并且与所述内周面压力接触,在从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的轴向观察时,该摩擦力产生部件与所述施力部件重叠配置。
采用像这样的结构时,由摩擦力产生部件能够抑制施力部件向轴向偏移。
在上述的各制动装置中,优选还具有与所述制动凸轮卡合的输入侧转动部件,该输入侧转动部件与所述制动凸轮卡合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位于配置有所述施力部件的范围内。
采用像这样的结构时,与输入侧转动部件和制动凸轮卡合的部分与施力部件在径向上偏移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制动凸轮的形状,抑制大型化。
在上述的各制动装置中,优选还具有与所述制动凸轮卡合的输入侧转动部件,该输入侧转动部件与所述制动凸轮接触的面在径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施力部件与所述制动凸轮接触的面在径向上的尺寸。
采用像这样的结构时,能够在径向上减小输入转动部件的尺寸,抑制制动装置大型化。
在上述的各制动装置中,优选所述施力部件可以仅设置在一对制动凸轮之间。
采用像这样的结构时,与3个制动凸轮抵接的输出侧转动部件的各抵接部推动凸轮面的力适当地保持平衡,在制动装置被施加了振动等时,也能够保持较高的制动力。
另外,为了解决第2课题,在本发明的制动装置中,优选所述外圈具有一对位于所述内周面的径向外侧的侧表面,所述一对侧表面与所述内周面的轴线垂直,所述外圈的所述一对侧表面中的一个被焊接在用于支承所述制动装置的钣金部件上。
采用像这样的结构时,用于支承制动装置的作为构成壳体的一部分的构件的钣金部件和外圈不是通过咬合方式固定在一起的,而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的,因而能够简化外圈的形状。从而能够使需要较大应力的外圈形成为在力学上有利的简单的圆筒形状,实现制动装置的轻量化。
在上述的各制动装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侧表面和所述钣金部件通过激光焊接方式被焊接在一起。
这样,通过激光焊接方式将外圈的侧表面与板金部件焊接在一起,能够抑制因焊接时产生的热量而导致的外圈10的形状扭曲,有效地产生制动力,并且能够抑制由热量导致的强度下降,使外圈在强度上有余量。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的第3课题,优选本发明的制动装置还具有输入侧转动部件和转动力传递部件,其中,所述输入侧转动部件在转动方向上与所述各制动凸轮卡合;所述转动力传递部件具有:卡合部,其与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卡合,并与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一起转动;传动部,其在所述制动凸轮和所述输入侧转动部件之间于第1转动方向上能够与所述输入侧转动部件接触,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具有第1抵接部和第2抵接部,其中,在沿所述第1转动方向对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施加逆向输入转动力时,所述第1抵接部能够与所述凸轮面抵接;在沿所述第2转动方向对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施加逆向输入转动力时,所述第2抵接部能够与所述凸轮面抵接,在由所述输入侧转动部件对所述制动凸轮施加转动力矩时,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转动,在对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施加第1转动方向上的逆向输入转动力矩时,所述传动部通过所述输入侧转动部件使所述制动凸轮转动,在对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施加第2转动方向上的逆向输入转动力矩时,所述第2抵接部推压所述凸轮面,将所述制动面推到所述外圈的内周面上,使所述制动凸轮不会转动。
采用像这样的结构时,在对输出侧转动部件施加第1转动方向上的逆向输入转动力矩时,传动部通过输入侧转动部件使制动凸轮转动,在对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施加第2转动方向上的逆向输入转动力矩时,第1抵接部推压凸轮面,将制动面推到外圈的内周面上,以使制动凸轮不会转动,因而,能够将本发明的制动装置作为单向型的制动装置来使用。并且,在放开转动力传递部件等、解除转动力传递部件在输入侧转动部件与制动凸轮之间于转动方向上与该输入侧转动部件卡合的状态时,对沿第1转动方向输入侧转动部件施加转动力矩,此时,第1抵接部推压凸轮面,将制动面推到外圈的内周面上,以使制动凸轮不会转动。即,能够将本发明的制动装置作为双向型的制动装置来使用。
在上述的制动装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转动力传递部件与所述内周面压力接触。
在制动装置中,有时设置产生作为阻力的摩擦力的部件(本说明书中为“摩擦力产生部件”),以在使输入侧转动部件转动时,使输出侧转动部件不会在已输入给该输出侧转动部件的力矩的作用下发生突然动作。在转动力传递部件与内周面压力接触的结构中,由于转动力传递部件兼作摩擦力产生部件,因而能够减少构件个数。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的第4课题,本发明的离合单元具有:上述的各制动装置;棘轮装置,其能够将通过操作操作部件产生的输入力矩传递给所述制动装置,并且能够阻断该传递,所述棘轮装置能够与所述制动装置卡合,且具有输出环、操作输入部件、多个可动片、罩部件、侧壁部以及限制部件,其中,所述输出环能够以自身轴线为中心转动;操作输入部件与所述操作部件卡合,并且与所述操作部件一起摇动;多个可动片通过与所述操作输入部件和所述输出环卡合,能够传递所述输入力矩,并且,多个可动片通过与所述操作输入部件和所述输出环脱离,能够阻断所述输入力矩的传递;所述罩部件罩住所述多个可动片的一个侧表面;限制部件具有侧壁部和多个限制部,所述侧壁部罩住所述多个可动片的另一个侧表面;所述多个限制部在所述输出环的圆周方向上限制所述多个可动片的移动,所述限制部件与所述罩部件嵌合,并且不能够相对于所述罩部件转动。
采用像这样的结构,限制部件通过与罩部件相嵌合而被限制相对于该罩部件转动,因而不需要通过焊接方式将两者固定在一起,从而能够简单地进行制造。并且,限制部件限制可动片沿圆周方向移动,且罩住该可动片的侧表面一侧,因而不需要较大的负荷,从而,即使通过嵌合方式来限制转动,也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
在上述的离合单元中,优选所述限制部件通过压入方式与所述罩部件相嵌合。
通过压入嵌合将限制部件固定在罩部件上,能够牢固地固定住限制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乘坐用座椅的侧视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合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制动装置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沿图3中的线Z-Z剖切而成的离合单元的剖视图。
图5是棘轮装置的横向剖视图。
图6是由罩部件一侧观察到的离合单元的立体图。
图7中(a)是表示限制部和嵌合孔的压入状态的放大主视图,图7中(b)是沿图7中(a)中的线Y-Y剖切而成的表示限制部和嵌合孔的压入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说明棘轮装置的动作的图,表示使操作输入部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情况。
图9是说明棘轮装置的动作的图,表示使操作输入部件沿逆时针方向转回的情况。
图10是说明制动装置的动作的图,表示对输出环施加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的情况。
图11是说明制动装置的动作的图,表示对输出侧转动部件施加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力的情况。
图12是说明施力部件的配置结构的第1变形例的制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说明施力部件的配置结构的第2变形例的制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焊接部位的变形例的离合单元的主视图。
图15是表示板金部件的其他例子的座椅框架的侧视图。
图16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合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制动装置的横向剖视图。
图18是说明制动装置的动作的图,表示对输出环施加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的情况。
图19是说明制动装置的动作的图,表示对输出环施加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力的情况。
图20是说明制动装置的动作的图,表示对输出侧转动部件施加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的情况。
图21是说明制动装置的动作的图,表示对输出侧转动部件施加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力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如图1所示,一个实施方式的离合单元1适用于公知的高度调整机构,该高度调整机构用于调整作为乘坐用座椅的一个例子的车辆用座椅S的椅座S1的高度。在离合单元1中,在操作输入部件50上安装有操作柄LV,通过操作操作柄LV,使后述的输出侧转动部件30转动,以驱动高度调整机构,从而能够调整椅座S1的高度。具体来说,当从中间位置N向上操作操作柄LV时,椅座S1的位置上升规定量,当从中间位置N向下操作操作柄LV时,椅座S1的位置下降规定量。另外,在将操作柄LV由上方或者下方的位置返回中间位置N时,输出侧转动部件30不会转动。
如图2所示,在离合单元1具有内部收装有多个部件的壳体100。另外,壳体100由圆筒部、即外圈10、作为安装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安装板85以及罩部件60组合而成。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配置罩部件60和操作输入部件50的图2的左侧称为“输入侧”,将配置输出侧转动部件30的图2的右侧称为“输出侧”。
离合单元1具有:棘轮装置2,其设置在输入侧,用于传递由操作输入部件50的摇动动作而产生的输入力矩以及切断该输入力矩的传递;制动装置3,其设置在输出侧,用于将来自棘轮装置2的输入力矩传递给输出侧转动部件30的输出齿轮35,并且,切断输出齿轮35受到的逆向输入扭矩(不是输出侧转动部件30传递给输出齿轮35的扭矩)的传递。
接下来,对棘轮装置2和制动装置3的构件进行大致说明,该棘轮装置2具有操作输入部件50、限制部件71、同时作为制动装置3的输入侧转动部件的输出环40、作为可动片的一个例子的转动辊72以及回位弹簧73。另外,制动装置3具有外圈10、作为制动力产生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制动凸轮20、作为施力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弹簧81、输出侧转动部件30、作为摩擦力产生部件的一个例子的摩擦环82以及垫圈75。并且,输出环40不仅是棘轮装置2的输出部件,还是制动装置3的输入部件,其既属于棘轮装置2,又属于棘轮装置3,是二者的共用部件。
接下来,对制动装置3和棘轮装置2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对制动装置3的结构进行说明。
外圈10由具有规定厚度的环构成,其具有内周面11、圆筒状的外周面12以及连接内周面11和外周面12的一对侧表面13、14。一对侧表面13、14比内周面11靠外圈10的径向外侧,该一对侧表面13、14为与内周面11的轴线垂直的平面。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径向和圆周方向以外圈10为基准。
与外圈10一起构成壳体100的一部分的安装板85为用于支承制动装置3的钣金件。在安装板85上形成有2个安装孔85B,这2个安装孔85B为用于将制动装置3安装在椅座S1的框架等上的安装部。另外,在安装板85的中央形成有用于输出侧转动部件30通过的通孔85A。外圈10与安装板85固定在一起,能够将离合单元1安装在各种装置上。
通过冲压成型操作对厚板进行冲裁加工,从而形成外圈10,如图4和图6所示,在外圈10的位于输入侧的侧表面13上,作为内周的边缘的内周缘13A和作为外周的边缘的外周缘13B呈塌角形状,这是进行冲裁加工时形成的。另外,位于输出侧的侧表面14的内周缘14A和外周缘14B不具有塌角形状。并且,外圈10的位于输出侧的侧表面14的不具有塌角形状的外周缘14B通过激光焊接与安装部85的位于输入侧的表面焊接在一起。因此,能够提高侧表面14和安装板85的紧密性,另外,由于外周缘14B与安装板85相紧贴,因而,能够良好地采用焊接方式将两者连接在一起。
如图6所示,外周缘14B的整周范围均被实施了焊接。由于安装板85与外圈10的侧表面14的整周范围焊接在一起,因而,不仅能够提高焊接的强度,还能够用外圈10进一步对安装板85进行加固。并且,沿环形的侧表面14的最外周部分将侧表面14和安装板85焊接在一起,因此,能够提高由焊接形成的保持力,以应对在转动方向上受到的力。
另外,从安装板85的配置有外圈10的一侧进行该激光焊接,从而能够使焊缝85L不容易从安装板85的位于外侧(输出侧)的表面突出出来。
因此,不需要除去焊缝85L,或者,不需要因考虑到焊缝85L的凸起而使其他构件避开。
参照图2,制动凸轮20为与外圈10之间产生制动力的部件,该制动凸轮20沿圆周方向隔开相等间隔配置有3个,该3个制动凸轮20配置在外圈10的内侧。制动凸轮20具有:主体部20A,其沿圆周方向延伸;突出部20B,其从主体部20A的圆周方向两端部向径向外侧突出。在突出部20B的位于径向外侧的顶端形成有与外圈10的内周面11相面对配置的制动面21。该制动面21具有半径与外圈10的内周面11的半径相等的圆筒面(圆周面),在制动凸轮20向径向外侧被施力时,该制动面21与外圈10的内周面11相紧贴。
在制动凸轮20的一对制动面21之间形成有直径小于制动面21的呈圆筒面状的外周面22。另外,制动凸轮20的位于径向内侧的表面为朝向外圈10的中心轴线的平面。该平面为内周面11的中心轴线(即,输出侧转动部件30的中心轴线)到平面上不同位置间的距离逐渐变化的凸轮面23,凸轮面23与后述的输出侧转动部件30相抵接。并且,制动凸轮20具有连接凸轮面23的两端部和2个制动面21的端部的端面24,该端面24位于制动凸轮20的圆周方向上的端部。另外,在制动凸轮20上,于制动面21和外周面22之间的台阶上形成有朝向圆周方向的转动力输入面25。
如图3所示,端面24包括朝向顺时针方向的端面24A和朝向逆时针方向的端面24B。相面对的端面24A和端面24B并不平行,两者以越靠近径向外侧间隔越远的方式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端面24A、24B也相对于径向倾斜。并且,在相面对的端面24A、24B之间配置有由压缩螺旋弹簧构成的弹簧81,该弹簧81以被施加了初始负荷的状态配置,作为第1制动凸轮的第1支承面的端面24A支承该弹簧81的一端,作为第2制动凸轮的第2支承面的端面24B支承该弹簧81的另一端。由于端面24A和端面24B以越靠近径向外侧间隔越远的方式倾斜,因而,弹簧81自动地向径向外侧移动,与外圈10的内周面11接触,其周围被内周面11、端面24A以及端面24B包围并支承,从而使该弹簧81的位置保持稳定。另外,由于弹簧81施力使相邻的制动凸轮20相离,因此能够消除制动凸轮20和外圈10之间的松旷状态,使各制动凸轮20的配置平衡关系不容易被破坏。
还有,弹簧81的整个长度范围内的部分与内周面接触,从而,该弹簧81能够稳定地支承在内周面11上,使制动装置3稳定的动作。另外,弹簧81比作为支承面的端面24A、24B和凸轮面23的延长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凸轮面23本身)相交的位置27更靠径向外侧。从而,弹簧81配置在远离输出侧转动部件30的位置上,因而能够抑制弹簧81与输出侧转动部件30等位于转动轴线周围的构件相干涉。
如图4所示,制动凸轮20的位于输出侧的侧表面能够相对于安装板85滑动,并且,该制动凸轮20的制动面21能够相对于外圈10的内周面11滑动。这里,如上所述,由于外圈10和安装板85沿外圈10的外周缘14B被焊接在一起,因而,在内周面11和安装板85的位于输入侧的表面所构成的角部没有焊缝,能够确保制动凸轮20顺利地动作。
参照图2,输出侧转动部件30具有:轴状的作用部31;凸缘部32,其形成于该作用部31的输出侧;支承轴部33,其从作用部31向输入侧突出,与作用部31同轴配置且直径小于该作用部31的直径;轴部37,其从支承轴部33向输入侧突出,与支承轴部33同轴配置且直径小于该支承轴部33;输出齿轮35,其向凸缘32的输出侧突出而形成。输出齿轮35穿过安装板85的通孔85A向输出侧突出。
如图3所示,作用部31整体大致呈圆柱形,该圆柱形具有比3个凸轮面23的内接圆的直径稍大的直径。并且,在作用部31的与三个凸轮面23相面对的部分上形成有相向面34,该相向面34由平面构成,其与凸轮面23隔开微小间隙并与该凸轮面23相面对。作用部31的圆筒状的外周面31A和相向面34的分界处形成舒缓过渡的角部,此部位为在使制动凸轮20或者输出侧转动部件30转动时与凸轮面23抵接的部分,如图3所示,该角部包括相当于相向面34的位于逆时针方向一侧的缘部的抵接部36A(第2抵接部)和相当于相向面34的位于顺时针方向一侧的缘部的抵接部36B(第1抵接部)。第1抵接部36B能够在沿逆时针方向(第1转动方向)对输出侧转动部件30施加转动力时与凸轮面23抵接,第2抵接部36A能够在沿逆顺时针方向(第2转动方向)对输出侧转动部件30施加转动力时与凸轮面23抵接。
如图2所示,摩擦环82在制动装置3的制动力中断的瞬间产生摩擦力,以抑制输出侧转动部件30骤然开始动作。摩擦环82具有环部82A和摩擦力产生臂82B,其中,环部82A具有与输出侧转动部件30的作用部31的外周的形状相一致的孔;摩擦力产生臂82B的顶端部与外圈10的内周面11压力接触。通过环部82A的孔与作用部31相卡合,摩擦环82能够与输出侧转动部件30一起转动。
摩擦力产生臂82B相对于径向倾斜,沿图3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向径向外侧延伸。因此,摩擦环82在沿图3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容易与外圈10的内周面11产生摩擦,因而,与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情况相比,摩擦环能够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因此,在离合单元1适用于车辆用座椅S的高度调整机构的制动器的情况下,当以在输出侧转动部件3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车辆用座椅S下降的方式进行组装时,能够有效地抑制车辆用座椅S出现所不期望的下降动作。
另外,摩擦力产生臂82B配置在弹簧81的输入侧,在从输出侧转动部件30的轴向观察时,该摩擦力产生臂82B与弹簧81重叠配置。从而能够抑制弹簧81向轴向的输入侧偏移。
参照图2,垫圈75具有直径稍微比输出侧转动部件30的轴部37的外径小的孔75A,轴部37被压入该孔75A中(参照图4)。垫圈75的外径大于后述的罩部件60的支承孔64的外径,利用该垫圈75能够使输出侧转动部件30不会向输出侧脱离。
接下来,对棘轮装置2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输出环40能够以外圈10及输出侧转动部件30等的轴线为中心转动,该输出环40为通过与制动装置3的制动凸轮20相卡合来传递棘轮装置2的转动输出的部件。输出环40通过对金属板进行钣金加工制造而成,其具有薄板状的压力接收环部41和多个卡爪42,其中,卡爪42由压力接收环部41向输出侧突出。压力接收环部41的内周面41A具有圆形截面。
卡爪42隔开相等间隔设置有6个,如图3所示,卡爪42以两个两个地分别插入一个制动凸轮20的一对突出部20B之间的方式配置。即,所述制动凸轮20的一对突出部20B之间的空间大小以能够插入两个卡爪42的方式设定,突出部20B和卡爪42之间能够形成有稍小的间隙。另外,各卡爪42在径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并且以相同的大小配置。
并且,卡爪42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位于配置有弹簧81的范围内,作为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整个卡爪42在径向上位于配置有弹簧81的范围内。即,卡爪42与弹簧81同心配置。从而,与将卡爪42和弹簧81偏移配置在径向上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制动凸轮20的形状,抑制制动凸轮20的大型化。
另外,卡爪42与制动凸轮20卡合的表面在径向上的尺寸小于弹簧81与制动凸轮20接触的表面在径向上的尺寸,从而能够在径向上减小输出环40的尺寸,抑制制动装置3的大型化。
如图2所示,操作输入部件50与操作柄LV卡合并能够与该操作柄LV一起转动,另外,该操作输入部件50通过作为可动片的转动辊72与输出环40卡合,将来自操作柄LV的转动力矩传递给给输出环40。为此,操作输入部件50具有凸轮板部51和由该凸轮板部51向输入侧延伸出来的2个操作柄卡合部52。
如图5所示,位于凸轮板部51的外周面上的3处小径部53和3处大径部54交互配置,由平面构成的凸轮面55连接在小径部53和大径部54之间。由于小径部53和大径部54的交替位置共有6处,因而,与之相对应,凸轮面55形成有6个。凸轮面55上不同位置到中心轴线的距离是逐渐变化过度的。
在凸轮面55与压力接收环部41的内周面41A之间分别配置有转动辊72。由后述的动作说明可知,转动辊72通过与操作输入部件50和输出环40相卡合,来传递输入力矩,另外,转动辊72通过脱离操作输入部件50和输出环40,来切断输入力矩的传递。转动辊72与凸轮面55相对应共配置有6个。如图4所示,凸轮面55在轴向上的长度大于转动辊72在轴向上的长度的一半,该凸轮面55能够在包括转动辊72的轴向上的中心部(参照中心线C1)的范围内与该转动辊72相抵接。从而,凸轮面55与压力接收环部41能够稳定地将转动辊72夹持在两者之间。
这里,参照图2,对限制部件71进行说明,限制部件71为限制转动辊72的位置的部件,其具有侧壁部71A和3个限制部71B,其中,侧壁部71A罩住多个转动辊72的位于输出侧的侧表面;3个限制部71B分别由侧壁部71A的外周缘向输入侧延伸出来。限制部71B在轴向上的长度大于转动辊72在轴向上的长度,如后所述,该限制部71B的顶端通过压入方式与罩部件60的嵌合孔相嵌合。
如图5所示,限制部71B在没有操作操作柄LV的非操作状态下,位于大径部54的径向外侧且配置在相同转动位置(周向位置)上,限制位于凸轮面55与压力接收环部41之间的转动辊72沿圆周方向移动。在配置在相邻的限制部71B之间的2个转动辊72之间分别设有回位弹簧73,其由压缩螺旋弹簧构成且分别被施加了初始负荷。因此,在图5所示的非操作状态下,各转动辊72与限制部71B接触。这里,在外圈10的径向上,限制部71B所处的位置包含转动辊72的中心,该限制部71B与转动辊72的向圆周方向最为突出的部位接触。从而,限制部71B能够稳定地支承转动辊72。另外,在图5中表示出了转动辊72与限制部71B接触的状态,然而,转动辊72由于被夹持在凸轮面55与内周面41A之间,因而也可以稍微离开限制部71B。
操作柄卡合部52具有圆弧状的截面,其由凸轮板部51延伸出来。操作柄卡合部52与操作柄LV相卡合(图示省略)。
如图2所示,罩部件60具有圆板状的侧壁部61、圆筒状的外周部62以及凸缘63,其中,外周部62由侧壁部61的外周缘向输出侧延伸;凸缘63由外周面62向径向外侧扩展。如图4和图6所示,凸缘63与外圈10的侧表面13对齐,通过沿该外圈10的外周缘进行的激光焊接,该凸缘63与该侧表面13被焊接在一起。通过像这样将罩部件60与外圈10焊接在一起,使外圈10得到加固。该焊接沿凸缘63的整个范围进行。
凸缘63的直径稍微小于外圈10的直径,其位于外圈10的外周面的径向内侧。从而,焊缝60L不容易从外圈10的外周面突出出来,因而,不需要通过打磨去除露出的焊缝60L,另外,不需要因考虑到其他构件和焊缝60L的相互干涉的情况而使该其他构件较大地远离焊缝60L。另外,由于沿罩部件60的外周缘将该罩部件60和外圈10焊接在一起,因而,能够对外圈10进行加固,有利于减少施加给外圈10的外周附近的应力。从而,制动装置3能够产生较大的制动力。
如图2所示,在侧壁部61上形成有圆形的支承孔64、2个圆弧孔65以及3个嵌合孔66,其中,支承孔64位于侧壁部61的中心;2个圆弧孔65位于支承孔64的周围,延伸成圆弧状;3个嵌合孔66位于圆弧孔65的径向外侧,沿圆周方向隔开相等的间隔配置。
支承孔64为与输出侧转动部件30的支承轴部33嵌合且支承输出侧转动部件30转动的部分。
圆弧孔65与操作输入部件50的操作柄卡合部52相对应设置,圆弧孔65所占的角度范围比操作柄卡合部52的角度范围大。从而,圆弧孔65能够接收操作柄卡合部52,并且,操作柄卡合部52能够在圆弧孔65中于规定角度范围内移动。
嵌合孔66为通孔,其与限制部件71的3个限制部71B相对应设置有3个,限制部件71与罩部件60相嵌合,以使该限制部件71相对于罩部件60不能够转动。限制部件71与罩部件60多处嵌合,从而能够可靠地限制限制部件71的转动。
如图6及图7中(a)、(b)所示,在嵌合孔66的圆周方向上的中央设置有2个突出部66A,这2个突出部66A隔着限制部71B向嵌合孔66的内侧突出。嵌合孔66的突出部66A以外的部分的在径向上的间隙稍大于限制部71B的厚度,2个突出部66A之间的间隙稍小于限制部71B的厚度。并且,限制部71B的顶端部被放入2个突出部66A之间,从而将该限制部71B通过压入方式与嵌合孔66相嵌合,由此,限制部件71以适当的压入负荷牢固地固定在罩部件60上。
接下来,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离合单元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棘轮装置2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5所示的中间位置,转动辊72位于输出环40的内周面41A与操作输入部件50的凸轮面55之间,但是,输出环40的内周面41A与操作输入部件50的凸轮面55之间有微小的间隙,该转动辊72不会被夹持在两者之间。转动辊72在回位弹簧73的作用下被推向限制部71B。通过操作操作柄LV使操作输入部件50稍微沿顺时针方向摇动时,凸轮面5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与转动辊72接触,此时,该转动辊72被夹持在内周面41A与凸轮面55之间。从而,操作输入部件50和输出环40能够一起转动。
因此,如图8所示,当操作输入部件50沿顺时针转动时,输出环40与操作输入部件50一起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即,使操作输入部件50转动的输入力矩被传递给输出环40。
在图8所示的状态下沿逆时针方向摇动操作柄LV,使其返回至中间位置时,凸轮面55沿逆时针方向离开转动辊72,转动辊72不会被凸轮面55和内周面41A夹持住,因而,如图9所示,操作输入部件50向中间位置转动时,输出环40保持静止不动。即,沿逆时针方向摇动操作输入部件50时的输入力矩的传递被切断,使该输入力矩没有传递给输出环40。在回位弹簧73的作用下,使操作输入部件50向中间位置的转动操作得到助力,并且,操作输入部件50被维持在该中间位置上。
由于从中间位置向上抬起操作柄LV,并且使该操作柄LV从上方位置返回至中间位置时的动作与下述的向下摇动操作柄LV时的动作相同,因而在此省略说明。
对通过操作操作柄LV使输出环40转动时的制动装置3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在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矩(输入力矩)由作为输入侧转动部件的输出环40输入时,输出环40的卡爪42与转动力输入面25抵接,并推压该转动力输入面25,从而使制动凸轮20开始沿顺时针转动。然后,各制动凸轮20的各凸轮面23与输出侧转动部件30的抵接部36B抵接,以对该输出侧转动部件30施加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参照箭头)。从而,当输出环4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输出环40、制动凸轮20以及输出侧转动部件30一起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如图11所示,在输出侧转动部件30受到图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与第1转动方向相反的第2转动方向)的转动力(不是制动凸轮20施加的力)作用时,3个抵接部36B与所对应的各制动凸轮20的凸轮面23抵接,在抵接点产生的摩擦力F2虽小但仍发挥了使制动凸轮2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作用。
另外,力F1产生将制动凸轮20的制动面21推到外圈10的内周面11的力F3。然后,由于该力F3的作用,在内周面11与制动面21之间产生摩擦力F4,从而抵消使制动凸轮2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3中,由摩擦力F2产生的使制动凸轮2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无法超过摩擦力F4,因而,输出侧转动部件30、制动凸轮20和输出环40不会相对于外圈10转动。即,即使输出侧转动部件30受到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力矩作用,由于制动面21被推到内周面11上,因而制动凸轮20也不会转动。这样,制动装置3能够产生制动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制动凸轮20、输出侧转动部件30以及输出环40呈镜面对称(如图3所示的轴对称),因而,在使输出环4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力的施加方向及转动方向变化,而变为逆时针方向,输出环40、制动凸轮20及输出侧转动部件30一起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另外,在逆向力矩使输出侧转动部件3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与上述力的施加方向发生变化而变为逆时针方向的情况相同,此时的力的施加方向发生变化而变为顺时针方向,输出侧转动部件30、制动凸轮20及输出环40不会相对于外圈10转动。即,制动装置3能够产生制动力。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离合单元1能够获得如下效果。
在制动装置3中,弹簧81对相邻的制动凸轮20施力,使该相邻的制动凸轮20相离,因而能够消除制动凸轮20和外圈10的间隙,使制动凸轮20的配置平衡关系不容易被破坏。从而能够提高制动凸轮20和外圈10的内周面11的紧贴性,以使制动凸轮20与内周面11之间能够有效地产生摩擦力,有效地产生制动力。因此,采用制动装置3能够有效地产生制动力,实现制动装置3的小型化以及轻量化。还有,在制动装置3中,制动凸轮20设置有3个,因而,在对该制动凸轮20施加了转动力矩时,制动凸轮20的凸轮面23从3个方向夹持住输出侧转动部件30,由此能够使输出侧转动部件30的轴心保持稳定,以使该输出侧转动部件30稳定地动作。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各制动凸轮20之间设置弹簧81,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制动凸轮20的配置平衡关系。
另外,弹簧81与端面24A、24B以及内周面11这三处接触,能够自动地使自身所处的位置保持稳定,因而,不需要在制动凸轮20上设置限制弹簧81的位置的突起等,能够简化结构。
并且,在制动装置3中,作为构成壳体100的一部分的构件的安装板85和外圈10不是通过咬合方式固定在一起的,而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的,因而能够简化外圈10的形状。从而能够使受到较大应力作用的外圈10形成为在力学上有利的简单的圆筒形状,实现制动装置3的轻量化。
尤其是,由于该焊接方式为激光焊接,因而,能够抑制因焊接时产生的热量而导致的外圈10的形状扭曲,有效地产生制动力,并且能够抑制由热量导致的强度下降,使外圈10在强度上有余量。另外,罩部件60和外圈10不是通过咬合方式固定在一起的,而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的,因而能够进一步简化外圈10的形状。从而能够使需要较大应力的外圈10形成为在力学上有利的简单的圆筒形状,实现制动装置3的轻量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棘轮装置2中,限制部件71通过与罩部件60相嵌合而被限制相对于该罩部件60转动,因而不需要通过焊接方式将两者固定在一起,因此,可以通过简单的组装将两者固定在一起。另外,限制部件71限制转动辊72沿圆周方向移动,并且罩住转动辊72的位于输出侧的侧表面,不需要较大的负荷,因而,通过嵌合方式来限制转动,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部71B通过压入方式与该嵌合孔66相嵌合,因而能够牢固地进行固定。
上面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适当地变形后实施。
例如,如图12所示,在利用弹簧81时,可以将相邻的制动凸轮20的2个凸轮面23中的一个作为第1支承面,将另一个作为第2支承面。这种情况下,相邻的凸轮面23越靠近径向内侧,间隔越远,因而,在弹簧81的作用下,弹簧81自身朝径向内侧移动,与输出侧转动部件30稳定地接触。即,弹簧81以被2个凸轮面23和输出侧转动部件30包围的方式支承,能够使自身所处的位置保持稳定。这种情况下,也不需要在制动凸轮20上设置用于支承弹簧81的突起等,能够简化结构。
另外,如图13所示,可以不是在各制动凸轮20之间都配置弹簧81,而是仅设置1个弹簧81。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设置从制动凸轮20的端面24A突出出来的突起26等方式,缩小相邻的制动凸轮20之间的间隙。并且,仅在一组制动凸轮20的端面24A、24B之间设置弹簧81。这样也能够消除制动凸轮20和外圈10的间隙,另外,能够维持制动凸轮20的配置平衡关系,因而能够提高制动凸轮20和外圈10的内周面11的紧贴性,从而能够有效地产生制动力。
在采用像这样的结构时,与3个制动凸轮20抵接的输出侧转动部件30的各抵接部36A、36B推动凸轮面23的力适当地保持平衡,在制动装置3被施加了振动等时,也能够保持较高的制动力。尤其是,在采用省略了突起26的结构时,弹簧81沿圆周方向对制动凸轮20施加的力作为制动凸轮20和输出侧转动部件30相互推压的力发挥作用,在制动装置3被施加了较强的振动等时,也能够保持较高的制动力。
另外,如图14所示,对安装板85和外圈10的焊接也可以不沿整个外圈连续地进行,而是间断地进行。这样,通过在外圈10的侧表面间断地进行焊接,能够降低成本。对外圈10和罩部件60的焊接也可以不沿整个外周连续地进行,而是间断地进行。这样,在外圈10的侧表面13间断地进行焊接,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在如该图14的例子所示那样对安装板85和外圈10间断地进行焊接时,例如可以配置4处焊接部分,即图14所示的焊缝85L,将安装孔85配置在其附近的两个焊缝85L之间(上下方向上的2个焊缝85L之间)。
另外,外圈10和罩部件60通过间断地焊接固定在一起,但是,限制部71B和嵌合孔66嵌合的部分在从径向上观察时与作为焊接罩部件60和外圈10的部分的焊缝60L重叠。从而,能够使限制部71B和嵌合孔66嵌合的部分与焊缝60L接近,提高限制部件71的支承刚性。
另外,如图15所示,作为用于支承制动装置3的钣金件并不局限于安装板85,也可以为车辆用座椅S的座椅框架SF的一部分。例如,可以通过焊接方式直接将外圈10固定在椅座框架SF1的侧框架90上。从而能够减少制动装置3的构件的数量。这种情况下,在将制动装置3固定在侧框架90的外侧面中向左右方向内侧凹进的凹部区域91上时,离合单元1不会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能够使车辆用座椅S的结构变的紧凑。
下面,对其他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施力部件的一个例子,弹簧81由螺旋弹簧构成,但是,也可以采用钢板弹簧或者海绵状的部件。另外,在各制动凸轮20之间设置施力部件时,也可以将施力部件和各制动凸轮20连接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构件来使用。
用于棘轮装置2的可动片并不局限于转动辊72,该可动片的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能够使凸轮面55和内周面41A卡合以及脱离的小片即可,该可动片也可以为球体或者楔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对输出侧转动部件30施加了逆向转动力矩(不是从操作柄、凸轮一侧传递来的)时,无论该逆向转动力矩是正反哪个方向上的转动力矩,均能够产生制动力,但是,也可以通过设置与制动凸轮20卡合的部分等方式,实现在输出侧转动部件30向一个转动方向转动时不会产生制动力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嵌合孔66为通孔,但是,也可以为有底的孔。另外,限制部71B通过压入方式与该嵌合孔66嵌合,然而,也可以采用压力方式以外的方式使限制部71B和嵌合孔66嵌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圈10兼作壳体100的一部分,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制动侧外圈以外的构件的壳体。
另外,制动装置3、棘轮装置2以及离合单元1不仅用于车辆用座椅S的高度调整机构,还可以任意适用于其他装置。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双向型的离合单元1中,将作为摩擦力产生部件的摩擦环82变更为也作为转动力传递部件发挥作用的摩擦环82′,以将该双向型的离合单元1作为单向型的离合单元来使用,下面,对这种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对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详细地说明。
如图16所示,摩擦环82′能够在制动装置3的制动力切断的瞬间产生摩擦力,以抑制输出侧转动部件30骤然开始动作,并且,摩擦环82′是通过输出环40将输出侧转动部件30的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力传递给制动凸轮20的部件。摩擦环82′是通过对一定厚度的板材(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而形成的,其具有作为卡合部的一个例子的环形的环部82A、摩擦力产生臂82B以及作为传动部的一个例子的转动力传递臂82C,其中,环部82A具有形状与输出侧转动部件30的作用部31的外周的形状一致的孔;摩擦力产生臂82B从环部82A向径向外侧延伸出来,其顶端部与外圈10的内周面11压力接触;转动力传递臂82C从环部82A向径向外侧延伸出来。
摩擦环82′的环部82A的孔与作用部31相卡合,从而使该摩擦环82′能够与输出侧转动部件30一起转动。并且,摩擦环82′与制动凸轮20在转动轴线方向上偏移配置,如图17所示,从轴向观察时,该摩擦环82′与制动凸轮20的一部分重叠。
转动力传递臂82C设置有3个,各转动力传递臂82C分别以在逆时针方向上能够与输出环40的卡爪42抵接的方式配置。卡爪42在转动方向上能够与制动凸轮20的转动力输入面25卡合。
上述的转动力传递臂82C与配置在一对突出部20B之间的2个卡爪42中位于逆时针方向侧的卡爪42的顺时针方向一侧相邻设置。转动力传递臂82C在稍微被弯曲的状态下在转动方向上与卡爪42接触,该转动力传递臂82C与制动凸轮20的突出部20B夹持住该卡爪42。从而能够防止输出环40出现松旷(晃动)。
接下来,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离合单元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棘轮装置2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5所示的中间位置,转动辊72位于输出环40的内周面41A与操作输入部件50的凸轮面55之间,但是,输出环40的内周面41A与操作输入部件50的凸轮面55之间有微小的间隙,该转动辊72不会被夹持在两者之间。转动辊72在回位弹簧73的作用下被推向限制部71B。通过操作操作柄LV使操作输入部件50稍微沿顺时针方向摇动时,凸轮面5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与转动辊72接触,此时,该转动辊72被夹持在内周面41A与凸轮面55之间。从而,操作输入部件50和输出环40能够一起转动。
因此,如图8所示,当操作输入部件50沿顺时针转动时,输出环40与操作输入部件50一起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即,使操作输入部件50转动的输入力矩被传递给输出环40。
在图8所示的状态下沿逆时针方向摇动操作柄LV,使其返回至中间位置时,凸轮面55沿逆时针方向离开转动辊72,转动辊72不会被凸轮面55和内周面41A夹持住,因而,如图9所示,操作输入部件50向中间位置转动时,输出环40保持静止不动。即,沿逆时针方向摇动操作输入部件50时的输入力矩的传递被切断,使该输入力矩没有传递给输出环40。在回位弹簧73的作用下,操作输入部件50向中间位置的转动得到助力,并且,操作输入部件50被维持在该中间位置上。
由于从中间位置向上抬起操作柄LV,并且使该操作柄LV从上方位置返回至中间位置时的动作与下述的向下摇动操作柄LV时的动作相同,因而在此省略说明。
下面,对通过操作操作柄LV使输出环40转动时的制动装置3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8所示,在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矩(输入力矩)由作为输入侧转动部件的输出环40输入时,3个的卡爪42沿顺时针方向推压转动力传递臂82C,使与摩擦环82′卡合的输出侧转动部件30转动。另外,输出环40的其他3个卡爪42与转动力输入面25抵接,并推压该转动力输入面25,以使转动凸轮2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在使输出环4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输出环40、制动凸轮20以及输出侧转动部件30一起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转动力没有由制动凸轮20传递给输出侧转动部件30,但是,在转动力传递臂82C与卡爪42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间隙的情况下,由于制动凸轮20的各凸轮面23与输出侧转动部件30的第1抵接部36B相抵接,因而制动凸轮20能够给输出侧转动部件30施加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
如图19所示,在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力矩由输出环40输入时,输出环40的3个卡爪42与转动力输入面25抵接,并推压该转动力输入面25,以使制动凸轮20转动,进而使制动凸轮20的凸轮面23与第2抵接部36A抵接,推压输出侧转动部件30,从而使输出侧转动部件3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即,输出环40、制动凸轮20以及输出侧转动部件30一起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另外,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由于卡爪42不推压转动力传递臂82C,因而,转动力不会通过摩擦环82′传递给输出侧转动部件30。
接下来,对转动力(逆向输入力矩)由输出侧转动部件30输入时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20所示,当对输出侧转动部件30施加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的逆向输入转动力时,3个第2抵接部36A与所对应的各制动凸轮20的凸轮面23抵接,向径向外侧推压该凸轮面23。根据推压该凸轮面23的力F1,在该抵接处产生的摩擦力F2虽小但仍发挥了要使制动凸轮2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作用。
另外,力F1产生将制动凸轮20的制动面21推到外圈10的内周面11的力F3。然后,由于该力F3的作用,在内周面11与制动面21之间产生摩擦力F4,抵消了要使制动凸轮2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3中,由摩擦力F2产生的使制动凸轮2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无法超过摩擦力F4,因而,输出侧转动部件30、制动凸轮20和输出环40不会相对于外圈10转动。即,即使对输出侧转动部件30施加了顺时针方向的逆向输入转动力矩,由于制动面21被推到内周面11上,因而制动凸轮20也不会转动。这样,制动装置3能够产生制动力。另外,像这样对输出侧转动部件30施加顺时针方向的逆向输入转动力的情况即为施加由于车辆用座椅S和乘坐在该车辆用座椅S上的乘坐者的重量而使车辆用座椅S下降的力。
如图21所示,在对输出侧转动部件30施加图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的逆向输入转动力时,能够与输出侧转动部件30一起转动的摩擦环82′的3个转动力传递臂82C沿逆时针方向推压输出环40的卡爪42,该卡爪42沿逆时针方向推压制动凸轮20的转动力输入面25。即,转动力传递臂82C通过输出环40使制动凸轮20转动,从而能够使输出侧转动部件30转动。这里,转动力传递臂82C和制动凸轮20夹持卡爪42。因此,转动力传递臂82C与卡爪42接触而没有间隙,因而,在对输出环40施加逆时针方向的逆向输入转动力时,转动力传递臂82C不会被卡住,能够立即开始转动。另外,像这样对输出侧转动部件30施加逆时针方向的逆向输入转动力的情况即为施加不通过高度调整机构而是用手抬起车辆用座椅S的力。
这样,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离合单元1(制动装置3),在从中间位置沿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摇动操作输入部件52时,输出侧转动部件30沿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在对输出侧转动部件30施加逆向输入转动力时,在顺时针方向上,由于制动力的产生,输出侧转动部件30不能转动,而在逆时针方向上,由于制动力被解除,输出侧转动部件30能够转动。即,能够将制动装置3作为单向型的制动器(单向离合器)来使用。
这样,通过在不具有转动力传递臂82C的摩擦环82与具有转动力传递臂82C的摩擦环82′之间进行更换,能够简单地将制动装置3变更为双向型的制动器和单向型的制动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省略转动力传递臂82C或者省略摩擦环82,又或者将摩擦环82仅换成垫圈等方式,将单向型的制动装置3作为双向型的制动器来使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3中,由于摩擦力产生部件兼作转动力传递部件,因而能够减少构件个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转动力传递部件由环部82A和转动力传递臂82C构成,因而能够将转动力传递部件的重量减小到最小限度,从而实现轻量化。
还有,由于作为转动力传递部件的摩擦环82由板材以一定厚度构成,因而能够使转动力传递部件的结构紧凑化。另外,在去除转动力传递部件的功能时,可以省略不需要的部分,或者将转动力传递部件置换为垫圈。或者,即使仅省略转动力传递臂部件,也不会产生较大影响,能够将制动装置3作为双向型的制动器来使用。
上面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适当地变形后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转动力传递部件兼作摩擦力产生部件,但是,也可以省略摩擦力产生臂82B,仅作为转动力传递部件来使用。另外,转动力传递部件由环部82A和转动力传递臂82C构成,但是,该转动力传递部件的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定。还有,转动力传递部件和输入侧转动部件(输出环40)通常可以在转动方向上相离设置。即,可以在转动力传递部件和输入侧转动部件(输出环40)之间设置间隙,使两者通常不卡合,仅在对输出侧转动部件30施加了转动力时卡合。

Claims (14)

1.一种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外圈、制动凸轮以及输出侧转动部件,其中,
所述外圈具有圆筒状的内周面;
所述制动凸轮沿圆周方向在所述外圈的径向内侧排列配置有3个,其具有制动面和凸轮面,所述制动面与所述内周面相面对配置且能够与该内周面接触;所述凸轮面朝向所述径向内侧,所述内周面的中心轴线到凸轮面上不同位置间的距离逐渐变化;
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配置在各所述制动凸轮的所述径向内侧,
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具有能够与所述凸轮面抵接的抵接部,
在对所述制动凸轮施加转动力矩时,所述凸轮面推压所述抵接部,使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转动,另外,在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受到逆向输入转动力时,至少一个转动方向上的逆向输入转动力使得,所述抵接部推压所述凸轮面,使所述制动面被推到所述外圈的所述内周面上,从而使所述制动凸轮不会转动,
所述制动装置还具有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设置在3个所述制动凸轮中的至少一对相邻的制动凸轮之间,所述施力部件对所述一对制动凸轮施力,以使该一对制动凸轮相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各相邻的制动凸轮之间都配置有所述施力部件,使各相邻的制动凸轮相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3个所述制动凸轮中的第1制动凸轮具有支承一个施力部件的一端的第1支承面,第2制动凸轮具有支承所述一个施力部件的另一端的第2支承面,
所述第1支承面和所述第2支承面以越靠近径向外侧间隔越远的方式倾斜,
所述一个施力部件与所述内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3个所述制动凸轮中的第1制动凸轮具有支承一个施力部件的一端的第1支承面,第2制动凸轮具有支承所述一个施力部件的另一端的第2支承面,
所述第1支承面和所述第2支承面以越靠近径向内侧间隔越远的方式倾斜,
所述一个施力部件与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由螺旋弹簧构成,该螺旋弹簧在整个长度范围内与所述内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凸轮具有支承所述施力部件的一端或者另一端的支承面,所述施力部件配置在所述凸轮面的延长面和所述支承面相交的位置的径向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摩擦力产生部件,所述摩擦力产生部件与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卡合,并且与所述内周面压力接触,在从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的轴向观察时,该摩擦力产生部件与所述施力部件重叠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3以及5、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与所述制动凸轮卡合的输入侧转动部件,该输入侧转动部件与所述制动凸轮卡合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位于配置有所述施力部件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与所述制动凸轮卡合的输入侧转动部件,该输入侧转动部件与所述制动凸轮接触的面在径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施力部件与所述制动凸轮接触的面在径向上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仅设置在一对制动凸轮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圈具有一对位于所述内周面的径向外侧的侧表面,所述一对侧表面与所述内周面的轴线垂直,
所述外圈的所述一对侧表面中的一个被焊接在用于支承所述制动装置的钣金部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表面和所述钣金部件通过激光焊接方式被焊接在一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输入侧转动部件和转动力传递部件,其中,所述输入侧转动部件在转动方向上与所述各制动凸轮卡合;所述转动力传递部件具有:卡合部,其与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卡合,并与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一起转动;传动部,其在所述制动凸轮和所述输入侧转动部件之间于第1转动方向上能够与所述输入侧转动部件接触,
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具有第1抵接部和第2抵接部,其中,在沿所述第1转动方向对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施加逆向输入转动力时,所述第1抵接部能够与所述凸轮面抵接;在沿第2转动方向对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施加逆向输入转动力时,所述第2抵接部能够与所述凸轮面抵接,
在由所述输入侧转动部件对所述制动凸轮施加转动力矩时,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转动,在对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施加所述第1转动方向上的逆向输入转动力矩时,所述传动部通过所述输入侧转动部件使所述制动凸轮转动,在对所述输出侧转动部件施加所述第2转动方向上的逆向输入转动力矩时,所述第2抵接部推压所述凸轮面,将所述制动面推到所述外圈的内周面上,使所述制动凸轮不会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力传递部件与所述内周面压力接触。
CN201480016695.0A 2013-03-22 2014-03-20 制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900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59895 2013-03-22
JP2013-059895 2013-03-22
PCT/JP2014/057723 WO2014148600A1 (ja) 2013-03-22 2014-03-20 ブレー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0079A CN105190079A (zh) 2015-12-23
CN105190079B true CN105190079B (zh) 2017-07-18

Family

ID=51580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669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90079B (zh) 2013-03-22 2014-03-20 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84572B2 (zh)
JP (1) JP6262718B2 (zh)
CN (1) CN105190079B (zh)
WO (1) WO20141486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70715B2 (ja) * 2015-01-08 2018-08-0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装置
US10428882B2 (en) 2015-07-16 2019-10-01 Ts Tech Co., Ltd. Brake device
JP2017065484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フター装置
KR101774341B1 (ko) 2016-03-03 2017-09-04 현대다이모스(주) 차량의 시트 펌핑 디바이스
DE102016226144B4 (de) * 2016-10-12 2021-09-16 Adient Engineering and IP GmbH Antriebs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sowie Fahrzeugsitz
US10208818B2 (en) * 2016-11-17 2019-02-19 Caterpillar Inc. Apparatus having automatic centrifugal brakes for wheels
US11312266B2 (en) * 2017-12-12 2022-04-26 Hubei Aviation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ic seat and angle adjustment device thereof
JP6970642B2 (ja) * 2018-05-31 2021-11-24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クラッチユニット
JP2020044855A (ja) * 2018-09-14 2020-03-26 株式会社Tf−Metal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ブレーキ装置
CN111765182B (zh) * 2020-06-22 2021-02-26 东南大学 起重机制动装置
DE102021201575B3 (de) 2021-02-18 2022-05-05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Verstellvorrichtung mit asymmetrisch wirkender Bremsbaugruppe und Fahrzeugsitz mit einer derartigen Verstellvorrichtu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9912A (zh) * 1997-06-13 2000-07-12 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科堡有限公司 双向作用的驱动机构
JP2002168276A (ja) * 2000-11-30 2002-06-14 Fuji Kiko Co Ltd ブレーキ装置
JP2008296856A (ja) * 2007-06-04 2008-12-11 Imasen Electric Ind Co Ltd 車輌用シートの調整装置
CN101407186A (zh) * 2007-10-12 2009-04-15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自锁装置
JP2011153675A (ja) * 2010-01-28 2011-08-11 Imasen Electric Ind Co Ltd クラッチ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75426A (en) * 1924-05-07 1926-03-02 Earl L Harry Brake mechanism
JP3865911B2 (ja) 1997-12-24 2007-01-10 Ntn株式会社 シート背もたれ傾き調整装置
US6068097A (en) 1997-12-24 2000-05-30 Ntn Corporation Dual-mode two-way clutch
DE19958300B4 (de) * 1999-12-03 2007-04-12 C. Rob. Hammerstein Gmbh & Co. Kg 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sitz mit einem Klemmgesperre, das ein erstes Gesperreteil und ein zweites Gesperreteil hat
EP1293423B1 (en) * 2001-09-14 2007-03-21 Jen-Chih Liu Bicycle brake
KR100442747B1 (ko) 2002-03-14 2004-08-02 주식회사다스 자동차용 시트쿠션 펌핑디바이스
US20060278484A1 (en) * 2005-06-10 2006-12-14 Slavo Antolovic Radially expanding braking device
US20110227386A1 (en) 2010-03-17 2011-09-22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Recliner mechanism with mounting feature
FR2967102B1 (fr) 2010-11-10 2012-12-07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Mecanisme de reglage pour siege de vehicu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9912A (zh) * 1997-06-13 2000-07-12 布罗泽汽车部件制造科堡有限公司 双向作用的驱动机构
JP2002168276A (ja) * 2000-11-30 2002-06-14 Fuji Kiko Co Ltd ブレーキ装置
JP2008296856A (ja) * 2007-06-04 2008-12-11 Imasen Electric Ind Co Ltd 車輌用シートの調整装置
CN101407186A (zh) * 2007-10-12 2009-04-15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自锁装置
JP2011153675A (ja) * 2010-01-28 2011-08-11 Imasen Electric Ind Co Ltd クラッチ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80099A1 (en) 2016-09-29
US9884572B2 (en) 2018-02-06
WO2014148600A1 (ja) 2014-09-25
JPWO2014148600A1 (ja) 2017-02-16
JP6262718B2 (ja) 2018-01-17
CN105190079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0079B (zh) 制动装置
JP6109613B2 (ja) ブレーキ装置
KR101600182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리클라이너
JP6163074B2 (ja) ブレーキ装置
CN107429768B (zh) 制动装置
JP2008018108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WO2006123728A1 (ja) 回転体の見当調整装置
US20210221261A1 (en) Clutch unit for vehicle
JP542319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WO2011104862A1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WO2012111091A1 (ja) 印刷機における版胴駆動装置
JP2004229951A (ja)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2009138758A (ja) 回転留め装置
JP2019183926A (ja) ラチェット装置
JP6093215B2 (ja) ブレーキ装置
JP548774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連結装置
JP4720659B2 (ja) 連結装置
KR101569630B1 (ko) 차량용 시트의 리클라이너
WO2012001769A1 (ja) シートバックを傾動可能に保持するシートの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2018069938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2005270298A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2018019830A (ja) リクライナ
JP2003231470A (ja) チルト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2345587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531624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連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