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9261B - 车身后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后部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89261B CN105189261B CN201480026636.1A CN201480026636A CN105189261B CN 105189261 B CN105189261 B CN 105189261B CN 201480026636 A CN201480026636 A CN 201480026636A CN 105189261 B CN105189261 B CN 1051892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r pillar
- reinforcer
- inner panel
- plate
- fl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7—Luggage compart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具备后内板(12),该后内板(12)具有:形成尾门开口部(14)的后柱内板(16);以及形成车身后部的后门开口部(18)的后柱加强件(16),由分体部件构成后柱内板(16)和后柱加强件(20),设置有后柱内补强件(40),该后柱内补强件(40)配置为跨设于后柱内板(16)和后柱加强件(2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后柱的车身后部构造。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具备一体地构成的后柱内板的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后柱内板的下部与后轮罩外板的上部接合。另外,后柱内板的后缘部与后门开口补强件接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060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若也包含其它部件而一体地构成后柱,虽然具有部件件数减少的优点,但是,直至涵盖无需确保刚性、强度的其它部分而使板厚形成得较厚,因此,车身重量与之相应地增大。
另外,若也包含其它部件而一体地构成后柱,则一体成形的部件本身变大而使得制造成本增加。
本发明的一般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构造,能一边确保需要的部分的刚性、强度,一边分割构成而实现轻量化。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具备后内板,该后内板构成车身后部的左右侧部的车室内侧板,并具有:形成尾门开口部的后柱内板;以及形成车身后部的后门开口部的后柱加强件,上述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由分体部件构成上述后柱内板和上述后柱加强件,具备后柱内补强件,该后柱内补强件配置为跨设于上述后柱内板和上述后柱加强件。
根据本发明,由分体部件构成后柱内板和后柱加强件,从而针对需要高刚性、高强度化的部位能够选择板厚厚的部件或具有高刚性的材质的部件,另一方面,针对需要轻量化的部位能够选择板厚薄的部件或材质轻的部件。其结果,在本发明中,通过分割构成以往的一体化的后柱、且将部件以适当的材质适当的部位配置,能够兼顾实现高刚性、高强度化和轻量化。
并且,在本发明中,将后柱内补强件配置为跨设于后柱内板和后柱加强件这2个部件而进行加强。由此,能够抑制分割构成的部分的刚性、强度的下降而确保期望的刚性、强度。其结果,在本发明中,作为后柱整体,能够使高刚性、高强度化和轻量化协调。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后柱锚固补板,该后柱锚固补板与上述后柱内板接合而构成闭合截面,上述后柱内补强件的后端与上述后柱锚固补板接合。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后柱内补强件的后端与构成闭合截面的后柱锚固补板接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后柱的刚性、强度。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后柱内补强件具备:筋部,其从与上述后柱锚固补板的接合部朝向车身前方侧延伸;以及补强件凸缘,其设置于上述筋部的前方侧,并与在上述后柱加强件中形成后门开口凸缘的加强件凸缘接合。
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筋部,能够提高后柱加强件本身的刚性、强度。另外,通过将补强件凸缘与后门开口凸缘接合,能够提高后柱加强件的组装时的刚性、强度。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车顶侧梁内部件,该车顶侧梁内部件相对于上述后内板分体构成,并且与上述后柱内板的上端及上述后柱加强件的上端接合、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上述车顶侧梁内部件具备:梁侧壁,其沿上下方向延伸;梁下壁,其从上述梁侧壁的下端朝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以及梁凸缘,其从上述梁下壁的车宽外侧端部朝下方延伸,上述后内板具备:板侧壁,其与上述梁凸缘并行地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板上壁,其从上述板侧壁的上端以沿着上述梁 下壁的方式朝车宽中央侧延伸。
根据本发明,由分体部件构成后内板和车顶侧梁内部件,从而针对需要高刚性、高强度化的部位能够选择板厚厚的部件、具有高刚性的材质的部件,另一方面,针对需要轻量化的部位能够选择板厚薄的部件、材质较轻的部件。其结果,在本发明中,通过分割构成以往的一体化的后柱、且将部件以适当的材质适当的部位配置,能够兼顾实现高刚性、高强度化以及轻量化。
并且,在本发明中,构成为:利用设置于构成后内板的板侧壁与板上壁之间的棱线部,将设置于构成车顶侧梁内部件的梁下壁与梁凸缘之间的棱线部覆盖。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后柱的刚性、强度。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后内板具有板凸缘,该板凸缘从上述板上壁的车宽内侧端部以沿着上述梁侧壁的方式朝上方延伸。
根据本发明,构成为:利用设置于构成后内板的板凸缘与板上壁之间的棱线部,将设置于构成车顶侧梁内部件的梁侧壁与梁下壁之间的棱线部覆盖,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后柱的刚性、强度。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板凸缘具有第1加强件筋部,并隔着上述第1加强件筋部而与上述梁侧壁接合。
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第1加强件筋部,能够提高构成后内板的板凸缘的刚性、强度。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后柱内板或者上述后柱加强件的任一方,以使上述车顶侧梁内部件、上述后柱内板以及上述后柱加强件这3者不重叠的方式设置有切缺部。
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切缺部,能够避免车顶侧梁内部件、后柱内板以及后柱加强件这3者重叠。由此,例如进一步避免了在使后柱外板重叠时这4个部件重叠的情况,例如能够抑制对重叠部位进行焊接(例如点焊)时的接合力(结合力)的降低。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切缺部设置于上述后柱内板,上述后柱加强件具有第2加强件筋部,该第2加强件筋部以跨着上述切缺部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切缺部设置于后柱内板,能够使第2加强件筋部沿上下方向延伸。另外,使第2加强件筋部沿上下方向延伸,从而能够提高后柱加强件整体的刚性、强度。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后柱内板由板厚比上述后柱加强件的板厚厚,或者高刚性、高强度的部件构成,在上述后柱加强件设置有上述板侧壁、上述板上壁以及上述板凸缘。
根据本发明,与后柱加强件相比,使后柱内板由形成得板厚厚,或者具有高刚性、高强度的部件构成。由此,容易相对于后柱加强件而形成板侧壁、板上壁以及板凸缘,能够提高后柱加强件的成形性。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能够获得一种车身后部构造,该车身后部构造一边能确保必要的部分的刚性、强度,一边能分割构成而实现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室内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后部构造的车辆后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III-III线的横剖视图。
图4是将后柱外板拆下后的车辆后部的从车外后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5的(a)是图4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5的(b)是示出在后柱内板的切缺部中该切口的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是沿着图5的(a)的VI-VI线的纵剖视图。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纵向剖视图。
图8是从车外侧观察后内板以及后柱加强件的上部侧的透视侧视图。
图9是沿着图8的IX-IX线的横剖视图。
图10是沿着图8的X-X线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适当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从车室内观察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后部构造的车辆后部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横剖视图。此外,各图中由箭头示出的“前后”以及“上下”表示车身的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左右”表示从驾驶席观察的左右方向(车宽方向)。
如图1及图2所示,车辆10具备构成车身后部的左右侧部的车室内侧板的一对后内板12、12。不过,图1中仅图示出右侧的后内板12而省略了左侧的后内板12的图示。
一对后内板12、12由一对后柱内板16、16以及一对后柱加强件20、20构成。一对后柱内板16、16形成车身后方的尾门开口部14。一对后柱加强件20、20形成车身后部的后门开口部18。后柱内板16、16与后柱加强件20、20分别由分体部件构成。另外,车辆10具备在车身侧部的上方从后内板12朝向车辆前方侧延伸的车顶侧梁内部件22。后内板12和车顶侧梁内部件22分别由分体部件构成。
尾门开口部14具备一对后柱内板16、16以及后顶梁26。通过未图示的背门(尾门)进行开闭,一对后柱内板16、16构成尾门开口部14的侧缘。后顶梁26构成尾门开口部14的上缘,并架设于一对后柱内板16、16彼此之间。此外,图1中仅示出一对后柱内板16、16中的车辆10的右侧的后柱内板16,并省略左侧的后柱内板16的图示。
后门开口部18通过车顶侧梁内部件22、中柱24以及后柱加强件20等形成。车顶侧梁内部件22通过未图示的后门进行开闭,分别与后柱内板16及后柱加强件20的上端部接合并朝向车辆前方延伸。后柱加强件20设置于后门开口部18的后部侧缘。在后内板12的下部侧配设有:后围板28,其与后内板12的下端部接合;以及后轮罩内板30,其分别与后围板28以及后柱加强件20的下端部接合。
后柱内板16以在车室侧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该后 柱内板16与车外侧的后柱外板32一体地接合而构成后柱。如图3所示,后柱外板32沿左右方向(车宽方向)延伸并构成后柱的后表面。后柱外板32的沿着左右方向的一端部(车宽方向的外侧端部)与相对于后柱外板32分体构成的侧外板34接合。
如图2所示,后柱内板16分体地具有构成下部的后柱内板下部件、以及构成上部的后柱内板上部件。
如图3所示,在后柱内板16的车室外侧面设置有后柱锚固补板36。由后柱内板16和后柱锚固补板36构成闭合截面部38。
闭合截面部38在与后柱的轴线大致正交的横截面中由闭合截面形成。对后柱内板16的倾斜的侧壁16a和后柱锚固补板36的车辆前方侧的一端部侧36a进行焊接,并使后柱内板16的车辆后方端部16c与后柱锚固补板36的车辆后方端部36b接合,从而使该闭合截面部38形成为截面大致三角形形状。
在图3中的车辆后方侧,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后柱外板32的车身中央侧端部32a、后柱锚固补板36的车辆后方端部36b以及后柱内板16的车辆后方端部16c这三者一体地接合。
图4是将后柱外板拆下后的车辆后部的从车外后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5的(a)是图4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5的(b)是示出在后柱内板的切缺部中该切口的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6是沿着图5的(a)中的VI-VI线的纵剖视图,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如图4及图5的(a)所示,在后内板12的车外侧侧面设置有后柱内补强件40,该后柱内补强件40配置为跨设于后柱内板16和后柱加强件20。侧视观察时,后柱内补强件40呈大致矩形形状。后柱内补强件40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端与后柱加强件20的后述的加强件凸缘46接合。后柱内补强件40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端与后柱锚固补板36接合(参照图5的(a))。
后柱内补强件40具备筋部42和补强件凸缘48。筋部42从与后柱锚固补板36的接合部朝向车身前方侧延伸。补强件凸缘48设置于筋部42的前方侧,并与后柱加强件20中形成后门开口凸缘44的加 强件凸缘46接合。加强件凸缘46由大致平坦部构成,筋部42从加强件凸缘46向车外侧鼓出地形成。
车辆10具备车顶侧梁内部件22,该车顶侧梁内部件22使后柱内板16的上端以及后柱加强件20的上端接合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车顶侧梁内部件22与后内板12分体构成。
如图6及图7所示,车顶侧梁内部件22构成为包括梁侧壁50、梁下壁52以及梁凸缘54。梁侧壁50设置于上部侧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梁下壁52从梁侧壁50的下端朝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梁凸缘54从梁下壁52的车宽外侧端部朝下方延伸。在梁下壁52和梁凸缘54之间设置有截面圆弧状地弯曲而形成的第1棱线部56。另外,在梁下壁52和梁侧壁50之间设置有截面圆弧状地弯曲而形成的第2棱线部58。
后柱加强件20(后内板)具有板侧壁60、板上壁62以及板凸缘64。板侧壁60与梁凸缘54并行地沿上下方向延伸。板上壁62从板侧壁60的上端以沿着梁下壁52的方式朝车宽中央侧延伸。板凸缘64从板上壁62的车宽内侧端部以沿着梁侧壁50的方式朝上方延伸。在板侧壁60和板上壁62之间设置有截面圆弧状地弯曲而形成的板第1棱线部61。另外,在板上壁62与板凸缘64之间设置有截面圆弧状地弯曲而形成的板第2棱线部63。
板凸缘64具有鼓出形成的第1加强件筋部66,并隔着第1加强件筋部66而与梁侧壁50接合。此外,板侧壁60、板上壁62以及板凸缘64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分别构成为大致相同。
如图5所示,在后柱加强件20的上端部设置有与车顶侧梁内部件22的梁侧壁50接合的板凸缘64。在板凸缘64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设置有朝向车室外侧鼓出的第1加强件筋部66。在第1加强件筋部66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梁侧壁52的接合部即第1凸缘部68。
如图5的(a)所示,在后柱内板16上设置有呈大致三角形形状的切缺部70。如后所述,该切缺部70设置为使得车顶侧梁内部件22、后柱内板16以及后柱加强件20这3者不重叠。此外,图5的(b) 中的虚线部分示出后柱内板16的切缺部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后柱内板16进行切割而形成切缺部70,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只要在后柱内板16或者后柱加强件20的任一方设置切缺部70即可。
后柱加强件20的板侧壁60具有以跨着切缺部70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2加强件筋部72。第2加强件筋部72位于第1加强件筋部68的下部侧,并朝向车室内侧鼓出而形成。在第2加强件筋部72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梁凸缘54接合的第2凸缘部74。
图8是从车外侧观察后内板以及后柱加强件的上部侧的透视侧视图,图9是沿着图8中的IX-IX线的横剖视图,图10是沿着图8中的X-X线的横剖视图。
比较图9和图10可知,上部侧的第1加强件筋部66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W1设定为比下部侧的第2加强件筋部72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W2小(W1<W2)。在板上壁62与板侧壁60的宽度尺寸相同的情况下,根据与第1及第2加强件筋部66、72的宽度尺寸之间的关系,使第1凸缘部68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设定得比第2凸缘部74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大。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适当地确保用于使设置于第1加强件筋部66的两侧的第1凸缘部68与车顶侧梁内部件22的梁下壁52接合的点焊余量。
另外,第1加强件筋部66和第2加强件筋部72的鼓出方向(突出方向)在车室内外分别设定为相反的方向。如图10所示,在第1加强件筋部66中,为了使第1凸缘部68与梁侧壁50接合,存在朝车室外侧鼓出形成的需要。另外,如图9所示,在第2加强件筋部72中,为了使车辆前方侧的第2凸缘部74与侧外板34接合,存在朝车室内侧鼓出形成的需要。像这样,与接合的对象部件对应地设定为第1及第2加强件筋部66、72的鼓出方向互不相同。
此外,如图3所示,后柱内板16由与后柱加强件20相比板厚形成得厚,或者高刚性、高强度的部件构成。也可以与此相反,后柱加强件20由与后柱内板16相比板厚厚,或者高刚性、高强度的部件构 成。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后部构造10基本上以上述方式构成,接下来对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分体部件构成后柱内板16和后柱加强件20,从而针对需要高刚性、高强度化的部位能够选择板厚厚的部件、具有高刚性的材质的部件。另一方面,针对需要轻量化的部位能够选择板厚薄的部件、材质轻的部件。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分割构成以往的一体化的后柱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将部件以适当的材质适当的部位配置而以最佳方式分割构成,能够兼顾实现高刚性、高强度化以及轻量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后柱内补强件40配置为跨设于后柱内板16和后柱加强件20这2个部件而进行加强。由此,能够抑制分割构成的部分的刚性、强度的下降而确保期望的刚性、强度。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后柱整体,能够使高刚性、高强度化和轻量化协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后柱内补强件40的后端与构成闭合截面的后柱锚固补板36接合,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后柱的刚性、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筋部42,能够提高后柱加强件20本身的刚性、强度。另外,通过将补强件凸缘48与后门开口凸缘44接合,能够提高后柱加强件20的安装时的刚性、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分体部件构成后内板12和车顶侧梁内部件22,从而针对需要高刚性、高强度化的部位能够选择板厚厚的部件、具有高刚性的材质的部件,另一方面,针对需要轻量化的部位能够选择板厚薄的部件、材质较轻的部件。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分割构成以往的一体化的后柱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部件以适当的材质适当的部位配置从而以最佳方式进行分割构成,能够兼顾实现高刚性、高强度化以及轻量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利用设置于构成后柱加强件 20的板侧壁60与板上壁62之间的板第1棱线部61,将设置于构成车顶侧梁内部件22的梁下壁52与梁凸缘54之间的第1棱线部56覆盖。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后柱的刚性、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利用设置于构成后柱加强件20的板凸缘64与板上壁62之间的板第2棱线部63,将设置于构成车顶侧梁内部件22的梁侧壁50与梁下壁52之间的第2棱线部58覆盖,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后柱的刚性、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1加强件筋部66,能够提高构成后柱加强件20的板凸缘64的刚性、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切缺部70,能够避免车顶侧梁内部件22、后柱内板16以及后柱加强件20这3者重叠。由此,例如进一步避免了在使后柱外板32重叠时导致4个部件重叠的情况,例如能够抑制对重叠部位进行焊接(例如点焊)时的接合力(结合力)的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后柱内板16设置切缺部70,能够使第2加强件筋部72沿上下方向延伸。另外,通过使第2加强件筋部72沿上下方向延伸,能够提高后柱加强件20整体的刚性、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后柱内板16由与后柱加强件20相比板厚形成得厚,或者具有高刚性、高强度的部件构成,从而容易相对于后柱加强件20而形成板侧壁60、板上壁62以及板凸缘64,能够使后柱加强件20的成形性提高。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例如可以是,与后柱内板16相比,使后柱加强件20由板厚形成得厚,或者具有高刚性、高强度的部件构成。以该方式构成具有如下优点,能够使后柱内板16的成形性提高,并且能够使由较大的板构成的后柱内板16轻量化。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车辆
12 后内板
14 尾门开口部
16 后柱内板
18 后门开口部
20 后柱加强件
22 车顶侧梁内部件
36 后柱锚固补板
38 闭合截面部
40 后柱内补强件
42 筋部
44 后门开口凸缘
46 加强件凸缘
48 补强件凸缘
50 梁侧壁
52 梁下壁
54 梁凸缘
60 板侧壁
62 板上壁
64 板凸缘
66 第1加强件筋部
70 切缺部
72 第2加强件筋部
Claims (7)
1.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具备后内板,该后内板构成车身后部的左右侧部的车室内侧板,并具有:形成尾门开口部的后柱内板;以及形成车身后部的后门开口部的后柱加强件,
所述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
由分体部件构成所述后柱内板和所述后柱加强件,
具备后柱内补强件,该后柱内补强件配置为跨设于所述后柱内板和所述后柱加强件,
具备后柱锚固补板,该后柱锚固补板与所述后柱内板接合而构成闭合截面,
所述后柱内补强件的后端与所述后柱锚固补板接合,
所述后柱内补强件具备:筋部,其从与所述后柱锚固补板的接合部朝向车身前方侧延伸;以及补强件凸缘,其设置于所述筋部的前方侧,并与在所述后柱加强件中形成后门开口凸缘的加强件凸缘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车顶侧梁内部件,该车顶侧梁内部件相对于所述后内板分体构成,并且与所述后柱内板的上端及所述后柱加强件的上端接合、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所述车顶侧梁内部件具备:梁侧壁,其沿上下方向延伸;梁下壁,其从所述梁侧壁的下端朝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以及梁凸缘,其从所述梁下壁的车宽外侧端部朝下方延伸,
所述后内板具备:板侧壁,其与所述梁凸缘并行地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板上壁,其从所述板侧壁的上端以沿着所述梁下壁的方式朝车宽中央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内板具有板凸缘,该板凸缘从所述板上壁的车宽内侧端部以沿着所述梁侧壁的方式朝上方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凸缘具有第1加强件筋部,并隔着所述第1加强件筋部而与所述梁侧壁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柱内板或者所述后柱加强件的任一方,以使所述车顶侧梁内部件、所述后柱内板以及所述后柱加强件这3者不重叠的方式设置有切缺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缺部设置于所述后柱内板,
所述后柱加强件具有第2加强件筋部,该第2加强件筋部以跨着所述切缺部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柱内板由板厚比所述后柱加强件的板厚厚,或者与所述后柱加强件相比高刚性、高强度的部件构成,
在所述后柱加强件设置有所述板侧壁、所述板上壁以及所述板凸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99930 | 2013-05-10 | ||
JP2013-099930 | 2013-05-10 | ||
PCT/JP2014/061960 WO2014181739A1 (ja) | 2013-05-10 | 2014-04-30 | 車体後部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89261A CN105189261A (zh) | 2015-12-23 |
CN105189261B true CN105189261B (zh) | 2017-10-13 |
Family
ID=51867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26636.1A Active CN105189261B (zh) | 2013-05-10 | 2014-04-30 | 车身后部构造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947980B2 (zh) |
CN (1) | CN105189261B (zh) |
WO (1) | WO2014181739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33482A (zh) * | 2019-02-12 | 2019-05-10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d柱加强板总成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703594B1 (ko) * | 2015-05-27 | 2017-02-22 |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 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
US10112655B2 (en) | 2016-01-14 | 2018-10-30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for vehicle upper rear corner panel |
US10899393B2 (en) * | 2017-03-14 | 2021-01-26 | Honda Motor Co., Ltd. | Rear body structure |
JP7049601B2 (ja) * | 2018-04-04 | 2022-04-07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車体後部構造 |
JP7172768B2 (ja) * | 2019-03-15 | 2022-11-1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後部構造 |
FR3115263A1 (fr) * | 2020-10-16 | 2022-04-22 | Psa Automobiles Sa | Caisse de vehicule a resistance renforcee au choc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17450Y (zh) * | 2008-05-31 | 2009-04-08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汽车中立柱 |
JP2009179176A (ja) * | 2008-01-30 | 2009-08-13 | Kanto Auto Works Ltd | 車両のdピラー補強構造 |
JP2010052627A (ja) * | 2008-08-29 | 2010-03-11 | Suzuki Motor Corp | 車両クォーター部構造 |
CN102530094A (zh) * | 2010-12-28 | 2012-07-04 | 铃木株式会社 | 后侧部结构 |
CN202827764U (zh) * | 2012-08-15 | 2013-03-27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a柱结构及车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16488U (zh) * | 1987-07-21 | 1989-01-26 | ||
JP3769809B2 (ja) * | 1996-03-26 | 2006-04-26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側部補強構造 |
JP2010012856A (ja) * | 2008-07-02 | 2010-01-21 | Kanto Auto Works Ltd | 自動車のボデー |
-
2014
- 2014-04-30 CN CN201480026636.1A patent/CN105189261B/zh active Active
- 2014-04-30 JP JP2015515854A patent/JP594798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4-30 WO PCT/JP2014/061960 patent/WO201418173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179176A (ja) * | 2008-01-30 | 2009-08-13 | Kanto Auto Works Ltd | 車両のdピラー補強構造 |
CN201217450Y (zh) * | 2008-05-31 | 2009-04-08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汽车中立柱 |
JP2010052627A (ja) * | 2008-08-29 | 2010-03-11 | Suzuki Motor Corp | 車両クォーター部構造 |
CN102530094A (zh) * | 2010-12-28 | 2012-07-04 | 铃木株式会社 | 后侧部结构 |
CN202827764U (zh) * | 2012-08-15 | 2013-03-27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a柱结构及车辆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33482A (zh) * | 2019-02-12 | 2019-05-10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d柱加强板总成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947980B2 (ja) | 2016-07-06 |
WO2014181739A1 (ja) | 2014-11-13 |
CN105189261A (zh) | 2015-12-23 |
JPWO2014181739A1 (ja) | 2017-0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89261B (zh) | 车身后部构造 | |
US10118648B2 (en) | Motor vehicle rear | |
CN106541998B (zh) | 车身构造 | |
US9381944B2 (en) | Upp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provided with sun roof | |
CN105377674B (zh) | 车身上部结构 | |
US7914072B2 (en) | Moon roof frame module for reinforcement of automotive roof | |
US9908561B2 (en) | Rear body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s | |
JP5088570B2 (ja) | 車両のセンターピラー構造 | |
US9592856B2 (en) | Upp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US8282154B2 (en) | Vehicle body lateral side portion structure | |
CN107031719B (zh) | 汽车的车身结构 | |
BR102015007255A2 (pt) | estrutura traseira de veículo | |
CN107054470A (zh) | 车身前部构造 | |
CN105636857B (zh) | 车身后部构造 | |
JP2008213826A (ja) | 自動車のロッカー後端部とリヤピラー下端部の結合部構造 | |
CN108556924B (zh) | 一种提高40%偏置碰安全性能的a柱结构 | |
EP2412612A1 (en) | Side sill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 |
US20230202582A1 (en) |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 |
JP2006341687A (ja) | 車体骨格部材の衝突エネルギー吸収構造および衝突エネルギー吸収方法 | |
JP2006298304A (ja) | 車体上部構造 | |
JP6954033B2 (ja) | 車両のボディ骨格構造 | |
CN104044646B (zh) | 车体后部构造 | |
JP2014104836A (ja) | 車体側部構造 | |
CN105189260B (zh) | 车身后部构造 | |
JP4062235B2 (ja) | 自動車のルーフ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