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75614B - 彩色中空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彩色中空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75614B
CN105175614B CN201510506090.6A CN201510506090A CN105175614B CN 105175614 B CN105175614 B CN 105175614B CN 201510506090 A CN201510506090 A CN 201510506090A CN 105175614 B CN105175614 B CN 1051756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ulsion
nucleome
grams
gram
dyestuf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60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75614A (zh
Inventor
黄馨仪
徐旻
李凌霄
于恬怡
李勃天
阚成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50609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756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75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5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75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756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Cosmetic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彩色中空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染料的颗粒,该颗粒包括:核体,核体是基于第一极性材料形成的;过渡层,过渡层形成在核体的外表面,并且过渡层是基于第二极性材料和第一非极性材料形成的;以及支撑层,支撑层形成在过渡层的外表面,并且支撑层是基于第二非极性材料形成的,其中染料分散在核体、过渡层以及支撑层的至少之一中,并且染料与核体、过渡层以及支撑层的至少之一共价结合。由此,可以由核体为该颗粒提供亲水核结构,并且可以使该含有染料的颗粒具有可以调节的多层结构,进而进一步扩展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的使用范围。

Description

彩色中空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彩色中空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含有染料的颗粒,一种含有染料的乳液、制备该乳液的方法以及该颗粒和乳液在水性涂料、水性漆、水性墨、印染、皮革、造纸和/或颜料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聚合物乳液是制备环境友好型水性聚合物产品最重要的原料。其中,中空聚合物乳液是由中空聚合物乳胶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功能性乳液。由于该类型的聚合物乳液中的中空结构使其具有质轻、散射光、隔热等优点,因而中空聚合物乳液被广泛用于涂料、纸张、油墨、化妆品等多个领域。但因为多数中空聚合物乳液自身不能成膜,所以它只能作为添加剂(塑料颜料)与能室温成膜的传统聚合物乳液一起使用,形成白色的膜层。
然而,聚合物乳液的结构以及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的下列发现而完成的:
传统的彩色水性聚合物产品因染料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较差,因此通过共混方法得到的彩色水性聚合物乳液产品通常存在色彩不均匀、耐光色牢度差等问题。发明人发现,通过采用含有双键的可聚合染料与聚合物基体结合而制备共聚型彩色聚合物乳液,可以解决染料与聚合物基体相容性差的问题。由此,可以提高彩色水性聚合物乳液产品的性能。此外,通过在传统的中空聚合物乳液中添加成膜层,可以使该聚合物乳液具有室温成膜性能。
有鉴于此,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有染料的颗粒,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含有染料的颗粒包括:核体,所述核体是基于第一极性材料形成的;过渡层,所述过渡层形成在所述核体的外表面,并且所述过渡层是基于第二极性材料和第一非极性材料形成的;以及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形成在所述过渡层的外表面,并且所述支撑层是基于第二非极性材料形成的,任选地,所述支撑层是基于第三极性材料和所述第二非极性材料形成的,其中,所述染料分散在所述核体、过渡层以及支撑层的至少之一中,并且所述染料与所述核体、过渡层以及支撑层的至少之一共价结合。由此,可以由所述核体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提供亲水核结构,通过在所述核体外表面形成所述过渡层以及支撑层形成多层核壳结构,进而可以使该含有染料的颗粒具有可以调节的多层结构,进而进一步扩展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的使用范围。并且,通过在上述核壳结构中添加染料,可以实现染料与聚合物乳液的结合,从而达到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颗粒提供颜色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含有染料的颗粒进一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含有染料的颗粒的粒径为0.2~2微米,任选地,所述含有染料的颗粒进一步包括空腔,所述空腔是通过对所述核体进行渗透溶胀处理而形成的。由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粒径大小,并且可以形成中空的核壳结构,使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具有质轻、散射光、隔热的特点,进而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的使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核体、所述过渡层和所述支撑层分别独立地是通过乳液聚合形成的,其中,所述乳液聚合是在存在引发剂时进行的,任选地,所述乳液聚合是在存在引发剂以及选自乳化剂和交联剂的至少之一时进行的,任选地,所述核体是在存在所述引发剂和乳化剂时通过所述乳液聚合形成的。任选地,所述交联剂为选自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三(甲基丙烯酸)甘油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以及二乙烯基苯的至少一种,任选地,所述引发剂为选自过硫酸盐、水溶性偶氮引发剂以及氧化还原引发剂的至少一种,任选地,所述乳化剂包括选自阴离子型乳化剂和非离子型乳化剂的至少一种,任选地,在所述过渡层中,所述第二极性材料与所述第一非极性材料的质量比为(20~90):(10~80),并且,在所述支撑层中,所述第三极性材料与所述第二非极性材料的质量比为(0~20):(80~100),任选地,所述核体、所述过渡层以及所述支撑层的质量比为(5~30):(5~40):(30~80)。由此,可以通过上述聚合方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试剂以及配比完成核体、过渡层和支撑层的形成,从而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的使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含有染料的颗粒进一步包括:成膜层,所述成膜层形成在所述支撑层的外表面,所述成膜层是基于第四极性材料和第三非极性材料形成的,并且,所述第四极性材料与所述第三非极性材料的质量比为(40~80):(20~60),任选地,所述染料的一部分分散在所述成膜层中,并且所述染料的一部分与所述成膜层共价结合,任选地,所述核体、所述过渡层、所述支撑层以及所述成膜层的质量比为(5~30):(5~20):(20~40):(20~70)。由此,可以通过所述成膜层的形成,为所述颗粒提供成膜功能,进而可以扩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所述颗粒的应用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极性材料、所述第二极性材料以及所述第三极性材料的至少之一携带有羧基和酯基的至少之一。任选地,所述第一极性材料、所述第二极性材料以及所述第三极性材料分别独立地包括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基丙烯酸、α-氰基丙烯酸、α-苯基丙烯酸、α-氯代丙烯酸、衣康酸、柠康酸、中康酸、马来酸、富马酸、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脂、丙烯酸-β-羟乙酯以及丙烯腈,任选地,所述第四极性材料包括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脂、丙烯酸-β-羟乙酯以及丙烯腈,任选地,所述第一非极性材料、所述第二非极性材料以及所述第三非极性材料分别独立地为芳香族乙烯,任选地,所述芳香族乙烯包括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以及乙基苯乙烯,任选地,所述染料包括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蒽醌类染料、偶氮类染料、酞菁类染料、芳甲烷类染料、多甲川类染料、萘四羧酸类染料、靛系染料、硝基染料、硫化染料以及它们的衍生物,优选地,所述染料包括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1-(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1-(6-氨基)己氨基蒽醌、1-(4-(2-丙烯酰氧基)乙氧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1-(4-(2-乙酰氧基)乙氧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1-甲氨基-4-(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1-甲氨基-4-(6-乙酰氨基)己氨基蒽醌、3-(4-(4’-N,N-二甲基氨基苯基偶氮)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丙基-2-甲基丙烯酸酯、2-(4-(4’-硝基苯基偶氮)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以及2,3,6,7-四联噻吩-N,N’-二(2-甲基烯丙基)-1,4,5,8-萘四甲酸二酰亚胺。由此,可以由上述材料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提供多种可选材料,进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极性材料完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的制备,进而可以扩展该颗粒的适用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成膜层是通过乳液聚合形成的,所述乳液聚合是在存在引发剂时进行的,任选地,所述乳液聚合是在存在引发剂以及选自乳化剂和交联剂的至少之一时进行的,任选地,所述交联剂为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三(甲基丙烯酸)甘油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以及二乙烯基苯,任选地,所述引发剂为选自过硫酸盐、水溶性偶氮引发剂以及氧化还原引发剂的至少一种。由此,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形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膜层,并且通过调节所述乳化剂以及所述交联剂的种类和用量,并选择适当的乳液聚合条件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膜层进行调控。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有染料的乳液。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乳液包括:水;以及含有染料的颗粒,所述含有染料的颗粒分散在所述水中,并且所述含有染料的颗粒为前面描述的根据本发明任一项实施例的含有染料的颗粒。由此,可以由前面描述的颗粒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乳液提供适当的颜色以及优选的结构,进而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乳液的实用性。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含有染料的乳液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1)在水中,基于第一极性材料形成核体;(2)基于第二极性材料和第一非极性材料在所述核体的外表面形成过渡层;以及(3)基于第二非极性材料,任选地基于第三极性材料和所述第二非极性材料在所述过渡层的外表面形成支撑层,其中,在步骤(1)~(3)中,添加染料,所述染料含有可聚合碳碳双键,以便使所述染料分散在所述核体、过渡层以及支撑层的至少之一中,并且所述染料与所述核体、过渡层以及支撑层的至少之一共价结合。由此,可以由核体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乳液提供亲水核结构,并且所述过渡层能够较好的与所述核体结合,并且为后续支撑层的形成提供过渡。并且,通过在上述几层结构中添加染料,可以实现染料与聚合物乳液的共价键结合,从而达到提高染料与聚合物的相容性,进而进一步提高该乳液的使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制备乳液的方法进一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所述步骤(3)之后进一步包括:(4)基于第四极性材料和第三非极性材料在所述支撑层的外表面形成成膜层;并且,所述成膜层是通过将所述染料、所述第四极性材料以及所述第三非极性材料加入到步骤(3)形成的支撑层中,在存在引发剂时进行乳液聚合,得到所述成膜层,任选地,在存在引发剂以及选自乳化剂和交联剂的至少之一时进行乳液聚合,得到所述成膜层,任选地,所述步骤(1)进一步包括:(1-1)将用于所述核体的所述染料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极性材料的一部分以及用于所述核体的所述引发剂的一部分混合,在存在用于所述核体的所述交联剂的一部分和用于所述核体的所述乳化剂的一部分的至少之一时进行乳液聚合,以便形成种子乳液;以及(1-2)向所述种子乳液中,加入用于所述核体的所述染料的剩余部分、用于所述核体的所述第一极性材料的剩余部分以及用于所述核体的所述引发剂的剩余部分,在存在用于所述核体的所述交联剂的剩余部分以及用于所述核体的所述乳化剂的剩余部分至少之一时进行乳液聚合,以便形成包含所述核体的乳液,任选地,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向所述包含所述核体的乳液中,添加含有用于所述过渡层的所述染料、所述第二极性材料、所述第一非极性材料以及用于所述过渡层的所述引发剂的混合物,任选地在存在用于所述过渡层的所述交联剂和用于所述过渡层的所述乳化剂至少之一时,进行乳液聚合,以便在所述核体的外表面形成所述过渡层,从而获得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任选地,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向所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中添加含有用于所述支撑层的所述染料、所述第二非极性材料、用于所述支撑层的所述引发剂以及任选地所述第三极性材料的混合物进行乳液聚合,任选地在存在用于所述支撑层的所述交联剂和用于所述支撑层的所述乳化剂至少之一时进行乳液聚合,以便在所述过渡层的外表面形成所述支撑层,从而获得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任选地,所述步骤(4)进一步包括:向所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的中,添加用于所述成膜层的所述染料、所述第四极性材料、所述第三非极性材料以及用于所述成膜层的所述引发剂的混合物进行乳液聚合,任选地在存在用于所述成膜层的所述交联剂以及用于所述成膜层的所述乳化剂的存在下进行乳液聚合,以便在所述支撑层的外表面形成所述成膜层,从而获得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成膜层复合体的乳液,任选地,在下列至少之一中:在所述步骤(2)和步骤(3)之间;在所述步骤(3)之后;所述步骤(3)和步骤(4)之间;以及在所述步骤(4)之后;进一步包括利用碱对所述核体进行渗透溶胀处理的步骤,以便形成空腔,任选地,所述碱为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氨水、有机胺类化合物、氢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钾。由此,可以通过上述步骤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制备的含有染料的乳液的使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前面描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以及前面描述的乳液在制备水性涂料、水性漆、水性墨、印染、皮革、造纸和/或颜料中的用途。由此,可以根据所述颗粒以及所述乳液的特征以及优点,将上述颗粒以及乳液应用到制备水性涂料、水性漆、水性墨、印染、皮革、造纸和/或颜料中。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含有染料的颗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含有染料的颗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含有染料的颗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含有染料的颗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含有染料的乳液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含有染料的乳液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含有染料的乳液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含有染料的乳液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含有染料的乳液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含有染料的乳液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以及
图1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含有染料的乳液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核体
200:过渡层
300:支撑层
400:成膜层
500: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模块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模块。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内”、“外”、“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本文中采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的下列发现而完成的:
传统的彩色水性聚合物产品因染料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较差,因此通过共混方法得到的彩色水性聚合物乳液产品通常存在色彩不均匀、耐光色牢度差等问题。发明人发现,通过采用含有双键的可聚合染料与聚合物基体结合而制备共聚型彩色聚合物乳液,可以解决染料与聚合物基体相容性差的问题。由此,可以提高彩色水性聚合物乳液产品的性能。此外,通过在传统的中空聚合物乳液中添加成膜层,可以使该聚合物乳液具有室温成膜性能。
有鉴于此,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有染料的颗粒。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颗粒包括:核体100、过渡层200以及支撑层300。其中,核体100是基于第一极性材料形成的;过渡层200形成在核体100的外表面,并且该过渡层200是基于第二极性材料和第一非极性材料形成的;支撑层300形成在过渡层200的外表面,并且支撑层300是基于第二非极性材料形成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支撑层300也可以是基于第三极性材料和第二非极性材料形成的。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含有染料的颗粒中的染料分散在核体100、过渡层200以及支撑层300的至少之一中,并且染料与核体100、过渡层200以及支撑层300的至少之一共价结合。其中,优选地,所有染料(又称为染料分子)均与核体100、过渡层200以及支撑层300共价结合。由此,可以由核体100提供亲水核结构,通过在核体100外表面形成过渡层200以及支撑层300形成多层核壳结构,进而可以使该含有染料的颗粒具有复合的多层结构。并且,通过在上述几层中添加染料分子,可以实现染料分子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的共价键结合,从而达到提高染料分子与颗粒的相容性,进而进一步提高该含有染料的颗粒的使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含有染料的颗粒的粒径为0.2~2微米。由此,可以通过调节所述颗粒的粒径大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粒径大小,进而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的使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核体100、过渡层200以及支撑层300的第一极性材料、第二极性材料以及第三极性材料的至少之一携带有羧基和酯基的至少之一,前提是,形成支撑层300的第三极性材料中,只含有酯基。并且,上述第一极性材料、第二极性材料以及第三极性材料分别独立地包括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基丙烯酸、α-氰基丙烯酸、α-苯基丙烯酸、α-氯代丙烯酸、衣康酸、柠康酸、中康酸、马来酸、富马酸、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脂、丙烯酸-β-羟乙酯以及丙烯腈。由此,可以由上述材料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提供多种可选极性材料,进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极性材料完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的制备,进而可以扩展该颗粒的适用范围。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第一非极性材料和第二非极性材料分别独立地为芳香族乙烯。具体地,该芳香族乙烯包括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以及乙基苯乙烯。由此,可以由上具有对称结构的芳香族乙烯类材料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颗粒提供非极性材料。并且,芳香族乙烯具有可聚合双键,进而可以通过简单的聚合过程利用该第一非进行材料以及第二非极性材料形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核体100、过渡层200以及支撑层300还可以进一步包含染料分子。由此,可以在形成上述核体100、过渡层200以及支撑层300的过程中通过添加染料分子,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将染料分子通过共价结合的方式形成在聚合物的内部。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核体100、过渡层200以及支撑层300中的染料分子以及聚合物是通过共价键作用结合的。由此,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含有染料的颗粒中染料分子与聚合物的结合程度,进而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含有染料的颗粒的使用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核体100、过渡层200和支撑层300分别独立地通过乳液聚合形成的。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乳液聚合是在存在引发剂时进行的。任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乳液聚合也可以是在存在引发剂以及乳化剂或交联剂时进行的。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核体100是在存在引发剂和乳化剂的条件下,通过乳液聚合形成的。并且,交联剂采用选自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三(甲基丙烯酸)甘油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以及二乙烯基苯的至少一种,引发剂采用选自过硫酸盐、水溶性偶氮引发剂以及氧化还原引发剂的至少一种,乳化剂包括选自阴离子型乳化剂和非离子型乳化剂的至少一种。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乳化剂可以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由此,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根据上述核体100、过渡层200以及支撑层300的具体组成,选择适当的交联剂、引发剂以及乳化剂,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并且通过调节乳液聚合的条件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进行调控,从而提高该颗粒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核体100是基于第一极性材料,在乳化剂、引发剂以及交联剂的存在下,通过乳液聚合形成的。由此,可以由该第一极性材料为核体100提供具有亲水性能的极性材料聚合物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前面描述的组成核体100中的各个组分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够满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聚合得到具有亲水结构的聚合物核体即可。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该核体100的形成过程中,可以不添加交联剂或染料分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用熟悉的材料以及方法形成核体100,只要能够满足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核体结构即可。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核体100可以由下列成分通过下列配比形成:染料分子的含量为0~10质量%(相对于形成核体100的第一极性材料、染料分子、交联剂、乳化剂以及引发剂的总质量),优选0~5质量%;第一极性材料的含量为10~99质量%,优选20~99质量%;交联剂的含量为0~5质量%,优选0.05~2质量%;引发剂用量为0.05~5质量%,优选0.5~2质量%;乳化剂用量为0~5质量%。由此,可以通过调节上述材料的含量,得到具有亲水结构的稳定的核体100,进而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含有染料的颗粒的使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过渡层200可以是在核体100的外表面,由第二极性材料、第一非极性材料以及引发剂,在交联剂以及乳化剂的存在下,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形成的。由此,可以通过第二极性材料提供羧基或酯基,从而形成亲水结构,由第一非极性材料提供疏水结构,通过调节该第二极性材料以及第一非极性材料的质量比,得到具有中等极性的过渡层200,为核体100提供具有适当极性的过渡层,进而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含有染料的颗粒的各个部分的结合程度。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极性材料与第一非极性材料可以具有(20~90):(10~80)的质量比。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过渡层200还可以进一步具有染料分子。由此,可以在形成过渡层200的过程中通过添加含有可聚合双键的染料分子,通过聚合,将染料分子形成在过渡层200的内部。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过渡层200中的染料分子以及聚合物是通过共价键作用结合的。由此,可以提高过渡层200中染料分子与聚合物的结合程度,进而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含有染料的颗粒使用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前面描述的组成过渡层200中的各个组分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够满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聚合得到具有中等极性的过渡层即可。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该过渡层200的形成过程中,可以不添加可聚合染料分子或者乳化剂以及交联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用熟悉的材料以及方法形成过渡层200,只要能够满足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中等极性的过渡壳层即可。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过渡层200可以由下列成分通过下列配比形成:染料分子的含量为0~10质量%(相对于形成过渡层200的第一极性材料、染料分子、交联剂、乳化剂以及引发剂的总质量),优选0~5质量%;第二极性材料的含量为10~90质量%,第一非极性材料的含量为10~60质量%,交联剂的含量为0~10质量%,优选0~2质量%;引发剂用量为0.05~5质量%,优选0.5~2质量%;乳化剂用量为0~5质量%,优选0.05~3质量%。由此,可以通过调节上述材料的含量,得到具有中等极性的过渡层200,进而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含有染料的颗粒的使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支撑层300可以是在过渡层200的外表面,由第二非极性材料、以及引发剂,在交联剂以及乳化剂的存在下,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形成的。任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支撑层300还可以是由第二非极性材料、第三极性材料以及引发剂,在交联剂以及乳化剂的存在下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形成的。其中,第三极性材料与第二非极性材料的质量比可以为(0~20):(80~100)。由此,可以由极性材料提供亲水结构,由非极性材料提供疏水结构,通过调节上述第三极性材料以及第二非极性材料的用量,得到具有非极性的支撑层300。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支撑层300还可以进一步具有可聚合染料分子。由此,可以在形成支撑层300的过程中通过添加含有可聚合双键的染料分子,通过乳液聚合,将染料分子形成在支撑层300的内部。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层300中的染料分子以及聚合物是通过共价键作用结合的。由此,可以提高支撑层300中染料分子与聚合物的结合程度,进而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含有染料的颗粒的使用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前面描述的组成支撑层300中的各个组分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够满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乳液聚合得到具有中等极性的过渡层即可。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该支撑层300的形成过程中,可以不添加可聚合染料分子或者乳化剂以及交联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用熟悉的材料以及方法形成支撑层300,只要能够满足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非极性的支撑层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支撑层300中可聚合染料的含量为0~10质量%(相对于支撑层300中总材料质量),优选0.1~5质量%;第二非极性材料的含量为80~100质量%,第三极性材料的含量为0~10质量%;交联剂的含量为0~10质量%;引发剂用量为0.05~5质量%,优选0.5~2质量%;乳化剂用量为0~5质量%,优选0~3质量%。并且乳液聚合反应温度为60~95摄氏度,反应时间为3~7小时。由此,可以通过调节上述材料的含量,得到非极性的支撑层300,进而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含有染料的颗粒的使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核体100、过渡层200以及支撑层300的质量比可以为(5~30):(5~40):(30~80)。由此,可以通过调节核体100、过渡层200以及支撑层300的质量比为上述数值范围内,以获得具有合理的核壳结构的颗粒,进而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的制备效果。换句话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调节核体100、过渡层200以及支撑层300的各类材料的总质量,控制核体100、过渡层200以及支撑层300的质量比为上述数值范围内。例如,可以通过使形成核体100的第一极性材料、染料分子、交联剂、乳化剂以及引发剂的总质量、形成过渡层200的各类材料的总质量以及形成支撑层300的各类材料的总质量之比为(5~30):(5~40):(30~80),达到使核体100、过渡层200以及支撑层300的质量比为(5~30):(5~40):(30~80)。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前面所述的核体100、过渡层200以及支撑层300中各种极性、非极性材料以及引发剂、乳化剂、交联剂的种类和含量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够满足得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核体100、过渡层200以及支撑层300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2,该含有染料的颗粒进一步包括:空腔500,该空腔500是通过对核体100进行渗透溶胀处理形成的。由此,可以由空腔500形成中空的核壳结构,使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具有质轻、散射光、隔热的特点。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空腔500的形成方式不受具体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用熟悉的方法形成上述空腔结构。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渗透溶胀后处理形成空腔500。由此,可以通过渗透溶胀处理简易地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多层核壳结构,进而可以提高该含有染料的颗粒的隔热性能,并使其具有质量轻、散射光的特性,从而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的使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含有染料的颗粒还可以进一步具有成膜层400。参考图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成膜层400形成在支撑层300的外表面,并且,成膜层400是基于第四极性材料和第三非极性材料形成的。其中,第四极性材料与第三非极性材料的质量比可以为(40~30):(20~60)。由此,可以由极性材料提供亲水结构,由非极性材料提供疏水结构,通过调节上述第四极性材料以及第三非极性材料的用量,得到具有适当极性的成膜层400,并且,可以通过上述成膜层的形成,为所述颗粒提供成膜功能,进而可以扩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所述颗粒的应用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成膜层400的第四极性材料包括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脂、丙烯酸-β-羟乙酯以及丙烯腈。由此,可以由上述材料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提供多种可选极性材料,进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极性材料完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膜层400的制备,进而可以扩展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含有染料的颗粒的适用范围。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第三非极性材料为芳香族乙烯。具体地,该芳香族乙烯包括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以及乙基苯乙烯。由此,可以由上具有对称结构的芳香族乙烯类材料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成膜层400提供非极性材料。并且,芳香族乙烯具有可聚合双键,进而可以通过简单的聚合过程利用该第四极性材料以及第三非极性材料形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成膜层400还可以进一步包含染料分子,并且染料分子与成膜层400共价结合。由此,可以在形成成膜层400的过程中添加染料分子,通过乳液聚合,将染料形成在成膜层400的内部。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膜层400中的染料分子以及聚合物是通过共价键作用结合的,由此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含有染料的颗粒中染料分子与聚合物的结合程度,进而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含有染料的颗粒的使用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成膜层400可以是在存在引发剂、乳化剂和交联剂时,通过乳液聚合形成的。其中,交联剂选自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三(甲基丙烯酸)甘油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以及二乙烯基苯的至少一种。并且,引发剂采用选自过硫酸盐、水溶性偶氮引发剂以及氧化还原引发剂的至少一种,乳化剂包括选自阴离子型乳化剂和非离子型乳化剂的至少一种。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乳化剂可以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形成成膜层400时,也可以不使用交联剂和乳化剂。由此,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根据上述成膜层400的具体组成,选择适当的交联剂、引发剂以及乳化剂,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并且通过调节乳液聚合的条件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进行调控,从而提高该颗粒的性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前面描述的组成成膜层400中的各个组分不受特别限制,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通过乳液聚合形成成膜层400时,可以不添加可聚合染料分子或者乳化剂以及交联剂。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成膜层400中可聚合染料的含量为0~10质量%(相对于成膜层400中总材料质量),优选0.1~5质量%;第三非极性材料的含量为10~60质量%,第四极性材料的含量为40~80质量%;交联剂的含量为0~10质量%;引发剂用量为0.05~5质量%,优选0.5~2质量%;乳化剂用量为0~5质量%,并且乳液聚合反应温度为60~95摄氏度,反应时间为3~7小时。由此,可以通过调节上述材料的含量,得到成膜层400,进而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含有染料的颗粒的使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4,该含有染料的颗粒还可以具有包含核体100、过渡层200、支撑层300、成膜层400以及空腔500的多层中空核壳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空腔500的体积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够满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对核体100进行渗透溶胀并形成空腔结构即可。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含有染料的颗粒在经过渗透溶胀处理后,可以具有0.2~2微米的外径,以及0.1~1.5微米的内径。其中,外径是指含有染料的颗粒的整体直径,内径为空腔500的直径。由此,可以由上述结构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颗粒提供合理的多层组成以及中空结构,进而可以具有稳定的室温可成膜性能以及质量轻、散射光、隔热等特点,进而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的使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核体100、过渡层200、支撑层300以及成膜层400的质量比可以为(5~30):(5~20):(20~40):(20~70)。由此,可以通过调节核体100、过渡层200、支撑层300以及成膜层400的质量比为上述数值范围内,以获得具有合理的核壳结构的颗粒,进而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的制备效果。换句话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调节核体100、过渡层200、支撑层300以及成膜层400的各类材料的总质量,控制核体100、过渡层200、支撑层300以及成膜层400的质量比为上述数值范围内。例如,可以通过使形成核体100的第一极性材料、染料分子、交联剂、乳化剂以及引发剂的总质量、形成过渡层200的各类材料的总质量、形成支撑层300的各类材料的总质量以及形成成膜层400的各类材料的总质量之比为(5~30):(5~20):(20~40):(20~70),达到使核体100、过渡层200、支撑层300以及成膜层400的质量比为(5~30):(5~20):(20~40):(20~70)。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前面所述的核体100、过渡层200、支撑层300以及成膜层400中各种极性、非极性材料以及引发剂、乳化剂、交联剂的种类和含量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够满足得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核体100、过渡层200、支撑层300以及成膜层400即可。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核体100、过渡层200、支撑层300以及成膜层400中的任意一层还可以包含染料分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染料分子可以为包括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蒽醌类染料、偶氮类染料、酞菁类染料、芳甲烷类染料、多甲川类染料、萘四羧酸类染料、靛系染料、硝基染料、硫化染料以及它们的衍生物,优选地,染料可以为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1-(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1-(6-氨基)己氨基蒽醌、1-(4-(2-丙烯酰氧基)乙氧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1-(4-(2-乙酰氧基)乙氧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1-甲氨基-4-(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1-甲氨基-4-(6-乙酰氨基)己氨基蒽醌、3-(4-(4’-N,N-二甲基氨基苯基偶氮)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丙基-2-甲基丙烯酸酯、2-(4-(4’-硝基苯基偶氮)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以及2,3,6,7-四联噻吩-N,N’-二(2-甲基烯丙基)-1,4,5,8-萘四甲酸二酰亚胺。由此,可以由上述染料分子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提供颜色,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的染料,进而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颗粒的使用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有染料的乳液。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乳液包括:水;以及含有染料的颗粒,含有染料的颗粒分散在水中,并且含有染料的颗粒为前面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含有染料的颗粒。该含有染料的颗粒的特征以及优点前面已经做了详细的描述,再次不再赘述。由此,可以由前面描述的颗粒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乳液提供适当的颜色以及优选的结构,进而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乳液的实用性。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含有染料的乳液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5,该方法包括:S100,形成核体;S200,形成过渡层以及S300,形成支撑层。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S100、S200以及S300的至少之一中添加含有可聚合碳碳双键的染料分子,以便使该染料分子分散在核体、过渡层以及支撑层之中,并使该染料分子通过共价键作用与核体、过渡层以及支撑层的至少之一结合。由此,可以通过上述步骤制备含有染料的乳液。此外,参考图6,在S300之后,可以进一步包括S400,形成成膜层。
下面,对前面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S100形成核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该步骤中,在水中,基于第一极性材料形成核体。具体地,通过乳液聚合,将第一极性材料、染料以及交联剂组成的混合物在引发剂以及乳化剂的作用下形成亲水性聚合物核体结构。由此,可以通过乳液聚合,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乳液提供稳定的聚合物核体。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前面描述的形成聚合物核体的材料种类以及聚合方法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够满足形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核体即可,例如,形成核体时可以不包含染料或交联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用熟悉的任意材料以及聚合方法来实现形成核体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具体地,参考图7,核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S110形成种子乳液
在该步骤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在乳化剂的水溶液中通入氮气,并加热该乳化剂水溶液以使其达到预乳化温度后,在该乳化剂的水溶液中加入一部分第一极性材料以及乳化剂,得到单体预乳化液。例如,预乳化温度可以为60~95摄氏度。由此,可以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将材料形成均匀分散在水溶液中的微乳液,进而提高后续聚合的效果以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核体结构的均匀度。此外,在该步骤中,可以在乳化剂的水溶液中进一步添加交联剂,将交联剂与上述第一极性材料以及乳化剂一同加入到水溶液中。由此,可以通过交联剂的作用,提高聚合物的交联效果,进而形成具有交联化的网状结构,从而提高基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核体的性能。随后,通过在去离子水中加入引发剂形成引发剂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以及一部分引发剂溶液混合,保持预乳化温度并搅拌,使单体预乳化液进行乳液聚合反应,得到种子乳液。具体地,可以通过保持温度在60~90摄氏度,反应15分钟到4小时得到种子乳液。制备种子乳液的第一极性材料、染料、交联剂、引发剂以及乳化剂的质量为制备整个包含核体的乳液的总材料质量的5~20%。由此,可以通过乳液聚合反应,得到种子乳液。由此,可以为后续聚合步骤提供含有一定聚合程度的聚合物种子乳液,进而可以达到提高后续步骤聚合物稳定性以及增大后续聚合物胶粒的目的。
S120形成包含核体的乳液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种子乳液中通过滴加的方式加入用于核体的染料的剩余部分、第一极性材料的剩余部分以及用于核体的交联剂的剩余部分,在引发剂和乳化剂的存在下进行乳液聚合,以便形成包含核体的乳液。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保持温度为60~95摄氏度,反应3~7小时形成包含核体的乳液。其中,用于核体的染料的剩余部分、第一极性材料的剩余部分以及用于核体的交联剂的剩余部分的加入方式不受特别限制。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以通过将上述材料形成单体预乳化液以及引发剂溶液的方式加入到得到的种子乳液中。由此,可以通过种子乳液聚合的方式,得到亲水性聚合物核体乳液,进而可以提高后续制备的效果以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制备的乳液的使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前面描述的形成包含核体的乳液的方法中涉及的材料的种类以及用量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第一极性材料以及用量来实现包含核体的乳液的制备。例如,根据本法明的实施例,用于形成包含核体的乳液的各个材料的含量与形成包含核体的乳液的各种材料的总质量之间可以具有以下比例:用于形成包含核体的乳液的第一极性材料的含量为10~99%,优选20~99%;染料的含量为0~10%,优选0~5%;交联剂的含量为0~5%,优选0.05~2%;引发剂用量为0.05~5%,优选0.5~2%;乳化剂用量为0~5%。
S200形成过渡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第二极性材料和第一非极性材料在核体的外表面形成过渡层。具体地,在该步骤中,向包含核体的乳液中,添加含有用于过渡层的染料、用于过渡层的第二极性材料、用于过渡层的第一非极性材料以及用于过渡层的交联剂的混合物,并在引发剂以及乳化剂的存在下进行乳液聚合,以便在所述核体的外表面形成所述过渡层,从而获得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由此,可以得到具有适当极性的形成在核体外表面的过渡层,进而获得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前面描述的形成过渡层的第二极性材料和第一非极性材料种类以及聚合方法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够满足形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过渡层即可。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形成过渡层时,可以不包含染料或乳化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用熟悉的任意材料以及聚合方法来形成过渡层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具体地,参考图8,过渡层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S210形成过渡层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该步骤中,取一定量的包含核体的乳液并加水稀释,进行预先加热处理。具体地,可以将上述水溶液加热到60~95摄氏度。将用于过渡层的染料、用于过渡层的第二极性材料、用于过渡层的第一非极性材料以及用于过渡层的交联剂的混合物、引发剂以及乳化剂通过滴加的方式加入上述预先经过加热处理的包含核体的乳液中,形成过渡层混合物。由此,可以在加热处理的条件下,将上述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充分混合,进而可以提高后续乳液聚合的效果。
S220乳液聚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上述过渡层混合物保持上述加热温度并反应一段时间,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保持温度为60~95摄氏度,反应1~5小时形成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由此,可以通过乳液聚合的方式,得到形成在核体外表面的具有适当极性的过渡层,进而可以提高后续制备的效果以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制备的乳液的使用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前面描述的材料、引发剂、交联剂以及乳化剂的用量,与形成过渡层乳液中使用的总材料以及交联剂、引发剂、乳化剂的质量相比,可以具有以下配比:染料的含量为0~10%,优选0~5%;第二极性材料的含量为10~90%,第一非极性材料的含量为10~60%,交联剂的含量为0~10%,优选0~2%;引发剂用量为0.05~5%,优选0.5~2%;乳化剂用0~5质量%,优选0.05~3%。
S300形成支撑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第三极性材料和第二非极性材料在过渡层的外表面形成支撑层。具体地,在该步骤中,向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中添加含有用于支撑层的染料、用于支撑层的第三极性材料、用于支撑层的第二非极性材料以及用于支撑层的交联剂的混合物,并在引发剂以及乳化剂的存在下进行乳液聚合,以便在所述过渡层的外表面形成支撑层,从而获得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前面描述的形成过渡层的第三极性材料和第二非极性材料种类以及聚合方法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够满足形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过渡层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用熟悉的任意材料以及聚合方法来实现形成核体结构。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形成支撑层时,可以不包含染料或乳化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具体地,参考图9,支撑层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S310形成支撑层混合物
在该步骤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具有一定配比的第三极性材料、第二非极性材料、乳化剂以及交联剂充分搅拌混合,通过预乳化作用,形成支撑层混合物。由此,可以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将上述材料形成均匀分散在水溶液中的微乳液,进而提高后续聚合的效果。
S320乳液聚合
在该步骤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支撑层混合物以及引发剂溶液同时通过滴加的方法,加入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中,并加温反应一段时间形成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保持温度在60~95摄氏度,反应3~7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由此,可以通过乳液聚合反应,得到具有多层核壳结构的乳液,进而可以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乳液的稳定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前面描述的形成用于制备支撑层的混合物中的第三极性材料、第二非极性材料、引发剂、交联剂以及乳化剂的用量,与形成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中使用的总材料的质量相比,可以具有以下配比:染料的含量为0~10%,优选0.1~5%;第二非极性材料的含量为80~100%,第三极性材料的含量为0~10%;交联剂的含量为0~10%;引发剂用量为0.05~5%,优选0.5~2%;乳化剂用量为0~5质量%,优选0~3%。
S400形成成膜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第四极性材料和第三非极性材料,在支撑层的外表面形成成膜层。具体地,在该步骤中,通过乳液聚合,将第四极性材料、第三非极性材料以及交联剂组成的材料混合物在引发剂以及乳化剂的作用下,在支撑层表面形成具有室温成膜功能的成膜层结构。由此,可以通过形成成膜层,制备含有多层核壳结构的彩色乳液聚合物,并且实现该聚合物的成膜功能,进而扩展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制备的乳液聚合物的用途。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前面描述的形成成膜层的材料种类以及聚合方法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够满足形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层即可。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形成成膜层的过程中,可以不包含乳化剂或染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用熟悉的任意材料以及聚合方法来实现形成具有室温成膜结构的成膜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具体地,参考图10,成膜层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S410形成成膜层混合物
在该步骤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第三非极性材料、第四极性材料以及交联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成膜层混合物。由此,可以通过配比合适的上述材料预先形成混合物,进而简化后续聚合步骤,从而提高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制备的成膜层的性能。
S420乳液聚合
在该步骤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成膜层混合物以及引发剂溶液同时通过滴加的方法,加入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中,并加温反应一段时间形成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成膜层复合体的乳液。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保持温度在60~95摄氏度,反应3~7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成膜层复合体的乳液。由此,可以通过乳液聚合反应,得到具有室温成膜功能的乳液,进而可以扩展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制备的乳液的用途。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前面描述的第三非极性材料、第四极性材料、引发剂、交联剂以及乳化剂的用量,与形成成膜层使用的总材料的质量相比,还可以具有以下配比:染料含量为0~10%,优选0.1~5%;第三非极性材料的含量为10~60%,第四极性材料的含量为40~80%;交联剂的含量为0~10%;引发剂用量为0.05~5%,优选0.5~2%;乳化剂用量为0~5%。
此外,前面描述的第一极性材料、第二极性材料、第三极性材料、第四极性材料、第一非极性材料、第二非极性材料、第三非极性材料、染料、引发剂、乳化剂以及交联剂的特征以及种类在前面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材料来形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乳液。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1,在S100与S200之间、S200与S300之间、S300与S400之间、S300之后以及S400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具有:
S500渗透溶胀处理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该步骤中,可以在需要形成空腔结构的含有复合体的乳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并进行加热处理。具体地,加入乳化剂的用量可以为上述乳液中所含有的复合体质量的0~3%,优选0~1%;该加热处理可以是控制加热温度为60~95摄氏度。此后,将具有质量分数为5~20%的碱溶液加入到上述经过加热处理的溶液中,并反应一段时间。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加入的碱与上述乳液中含有的羧基具有0.5~2的摩尔比(或称为碱与酸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可以为1~4小时。由此,可以通过上述碱溶液与乳液中的酸进行反应,达到渗透溶胀的处理效果,在过渡层与核体之间形成空腔,进而获得具有中空结构的多层核壳结构,从而可以使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制备的乳液具有质量轻、耐热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溶胀处理的碱为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氨水、有机胺类化合物、氢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钾。由此,可以根据需要形成的空腔的位置以及所述乳液中形成所述各层的材料的不同,来选择具有较好渗透溶胀效果的碱溶液,进而提高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制备的乳液的使用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前面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得到具有空腔结构的含有染料的乳液的方法中,各层结构的聚合方式不受特别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优选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进行制备。另外,在上述制备方法中的加料方式也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选用适当的加料方式进行加料。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优选半连续法和预乳化法进行加料。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提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含有染料的颗粒以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乳液在制备水性涂料、水性漆、水性墨、印染、皮革、造纸和/或颜料中的用途。由于上述颗粒以及乳液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制备的,因此具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乳液以及颗粒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由此,可以根据该含有染料的颗粒以及乳液的特征以及优点,将上述颗粒以及乳液应用到水性涂料、水性漆、水性墨、印染、皮革、造纸和/或颜料中。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另外,如无特殊说明,则未具体记载条件或者步骤的方法均为常规方法,所采用的试剂和材料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实施例中所有份数和百分比均以质量计。并且下列实施例中,乳液固含量采用质量法测定,乳胶粒粒径和中空结构采用透射电镜测定。乳胶膜的耐光色牢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427-2008方法测定,色差△Eab采用精密色差仪HP-200,以白色为基底测定。
实施例1——含有红色染料的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加热至65℃。将2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1-(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10克甲基丙烯酸、40克甲基丙烯酸甲酯、40克去离子水、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预乳化液;将0.25克过硫酸铵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10克,引发剂溶液12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2小时,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预乳化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2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9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50克加入四口瓶,加入85克去子水稀释,加热至65℃。将0.5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1-(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0.5克甲基丙烯酸、6.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3克苯乙烯、0.1克二乙烯基苯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材料混合物;将0.18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混合物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1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6.0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转移至500毫升四口瓶中,加热至80℃。将2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1-(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37.2克苯乙烯、1.4克甲基丙烯酸丁酯、1.4克二乙烯基苯、30克去离子水、0.16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24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预乳化液;将0.4克过硫酸铵,溶于25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6.2质量%。
(4)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65℃。按碱与酸摩尔比3:2将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0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1.5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红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2——含有红色染料的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75℃。将30克甲基丙烯酸、19克甲基丙烯酸甲酯、1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0.7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7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6克过硫酸铵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2.5克,引发剂溶液3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20分钟,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5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3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15克加入四口瓶,加入5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75℃。将0.3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1-(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0.1克甲基丙烯酸、7.6克甲基丙烯酸甲酯、2.25克苯乙烯、0.05二乙烯基苯、5克去离子水、0.1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1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2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6.2质量%。
(3)形成支撑层:向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体系中加入3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75℃。将1.6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1-(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36克苯乙烯、4克甲基丙烯酸丁酯、3.2克二乙烯基苯充分混合,得到材料混合物;将0.6克过硫酸铵溶于25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材料混合物和引发剂、乳化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30.2质量%。
(4)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三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8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75℃。按碱与酸摩尔比为5:2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1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红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3——含有红色染料的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85℃。将1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3-(4-(4’-N,N-二甲基氨基苯基偶氮)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丙基-2-甲基丙烯酸酯、20.25克甲基丙烯酸、29.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0.25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7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5克过硫酸铵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5克,引发剂溶液6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2小时,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2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35克加入四口瓶,加入8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将0.9克甲基丙烯酸、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4.1克苯乙烯、0.15克二乙烯基苯、5克去离子水、0.1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2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075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0.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4.3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转移至500毫升四口瓶中,加热至90℃。将0.8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3-(4-(4’-N,N-二甲基氨基苯基偶氮)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丙基-2-甲基丙烯酸酯、34克苯乙烯、2.4克甲基丙烯酸丁酯、3.6克二乙烯基苯、30克去离子水、0.6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6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2克过硫酸铵溶于25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乳化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3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5.9质量%。
(4)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三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1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85℃。按碱与酸摩尔比为1:1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3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红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4——含有红色染料的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80℃。将0.5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3-(4-(4’-N,N-二甲基氨基苯基偶氮)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丙基-2-甲基丙烯酸酯、25克甲基丙烯酸、24.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0.5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1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75克过硫酸铵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2.5克,引发剂溶液3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1小时,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6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6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25克加入四口瓶,加入6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0℃。将0.01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3-(4-(4’-N,N-二甲基氨基苯基偶氮)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丙基-2-甲基丙烯酸酯、0.6克甲基丙烯酸、8克甲基丙烯酸甲酯、1.4克苯乙烯、0.01克二乙烯基苯、5克去离子水、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7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2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0.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0.5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6.2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转移至500毫升四口瓶中,加热至95℃。将0.4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3-(4-(4’-N,N-二甲基氨基苯基偶氮)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丙基-2-甲基丙烯酸酯、32.8克苯乙烯、3.2克甲基丙烯酸丁酯、0.8克二乙烯基苯、30克去离子水、0.12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8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48克过硫酸铵溶于25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3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6.8质量%。
(4)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三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热至95℃。加入0.0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按碱与酸摩尔比为1:2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5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1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红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5——含有红色染料的室温成膜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70℃。将2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3-(4-(4’-N,N-二甲基氨基苯基偶氮)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丙基-2-甲基丙烯酸酯、14.88克甲基丙烯酸、3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0.12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0.08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4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5克过硫酸铵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5克,引发剂溶液6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1.5小时,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7.3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30克加入四口瓶,加入5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70℃。将0.5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3-(4-(4’-N,N-二甲基氨基苯基偶氮)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丙基-2-甲基丙烯酸酯、1克甲基丙烯酸、3.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5.5克苯乙烯、5克去离子水、0.012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36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15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1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0.5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7.0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体系加热至75℃。将0.25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3-(4-(4’-N,N-二甲基氨基苯基偶氮)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丙基-2-甲基丙烯酸酯、23克苯乙烯、2.4克甲基丙烯酸丁酯、1.4克二乙烯基苯、20克去离子水、0.1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6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27克过硫酸铵溶于17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6.2质量%。
(4)形成成膜层:取上述非极性支撑层为壳层的核壳乳液45克,加入250毫升四口瓶,加入3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0℃。将0.08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3-(4-(4’-N,N-二甲基氨基苯基偶氮)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丙基-2-甲基丙烯酸酯、9.9克甲基丙烯酸丁酯、5克苯乙烯、0.1克二乙烯基苯充分混合,得到材料混合物;将0.1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材料混合物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成膜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6.1质量%。
(5)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四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2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80℃。按碱与酸摩尔比为2:1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4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红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6——含有红色染料的室温成膜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75℃。将29.5克甲基丙烯酸、20克甲基丙烯酸甲酯、0.5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1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1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6克过硫酸铵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5克,引发剂溶液6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3小时,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5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15克加入四口瓶,加入3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75℃。将0.1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1-(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0.8克甲基丙烯酸、7克甲基丙烯酸甲酯、2克苯乙烯、0.2克二乙烯基苯、5克去离子水、0.3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6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1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2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0.5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体系加热至80℃。将0.5克红色可聚合染料1-(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24克苯乙烯、0.9克甲基丙烯酸丁酯、1.7克二乙烯基苯、20克去离子水、0.2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4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4克过硫酸铵溶于17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2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30.8质量%。
(4)形成成膜层:取上述非极性支撑层为壳层的核壳乳液55克,加入250毫升四口瓶,加入2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将0.3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1-(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7.2克甲基丙烯酸丁酯、7.725克苯乙烯、0.075克二乙烯基苯、15克去离子水和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19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乳化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成膜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7.2质量%。
(5)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四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4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70℃。按碱与酸摩尔比为3:2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0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3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红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7——含有红色染料的室温成膜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80℃。将1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1-(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20克甲基丙烯酸、29.7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0.25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0.17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34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5克过硫酸铵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2.5克,引发剂溶液3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40分钟,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1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20克加入四口瓶,加入4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0℃。将0.3克甲基丙烯酸、8.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1.2克苯乙烯、0.1克二乙烯基苯、5克去离子水、0.14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7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12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2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3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8.7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体系加热至85℃。将1.3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1-(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25克苯乙烯、0.8克甲基丙烯酸丁酯、0.5克二乙烯基苯、20克去离子水、0.48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32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15克过硫酸铵溶于17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3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9.0质量%。
(4)形成成膜层:取上述非极性支撑层为壳层的核壳乳液65克,加入250毫升四口瓶,加入3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90℃。将0.15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1-(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8.4克甲基丙烯酸丁酯、6.3克苯乙烯、0.3克二乙烯基苯、15克去离子水和0.1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7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075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乳化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2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成膜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4.8质量%。
(5)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四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80℃。按碱与酸摩尔比为1:1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红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8——含有红色染料的室温成膜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85℃。将0.5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1-(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24克甲基丙烯酸、2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1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7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1克过硫酸铵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5克,引发剂溶液6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0.5小时,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3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5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40克加入四口瓶,加入6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将0.3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1-(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0.7克甲基丙烯酸、6克甲基丙烯酸甲酯、3.3克苯乙烯、0.025二乙烯基苯、5克去离子水、0.07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7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05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1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7.1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体系加热至90℃。将1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1-(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24.5克苯乙烯、1克甲基丙烯酸丁酯、1克二乙烯基苯、25克去离子水、0.4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4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32克过硫酸铵溶于17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3.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1.5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5.4质量%。
(4)形成成膜层:取上述非极性支撑层为壳层的核壳乳液75克,加入250毫升四口瓶,加入4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95℃。将0.02克的红色可聚合染料1-(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11.7克甲基丙烯酸丁酯、2.7克苯乙烯、0.6克二乙烯基苯、15克去离子水和0.3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3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26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乳化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3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成膜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2.1质量%。
(5)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四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6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90℃。按碱与酸摩尔比为2:3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5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红色染料的乳液。
对比例1——含有红色染料的室温成膜乳液
为了说明带有碳碳双键的染料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乳液中的作用,下面引入对比例进行具体说明。作为对比,乳液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8,但用不带有双键的红色染料1-(6-氨基)己氨基蒽醌代替带有双键的可聚合红色染料1-(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得到非化学键合的含有红色染料的室温成膜乳液。所得乳液性质见表1,乳液涂膜干燥后所得乳胶膜的光色牢度见表2。
表1.各实施例制备的含有红色染料的乳液的性质
表2.含有红色染料的乳胶膜的性质
由此,可以看出,使用带有碳碳双键的染料的实施例普遍具有较对比例更加稳定的室温存储性质,更加优秀的耐光色牢度以及较小的色差。由此,通过选用带有可聚合双键的染料,能够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乳液的使用性能。
实施例9——含有黄色染料的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65℃。将2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1-(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10克甲基丙烯酸、40克甲基丙烯酸甲酯、40克去离子水、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25克过硫酸铵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10克,引发剂溶液12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4小时,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2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7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50克加入四口瓶,加入85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65℃。将0.5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1-(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0.5克甲基丙烯酸、6.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3克苯乙烯、0.1克二乙烯基苯充分混合,得到材料混合物;将0.18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材料混合物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1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5.9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转移至500毫升四口瓶中,加热至80℃。将2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1-(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37.2克苯乙烯、1.4克甲基丙烯酸丁酯、1.4克二乙烯基苯、30克去离子水、0.16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24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材料混合物;将0.4克过硫酸铵,溶于25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6.1质量%。
(4)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三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0.01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四口瓶,加热至65℃。按碱与酸摩尔比3:2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0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黄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10——含有黄色染料的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75℃。将30克甲基丙烯酸、19克甲基丙烯酸甲酯、1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0.7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7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6克过硫酸铵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2.5克,引发剂溶液3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20分钟,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5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3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15克加入四口瓶,加入5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75℃。将0.3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1-(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0.1克甲基丙烯酸、7.6克甲基丙烯酸甲酯、2.25克苯乙烯、0.05二乙烯基苯、5克去离子水、0.1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1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2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6.3质量%。
(3)形成支撑层:向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体系中加入3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75℃。将1.6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1-(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36克苯乙烯、4克甲基丙烯酸丁酯、3.2克二乙烯基苯充分混合,得到材料混合物;将0.6克过硫酸铵溶于25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材料混合物和引发剂、乳化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31.2质量%。
(4)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三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4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75℃。按碱与酸摩尔比为2:1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1.5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黄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11——含有黄色染料的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85℃。将1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2-(4-(4’-硝基苯基偶氮)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0.25克甲基丙烯酸、29.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0.25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7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5克过硫酸铵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5克,引发剂溶液6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2小时,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2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35克加入四口瓶,加入8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将0.1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2-(4-(4’-硝基苯基偶氮)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0.9克甲基丙烯酸、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4.1克苯乙烯、0.15克二乙烯基苯、5克去离子水、0.1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2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075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0.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4.4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转移至500毫升四口瓶中,加热至90℃。将0.8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2-(4-(4’-硝基苯基偶氮)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34克苯乙烯、2.4克甲基丙烯酸丁酯、3.6克二乙烯基苯、30克去离子水、0.6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6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2克过硫酸铵溶于25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乳化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3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5.7质量%。
(4)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三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3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85℃。按碱与酸摩尔比为1:1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黄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12——含有黄色染料的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80℃。将0.5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2-(4-(4’-硝基苯基偶氮)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5克甲基丙烯酸、24.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0.5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1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75克过硫酸铵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2.5克,引发剂溶液3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1小时,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6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0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25克加入四口瓶,加入6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0℃。将0.6克甲基丙烯酸、8克甲基丙烯酸甲酯、1.4克苯乙烯、0.01克二乙烯基苯、5克去离子水、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7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2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0.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0.5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6.2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转移至500毫升四口瓶中,加热至95℃。将0.4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2-(4-(4’-硝基苯基偶氮)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32.8克苯乙烯、3.2克甲基丙烯酸丁酯、0.8克二乙烯基苯、30克去离子水、0.12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8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48克过硫酸铵溶于25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3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6.1质量%。
(4)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三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8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95℃。按碱与酸摩尔比为1:2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5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3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黄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13——含有黄色染料的室温成膜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70℃。将2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2-(4-(4’-硝基苯基偶氮)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14.88克甲基丙烯酸、3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0.12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0.08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4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5克过硫酸铵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5克,引发剂溶液6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1.5小时,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1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30克加入四口瓶,加入5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70℃。将0.5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2-(4-(4’-硝基苯基偶氮)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1克甲基丙烯酸、3.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5.5克苯乙烯、5克去离子水、0.012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36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15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滴加时间1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0.5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7.8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体系加热至75℃。将0.25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2-(4-(4’-硝基苯基偶氮)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3克苯乙烯、2.4克甲基丙烯酸丁酯、1.4克二乙烯基苯、20克去离子水、0.1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6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27克过硫酸铵溶于17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6.5质量%。
(4)形成成膜层:取上述非极性支撑层为壳层的核壳乳液45克,加入250毫升四口瓶,加入3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0℃。将0.08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2-(4-(4’-硝基苯基偶氮)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9.9克甲基丙烯酸丁酯、5克苯乙烯、0.1克二乙烯基苯充分混合,得到材料混合物;将0.1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材料混合物和引发、乳化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成膜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6.3质量%。
(5)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四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2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80℃。按碱与酸摩尔比为3:2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3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黄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14——含有黄色染料的室温成膜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75℃。将29.5克甲基丙烯酸、20克甲基丙烯酸甲酯、0.5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1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1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6克过硫酸铵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5克,引发剂溶液6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3h,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h,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h,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4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15克加入四口瓶,加入3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75℃。将0.1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1-(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0.8克甲基丙烯酸、7克甲基丙烯酸甲酯、2克苯乙烯、0.2克二乙烯基苯、5克去离子水、0.3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6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1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2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1.0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体系加热至80℃。将0.5克黄色可聚合染料1-(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24克苯乙烯、0.9克甲基丙烯酸丁酯、1.7克二乙烯基苯、20克去离子水、0.2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4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4克过硫酸铵溶于17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2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31.0质量%。
(4)形成成膜层:取上述非极性支撑层为壳层的核壳乳液55克,加入250毫升四口瓶,加入2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将0.3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1-(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7.2克甲基丙烯酸丁酯、7.725克苯乙烯、0.075克二乙烯基苯、15克去离子水和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19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乳化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成膜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7.1质量%。
(5)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四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3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70℃。按碱与酸摩尔比为3:2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0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黄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15——含有黄色染料的室温成膜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80℃。将1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1-(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20克甲基丙烯酸、29.7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0.25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0.17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34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5克过硫酸铵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2.5克,引发剂溶液3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40分钟,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1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20克加入四口瓶,加入4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0℃。将0.3克甲基丙烯酸、8.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1.2克苯乙烯、0.1克二乙烯基苯、5克去离子水、0.14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7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12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2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3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8.0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体系加热至85℃。将1.3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1-(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25克苯乙烯、0.8克甲基丙烯酸丁酯、0.5克二乙烯基苯、20克去离子水、0.48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32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15克过硫酸铵溶于17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3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5质量%。
(4)形成成膜层:取上述非极性支撑层为壳层的核壳乳液65克,加入250毫升四口瓶,加入3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90℃。将0.15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1-(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8.4克甲基丙烯酸丁酯、6.3克苯乙烯、0.3克二乙烯基苯、15克去离子水和0.1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7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075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乳化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2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成膜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4.3质量%。
(5)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四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4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80℃。按碱与酸摩尔比为1:1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3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黄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16——含有黄色染料的室温成膜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85℃。将0.5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1-(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24克甲基丙烯酸、2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1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7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1克过硫酸铵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5克,引发剂溶液6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0.5小时,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3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0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40克加入四口瓶,加入6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将0.3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1-(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0.7克甲基丙烯酸、6克甲基丙烯酸甲酯、3.3克苯乙烯、0.025二乙烯基苯、5克去离子水、0.07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7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05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1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7.0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体系加热至90℃。将1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1-(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24.5克苯乙烯、1克甲基丙烯酸丁酯、1克二乙烯基苯、25克去离子水、0.4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4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32克过硫酸铵溶于17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3.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1.5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5.2质量%。
(4)形成成膜层:取上述非极性支撑层为壳层的核壳乳液75克,加入250毫升四口瓶,加入4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95℃。将0.02克的黄色可聚合染料1-(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11.7克甲基丙烯酸丁酯、2.7克苯乙烯、0.6克二乙烯基苯、15克去离子水和0.3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3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26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乳化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3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成膜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1.6质量%。
(5)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四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90℃。按碱与酸摩尔比为1:2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5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3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黄色染料的乳液。
对比例2——含有黄色染料的室温成膜乳液
为了说明带有碳碳双键的染料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乳液中的作用,下面引入对比例进行具体说明。作为对比,乳液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6,但用不带有双键的黄色染料1-(4-(2-乙酰氧基)乙氧基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代替带有双键的可聚合黄色染料1-(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羰基)苯甲酰氨基蒽醌,得到非化学键合的含有黄色染料的室温成膜乳液。所得乳液性质见表3,乳液涂膜干燥后所得乳胶膜的光色牢度见表4。
表3.各实施例制备的含有黄色染料的乳液的性质
表4.含有黄色染料的乳胶膜的性质
由此,可以看出,使用带有碳碳双键的染料的实施例普遍具有较对比例更加稳定的室温存储性质,更加优秀的耐光色牢度以及较小的色差。由此,通过选用带有可聚合双键的染料,能够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乳液的使用性能。
实施例17——含有蓝色染料的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65℃。将2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1-甲氨基-4-(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10克甲基丙烯酸、40克甲基丙烯酸甲酯、40克去离子水、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25克偶氮二氰基戊酸和0.08克氢氧化钠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10克,引发剂溶液12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4小时,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2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4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50克加入四口瓶,加入85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65℃。将0.5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1-甲氨基-4-(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0.5克甲基丙烯酸、6.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3克苯乙烯、0.1克二乙烯基苯充分混合,得到材料混合物;将0.18克偶氮二氰基戊酸和0.06克氢氧化钠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材料混合物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1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5.9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转移至500毫升四口瓶中,加热至80℃。将2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1-甲氨基-4-(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37.2克苯乙烯、1.4克甲基丙烯酸丁酯、1.4克二乙烯基苯、30克去离子水、0.16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24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材料混合物;将0.4克偶氮二氰基戊酸和0.13克氢氧化钠,溶于25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4.5质量%。
(4)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三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2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65℃。按碱与酸摩尔比3:2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0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蓝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18——含有蓝色染料的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75℃。将30克甲基丙烯酸、19克甲基丙烯酸甲酯、1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0.7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7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6克偶氮二氰基戊酸和0.2氢氧化钠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2.5克,引发剂溶液3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20分钟,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5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5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15克加入四口瓶,加入5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75℃。将0.3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1-甲氨基-4-(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0.1克甲基丙烯酸、7.6克甲基丙烯酸甲酯、2.25克苯乙烯、0.05二乙烯基苯、5克去离子水、0.1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1克偶氮二氰基戊酸和0.03氢氧化钠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2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6.3质量%。
(3)形成支撑层:向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体系加入3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75℃。将1.6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1-甲氨基-4-(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36克苯乙烯、4克甲基丙烯酸丁酯、3.2克二乙烯基苯充分混合,得到材料混合物;将0.6克偶氮二氰基戊酸和0.2氢氧化钠溶于25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材料混合物和引发剂、乳化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31.2质量%。
(4)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三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75℃。按碱与酸摩尔比为3:2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3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蓝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19——含有蓝色染料的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85℃。将1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2,3,6,7-四联噻吩-N,N’-二(2-甲基烯丙基)-1,4,5,8-萘四甲酸二酰亚胺、20.25克甲基丙烯酸、29.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0.25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7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5克过硫酸铵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5克,引发剂溶液6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2小时,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6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35克加入四口瓶,加入8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将0.1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2,3,6,7-四联噻吩-N,N’-二(2-甲基烯丙基)-1,4,5,8-萘四甲酸二酰亚胺、0.9克甲基丙烯酸、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4.1克苯乙烯、0.15克二乙烯基苯、5克去离子水、0.1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2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075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0.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4.5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转移至500毫升四口瓶中,加热至90℃。将0.8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2,3,6,7-四联噻吩-N,N’-二(2-甲基烯丙基)-1,4,5,8-萘四甲酸二酰亚胺、2.4克甲基丙烯酸丁酯、3.6克二乙烯基苯、30克去离子水、0.6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6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2克过硫酸铵溶于25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乳化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3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5.4质量%。
(4)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三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3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85℃。按碱与酸摩尔比为1:1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3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蓝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20——含有蓝色染料的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80℃。将0.5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2,3,6,7-四联噻吩-N,N’-二(2-甲基烯丙基)-1,4,5,8-萘四甲酸二酰亚胺、25克甲基丙烯酸、24.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0.5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1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75克过硫酸铵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2.5克,引发剂溶液3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1小时,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6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7.4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25克加入四口瓶,加入6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0℃。将0.6克甲基丙烯酸、8克甲基丙烯酸甲酯、1.4克苯乙烯、0.01克二乙烯基苯、5克去离子水、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7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2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0.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0.5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6.0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转移至500毫升四口瓶中,加热至95℃。将0.4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2,3,6,7-四联噻吩-N,N’-二(2-甲基烯丙基)-1,4,5,8-萘四甲酸二酰亚胺、32.8克苯乙烯、3.2克甲基丙烯酸丁酯、0.8克二乙烯基苯、30克去离子水、0.12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8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48克过硫酸铵溶于25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3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6.1质量%。
(4)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三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8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95℃。按碱与酸摩尔比为1:2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5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3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蓝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21——含有蓝色染料的室温成膜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70℃。将2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2,3,6,7-四联噻吩-N,N’-二(2-甲基烯丙基)-1,4,5,8-萘四甲酸二酰亚胺、14.88克甲基丙烯酸、3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0.12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0.08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4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5克过硫酸铵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5克,引发剂溶液6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1.5小时,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7.3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30克加入四口瓶,加入5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70℃。将0.5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2,3,6,7-四联噻吩-N,N’-二(2-甲基烯丙基)-1,4,5,8-萘四甲酸二酰亚胺、1克甲基丙烯酸、3.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5.5克苯乙烯、5克去离子水、0.012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36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15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1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0.5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7.0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体系加热至75℃。将0.25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23克苯乙烯、2.4克甲基丙烯酸丁酯、1.4克二乙烯基苯、20克去离子水、0.1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6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27克过硫酸铵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6.3质量%。
(4)形成成膜层:取上述非极性支撑层为壳层的核壳乳液45克,加入250毫升四口瓶,加入3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0℃。将0.08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9.9克甲基丙烯酸丁酯、5克苯乙烯充分混合,得到材料混合物;将0.1克过硫酸铵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材料混合物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成膜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5.8质量%。
(5)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四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6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80℃。按碱与酸摩尔比为3:2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3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蓝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22——含有蓝色染料的室温成膜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75℃。将29.5克甲基丙烯酸、20克甲基丙烯酸甲酯、0.5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1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1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6克偶氮二氰基戊酸和0.2克氢氧化钠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5克,引发剂溶液6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3小时,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7.9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15克加入四口瓶,加入3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75℃。将0.1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1-甲氨基-4-(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0.8克甲基丙烯酸、7克甲基丙烯酸甲酯、2克苯乙烯、0.2克二乙烯基苯、5克去离子水、0.3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6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1克偶氮二氰基戊酸和0.03克氢氧化钠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2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9.8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体系加热至80℃。将0.5克蓝色可聚合染料1-甲氨基-4-(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24克苯乙烯、0.9克甲基丙烯酸丁酯、1.7克二乙烯基苯、20克去离子水、0.2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4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4克偶氮二氰基戊酸和0.13克氢氧化钠溶于17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2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9.7质量%。
(4)形成成膜层:取上述非极性支撑层为壳层的核壳乳液55克,加入250毫升四口瓶,加入2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将0.3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1-甲氨基-4-(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7.2克甲基丙烯酸丁酯、7.725克苯乙烯、0.075克二乙烯基苯、15克去离子水和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19克偶氮二氰基戊酸和0.06克氢氧化钠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乳化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4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成膜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6.2质量%。
(5)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四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5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70℃。按碱与酸摩尔比为3:2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0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蓝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23——含有蓝色染料的室温成膜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80℃。将1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1-甲氨基-4-(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20克甲基丙烯酸、29.7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0.25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0.17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34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5克偶氮二氰基戊酸和0.17克氢氧化钠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2.5克,引发剂溶液3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40分钟,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7.8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20克加入四口瓶,加入4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0℃。将0.3克甲基丙烯酸、8.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1.2克苯乙烯、0.1克二乙烯基苯、5克去离子水、0.14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7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12克偶氮二氰基戊酸和0.04克氢氧化钠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2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3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7.9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体系加热至85℃。将1.3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1-甲氨基-4-(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25克苯乙烯、0.8克甲基丙烯酸丁酯、0.5克二乙烯基苯、20克去离子水、0.48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32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15克偶氮二氰基戊酸和0.05克氢氧化钠溶于17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3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2质量%。
(4)形成成膜层:取上述非极性支撑层为壳层的核壳乳液65克,加入250毫升四口瓶,加入3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90℃。将0.15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1-甲氨基-4-(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8.4克甲基丙烯酸丁酯、6.3克苯乙烯、0.3克二乙烯基苯、15克去离子水和0.1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7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075克偶氮二氰基戊酸和0.025克氢氧化钠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乳化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2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成膜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4.5质量%。
(5)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四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2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80℃。按碱与酸摩尔比为1:1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3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蓝色染料的乳液。
实施例24——含有蓝色染料的室温成膜乳液
(1)形成核体:将60克去离子水、0.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50毫升四口瓶中搅拌混合,通氮气置换,加热至85℃。将0.5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1-甲氨基-4-(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24克甲基丙烯酸、25克甲基丙烯酸甲酯、1克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去离子水、0.2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7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1克偶氮二氰基戊酸和0.3克氢氧化钠溶于3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溶液。取上述单体预乳化液5克,引发剂溶液6克,一起加入上述四口瓶中,保温搅拌0.5小时,得到种子乳液。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3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8.6质量%。
(2)形成过渡层:取上述种子乳液40克加入四口瓶,加入6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85℃。将0.3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1-甲氨基-4-(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0.7克甲基丙烯酸、6克甲基丙烯酸甲酯、3.3克苯乙烯、0.025二乙烯基苯、5克去离子水、0.07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075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05克偶氮二氰基戊酸和0.01克氢氧化钠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1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反应1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17.3质量%。
(3)形成支撑层:将上述过渡层聚合物乳液体系加热至90℃。将1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1-甲氨基-4-(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24.5克苯乙烯、1克甲基丙烯酸丁酯、1克二乙烯基苯、25克去离子水、0.4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4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32克偶氮二氰基戊酸和0.1克氢氧化钠溶于17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3.5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1.5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5.0质量%。
(4)形成成膜层:取上述非极性支撑层为壳层的核壳乳液75克,加入250毫升四口瓶,加入40克去离子水稀释,加热至95℃。将0.02克的蓝色可聚合染料1-甲氨基-4-(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11.7克甲基丙烯酸丁酯、2.7克苯乙烯、0.6克二乙烯基苯、15克去离子水和0.3克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3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充分搅拌混合,得到单体预乳化液;将0.26克偶氮二氰基戊酸和0.09克氢氧化钠溶于10克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引发剂水溶液。将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乳化剂溶液同时滴加入上述四口瓶中,滴加时间3小时,滴加完之后再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成膜层复合体的乳液。其固含量为22.0质量%。
(5)渗透溶胀处理:取30克上述四层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加入四口瓶,加入0.04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至90℃。按碱与酸摩尔比为1:2加入一定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5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四口瓶中,保温搅拌反应3小时,得到具有空腔的含有蓝色染料的乳液。
对比例3——含有蓝色染料的室温成膜乳液
为了说明带有碳碳双键的染料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乳液中的作用,下面引入对比例进行具体说明。作为对比,乳液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4,但用不带有双键的蓝色染料1-甲氨基-4-(6-乙酰氨基)己氨基蒽醌代替带有双键的可聚合蓝色染料1-甲氨基-4-(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得到非化学键合的含有蓝色染料的室温成膜乳液。所得乳液性质见表5,乳液涂膜干燥后所得乳胶膜的光色牢度见表6。
表5.各实施例制备的含有蓝色染料的乳液的性质
表6.含有蓝色染料的乳胶膜的性质
由此,可以看出,使用带有碳碳双键的染料的实施例普遍具有较对比例更加稳定的室温存储性质,更加优秀的耐光色牢度以及较小的色差。由此,通过选用带有可聚合双键的染料,能够提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乳液的使用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32)

1.一种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体,所述核体是基于第一极性材料形成的;
过渡层,所述过渡层形成在所述核体的外表面,并且所述过渡层是基于第二极性材料和第一非极性材料形成的;以及
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形成在所述过渡层的外表面,并且所述支撑层是基于第二非极性材料形成的,或,所述支撑层是基于第三极性材料和所述第二非极性材料形成的,
其中,所述染料分散在所述核体、过渡层以及支撑层的至少之一中,并且所述染料与所述核体、过渡层以及支撑层的至少之一共价结合,
进一步包括:成膜层,所述成膜层形成在所述支撑层的外表面,所述成膜层是基于第四极性材料和第三非极性材料形成的,
并且,所述第四极性材料与所述第三非极性材料的质量比为(40~80):(20~60),所述染料的一部分分散在所述成膜层中,并且所述染料的一部分与所述成膜层共价结合,
进一步包括:空腔,所述空腔是通过对所述核体进行渗透溶胀处理而形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染料的颗粒的粒径为0.2~2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核体、所述过渡层和所述支撑层是分别独立地通过乳液聚合形成的,
其中,所述乳液聚合是在存在引发剂时进行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液聚合是在存在引发剂以及选自乳化剂和交联剂的至少之一时进行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核体是在存在所述引发剂和乳化剂时通过所述乳液聚合形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选自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三(甲基丙烯酸)甘油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以及二乙烯基苯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选自过硫酸盐、水溶性偶氮引发剂以及氧化还原引发剂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选自阴离子型乳化剂和非离子型乳化剂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渡层中,所述第二极性材料与所述第一非极性材料的质量比为(20~90):(10~80),
并且,在所述支撑层中,所述第三极性材料与所述第二非极性材料的质量比为(0~20):(80~100)。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核体、所述过渡层以及所述支撑层的质量比为(5~30):(5~40):(30~8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核体、所述过渡层、所述支撑层以及所述成膜层的质量比为(5~30):(5~20):(20~40):(20~7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性材料、所述第二极性材料以及所述第三极性材料的至少之一携带有羧基和酯基的至少之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性材料、所述第二极性材料以及所述第三极性材料分别独立地包括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基丙烯酸、α-氰基丙烯酸、α-苯基丙烯酸、α-氯代丙烯酸、衣康酸、柠康酸、中康酸、马来酸、富马酸、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β-羟乙酯以及丙烯腈。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极性材料包括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β-羟乙酯以及丙烯腈。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极性材料、所述第二非极性材料以及所述第三非极性材料分别独立地为芳香族乙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乙烯包括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以及乙基苯乙烯。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包括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蒽醌类染料、偶氮类染料、酞菁类染料、芳甲烷类染料、多甲川类染料、萘四羧酸类染料、靛系染料、硝基染料、硫化染料以及它们的衍生物。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所述染料包括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1-(6-丙烯酰胺基)己氨基蒽醌、1-(4-(2-丙烯酰氧基)乙氧羰基)苯甲酰胺基蒽醌、1-甲氨基-4-(6-丙烯酰氨基)己氨基蒽醌、3-(4-(4’-N,N-二甲基氨基苯基偶氮)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丙基-2-甲基丙烯酸酯、2-(4-(4’-硝基苯基偶氮)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以及2,3,6,7-四联噻吩-N,N’-二(2-甲基烯丙基)-1,4,5,8-萘四甲酸二酰亚胺。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层是通过乳液聚合形成的,所述乳液聚合是在存在引发剂时进行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液聚合是在存在所述引发剂以及选自所述乳化剂和所述交联剂的至少之一时进行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三(甲基丙烯酸)甘油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以及二乙烯基苯。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选自过硫酸盐、水溶性偶氮引发剂以及氧化还原引发剂的至少一种。
23.一种含有染料的乳液,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以及
含有染料的颗粒,所述含有染料的颗粒分散在所述水中,并且所述含有染料的颗粒为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描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
2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23所述的乳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在水中,基于第一极性材料形成核体;
(2)基于第二极性材料和第一非极性材料在所述核体的外表面形成过渡层;以及
(3)基于第二非极性材料,或基于第三极性材料和所述第二非极性材料在所述过渡层的外表面形成支撑层,
(4)基于第四极性材料和第三非极性材料在所述支撑层的外表面形成成膜层;
并且,所述成膜层是通过将所述染料、所述第四极性材料以及所述第三非极性材料加入到步骤(3)形成的支撑层中,在存在引发剂时进行乳液聚合,得到所述成膜层,
其中,在步骤(1)~(3)中,添加染料,所述染料含有可聚合碳碳双键,以便使所述染料分散在所述核体、过渡层以及支撑层的至少之一中,并且所述染料与所述核体、过渡层以及支撑层的至少之一共价结合。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之后进一步包括:
在存在引发剂以及选自乳化剂和交联剂的至少之一时进行乳液聚合,得到所述成膜层。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进一步包括:
(1-1)将用于所述核体的所述染料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极性材料的一部分以及用于所述核体的所述引发剂的一部分混合,在存在用于所述核体的所述交联剂的一部分和用于所述核体的所述乳化剂的一部分的至少之一时进行乳液聚合,以便形成种子乳液;以及
(1-2)向所述种子乳液中,加入用于所述核体的所述染料的剩余部分、用于所述核体的所述第一极性材料的剩余部分以及用于所述核体的所述引发剂的剩余部分,在存在用于所述核体的所述交联剂的剩余部分以及用于所述核体的所述乳化剂的剩余部分至少之一时进行乳液聚合,以便形成包含所述核体的乳液。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向所述包含所述核体的乳液中,添加含有用于所述过渡层的所述染料、所述第二极性材料、所述第一非极性材料以及用于所述过渡层的所述引发剂的混合物,任选地在存在用于所述过渡层的所述交联剂和用于所述过渡层的所述乳化剂至少之一时,进行乳液聚合,以便在所述核体的外表面形成所述过渡层,从而获得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向所述含有核体-过渡层复合体的乳液中添加含有用于所述支撑层的所述染料、所述第二非极性材料、用于所述支撑层的所述引发剂以及任选地所述第三极性材料的混合物进行乳液聚合,任选地在存在用于所述支撑层的所述交联剂和用于所述支撑层的所述乳化剂至少之一时进行乳液聚合,以便在所述过渡层的外表面形成所述支撑层,从而获得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进一步包括:向所述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复合体的乳液的中,添加用于所述成膜层的所述染料、所述第四极性材料、所述第三非极性材料以及用于所述成膜层的所述引发剂的混合物进行乳液聚合,任选地在存在用于所述成膜层的所述交联剂以及用于所述成膜层的所述乳化剂的存在下进行乳液聚合,以便在所述支撑层的外表面形成所述成膜层,从而获得含有核体-过渡层-支撑层-成膜层复合体的乳液。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列至少之一中:
在所述步骤(2)和步骤(3)之间;
在所述步骤(3)之后;
所述步骤(3)和步骤(4)之间;以及
在所述步骤(4)之后;
进一步包括利用碱对所述核体进行渗透溶胀处理的步骤,以便形成空腔。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为选自下列的至少之一:氨水、有机胺类化合物、氢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钾。
32.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含有染料的颗粒或者权利要求23所述的乳液在制备水性涂料、水性漆、水性墨、印染、皮革、造纸和/或颜料中的用途。
CN201510506090.6A 2015-08-17 2015-08-17 彩色中空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1756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6090.6A CN105175614B (zh) 2015-08-17 2015-08-17 彩色中空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6090.6A CN105175614B (zh) 2015-08-17 2015-08-17 彩色中空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75614A CN105175614A (zh) 2015-12-23
CN105175614B true CN105175614B (zh) 2017-11-17

Family

ID=54898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6090.6A Active CN105175614B (zh) 2015-08-17 2015-08-17 彩色中空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756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8691B (zh) * 2016-12-12 2018-10-23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光响应性偶氮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16731534A (zh) * 2023-06-21 2023-09-12 济南大学 一种酸碱刺激响应性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2865A (zh) * 2007-08-10 2009-02-11 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色料水性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CN102757536A (zh) * 2011-04-28 2012-10-31 北京东方亚科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室温成膜中空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05136A (zh) * 2013-03-07 2013-07-17 山东上开化学原色乳液有限公司 染料单体及彩色聚合物乳液与它们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205139A (zh) * 2012-01-16 2013-07-17 清华大学 可聚合染料单体、彩色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2597B (zh) * 2006-03-29 2014-01-11 Kawamura Inst Chem Res 中空聚合物粒子、著色中空聚合物粒子及彼等之製法
BR112012001381A2 (pt) * 2009-07-22 2016-04-05 Basf Se uso de uma mistura de uma dispersão aquosa de partículas orgânicas ocas, material de revestimento na forma de uma composição aquosa, e, material de revestimento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2865A (zh) * 2007-08-10 2009-02-11 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色料水性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CN102757536A (zh) * 2011-04-28 2012-10-31 北京东方亚科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室温成膜中空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05139A (zh) * 2012-01-16 2013-07-17 清华大学 可聚合染料单体、彩色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05136A (zh) * 2013-03-07 2013-07-17 山东上开化学原色乳液有限公司 染料单体及彩色聚合物乳液与它们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fluence of Unsaturated Acid Monomer on the Morphology of Latex Particles in the Preparation of Hollow Latex via the Alkali Post-Treatment;Wei Deng等;《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20427;第127卷(第1期);651-658 *
Preparation of Core-Shell Latexes for Paper Coatings;Mia Koskinen等;《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90130;第112卷;1265–127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75614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58301B2 (en) Specific core-shell polymer additive for ink-jet inks to improve durability
CN101955708B (zh) 一种纳米微胶囊型水性色浆的制备方法
CN103601837B (zh) 一种聚丙烯酸酯乳液及制备方法
CN104530892B (zh) 一种复合金卡纸用环保型水性清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66869A (zh) 一种核壳结构羟基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5175614B (zh) 彩色中空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JPH0299573A (ja) 充填剤及び/又は顔料を含んだ白色又は有色水性組成物のレオロジー特性を変える増粘剤
JP2003105005A (ja) ラテックスポリマーの調製方法
TW201125933A (en) Pigment compound, water-based pigment dispersion, water-based ink for ink-jet record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water-based pigment dispersion
CN103421351B (zh) 一种水性色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62865A (zh) 一种纳米色料水性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CN106432571A (zh) 聚合物组合物以及制备它们的方法
CN101880343B (zh) 含β-二酮聚集发光结构的荧光聚合物环保材料
CN101486845A (zh) 一种纳米色料水性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CN106519155B (zh) 基于半连续加料法制备高固含量无皂聚合物乳液的方法
CN105482019B (zh) 一种耐高温无甲醛荧光颜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90401A (zh) 制备水分散体的方法
DE60308437T2 (de) Wässrige Tinte für den Tintenstrahldruck
CN103122184B (zh) 树木防虫防火漆的生产方法
CN105542534A (zh) 一种不易褪色的丙烯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JP4300549B2 (ja) 親水性着色樹脂微粒子、着色水性エマルジョン組成物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US4906685A (en) Water in oil dispersions of hydrophilic polymers based on acrylic acid partially or totally converted into the salt form with ammonia
CN105368231B (zh) 一种uv光油印前打底水性光油及其制备方法
JP3794578B2 (ja) 水性蛍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607705A (zh) 一种涤纶印花水性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