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9486A - 一种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神经修复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神经修复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9486A
CN105169486A CN201510679135.XA CN201510679135A CN105169486A CN 105169486 A CN105169486 A CN 105169486A CN 201510679135 A CN201510679135 A CN 201510679135A CN 105169486 A CN105169486 A CN 105169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rve
repair material
acellular
nerve repair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791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69486B (zh
Inventor
赵应征
鲁翠涛
肖健
林丽
张宏宇
张翼
杨伟
傅红兴
徐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6791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94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69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9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69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9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神经修复材料,该材料由去细胞同种异体或去细胞异种生物体的神经、修复材料、微管蛋白抑制剂、神经营养因子和干细胞组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提供神经再生修复所需的营养供应,能长时间维持神经再生最佳的理化和生物学微环境,具有防止神经瘤形成和促进缺损神经修复双重作用的神经修复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神经修复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提供一种长时间维持神经损伤部位的有利微环境,兼具防止神经瘤形成和促进缺损神经再生的神经修复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事故伤害、战争、地震、肿瘤手术等导致神经损伤的人数逐年增加,在全球每年新增创伤病例中,神经损伤病例约占1.5%-4.0%。仅在我国,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损伤病例每年新增60-90万例,需要通过神经移植来修复神经,若治疗不当造成终身残疾。神经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是当前创伤外科、显微外科的一大难题。
神经系统受伤后的再生受到对抗髓磷脂和神经元修复的来自细胞外环境之抑制性影响的限制。通常,在脊髓或脑组织受伤后,因为原有细胞的丧失而产生空腔。这种空腔缺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并且经常通过胶质瘢痕与组织分隔开,阻断受伤后中枢神经的再生。虽然神经轴突能够少量再生,在损伤部位内甚至在短距离上出芽,但仅凭神经轴突自身产生的再生,很快就会因营养不良而终止。
细胞治疗是实现的神经再生策略之一,已有人将造血干细胞(又称间充质干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嗅鞘细胞、施万细胞、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以及神经元前体细胞作为神经疾病移植治疗的候选。然而,这些细胞的收集和使用面临伦理和组织病理学的挑战。
神经营养因子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促进神经突起生长因子、神经细胞存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其他神经营养因子(睫状节神经细胞营养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神经营养因子可以保护细胞免于凋亡损伤,诱导神经细胞分化和再生。
可植入支架是提供移植细胞的支持有效策略,已有包括基质胶(matrigel)、胶原蛋白、藻酸盐水凝胶、纤连蛋白、纤维蛋白以及聚α羟基酸的支架组合物应用于神经再生中。此外,藻酸盐水凝胶、聚-α-羟基酸、合成水凝胶和聚乙二醇也是促进轴突伸长的支架材料。多种研究表明,这些可植入支架在体外有效诱导神经细胞增殖,并在多种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中证实能够诱导轴突再生。此外,人工合成材料也是可植入支架的主要材料,目前已有研究报道应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羟基丁酸脂、聚已内脂等材料作为促神经修复的支架材料。
神经瘤是损伤神经修复过程中不希望出现的,一旦发生,很难逆转。神经瘤是由致密胶原基质中杂乱轴突、雪旺氏(Schwann)细胞、神经内膜细胞和神经束膜细胞与周围的成纤维细胞的混乱结构组成的。当向远端神经或靶器官的神经修复失败及神经纤维不适当和不规律地再生到周围疤痕组织时形成神经瘤。但将抗肿瘤药物加入到神经修复材料中,虽可抑制神经瘤形成,但同时抑制神经细胞的生长,形成神经细胞修复的屏障。
临床上最常用的移植材料是自体神经,但供体直径细,可切取的数量非常有限,难以满足临床需要,自体神经取材后会造成供区新的神经缺损,出现供区神经瘤形成和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近年来,不少国家的研究机构和企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与资金对神经修复材料进行研究。但是已有报道的神经修复策略中缺乏一种理想的神经修复材料,能为神经再生提供最佳的理化和生物学微环境,实现抑制神经瘤形成和促进神经修复双重目的,并能够长时间维持神经损伤部位的有利微环境,保持各种营养蛋白的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能长时间维持神经再生最佳的理化和生物学微环境,并兼具抗神经瘤形成和促神经修复双重作用的新型神经修复材料。
本发明人研究发现,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不理想,主要难题之一是没有合适修复材料提供一种能长时间维持神经再生最佳的理化和生物学微环境,并兼具抗神经瘤形成和促神经修复双重作用。因此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了一种新型药物和材料的组合,可以满足理想的神经修复需要。
本发明人实验中发现微管蛋白抑制剂埃博霉素B兼具抗神经瘤形成和促神经生长的作用,但是单用毒性大且维持时间短,不能满足神经修复的长期起效要求。
本发明人将埃博霉素B加入到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中,并辅以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许旺细胞一起制备成新的神经修复材料组合,应用于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中观察疗效。结果表明,这种包括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微管蛋白抑制剂、神经营养因子和干细胞在内的新型组合,兼具抗神经瘤形成和促神经修复双重作用,在应用的初期能够有效提高缺损神经的修复速度。
但是实验中也发现,以上新型材料组合在应用后期的神经修复速度明显减弱。我们将以上材料组合应用到已有报道的胶原蛋白支架和神经再生导管中,仍然存在以上问题,无法维持高效的缺损神经修复速度。经过分析,已有的组合无法长时间维持神经再生所需的理化和生物学微环境,因此呈现先块后慢的修复效果。
我们基于新发现的神经修复材料组合进行了更多尝试,首次发现引入羊毛甾醇和/或蜗牛蛋白酶后,可以极大地协同和保护各种神经修复因子的活性,长时间维持神经再生所需的理化和生物学微环境,有利于轴突的定向生长,保证神经修复全程的高效性。
由此,本发明的一种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神经修复材料,包括:去细胞同种异体或去细胞异种生物体的神经、微管蛋白抑制剂、神经营养因子、干细胞;神经修复材料中还包括蜗牛蛋白酶和羊毛甾醇的一种或2种组合。
上述的一种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神经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神经修复材料中还包括用于神经修复的机体组织、天然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上述的用于神经修复的机体组织选自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生物组织,包括:心脏、骨髓、脑、骨骼肌、血管、肌膜管、黏膜、胎盘、羊膜。
上述的天然生物材料是选自:壳聚糖、藻酸盐、丝素蛋白、纤维素、胶原蛋白、甲壳素、几丁糖、碳、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优选胶原蛋白、壳聚糖、丝素蛋白、碳。
上述的人工合成材料是选自以下生物相容性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包括:石墨烯、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羟基丁酸脂、聚已内脂、聚乙醇酸、脂肪族聚酯、聚磷酸酯、聚碳酸酯、聚氨酯及它们的共聚物。
上述的微管蛋白抑制剂选自:埃博霉素及其同类物或衍生物、紫杉醇及其同类物或衍生物、秋水仙碱及其同类物或衍生物、长春碱及其同类物或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优选埃博霉素A、埃博霉素B、埃博霉素C、埃博霉素D、埃博霉素E、埃博霉素F、埃博霉素B内酰胺衍生物和埃博霉素D内酰胺衍生物。
上述的神经营养因子选自: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神经分裂素、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白细胞介素-6、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抑制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胰岛素淀粉肽、表皮生长因子、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优选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胰岛素淀粉肽。
上述的干细胞选自:许旺细胞、骨髓间充质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或诱导多能干细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优选许旺细胞、骨髓间充质细胞、神经干细胞。
上述的微管蛋白抑制剂在神经修复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0.001%-0.5%。
上述的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修复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0.01%-0.1%。
上述的牛蛋白酶和/或羊毛甾醇在神经修复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0.01%-3%
上述的神经修复材料制成支架、导管、原位注射剂或埋置剂使用。
本发明一种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新型神经修复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材料的所有组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低免疫原性,无致畸致癌性)和降解性,神经修复后各组分能被机体吸收。(2)具有可塑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可保护再生神经顺利通过神经缺损区;(3)制成仿生三维支架应用,可以支持并引导再生神经的生长;(4)可以极大地协同和保护各种神经修复因子的活性,长时间维持神经再生所需的理化和生物学微环境,有利于轴突的定向生长,保证神经修复全程的高效性;(5)同时具有防止神经瘤形成和促进缺损神经再生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详细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1.神经损伤动物建模和评价
a.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
去清洁级成年SD大鼠,雌雄不限,以1%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剂量为40mg/kg大鼠体重。取右侧股后部纵形切口,切开皮肤,分离肌肉,由股后外侧肌间隙显露右侧坐骨神经,距梨状肌下缘8mm处用双面刀片切断坐骨神经。
b.犬坐骨神经损伤模型
选用幼年比格犬,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30mg/kg)进行麻醉,取右侧股后部纵形切口,切开皮肤,分离肌肉显露右侧坐骨神经,用双面刀片切断坐骨神经。
c.大鼠脊髓横断模型
选用成年雌性大鼠,体重约220g,腹腔内注射剂量为30mg/kg的戊巴比妥钠进行麻醉,在消毒条件下切开皮肤,分离肌肉,切除T9和T10脊柱椎板,并在T9椎板中位全横断脊髓,即位于T9和T10脊髓节段分界处横断脊髓,并切除其后2mm脊髓组织块,清除损伤腔内残留的神经纤维。在脊髓横断处分别移植入NT-3/丝素蛋白明胶海绵支架和丝素蛋白支架,明胶海绵大小为2×2×2mm3。充分止血后,逐层缝合肌肉和皮肤。术后每只动物腹腔内注射青霉素5万单位/d,连续注射3d,必要时给与补液。每天人工排尿,按常规饲养大鼠。
d.犬脊髓横断模型
选用幼年比格犬,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30mg/kg)进行麻醉,在消毒条件下切开皮肤,分离肌肉,切除T9和T10脊柱椎板,并在T9椎板中位半横断脊髓(此处位于T9和T10脊髓节段分界处),并切除右半侧2mm脊髓组织块,清除损伤腔内残留的神经纤维。在脊髓横断处移植入具有趋化功能的生物活性支架。充分止血后,逐层缝合肌肉和皮肤。术后每只动物腹腔内注射青霉素5万单位/d,连续注射3d,必要时给与补液,每天人工排尿。
实施例2去细胞生物材料的制备
a.犬坐骨神经匀浆液
幼年比格犬,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30mg/kg)进行麻醉,分离右侧坐骨神经,去除神经周围的肌肉和脂肪组织,无菌蒸馏水漂洗2~3次,每次3~5min;加入含有蛋白酶抑制物0.005~0.1%PMSF和0.01~1%EDTA的磷酸缓冲液中,经粉碎机粉碎成小块;用柠檬酸钠缓冲液(pH=3-5)膨胀组织,在4℃条件下持续振荡24~72h;用无菌蒸馏水洗2-3次,每次3-5min;4℃下加入0.5~2%TritonX-100的10mM/L的Tris-HCL缓冲液(pH=7.5)中,该缓冲液内同样含有蛋白酶抑制物0.005~0.1%PMSF和0.01~1%EDTA,持续振荡24~72h去除细胞成分;离心后用PBS反复冲洗;37℃下用DNA酶和RNA酶消化6~48h;加入2M尿素溶液中溶解48~72h,之后再次机械粉碎;6000rpm离心20min去除未溶解物质,上清液极为犬坐骨神经匀浆液。
b.大鼠脊髓组织
取220-260g体重的成年SD大鼠,雌雄不限,麻醉后分离脊髓,①置于-80℃低温冰箱冻存1h后室温解冻,转置于蒸馏水中浸泡6h,每两小时换液一次;②置于3%脱氧胆酸钠溶液中保持25℃以100r/min速度连续振荡4h;③然后再次放于蒸馏水中浸泡3次,每小时换液一次;④置于1×103U/ml的DNase和RNase混合液中持续振荡30min;⑤蒸馏水中浸泡3次,每小时换液一次,⑥重复以上②~⑤的过程1次,最后将萃取得到的大鼠脊髓组织置于4℃无菌PBS溶液中保存。
c.犬坐骨神经基质源性支架
将上述a得到的犬坐骨神经匀浆液冷冻干燥,得到的犬坐骨神经基质源性粉末。以pH=3.2的稀乙酸为溶剂将神经基质源性粉末配成3%浓度的悬液,充分搅拌均匀,离心去气泡,然后将离心后的浆料注入模具中,垂直放置在-40℃的冷冻金属板上预冻,完全冻结后于-40℃放置至少24h,然后转移到冷冻干燥机中升华干燥。冰相在真空下(<100mTorr)升华24~48h。室温下平衡后,支架从模具中取出,距离光源5~10cm波长258nm紫外线交联2~8h。50mM的碳化二亚胺(EDC)与20mM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溶于95%乙醇溶液中,4℃下交联24h后,直接用蒸馏水漂洗6次,冷冻干燥,Co60消毒,4℃密封保存。
d.犬坐骨神经基质源性导管
将上述a得到的犬坐骨神经匀浆液冷冻干燥,得到的犬坐骨神经基质源性粉末,加入六氟异丙醇(HFP)中溶解,充分搅拌制备溶液,抽真空去除气泡后添加到电纺丝仪器的注射器内。调整电纺丝设备电压、针头同接收装置距离和溶液流速,制备粗细均匀的微丝形成薄膜。根据电纺丝设备的接收装置不同,可制备出有一定方向性或无序的薄膜。将制备的电纺丝薄膜从模具中取出距离光源5~10cm波长258nm紫外线交联2~8h;50mM的碳化二亚胺(EDC)与20mM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溶于95%乙醇溶液中,4℃下交联24h后,蒸馏水漂洗6次,冷冻干燥。将制备出的薄膜缠绕在不同直径规格涂有聚乙二醇的轴上,在蒸馏水中浸泡2-4h,小心取下神经再生导管,再用蒸馏水漂洗6次制备出不同直径的神经再生导管,Co60消毒,4℃密封保存。
实施例3修复材料的制备
a.胶原蛋白支架
制备浓度为25mg/ml的胶原溶液,倒入模具后于-15℃冷冻80min,再放入冷冻干燥机中真空-60℃冻干25min;取出得长1.2cm直径1.2mm的柱状胶原材料.
将上述胶原材料用拉制设备以每秒钟1.4mm的速度缓慢拉伸至原长度的2.5倍,然后在拉伸状态,将其置于-15℃冷冻80min,再放入真空-80℃进行二次冷冻干燥1.5h,得到内部含有有序细微管道的线型支架,即得胶原蛋白支架。
b.蚕丝蛋白海绵
①将100g蚕丝生丝放入1250ml浓度为0.05%的碳酸钠水溶液中,升温至100℃,煮沸0.5h,重复煮3次,将生丝表面丝胶脱尽,将丝素捞出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将其平铺于塑料盘中成薄薄层状,置于室温下12h以上,得到干燥丝素。
②配制摩尔比为氯化钙∶水∶乙醇=1∶8∶2的三元混合溶剂,将步骤1制得的干燥丝素以1∶10的浴比分批加入三元混合溶剂中,置于76℃的水浴锅内恒温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得丝素-氯化钙溶液。
③将步骤②制得的丝素蛋白溶液倒入截留分子量为3500Da的透析袋中,用去离子水透析72h,前24h换水8次,中间24h换水换水8次,最后24h换水6次,除去溶液中的氯化钙和乙醇小分子。将制得的溶液放入离心管中用40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去除未溶解的丝素及杂质,取上面液体,得到浓度为4%~5%的低浓度的纯丝素蛋白溶液,置于离心管中,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形成丝蛋白溶液体系。
④将步骤③制备的丝蛋白溶液用-20℃液氮冷冻至冰状固态,然后在真空(1.5Pa)下冷冻干燥72h,使固态丝蛋白溶液脱水干燥,制得海绵状再生丝蛋白。
c.聚羟基丁酸-己酸酯神经导管
采用人工合成材料聚羟基丁酸-己酸酯制备的神经导管方法如下:
①在烧瓶中将聚羟基丁酸-己酸酯和1,4-二氧六环混合,混合比例为每克聚羟基丁酸-己酸酯添加10mL1,4-二氧六环,在60℃下水浴搅拌加热,并冷凝回流约2h,得到均一溶液;
②将步骤①获得的溶液倒入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直径为10μm以下的氯化钠颗粒和直径在50μm的氯化钠颗粒,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得到均匀混合物,其中,聚羟基丁酸-己酸酯溶液与直径为10μm以下的氯化钠颗粒的体积质量比1∶1;聚羟基丁酸-己酸酯溶液与直径为50±20μm的氯化钠颗粒的体积质量比1∶3。
③用直径1.5mm的不锈钢棒蘸取加有10μm以下的氯化钠颗粒混合物,吹干,该操作重复一次。继续蘸取加有50μm的氯化钠颗粒混合物,吹干,该操作重复1次。置于通风橱中风干12h。将支架浸入去离子水中浸泡72h,洗出氯化钠颗粒。将不锈钢棒从已成型的支架上抽出。用双面刀片修剪支架两端至长度为12mm,得到直径为1.5mm、长度为12mm、管壁厚度为0.25mm的聚羟基丁酸-己酸酯的神经导管,置于干燥器内保存。
实施例4新型神经修复材料应用效果对比
各试验组材料的组成见表1,各组分以浸吸或混合方式组合后置于神经缺损部位,采用手术缝合法进行术后处理,观察动物行为学变化,并按照以下规定时间进行组织学评价,检测神经修复的效果。
观测指标:
实施例1a.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随后的8周内,每周取受损部神经置于福尔马林液固定,然后石蜡包埋,在吻合部左右两端各1cm处做横切片,吻合部中段做纵切片,经染色后进行组织学观察,重点观察神经瘤是否形成、神经轴突再生程度和神经修复的速度。
实施例1b.犬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同“实施例1a.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的评价。
实施例1c.大鼠脊髓横断模型:随后6周内,每周进行组织学观察,取损伤/移植区前后共1cm长的脊髓进行纵切片,切片隔5取1,检测移植区内部细胞迁移情况,重点观察神经瘤是否形成、神经轴突再生程度和神经修复的速度。
实施例1d.犬脊髓横断模型:同“实施例1c.大鼠脊髓横断模型”的评价。
各试验组以不同时间的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进行综合评分,对照未经任何处理的神经损伤同时期的情况,将修复情况划分为6级,“-”表示无神经修复效果,*表示有神经修复效果,*越多表示神经修复的综合评分越高。
实验组各组分在总配方中的质量百分比说明如下:
(1)修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结合去细胞神经的配方中,修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45%;未结合去细胞神经的配方中,修复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85%。
(2)神经营养因子的质量百分比:结合去细胞神经的配方中为0.01%;未结合去细胞神经的配方中为0.1%。
(3)干细胞用量:结合去细胞神经的配方中为1×103个;未结合去细胞神经的配方中为1×104个。
(4)去细胞神经的质量百分比:结合修复材料的配方中,去细胞神经的质量百分比为45%;未结合修复材料的配方中,去细胞神经的质量百分比为85%。
(5)微管蛋白抑制剂的质量百分比:埃博霉素B为0.5%、埃博霉素D为0.1%、埃博霉素B衍生物沙戈匹隆为0.01%、埃博霉素D内酰胺衍生物Aza-epothiloneD为0.001%、紫杉醇为0.01%、长春碱为0.05%。
(6)表中羊毛甾醇和蜗牛蛋白酶的百分比值为质量百分比。
(7)以上配方各组分总和的质量百分比不足100%时,不足量以生理盐水进行补充。
从表中总评分结果可见,本发明所保护的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新型神经修复材料组合,能长时间维持神经再生最佳的理化和生物学微环境,具有明显的抑制神经瘤形成作用,并保持高效的神经轴突再生和神经修复的速度,明显高于非本发明的材料组合实验组,差异结果具有显著性。
上述详细说明是针对发明的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当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做其它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等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神经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修复材料包括去细胞同种异体或去细胞异种生物体的神经、微管蛋白抑制剂、神经营养因子、干细胞;神经修复材料中还包括蜗牛蛋白酶和羊毛甾醇的一种或2种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神经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神经修复材料中还包括用于神经修复的机体组织、天然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神经修复的机体组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组织选自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生物组织,包括:心脏、骨髓、脑、骨骼肌、血管、肌膜管、黏膜、胎盘、羊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生物材料是选自:壳聚糖、藻酸盐、丝素蛋白、纤维素、胶原蛋白、甲壳素、几丁糖、碳、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合成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合成材料是选自以下生物相容性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包括:石墨烯、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羟基丁酸脂、聚已内脂、聚乙醇酸、脂肪族聚酯、聚磷酸酯、聚碳酸酯、聚氨酯及它们的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神经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管蛋白抑制剂选自:埃博霉素及其同类物或衍生物、紫杉醇及其同类物或衍生物、秋水仙碱及其同类物或衍生物、长春碱及其同类物或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神经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神经营养因子选自: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神经分裂素、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白细胞介素-6、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抑制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胰岛素淀粉肽、表皮生长因子、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神经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细胞选自:许旺细胞、骨髓间充质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或诱导多能干细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神经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管蛋白抑制剂在神经修复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0.001%-0.5%;所述的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修复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0.01%-0.1%;所述的牛蛋白酶和/或羊毛甾醇在神经修复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0.01%-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神经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神经修复材料制成支架、导管、原位注射剂或埋置剂使用。
CN201510679135.XA 2015-10-11 2015-10-11 一种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神经修复材料 Active CN105169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9135.XA CN105169486B (zh) 2015-10-11 2015-10-11 一种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神经修复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9135.XA CN105169486B (zh) 2015-10-11 2015-10-11 一种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神经修复材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9486A true CN105169486A (zh) 2015-12-23
CN105169486B CN105169486B (zh) 2018-04-03

Family

ID=54892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79135.XA Active CN105169486B (zh) 2015-10-11 2015-10-11 一种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神经修复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9486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0390A (zh) * 2016-06-30 2016-11-16 丁坦 一种rapa‑plga支架
CN106592007A (zh) * 2016-04-29 2017-04-26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石墨烯微米纤维、制备方法、神经组织支架及修复系统
CN107007882A (zh) * 2017-03-03 2017-08-04 北京博辉瑞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神经修复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83306A (zh) * 2016-03-14 2018-11-23 公益财团法人田附兴风会 神经再生诱导材料
CN109010915A (zh) * 2017-06-09 2018-12-18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有序胶原支架及其在制备修复脊髓损伤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09106981A (zh) * 2017-06-26 2019-01-01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双重修饰的胶原支架及在修复脊髓损伤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11359019A (zh) * 2020-03-16 2020-07-03 四川大学 具有纵向孔道石墨烯壳聚糖复合导电神经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13005086A (zh) * 2021-02-01 2021-06-2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埃博霉素D和Apol8在调控神经干细胞定向神经元分化中的应用
CN114870086A (zh) * 2022-05-23 2022-08-09 宁波市第一医院 一种以plga和去细胞外基质为基底的人造神经导管、制备方法及装置
CN114958745A (zh) * 2022-04-28 2022-08-30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一种适宜儿童使用的组织工程神经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0254A (zh) * 2004-05-18 2005-02-16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移植物
CN1580253A (zh) * 2004-05-18 2005-02-16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移植物
CN1935272A (zh) * 2006-10-19 2007-03-2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重组合神经替代物的制备方法
CN102836016A (zh) * 2011-06-20 2012-12-26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促进周围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植入式可降解装置
CN103705979A (zh) * 2013-09-18 2014-04-09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用于神经修复的功能组织工程材料及其制备与用途
US20150209389A1 (en) * 2012-08-06 2015-07-30 Brainstorm Cell Therapeutics Ltd. Methods of generating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hich secrete neurotrophic factor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0254A (zh) * 2004-05-18 2005-02-16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移植物
CN1580253A (zh) * 2004-05-18 2005-02-16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移植物
CN1935272A (zh) * 2006-10-19 2007-03-2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重组合神经替代物的制备方法
CN102836016A (zh) * 2011-06-20 2012-12-26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促进周围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植入式可降解装置
US20150209389A1 (en) * 2012-08-06 2015-07-30 Brainstorm Cell Therapeutics Ltd. Methods of generating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hich secrete neurotrophic factors
CN103705979A (zh) * 2013-09-18 2014-04-09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用于神经修复的功能组织工程材料及其制备与用途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3306A (zh) * 2016-03-14 2018-11-23 公益财团法人田附兴风会 神经再生诱导材料
US11052174B2 (en) 2016-03-14 2021-07-06 Tazuke Kofukai Nerve regeneration-inducing material
CN106592007B (zh) * 2016-04-29 2019-03-15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石墨烯微米纤维、制备方法、神经组织支架及修复系统
CN106592007A (zh) * 2016-04-29 2017-04-26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石墨烯微米纤维、制备方法、神经组织支架及修复系统
CN106110390A (zh) * 2016-06-30 2016-11-16 丁坦 一种rapa‑plga支架
CN107007882A (zh) * 2017-03-03 2017-08-04 北京博辉瑞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神经修复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007882B (zh) * 2017-03-03 2020-01-21 北京博辉瑞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神经修复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010915A (zh) * 2017-06-09 2018-12-18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有序胶原支架及其在制备修复脊髓损伤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09010915B (zh) * 2017-06-09 2021-06-15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有序胶原支架及其在制备修复脊髓损伤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09106981A (zh) * 2017-06-26 2019-01-01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双重修饰的胶原支架及在修复脊髓损伤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11359019A (zh) * 2020-03-16 2020-07-03 四川大学 具有纵向孔道石墨烯壳聚糖复合导电神经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13005086A (zh) * 2021-02-01 2021-06-2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埃博霉素D和Apol8在调控神经干细胞定向神经元分化中的应用
CN114958745A (zh) * 2022-04-28 2022-08-30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一种适宜儿童使用的组织工程神经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70086A (zh) * 2022-05-23 2022-08-09 宁波市第一医院 一种以plga和去细胞外基质为基底的人造神经导管、制备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9486B (zh) 2018-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9486B (zh) 一种结合去细胞神经应用的神经修复材料
US10456501B2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cardiac therapy
ES2668398T3 (es) Composiciones y procedimientos para el relleno y la regeneración de tejidos
KR101422689B1 (ko) 콜라겐, 히알루론산 유도체 및 포유류의 탯줄 유래 줄기세포를 포함하는 연골세포치료제
JP4628756B2 (ja) 組織修復インプラント、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組織修復方法
KR100905900B1 (ko) 콜라겐을 함유한 관절연골 치료용 이중 지지체
CA2845516C (en) Muscle tissue regeneration using muscle fiber fragments
Eigel et al. Cryogel biomaterials for neuroscience applications
JPWO2011021712A1 (ja) 細胞・組織供給用支持体、細胞・組織供給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組織再生方法、並びに多孔質体の製造方法
Shandalov et al. 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vascularized muscle flap
CN104189009B (zh) 促血管化小肠粘膜下层温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16211A (zh) 一种软骨细胞外基质仿生可注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01393A (zh) 用于修复神经缺损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072185A (zh) 增强型多能细胞和微血管组织以及其使用方法
Guo et al. Self-assembling peptides mediate neural regeneration
CN114796621A (zh) 一种复合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6440329A (zh) 用于修复软骨的脱细胞软骨基质支架和凋亡小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25000 Zhejiang, Ouhai, South East Road, No. 38, Wenzhou National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Incubator

Applicant after: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325035 Zhejiang province Chashan Wenzhou Higher Education Park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Applicant before: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