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22098B - 偏振板 - Google Patents

偏振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22098B
CN105122098B CN201480019048.5A CN201480019048A CN105122098B CN 105122098 B CN105122098 B CN 105122098B CN 201480019048 A CN201480019048 A CN 201480019048A CN 105122098 B CN105122098 B CN 1051220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resin layer
acrylic resin
polarization plates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90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22098A (zh
Inventor
神野彩乃
美浓贵之
任大均
赤田胜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22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2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22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20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振板,是将在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单面或双面层叠具有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层叠膜、由二色性色素吸附取向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构成的偏振膜、以及由透明树脂构成的保护膜依次贴合而成的,该偏振板的特征在于:该层叠膜中,该聚碳酸酯系树脂层与层叠于其单面或双面的丙烯酸系树脂层的总膜厚为10~100μm;在100℃加热10分钟时,膜在辊长度方向的收缩率为1.0%以下;且该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相对于该层叠膜的总膜厚,占2~60%的膜厚。该偏振板可确保生产稳定性,且耐热性优良。

Description

偏振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振板,其适合用于液晶显示装置,详细而言,涉及一种使用多层构成的层叠膜作为偏振膜的保护膜的偏振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耗电小、以低电压运作、轻量且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广泛运用于手机、移动信息终端、电脑用监视器、电视等信息显示装置。这样的信息显示装置,根据用途要求其在严苛环境下的可靠度。例如,具有车用导航系统用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在的车内的温度、湿度极高的情况,与一般电视及个人电脑用监视器相比,其要求的温度及湿度条件更为严苛。而且,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能够显示而使用偏振板,在要求这样严格的温度及/或湿度条件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也对构成该显示装置的偏振板,具有高耐久性要求。
偏振板一般具有下述结构:在二色性色素吸附取向的聚乙烯醇系树脂所形成的偏振膜的双面或单面,层叠透明保护膜。以往,该保护膜中广泛地使用三乙酰纤维素,并经由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水溶液所形成的粘接剂使其粘接于偏振膜。然而,在层叠由三乙酰纤维素形成的保护膜层叠的偏振板中,因为三乙酰纤维素的透湿度高,因此若在高湿热环境下长时间使用,有时偏振性能下降、保护膜与偏振膜剥离。
于是,至今为止,也尝试使用透湿度比三乙酰纤维素膜低的丙烯酸系树脂膜作为偏振板的保护膜。例如,日本特开2011-12316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偏振板,其以含有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与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活性能量束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作为粘接剂,而将丙烯酸甲酯的共聚合比为5重量%以上且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及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膜,层叠于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构成的偏振膜上,制成偏振板。如此可发现,将透湿度低的丙烯酸系树脂膜用作偏振板的保护膜,由此可提高偏振板的耐湿性。然而,若丙烯酸系树脂膜所含有的橡胶弹性体粒子较多,在曝露于高温下时,丙烯酸系树脂膜的收缩率变大,在经由粘合剂将偏振板贴合于液晶单元时,偏振板收缩,会导致在液晶单元与粘合剂之间产生剥离的情形。
如果为了提高耐热性而使得丙烯酸系树脂膜不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则其韧性差,在弯折时容易发生断裂。因此,在制造将丙烯酸系树脂膜作为保护膜的偏振板时,若因为任何理由将丙烯酸系树脂膜弯折就会导致其破裂,其破裂的碎片也可能在制造步骤中造成污染。
日本特开2006-215465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一种偏振板保护膜,其在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单面上层叠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如此,可赋予丙烯酸系树脂层具有延性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由此可提高机械强度及耐热性。然而,因为并未改善丙烯酸系树脂层的脆性,因此耐折性存在问题。另外,在将膜卷成辊状时,因为膜表面的平滑性差而产生卷绕不良的情形,导致生产性变差,这样的问题依然存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231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154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研发,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振板,将丙烯酸系树脂膜作为基材,并将在高温区间的尺寸变化小、不易断裂且卷绕优良的层叠膜作为偏振膜的保护膜,从而具有优良的耐热性,且可确保其生产稳定性。
本发明的发明人等发现,通过将配合有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层,层叠于具有延性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单面或双面,可使得耐热性优良、膜不易断裂且卷绕性好,从而基于此知识,进一步进行各种研究,以至于完成本发明。
即,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偏振板,其将在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单面或双面上层叠具有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层叠膜、由二色性色素吸附取向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构成的偏振膜、以及由透明树脂构成的保护膜依次贴合;上述的层叠膜中,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及层叠于其单面或双面的丙烯酸系树脂层的总膜厚为20~100μm,在进行100℃加热10分钟时,膜的辊长度方向的收缩率为1.0%以下;上述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相对于包含该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层叠膜的总膜厚,占2~60%的膜厚。
该偏振板中,构成层叠膜的丙烯酸系树脂层,优选由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构成,该组合物以其总量为基准,以3重量%以上60重量%以下的比例含有平均粒径为10~350nm的橡胶弹性体粒子。
上述的层叠膜中,为了作为由二色性色素所定向吸附的聚乙烯醇系树脂构成的偏振膜的保护膜使用,因此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及层叠于其单面或双面上的丙烯酸系树脂层的整体之中,内部雾度优选为5%以下。另外,该层叠膜整体的面内相位差值优选为100nm以下。
上述层叠膜及上述保护膜可设置为经由活性能量束固化性粘接剂的固化物层分别贴附于上述偏振膜的实施方式。
层叠于偏振膜的一面的上述由透明树脂构成的保护膜,只要具有作为偏振膜的保护膜的功能的保护膜即可,特别是,可根据液晶单元的驱动方式而使用具有相位差膜的功能的膜,或具有30nm以下的面内相位差值的膜。该保护膜可通过在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单面或双面上层叠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层叠膜所构成。此情况中的丙烯酸系树脂层,也优选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
根据本发明,将在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单面或双面层叠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层而成,且将总膜厚与收缩率设定为特定范围内制成层叠膜,通过使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膜厚相对于该层叠膜的总膜厚的比例在特定范围内,可得到耐热性、机械强度及卷绕性优良的膜。通过将该层叠膜贴合于偏振膜,可得到耐热性优良、并确保生产稳定性的偏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中使用如下所述的保护膜:在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单面或双面层叠丙烯酸系树脂层以作为层叠膜,并将该层叠膜贴合于偏振膜的一面。偏振膜的另一面,贴合有由透明树脂构成的保护膜。这里,丙烯酸系树脂层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另外,偏振膜由二色性色素吸附取向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构成。
图1中示出,上述层叠膜是将丙烯酸系树脂层层叠于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单面的情况下的偏振板的层构成的剖面示意图。另外,图2中示出,上述的层叠膜是丙烯酸系树脂层层叠于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双面的情况下的偏振板的层构成的剖面示意图。
即,图1所示的偏振板10,依次贴合:在聚碳酸酯系树脂层25的单面层叠丙烯酸系树脂层21的层叠膜20、偏振膜30、及由透明树脂构成的保护膜40。层叠于聚碳酸酯系树脂层25的单面的丙烯酸系树脂层21,在图2所示的附图的关系中,有时称为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另外,图2所示的偏振板10,依次贴合:在聚碳酸酯系树脂层25的双面层叠有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21及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22的层叠膜20、偏振膜30、及由透明树脂构成的保护膜40。
这些附图中,偏振膜30与层叠膜20,经由粘接剂层51贴合,偏振膜30与保护膜40经由粘接剂层52贴合。首先,依次说明构成本发明的偏振板10的各层(膜)。
[丙烯酸系树脂层]
用于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21及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22的丙烯酸系树脂,由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形成。该橡胶弹性体粒子是包含显示橡胶弹性的层的粒子。该橡胶弹性体粒子也可为仅由显示橡胶弹性的层构成的粒子,也可为具有显示橡胶弹性的层,并同时具有其他层的多层结构的粒子。作为橡胶弹性聚合物,例如可举出:烯烃系弹性聚合物、二烯系弹性聚合物、苯乙烯-二烯系弹性共聚物、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等。其中,从层叠膜的耐光性及透明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
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可由以丙烯酸烷基酯为主体的聚合物构成。其可为丙烯酸烷基酯的均聚物,也可为丙烯酸烷基酯50重量%以上,其以外的单体为50重量%以下的共聚物。作为丙烯酸烷基酯,一般使用其烷基的碳数为4~8的化合物。在使丙烯酸烷基酯以外的单体共聚合的情况中,作为其例子,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甲基丙烯酸乙酯之类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苯乙烯及烷基苯乙烯之类的苯乙烯系单体、丙烯腈及甲基丙烯腈之类的不饱和腈等单官能单体,或者,(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及(甲基)丙烯酸甲基烯丙酯之类的不饱和羧酸的烯基酯、马来酸二烯丙酯之类的二元酸的二烯酯、亚烷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之类的二醇类的不饱和羧酸二酯等多官能单体。
含有丙烯酸系弹性聚合物的橡胶弹性体粒子,优选为具有丙烯酸系橡胶弹性聚合物层的多层结构的粒子。具体而言,可举例如:在丙烯酸系橡胶弹性聚合物层的外侧,具有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体的硬质聚合物层的双层结构的粒子,进一步,在丙烯酸系橡胶弹性聚合物层的内侧具有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体的硬质聚合物层的三层结构的粒子。构成形成于丙烯酸系橡胶弹性聚合物层的外侧或内侧的硬质聚合物层的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主体的聚合物中,单体组成的例子,与上述所举的作为丙烯酸系树脂的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主体的聚合物的单体组成的例子相同,特别优选使用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体的单体组成。这种多层结构的丙烯酸系橡胶弹性体粒子,可通过例如日本特公昭55-27576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来制造。
橡胶弹性体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在10~350nm的范围内。由此,因为在膜表面形成细微的凹凸,因此可提高平滑性。该橡胶弹性体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30nm以上,更优选为50nm以上,另外,优选为300nm以下,更优选为280nm以下。
多层结构的丙烯酸系橡胶弹性体粒子的平均粒径,以下述的方法测定。即,将这种橡胶弹性体粒子混入丙烯酸系树脂并将其膜化,并以氧化钌的水溶液将其剖面染色,则可观察到仅橡胶弹性体层着色而形成约大致圆形状,而母层的丙烯酸系树脂并未被染色。于是,使用切片机等,将以上述方式染色的膜层剖面制成薄片,并以电子显微镜观察该薄片。接着,随机抽出100个染色的橡胶弹性体粒子,算出各粒径之后,将这些数值的平均值作为平均粒径。由于以这样的方法测定,因此所得到的橡胶弹性体粒子的平均粒径为数均粒径。
在使用最外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体的硬质聚合物,并于其中包入丙烯酸系橡胶弹性聚合物的橡胶弹性体粒子的情况中,若将其混入作为母体的丙烯酸系树脂,则橡胶弹性体粒子的最外层与母体的丙烯酸系树脂混合。因此,若以氧化钌将其剖面染色,并以电子显微镜观察,则该橡胶弹性体粒子是以最外层被除去的粒子的状态被观察到。具体而言,在使用内层为丙烯酸系橡胶弹性聚合物,外层为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体的硬质聚合物的双层结构的橡胶弹性体粒子的情况中,内层的丙烯酸系橡胶弹性聚合物部分被染色,而被认为是单层结构的粒子,另外,在使用最内层为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体的硬质聚合物,中间层为丙烯酸系橡胶弹性聚合物,最外层为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体的硬质聚合物的三层结构的橡胶弹性体粒子的情况中,可观察到最内层的粒子中心部分未被染色,仅中间层的丙烯酸系橡胶弹性聚合物部分被染色的双层结构的粒子。本发明中,在将多层结构的丙烯酸系橡胶弹性体粒子用作橡胶弹性体粒子的情况中,使用丙烯酸系橡胶弹性聚合物部分的平均粒径作为橡胶弹性体粒子的平均粒径。
以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橡胶弹性体粒子的比例,优选为3重量%以上60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5重量%以上50重量%以下。若橡胶弹性体粒子多于60重量%,则膜层的尺寸变化变大,耐热性变差。另一方面,橡胶弹性体粒子若少于3重量%,则膜层的耐热性虽良好,但在制膜时的卷绕性变差,导致生产性降低。
另外,本发明中,在将同时具有显示橡胶弹性的层与其他层的多层结构粒子用作橡胶弹性体粒子的情况下,将显示橡胶弹性的层及其内侧的层所形成的部分的重量,作为橡胶弹性体粒子的重量。例如,在使用上述三层结构的丙烯酸系橡胶弹性体粒子的情况中,将中间层的丙烯酸系橡胶弹性聚合物部分与最内层的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体的硬质聚合物部分的总重量,作为橡胶弹性体粒子的重量。若使上述三层结构的丙烯酸系橡胶弹性体粒子溶解于丙酮,因为中间层的丙烯酸系橡胶弹性聚合物部分与最内层的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体的硬质聚合物部分,作为不溶成分而残留,因此可轻易求得在三层结构的丙烯酸系橡胶弹性体粒子中,中间层与最内层合计的重量所占的比例。
成为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的基质的丙烯酸系树脂为典型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是以甲基丙烯酸酯为主体的聚合物,可为甲基丙烯酸酯的均聚物,也可为甲基丙烯酸酯50重量%以上、此外的单体50重量%以下的共聚物。这里,作为甲基丙烯酸酯,一般使用甲基丙烯酸的烷基酯。
甲基丙烯酸树脂的优选单体组成为如下所述:在以总单体为基准的情况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50~100重量%、丙烯酸烷基酯为0~50重量%、这些以外的单体为0~49重量%;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50~99.9重量%,丙烯酸烷基酯为0.1~50重量%,这些以外的单体为0~49重量%。
这里,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烷基的碳数一般为1~8,优选为1~4。其中,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
另外,作为丙烯酸烷基酯,可举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丙烯酸烷基酯的烷基的碳数一般为1~8,优选为1~4。
进而,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丙烯酸烷基酯以外的单体,可为分子内具有一个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单官能单体,也可为分子内具有至少两个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多官能单体,但优选使用单官能单体。作为该单官能单体的例子,可列举: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及乙烯基甲苯之类的苯乙烯系单体;丙烯腈及甲基丙烯腈之类的烯基氰化物;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N-取代马来酰亚胺等。另外,若列举上述多官能单体的例子,则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及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之类的多元醇的多不饱和羧酸酯;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及肉桂酸烯丙酯之类的不饱和羧酸的烯基酯;苯二甲酸二烯丙酯、马来酸二烯丙酯、三烯丙基氰尿酸酯及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之类的多元酸的聚烯基酯;二乙烯基苯之类的芳香族聚烯化合物等。
这里所例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烷基酯以及这些之外的单体,也可根据需求,分别使用这些化合物中的两种以上。
也可将少量的润滑剂与橡胶弹性体粒子一起添加至丙烯酸系树脂,以制成丙烯酸系树脂层。若添加润滑剂,则在将丙烯酸系树脂膜卷成辊状时,可防止缠绕过紧,可改善在该卷绕状态下的负荷状态。润滑剂,只要具有提高丙烯酸系树脂膜表面的平滑性的功能即可。若列举具有该功能的化合物的例子,则有:硬脂酸系化合物、丙烯酸酯系化合物、酯系化合物等。其中,优选将硬脂酸系化合物用作润滑剂。
若列举成为润滑剂的硬脂酸系化合物的例子,除了硬脂酸本身之外,可举例如:硬脂酸甲酯及硬脂酸乙酯、硬脂酸单甘油酯之类的硬脂酸酯;硬脂酸酰胺;硬脂酸钠及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锂、硬脂酸镁之类的硬脂酸金属盐;12-羟基硬脂酸、12-羟基硬脂酸钠、12-羟基硬脂酸锌、12-羟基硬脂酸钙、12-羟基硬脂酸锂、12-羟基硬脂酸镁之类的12-羟基硬脂酸及其金属盐等。其中,优选使用硬脂酸。
润滑剂的添加量,相对于上述丙烯酸系树脂及橡胶弹性体粒子的总计100重量份,只要在0.15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即可,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0.07重量份以下的范围。若润滑剂的配合量过多,则润滑剂从膜漏出,而可能导致膜的透明性降低。
橡胶弹性体粒子以及根据需求添加润滑剂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只要最后形成以上所说明的组成即可,其制造方法可为任意的方法。例如可举出下述方法:首先制造橡胶弹性体粒子,在其存在下将作为丙烯酸系树脂的原料的单体聚合以生成作为母体的丙烯酸系树脂,并将其作为配合有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的组成,接着根据需求以特定量将润滑剂添加至其中的方法;以特定比例将橡胶弹性体粒子与丙烯酸系树脂混合,根据需求以特定量添加润滑剂,并以熔融混炼等将其混合的方法等。
另外,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也可根据需求,含有荧光增白剂、分散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等各种添加剂。
紫外线吸收剂是吸收波长400nm以下的紫外线的化合物。在将层叠膜使用作为聚乙烯醇系偏振膜的保护膜的情况中,通过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可得到提高在该保护膜上贴合有偏振膜的偏振板的耐久性的效果。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使用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丙烯腈系紫外线吸收剂等公知的吸收剂。若列举具体实施例,则具有: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4-二-叔丁基-6-(5-氯苯并三唑-2-基)苯酚、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等。这些化合物之中,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为优选的紫外线吸收剂的一种。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量,可在层叠膜于波长370nm以下的透射率为10%以下、优选为5%以下、特别优选为2%以下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作为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方法,可举例如:预先将紫外线吸收剂添加至丙烯酸系树脂中以使其造粒化,并将其通过熔融挤压等而形成膜的方法;在熔融挤压成形时,直接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的方法等,使用任一方法皆可。
红外线吸收剂为吸收波长800nm以上的红外线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亚硝基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的金属络盐、菁系化合物、金属络合物系化合物、硫镍络盐系化合物、酞菁系化合物、萘酞菁系化合物、三芳基甲烷系化合物、亚胺(imonium)系化合物、二亚胺(diimonium)系化合物、萘醌系化合物、蒽醌系化合物、氨基化合物、铵盐系化合物、碳黑、氧化铟锡、锑锡氧化物、属于周期表4A族的金属的氧化物、属于周期表5A族或6A族的金属的氧化物、碳化物或硼化物等。这些红外线吸收剂,优选以可完全吸收红外线(波长约800nm~1100nm的范围的光)的方式进行选择,也可并用两种以上。红外线吸收剂的添加量,例如,可以按照使层叠膜在波长800nm以上的光线透射率成为10%以下的方式,适当进行调整。
如图2所示,在聚碳酸酯系树脂层25的双面层叠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21及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22的情况下,也可使橡胶弹性体粒子及上述添加剂在各层中的含量互相不同。例如,若使任一方的橡胶弹性体粒子的含量变少,则具有可提高耐热性,使尺寸变化缩小的优点。进而,若使任一方的橡胶弹性体粒子的含量变多,则具有可提高耐冲击性、卷绕性及与偏振膜的粘接性的优点。
[聚碳酸酯系树脂层]
用于聚碳酸酯系树脂层25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可列举例如:以界面缩聚法或熔融酯交换法等使二元酚与羰基化剂反应所得的化合物、以固相酯交换法等使碳酸酯预聚物聚合而得的化合物、以开环聚合法使环状碳酸酯化合物聚合而得的化合物等。
作为二元酚,可列举例如:对苯二酚、间苯二酚、4,4’-二羟基二苯基、双(4-羟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通称为双酚A)、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溴)苯基}丙烷、2,2-双{(3-异丙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苯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3-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3,3-二甲基丁烷、2,4-双(4-羟基苯基)-2-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戊烷、2,2-双(4-羟基苯基)-4-甲基戊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4-异丙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9,9-双(4-羟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α,α’-双(4-羟基苯基)-o-二异丙苯、α,α’-双(4-羟基苯基)-m-二异丙苯、α,α’-双(4-羟基苯基)-p-二异丙苯、1,3-双(4-羟基苯基)-5,7-二甲基金刚烷、4,4’-二羟基二苯砜、4,4’-二羟基二苯亚砜、4,4’-二羟基二苯硫醚、4,4’-二羟基二苯基甲酮、4,4’-二羟基二苯醚、4,4’-二羟基二苯酯等,也可根据需要使用这些化合物中的两种以上。
其中,优选将选自下述化合物中的二元酚单独使用,或使用两种以上:双酚A、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3-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3,3-二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4-甲基戊烷、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及α,α’-双(4-羟基苯基)-m-二异丙苯;特别优选单独使用双酚A,或并用选自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双酚A、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及α,α’-双(4-羟基苯基)-m-二异丙苯中的一种以上的二元酚。
作为羰基化剂,可列举例如:碳酰氯之类的羰基卤化物、二苯基碳酸酯之类的碳酸酯、二元酚的二卤甲酸酯之类的卤甲酸酯等,也可根据需要使用这些化合物的两种以上。
另外,聚碳酸酯系树脂中,也可添加与丙烯酸系树脂层的说明中所述的相同的添加剂。
[层叠膜]
以上说明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层25的单面形成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21,或聚碳酸酯系树脂层25的双面形成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21及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22,由此可得到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层叠膜20。该层叠膜20的成形方法虽可适当选择,但例如采用下述方法较为有利:以挤压机将各树脂熔融,使用进料块(feedblock)法或多重分流管法层叠的共挤压成形法,或以挤压成形法等使聚碳酸酯系树脂薄膜化,并根据需要使丙烯酸系树脂溶解至溶剂而将其涂布于该膜表面的方法。其中,优选使用共挤压成形法。
共挤压成形法中,使熔融的树脂与辊或皮带密合以进行膜成形。
此时虽对辊及皮带的数量、配置及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将熔融的树脂夹在两根金属辊之间,或使金属皮带接触并通过金属辊,而将辊或皮带表面的形状转印的方法,可提高膜表面的面精度,并提升表面处理性,故而优选。或以金属辊与具有弹性的金属辊夹住熔融树脂,使熔融树脂与两者面接触并使其通过的方法,适合用来制得成形时的应变降低且强度及热收缩的异向性降低的膜。作为金属弹性辊,可举例如:具备轴辊、以及以覆盖该轴辊的外周面的方式配置并与熔融树脂接触的圆筒形的金属制薄膜,且这些轴辊与金属制薄膜之间封入水或油等控制温度的流体的辊;或是将金属皮带卷绕于橡胶辊的表面的辊。
如此得到的层叠膜20,其厚度为10~100μm,优选为15~95μm,更优选为15~90μm。
聚碳酸酯系树脂层25,以层叠膜20的总膜厚为基准,为其膜厚的2~60%比例。聚碳酸酯系树脂层25的膜厚占层叠膜20的总膜厚的比例,优选为5%以上,或优选为50%以下。若聚碳酸酯系树脂层25的膜厚在层叠膜20的总膜厚中所占的比例太少,则层叠膜20变脆而容易折断。另一方面,聚碳酸酯系树脂层25的膜厚占层叠膜20整体的膜厚的比例若过多,则刚性不足,导致膜的韧性消失。
如图2所示,聚碳酸酯系树脂层25的双面层叠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21及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22,制成三层构成的层叠膜20的情况中,使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21与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22的膜厚相同也没有问题,使其不同也可以。在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21与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22的膜厚不同的情况中,可使任一丙烯酸系树脂层较厚。
对于层叠膜20而言,将在以100℃加热10分钟时,膜在辊长度方向的收缩率控制为1.0%以下。若收缩率超过1.0%,则在经由粘合剂层将使用该层叠膜的偏振板贴合于液晶单元的状态下,曝露于高温时,偏振板的收缩变大,导致粘合剂层与液晶单元之间发生剥离,故不优选。该收缩率优选为0.8%以下,更优选为0.6%以下。
层叠膜20,因为成为偏振板的一边的保护膜,故优选具有高透明性,具体而言,依照JISK7105-1981“塑料的光学的特性试验方法”进行测定的内部雾度,优选控制为5%以下。内部雾度若超过5%,则在将使用该层叠膜的偏振板组装至图像显示装置时,其白辉度降低,导致画面变暗,因此不优选。该内部雾度,优选为3%以下。
接着,对层叠膜20的相位差值进行说明。在使膜的面内滞相轴方向的折射率为nx,并使面内进相轴方向(在面内与滞相轴垂直的方向)的折射率为ny,厚度为d时,面内相位差值Ro,以下式(I)所定义。
Ro=(nx-ny)×d (I)
层叠膜20,在波长590nm的面内相位差值Ro优选为100nm以下。
[偏振膜]
构成偏振板10的偏振膜30,可依照公知的方法,经过下述工序加以制造:使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在单轴上拉伸的工序;以二色性色素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染色,由此使该二色性色素吸附的工序;以硼酸水溶液对吸附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处理的工序;及在以硼酸水溶液进行处理后,进行水洗的工序。如此得到的偏振膜,成为上述在单轴拉伸的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的偏振膜。
作为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使用将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皂化的树脂。作为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除了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即聚乙酸乙烯酯)以外,可举例如:乙酸乙烯酯以及可与其共聚合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等。作为可与乙酸乙烯酯共聚合的其他单体,可列举例如: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具有铵基的丙烯酰胺类等。
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一般为85~100摩尔%,优选为98摩尔%以上。也可将该聚乙烯醇系树脂改性,例如也可使用以醛类改性的聚乙烯缩甲醛或聚乙烯缩乙醛等。另外,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聚合度,一般为1,000~10,000左右,优选为1,500~5,000左右。
将以这样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制作而成的膜,以偏振膜的原料卷料膜的形式使用。将聚乙烯醇系树脂制作成膜的方法并未特别限定,可采用公知的方法。聚乙烯醇系原料卷料膜的膜厚虽未特别限制,但可为例如,10~150μm左右。
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单轴拉伸,可在以二色性色素进行染色前、染色的同时,或染色之后进行。在染色之后进行单轴拉伸的情况中,该单轴拉伸也可在硼酸处理之前或硼酸处理中进行。另外,也可以这些多个阶段进行单轴拉伸。
可通过将该膜通过转速不同的分开的辊之间,以进行单轴拉伸;也可通过以热辊夹持的方式来进行。另外,该单轴拉伸,可为在大气环境中进行拉伸的干式拉伸;也可为在使用水或有机溶剂等溶剂使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溶胀的状态下进行拉伸的湿式拉伸。拉伸倍率一般为3~8倍左右。
以二色性色素所进行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染色,可通过例如,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到含有二色性色素的水溶液的方法来进行。作为二色性色素,可使用碘或二色性有机染料。另外,也可在染色处理之前,实施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入水中的浸渍处理。
在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的情况中,一般采用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含有碘及碘化钾的水溶液以进行染色的方法。
该水溶液中的碘含量,在水为100重量份时,一般为0.01~1重量份左右。碘化钾的含量,在水为100重量份时,一般为0.5~20重量份左右。用于染色的水溶液的温度,一般为20~40℃左右。另外,浸渍于该水溶液的浸渍时间(染色时间),一般为20~1800秒左右。
另一方面,在以二色性有机染料作为二色性色素的情况中,一般而言,使用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含有水溶性的二色性有机染料的水溶液以进行染色的方法。该水溶液中的二色性有机染料的含量,在水为100重量份时,一般为1×10-4~10重量份左右,优选为1×10-3~1重量份左右。该水溶液也可含有硫酸钠等无机盐作为染色助剂。用于染色的二色性染料水溶液的温度,一般为20~80℃左右。另外,浸渍于该水溶液的浸渍时间(染色时间),一般为10~1,800秒左右。
以二色性色素进行染色之后的硼酸处理,可通过将染色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含硼酸的水溶液的方法。含硼酸水溶液中的硼酸的量,在水为100重量份时,一般为2~15重量份左右,优选为5~12重量份。在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的情况中,该含硼酸水溶液优选含有碘化钾。含硼酸水溶液中的碘化钾的量,在水为100重量份时,一般为0.1~15重量份左右,优选为5~12重量份。浸渍于含硼酸水溶液的浸渍时间,一般为60~1,200秒左右,优选为150~600秒,更优选为200~400秒。含硼酸水溶液的温度,一般为50℃以上,优选为50~85℃,进一步优选为60~80℃。
一般而言,对硼酸处理后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水洗处理。水洗处理,可通过例如将以硼酸处理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水中来进行。水洗处理中的水的温度,一般为5~40℃左右。另外,浸渍时间一般为1~120秒左右。
在水洗后实施干燥处理,而得到偏振膜。干燥处理,可使用热风干燥机或远红外线加热器来进行。干燥处理的温度,一般为30~100℃左右,优选为50~80℃。干燥处理的时间,一般为60~600秒左右,优选为120~600秒。
通过干燥处理,可将偏振膜的水分率降低至实用的程度。该水分率,一般为5~20重量%,优选为8~15重量%。水分率若低于5重量%,则偏振膜的挠性消失,而偏振膜在该干燥后会有损伤、断裂的情形。另一方面,水分率若超过20重量%,则偏振膜的热稳定性会有不足的倾向。
如此所得到的定向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偏振膜的厚度,一般可为5~40μm左右。
[贴合于偏振膜另一面的保护膜]
参照图1及图2,依照上述说明,在偏振膜30中,与贴合有层叠膜20的面相反的一侧,贴合由透明树脂构成的保护膜40。保护膜40,可根据液晶单元的驱动方式使用任意材料。例如,对于横向电场(IPS)模式的液晶单元,使用具有30nm以下、优选为20nm以下、更优选为10nm以下的面内相位差值,且作为低相位差膜发挥功能的膜。另一方面,对于垂直定向(VA)模式的液晶单元,可使用作为偏振板的保护膜或相位差膜发挥功能的膜。
保护膜40,只要是可作为上述的相位差小的膜、偏振板的保护膜或相位差膜发挥功能即可,可通过例如将纤维素系树脂、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等进行膜化而构成的膜:。
也可将使这些树脂形成膜状并施予拉伸处理的膜作为保护膜。此时,拉伸可以下述任一方法进行:在MD(流动方向)或TD(在表面上与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拉伸的单轴拉伸、在MD及TD两个方向拉伸的双轴拉伸、在非MD,TD的方向上拉伸的斜向拉伸等。通过实施此一拉伸操作,可得到高机械强度的保护膜。
纤维素系树脂是指在从棉绒或木浆(阔叶木浆、针叶木浆)等原料纤维素所得的纤维素中,将羟基中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以乙酰基、丙酰基及/或丁酰基的酰基所取代的纤维素有机酸酯或纤维素混合有机酸酯。例如可举出:纤维素的乙酸酯、丙酸酯、丁酸酯、这些混合酯等所形成的化合物。其中,优选为三乙酰纤维素膜、二乙酰纤维素膜、醋酸丙酸纤维素膜、醋酸丁酸纤维素膜等。
烯烃系树脂,可为例如:使用聚合用催化剂,将如乙烯及丙烯的链状烯烃单体,或如降冰片烯及其他环戊二烯衍生物的环状烯烃单体聚合而得的树脂。
作为从链状烯烃单体而得的烯烃系树脂,可举出:聚乙烯系树脂及聚丙烯系树脂。其中,优选为丙烯的均聚物,即聚丙烯系树脂。另外,优选的是,以丙烯为主体,并使通常以1~20重量%的比例,优选以3~10重量%的比例的可与其共聚的共聚单体发生共聚而成的聚丙烯系共聚合树脂。
作为可与丙烯共聚合的共聚单体,优选乙烯、1-丁烯或1-己烯。其中,因为透明性与拉伸加工性较为优异,因此优选使用乙烯;以1~20重量%、特别是3~10重量%的比例,将乙烯共聚合而得的聚丙烯系共聚合树脂,为优选的化合物之一。通过使乙烯的共聚合比例为1重量%以上,可明显提高透明性及拉伸加工性的效果。另一方面,其比例若超过20重量%,树脂的熔点下降,存在损害保护膜或相位差膜所要求的耐热性的情形。
聚丙烯系树脂可为容易购得的市售品,例如可举出,商品名分别为:株式会社普瑞曼聚合物所贩售的“PrimePolypro”、日本聚丙烯株式会社所贩售的“NOVATEC”及“WINTEC”、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所贩售的“SUMITOMONOBLEN”、SunAllomer株式会社所贩售的“SunAllomer”等。
使环状烯烃单体聚合而得的烯烃系树脂,一般而言,称的为环状烯烃系树脂、脂环式烯烃系树脂、或降冰片烯系树脂。这里,也称为环状烯烃系树脂。
作为环状烯烃系树脂,例如可举出:将通过狄尔斯-阿德尔反应而从环戊二烯与烯烃类所得的降冰片烯或其衍生物作为单体,进行开环复分解聚合,接着进行加氢所得到的树脂;将从双环戊二烯以及烯烃类或(甲基)丙烯酸酯类,以狄尔斯-阿德尔反应所得的四环十二碳烯或其衍生物作为单体,进行开环复分解聚合,接着进行加氢而得到的树脂;使用两种以上的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碳烯及其衍生物类,或其他的环状烯烃单体,同样地进行开环复分解共聚合,接着进行加氢而得的树脂;使选自上述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碳烯及这些衍生物的至少一种的环状烯烃,与具有乙烯基的脂肪族或芳香族化合物进行加成共聚所得的树脂等。
环状烯烃系树脂,也可为容易购得的市售品,按照商品名例如可举出,德国TOPASADVANCED POLYMERS GmbH生产并由日本聚塑料株式会社所贩售的“TOPAS”、JSR株式会社制造与贩售的“ARTON”、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造与贩售的“ZEONOR”及“ZEONEX”、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与贩售的“APEL”等。
通过将该链状烯烃系树脂或环状烯烃系树脂制膜而使其膜化,可将其制成贴合于偏振膜30的一面的保护膜40。膜化的方法虽未特别限定,但优选采用熔融挤压制膜法。
烯烃系树脂膜,也可为容易购得的市售品,例如,若为聚丙烯系树脂膜,按照商品名可分别列举:FILMAX公司所贩售的“FILMAX CPP膜”、SUN·TOX株式会社所贩售的“SunTox”、Tohcello株式会社所贩售的“Tohcello”、东洋纺绩株式会社所贩售的“ToyoboPYLEN Film”、TORAYFILM加工株式会社所贩售的“Torayfan”、日本Poriesu株式会社所贩售的“Japan Poriesu”、二村化学株式会社所贩售的“太阁FC”等。另外,若为环状烯烃系树脂膜,可分别列举商品名为: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所贩售的“ZEONOR膜”、JSR株式会社所贩售的“ARTON膜”等。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树脂,是指重复单元的80摩尔%以上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构成的树脂,也可包含来自其他共聚成分的构成单元。作为其他共聚成分,例如可举出:间苯二甲酸、4,4’-二羧基联苯、4,4’-二羧基二苯甲酮、双(4-羧基苯基)乙烷、己二酸、癸二酸、5-间苯二甲酸磺酸钠及1,4-二羧基环己烷之类的双羧酸成分;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二乙二醇、环己二醇、双酚A的乙烯氧化物附加物、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及聚丁二醇之类的二醇成分。这些双羧酸成分或二醇成分,根据需求可组合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并加以使用。另外,除了上述双羧酸成分或二醇成分,也可并用对羟基苯甲酸与对-β-羟基乙氧基苯甲酸之类的羟基羧酸。作为其他的共聚成分,也可使用具有少量酰胺键、氨基甲酸酯键、醚键、碳酸键等的双羧酸成分及/或二醇成分。
聚碳酸酯系树脂或丙烯酸系树脂,可使用与前述用于层叠膜20的树脂相同的化合物。可将聚碳酸酯系树脂与丙烯酸系树脂的层叠膜作为保护膜40使用,这时,丙烯酸系树脂,与构成层叠膜20的材料相同,优选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另外,此时可根据所要求的相位差值,任意设定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及丙烯酸系树脂层。
保护膜40的表面上,可层叠光学功能性膜,也可涂布光学功能层。作为这样的光学功能性膜及光学功能层,例如可举出:易粘接层、导电层、硬涂层等。
[偏振板]
为图1所示的形态时,将偏振膜30贴合于形成两层的层叠膜20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层25侧,并在偏振膜30中的与贴合有层叠膜20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贴合由透明树脂构成的保护膜40,以形成偏振板10。
为图2所示的形态时,将偏振膜30贴合于形成三层的层叠膜的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22侧,并在偏振膜30中的与贴合有层叠膜20的面相反一侧的面,贴合由透明树脂构成的保护膜40,以形成偏振板10。
这些贴合,一般使用粘接剂,图1及图2中,层叠膜20经由粘接剂层51与偏振膜30贴合,另外,保护膜40经由粘接剂层52与偏振膜30贴合。层叠膜20与偏振膜30的贴合,只要在层叠膜20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层25侧或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22侧及偏振膜30的粘接面的任一面上涂布粘接剂之后,使两者贴合即可;保护膜40与偏振膜30的贴合,只要在保护膜40及偏振膜30的粘接面的任一面上涂布粘接剂之后,将两者贴合即可。
[偏振膜与层叠膜及保护膜的粘接]
相对于偏振膜30,层叠膜20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层25或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22的贴合,或是保护膜40的贴合,可使用上述的粘接剂。在贴合之前,优选在各膜的贴合面中的至少一面,实施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照射处理、电子束照射处理以及其他的表面活性化处理。
用来形成图1及图2所示的粘接剂层51,52的粘接剂,可从相对各种构件具有粘接力的材料中任意选择并使用。典型的粘接剂,可举例例如:水系粘接剂,即,将粘接剂成分溶解于水中,或将粘接剂成分分散于水中的粘接剂;以及包含可以活性能量束照射固化的成分的活性能量束固化性粘接剂。从生产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活性能量束固化性粘接剂。
首先说明水系粘接剂,作为优选的粘接剂可举例如使用聚乙烯醇系树脂或氨基甲酸酯树脂做为主成分的组合物。
在使用聚乙烯醇系树脂作为水系粘接剂的主成分的情况中,该聚乙烯醇系树脂,除了部分皂化聚乙烯醇或完全皂化聚乙烯醇以外,也可为如羧基改性聚乙烯醇、乙酰乙酰基改性聚乙烯醇、羟甲基改性聚乙烯醇、氨基改性聚乙烯醇的改性聚乙烯醇系树脂。在使用聚乙烯醇系树脂作为粘接剂成分的情况,大多将该粘接剂调制为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水溶液。粘接剂水溶液中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浓度,相对水为100重量份,一般为1~10重量份左右,优选为1~5重量份。
将聚乙烯醇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水系粘接剂中,为了提高粘接性,优选添加乙二醛或水溶性环氧树脂等固化性成分或交联剂。作为水溶性环氧树脂,例如可举出:在如二乙烯三胺或三乙烯四胺的聚烯烃多胺与如己二酸的双羧酸反应而得的聚酰胺多胺中,使表氯醇(Epichlorohydrin)反应所得的聚酰胺多胺环氧树脂。作为该聚酰胺多胺环氧树脂的市售品,具有例如:住化Chemtex株式会社所贩售的“Sumirez Resin650”及“SumirezResin675”,日本PMC株式会社所贩售的“WS-525”,可适当使用这些产品。这些固化性成分或交联剂的添加量,相对于聚乙烯醇系树脂100重量份,一般为1~100重量份,优选为1~50重量份。若其添加量过少,则提高粘接性的效果变小,另一方面若其添加量过多,则粘接剂层具有变脆的倾向。
在使用氨基甲酸酯树脂作为水系粘接剂的主成分的情况中,作为适当粘接剂组合物的例子,例如可举出:聚酯系离聚物型氨基甲酸酯树脂与具有缩水甘油基氧基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此处所指的聚酯系离聚物型氨基甲酸酯树脂,是具有聚酯骨架的氨基甲酸酯树脂,其中导入少量的离子性成分(亲水成分)。离聚物型氨基甲酸酯树脂,因为不使用乳化剂而是直接在水中乳化而形成乳化液,因此适合作为水系的粘接剂。例如,根据日本特开2005-7013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7014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181817号公报等,将聚酯系离聚物型氨基甲酸酯树脂用于偏振膜与保护膜的粘接的技术已公知。
另一方面,使用活性化能量束固化性粘接剂的情况下,构成粘接剂的因活性能量束照射而固化的成分(以下仅称为“固化性成分”),为环氧化合物、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丙烯酸系化合物等。在使用如环氧化合物或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的阳离子聚合性的化合物的情况中,配合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另外,在使用如丙烯酸系化合物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情况中,配合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其中,优选为以环氧化合物为固化性成分之一的粘接剂,特别优选为将环氧基直接键合于饱和烃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作为固化性成分之一的粘接剂。另外,将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与其并用也为有效。
环氧化合物,可为容易购得的市售品,按照商品名例如分别为:JER株式会社所贩售的“Epicoat”系列、DIC株式会社所贩售的“Epiclon”系列、东都化成株式会社所贩售的“EPOTOHTO”系列、ADEKA株式会社所贩售的“ADEKA RESIN”系列、NagaseChemteX株式会社所贩售的“Denacol”系列、DowChemical公司所贩售的“DowEpoxy”系列、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所贩售的“TEPIC”等。
直接将环氧基键合于饱和烃环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也可为容易购得的市售品,按照商品名,例如分别为:Daicel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所贩售的“CELLOXIDE”系列及“CYCLOMER”系列、DowChemical公司所贩售的“CYRACURE”系列等。
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也可为容易购得的市售品,按照商品名,例如分别为:东亚合成株式会社所贩售的“ARONOXETANE”系列、宇部兴产株式会社所贩售的“ETERNACOLL”系列等。
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也可为容易购得的市售品,按照商品名,例如分别为:日本化药株式会社所贩售的“KAYARAD”系列、UnionCarbide公司所贩售的“CYRACURE”系列、San-Apro株式会社所贩售的光产酸剂“CPI”系列、Midori化学株式会社所贩售的光产酸剂“TAZ”、“BBI”及“DTS”、ADEKA株式会社所贩售的“Adekaoptomer”系列、Rhodia公司所贩售的“RHODORSIL”系列等。
活性能量束固化性粘接剂,可根据需求含有光敏化剂。通过使用光敏化剂,提高反应性,可更加提高固化物层的机械强度与粘接强度。作为光敏化剂,例如可举出:羰基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过硫化物、氧化还原系化合物、偶氮及二偶氮化合物、蒽系化合物、卤化物、光还原性色素等。
另外,活性能量束固化性粘接剂,在不损及其粘接性的范围内,可配合各种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举出:离子捕捉剂、抗氧化剂、链转移剂、增粘剂、热塑性树脂、填充剂、流动调整剂、增塑剂、消泡剂等。更进一步,在不损及其粘接性的范围内,可配合固化反应机理与阳离子聚合不同的固化性成分。
以上说明的活性能量束固化性粘接剂,在涂布于层叠膜20的贴合面或偏振膜30的贴合面,并经由该涂布层将两膜贴合之后,对其照射活性能量束使其固化,而形成偏振膜30与层叠膜20接合的粘接剂层51。另外,在涂布于偏振膜30的贴合面或保护膜40的贴合面,经由该涂布层将两膜贴合之后,对其照射活性能量束使其固化,以形成偏振膜30与保护膜40接合的粘接剂层52。用来形成粘接剂层51的粘接剂,及用来形成粘接剂层52的粘接剂,可为相同组成,也可为不同组成,但优选同时进行用来使两者固化的活性能量束照射。
用于活性能量束固化性粘接剂的固化的活性能量束,可为例如,波长1~10nm的X光线,波长10~400nm的紫外线,波长400~800nm的可见光等。其中,从易于利用且易于调制活性能量束固化性粘接剂、稳定性及固化性能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紫外线。紫外线的光源中,可使用例如,在波长400nm以下具有发光分布的低压汞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化学灯、黑光灯、微波激发汞灯、金属卤化物灯等。
使用活性能量束固化性粘接剂所得的粘接剂层的厚度,一般为1~50μm左右,特别优选为1~10μm的范围。
[偏振板的用途]
将以图1及图2所示的构成作为代表例的偏振板10,贴合于液晶单元的背光侧,可制成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液晶单元的相反侧(目视侧),一般贴合其他的偏振板。为了贴合至液晶单元,可在保护膜40的外侧,即与贴合至偏振膜30的贴合面的相反侧,设有粘合剂层。一般而言,该粘合剂层通过以丙烯酸酯为主成分、含有官能团的丙烯酸系单体共聚的丙烯酸树脂作为粘合剂成分的丙烯酸系粘合剂形成。如此,将液晶单元贴合于形成有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粘合剂层侧,形成背光侧配置有层叠膜20的液晶面板。构成液晶面板的液晶单元,可为该领域中所使用的各种元件。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未被这些例子所限定。例中,表示含量与使用量的“百分比%”及“份”,若无特别说明则为重量基准。
另外,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对于以共挤压所制造的层叠膜,分别以下述方法测定收缩率、内部雾度及面内相位差值R0
[层叠膜的收缩率的测定]
在制作成辊状的层叠膜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上,裁切使各边成为100mm×100mm的正方形,置入100℃的烘箱10分钟。此时,使用NIKON株式会社制的二维尺寸测定器“NEXIVVMR-12072”,测定置入烘箱前后的与辊长度方向平行的边的尺寸。接着,将以下式求得的值作为收缩率。
[层叠膜的内部雾度的测定]
在将层叠膜样本浸渍到置入有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石英比色皿的状态下(表面雾度实际上为零的状态),依据JISK7105-1981“塑料的光学特性试验方法”,进行雾度的测定。
[层叠膜的面内相位差值Ro的测定]
使用王子测定机器株式会社制的相位差测定装置“KOBRA-WR”,测定波长590nm的下,层叠膜的面内相位差值Ro。
[实施例1~4]
准备ARKEMA公司制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ALTUGLAS HT121”,作为用来形成丙烯酸系树脂层的母体树脂。将其作为母体树脂A。
另外,准备三层结构的橡胶弹性体粒子作为橡胶弹性体粒子,其中,最内层是由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少量的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并使其聚合的硬质聚合物构成,中间层以丙烯酸丁酯为主成分,还包含使用由苯乙烯及少量的甲基丙烯酸烯丙酯进行聚合的软质橡胶弹性体,最外层为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少量的丙烯酸乙酯并使其聚合的硬质聚合物。此橡胶弹性体粒子,直至中间层为止的橡胶弹性体的平均粒径为240nm。另外,该橡胶弹性体粒子中,最内层与中间层的总重量,为粒子整体的70%。
以表1所示的比例将上述的母体树脂A(ALTUGLAS HT121)与上述的橡胶弹性体粒子混合,形成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另外,表1中的“橡胶弹性体粒子”的“含量”,是指橡胶弹性体粒子中最内层与中间层的总重量占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的比例。
这些实施例中,如以下所述,制作两层构成的层叠膜,因此,其构成层叠膜的丙烯酸系树脂层仅为一层,但表1中为了方便,在“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的栏内,示出构成层叠膜的丙烯酸系树脂层的数据。以下公开的例中,制作两层构成的层叠膜的情况及制作单层构成的膜的情况也与此相同。
另一方面,使用住化Styron Polycarbonate株式会社制的“CALIBRE301-10”,作为聚碳酸酯系树脂。
将上述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置入的单轴挤压机,并将上述聚碳酸酯系树脂置入的单轴挤制机,以使其熔融,并以多歧管方式使其熔融层叠一体化,经由设定温度为260℃的T型模进行挤压。将所得的膜状物夹入表面平滑的一对金属制辊之间以进行成形,由此制作双层构成的层叠膜。此时,通过调节挤压机的挤压量,可使整体厚度、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厚度及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厚度,分别形成表1所示的值。对于所得的层叠膜,测定收缩率、内部雾度及面内相位差值Ro,其结果示于表1。这些例中,所得的层叠膜,卷绕性良好,而该结果在表1中以“○”记载。另外,这些例中,即使将所得的层叠膜弯折,也不会破裂,在弯折后也没有断裂的情形。该结果在表1中记载为“◎”。
[实施例5及6]
除了形成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三层构成以外,依照上述实施例1~4制作层叠膜。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中的橡胶弹性体粒子的含量,如表1所示,与实施例2相同为20%。另外,整体厚度、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厚度、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厚度及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厚度,分别如表1的各栏所示。所得的层叠膜的收缩率、内部雾度及面内相位差值Ro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这些例中,所得的层叠膜其卷绕性也良好,另外,即使弯折也不会断裂,在弯折后也没有断裂的情形。此结果也与上述实施例1~4相同,记载于表1。
[实施例7及8]
准备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的重量比为96/4的共聚物作为用来形成丙烯酸系树脂层的母体树脂。将其作为母体树脂B。另外橡胶弹性体粒子,使用与实施例1~4相同的粒子。接着,以使橡胶弹性体粒子的含量成为20%的方式,与上述母体树脂B混合,作为用来形成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形成、与实施例1、3及4所示的相同,使用在母体树脂A中以7%的比例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另外,聚碳酸酯系树脂,也使用与实施例1~4相同的树脂。除了使用这两种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及聚碳酸酯系树脂以外,依照上述的实施例5及6,分别制作以下两种层叠膜: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三层构成中,在实施例7中各层厚度为45μm/10μm/5μm(整体厚度为60μm)的层叠膜,另外,在实施例8中各层厚度为30μm/5μm/5μm(整体厚度为40μm)的层叠膜。所得的层叠膜的收缩率、内部雾度及面内相位差值Ro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这些例中所得的层叠膜,卷绕性也良好,且即使弯折也不会断裂,在弯折后也没有断裂的情形。与上述实施例1~4相同,将此结果记载于表1。
[实施例9]
使用母体树脂B(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的重量比为96/4的共聚物)中含有比例为20%的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并使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厚度为50μm,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厚度为30μm(整体厚度80μm),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4相同的方式制作层叠膜。所得的层叠膜的收缩率、内部雾度及面内相位差值Ro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该例中所得的膜,卷绕性也良好,另外,即使弯折也不会断裂,在弯折后也没有断裂的情形。与实施例1~4相同,将此结果记载于表1。
[实施例10]
使用在母体树脂B(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的重量比96/4的共聚物)中以20%的比例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并使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厚度为35μm/10μm/35μm(整体厚度80μm),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5及6相同的方式制作层叠膜。所得的层叠膜的收缩率、内部雾度及面内相位差值Ro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该例中所得的膜,卷绕性也良好,另外,即使弯折也不会断裂,在弯折后也没有断裂的情形。与实施例1~4相同,将此结果记载于表1。
[偏振板的制作及耐久性评价]
将实施例5、7及8中所制作的层叠膜,以其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侧,经由以环氧化合物作为主成分的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贴合于聚乙烯醇中碘吸附取向的厚度约为30μm的偏振膜的单面上,并在偏振膜的另一面,将作为双轴拉伸的环烯烃系树脂的相位差膜经由以环氧化合物作为主成分的另一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贴合,之后照射紫外线,使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固化,制作偏振板。
在所得的偏振板的相位差膜侧,层叠以丙烯酸系聚合物作为基材聚合物的粘合剂层,以制作带有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将所得的附有粘和剂层的偏振板,裁切成100mm×100mm,并将粘和剂层侧贴合于玻璃。将其置入85℃的烘箱中,保持500小时,任一带有粘合剂层的偏振板,都未从玻璃剥离。将此结果在表1中记载为“○”。
[实施例11]
该例中,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形成,仅由上述实施例1~4所示的母体树脂A(ALTUGLAS HT121)构成,并使用不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形成,使用实施例7及8所示的母体树脂B(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的重量比为96/4的共聚物)中以20%的比例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其他则依照实施例7,制作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三层构成,厚度分别为45μm/10μm/5μm(整体厚度60μm)的层叠膜。所得的层叠膜的收缩率、内部雾度及面内相位差值Ro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该例中所得的层叠膜,因为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贡献而收缩率良好,还因为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中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因此卷绕性也良好。与实施例1~4相同,将此结果记载于表1。该例中所得的层叠膜,因为在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中未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因此对于其耐折性,在弯折之后虽有断裂的情形,但在弯折时并无断裂的情形。该结果在表1中记载为“○”。
[比较例1]
该例中,使用仅由实施例1~4所示的母体树脂A(ALTUGLAS HT121)构成,未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接着,将该丙烯酸系树脂放入的单轴挤压机与的单轴挤压机双方,除此之外,依照实施例1~4,制作厚度80μm的丙烯酸系树脂单层膜。所得的膜的收缩率、内部雾度及面内相位差值Ro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这里制作的膜,因为在丙烯酸系树脂中不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若将其弯折则产生断裂的情形,卷绕性也不良。此结果在表1中分别记载为“×”。
[比较例2]
该例中,使用实施例1~4所示的母体树脂A(ALTUGLAS HT121)中以40%的比例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接着,将该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置入的单轴挤压机与的单轴挤压机双方,除此之外,依照实施例1~4,制作厚度80μm的丙烯酸系树脂单层膜。所得的膜的收缩率、内部雾度及面内相位差值Ro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此处所制作的膜,其卷绕性及耐折性皆为良好。与实施例1~4相同,将此结果记载于表1。此处所制作的膜,因为丙烯酸系树脂中的橡胶弹性体粒子太多,因此收缩率超过1.0%。
[比较例3~5]
这些例中,使用仅由实施例1~4所示的母体树脂A(ALTUGLAS HT121)构成,不含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另外,整体厚度、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厚度及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厚度,分别如表1所示,其他则依照实施例1~4制作层叠膜。所得的层叠膜的收缩率、内部雾度及面内相位差值Ro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这些例中,所得的层叠膜,因为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贡献,因此收缩率及耐折性良好,然而,因为丙烯酸系树脂中未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因此卷绕性差。与实施例1~4及比较例1相同,将此结果记载于表1。
[比较例6]
该例中,使用仅由实施例1~4所示的母体树脂A(ALTUGLAS HT121)构成,不含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其他则依照实施例5,制作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三层构成、厚度分别为35μm/10μm/35μm(整体厚度80μm)的层叠膜。所得的层叠膜的收缩率、内部雾度及面内相位差值Ro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该例中所得的层叠膜,因为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贡献,因此收缩率良好,然而因为丙烯酸系树脂中不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因此卷绕性及耐折性都差。与比较例1相同,将此结果记载于表1。
[比较例8及9]
代替仅由母体树脂A所形成的丙烯酸系树脂,在比较例8中使用仅由母体树脂B(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的重量比为96/4的共聚物)构成,未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另外,比较例9中,使用母体树脂B(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的重量比为96/4的共聚物)中以20%的比例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除此之外,与比较例1相同,制作厚度80μm的丙烯酸系树脂单层膜。所得的层叠膜的收缩率、内部雾度及面内相位差值Ro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比较例8,因为丙烯酸系树脂中不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因此卷绕性及耐折性不良。另外,比较例9,因为丙烯酸系树脂层中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因此卷绕性及耐折性皆为良好,但因为没有加入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因此收缩率超过1.0%。
[偏振板的制作及耐久性评价]
分别使用比较例2及9中所得的单层膜,其他则与实施例之后所示的[偏振板的制作及耐久性评价]的项目相同,制作偏振板,并于其上设置粘合剂层,将所得的带有粘合剂层的偏振板裁切成100mm×100mm,并贴合于玻璃上,置入85℃的烘箱,进行耐久性评价。结果,在85℃的烘箱中保持500小时后,任一带有粘合剂层的偏振板都从玻璃剥离。此结果于表1中记载为“×”。
[表1]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聚碳酸酯系树脂层上,层叠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层,且控制其总(整体)膜厚及收缩率而成的层叠膜,其卷绕于辊的卷绕性、包含耐折性的机械强度及耐热性优良。而且,将该层叠膜贴合于偏振膜所得的偏振板,其耐热性优良,且可确保其生产稳定性。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耐热性优良,且能确保生产稳定性的偏振板,因此本发明在工业上极为有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偏振板之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偏振板
20···层叠膜
21···第一丙烯酸系树脂层
22···第二丙烯酸系树脂层
25···聚碳酸酯系树脂层
30···偏振膜
40···保护膜
51,52···粘接剂层

Claims (7)

1.一种偏振板,是将
在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双面上层叠含有橡胶弹性体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层叠膜、
由二色性色素吸附取向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构成的偏振膜、以及
由透明树脂构成的保护膜
依次贴合而成的偏振板,
所述层叠膜中,所述聚碳酸酯系树脂层与其双面所层叠的所述丙烯酸系树脂层的总膜厚为10~100μm,在100℃加热10分钟时,膜的辊长度方向的收缩率在1.0%以下,
所述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相对于所述层叠膜的总膜厚,占2~60%的膜厚,
所述丙烯酸系树脂层由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形成,所述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以其整体量为基准,以3重量%以上60重量%以下的比例含有平均粒径10~350nm的橡胶弹性体粒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其中,所述层叠膜整体具有5%以下的内部雾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板,其中,所述层叠膜整体具有100nm以下的面内相位差值。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板,其中,所述层叠膜及所述保护膜经由活性能量束固化性粘接剂的固化物层,分别贴合于所述偏振膜。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板,其中,所述保护膜具有相位差膜的功能。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板,其中,所述保护膜具有30nm以下的面内相位差值。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板,其中,所述保护膜为在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单面或双面层叠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层叠膜。
CN201480019048.5A 2013-04-03 2014-03-27 偏振板 Active CN1051220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7436 2013-04-03
JP2013-077436 2013-04-03
PCT/JP2014/058862 WO2014162977A1 (ja) 2013-04-03 2014-03-27 偏光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2098A CN105122098A (zh) 2015-12-02
CN105122098B true CN105122098B (zh) 2018-01-02

Family

ID=51658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9048.5A Active CN105122098B (zh) 2013-04-03 2014-03-27 偏振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424814B2 (zh)
KR (1) KR102175861B1 (zh)
CN (1) CN105122098B (zh)
TW (1) TWI633343B (zh)
WO (1) WO20141629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66472B2 (ja) * 2015-06-30 2020-10-14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JP6675776B2 (ja) * 2015-08-27 2020-04-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片保護偏光フィルム、粘着剤層付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442435B2 (ja) * 2016-05-26 2018-12-1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2510654B1 (ko) * 2016-11-30 2023-03-15 니폰 제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편광판, 및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JP7118876B2 (ja) * 2017-12-25 2022-08-16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積層体、該積層体からなる光学基材、および該光学基材を備えた光学物品
WO2022211048A1 (ja) * 2021-03-31 2022-10-06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偏光シート、偏光レンズおよび光学部品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18383A (ja) * 2010-06-08 2012-01-2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防眩性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JP2012180422A (ja) * 2011-02-28 2012-09-20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アクリル系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偏光板並びにアクリル系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6303A (ja) * 1999-01-18 2000-07-28 Sekisui Chem Co Ltd 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US20070243364A1 (en) * 2004-04-28 2007-10-18 Shigetoshi Maekawa Acrylic Resin Film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6215465A (ja) 2005-02-07 2006-08-17 Nitto Denko Corp 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003424A (ja) * 2006-06-23 2008-01-10 Nippon Zeon Co Ltd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003423A (ja) * 2006-06-23 2008-01-10 Nippon Zeon Co Ltd 液晶表示用偏光板
JP4999095B2 (ja) * 2006-12-27 2012-08-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1123168A (ja) 2009-12-09 2011-06-23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
JP5149916B2 (ja) * 2010-01-20 2013-02-2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用マットフィルム
JP2013011774A (ja) * 2011-06-30 2013-01-17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該方法で製造された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並びに偏光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18383A (ja) * 2010-06-08 2012-01-2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防眩性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JP2012180422A (ja) * 2011-02-28 2012-09-20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アクリル系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偏光板並びにアクリル系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3343B (zh) 2018-08-21
JP6424814B2 (ja) 2018-11-21
KR102175861B1 (ko) 2020-11-06
KR20150139568A (ko) 2015-12-11
TW201443495A (zh) 2014-11-16
WO2014162977A1 (ja) 2014-10-09
JPWO2014162977A1 (ja) 2017-02-16
CN105122098A (zh) 2015-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2098B (zh) 偏振板
CN103443669B (zh) 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JP6164609B2 (ja) 光硬化性接着剤組成物、偏光板とその製造法、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407708B2 (ja) 光硬化性接着剤組成物、偏光板とその製造法、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223349B2 (ja) 光硬化性接着剤組成物、偏光板とその製造法、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2466835B (zh)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JP5667554B2 (ja) 光硬化性接着剤組成物、偏光板とその製造法、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296575B2 (ja) 光硬化性接着剤組成物、偏光板とその製造法、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495906B2 (ja) 光硬化性接着剤組成物、偏光板とその製造法、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1923245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用于其中的偏振板
CN107076907A (zh) 光固化性胶粘剂以及使用该光固化性胶粘剂的偏振板、层叠光学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8474891B (zh) 偏振板
CN101713838A (zh) 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JP5596207B2 (ja) 光硬化性接着剤組成物、偏光板とその製造法、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603126B (zh) 附有保護膜之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CN109154686A (zh) 带偏光板的树脂层叠体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JP7345241B2 (ja) 偏光板
CN105319634B (zh) 相位差膜
JP7430745B2 (ja) 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090259A (zh) 光固化性胶粘剂、以及使用其的偏振板及层叠光学构件
JP2019101428A (ja) プロテクトフィルム付偏光板枚葉体の製造方法
CN108949065A (zh) 粘接剂组合物及偏振板
JP2019101268A (ja) プロテクトフィルム付偏光板枚葉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