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2790A - 片材供给设备和打印设备 - Google Patents

片材供给设备和打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82790A
CN105082790A CN201510241174.1A CN201510241174A CN105082790A CN 105082790 A CN105082790 A CN 105082790A CN 201510241174 A CN201510241174 A CN 201510241174A CN 105082790 A CN105082790 A CN 105082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rotor
rolled sheet
feeding
sheet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411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82790B (zh
Inventor
墨冈正记
山口敏明
小林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082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2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82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2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2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for loading rolled-up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into printers, e.g. for replacing a used-up paper roll; Point-of-sale printers with openable casings allowing access to the rolled-up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04Roller 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6/00Unwinding, paying-out webs
    • B65H16/02Supporting web ro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6/00Unwinding, paying-out webs
    • B65H16/02Supporting web roll
    • B65H16/08Supporting web roll parallel rollers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6/00Unwinding, paying-out webs
    • B65H16/10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positive rotation of web roll
    • B65H16/106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positive rotation of web roll in which power is applied to web ro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18Multiple web-feed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1Winding, unwinding
    • B65H2301/413Supporting web roll
    • B65H2301/4137Supporting web roll on its outer circumference
    • B65H2301/41372Supporting web roll on its outer circumference rollers or balls arrangement
    • B65H2301/41376Supporting web roll on its outer circumference rollers or balls arrangement arranged in a non-stationary manner, i.e. changing according to actual roll diame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36Plotting

Landscapes

  • Unwinding Webs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Abstract

片材供给设备和打印设备。提供一种片材供给设备,其抑制被支撑的成卷片材的挠曲以使片材可靠地被供给。一种片材供给设备,其包括:保持件,其被构造成以使成卷片材转动的方式保持所述成卷片材;以及转子,其被构造成从重力方向上的下方支撑由所述保持件保持的所述成卷片材的外周,所述转子在供给时随着所述成卷片材转动。

Description

片材供给设备和打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成卷片材中拉出和供给片材的片材供给设备及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从成卷片材中拉出和供给网状(web-like)片材的打印设备。日本特开2001-16349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片材供给设备的构造,其中,接合部安装于纸管的两端中的各端,并且被两个保持件可转动地保持在该打印设备中。
在日本特开2001-163495号公报的设备中,成卷片材的重量经由安装于卷的纸管的两端中的各端的接合部支撑。换言之,仅在卷的两端处支撑卷的重量,而没有任何东西对卷的卷中央附近的重量进行支撑。通常,为了防止无论重量支撑的方式如何卷都在其重量下挠曲(沿重力方向向下翘曲),纸管和绕着该纸管卷绕的成卷片材有足够的刚性。然而,对于由大版式打印机所处理的较大片材宽度(例如,几米)来说,需要使用较厚且较重的纸管,以便对卷提供足够的刚性。这增加了卷的整体重量从而影响了安装和运输期间的处理。此外,卷重量的增加导致在卷的两端处支撑该卷的部件更早磨耗,因而缩短部件的寿命。
然而,成卷片材(纸管)重量的减轻降低了卷的刚性,从而增大了当在卷的两端处支撑该卷时对卷中央附近在该卷的重量下沿重力方向向下挠曲的担心。卷的这种挠曲会导致从该卷中拉出的片材起皱或起折。打印起皱或起折的区域会导致图像不良。
本发明的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片材供给设备,该片材供给设备抑制了被支撑的成卷片材的挠曲使得片材可靠地被供给。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片材供给设备,其包括:保持件,其被构造成以使成卷片材能够转动的方式保持所述成卷片材;以及转子,其被构造成从重力方向上的下方支撑由所述保持件保持的所述成卷片材的外周,所述转子在供给时随着所述成卷片材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打印设备,其包括所述片材供给设备,其中,图像打印在从所述片材供给设备供给的片材上。
在该构造中,转子被保持成从重力方向上的下方与成卷片材的外周保持接触,从而以分散的方式支撑成卷片材的重量。因而,能够抑制被支撑的成卷片材的挠曲。这防止了被拉出的片材起皱或起折。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描绘打印设备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描绘打印设备的内部构造的示意截面图;
图3A是示出用于设定成卷片材的方法的图;
图3B是示出用于设定成卷片材的方法的图;
图3C是示出用于设定成卷片材的方法的图;
图4A是示出支撑转子的构造的图;
图4B是示出支撑转子的构造的图;
图5是描绘打印设备中的控制构造的方框图;
图6是描绘片材设定操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A是描绘支撑转子和成卷片材的截面图;
图7B是描绘支撑转子和成卷片材的截面图;
图7C是描绘支撑转子和成卷片材的截面图;
图8是描绘用于指定接触位置的表的示例的表;
图9是描绘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设备的内部构造的示意截面图;
图10是描绘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设备的内部构造的示意截面图;以及
图11是描绘第三实施方式的打印设备中的控制构造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描绘打印设备100的外观的立体图。打印设备100中设有成卷片材形式的两卷片材。打印设备100被构造成从一卷片材中拉出片材并将图像打印在被拉出的片材上。用户使用设置于操作面板20的各种开关来输入打印设备100用的诸如片材1的尺寸规格以及在线(online)和离线(offline)之间的切换等的各种指令。
图2是描绘打印设备100的内部构造的示意截面图。如图2所绘,打印设备100包括片材供给单元(供给单元或片材供给设备)200a和200b、输送单元300以及打印单元400。
片材供给单元200a和200b将片材1从成卷片材R(一卷网状片材)中拉出、向输送单元300引导片材1并且向打印单元400供给片材1。具体地,片材供给单元200a供给设在z方向上的上游侧的成卷片材R。片材供给单元200b供给设在z方向上的下游侧的成卷片材R。
如图2所示,片材供给单元200a和200b均包括卷绕管(spool)2、转轴3、臂构件4、摆动构件5、从动转子6(转子)以及从动转子7(转子)。卷绕管2的以下进行说明的卷绕管轴21插在成卷片材R的中空芯内,以确保成卷片材R能够随着卷绕管轴21的转动而正逆转动。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以下还将这些构件称作“支撑转子”)为配置在成卷片材R所在位置的z方向上的下方的辊。在成卷片材R的宽度方向(图中的x方向(片材宽度方向))上配置有多个从动转子。如以下详细说明的,在打印设备100中,通过成卷片材R的转动并通过支撑转子与成卷片材R的卷状部分(卷部)的外周的接触从动转动,将片材1从成卷片材R中送出。以下将“片材供给单元200”用作片材供给单元200a和200b的统称。
输送单元300向打印单元400输送由片材供给单元200送出的片材1。输送单元300包括在引导片材1的正反两面的同时向打印单元400引导片材1的输送引导件8。沿着成卷片材R的卷曲方向成形有输送引导件8的接近打印单元400的区域8a(图中以点划线示出)。如此成形的输送引导件8的使用使得片材1沿着片材1的卷曲方向被平滑地输送。
在打印单元400的y方向上的上游侧,从y方向上的上游侧依次地配置有前端检测传感器12以及包括输送辊10和夹辊11的辊对。
前端检测传感器12检测片材1的前端。输送辊10根据以下参照图5来说明的驱动马达35的转动方向而正逆转动。夹辊11被定位成夹住输送辊10和夹辊11之间的片材1。夹辊11能够随着输送辊10的转动而转动。此外,夹辊11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分离马达而沿z方向上下移动,以允许调整夹辊11和输送辊10之间的距离。这能够调整夹持力。
当前端检测传感器12检测到片材1的前端时,以下参照图5来说明的CPU201(控制单元)控制驱动马达35,以使输送辊10转动。片材1被夹在输送辊10和夹辊11之间,并且通过输送辊10的转动和夹辊11的随着输送辊10的转动而发生的转动输送至打印单元400。输送辊10的转动速度增大到以下参照图3来说明的卷绕管轴21的转动速度之上,以在输送期间向片材1施加反张力来拉紧片材1。这防止了片材1发生挠曲,并且还防止了对发生片材起折的担心或片材输送误差的担心。
打印单元400具有打印头15。打印头15的与片材1相对的表面(喷出口面)具有喷出口。通过喷出口的喷出来向被输送的片材1涂布墨,因而将图像打印在片材1上。台板13被定位成夹住台板13和喷出口面之间的片材1,并且具有支撑片材1的支撑面。抽吸口13a形成于台板13的支承面。使得空气通过抽吸口13a被抽吸的抽吸风扇14配置在台板13所在位置的z方向上的下方。当将片材1定位在打印头15和台板13之间的空间内时,启动抽吸风扇14来通过抽吸口13a抽吸空气,以使片材1与台板13紧密接触。因而,防止了片材1与打印头15的喷出口面接触。
打印单元400所在位置的y方向上的下游侧定位有切割器16。切割器16切割由打印单元400打印的片材1。排出被切割的片材1。上述操作是通过CPU201控制的。
图3A至图3C是示出用于将成卷片材R设在作为支撑单元的卷绕管2上的方法的图。卷绕管2具有卷绕管轴21、摩擦部22、基准侧的卷绕管凸缘23、非基准侧的卷绕管凸缘24和卷绕管转动齿轮25。如图3A所示,卷绕管凸缘23配置在卷绕管轴21的一端。摩擦部22设置在卷绕管凸缘23的内侧。此外,使卷绕管轴21转动的卷绕管转动齿轮25安装于卷绕管轴21的另一端。成卷片材R的中空芯的直径制得比卷绕管轴21的外径大,以允许成卷片材R的中空芯相对容易地嵌合于卷绕管轴21。
当将成卷片材R设于卷绕管2时,首先,移除嵌合于卷绕管轴21的卷绕管凸缘24。将卷绕管轴21穿过成卷片材R的中空芯。将成卷片材R的中空芯嵌合于摩擦部22,直到成卷片材R的侧部与卷绕管凸缘23接触的位置为止。然后,将卷绕管凸缘24穿在卷绕管轴21上。将设置在卷绕管凸缘24内侧的摩擦部22嵌入成卷片材R的中空芯,以固定卷绕管凸缘24的位置。摩擦部22在径向弹力下切入中空芯的内表面。因而,成卷片材R被卷绕管2固定地保持并且随着卷绕管轴21的转动而转动。
如图3B所示,当将卷绕管2安装在成卷片材R的两侧时,成卷片材R设在卷绕管2上并且与卷绕管2形成为一体。
图3C是描绘卷绕管2被设置在打印设备100主体中的卷绕管保持件31保持的侧视图。打印设备100设置有作为保持卷绕管2的保持件的卷绕管保持件31。为了使卷绕管2被配置在打印设备100中的期望位置,卷绕管保持件31设置在与卷绕管凸缘23对应的位置处和与卷绕管凸缘24对应的位置处。卷绕管保持件31具有在主视图中成形为大致类似U字形的截面单元。卷绕管保持件31具有沿z方向向上开口的开口,并且允许卷绕管轴21通过该开口嵌入卷绕管保持件31。用户使卷绕管2沿z方向从上至下朝向斜下方下降,以将卷绕管2设于卷绕管保持件31。
在卷绕管轴21嵌合于卷绕管保持件31的情况下,卷绕管驱动齿轮30配置在卷绕管驱动齿轮30与卷绕管转动齿轮25接合的位置处。以下参照图5来说明的卷绕管驱动马达34(驱动单元)驱动卷绕管驱动齿轮30并使卷绕管驱动齿轮30转动,且将转动从卷绕管驱动齿轮30传递至卷绕管转动齿轮25,因而这样的转动也使卷绕管轴21转动。卷绕管轴21的转动会造成由卷绕管2支撑的成卷片材R也转动,这使得片材1被从片材供给单元200供给。此外,可以通过沿与片材供给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成卷片材R来卷取片材1。
片材检测传感器32检测成卷片材R的存在与否。因而,如图3C所示,片材检测传感器32被定位成能够在将卷绕管2配置在卷绕管保持件31中时检测片材1。
如上所述,与放置在卷绕管保持件31中的卷绕管2形成为一体的成卷片材R设置在打印设备100中,因而设在打印设备100中。支撑转子在如下位置处配置在卷绕管保持件31所在位置的z方向上的下方:当设定成卷片材R时,支撑转子不妨碍用于设定成卷片材R的操作。
图4A和图4B是示出从动转子6(支撑转子)和从动转子7(支撑转子)的构造的图。图4A是图2中示出的点划线区域的放大截面图。图4B是描绘当沿片材供给方向从下游侧观察时的图4A中描绘的支撑转子的图。
图4A和图4B中示出的转轴3可转动地安装于打印设备100主体,并且转轴3在转轴3的两端处在推力方向上受到图中未示出的环构件的限制。转轴3与作为臂构件4的一端的接合部4a接合。作为臂构件4的另一端的接合部4b与轴构件41滑动接合。轴构件41在其两端处在推力方向上受到图中未示出的环构件的限制。轴构件41与设置在摆动构件(转子保持件)5的y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的接合部5a接合,以便能够摆动。
如图4A所示,在摆动构件5的沿z方向面向上的表面上配置有距离传感器5c。在这种情况下,将非接触式反射型传感器用作距离传感器5c。然而,也可以使用接触式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距离传感器5c用于确定支撑转子的位置。距离传感器5c配置在摆动构件5的沿z方向面向上的表面的y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摆动构件5的y方向上的距距离传感器5c等距的两端中的每一端均配置有固定部5b。
压缩弹簧(弹性构件)46的一端固定于固定部5b。压缩弹簧46的另一端固定于轴构件47的突出部47a。压缩弹簧46对轴构件47沿z方向从下向上地施力。从动转子6与位于片材供给方向的下游侧的轴构件47转动接合。从动转子7与位于片材供给方向的上游侧的轴构件47转动接合。由于压缩弹簧46对轴构件47沿z方向从下向上地施力,所以与轴构件47接合的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能够沿z方向从下方侧向上方侧与成卷片材R的外周接触。
与成卷片材R保持接触的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随着成卷片材R的转动而转动。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沿将片材1从成卷片材R中拉出的方向(y方向)彼此分离地配置。从动转子7被配置成比从动转子6距图2中示出的输送引导件8的距离远。当与成卷片材R保持接触时,从动转子7从重力方向上的下侧(从下游侧)支撑成卷片材R,以便使成卷片材R不松开。
如图4A所示,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被定位成距摆动构件5的y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的距离近似相等。在该构造中,摆动构件5绕着轴构件41摆动,以使从动转子6与成卷片材R接触的力(接触力)和从动构件7与成卷片材R接触的力相等。
臂构件4的位置的z方向上的下方配置有转动凸轮42。臂构件4被定位成通过由摆动构件5、从动转子6和7等的重量来受力抵靠转动凸轮42。转动凸轮42与轴构件43接合。
使用以下参照图5来说明的驱动马达33(驱动单元)来使轴构件43转动,以使臂构件4随着轴构件43的转动枢转。因而,摆动构件5摆动以使从动转子6(支撑转子)和从动转子7(支撑转子)移位。在这种情况下,支撑转子被放置在支撑转子与成卷片材R的外周接触的接触位置处,或被放置在支撑转子与成卷片材R的外周分离的分离位置处。具体地,如参照图6来详细说明的,支撑转子被放置在用于片材供给操作(供给操作)的接触位置处和用于位置偏差校正操作的分离位置处。
如上所述,经由轴构件47通过压缩弹簧46沿从动转子6和7与成卷片材R接触的方向对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施力。因而,即使在成卷片材R的外径(卷外径)改变时,也能够通过压缩弹簧46的施加力使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与成卷片材R接触。
通过以下参照图5说明的CPU201来控制驱动马达33,以使得轴构件43、转动凸轮42、臂构件4、摆动构件5、压缩弹簧46和轴构件47相互作用,因而使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的位置发生改变。因而,这些机构用于使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移动以及调整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与成卷片材R接触的力。
图5是描绘打印设备100中的控制构造的方框图。如图5所示,打印设备100包括CPU201、I/O接口202、RAM203和ROM204。CPU201整体地控制打印设备100。ROM204存储通过CPU201执行的各种程序和打印设备100的各种操作所需的特定数据。RAM203用作CPU201的作业区或各种接收到的数据的临时存储区。RAM203还存储各种设定数据。
用户操作操作面板20来输入片材的类型、片材的尺寸和各种类型的设定信息。信息经由I/O接口202输入CPU201。此外,CPU201经由I/O接口202在操作面板20上显示各种类型的信息。打印设备100与经由I/O接口202向CPU201输入图像数据等的图中未示出的外部装置和外部存储介质连接。CPU201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执行各种处理以生成打印数据,并且CPU201控制打印设备100以使得打印设备100基于生成的打印数据来打印图像。
CPU201与距离传感器5c、片材检测传感器32、前端检测传感器12和位置指定单元38连接。CPU201将来自这些部件的信息写入RAM203,并且从RAM203中读取写入的信息。位置指定单元38指定支撑转子的位置。
图6是描绘片材设定操作的流程且示出在打印操作开始之前将片材的前端设定在待被设定的位置处的操作的流程图。
与成卷片材R形成为一体的卷绕管2设在打印设备100中的卷绕管保持件31内。当片材检测传感器32检测到成卷片材R的存在时,对应的信息从片材检测传感器32传递至CPU201。这使得片材设定操作开始。此外,通过用户操作操作面板20经由I/O接口202输入至CPU201的诸如成卷片材R的类型等的信息从CPU201传递至位置指定单元38。成卷片材的类型等的信息可以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取得单元取得并且被输入至CPU201。
位置指定单元38基于来自CPU201的信息指定支撑转子的位置。位置指定单元38使用以下参照图8说明的表来指定适于片材1的接触位置,并且将对应的信息传递至CPU201。
基于来自位置指定单元38的信息,CPU201使驱动马达33正向转动以使轴构件43转动,进而使凸轮42转动,并进而使臂构件4枢转(S1)。在这种情况下,驱动马达33的正向转动造成支撑转子靠近成卷片材R的外周。驱动马达33的逆向转动造成支撑转子离开成卷片材R。距离传感器5c测量成卷片材R的外周与支撑转子之间的距离,并且将结果传递至CPU201。
CPU201基于测量结果判断支撑转子的当前位置,并且将该位置与由位置指定单元38指定的位置进行比较。CPU201控制驱动马达33以将支撑转子放置在适当位置。当从距离传感器5c得到测量结果时,CPU201操作驱动马达33以使得通过支撑转子作用在成卷片材R上的力(支撑转子与成卷片材R接触的力)与期望的力相等,即,使得支撑转子被放置在指定位置处。更具体地,当该力弱于期望的力时,驱动马达33进一步正向转动,以施加期望的接触力。另一方面,当接触力强于期望的接触力时,驱动马达33逆向转动。以这种方式,将支撑转子放置在成卷片材R上的接触力与期望的接触力相等的位置处。
已经说明了将支撑转子移动至由位置指定单元38所指定的位置的方法。然而,从位置指定单元38取得适于片材的接触位置不是必须的。也就是说,假使不考虑成卷片材R的类型来设定成卷片材R,则支撑转子可能被移动成使成卷片材R与各支撑转子彼此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来自距离传感器5c的测量结果,CPU201以使支撑转子与成卷片材R的外周接触的方式控制驱动马达33。
图7A至图7C是描绘支撑转子和成卷片材R的示意截面图。图7A描绘了成卷片材R的卷外径较大的接触状态。图7B描绘了成卷片材R的卷外径较小的接触状态。此外,图7C描绘了支撑转子与成卷片材R的外周分离以解除成卷片材R和支撑转子之间的接触状态的状态。如图7A和图7B所绘,支撑转子与成卷片材R接触的位置取决于卷外径的尺寸。为了使支撑转子随着卷外径的改变而移动,CPU201在从距离传感器5c得到测量结果的同时操作驱动马达33。
将返回参照图6来给出进一步的说明。CPU201使卷绕管驱动马达34正向转动,以经由卷绕管驱动齿轮30和卷绕管转动齿轮25使卷绕管轴21转动来使得供给片材1的操作开始(S2)。
当供给片材1时,CPU201判断前端检测传感器12是否已检测到片材1的前端(S3)。当前端检测传感器12还未检测到片材1的前端时(S3,否),CPU201重复S3中的判断直到检测到片材1的前端为止。当前端检测传感器12已经检测到片材1的前端时(S3,是),CPU201使驱动马达35正向转动以使输送辊10转动(S4)。因而,片材1的前端被夹在输送辊10和夹辊11之间,并且通过该辊对的转动输送穿过输送辊10和夹辊11之间的空间。
为了校正片材1的位置偏差,CPU201判断是否已经输送了预定量的片材1(S5)。该预定量为如下的量:在该量下,在位置偏差校正操作期间,即使在重复片材1的输送和卷取时,片材1的前端也不定位在输送辊10和夹辊11所在位置的y方向上的上游侧。当还未输送预定量的片材1时(S5,否),CPU201重复S5中的判断,直到输送了预定量的片材1为止。当片材1已经被输送了预定的量时(S5,是),CPU201使驱动马达33逆向转动以使轴构件43转动,进而使凸轮42转动,进而使臂构件4远离成卷片材R的外周枢转(S6)。这解除了各支撑转子与成卷片材R之间的接触状态。此外,CPU201控制图中未示出的分离马达,以使夹辊11与输送辊10分离从而减小由夹辊11施加的夹持力(S6)。然后,CPU201控制卷绕管驱动马达34和驱动马达35,以重复片材1的输送和反卷(S7)。当卷取片材1时,使用图中未示出的传感器来读取片材1的端的位置,以允许检测位置偏差的量。CPU201判断是否已经基于来自该图中未示出的传感器的信息而校正了片材1的位置偏差(S8)。当已经校正了片材1的位置偏差时(S8,是),CPU201结束位置偏差校正操作。当片材1的位置偏差还被未校正时(S8,否),CPU201使位置偏差校正操作继续进行,直到校正了位置偏差为止。
在判断已经校正了片材1的位置偏差(S8,是)的基础上,CPU201判断前端检测传感器12是否已经检测到片材1的前端(S9)。当还未检测到片材1的前端时(S9,否),CPU201控制驱动马达35以重卷片材1,直到前端检测传感器12已经检测到片材1的前端为止。当已经检测到片材1的前端时(S9,是),CPU201控制卷绕管驱动马达34和驱动马达35,以停止卷绕管驱动齿轮30和输送辊10的转动,因而停止了重卷片材1的操作。
CPU201控制图中未示出的分离马达,以使夹辊11沿夹辊11靠近输送辊10的方向移动,因而使由夹辊11施加的夹持力回到位置偏差校正操作前所得到的值(S10)。CPU201由此结束本次处理。在结束本次处理之后,根据需要开始打印操作。如上所述,通过供给来自成卷片材R的卷部的片材1的前端的操作和校正片材1的位置偏差的操作,将片材1的前端设在该前端在打印操作开始前所处的位置处。
当CPU201接收开始打印操作的指示时,执行与上述S1至S4中的处理相同的处理。因而,在支撑转子从重力方向上的下方与成卷片材R的外周保持接触的情况下,转动成卷片材R以使得从成卷片材R供给片材1。打印头15执行打印操作以将图像打印在被供给的片材上,并且输出打印有图像的片材。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将成卷片材R设在打印设备100中,将支撑转子放置在从成卷片材R中拉出片材1时的接触位置处、放置在位置偏差校正的分离位置处并在位置偏差校正之后再次放置在该接触位置处。在打印操作期间输送片材的操作中,支撑转子不需与成卷片材R接触。
此外,参照图6,已经说明了如下情况:在该情况中,在位置偏差校正操作中,输送预定量的片材1,以防止片材1的前端被定位在输送辊10和夹辊11所在位置的y方向上的上游侧。然而,在位置偏差校正操作期间,片材1的前端可以取决于片材1的位置偏差量而定位在输送辊10和夹辊11所在位置的y方向上的上游侧。在这种情况下,当供给片材1时,支撑转子可以为了片材供给而与成卷片材R的外周再次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转动成卷片材R,并且使支撑转子与成卷片材R的外周接触以便随着成卷片材R的转动而转动。因而,为了片材供给,向成卷片材R施加片材供给力(从成卷片材的卷部送出片材的力)。片材供给所需的力的大小取决于片材供给期间产生的阻力,而阻力的大小取决于诸如片材的类型和输送路径的结构等的各种条件。例如,具有相对高的刚性的片材需要比具有较低刚性的片材强的片材供给力。具有相对重的基重的片材需要比具有较轻基重的片材强的片材供给力。当输送路径复杂或长时,会在片材供给期间产生高的阻力,导致需要相对强的片材供给力。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多个支撑转子是沿x方向配置的,所以支撑转子在片材具有相对大的宽度(x方向上的宽度)时比输送具有较小宽度的片材时于更多的位置处与片材接触。因而,片材会取决于片材的类型或接触力的程度而破损。
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支撑转子与成卷片材R的外周接触的力取决于片材1的类型而改变,以施加适于各类型片材的接触力。因而,向成卷片材R施加由接触力导致的片材供给力,以供给片材1。
图8是描绘用于指定支撑转子的位置的表的示例的表。图8描绘了在片材供给期间所施加的接触力,该接触力适于各种类型的片材。在图8中描绘的情况下,标准接触力为当片材的类型是普通纸、光面纸(glossypaper)或涂布纸(coatedpaper)时适于片材的接触力。相反地,当片材类型是例如薄纸的易于破损的纸时,所施加的接触力被设成比标准接触力弱。当片材类型是例如铜版纸(artpaper)的具有相对高的刚性或相对重的基重的纸时,所施加的接触力被设成比标准接触力强。
位置指定单元38使用图8中描绘的表来确定接触位置,以便根据接收自CPU201的片材类型来施加接触力。然后,位置指定单元38将接触位置的信息传递至CPU201。
如上所述,CPU201基于接收自位置指定单元38的信息和来自距离传感器5c的测量结果来控制驱动马达33。换言之,CPU201根据需要控制驱动马达33,以使轴构件43转动,从而使转动凸轮42随着轴构件43的转动而转动。因而,改变了支撑转子的位置,以改变通过支撑转子施加于成卷片材R的接触力。具体地,当片材是易于破损的时,支撑转子在接触力比标准接触力弱的情况下与成卷片材R接触,以便在抑制可能的破损的同时为了片材供给而向片材施加片材供给力,从而打印片材的表面。另一方面,例如,当片材具有高的刚性时,支撑转子在接触力强于标准接触力的情况下与成卷片材R接触,以向片材施加相对强的片材供给力用于片材供给。这允许恰当地供给来自成卷片材R的卷部的片材1。
已经说明了使用图8中描绘的片材类型与接触力相关联的表的情况。然而,可以使用其他条件来确定接触力。例如,还优选地使用片材尺寸与接触力相关联的表、片材类型和尺寸与接触力相关联的表或各种设定条件与接触力相关联的表。此外,片材的特征可以取决于片材供给设备或打印设备中的环境条件(温度或湿度)而改变。因而,可以考虑设备中的环境条件来改变接触力。
如上所述,成卷片材R转动,并且支撑转子从重力方向上的下方与成卷片材R的外周保持接触。然后,支撑转子转动以向成卷片材施加片材供给力,以便将供给片材1的力设为比同一时间产生的阻力强。这在送出片材1时抑制了由片材1的重量所导致的片材1的可能的挠曲等,使得片材1被适当地从卷部中送出。
在与成卷片材R接触时,支撑转子(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被驱动成随着成卷片材R的转动而转动。因而,防止了支撑转子妨碍成卷片材R的转动,并且支撑转子能够抑制成卷片材R的与支撑转子接触的部分的可能的破损。此外,支撑转子与转动着的成卷片材R的外周保持接触,以经由卷部中的片材之间的摩擦力向支撑转子传递使成卷片材R转动的驱动力。这增大了由支撑转子所施加的片材供给力。
由于多个支撑转子是沿着x方向配置的,所以能够有效地向成卷片材R施加来自支撑转子的片材供给力。在片材供给操作中,支撑转子从重力方向上的下方(从下向上)与成卷片材R保持接触,以帮助支撑成卷片材R的重量,因而减小了由成卷片材R的重量所导致的成卷片材R的挠曲(卷曲变形)。此外,由于支撑转子支撑成卷片材R的一部分重量,所以减小了在成卷片材R的两端处支撑片材的诸如凸缘或卷绕管等的部件上所施加的力。因而,减轻了支撑精度和部件疲劳。结果,能够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维持高的片材供给精度。另外,由于支撑转子在片材供给期间如上所述地转动,所以片材表面不会受到拖曳破损,从而可以高品质打印。
支撑转子被构造成可移动的,因而能够在片材供给操作期间为了向成卷片材R施加片材供给力而将支撑转子放置在接触位置处,并且能够为了执行片材1的重卷操作等而将支撑转子放置在分离位置处。因而,在重卷操作期间,防止了支撑转子妨碍操作。
(第二实施方式)
图9和图10是描绘打印设备101的内部构造的另一示例的示意截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说明不具有片材供给单元的安装有片材供给设备的打印设备。如上参照图2所述的,已经说明了如下打印设备100:该打印设备100具有两个片材供给单元(200a和200b),以便能够供给来自两卷片材R的片材。然而,可以根据需要将供给设备配置在不具有片材供给单元的打印设备101中。将不再说明图9和图10中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对应部件相同的部件。
如图9所示,打印设备101不具有片材供给单元,而是具有设在打印设备101中的一卷成卷片材R1。此外,打印设备101不具有卷绕管驱动齿轮30或卷绕管驱动马达34。因而,在打印设备101中,在用户将成卷片材R1设在打印设备101中之后,成卷片材R1在主视图中逆时针地转动,以将片材1引导至输送引导件8。用户转动成卷片材R1,直到片材1的前端到达前端检测传感器12的可读取范围。当前端检测传感器12检测到片材1的前端时,执行与S4中的处理以及图6中描绘的随后的步骤相同的处理。当打印设备101中安装有包括片材供给设备200c和200d的选择单元250时,得到图10中描绘的构造。
图10描绘了在图9中描绘的打印设备101中安装了选择单元250。如图10所示,选择单元250具有片材供给设备200c和200d以及输送路径302。打印设备101中的输送路径301经由连接部303与选择单元250中的输送路径302连接至一起。
如图10所示,当打印设备100中安装有选择单元250时,片材供给设备200c被定位成能够与设在打印设备101中的成卷片材R1接触。尽管图中并未示出,但是片材供给设备200c具有卷绕管驱动齿轮30和卷绕管驱动马达34。卷绕管驱动马达34使卷绕管驱动齿轮30转动,并且卷绕管驱动齿轮30的转动被传递至卷绕管2的卷绕管转动齿轮25,以驱动与成卷片材R形成为一体的卷绕管轴21转动。因而,能够借助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片材供给操作相同的片材供给操作从成卷片材R1的卷部中送出片材1的前端,而无需用户执行成卷片材R的转动操作。此外,在片材供给设备200c的z方向上的下方还配置有片材供给设备200d,该片材供给设备200d中设有成卷片材R2。因此,能够将作为具有简单构造的便宜的单卷机器(one-rollmachine)的打印设备101用作双卷机器。
如上所述,在不具有片材供给单元的打印设备中安装作为选择单元的片材供给设备,从而能够在片材供给操作期间减少用户的负担。而且,在打印设备中安装内部设有成卷片材的片材供给设备,从而能够增加用于打印设备的成卷片材的数量。
(第三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说明如下构造:在该构造中,卷绕管驱动马达34安装有第一转动编码器36,驱动马达35安装有第二转动编码器3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于来自距离传感器5c的测量结果来控制驱动马达33。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来自编码器的检测值来控制驱动马达33。以下将说明如下方法:在该方法中,在将片材1夹在输送辊10和夹辊11之间后,在供给片材1的操作中使支撑转子与成卷片材R的外周接触。此外,将说明不执行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位置偏差校正操作的情况。将不再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对应部件相同的部件。
图11是描绘打印设备100的控制构造的方框图。如图11所绘,代替图5中描绘的距离传感器5c,将第一转动编码器36和第二转动编码器37联接至CPU201。第一转动编码器36检测卷绕管驱动马达34的转动量(转动角度或转数)。第二转动编码器37检测驱动马达35的转动量。
在将成卷片材设在打印设备100中之后,用户转动成卷片材R1,直到片材1的前端到达前端检测传感器12的可读取范围。当前端检测传感器12检测到片材1的前端时,CPU201经由驱动马达35使输送辊10转动。因而,使片材1夹在输送辊10和夹辊11之间。
在将片材1夹在输送辊10和夹辊11之间后,CPU201比较在输送了预定量的拉紧的片材1时从编码器得到的检测值,以基于已经被供给和输送的片材1的量来判断成卷片材R的外径的改变。CPU201接收设定成卷片材R时所测量的成卷片材R和支撑转子之间的距离的信息。基于该信息和成卷片材R的外径的改变,CPU201确定成卷片材R和支撑转子之间的当前距离并且控制驱动马达33,以便将支撑转子定位在由位置指定单元38所指定的位置处。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片材1夹在输送辊10和夹辊11之间后,在片材供给操作期间,向转动着的成卷片材R施加片材供给力。因而,能够恰当地供给来自成卷片材R的片材1,并且能够防止该片材1在输送期间挠曲以便稳定地输送片材1。这能够抑制在输送期间所执行打印操作中的图像品质的下降。
(其它变型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了支撑转子包括两个构件、即从动转子6和从动转子7的情况。然而,支撑转子可以为从动转子6和7中的一者,并且可以形成为类似转动带的形状以代替辊。此外,支撑转子不限于随着片材的运动而转动的那样,而是还可以在驱动力下主动地转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了支撑转子从重力方向上的下方与成卷片材R的外周接触的构造。然而,该构造可以替换为如下形式:在该形式中,从重力方向上的下方向成卷片材R的外周施加力。例如,可以使不转动且因具有平滑表面而不大可能损坏片材的构件从下方压靠成卷片材的外周。可选地,可以借助于气压强力地对成卷片材的外周局部地吹气,以支撑该成卷片材。也就是,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只要能够抑制由片材1的重量等所导致的片材1的挠曲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撑转子从重力方向上的下方与成卷片材R接触。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从重力方向上的下方”不限于如图2所示的位置关系。只要支撑转子被定位成能够支撑、甚至是略微支撑成卷片材R的重量,就可以解读成“从重力方向上的下方”的含义。
可以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距离传感器或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编码器来获取用于控制支撑转子的位置的信息。也就是,只要能够控制支撑转子的位置,就不特别地限制用于获取控制用信息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了打印设备中配置有分别与两卷片材对应的两个供给设备的情况。然而,供给设备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随着设在打印设备中的片材R的卷数而改变。换言之,打印设备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供给设备或者仅包括一个供给设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了供给设备配置在打印设备中的情况。然而,供给设备可以配置在读取设备、读取打印设备等中。也就是,还可以在将片材供给至打印单元、或诸如扫描器等的读取设备的读取单元、或诸如复印机等的读取打印设备的读取单元时使用上述实施方式中描述的供给设备。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包含所有的这些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1)

1.一种片材供给设备,其包括:
保持件,其被构造成以使成卷片材能够转动的方式保持所述成卷片材;以及
转子,其被构造成从重力方向上的下方支撑由所述保持件保持的所述成卷片材的外周,所述转子在供给时随着所述成卷片材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供给设备,其中,所述成卷片材的两端中的每一端均安装有卷绕管,所述卷绕管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由所述保持件保持,并且所述片材供给设备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卷绕管中的至少一个卷绕管施加转动驱动力的驱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供给设备,其中,所述转子包括在供给片材的方向上彼此分离地配置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供给设备,其中,沿着所述成卷片材的片材宽度方向配置有多个所述转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供给设备,其还包括被构造成保持所述转子的机构,其中,所述机构能够使所述转子以与所述成卷片材的外周分离的方式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供给设备,其中,所述转子在供给所述成卷片材时与所述外周接触,所述转子在校正片材的位置偏差时与所述外周分离,并且所述转子在所述校正完成之后再次与所述外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供给设备,其中,所述机构能够调整所述转子与所述成卷片材的外周接触的力,以帮助支撑所述成卷片材的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供给设备,其中,所述机构根据所使用片材的特性、片材尺寸和环境条件中的至少一者来改变所述力。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供给设备,其中,所述机构包括:臂;转子保持件,其位于所述臂的端部处并且被构造成经由弹性构件保持所述转子;以及被构造成使所述臂枢转的驱动单元,并且所述驱动单元能够使所述臂枢转以调整所述转子与所述外周分离的力和所述转子与所述外周接触的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供给设备,其中,所述片材供给设备包括第一供给单元和第二供给单元,所述第一供给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给单元均包括所述保持件和用于片材供给的所述转子。
11.一种打印设备,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片材供给设备,
其中,图像打印在从所述片材供给设备供给的片材上。
CN201510241174.1A 2014-05-15 2015-05-13 片材供给设备和打印设备 Active CN1050827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1623 2014-05-15
JP2014101623A JP6444057B2 (ja) 2014-05-15 2014-05-15 プリン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2790A true CN105082790A (zh) 2015-11-25
CN105082790B CN105082790B (zh) 2018-11-16

Family

ID=54537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41174.1A Active CN105082790B (zh) 2014-05-15 2015-05-13 片材供给设备和打印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59131B2 (zh)
JP (1) JP6444057B2 (zh)
CN (1) CN10508279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9882A (zh) * 2017-03-10 2021-08-03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371819B1 (es) * 2010-02-10 2012-11-22 Tkt Brainpower, S.L. Sistema de sujeción de material laminar para máquinas trazadoras.
US9592683B2 (en) 2014-11-19 2017-03-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6410575B2 (ja) * 2014-11-19 2018-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US9969192B2 (en) 2014-11-19 2018-05-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sheet winding method
JP6561521B2 (ja) 2015-03-20 2019-08-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DE102016102565A1 (de) 2016-02-15 2017-08-17 Bundesdruckerei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vereinzelten Bogens in einer Druckvorrichtung
EP3345849B8 (en) * 2017-01-04 2020-04-08 Canon Production Printing Holding B.V. Automatic roller clamp
JP7292821B2 (ja) 2017-03-10 2023-06-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プリント装置
JP6750881B2 (ja) 2017-03-10 2020-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7346009B2 (ja) 2017-03-10 2023-09-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6772092B2 (ja) 2017-03-10 2020-10-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6750882B2 (ja) 2017-03-10 2020-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7439528B2 (ja) * 2020-01-21 2024-02-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給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23447A (ja) 2020-02-04 2021-08-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22085562A (ja) * 2020-11-27 2022-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7314205B2 (ja) * 2020-12-17 2023-07-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14A (zh) * 1994-11-01 1996-09-25 阿尔泰克株式会社 卷纸末端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583308A (zh) * 2003-08-20 2005-02-23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热轧板厂 热卷箱钢卷无芯移送装置及移送方法
JP2006289887A (ja) * 2005-04-14 2006-10-26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の記録紙ローディング方法
JP2006306511A (ja) * 2005-04-26 2006-11-09 Sony Corp ロール紙頭出し機構、給紙カセット、及びプリンタ
CN201495369U (zh) * 2009-05-11 2010-06-02 王至昶 一种织物表面卷取机
CN102343728A (zh) * 2010-07-30 2012-02-08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收纳盒和打印设备
CN103097049A (zh) * 2010-09-16 2013-05-08 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输送金属盘卷的方法
CN103221312A (zh) * 2010-10-29 2013-07-24 科技医疗株式会社 贴标签装置
JP2013158973A (ja) * 2012-02-02 2013-08-19 Canon Inc プリン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30549A (ja) * 1986-03-31 1987-10-09 Kuinraito Denshi Seiko Kk 合成樹脂シ−トの接合装置
JPS6360846A (ja) * 1986-08-28 1988-03-16 Pfu Ltd ジャ−ナルプリンタの用紙支持装置
US4869436A (en) * 1988-08-08 1989-09-26 Milliken Research Corporation Laminator unwind roll stand
JP3744754B2 (ja) 1999-12-15 2006-0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トルク・リミッタ付きロール紙軸,給紙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
JP2006193322A (ja) * 2005-01-17 2006-07-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給紙装置
JP4537303B2 (ja) * 2005-01-25 2010-09-01 武藤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ロール紙支持補助装置
US7549814B1 (en) * 2007-12-18 2009-06-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act low paper sensor mechanism
US20090308967A1 (en) * 2008-06-17 2009-12-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ple attitude low paper sensor mechanism
JP5412989B2 (ja) * 2009-06-25 2014-02-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ロール紙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14A (zh) * 1994-11-01 1996-09-25 阿尔泰克株式会社 卷纸末端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583308A (zh) * 2003-08-20 2005-02-23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热轧板厂 热卷箱钢卷无芯移送装置及移送方法
JP2006289887A (ja) * 2005-04-14 2006-10-26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の記録紙ローディング方法
JP2006306511A (ja) * 2005-04-26 2006-11-09 Sony Corp ロール紙頭出し機構、給紙カセット、及びプリンタ
CN201495369U (zh) * 2009-05-11 2010-06-02 王至昶 一种织物表面卷取机
CN102343728A (zh) * 2010-07-30 2012-02-08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收纳盒和打印设备
CN103097049A (zh) * 2010-09-16 2013-05-08 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输送金属盘卷的方法
CN103221312A (zh) * 2010-10-29 2013-07-24 科技医疗株式会社 贴标签装置
JP2013158973A (ja) * 2012-02-02 2013-08-19 Canon Inc プリンタ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9882A (zh) * 2017-03-10 2021-08-03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
CN113199881A (zh) * 2017-03-10 2021-08-03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
US11806995B2 (en) 2017-03-10 2023-11-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CN113199882B (zh) * 2017-03-10 2023-12-29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44057B2 (ja) 2018-12-26
US20150328906A1 (en) 2015-11-19
JP2015218016A (ja) 2015-12-07
US10059131B2 (en) 2018-08-28
CN105082790B (zh) 2018-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82790A (zh) 片材供给设备和打印设备
US10183509B2 (en)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10315445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sheet winding method
US9579907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US10377603B2 (en)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20230347666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6750881B2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US10421299B2 (en)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6750882B2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61116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417126B2 (ja) 記録装置
US20230043935A1 (en) Transport devic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transport controlling method
EP1634716B1 (en) Inkjet printer
JP2011105507A (ja)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19043692A (ja) 搬送装置
JP2018150111A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5854684B2 (ja) 記録装置
JP2018150114A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4447340B2 (ja) 記録装置
JP2020070120A (ja) プリント装置
JP2018199582A (ja) プリント装置
JP2023171014A (ja) 記録装置及び給紙方法
JP2020117326A (ja) プリント装置
JP2021017300A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1302811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