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61092A - 一种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真姬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真姬菇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61092A CN105061092A CN201510558230.4A CN201510558230A CN105061092A CN 105061092 A CN105061092 A CN 105061092A CN 201510558230 A CN201510558230 A CN 201510558230A CN 105061092 A CN105061092 A CN 1050610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psizygus marmoreus
- byproducts
- substratum
- corn
- name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真姬菇的方法是包括培养基的制备、接种、发菌、出菇、分茬采收步骤。其中:培养基的制备包含配料、装袋、发酵和灭菌,其中:培养基的重量组分为玉米副产品80~85%,麦麸10~15%,蔗糖1%、酵母粉1%、石膏粉1%、尿素0.5%;将培养基降温冷却到30℃以下接种;并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温度为14~22℃、空气相对湿度70%条件下发菌25~30天;之后,在温度10~18℃、相对湿度为80~85%、昼夜通风、并在给予足够自然散射光条件下生长18~20天,待最大菌盖直径生长至2~3厘米时采收一潮菇,并在二潮菇采收后适当补以肥水。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育菇成本较低、变废为宝、周期较短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真姬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真姬菇也叫“小平菇”或者叫“侧耳”,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用菌,以其肉质较不老,嫩滑可口,有类似独特的香味而著称于世。真姬菇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等作用,故可作为体弱病人的营养品,对肝炎、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软骨病、高血压等都有疗效,对降低血胆固醇和防治尿道结石也有一定效果,对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可起调理作用。而且,真姬菇含有抗肿瘤细胞的硒、多糖体等物质,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免疫特性。常用的栽培真姬菇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木屑、米糠等为基质,近年来由于木屑米糠资源供应紧张,价格飞涨,导致育菇成本过高,效益下降,制约了真姬菇生产行业的发展。
玉米种植分布极广,在我国24个省、自治区种植,面积超过3亿亩,占世界总产量的20%。但我国玉米利用率较低,占生物学产量70%的秸秆和玉米芯大部分就地焚烧或者抛弃,生物利用率极低,造成生物资源的极大浪费,并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由此,玉米副产品的处理引起了各级政府、农业和环境主管部门以及农户的普遍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真姬菇的方法,目的是充分利用玉米生长副产品,使之成为适合培育真姬菇的原材料,变废为宝,提高玉米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同时,解决现有的废弃物处理所带来的污染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包括培养基的制备、接种、发菌、出菇、分茬采收步骤。
(1)培养基的制备:
配料:按质量计,称取玉米副产品70~75%,麦麸20~25%,蔗糖2%、酵母粉1%、石膏粉1%、尿素0.5%拌匀得混合物;玉米副产品是将干秸秆及干玉米芯通过粉碎制得的粒度为8mm的原料基,
装袋:将混合物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1.2混合均匀后装袋,
灭菌:将袋装培养基在115~124℃灭菌1.5小时以上或者在100℃下灭菌12小时,得培养基;培养箱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进行灭菌30分钟;
发酵: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封口,放置在30℃环境中避光保存72小时即完成基料发酵;
(2)接种:将培养基降温冷却到30℃以下接种真姬菇;
(3)发菌: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温度为14~22℃、空气相对湿度70%条件下培育25~30天,每7天倒垛一次;
(4)出菇:在温度10~18℃、相对湿度为85~90%、昼夜通风、并在给予足够自然散射光条件下生长18~20天;每7天在培养箱内壁喷水一次;
(5)分茬采收:待真姬菇最大菌盖直径生长至2~3厘米时采收;出一、二潮菇后,菌袋水分和养分消耗较大,每袋应适当补肥水。
在上述步骤(1)所述的培养基制备方法中,玉米副产品中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干重各占一半。
在上述步骤(1)所述袋装过程中,可使用聚丙烯或者聚乙烯制成的塑料袋。
在上述步骤(5)所述的出一、二潮菇后所补肥水配制方法,每百公斤水加尿素0.7千克,白糖0.5千克,石灰1.0千克。
本发明将废弃的玉米副产品作为培育真姬菇的原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主要优势:
其一,周期短,见效快。利用玉米副产品作为培育真姬菇的培养基材,能有效地增强基材的通透性,有利于水分、空气的迅速到达,加快养分的分解,使得菌丝生长发育较快,单批次培育时间比传统的木屑培育法少7天。
其二,培育成本较低。利用玉米副产品作为培育真姬菇的培养基材,不仅解决了真姬菇基材资源的短缺问题,而且其比传统的木屑法易于收集、容易加工,使其成本极大地降低。
其三,变废为宝。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真姬菇,生产真姬菇养分后已充分分解,可将其作为肥料回撒玉米田,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玉米资源。这样既缓解了玉米种植后产生大量废弃物焚烧后严重的污染问题,又适应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成为一种高效环保的生产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实施案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详细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实施例中未加详细说明的步骤均以本领域培育评估的现有技术为参照。
实施例1:
称取粉碎至粒度为8毫米的玉米秸秆和玉米芯72公斤,麦麸22公斤,蔗糖2公斤,酵母粉1公斤,石膏粉1公斤,尿素0.5公斤,并将上述各组分充分混合并与水按照1:1.2混合搅匀,既得真姬菇培养基材。
将上述拌匀的基材,分装于宽20厘米、长44厘米的出菇专用聚丙烯塑料袋,扎紧袋口,平均每袋装填干燥基质332克,在120℃条件下灭菌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30℃环境中避光保存72小时完成基料发酵过程,之后接种真姬菇。将接种后的培养基袋置于温度14~22℃、相对湿度70%条件下培育25天后,菌丝长满袋体;此后,调节环境温度调节至10~18℃、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到80~85%,昼夜通风条件下生长18天,当真姬菇最大菌盖直径长到2~3厘米时采收。一潮菇平均每袋采收162克,一潮菇生物转化率为49%,通过施加肥水,共可采收3潮,总生物转化率为87%。
实施例2:
称取粉碎至粒度为8毫米的玉米秸秆和玉米芯74公斤,麦麸22公斤,蔗糖2公斤,酵母粉1公斤,石膏粉1公斤,尿素0.5公斤,并将上述各组分充分混合并与水按照1:1.2混合搅匀,既得真姬菇培养基材。
将上述拌匀的基材,分装于宽20厘米、长44厘米的出菇专用聚丙烯塑料袋,扎紧袋口,平均每袋装填干燥基质328克,在120℃条件下灭菌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30℃环境中避光保存72小时完成基料发酵过程,之后接种真姬菇。将接种后的培养基袋置于温度14~22℃、相对湿度70%条件下培育28天后,菌丝长满袋体;此后,调节环境温度调节至10~18℃、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到80~85%,昼夜通风条件下生长20天,当真姬菇最大菌盖直径长到2~3厘米时采收。一潮菇平均每袋采收166克,一潮菇生物转化率为51%,通过施加肥水,共可采收3潮,总生物转化率为92%。
实施例3:
称取粉碎至粒度为8毫米的玉米秸秆和玉米芯75公斤,麦麸20公斤,蔗糖2公斤,酵母粉1公斤,石膏粉1公斤,尿素0.5公斤,并将上述各组分充分混合并与水按照1:1.2混合搅匀,既得真姬菇培养基材。
将上述拌匀的基材,分装于宽20厘米、长44厘米的出菇专用聚丙烯塑料袋,扎紧袋口,平均每袋装填干燥基质342克,在120℃条件下灭菌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30℃环境中避光保存72小时完成基料发酵过程,之后接种真姬菇。将接种后的培养基袋置于温度14~22℃、相对湿度70%条件下培育30天后,菌丝长满袋体;此后,调节环境温度调节至10~18℃、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到80~85%,昼夜通风条件下生长20天,当真姬菇最大菌盖直径长到2~3厘米时采收。一潮菇平均每袋采收187克,一潮菇生物转化率为55%,通过施加肥水,共可采收3潮,总生物转化率为96%。
Claims (4)
1.一种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真姬菇的方法,包括培养基的制备、接种、发菌、出菇、分茬采收步骤,其特征包括:
培养基的制备:
配料:按质量计,称取玉米副产品70~75%,麦麸20~25%,蔗糖2%、酵母粉1%、石膏粉1%、尿素0.5%拌匀得混合物;玉米副产品是将干秸秆及干玉米芯通过粉碎制得的粒度为8mm的原料基,
装袋:将混合物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1.2混合均匀后装袋,
灭菌:将袋装培养基在115~124℃灭菌1.5小时以上或者在100℃下灭菌12小时,得培养基;培养箱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进行灭菌30分钟;
发酵: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封口,放置在30℃环境中避光保存72小时即完成基料发酵;
接种:将培养基降温冷却到30℃以下接种真姬菇;
发菌: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温度为14~22℃、空气相对湿度70%条件下培育25~30天,每7天倒垛一次;
出菇:在温度10~18℃、相对湿度为85~90%、昼夜通风、并在给予足够自然散射光条件下生长18~20天;每7天在培养箱内壁喷水一次;
分茬采收:待真姬菇最大菌盖直径生长至2~3厘米时采收;出一、二潮菇后,菌袋水分和养分消耗较大,每袋应适当补肥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副产品培育真姬菇的方法,其特征是培养基制备方法中,玉米副产品中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干重各占一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副产品培育真姬菇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装袋过程中,使用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的塑料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副产品培育真姬菇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补肥水的配制方法为,每百公斤水加尿素0.7千克,白糖0.5千克,石灰1.0千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58230.4A CN105061092A (zh) | 2015-09-02 | 2015-09-02 | 一种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真姬菇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58230.4A CN105061092A (zh) | 2015-09-02 | 2015-09-02 | 一种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真姬菇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61092A true CN105061092A (zh) | 2015-11-18 |
Family
ID=54490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58230.4A Pending CN105061092A (zh) | 2015-09-02 | 2015-09-02 | 一种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真姬菇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61092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01622A (zh) * | 2018-09-14 | 2018-11-30 | 江苏品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仅对真姬菇使用的栽培袋料 |
CN114342740A (zh) * | 2022-02-10 | 2022-04-15 |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87725A (zh) * | 2011-12-09 | 2012-06-13 | 武汉纺织大学 | 一种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真姬菇的方法 |
CN103109680A (zh) * | 2013-03-12 | 2013-05-22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姬菇的栽培方法 |
CN103214305A (zh) * | 2013-04-07 | 2013-07-24 | 范子山 | 一种以秸秆为主料作为液体菌种接种及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
-
2015
- 2015-09-02 CN CN201510558230.4A patent/CN10506109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87725A (zh) * | 2011-12-09 | 2012-06-13 | 武汉纺织大学 | 一种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真姬菇的方法 |
CN103109680A (zh) * | 2013-03-12 | 2013-05-22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姬菇的栽培方法 |
CN103214305A (zh) * | 2013-04-07 | 2013-07-24 | 范子山 | 一种以秸秆为主料作为液体菌种接种及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01622A (zh) * | 2018-09-14 | 2018-11-30 | 江苏品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仅对真姬菇使用的栽培袋料 |
CN114342740A (zh) * | 2022-02-10 | 2022-04-15 |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97273B (zh) | 一种鸡腿菇栽培方法及栽培基质 | |
CN102786333B (zh) | 桑黄袋料栽培培养基及采用该培养基栽培桑黄子实体的方法 | |
CN101889522B (zh) | 一种利用香菇菌渣种植秀珍菇的方法 | |
CN102696458B (zh) | 一种食用菌栽培料、生产方法及食用菌栽培工艺 | |
CN105110841B (zh) | 利用香菇菌渣栽培羊肚菌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87156B (zh) |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 |
CN106396807A (zh) | 一种提高食用菌生物转化率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 |
CN106561269A (zh) | 提高秀珍菇产量和氨基酸含量的栽培料及其栽培方法 | |
CN103348868A (zh) | 一种利用沼渣栽培姬菇的方法 | |
CN104303830A (zh) | 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 | |
CN104609943A (zh) | 一种平菇栽培的新基质及使用该基质的平菇栽培方法 | |
CN104641942A (zh) | 一种桑枝栽培平菇的方法 | |
CN104106374B (zh) | 利用甘蔗渣、桑杆和玉米渣生产姬菇的方法 | |
CN102487725A (zh) | 一种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真姬菇的方法 | |
CN103004453A (zh) | 一种食用菌栽培种的制作方法以及培养基制作原料 | |
CN104761386A (zh) | 一种利用虎杖渣栽培杏鲍菇的培养料及制备方法 | |
CN103044126A (zh) | 一种香菇栽培料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9463200A (zh) | 一种油茶菇栽培方法 | |
CN103601590B (zh) | 一种姬菇的培养基、培养基制备及姬菇培养方法 | |
CN108293586A (zh) | 一种双孢蘑菇的栽培方法 | |
CN104221711A (zh) | 一种利用玉米芯发酵料栽培香菇的方法 | |
CN106977245A (zh) | 一种富硒秀珍菇的培养料及富硒秀珍菇的培养方法 | |
CN106922392A (zh) | 一种富硒姬菇的培养料及富硒姬菇的培养方法 | |
CN106831082A (zh) | 提高猪肚菇产量和氨基酸含量的栽培料及其栽培方法 | |
CN104663247A (zh) | 利用桑枝屑种植茶树菇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