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38977A - 一种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38977A
CN105038977A CN201510384830.3A CN201510384830A CN105038977A CN 105038977 A CN105038977 A CN 105038977A CN 201510384830 A CN201510384830 A CN 201510384830A CN 105038977 A CN105038977 A CN 1050389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ybean oil
oil
minutes
add
st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848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东平
胡传荣
罗质
叶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3848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389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38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89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大豆毛油的制备;步骤二、加入磷脂酶C进行一次脱胶处理,得到一次脱胶大豆油;步骤三、加入磷脂酶A1进行二次脱胶处理,得到二次脱胶大豆油;步骤四、将二次脱胶大豆油进行碱炼脱酸处理,得到脱酸大豆油;步骤五、向脱酸大豆油中加入废白土进行预脱色处理,得到预脱色大豆油,再向预脱色大豆油中加入凹凸棒土和活性炭进行复脱色处理,得到复脱色大豆油;步骤六、将复脱色大豆油进行脱臭处理,得到成品大豆油。该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安全环保、工艺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廉、精炼率高,适合于大豆油加工工业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油又称黄豆油,由大豆经压榨或浸出制得,是世界上最常用的食用油之一,也是我国国民特别是北方人的主要食用油。大豆油脂肪酸组成优良,含有油酸17.7~28.0%,亚油酸49.8~59.0%,亚麻酸5.0~11.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并且还富含多种微量营养成分,大豆毛油中维生素E含量为90~296mg/100g,植物甾醇含量为0.15~0.38%,其可以起到促进生长发育,维护生理代谢,降低胆固醇含量,软化血管,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等作用。因此,大豆油是营养价值极高、极具食用价值的油脂。
对于大豆油加工,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是通用精炼技术,其普遍存在着较严重的过度加工问题,使得大豆油精炼原辅料用量增多,油脂炼耗、能耗加大,加工废水、废渣的排放超标,使环境受到破坏,并且还使大豆油中原有的微量营养物质被过度加工而除去,造成了大豆油营养品质的下降,同时,过度加工也使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的油脂伴随物含量上升,降低了油脂食用安全性。
现有专利CN102293264A“一种适度加工的植物油及其制备的方法”中采用两次脱胶、低温碱炼、废白土预脱色—白土再脱色、组合塔脱臭等工艺组合,对油脂进行适度精炼,虽然该专利采用两次脱胶和低温碱炼技术,脱胶脱酸效果较好,但是消耗大量水,并产生大量废水,增加了废水处理难度,同时,中性油的损失也随之增大;专利CN102492548A“基于适度白土脱色与高温处理生产大豆油脂的新方法”中先采用白土脱除油脂中的植物色素,再通过高温除去其中的热敏性物质,得到合格大豆油,其优点是白土用量少,反式脂肪酸生成量低,生产升本也有适当降低,但是,真空下高温处理,使得油脂中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含量被大量脱除,因此该方法,降低了油脂营养品质,这是油脂精炼所不希望的;专利CN102517142A“一种零反式脂肪酸多维一级大豆油及其制备方法”中,采用了双酶脱胶/超级脱胶—无水洗长混脱酸耦合技术、低活性脱色剂两步脱色技术、低温短时/两级捕集回流脱臭等技术实现大豆的适度加工,从而生产出零反式脂肪酸多维一级大豆油,虽然产生反式脂肪酸含量少、营养素保留多,但该工艺线路长,并且适用性也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环保、适度稳定、工艺简单、操作便捷、精炼率高,且对大豆油进行适度加工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大豆毛油的制备;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制得的大豆毛油加热至65~75℃,加入柠檬酸溶液,待均质混合后,在45℃时搅拌并保温滞留25~35分钟,再加入浓度为0.1%的磷脂酶C,且加入量为油重的12~16mL/kg,待均质混合后加入油重2~4%的软水,在45℃搅拌并保温进行一次脱胶处理85~95分钟,待一次脱胶处理结束后,在85~95℃灭酶处理8~12分钟,待灭酶结束,经离心分离得到油脚和一次脱胶大豆油;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一次脱胶大豆油加热至65~75℃,加入柠檬酸溶液,待均质混合后,在45℃时搅拌并保温滞留25~35分钟,再加入浓度为0.1%的磷脂酶A1,且加入量为油重的10~15mL/kg,待均质混合后加入油重2~4%的软水,在45℃搅拌并保温进行二次脱胶处理55~65分钟,待二次脱胶处理结束后,在85~95℃灭酶处理8~12分钟,待灭酶结束,经离心分离得到二次脱胶大豆油;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得到的二次脱胶大豆油进行碱炼脱酸处理,得到脱酸大豆油;步骤五、向步骤四中得到的脱酸大豆油中加入废白土进行预脱色处理,得到预脱色大豆油,再向预脱色大豆油中加入凹凸棒土和活性炭进行复脱色处理,得到复脱色大豆油;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复脱色大豆油进行脱臭处理,得到成品大豆油。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大豆毛油的主要指标如下:含磷量为0.67%,油酸为17.7~28.0%,亚油酸为49.8~59.0%,亚麻酸为5.0~11.0%,维生素E为90~296mg/100g,植物甾醇为0.15~0.38%。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加入油重0.09~0.1%且浓度为45%的柠檬酸溶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加入油重0.12~0.13%且浓度为45%的柠檬酸溶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的碱炼脱酸处理过程为:将步骤三中得到的二次脱胶大豆油加热至30~40℃,加入油重0.1~0.2%且浓度为85%的磷酸,待均质混合后,搅拌并保温滞留进行酸反应12~16分钟,再加入浓度为10~14%的碱液,搅拌并保温滞留进行中和反应10~20分钟,待中和反应结束后加热至70~80℃,经离心分离得到皂脚和一次脱酸大豆油,将一次脱酸大豆油用热水充分洗涤后,再经分离得到二次脱酸大豆油,将二次脱酸大豆油在温度为100~105℃,压强为-0.095~-0.090MPa条件下,真空干燥15~20分钟,得到脱酸大豆油。
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的预脱色处理过程为:将脱酸大豆油加热至75~85℃,加入油重0.5~2.5%的废白土并搅拌均质12~16分钟,并在真空度为-0.095~-0.090MPa,温度为105~115℃,搅拌速率为145~155r/min条件下,进行预脱色处理25~35分钟,待预脱色处理结束后,真空冷却至35~45℃,并经真空过滤得到预脱色大豆油。
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的复脱色处理过程为:向预脱色大豆油中加入油重1.0~2.0%经活化的凹凸棒土和油重0.12~0.16%的活性炭,并搅拌均质,在真空度为-0.095~-0.090MPa,温度为105~115℃,搅拌速率为145~155r/min条件下,进行复脱色处理25~35分钟,待复脱色处理结束后,真空冷却至18~25℃,并经真空过滤得到复脱色大豆油。
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的脱臭过程为:将复脱色大豆油置于真空度为-0.095~-0.090MPa的加热器中加热至95~105℃,通入蒸汽并逐步加热至200~235℃进行脱臭处理3~5小时,即得到成品大豆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磷脂酶C和磷脂酶A1对大豆毛油进行两次脱胶处理,其中,磷脂酶A1作用pH为4.5~5.0,磷脂酶C作用pH为5.2~6.0,且两种酶的专一性作用位点不同,磷脂酶A1的作用位点是磷脂分子的Sn-1位,磷脂酶C的作用位点是磷脂分子的Sn-3位,催化磷脂分子水解为溶血性磷脂和游离脂肪酸;另外,由于生物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只需在其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下,即可发挥出其高效率的脱胶作用,大豆油中的非水化磷脂经磷脂酶C和磷脂酶A1二次脱胶处理即可被有效除去,脱胶后大豆油中的磷含量可降低至15mg/kg以下,以大大减轻后续大豆油脱酸、脱色和脱臭工艺的压力。
(2)根据磷脂酶C和磷脂酶A1的特性,磷脂酶C和磷脂酶A1在脱胶处理过程中均只需油重2~4%的软水作为媒介即可,大大降低了脱胶用水量,使得产生的废水量大大降低,绿色环保,符合油脂适度精炼的要求。
(3)采用废白土进行预脱色处理时,由于经一次脱色使用后的废白土仍具有一定活性,充分利用其脱除大豆油中皂、磷等杂质和部分色素,可以提高白土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有效减少复脱色时的脱色剂用量;采用经活化的凹凸棒土配合少量活性炭进行复脱色时,由于相对于常规脱色剂,凹凸棒土的活性较低,运用其进行复脱色可使得复脱色大豆油的返酸低(返酸低于0.08mgKOH/g),废土吸油率也降低(废土吸油率为16~18%),且得到的复脱色大豆油可达到国家标准一级油的要求(比色槽133.4mm,Y20,R2.0);该预脱色-复脱色工艺的脱色剂用量少,脱色时间短,且降低了大豆油中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等微量营养成分的损失,缓解了油脂的返色问题,较常规脱色具有明显优势。
(4)该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安全环保、工艺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廉、精炼率高,适合于大豆油加工工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大豆油加工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大豆毛油的制备:大豆毛油通过豆粕经浸出法制得,制得的大豆毛油主要指标如下:含磷量为0.67%,脂肪酸组成中油酸为17.7~28.0%,亚油酸为49.8~59.0%,亚麻酸为5.0~11.0%,维生素E为90~296mg/100g,植物甾醇为0.15~0.38%;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制得的大豆毛油加热至65~75℃,加入油重0.09~0.1%且浓度为45%的柠檬酸溶液,待均质混合后,在45℃时搅拌并保温滞留25~35分钟,再加入浓度为0.1%的磷脂酶C,且加入量为油重的12~16mL/kg,待均质混合后加入油重2~4%的软水,在45℃搅拌并保温进行一次脱胶处理85~95分钟,待一次脱胶处理结束后,在85~95℃灭酶处理8~12分钟,待灭酶结束,经离心分离得到油脚和一次脱胶大豆油;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一次脱胶大豆油加热至65~75℃,加入油重0.12~0.13%且浓度为45%的柠檬酸溶液,待均质混合后,在45℃时搅拌并保温滞留25~35分钟,再加入浓度为0.1%的磷脂酶A1,且加入量为油重的10~15mL/kg,待均质混合后加入油重2~4%的软水,在45℃搅拌并保温进行二次脱胶处理55~65分钟,待二次脱胶处理结束后,在85~95℃灭酶处理8~12分钟,待灭酶结束,经离心分离得到二次脱胶大豆油;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得到的二次脱胶大豆油进行碱炼脱酸处理,碱炼脱酸处理过程为:将二次脱胶大豆油加热至30~40℃,加入油重0.1~0.2%且浓度为85%的磷酸,待均质混合后,搅拌并保温滞留进行酸反应12~16分钟,再加入浓度为10~14%且温度与油温相当的碱液,搅拌并保温滞留进行中和反应10~20分钟,待中和反应结束后加热至70~80℃,经离心分离得到皂脚和一次脱酸大豆油,将一次脱酸大豆油用热水充分洗涤后,再经分离得到二次脱酸大豆油,将二次脱酸大豆油在温度为100~105℃,压强为-0.095~-0.090MPa条件下,真空干燥15~20分钟,得到脱酸大豆油;
步骤五、向步骤四中得到的脱酸大豆油中加入废白土进行预脱色处理,预脱色处理过程为:将脱酸大豆油加热至75~85℃,加入油重0.5~2.5%的废白土(将经一次脱色使用后的废白土真空抽滤去油,且碾磨粉碎后使用)并搅拌均质12~16分钟,并在真空度为-0.095~-0.090MPa,温度为105~115℃,搅拌速率为145~155r/min条件下,进行预脱色处理25~35分钟,待预脱色处理结束后,真空冷却至35~45℃,并经真空过滤得到预脱色大豆油;再向预脱色大豆油中加入凹凸棒土和活性炭进行复脱色处理,复脱色处理过程为:向预脱色大豆油中加入油重1.0~2.0%经活化的凹凸棒土和油重0.12~0.16%的活性炭,并搅拌均质,在真空度为-0.095~-0.090MPa,温度为105~115℃,搅拌速率为145~155r/min条件下,进行复脱色处理25~35分钟,待复脱色处理结束后,真空冷却至18~25℃,并经真空过滤得到复脱色大豆油;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复脱色大豆油进行脱臭处理,脱臭过程为:将复脱色大豆油置于真空度为-0.095~-0.090MPa的加热器中加热至95~105℃,通入蒸汽并逐步加热至200~235℃进行脱臭处理3~5小时,降温冷却并充氮包装,即得到适度加工的成品大豆油。
实施例1:
将大豆毛油加热至70℃,加入油重0.1%且浓度为45%的柠檬酸溶液,待均质混合后,在45℃时搅拌并保温滞留30分钟,再加入浓度为0.1%的磷脂酶C,且加入量为油重的12mL/kg,待均质混合后加入油重3%的软水,在45℃搅拌并保温进行一次脱胶处理90分钟,待一次脱胶处理结束后,在90℃灭酶处理10分钟,待灭酶结束,经离心分离得到油脚和一次脱胶大豆油;将一次脱胶大豆油加热至70℃,加入油重0.12%且浓度为45%的柠檬酸溶液,待均质混合后,在45℃时搅拌并保温滞留30分钟,再加入浓度为0.1%的磷脂酶A1,且加入量为油重的10mL/kg,待均质混合后加入油重2%的软水,在45℃搅拌并保温进行二次脱胶处理60分钟,待二次脱胶处理结束后,在90℃灭酶处理10分钟,待灭酶结束,经离心分离得到二次脱胶大豆油;将二次脱胶大豆油进行碱炼脱酸处理,碱炼脱酸处理过程为:将二次脱胶大豆油加热至40℃,加入油重0.15%且浓度为85%的磷酸,待均质混合后,搅拌并保温滞留进行酸反应15分钟,再加入浓度为12%且温度与油温相当的碱液,搅拌并保温滞留进行中和反应15分钟,待中和反应结束后加热至75℃,经离心分离得到皂脚和一次脱酸大豆油,将一次脱酸大豆油用热水充分洗涤后,再经分离得到二次脱酸大豆油,将二次脱酸大豆油在温度为105℃,压强为-0.095MPa条件下,真空干燥20分钟,得到脱酸大豆油;向脱酸大豆油中加入废白土进行预脱色处理,预脱色处理过程为:将脱酸大豆油加热至80℃,加入油重1.5%的废白土(将经一次脱色使用后的废白土真空抽滤去油,且碾磨粉碎后使用)并搅拌均质15分钟,并在真空度为-0.095MPa,温度为110℃,搅拌速率为150r/min条件下,进行预脱色处理30分钟,待预脱色处理结束后,真空冷却至40℃,并经真空过滤得到预脱色大豆油;再向预脱色大豆油中加入凹凸棒土和活性炭进行复脱色处理,复脱色处理过程为:向预脱色大豆油中加入油重1.5%经活化的凹凸棒土和油重0.15%的活性炭,并搅拌均质,在真空度为-0.095MPa,温度为110℃,搅拌速率为150r/min条件下,进行复脱色处理30分钟,待复脱色处理结束后,真空冷却至20℃,并经真空过滤得到复脱色大豆油;将复脱色大豆油进行脱臭处理,脱臭过程为:将复脱色大豆油置于真空度为-0.095MPa的加热器中加热至100℃,通入蒸汽并逐步加热至235℃进行脱臭处理4小时,降温冷却并充氮包装,即得到适度加工的成品大豆油。该适度加工的成品大豆油:色泽Y10.8,R0.3;酸值0.04mgKOH/g;过氧化值1.84mmol/kg;水分<0.01%,达到一级油国家标准。
实施例2:
将大豆毛油加热至70℃,加入油重0.1%且浓度为45%的柠檬酸溶液,待均质混合后,在45℃时搅拌并保温滞留30分钟,再加入浓度为0.1%的磷脂酶C,且加入量为油重的16mL/kg,待均质混合后加入油重2%的软水,在45℃搅拌并保温进行一次脱胶处理90分钟,待一次脱胶处理结束后,在90℃灭酶处理12分钟,待灭酶结束,经离心分离得到油脚和一次脱胶大豆油;将一次脱胶大豆油加热至70℃,加入油重0.12%且浓度为45%的柠檬酸溶液,待均质混合后,在45℃时搅拌并保温滞留30分钟,再加入浓度为0.1%的磷脂酶A1,且加入量为油重的15mL/kg,待均质混合后加入油重2%的软水,在45℃搅拌并保温进行二次脱胶处理60分钟,待二次脱胶处理结束后,在90℃灭酶处理12分钟,待灭酶结束,经离心分离得到二次脱胶大豆油;将二次脱胶大豆油进行碱炼脱酸处理,碱炼脱酸处理过程为:将二次脱胶大豆油加热至40℃,加入油重0.15%且浓度为85%的磷酸,待均质混合后,搅拌并保温滞留进行酸反应16分钟,再加入浓度为14%且温度与油温相当的碱液,搅拌并保温滞留进行中和反应20分钟,待中和反应结束后加热至80℃,经离心分离得到皂脚和一次脱酸大豆油,将一次脱酸大豆油用热水充分洗涤后,再经分离得到二次脱酸大豆油,将二次脱酸大豆油在温度为105℃,压强为-0.095MPa条件下,真空干燥20分钟,得到脱酸大豆油;向脱酸大豆油中加入废白土进行预脱色处理,预脱色处理过程为:将脱酸大豆油加热至80℃,加入油重2.5%的废白土(将经一次脱色使用后的废白土真空抽滤去油,且碾磨粉碎后使用)并搅拌均质12分钟,并在真空度为-0.095MPa,温度为110℃,搅拌速率为150r/min条件下,进行预脱色处理30分钟,待预脱色处理结束后,真空冷却至40℃,并经真空过滤得到预脱色大豆油;再向预脱色大豆油中加入凹凸棒土和活性炭进行复脱色处理,复脱色处理过程为:向预脱色大豆油中加入油重2.0%经活化的凹凸棒土和油重0.12%的活性炭,并搅拌均质,在真空度为-0.095MPa,温度为110℃,搅拌速率为150r/min条件下,进行复脱色处理30分钟,待复脱色处理结束后,真空冷却至20℃,并经真空过滤得到复脱色大豆油;将复脱色大豆油进行脱臭处理,脱臭过程为:将复脱色大豆油置于真空度为-0.095MPa的加热器中加热至105℃,通入蒸汽并逐步加热至230℃进行脱臭处理5小时,降温冷却并充氮包装,即得到适度加工的成品大豆油。该适度加工的成品大豆油:色泽Y11.8,R0.3;酸值0.03mgKOH/g;过氧化值1.86mmol/kg;水分<0.01%,达到一级油国家标准。
实施例3:
将大豆毛油加热至70℃,加入油重0.09%且浓度为45%的柠檬酸溶液,待均质混合后,在45℃时搅拌并保温滞留30分钟,再加入浓度为0.1%的磷脂酶C,且加入量为油重的14mL/kg,待均质混合后加入油重4%的软水,在45℃搅拌并保温进行一次脱胶处理90分钟,待一次脱胶处理结束后,在90℃灭酶处理12分钟,待灭酶结束,经离心分离得到油脚和一次脱胶大豆油;将一次脱胶大豆油加热至70℃,加入油重0.13%且浓度为45%的柠檬酸溶液,待均质混合后,在45℃时搅拌并保温滞留30分钟,再加入浓度为0.1%的磷脂酶A1,且加入量为油重的12mL/kg,待均质混合后加入油重4%的软水,在45℃搅拌并保温进行二次脱胶处理60分钟,待二次脱胶处理结束后,在90℃灭酶处理12分钟,待灭酶结束,经离心分离得到二次脱胶大豆油;将二次脱胶大豆油进行碱炼脱酸处理,碱炼脱酸处理过程为:将二次脱胶大豆油加热至40℃,加入油重0.1%且浓度为85%的磷酸,待均质混合后,搅拌并保温滞留进行酸反应16分钟,再加入浓度为10%且温度与油温相当的碱液,搅拌并保温滞留进行中和反应20分钟,待中和反应结束后加热至80℃,经离心分离得到皂脚和一次脱酸大豆油,将一次脱酸大豆油用热水充分洗涤后,再经分离得到二次脱酸大豆油,将二次脱酸大豆油在温度为105℃,压强为-0.095MPa条件下,真空干燥20分钟,得到脱酸大豆油;向脱酸大豆油中加入废白土进行预脱色处理,预脱色处理过程为:将脱酸大豆油加热至80℃,加入油重0.5%的废白土(将经一次脱色使用后的废白土真空抽滤去油,且碾磨粉碎后使用)并搅拌均质12分钟,并在真空度为-0.095MPa,温度为110℃,搅拌速率为150r/min条件下,进行预脱色处理30分钟,待预脱色处理结束后,真空冷却至40℃,并经真空过滤得到预脱色大豆油;再向预脱色大豆油中加入凹凸棒土和活性炭进行复脱色处理,复脱色处理过程为:向预脱色大豆油中加入油重1.0%经活化的凹凸棒土和油重0.12%的活性炭,并搅拌均质,在真空度为-0.095MPa,温度为110℃,搅拌速率为150r/min条件下,进行复脱色处理30分钟,待复脱色处理结束后,真空冷却至20℃,并经真空过滤得到复脱色大豆油;将复脱色大豆油进行脱臭处理,脱臭过程为:将复脱色大豆油置于真空度为-0.095MPa的加热器中加热至105℃,通入蒸汽并逐步加热至230℃进行脱臭处理5小时,降温冷却并充氮包装,即得到适度加工的成品大豆油。该适度加工的成品大豆油:色泽Y11.2,R0.5;酸值0.02mgKOH/g;过氧化值1.79mmol/kg;水分<0.01%,达到一级油国家标准。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大豆毛油的制备;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制得的大豆毛油加热至65~75℃,加入柠檬酸溶液,待均质混合后,在45℃时搅拌并保温滞留25~35分钟,再加入浓度为0.1%的磷脂酶C,且加入量为油重的12~16mL/kg,待均质混合后加入油重2~4%的软水,在45℃搅拌并保温进行一次脱胶处理85~95分钟,待一次脱胶处理结束后,在85~95℃灭酶处理8~12分钟,待灭酶结束,经离心分离得到油脚和一次脱胶大豆油;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一次脱胶大豆油加热至65~75℃,加入柠檬酸溶液,待均质混合后,在45℃时搅拌并保温滞留25~35分钟,再加入浓度为0.1%的磷脂酶A1,且加入量为油重的10~15mL/kg,待均质混合后加入油重2~4%的软水,在45℃搅拌并保温进行二次脱胶处理55~65分钟,待二次脱胶处理结束后,在85~95℃灭酶处理8~12分钟,待灭酶结束,经离心分离得到二次脱胶大豆油;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得到的二次脱胶大豆油进行碱炼脱酸处理,得到脱酸大豆油;
步骤五、向步骤四中得到的脱酸大豆油中加入废白土进行预脱色处理,得到预脱色大豆油,再向预脱色大豆油中加入凹凸棒土和活性炭进行复脱色处理,得到复脱色大豆油;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得到的复脱色大豆油进行脱臭处理,得到成品大豆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大豆毛油的主要指标如下:含磷量为0.67%,油酸为17.7~28.0%,亚油酸为49.8~59.0%,亚麻酸为5.0~11.0%,维生素E为90~296mg/100g,植物甾醇为0.15~0.3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加入油重0.09~0.1%且浓度为45%的柠檬酸溶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加入油重0.12~0.13%且浓度为45%的柠檬酸溶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碱炼脱酸处理过程为:将步骤三中得到的二次脱胶大豆油加热至30~40℃,加入油重0.1~0.2%且浓度为85%的磷酸,待均质混合后,搅拌并保温滞留进行酸反应12~16分钟,再加入浓度为10~14%的碱液,搅拌并保温滞留进行中和反应10~20分钟,待中和反应结束后加热至70~80℃,经离心分离得到皂脚和一次脱酸大豆油,将一次脱酸大豆油用热水充分洗涤后,再经分离得到二次脱酸大豆油,将二次脱酸大豆油在温度为100~105℃,压强为-0.095~-0.090MPa条件下,真空干燥15~20分钟,得到脱酸大豆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的预脱色处理过程为:将脱酸大豆油加热至75~85℃,加入油重0.5~2.5%的废白土并搅拌均质12~16分钟,并在真空度为-0.095~-0.090MPa,温度为105~115℃,搅拌速率为145~155r/min条件下,进行预脱色处理25~35分钟,待预脱色处理结束后,真空冷却至35~45℃,并经真空过滤得到预脱色大豆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的复脱色处理过程为:向预脱色大豆油中加入油重1.0~2.0%经活化的凹凸棒土和油重0.12~0.16%的活性炭,并搅拌均质,在真空度为-0.095~-0.090MPa,温度为105~115℃,搅拌速率为145~155r/min条件下,进行复脱色处理25~35分钟,待复脱色处理结束后,真空冷却至18~25℃,并经真空过滤得到复脱色大豆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的脱臭过程为:将复脱色大豆油置于真空度为-0.095~-0.090MPa的加热器中加热至95~105℃,通入蒸汽并逐步加热至200~235℃进行脱臭处理3~5小时,即得到成品大豆油。
CN201510384830.3A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Pending CN1050389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4830.3A CN105038977A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4830.3A CN105038977A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8977A true CN105038977A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45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4830.3A Pending CN105038977A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38977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5092A (zh) * 2016-04-28 2016-06-22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瓜蒌籽油的脱胶、脱酸、脱色方法
CN105907466A (zh) * 2016-06-08 2016-08-3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酶法脱胶技术的油脂精炼方法
CN105950289A (zh) * 2016-07-12 2016-09-21 中纺粮油(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大豆毛油的酶法脱胶方法
CN108998226A (zh) * 2018-08-22 2018-12-14 孟凡志 一种大豆油的加工工艺
CN109022144A (zh) * 2018-06-28 2018-12-18 广西浙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化妆品基础油的加工方法
CN109161438A (zh) * 2018-08-27 2019-01-08 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米糠油精炼方法
CN109337760A (zh) * 2018-11-15 2019-02-15 绩溪瀚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精炼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49515A (zh) * 2018-12-19 2020-06-30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零反的绿色精准适度加工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46177A (zh) * 2021-01-18 2021-06-29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豆油的脱色方法
CN114806710A (zh) * 2022-04-11 2022-07-29 江南大学 一种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CN115125062A (zh) * 2022-07-26 2022-09-30 江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物理精炼的大豆油前处理工艺及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3264A (zh) * 2011-07-04 2011-12-28 山东渤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度加工的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7142A (zh) * 2011-12-20 2012-06-27 山东渤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零反式脂肪酸多维一级大豆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60387A (zh) * 2015-01-21 2015-04-29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固定化磷脂酶a1和固定化磷脂酶c联合应用对大豆毛油进行脱胶的方法
CN104593145A (zh) * 2015-01-21 2015-05-06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固定化磷脂酶c和固定化磷脂酶a1联合应用对大豆毛油进行脱胶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3264A (zh) * 2011-07-04 2011-12-28 山东渤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度加工的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7142A (zh) * 2011-12-20 2012-06-27 山东渤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零反式脂肪酸多维一级大豆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60387A (zh) * 2015-01-21 2015-04-29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固定化磷脂酶a1和固定化磷脂酶c联合应用对大豆毛油进行脱胶的方法
CN104593145A (zh) * 2015-01-21 2015-05-06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固定化磷脂酶c和固定化磷脂酶a1联合应用对大豆毛油进行脱胶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野等: "《食品工艺学》", 31 March 2014,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5092A (zh) * 2016-04-28 2016-06-22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瓜蒌籽油的脱胶、脱酸、脱色方法
CN105907466A (zh) * 2016-06-08 2016-08-3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酶法脱胶技术的油脂精炼方法
CN105950289A (zh) * 2016-07-12 2016-09-21 中纺粮油(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大豆毛油的酶法脱胶方法
CN109022144A (zh) * 2018-06-28 2018-12-18 广西浙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化妆品基础油的加工方法
CN108998226A (zh) * 2018-08-22 2018-12-14 孟凡志 一种大豆油的加工工艺
CN109161438A (zh) * 2018-08-27 2019-01-08 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米糠油精炼方法
CN109337760A (zh) * 2018-11-15 2019-02-15 绩溪瀚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精炼植物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49515A (zh) * 2018-12-19 2020-06-30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零反的绿色精准适度加工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49515B (zh) * 2018-12-19 2023-06-23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零反的绿色精准适度加工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46177A (zh) * 2021-01-18 2021-06-29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豆油的脱色方法
CN114806710A (zh) * 2022-04-11 2022-07-29 江南大学 一种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CN115125062A (zh) * 2022-07-26 2022-09-30 江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物理精炼的大豆油前处理工艺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38977A (zh) 一种大豆油的加工方法
CN104893813A (zh) 一种菜籽油的加工方法
CN104774686A (zh) 高酸价米糠油酶法酯化脱酸工艺
CN102334563B (zh) 控制油脂中3-氯-1,2-丙二醇或其酯含量的方法
CN102827885B (zh) 含有1,3-二不饱和脂肪酰-2-饱和脂肪酰甘油酯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EP2053118B1 (en) Emulsification-free degumming of oil
Coteron et al. Reactions of olive oil and glycerol over immobilized lipases
CN102936533B (zh) 一种酶法脱胶精制水飞蓟籽油的方法
CN1447850A (zh) 纯化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油
CN105176676A (zh) 一种食用植物油无皂精炼方法
CN106459828A (zh) 分步加工有机油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13574A (zh) 一种婴幼儿食品用油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0331038A (zh) 一种超声辅助菜籽油脱胶的方法
CN104312721A (zh) 一种稻米油的精炼方法
CN101326941A (zh) 一种低/零反式脂肪酸人造奶油/起酥油基料油的制备方法
CN108486177A (zh) 一种利用藻油制备富含ω-3脂肪酸磷脂的方法
CN111690465A (zh) 一种富含长碳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油脂精炼油的加工方法
CN108048212A (zh) 一种磷脂酶和脂肪酶同步脱胶脱酸的方法
CN108659953A (zh) 一种玉米油的加工方法
CN100513542C (zh) 一种油脂连续精炼工艺
CN109536277A (zh) 一种菜籽油的加工工艺
CN107267282A (zh) 固定化复合磷脂酶酶法脱胶工艺
CN105154223A (zh) 一种米糠油
Jiang Bio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rice bran oil
JP4913330B2 (ja) 米糠油脱臭スカム不ケン化物濃縮物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