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38714B - 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38714B
CN105038714B CN201510447788.5A CN201510447788A CN105038714B CN 105038714 B CN105038714 B CN 105038714B CN 201510447788 A CN201510447788 A CN 201510447788A CN 105038714 B CN105038714 B CN 1050387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change microcapsule
prepared
core material
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477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38714A (zh
Inventor
周建华
崔艳娇
马建中
魏筱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4477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387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38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8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38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87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具体为:用正烷烃、硬脂酸烷基酯制备芯材,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和交联剂制备出壁材,将芯材与壁材混合制备出油相A;将反应性乳化剂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水相B;将油相A加入到水相B中形成油水混合物,采用超声分散仪对油水混合物进行超声分散得到O/W型预乳液;将O/W型预乳液水浴加热,并向O/W型预乳液中添加引发剂制备出相变微胶囊乳液;将相变微胶囊乳液静置后过滤、洗涤、烘干,得到相变微胶囊。本发明的方法在使用反应性乳化的条件下以水作为溶剂,用水溶性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制备出尺寸小且均匀的相变微胶囊。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相变微胶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相变材料是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利用材料本身相态或结构变化,向环境自动吸收或释放潜热,调节自身的储存热量,从而达到调控环境温度的一类物质。现有的相变材料大多存在过冷度高及易相分离的缺陷,特别是对固-液相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易流动和易泄露的现象。
目前,大多数相变材料的处理方法是微胶囊包覆技术。微胶囊包覆技术是一种利用有机高分子材料或无机材料对相变材料进行包覆使其形成微小粒子的技术;通过微胶囊封装可以有效避免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的泄露现象,并阻止了相变材料与外界的接触。
已有文献报道采用正十八烷和硬脂酸丁酯复配为芯材的相变微胶囊,其具有相变温度范围变宽、热焓值提高的特点,如:于强强等 (于强强,张丽平.(St-co-MAA)包覆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2014,34(3):22-27.)。已报道的相变微胶囊的合成方法中有采用乳液聚合得到聚丙烯酸甲酯(PMMA),但未见采用多种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聚合而成的P(MMA-EA-BA)共聚物作为壁材的相变微胶囊;同时也未见采用反应性乳化剂的无皂乳液聚合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在使用反应性乳化的条件下以水作为溶剂,用水溶性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制备出尺寸小且均匀的相变微胶囊,制备过程中所用的原料无毒,整反应条件温和,制备出的微胶囊具有适合的相变温度和较高的相变潜热焓。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利用正烷烃、硬脂酸烷基酯制备芯材;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和交联剂制备出壁材,将芯材与壁材混合制备出油相A;
步骤2、分别称取反应性乳化剂和去离子水,将反应性乳化剂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出水相B;
步骤3、将经步骤1制备出的油相A添加到经步骤2制备出的水相B中,形成油水混合物,采用超声分散仪对油水混合物进行超声分散,得到O/W型预乳液;
步骤4、将经步骤3得到的O/W型预乳液进行水浴加热,并向 O/W型预乳液中添加引发剂,制备出相变微胶囊乳液;
步骤5、将经步骤4得到的相变微胶囊乳液静置后进行过滤,将过滤得到的沉淀物依次进行洗涤、烘干,最后得到相变微胶囊。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1、按质量比为1:0.67~2.00分别称取正烷烃、硬脂酸烷基酯;将称取的正烷烃和硬脂酸烷基酯混合均匀,制备出芯材;
按质量比为12~24:1:1分别称取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将称取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混合后形成混合物;
称取交联剂,交联剂与混合物的质量比为0.002~0.015:1;
将形成的混合物与称取的交联剂混合均匀,制备出壁材;
步骤1.2、将经步骤1.1制备出的芯材与壁材混合均匀,形成芯材-壁材混合体;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是0.5~3.0:1;
步骤1.3、采用热水浴将经步骤1.2得到的芯材-壁材混合体加热到35℃~45℃,在水浴加热的过程中采用磁力器搅拌芯材-壁材混合体 30min~60min,制备出油相A。
步骤1的正烷烃为正十六烷、正十八烷或正二十烷;硬脂酸烷基酯为硬脂酸乙酯、硬脂酸丙酯或硬脂酸丁酯;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二乙烯基砜或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步骤2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2.1、称取反应性乳化剂,反应性乳化剂与经步骤1.1得到的壁材的质量比为0.015~0.040:1;
称取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与经步骤1.1制备得到的芯材的质量比为100:3~30;
步骤2.2、将步骤2.1中称取的反应性乳化剂和去离子水混合,经搅拌后,反应性乳化剂完全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出水相B。
步骤2中采用的反应性乳化剂为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 醚硫酸铵、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或丙烯酸聚醚磷酸酯。
步骤3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3.1将步骤1中制备出的油相A一次性添加入到步骤2制备出的水相B中,形成油水混合物。
步骤3.2于室温条件下,采用超声分散仪将经步骤3.1制备出的油水混合物超声分散10min~30min,得到O/W型预乳液。
步骤4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4.1、将经步骤3得到的O/W型预乳液倒入到三口烧瓶中,将三口烧瓶放置于热水浴中采用水浴加热至70℃~80℃,在加热的过程中,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搅拌三口烧瓶内的O/W型预乳液;
步骤4.2、经步骤4.1后,取12mL~18mL引发剂,控制将引发剂于60min~90min内逐步滴加到三口烧瓶中与O/W型预乳液混合,然后于70℃~80℃热水浴条件下,继续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搅拌引发剂和O/W型预乳液3h~7h,使两种物质充分混合,制备出相变微胶囊乳液。
步骤4中引发剂采用质量浓度为2.78g/L~6.26g/L的过硫酸钾水溶液。
步骤4中控制搅拌速率为200rpm~250rpm。
步骤5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5.1、将经步骤4得到的相变微胶囊乳液静置24h~48h;
步骤5.2、经步骤5.1静置后,用真空抽滤泵对相变微胶囊乳液进行过滤,得到沉淀物;
步骤5.3、先将经步骤5.2得到的沉淀物分别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3~5次,然后将其放置于温度为45℃~5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48h,制备出相变微胶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制备得到相变微胶囊,该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温度符合人体最适温度范围,且具有较大的相变焓值,相变温度恒定。
(2)本发明的方法是基于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其中以水作为溶剂,不使用小分子乳化剂,避免了小分子乳化剂对微胶囊和环境的影响,省略了破乳的工序,通过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的复合相变微胶囊具有尺寸小、粒径均匀、结构致密及不宜发生团聚的特点。
(3)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不污染环境及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
(4)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出的相变微胶囊具有环保、无毒的特点,且该微胶囊的壁材是聚丙烯酸酯类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释放像甲醛等有害气体,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利用正烷烃、硬脂酸烷基酯制备芯材,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简称:MMA)、丙烯酸丁酯(简称:BA)、丙烯酸乙酯(简称: EA)和交联剂制备出壁材,将芯材与壁材混合制备出油相A,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1、按质量比为1:0.67~2.00分别称取正烷烃、硬脂酸烷基酯;将称取的正烷烃和硬脂酸烷基酯混合均匀,制备出芯材;
按质量比为12~24:1:1分别称取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将称取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混合后形成混合物;
称取交联剂,交联剂与混合物的质量比为0.002~0.015:1;
将形成的混合物与称取的交联剂混合均匀,制备出壁材;
步骤1.2、将经步骤1.1制备出的芯材与壁材混合均匀,形成芯材-壁材混合体;
其中,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是0.5~3.0:1;
步骤1.3、采用热水浴将经步骤1.2得到的芯材-壁材混合体加热到35℃~45℃,在水浴加热的过程中采用磁力器搅拌芯材-壁材混合体 30min~60min,制备出油相A。
步骤1中采用的正烷烃为正十六烷、正十八烷或正二十烷;
步骤1中采用的硬脂酸烷基酯为硬脂酸乙酯、硬脂酸丙酯或硬脂酸丁酯;
步骤1中采用的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二乙烯基砜或二甲基丙烯酸 乙二醇酯。
步骤2、分别称取反应性乳化剂和去离子水,将反应性乳化剂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出水相B,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2.1、称取反应性乳化剂,反应性乳化剂与经步骤1.1得到的壁材的质量比为0.015~0.040:1;
称取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与经步骤1.1制备得到的芯材的质量比为100:3~30;
步骤2.2、将步骤2.1中称取的反应性乳化剂和去离子水混合,经搅拌后,反应性乳化剂完全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出水相B;
步骤2中采用的反应性乳化剂为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 醚硫酸铵、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或丙烯酸聚醚磷酸酯。
步骤3、将经步骤1制备出的油相A添加到经步骤2制备出的水相B中,形成油水混合物,采用超声分散仪对油水混合物进行超声分散,得到O/W型预乳液,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3.1将步骤1中制备出的油相A一次性添加入到步骤2制备出的水相B中,形成油水混合物。
步骤3.2于室温条件下,采用超声分散仪将经步骤3.1制备出的油水混合物超声分散10min~30min,得到O/W型预乳液。
步骤4、将经步骤3得到的O/W型预乳液进行水浴加热,并向 O/W型预乳液中添加引发剂,制备出相变微胶囊乳液,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4.1、将经步骤3得到的O/W型预乳液倒入到三口烧瓶中,将三口烧瓶放置于热水浴中采用水浴加热至70℃~80℃,在加热的过程中,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搅拌三口烧瓶内的O/W型预乳液;
其中,搅拌时控制搅拌速率为200rpm~250rpm;
步骤4.2、经步骤4.1后,取12mL~18mL引发剂,控制将引发剂于60min~90min内逐步滴加到三口烧瓶中与O/W型预乳液混合,然后于70℃~80℃热水浴条件下,继续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搅拌引发剂和O/W型预乳液3h~7h,使两种物质充分混合,制备出相变微胶囊乳液;
其中,引发剂为质量浓度为2.78g/L~6.26g/L的过硫酸钾水溶液;
搅拌时控制搅拌速率为200rpm~250rpm。
步骤5、将经步骤4得到的相变微胶囊乳液静置后进行过滤,将过滤得到的沉淀物依次进行洗涤、烘干,最后得到相变微胶囊,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5.1、将经步骤4得到的相变微胶囊乳液静置24h~48h;
步骤5.2、经步骤5.1静置后,用真空抽滤泵对相变微胶囊乳液进行过滤,得到沉淀物;
步骤5.3、先将经步骤5.2得到的沉淀物分别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3~5次,然后将其放置于温度为45℃~5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48h,制备出相变微胶囊。
采用本发明的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相变微胶囊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其粒径大约在30nm~300nm之间,粒径分布较均匀。对制备出的相变微胶囊进行DSC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相变温度在15℃~31℃之间,相变潜热焓值为50.3J/g。
本发明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中,采用正烷烃、硬脂酸烷基酯复配芯材,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和交联剂制备出壁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提高了它们的乳化性能;而采用反应性乳化剂可以避免小分子乳化剂对微胶囊和环境的影响,并且可以省略破乳的工序,该反应的聚合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结构稳定,包封率高,且具有合适的相变温度和较高的相变潜热。
实施例1
按质量比为1:0.67分别称取正十六烷、硬脂酸乙酯,将称取的正十六烷和硬脂酸乙酯混合均匀制备出芯材;按质量比为12:1:1 分别称取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将称取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混合后形成混合物;称取二乙烯基砜,二乙烯基砜与混合物的质量比为0.002:1;将混合物与称取的二乙烯基砜混合均匀,制备得到壁材;将制备出的芯材与壁材混合均匀形成芯材-壁材混合体,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是0.5:1;采用热水浴将芯材-壁材混合体加热到35℃,在水浴加热的过程中采用磁力器搅拌芯材-壁材混合体30min,制备出油相A;
称取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与壁材的质量比为0.015:1;称取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与芯材的质量比为100:3;将称取的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水相B;
将油相A一次性添加入到水相B中,形成油水混合物;于室温条件下,采用超声分散仪将油水混合物超声分散10min,得到O/W型预乳液;
将O/W型预乳液倒入到三口烧瓶中,将三口烧瓶放置于热水浴中加热至70℃,在加热的过程中,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搅拌三口烧瓶内的O/W型预乳液,搅拌速率为200rpm;取12mL、质量浓度为 2.78g/L的引发剂,控制将引发剂于60min内逐步滴加到三口烧瓶中与O/W型预乳液混合,于70℃水浴条件下,继续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搅拌引发剂和O/W型预乳液3h,使两种物质充分混合,制备得到相变微胶囊乳液;
将相变微胶囊乳液静置24h;用真空抽滤泵对相变微胶囊乳液进行过滤,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各洗涤3次,然后放置于温度为45℃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制备出相变微胶囊。
实施例2
按质量比为1:1分别称取正十八烷、硬脂酸丁酯,将称取的正十八烷和硬脂酸丁酯混合均匀,制备出芯材;按质量比为18:1:1 分别称取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将称取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混合后形成混合物;称取二甲基丙烯酸 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 乙二醇酯与混合物的质量比为 0.005:1;将混合物与称取的二甲基丙烯酸 乙二醇酯混合均匀,制备得到壁材;将制备出的芯材与壁材混合均匀形成芯材-壁材混合体,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是1:1;采用热水浴将芯材-壁材混合体加热到40℃,在水浴加热的过程中采用磁力器搅拌芯材-壁材混合体40min,制备出油相A;
称取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与壁材的质量比为0.020:1;称取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与芯材的质量比为100:10;将称取的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水相B;
将油相A一次性添加入到水相B中,形成油水混合物;于室温条件下,采用超声分散仪将油水混合物超声分散20min,得到O/W型预乳液;
将O/W型预乳液倒入到三口烧瓶中,将三口烧瓶放置于热水浴中加热至75℃,在加热的过程中,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搅拌三口烧瓶内的O/W型预乳液,搅拌速率为220rpm;取15mL、质量浓度为 3.48g/L的引发剂,控制将引发剂于90min内逐步滴加到三口烧瓶中与O/W型预乳液混合,于75℃水浴条件下,继续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搅拌引发剂和O/W型预乳液5h,使两种物质充分混合,制备得到相变微胶囊乳液;
将相变微胶囊乳液静置30h;用真空抽滤泵对相变微胶囊乳液进行过滤,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各洗涤4次,然后放置于温度为47℃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30h,制备出相变微胶囊。
实施例3
按质量比为1:1.5分别称取正二十烷、硬脂酸丁酯;将称取的正二十烷和硬脂酸丁酯混合均匀,制备出芯材;按质量比为20:1: 1分别称取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将称取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混合后形成混合物;称取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混合物的质量比为 0.010:1;将混合物与称取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混合均匀,制备得到壁材;将制备出的芯材与壁材混合均匀形成芯材-壁材混合体,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是1.5:1;采用热水浴将芯材-壁材混合体加热到45℃,在水浴加热的过程中采用磁力器搅拌芯材-壁材混合体 50min,制备出油相A;
称取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与壁材的质量比为0.030:1;称取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与芯材的质量比为100:25;将称取的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水相B;
将油相A一次性添加入到水相B中,形成油水混合物;于室温条件下,采用超声分散仪将油水混合物超声分散25min,得到O/W型预乳液;
将O/W型预乳液倒入到三口烧瓶中,将三口烧瓶放置于热水浴中加热至78℃,在加热的过程中,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搅拌三口烧瓶内的O/W型预乳液,搅拌速率为230rpm;取16mL、质量浓度为 4.87g/L的引发剂,控制将引发剂于70min内逐步滴加到三口烧瓶中与O/W型预乳液混合,于78℃水浴条件下,继续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搅拌引发剂和O/W型预乳液6h,使两种物质充分混合,制备得到相变微胶囊乳液;
将相变微胶囊乳液静置40h;用真空抽滤泵对相变微胶囊乳液进行过滤,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各洗涤5次,然后放置于温度为48℃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40h,制备出相变微胶囊。
实施例4
按质量比为1:2.00分别称取正十八烷、硬脂酸丙酯;将称取的正十八烷和硬脂酸丙酯混合均匀,制备出芯材;按质量比为24:1: 1分别称取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将称取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混合后形成混合物;称取二乙烯基砜,二乙烯基砜与混合物的质量比为0.015:1;将混合物与称取的二乙烯基砜混合均匀,制备得到壁材;将制备出的芯材与壁材混合均匀形成芯材-壁材混合体,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是3.0:1;采用热水浴将芯材-壁材混合体加热到45℃,在水浴加热的过程中采用磁力器搅拌芯材-壁材混合体60min,制备出油相A;
称取丙烯酸聚醚磷酸酯,丙烯酸聚醚磷酸酯与壁材的质量比为 0.040:1;称取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与芯材的质量比为100:30;将称取的丙烯酸聚醚磷酸酯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水相B;
将油相A一次性添加入到水相B中,形成油水混合物;于室温条件下,采用超声分散仪将油水混合物超声分散30min,得到O/W型预乳液;
将O/W型预乳液倒入到三口烧瓶中,将三口烧瓶放置于热水浴中加热至80℃,在加热的过程中,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搅拌三口烧瓶内的O/W型预乳液,搅拌速率为250rpm;取18mL、质量浓度为 6.26g/L的引发剂,控制将引发剂于55min内逐步滴加到三口烧瓶中与O/W型预乳液混合,于80℃水浴条件下,继续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搅拌引发剂和O/W型预乳液7h,使两种物质充分混合,制备得到相变微胶囊乳液;
将相变微胶囊乳液静置48h;用真空抽滤泵对相变微胶囊乳液进行过滤,得到沉淀物;将沉淀物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各洗涤5次,然后放置于温度为5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48h,制备出相变微胶囊。
本发明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制备的出相变微胶囊壁材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不会释放甲醛等有害气体,环保安全;此外,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制备出尺寸小且均匀的相变微胶囊。

Claims (8)

1.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利用正烷烃、硬脂酸烷基酯制备芯材;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和交联剂制备出壁材,将芯材与壁材混合制备出油相A,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1、按质量比为1:0.67~2.00分别称取正烷烃、硬脂酸烷基酯;将称取的正烷烃和硬脂酸烷基酯混合均匀,制备出芯材;
按质量比为12~24:1:1分别称取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将称取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混合后形成混合物;
称取交联剂,交联剂与混合物的质量比为0.002~0.015:1;
将形成的混合物与称取的交联剂混合均匀,制备出壁材;
步骤1.2、将经步骤1.1制备出的芯材与壁材混合均匀,形成芯材-壁材混合体;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是0.5~3.0:1;
步骤1.3、采用热水浴将经步骤1.2得到的芯材-壁材混合体加热到35℃~45℃,在水浴加热的过程中采用磁力器搅拌芯材-壁材混合体30min~60min,制备出油相A;
步骤2、分别称取反应性乳化剂和去离子水,将反应性乳化剂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出水相B;
步骤3、将经步骤1制备出的油相A添加到经步骤2制备出的水相B中,形成油水混合物,采用超声分散仪对油水混合物进行超声分散,得到O/W型预乳液;
步骤4、将经步骤3得到的O/W型预乳液进行水浴加热,并向O/W型预乳液中添加引发剂,制备出相变微胶囊乳液,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4.1、将经步骤3得到的O/W型预乳液倒入到三口烧瓶中,将三口烧瓶放置于热水浴中采用水浴加热至70℃~80℃,在加热的过程中,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搅拌三口烧瓶内的O/W型预乳液;
步骤4.2、经步骤4.1后,取12mL~18mL引发剂,控制将引发剂于60min~90min内逐步滴加到三口烧瓶中与O/W型预乳液混合,然后于70℃~80℃热水浴条件下,继续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搅拌引发剂和O/W型预乳液3h~7h,使两种物质充分混合,制备出相变微胶囊乳液;
步骤5、将经步骤4得到的相变微胶囊乳液静置后进行过滤,将过滤得到的沉淀物依次进行洗涤、烘干,最后得到相变微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正烷烃为正十六烷、正十八烷或正二十烷;
所述硬脂酸烷基酯为硬脂酸乙酯、硬脂酸丙酯或硬脂酸丁酯;
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二乙烯基砜或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2.1、称取反应性乳化剂,反应性乳化剂与经步骤1.1得到的壁材的质量比为0.015~0.040:1;
称取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与经步骤1.1制备得到的芯材的质量比为100:3~30;
步骤2.2、将步骤2.1中称取的反应性乳化剂和去离子水混合,经搅拌后,反应性乳化剂完全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出水相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采用的反应性乳化剂为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或丙烯酸聚醚磷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3.1将步骤1中制备出的油相A一次性添加入到步骤2制备出的水相B中,形成油水混合物;
步骤3.2于室温条件下,采用超声分散仪将经步骤3.1制备出的油水混合物超声分散10min~30min,得到O/W型预乳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引发剂采用质量浓度为2.78g/L~6.26g/L的过硫酸钾水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控制搅拌速率为200rpm~250rp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5.1、将经步骤4得到的相变微胶囊乳液静置24h~48h;
步骤5.2、经步骤5.1静置后,用真空抽滤泵对相变微胶囊乳液进行过滤,得到沉淀物;
步骤5.3、先将经步骤5.2得到的沉淀物分别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3~5次,然后将其放置于温度为45℃~5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48h,制备出相变微胶囊。
CN201510447788.5A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 Active CN1050387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47788.5A CN105038714B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47788.5A CN105038714B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8714A CN105038714A (zh) 2015-11-11
CN105038714B true CN105038714B (zh) 2018-10-16

Family

ID=54445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47788.5A Active CN105038714B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387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8519B (zh) * 2017-05-16 2020-04-24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窄粒径分布的有机相变材料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42316B (zh) * 2019-10-31 2023-07-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391148A (zh) * 2020-11-17 2021-02-23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高导热和高焓值复合相变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12321775B (zh) * 2020-12-02 2022-11-25 陕西科技大学 反应性聚硅氧烷改性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及制备方法
CN112812896B (zh) * 2020-12-29 2022-03-25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皮具清洁剂制备方法、清洁剂及清洁湿巾
CN114381238A (zh) * 2022-01-10 2022-04-22 无锡万斯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相变材料微胶囊及其制备工艺以及包含该材料的枕头
CN113980656A (zh) * 2021-12-01 2022-01-2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微胶囊相变蓄冷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452907B (zh) * 2021-12-29 2023-04-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固井水泥环控温及自修复用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29108B (zh) * 2022-06-09 2023-09-15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导热增强型有机相变微胶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260997B (zh) * 2022-09-02 2024-05-0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纳米ZnO@ZIF-8@SiO2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84255A (zh) * 2022-09-30 2023-01-10 河南京华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压裂用聚丙烯酰胺稠化剂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18155A (ko) * 2001-08-27 2003-03-06 주식회사 에네트 에멀젼법을 이용한 상전이물질의 마이크로캡슐화 방법
CN1693317A (zh) * 2005-05-11 2005-11-09 浙江大学 水溶性引发剂引发活性细乳液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的方法
CN101701146A (zh) * 2009-10-22 2010-05-05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相变材料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3671A (zh) * 2011-03-02 2012-09-0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复杂结构的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3049A (zh) * 2014-11-10 2015-03-1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通过悬浮聚合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
CN104437281A (zh) * 2014-11-10 2015-03-25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中空微球微结构调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18155A (ko) * 2001-08-27 2003-03-06 주식회사 에네트 에멀젼법을 이용한 상전이물질의 마이크로캡슐화 방법
CN1693317A (zh) * 2005-05-11 2005-11-09 浙江大学 水溶性引发剂引发活性细乳液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的方法
CN101701146A (zh) * 2009-10-22 2010-05-05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相变材料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3671A (zh) * 2011-03-02 2012-09-0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复杂结构的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3049A (zh) * 2014-11-10 2015-03-1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通过悬浮聚合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
CN104437281A (zh) * 2014-11-10 2015-03-25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中空微球微结构调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正十二醇相变储热微/纳米胶囊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研究;余飞;《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20110515(第05期);第B020-33页 *
相变蓄能材料的微胶囊化研究;王懿等;《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20070319;第601-60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8714A (zh)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38714B (zh) 一种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方法
CN105056854B (zh) 一种纳米TiO2改性复合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8329438A (zh) 一种高耐酸水性环氧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1540B (zh) 一种疏水性mma树脂地坪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7675B (zh) 一种具有核壳双交联结构的聚丙烯酸木器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43052C (zh) 纳米级交联聚苯乙烯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5254792B (zh) 一种改性腰果酚衍生物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78867A (zh) 外墙涂料用核壳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44751A (zh) 一种微米级交联聚合物空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89208B (zh) 一种简便环保的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JP2020510745A (ja) 親水性ポリマーを含有する高内相エマルションから調製する多孔性架橋親水性ポリマー材料
CN104418966A (zh) 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5771B (zh) 一种水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99785B (zh) 一种脱模剂的制备方法
CN103936918A (zh) 吸水性丙烯酸酯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58133B (zh) 一种替代pva胶棉的丙烯酸酯泡沫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54317A (zh) 超高孔隙率聚丙烯酸酯类多孔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788597B (zh) 一种苯乙烯马来酸酐酯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7418351B (zh) 一种单组份水溶性免离型电化铝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0131A (zh) 环氧酯树脂水分散体与丙烯酸树脂的杂化乳液的制备方法
EP1395629A1 (en) Uncrosslinked foams made from emulsions
CN108219186A (zh) 基于聚乳酸诱导增稠效应制备微小孔径含氟多孔材料
CN108299588A (zh) 一种耐低温振动阻尼水性聚合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8311B (zh) 环氧-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4727A (zh) 一种核壳型弹性乳液、含该种乳液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