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9044A - 触摸面板基板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摸面板基板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9044A
CN105009044A CN201480012323.0A CN201480012323A CN105009044A CN 105009044 A CN105009044 A CN 105009044A CN 201480012323 A CN201480012323 A CN 201480012323A CN 105009044 A CN105009044 A CN 105009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lectrode
conductor lines
intersection point
t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23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09044B (zh
Inventor
木田和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009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9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09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90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提供提高面内的光透射率的均匀性的触摸面板基板和使用其的电子设备。第1传感电极(11)具有第1突出部(15),第1突出部(15)包含导体线的交点部,第2传感电极(21)具有第2突出部(25),第2突出部(25)包含导体线的交点部,第1传感电极(11)和第2传感电极(21)配置成在俯视时第1突出部(15)和第2突出部(25)交错地啮合。

Description

触摸面板基板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面板基板和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触摸面板的传感电极,例如使用ITO(氧化铟)等透明电极。然而,在大画面的触摸面板的情况下,存在由ITO形成的传感电极的电阻变大,检测的灵敏度降低的问题。
因此,已知使用形成为网眼状的导体线作为传感电极,由此确保充分的光透射率并且降低传感电极的电阻的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有如下方案:制成网眼状的网状图案,以分离线不明显的方式将网状图案分离,由此形成触摸面板的传感电极。
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形成传感电极的情况下,在传感电极和传感电极之间有间隙,因此光的透射率部分地增大。由此,在将触摸面板和显示装置组合的电子设备中,视觉识别到与上述间隙相应的花纹,显示图像的显示质量降低。
因此,在使用形成为网眼状的导体线作为传感电极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检测面的光透射率均匀,优选地将导体线形成为均匀的网眼状。
图22~24是用于说明专利文献2的触摸面板用导电性膜的图。图22是表示形成于第1导电性膜的第1导电图案的俯视图,图23是表示形成于第2导电性膜的第2导电图案的俯视图,图24是将第1导电性膜和第2导电性膜贴合后的层叠导电性膜的俯视图。
如图22所示,第1导电部514A具有:第1导电图案520A,其在图中m方向上延伸,包括金属细线516;以及第1辅助图案540A,其排列在第1导电图案520A的周围。第1导电图案520A是将2个以上的第1大格子530A连接起来构成的,各第1大格子530A是将2个以上的小格子550组合起来构成的。
另外,如图23所示,第2导电部514B具有:第2导电图案520B,其在图中n方向上延伸,包括金属细线516;以及第2辅助图案540B,其排列在第2导电图案520B的周围。
第2导电图案520B是将2个以上的第2大格子530B连接起来构成的,各第2大格子530B是将2个以上的小格子550组合起来构成的。
在将上述构成的第1导电性膜510A和第2导电性膜510B贴合起来作为层叠导电性膜500时,在俯视时,形成第1辅助图案540A和第2辅助图案540B相对而组合的图案560。其结果是,当从上方观看层叠导电性膜500时,如图24所示,成为铺满许多小格子550的形态,第1大格子530A和第2大格子530B的边界变得不明显,视觉识别性提高。
专利文献3也同样记载有如下方案:在将2个导电片贴合时,在俯视时,成为排列有许多小格子的形态,第1大格子和第2大格子的边界变得不明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1-59771号公报(2011年3月24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2-108845号公报(2012年6月7日公开)”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2-14669号公报(2012年1月19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使用专利文献2的导电性膜或者专利文献3的导电片作为触摸面板基板的电极层的情况下,有在触摸面板基板的面内光透射率不均匀的问题。该问题主要归结于2个要因。
作为第1要因,可列举电极层的错位。即,由于电极层彼此的相对的位置关系错位,俯视时在传感电极和传感电极之间产生间隙,在间隙部分光透射率变高。
图25是用于说明使用专利文献2的导电性膜作为电极层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光透射率的图,图25的(a)是2个电极层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25的(b)是2个电极层没有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如图25的(a)所示,在2个电极层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由一方电极层中包含的传感电极和另一方电极层中包含的传感电极形成在俯视时大致均匀的网眼状的导体线图案。
然而,在触摸面板基板的制造工序中,电极层彼此的相互相对的位置关系按个体产生偏差,如图25的(b)所示,在2个电极层没有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在俯视时,传感电极和传感电极分离,在两者之间产生间隙。其结果是,在俯视时,传感电极和传感电极的间隙的光透射率变高。
另外,作为触摸面板基板的面内光透射率不均匀的第2要因,可列举导体线的线宽不均匀。
有时导体线的交点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宽度形成得大。特别是,在通过蚀刻形成导体线的情况下,导体线的交点部分的线宽变粗。由此,导体线的交点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光透射率变低。
在使用专利文献2的导电性膜作为电极层的情况下,如图25所示,在俯视时在传感电极和传感电极的边界部的附近不形成导体线的交点部分,因此在上述边界部的附近光透射率变高。
如以上那样,在以往的触摸面板基板中,在触摸面板基板的面内光透射率不均匀。因此,在将触摸面板基板和显示装置组合的情况下,显示装置的显示图像的观看者视觉识别到与光透射率相应的花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提高面内的光透射率的均匀性的触摸面板基板和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方式的触摸面板基板具有以隔着绝缘层相互相对的方式设置的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电极层中排列有包括形成为网眼状的导体线的多个第1电极,在上述第2电极层中排列有包括形成为网眼状的导体线的多个第2电极,上述第1电极在俯视时与上述第2电极的外缘部并置的部分具有向该第2电极侧突出的多个第1突出部,上述第1突出部包含交点部,上述交点部是上述导体线交叉的部分,上述第2电极在俯视时与上述第1电极的外缘部并置的部分具有向该第1电极侧突出的多个第2突出部,上述第2突出部包含交点部,上述交点部是上述导体线交叉的部分,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配置成在俯视时上述第1突出部和上述第2突出部交错地啮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能提供提高面内的光透射率的均匀性的触摸面板基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子设备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基板的第1电极层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基板的第2电极层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将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重叠时的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基板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第1电极层的详细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第2电极层的详细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将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重叠时的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基板的详细构成的俯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基板的光透射率的图,(a)是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b)是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没有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基板的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的交叉部的俯视图,并且是图7的框包围区域Q的放大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第1电极层的详细构成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第2电极层的详细构成的俯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光透射率的图,(a)是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b)是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没有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光透射率的图,(a)是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b)是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没有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光透射率的图,(a)是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b)是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没有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变形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光透射率的图,(a)是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b)是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没有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6是第1传感电极和第2传感电极的边界部分的俯视图和边界部分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触摸面板基板的光透射率的图,(a)是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b)是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没有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触摸面板基板的第1电极层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触摸面板基板的第2电极层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将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重叠时的实施方式3的触摸面板基板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触摸面板基板的第1传感电极和第2传感电极的交叉部的俯视图,并且是图20的框包围区域R的放大图。
图22是表示形成于专利文献1的第1导电性膜的第1导电图案的俯视图。
图23是表示形成于专利文献1的第2导电性膜的第2导电图案的俯视图。
图24是将专利文献1的第1导电性膜和第2导电性膜贴合后的层叠导电性膜的俯视图。
图25是用于说明使用专利文献2的导电性膜作为电极层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光透射率的图,(a)是2个电极层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b)是2个电极层没有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基于图1~9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具备触摸面板基板2和显示装置3。
能使用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各种显示装置作为显示装置3。显示装置3具有:显示面板4;以及背光源5,其设置在显示面板4的背面侧(显示面的相反侧),将光照射到显示面板4。此外,显示装置3还具有用于控制在显示面板4的显示面上显示的图像的各种驱动电路(未图示)。
<触摸面板基板>
触摸面板基板2是设置于显示面板4的显示面侧(用户侧)的静电电容型的触摸面板基板。触摸面板基板2具备基板6、第1电极层10、第2电极层20、第1保护层8以及第2保护层7。在基板6的前面侧的面上形成第1电极层10,在基板6的背面侧的面上形成第2电极层20。即,第1电极层10和第2电极层20以夹着基板6相对的方式设置在相互不同的平面上。
基板6能由玻璃或者塑料膜等绝缘体形成,作为将第1电极层10和第2电极层20绝缘的绝缘层发挥功能。
在第1电极层10的前面侧设置有第1保护层8。在第2电极层20的背面侧设置有第2保护层7。
第1保护层8是检测对象物所接触的面,能由玻璃或者塑料膜等透光性的绝缘体形成。另外,第2保护层7同样也能由玻璃或者塑料膜等透光性的绝缘体形成。例如,第2保护层7可以粘接在显示面板4上。
<电极层>
以下,具体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基板2的第1电极层10和第2电极层20的构成。触摸面板基板2具有第1电极层10和第2电极层20在俯视时相互重叠的结构。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基板2的第1电极层10的构成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基板的第2电极层20的构成的俯视图。
如图2所示,第1电极层10具有在图中横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1传感用的电极(以下,称为第1传感电极11)。第1传感电极11(第1电极)具有如下结构:具有作为四边形的电极的多个格子电极12(第1格子电极),相邻的格子电极12经由顶点部分连接。
如图3所示,第2电极层20具有在图中纵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2传感用的电极(以下,称为第2传感电极21)。第2传感电极21(第2电极)具有如下结构:具有作为四边形的电极的多个格子电极22(第2格子电极),相邻的格子电极22经由顶点部分连接。
图4是表示将第1电极层10和第2电极层20重叠时的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基板2的构成的俯视图。
如图4所示,触摸面板基板2具有第1电极层10和第2电极层20以在俯视时第1传感电极11和第2传感电极21交叉的方式隔着基板6重叠的结构。另外,在俯视时,在格子电极12彼此之间配置格子电极22,在格子电极22彼此之间配置格子电极12。
另外,如图4中虚线框包围区域P所示,在俯视时,第1传感电极11的外缘部和第2传感电极21的外缘部并置。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基板2具有菱形图案的第1传感电极11和第2传感电极21。各第1传感电极11和各第2传感电极21与位置检测电路30连接。
在第1传感电极11和第2传感电极21之间形成静电电容。通过使人的手指等检测对象物接触触摸面板基板2的表面来使该静电电容的值变化。通过由位置检测电路30检测静电电容的值的变化,能确定检测对象物在触摸面板基板2的表面(第1保护层8)的接触位置。
例如,将驱动电压施加给第1传感电极11,测量第2传感电极21的电压的变化,由此确定静电电容的值发生变化的第1传感电极11(行)和第2传感电极21(列)。
此外,能使用已知的电路作为用于检测检测对象物的坐标位置的位置检测电路30。
以下,具体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基板2的第1传感电极11和第2传感电极21的更详细的构成。
<第1传感电极>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1电极层10的详细构成的俯视图。
在第1电极层10中排列有多个第1传感电极11,各第1传感电极11具有以具有网眼状的方式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第1导体线13(导体线)。1个第1传感电极11中包含的第1导体线13与其它第1传感电极11中包含的第1导体线13绝缘。
通过将第1导体线13形成网眼状,形成作为2根第1导体线13相互交叉的部分的交点部(十字部,交叉部)。
第1传感电极11具有外缘形状为大致四边形的多个格子电极12和将格子电极12彼此电连接的第1连接部14,多个格子电极12经由第1连接部14串联地连接而构成。
在各格子电极12中,通过将第1导体线13形成网眼状,构成许多单位格子(最小单位的格子,最小面积的四边形)。另外,在各格子电极12中,由许多单位格子构成1个大格子(最大面积的四边形)。在各大格子中,交点部有规则地配置为矩阵状。
另外,格子电极12除了具备上述大格子以外还具备多个第1突出部15。
(第1突出部)
在格子电极12的外缘部设置有多个第1突出部15。第1突出部15是从大格子向第2传感电极21侧突出的部分,在大格子的周围以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
第1突出部15包括:包含单位格子的一边的第1导体线13;以及与该第1导体线13交叉的第1导体线13。
即,第1突出部15包括形成十字架形状的2根第1导体线13。因此,第1突出部15包含作为2根第1导体线13相互交叉的部分的交点部。
(第1连接部)
第1连接部14包括第1导体线13,通过将构成格子电极12的第1导体线13延长作为第1连接部14。
如图5所示,第1连接部14除了具有2根第1导体线13以外,还具有与该第1导体线13交叉的2根辅助配线16。
由此,在第1连接部14中,形成2个交点部。第1连接部14的交点部以与大格子的交点部的排列间隔等间隔的方式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传感电极11中,第1连接部14包括2根第1导体线13,但是也可以包括1根第1导体线13或者3根以上的第1导体线13。
<第2传感电极>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2电极层20的详细构成的俯视图。
在第2电极层20中排列有多个第2传感电极21,各第2传感电极21具有以具有网眼状的方式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第2导体线23(导体线)。1个第2传感电极21中包含的第2导体线23与其它第2传感电极21中包含的第2导体线23绝缘。
通过将第2导体线23形成网眼状,形成作为2根第2导体线23相互交叉的部分的交点部(十字部,交叉部)。
第2传感电极21具有外缘形状为大致四边形的多个格子电极22和将格子电极22彼此电连接的第2连接部24,多个格子电极22经由第2连接部24串联地连接而构成。
在各格子电极22中,通过将第2导体线23形成网眼状,构成许多的单位格子(最小单位的格子,最小面积的四边形)。另外,在各格子电极22中,由许多单位格子构成1个大格子(最大面积的四边形)。在各大格子中,交点部有规则地配置为矩阵状。
另外,格子电极22除了具备上述大格子以外还具备多个第2突出部25。
(第2突出部)
在格子电极22的外缘部设置有多个第2突出部25。第2突出部25是从大格子向第1传感电极11侧突出的部分,以在大格子的周围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
第2突出部25包括:包含单位格子的一边的第2导体线23;以及与该第2导体线23交叉的第2导体线23。
即,第2突出部25包括形成十字架形状的2根第2导体线23。因此,第2突出部25包含作为2根第2导体线23相互交叉的部分的交点部。
(第2连接部)
第2连接部24包括第2导体线23,通过将构成格子电极22的第2导体线23延长作为第2连接部24。
如图6所示,第2连接部24除了具有2根第2导体线23以外,还具有与该第2导体线23交叉的2根辅助配线26。
由此,在第2连接部24中,形成2个交点部。第2连接部24的交点部以与大格子的交点部的排列间隔等间隔的方式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2传感电极21中,第2连接部24包括2根第2导体线23,但是也可以包括1根第2导体线23或者3根以上的第2导体线23。
(导体线的形成方法)
在此,能使用金属等电阻低的材料作为第1导体线13和第2导体线23。例如能通过在基板6上蚀刻第1导体线13和第2导体线23而形成第1传感电极11和第2传感电极21。
具体地说,通过在基板6上形成铜等薄膜,使用具有网眼状的遮光部的掩模对该薄膜进行蚀刻,形成具有网眼状的铜配线图案的传感电极。
或者,也可以预先蚀刻第1导体线13和第2导体线23,形成第1传感电极11和第2传感电极21后,将第1传感电极11和第2传感电极21贴合到基板6。
而且,第1导体线13和第2导体线23的形成方法不限于蚀刻,也能用其它方法形成。
<传感电极的透射率均匀性>
图7是表示将第1电极层10和第2电极层20重叠时的触摸面板基板2的详细构成的俯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基板2的光透射率的图,图8的(a)是第1电极层10和第2电极层20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2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8的(b)是第1电极层10和第2电极层20没有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2的一部分的俯视图。此外,图8的(a)是图7的虚线框包围区域P的放大图。
如图7所示,通过使第1电极层10和第2电极层20重叠,在格子电极12彼此之间配置格子电极22,在格子电极22彼此之间配置格子电极12。另外,在俯视时,第1连接部14和第2连接部24相互重叠。
而且,如图8的(a)所示,在第1传感电极11和第2传感电极21的边界部分,第1突出部15和第2突出部25交错地啮合。更具体地说,第2突出部25嵌入相邻的2个第1突出部15之间,第1突出部15嵌入相邻的2个第2突出部25之间。
由此,在俯视时,第1突出部15的交点部和第2突出部25的交点部排列在一直线上。即,第1突出部15的交点部和第2突出部25的交点部形成嵌套状。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基板2中,由第1导体线13和第2导体线23形成在俯视时均匀的网眼状的导体线图案(网状图案)。
而且,利用第1传感电极11的大格子的交点部、第1突出部15的交点部、第1连接部14的交点部、第2传感电极21的大格子的交点部、第2突出部25的交点部、第2连接部24的交点部,使得在俯视时交点部排列成均匀的矩阵状。
(线宽的不均匀)
在通过蚀刻形成导体线的情况下,在交点部产生菱角形状的蚀刻残余,导体线的交点部的线宽变粗。因此,交点部的导体线密度变高,光透射率降低。
在以往的触摸面板中,如图25的(a)所示,在俯视时在传感电极和传感电极的边界部的附近不形成导体线的交点部,因此在上述边界部的附近,与其它部分相比,光透射率变高,视觉识别到与边界部相应的花纹。
与此相对,如图8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基板2在第1传感电极11和第2传感电极21的边界部的附近也形成交点部,如图7所示,在俯视时交点部排列成均匀的矩阵状。
因此,即使在导体线的交点部比其它部分形成得粗的情况下,在触摸面板基板2的面内也能使光透射率均匀。
(电极层的错位)
如上述那样,在以往的触摸面板基板2中,如图25的(b)所示,在2个电极层没有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在俯视时,在传感电极和传感电极之间容易形成间隙,该间隙的光透射率变高,会看到与间隙相应的花纹。另外,上述间隙导致光透射率高的部位直线地形成,因此容易视觉识别到与间隙相应的花纹。
与此相对,如图8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基板2即使在第1电极层10和第2电极层20没有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由于形成有第1突出部15和第2突出部25,因此在第1传感电极11和第2传感电极21之间也难以形成间隙。
另外,能避免在俯视时配置交点部的部位和没有配置交点部的部位一样地配置,减轻周期结构。换言之,能避免没有配置交点部的部位直线地形成。因此,能减小导体线密度高而光透射率低的部位和导体线密度低而光透射率高的部位的光透射率的差。
因此,即使在2个电极层没有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也能确保触摸面板基板2的面内的光透射率的均匀性。
<辅助配线>
图9是表示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的交叉部的俯视图,并且是图7的框包围区域Q的放大图。此外,在图9中,为了说明,使第1导体线13和第2导体线23的线宽不同来进行图示。
如图9所示,在俯视时,辅助配线16与构成第2连接部24的第2导体线23重叠,辅助配线26与构成第1连接部14的第1导体线13重叠。
在第1电极层10和第2电极层20没有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辅助配线16和第2导体线23不重叠,另外,辅助配线26和第1导体线13不重叠。
在该情况下,在第1连接部14和第2连接部24的交叉部,俯视时的导体线的密度变高,与其它部分相比光透射率变低。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辅助配线16、26优选尽可能短。例如,辅助配线16、26能短于构成第1突出部15和第2突出部25的交点的导体线中的短的一方导体线的长度。另外,例如,本实施方式的辅助配线16、26也可以为单位格子的一边的长度的一半以下。
由此,在由于第1电极层10和第2电极层20的错位,辅助配线16和第2导体线23不重叠,辅助配线26和第1导体线13不重叠的情况下,也能抑制第1连接部14和第2连接部24的交叉部的光透射率的增大。
〔变形例〕
基于图10~15说明本发明的触摸面板基板2的变形例。此外,为了说明方便,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构件附上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连接部的变形例)
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基板2在第1连接部14是2根辅助配线16与1根第1导体线13交叉的构成,在第2连接部24是2根辅助配线26与1根第2导体线23交叉的构成,但是不限于此。
图10是表示变形例的第1电极层10A的详细构成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变形例的第2电极层20A的详细构成的俯视图。
如图10所示,在第1电极层10A的第1连接部14A,具有2根第1导体线13,以与各第1导体线13交叉的方式形成有辅助配线16A。
同样地,如图11所示,在第2电极层20A的第2连接部24A,具有2根第2导体线23,以与各第2导体线23交叉的方式形成有辅助配线26A。
在上述构成中也是,通过使第1电极层10A和第2电极层20A重叠,从而利用第1传感电极11A的大格子的交点部、第1突出部15的交点部、第1连接部14A的交点部、第2传感电极21A的大格子的交点部、第2突出部25的交点部、第2连接部24A的交点部,使得在俯视时交点部排列成均匀的矩阵状。
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基板2同样,在触摸面板基板的面内能使光透射率均匀。
(突出部的变形例)
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基板2的第1突出部15包括形成十字架形状的2根第1导体线13,但是不限于此。
图12~15分别是用于说明变形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光透射率的图,图12~15的(a)是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12~15的(b)是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没有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如图12所示,第1突出部15B包含从大格子突出的1个单位格子,在单位格子的外侧的2个顶点,具有2个交点部。
另外,如图13所示,第1突出部15C包含从大格子向外侧并排地突出的2个单位格子,在2个单位格子中的外侧的单位格子的4个顶点,具有4个交点部。
另外,如图14所示,第1突出部15D包含从大格子突出的2行2列的4个单位格子,在外侧的单位格子的6个顶点,具有6个交点部。
另外,如图15所示,第1突出部15E包含从大格子突出的3个单位格子和进一步向其外侧突出的1个单位格子,在单位格子的6个顶点,具有6个交点部。
如以上那样,能采用各种形状作为第1突出部的形状。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省略了第2突出部的说明,但是能采用与第1突出部相同的形状。
<传感电极的端部>
基于图16说明传感电极的端部的导体线图案。图16是第1传感电极11F和第2传感电极21F的边界部分的俯视图和边界部分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为了说明,将单位格子的一边的长度设为W,将从第1导体线13的交点到第1导体线13的顶端为止的第1导体线13的长度设为L1,将从第2导体线23的交点到第2导体线23的顶端为止的第2导体线23的长度设为L2。
如图16所示,将导体线的交点的附近的与导体线的线宽相比宽度加大的部分作为加宽部。俯视时的加宽部的形状为大致四边形,其对角线与导体线平行。另外,加宽部的对角方向的宽度为约80μm,从加宽部的中心到加宽部的顶点的宽度为40μm。
因此,在考虑了加宽部的宽度的情况下,为了使传感电极的边界部分的第2导体线23的顶端从加宽部向第1传感电极21F侧突出,需要将L2设为40μm以上。
另外,在通过蚀刻形成导体线的情况下,有时由于蚀刻而导体线的顶端后退。因此,优选地要考虑由蚀刻引起的后退宽度(例如10μm~30μm程度)来设计导体线图案。
因此,在考虑了加宽部的幅和由蚀刻引起的后退宽度(10μm)的情况下,为了传感电极的边界部分的第2导体线23的顶端从加宽部向第1传感电极21F侧突出,优选地将L2设为50μm以上。另外,同样,优选地将L1设为50μm以上。而且,为了在传感电极的边界部分使第1导体线13和第2导体线23不重叠,优选地将L1和L2设为50μm以上(W-50)μm以下。
〔实施方式2〕
以下基于图17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此外,为了说明方便,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构件附上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图17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基板2的光透射率的图,图17的(a)是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102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17的(b)是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没有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的触摸面板基板102的一部分的俯视图。此外,图17是与图8对应的图。
<突出部>
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基板102具备第1突出部115和第2突出部125。
第1突出部115包含从格子电极112的大格子突出的单位格子(第1单位格子)。该单位格子的外侧的2个顶点中的一个顶点是作为2根第1导体线13相互交叉的部分的交点部,而对于另一个顶点,2根第1导体线13不相互交叉,形成1个角部。
同样地,第2突出部125包含从格子电极122的大格子突出的单位格子(第2单位格子)。该单位格子的外侧的2个顶点中的一个顶点是作为2根第2导体线23相互交叉的部分的交点部,而对于另一个顶点,2根第2导体线23不相互交叉,形成1个角部。
并且,在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在俯视时,第1突出部115的交点部和第2突出部125的角部重叠,第2突出部125的交点部和第1突出部115的角部重叠。
由此,与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基板2同样,在俯视时交点部排列成均匀的矩阵状。
在通过蚀刻形成导体线的情况下,导体线的交点部的线宽变粗,但是在角部不变粗。因此,不会由于角部而使光透射率部分地降低。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基板102包含第1突出部115和第2突出部125具备角部的单位格子。因此,如图17的(b)所示,在第1传感电极111和第2传感电极121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下,能更有效地抑制该间隙部分的导体线的密度的降低。由此,能效率良好地解除传感电极的边界部的视觉识别性的问题。
〔实施方式3〕
以下基于图18~图21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此外,为了说明方便,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构件附上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电极层>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基板202的第1电极层210的构成的俯视图,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基板202的第2电极层220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将第1电极层210和第2电极层220重叠时的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基板202的构成的俯视图。
如图18所示,第1电极层210具有在图中横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1传感电极211。第1传感电极211具有长条形状(长方形状),相邻的第1传感电极211相互具有规定的间隔地排列。
如图19所示,第2电极层220具有在图中纵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2传感电极221。第2传感电极221具有规定的间隔地排列。第2传感电极221的外缘形状为作为分支的多个长方形形成于作为轴的长方形的形状。换言之,第2传感电极221的外缘形状为在长条形状的长边侧设置有长方形状的多个凹部的形状。
在各第2传感电极221中,相互相邻的凹部彼此的间隔与相互相邻的第1传感电极211彼此的间隔相同。
如图20所示,触摸面板基板202具有以俯视时在图中X方向上延伸的第1传感电极211和在图中Y方向上延伸的第2传感电极221交叉的方式,另外,以第1传感电极211与第2传感电极221的凹部重叠的方式,第1电极层210和第2电极层220隔着基板6重叠的结构。
此时,如图中虚线框包围区域R所示,在俯视时,第1传感电极211的外缘部的一部分和第2传感电极221的外缘部的一部分并置。
更具体地说,在俯视时,第1传感电极211的外缘部中的与图中X方向平行的边和第2传感电极221的外缘部中的与图中X方向平行的边相互接近地设置。
图21是表示第1传感电极和第2传感电极的交叉部的俯视图,并且是图20的框包围区域R的放大图。在图21中,为了说明,使第1导体线13和第2导体线23的线宽不同来进行图示。
如图2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基板202与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基板2同样,第1传感电极211和第2传感电极221的格子电极具备突出部。
由此,在虚线框包围区域R中,如图21所示,在第1传感电极211和第2传感电极221的边界部分,第1突出部15和第2突出部25啮合。
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基板2同样,在触摸面板基板202的面内能使光透射率均匀,而且,即使在2个电极层没有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也能确保触摸面板基板202的面内的光透射率的均匀性。
在此,将第1传感电极211中的在俯视时与第2传感电极221交叉的部分作为第1交叉部,将第2传感电极221中的在俯视时与第1传感电极211交叉的部分作为第2交叉部。
如图21所示,第1交叉部具有第1导体线13和与该第1导体线13交叉的辅助配线216。另外,第2交叉部具有第2导体线23和与该第2导体线23交叉的辅助配线226。并且,在俯视时,辅助配线216与第2导体线23重叠,辅助配线226与第1导体线13重叠。与实施方式1的触摸面板基板2的辅助配线16、26同样,辅助配线216、226优选尽可能短。例如,辅助配线216、226能短于构成第1突出部215和第2突出部225的交点的导体线中的短的一方导体线的长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基板202中,由第1导体线13和第2导体线23形成在俯视时均匀的网眼状的导体线图案(网状图案)。
而且,在第1传感电极211和第2传感电极221的交叉部,利用第1交叉部的交点部和第2交叉部的交点部,使得在俯视时交点部排列成均匀的矩阵状。
由此,在触摸面板基板202整体中,利用第1传感电极211的全部的交点部和第2传感电极221的全部的交点部,使得在俯视时交点部排列成均匀的矩阵状。
因此,在导体线的交点部比其它部分形成得粗的情况下,在触摸面板基板202的面内能使光透射率均匀。
此外,只要俯视时交点部排列成均匀的矩阵状即可,辅助配线216和辅助配线226的配置图案是任意的。例如,可以不形成辅助配线216,仅形成辅助配线226。
〔总结〕
本发明的方式1的触摸面板基板(2)具有以隔着绝缘层(基板6)相互相对的方式设置的第1电极层(10、10A、210)和第2电极层(20、20A、220),在上述第1电极层中排列有包括形成为网眼状的导体线(第1导体线13)的多个第1电极(第1传感电极11、11A、111、211),在上述第2电极层中排列有包括形成为网眼状的导体线(第2导体线23)的多个第2电极(第2传感电极21、21A、121、221),上述第1电极在俯视时与上述第2电极的外缘部并置的部分具有向该第2电极侧突出的多个第1突出部(15、15B、15C、15D、15E、115),上述第1突出部包含交点部,上述交点部是上述导体线交叉的部分,上述第2电极在俯视时与上述第1电极的外缘部并置的部分具有向该第1电极侧突出的多个第2突出部(25、25B、25C、25D、25E、125),上述第2突出部包含交点部,上述交点部是上述导体线交叉的部分,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配置成在俯视时上述第1突出部和上述第2突出部交错地啮合。
通常,在导体线的交点部,线宽变粗的情况较多。因此,在俯视时,交点部的导体线密度变高,光透射率降低。
在本发明的触摸面板基板中,根据上述构成,在俯视时,利用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在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边界部也配置交点部。由此,在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边界部不增大光透射率,在触摸面板基板的面内能使光透射率均匀。
而且,在本发明的触摸面板基板中,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以交错地啮合的方式配置,因此即使在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没有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在第1电极和第2电极之间也难以形成间隙。另外,能避免没有配置交点部的部位直线地形成。
因此,即使在2个电极层没有适当地对位的情况下,也能确保触摸面板基板的面内的光透射率的均匀性。
本发明的方式2的触摸面板基板也可以是,在上述方式1中,由上述第1电极的导体线和上述第2电极的导体线形成在俯视时均匀的网眼状的导体线图案,利用上述第1电极的交点部和上述第2电极的交点部,使得在俯视时上述交点部排列成均匀的矩阵状。
在以往的触摸面板基板中,交点部在触摸面板基板的面内没有均匀地排列,因此光透射率部分地增大。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的触摸面板基板中,根据上述构成,交点部排列成均匀的矩阵状,因此在触摸面板基板的面内能使光透射率均匀。
本发明的方式3的触摸面板基板也可以是,在上述方式1或2中,在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的边界部,上述第1突出部的交点部和上述第2突出部的交点部配置在一直线上。
根据上述构成,在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边界部也能有规则地配置交点部。由此,在触摸面板基板的面内能使光透射率均匀。
本发明的方式4的触摸面板基板也可以是,在上述方式1~3中的任一个中,上述第1电极的导体线和上述第2电极的导体线分别形成为网眼状,由此构成作为最小单位的格子的多个单位格子,上述第1突出部包含在俯视时向上述第2电极侧突出的第1单位格子,上述第1突出部在上述第1单位格子的顶点包含:上述交点部;以及上述导体线不交叉的角部,上述第2突出部包含在俯视时向上述第1电极侧突出的第2单位格子,上述第2突出部在上述第2单位格子的顶点包含:上述交点部;以及上述导体线不交叉的角部,在俯视时,上述第1突出部的上述角部和上述第2突出部的上述交点部重叠,上述第2突出部的上述角部和上述第1突出部的上述交点部重叠。
根据上述构成,在第1电极和第2电极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情况下,能更有效地抑制间隙部分的导体线的密度的降低。由此,能效率良好地解除电极的边界部的视觉识别性的问题。
本发明的方式5的触摸面板基板也可以是,在上述方式1~4中的任一个中,上述第1电极的导体线和上述第2电极的导体线分别形成为网眼状,由此构成作为最小单位的格子的多个单位格子,在将上述单位格子的一边的长度设为W的情况下,从上述第1突出部的交点部到该第1突出部的顶端部为止的上述导体线的长度为50μm以上(W-50)μm以下。
本发明的方式6的触摸面板基板也可以是,在上述方式1~5中的任一个中,上述第1电极具有:作为四边形的电极的多个第1格子电极(格子电极12);以及将上述第1格子电极彼此电连接的第1连接部(14、14A),上述第2电极具有:作为四边形的电极的多个第2格子电极(格子电极22);以及将上述第2格子电极彼此电连接的第2连接部(24、24A),上述第1连接部和上述第2连接部中的至少任一方包含上述交点部,上述第1连接部和上述第2连接部在俯视时相互重叠,由此,在俯视时上述交点部排列成均匀的矩阵状。
根据上述构成,在俯视时,在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重叠的部分也能形成交点部。因此,在触摸面板基板的面内能使光透射率均匀。
本发明的方式7的触摸面板基板也可以是,在上述方式6中,构成上述第1连接部的上述交点部的上述导体线中的短的一方导体线的长度短于构成上述第1突出部的上述交点部的上述导体线中的短的一方导体线的长度。
在俯视时,构成第1连接部的交点部的导体线与构成第2连接部的导体线重叠。
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使构成第1连接部的交点部的导体线中的短的一方导体线(辅助配线16)的长度尽可能短,由此,即使在由于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的错位,构成第1连接部的交点部的导体线中的短的一方导体线和构成第2连接部的导体线不重叠的情况下,也能抑制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的交叉部的光透射率的增大。
本发明的方式8的触摸面板基板也可以是,在上述方式1~5中的任一个中,上述第1电极具有作为在俯视时与上述第2电极交叉的部分的第1交叉部,上述第2电极具有作为在俯视时与上述第1电极交叉的部分的第2交叉部,上述第1交叉部和上述第2交叉部中的至少任一方包含上述交点部,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以在俯视时相互交叉的方式排列,由此在俯视时,上述交点部排列成均匀的矩阵状。
根据上述构成,在俯视时,在第1交叉部和第2交叉部,也能均匀地形成交点部。因此,在触摸面板基板的面内能使光透射率均匀。
本发明的方式9的触摸面板基板也可以是,在上述方式8中,构成上述第1交叉部的上述交点部的上述导体线中的短的一方导体线的长度短于构成上述第1突出部的上述交点部的上述导体线中短的一方导体线的长度。
根据上述构成,即使在由于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的错位,构成第1交叉部的交点部的导体线中的短的一方导体线和构成第2交叉部的导体线不重叠的情况下,也能抑制第1交叉部和第2交叉部的光透射率的增大。
本发明的方式10的电子设备(1)可以是,具备:上述方式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触摸面板基板;以及显示装置(3)。
根据上述构成,能提供提高面内的光透射率的均匀性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在权利要求示出的范围中作出各种变更,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而且,通过将在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组合,能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适用于具备包括导体线的电极的触摸面板基板。
附图标记说明
1  电子设备
2、102、202  触摸面板基板
3  显示装置
10、10A、210  第1电极层
11、11A、111、211  第1传感电极(第1电极)
12、112  格子电极(第1格子电极)
13  第1导体线(导体线)
14、14A  第1连接部
15、15B、15C、15D、15E、115  第1突出部
20、20A、220  第2电极层
21、21A、121、221  第2传感电极(第2电极)
22、122  格子电极(第2格子电极)
23  第2导体线(导体线)
24、24A  第2连接部
25、25B、25C、25D、25E、125  第2突出部

Claims (10)

1.一种触摸面板基板,
具有以隔着绝缘层相互相对的方式设置的第1电极层和第2电极层,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电极层中排列有包括形成为网眼状的导体线的多个第1电极,
在上述第2电极层中排列有包括形成为网眼状的导体线的多个第2电极,
上述第1电极在俯视时与上述第2电极的外缘部并置的部分具有向该第2电极侧突出的多个第1突出部,上述第1突出部包含交点部,上述交点部是上述导体线交叉的部分,
上述第2电极在俯视时与上述第1电极的外缘部并置的部分具有向该第1电极侧突出的多个第2突出部,上述第2突出部包含交点部,上述交点部是上述导体线交叉的部分,
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配置成在俯视时上述第1突出部和上述第2突出部交错地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基板,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第1电极的导体线和上述第2电极的导体线形成在俯视时均匀的网眼状的导体线图案,
利用上述第1电极的交点部和上述第2电极的交点部,使得俯视时上述交点部排列成均匀的矩阵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面板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的边界部,上述第1突出部的交点部和上述第2突出部的交点部配置在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1项所述的触摸面板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电极的导体线和上述第2电极的导体线分别形成为网眼状,由此构成作为最小单位的格子的多个单位格子,
上述第1突出部包含在俯视时向上述第2电极侧突出的第1单位格子,
上述第1突出部在上述第1单位格子的顶点包含:上述交点部;以及上述导体线不交叉的角部,
上述第2突出部包含在俯视时向上述第1电极侧突出的第2单位格子,
上述第2突出部在上述第2单位格子的顶点包含:上述交点部;以及上述导体线不交叉的角部,
在俯视时,上述第1突出部的上述角部和上述第2突出部的上述交点部重叠,上述第2突出部的上述角部和上述第1突出部的上述交点部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1项所述的触摸面板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电极的导体线和上述第2电极的导体线分别形成为网眼状,由此构成作为最小单位的格子的多个单位格子,
在将上述单位格子的一边的长度设为W的情况下,
从上述第1突出部的交点部到该第1突出部的顶端部为止的上述导体线的长度为50μm以上(W-50)μ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1项所述的触摸面板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电极具有:作为四边形的电极的多个第1格子电极;以及将上述第1格子电极彼此电连接的第1连接部,
上述第2电极具有:作为四边形的电极的多个第2格子电极;以及将上述第2格子电极彼此电连接的第2连接部,
上述第1连接部和上述第2连接部中的至少任一方包含上述交点部,
上述第1连接部和上述第2连接部在俯视时相互重叠,由此,在俯视时上述交点部排列成均匀的矩阵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面板基板,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第1连接部的上述交点部的上述导体线中的短的一方导体线的长度短于构成上述第1突出部的上述交点部的上述导体线中的短的一方导体线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1项所述的触摸面板基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电极具有作为在俯视时与上述第2电极交叉的部分的第1交叉部,
上述第2电极具有作为在俯视时与上述第1电极交叉的部分的第2交叉部,
上述第1交叉部和上述第2交叉部中的至少任一方包含上述交点部,
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以在俯视时相互交叉的方式排列,由此,在俯视时上述交点部排列成均匀的矩阵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面板基板,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第1交叉部的上述交点部的上述导体线中的短的一方导体线的长度短于构成上述第1突出部的上述交点部的上述导体线中短的一方导体线的长度。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9中的任1项所述的触摸面板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01480012323.0A 2013-03-29 2014-02-10 触摸面板基板和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090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4407 2013-03-29
JP2013074407 2013-03-29
PCT/JP2014/053061 WO2014156340A1 (ja) 2013-03-29 2014-02-10 タッチパネル基板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9044A true CN105009044A (zh) 2015-10-28
CN105009044B CN105009044B (zh) 2017-08-08

Family

ID=51623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232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09044B (zh) 2013-03-29 2014-02-10 触摸面板基板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94454B2 (zh)
CN (1) CN105009044B (zh)
WO (1) WO201415634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0965A (zh) * 2016-03-30 2018-10-23 株式会社藤仓 布线体、布线基板以及接触式传感器
WO2022121456A1 (zh) * 2020-12-07 2022-06-1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面板
CN117215434A (zh) * 2023-11-09 2023-12-12 浙江鑫柔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网格及其制备方法、触控传感器、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48953A (ja) * 2014-02-06 2015-08-2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静電容量結合方式のタッチパネル
JP6490372B2 (ja) * 2014-09-17 2019-03-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2500994B1 (ko) 2014-10-17 2023-02-16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터치 패널
US9891769B2 (en) * 2014-11-25 2018-02-13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window
JP2016206754A (ja) * 2015-04-16 2016-12-08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センサ用電極、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JP6744593B2 (ja) * 2016-09-30 2020-08-1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調光装置
KR102411682B1 (ko) * 2017-11-16 2022-06-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및 패널
US11620026B2 (en) * 2020-11-06 2023-04-04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Touch apparatu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96016A1 (en) * 2009-10-26 2011-04-28 Esat Yilmaz Sense electrode design
CN102645995A (zh) * 2011-01-26 2012-08-22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触摸屏和带触摸屏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20312677A1 (en) * 2010-01-28 2012-12-13 Fujifilm Corporation Conductive sheet, method for using conductive sheet, and touch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29935B2 (en) * 2003-06-02 2006-10-31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ensor patterns for a capacitive sensing apparatus
EP1868263A4 (en) * 2005-04-01 2009-08-12 Nissha Printing TRANSPARENT ANTENNA FOR DISPLAY, PHOTON-TRANSMITTER MEMBER FOR DISPLAY HAVING AN ANTENNA, AND ELEMENT FOR HOUSING, WITH ANTENNA
EP2113828B1 (en) * 2008-04-30 2017-10-11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screen
JP5174575B2 (ja) * 2008-07-31 2013-04-03 グンゼ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JP2011059771A (ja) 2009-09-07 2011-03-24 Hitachi Chem Co Ltd 網目状導電性パターン、導体層パターン付き基材及びタッチパネル部材
US8766105B2 (en) 2009-11-20 2014-07-01 Fujifilm Corporation Conductive sheet, method for using conductive sheet, an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JP2012014669A (ja) * 2009-11-20 2012-01-19 Fujifilm Corp 導電シート、導電シートの使用方法及び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JP4820451B2 (ja) * 2009-11-20 2011-11-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導電シートの使用方法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JP5248653B2 (ja) * 2010-05-27 2013-07-3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及び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JP2012108845A (ja) 2010-11-19 2012-06-07 Fujifilm Corp 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性フイルムを備える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性フイルム
CN103380411B (zh) * 2011-02-24 2016-10-0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电片和触控面板
JP5670827B2 (ja) * 2011-05-13 2015-02-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JP5675491B2 (ja) * 2011-05-13 2015-02-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JP5698103B2 (ja) * 2011-10-27 2015-04-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イルム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96016A1 (en) * 2009-10-26 2011-04-28 Esat Yilmaz Sense electrode design
US20120312677A1 (en) * 2010-01-28 2012-12-13 Fujifilm Corporation Conductive sheet, method for using conductive sheet, and touch panel
CN102645995A (zh) * 2011-01-26 2012-08-22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触摸屏和带触摸屏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0965A (zh) * 2016-03-30 2018-10-23 株式会社藤仓 布线体、布线基板以及接触式传感器
WO2022121456A1 (zh) * 2020-12-07 2022-06-1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面板
US11947765B2 (en) 2020-12-07 2024-04-02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panel
CN117215434A (zh) * 2023-11-09 2023-12-12 浙江鑫柔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网格及其制备方法、触控传感器、电子设备
CN117215434B (zh) * 2023-11-09 2024-05-24 浙江鑫柔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网格及其制备方法、触控传感器、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56340A1 (ja) 2014-10-02
US20160011713A1 (en) 2016-01-14
US9594454B2 (en) 2017-03-14
CN105009044B (zh) 2017-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9044A (zh) 触摸面板基板和电子设备
CN108700971B (zh) 触摸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293225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9965089B2 (en) Touch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TWI427521B (zh) 電容式觸控感測器及電容式觸控裝置
US9501192B2 (en) Single-layer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and touch control terminal
JP5384598B2 (ja)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センサパネ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センサシステム、情報入出力装置
US20160085339A1 (en) Touch panel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4871119B (zh) 触摸面板基板和电子设备
CN104823141B (zh) 触摸面板基板、触摸面板基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TW201715365A (zh)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US10296138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ouch center coordinates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9169720A (ja) タッチセンサ
CN104885042A (zh) 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EP3477448B1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937527A (zh)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604580B (zh) Electrostatic capacitance typ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W201510833A (zh) 觸控面板
KR20150068064A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6325342B2 (ja)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4077315A1 (ja) タッチパネル基板、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JP2017004519A (ja) 導電性パターン基板
CN104090685A (zh) 透明导电膜及触摸屏
JP2017004289A (ja) タッチセンサ用電極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TWM478869U (zh) 觸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