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7390A -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7390A
CN105007390A CN201510193997.1A CN201510193997A CN105007390A CN 105007390 A CN105007390 A CN 105007390A CN 201510193997 A CN201510193997 A CN 201510193997A CN 105007390 A CN105007390 A CN 105007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copy
reading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view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939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07390B (zh
Inventor
滨口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007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7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07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7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读取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读取在原稿台与原稿台盖之间放置的原稿来生成图像数据;输出单元,其被构造为输出图像数据;接收单元,接收作业的执行指令,所述作业用于所述输出单元进行输出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生成的图像数据;以及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在进行了预定设置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完成读取原稿之后,来控制所述输出单元不进行所述图像数据的输出直到确定要从所述原稿台移除原稿为止。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读取原稿生成图像数据并对生成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本发明还涉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类型的图像处理装置,其能够打印、发送及存储通过读取在原稿台(原稿载置台)与原稿台盖之间放置的原稿生成的图像数据。当使用这种图像处理装置时,用户通过使用操作单元,来设置诸如复印和发送等输出处理,还设置这种处理的详情(例如,份数和发送目的地)。然后,用户提供开始作业执行的指令。在接收到开始作业执行的指令时,图像处理装置开始读取原稿,并且在完成读取时进行输出处理。
这种图像处理装置在关闭原稿台盖的状态下读取原稿。当完成原稿的读取并执行输出处理时,用户倾向于关注诸如打印物的输出结果。在这种情形下,用户很可能忘记收集原稿,从而将原稿遗留在原稿台与原稿台盖之间。
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日本特开60-26330号公报讨论了如下技术:诸如检测原稿的传感器的机构被添加到图像处理装置,以检测被遗留的原稿并通过使用闪烁灯或蜂鸣器来警告用户。日本特开2000-352916号公报还讨论了如下图像处理装置:通过传感器检测原稿来检测移除了原稿的状态。打印操作仅在传感器检测到移除原稿之后开始。
在日本特开2000-352916号公报中,打印操作在检测到从原稿给送单元或原稿台移除原稿之后开始。因此,除非用户移除原稿,否则用户无法获得打印物,因此能够防止原稿遗留。
在读取用于识别人的身份证(例如,驾驶执照和健康保险卡)的情况下,身份证可能在被遗留时而丢失。因此,更需要防止遗留原稿。此外,存在包括当从机密保留的观点来进行打印或复印时要使用的印记打印的设置的图像处理装置。该设置用于以叠加诸如保密和机密的字符序列或图案的方式来打印原稿。在这种情况下,即,当执行进行了防止泄露机密信息的设置的复印作业时,如果遗留原稿,则可能发生泄露机密信息。因此,有必要防止遗留原稿。
然而,在任何情形下,如果从开始直到检测到移除原稿为止都禁止输出处理,则输出处理可能变慢,这导致降低用户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根据是否进行了预定设置来进行适当地防止原稿遗留的控制的机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读取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读取在原稿台与原稿台盖之间放置的原稿来生成图像数据;输出单元,其被构造为输出图像数据;接收单元,其被构造为接收作业的执行指令,所述作业用于所述输出单元进行输出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生成的图像数据;以及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在进行了预定设置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完成读取原稿之后,来控制所述输出单元不进行所述图像数据的输出直到确定要从所述原稿台移除原稿为止。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2A和图2B是各自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扫描器的外观的图。
图3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MFP的操作画面的图。
图4A和图4B是各自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MFP的操作画面的图。
图5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MFP的打印、发送或保存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条件的概要的图。
图7A、图7B和图7C是各自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MFP的操作画面的图。
图8A、图8B、图8C和图8D是各自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MFP的操作画面的图。
图9A、图9B和图9C是各自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MFP的操作画面的图。
图10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MFP的原稿读取操作的流程图。
图11A、图11B和图11C是各自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MFP的操作画面的图。
图12是例示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MFP的原稿读取操作的流程图。
图13是例示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MFP的原稿读取操作的流程图。
图14A、图14B、图14C和图14D是各自例示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MFP的操作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下面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旨在根据权利要求的范围来限制本发明。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的任何组合不一定是本发明的解决手段所必须的。
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图1是例示多功能外围设备(MFP)101的硬件结构的框图。MFP 101是图像处理装置的示例。将以MFP作为图像处理装置的示例来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可以采用MFP以外的任何类型的装置(例如,具有单功能的扫描器装置),只要该装置具有用于通过读取原稿台上放置的原稿生成图像数据的功能即可。
控制单元101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11,并控制整个MFP 101的操作。CPU 111通过读取只读存储器(ROM)112或存储器114中存储的控制程序,来进行诸如读取控制和打印控制等各种控制。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13是CPU 111的主存储器,并用作工作区域或者用于展开存储器114中存储的各种程序的临时存储区域。存储器114存储图像数据、各种程序以及各种设置信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假定诸如固态盘(SSD)等闪存盘被用作存储器114。作为另选方案,可以采用诸如硬盘设备(HDD)等的辅助存储器设备。
在MFP 101中,假定单个CPU(CPU 111)通过使用单个存储器(RAM113)执行以下要描述的流程图中例示的各处理,但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两个或更多个CPU可以被构造为使用两个或更多个RAM、ROM以及存储器进行操作以执行以下要描述的流程图中例示的各处理。另外,可以通过使用硬件电路来执行一部分处理。
操作单元I/F 115将操作单元116连接到控制单元110。操作单元116包括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液晶显示单元、键盘等,并用作接收用户的指令的接收单元。
打印机I/F 117将打印机118连接到控制单元110。将要由打印机118打印的图像数据经由打印机I/F 117从控制单元110传送到打印机118,然后由打印机118打印在诸如纸等片材上。
扫描器I/F 119将扫描器120连接到控制单元110。扫描器120通过读取MFP 101中放置的原稿来生成图像数据(图像文件),并将生成的图像数据经由扫描器I/F 119传送到控制单元110的存储器114。
图2A是例示MFP 101的扫描器120的截面图。扫描器120能够读取原稿台200上(具体地,在原稿台盖219与原稿台200之间)放置的一张原稿。
图2B是例示MFP 101的扫描器120的透视图。如图2B所示,用户能够提起原稿台盖219(打开原稿台盖219),从而该原稿台盖219以在原稿台200处布置的铰链223为支点打开。当提起原稿台盖219使得揭开原稿台200时,用户能够将原稿放置在原稿台200的稿台玻璃222上。原稿台盖219也用作用于压住稿台玻璃222上放置的原稿的压板。
开/关传感器221检测原稿台盖219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处于关闭状态。开/关传感器221是例如从原稿台200的顶面突出的开关。开/关传感器221检测到关闭原稿台盖219并通过原稿台盖219按下开关的(图2A中例示的)状态,作为原稿台盖219的关闭状态。另一方面,开/关传感器221检测到原稿台盖219被提起打开使得去除施加到开关上的压力的(图2B中例示的)状态,作为原稿台盖219的打开状态。
扫描器120接通灯211,并且在移动光学单元212的同时扫描原稿台200上放置的原稿。此时,将从原稿反射的光经由反射镜213、214、215以及透镜216引导到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以下称为“CCD”)217。CCD 217通过读取从原稿反射的光来生成图像数据。在完成读取原稿台200上放置的原稿时,将光学单元212移动到用于读取下一原稿的原稿读取开始位置。
扫描器120还能够读取原稿给送单元(以下称为“自动原稿给送器(ADF)”)201中放置的原稿束。在这种情况下,ADF 201将放置的原稿束逐张给送并输送给光学单元212。各个输送的原稿由光学单元212读取,然后被排出到排出托盘218。此外,扫描器120能够通过使用未例示的原稿给送器(DF)原稿检测传感器,来检测在ADF 201中是否放置了原稿。经由扫描器I/F 119,向控制单元110(CPU 111)通知开/关传感器221和DF原稿检测传感器的输出。
尽管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假定使用包括ADF的MFP,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不包括ADF并且被构造为读取原稿台中放置的原稿的MFP。
将再次参照图1继续进行描述。MFP 101能够将扫描器120生成的图像数据传送到打印机118以打印图像数据(复印作业)。此外,MFP 101还能够通过使用各种发送协议(发送作业),来发送扫描器120生成的图像数据。此外,MFP 101还能够将扫描器120生成的图像数据保存在MFP101能够从其中读取数据/将数据写入到其中的存储区域(保存作业)。
调制解调器I/F 121将调制解调器122连接到控制单元110。调制解调器122连接到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102,并且能够与未例示的传真设备执行传真发送/接收图像数据。
网络I/F 123将控制单元110(MFP 101)连接到局域网(LAN)103。网络I/F 123将图像数据和信息发送到LAN 103上的外部设备(例如,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以及个人电脑(PC)),并从LAN 103上的外部设备接收信息。
当用户开始使用MFP 101时,显示用于设置要执行的处理的窗口。图3、图4A和图4B是各自例示操作单元116上显示的输出设置窗口的示例的图。用户能够通过操作图3中例示的窗口上的操作键301至303,来指定要执行的处理。图3是选择操作键301的状态的示例。在图3中,“复印”、“扫描并发送”和“扫描并保存”各自被例示为功能的示例。然而,MFP 101可以包括其他功能。
当选择操作键301时,用户能够经由操作单元116的触摸屏来设置复印作业的详情。信息311向用户通知用户能够通过按下作为画面外部的硬键提供的开始键,来开始执行复印作业。信息315通知用户份数。用户能够经由作为画面外部的硬键提供的数字小键盘,来输入份数。
操作键321用于选择打印物的输出颜色。操作键322用于设置与原稿尺寸相同的打印物的倍率。另一方面,操作键323用于相对于原稿尺寸任意改变打印物的倍率。操作键324用于选择要在打印中使用的片材。信息312至信息314用于通知用户由操作键321至324设置的与复印有关的设置状态。
操作键325用于在复印作业中设置身份证(ID)卡复印功能。ID卡复印功能用于读取诸如身份证(例如,驾驶执照和健康保险卡)的卡状原稿的正面和背面,并且将这些面的图像数据打印在片材上。下面将在图像数据的打印操作的描述中描述详情。
操作键326用于在复印作业中设置防复印伪造图案打印功能。防复印伪造图案打印功能用于将防复印伪造图案数据作为背景嵌入在扫描器120生成的图像数据中,然后打印该图像数据。防复印伪造图案数据是指在原稿(输出打印物)中作为具有低浓度的纯粹设计或背景出现的图像数据,但是在原稿的复印输出物上作为预定的字符序列或标志(例如“复印”)出现。当对嵌入防复印伪造图案的打印物进行复印时,防复印伪造图案在复印上出现,从而明显看出复印是二次复印的信息。设计防复印伪造图案以防止通过复印而容易复制原稿。因此存在防止复印原稿的效果。
操作键327用于设置序列号打印功能。序列号打印功能用于将诸如MFP 101的模型名称、管理编号、以及序列号等的字符序列作为识别信息,叠加在扫描器120生成的图像数据上,然后打印该图像数据。该功能用于追踪哪个MFP打印了打印物。可能存在用户通过输入部门ID或用户ID登录到MFP来使用MFP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叠加代表部门ID或用户ID等的字符序列作为识别信息。
操作键328用于设置印记打印功能。印记打印功能用于将指示例如机密等的字符序列或图案叠加在扫描器120生成的图像数据上,然后打印该图像数据。该功能用于劝告小心处理打印物。
操作键329用于设置数字水印打印功能。数字水印打印功能用于将代码图像作为背景嵌入在扫描器120生成的图像数据中。代码图像由乍看不显眼的预定点构成。换句话说,该功能用于通过利用点的位移来嵌入与打印物有关的数字信息。
操作键330用于设置条形码图案打印功能。条形码图案打印功能用于将数字信息添加到的代码符号叠加在扫描器120生成的图像数据上,然后打印该图像数据。代码符号的示例包括由快速响应码(QR码)(注册商标)所代表的二维码和条形码。
数字水印打印功能和条形码图案打印功能用于例如旨在防止泄露个人信息或机密信息的商品管理或标志。例如,在数字水印打印功能和条形码图案打印功能中,能够将用于限制复印的附加信息作为数字信息嵌入在打印物中。此外,为了追踪打印物,可以嵌入诸如用户或MFP的识别信息和打印物的输出日期的附加信息。
在MFP读取经历数字水印打印或条形码图案打印的打印物的情况下,依据附加信息,能够通过MFP禁止进行复印或提示用户输入用于进行复印的密码来防止信息泄露。
将再次参照图3继续进行描述。操作键331用于转变到当前显示的设置以外的高级设置的画面。
用户能够通过按下作为画面外部的硬件提供的开始键,来开始复印作业。
当用户选择操作键302时,发生到用于设置发送作业(扫描并发送)的窗口的转变。在选择操作键302时,用户可以经由操作单元116的触摸屏来设置发送作业。图4A是在选择操作键302的状态下的输出设置窗口的示例。
用户能够通过对操作键411进行操作来设置要发送的图像数据的目的地。在对操作键411进行操作时,用户可以通过参照RAM 113或存储器114中保持的地址簿(未例示),来设置要发送的图像数据的目的地。用户也能够经由操作单元116输入新的目的地,从而设置新的目的地作为要发送的图像数据的目的地。
操作键412用于设置机密传真功能。机密传真功能用于在将图像数据发送给传真设备时,通过使用F代码来进行要求机密处理的传真发送。当在用于发送图像数据的目的地中不包括传真设备时,可以使操作键412变灰或者可以不显示操作键412。在图像数据发送操作的描述中,将详细描述机密传真功能。
操作键413用于在要发送的图像数据(文件)中设置电子签名功能。在添加了电子签名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文件中嵌入与预定设备(MFP101)相对应的签名信息来证明文件,使得接收者能够识别哪个设备扫描了文件。此外,可能存在用户通过输入用户ID登录到MFP来使用MFP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接收者能够进行哪个用户扫描了文件的证明。
操作键414用于设置时间戳功能。时间戳功能用于通过在文件中嵌入第三方保证的预定时间信息(时间戳令牌),向接收者证明在印记时刻文件存在。接收者能够通过将第三方发出的时间戳与文件中嵌入的时间信息进行比较,来确认在印记时刻在文件中存在数据而且没有被篡改。
操作键415用于设置读取分辨率。操作键416用于设置要发送的图像数据的文件格式。操作键417用于选择扫描器123要扫描的原稿的尺寸。操作键418用于转变到用于设置针对当前显示的设置以外的、关于发送作业的详情的窗口。
此外,用户能够通过按下作为画面外部的硬键提供的开始键,来执行用于读取原稿然后发送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的发送作业。
将再次参照图3继续进行描述。当用户选择操作键303时,发生到用于设置保存作业(扫描并保存)的窗口的转变。在选择操作键303时,用户能够经由操作单元116的触摸屏设置保存作业。图4B是在选择操作键303的状态下的输出设置窗口的示例。
用户能够通过对操作键421进行操作来设置用于保存图像数据的存储区域。在对操作键421进行操作时,用户能够通过参照RAM 113或存储器114中保持的存储目的地列表,来选择图像数据的存储目的地。图像数据的存储目的地可以是MFP 101的存储器114中配设的存储区域,或者可以是MFP 101能够经由LAN 103读取/写入数据的诸如外部服务器的设备的存储区域。
此外,用户能够通过按下作为画面外的硬键提供的开始键,来执行用于读取原稿并保存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的保存作业。
图5是例示MFP 101中的复印、发送或保存操作的流程图。以MFP101的CPU 111执行ROM 112或存储器114中存储的控制程序的方式,来实施图5的流程图中例示的各操作。
当用户开始使用MFP 101时,然后在步骤S501中,CPU 111接收要执行的处理的设置。用户经由操作单元116上显示的、上述图3、图4A和图4B中例示的窗口来选择要执行的处理并进行处理的设置。在步骤S502中,CPU 111接收执行复印作业、发送作业或保存作业的执行指令。在按下作为画面外的硬件提供的开始键时发出执行指令。在接收到执行指令时,操作进行到步骤S503,并且CPU 111开始执行作业。
将描述复印作业的执行。图7A至图7C是各自例示在复印作业的执行期间在操作单元116上显示的复印窗口的示例的图。
当开始执行作业时,在步骤S503中,CPU 111确定要从原稿台200读取原稿还是要从ADF 201读取原稿。在要从ADF 201(在步骤S503中为ADF)读取原稿的情况下,操作进行到步骤S506。在要从原稿台200(在步骤S503中为原稿台)读取原稿的情况下,操作进行到步骤S504。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在CPU 111根据未例示的DF原稿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确定在ADF 201中放置了原稿的情况下,从ADF 201读取原稿。另一方面,在CPU 111确定在ADF 201中未放置原稿的情况下,从原稿台200读取原稿。
在步骤S504中,CPU 111确定是否设置了预定功能。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在设置了读取诸如身份证的原稿的功能的情况下,或者在设置了将某种安全信息添加到输出结果的功能的情况下,CPU 111确定遗留原稿的情况的风险高。因此,CPU 111执行用于防止遗留原稿的处理。在用于防止遗留原稿的处理中,响应于CPU 111确定移除了原稿,来开始输出处理。另一方面,在未设置上述与安全相关的功能的情况下,在完成读取原稿时开始输出处理。
图6是通过示例的方式例示用于确定是否设置了要确定遗留原稿的高风险的功能的处理条件。存在原稿被遗留的高风险的情况而要确定的功能的处理条件的图。在图6中,在针对作业进行了用于防止泄露机密信息的设置或进行了用于读取ID卡的设置的情况下,使原稿的发送无效直到揭开原稿台200为止。
在复印作业中,CPU 111确定在当前执行的作业中是否设置了与各条件601至条件606相对应的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在CPU 111确定在当前执行的作业中设置了与各条件601至条件606相对应的功能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在步骤S504中为是),操作进行到步骤S505。在CPU 111确定在当前执行的作业中未设置与各条件601至条件606相对应的功能的情况下(在步骤S504中为否),操作进行到步骤S506。
在步骤S506中,CPU 111控制扫描器120读取原稿来生成图像数据,然后将生成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14中。在CPU 111确定在步骤S503中要从原稿台200读取原稿的情况下,扫描器120读取一张原稿。另一方面,在CPU 111确定在步骤S503中要从ADF 201读取原稿的情况下,扫描器120读取ADF 201中放置的所有原稿束。然后生成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在步骤S506中,CPU 111还使操作单元116显示用于通知用户图7A例示的复印作业的状态的弹出窗口。
信息701通知用户原稿的读取在进行中。区域702通知用户扫描器120读取了多少页图像数据。区域703通知用户每份打印物要输出多少片材。区域704通知用户打印了多少份数及要打印多少份数。操作键705用于停止复印。
将再次参照图5继续进行描述。当在步骤S506中生成图像数据时,操作进行到步骤S509以开始输出处理。在复印作业中,CPU 111控制打印机118开始用于将存储器114中存储的图像数据打印在片材上的处理,并且使操作单元116显示图7B中例示的复印作业的状态。信息706通知用户读取的图像数据的打印在进行中。当完成用户设置的份数的打印时,输出处理结束。在输出处理结束之后,通过返回到图3例示的输出设置窗口,操作状态转变到等待新处理的设置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步骤S505中,CPU 111控制扫描器120通过读取原稿台200上放置的一张原稿来生成图像数据,然后将生成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14中。另外,CPU 111使操作单元116显示用于通知用户图7A例示的复印作业的状态的窗口。在步骤S507中,CPU 111使操作单元116显示图7C例示的弹出窗口。信息707提示用户通过打开原稿台盖219移除原稿。在步骤S508中,CPU 111基于开/关传感器221的检测结果来确定原稿台200是否打开。在开/关传感器221检测到原稿台盖219的打开状态的情况下,CPU 111确定原稿台200打开。在开/关传感器221检测到原稿台盖219的关闭状态的情况下,CPU 111确定原稿台200未打开。在CPU 111确定原稿台200打开的情况下(在步骤S508中为是),操作进行到步骤S509以执行图7B例示的输出处理。另一方面,在CPU111确定原稿台200为未打开的情况下(在步骤S508中为否),CPU 111等待直到打开原稿台盖219为止。在执行步骤S505至步骤S509中的各个步骤的期间按下用于停止作业的操作键705的情况下,CPU 111停止正在执行的处理。通过返回到图3中例示的输出设置窗口,然后操作状态转变到等待新处理的设置的状态。
将描述指定了发送作业的情况。图8C和图8D各自是例示在发送作业的执行期间在操作单元116上显示的发送窗口的示例的图。
步骤S501至步骤S503中的处理(即,输出设置、开始作业执行以及确定是要从原稿台200还是从ADF 201读取原稿)类似于复印作业中的处理,因此将省略对其进行描述。
在发送作业中,CPU 111确定在当前执行的处理中是否设置了与各条件607至条件610相对应的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在CPU 111确定在当前执行的作业中,设置了与各条件607至条件610相对应的功能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在步骤S504中为是),操作进行到步骤S505。在CPU 111确定在当前执行的作业中,未设置与各条件607至条件610相对应的功能的情况下(在步骤S504中为否),操作进行到步骤S506。
这里,将描述机密传真功能(与条件607相对应的功能)。在使用机密传真功能的传真发送中,将文档(图像数据)发送到目的地传真设备中设立的箱。当在输出设置窗口中按下图4A中例示的操作键412时,发生到用于设置机密传真的窗口的转变。
图8A是在选择操作键412的状态下的输出设置窗口的示例。区域801用于输入箱号(F代码)。目的地传真设备中设立的箱用于存储接收到的文档。区域802用于输入与目的地的箱相对应的密码。在另一端接收机密传真的用户能够通过打开箱来打印接收到的文档。在箱中设置密码的情况下,用户输入密码打开箱。在这种机密传真发送中,在接收到传真时不自动进行打印。因此,这种功能用于发送除特定人之外任何人无法看到的文档。
将描述在存储图像数据的文件中设置加密密码的功能(与条件610相对应的功能)。当在输出设置窗口中按下图4A例示的操作键416时,发生到用于设置文件格式的窗口的转变。此外,通过在用于设置文件格式的窗口中选择便携式文档格式(PDF)文件,用户可以进行PDF文件的高级设置。
图8B是用于进行PDF文件的高级设置的弹出窗口的示例。在图8B例示的弹出窗口中,用户可以进行与图像数据的压缩率有关的设置,或者通过对被认为图像数据上的文本的部分进行分析,来进行用于添加文本信息的光学字符识别(OCR)的设置。另外,用户能够设置用于打开文件的密码。操作键803用于将密码添加到要发送的文件以打开文件。当按下操作键803时,在弹出窗口显示区域804。用户能够通过将密码输入到区域804然后按下确定按钮,来将加密密码添加到要发送的PDF文件。
此外,与条件608相对应的功能为上述电子签名功能,与条件609相对应的功能为上述时间戳功能。
将再次参照图5继续进行描述。在CPU 111确定在步骤S504中未设置预定功能的情况下(在步骤S504中为否),操作进行到步骤S506。在步骤S506中,CPU 111控制扫描器120通过读取原稿以生成图像数据。另外,CPU 111使操作单元116显示图8C中例示的发送作业的状态。信息805通知用户原稿的读取在进行中。当完成图像数据的生成时,操作进行到步骤S509。然后,CPU 111将存储器114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发送到目的地。
另一方面,在CPU 111确定设置了预定功能的情况下(在步骤S504中为是),操作进行到步骤S505。在步骤S505中,CPU 111控制扫描器120通过读取原稿来生成图像数据,并且通知操作单元116如图8C例示的发送作业的状态。在步骤S507和步骤S508中,CPU 111显示提示用户移除图8D中例示的原稿的消息,并进行等待直到用户通过提起原稿台盖219揭开原稿台200为止。当用户揭开原稿台200时,操作进行到步骤S509。然后,CPU 111将存储器114中存储的图像数据发送到目的地。
将描述指定了保存作业的情况。图9B和图9C是各自例示在保存作业的执行期间操作单元116显示的保存窗口的示例的图。
步骤S501至步骤S503中的处理(即,输出设置、开始作业执行以及确定是要从原稿台200还是要从ADF 201读取原稿)类似于复印作业中的处理,因此将省略对其进行描述。
在保存作业中,在步骤S504中,CPU 111确定在当前执行的保存作业中,是否设置了用于在存储图像数据的文件中设置加密密码的功能(与条件610相对应的功能)。图9A是PDF文件的高级设置的弹出窗口的示例。与图8B中例示的发送作业一样,用户可以通过输入用于打开文件的密码然后按下确定按钮,来将加密密码添加到要发送的PDF文件。
在CPU 111确定未设置与图6中例示的条件610相对应的功能的情况下(在步骤S504中为否),操作进行到步骤S506。在步骤S506中,CPU 111读取图像数据,并使操作单元116显示图9B中例示的保存作业的状态。信息901通知用户原稿的读取在进行中。当完成图像数据的生成时,操作进行到步骤S509。然后,CPU 111将生成的图像数据保存在存储目的地的箱中。
另一方面,在CPU 111确定设置了与条件610相对应的功能的情况下(在步骤S504中为是),操作进行到步骤S505。在步骤S505中,CPU111控制扫描器120通过读取原稿来生成图像数据,并通知用户图9B中例示的保存作业的状态。在步骤S507和步骤S508中,CPU 111显示提示用户移除图9C中例示的原稿的消息,并进行等待直到用户通过提起原稿台盖219揭开原稿台200为止。当用户揭开原稿台200时,操作进行到步骤S509。然后,CPU 111将生成的图像数据保存在存储目的地的箱中。
已使用通过从原稿台200读取一张原稿进行输出处理的情况进行了描述。然而,在设置了ID卡复印功能的情况下,有必要读取原稿的正面和背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与其他设置的读取控制不同的读取控制。因此,通过使用在复印作业的图3中例示的输出设置窗口中设置ID卡复印功能的情况,将描述用于读取原稿的正面和背面的读取控制。
<在设置ID卡复印功能的情况下的读取控制>
当在输出设置窗口按下图3中例示的操作键325时,发生到用于设置ID卡复印功能的窗口的转变。图11A例示了用于设置ID卡复印功能的窗口。信息1101和信息1102通知用户选择的功能是读取ID卡的正面,然后读取ID卡的背面,并进一步将正反两面复印在片材上。
按下操作键1103在复印作业中设置ID卡复印功能。另一方面,按下操作键1104取消ID卡复印功能的设置。
在用户设置了ID卡复印功能的情况下,在步骤S505中进行用于读取图10中例示的原稿的正面和背面的操作,代替进行用于读取一张原稿的操作。在设置了ID卡复印功能的情况下,即使存在ADF 201中放置的原稿,CPU 111也控制扫描器120读取原稿台200上放置的原稿。
图10是例示在设置了ID卡复印功能时在MFP 101中的原稿读取操作的流程图。以MFP 101的CPU 111执行ROM 112或存储器114中存储的控制程序的方式来实施图10的流程图中例示的各操作。
在步骤S1001中,CPU 111控制扫描器120通过从原稿台200读取原稿来生成图像数据。当读取原稿完成时,CPU 111显示用于等待背面的读取的背面读取窗口。图11B例示了在步骤S1002中向用户显示的背面读取窗口的示例。信息1105提示用户上下翻转ID卡,然后按下用于开始读取的开始键(未示出),使得进行ID卡的背面的读取。
将再次参照图10继续进行描述。在步骤S1002中显示背面读取窗口时,操作进行到步骤S1003。在步骤S1003中,CPU 111响应于经由操作单元116从用户提供的指令来改变处理。在按下开始键的情况下(在步骤S1003中按下开始键),操作进行步骤S1004。在步骤S1004中,CPU 111开始读取ID卡背面上的原稿。在按下操作键1106的情况下(在步骤S1003中按下停止键),操作进行到步骤S1005。在步骤S1005中,CPU 111停止用于读取图像数据的处理。响应于正在停止的用于读取图像数据的处理,显示图3中例示的输出设置窗口并且操作状态转变到等待新处理的设置的状态。另一方面,在用户不进行操作的情况下,CPU 111继续等待来自用户的操作。
在步骤S1004中,CPU 111控制扫描器120通过从原稿台200读取一张原稿来生成图像数据。控制单元110将在步骤S1002中通过读取获得的图像数据和在步骤S1004中通过读取获得的图像数据转换成一个图像数据。在步骤S1001至步骤S1004中,通过读取ID卡的正面和背面生成一个图像数据时,在图5中例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507至步骤S509中,操作进行到等待揭开原稿台200的处理。图11C例示了在步骤S507中向用户显示的显示窗口的示例。信息1107提示用户通过打开原稿台盖219移除ID卡。
在上述方式中,在设置了ID卡复印功能的情况下,以当在正面的读取之后揭开原稿台200时、暂停输出处理的方式来进行读取控制,然后进行背面的读取。
如上所述,在通过从原稿台200读取原稿进行复印、发送或保存处理的情况下,如果设置了预定的与安全相关的功能,则不执行复印、发送或保存处理直到揭开原稿台200为止。不进行用户指定的处理直到打开原稿台盖219为止。因此,能够防止遗留原稿。另一方面,在从ADF 201读取原稿的情况下,或者在作业中未设置预定功能的情况下(在步骤S504中为否),进行输出处理而不等待揭开原稿台200。因此,能够进行不需要用户的处理劳力的输出处理。
接着,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在通过从原稿台读取一张原稿进行输出处理的情况下,如果设置了预定功能,则不执行输出处理直到打开原稿台盖为止。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将描述允许从原稿台读取多张原稿的读取控制。具体地,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步骤S505的处理替换为允许从原稿台读取多张原稿的读取控制。
图12和图13是例示用于在MFP 101中读取多张原稿的操作的流程图。以MFP 101的CPU 111执行ROM 112或存储器114中存储的控制程序的方式,来实施图12和图13中的流程图中例示的各操作。
在CPU 111确定在图5的步骤S504中,在当前执行的作业中设置了预定的功能的情况下(在步骤S504中为是),操作进行到步骤S1201。在步骤S1201中,CPU 111确定在当前执行的作业中是否设置了ID卡复印功能。在当前执行的作业中设置了ID卡复印功能的情况下(在步骤S1201中为是),操作进行到步骤S1001,通过读取ID卡的正面和背面生成一个图像数据。然后操作进行到步骤S507。在步骤S507至步骤S509中,响应于正在揭开的原稿台200来进行图像数据的复印处理。
另一方面,在CPU 111确定在当前执行的作业中未设置ID卡复印功能的情况下(在步骤S1201中为否),操作进行到步骤S1202。在步骤S1202中,CPU 111确定是否有必要读取多张原稿。具体地,CPU 111根据图13的流程图中的各操作,确定是否有必要读取多张原稿。
在未设置ID卡复印功能的情况下(在步骤S1201中为否),则操作进行到步骤S1301。在步骤S1301中,CPU 111确定作业类型。在作业类型为发送作业的情况下,CPU 111确定有必要读取多张原稿。
另一方面,在作业类型为复印作业或保存作业的情况下,操作进行到步骤S1302。在步骤S1302中,CPU 111确定在作业的高级设置中是否设置了双面输出功能。可以在复印作业中设置双面输出功能。双面输出功能用于读取多页图像数据并将图像数据打印在片材的正面和背面。在设置了双面输出功能的情况下(在步骤S1302中为是),CPU 111确定有必要读取多张原稿。另一方面,在未设置双面输出功能的情况下(在步骤S1302中为否),操作进行到步骤S1303。
在步骤S1303中,CPU 111确定是否设置了页面集成功能。页面集成功能用于读取多页图像数据,然后将多页图像数据打印在片材上,或者发送或保存图像数据作为多页被集成为一页的图像数据。例如,该功能允许使两页的图像数据集成为一页的2合1页集成。此外,可以输出包括集成的多页的一页(例如4合1、6合1、以及8合1页集成)。在设置这些页面集成功能的任何一个的情况下(在步骤S1303中为是),CPU111确定有必要读取多张原稿。另一方面,在未设置页面集成功能的情况下(在步骤S1303中为否),CPU 111确定没有必要读取多张原稿。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能够经由在图3、图4A和图4B中例示的输出设置窗口、或者输出设置窗口中的“其他功能”来设置双面输出功能和页面集成功能。
此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图12的流程图例示了确定是否有必要读取多张原稿,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图3中例示的输出设置窗口中,设置是否读取多张原稿,并且可以在步骤S1304中确定是否读取多张原稿。此外,可以改变步骤S1301至步骤S1303中的确定的顺序。此外,虽然CPU 111确定在步骤S1301中用于发送图像数据的发送作业的情况下,有必要读取多张原稿,但是CPU 111可以被构造为不进行步骤S1301的确定。
将再次参照图12继续进行描述。在CPU 111确定在步骤S1202中没有必要读取多张原稿的情况下(在步骤S1202中为否),操作进行到步骤S1203。在步骤S1203中,CPU 111控制扫描器120读取原稿台200上放置的一张原稿,然后操作进行到图5的步骤S507至步骤S509中的等待揭开原稿台200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CPU 111确定在步骤S1202中有必要读取多张原稿的情况下(在步骤S1202中为是),操作进行到步骤S1204。在步骤S1204中,CPU 111控制扫描器120通过读取原稿台200上放置的一张原稿来生成图像数据,操作进行到步骤S1205。在步骤S1205中,CPU 111显示用于询问是否读取下一原稿的继续确认窗口。
将描述指定复印作业的情况。图14A例示了在步骤S1205中向用户显示的继续确认窗口的示例。
在图14A例示的示例中,“停止”被作为作为操作键1401,“开始复印”被提供作为操作键1402。此外,信息1411通知用户能够通过按下被提供作为画面外部的硬键的开始键来开始下一原稿的读取。在用户期望读取下一原稿的情况下,用户在原稿台200上放置新原稿。具体地,用户通过打开原稿台盖219来揭开原稿台200,然后用新原稿取代在原稿台盖219与原稿台200之间放置的原稿。最后,用户关闭原稿台盖219。
将再次参照图12继续进行描述。在步骤S1205中显示继续确定窗口时,操作进行到步骤S1206。在步骤S1206中,CPU 111确定是否发出了读取下一原稿的指令。在接收到通知按下了开始键的事件的情况下,CPU111确定发出了读取下一原稿的指令(在步骤S1206中为是),操作返回到步骤S1204以开始读取下一原稿。在未接收到通知按下了开始键的事件的情况下(在步骤S1206中为否),操作进行到步骤S1207。
在步骤S1207中,CPU 111确定是否发出了开始复印的指令。在接收到通知按下了操作键1402的触摸事件的情况下,CPU 111确定发出了开始复印的指令(在步骤S1207中为是),并结束原稿的读取。然后,操作进行到图5的步骤S507至步骤S509中的等待揭开原稿台200的处理。
图14B例示了在步骤S507中向用户显示的显示窗口的示例。信息1412提示用户通过打开原稿台盖219移除原稿。操作键1403类似于操作键1402,但是操作键1403变灰以通知用户已经按下了“开始复印”键。在接收到通知用户按下了操作键1403的触摸事件的情况下,CPU 111可以显示指示例如“在通过打开原稿台盖移除原稿之后开始打印”等信息,来代替信息1412。
另一方面,在未接收到通知用户按下了操作键1402的触摸事件的情况下(在步骤S1207为否),操作进行到步骤S1208。
在步骤S1208中,CPU 111确定是否发出了停止发送的指令。在CPU111确定接收到通知按下了操作键1401的触摸事件的情况下(在步骤S1208中为是),操作进行到步骤S1209以停止当前执行的发送作业。在步骤S1209中,CPU 111停止读取原稿并停止执行作业。响应于正在停止的图像数据的读取处理,显示图3中例示的输出设置窗口并且操作状态转变到等待新输出处理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未接收到通知按下操作键1401的触摸事件的情况下(在步骤S1208中为否),操作返回到步骤S1206以继续等待用户的指令。
将描述指定发送作业的情况。图14C例示了在步骤S1205中向用户显示的继续确认窗口的示例,并且例示了作为操作键1404提供的“开始发送”作为示例。
在步骤S1206至步骤S1209中,CPU 111等待直到接收到读取下一原稿的指令、执行发送处理的指令以及停止执行发送作业的指令中的任何一个指令为止。在接收到执行发送处理的指令时,操作进行到图5的步骤S507至步骤S509中的等待揭开原稿台200的处理。
将描述指定保存作业的情况。图14D例示了在步骤S1205中向用户显示的继续确认窗口的示例,并且例示了作为操作键1405提供的“开始保存”作为示例。
在步骤S1206至步骤S1209中,CPU 111等待直到接收到读取下一原稿的指令、执行保存处理的指令以及停止执行保存作业的指令中的任何一个指令为止。在接收到执行保存处理的指令时,操作进行到图5的步骤S507至步骤S509中的等待揭开原稿台200的处理。例示操作键1404的“开始发送”键和例示操作键1405的“开始保存”键也变灰以向用户显示已经按下了这些键。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在从原稿台200读取多个原稿的情况下,即使在读取原稿台200上放置的一个原稿之后揭开原稿台200,CPU 111也不执行输出处理。然而,在从用户接收到执行输出处理的指令的情况下,CPU 111等待直到揭开原稿台为止。因此,能够防止遗留原稿。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ID卡复印功能。该功能用于读取ID卡的正面和背面,并且将通过该读取获得的图像数据打印在一个片材上。然而,这种ID卡的读取也适用于发送作业和保存作业。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通过读取ID卡的正面和背面生成一页图像数据,并且可以发送或保存生成的图像数据。
此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图6中例示的处理条件已被描述为预定功能的示例,但是不限于此。例如,除这些处理条件之外,发送可能失效直到在传真发送中也揭开原稿台为止,或者发送可能失效直到仅在ID卡读取中揭开原稿台为止。此外,针对各功能,可以允许MFP 101的管理员设置是否进行用于防止遗留原稿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能够依照是否进行了预定设置来适当地防止原稿遗留。该机制能够防止遗留原稿,而不降低用户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例如,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用于进行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以及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通过例如从存储介质读出并执行用于进行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来进行的方法来实现。该计算机可以包含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或其他电路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并且可以包括单独的计算机或单独的计算机处理器的网络。例如可以从网络或者存储介质向计算机提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盘(BD)TM)、闪存设备、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6)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读取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读取在原稿台与原稿台盖之间放置的原稿来生成图像数据;
输出单元,其被构造为输出图像数据;
接收单元,其被构造为接收作业的执行指令,所述作业用于所述输出单元进行输出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生成的图像数据;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在进行了预定设置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完成读取所述原稿之后,控制所述输出单元不进行所述图像数据的输出直到确定要从所述原稿台移除所述原稿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检测单元,其被构造为检测所述原稿台盖的打开和关闭,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原稿台盖的打开,确定要从所述原稿台移除原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在未设置所述预定设置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完成读取原稿,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输出单元进行所述图像数据的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输出单元通过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一个处理来进行输出:用于将所述图像数据打印在片材上的处理、用于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到外部设备的处理以及用于将所述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定设置包括用于读取在所述原稿台与所述原稿台盖之间放置的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定设置包括用于当通过将所述图像数据打印在片材上来进行输出时、以将防复印伪造图案嵌入所述图像数据的方式进行打印的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定设置包括用于在进行所述图像数据的输出时、以在所述图像数据上叠加了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识别信息、用户的识别信息以及嵌入有附加信息的二维码中的至少一个的方式进行输出的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附加信息包括用于限制原稿的复印的信息、用户的识别信息、输出执行日期以及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识别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定设置包括用于在进行所述图像数据的输出时、以在所述图像数据上叠加了嵌入有附加信息的代码图像的方式进行输出的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附加信息包括用于限制原稿的复印的信息、用户的识别信息、输出执行日期以及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识别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定设置包括用于将打开文件的密码添加到用于存储所述图像数据的文件的设置、用于将电子签名添加到用于存储所述图像数据的文件的设置、以及用于将时间戳添加到用于存储所述图像数据的文件的设置中的至少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定设置包括用于在进行将所述图像数据传真发送到外部设备时、进行机密传真发送的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二读取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读取原稿给送单元中放置的至少一张原稿来生成图像数据,
其中,在所述第二读取单元读取原稿的情况下,即使进行了所述预定设置,响应于所述第二读取单元完成读取至少一张原稿,所述控制单元也控制所述输出单元进行输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在进行了预定设置并且所述作业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读取单元读取原稿并通过所述输出单元进行输出的作业的情况下,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读取单元读取了所述一张原稿并要移除所述原稿台上放置的一张原稿,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输出单元进行输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在进行了预定设置并且所述作业是用于在所述第一读取单元读取多张原稿之后、通过所述输出单元进行输出的作业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在每次所述第一读取单元通过读取一张原稿生成图像数据时,从用户接收指示是否读取下一张原稿的指令;在接收到读取下一张原稿的指令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开始读取下一张原稿;在接收到执行读取的图像数据的输出的指令并且还确定要移除所述原稿台上放置的原稿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输出单元进行输出;在接收到停止读取图像数据的指令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停止进行中的读取处理。
16.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被构造为通过读取在原稿台与原稿台盖之间放置的原稿来生成图像数据的读取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输出步骤,输出图像数据;
接收步骤,接收作业的执行指令,所述作业用于在所述输出步骤中进行输出所述读取单元生成的图像数据;以及
控制步骤,在进行了预定设置的情况下,在所述读取单元完成读取所述原稿之后,进行控制以在所述输出步骤中不进行输出直到确定要从所述原稿台移除所述原稿为止。
CN201510193997.1A 2014-04-25 2015-04-22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0073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1808A JP6478478B2 (ja) 2014-04-25 2014-04-25 複写機、複写機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091808 2014-04-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7390A true CN105007390A (zh) 2015-10-28
CN105007390B CN105007390B (zh) 2018-09-11

Family

ID=54335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93997.1A Active CN105007390B (zh) 2014-04-25 2015-04-22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28657B2 (zh)
JP (1) JP6478478B2 (zh)
CN (1) CN10500739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7396A (zh) * 2018-02-01 2018-07-27 广州同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盒盖自动扫描功能的扫描工具
CN109587371A (zh) * 2017-09-29 2019-04-0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99188A (zh) * 2018-01-31 2019-08-0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CN110784609A (zh) * 2018-07-27 2020-02-1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11263020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日志管理装置、检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73162B2 (ja) * 2015-08-28 2019-09-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104263B2 (en) * 2016-02-16 2018-10-16 Ricoh Company, Ltd.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ocument processing including document stamping according to specified stamper settings
JP6943160B2 (ja) * 2017-11-29 2021-09-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7171295B2 (ja) * 2018-08-01 2022-1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読取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51419A (ja) * 2020-09-18 2022-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22080520A (ja) * 2020-11-18 2022-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3726973A (zh) * 2021-09-01 2021-11-30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图像读取设备的稿台盖板开合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23166652A1 (ja) * 2022-03-03 2023-09-07 京セラ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3677A (zh) * 2003-06-17 2005-02-02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
JP2006319724A (ja) * 2005-05-13 2006-11-24 Canon Inc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328298A (ja) * 2006-06-09 2007-12-2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08017193A (ja) * 2006-07-06 2008-01-24 Sharp Corp 画像処理装置
CN101686298A (zh) * 2008-09-24 2010-03-3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系统和用于其的图像扫描仪
US20120081762A1 (en) * 2010-09-30 2012-04-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device
CN103188416A (zh) * 2011-12-28 2013-07-03 佳能株式会社 控制原稿图像的输出的设备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6330A (ja) 1983-07-22 1985-02-09 Canon Inc 複写機の原稿置き忘れ警告装置
KR100462589B1 (ko) * 1998-12-07 2005-04-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프린터와, 이를 적용한 화상인쇄시스템 및 그 비밀문서 인쇄방법
JP2000352916A (ja) 1999-06-14 2000-12-19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この装置の制御方法
US7375861B2 (en) * 2003-03-25 2008-05-2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persons from leaving original documents in a document copier
JP2007049344A (ja) * 2005-08-09 2007-02-2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827705B2 (ja) * 2005-12-15 2011-1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200791B2 (ja) * 2008-09-11 2013-06-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記録媒体
JP2011182323A (ja) * 2010-03-03 2011-09-15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原稿取り忘れ防止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126270B2 (ja) * 2010-03-30 2013-01-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20110292414A1 (en) * 2010-06-01 2011-12-01 Nagajothi Nagappan Two-sided document copying
JP5669569B2 (ja) * 2010-12-27 2015-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3677A (zh) * 2003-06-17 2005-02-02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
JP2006319724A (ja) * 2005-05-13 2006-11-24 Canon Inc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328298A (ja) * 2006-06-09 2007-12-2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08017193A (ja) * 2006-07-06 2008-01-24 Sharp Corp 画像処理装置
CN101686298A (zh) * 2008-09-24 2010-03-3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系统和用于其的图像扫描仪
US20120081762A1 (en) * 2010-09-30 2012-04-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device
CN103188416A (zh) * 2011-12-28 2013-07-03 佳能株式会社 控制原稿图像的输出的设备及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7371A (zh) * 2017-09-29 2019-04-0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87371B (zh) * 2017-09-29 2022-03-2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99188A (zh) * 2018-01-31 2019-08-0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CN110099188B (zh) * 2018-01-31 2021-09-2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CN108337396A (zh) * 2018-02-01 2018-07-27 广州同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盒盖自动扫描功能的扫描工具
CN110784609A (zh) * 2018-07-27 2020-02-1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11263020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日志管理装置、检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12437A1 (en) 2015-10-29
JP6478478B2 (ja) 2019-03-06
JP2015211340A (ja) 2015-11-24
CN105007390B (zh) 2018-09-11
US9628657B2 (en) 2017-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7390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8358427B2 (en) Confidential documents management system
JP3805347B2 (ja) 制御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5530401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JP2011077705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US8605314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outputting images to electronic paper
JP591179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20090174901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program
JP2007018310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1878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通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443490B2 (ja) 複写装置
CN102131027B (zh) 能够处理码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06335051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7006316A (ja) 複写装置
JP2008011303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6345211A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JP200624399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353171A (ja) 文書読取装置
JP607496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0141501A (ja) 電子機器
CN103124320A (zh) 打印设备及方法
CN100413309C (zh) 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100917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4114932B2 (ja) 情報管理装置
CN110677547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