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79722A - 配线部件 - Google Patents

配线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79722A
CN104979722A CN201510152523.2A CN201510152523A CN104979722A CN 104979722 A CN104979722 A CN 104979722A CN 201510152523 A CN201510152523 A CN 201510152523A CN 104979722 A CN104979722 A CN 104979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
wave absorption
mentioned
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525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79722B (zh
Inventor
今堀雅明
早川良和
二森敬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teri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ta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tal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tal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79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9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79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797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18Casings with provisions to reduce aperture leakages in walls, e.g. terminals, connectors,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6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substantially closed in itself, e.g. toroi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6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01F27/263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73Shielding materials
    • H05K9/0098Shielding materials for shielding electrical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6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substantially closed in itself, e.g. toroid
    • H01F2017/065Core mounted around conductor to absorb noise, e.g. EMI fil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1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for shielded multiconductor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Non-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限制电磁波吸收部件的轴向移动的配线装置。布线(1)具备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覆盖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的编织屏蔽件(10)、及形成有使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插通的贯通孔(20)且吸收从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放射的电磁波的筒状的电磁波吸收部件(2),编织屏蔽件(10)覆盖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外周面(2a)及轴向的两端面(2b、2c)来限制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轴向移动,当将编织屏蔽件(10)的股数设为n、将锭数设为m时,1≤n≤15且10≤m≤50。

Description

配线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线部件,尤其涉及具备用于降低从电线放射的噪声的电磁波吸收部件的配线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连接装置之间的配线部件,有具备用于降低从电线放射的噪声的屏蔽件以及电磁波吸收部件的配线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屏蔽电缆具备多个电线、覆盖这些多个电线的屏蔽层、以及筒状的磁性体。磁性体由铁氧体构成,配置于屏蔽层的外侧,降低从多个电线放射的噪声。并且,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屏蔽层以及磁性体也可以由包覆材料覆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76823号公报
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屏蔽电缆的结构中,在磁性体不由包覆材料覆盖的情况下,磁性体在屏蔽层的外表面滑动,从而有在轴向上移动的担忧,而有无法将磁性体定位于适当的位置的可能性。并且,若屏蔽层以及磁性体由包覆材料覆盖,则由包覆材料固定磁性体的位置,但用于形成包覆材料的作业工时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限制电磁波吸收部件的轴向移动的配线部件。
本发明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一种配线部件,其具备:电线;覆盖上述电线的编织屏蔽件;以及形成有使上述电线插通的贯通孔、并吸收从上述电线放射的电磁波的筒状的电磁波吸收部件,上述编织屏蔽件覆盖上述电磁波吸收部件的外周面以及轴向的两端面来限制上述电磁波吸收部件的轴向移动,当将上述编织屏蔽件的股数设为n、将锭数设为m时,1≤n≤15且10≤m≤50。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配线部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限制电磁波吸收部件的轴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布线、以及由布线连接的电动马达和变换器的简图。
图2表示第一电线保持部,图2(a)是外观图,图2(b)是分解图。
图3是电磁波吸收部件的周边部的布线的剖视图。
图4是电磁波吸收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a)是表示卷绕树脂带前的制造阶段中的电磁波吸收部件以及编织屏蔽件的侧视图,图5(b)是图5(a)的A部放大图。
图6是图5(a)的B-B线剖视图。
符号的说明
1—布线(配线部件),2—电磁波吸收部件,2a—外周面,2b、2c—端面,20—贯通孔,3—固定部件,10—编织屏蔽件,100—线材,11~13—第一至第三电线,91—电动马达,92—变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布线1、以及由布线1连接的电动马达91和变换器92的简图。该布线1是本发明的配线部件的一个例子。
布线1例如搭载于车辆,向作为产生驱动车辆的驱动力的驱动源的电动马达91供给从变换器92输出的被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后的驱动电流。该驱动电流包括含功率晶体管等开关元件的开关所产生的高频成分。
布线1在一端部设有固定于电动马达91的框体的第一电线保持部1a,并在另一端设有固定于变换器91的框体的第二电线保持部1b。并且,布线1具有:向电动马达91供给U相、V相以及W相的三相交流电流的多个(3根)电线(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覆盖这些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的编织屏蔽件10;使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插通的筒状的电磁波吸收部件2;用于在由电动马达91驱动的车辆的车身固定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固定部件3;卷绕于电磁波吸收部件2以及编织屏蔽件10的树脂带14;以及由具有挠性的绝缘体构成的作为容纳部件的管状的波纹管15。此外,作为容纳部件,也能够使用金属制的管来代替波纹管15。
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的一端与电动马达91连接,另一端与变换器92连接。更加详细而言,从固定于电动马达91的框体的第一电线保持部1a突出的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的一端部与电动马达91的图示省略的端子板连接,从固定于变换器92的框体的第二电线保持部1b突出的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的另一端与变换器92的图示省略的端子板连接。
电磁波吸收部件2配置于第二电线保持部1b的附近。即,电磁波吸收部件2在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的长边方向上配置在偏置于作为噪声产生源的变换器92侧的位置。由此,从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放射的电磁波由电磁波吸收部件2有效地吸收。
树脂带14从外周侧卷绕于电磁波吸收部件2以及包含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两端部的范围内的编织屏蔽件10。编织屏蔽件10在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的轴向上的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两侧,由树脂带14以朝向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的方式紧固。
固定部件3配置于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外周侧,由带状的连结部件31固定。连结部件31从树脂带14的外周侧紧固电磁波吸收部件2。在固定部件3形成有使用于固定于车身的螺栓插通的插通孔3a。
波纹管15覆盖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以及编织屏蔽件10的一部分。本实施方式中,波纹管15配置于电磁波吸收部件2与第一电线保持部1a之间。并且,在波纹管15,为了提高挠性而交替地形成有大径部和小径部。
第一电线保持部1a以及第二电线保持部1b分别相同地构成。接下来,以第一电线保持部1a为例,参照图2详细地对其结构进行说明。
图2表示第一电线保持部1a,图2(a)是外观图,图2(b)是分解图。
第一电线保持部1a构成为,具有:由导电性的金属构成的屏蔽壳4;一部分容纳于屏蔽壳4、保持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的由树脂构成的外壳5;与外壳5连结、且保持环状的密封部件60的密封件保持部件6;配置于编织屏蔽件10的外周的环状部件7;以及带状的紧固部件8。在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各自的端部,例如通过压接连接有连接端子110、120、130。
屏蔽壳4一体地具有容纳外壳5的一部分的筒状的容纳部41、和固定于电动马达91的框体的凸缘部42。在凸缘部42形成有图示省略的螺栓插通孔,利用插通该螺栓插通孔的螺栓来将屏蔽壳4固定于电动马达91的接地的框体。
外壳5具有供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插通的插通孔,例如通过压入固定于屏蔽壳4的容纳部41。由密封件保持部件6保持的密封部件60对密封件保持部件6与形成于电动马达91的框体的安装孔的内表面之间进行密封。
环状部件7例如是醋酸布胶带,在与屏蔽壳4的容纳部41之间夹持编织屏蔽件10,而在编织屏蔽件10的外周多次地环状卷绕。紧固部件8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构成,配置于环状部件7的外周侧。编织屏蔽件10由紧固部件8的紧固力按压于屏蔽壳4。由此,编织屏蔽件10经由屏蔽壳4而与电动马达91的框体电连接。
图3是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周边部的布线1的剖视图。图3中,表示了沿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剖开了电磁波吸收部件2、树脂带14以及编织屏蔽件10的剖面。图4是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分解立体图。
在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中心部,形成有使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插通的贯通孔20。也就是说,在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贯通孔20,一并地插通有多个电线(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具有相同的外径,该外径为贯通孔20的内径的10%以上46%以下。
并且,电磁波吸收部件2具备第一磁芯21、第二磁芯22、第一橡胶部件23以及第二橡胶部件24。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贯通孔20通过将形成于第一磁芯21的中心部的贯通孔21a、形成于第二磁芯22的中心部的贯通孔22a、以及形成于第一橡胶部件23的中心部的贯通孔23a结合而形成。
作为第一磁芯21以及第二磁芯22,能够使用铁氧体磁芯、非晶磁芯、或者坡莫合金磁芯等高导磁率的环状的磁芯部件。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芯21以及第二磁芯22由示出软磁性的软磁铁氧体(例如锰锌铁氧体、镍锌铁氧体、铜锌铁氧体等)构成。此外,还能够使用六方晶铁氧体(硬磁铁氧体)、石榴石铁氧体、或者钴铁氧体。
第一磁芯21和第二磁芯22沿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的轴向并列。第一磁芯21也可以作为环状的一个部件形成,例如也可以通过组合剖面呈半圆形的一对部件而形成为环状。第二磁芯22也相同。
第一磁芯21以及第二磁芯22吸收从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放射的电磁波(电磁噪声),并将该电磁波的能量变换为振动等力学能量、热能。由此,降低从布线1放射的电磁波对周边配置的控制装置等产生的不良影响。
第一橡胶部件23是被夹持在第一磁芯21与第二磁芯22之间的环状板的部件,抑制伴随着第一磁芯21以及第二磁芯22的电磁波的吸收而产生的振动、车辆的振动所产生的磨损。第二橡胶部件24是使其内周面与第一磁芯21以及第二磁芯22的外周面对置而配置于第一磁芯21以及第二磁芯22的外周侧的筒状的部件。第一橡胶部件23以及第二橡胶部件24例如通过粘结而与第一磁芯21及第二磁芯22成为一体。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外径例如是58mm。并且,作为电磁波吸收部件2,例如使用50克以上600克以下的部件。
(布线1的制造方法)
图5(a)是表示卷绕树脂带14之前的制造阶段中的电磁波吸收部件2以及编织屏蔽件10的侧视图,图5(b)是图5(a)的A部放大图。图6是图5(a)的B-B线剖视图。此外,在图5(a)中的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的左方配置有第一电线保持部1a,并在右方配置有第二电线保持部1b。
在制造布线1时,以以下的顺序进行组装。首先,将由绝缘体覆盖中心导体而成的绝缘电线切断为规定的长度而作为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捆扎这些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并使它们插通于编织屏蔽件10。此时的编织屏蔽件10的内径是比捆扎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后的粗细大、且比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外径小的尺寸。
接着,从编织屏蔽件10的长边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电线保持部1b侧的端部)在规定的长度范围内,将编织屏蔽件10在其周向上拉伸,使编织屏蔽件10的内径成为比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外径大的尺寸。并且,在拉伸后的编织屏蔽件10的内侧配置电磁波吸收部件2。之后,将电磁波吸收部件2通过的范围的编织屏蔽件10按压于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而使之缩径,是图5(a)所示的状态。
该状态下,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外周面2a以及轴向的两端面2b、2c由编织屏蔽件10覆盖,从而限制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相对于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沿轴向的移动。即,编织屏蔽件10通过覆盖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外周面2a以及轴向的两端面2b、2c,来限制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轴向移动。
接下来,安装波纹管15,当在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的两端部插通屏蔽壳4、外壳5以及密封件保持部件6之后,除去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的两端部的绝缘体111、121、131(参照图6)而使中心导体112、122、132露出。并且,将连接端子110、120、130压接于露出来的中心导体112、122、132。之后,进一步由环状部件7以及紧固部件8将编织屏蔽件10的端部固定在屏蔽壳4的外周,从而构成第一电线保持部1a以及第二电线保持部1b。
接着,以从编织屏蔽件10的外侧覆盖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方式卷绕树脂带14,并在该树脂带14的外侧由连结部件31对固定部件3进行固定。综上所述,完成布线1的组装。
(编织屏蔽件10的结构)
如图5(a)及图5(b)所示,编织屏蔽件10将由多个线材100构成的线材束101编织为格子状。本实施方式中,编织屏蔽件10的股数为5,锭数为36。此处,股数是指一个线材束101所包含的线材100的根数。并且,锭数是指编织屏蔽件10所包含的线材束101的数量。线材束101的卷绕间距例如是100~400mm。
线材100是实施了电镀的铜线,更加具体而言是镀锡的软铜线。但是,作为线材100,也可以使用镀镍或镀银的铜线。
线材100的线材直径d(mm)优选为0.12≤d≤0.32(0.12mm以上0.32mm以下)。这是由于,若线材直径d为0.12mm以下,则线材强度变弱,在编织屏蔽件10的制造(编织作业)时有断线的担忧,若线材直径d为0.32mm以上,则编织屏蔽件10变硬(难以将编织屏蔽件10扩径),而有使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电磁波吸收部件2插通于编织屏蔽件10的作业的作业性低下的担忧。
并且,当将编织屏蔽件10的股数设为n、将锭数设为m时,优选为1≤n≤15且0≤m≤50。这是由于,若股数m不足10,则线材束101间的间隙变大而有无法保持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担忧。并且,这是由于,若股数n超过15、锭数m超过50,则带来编织屏蔽件10的成本上升,并且编织屏蔽件10变硬(难以将编织屏蔽件10扩径),而有使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电磁波吸收部件2插通于编织屏蔽件10的作业的作业性低下的担忧。
即,若编织屏蔽件10的股数n为1以上15以下,且股数m在10以上50以下的范围内,则抑制制造时的作业性的低下,并且在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外周面2a以及轴向的两端面2b、2c由编织屏蔽件10覆盖的状态下,能够进一步提高由编织屏蔽件10限制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轴向移动的效果。
(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得到以下的作用以及效果。
(1)由于编织屏蔽件10通过覆盖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外周面2a以及轴向的两端面2b、2c进行来限制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轴向移动,所以即使不使用用于固定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轴向的位置的专用的固定构件,也能够限制电磁波吸收部件2相对于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的轴向移动。尤其,在制造布线1时,当如上所述地在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贯通孔20插通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后,需要组装第一电线保持部1a以及第二电线保持部1b,若不限制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轴向移动,则有电磁波吸收部件2成为组装第一电线保持部1a以及第二电线保持部1b的妨碍的担忧,但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一电线保持部1a以及第二电线保持部1b的组装时,可抑制电磁波吸收部件2成为阻碍。并且,在将布线1用于车辆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起因于因车辆的振动所致的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的振动的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轴向移动。
(2)由于编织屏蔽件10的股数为1~15,锭数为10~50,线材100的线材直径为0.12~0.32mm,所以能够提高限制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轴向移动的效果。
(3)由于编织屏蔽件10由树脂带14而在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两侧朝向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紧固,所以进一步提高限制电磁波吸收部件2相对于编织屏蔽件10的相对移动的效果。
(4)由于从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放射的电磁波除了编织屏蔽件10之外,还由电磁波吸收部件2吸收,所以对于在向作为车辆的驱动源的电动马达91供给电流的变换器92中产生的较大的噪声,也能够显示适当的噪声降低性能。
(5)由于在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外周侧配置有固定部件3,所以能够由该固定部件3将电磁波吸收部件2容易地固定于车身,能够抑制例如在车辆的行驶时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因电磁波吸收部件2摇动所产生的损伤。
(6)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一并地插通于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贯通孔20。即,由于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由电磁波吸收部件2捆扎,所以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的操作性良好,例如,在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插通于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贯通孔20的状态下,当使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插通于编织屏蔽件10时,容易进行该插通作业。
(7)由于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的外径为贯通孔20的内径的10%以上46%以下,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由电磁波吸收部件2捆扎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的功能,从而更加容易进行上述的插通作业。
(实施方式的总结)
接下来,对于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把握的技术思想,引用并记载实施方式的符号等。但是,以下的记载中的各符号不将权利要求书的构成要素限定于实施方式中具体表示的部件等。
[1]一种配线部件(布线10),其具备电线(11~13)、覆盖上述电线(11~13)的编织屏蔽件(10)、以及形成有使上述电线(11~13)插通的贯通孔(20)并吸收从上述电线(11~13)放射的电磁波的筒状的电磁波吸收部件(2),上述编织屏蔽件(10)通过覆盖上述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外周面(2a)以及轴向的两端面(2b、2c)来限制上述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轴向移动,当将上述编织屏蔽件(10)的股数设为n、将锭数设为m时,1≤n≤15且10≤m≤50。
[2]根据[1]所述的配线部件(布线1),上述编织屏蔽件(10)具有实施电镀后的铜线作为线材(100),其线材径为0.12mm以上0.32mm以下。
[3]根据[1]或[2]所述的配线部件(布线1),上述编织屏蔽件(10)在轴向的上述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两侧朝向上述电线(11~13)紧固。
[4]根据[1]~[3]任一项中所述的配线部件(布线1),上述电线(11~13)的一端与产生驱动车辆的驱动力的电动马达(91)连接,另一端与向上述电动马达(91)供给驱动电流的变换器(92)连接。
[5]根据[4]所述的配线部件(布线1),在上述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外周侧,配置有用于在上述车辆的车身固定上述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固定部件(3)。
[6]根据[1]~[5]任一项中所述的配线部件(布线1),在上述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上述贯通孔(20),一并地插通有多个上述电线(11~13)。
[7]根据[6]所述的配线部件(布线1),上述多个电线(11~13)由具有相同的外径的3根电线构成,上述电线(11~13)的外径为上述贯通孔(20)的内径的10%以上46%以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记载的实施方式不对权利要求书的发明进行限定。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全部的特征的组合不限于必需用于解决发明的课题的方案。
并且,本发明中,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形来实施。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布线1的电线(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为3根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电线的根数可以是1或2,或者是4根以上。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电磁波吸收部件2具备第一磁芯21、第二磁芯22、第一橡胶部件23、以及第二橡胶部件2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电磁波吸收部件2也可以不具备橡胶部件(第一橡胶部件23以及第二橡胶部件24)。即,电磁波吸收部件2也可以由1个或多个磁芯构成。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编织屏蔽件10不与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轴向的两端面2b、2c接触,而覆盖该两端面2b、2c,但也可以与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轴向的两端面2b、2c中至少一部分接触,而覆盖该两端面2b、2c。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外周从编织屏蔽件10的外侧卷绕树脂带1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就是说,在即使不使用树脂带14也能够充分固定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情况下,也可以没有树脂带14。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一并地插通于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贯通孔2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构成为,布线1具备多个电磁波吸收部件2,第一至第三电线11~13插通于各自不同的电磁波吸收部件2的贯通孔20。
另外,布线1的用途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为了进行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装置间的通信而使用布线1。

Claims (7)

1.一种配线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线;
覆盖上述电线的编织屏蔽件;以及
形成有使上述电线插通的贯通孔、并吸收从上述电线放射的电磁波的筒状的电磁波吸收部件,
上述编织屏蔽件覆盖上述电磁波吸收部件的外周面以及轴向的两端面,
当将上述编织屏蔽件的股数设为n、将锭数设为m时,1≤n≤15且10≤m≤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编织屏蔽件具有实施电镀后的铜线作为线材,其线材直径为0.12mm以上0.32m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线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编织屏蔽件在轴向的上述电磁波吸收部件的两侧朝向上述电线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配线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线的一端与产生驱动车辆的驱动力的电动马达连接,另一端与向上述电动马达供给驱动电流的变换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线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电磁波吸收部件的外周侧,配置有用于在上述车辆的车身固定上述电磁波吸收部件的固定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中所述的配线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电磁波吸收部件的上述贯通孔,一并地插通有多个上述电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线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电线由具有相同的外径的3根电线构成,
上述电线的外径为上述贯通孔的内径的10%以上46%以下。
CN201510152523.2A 2014-04-02 2015-04-01 配线部件 Active CN1049797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6248A JP6135584B2 (ja) 2014-04-02 2014-04-02 配線部材
JP2014-076248 2014-04-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79722A true CN104979722A (zh) 2015-10-14
CN104979722B CN104979722B (zh) 2018-01-23

Family

ID=54211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52523.2A Active CN104979722B (zh) 2014-04-02 2015-04-01 配线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22393B2 (zh)
JP (1) JP6135584B2 (zh)
CN (1) CN10497972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0229A (zh) * 2015-12-10 2017-08-11 泰连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高压连接器装配件的滤波器组件和高压连接器装配件
CN107548532A (zh) * 2015-03-10 2018-01-0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屏蔽线束、屏蔽部件和屏蔽线束的制造方法
CN109314380A (zh) * 2016-06-16 2019-02-0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护线套及线束
CN112750559A (zh) * 2019-10-31 2021-05-0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
CN112805895A (zh) * 2018-10-22 2021-05-14 星和电机株式会社 安装构件
CN114097153A (zh) * 2019-10-23 2022-02-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73987A (ja) * 2011-09-27 2013-04-22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構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570811B2 (ja) * 2014-04-10 2019-09-0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582649B2 (ja) * 2015-07-10 2019-10-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構造
JP6357142B2 (ja) * 2015-12-18 2018-07-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アユニット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WO2017123890A1 (en) * 2016-01-13 2017-07-20 Molex, Llc High power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023136B2 (en) 2016-03-10 2018-07-17 Hitachi Metals, Ltd. Wire harness
US9947435B2 (en) * 2016-03-10 2018-04-17 Hitachi Metals, Ltd. Wire harness
EP3240118B1 (de) * 2016-04-28 2018-09-26 Nexans Anordnung zum feuchtigkeitsdichten verbinden einer tülle mit einem elektrischen kupplungstei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JP6727951B2 (ja) * 2016-06-24 2020-07-22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動圧縮機の電線導入部構造、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ルド電線、および電動圧縮機
CN109792856B (zh) * 2016-09-26 2020-10-23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磁屏蔽结构以及线束
DE102017219493A1 (de) * 2017-11-02 2019-05-02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Modul für einen Hochstromstecker und/oder ein Hochstromkabel, Hochstromstecker und Verfahren zur Beeinflussung des EMV-Verhaltens
US11825640B2 (en) 2019-07-02 2023-11-21 Delfingen Industry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device
US10966357B2 (en) * 2019-07-02 2021-03-30 Delfingen Fr-Anteuil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device
EP3761771A1 (en) * 2019-07-05 2021-01-0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JP7443148B2 (ja) * 2020-04-28 2024-03-05 ニデッ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モー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4211A (en) * 1992-12-21 1995-05-09 E-Systems,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hielding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able from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JP2000151175A (ja) * 1998-11-12 2000-05-30 Ge Yokogawa Medical Systems Ltd コア付きシールドケーブル、mri装置および複数機器の接続方法
JP2002198680A (ja) * 2000-12-26 2002-07-12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航空機搭載電子機器のケーブルノイズ抑制装置
JP2006164753A (ja) * 2004-12-07 2006-06-22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CN101689414A (zh) * 2007-08-30 2010-03-3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屏蔽导体
CN103947053A (zh) * 2011-11-25 2014-07-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屏蔽结构和线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4049B2 (ja) 1992-12-09 1995-05-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用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WO2009131602A1 (en) * 2008-04-22 2009-10-29 Cramer Coil & Transformer Co., Inc. Common mode, differential mode three phase inductor
JP2009269579A (ja) * 2008-05-12 2009-11-19 Toyota Industries Corp 電線におけるノイズ低減構造
WO2012008364A1 (ja) * 2010-07-16 2012-01-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保護構造
JP2012134028A (ja) * 2010-12-22 2012-07-1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4211A (en) * 1992-12-21 1995-05-09 E-Systems,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hielding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able from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JP2000151175A (ja) * 1998-11-12 2000-05-30 Ge Yokogawa Medical Systems Ltd コア付きシールドケーブル、mri装置および複数機器の接続方法
JP2002198680A (ja) * 2000-12-26 2002-07-12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航空機搭載電子機器のケーブルノイズ抑制装置
JP2006164753A (ja) * 2004-12-07 2006-06-22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CN101689414A (zh) * 2007-08-30 2010-03-3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屏蔽导体
CN103947053A (zh) * 2011-11-25 2014-07-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屏蔽结构和线束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8532A (zh) * 2015-03-10 2018-01-0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屏蔽线束、屏蔽部件和屏蔽线束的制造方法
CN107548532B (zh) * 2015-03-10 2019-08-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屏蔽线束、屏蔽部件和屏蔽线束的制造方法
CN107040229B (zh) * 2015-12-10 2022-07-26 泰连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高压连接器装配件的滤波器组件和高压连接器装配件
CN107040229A (zh) * 2015-12-10 2017-08-11 泰连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高压连接器装配件的滤波器组件和高压连接器装配件
CN109314380A (zh) * 2016-06-16 2019-02-0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护线套及线束
CN109314380B (zh) * 2016-06-16 2020-06-2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护线套及线束
CN111724933A (zh) * 2016-06-16 2020-09-2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护线套及线束
CN111724933B (zh) * 2016-06-16 2021-11-1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护线套及线束
CN112805895B (zh) * 2018-10-22 2022-04-15 星和电机株式会社 安装构件
CN112805895A (zh) * 2018-10-22 2021-05-14 星和电机株式会社 安装构件
CN114097153A (zh) * 2019-10-23 2022-02-2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
CN114097153B (zh) * 2019-10-23 2023-09-0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
CN112750559A (zh) * 2019-10-31 2021-05-0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
CN112750559B (zh) * 2019-10-31 2022-11-1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79722B (zh) 2018-01-23
JP2015198041A (ja) 2015-11-09
US9622393B2 (en) 2017-04-11
JP6135584B2 (ja) 2017-05-31
US20150289420A1 (en) 2015-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79722A (zh) 配线部件
CN104979721A (zh) 配线部件
EP2750150B1 (en) Wire harness
JP5920209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03115223A (ja) 電磁波シールド編組
US9659687B2 (en) Noise reduction cable
CN104851511A (zh) 噪声抑制电缆
JP2006331758A (ja) 電磁遮蔽ケーブル
JP6024607B2 (ja) 導電路
JP2014121238A (ja) コイル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6207059B2 (ja) 導電路
JP2017070104A (ja) 導電路及び導電路の製造方法
JP6065856B2 (ja) ノイズ抑制ケーブル
JP6515755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2015153451A (ja) 電磁シールド部品および電磁シールド部品付電線
JP2012252798A (ja) 電線
JP6213603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H058716Y2 (zh)
JP2016225215A (ja) ノイズ抑制ケーブル
CN205566974U (zh) 一种降低emc的机械结构
JP3028866U (ja) 金属可とう電線管
JP2018107020A (ja) ハーネス及び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2009010637A (ja) 電力線通信システム用結合器、結合器の組付け構造及び電力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6226219A (ja) ノイズ抑制機能付き電線管
CN202855912U (zh) 电磁抗干扰用接地保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