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8735A - 喷墨油墨、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记录物 - Google Patents

喷墨油墨、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记录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8735A
CN104968735A CN201480006773.9A CN201480006773A CN104968735A CN 104968735 A CN104968735 A CN 104968735A CN 201480006773 A CN201480006773 A CN 201480006773A CN 104968735 A CN104968735 A CN 104968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water
organic solvent
miscible organic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67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8735B (zh
Inventor
中川智裕
户田直博
长岛英文
藤井一郎
古川寿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68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8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8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87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 C09D11/03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olv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ther than solvents, pigments or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2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 than those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2Pigment in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802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 Y10T428/24893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includ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 Y10T428/24901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includ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including coloring mat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喷墨油墨,包括:水;水溶性有机溶剂;颜料;和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其中所述水溶性有机溶剂含有按质量计50%或更多的二醇化合物,且其中所述水溶性有机溶剂含有按质量计50%或更多的具有200℃或更低的沸点的水溶性有机溶剂。

Description

喷墨油墨、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记录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最适合记录于基底上的喷墨油墨、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记录物。
发明背景
喷墨打印机具有低噪声、低运行成本、易于彩色打印的优点,因此其已经作为数字信号的输出装置在普通家庭中广泛推广。
近年来,喷墨打印机已经用于工业用途如展览品、海报、或公告栏,以及家庭使用。然而,在工业用途的情况中,已经使用了无孔的记录介质如塑料薄膜,因为有孔记录介质在耐久性如耐光性、耐水性或耐磨性方面具有缺点。因此,已经研制了针对无孔记录介质的油墨。例如,已经广泛使用了含有有机溶剂作为载体的溶剂型喷墨油墨和包含可聚合单体作为主要成分的UV固化的喷墨油墨。
然而,从环境承载的角度,溶剂型喷墨油墨并非优选,因为其将其中的大量溶剂蒸发到大气中。根据所用单体的类型,UV固化的喷墨油墨可具有皮肤敏化作用。此外,应当将昂贵的紫外照射设备整合至打印机的主体中,这将限制油墨的应用领域。
考虑到上述背景,最近,已经研制了水性喷墨记录油墨,其可直接打印至无孔基底上(参见PTLs 1和2)。
然而已经提到,对于图像质量,水性油墨在一些方面劣于溶剂型喷墨油墨。
首先,无孔基底如塑料薄膜容易排斥水,水为水性油墨的主要成分,因此从喷墨头喷射的墨滴不容易使基底湿润并在基底上分散。结果,微孔留在固体图像上,难以获得高图像密度。
其次,油墨基本上不渗透到无孔基底中。因此,喷射到基底上的油墨必须迅速干燥。然而,作为水性油墨主要溶剂的水和作为添加剂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恶化了油墨的干燥性能,这倾向于引起干燥失败。因此,当将印刷物置于另一印刷物之上或卷起时,可发生油墨的蹭脏(set-off),即所谓的粘页(blocking)。
进一步,无孔基底通常具有高光泽度。
因此,为了防止在打印后作为记录物的完整性在打印部分和未打印部分之间受到破坏,已需要可以实现高光泽度的油墨。然而,与其中树脂溶解于油墨中的溶剂型油墨不同,在水性油墨的情况中,颗粒互相融合,从而形成涂层膜,以使得其表面倾向于变得粗糙并且光泽度倾向于受到破坏。
此外,对于图像不褪色性,并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耐刮伤性和耐乙醇性。因此,事实是需要具有更高性能的水性油墨。
同时,在提交本专利申请之前,已公知含有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的水性喷墨油墨(参见PTLs 3和4)。然而,并未检验用于无孔基底的油墨成分。仅已对传统颜料油墨进行检验。
引用目录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JP-A)号2005-220352
PTL 2:JP-A号2011-094082
PTL 3:JP-A号2010-053328
PTL 4:JP-A号2012-077118
发明概述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喷墨油墨,其液滴使基底湿润并在基底上分散,而不留下任何空隙,当油墨被打印在基底上时,其可实现高图像密度和光泽度,显示出极佳的干燥性能,并在打印部分获得高耐刮伤性、耐乙醇性和粘合性能。
解决问题的方案
解决前述问题的手段如下
喷墨油墨,包含:
水;
水溶性有机溶剂;
颜料;和
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
其中水溶性有机溶剂包含按质量计50%或更多的二醇化合物,和
其中水溶性有机溶剂包含按质量计50%或更多的具有200℃或更低的沸点的水溶性有机溶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实现以上目的,并提供喷墨油墨,其液滴使基底湿润并在基底上分散,而不留下任何空隙,当油墨被打印在基底上时,其可实现高图像密度和光泽度,显示出极佳的干燥性能,并在打印部分获得高耐刮伤性、耐乙醇性和粘合性能。
特别地,当施加于无孔基底如塑料薄膜上时,本发明的喷墨油墨可提供具有极佳的光泽度和图像不褪色性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串型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图1所示喷墨记录装置的主体配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实施方式
喷墨油墨
本发明的喷墨油墨(以下可称为“油墨”)至少包含水、水溶性有机溶剂、颜料和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且如果有必要,进一步包含其他成分。
喷墨油墨包含水溶性有机溶剂,从而防止油墨在喷嘴表面干燥并确保油墨在记录介质上的湿润性。通常,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沸点比水高,因此水溶性有机溶剂不容易干燥。因此,应当使用具有相对低的沸点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从而实现本发明需要的干燥性能。然而,当有机溶剂迅速干燥时,通常,树脂颗粒过早形成膜。结果,不能形成充分均匀的涂层膜,且涂层膜在膜强度和光泽度方面恶化。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检验了树脂乳液和水溶性有机溶剂之间的关系,并已经发现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使得均匀的膜形成。此外,他们发现油墨中包含的按质量计50%或更多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应当为二醇化合物;和按质量计50%或更多、优选地为按质量计70%至按质量计90%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应当为具有200℃或更低的沸点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当二醇化合物或具有200℃或更低的沸点的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含量比率按质量计小于50%时,所得油墨具有低干燥性能,因此其不能够形成令人满意的涂层膜且造成粘页。
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
由于碳酸酯基团的高内聚力,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在耐水性、耐热性、耐磨性和耐候性方面极佳,因此其适合于在恶劣环境如户外使用的印刷物。本文所使用的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是指聚碳酸酯多元醇和聚异氰酸酯的反应产物。
作为聚碳酸酯多元醇,可使用例如通过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碳酸酯和多元醇之间的酯交换反应获得的聚碳酸酯多元醇、或通过光气和双酚A之间的反应获得的聚碳酸酯多元醇。
作为碳酸酯,可使用例如碳酸甲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乙酯、碳酸二乙酯、环状碳酸酯或碳酸二苯酯。作为与碳酸酯反应的多元醇,可使用例如低分子二醇化合物如乙二醇、二甘醇、1,2-丙二醇、双丙甘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新戊二醇和1,4-环己二醇;聚乙二醇;或聚丙二醇。
聚异氰酸酯没有具体限制。其实例包括芳香族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如1,3-间苯二异氰酸酯、1,4-对苯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2,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4,4'-联苯二异氰酸酯(4,4'-diisocyanatobiphenyl)、3,3'-二甲基-4,4'-联苯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联苯二异氰酸酯甲烷(3,3'-dimethyl-4,4'-diisocyanatodiphenylmethane)、1,5-亚萘基二异氰酸酯、间异氰酸基苯磺酰异氰酸酯(m-isocyanatophenylsulfonyl isocyanate)和对异氰酸基苯磺酰异氰酸酯(p-isocyanatophenylsulfonyl isocyanate);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如乙烯二异氰酸酯、二异氰酸四亚甲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十二甲撑二异氰酸酯、1,6,11-十一烷三异氰酸酯、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2,6-二异氰酸基己酸甲酯、双(2-异氰酸基乙基)延胡索酸酯、双(2-异氰酸基乙基)碳酸酯和2-异氰酸基乙基-2,6-二异氰酸基己酸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MDI)、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氢化TDI)、双(2-异氰酸基乙基)-4-环己烯-1,2-二羧酸酯、2,5-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和2,6-降冰片烷二异氰酸酯。这些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本发明的油墨旨在用于户外用途,如海报或标牌,因此其需要在一段长时期内形成具有极佳耐候性的涂层膜。从这个角度出发,优选地使用脂肪族或脂环族二异氰酸酯。
此外,本发明的油墨优选地包含至少一种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在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具有源自脂环族二异氰酸酯的结构的情况中,所得油墨在耐刮伤性和耐乙醇性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尤其优选。脂环族二异氰酸酯的含量比率相对于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总含量优选地为按质量计60%或更高。
在本发明的油墨中,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以树脂乳液的形式添加,其中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分散到水性介质中。树脂乳液中树脂的固含量优选地为按质量计20%或更高。当固含量为按质量计20%或更高时,所得油墨的配方没有问题。从所得油墨的储存稳定性和喷射稳定性的角度出发,聚氨酯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地为10nm至350nm。
当将聚氨酯树脂颗粒分散到水性介质中时,可使用利用分散剂的强制乳化。然而,在强制乳化的情况中,分散剂可保留在涂层膜上,从而降低其强度。因此,优选地使用在其分子结构中具有阴离子基团的自乳化聚氨酯树脂颗粒。从赋予极佳的耐刮伤性和耐化学性的角度出发,在使用自乳化聚氨酯树脂颗粒的情况中,优选地包含阴离子基团,以使得其酸价为20mgKOH/g至100mgKOH/g。
阴离子基团的实例包括羧基、羧酸盐基、磺基和磺酸盐基。其中,从保持良好的水分散稳定性的角度出发,优选地为部分或全部用例如碱性化合物中和的羧酸盐基和磺酸盐基。可用于中和阴离子基团的碱性化合物的实例包括有机胺,如氨、三乙胺、吡啶和吗啉;链烷醇胺,如单乙醇胺;和金属碱性化合物,包括Na、K、Li或Ca。
在利用分散剂的强制乳化的情况中,可使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型表面活化剂作为分散剂。然而,从良好耐水性的角度出发,优选地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亚烷基烷基醚、聚氧乙烯衍生物、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多元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丙烯多元醇、聚氧乙烯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氧化烯多环苯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胺、烷基链烷醇酰胺、和聚亚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其中优选地为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和聚氧乙烯烷基胺。
阴离子型表面活化剂的实例包括烷基硫酸酯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盐、烷基苯磺酸盐、α-烯属磺酸酯、牛磺酸甲酯、磺基琥珀酸酯、醚硫酸盐、醚碳酸盐、脂肪酸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烷基胺盐、季铵盐、烷基甜菜碱、和烷基胺氧化物。其中,优选地为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盐和磺基琥珀酸酯。
添加的表面活性剂的量相对于聚氨酯树脂的量优选地为按质量计0.1%至按质量计30%,更优选地为按质量计5%至按质量计20%。当量为按质量计0.1%或更多时,表面活性剂可充当分散剂。同时,以按质量计大于30%的量使用表面活性剂不是优选的,因为乳化剂的过多的量,即大于形成聚氨酯树脂乳液所需量的量,显著恶化可粘附性和耐水性。此外,在干燥涂层膜之后产生塑化或碎屑(breading),从而倾向于产生粘页。
本发明使用的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可通过常规已知的制造方法获得。其一个实例包括以下方法。
具体地,在溶剂不存在的情况下或在有机溶剂存在的情况下,使聚碳酸酯多元醇与聚异氰酸酯以当量比反应,以使得异氰酸酯基团过量存在,从而产生端异氰酸酯(isocyanate-terminated)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随后,端异氰酸酯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中的阴离子基团任选地用中和剂中和,使得与增链剂反应,最后任选地去除体系中的有机溶剂。
可用的有机溶剂的实例包括酮类,如丙酮和甲基乙基酮;醚类,如四氢呋喃和二氧杂环已烷;乙酸酯类,如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腈类,如乙腈;和酰胺类,如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和N-乙基吡咯烷酮。这些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作为增链剂,可使用多胺类或其它含有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
多胺类的实例包括二胺类,如乙二胺、1,2-丙二胺、1,6-己二胺、哌嗪、2,5-二甲基哌嗪、异佛尔酮二胺、4,4'-二环己基甲烷二胺和1,4-环己烷二胺;多胺类,如二亚乙基三胺、二亚丙基三胺和三亚乙基四胺;肼类,如肼、Ν,Ν'-二甲基肼、1,6-六亚甲基双肼;二酰肼类,如丁二酸二酰肼、己二酸二酰肼、戊二酸二酰肼、癸二酸二酰肼和间苯二酸二酰肼。
其它含有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二元醇类,如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己二醇、蔗糖、亚甲基二醇、甘油和山梨醇;酚类,如双酚A、4,4'-二羟基联苯、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二羟基二苯砜、氢化双酚A和氢醌;和水。这些可单独或组合使用,只要本发明的油墨的储存稳定性没有被破坏。
本发明的油墨包含具有高耐热性的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从而可通过经打印后的加热干燥减少残余的溶剂来提高其粘合度。
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的最低成膜温度可以不一定是等于或低于室温的温度。然而,在加热干燥在打印之后进行的情况下,最低成膜温度优选地至少为等于或低于在打印后加热油墨的温度的温度,且尤其优选地为充分低于加热油墨的温度的温度。例如,当在60℃下加热油墨时,树脂的最低成膜温度优选地为0℃至55℃,更优选地为25℃至55℃。
通常,最低成膜温度越低,成膜性能越好。然而,当最低成膜温度过低时,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降低,产生不令人满意的涂层膜强度。
注意,最低成膜温度是指当将树脂乳液投射到金属板如铝上并随后加热时形成连续透明膜的温度。在低于最低成膜温度的温度范围内,树脂乳液以白色粉末的形式存在。
在形成涂层膜时,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的表面硬度优选地为100N/mm2或更多,更优选地为120N/mm2至180N/mm2。落入上述范围内的表面硬度使得油墨形成牢固的涂层膜,产生高耐刮伤性。
可如下测量表面硬度。
将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乳液施加至玻璃片上,从而具有10μm的膜厚度,随后在100℃下干燥30min,从而形成树脂膜。当用9.8mN的载荷压入Berkovich压痕器时,通过微表面硬度计(FISCHERSCOPE HM2000,Fischer Instruments K.K.的产品)测量所得树脂膜的压痕深度,并根据ISO14577-2002转换成马氏硬度。
添加至油墨的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的量优选地为基于固含量按质量计0.5%至按质量计10%,更优选地为按质量计1%至按质量计8%,进一步优选地为按质量计3%至按质量计8%。当量为按质量计0.5%或更多时,涂层膜充分地在颜料上形成,产生所需的图像不褪色性。当量为按质量计10%或更少时,由于过高的粘度,所得油墨不难喷射。
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以树脂乳液的形式与其它油墨材料一同添加。如果有必要,树脂乳液可包含例如,水溶性有机溶剂、防腐剂、匀染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和UV吸收剂。
本发明的油墨可包含除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之外的其它树脂颗粒。除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之外的其它树脂颗粒的实例包括丙烯酸树脂颗粒、聚烯烃树脂颗粒、乙酸乙烯树脂颗粒、氯乙烯树脂颗粒、氟树脂颗粒、聚醚树脂颗粒、和聚酯树脂颗粒。
水溶性有机溶剂
本发明中使用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应当包含按质量计50%或更多的二醇化合物。本文使用的“二醇化合物”是指在其化学结构中具有两个OH基团的化合物。二醇化合物的保湿性比没有OH基团或只具有一个OH基团的化合物更高,因此显著促成所得油墨的喷射可靠性。
具有三个或更多个OH基团的化合物的分子间作用力过高,因此其通常具有极高的沸点并显著破坏所得油墨的干燥性能。
二醇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乙二醇(bp:196℃)、丙二醇(bp:188℃)、1,2-丁二醇(bp:194℃)、2,3-丁二醇(bp:183℃)、2-甲基-2,4-戊二醇(bp:198℃)、二甘醇(bp:244℃)、三甘醇(bp:287℃)、双丙甘醇(bp:230℃)、1,3-丙二醇(bp:214℃)、1,3-丁二醇(bp:203℃)、1.4-丁二醇(bp:230℃)、2,2-二甲基-1,3-丙二醇(bp:208℃)、2-甲基-1,3-丙二醇(bp:213℃)、1,2-戊二醇(bp:206℃)、2,4-戊二醇(bp:201℃)、1,5-戊二醇(bp:242℃)、1,6-己二醇(bp:250℃)、2-乙基-1,3-己二醇(bp:243℃)、1,2-己二醇(bp:224℃)和2,5-己二醇(bp:217℃)。这些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按质量计百分之五十或更多的本发明中使用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应当具有200℃或更低的沸点。其实例包括乙二醇(bp:196℃)、丙二醇(bp:188℃)、1,2-丁二醇(bp:194℃)、2,3-丁二醇(bp:183℃)、2-甲基-2,4-戊二醇(bp:198℃)、双丙甘醇单甲醚(bp:190℃)、丙二醇正丁醚(bp:171℃)、丙二醇叔丁醚(bp:153℃)、二甘醇甲醚(bp:194℃)、乙二醇正丙醚(bp:150℃)、和乙二醇正丁醚(bp:171℃)。这些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水溶性有机溶剂的使用使得油墨在无孔基底上具有高干燥性能。
丙二醇、2,3-丁二醇或其任何组合优选地用作具有200℃或更低的沸点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因为其与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相容,且其可获得具有更佳成膜性能的油墨。因此上述优选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提高了涂层膜的光泽度。
为了控制所得油墨的物理性质、防止油墨干燥、并提高油墨的溶解稳定性,如果有必要,可添加除了具有200℃或更低的沸点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之外的其它水溶性有机溶剂。
其实例包括多元醇,如二甘醇、三甘醇、双丙甘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1,2-戊二醇、2,4-戊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2-乙基-1,3-己二醇、1,2-己二醇、和2,5-己二醇;多元醇烷基醚,如双丙甘醇正丙醚、三丙二醇甲醚、三丙二醇正丙醚、丙二醇苯基醚、三甘醇甲醚、三甘醇甲醚、三甘醇乙醚、二甘醇正己醚、和乙二醇苯基醚;含氮杂环化合物,如2-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和1-乙基-2-吡咯烷酮;氧杂环丁烷化合物,如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
其中,添加选自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三丙二醇单甲醚和包含内酰胺结构并具有200℃或更高的沸点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中的至少一种使得能够尤其是在无孔基底上获得极佳的性能,如图像光泽度、耐刮伤性和耐乙醇性。进一步,当添加1-乙基-2-吡咯烷酮作为包含内酰胺结构并具有200℃或更高的沸点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时,可获得极佳的图像质量。
注意,不包含具有高于250℃的沸点的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油墨的干燥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其是有效的。
颜料
作为颜料,可使用无机颜料或有机颜料。
无机颜料的实例包括通过已知方法如接触法、炉法和热法产生的二氧化钛、氧化铁、碳酸钙、硫酸钡、氢氧化铝、钡黄、镉红、铬黄和炭黑。
有机颜料的实例包括偶氮颜料(如偶氮色淀、不溶性偶氮颜料、缩合偶氮颜料、和螯合偶氮颜料)、多环颜料(如,酞菁颜料、苝系颜料、二萘嵌苯酮(Perynone)颜料、蒽醌颜料、喹吖啶酮颜料、二嗪颜料、靛青颜料、硫靛蓝颜料、异吲哚酮颜料、和喹吖酮颜料)、染料螯合物(如,碱性染料螯合物、和酸性染料螯合物)、硝基颜料、亚硝基颜料、和苯胺黑。
在以上颜料中,优选地使用与溶剂具有良好亲和性的颜料。
优选黑色颜料的具体实例包括炭黑(C.I.颜料黑7)如炉黑、灯黑、乙炔黑和槽黑;金属,如铜、铁(C.I.颜料黑11);金属化合物如二氧化钛;和有机颜料如苯胺黑(C.I.颜料黑1)。
彩色颜料的实例包括:C.I.颜料黄1、3、12、13、14、17、24、34、35、37、42(氧化铁黄)、53、55、81、83、95、97、98、100、101、104、108、109、110、117、120、138、150和153;C.I.颜料橙5、13、16、17、36、43和51;C.I.颜料红1、2、3、5、17、22、23、31、38、48:2、48:2(永固红2B(Ca))、48:3、48:4、49:1、52:2、53:1、57:1(亮胭脂红6B)、60:1、63:1、63:2、64:1、81、83、88、101(铁丹)、104、105、106、108(镉红)、112、114、122(喹吖啶酮品红)、123、146、149、166、168、170、172、177、178、179、185、190、193、209和219;C.I.颜料紫1(若丹明色淀)、3、5:1、16、19、23和38;C.I.颜料蓝1、2、15(酞菁蓝)、15:1、15:2、15:3(酞菁蓝)、16、17:1、56、60和63;和C.I.颜料绿1、4、7、8、10、17、18和36。
此外,可使用通过向颜料(如,碳)表面添加官能团如砜基或羧基而制成的、在水中可分散的可自分散颜料。
也可使用通过将颜料封装至微胶囊中制成的可在水中分散的颜料,即包含颜料颗粒的树脂颗粒。在这种情况下,油墨中包含的所有颜料不一定封装至树脂颗粒中或吸收至树脂颗粒上。只要本发明的效果没有受到破坏,则颜料可在油墨中分散。
颜料的粒径没有具体限制,并可根据预期目的进行适当地选择,但按照基于最大数量的最大频率优选地为20nm至150nm。当粒径大于150nm时,所得油墨的颜料分散稳定性、喷射稳定性和图像质量如图像密度受到恶化,这不是优选的。精细地分散颜料从而具有小于20nm的粒径在经济上是困难的,因为分散操作或分类操作是复杂的。
在利用分散剂使得颜料分散的情况下,可使用适当选择的、常规已知的颜料。其实例包括聚合物分散剂和水溶性表面活性剂。
添加至油墨中的颜料的量优选地为按质量计约0.1%至按质量计约10%,更优选地为按质量计1%至按质量计10%。通常,随着颜料浓度的提高,图像密度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图像质量。同时,可靠性如定影性能、喷射稳定性和堵塞受到负面影响。
在本发明的喷墨油墨中,可使用纯水如离子交换水、超滤水、Milli-Q水和蒸馏水或超纯水。
其他成分
除了上述水、水溶性有机溶剂、颜料和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外,如果有必要,本发明的油墨可包含其他成分,如表面活性剂、防腐-抗真菌剂、防锈剂或pH调节剂。
表面活性剂
添加表面活性剂以确保在记录介质上的湿润性。添加至油墨中的表面活性剂的量优选地为按质量计0.1%至按质量计5%。当量为按质量计小于0.1%时,所得油墨在基底上的湿润性不令人满意,导致图像质量恶化。当量为按质量计大于5%时,由于高发泡性能,所得油墨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不喷射。
表面活性剂的类型没有具体限制,可使用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型表面活化剂的任何一种。然而,鉴于色料的分散稳定性和图像质量之间的平衡,优选地使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烷基酯、聚氧乙烯烷基胺、聚氧乙烯烷基酰胺、聚氧乙烯丙烯嵌段聚合物、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乙炔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和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没有具体限制,并可根据预期目的进行适当选择。具体地,即使在高pH下也不会分解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是优选的。其实例包括侧链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两端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一端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侧链和两端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尤其优选地为具有聚氧乙烯基团或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团作为待改性基团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因为它们作为水性表面活性剂显示出极佳的性能。作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可使用聚醚改性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其实例包括其中聚环氧烷结构被引入二甲基硅氧烷中Si位点侧链的化合物。
其它表面活性剂可与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联合使用。
其它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含氟表面活性剂。
由于低发泡性能,尤其优选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实例包括全氟烷基磺酸化合物、全氟烷基羧酸化合物、全氟烷基磷酸酯化合物、全氟烷基环氧乙烷加成物、和在其侧链中包含全氟烷基醚基团的聚氧化烯醚聚合物化合物。
全氟烷基磺酸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全氟烷基磺酸和全氟烷基磺酸盐。全氟烷基羧酸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全氟烷基羧酸和全氟烷基羧酸盐。在其侧链中包含全氟烷基醚基团的聚氧化烯醚聚合物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在其侧链中包含全氟烷基醚基团的聚氧化烯醚聚合物硫酸酯盐和在其侧链中包含全氟烷基醚基团的聚氧化烯醚聚合物盐。以上含氟表面活性剂中的盐的抗衡离子实例包括Li、Na、K、NH4、NH3CH2CH2OH、NH2(CH2CH2OH)2和NH(CH2CH2OH)3
防腐-抗真菌剂
防腐-抗真菌剂的实例包括1,2-苯并异噻唑啉-3-酮、苯甲酸钠、脱氢乙酸钠、山梨酸钠、五氯酚钠和2-吡啶硫醇-1-氧化钠。
防锈剂
防锈剂的实例包括酸式亚硫酸盐、硫代硫酸钠、硫代二甘醇铵、二异丙基硝酸铵、季戊四醇四硝酸酯和硝酸二环己基铵。
pH调节剂
pH调节剂可以是任何物质,只要其不负面影响待制备的油墨,并可将油墨的pH调节成期望的值。pH调节剂的实例包括碱金属元素的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碱金属的碳酸盐(如,碳酸锂、碳酸钠和碳酸钾)、氢氧化季铵、胺类(如,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氢氧化铵和氢氧化季鏻。
通过将水、水溶性有机溶剂、颜料、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和如果有必要的其他成分溶于水性介质中,和任选地搅拌和混合而产生本发明的油墨。可通过装备有常规叶轮的搅拌器、磁搅拌器或高速分散器进行搅拌和混合。
喷墨记录方法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法至少包括油墨喷射步骤,其为将刺激(能量)施加至本发明的喷墨油墨以使得喷墨油墨喷射,从而在基底上形成图像的步骤;和如果有必要,可进一步包括其它步骤。
注意,将描述用纸作为基底的情况,但其它有孔基底或无孔基底也可用于记录。
已知的各种喷墨记录方法可应用于油墨喷射步骤。例如,可使用喷墨头扫描型喷墨记录方法或其中利用对齐的喷墨头将图像记录于特定的薄板型打印纸上的喷墨记录方法。
在油墨喷射步骤中通常使用记录头作为油墨喷射单元。记录头的驱动系统没有具体限制,可以是利用使用PZT的压电元件致动器的按需型喷墨头、用于运行热能量的系统或使用静电力的致动器;或连续喷射型电荷可控性喷墨头。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法优选地包括加热干燥步骤,其为在打印之后加热干燥记录介质的步骤,从而形成具有较高图像质量、耐刮伤性和粘合度的图像并响应高速打印条件。加热干燥步骤中使用的加热装置可适当地选自已知的装置。其实例包括用于强制空气加热、辐射加热、传导加热、高频干燥或微波干燥的装置。这些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加热温度可根据油墨中包含的水溶性有机溶剂的类型和量、添加的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以及待打印的基底的类型而不同。从干燥性能和成膜温度的角度出发,加热温度优选地高。然而,过高的加热温度不是优选的,因为由于油墨头温度的升高可能使得待打印的基底损坏和油墨不喷射。
喷墨记录装置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至少包括油墨喷射单元,油墨喷射单元被配置为将刺激(能量)施加至本发明的喷墨油墨以使得喷墨油墨喷射,从而在基底上形成图像;并进一步包括加热单元,且如果有必要,包括其它单元。
将参照附图描述可使用本发明的喷墨油墨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
注意,虽然将描述用纸作为基底的情况,但其它有孔基底或无孔基底也可用于记录。喷墨记录装置包括其中滑架用于扫描的串型(梭型)喷墨记录装置,和包含线型喷墨头的线型喷墨记录装置。图1为显示串型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该喷墨记录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1、在装置主体101中提供的进纸盘102、排纸盘103和墨盒安装部分104。在墨盒安装部分104的上表面,提供有控制部分105如操作键和显示器。墨盒安装部分104具有能开能关的前盖115,用于安装或拆去墨盒200。编号数字111代表上盖,112代表前盖的前表面。
在如图2所示的装置主体101中,滑架133由导杆131和支柱132在主扫描方向可滑动地支撑,导杆131为在左右侧板(未显示)之间横向搭接的导向部件;和通过主扫描马达(未显示)移动用于扫描。
由四个配置为喷射黄色(Y)、青色(C)、品红色(M)和黑色(Bk)墨滴的喷墨记录头组成的记录头134被安装于滑架133中,使得多个油墨喷射出口在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且墨滴喷射方向面朝下。
对于组成记录头134的每一个喷墨记录头,可以使用例如装备有以下任何用于喷射油墨的能量发生单元的喷墨头:压电致动器如压电元件,使用热电式传感器如加热元件并利用由液体膜态沸腾引起的相变的热式致动器,利用由温度变化引起的金属相变的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和利用静电力的静电致动器。
而且滑架133设置有针对每种颜色的副仓135,其被配置以向记录头134供应每种颜色油墨。
从装入墨盒安装部分104内的墨盒200经油墨供应管(未显示)向每个副仓135供应并补充记录油墨。
同时,作为用于喂入装在进纸盘102的基底负载部分(压板)141上的基底142的进纸部分,其提供有半月辊(进纸辊143)和分离衬垫144,半月辊(进纸辊143)被配置为从基底负载部分141逐一喂入基底142,分离衬垫144面向进纸辊143,且由具有大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该分离衬垫144偏向进纸辊143侧。
作为用于输送在记录头134下从该进纸部分喂入的基底142的输送部分,其提供有:输送带151,用于通过静电吸附输送基底142;反向辊152,用于输送从进纸部分经导杆145传递的基底142,而基底夹在反向辊和输送带151之间;输送导杆153,用于使在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向上传递的基底142的方向改变约90°并从而沿着输送带151运行;和末端压力辊155,其通过压制部件154偏向输送带151侧。而且,提供有充电锟156,其充当对输送带151表面进行充电的充电单元。
输送带151是环形带;且能够通过在加热器式(heater type)输送辊157和张力辊158之间伸展而在带输送方向旋转。输送带151具有例如表面层和背面层(中间电阻层,底层),表面层充当吸附无孔基底的表面,其由树脂材料(如,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制成,厚度为约40μm,没有对其进行电阻控制;背面层由与表面层相同的材料制成,利用碳对其进行了电阻控制。在输送带151的背部,在对应通过记录头134进行打印的区域放置加热器式导向部件161。此外,作为排放其上已经通过记录头134记录图像的基底142的排纸部分,提供有将基底142与输送带151分离的分离爪171、排纸辊172和排纸辊173。通过风扇加热器174对基底142进行热空气干燥,然后输出至放置在排纸辊172之下的排纸盘103。
装置主体101的后表面部分上可拆卸地安装双面进纸单元181。双面进纸单元181收集由输送带151的反向旋转返回的基底142并将其反转,然后在将其喂入反向辊152和输送带151之间。此外,在双面进纸单元181的上表面上提供手工进纸部分182。
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基底142从进纸部分逐一喂入,在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向上喂入的基底142由导杆145引导并通过在输送带151和反向辊152之间被夹紧而输送。进一步,基底的末端由输送导杆153引导并通过末端压力辊155压在输送带151上,以使得基底的输送方向改变约90°。在此时,输送带157通过充电锟156充电,基底142静电吸附到输送带151上并因此输送。
在此,通过根据图像信号驱动记录头134同时移动滑架133,将墨滴喷射至已经停止的基底142上,从而实现一行的记录。此后,基底142以预定的距离输送,然后实现下一行的记录。当接收到记录完成信号或表明基底142的后端已经到达记录区域的信号时,结束记录操作,并将基底142排放到排纸盘103上。
油墨记录物
本发明的油墨记录物包括基底和利用本发明的喷墨油墨在基底上形成的图像。
基底没有具体限制,可以是普通纸、光泽纸、特种纸或布。特别地,当将本发明的喷墨油墨施加至无孔基底上时,可提供具有良好光泽度和图像不褪色性的图像。
无孔基底的代表性实例包括由塑料材料如透明或彩色的聚氯乙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薄膜、聚碳酸酯薄膜、丙烯酸薄膜、聚丙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和聚苯乙烯薄膜制成的;并且不含纸成分如木浆纸、日本纸、合成浆纸和合成纤维纸的无孔基底。然而,本发明的油墨对其它无孔基底和传统有孔介质如普通纸或无机物覆盖的有孔介质也显示令人满意的性能。
实施例
将参考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进一步具体地描述本发明,但不限于实施例。注意,实施例和比较实施例中所述的“份”或“多份”是指“按质量计的份”或“按质量计的多份”,表1-1至2中所述的数值也是指“按质量计的份”或“按质量计的多份”。
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乳液A的制备
配备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容器在氮气流下装有1,500g聚碳酸酯二醇(1,6-己二醇和碳酸二甲酯的反应产物)、220g 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1,347g N-甲基吡咯烷酮(NMP),随后加热至60℃,从而溶解DMPA。
此后,将1,445g 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2.6g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添加至其中,随后加热至90℃以允许聚氨酯化(urethanize)5个小时,从而获得异氰酸酯末端化的氨基甲酸乙酯预聚物。
然后,将所得的反应混合物冷却至80℃。向其中添加149g三乙胺并混合在一起,从所得混合物中取出4,340g并添加至5,400g水和15g三乙胺的混合溶液,进行强烈搅拌。
然后,向其中添加1,500g冰和水中626g按质量计35%的2-甲基-1,5-戊二胺溶液,从而允许链延伸反应。将溶剂蒸馏出,从而提供按质量计30%的固含量,从而获得具有25nm体积平均粒径的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乳液A。体积平均粒径通过NANOTRAC WAVE-UT151(NIKKISO CO.,LTD.的产品)测量。
该乳液A被施加至玻璃片上,从而提供10μm的膜厚度,并在100℃下干燥30min从而形成树脂膜。当将9.8mN的载荷压入Vickers压痕器时,通过微表面硬度计(FISCHERSCOPE HM2000,Fischer Instruments K.K.的产品)进行测量,发现所得树脂膜的马氏硬度为120N/mm2
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乳液B的制备
除了使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替换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之外,以与制备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乳液A相同的方式获得体积平均粒径为20nm的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乳液B。通过NANOTRAC WAVE-UT151(NIKKISO CO.,LTD.的产品)测量体积平均粒径。
以与乳液A相同的方式测量涂层膜强度,发现所得乳液B的马氏硬度为88N/mm2
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乳液C的制备
除了使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十二甲撑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摩尔比6:4)替换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之外,以与制备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乳液A相同的方式获得体积平均粒径为30nm的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乳液C。通过NANOTRAC WAVE-UT151(NIKKISO CO.,LTD.的产品)测量体积平均粒径。
以与乳液A相同的方式测量涂层膜强度,发现所得乳液C的马氏硬度为105N/mm2
颜料分散液1的制备
将以下配方中所述的材料预混合在一起,然后通过盘式珠磨机(型号KDL,SHINMARU ENTERPRISES CORPORATION的产品,介质:直径为0.3mm的氧化锆球)进行循环分散7个小时,从而获得颜料分散液1。
颜料分散液1的配方
炭黑颜料(MITSUBISHI CARBON BLOCK#2300,Mitsubishi ChemicalCorporation的产品):15份
阴离子型表面活化剂(PIONIN A-51-B,TAKEMOTO OIL&FAT Co.,Ltd.的产品):2份
离子交换水:83份
颜料分散液2的制备
除了炭黑颜料变为颜料蓝15:3(HOSTAJET CYAN BG-PT,ClariantInternational Ltd.的产品)之外,以与制备颜料分散液1相同的方式制作颜料分散液2。
颜料分散液3的制备
除了炭黑颜料变为颜料红122(HOSTAJET MAGENTA E-PT,ClariantInternational Ltd.的产品)之外,以与制备颜料分散液1相同的方式制作颜料分散液3。
颜料分散液4的制备
除了炭黑颜料变为颜料黄74(Fast Yellow 7413,SANYO COLOR WORKS,Ltd.的产品)之外,以与制备颜料分散液1相同的方式制作颜料分散液4。
实施例1
将以下包含颜料分散液1的油墨配方中所述的材料混合和搅拌,然后通过平均孔径为0.2μm的聚丙烯过滤器过滤,从而制成实施例1的油墨。
油墨配方
颜料分散液1:20份
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乳液A:15份
表面活性剂CH3(CH2)12O(CH2CH2O)3CH2COOH:2份
丙二醇(bp:188℃):20份
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bp:240℃):15份
防腐-抗真菌剂PROXEL LV(Lonza Group AG的产品):0.1份
离子交换水:27.9份
实施例2至19和比较实施例1至10
除了油墨配方变为表1-1至1-3(实施例)和表2-1和2-2(比较实施例)中每一列中所述的配方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实施例2至19和比较实施例1至10的油墨的每一种。
如下检验油墨的每一种的性能。表3-1至4中显示结果。
干燥性能
将每种油墨装入喷墨打印机(IPSIO GXE5500,Ricoh Company,Ltd.的产品)中,并在光泽涂布纸(OK TOP COAT+,Oji Paper Co.,Ltd.的产品)上打印固体图像,随后在25℃下干燥预定的一段时间。用1kg的载荷将滤纸压向后干燥的固体部分。
根据以下基于油墨转移至滤纸的程度的标准评价每种油墨的干燥性能。注意,等级3.5或更高的干燥性能视为可接受。
评价标准
等级5:在25℃下干燥10min后没有观察到转移至滤纸。
等级4:在25℃下干燥20min后没有观察到转移至滤纸。
等级3.5:在25℃下干燥30min后没有观察到转移至滤纸。
等级3:在25℃下干燥45min后没有观察到转移至滤纸。
等级2:在25℃下干燥60min后没有观察到转移至滤纸。
等级1:即使在25℃下干燥60min之后也观察到转移至滤纸。
图像光泽度
将每种油墨装入喷墨打印机(IPSIO GXE5500,Ricoh Company,Ltd.的产品)中,并在无孔基底PVC膜(DGS-210-WH,Roland DG Corporation的产品)上打印固体图像,随后在80℃下干燥1个小时。然后,通过光泽计(4501,BYK Gardener的产品)测量固体图像上固体部分中的60度光泽度。
注意,80或更高的60度光泽度视为可接受。
耐刮伤性
将每种油墨装入喷墨打印机(IPSIO GXE5500,Ricoh Company,Ltd.的产品)中,并在无孔基底PVC膜(DGS-210-WH,Roland DG Corporation的产品)上打印固体图像,随后在80℃下干燥1小时。然后,用干燥的棉布(KANAKIN No.3)以400g的载荷刮蹭固体图像的固体部分。当视觉上观察到涂层失效时记录刮痕数量。60或更大的刮痕数量视为可接受。
耐乙醇性
将每种油墨装入喷墨打印机(IPSIO GXE5500,Ricoh Company,Ltd.的产品)中,并在无孔基底PVC膜(DGS-210-WH,Roland DG Corporation的产品)上打印固体图像,随后在80℃下干燥1个小时。然后,用已经由在水中按质量计50%的乙醇溶液浸渍的棉签刮蹭固体图像的固体部分。当视觉上观察到涂层失效时记录刮痕数量。30或更大的刮痕数量视为可接受。
喷射稳定性
将每种油墨装入提供有覆盖单元的喷墨打印机(IPSIO GXE5500,RicohCompany,Ltd.的产品)中,然后在30℃的温度下和15%RH的湿度下保持静置1周,且喷墨头被覆盖。此后,打印喷嘴检查图样,从而检验未喷射或喷注障碍的发生率(%)。10%或更低的发生率视为可接受。
粘合性能
将每种油墨装入喷墨打印机(IPSIO GXE5500,Ricoh Company,Ltd.的产品)中,并在以下三种基底上打印固体图像:PVC膜(DGS-210-WH,Roland DGCorporation的产品)、PP膜(P2161,TOYOBO CO.,LTD.的产品)和PET膜(E5100,TOYOBO CO.,LTD.的产品),然后彻底干燥。
利用粘合布带(123LW-50,Nichiban Co.,Ltd.的产品)通过横切剥离试验评价固体图像的每个固体部分的100个测试方块中剥离方块数。
注意,100个测试方块中5个或更少的剥离方块数视为可接受。
表1-1
表1-2
表1-3
表2-1
表2-2
表3-1
表3-2
表4
从表3-1至4中可以看出,含有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其中按质量计50%或更多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是二醇化合物、且其中按质量计50%或更多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是具有200℃或更低的沸点的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水性喷墨油墨具有高干燥性能,以及极佳的图像质量、耐刮伤性、耐乙醇性、喷射稳定性和粘合性能。
如实施例1至6和9至13所示,包含大量的丙二醇和2,3-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获得了极佳的喷射可靠性。此外,如实施例1至4所示,包含选自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三丙二醇单甲醚和包含内酰胺结构并具有200℃或更高的沸点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中的至少一种尤其获得极佳的耐刮伤性和耐乙醇性。
如实施例1至4、7至10和12至16中所示,包含具有源自脂环族二异氰酸酯的结构的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尤其获得极佳的耐刮伤性和耐乙醇性。
如实施例17至19中所示,包含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尤其获得极佳的图像光泽度同时保持良好的粘合性能。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下。
<1>喷墨油墨,包含
水;
水溶性有机溶剂;
颜料;和
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
其中所述水溶性有机溶剂含有按质量计50%或更多的二醇化合物,和
其中所述水溶性有机溶剂含有按质量计50%或更多的具有200℃或更低的沸点的水溶性有机溶剂。
<2>根据<1>所述的喷墨油墨,其中所述具有200℃或更低的沸点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是选自丙二醇和2,3-丁二醇的至少一种。
<3>根据<1>或<2>所述的喷墨油墨,其中所述水溶性有机溶剂是选自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三丙二醇单甲醚和包含内酰胺结构并具有200℃或更高的沸点的水溶性有机溶剂的至少一种。
<4>根据<3>所述的喷墨油墨,其中所述包含所述内酰胺结构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是1-乙基-2-吡咯烷酮。
<5>根据<1>至<4>任何一项所述的喷墨油墨,其中所述水溶性有机溶剂由具有250℃或更低的沸点的溶剂组成。
<6>根据<1>至<5>任何一项所述的喷墨油墨,其中所述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的每一种具有源自至少一种脂环族二异氰酸酯的结构。
<7>根据<1>至<6>任何一项所述的喷墨油墨,其中在形成涂层膜时,所述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的每一种具有100N/mm2或更大的表面硬度。
<8>根据<1>至<3>和<5>至<7>任何一项所述的喷墨油墨,其中所述的喷墨油墨进一步包含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9>喷墨记录方法,包括:
将刺激施加至根据<1>至<8>任何一项所述的喷墨油墨,以使得所述的喷墨油墨喷射,从而在基底上记录图像。
<10>根据<9>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所述喷墨记录方法进一步包括在记录之后加热干燥所述图像。
<11>根据<9>或<10>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所述基底是无孔基底。
<12>油墨记录物,包括:
基底,和
用根据<1>至<8>任何一项所述的喷墨油墨在所述基底上形成的图像。
<13>根据<12>所述的油墨记录物,其中所述基底是无孔基底。
<14>喷墨记录装置,包括:
油墨喷射单元,其被配置为将刺激施加至根据<1>至<8>任何一项所述的喷墨油墨以使得所述喷墨油墨喷射,从而在基底上记录图像。
<15>根据<1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喷墨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加热单元,其被配置为在记录之后加热干燥所述图像。
<16>墨盒,包括:
容器,和
所述容器中包含的根据<1>至<8>任何一项所述的喷墨油墨。
参考标记列表
101 装置主体
102 进纸盘
103 排纸盘
104 墨盒负载部分
105 控制部分
111 上盖
112 前表面
115 前盖
131 导杆
132 支柱
133 滑架
134 记录头
135 副仓
141 载纸部分
142 基底
143 进纸辊
144 分离衬垫
145 导杆
151 输送带
152 反向辊
153 输送导杆
154 压制部件
155 压力辊
156 充电锟
157 输送辊
158 张力辊
161 导向部件
171 分离爪
172 排纸辊
173 排纸辊
181 双面进纸单元
182 手工进纸部分

Claims (13)

1.喷墨油墨,包含:
水;
水溶性有机溶剂;
颜料;和
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
其中所述水溶性有机溶剂含有按质量计50%或更多的二醇化合物,和
其中所述水溶性有机溶剂含有按质量计50%或更多的具有200℃或更低的沸点的水溶性有机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油墨,其中所述具有200℃或更低的沸点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是选自丙二醇和2,3-丁二醇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油墨,其中所述水溶性有机溶剂是选自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三丙二醇单甲醚和包含内酰胺结构并具有200℃或更高的沸点的水溶性有机溶剂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油墨,其中所述包含所述内酰胺结构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是1-乙基-2-吡咯烷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何一项所述的喷墨油墨,其中所述水溶性有机溶剂由具有250℃或更低的沸点的溶剂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何一项所述的喷墨油墨,其中所述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的每一种具有源自至少一种脂环族二异氰酸酯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何一项所述的喷墨油墨,其中在形成涂层膜时,所述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颗粒的每一种具有100N/mm2或更大的表面硬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和5至7任何一项所述的喷墨油墨,其中所述的喷墨油墨进一步包括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9.喷墨记录方法,包括:
将刺激施加至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何一项所述的喷墨油墨,以使得所述喷墨油墨喷射,从而在基底上记录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所述喷墨记录方法进一步包括在记录之后加热干燥所述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所述基底是无孔基底。
12.油墨记录物,包括:
基底,和
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何一项所述的喷墨油墨在所述基底上形成的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油墨记录物,其中所述基底是无孔基底。
CN201480006773.9A 2013-01-30 2014-01-27 喷墨油墨、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记录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687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5461 2013-01-30
JP2013-015461 2013-01-30
JP2013-049780 2013-03-13
JP2013049780 2013-03-13
JP2013273127A JP6291841B2 (ja) 2013-01-30 2013-12-27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水性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物
JP2013-273127 2013-12-27
PCT/JP2014/052364 WO2014119769A1 (en) 2013-01-30 2014-01-27 Inkjet ink,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 recorded matt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8735A true CN104968735A (zh) 2015-10-07
CN104968735B CN104968735B (zh) 2017-03-08

Family

ID=51262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677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68735B (zh) 2013-01-30 2014-01-27 喷墨油墨、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记录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663668B2 (zh)
EP (1) EP2951247B1 (zh)
JP (1) JP6291841B2 (zh)
CN (1) CN104968735B (zh)
BR (1) BR112015018053B1 (zh)
RU (1) RU2622312C2 (zh)
WO (1) WO2014119769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2769A (zh) * 2015-06-10 2018-04-17 株式会社理光 油墨、喷墨记录方法、喷墨记录装置和记录物
CN110128878A (zh) * 2018-02-09 2019-08-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颜料印染喷墨油墨组合物、颜料印染喷墨油墨组合物组及喷墨颜料印染方法
CN110234716A (zh) * 2017-02-02 2019-09-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油墨组合物、记录方法及记录物
CN110997830A (zh) * 2017-08-21 2020-04-10 阪田油墨股份有限公司 印花用白色喷墨油墨组合物
CN111235909A (zh) * 2020-03-13 2020-06-05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热升华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316617A (zh) * 2018-12-26 2021-08-27 花王株式会社 喷墨印刷用水性油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32798B2 (ja) 2013-01-29 2017-11-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およびその記録方法
JP6550792B2 (ja) 2014-03-13 2019-07-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記録物
JP6638187B2 (ja) * 2014-12-02 2020-01-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成膜用インクおよび成膜方法
JP6763151B2 (ja) * 2015-03-09 2020-09-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10689536B2 (en) 2015-03-13 2020-06-23 Ricoh Company, Ltd. Ink,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ed product
JP6891983B2 (ja) * 2015-03-19 2021-06-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WO2016199391A1 (en) * 2015-06-10 2016-12-15 Ricoh Company, Ltd. Ink,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ed matter
WO2016208720A1 (ja) 2015-06-25 2016-12-29 花王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水系インク
US10655030B2 (en) 2015-06-25 2020-05-19 Kao Corporation Water-based ink
CN107709026B (zh) 2015-06-25 2020-12-01 花王株式会社 喷墨印刷方法、水性油墨
JP2017019972A (ja) * 2015-07-14 2017-01-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記録物
JP6638232B2 (ja) 2015-07-22 2020-01-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US9938421B2 (en) 2015-07-24 2018-04-10 Ricoh Company, Ltd. Set of ink and print medium, inkjet printing metho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ed matter, ink, and ink stored container
US10000067B2 (en) 2015-08-22 2018-06-19 Ricoh Company, Ltd. Ink,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jet recorded matter
JP2017088839A (ja) * 2015-11-06 2017-05-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インク収容容器、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記録物
JP6763276B2 (ja) * 2015-12-17 2020-09-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US10119042B2 (en) 2015-12-18 2018-11-06 Ricoh Company, Ltd. Ink,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inkjet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ed matter
JP6696513B2 (ja) 2016-01-22 2020-05-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インクと基材の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及び印刷物
JP6733198B2 (ja) * 2016-02-09 2020-07-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7160423A (ja) * 2016-03-03 2017-09-14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用ポリウレタン樹脂水分散体
US9879144B2 (en) 2016-03-16 2018-01-30 Ricoh Company, Ltd. Cleaning solution, set of ink and cleaning solution, cleaning method, cleaning apparatus,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6896219B2 (ja) * 2016-03-17 2021-06-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セット、記録装置、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
JP6390778B2 (ja) * 2016-04-14 2018-09-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収容容器、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記録物
JP6717065B2 (ja) * 2016-06-08 2020-07-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US10399363B2 (en) 2016-06-30 2019-09-03 Ricoh Company, Ltd. Print method, ink set, and inkjet print device
JP6864860B2 (ja) * 2016-09-07 2021-04-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
US11098216B2 (en) 2017-09-28 2021-08-2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matter
EP3495154A1 (en) 2017-12-06 2019-06-12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rinted matter
US11168228B2 (en) * 2018-03-29 2021-11-09 Ricoh Company, Ltd. Ink,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recorded matter
JP2019177553A (ja) 2018-03-30 2019-10-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CN112188965A (zh) * 2018-05-31 2021-01-05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织物可印刷介质
JP2020050705A (ja) 2018-09-25 2020-04-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物
EP3818111A4 (en) * 2018-12-14 2021-07-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ON TEXTILE
US11548294B2 (en) 2020-10-20 2023-01-10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of printing including applying a processing fluid and white ink to a substrate and device for such printing
JP2023011181A (ja) * 2021-07-12 2023-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及び記録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88158A1 (ja) * 2005-02-18 2006-08-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水性インク組成物及び水性インク組成物用ウレタン樹脂組成物
JP2008037935A (ja) * 2006-08-02 2008-02-21 General Technology Kk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とそれを用いた印刷方法
CN101365761A (zh) * 2006-09-15 2009-02-11 株式会社理光 喷墨记录用油墨、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喷墨记录用油墨介质组、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JP2013001755A (ja) * 2011-06-14 2013-01-07 Dic Corp ラミネート加工用水性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13144730A (ja) * 2012-01-13 2013-07-25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68487B2 (en) * 2001-11-15 2008-05-0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queous ink jet printable compositions
JP4157868B2 (ja) 2002-05-16 2008-10-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顔料分散液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組成物
KR100866429B1 (ko) 2003-12-11 2008-10-31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수계 잉크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잉크 카트리지, 잉크젯 기록방법 및 기록물
US8440742B2 (en) 2004-02-05 2013-05-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olymer colloid-containing ink-jet inks for printing on non-porous substrates
JP4979123B2 (ja) * 2006-12-26 2012-07-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環境安全性および層間密着性の良好な建材用シート
JP5170508B2 (ja) 2007-03-16 2013-03-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メディア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記録物、記録装置
JP5101187B2 (ja) 2007-06-26 2012-12-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記録物
EP2028242B1 (en) 2007-08-14 2013-07-10 Ricoh Company, Ltd. Inkjet ink, and ink cartridge,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record using the same
JP5222590B2 (ja) * 2008-03-12 2013-06-26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捺染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
JP5678403B2 (ja) 2008-07-31 2015-03-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JP5621192B2 (ja) 2008-09-05 2014-1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インク記録物
JP5568900B2 (ja) 2008-10-30 2014-08-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JP5776141B2 (ja) 2009-06-23 2015-09-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並びに、該インク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該インクを収容した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物
JP5433863B2 (ja) 2009-11-02 2014-03-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及び記録方法
JP2010159417A (ja) 2010-01-18 2010-07-22 Seiko Epson Corp 水性顔料組成物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組成物
JP5664893B2 (ja) 2010-03-16 2015-02-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メディアセ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552856B2 (ja) * 2010-03-24 2014-07-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物
US20110318551A1 (en) 2010-06-25 2011-12-29 Tomohiro Nakagawa Inkjet recording ink,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inkjet recording ink, inkjet cartridge,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recorded image
JP2012077111A (ja) 2010-09-30 2012-04-19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物
JP5576755B2 (ja) 2010-09-30 2014-08-20 大日本塗料株式会社 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及びその塗布方法
JP2012130905A (ja) * 2010-11-29 2012-07-12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薄膜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US8733920B2 (en) 2011-01-26 2014-05-27 Ricoh Company, Ltd. Inkjet recording ink, ink cartridge,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and ink recorded matter
JP2012224658A (ja) * 2011-04-15 2012-11-15 Konica Minolta Ij Technologie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2251029A (ja) * 2011-05-31 2012-12-20 Pentel Corp ボールペン用水性インキ組成物
JP5729142B2 (ja) 2011-06-02 2015-06-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記録物
JP5837765B2 (ja) 2011-06-02 2015-12-24 株式会社松井色素化学工業所 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用インク
JP5888589B2 (ja) 2011-06-28 2016-03-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記録用メディア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3067162A (ja) 2011-09-08 2013-04-18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
JP5874318B2 (ja) * 2011-10-27 2016-03-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樹脂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記録物
JP5915133B2 (ja) * 2011-12-09 2016-05-11 Dic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性インクセット
JP2013155322A (ja) 2012-01-31 2013-08-15 Ricoh Co Ltd インク
JP5942557B2 (ja) 2012-04-13 2016-06-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4159533A (ja) 2013-02-20 2014-09-04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88158A1 (ja) * 2005-02-18 2006-08-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水性インク組成物及び水性インク組成物用ウレタン樹脂組成物
JP2008037935A (ja) * 2006-08-02 2008-02-21 General Technology Kk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とそれを用いた印刷方法
CN101365761A (zh) * 2006-09-15 2009-02-11 株式会社理光 喷墨记录用油墨、喷墨记录用油墨组、喷墨记录用油墨介质组、墨盒、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装置
JP2013001755A (ja) * 2011-06-14 2013-01-07 Dic Corp ラミネート加工用水性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13144730A (ja) * 2012-01-13 2013-07-25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物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2769A (zh) * 2015-06-10 2018-04-17 株式会社理光 油墨、喷墨记录方法、喷墨记录装置和记录物
CN107922769B (zh) * 2015-06-10 2021-03-26 株式会社理光 油墨、喷墨记录方法、喷墨记录装置和记录物
CN110234716A (zh) * 2017-02-02 2019-09-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油墨组合物、记录方法及记录物
CN110997830A (zh) * 2017-08-21 2020-04-10 阪田油墨股份有限公司 印花用白色喷墨油墨组合物
CN110128878A (zh) * 2018-02-09 2019-08-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颜料印染喷墨油墨组合物、颜料印染喷墨油墨组合物组及喷墨颜料印染方法
CN110128878B (zh) * 2018-02-09 2022-02-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颜料印染喷墨油墨组合物、颜料印染喷墨油墨组合物组及喷墨颜料印染方法
CN113316617A (zh) * 2018-12-26 2021-08-27 花王株式会社 喷墨印刷用水性油墨
CN111235909A (zh) * 2020-03-13 2020-06-05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热升华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35909B (zh) * 2020-03-13 2022-12-06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热升华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51247A4 (en) 2015-12-16
BR112015018053B1 (pt) 2021-09-14
EP2951247B1 (en) 2018-10-24
US20150361282A1 (en) 2015-12-17
WO2014119769A1 (en) 2014-08-07
EP2951247A1 (en) 2015-12-09
RU2622312C2 (ru) 2017-06-14
JP6291841B2 (ja) 2018-03-14
RU2015136599A (ru) 2017-03-07
JP2014198824A (ja) 2014-10-23
CN104968735B (zh) 2017-03-08
US9663668B2 (en) 2017-05-30
BR112015018053A2 (pt) 2017-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8735A (zh) 喷墨油墨、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记录物
US9856386B2 (en) Inkjet ink,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using the inkjet ink, and print formed by the inkjet ink
CN104968734B (zh) 用于喷墨记录的油墨和使用其的记录方法
CN104708931B (zh) 喷墨记录方法,喷墨记录装置
EP3246369B1 (en) White ink, ink set, recording method, ink container, and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US9938421B2 (en) Set of ink and print medium, inkjet printing metho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ed matter, ink, and ink stored container
JP6550792B2 (ja) 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記録物
EP2960308B1 (en) Ink,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ink cartridge, recorded matter, and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CN107922769A (zh) 油墨、喷墨记录方法、喷墨记录装置和记录物
CN103360868B (zh) 喷墨记录油墨、喷墨记录油墨套件和墨盒
JP6776648B2 (ja) インク、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収容容器、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記録物
JP6866734B2 (ja) 印刷方法
CN103319940B (zh) 喷墨记录墨、墨盒和喷墨记录方法
JP7396077B2 (ja) インクセット、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7446563B2 (ja) 白色インク組成物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