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7255B - 纱线卷绕机 - Google Patents

纱线卷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7255B
CN104947255B CN201510126567.8A CN201510126567A CN104947255B CN 104947255 B CN104947255 B CN 104947255B CN 201510126567 A CN201510126567 A CN 201510126567A CN 104947255 B CN104947255 B CN 1049472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on
yarn
connector
yarn winding
air 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265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47255A (zh
Inventor
丰田贵大
目片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47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7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47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72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7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yarn-winding machines
    • B65H54/702Arrangements for confining or removing du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8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 B65H67/081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acting after interruption of the winding process, e.g. yarn breakage, yarn cut or package replac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9/00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B65H69/06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 B65H69/061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1/00Arrangements for confining or removing dust, fly or the like
    • D01H11/005Arrangements for confining or removing dust, fly or the like with blowing and/or suction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纱线卷绕机具备:多个纱线卷绕单元;接头台车,其在各纱线卷绕单元中利用吸引空气流来进行接头动作;回丝贮存盒(45),其对从接头台车流通来的吸引空气流所含的回丝进行回收;杆(71),其将回丝贮存盒(45)的模式切换为用于向回丝贮存盒(45)回收回丝的回收模式或者用于清扫回丝贮存盒(45)的清扫模式;非接触式传感器(73),其对从回收模式向清扫模式切换时杆(71)的第一动作进行检测;机体控制装置,在接头台车进行接头动作的情况下、且在由非接触式传感器(73)检测到第一动作时,该机体控制装置使接头台车中止接头动作。

Description

纱线卷绕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卷绕机。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纱线卷绕机,在日本特开2001-200432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的纤维机械,该纤维机械具备:维护装置,其利用鼓风机的吸引力而对单元进行规定的维护;检测机构,其直接或间接地检测鼓风机的吸引力的变动或者降低;以及控制机构,若在维护装置实施维护的过程中检测到鼓风机的吸引力发生变动或者降低,则该控制机构对维护装置进行控制,以便在该维护周期结束后禁止实施维护。
然而,在日本特开2001-200432号公报所记载的纤维机械中,维护装置是利用鼓风机的吸引力来进行接头动作的装置,当在维护装置与鼓风机之间设置有对吸引空气流中所含的纤维进行回收的集尘箱等回收部的情况下,有可能在接头部分产生缺陷。
其理由在于,即使在维护装置实施维护的过程中,因清扫回收部而检测到鼓风机发生吸引力的变动或者降低,但由于在该维护周期结束之前实施该维护,因此在该维护周期内在鼓风机的吸引力不足的状态下进行接头动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因清扫回收部而在接头部分产生缺陷的纱线卷绕机。
本发明的纱线卷绕机具备:多个纱线卷绕单元;接头部,其在多个所述纱线卷绕单元中分别利用吸引空气流来进行接头动作;回收部,其对从所述接头部流通来的所述吸引空气流所含的纤维进行回收;切换部,其将所述回收部的模式切换为回收模式或清扫模式,所述回收模式用于向所述回收部回收所述纤维,所述清扫模式用于清扫所述回收部,动作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切换部的第一动作,该第一动作是由所述切换部将所述回收部的所述模式从所述回收模式向所述清扫模式切换时所述切换部的动作;以及控制部,在所述接头部进行所述接头动作的情况下,在由所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第一动作时,该控制部使所述接头部中止所述接头动作。
在该纱线卷绕机中,在接头部进行接头动作的情况下,在检测到切换部的第一动作时,中止接头部的接头动作。因此防止在因清扫回收部而使吸引空气流的吸引力不足的状态下继续进行接头动作。因此根据该纱线卷绕机,能够防止因清扫回收部而在接头部分产生缺陷。
本发明的纱线卷绕机还具备静压测定部,其对所述回收部的所述吸引空气流的静压进行测定,所述动作检测部除了检测所述第一动作以外,还检测所述切换部的第二动作,该第二动作是由所述切换部将所述回收部的所述模式从所述清扫模式向所述回收模式切换时所述切换部的动作,在所述接头部中止了所述接头动作的情况下,且在由所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第二动作、并且由所述静压测定部测定的静压超过规定值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接头部从头开始实施所述接头动作。根据该结构,由于在吸引空气流的吸引力充分恢复的状态下从头开始实施接头动作,因此能够得到适宜的接头部分。
本发明的纱线卷绕机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接头部具有:接头装置,其利用所述吸引空气流来进行接头;纱线捕捉引导装置,其利用所述吸引空气流来进行纱线的捕捉以及向所述接头装置引导所述纱线,在所述接头装置进行所述接头的情况下,且在由所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第一动作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接头装置中止所述接头,在所述纱线捕捉引导装置进行所述纱线的捕捉或者所述纱线的引导的情况下,且在由所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第一动作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纱线捕捉引导装置中止所述纱线的捕捉或者所述纱线的引导。根据该结构,能够根据接头部的动作状况适宜地中止接头动作。
本发明的纱线卷绕机中,所述接头部还具有行进装置,该行进装置相对于多个所述纱线卷绕单元进行行进,在所述行进装置进行所述行进的情况下,且在由所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第一动作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行进装置中止所述行进。根据该结构,能够根据行进装置的动作状况而适宜地中止行进动作。
本发明的纱线卷绕机也可以还具备:吸引管路,其从所述回收部设置到多个所述纱线卷绕单元,并形成有用于向所述接头部供给所述吸引空气流的多个供给口;多个开闭器,它们设置于所述吸引管路,以与所述行进装置的行进联动的方式分别对多个所述供给口进行开闭。如上所述,由于在检测到切换部的第一动作时,中止行进装置的行进,因此能够防止在因清扫回收部而吸引空气流的吸引力不足的状态下使开闭器动作,从而供给口处于开放的状态的情况。由此防止吸引空气流的吸引力因供给口的开放而进一步降低的情况,从而在清扫回收部后,能够高效地恢复吸引空气流的吸引力。
本发明的纱线卷绕机中,所述切换部是杆,所述动作检测部将所述杆以及与所述杆联动而动作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动作作为检测对象。根据该结构,能够迅速且可靠地检测切换部的第一动作。
本发明的纱线卷绕机中,所述回收部是贮存所述纤维的纤维贮存盒,在所述纤维贮存盒设置有门,在所述回收部的所述模式从所述回收模式切换到所述清扫模式时,该门能够开闭。根据该结构,在回收部的模式从回收模式切换到清扫模式时打开门,从而能够将贮存在纤维贮存盒内的纤维去除。
本发明的纱线卷绕机中,多个所述纱线卷绕单元分别具有:牵伸装置,其对纤维束进行牵伸;空气纺纱装置,其对由所述牵伸装置牵伸后的所述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纱线;以及卷绕装置,其将由所述空气纺纱装置生成的所述纱线卷绕成卷装。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在卷绕成卷装的纱线中,在接头部分产生缺陷。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防止因清扫回收部而在接头部分产生缺陷的纱线卷绕机。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纱线卷绕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纺纱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纺纱机的纺纱单元的侧视图。
图3A是表示图1的纺纱机的开闭器的动作的图。
图3B是表示图3A的下一个开闭器的动作的图。
图3C是表示图3B的下一个开闭器的动作的图。
图3D是表示图3C的下一个开闭器的动作的图。
图4是图1的纺纱机的鼓风箱内部的后视图。
图5A是表示图1的纺纱机的切换部的结构的外观图。
图5B是图5A的剖视图。
图6A是表示图1的纺纱机中从回收模式向清扫模式切换时切换部的动作的外观图。
图6B是图6A的剖视图。
图7A是表示图1的纺纱机中清扫模式时切换部的结构的外观图。
图7B是图7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另外,对各图中相同或相当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纺纱机的结构]
如图1所示,纺纱机(纱线卷绕机)1具备:多个纺纱单元(纱线卷绕单元)2、接头台车(接头部)3、鼓风箱4以及原动机箱5。多个纺纱单元2排列成一列。各纺纱单元2生成纱线Y并卷绕成卷装P。接头台车3在切断纱线Y后的纺纱单元2中进行接头动作。在鼓风箱4中收容有用于在纺纱单元2的各部产生吸引流、旋转流等的气体供给源等。在原动机箱5中收容有用于向纺纱单元2的各部供给动力的原动机等。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纱线Y行进的路径(即,纱线通道)中,将生成纱线Y的一侧称为上游侧,将卷绕纱线Y的一侧称为下游侧。并且,相对于接头台车3将纱线通道所在的一侧称为前侧,将其相反侧称为后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多个纺纱单元2的排列方向延伸的作业通路(省略图示)设置在纺纱机1的前侧。操作人员能够从该作业通路进行各纺纱单元2的操作以及监视等。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各纺纱单元2从上游侧开始依次具备:牵伸装置6、空气纺纱装置7、纱线监视装置8、张力传感器9、储纱装置50、上蜡装置11以及卷绕装置12。这些装置以上游侧在机体高度方向上成为上侧的方式(即,以下游侧在机体高度方向上成为下侧的方式),由机体框架13直接或间接地支承。
牵伸装置6对纱条S进行牵伸而生成纤维束F。牵伸装置6从上游侧(在纱条S以及纤维束F行进的路径上,供给纱条S的一侧)依次具有:后罗拉对61、第三罗拉对62、在各罗拉架设置有龙带63的中间罗拉对64、以及前罗拉对65。各罗拉对61、62、64、65对从条筒(省略图示)供给的纱条S进行牵伸,并使其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行进。
空气纺纱装置7利用气体的旋转流,对由牵伸装置6牵伸后的纤维束F加捻而生成纱线Y。更详细而言(但省略图示),空气纺纱装置7具有:纺纱室、纤维引导部、旋转流产生喷嘴以及中空导向轴体。纤维引导部将从上游侧的牵伸装置6供给的纤维束F,向纺纱室内引导。旋转流产生喷嘴配置在纤维束F行进的路径的周围,在纺纱室内产生旋转流。借助该旋转流,被引导到纺纱室内的纤维束F的纤维端反转而旋转。中空导向轴体将纺纱后的纱线Y从纺纱室内向空气纺纱装置7的外部引导。
纱线监视装置8在空气纺纱装置7与储纱装置50之间检测行进的纱线Y的纱疵,并向单元控制装置10发送纱疵检测信号。另外,纱线监视装置8例如检测纱线Y的粗细异常以及/或者纱线Y所含的异物作为纱疵。张力传感器9在空气纺纱装置7与储纱装置50之间测定行进的纱线Y的张力,并向单元控制装置10发送张力测定信号。上蜡装置11在储纱装置50与卷绕装置12之间对行进的纱线Y打蜡。另外,单元控制装置10在每个纺纱单元2分别设置,在上位控制器亦即机体控制装置20的控制下,控制纺纱单元2的动作。
储纱装置50在空气纺纱装置7与卷绕装置12之间,将行进的纱线Y卷绕于储纱罗拉而贮存。储纱装置50具有如下功能:从空气纺纱装置7稳定地抽出纱线Y的功能、在接头台车3进行接头动作时等使从空气纺纱装置7送出的纱线Y滞留而防止纱线Y松弛的功能、以及调节卷绕装置12侧的纱线Y的张力而防止卷绕装置12侧的纱线Y的张力的变动向空气纺纱装置7侧传递的功能。
卷绕装置12将在空气纺纱装置7中生成的纱线Y卷绕于卷装P而形成卷装P。卷绕装置12具有摇架臂21、卷绕鼓22以及横动装置23。摇架臂21由支承轴24支承为能够摆动,并以适宜的压力使能够旋转地支承的线轴B或者卷装P(即,将纱线Y卷绕于线轴B而成的卷装)的表面与卷绕鼓22的表面接触。卷绕鼓22由在每个纺纱单元2分别设置的电动马达(省略图示)驱动,使接触的线轴B或者卷装P旋转。横动装置23由在多个纺纱单元2中共有的主轴25驱动,从而相对于旋转的线轴B或卷装P,使纱线Y以规定宽度横动。
接头台车3行进至切断纱线Y的纺纱单元2,并在该纺纱单元2中利用吸引空气流来进行接头动作。接头台车3具有:捻接器(接头装置)31、吸纱嘴(纱线捕捉引导装置)32、吸纱口(纱线捕捉引导装置)33、以及行进装置34。
吸纱嘴32由支承轴32a支承为能够转动,利用吸引空气流吸入来自空气纺纱装置7的纱线Y的纱线端,并进行捕捉且向捻接器31引导。吸纱口33由支承轴33a支承为能够转动,并利用吸引空气流吸入来自卷绕装置12的纱线Y的纱线端,并进行捕捉且向捻接器31引导。即,吸纱嘴32以及吸纱口33利用吸引空气流,进行纱线Y的捕捉以及向捻接器31的纱线Y的引导。
捻接器31利用吸引空气流,对由吸纱嘴32以及吸纱口33引导的纱线端彼此进行连接。即,捻接器31利用吸引空气流进行接头。行进装置34使接头台车3沿着遍及多个纺纱单元2设置的导轨(省略图示)行进。即,行进装置34相对于多个纺纱单元2行进。
吸引空气流从鼓风箱4经由遍及多个纺纱单元2设置的吸引管路14而向接头台车3供给。在吸引管路14形成有多个供给口15。为了向接头台车3供给吸引空气流,各供给口15在吸引管路14中形成在与各纺纱单元2对应的位置。在吸引管路14,以与各供给口15对应的方式设置有多个开闭器16。各开闭器16通过设置于接头台车3的台车侧管路35的前端部35a的接触,对各供给口15进行开闭。即,各开闭器16以与行进装置34的行进联动的方式,对各供给口15进行开闭。
[开闭器的结构以及动作]
如图3A~图3D所示,开闭器16具有以支承轴16a为中心且放射状地配置的多个开闭器部16b,并且由支承轴16a支承为能够旋转。在以支承轴16a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且在相邻的开闭器部16b之间,形成有切缺部16c。开闭器16配置为:在以支承轴16a为中心旋转的情况下,开闭器部16b与切缺部16c交替地位于供给口15上。
对开闭器16的动作进行说明。若如图3A所示,在由于开闭器部16b位于供给口15上而使供给口15被关闭的状态下,接头台车3接近与该供给口15对应的纺纱单元2,则如图3B所示,通过台车侧管路35的前端部35a的接触,使开闭器16旋转。然后,如图3C所示,由于切缺部16c位于供给口15上而使供给口15开放,从而供给口15与台车侧管路35连通,能够向接头台车3供给吸引空气流。
之后,若接头台车3从该纺纱单元2离开,则如图3D所示,通过台车侧管路35的前端部35a的接触而使开闭器16进一步旋转,由于开闭器部16b位于供给口15上而使供给口15被关闭。此时,若吸引空气流的吸引力充分作用于供给口15,则防止开闭器部16b从供给口15偏离而使供给口15处于开放的状态。
[鼓风箱的结构以及动作]
如图4所示,在鼓风箱4内配置有:贮存废棉盒41、主管路42、主鼓风机43以及主鼓风机马达44。吸引管路17连接于贮存废棉盒41,该吸引管路17用于向牵伸装置6以及空气纺纱装置7供给吸引空气流。主鼓风机43的吸引口43a经由主管路42而与贮存废棉盒41连接。主鼓风机43的排出口43b向鼓风箱4外开放。
此外,在鼓风箱4内配置有:设置有门45a的回丝贮存盒(纤维贮存盒、回收部)45、副鼓风机46、副鼓风机马达47以及副管路48。吸引管路14连接于回丝贮存盒45,该吸引管路14用于向接头台车3供给吸引空气流。副鼓风机46的吸引口46a与回丝贮存盒45连接。副鼓风机46的排出口46b经由副管路48而与主管路42的中间部分连接。
根据以上的结构,若主鼓风机43借助主鼓风机马达44而动作,副鼓风机46借助副鼓风机马达47而动作,则吸引空气流以吸引管路17、贮存废棉盒41、主管路42、主鼓风机43的吸引口43a、主鼓风机43的排出口43b这样的流动进行流通(参照图4的实线箭头)。进而,吸引空气流以吸引管路14、回丝贮存盒45、副鼓风机46的吸引口46a、副鼓风机46的排出口46b、副管路48、主管路42这样的流动进行流通(参照图4的虚线箭头)。
贮存废棉盒41使用过滤器(省略图示)对从牵伸装置6以及空气纺纱装置7经由吸引管路17流通来的吸引空气流所含的废棉进行回收。所回收的废棉贮存在贮存废棉盒41内,并在规定条件下,由废棉排出输送机(省略图示)自动地向鼓风箱4外排出。另外,废棉包括棉等天然纤维或者合成纤维等纤维片。
回丝贮存盒45使用过滤器(省略图示)对从接头台车3经由吸引管路14流通的吸引空气流所含的回丝进行回收。所回收的回丝贮存在回丝贮存盒45内,并在规定条件下,通过经由门45a进来的操作人员的清扫作业来去除。另外,在回丝贮存盒45设置有静压传感器(静压测定部)74,用于对回丝贮存盒45内的吸引空气流的静压进行测定。
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在副管路48的外表面设置有杆(切换部)71。杆71由贯通副管路48的支承轴71a支承为能够转动。在支承轴71a中位于副管路48内的部分,安装有板状的开闭器72。由此,若操作人员使杆71转动,则开闭器72联动地转动,从而允许或者禁止吸引空气流相对于副管路48流通。另外,图5A是副管路48的外观图,图5B是副管路48的剖视图。
杆71作为将回丝贮存盒45的模式切换为回收模式或清扫模式的切换部发挥功能。回收模式是用于向回丝贮存盒45回收回丝的模式。在回收模式中,开闭器72配置为与副管路48的吸引空气流的流通方向平行,从而开闭器72成为允许吸引空气流相对于副管路48流通的状态。清扫模式是用于清扫回丝贮存盒45的模式。在清扫模式中,开闭器72配置为与副管路48的吸引空气流的流通方向垂直,从而开闭器72成为禁止吸引空气流相对于副管路48流通的状态。
在副管路48设置有将杆71以及与杆71联动地动作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动作作为检测对象的非接触式传感器(动作检测部)73。非接触式传感器73检测杆71的第一动作以及第二动作。第一动作是由杆71将回丝贮存盒45的模式从回收模式向清扫模式切换时杆71的动作。第二动作是由杆71将回丝贮存盒45的模式从清扫模式向回收模式切换时杆71的动作。非接触式传感器73配置为:在由杆71将回丝贮存盒45的模式从回收模式向清扫模式切换时,使90°转动的杆71转动10°左右后的位置,能够检测第一动作。
[清扫回丝贮存盒时纺纱机的动作]
对清扫回丝贮存盒45时纺纱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主鼓风机43以及副鼓风机46在回丝贮存盒45清扫前、清扫中、清扫后的整个过程中,继续动作。另外,只要纱线Y不被切断,则各纺纱单元2在回丝贮存盒45清扫前、清扫中、清扫后的整个过程中,继续进行纱线Y的生成以及卷绕。
首先,若回丝贮存盒45的模式是回收模式,则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开闭器72处于允许吸引空气流相对于副管路48流通的状态。因此,吸引空气流以吸引管路14、回丝贮存盒45、副鼓风机46的吸引口46a、副鼓风机46的排出口46b、副管路48、主管路42这样的流动进行流通(参照图4的虚线箭头),并在回丝贮存盒45内贮存回丝。此时,机体控制装置(控制部)20允许接头台车3实施行进动作以及接头动作。另外,接头台车3的行进动作是指行进装置34的行进,接头台车3的接头动作是指吸纱嘴32以及吸纱口33对纱线Y的捕捉、向捻接器31引导纱线Y、以及捻接器31的接头。
若贮存在回丝贮存盒45内的回丝的量增加,由静压传感器74测定的静压为规定值以下,则机体控制装置20为了向操作人员报告需要进行回丝贮存盒45的清扫,例如使灯(省略图示)闪烁。由此,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若操作人员使杆71转动,欲将回丝贮存盒45的模式从回收模式向清扫模式切换,则由非接触式传感器73检测到杆71的第一动作(即,回丝贮存盒45的模式从回收模式向清扫模式切换时杆71的动作)。另外,图6A是副管路48的外观图,图6B是副管路48的剖视图。
在接头台车3进行行进动作或接头动作的情况下,在由非接触式传感器73检测到杆71的第一动作时,机体控制装置20使接头台车3中止行进动作或者接头动作。另外,在接头台车3未进行行进动作以及接头动作的情况下,在由非接触式传感器73检测到杆71的第一动作时,机体控制装置20不允许接头台车3实施行进动作以及接头动作。
对于行进动作的中止,具体而言如下所述。在行进装置34行进的情况下,在由非接触式传感器73检测到杆71的第一动作时,机体控制装置20使行进装置34中止行进。更具体而言,若在行进装置34行进的过程中,行进装置34在该处立即停止。
对于接头动作的中止,具体而言如下。首先,在吸纱嘴32以及吸纱口33进行纱线Y的捕捉或者向捻接器31引导纱线Y的情况下,在由非接触式传感器73检测到杆71的第一动作时,机体控制装置20使吸纱嘴32以及吸纱口33中止纱线Y的捕捉或者向捻接器31引导纱线Y。
更具体而言,若在吸纱嘴32朝向捕捉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则吸纱嘴32不到达捕捉位置而是返回待机位置。若吸纱嘴32在捕捉位置吸引纱线Y的过程中,则吸纱嘴32立即停止吸引动作,不捕捉纱线Y而是返回待机位置。另外,该捕捉位置是指:在空气纺纱装置7开始进行纺纱时,在空气纺纱装置7附近的下游侧位置吸纱嘴32从空气纺纱装置7捕捉纺出的纱线Y的位置。该待机位置是指:在纺纱单元2卷绕纱线Y时,吸纱嘴32不干涉卷绕的位置。
若在吸纱口33朝向捕捉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则吸纱口33不到达捕捉位置而是返回待机位置。若吸纱口33在捕捉位置吸引纱线Y的过程中,则吸纱口33立即停止吸引动作,不捕捉纱线Y而是返回待机位置。另外,该捕捉位置是指:在卷绕装置12开始进行卷装P的卷绕时,在卷绕装置12附近的上游侧位置吸纱口33捕捉卷装P的纱线端的位置。该待机位置是指:在纺纱单元2卷绕纱线Y时,吸纱口33不干涉卷绕的位置。
在捻接器31进行接头的情况下,在由非接触式传感器73检测到杆71的第一动作时,机体控制装置20使捻接器31中止接头。更具体而言,若在捻接器31进行接头的过程中,则捻接器31立即停止接头并返回待机状态。另外,即使在捻接器31进行接头的过程中,在接头大致结束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使捻接器31中止接头。
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若回丝贮存盒45的模式成为清扫模式,则开闭器72成为禁止吸引空气流相对于副管路48流通的状态。因此,回丝贮存盒45内的吸引空气流的静压降低,从而门45a成为能够开闭的状态。这样,门45a在回丝贮存盒45的模式从回收模式切换到清扫模式后能够开闭。然后,操作人员打开门45a,将贮存在回丝贮存盒45内的回丝去除。另外,图7A是副管路48的外观图,图7B是副管路48的剖视图。
若清扫作业结束,则操作人员关闭门45a,使杆71转动,从而将回丝贮存盒45的模式从清扫模式向回收模式切换。此时,由非接触式传感器73检测杆71的第二动作(即,回丝贮存盒45的模式从清扫模式向回收模式切换时杆71的动作)。另外,回丝贮存盒45内的吸引空气流的静压上升。
在接头台车3中止了行进动作或者接头动作的情况下,在由非接触式传感器73检测到第二动作并且由静压传感器74测定的静压超过了规定值时,机体控制装置20使行进装置34再开始行进、或者使吸纱嘴32、吸纱口33以及捻接器31从头开始实施接头动作。在机体控制装置20使行进装置34再开始行进的情况下,在发生多个要求接头的纺纱单元2时,机体控制装置20也可以使行进装置34再开始朝向在停止前作为目的的纺纱单元2行进,或者也可以重新决定应该进行接头的纺纱单元2的优先顺序,并使行进装置34再开始朝向与停止前作为目的的纺纱单元2不同的纺纱单元2行进。另外,在接头台车3未中止行进动作以及接头动作的情况下,在由非接触式传感器73检测到第二动作,且由静压传感器74测定的静压超过规定值时,机体控制装置20允许接头台车3实施行进动作以及接头动作。
[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纺纱机1中,在接头台车3进行接头动作的情况下,在检测到回丝贮存盒45的模式从回收模式向清扫模式切换时杆71的第一动作的情况下,中止接头台车3的接头动作。因此防止在因清扫回丝贮存盒45而使吸引空气流的吸引力不足的状态下继续进行接头动作。因此根据纺纱机1,能够防止因清扫回丝贮存盒45而在接头部分产生缺陷的情况。另外,若在吸引空气流的吸引力不足的状态下实施接头动作,则吸纱嘴32以及吸纱口33的吸引力降低,在对纱线Y未作用适宜的张力的状态下由捻接器31进行接头。因此在接头部分产生缺陷。另外,纱线Y有可能从吸纱嘴32以及吸纱口33脱离。
关于接头动作的中止,具体而言,在捻接器31进行接头的情况下,在检测到杆71的第一动作时,机体控制装置20使捻接器31中止接头。另外,在吸纱嘴32以及吸纱口33进行纱线Y的捕捉或者纱线Y的引导的情况下,在检测到杆71的第一动作时,机体控制装置20使吸纱嘴32以及吸纱口33中止纱线Y的捕捉或者纱线Y的引导。这样,能够根据接头台车3的动作状况而适宜地中止接头动作。
在纺纱机1中,在行进装置34行进的情况下,当检测到杆71的第一动作时,机体控制装置20使行进装置34中止行进。因此,防止在因清扫回丝贮存盒45而使吸引空气流的吸引力不足的状态下,在吸引管路14中使开闭器16旋转而供给口15成为开放的状态的情况。由此,防止因供给口15的开放而使吸引空气流的吸引力进一步降低的情况,从而在清扫回丝贮存盒45后能够高效地恢复吸引空气流的吸引力。另外,开闭器16在吸引管路14内的吸引空气流的吸引力不足的状态下,以容易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承轴16a。
在纺纱机1中,在接头台车3中止了接头动作的情况下,在检测到回丝贮存盒45的模式从清扫模式向回收模式切换时杆71的第二动作,并且在回丝贮存盒45内的吸引空气流的静压超过规定值时,机体控制装置20使接头台车3从头开始实施接头动作。由此,在吸引空气流的吸引力充分恢复后的状态下从头开始实施接头动作,从而能够得到适宜的接头部分。
在纺纱机1中,非接触式传感器73检测杆71以及与杆71联动地动作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动作作为检测对象。由此,能够迅速且可靠地对回丝贮存盒45的模式从回收模式向清扫模式切换时杆71的第一动作进行检测。
在纺纱机1中,在回丝贮存盒45设置有门45a,该门45a在回丝贮存盒45的模式从回收模式切换到清扫模式后能够开闭。由此,在回丝贮存盒45的模式从回收模式切换到清扫模式后打开门45a,从而能够将贮存在回丝贮存盒45内的回丝去除。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本发明的切换部不限定于杆71,也可以是门45a本身、门45a的把手、模式切换按钮等。即,本发明的切换部只要是在回丝贮存盒45等回收部的模式从回收模式向清扫模式切换时、以及在该回收部的模式从清扫模式向回收模式切换时动作的部件即可。回丝贮存盒45所回收的不限定于回丝,是吸引空气流所含的纤维即可。
本发明的纱线卷绕机不限定于纺纱机1,也可以是自动络纱机等卷绕纱线的其他纤维机械。另外,本发明的纱线卷绕单元不限定于纺纱单元2,也可以是自动络纱机的络纱机单元等卷绕纱线的其他单元。另外,本发明的接头部可以在多个纱线卷绕单元中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或者,本发明的接头部也可以在一个纱线卷绕单元中设置一个。
本发明的控制部至少是直接或间接地控制接头部的控制装置即可,配置的位置等不作限定。作为一个例子,设置于纱线卷绕机的控制装置(上述实施方式中是机体控制装置20)、设置于纱线卷绕单元的控制装置(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单元控制装置10)、以及设置于接头部的控制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能够构成本发明的控制部。
在纺纱机1中,以在上侧供给的纱线Y在下侧进行卷绕的方式配置各装置,但也可以以在下侧供给的纱线在上侧进行卷绕的方式配置各装置。另外,在纺纱机1中,牵伸装置6的下罗拉以及横动装置23的横动机构,由来自原动机箱5的动力(即,多个纺纱单元2中共通)驱动,但纺纱单元2的各部(例如,牵伸装置6、空气纺纱装置7、卷绕装置12等)也可以按照纺纱单元2而独立地被驱动。
对于空气纺纱装置7而言,为了防止纤维束F的搓捻向空气纺纱装置7的上游侧传递,还可以具备以被纤维引导部保持且向纺纱室内突出的方式配置的针。另外,对于空气纺纱装置7而言,也可以代替这样针,而利用纤维引导部的下游侧端部来防止纤维束F的搓捻向空气纺纱装置7的上游侧传递。另外,空气纺纱装置7还可以具备向相互相反方向加捻的一对喷气嘴。
在纱线Y的行进方向上,张力传感器9可以配置在纱线监视装置8的上游侧。在纺纱机1中,储纱装置50具有从空气纺纱装置7抽出纱线Y的功能,但也可以利用输出罗拉和夹持罗拉来抽出纱线Y。上蜡装置11、张力传感器9以及纱线监视装置8也可以不设置于纺纱单元2。单元控制装置10也可以不在每个纺纱单元2分别设置,而是在多个纺纱单元2中设置。
卷绕装置12也可以不由在每个纺纱单元2分别设置的驱动马达驱动,而是由在多个纺纱单元2中共通设置的驱动源驱动。在该情况下,当使卷装P反转时借助气缸(省略图示)使摇架臂21移动,以使卷装P从卷绕鼓22分离,并由设置于接头台车3的反转用罗拉(省略图示)使卷装P反转。

Claims (8)

1.一种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纱线卷绕单元;
接头部,其在多个所述纱线卷绕单元中分别利用吸引空气流来进行接头动作;
回收部,其对从所述接头部流通来的所述吸引空气流所含的纤维进行回收;
切换部,其将所述回收部的模式切换为回收模式或清扫模式,所述回收模式用于向所述回收部回收所述纤维,所述清扫模式用于清扫所述回收部,
动作检测部,其检测所述切换部的第一动作,该第一动作是由所述切换部将所述回收部的所述模式从所述回收模式向所述清扫模式切换时所述切换部的动作;以及
控制部,在所述接头部进行所述接头动作的情况下,在由所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第一动作时,该控制部使所述接头部中止所述接头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静压测定部,其对所述回收部的所述吸引空气流的静压进行测定,
所述动作检测部除了检测所述第一动作以外,还检测所述切换部的第二动作,该第二动作是由所述切换部将所述回收部的所述模式从所述清扫模式向所述回收模式切换时所述切换部的动作,
在所述接头部中止了所述接头动作的情况下,且在由所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第二动作、并且由所述静压测定部测定的静压超过规定值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接头部从头开始实施所述接头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部具有:接头装置,其利用所述吸引空气流来进行接头;纱线捕捉引导装置,其利用所述吸引空气流来进行纱线的捕捉以及向所述接头装置引导所述纱线,
在所述接头装置进行所述接头的情况下,且在由所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第一动作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接头装置中止所述接头,
在所述纱线捕捉引导装置进行所述纱线的捕捉或者所述纱线的引导的情况下,且在由所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第一动作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纱线捕捉引导装置中止所述纱线的捕捉或者所述纱线的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部还具有行进装置,该行进装置相对于多个所述纱线卷绕单元进行行进,
在所述行进装置进行所述行进的情况下,且在由所述动作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第一动作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行进装置中止所述行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吸引管路,其从所述回收部设置到多个所述纱线卷绕单元,并形成有用于向所述接头部供给所述吸引空气流的多个供给口;和
多个开闭器,它们设置于所述吸引管路,以与所述行进装置的行进联动的方式分别对多个所述供给口进行开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部是杆,
所述动作检测部将所述杆以及与所述杆联动而动作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动作作为检测对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收部是贮存所述纤维的纤维贮存盒,
在所述纤维贮存盒设置有门,在所述回收部的所述模式从所述回收模式切换到所述清扫模式时,该门能够开闭。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纱线卷绕单元分别具有:
牵伸装置,其对纤维束进行牵伸;
空气纺纱装置,其对由所述牵伸装置牵伸后的所述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纱线;以及
卷绕装置,其将由所述空气纺纱装置生成的所述纱线卷绕成卷装。
CN201510126567.8A 2014-03-26 2015-03-23 纱线卷绕机 Active CN1049472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63253A JP2015183338A (ja) 2014-03-26 2014-03-26 糸巻取機
JP2014-063253 2014-03-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7255A CN104947255A (zh) 2015-09-30
CN104947255B true CN104947255B (zh) 2018-10-02

Family

ID=52780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26567.8A Active CN104947255B (zh) 2014-03-26 2015-03-23 纱线卷绕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924154B1 (zh)
JP (1) JP2015183338A (zh)
CN (1) CN1049472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35160A (ja) * 2017-02-20 2018-08-3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処理機
JP2019006534A (ja) * 2017-06-22 2019-01-1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繊維機械
CN108163639A (zh) * 2017-12-31 2018-06-15 江苏俊知光电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光缆自动收线机械手及其控制方法
JP2019123587A (ja) * 2018-01-16 2019-07-2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自動ワインダにおける静圧制御方法及び自動ワインダ
CN109295569B (zh) * 2018-11-26 2021-09-28 江南大学 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负压风箱
DE102018131571A1 (de) * 2018-12-10 2020-06-10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Saugluftanlag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4962A (zh) * 2011-09-21 2013-04-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
CN103373641A (zh) * 2012-04-18 2013-10-30 塞维欧纺织机械股份公司 卷绕机和双旋风装置
CN103510220A (zh) * 2012-06-28 2014-01-1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57968A (ja) * 1995-12-07 1997-06-17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紡機の糸継ぎ機
JP2001200432A (ja) * 2000-01-14 2001-07-27 Murata Mach Ltd 繊維機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4962A (zh) * 2011-09-21 2013-04-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
CN103373641A (zh) * 2012-04-18 2013-10-30 塞维欧纺织机械股份公司 卷绕机和双旋风装置
CN103510220A (zh) * 2012-06-28 2014-01-1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24154A1 (en) 2015-09-30
EP2924154B1 (en) 2017-05-03
CN104947255A (zh) 2015-09-30
JP2015183338A (ja) 2015-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7255B (zh) 纱线卷绕机
CN101994172B (zh) 气流纺纱装置及具备该气流纺纱装置的纺纱机械
CN109385703B (zh) 气流纺纱机
CN103010848B (zh)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
CN103010816B (zh) 纱线卷取机
CN103484991B (zh) 纺纱机
CN101994174B (zh) 纺纱机械
CN104651984A (zh) 空气纺织装置及纺织机
JP2013067891A (ja) 紡績ユニット及び紡績機
CN104828648B (zh) 筒管放置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CN103510209B (zh) 纤维机械
CN103014964A (zh) 纤维机械
CN110158207B (zh) 空气纺纱机和空气纺纱方法
CN103485010B (zh) 纺纱机
JP2015081157A (ja) 糸巻取機
JP2020143382A (ja) 空気紡績機
JP2017053052A (ja) 糸巻取機
CN108625003A (zh) 细纱机
CN107641859A (zh) 一种气动纺纱机
CN106167201A (zh) 纱线卷取机
CN106245163A (zh) 纺织机以及纺织方法
CN103526349A (zh) 纱线蓄留装置、纺织单元及纺织机
CN105274664A (zh) 芯纱供给单元、芯纱供给装置、纺纱机及芯纱供给方法
CN109930260B (zh) 纺纱机和纱线捕捉方法
CN111847101B (zh) 纱线卷取机及挂纱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