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45163A - 纺织机以及纺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纺织机以及纺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45163A CN106245163A CN201610349600.8A CN201610349600A CN106245163A CN 106245163 A CN106245163 A CN 106245163A CN 201610349600 A CN201610349600 A CN 201610349600A CN 106245163 A CN106245163 A CN 1062451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weaving
- action
- additive
- textile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1—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 D01H1/115—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30—Moistening, sizing, oiling, waxing, colouring, or drying yarns or the like as incidental measures during spinning or twisting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30—Moistening, sizing, oiling, waxing, colouring, or drying yarns or the like as incidental measures during 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306—Moistening, sizing, oiling, waxing, colouring, or drying yarns or the like as incidental measures during spinning or twisting by applying fluids, e.g. steam or oiling liquid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02—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imparting twist by a fluid, e.g. air vorte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以及纺织方法,纺织机(1)具备:空气纺织装置(7),其通过利用空气对纤维束(F)加捻的纺织动作来生成纱线(Y);供给装置(60),其在空气纺织装置(7)中的与纤维束(F)的入口相比靠上游侧的位置、与空气纺织装置(7)中的纱线(Y)的出口之间,对纤维束(F)或纱线(Y)供给包含添加剂的含添加剂空气;以及控制装置(10),其控制供给装置(60)的动作。在应通过空气纺织装置(7)持续进行纺织动作的运转状况下纺织动作暂时中断时,控制装置(10)在该中断过程中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从供给装置(60)供给含添加剂空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以及纺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纺织机,例如已知一种日本特开2012-97391号公报所公开的纺织机。该公报所记载的纺织机具备:空气纺织装置,其使用空气来捻合纤维束;空气配管,其引导空气加压输送装置所加压输送的空气;添加剂供给装置,其在流动于空气配管中的空气朝向空气纺织装置分支的上游侧向空气配管供给添加剂;以及控制装置,其调整添加剂供给装置对添加剂的供给量。
发明内容
在上述那样的纺织机中,在由于断纱等而空气纺织装置的纺织动作停止时,停止向空气纺织装置供给空气。此时,在从空气配管分支而对空气纺织装置供给空气的供给管的内部,存在添加剂凝集的情况。在该状态下,在空气纺织装置再次开始纺织动作时,当从供给管再次开始供给空气时,存在凝集于供给管内的添加剂会被一举供给到空气纺织装置的情况。当向纤维束一次过量地供给添加剂时,存在捻合的状态发生变化等纱线的质量下降的隐患。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再次开始纺织时过量供给添加剂且能够抑制纱线质量下降的纺织机以及纺织方法。
本发明的纺织机具备:空气纺织装置,其通过利用空气对纤维束加捻的纺织动作来生成纱线;供给装置,其在空气纺织装置中的与纤维束的入口相比靠上游侧的位置、与空气纺织装置中的纱线的出口之间,对纤维束或纱线供给包含添加剂的含添加剂空气;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供给装置的动作。在应通过空气纺织装置持续进行纺织动作的运转状况下纺织动作暂时中断时,控制装置在该中断过程中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从供给装置供给含添加剂空气。
在该纺织机中,通过在纺织动作的中断过程中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从供给装置供给含添加剂空气,能够抑制添加剂凝集。因而,例如在再次开始纺织动作时,能够防止对纤维束供给过量的添加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控制装置在基于空气纺织装置进行的纺织动作的实施过程中、该纺织动作的中断过程中和该中断后的纺织动作的实施过程中的整个期间内,使含添加剂空气从供给装置的供给持续。通过像这样持续供给含添加剂空气,能够更进一步抑制添加剂凝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纺织机具备卷绕装置,该卷绕装置将纱线卷绕于纱管来形成卷装。在该纺织机中,能够将通过空气纺织装置生成的纱线卷绕成卷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纺织机具备接纱装置,该接纱装置在纱线被切断的情况下,进行将来自空气纺织装置的纱线和来自卷绕装置的纱线连接的接纱动作,控制装置在基于接纱装置进行的接纱动作中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从供给装置供给含添加剂空气。在该纺织机中,通过在接纱动作中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也供给含添加剂空气,能够抑制添加剂凝集。因而,例如在再次开始纺织动作时,能够防止对纤维束供给过量的添加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纺织机具备对纤维束进行牵伸的牵伸装置,控制装置在纺织动作的中断时使牵伸装置的动作停止,在中断过程中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从供给装置供给含添加剂空气。通常在牵伸装置停止动作时,随着纺织动作的停止而停止供给空气。在该纺织机中,通过在牵伸装置的动作停止中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也供给含添加剂空气,能够抑制添加剂凝集。因而,例如在再次开始纺织动作时,能够防止对纤维束供给过量的添加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供给装置对在空气纺织装置中进行纺织动作的部分供给含添加剂空气,空气纺织装置通过利用含添加剂空气对纤维束加捻的添加剂纺织动作来生成纱线。由此,能够对纤维束高效地附加添加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空气纺织装置具有:喷嘴块,该喷嘴块具有:通过含添加剂空气的旋转流使纤维束旋转的纺织室、和供为了产生上述旋转流而向纺织室喷射的含添加剂空气通过的喷嘴;中空引导轴体,其具有将在纺织室内旋转的纤维束向外部引导的通路;以及移动部,其使中空引导轴体移动至在添加剂纺织动作时中空引导轴体所处的纺织位置、和与纺织位置相比远离纺织室的分离位置,控制装置在中空引导轴体位于分离位置的状态时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从供给装置向空气纺织装置供给含添加剂空气。通常,在中空引导轴体位于分离位置时,不进行纺织动作,因此停止向空气纺织装置供给空气。在该纺织机中,即使在中空引导轴体位于分离位置的状态时也在至少一部分期间内供给含添加剂空气,由此能够抑制添加剂凝集。因而,例如在再次开始纺织动作时,能够防止对空气纺织装置供给过量的添加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纺织机具备停止部,该停止部使含添加剂空气从供给装置的供给停止,控制装置在从停止部接收到停止信号的情况下,使含添加剂空气从供给装置的供给停止。根据该结构,通过操作停止部,能够停止供给含添加剂空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供给装置将不含添加剂的空气向空气纺织装置供给,控制装置在纺织动作的中断时,使空气从供给装置向空气纺织装置的供给停止。根据该结构,在不进行纺织动作时不供给空气,因此能够抑制空气的消耗。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纺织机具备使空气纺织装置中的纺织动作结束的操作部,控制装置在从操作部接收到结束信号的情况下,使含添加剂空气从供给装置的供给停止并且使空气的供给开始,在使空气供给规定时间后使空气的供给停止。根据该结构,在停止供给含添加剂空气后将空气供给规定时间,因此即使空气纺织装置附着有添加剂,也能够从空气纺织装置去除添加剂。因此,在之后在空气纺织装置中进行纺织动作时,能够抑制在纤维束上附着添加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除了从在运转状况下使纺织动作中断的状态来使纺织动作再次开始的情况以外时,在空气纺织装置中开始纺织动作之前,控制装置从供给装置以规定时间供给含添加剂空气,其中该运转状况是应通过空气纺织装置持续进行纺织动作的状况。由此,向纤维束充分附加含添加剂空气,因此能够在紧接着纺织动作的开始之后良好地进行纺织动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纺织机具备多个纺织单元。上述供给装置具备供给配管,该供给配管具有在各上述纺织单元中与上述空气纺织装置连接的一端部,并供上述含添加剂空气流通。上述供给配管以在含添加剂空气朝向上述一端部流通的方向上变高的方式配置。由此,在再次开始纺织动作时,能够更进一步抑制供给过量的添加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供给装置具备沿多个上述纺织单元的排列方向延伸的空气配管。上述供给配管的另一端部与上述空气配管连接。由此,在再次开始纺织动作时,能够更进一步抑制供给过量的添加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上述空气配管在上述纺织单元的高度方向上与上述空气纺织装置相比配置在下方。由此,在再次开始纺织动作时,能够更进一步抑制供给过量的添加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上述供给配管在上述高度方向上与上述空气纺织装置相比配置在下方。由此,在再次开始纺织动作时,能够更进一步抑制供给过量的添加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上述供给配管以在上述另一端部与上述一端部之间的整个区域,在上述含添加剂空气流通的方向上变高的方式配置。由此,在再次开始纺织动作时,能够更进一步抑制供给过量的添加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具备设置在上述供给配管的中途的开闭阀。上述控制装置通过控制上述开闭阀的动作,来控制上述供给装置的动作。
本发明的纺织方法在纺织机中实施,该纺织机具备:空气纺织装置,其通过利用空气对纤维束加捻的纺织动作来生成纱线;以及供给装置,其在空气纺织装置中的与纤维束的入口相比靠上游侧的位置、与空气纺织装置中的纱线的出口之间,对纤维束或纱线供给包含添加剂的含添加剂空气,在该纺织方法中,在应通过空气纺织装置持续进行纺织动作的运转状况下纺织动作暂时中断时,在该中断过程中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从供给装置供给含添加剂空气。
在该纺织方法中,能够抑制添加剂凝集,例如在再次开始纺织动作时,能够防止对纤维束供给过量的添加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再次开始纺织时供给过量的添加剂,能够抑制纱线质量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纺织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纺织机的纺织单元的侧视图。
图3是纺织位置时的空气纺织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分离位置时的空气纺织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纺织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纺织机的空气分配装置和添加剂供给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纺织机的空气分配装置和添加剂供给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第一分配管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此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相当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所示,纺织机1具备多个纺织单元2、接纱台车3、落纱台车(省略图示)、第一端架4以及第二端架5。多个纺织单元2排列成一列。各纺织单元2生成纱线Y并将其卷绕成卷装P。在某一纺织单元2中纱线Y被切断或由于某种理由而纱线Y断开的情况下,接纱台车3在该纺织单元2中进行接纱动作。落纱台车在某一纺织单元2中卷装P成为满卷的情况下,对卷装P进行落纱,并将新纱管B供给至该纺织单元2。
在第一端架4中收容有回收装置等,该回收装置回收在纺织单元2中产生的纤维屑和线头等。在第二端架5中收容有对向纺织机1供给的压缩空气(空气)的空气压进行调整并向纺织机1的各部分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部(后述的调节器61a)、以及用于对纺织单元2的各部分供给动力的驱动马达等。在第二端架5中设置有机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100、显示画面102以及输入键104。机台控制装置100集中地管理和控制纺织机1的各部分。显示画面102能够显示与纺织单元2的设定内容及/或状态相关的信息等。作业人员使用输入键104进行适当的操作,由此能够进行纺织单元2的设定作业。
如图1和图2所示,各纺织单元2在纱线Y的行进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具备牵伸装置6、空气纺织装置7、纱线监视装置8、张力传感器9、纱线蓄留装置11、涂蜡装置12以及卷绕装置13。单元控制器(控制装置)10按每规定数量的纺织单元2而设置,控制纺织单元2的动作。
牵伸装置6对纱条(纤维束)S进行牵伸。牵伸装置6在纱条S的行进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具有后罗拉对14、第三罗拉对15、中间罗拉对16以及前罗拉对17。各罗拉对14、15、16和17具有下罗拉和上罗拉。通过设置于第二端架5的驱动马达或设置于各纺织单元2的驱动马达对下罗拉进行旋转驱动。对中间罗拉对16的下罗拉设置有龙带18a。对中间罗拉对16的上罗拉设置有龙带18b。
空气纺织装置7通过旋转空气流对由牵伸装置6牵伸后的纤维束F加捻而生成纱线Y。
纱线监视装置8在空气纺织装置7与纱线蓄留装置11之间监视行进的纱线Y的信息,根据监视到的信息,检测有无纱线缺陷。纱线监视装置8在检测出纱线缺陷的情况下,将纱线缺陷检测信号发送至单元控制器10。纱线监视装置8例如将纱线Y的粗细异常及/或纱线Y内含有的异物检测为纱线缺陷。纱线监视装置8还检测断纱等。张力传感器9在空气纺织装置7与纱线蓄留装置11之间测定行进的纱线Y的张力,并将张力测定信号发送至单元控制器10。在单元控制器10根据纱线监视装置8及/或张力传感器9的检测结果判断为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在纺织单元2中切断纱线Y。具体地说,停止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空气,使纱线Y的生成中断,由此切断纱线Y。或者,也可以通过另行设置的切断器切断纱线Y。
涂蜡装置12在纱线蓄留装置11与卷绕装置13之间对纱线Y进行涂蜡。
纱线蓄留装置11在空气纺织装置7与卷绕装置13之间消除纱线Y的松弛。纱线蓄留装置11具有以下功能:从空气纺织装置7稳定地引出纱线Y的功能、在由接纱台车3进行的接纱动作时等使从空气纺织装置7送出的纱线Y滞留而防止纱线Y松弛的功能以及防止比纱线蓄留装置11更靠下游侧的纱线Y的张力的变动传递至空气纺织装置7的功能。
卷绕装置13将纱线Y卷绕于纱管B而形成卷装P。卷绕装置13具有摇架臂21、卷绕筒22以及横动引导器23。摇架臂21将纱管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摇架臂21以能够通过支轴24而摆动的方式被支承,使纱管B的表面或卷装P的表面以适当的压力与卷绕筒22的表面接触。设置于第二端架5的驱动马达(省略图示)同时驱动多个纺织单元2的卷绕筒22。由此,在各纺织单元2中,使纱管B或卷装P向卷绕方向旋转。各纺织单元2的横动引导器23设置于由多个纺织单元2共有的轴25。第二端架5的驱动马达将轴25沿卷绕筒22的旋转轴方向往复驱动,由此横动引导器23使纱线Y以规定幅度相对于旋转的纱管B或卷装P横动。
在某一纺织单元2中纱线Y被切断或由于某种理由而纱线Y断开的情况下,接纱台车3行进至该纺织单元2并进行接纱动作。接纱台车3具有接纱装置26、吸管27以及吸嘴28。吸管27以通过支轴31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捕捉来自空气纺织装置7的纱线Y并将其引导到接纱装置26。吸嘴28以通过支轴32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捕捉来自卷绕装置13的纱线Y并将其引导到接纱装置26。接纱装置26对引导来的纱线Y彼此进行接纱。接纱装置26为使用压缩空气的捻接器或将纱线Y机械地连接的打结器等。
在接纱台车3进行接纱动作时,使卷装P向反卷方向旋转(反转)。此时,以卷装P从卷绕筒22分离的方式通过气缸(省略图示)使摇架臂21移动,通过设置于接纱台车3上的反转用罗拉(省略图示)使卷装P反转。
更详细地说明上述的空气纺织装置7。如图3和图4所示,空气纺织装置7具备喷嘴块40和中空引导轴体50。
喷嘴块40具有纤维引导部41和旋转流产生部42。在纤维引导部41设置有对从牵伸装置6供给的纤维束F进行引导的引导孔41a。在旋转流产生部42设置有纺织室43和多个第一喷嘴44。由纤维引导部41保持的针45的前端部45a位于纺织室43内。
在纺织室43中,通过空气(后述的含雾空气或干空气)的旋转流使经由引导孔41a导入的纤维束F的纤维的后端旋转。为了在纺织室43中产生旋转流,从多个第一喷嘴44对纺织室43喷射空气。在旋转流产生部42上,以与纺织室43连续的方式设置有开口部42a。
中空引导轴体50的上游侧的端部50a形成为朝向上游侧而前端变细的圆台状,隔着间隙配置于旋转流产生部42的开口部42a内。凸缘状的盖57安装于中空引导轴体50。盖57与支承喷嘴块40的框状的保持架46抵接,由此将中空引导轴体50相对于纺织室43定位。从多个第一喷嘴44喷射到纺织室43的空气经由在中空引导轴体50的端部50a与旋转流产生部42的开口部42a之间形成的间隙,流入到设置于保持架46的减压室47,与未成为纱线Y的纤维一起排出。
在中空引导轴体50上设置有通路51和多个第二喷嘴54。通路51将纱线Y(在纺织室43中旋转后的纤维)向外部(纱线行进方向的下游侧)引导。例如在纺织动作中断后,在重新生成纱线Y时,从多个第二喷嘴54向通路51喷射空气。
经由空气供给通道56和空气流路55向各第二喷嘴54供给空气。空气供给通道56与中空引导轴体50的下游侧的端部50b连接。空气流路55以在从中空引导轴体50的中心线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包围通路51的方式设置于中空引导轴体50。
在空气纺织装置7中,能够使中空引导轴体50相对于纺织室43进退。如图5所示,空气纺织装置7具有执行机构(移动部)58,该执行机构(移动部)58使中空引导轴体50移动至在纺织动作时中空引导轴体50所处的纺织位置、和与纺织位置相比远离纺织室43的分离位置。纺织位置为图3示出的中空引导轴体50的位置(在图4中用虚线表示的位置)。分离位置为图4示出的中空引导轴体50的位置,是减压室47外的位置。执行机构58例如为气缸或步进马达等。通过单元控制器10对执行机构58的动作进行控制。
在空气纺织装置7中,例如伴随在纺织单元2中切断纱线Y并使接纱台车3进行接纱动作的情况,从暂时停止纺织动作时起到再次开始纺织动作时为止,使中空引导轴体50相对于纺织室43后退。
如图6所示,纺织机1还具备空气分配装置(供给装置)60以及添加剂供给装置(供给装置)70。空气分配装置60具有第一空气配管62、第一分配管63(供给配管)、第二空气配管64以及第二分配管65。
在设置纺织机1的工厂内设置有空气加压输送装置61。空气加压输送装置61例如为通过驱动电动马达而将空气加压并送出的电动压缩机。通过调节器61a调节由空气加压输送装置61加压输送的空气的压力。
第一空气配管62引导含雾空气(mist air)(含添加剂空气)。含雾空气是指在由空气加压输送装置61加压输送且经由空气配管67向纺织机1供给的空气中混入了添加剂的空气。第一空气配管62沿各纺织单元2的排列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一空气配管62配置在纺织机1的上部。具体地说,第一空气配管62与空气纺织装置7相比位于上方。
第一分配管63将流动至第一空气配管62的含雾空气向各空气纺织装置7引导。第一分配管63的一端部与空气纺织装置7连接。第一分配管63的另一端部与第一空气配管62的中途部连接。通过设置于第一分配管63的开闭阀63a对通过第一分配管63而被向空气纺织装置7引导的含雾空气的流量进行调节。单元控制器10控制开闭阀63a的动作。在被供给了含雾空气的空气纺织装置7中,进行使用了含雾空气的喷雾纺织动作(添加剂纺织动作)。
第二空气配管64引导由空气加压输送装置61加压输送的空气即不含添加剂的干空气(空气)。第二空气配管64沿各纺织单元2的排列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二空气配管64与空气纺织装置7相比配置于上方。此外,第二空气配管64也可以与空气纺织装置7相比配置于下方,还可以配置在与空气纺织装置7相同的高度。
第二分配管65将流动至第二空气配管64的干空气向各空气纺织装置7引导。第二分配管65的一端部与空气纺织装置7连接。第二分配管65的另一端部与第二空气配管64的中途部连接。通过设置于第二分配管65的开闭阀65a对通过第二分配管65而被向空气纺织装置7引导的干空气的流量进行调节。单元控制器10控制开闭阀65a的动作。在被供给了干空气的空气纺织装置7中,进行使用了干空气的干式纺织动作。
在纺织机1中,例如,通过由作业人员操作输入键104,能够选择进行喷雾纺织动作和干式纺织动作中的某一个。在直到一个纺织单元2完成一个卷装P的卷绕为止的期间内,卷绕通过所选择的喷雾纺织动作或干式纺织动作对纤维束F进行纺织而生成的纱线Y。在选择了喷雾纺织动作的情况下,直到完成一个卷装P的卷绕为止,基本上从第一喷嘴44持续(连续地)喷射含雾空气。但是,在操作了后述的停止部106的情况下,在对应的空气纺织装置7中进行的含雾空气的喷射暂时中断。
如图6所示,添加剂供给装置70具有分支配管71、压力调节装置72、添加剂蓄留槽73以及添加剂供给配管74。
分支配管71使流动至第一空气配管62的空气分支并将其向添加剂蓄留槽73引导。分支配管71的一端部与添加剂蓄留槽73连接。分支配管71的另一端部与第一空气配管62的中途部连接。
压力调节装置72对被向添加剂蓄留槽73引导的空气加压来调节添加剂蓄留槽73的内压。压力调节装置72例如为通过驱动滑动活塞来对空气加压的增压阀。或者,压力调节装置72也可以是通过驱动电动马达来对空气加压的电动压缩机。压力调节装置72经由电线与机台控制装置100连接。机台控制装置100通过向压力调节装置72发送控制信号,来控制压力调节装置72。
添加剂蓄留槽73是蓄留添加剂的容器。在本实施方式中,添加剂例如为润滑剂。添加剂并不限定于润滑剂,能够使用能将抗菌、除臭、防臭、退绕(蜡)等功能的至少一个附加于纱线Y的各种添加剂(药剂)及/或防止或消除空气纺织装置7中的油剂堆积的添加剂(药剂)。添加剂蓄留槽73具备检测添加剂的蓄留量的蓄留量检测部73a。
添加剂供给配管74将蓄留于添加剂蓄留槽73的添加剂向第一空气配管62引导。添加剂供给配管74的一端部与添加剂蓄留槽73连接。添加剂供给配管74的另一端部与在第一空气配管62中流动的空气朝向各空气纺织装置7分支的部位的上游侧连接。
添加剂供给装置70将蓄留于添加剂蓄留槽73的添加剂向第一空气配管62喷雾。添加剂供给装置70通过调节压力调节装置72来调节添加剂的喷雾量。通过机台控制装置100控制添加剂供给装置70。例如,机台控制装置100可以根据纱条S的原料,控制添加剂供给装置70,并控制添加剂的喷雾量。
空气分配装置60通过打开配置在第一空气配管62上游部的阀66并关闭配置在第二空气配管64上游部的阀69,来仅使用第一空气配管62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含雾空气。空气分配装置60通过关闭阀66并打开阀69,来仅使用第二空气配管64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干空气。此外,只要是切换各空气的供给的结构,则设置各阀的位置及/或数量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
在纺织机1中纺织的纱条S可以包含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合成纤维(例如聚酯系纤维、聚酰胺系纤维、聚丙烯腈系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天然纤维例如为种子纤维或韧皮纤维,具体地说,是棉、亚麻等。再生纤维例如为再生纤维素类,具体地说,是粘胶纤维、特殊粘胶纤维(富强纤维(polynosic)、HWM纤维)、铜氨纤维等。半合成纤维例如为纤维素类,具体地说,是醋酸纤维、三醋酸纤维等。合成纤维具体地说例如为聚酯、尼龙、腈纶、丙烯系纤维等。
如图5所示,纺织机1具备停止部106和操作部108。停止部106使含雾空气从第一空气配管62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停止。停止部106例如为设置于每个纺织单元2的按钮。停止部106也可以设置于第二端架5等。停止部106在由作业人员进行了操作时,将停止信号输出到单元控制器10。单元控制器10在接收到从停止部106输出的停止信号时,使含雾空气从第一空气配管62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停止。具体地说,单元控制器10关闭开闭阀63a。
操作部108使空气纺织装置7中的喷雾纺织动作结束。操作部108例如为显示在显示画面102上的按钮(图标),作为程序而被执行。当通过输入键104的操作选择了操作部108时,操作部108将结束信号输出到单元控制器10。单元控制器10在从操作部108接收到结束信号的情况下,使含雾空气从第一空气配管62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停止,并且从第二空气配管64开始供给干空气。具体地说,单元控制器10关闭开闭阀63a,并且打开开闭阀65a。单元控制器10在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干空气规定时间(例如,10分钟)后,关闭开闭阀65a。由此,停止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干空气。
接着,说明使用纺织机1的纺织方法。在以下说明中,将使用含雾空气来生成纱线Y的方法作为一例而进行说明。
首先,由作业人员在输入键104中输入纱条S的原料种类。机台控制装置100根据被输入的纱条S的原料种类,控制添加剂供给装置70中的添加剂的混入量。
当在输入键104中输入了基于纺织单元2的纺织动作的开始时,空气分配装置60根据机台控制装置100的指示,打开阀66并关闭阀69,由此向第一空气配管62供给空气。添加剂供给装置70将蓄留于添加剂蓄留槽73的添加剂向第一空气配管62进行喷雾。单元控制器10打开设置于第一分配管63的开闭阀63a。由此,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含雾空气。
当含雾空气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开始并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10分钟)时,机台控制装置100向单元控制器10指示开始纺织动作。单元控制器10使纺织单元2中的喷雾纺织动作开始。具体地说,单元控制器10使牵伸装置6、纱线蓄留装置11以及卷绕装置13的动作开始。
当开始喷雾纺织动作时,纱条S由牵伸装置6牵伸,并被输送至空气纺织装置7。通过空气纺织装置7生成的纱线Y被蓄留于纱线蓄留装置11,通过卷绕装置13被卷绕成卷装P。
在纺织单元2中纱线Y被切断的情况下,单元控制器10使纺织单元2中的喷雾纺织动作中断。具体地说,在纺织单元2中纱线Y被切断的情况下,单元控制器10使牵伸装置6和卷绕装置13的动作停止。另外,单元控制器10使空气纺织装置7的执行机构58动作,使中空引导轴体50移动至分离位置。当从单元控制器10输出表示纱线Y的切断的信号时,机台控制装置100使接纱台车3进行接纱动作。此时,单元控制器10将设置于第一分配管63的开闭阀63a保持为打开的状态,持续从第一分配管63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含雾空气。当基于接纱台车3的接纱动作结束时,单元控制器10使纺织单元2中的喷雾纺织动作再次开始。
此外,例如在基于纺织单元2的喷雾纺织动作中断时若停止部106被操作,则单元控制器10关闭设置于第一分配管63的开闭阀63a。由此,暂时停止向对应的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含雾空气。作业人员能够在含雾空气从第一喷嘴44的喷射停止的状态下,对空气纺织装置7进行维护作业等。在作业人员进行的维护作业结束后,解除停止部106的操作,再次开始纺织单元2中的喷雾纺织动作。此外,作业人员进行的维护作业在短时间内进行,因此即使暂时停止供给含雾空气,在再次开始喷雾纺织动作时凝集的添加剂也不会被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此外,再次开始喷雾纺织动作是指在应通过空气纺织装置7持续进行喷雾纺织动作的运转状况下使喷雾纺织动作暂时中断后再次开始喷雾纺织动作这一情况。暂时中断是指在根据规定的批次在空气纺织装置7中生成纱线Y的中途,喷雾纺织动作例如由于接纱动作或维护作业等而仅在短时间内停止这一情况。
在纺织机1中,例如在结束喷雾纺织动作并希望去除有可能残留于各空气纺织装置7的添加剂的情况下,也可以对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干空气。当操作输入键104而选择操作部108时,空气分配装置60根据机台控制装置100的指示,关闭阀66并打开阀69。单元控制器10关闭开闭阀63a,并且打开开闭阀65a。由此,含雾空气从第一空气配管62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停止,干空气从第二空气配管64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开始。当干空气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开始并经过规定时间时,单元控制器10关闭开闭阀65a。由此,干空气从第二空气配管64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停止。
此外,在纺织机1中,在进行干式纺织动作的情况下,在空气纺织装置7中干式纺织动作被中断时,单元控制器10关闭设置于第二分配管65的开闭阀65a,使干空气从第二空气配管64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停止。但是,单元控制器10也可以与喷雾纺织动作的情况同样地,不停止干空气的供给。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纺织机1中,单元控制器10在空气纺织装置7中的喷雾纺织动作中断时,使含雾空气从第一空气配管62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持续。即,单元控制器10在空气纺织装置7中的喷雾纺织动作的实施过程中、喷雾纺织动作的中断过程中和中断后的喷雾纺织动作的实施过程中的整个期间内,使含雾空气从第一空气配管62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持续。通过像这样在喷雾纺织动作中断时也将含雾空气持续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能够抑制添加剂在第一分配管63内凝集。也就是说,在空气纺织装置7中再次开始喷雾纺织动作时,能够抑制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的含雾空气内包含的添加剂的比例发生变化。即,能够将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的含雾空气内包含的添加剂的量维持在固定量或规定范围内。因而,在再次开始喷雾纺织动作时,能够防止对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过量的添加剂。由此,能够使通过空气纺织装置7生成的纱线Y的质量稳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纺织机1具备接纱台车3,该接纱台车3在纱线Y被切断的情况下,进行将来自空气纺织装置7的纱线Y与来自卷绕装置13的纱线Y连接的接纱动作。在基于接纱台车3进行的接纱动作时,单元控制器10使含雾空气从第一空气配管62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持续。通常,在接纱动作时,随着纺织动作的停止,停止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空气。在纺织机1中,即使在接纱动作时也持续供给含雾空气,由此能够抑制添加剂的凝集。因而,在再次开始喷雾纺织动作时,能够防止对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过量的添加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纺织机1的纺织单元2具备对纱条S进行牵伸的牵伸装置6。单元控制器10在喷雾纺织动作中断时,使牵伸装置6的动作停止,使含雾空气从第一空气配管62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持续。通常,在牵伸装置6停止动作时,随着纺织动作的停止,停止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空气。在本实施方式的纺织机1中,即使在牵伸装置6停止动作时也持续供给含雾空气,由此能够抑制添加剂的凝集。因而,在再次开始喷雾纺织动作时,能够防止对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过量的添加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纺织装置7具有:喷嘴块40;中空引导轴体50;以及执行机构58,该执行机构58使中空引导轴体50移动至纺织位置和分离位置,其中,纺织位置是在纺织动作时中空引导轴体50所处的位置,分离位置是与纺织位置相比远离纺织室43的位置且是在纺织动作中断时中空引导轴体50所处的位置。在中空引导轴体50位于分离位置的状态下,单元控制器10使含雾空气从第一空气配管62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持续。通常,在中空引导轴体50位于分离位置时,不进行纺织动作,因此停止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空气。在纺织机1中,即使在中空引导轴体50位于分离位置的状态下也持续供给含雾空气,由此能够抑制添加剂的凝集。因而,在再次开始喷雾纺织动作时,能够防止对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过量的添加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纺织机1具备停止部106,该停止部106使含雾空气从第一空气配管62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停止。单元控制器10在从停止部106接收到停止信号的情况下,使含雾空气从第一空气配管62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停止。根据该结构,通过操作停止部106,能够停止供给含雾空气。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分配装置60的第二空气配管64将干空气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空气纺织装置7通过利用从第二空气配管64供给的干空气对纤维束F加捻的干式纺织动作,来生成纱线Y。在干式纺织动作中断时,单元控制器10使牵伸装置6停止动作,使干空气从第二空气配管64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停止。根据该结构,在不进行干式纺织动作时不供给干空气,因此能够抑制干空气的消耗。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除了从使喷雾纺织动作中断的状态来使喷雾纺织动作再次开始的情况以外时,在空气纺织装置7中开始喷雾纺织动作前,单元控制器10从第一空气配管62向空气纺织装置7以规定时间供给含雾空气。由此,含雾空气充分遍及空气纺织装置7,因此能够在紧接着喷雾纺织动作的开始之后良好地进行喷雾纺织动作。关于除了从使喷雾纺织动作中断的状态来使喷雾纺织动作再次开始的情况以外时,例如是启动纺织机1而最初开始喷雾纺织动作时、从干式纺织动作切换为喷雾纺织动作而开始喷雾纺织动作时或在前一次的喷雾纺织动作因纺织单元2停止动作而停止之后经过了规定期间后开始喷雾纺织动作时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纺织机1具备操作部108,该操作部108使空气纺织装置7中的喷雾纺织动作结束。单元控制器10在从操作部108接收到结束信号的情况下,使含雾空气从第一空气配管62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停止并且使干空气的供给开始,在供给干空气规定时间后使干空气的供给停止。根据该结构,在停止含雾空气的供给后将干空气供给规定时间,因此即使在空气纺织装置7上附着有添加剂,也能够从空气纺织装置7去除添加剂。因此,在之后在空气纺织装置7中进行干式纺织动作时,能够抑制在纤维束F上附着添加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空气纺织装置7中的喷雾纺织动作中断时使含雾空气从第一空气配管62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持续的方式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喷雾纺织动作中断过程中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从第一空气配管62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含雾空气。例如,含雾空气从第一空气配管62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可以是间歇性的。
接着,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纺织机1A具备空气分配装置60A和添加剂供给装置70。添加剂供给装置70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空气分配装置(供给装置)60A具有第一空气配管62A、第一分配管(供给配管)63A、第二空气配管64以及第二分配管65。第二空气配管64和第二分配管65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第一空气配管62A引导空气加压输送装置61所加压输送的空气。第一空气配管62A沿各纺织单元2的排列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一空气配管62A配置在纺织机1A的下部。具体地说,第一空气配管62A在纺织单元2的高度方向上与空气纺织装置7相比配置在下方。
第一分配管63A将流动至第一空气配管62A的空气向各空气纺织装置7引导。第一分配管63A的一端部与空气纺织装置7连接。第一分配管63A的另一端部与第一空气配管62A的中途部连接。通过设置于第一分配管63A的开闭阀63Aa调节通过第一分配管63A而向空气纺织装置7被引导的空气的流量。
第一分配管63A在纺织单元2的高度方向上与空气纺织装置7相比配置在下方。具体地说,第一分配管63A与空气纺织装置7的第一喷嘴44的入口相比配置在下方。第一分配管63A以在含雾空气从第一空气配管62A朝向空气纺织装置7流通的方向上变高的方式配置。即,第一分配管63A以在上述另一端部与上述一端部之间的整个区域内在含雾空气从第一空气配管62A朝向空气纺织装置7流通的方向上变高的方式配置。也就是说,第一分配管63A不具有在含雾空气从第一空气配管62A朝向空气纺织装置7流通的方向上高度变低的部分。第一分配管63A以与空气纺织装置7的连接部分(一端部)为最高位置的方式配置。即,第一分配管63A并未设有弯折的部分,而是以从第一分配管63A与第一空气配管62A连接的另一端部朝向第一分配管63A与空气纺织装置7连接的一端部而各位置变高的方式设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纺织机1A中,第一分配管63A以在含雾空气从第一空气配管62A朝向空气纺织装置7流通的方向上变高的方式配置。根据该结构,在喷雾纺织动作中断时,即使停止供给含雾空气而添加剂凝集,添加剂也流向第一空气配管62A。因而,在空气纺织装置7中再次开始喷雾纺织动作时,能够防止对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过量的添加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空气配管62A在纺织单元2的高度方向上与空气纺织装置7相比配置在下方。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凝集的添加剂从第一空气配管62A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此外,设置第一空气配管62A的位置并不限定于图7的位置,只要是在高度方向上纺织机1A的设置面(地板)与空气纺织装置7之间的位置,则也可以是其它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分配管63A在纺织单元2的高度方向上与空气纺织装置7相比配置在下方。根据该结构,能够更进一步抑制凝集的添加剂从第一分配管63A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一分配管63A从第一分配管63A与第一空气配管62A连接的另一端部朝向第一分配管63A与空气纺织装置7连接的一端部而各位置变高的方式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如图8的(a)所示,第一分配管63B也可以具有平坦的部分。即使是该结构,在喷雾纺织动作中断时,即使含雾空气的供给停止而添加剂凝集,添加剂也流向第一空气配管62A。
如图8的(b)所示,也可以在第一分配管63C的中途朝下成为凸状的部分63D的最下方位置上,设置能够排出添加剂的排出部63E。根据该结构,在喷雾纺织动作中断时,即使含雾空气的供给停止而添加剂凝集,添加剂也会从排出部63E排出。因而,在空气纺织装置7中再次开始喷雾纺织动作时,能够防止对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过量的添加剂。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在喷雾纺织动作中断时,持续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含雾空气。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向空气纺织装置7供给含雾空气的供给控制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空气分配装置60、60A的第一分配管63、63A、63B、63C也可以在与空气纺织装置7中进行纺织动作的部分(纺织室43)相比靠上游侧的位置、和空气纺织装置7中的纱线Y的出口之间对纤维束F或纱线Y供给含雾空气。例如,第一分配管63、63A、63B、63C也可以对位于牵伸装置6的前罗拉对17与空气纺织装置7的入口之间的纤维束F供给含雾空气。在该情况下,空气纺织装置7对附加了添加剂的纤维束F进行使用了从第二分配管65供给的干空气的干式纺织动作。
以在纺织机1、1A中各设置一台空气分配装置60、60A和添加剂供给装置70的结构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每个纺织单元2中分别各设置空气分配装置和添加剂供给装置。或者,也可以按由多个纺织单元2构成的组而分别设置空气分配装置和添加剂供给装置。在这些变形例的情况下,各添加剂供给装置也可以添加与其它添加剂供给装置不同种类的添加剂。另外,在一个纺织机中也可以混合存在进行喷雾纺织动作的纺织单元和进行干式纺织动作的纺织单元。
在第一实施方式及/或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第二空气配管64。在该情况下,添加剂供给装置70使用第一空气配管62、62A供给干空气。
在空气纺织装置7中,也可以将中空引导轴体50固定于喷嘴块40。即,空气纺织装置7也可以不具有执行机构58。在该情况下,在喷雾纺织动作中断时含雾空气向空气纺织装置7的供给在纺织室43不向外部开放的状态下进行。
也可以不设置停止部106。
接纱装置26也可以是使用基准纱的接头器。
空气纺织装置7也可以代替上述针45而通过纤维引导部41的下游侧端部来防止纤维束F的捻合传递至空气纺织装置7的上游侧。空气纺织装置7也可以代替上述结构而具备向彼此相反方向对纤维束F加捻的一对空气喷嘴。纺织机1、1A也可以是自由端纺织机。
在纺织单元2中,纱线蓄留装置11具有从空气纺织装置7引出纱线Y的功能,但是也可以通过引纱罗拉和夹持罗拉从空气纺织装置7引出纱线Y。在通过引纱罗拉和夹持罗拉从空气纺织装置7引出纱线Y的情况下,也可以代替纱线蓄留装置11而设置通过吸引空气流吸收纱线Y的松弛的松管或机械性补偿器等。
在纺织机1、1A中,在高度方向上,以将在上侧供给的纱线Y在下侧卷绕的方式配置各装置。但是,也可以以将在下侧供给的纱线在上侧卷绕的方式配置各装置。在该结构中,第一空气配管和第一分配管优选在纺织单元2的高度方向上与空气纺织装置7相比配置在下方。第一分配管优选以与空气纺织装置的连接部分(一端部)成为最高的位置的方式配置。
在纺织机1、1A中,通过来自第二端架5的动力(即,多个纺织单元2共通地)对牵伸装置6的下罗拉的至少一个和横动引导器23进行驱动。但是,也可以按每个纺织单元2独立地驱动纺织单元2的各部分(例如,牵伸装置、空气纺织装置、卷绕装置等)。
在纱线Y的行进方向上,张力传感器9也可以配置在纱线监视装置8的上游侧。也可以按每个纺织单元2设置单元控制器10。在纺织单元2中,也可以省略涂蜡装置12、张力传感器9和纱线监视装置8。
在图1中,图示了纺织机1卷绕圆筒形状的卷装P,但是也能够卷绕锥形状的卷装。在锥形状的卷装的情况下,由于纱线的横动而产生纱线的松弛,但是该松弛能够通过纱线蓄留装置11吸收。各结构的材料和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材料和形状,能够采用各种材料和形状。只要能够对各纺织单元2供给含雾空气,则空气分配装置60和添加剂供给装置70等的结构也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
Claims (18)
1.一种纺织机,具备:
空气纺织装置,其通过利用空气对纤维束加捻的纺织动作来生成纱线;
供给装置,其在所述空气纺织装置中的与所述纤维束的入口相比靠上游侧的位置、与所述空气纺织装置中的所述纱线的出口之间,对纤维束或纱线供给包含添加剂的含添加剂空气;以及
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供给装置的动作,
在应通过所述空气纺织装置持续进行所述纺织动作的运转状况下所述纺织动作暂时中断时,所述控制装置在该中断的过程中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从所述供给装置供给所述含添加剂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基于所述空气纺织装置进行的所述纺织动作的实施过程中、该纺织动作的所述中断的过程中和该中断后的所述纺织动作的实施过程中的整个期间内,使所述含添加剂空气从所述供给装置的供给持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卷绕装置,该卷绕装置将所述纱线卷绕于纱管来形成卷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接纱装置,该接纱装置在所述纱线被切断的情况下,进行将来自所述空气纺织装置的所述纱线和来自所述卷绕装置的所述纱线连接的接纱动作,
所述控制装置在基于所述接纱装置进行的所述接纱动作中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从所述供给装置供给所述含添加剂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所述纤维束进行牵伸的牵伸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纺织动作的所述中断时使所述牵伸装置的动作停止,在所述中断的过程中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从所述供给装置供给所述含添加剂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装置对在所述空气纺织装置中进行所述纺织动作的部分供给所述含添加剂空气,
所述空气纺织装置通过利用所述含添加剂空气对所述纤维束加捻的添加剂纺织动作,来生成所述纱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纺织装置具有:
喷嘴块,其具有:通过所述含添加剂空气的旋转流使所述纤维束旋转的纺织室、和供为了产生所述旋转流而向所述纺织室喷射的所述含添加剂空气通过的喷嘴;
中空引导轴体,其具有将在所述纺织室内旋转的所述纤维束向外部引导的通路;以及
移动部,其使所述中空引导轴体移动至在所述添加剂纺织动作时所述中空引导轴体所处的纺织位置、和与所述纺织位置相比远离所述纺织室的分离位置,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中空引导轴体位于所述分离位置的状态时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从所述供给装置向所述空气纺织装置供给所述含添加剂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停止部,该停止部使所述含添加剂空气从所述供给装置的供给停止,
所述控制装置在从所述停止部接收到停止信号的情况下,使所述含添加剂空气从所述供给装置的供给停止。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装置将不含所述添加剂的所述空气向所述空气纺织装置供给,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纺织动作的中断时,使所述空气从所述供给装置向所述空气纺织装置的供给停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使所述空气纺织装置中的所述纺织动作结束的操作部,
所述控制装置在从所述操作部接收到结束信号的情况下,使所述含添加剂空气从所述供给装置的供给停止并且使所述空气的供给开始,在使所述空气供给规定时间后使所述空气的供给停止。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
在除了从在运转状况下使所述纺织动作中断的状态来使所述纺织动作再次开始的情况以外时,在所述空气纺织装置中开始所述纺织动作之前,所述控制装置从所述供给装置以规定时间供给所述含添加剂空气,其中,所述运转状况是应通过所述空气纺织装置持续进行所述纺织动作的状况。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纺织单元,
所述供给装置具备供给配管,该供给配管具有在各所述纺织单元中与所述空气纺织装置连接的一端部,并供所述含添加剂空气流通,
所述供给配管以在所述含添加剂空气朝向所述一端部流通的方向上变高的方式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装置具备沿多个所述纺织单元的排列方向延伸的空气配管,
所述供给配管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空气配管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配管在所述纺织单元的高度方向上与所述空气纺织装置相比配置在下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配管在所述高度方向上与所述空气纺织装置相比配置在下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配管以在所述另一端部与所述一端部之间的整个区域,在所述含添加剂空气流通的方向上变高的方式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置在所述供给配管的中途的开闭阀,
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所述开闭阀的动作,来控制所述供给装置的动作。
18.一种纺织方法,在纺织机中实施,该纺织机具备:空气纺织装置,其通过利用空气对纤维束加捻的纺织动作来生成纱线;以及供给装置,其在所述空气纺织装置中的与所述纤维束的入口相比靠上游侧的位置、与所述空气纺织装置中的所述纱线的出口之间,对所述纤维束或所述纱线供给包含添加剂的含添加剂空气,所述纺织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应通过所述空气纺织装置持续进行所述纺织动作的运转状况下所述纺织动作暂时中断时,在该中断的过程中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内从所述供给装置供给所述含添加剂空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18170 | 2015-06-11 | ||
JP2015118170A JP2017002431A (ja) | 2015-06-11 | 2015-06-11 | 紡績機及び紡績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45163A true CN106245163A (zh) | 2016-12-21 |
CN106245163B CN106245163B (zh) | 2021-01-05 |
Family
ID=5602417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350400.4A Active CN106245164B (zh) | 2015-06-11 | 2016-05-24 | 纺织机 |
CN201610349600.8A Active CN106245163B (zh) | 2015-06-11 | 2016-05-24 | 纺织机以及纺织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350400.4A Active CN106245164B (zh) | 2015-06-11 | 2016-05-24 | 纺织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2) | EP3103902B1 (zh) |
JP (1) | JP2017002431A (zh) |
CN (2) | CN106245164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91046A (zh) * | 2017-04-11 | 2018-10-23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纺纱机 |
CN112267183A (zh) * | 2020-10-26 | 2021-01-26 | 吴江市天缘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多f高弹纱线加捻的防毛丝装置及加捻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81021A (en) * | 1953-09-17 | 1957-02-12 | Henry J Schmitz | Moistener for yarn or thread winding machine |
JPS6170062A (ja) * | 1984-09-11 | 1986-04-10 |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 糸条への液体付着法 |
JPH06173131A (ja) * | 1992-12-04 | 1994-06-21 | Murata Mach Ltd | 紡績機のピーシング方法 |
FR2724947A1 (fr) * | 1994-09-28 | 1996-03-29 | Vanhelle Michel Eugene Albert | Organe de fausse torsion |
CN102465363A (zh) * | 2010-11-05 | 2012-05-23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纺纱机械 |
CN103014938A (zh) * | 2011-09-21 | 2013-04-03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纺纱机械及细纱的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504900A (de) * | 1969-09-11 | 1971-03-31 | Rieter Ag Maschf |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eines Fadens mit Flüssigkeit |
DE3829150A1 (de) * | 1988-08-27 | 1990-03-01 | Fritz Stahlecker | Luftduese fuer pneumatisches falschdrallspinnen |
US5425227A (en) * | 1990-06-29 | 1995-06-20 |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 Protecting a textile process liquid before application to a filament |
JP5526915B2 (ja) * | 2010-03-25 | 2014-06-18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空気紡績装置及び紡績機 |
JP2012107363A (ja) * | 2010-11-18 | 2012-06-07 | Murata Mach Ltd | ドラフトローラ、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紡績機 |
JP2013002023A (ja) * | 2011-06-20 | 2013-01-07 | Murata Mach Ltd | 中空ガイド軸体ユニット、空気紡績装置及び紡績機 |
EP2767625B1 (de) * | 2013-02-13 | 2017-01-11 |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 Spinnstelle einer spinnmaschine |
CH709953A1 (de) * | 2014-07-30 | 2016-02-15 | Rieter Ag Maschf |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Luftspinnmaschine. |
-
2015
- 2015-06-11 JP JP2015118170A patent/JP2017002431A/ja active Pending
-
2016
- 2016-05-19 EP EP16170358.2A patent/EP3103902B1/en active Active
- 2016-05-24 CN CN201610350400.4A patent/CN106245164B/zh active Active
- 2016-05-24 CN CN201610349600.8A patent/CN106245163B/zh active Active
- 2016-06-02 EP EP16172736.7A patent/EP3103903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81021A (en) * | 1953-09-17 | 1957-02-12 | Henry J Schmitz | Moistener for yarn or thread winding machine |
JPS6170062A (ja) * | 1984-09-11 | 1986-04-10 |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 糸条への液体付着法 |
JPH06173131A (ja) * | 1992-12-04 | 1994-06-21 | Murata Mach Ltd | 紡績機のピーシング方法 |
FR2724947A1 (fr) * | 1994-09-28 | 1996-03-29 | Vanhelle Michel Eugene Albert | Organe de fausse torsion |
CN102465363A (zh) * | 2010-11-05 | 2012-05-23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纺纱机械 |
CN103014938A (zh) * | 2011-09-21 | 2013-04-03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纺纱机械及细纱的制造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91046A (zh) * | 2017-04-11 | 2018-10-23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纺纱机 |
CN112267183A (zh) * | 2020-10-26 | 2021-01-26 | 吴江市天缘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多f高弹纱线加捻的防毛丝装置及加捻方法 |
CN112267183B (zh) * | 2020-10-26 | 2022-03-08 | 吴江市天缘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多f高弹纱线加捻的防毛丝装置及加捻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7002431A (ja) | 2017-01-05 |
CN106245163B (zh) | 2021-01-05 |
CN106245164B (zh) | 2020-12-01 |
EP3103902A1 (en) | 2016-12-14 |
CN106245164A (zh) | 2016-12-21 |
EP3103903A1 (en) | 2016-12-14 |
EP3103902B1 (en) | 2020-12-16 |
EP3103903B1 (en) | 2019-1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60477B (zh) | 纺纱机及纺纱方法 | |
CN102021688B (zh) | 纺纱机械 | |
JP4062869B2 (ja) | コアヤーン製造装置及びコアヤーン製造方法 | |
CN103010848B (zh) |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 | |
JP2011038210A (ja) | 空気紡績装置及びこの空気紡績装置を備える紡績機 | |
CN104651984A (zh) | 空气纺织装置及纺织机 | |
CN109385703B (zh) | 气流纺纱机 | |
CN103781951A (zh) | 用于生产针织品的设备和方法 | |
CN104947255B (zh) | 纱线卷绕机 | |
CN1332084C (zh) | 纺织方法及其设备 | |
CN106245163A (zh) | 纺织机以及纺织方法 | |
CN108130639A (zh) | 纺织机以及纺织方法 | |
CN105274666B (zh) | 纺纱机及纺纱方法 | |
CN205474168U (zh) | 清洁装置、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 |
CN114645344A (zh) | 纱线形成件的清洁装置和这种纱线形成件的清洁方法 | |
CN106048789A (zh) | 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 |
CN111647980B (zh) | 气流纺纱机 | |
JPH0247316A (ja) | 糸の製造方法 | |
CN105316810A (zh) | 纺纱方法、纺纱机械以及纱线 | |
CN106167201A (zh) | 纱线卷取机 | |
CN207391633U (zh) | 气流纺纱装置和纺纱机 | |
CN107641859A (zh) | 一种气动纺纱机 | |
CN106560535A (zh) | 牵伸装置、纺织机以及纺织方法 | |
CN110029412B (zh) | 纺纱机及纺纱方法 | |
CN105966995A (zh) | 接头装置、纺纱机和自动络纱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