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7249B - 精梳机的顶梳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精梳机的顶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7249B
CN104947249B CN201510126913.2A CN201510126913A CN104947249B CN 104947249 B CN104947249 B CN 104947249B CN 201510126913 A CN201510126913 A CN 201510126913A CN 104947249 B CN104947249 B CN 1049472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comb
comb
wall section
broach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269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47249A (zh
Inventor
新原正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47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7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47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7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9/00Combing machines
    • D01G19/06Details
    • D01G19/10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operating features of comb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精梳机的顶梳装置,其包括能够与钳板框架同步移动的顶梳座,以及可分离地固定于顶梳座的顶梳。顶座具有U形固定支承部件,其通过在横跨其厚度的其相对侧处与顶梳接合来夹持顶梳。

Description

精梳机的顶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精梳机的顶梳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顶梳和顶梳座的精梳机的顶梳装置。
背景技术
精梳机具有多个精梳头(大体上八个精梳头)。用于从棉卷产生梳毛来作为材料的一系列操作在各个精梳头处执行。图5为已知的精梳机的精梳头中的一个的示意性侧视图。注意的是,图5的左手侧和右手侧分别对应于精梳头51的前部和后部。如图5中所示,精梳头51包括钳板装置53、精梳锡林54,以及两对分离罗拉55,56。钳板装置53具有给棉罗拉52,并且成对的分离罗拉56位于成对的分离罗拉55前方。钳板装置53具有钳板框架57,其设置在精梳锡林54上方,并且由轴枢转地支承,以便能够来回摆动。钳板框架57在其底部处具有底部钳板58。
钳板框架57构造成以使底部钳板58的前端朝向和远离分离罗拉55移动。在其一端处具有顶部钳板59A的钳板臂59在其端部处通过轴枢转地连接于钳板框架57。顶部钳板59A操作成在预定时间与钳板框架57的来回移动同步开启和闭合,从而连同底部钳板58保持棉卷L。
顶梳60在底部钳板58前方的位置处安装于钳板框架57,并且能够操作成与钳板框架57同步移动。顶梳60精梳由精梳锡林54精梳的绒头织物的后部。顶梳60在多个位置处由附图中未示出的螺钉固定于板形顶梳座61。
这些年来,顶梳的弯曲变为了增大操作速度和生产量(或增加每单位时间处理的棉量)的问题。图6为根据背景技术的顶梳装置的侧视图。为了解决顶梳弯曲的问题,如图6中所示,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2085505号公开了一种构造,其中顶梳座61由加强部件62增强,并且插置在夹板63与顶梳座61之间的顶梳60由螺钉64固定。
在根据上文引用的公开的构造中,其中顶梳座61由加强部件62增强,并且顶梳60通过夹板63固定于顶梳座61,顶梳60沿其纵向方向(沿图6的纸面的垂直方向)的弯曲被抑制。然而,由于分离罗拉55刚好设置在顶梳座61前方,如图5中所示,故加强部件62可仅延伸至顶梳60的上端部附近的位置。因此,顶梳60沿其纵向方向的弯曲不可被充分抑制以改进精梳性能。
已经鉴于以上问题作出的本发明针对提供精梳机的顶梳装置,其可通过适当地抑制顶梳沿纵向方向的弯曲来在用于增加的生产的增大的操作速度下保证精梳性能。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精梳机的顶梳装置,其包括能够与钳板框架同步移动的顶梳座,以及可分离地固定于顶梳座的顶梳。顶座具有U形固定支承部件,其通过在横跨其厚度的其相对侧处与顶梳接合来夹持顶梳。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从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变得显而易见,该附图经由实例示出了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说明
本发明连同其目的和优点可通过参照结合附图的当前优选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来最佳理解,在该附图中:
图1A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顶梳装置的侧视图,而图1B为图1A的顶梳装置的截面视图;
图2为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顶梳装置与钳板之间的关系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顶梳装置的侧视图;
图4A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顶梳装置的侧视图,而图4B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顶梳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已知的常规精梳机的示意性侧视图;以及
图6为图5的精梳机的顶梳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图1A、1B和2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精梳机的顶梳装置。如图1A和1B中所示,顶梳装置由附图标记10标明,并且具有顶梳座11和顶梳12。顶梳座11能够操作成与精梳机的钳板框架21(图2中所示)同步移动。顶梳12可分离地固定于顶梳座11。顶梳12具有梳体14和梳齿部件15。梳体14由螺钉13固定于顶梳座11。梳齿部件15单独地形成,并且在梳体14的顶端附近的位置处与梳体14组合。
梳体14具有夹持部分14B、梳齿组合部分14A和厚度增加部分14C。夹持部分14B通过由随后将描述的固定支承部件16夹持来固定于顶梳座11。梳齿部件15保持和固定在梳齿组合部分14A中。厚度增大部分14C在夹持部分14B与梳齿组合部分14A之间延伸,并且以如下方式形成使得厚度增大部分14C的厚度朝夹持部分14B增大,以使夹持部分14B形成为比梳齿组合部分14A更厚。更具体而言,在顶梳12中,由上述固定支承部件16夹持的夹持部分14B比夹持部分14B与梳齿部件15之间的顶梳12的一部分更厚。如图1A中所示,夹持部分14B为中空的。
梳体14和梳齿部件15由不同材料制成。梳体14由具有刚性的重量轻的材料制成,如,铝合金。梳齿部件15由具有相对于精梳的持久性的材料如钢制成。梳齿部件15例如通过插入模制来固定于梳体14。
顶梳座11包括具有U形截面的上述固定支承部件16。固定支承部件16具有前壁部分16A,孔17形成为穿过前壁部分16A,用于收纳穿过其的螺钉13,以及后壁部分16B,内螺纹部分18形成在后壁部分16B中,用于将螺钉13的外螺纹部分13A的端部收纳在其中。固定支承部件16利用保持在前壁部分16A与后壁部分16B之间的顶梳12的梳体14的夹持部分14B保持顶梳12。上紧穿过前壁部分16A的孔17和顶梳12的长形孔19的螺钉12,顶梳12牢固地固定于顶梳座11。注意的是,前壁部分16A设置在与顶部钳板24A(图2中所示)相对的顶梳12的一侧上。
下文将描述上述顶梳装置10的操作。如图2中所示,顶梳装置10在顶梳座11上方的位置处固定于钳板装置20的前板框架21的支承杆(未示出)。钳板框架21由安装于支承杆的轴(未示出)枢转地支承。从棉卷供应源(未示出)供应的棉卷L由给棉罗拉22朝底部钳板23的前方的位置输送。顶部钳板24A固定于钳板臂24,钳板臂24由安装在钳板框架21中的轴枢转地支承。顶部钳板24A操作成在受控的时间与钳板框架21的来回移动同步开启和闭合,从而连同底部钳板23保持棉卷L。
在精梳机的操作期间,底部钳板23与钳板框架21一起来回摆动,结果在于由底部钳板23和顶部钳板24A保持的棉卷L的前端由精梳锡林(未示出)精梳,因此形成为绒头织物F,并且所得的绒头织物F通过钳板框架21的向前移动来朝分离罗拉25移动。根据绒头织物F的向前移动,分离罗拉25反向,从而使之前的绒头织物向后移动。因此,之前的绒头织物的后端和新精梳的绒头织物(之后的绒头织物)的前端一个搭接在另一个上。当分离罗拉25沿向前方向旋转时,绒头织物F从钳板装置20向前移动,并且之前的绒头织物F的后端由顶梳12的梳齿部件15精梳。重复此类操作,由各个精梳头给送的绒头织物F由拉紧罗拉捆扎、拉开和压缩成梳毛。
由顶梳12精梳的绒头织物F的质量取决于顶梳12的梳齿部件15的所有齿是否在横跨绒头织物F的相应位置处重复插入到绒头织物F中至预定深度。梳齿部件15的齿插入到绒头织物F中的深度可通过改变顶梳12相对于固定支承部件16的位置来调整。允许了顶梳12沿其长度移动用于通过提供长形孔19来调整。
绒头织物F由分离罗拉25传送,同时由顶梳12的梳齿部件15插入,以使顶梳12通过梳齿部件15接收朝分离罗拉25作用的绒头织物F的力。力随精梳机的操作速度和产量的增大而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顶梳座11具有U形固定支承部件16,其具有将顶梳12保持在其间的一对前壁部分16A和后壁部分16B。相比于其中加强部件62设在顶梳60上方(图6)的背景技术的构造,在大到足以抵抗绒头织物在梳齿部件15插入在绒头织物中的情况下由分离罗拉25传送时产生的力的长度上,与U形固定支承部件16的前壁部分16A和后壁部分16B接合的、本实施例中的顶梳12较难沿其纵向方向弯曲。注意的是,顶梳12的纵向方向指出了图2的纸面的垂直方向,并且顶梳12在接收绒头织物F的上文引用的力时沿纵向方向弯曲。根据上述构造,顶梳12沿其纵向方向的弯曲被成功地抑制,并且期望的精梳性能可在用于增加的生产的精梳机的增大的操作速度下被保证。
在实施例中,顶梳12形成为使得由固定支承部件16夹持的梳体14的夹持部分14B形成有大于夹持部分14B与梳齿部件15之间或梳齿组合部分14A与厚度增大部分14C之间的梳体14的部分的厚度的厚度。在厚度增大部分14C与梳齿组合部分14A之间的顶梳12的厚度增大部分14C具有朝夹持部分14B增大的厚度。因此,梳体14相对于顶梳12沿来回方向的弯曲的刚度相比于其中顶梳的梳体由平板制成的构造更高,结果在于,梳齿组合部分14A在顶梳12的精梳操作期间沿顶梳12的来回的弯曲被抑制。
具体而言,部件的截面的抗弯力与面积二次矩成比例。当截面的整个面积和截面的面积差分别由A和dA表示时,面积二次矩通过将截面中的面积差dA与整个截面区域中离参照截面的几何中心的轴线的距离平方的乘积积分来计算。具有厚度增大部分如14C的梳体具有大于具有相同长度但形成有恒定厚度的梳体的面积二次矩。因此,之前的梳体14较难弯曲。梳齿组合部分14A的厚度保持不变,以使精梳性能不退化。
此外,相比于其中夹持部分如14B形成有恒定厚度的情况,顶梳12的梳体14的夹持部分14B形成为比梳齿组合部分14A更厚,结果在于顶梳座11的面积二次矩较大,并且沿顶梳座11的纵向方向的抗弯刚度因此变得更大。结果,顶梳12在精梳操作期间沿顶梳12的纵向方向的弯曲被抑制。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利效果。
(1)精梳机的顶梳装置10具有能够与钳板框架21同步移动的顶梳座11,以及可分离地固定于顶梳座11的顶梳12。顶梳座11具有U形固定支承部件16,其在其相对侧处夹持顶梳12,其中顶梳12横跨其厚度。因此,顶梳12沿其纵向方向的弯曲被适当地抑制,并且因此,精梳可在用于增加的生产的增大的精梳速度下成功地完成。
(2)顶梳12形成为使得由固定支承部件16夹持的夹持部分14B比梳齿组合部分14A和从夹持部分14B朝梳齿部件15延伸的厚度增大部分14C更厚。在具有加厚的夹持部分14B的顶梳12中,顶梳座11的面积二次矩大于形成有恒定厚度的梳座的面积二次矩,并且因此,顶梳12相对于沿顶梳座11的纵向方向的弯曲的刚度变得更大。结果,顶梳12沿其纵向方向的弯曲在精梳操作期间被抑制。
(3)U形固定支承部件16具有前壁部分16A,孔17形成为穿过前壁部分16A用于收纳穿过其的螺钉13,以及后壁部分16B,内螺纹部分18形成在后壁部分16B中用于将螺钉13的外螺纹部分13A的端部收纳在其中。在将顶梳12固定于顶梳座11时,大体上,顶梳12通过螺钉13固定于固定支承部件16,其中顶梳12由U形固定支承部件16夹持。接着,为了防止顶梳装置10干扰顶部钳板24A,优选的是,顶梳座11的后壁部分16B的凸起应当小。如果螺钉13设置有位于后壁部分16B侧上的其头部,则顶梳座11的凸起通过螺钉13的头部的凸起增大。然而,在其中螺钉13的头部位于前壁部分16A侧上的顶梳座11的构造中,后壁部分16B侧上的顶梳座11的凸起小到足以防止干扰,即使后壁部分16B的一部分变厚以便形成用于将螺钉13的外螺纹部分13A的端部收纳在其中的内螺纹部分18。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以以以下各种方式体现。注意的是,相同的附图标记在以下描述中用于表示类似于上文参照图1A、1B和2所述的实施例的配对物的部分或元件。如图3中所示,在顶梳12中,由固定支承部件16夹持的夹持部分14B不必比从夹持部分14B延伸至梳齿部件15的顶梳12的部分更厚。
此外,如图3中所示,顶梳座11可如上文引用的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2085505号的情况中那样设有在顶梳座11的前壁部分16A附近的位置处的加强部件30。如图4A中所示,由固定支承部件16夹持的顶梳12的夹持部分14B可比从夹持部分14B延伸至梳齿部件15的顶梳12的部分更厚。此外,从固定支承部件16朝梳齿部件15延伸的顶梳12的部分可弯曲,以使梳齿部件15在固定支承部件16的后壁部分16B与顶梳12的夹持部分14B之间的接触表面31后方的位置处平行于接触表面31延伸。根据上述构造,夹持部分14B可为更厚的。根据上述构造的顶梳12的面积二次矩变为大于具有其中从由顶梳12的固定支承部件16夹持的夹持部分14B的部分朝梳齿部件15笔直延伸的构造的顶梳12的面积二次矩,结果在于顶梳12的顶部附近的部分难以弯曲。
在其中从固定支承部件16朝梳齿部件15延伸的顶梳12的部分弯曲的图4B的构造中,后壁部分16B可形成为比前壁部分16A更薄。如图4B中所示,螺钉13可设置有位于顶梳12的后壁部分16B侧上的其头部。顶梳12由固定支承部件16夹持,其中螺钉13的外螺纹部分13A的端部与形成在前壁部分16A中的内螺纹部分18接合。
在其中螺钉13的头部与后壁部分16B接触的图4B的构造中,凹口可形成在后壁部分16B中,用于将螺钉13的头部容纳在其中,代替使后壁部分16B变薄。
收纳螺钉13的外螺纹部分13A的端部的内螺纹部分18可以以前壁部分16A或后壁部分16B中的通孔或盲孔的形式提供。
螺栓和螺母可替代螺钉13使用来作为用于将顶梳座11由顶梳12可分离地保持的器件。如果顶梳12的夹持部分14B形成为较厚,则顶梳12的夹持部分14B可形成为实心而非中空的。

Claims (4)

1.一种精梳机的顶梳装置(10),包括:
能够与钳板框架(21)同步移动的顶梳座(11);以及
可分离地固定于所述顶梳座(11)的顶梳(12),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梳座(11)具有U形固定支承部件(16),其通过在横跨其厚度的其相对侧处与所述顶梳(12)接合来夹持所述顶梳(12)并具有前壁部分(16A)和后壁部分(16B),其中孔(17)形成于所述前壁部分(16A)或所述后壁部分(16B)的至少一者中用于收纳穿过其的螺钉(13)或螺栓,且其中通过上紧穿过所述孔(17)和所述顶梳(12)的所述螺钉(13)或螺栓而将所述顶梳(12)固定至所述顶梳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的顶梳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梳(12)具有由所述固定支承部件(16)夹持的夹持部分(14B)、梳齿部件(15)和从所述夹持部分(14B)朝所述梳齿部件(15)延伸的部分(14A,14C),并且其中所述夹持部分(14B)比从所述夹持部分(14B)朝所述梳齿部件(15)延伸的所述部分(14A,14C)更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梳机的顶梳装置(10),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夹持部分(14B)朝所述梳齿部件(15)延伸的所述顶梳(12)的部分(14A)弯曲,以使所述梳齿部件(15)在所述固定支承部件(16)的后壁部分(16B)与所述夹持部分(14B)之间的接触表面(31)后方的位置处平行于所述接触表面(31)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精梳机的顶梳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孔(17)形成为穿过所述前壁部分(16A)用于收纳穿过其的所述螺钉(13),并且内螺纹部分(18)形成在所述后壁部分(16B)中用于将所述螺钉(13)的外螺纹部分(13A)收纳在其中。
CN201510126913.2A 2014-03-24 2015-03-23 精梳机的顶梳装置 Active CN1049472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60453A JP5999129B2 (ja) 2014-03-24 2014-03-24 コーマのトップコーム装置
JP2014-060453 2014-03-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7249A CN104947249A (zh) 2015-09-30
CN104947249B true CN104947249B (zh) 2018-01-02

Family

ID=52686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26913.2A Active CN104947249B (zh) 2014-03-24 2015-03-23 精梳机的顶梳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924152B1 (zh)
JP (1) JP5999129B2 (zh)
CN (1) CN1049472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2108B (zh) * 2015-12-24 2020-06-02 江苏凯宫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精梳机用顶梳板
CN106222815B (zh) * 2016-09-23 2023-04-07 江苏凯宫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精梳机顶梳插入深度调节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S199798B1 (cs) * 1979-03-23 1980-08-29 Frantisek Barak Nekonečný voohlovací pás
DE3336326A1 (de) * 1983-10-06 1985-04-18 Drei-S-Werk Präzisionswerkzeuge GmbH & Co Fertigungs-KG, 8540 Schwabach Nadelhalter mit nadelstreifen fuer textilmaschinen
DE19531605C2 (de) * 1995-08-28 2001-07-19 Graf & Co Ag Fixkamm für eine Kämmaschine
CN1382235A (zh) * 1999-10-23 2002-11-27 施泰德特勒和乌尔公司 顶梳
CN101560703A (zh) * 2008-04-14 2009-10-21 格拉夫及西有限公司 用于将带齿部件固定在纺织机械的构件上的固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3218Y1 (zh) * 1969-06-24 1976-01-30
JPS5137109U (zh) * 1974-08-31 1976-03-19
CN2066447U (zh) * 1990-05-19 1990-11-28 宁波市纺织机械部件厂 精梳机装配式顶梳针排
DE4033262A1 (de) * 1990-10-19 1992-04-23 Staedtler & Uhl Nadelstreifentraeger
CH691480A5 (de) * 1996-09-03 2001-07-31 Rieter Ag Maschf Nadelstreifen einer Textilmaschine.
EP2085505B1 (de) * 2008-01-29 2012-05-16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ixkamm einer Kämmmaschine
CN203741475U (zh) * 2014-01-17 2014-07-30 佛山市南海南方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顶梳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S199798B1 (cs) * 1979-03-23 1980-08-29 Frantisek Barak Nekonečný voohlovací pás
DE3336326A1 (de) * 1983-10-06 1985-04-18 Drei-S-Werk Präzisionswerkzeuge GmbH & Co Fertigungs-KG, 8540 Schwabach Nadelhalter mit nadelstreifen fuer textilmaschinen
DE19531605C2 (de) * 1995-08-28 2001-07-19 Graf & Co Ag Fixkamm für eine Kämmaschine
CN1382235A (zh) * 1999-10-23 2002-11-27 施泰德特勒和乌尔公司 顶梳
CN101560703A (zh) * 2008-04-14 2009-10-21 格拉夫及西有限公司 用于将带齿部件固定在纺织机械的构件上的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83313A (ja) 2015-10-22
CN104947249A (zh) 2015-09-30
JP5999129B2 (ja) 2016-09-28
EP2924152B1 (en) 2017-08-30
EP2924152A2 (en) 2015-09-30
EP2924152A3 (en)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7249B (zh) 精梳机的顶梳装置
CN105246614B (zh) 用于通过使线材段弯曲来生产夹钳的装置和方法
CN110103270A (zh) 一种改进型自动笋子切片机
CN104947250B (zh) 精梳机的顶梳装置
CN206122607U (zh) 一种新型高速制钉机
CN206150597U (zh) 一种鞋帮机的鞋帮贴楦和压帮机构
CN106702612A (zh) 一种缝纫包边机送布包边装置
CN108943998B (zh) 一种多方位可调型丝网印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5803689A (zh) 一种缝纫包边机送布包边装置
KR101553575B1 (ko) 시트 롤 포밍 장치용 런닝커터
CN208217114U (zh) 一种设置有夹条的塑封机
CN106702611A (zh) 一种缝纫包边机送布包边装置的包边宽度调整结构
CN105332184A (zh) 拉幅定型机的全自动浆边装置
CN205518903U (zh) 一种带钢连退线刷辊用滑动轴承座及其松紧度调整装置
EP0988905A3 (en) Tube forming machine using three point bending
CN212737240U (zh) 一种减缓纵向挤压力的纸箱模切装置
EP1695775B1 (en) Machine for producing metal fibers and relative production method
US1551840A (en) Combing machine
CN105803691A (zh) 一种包边机送布包边装置
CN105803690A (zh) 一种布包边装置的绷紧结构
CN201604232U (zh) 一种劈砖机构
ITMI20030176U1 (it) Pinza compatta a funzionamento perfezionato per telai tessili
CN209141546U (zh) 袋体把手成型装置
CN211866711U (zh) 眼镜腿开料装夹装置
CN211112583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拉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