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3534B - 车辆用供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供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3534B
CN104943534B CN201510084461.6A CN201510084461A CN104943534B CN 104943534 B CN104943534 B CN 104943534B CN 201510084461 A CN201510084461 A CN 201510084461A CN 104943534 B CN104943534 B CN 1049435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ler pipe
fixed component
key element
vehicle
fee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44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43534A (zh
Inventor
鬼头宏明
平松义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43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3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43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3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4Tank in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0011Constructional detail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of elements of fuel systems; Materials therefor
    • F02M37/0017Constructional detail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of elements of fuel systems; Materials therefor related to fuel pipes or their connections, e.g. joints or sea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4Tank inlets
    • B60K2015/0458Details of the tank inl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4Tank inlets
    • B60K2015/0458Details of the tank inlet
    • B60K2015/0474Arrangement of fuel filler pipes in relation to vehicle bod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00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 F16L3/08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ubstantially surrounding the pipe, cable or protective tubing
    • F16L3/12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ubstantially surrounding the pipe, cable or protective tubing comprising a member substantially surrounding the pipe, cable or protective tubing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车辆用供油装置,其能够稳定地固定在车体上。在具有加注管(1)和固定部件(4)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设置将加注管(1)向固定部件(4)相对地按压的弯曲要素(5)。通过弯曲要素(5)将加注管(1)和固定部件(4)彼此压接,因此即使两者的线性膨胀系数的不同,在加注管(1)和固定部件(4)之间也不易产生间隙。

Description

车辆用供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车辆上搭载的车辆用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用供油装置构成从供油口至燃料箱的供油路径的一部分,通常利用加注管和固定部件构成。将示意地表示现有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表示在图16中,将由与轴向L垂直的平面剖切图16所示的现有的车辆用供油装置而得到的剖视图表示在图17中。
如图16所示,现有的车辆用供油装置具有树脂制的加注管1和金属制的固定部件4。加注管1的一端部即上游侧端部安装在省略图示的车辆的供油口上,另一端部即下游侧端部安装在省略图示的燃料箱上。因此,加注管1构成供油路径的一部分。固定部件4是用于将加注管1固定在车体100上的部件。在现有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用金属制的固定部件4夹持树脂制的加注管1,此外,利用螺栓紧固等方法将该固定部件4固定在车体100上。即,在通常的现有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加注管1经由固定部件4固定在车体100上。另外,在作为加注管1的材料的树脂以及作为固定部件4的材料的金属中,线性膨胀系数较大程度地存在不同。通常,树脂的线性膨胀系数与金属的线性膨胀系数相比较大。另一方面,由于车辆暴露在外部空气中,因此在车辆上搭载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也较大程度地受气温的影响。因此,例如在冬季中,树脂制的加注管1较大程度地收缩,与此相对,金属制的固定部件4的收缩量没有那么大,因此,有可能在加注管1和固定部件4之间产生间隙。如果在加注管1和固定部件4之间产生间隙,则加注管1无法相对于固定部件4稳定地固定。这样,即使将固定部件4牢固地固定在车体100上,也会产生加注管1相对于车体100晃动等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用于将加注管固定在车体上的管保持件。该管保持件利用保持件主体以及安装金属件这2个部件构成。保持件主体为树脂制,安装金属件为金属制。安装金属件与保持件主体卡合,并且将保持件主体固定在车体上。此外,与安装金属件卡合的保持件主体发生弹性变形,而对加注管进行把持。
根据专利文献1的管保持件,由于发生弹性变形的保持件主体对加注管进行把持,因此能够利用保持件主体对加注管进行稳定地固定。但是,由于气温的变化而在保持件主体和安装金属件之间产生间隙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难以将保持件主体稳定地固定在安装金属件上,期望开发出能够将加注管稳定地固定在车体上的车辆用供油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330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供油装置,其能够将加注管稳定地固定在车体上。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车辆用供油装置具有:
树脂制的加注管,其具有供油路径;
固定部件,其用于将所述加注管固定在车体上;以及
弯曲要素,其通过弹性变形将所述加注管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相对地按压,使所述加注管与所述固定部件压接。
本发明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优选具有下述的(1)~(10)的任意一项,更优选具有下述的(1)~(10)的多项。
(1)所述弯曲要素将所述加注管和/或所述固定部件向远离所述弯曲要素的方向按压。
(2)所述加注管和所述固定部件在所述弯曲要素的按压方向的前侧或后侧接触。
(3)所述加注管具有:管主体,其具有所述供油路径;以及柱环部,其与所述管主体独立设置,且安装在所述管主体的外部,
所述弯曲要素与所述柱环部一体化,将所述管主体朝向所述固定部件按压。
(4)具有辅助部件,该辅助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一起对所述加注管进行把持,
所述弯曲要素与所述辅助部件一体化,将所述加注管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相对地按压。
(5)所述固定部件的刚性高于所述辅助部件的刚性,并且,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辅助部件相比配置在下侧。
(6)所述弯曲要素构成所述加注管以及所述固定部件中的一方的一部分,
所述弯曲要素本身压接在所述固定部件以及所述加注管中的另一方上。
(7)所述弯曲要素具有至少一个凸起,该凸起向所述加注管的径向凸出,且在周向或轴向弹性变形,
所述加注管以及所述固定部件具有凹部,该凹部用于保持处于弹性变形状态的所述弯曲要素。
(8)所述固定部件具有形成为环状且在所述管主体的外周面上安装的环状部,所述柱环部安装在所述环状部的外周侧。
(9)所述弯曲要素形成为与所述加注管和/或所述固定部件一体化的悬臂梁状。
(10)所述弯曲要素由加注管的一部分构成,且形成为蛇腹状。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车辆用供油装置具有将加注管向固定部件相对地按压的弯曲要素,从而能够使加注管和固定部件彼此压接。因此,与两者的线性膨胀系数的不同无关,在加注管和固定部件之间不易产生间隙。因此,能够利用固定部件稳定地固定加注管,进而能够利用固定部件将加注管稳定地固定在车体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要部放大分解斜视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轴向剖面的剖视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2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2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轴向剖面的剖视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3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的要部放大斜视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3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3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以及弯曲要素的变形例。
图8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4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说明图。
图9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5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
图10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6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要部放大斜视图。
图11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6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
图12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7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
图13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8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
图14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9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要部放大斜视图。
图15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9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
图16是示意地表示现有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
图17是用与轴向L垂直的平面剖切图16所示的现有的车辆用供油装置而得到的剖视图。
标号的说明
1:加注管 4:固定部件 5:弯曲要素
4c:凹部
20:管主体 30:柱环部 60:辅助部件
90:供油路径 100: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具体例子对本发明的车辆用供油装置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将示意地表示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要部放大分解斜视图表示在图1中。将示意地表示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轴向剖面的剖视图表示在图2中。以下,在实施例中,轴向是指与图1所示的加注管的轴线L平行的方向。将轴向L中的一方的前侧称为上游侧,将另一方的前侧称为下游侧。径向是指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与图16以及图17所示的现有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相同地,轴向相对于铅垂方向交叉。即,实施例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以相对于铅垂方向略微倾斜的状态安装在车体上。
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具有加注管1、固定部件4以及弯曲要素5。
加注管1形成为大致筒状,具有管主体20和柱环部30。管主体20形成为在内部具有供油路径90的大致筒状。管主体20的下游侧部分安装在省略图示的燃料箱上。在管主体20的上游侧部分设有2个肋部(第1肋部21、第2肋部22)。第1肋部21配置在与第2肋部22相比的上游侧,第1肋部21和第2肋部22在轴向上彼此隔开。第1肋部21以及第2肋部22从管主体20的外周面25向径向外侧凸出,并且在管主体20的周向上延伸。在管主体20的外周面25中,将位于第1肋部21以及第2肋部22之间的区域称为安装区域26。在安装区域26中安装后述的固定部件4的环状部40。
柱环部30形成为比管主体20短的大致筒状。柱环部30的内径比管主体20的外径略大。在柱环部30上一体形成有弯曲要素5。弯曲要素5由3个弹性片50构成。具体而言,柱环部30形成为设有大致矩形的3个窗部31的大致圆筒状。在各窗部31的下游侧内缘分别以一对一的方式一体化地具有呈长方形状的弹性片50。弹性片50的上游侧端部50a是自由端。弹性片50的下游侧端部50b与窗部31的周缘部一体化。因此各弹性片50形成为与柱环部30一体化的悬臂梁状。弹性片50朝向加注管1的径向内侧凸出。
换言之,在弯曲要素5和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柱环部30的复合体上设有倒立大致U字状的切口。利用该切口而形成的悬臂梁状的部分是弹性片50,剩余的部分是柱环部30。而且,弯曲要素5由3个弹性片50构成。
在柱环部30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狭缝32。狭缝32向柱环部30的下游侧开口。此外,柱环部30在与弯曲要素5相比略微上游侧的位置具有第3肋部33。第3肋部33从柱环部30的内周面35向径向内侧凸出,并且在柱环部30的周向上延伸。如图2所示,如果将柱环部30安装在管主体20上,则第3肋部33的下游侧端面与第1肋部21的上游侧端面抵接。
如图1所示,固定部件4具有:形成为大致环状的环状部40;2个耳片部45x、45y,它们与环状部40相连续,并向环状部40的径向外侧延伸;以及由螺栓490a以及螺母490b构成的4个接合部件490(第1接合部件46、第2接合部件47、第3接合部件48、第4接合部件49)。
环状部40将形成为大致C字状的2个分体(第1环状分体40a、第2环状分体40b)一体化而形成为大致环状。
耳片部45x由2个调整片分体45a、45b构成。一方的调整片分体45a与第1环状分体40a的周向的一端侧(即环状部40的一方的开口端41)相连续。另一方的调整片分体45b与第2环状分体40b的周向的一端侧(即环状部40的开口端41)相连续。
耳片部45y由2个调整片分体45c、45d构成。一方的调整片分体45c与第1环状分体40a的周向的另一端侧(即环状部40的另一方的开口端42)相连续。另一方的调整片分体45d与第2环状分体40b的周向的一端侧(即环状部40的开口端42)相连续。即,固定部件4由2个分体(第1分体4a、第2分体4b)构成。第1分体4a具有第1环状分体40a、调整片分体45a、调整片分体45c以及后述的2个凸片43。第2分体4b具有第2环状分体40b、调整片分体45b、调整片分体45d以及后述的4个凸片43。
如图1所示,固定部件4通过第2接合部件47以及第3接合部件48固定在车体100上。此外,2个调整片分体45a、45b通过第1接合部件46彼此接合,2个调整片分体45c、45d通过第4接合部件49彼此接合。由此,第1环状分体40a以及第2环状分体40b被一体化,成为环状的环状部40。而且,第1分体4a以及第2分体4b被一体化,成为固定部件4。环状部40的内径比管主体20的安装区域26的外径略小,第1分体4a以及第2分体4b通过第1接合部件46以及第4接合部件49而接合,对管主体20进行把持。
在环状部40上设有向环状部40的径向外侧凸出的6个凸片43。3个凸片43a在环状部40的上游侧部分,沿环状部40的周向排列。该3个凸片43a彼此隔开。另外的3个凸片43b在环状部40的下游侧部分沿环状部40的周向排列。该3个凸片43b也彼此隔开。上游侧的凸片43a和下游侧的凸片43b在轴向上相对。环状部40的轴向长度与管主体20的安装区域26的轴向长度相同(或大致相同)。在第1环状分体40a上设置1个凸片43a以及1个凸片43b,在第2环状分体40b上设置2个凸片43a以及2个凸片43b。
如图2所示,在管主体20的安装区域26的外周侧安装固定部件4的环状部40。在环状部40的进一步外周侧安装柱环部30。在柱环部30的狭缝32中插入固定部件4的耳片部45。因此,固定部件4的环状部40配置在柱环部30的内部,耳片部45经由狭缝32而向柱环部30的外部露出。
如上述所述,由于环状部40的内径与位于安装区域26中的管主体20的外径相比略小,因此环状部40作为整体以扩径状态安装在管主体20上,并且利用自身的弹性而压接在安装区域26上。此外,环状部40利用第1肋部21以及第2肋部22在轴向上被定位。
此外,如果将柱环部30安装在管主体20以及环状部40上,则3个弹性片50分别与某一个凸片43a相对。各弹性片50朝向柱环部30的径向内侧(即,朝向环状部40)凸出,各凸片43朝向环状部40的径向外侧(即,朝向柱环部30)凸出,因此各弹性片50和各凸片43彼此干涉。因此弹性片50进行弹性变形(也称为弯曲变形),压接在各凸片43上。
即,由3个弹性片50构成的弯曲要素5将固定部件4的环状部40向径向内侧按压,使环状部40压接在位于环状部40的径向内侧的管主体20上。换言之,弯曲要素5将加注管1的管主体20朝向固定部件4的环状部40相对地按压,使管主体20和环状部40压接。
此外,此时,如图2所示,在弯曲要素5的按压方向的前侧,即柱环部30的径向内侧,环状部40和管主体20面接触。因此,环状部40和管主体20以较大的面积压接,加注管1稳定地固定在固定部件4上。另外,在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环状部40和管主体20是面接触,但两者也可以点接触,也可以线接触。
通过将弯曲要素5设为如上所述的悬臂梁状,而具有能够将使加注管1和固定部件4压接的弯曲要素5设为简单的构造,且能够廉价地制造车辆用供油装置的优点。另外,悬臂梁状的弯曲要素5可以如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所示,利用加注管1的一部分构成,也可以例如利用固定部件4的一部分构成。
此外,在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利用管主体20和柱环部30这两个分体构成加注管1,因此能够容易地一体形成加注管1和弯曲要素5。即,在树脂制的加注管1上一体成型弯曲要素5的情况下,加注管1和弯曲要素5的复合体的形状变得复杂,根据情况的不同,有时需要在用于成型该复合体的成型模具上设置滑动芯等复杂的机构。但是,在利用两个分体构成加注管1,且仅在一个分体上一体化弯曲要素5的情况下,具有能够将成型模具设为比较简单的形状而能够廉价地制造该复合体的优点。
此外,由于利用第1分体4a以及第2分体4b这两个部件构成固定部件4,因此在将固定部件4设为比较复杂的形状的情况下也能尺寸精度较高且容易地形成固定部件4。
在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弯曲要素5将固定部件4朝向加注管1按压,使固定部件4和加注管1彼此压接。因此,即使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置于高温下,金属制的固定部件4发生膨胀,也由弯曲要素5将固定部件4朝向加注管1按压,因此固定部件4和加注管1压接。因此,在该情况下,也难以在两者之间产生间隙。由此,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相对于车体100稳定地固定。
在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由3个弹性片50构成弯曲要素5,但也可以只由1个弹性片50构成。此外,也可以不设置凸片43,而直接使弯曲要素5抵接在环状部40的周壁上。
在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将弯曲要素5一体化地形成柱环部30上,并且利用弯曲要素5将固定部件4的环状部40朝向管主体20按压,但也可以是弯曲要素5不与柱环部30一体化。例如也可以是将弯曲要素5一体化地形成在管主体20的安装区域26中,将环状部40朝向柱环部30按压。在该情况下,利用弯曲要素5和柱环部30对固定部件4进行把持,弯曲要素5以及柱环部30稳定地固定在固定部件4上。而且,与弯曲要素5一体化的管主体20也稳定地固定在固定部件4上。此外,在该情况下,在弯曲要素5的按压方向的前侧即管主体20的径向外侧,环状部40和柱环部30为面接触。因此,环状部40和柱环部30以较大的面积压接。
(实施例2)
将示意地表示实施例2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表示在图3中。此外,将示意地表示实施例2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轴向剖面的剖视图表示在图4中。
实施例2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不具有柱环部30。实施例2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与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管主体20大致相同,但在以下点处不同。即,如图4所示,实施例2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具有第2肋部22,但不具有第1肋部21。如图3所示,第2肋部22仅在加注管1的周向的一部分处设置。此外,如图4所示,在第2肋部22上设置朝向上游侧在轴向凸出的立壁状的夹持部27,弯曲要素5与该夹持部27一体化。具体而言,弯曲要素5与夹持部27的径向内侧的面一体化,即与夹持部27的与加注管1的外周面相对的面一体化。而且,弯曲要素5从夹持部27朝向径向内侧凸出。
固定部件4除了不具有凸片43、以及利用形成为大致C字的环状的1个部件构成以外,其余与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固定部件4相同。
如图4所示,固定部件4的环状部40配置在第2肋部22的上游侧,利用第2肋部22进行定位。而且,环状部40夹在加注管1的外周面25和夹持部27之间,并且利用弯曲要素5朝向加注管1的外周面25被按压。因此,环状部40压接在加注管1上。此外,在弯曲要素5的按压方向的前侧,环状部40的内周面和加注管1的外周面为面接触。因此,实施例2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也稳定地固定在固定部件4上,并经由固定部件4而稳定地固定在车体100上。
在实施例2中,将弯曲要素5一体化地形成于夹持部27上,但也可以将弯曲要素5一体化地形成于加注管1的外周面25上。在该情况下,弯曲要素5将固定部件4的环状部40朝向夹持部27按压。环状部40利用弯曲要素5和夹持部27进行把持,环状部40压接在夹持部27上。此外,在利用弯曲要素5按压的按压方向的前侧,夹持部27和环状部40是面接触。因此,在该情况下,加注管1也稳定地固定在固定部件4上,并经由固定部件4而稳定地固定在车体100上。
此外,也可以是不将弯曲要素5一体化地形成于加注管1上,而将其一体化地形成与固定部件4的环状部40的外周面或内周面上。在该情况下,利用弯曲要素5将固定部件4朝向加注管1的外周面25或者夹持部27按压。因此在该情况下,由于固定部件4和加注管1也彼此压接,因此加注管1也稳定地固定在固定部件4上,且加注管1经由固定部件4稳定地固定在车体100上。
(实施例3)
将示意地表示实施例3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的要部放大斜视图表示在图5中。此外将示意地表示实施例3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表示在图6中。
实施例3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与实施例2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大致相同,但在以下点处不同。即,实施例3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不具有第2肋部22,弯曲要素5与加注管1的外周面25直接一体化。如图5所示,弯曲要素5沿加注管1的周向,与外周面25一体化,朝向加注管1的径向外方且朝向上游侧凸出。弯曲要素5形成为弯曲板状。固定部件4与实施例2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固定部件4相同。
如图6所示,环状部40安装在弯曲要素5的外周侧上。而且,弯曲要素5自身压接在环状部40上,将环状部40向加注管1的径向外方按压。因此,环状部40整体向弯曲要素5的按压方向的前侧相对地被拉拽。或者,利用朝向环状部40的由弯曲要素5施加的按压力的反作用,将加注管1朝向弯曲要素5的按压方向的后侧按压。
这样,在弯曲要素5的按压方向的后侧,环状部40和加注管1压接。因此,在实施例3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加注管1也稳定地固定在固定部件4上,并经由固定部件4而稳定地固定在车体100上。另外,在实施例3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在弯曲要素5的按压方向的后侧,环状部40的内周面和加注管1的外周面为面接触。通过环状部40的内周面和加注管1的外周面为面接触,而加注管1更稳定地固定在固定部件4上。
在该情况下,弯曲要素5只要至少向加注管1的径向外侧凸出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弯曲要素5朝向加注管1的径向外侧且朝向下游侧凸出。此外,也可以如在图7中示出的径向剖面所示,弯曲要素5沿加注管1的轴向与加注管1一体化,并向加注管1的径向外方凸出。在该情况下,也是环状部40安装在弯曲要素5的外周侧,将弯曲要素5朝向加注管1按压。弯曲要素5如图7中箭头所示,被环状部40按压而朝向加注管1弹性变形。而且此时,利用弯曲要素5自身的弹性,将环状部40朝向加注管1的径向外侧按压。因此,与实施例3的车辆用供油装置同样地,在弯曲要素5的按压方向的后侧,环状部40和加注管1压接。
(实施例4)
将示意地表示实施例4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说明图表示在图8中。
实施例4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除了弯曲要素5没有一体化地形成之外,其余与实施例3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相同。如图8所示,固定部件4具有:半环部44,其形成为开口的大致C字状;调整片分体45a,其与半环部44的一方的开口端41相连续;以及嵌合部44c,其与半环部44的另一方的开口端42相连续。在固定部件4上固定树脂制的辅助部件60。辅助部件60具有:辅助半环部61,其与半环部44同样地,形成为开口的大致C字状;辅助调整片分体62b,其与辅助半环部61的一方的开口端62相连续;以及辅助嵌合部64c,其与辅助半环部61的另一方的开口端63相连续。通过嵌合部44c和辅助嵌合部64c嵌合,固定部件4和辅助部件60一体化。而且,半环部44以及辅助半环部61安装在加注管1的外周侧。此外,调整片分体45a和辅助调整片分体62b利用接合部件490接合。因此,在实施例4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加注管1被固定部件4以及辅助部件60把持并固定。
弯曲要素5与辅助半环部61的与加注管1的外周面25相对的面一体化。弯曲要素5朝向加注管1侧凸出。因此,弯曲要素5对加注管1的外周面25进行按压,经由加注管1而间接地按压固定部件4,而且,在按压方向的前侧使加注管1和固定部件4压接。此时加注管1和固定部件4是面接触。因此,实施例4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也稳定地固定在固定部件4上,并经由固定部件4而稳定地固定在车体100上。此外,通过将辅助部件60设为树脂制,而能够将车辆用供油装置轻量化。
另外,实施例1~实施例4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与图16以及图17所示的现有的车辆用供油装置同样地,以相对于铅垂方向略微倾斜的状态安装在车体100上。因此,固定部件4与辅助部件60相比配置在下侧。在供油时,向加注管1插入供油枪。这样,对加注管1作用供油枪的载荷。因此,加注管1向下侧即固定部件4侧被按压。固定部件4是金属制成,其刚性比树脂制的辅助部件60的刚性高。因此,固定部件4能够稳定地支撑加注管1。
此外,在加注管1本身的质量较大的情况下、或在路况较差的路面上行驶时等,有时对固定部件4作用由加注管1本身引起的较大的载荷。但是,由于实施例4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固定部件4为高刚性,因此即使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也能稳定地固定加注管1。
此外,如实施例4的车辆用供油装置所述,在使一体化在辅助部件60上的弯曲要素5与加注管1接触的情况下,优选弯曲要素5以及辅助部件60为树脂制成。即,由于弯曲要素5和加注管1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如果弯曲要素5是柔软的材质(即树脂制),则具有能够抑制由弯曲要素5导致的加注管1的损伤的优点。
(实施例5)
将示意地表示实施例5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表示在图9中。
实施例5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不具有柱环部30。此外,安装区域26的周向的一部分的区域形成为向加注管1的径向凸出以及凹陷的折皱形状。该区域是实施例5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弯曲要素5。
在安装区域26上安装固定部件4的环状部40。固定部件4由两个分体(第1分体4a、第2分体4b)构成。第1分体4a具有形成为开口的大致C字状的第1环状分体40a、与第1环状分体40a的一方的开口端41相连续的调整片分体45a、以及与第1环状分体40a的另一方的开口端42相连续的嵌合部44c。第2分体4b同样具有第2环状分体40b、调整片分体45b、以及嵌合部44d。第1分体4a的嵌合部44c与第2分体4b的嵌合部44d嵌合。通过两个嵌合部44c、44d嵌合,而第1分体4a以及第2分体4b一体化。第1分体4a以及第2分体4b安装在加注管1的外周侧。调整片分体45a以及调整片分体45b利用接合部件490接合。
实施例5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与实施例3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大致相同,但如上所述,不同点在于,弯曲要素5利用加注管1的一部分构成,而形成为蛇腹状。
在安装在固定部件4上的加注管1中,弯曲要素5处于朝向折皱闭合方向(即,缩颈方向)在加注管1的周向上弹性变形的状态。因此,此时弯曲要素5利用自身的弹性而压接在固定部件4上。而且,加注管1的除了弯曲要素5以外的部分也随着弯曲要素5发生扩径,利用弯曲要素5的弹性而压接在固定部件4上。因此,在实施例5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加注管1也利用弯曲要素5向固定部件4按压。而且,利用该按压力,加注管1和固定部件4压接。因此,在实施例5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加注管1也经由固定部件4稳定地固定在车体100上。
另外,在实施例5中,蛇腹状的弯曲要素5设置在加注管1的供油路径上游侧的部分(即,供油口侧的部分,以下,称为进油部11)处。但是,如后述的实施例6所述,也可以设置在加注管1的供油路径下游侧的部分(即,燃料箱侧的部分,以下称为主体部12)处。
如图10所示,通常进油部11形成为比较复杂的形状,主体部12形成为比较简单的形状。因此,例如在树脂成型加注管1的情况下,通常用不同的成型方法成型进油部11和主体部12。即,进油部11可以通过成型精度较优的成型法成型,通常利用注塑成型法成型。另一方面,主体部12优选通过能够使用虽然成形精度较差但廉价的成形模具的成型法成型,主体部12通常利用挤出成型法以及吹塑成型法成型。因此,在将弯曲要素5设置在加注管1上的情况下,可以说如果是复杂形状的弯曲要素5,则优选设置在进油部11上,如果是简单形状的弯曲要素5,则优选设置在主体部12上。另外,实施例5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弯曲要素5由于是比较简单的形状,因此能够设置在进油部11上,也能够设置在主体部12上。
另外,蛇腹状的弯曲要素5能够较大程度地变形。因此,根据这种弯曲要素5,具有能够使加注管1和固定部件4较强地压接,能够将加注管1稳定地固定在固定部件4上的优点。
(实施例6)
将示意地表示实施例6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要部放大斜视图表示在图10中。此外,将示意地表示实施例6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表示在图11中。
实施例6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弯曲要素5没有设置在进油部11上,而是设置在主体部12上。主体部12在进油部11的供油路径下游侧相连续,与进油部11相比略微小径,并且弯曲。在实施例6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固定部件4安装在主体部12的外周侧。而且,安装区域26设置在主体部12上,安装区域26的一部分构成弯曲要素5。具体而言,弯曲要素5由安装区域26的周向的一部分构成,形成为在加注管1的径向上凸出以及凹陷的折皱形状。以下,将安装区域26上的除了弯曲要素5以外的部分称为一般安装区域26a。弯曲要素5的外周端部51(即,弯曲要素5的径向前端部)比一般安装区域26a向外周侧凸出。
固定部件4除了具有用于收容保持弯曲要素5的凹部4c以外,其余与实施例5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固定部件4大致相同。凹部4c设置在固定部件4的环状部40上。固定部件4与实施例5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固定部件4同样地,由两个分体(第1分体4a、第2分体4b)构成。凹部4c设置在其中的第1分体4a上。更具体而言,凹部4c由环状部40的周向的一部分构成。而且凹部4c形成为从环状部40的内周侧观察时为凹形状,从环状部40的外周侧观察时为凸形状。固定部件4的环状部40安装在弯曲要素5以及一般安装区域26a的外周侧。换言之,弯曲要素5以及一般安装区域26a收容且保持在环状部40的内周侧。而且,在环状部40的凹部4c中保持有处于下述状态的弯曲要素5,即该弯曲要素5以折皱闭合的方式在周向上发生弹性变形。而且,弯曲要素5的表面分别压接在凹部4c的内表面的2个周向端面4d、4e上。换言之,弯曲要素5和凹部4c弹性卡合。
在实施例6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加注管1的一部分即弯曲要素5、和固定部件4的一部分即凹部4c压接,弹性地卡合。如上所述通过弯曲要素5和凹部4c弹性地卡合,从而实施例6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经由固定部件4稳定地固定在车体100上。
在实施例6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弯曲要素5设置在加注管1的主体部12上。弯曲要素5形成为蛇腹状,是比较简单的形状,因此,能够容易与除了弯曲要素5以外的主体部12(例如一般安装区域26a)一起吹塑成型。因此,实施例6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无需滑动芯等复杂的成型模具,能够廉价地制造。
在实施例6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将蛇腹状的弯曲要素5设置在加注管1上,并且将凹部4c设置在固定部件4上,但也可以是将蛇腹状的弯曲要素5设置在固定部件4上,并且将凹部4c设置在加注管1上。
此外,实施例6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弯曲要素5形成为向加注管1的径向外方凸出的山部52和向径向内方凹陷的谷部53交替排列而得到的折皱形状,但具有凸起的弯曲要素5也能够设为除了折皱形状以外的形状。例如,弯曲要素5也可以只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凸起。在该情况下,只要是下述情况即可,即,弹性变形的凸起即弯曲要素5以弹性变形的状态收容在凹部4c中,并且利用弯曲要素5自身的弹性与凹部4c压接。弯曲要素5可以只由一个凸起构成,也可以由多个凸起构成。而且,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将弯曲要素5设置在固定部件4上,并且将加注管1设置在凹部4c中。
(实施例7)
将示意地表示实施例7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表示在图12中。
实施例7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固定部件4除了凹部4c的位置以外其余与实施例6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固定部件4大致相同。在实施例7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凹部4c横跨固定部件4的第1分体4a以及第2分体4b而设置。此外,实施例7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除了弯曲要素5的位置以外,其余与实施例6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大致相同。即,弯曲要素5设置在主体部12上,形成为蛇腹状。此外,弯曲要素5在主体部12中,设置在与凹部4c对应的位置,即,与第1分体4a和第2分体4b的连接处相对的位置。
在实施例7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虽然凹部4c以及弯曲要素5的位置稍许不同,但与实施例6的车辆用供油装置同样地,弯曲要素5和凹部4c压接,彼此弹性卡合。因此实施例7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也经由固定部件4稳定地固定在车体100上。
(实施例8)
将示意地表示实施例8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表示在图13中。
实施例8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固定部件4与实施例7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固定部件4大致相同。因此,在实施例8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凹部4c横跨固定部件4的第1分体4a以及第2分体4b而设置。弯曲要素5与实施例6以及实施例7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弯曲要素5同样地,形成为凸起状,但不是蛇腹状。弯曲要素5具有二个凸起。各个凸起54、55朝向加注管1的径向外侧以放射状延伸。而且弯曲要素5的二个凸起54、55能够朝向靠近的方向,沿周向弹性变形。弯曲要素5以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保持在凹部4c中。而且,在凹部4c中,二个凸起54、55由于弹性而要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变形,而分别压接在凹部4c的内表面的2个周向端面4d、4e上。因此,在实施例8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弯曲要素5和凹部4c压接,彼此弹性地卡合。因此,实施例8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也经由固定部件4而稳定地固定在车体100上。
(实施例9)
将示意地表示实施例9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要部放大斜视图表示在图14中,将示意地表示实施例9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表示在图15中。
实施例9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弯曲要素5设置在加注管1的主体部12上这一点与实施例6以及实施例7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弯曲要素5一致,但能够在轴向上弹性变形而在径向上基本不会弹性变形这一点不同。即,实施例6以及实施例7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弯曲要素5形成为山部52和谷部53在加注管1的周向上交替排列的折皱形状,但实施例9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弯曲要素5形成为山部52和谷部53在加注管的轴向上交替排列的折皱形状。如图14中虚线所示,弯曲要素5在主体部12的周向整周的范围内设置,构成主体部12的轴向的一部分区域。因此,弯曲要素5构成整个安装区域26。
固定部件4除了环状部40整体是凹部4c以外,其余与实施例6~实施例8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固定部件4大致相同。在凹部4c即环状部40上,设有向内周面侧开口的环状槽。因此,凹部4c的轴向剖面如图15所示,形成为大致コ字状。如图15中左侧所示,自然状态下的弯曲要素5的轴向长度比凹部4c的轴向长度长。弯曲要素5如图15中右侧所示,以在轴向上被压缩而弹性变形的状态保持在凹部4c中。而且弯曲要素5利用弯曲要素5自身的弹性压接在凹部4c的轴向端面4f、4g上。因此,实施例9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弯曲要素5以及凹部4c也彼此压接,弹性地卡合。而且,实施例9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1也经由固定部件4稳定地固定在省略图示的车体上。
另外,可以将主体部12的整个轴向设为山部52和谷部53在加注管的轴向上交替排列的折皱形状,也可以只利用该主体部12的轴向的一部分构成弯曲要素5。在该情况下,通过将主体部12设为折皱形状,而能够使主体部12三维地自如变形,能够对加注管1赋予复杂的三维形状。因此,提高了加注管1的布局的自由度。
弯曲要素5也可以设置在通气装置13上。如图14所示,通气装置13是从加注管1的主体部12或进油部11分支出的排气用的路径。在将弯曲要素5设置在通气装置13上的情况下,也可以使通气装置13的弯曲要素5压接在固定部件4上,而将固定部件4向加注管1按压。或者,也可以是将通气装置13以及加注管1同时收容且保持在固定部件4中,在固定部件4的内周侧利用通气装置的弯曲要素5按压加注管1,而使加注管1压接在固定部件4上。不限于此,在通气装置13上设置弯曲要素5的情况下,作为使加注管1和固定部件4压接的方法,也能够采用各种方法。
(其它)
本发明不仅限于在上述且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超出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而实施。此外,在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各结构要素均能够任意提取、组合而实施。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车辆用供油装置能够搭载在汽车等各种车辆上。

Claims (3)

1.一种车辆用供油装置,其具有:
树脂制的加注管,其具有供油路径;
固定部件,其用于将所述加注管固定在车体上;以及
弯曲要素,其通过弹性变形将所述加注管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相对地按压,使所述加注管与所述固定部件压接,
所述弯曲要素将所述加注管和/或所述固定部件向远离所述弯曲要素的方向按压,
所述加注管和所述固定部件在所述弯曲要素的按压方向的前侧或后侧接触,
所述加注管具有:管主体,其具有所述供油路径;以及柱环部,其与所述管主体独立地设置,且安装在所述管主体的外部,
所述弯曲要素与所述柱环部一体化,将所述管主体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相对地按压,
所述固定部件具有形成为环状且在所述管主体的外周面上安装的环状部,所述柱环部安装在所述环状部的外周侧。
2.一种车辆用供油装置,其具有:
树脂制的加注管,其具有供油路径;
固定部件,其用于将所述加注管固定在车体上;以及
弯曲要素,其通过弹性变形将所述加注管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相对地按压,使所述加注管与所述固定部件压接,
所述弯曲要素构成所述加注管以及所述固定部件中的一方的一部分,
所述弯曲要素本身压接在所述固定部件以及所述加注管中的另一方上,
所述弯曲要素具有至少一个凸起,该凸起向所述加注管的径向凸出,且在周向或轴向弹性变形,
所述加注管以及所述固定部件具有凹部,该凹部用于保持处于弹性变形状态的所述弯曲要素。
3.一种车辆用供油装置,其具有:
树脂制的加注管,其具有供油路径;
固定部件,其用于将所述加注管固定在车体上;以及
弯曲要素,其通过弹性变形将所述加注管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相对地按压,使所述加注管与所述固定部件压接,
所述弯曲要素构成所述加注管以及所述固定部件中的一方的一部分,
所述弯曲要素本身压接在所述固定部件以及所述加注管中的另一方上,
所述弯曲要素由加注管的一部分构成,且形成为蛇腹状。
CN201510084461.6A 2014-03-27 2015-02-16 车辆用供油装置 Active CN1049435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65902 2014-03-27
JP2014-065902 2014-03-27
JP2014101911A JP6160871B2 (ja) 2014-03-27 2014-05-16 車両用給油装置
JP2014-101911 2014-05-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3534A CN104943534A (zh) 2015-09-30
CN104943534B true CN104943534B (zh) 2017-09-08

Family

ID=54158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4461.6A Active CN104943534B (zh) 2014-03-27 2015-02-16 车辆用供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18349B2 (zh)
JP (1) JP6160871B2 (zh)
CN (1) CN1049435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76501B2 (en) * 2015-02-18 2017-10-03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Protection of vehicle fluid conduits
JP2017061262A (ja) 2015-09-25 2017-03-3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燃料供給装置
JP6568469B2 (ja) * 2015-12-21 2019-08-28 株式会社キーレックス 車両の給油管取付構造
JP6297079B2 (ja) * 2016-02-16 2018-03-20 株式会社Fts フィラーパイプ
JP6297080B2 (ja) * 2016-02-16 2018-03-20 株式会社Fts フィラーパイプ
US10960755B2 (en) * 2016-05-03 2021-03-30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fuel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JP6720918B2 (ja) * 2017-05-22 2020-07-0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パイプ保持装置
US11440789B2 (en) * 2018-02-16 2022-09-13 Stant Usa Corp. Fuel tank fill assembly
WO2020003702A1 (ja) 2018-06-27 2020-01-02 株式会社キーレックス 燃料給油管
JP6784740B2 (ja) * 2018-11-01 2020-11-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給油装置
DE102019127905A1 (de) * 2019-10-16 2021-04-2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Adapter,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3286A (en) * 1976-09-17 1978-09-12 United States Pipe And Foundry Company Hanger for pipe
CH683204A5 (de) * 1991-02-21 1994-01-31 Gudo Ag Vorrichtung für die Halterung eines Körpers.
WO2005078326A1 (en) * 2004-02-11 2005-08-25 Adrian Francis Murphy Mounting bracket
DE102007020498B3 (de) * 2007-04-30 2008-10-09 Mtu Friedrichshafen Gmbh Befestigungselement für eine Kraftstoffleitung
CN101379334A (zh) * 2007-01-29 2009-03-04 吴贤镇 管道固定元件
CH699642B1 (de) * 2007-03-30 2010-04-15 Sts Gmbh Rohrhalteeinlage, Rohrschelle mit einer solchen und Rohrbefestigungsanordnung.
CN102180433A (zh) * 2009-12-25 2011-09-14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燃油注入系统
CN103644381A (zh) * 2013-12-13 2014-03-1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漏泄同轴电缆夹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48940A (en) * 1957-07-01 1960-08-16 Sperry Rand Corp Self-locking detachable clamp
FR1347130A (fr) * 1962-11-12 1963-12-27 Raymond A Attache permettant de fixer des câbles, tubes ou objets similaires, à un support
JPS5149501Y2 (zh) * 1973-12-05 1976-11-29
DE3117913A1 (de) * 1981-05-06 1982-11-25 Tucker Gmbh, 6300 Giessen "rohrschelle"
DE3215015C2 (de) * 1982-04-22 1984-02-16 Fa. A. Raymond, 7850 Lörrach Halteclip aus hartelastischem Kunststoff
DE3416020A1 (de) * 1984-04-30 1985-10-31 Fa. A. Raymond, 7850 Lörrach Rohrschelle fuer bremsleitungen
EP0316606B1 (de) * 1987-11-14 1991-12-11 A. Raymond & Cie Leitungshalter zur Befestigung von Versorgungsleitungen an Kraftfahrzeugen
US4909462A (en) * 1987-11-18 1990-03-20 Usui Kokusai Sangyo Kaisha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locking piping
ATE172011T1 (de) * 1994-03-09 1998-10-15 Bundy Int Ltd Schelle zur befestigung von rohren
US5535969A (en) * 1994-03-14 1996-07-16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old over scissors clip
US5590567A (en) * 1995-03-14 1997-01-07 Del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nap retainer and retainer system
US5704573A (en) * 1995-08-28 1998-01-06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Aperture held clip type fastener
JP3960677B2 (ja) * 1998-02-16 2007-08-15 株式会社ニフコ 棒状物保持具
US6554232B1 (en) * 1999-11-04 2003-04-29 International Truc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Tube clip
JP2004044698A (ja) * 2002-07-12 2004-02-12 Vtec Co Ltd 長尺物のクランプ
ITTO20040088A1 (it) * 2004-02-17 2004-05-17 Itw Automotive Italia S R L Elemento di ritegno a fascetta per componenti assialsimmetrici quali cavi o tubetti, in particolare per l'applicazione su veicoli
WO2007013953A1 (en) * 2005-07-20 2007-02-01 Newfrey Llc Hinged clip having a retainer
JP5341743B2 (ja) * 2009-12-24 2013-11-1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パイプ保持具
JP5602460B2 (ja) * 2010-03-05 2014-10-08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クランプ
JP2013184499A (ja) 2012-03-06 2013-09-19 Asteer Co Ltd 燃料給油管
US9109617B2 (en) * 2012-12-12 2015-08-18 Newfrey Llc Self-closing positive engagement clip
US9541223B2 (en) * 2014-06-30 2017-01-10 Newfrey Llc Two-shot tube retention pocket tube clamp, mold and proces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3286A (en) * 1976-09-17 1978-09-12 United States Pipe And Foundry Company Hanger for pipe
CH683204A5 (de) * 1991-02-21 1994-01-31 Gudo Ag Vorrichtung für die Halterung eines Körpers.
WO2005078326A1 (en) * 2004-02-11 2005-08-25 Adrian Francis Murphy Mounting bracket
CN101379334A (zh) * 2007-01-29 2009-03-04 吴贤镇 管道固定元件
CH699642B1 (de) * 2007-03-30 2010-04-15 Sts Gmbh Rohrhalteeinlage, Rohrschelle mit einer solchen und Rohrbefestigungsanordnung.
DE102007020498B3 (de) * 2007-04-30 2008-10-09 Mtu Friedrichshafen Gmbh Befestigungselement für eine Kraftstoffleitung
CN102180433A (zh) * 2009-12-25 2011-09-14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燃油注入系统
CN103644381A (zh) * 2013-12-13 2014-03-1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漏泄同轴电缆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3534A (zh) 2015-09-30
JP2015193355A (ja) 2015-11-05
US9718349B2 (en) 2017-08-01
US20150274008A1 (en) 2015-10-01
JP6160871B2 (ja) 2017-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3534B (zh) 车辆用供油装置
KR102411134B1 (ko) 커넥터 조립체
CN104806634A (zh) 衬套轴承的结构
US2018028104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langing a metal piece
CN102960935B (zh) 化妆品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JP6970064B2 (ja) グロメット
CN102179449A (zh) 板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00445B (zh) 制造插塞连接装置的方法和插塞连接装置
CN105655798A (zh) 防水连接器
CN107850097B (zh) 卡子
US9746111B2 (en) Hydraulic tube for vehicle
CN105074269B (zh) 转矩杆
CN202418466U (zh) 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及其安装部件
JP2005052853A (ja) 金属巻パイプ製品の製造方法
KR20100061878A (ko) 니플의 제조방법
CN101769191B (zh) 法兰连接装置
JP2008252666A (ja) ヘリカルアンテナの製造方法
WO2017208615A1 (ja) 金属配管端末構造
JPH11344183A (ja) チュ―ブ接続構造体
CN108778704B (zh) 用于制造密封元件的方法
CN203431357U (zh) 汽车油管的胶管连接结构
CN107407109A (zh) 操作用把手以及操作用把手的把手主体构造
JP2002535161A (ja) プラスチックから容器を製作するための方法
KR102552444B1 (ko) 호스연결용 조립식 콜렛 및 콜렛 제작방법
JP2013023061A (ja) フェンダプロテ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