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18466U - 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及其安装部件 - Google Patents

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及其安装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18466U
CN202418466U CN2011204033491U CN201120403349U CN202418466U CN 202418466 U CN202418466 U CN 202418466U CN 2011204033491 U CN2011204033491 U CN 2011204033491U CN 201120403349 U CN201120403349 U CN 201120403349U CN 202418466 U CN202418466 U CN 202418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lating unit
ball screw
assembly
main part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033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崎一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SK Ltd
Original Assignee
NS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SK Ltd filed Critical NSK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033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18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18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1846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及其安装部件,在以安装部件将由主体部和一对腿部构成的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安装于螺母时,能够使循环部件的主体部的长度方向具有均匀的过盈量。循环部件(3A)由主体部(31)和一对腿部(32)构成,在主体部(31)的上表面和侧面具有多个突起(39)。在主体部(31)的上表面(31a),沿长度方向等间隔地形成五个突起,在宽度方向夹着中心线(分割线(L))形成两个突起,从而形成共计十个突起(39)。在主体部(31)的各侧面(31c)沿长度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各五个突起(39)。

Description

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及其安装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由主体部和一对腿部构成的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和用于将该循环部件安装于滚珠丝杠的螺母的安装部件。
背景技术
滚珠丝杠具备:螺母,其在内周面形成有螺旋槽;丝杠轴,其在外周面形成螺旋槽;滚珠,其配置在由螺母的螺旋槽和丝杠轴的螺旋槽形成的轨道之间;以及滚珠返回路径,其供滚珠从轨道的终点返回起点,该滚珠丝杠是通过滚珠在所述轨道内滚动而使所述螺母相对于丝杠轴相对移动的装置。作为滚珠丝杠的滚珠返回路径,从组装容易的方面出发,大多采用回管(return tube)方式。
然而,在现有的回管方式的滚珠丝杠中,随着最近的滚珠丝杠的高旋转化,滚珠碰撞回管的速度变快,碰撞能量增大,因此回管和丝杠槽(包括丝杠槽的两肩部等)容易损伤。为了防止该损伤而形成为将滚珠向丝杠轴的切线方向且丝杠槽的导程角方向舀起的话,回管的形状变得复杂。
由此,提出以下方案:取代金属制的回管,采用由主体部和一对腿部构成的合成树脂制的循环部件。该循环部件例如如下地构成:通过合成树脂的注塑成型形成沿表示滚珠的移动方向的线分割开的两个分割体,并通过将这些分割体结合而组装成循环部件。将该循环部件的腿部插入设于螺母的外侧平坦面的两个一组的循环孔(相对于轴向大致垂直地延伸的贯通孔),并将主体部配置成与所述外侧平坦面接触,由此形成滚珠丝杠的滚珠返回路径。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下述内容:使用金属制的按压件将由主体部和一对腿部构成的合成树脂制的循环部件固定于螺母。作为金属制的按压件,举例示出了下述按压件:该按压件从上侧覆盖循环部件的主体部整体或者一部分并具有配置在主体部的两侧的安装部。这些按压件通过金属板的弯曲成形加工和拉深成形加工而制造。
该循环部件通过下述方式固定于螺母:将各腿部插入螺母的循环孔,并且以按压件从上方覆盖主体部的整体或一部分,使螺杆通过形成于按压件的各安装部的孔,并使该螺杆与形成于螺母的外侧平坦部的内螺纹螺合。
专利文献2记载了下述内容:为了避免在使用按压件安装的循环部件发生晃动,对循环部件赋予由按压件产生的适度的过盈量。即,在将按压件通过螺纹固定固定于螺母时循环部件弹性变形,以该弹性变形量小于循环部件的内径(滚珠返回路的直径)减去滚珠的直径得到的值的方式,通过金属板的冲压成型形成按压件。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2记载的按压件,在循环部件的主体部的长度方向得到均匀的过盈量这一点上存在着改善的余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638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4772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为,在将由主体部和一对腿部构成的合成树脂制的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利用安装部件安装于螺母时,使所述循环部件的主体部的长度方向(滚珠的行进方向)具有均匀的过盈量,所述安装部件具有:安装部,其与滚珠丝杠的螺母的外侧平坦面接触;上表面按压部,其按压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以及侧面按压部,其按压所述主体部的侧面。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涉及的滚珠丝杠循环部件用安装部件是为了将由主体部和一对腿部构成的合成树脂制的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安装于滚珠丝杠的螺母的外侧平坦面而使用的安装部件,所述滚珠丝杠循环部件用安装部件的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杠循环部件用安装部件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螺母的外侧平坦面接触;上表面按压部,所述上表面按压部按压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侧面按压部,所述侧面按压部按压所述主体部的侧面;以及突起,所述突起在所述上表面按压部和所述侧面按压部的至少一方的内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
通过使用所述第一方面的滚珠丝杠循环部件用安装部件将所述滚珠丝杠循环部件安装于所述螺母的外侧平坦面,与使用不具有所述突起的安装部件的情况相比,所述循环部件的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过盈量的均匀性变得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涉及的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为由主体部和一对腿部构成的合成树脂制的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所述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的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借助安装部件安装于所述螺母的外侧平坦面,所述安装部件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滚珠丝杠的螺母的外侧平坦面接触;上表面按压部,所述上表面按压部按压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以及侧面按压部,所述侧面按压部按压所述主体部的侧面,在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和所述主体部的侧面的至少一方的外侧,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突起。
通过使用所述安装部件将所述第二方面的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安装于所述螺母的外侧平坦面,与使用不具有所述突起的循环部件的情况相比,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过盈量的均匀性变得良好。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以及安装部件,通过使用它们中的任一个,安装于滚珠丝杠的螺母的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的主体部的长度方向的过盈量的均匀性变得良好。由此,即使是在合成树脂制的循环部件发生时效劣化或由热引起收缩的情况下,也抑制晃动的产生,保持良好的安装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在实施方式中组装好的滚珠丝杠的图,其是示出了螺母的剖面而未使丝杠轴成为剖面、并以沿分割线的剖面示出循环部件的图。
图2是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循环部件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循环部件的分割体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安装部件的立体图(a)、俯视图(b)和主视图(c)。
图5是示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循环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循环部件的分割体的主视图。
图7是示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安装部件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螺母;
11:螺母的螺旋槽;
12:螺母的外侧平坦面;
13:螺母的贯通孔(循环孔);
2:丝杠轴;
21:丝杠轴的螺旋槽;
3:循环部件;
3A:循环部件;
31:循环部件的主体部;
31b:主体部的下表面;
32:循环部件的腿部;
32a:舌片(タング)部(滚珠舀起部);
35:滚珠返回路径;
36:肩部(主体部向各腿部弯曲的弯曲部);
37:突起;
38:凹部;
39:循环部件的突起;
30:循环部件的分割体;
30A:循环部件的分割体;
310:主体分割部;
320:腿分割部;
350:构成滚珠返回路径的槽;
360:分割体的弯曲部;
4:安装部件;
4A:安装部件;
41:安装部件的上表面按压部;
41a:上表面按压部的突起;
41b:上表面按压部的凹部;
42:安装部件的侧面按压部;
42:侧面按压部的突起;
42b:侧面按压部的凹部;
43:安装部件的安装部;
43a:安装部的贯通孔;
L:与表示滚珠的移动方向的线相当的分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的滚珠丝杠由下述部件构成:螺母1,其在内周面形成螺旋槽11;丝杠轴2,其在外周面形成螺旋槽21;滚珠23;循环部件3;以及安装部件4,其将循环部件3固定于螺母1。滚珠23配置在由螺母1的螺旋槽和丝杠轴2的螺旋槽21形成的轨道之间和由循环部件3形成的滚珠返回路径35内。
在螺母1的外周部的一部分形成凹部。该凹部的底面作为供循环部件3安装的外侧平坦面12。在螺母1的外侧平坦面12形成两个一组的贯通孔(循环孔)13。循环部件3由主体部31和一对腿部32构成。主体部31的下表面(腿部32侧的面)31b是与螺母1的外侧平坦面12接触的面。如图2所示,循环部件3由沿表示滚珠的移动方向的线L分割开的两个分割体构成。
如图3所示,循环部件3的分割体30由主体部310和一对腿部320构成,并且形成有与滚珠返回路径35对应的槽350。在一方的腿部320的末端形成滚珠舀起用的舌片部32a。在沿着分割体30的线L的外侧端面312的两个弯曲部360(形成肩部36的部分)形成有结合用的突起37和供突起37嵌入的凹部38。通过将图3所示的相同的分割体30结合来组装循环部件3,在其内部形成由两个槽350构成的滚珠返回路径35。
如图4所示,安装部件4具有:上表面按压部41,其按压循环部件3的主体部31的上表面;侧面按压部42,其按压主体部31的侧面;以及安装部43,其与螺母1的外侧平坦面12接触。在安装部43形成贯通孔43a。
由图4(c)可知,在上表面按压部41和侧面按压部42的内表面形成有突起41a、42a。这些突起41a、42a是通过以末端成圆销状的阳模冲压上表面按压部41的上表面和侧面按压部42的外表面而形成。由此,在上表面按压部41的上表面和侧面按压部42的外表面形成与突起41a、42a对应的凹部41b、42b。
在上表面按压部41,沿上表面按压部41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地形成五个突起,在宽度方向夹着中心线形成两个突起,从而形成共计十个突起41a。侧面按压部42沿侧面按压部42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有五个突起42a。
该安装部件4能够通过金属板的冲压加工而廉价地制造。
使用该安装部件4如图1所示那样将循环部件3固定于螺母1的外侧平坦面12。即,首先,将一对腿部32插入螺母1的外侧平坦面12的各循环孔13,并使主体部31与外侧平坦面12接触。接着,在将安装部件4的上表面按压部41配置在循环部件3的主体部31之上后,使螺栓穿过安装部43的贯通孔43a,并使螺栓与形成于螺母1的外侧平坦面12的内螺纹螺合。
这样,通过以具有突起41a、42a的安装部件4将循环部件3固定在螺母1的外侧平坦面12,从而使循环部件3的主体部31的长度方向具有均匀的过盈量。
[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取代第一实施方式的循环部件3和安装部件4,使用图5所示的循环部件3A和图7所示的安装部件4A组装图1的滚珠丝杠。
如图5示,循环部件3A由主体部31和一对腿部32构成,并且在主体部31的上表面31a和各侧面31c形成突起39。在主体部31的上表面31a,沿长度方向等间隔地形成五个突起,在宽度方向夹着中心线(分割线L)形成两个突起,从而形成共计十个突起39。在主体部31的各侧面31c沿长度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各五个突起39。
本实施方式的循环部件3A的形状除了形成有突起39这一点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循环部件3是相同的。即,循环部件3A由两个相同的分割体30A构成,如图6所示,在分割体30A的主体部310的上表面和侧面形成突起39。突起39是在利用注塑成型制造分割体30A时通过在模具的内表面设置对应的凹部而形成。
如图7所示,安装部件4A具有:上表面按压部41,其按压循环部件3A的主体部31的上表面;侧面按压部42,其按压主体部31的侧面;以及安装部43,其与螺母1的外侧平坦面12接触。在安装部43形成贯通孔43a。即,本实施方式的安装部件4A的形状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部件4未形成突起41a、42a和凹部41b、42b的形状。
使用该安装部件4A如图1所示那样将循环部件3A固定于螺母1的外侧平坦面12。即,首先,将一对腿部32插入螺母1的外侧平坦面12的各循环孔13,并使主体部31与外侧平坦面12接触。接着,在将安装部件4的上表面按压部41配置在循环部件3的主体部31之上后,使螺栓穿过安装部43的贯通孔43a,并使螺栓与形成于螺母1的外侧平坦面12的内螺纹螺合。
这样,通过以安装部件4A将具有突起39的循环部件3A固定在螺母1的外侧平坦面12,从而使循环部件3的主体部31的长度方向具有均匀的过盈量。
另外,设于安装部件和循环部件的主体部的突起的数量和配置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的五个×两列、五个×一列,而是与安装部件和主体部的长度和宽度对应的适当的数量和配置。此外,在将这些突起配置成两列的情况下,可以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将各列的突起夹着中心线相对配置,也可以是突起在各列交替存在的配置(锯齿状配置)。

Claims (2)

1.一种滚珠丝杠循环部件用安装部件,所述滚珠丝杠循环部件用安装部件用于将由主体部和一对腿部构成的合成树脂制的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安装于滚珠丝杠的螺母的外侧平坦面,所述滚珠丝杠循环部件用安装部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滚珠丝杠循环部件用安装部件具有: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螺母的外侧平坦面接触;
上表面按压部,所述上表面按压部按压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
侧面按压部,所述侧面按压部按压所述主体部的侧面;以及
突起,所述突起在所述上表面按压部和所述侧面按压部的至少一方的内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
2.一种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所述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为合成树脂制,并由主体部和一对腿部构成,所述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借助安装部件安装于所述螺母的外侧平坦面,所述安装部件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滚珠丝杠的螺母的外侧平坦面接触;上表面按压部,所述上表面按压部按压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以及侧面按压部,所述侧面按压部按压所述主体部的侧面,
在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和所述主体部的侧面的至少一方的外侧,沿长度方向形成多个突起。 
CN2011204033491U 2011-10-20 2011-10-20 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及其安装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18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033491U CN202418466U (zh) 2011-10-20 2011-10-20 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及其安装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033491U CN202418466U (zh) 2011-10-20 2011-10-20 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及其安装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18466U true CN202418466U (zh) 2012-09-05

Family

ID=46743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0334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18466U (zh) 2011-10-20 2011-10-20 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及其安装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1846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4190A (zh) * 2018-12-27 2019-04-19 宁波海迈克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滚珠丝杠
CN109715982A (zh) * 2016-10-07 2019-05-0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循环部件按压件和滚珠丝杠
JP2020180625A (ja) * 2019-04-23 2020-11-05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ボール螺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5982A (zh) * 2016-10-07 2019-05-0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循环部件按压件和滚珠丝杠
CN109654190A (zh) * 2018-12-27 2019-04-19 宁波海迈克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滚珠丝杠
JP2020180625A (ja) * 2019-04-23 2020-11-05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ボール螺子装置
JP7326846B2 (ja) 2019-04-23 2023-08-16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ボール螺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18466U (zh) 滚珠丝杠用循环部件及其安装部件
CN203076426U (zh) 一种v形件弯曲模
CN203600183U (zh) 卡圈螺丝的卡圈装配工装
US20110236156A1 (en) Retaining pin with self biasing keeping means
CN219292511U (zh) 一种加工卷圆类工件的级进冲压模具
CN205763251U (zh) 一种板材汽车纵梁冲孔智能模具
CN206802162U (zh) 一种扭力式动态机械连接件
CN103406872B (zh) 一种发动机弯向连接管压装工装
CN103925300A (zh) 一种使用软工程塑料保持架的深沟球轴承的装配方法
CN104308005A (zh) 一种模具支座
CN109773045B (zh) 一种用于铆接防松螺母的模具及其生产工艺
JP6268406B2 (ja) インサートカラー
CN103480712A (zh) 模具冲头
CN205954067U (zh) 防止汽车板簧座等温淬火变形的装置
CN109047612A (zh) T字型镦锻模具
CN201526607U (zh) 一种保持架
KR100972223B1 (ko) 스터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725650A (zh) 一种扭力式动态机械连接件
CN220118500U (zh) 一种耐磨型轴承锻件
CN210080531U (zh) 冲压模具
CN207086591U (zh) 一种冷挤压模具
CN209532001U (zh) 冷镦成型模具
CN207256643U (zh) 一种模具的斜顶顶针顶出结构
JP5817184B2 (ja) ボールねじ用ナ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06623723A (zh) 一种冲头热锻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