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7303B - 筒形隔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筒形隔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7303B
CN104937303B CN201380070576.9A CN201380070576A CN104937303B CN 104937303 B CN104937303 B CN 104937303B CN 201380070576 A CN201380070576 A CN 201380070576A CN 104937303 B CN104937303 B CN 1049373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shaft component
stop dog
internal shaft
isol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05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7303A (zh
Inventor
江口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37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7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7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73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36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 F16F1/38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with a sleeve of elastic material between a rigid outer sleeve and a rigid inner sleeve or pin, i.e. bushing-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36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 F16F1/38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with a sleeve of elastic material between a rigid outer sleeve and a rigid inner sleeve or pin, i.e. bushing-type
    • F16F1/3863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with a sleeve of elastic material between a rigid outer sleeve and a rigid inner sleeve or pin, i.e. bushing-type characterised by the rigid sleeves or pin, e.g. of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较大地确保正交的轴直角两方向上的弹簧比率并且充分地确保主体橡胶弹性体的橡胶体积从而谋求提高耐久性的新颖的构造的筒形隔振装置。筒形隔振装置(10),其将内部轴构件(12)和外部筒构件(14)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而连结起来,其中,将自所述内部轴构件(12)朝轴直角方向上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24、24)设为越靠顶端侧越薄的山脊形状,利用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16)形成弹性连结部(38a、38b),该弹性连结部(38a、38b)分别将该内部轴构件(12)的各该突出部(24、24)的厚度方向上的两面(36a、36b)连结于所述外部筒构件(14)的相对面。

Description

筒形隔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用于汽车的差速器支架、辊支架等的筒形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夹设于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之间、并将这两个构件进行隔振连结等的隔振装置,作为该隔振装置的一种存在有筒形隔振装置。筒形隔振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开平5-126185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1797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81502号公报(专利文献3)等所记载的那样,具有如下构造:以内外穿套的方式配置内部轴构件和外部筒构件,并且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将该内部轴构件和外部筒构件相互弹性连结起来。
另外,在筒形隔振装置中,有时要求在多个轴直角方向上互不相同的隔振特性。因此,如还在上述专利文献1~3中所示的那样,提出了如下内容:在与要求高弹簧特性的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正交的轴直角方向上,通过在夹着内部轴构件而成的两侧形成狭缝,而较大地设定正交的轴直角方向上的弹簧比率。
然而,在这样的现有结构的筒形隔振装置中,在内部轴构件与外部筒构件之间的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上的相对面之间,主体橡胶弹性体被大致纯压缩,此外,内部轴构件与外部筒构件之间的相对面均设为倾斜角度自顶点在周向两侧急剧变化的圆弧状的倾斜面,因此难以高度地实现兼顾高弹簧特性和优越的耐久性。特别是,由于主体橡胶弹性体被大致纯压缩,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难以较大地设定橡胶体积,再结合内部轴构件与外部筒构件之间的相对面为在周向上呈圆弧状的倾斜面,因此在输入载荷时较大的应力集中地产生而难以确保耐久性。
而且,由于在内部轴构件与外部筒构件之间的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上的相对面之间配置有主体橡胶弹性体,因此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在空间上难以将用于以缓冲的方式限制内部轴构件与外部筒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量的止挡机构设置在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上的相对面之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261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1797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815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以上述的情况为背景而完成的,其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较大地确保正交的轴直角两方向上的弹簧比率并且充分地确保主体橡胶弹性体的橡胶体积从而谋求提高耐久性的新颖的构造的筒形隔振装置。
另外,本发明根据并非必不可少的需要,其目的也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设计改变而能够容易地实现设置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上的止挡机构的筒形隔振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以下,记载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此外,在以下所记载的各技术方案中所采用的结构要素在能够组合的前提下可以任意的组合而采用。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筒形隔振装置,其将内部轴构件和外部筒构件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而连结起来,其特征在于,将自所述内部轴构件朝轴直角方向上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设为越靠顶端侧越薄的山脊形状,利用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而形成弹性连结部,该弹性连结部将该内部轴构件的各该突出部的厚度方向上的两面分别连结于所述外部筒构件的相对面。
在本技术方案的筒形隔振装置中,在一对突出部中的每一个突出部中,在厚度方向两侧的与外部筒构件相对的相对面之间设有弹性连结部,能够较大地确保弹性连结部的橡胶体积。而且,能够确保在一对突出部的突出方向和该突出方向的正交方向这轴直角两方向上的弹簧比率,并也能够确保弹性连结部的耐久性。
特别是,由于各突出部为山脊形状,在与外部筒构件的内周面相对的相对面之间的距离不会自突出部的基端侧朝顶端侧去而急剧地变化,进而弹性连结部的有效长度也不会自突出部的基端侧朝顶端侧去而急剧地变化。因此,能够减轻或者避免在输入振动时的弹性连结部处的应力集中、应变集中,并能够谋求弹性连结部的耐久性的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是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筒形隔振装置,其中,使所述内部轴构件的所述一对突出部朝与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并且各所述弹性连结部的弹性中心轴线设定为相对于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倾斜。
在本技术方案的筒形隔振装置中,能够避免主要的输入振动作为纯压缩的输入而作用于各弹性连结部,从而能够谋求减轻输入振动时的弹性连结部的应力、应变和进一步提高弹性连结部的耐久性。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是根据第一或者第二技术方案的筒形隔振装置,其中,在用于连结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外部筒构件之间的相对面的所述弹性连结部中,该突出部的基端侧与顶端侧的有效长度之差为20%以下。
在本技术方案的筒形隔振装置中,弹性连结部的有效长度的不同在自突出部的基端侧到顶端侧的整体范围内被较小地抑制在20%以下,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减轻输入振动时的弹性连结部的应力集中、应变集中,并能够谋求进一步提高耐久性。
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是根据第一~第三技术方案中的任一者的筒形隔振装置,其中,在所述内部轴构件与所述外部筒构件之间的在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上的相对面之间设有抵接突部,该抵接突部位于所述弹性连结部的周向之间,并且该抵接突部中的该内部轴构件与该外部筒构件中至少一者的抵接面由自该弹性连结部实质上独立而成的抵接橡胶部形成。
在本技术方案的筒形隔振装置中,通过在主体橡胶弹性体进行预定量的压缩变形之后,内部轴构件侧与外部筒构件侧隔着抵接突部和抵接橡胶部以缓冲的方式抵接,使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上的载荷-弹簧特性非线性地变化,能够防止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过大的弹性变形。由此,能够谋求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的进一步提高,并且也能够赋予内部轴构件与外部筒构件之间的相对变形量的缓冲性的限制功能等。
特别是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弹性连结部的周向之间,巧妙地利用在内部轴构件和外部筒构件之间的在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上的相对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通过在此处设置抵接突部和抵接橡胶部,能够有效地实现非线性的载荷-弹簧特性的调节机构。此外,既可以突出形成自内部轴构件与外部筒构件中的至少一者侧朝另一者侧突出的硬质的抵接突部,在该抵接突部的突出顶端面粘附形成抵接橡胶部,或者也可以通过与主体橡胶弹性体一体地、利用橡胶弹性体形成该抵接突部的整体,而将抵接突部的突出顶端部分作为抵接橡胶部。如此通过适宜地调节抵接突部的材质、硬度、突出高度等,能够谋求提高载荷-弹簧特性的设计自由度。
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是根据第一~第四技术方案中的任一者的筒形隔振装置,其中,独立的止挡构件被安装于所述内部轴构件的轴向端部,并且在所述外部筒构件的轴向端部设有抵接筒部,该抵接筒部位于在轴直角方向上与该止挡构件的外周面相对的位置。
在本技术方案的筒形隔振装置中,通过在朝轴向偏离主体橡胶弹性体的位置配置止挡构件,能够有效地实现止挡机构,该止挡机构不限制配置于突出部与外部筒构件之间的相对面之间的主体橡胶弹性体的配置空间,并且巧妙地利用外部筒构件,能够可靠地限制内部轴构件与外部筒构件之间在轴直角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
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是根据第五技术方案的筒形隔振装置,其中,在所述内部轴构件与所述止挡构件分别形成有中心孔,利用贯穿于这些中心孔的安装杆,对该内部轴构件与该止挡构件作用有使用状态下的固定力,另一方面,该内部轴构件的轴向端部与该止挡构件被设于位于该中心孔的外周侧的多个部位的轴向的嵌合部临时固定。
在本技术方案的筒形隔振装置中,通过用安装杆来确保内部轴构件和止挡构件之间的最终的固定力,能够使组装、输送等时止挡构件相对于内部轴构件的临时固定构造变得简易。此外,该临时固定构造也能够在最终的使用状态下以辅助由安装杆产生的固定力的目的而进行利用。
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方案是根据第六技术方案的筒形隔振装置,其中,所述内部轴构件和所述止挡构件均由挤压材料形成,并且,在这些内部轴构件和止挡构件的各自对应的位置挤压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嵌合用孔,通过以跨该内部轴构件和该止挡构件的各嵌合用孔之间的方式压入有嵌合销,而构成该内部轴构件和该止挡构件上的轴向的所述嵌合部。
在本技术方案的筒形隔振装置中,通过由挤压材料形成内部轴构件和止挡构件,能够更加容易地实现利用嵌合销而形成的临时固定构造。
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方案是根据第五~第七技术方案中的任一者的筒形隔振装置,其中,所述止挡构件具有自所述内部轴构件在轴直角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高度在周向上不同的异形筒形外周面。
在本技术方案的筒形隔振装置中,通过使止挡构件的突出高度在周向上不同,能够以较大的自由度适宜地设定与中心轴线正交的各个方向上的止挡特性。
本发明的第九技术方案是根据第五~第八技术方案中的任一者的筒形隔振装置,其中,在所述内部轴构件的所述突出部的突出方向上,所述止挡构件的突出高度比该突出部的突出高度大,并且形成为该止挡构件的突出顶部具有比该突出部的突出顶部的周向曲率半径大的周向曲率半径。
在本技术方案的筒形隔振装置中,突出部抵接于外部筒构件侧之前,能够得到由止挡构件的向外部筒构件侧的抵接而产生的缓冲的止挡功能。特别是,利用形成为具有比设为山脊形状的突出部的周向曲率半径大的周向曲率半径的止挡构件,能够容易地较大地设定向外部筒构件侧抵接的抵接面积,从而能够得到优越的缓冲作用。
本发明的第十技术方案是根据所述第五~第九技术方案中的任一者的筒形隔振装置,其中,在所述外部筒构件的所述抵接筒部的内周面上的与所述止挡构件之间的相对面上形成有缓冲橡胶,该缓冲橡胶与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形成一体。
在本技术方案的筒形隔振装置中,即使在独立于内部轴构件形成的止挡构件不形成缓冲橡胶,也能够容易地将缓冲橡胶以与主体橡胶弹性体一体形成的方式设于该止挡构件的向外部筒构件抵接的抵接面。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通过在山脊形状的一对突出部和外部筒构件之间的相对面之间设置弹性连结部,能够较大地确保弹性连结部的橡胶体积,并且减轻应力集中、应变集中而谋求耐久性的提高,并且能够较大地设定一对突出部的突出方向和其正交方向这轴直角两方向上的弹簧比率。
另外,在本发明的所述第四技术方案的筒形隔振装置中,巧妙地利用在周向上相邻的弹性连结部之间的空间而设置抵接突部,也能够实现非线性的弹簧特性、缓冲的位移量的限制机构等。
并且另外,在本发明的所述第五技术方案的筒形隔振装置中,不限制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周向体积,利用配置于朝轴向偏离主体橡胶弹性体的位置的止挡构件,能够实现用于限制内部轴构件和外部筒构件之间在轴直角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的止挡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筒形隔振装置的主视图,且是相当于图3的左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筒形隔振装置的后视图,且是相当于图3的右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筒形隔振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构成图1所示的筒形隔振装置的一体硫化成形品的横截面图,且是图6的V-V剖视图。
图6是图5的VI-VI剖视图。
图7是表示组装图5所示的一体硫化成形品的止挡构件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图1~3中示出差速器支架10,来作为已形成为根据本发明的构造的筒形隔振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该差速器支架10设为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来将内部轴构件12和外部筒构件14弹性连结起来的构造。而且,例如相对于设于汽车的差速齿轮箱侧的安装孔而压入固定外部筒构件14,另一方面,固定于汽车的车身侧的螺栓等的固定杆贯穿固定于内部轴构件12,从而使差速齿轮箱相对于车身被隔振支承。
更详细地说,还如图4所示,差速器支架10设为相对于支架主体18而组装了单独的止挡构件20的构造。此外,该差速器支架10例如以如下状态被安装:作为内部轴构件12和外部筒构件14的中心轴线方向的支架轴向成为车辆前后方向(X方向),成为支架轴直角方向的正交的两轴线方向成为车辆左右方向(Y方向)和车辆上下方向(Z方向)。
亦如图5~6所示的那样,对于支架主体18来说,内部轴构件12以内插于外部筒构件14的方式配置于与外部筒构件14大致相同的中心轴线上,并且内部轴构件12的外周面与外部筒构件14的内周面被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而弹性连结起来。
内部轴构件12由金属等高刚度材料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挤压型材切断为预定长度而形成内部轴构件12。该挤压型材的截面形状以具有在中心轴线上延伸的中心孔22的厚壁的圆筒形状为基础,在成为图2中的左右方向(图4中的Y方向)的径向两侧设有分别在外周面上突出的一对突出部24、24。
该突出部24具有随着向突出顶端侧去而周向宽度逐渐变窄地变薄的顶端变细截面,并且成为沿轴向整个长度连续地延伸的山脊形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突出部24设为关于沿该突出部24的突出方向延伸的径向线26对称的截面形状。另外,在各突出部24的基端部分,即位于中心孔22的外周侧的部分,以贯通的方式挤压形成有嵌合用孔28,该嵌合用孔28位于径向线26上,且在各突出部24的基端部分的轴向两端面开口。
另一方面,外部筒构件14为大致直圆筒形状,并且是通过例如将由金属等高刚度材料形成的管材切断成预定长度而形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筒构件14的轴向长度设为比内部轴构件12的轴向长度大。
而且,使该内部轴构件12和外部筒构件14以内外穿套的状态位于大致相同的中心轴线上,并以在轴直角方向上且在整周范围内隔着间隙的状态配置该内部轴构件12和外部筒构件14。另外,在该配置状态下,外部筒构件14的位于图3中的左方的轴向一端部侧自内部轴构件12沿轴向以预定长度延伸出来,该延伸出来的部分设为抵接筒部34。此外,在外部筒构件14的轴向另一端部侧,使内部轴构件12自外部筒构件14沿轴向突出。
另外,如此以内外穿套的方式配置了的内部轴构件12和外部筒构件14被配置在两构件12、14的轴直角方向上的相对面之间的主体橡胶弹性体16弹性连结起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主体18构成为主体橡胶弹性体16被分别硫化粘接于内部轴构件12的外周面和外部筒构件14的内周面的一体硫化成形品。
该主体橡胶弹性体16在各突出部24的周向(厚度方向)两侧的倾斜面36、36与外部筒构件14的内周面之间的相对面之间具有作为已配置于成为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的图2中的上下方向(图4中的Z方向)的弹性连结部的上下的连结腿部38、38。
由此,在图2中的上侧部分,形成有一对上侧连结腿部38a、38a,该一对上侧连结腿部38a、38a分别自设于内部轴构件12的中心轴线的左右两侧的一对突出部24、24的各自的上侧的倾斜面36a、36a朝上方延伸出来并且固定安装于外部筒构件14的内周面。另外,另一方面,在图2中的下侧部分形成有一对下侧连结腿部38b、38b,该一对下侧连结腿部38b、38b分别自设于内部轴构件12的中心轴线的左右两侧的一对突出部24、24的各自的下侧的倾斜面36b、36b朝下方延伸出来并且固定安装于外部筒构件14的内周面。
另外,在内部轴构件12与外部筒构件14之间形成有上侧的贯通空部40a、和下侧的贯通空部40b,该上侧的贯通空部40a位于图2中的内部轴构件12的上侧并沿轴向贯通于一对上侧连结腿部38a、38a之间,该下侧的贯通空部40b位于图2中的内部轴构件12的下侧并沿轴向贯通于一对下侧连结腿部38b、38b之间。另外,在图2中的内部轴构件12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有左侧的贯通空部42a和右侧贯通空部42b,该左侧的贯通空部42a和右侧贯通空部42b分别位于上侧连结腿38a与下侧连结腿部38b之间并沿轴向贯通延伸。
而且,在上侧的贯通空部40a,自内部轴构件12突出形成有抵接突部43,并且自外部筒构件14突出形成有抵接突部46。而且,这些内外的抵接突部43、46在与一对突出部24、24的突出方向正交的径向线47上相互隔着预定距离地相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抵接突部43、46的整体与主体橡胶弹性体16一体地形成,因此作为抵接突部43、46的相互的抵接面的抵接橡胶部分别在抵接突部43、46的相对面部分处一体地构成。此外,该抵接突部43、46仅以壁薄的连结部分与各连结腿部38相连,而实质上是以独立的状态突出形成的,该连结部分的壁薄的程度为在内部轴构件12的外周面上、外部筒构件14的内周面上卷绕橡胶所需的程度。
而且,一对上侧连结腿部38a、38a向随着以自内部轴构件12向外部筒构件14的方式朝图2中的上方去而一对上侧连结腿部38a、38a之间的间隔逐渐扩大的方向延伸,即以相对于成为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的Z向线稍微倾斜的方式延伸。一对下侧连结腿部38b、38b向随着以自内部轴构件12向外部筒构件14的方式朝图2中的下方去而一对下侧连结腿部38b、38b的间隔逐渐扩大的方向延伸,即以相对于成为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的Z向线稍微倾斜的方式延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连结腿部38b、38b的周向尺寸比上侧连结腿部38a、38a的周向尺寸大,但任一连结腿部38均形成为具有作为在内部轴构件12和外部筒构件14之间的相对面之间呈直线延伸的弹性中心轴线的弹性主轴线48。此外,期望的是,该弹性主轴线48相对于Z向线朝连结腿部38的扩开方向在θ=0度~30度的范围内倾斜设定。此处,在将上侧连结腿部38a的弹性主轴线48a与Z向线之间所成的角度设为θa、将下侧连结腿部38b的弹性主轴线48b与Z向线之间所成的角度设为θb时,θa与θb能够根据各自所要求的隔振特性来进行设定。
另外,各连结腿部38固定安装于内部轴构件12的固定安装部位设定于内部轴构件12的朝周向两侧偏离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Z方向)上的顶点P的位置。特别是各连结腿部38的固定安装于内部轴构件12的固定安装部位中的、接近顶点P的部分固定安装于内部轴构件12的圆弧状外周面,而距顶点P较远的部分固定安装于突出部24的倾斜面36。由此,能够防止各连结腿部38的内部轴构件12侧的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上的支承面的倾斜角度显著变大、并且能够较大地设定较大的面积,进而能够较大地设定各连结腿部38的橡胶体积。
而且,由于内部轴构件12的突出部24的倾斜面36的倾斜角大致等于连结腿部38与外部筒构件14之间的固定安装面的倾斜角,因此各连结腿部38的有效长度能够设定为在绕支架中心轴线的整个周向范围内大致恒定。此外,优选的是,在各连结腿部38处,突出部24的基端侧的有效长度与顶端侧的有效长度之差为20%以下。由此,由于能够进一步减轻输入载荷的局部集中等,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产生裂纹等的可能,从而谋求提高耐久性。
而且,如图1~3所示那样,相对于设为如上所述的构造的支架主体18,以插入到支架主体18的抵接筒部34内的状态,组装有单独的止挡构件20。
该止挡构件20设为具有大致椭圆的异形外周面形状的厚壁圆形的块构造,并由金属等高刚度材料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挤压型材切断成预定长度而形成该止挡构件20。
另外,在止挡构件20形成有在中心轴线上延伸的中心孔50,在夹着中心孔50的图1中的左右两侧形成有一对嵌合用孔52、5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心孔50和各嵌合用孔52是分别以沿轴向贯通的方式挤压形成的。
而且,将内部轴构件12的中心孔22的内径与止挡构件20的中心孔50的内径设为大致相等,并且在内部轴构件12的中心轴线与止挡构件20的中心轴线重叠的状态下,将止挡构件20插入抵接筒部34。由此,止挡构件20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与内部轴构件12的轴向端面重叠,并且使抵接筒部34位于在轴直角方向上与止挡构件20的外周面相对的位置。而且,在该组装状态下,未图示的向车身侧固定的固定用的螺栓、安装杆贯穿于内部轴构件12的中心孔22与止挡构件20的中心孔50,在螺栓的紧固力的作用下内部轴构件12与止挡构件20相互固定安装起来。
此外,如图3所示,对于止挡构件20来说,轴向一侧的端面与内部轴构件12的轴向端面重叠,另一方面,另一侧的端部自外部筒构件14以预定长度突出。另外,止挡构件20的一对嵌合用孔52、52设定于与内部轴构件12的嵌合用孔28、28相对应的位置,如图7所示,嵌合销56、56以跨两嵌合用孔28、52的方式被压入固定。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两嵌合用孔28、52与嵌合销56构成轴向的嵌合部,由此,在如前所述利用固定螺栓进行最终固定之前,止挡构件20在安装前被临时固定于内部轴构件12。
此处,止挡构件20在整周范围中比内部轴构件12朝轴直角方向外侧的位置突出,另一方面,止挡构件20的外径尺寸在整周范围中设为比外部筒构件14的内径尺寸小。而且,在止挡构件20相对于内部轴构件12在相同中心轴线上的固定状态下,在止挡构件20的外周面与外部筒构件14的内周面之间,在轴直角方向的各方向上设定有间隙。并且,止挡构件20的外周面形状能够根据所要求的止挡特性进行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大致椭圆的异形外周面形状。由此,止挡构件20的自内部轴构件12在轴直角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高度设为在周向上不同,能够谋求提高止挡特性的调整自由度。
由此,内部轴构件12与外部筒构件14之间在轴直角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被止挡构件20与外部筒构件14之间的抵接所限制。此外,在外部筒构件14的位于与止挡构件20在轴直角方向上相对的位置的抵接筒部34内周面粘附形成有缓冲橡胶58,该缓冲橡胶58与主体橡胶弹性体16一体地形成。
特别是,在与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正交的轴直角方向上的相对面,止挡构件20比内部轴构件12的突出部24朝外侧的位置突出,并且止挡构件20的构成抵接面的突出顶部的外周面的周向曲率半径比突出部24的突出顶部的周向曲率半径大。由此,能够避免内部轴构件12在突出部24处与外部筒构件14抵接。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部筒构件14的内周面的缓冲橡胶58形成有截面为梯形状的凸构造,该截面为梯形状的凸构造在位于图4中的Y轴方向上相对的位置的各区域朝内周侧突出,并以预定的长度沿轴向延伸。由此,谋求提高缓冲橡胶58的缓冲作用。
如上所述的构造的差速器支架10在被安装于车辆的安装状态下,在进行主要的振动输入时,对一对上侧连结腿部38a、38a和一对下侧连结腿部38b、38b产生大致压缩和拉伸方向的振动载荷。此处,各连结腿部38的内部轴构件12侧的固定安装面利用各突出部24、24而避免倾斜角度的显著变化,并且确保具有较大的面积。其结果,能够有效地谋求确保橡胶体积、减轻或者回避应力、应变的集中,从而能够具有优越的耐久性地实现目的弹簧特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一对上侧连结腿部38a、38a设定为以朝上方外侧去而逐渐扩开的方式倾斜,并且一对下侧连结腿部38b、38b设定为以朝下方外侧去而逐渐扩开的方式倾斜,再结合将内部轴构件12侧和外部筒构件14侧之间的各连结腿部38的支承面设为相对于载荷输入方向的倾斜面,从而能够避免相对于主要的输入载荷而成为单纯的压缩。由此,能够谋求提高弹簧特性的调整自由度和进一步提高耐久性。
并且,一对上侧连结腿部38a、38a设定为以朝上方外侧去而逐渐扩开的方式倾斜,并且一对下侧连结腿部38b、38b设定为以朝下方外侧去而逐渐扩开的方式倾斜,因此在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和与其正交的轴直角两方向上,通过设定各连结腿部38的压缩应力与剪切应力的应力比,能够容易地谋求弹簧特性的调整自由度的进一步提高。
而且,巧妙地利用一对上侧连结腿部38a、38a之间的空部而形成有包括抵接橡胶部的抵接突部43、46,并设定有借助抵接突部43、46的内部轴构件12与外部筒构件14的轴直角方向抵接部件。由此,能够实现确保非线性的弹簧特性的调整自由度。此外,在位于图2中的上侧的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的一侧,止挡构件20与外部筒构件14之间的相对面之间的距离比抵接突部43与抵接突部46之间的相对面之间的距离大。由此,在止挡构件20的直到与外部筒构件14抵接为止的行程区域中,能够发挥由抵接突部43与抵接突部46之间的抵接所得到的非线性的弹簧特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止挡构件20设为独立的零件,并且相对于支架主体18被后组装。此处,例如通过仅将止挡构件改变为其他形状的构件,也能够容易地改变限位特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本发明不限于其具体的记载。例如,通过以使周向上的间隔互为不同的方式设定多个内部轴构件12的嵌合用孔28和止挡构件20的嵌合用孔52,也能够防止止挡构件20相对于支架主体18的上下等的组装错误。尤其是,在本发明中,例如也能够采用单独的止挡构件20和内部轴构件12利用焊接等方法进行固定安装的技术方案、止挡构件20与内部轴构件12一体地形成的技术方案、或者不设置止挡构件20的技术方案,用于临时固定内部轴构件12和止挡构件20的嵌合部也不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内部轴构件12的一对突出部24、24考虑所要求的弹簧特性、上下的各连结腿部38的形状的不同等,也能够使周向两侧的倾斜面36a、36b的倾斜角度互为不同。
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仅在图2、图5的内部轴构件12的上方形成有抵接突部43、46,但也可以将这样的抵接突部仅设在内部轴构件12的下方,也可以设在上下双方。尤其是,抵接突部43、46等在本发明中不是必不可少的。
并且另外,外部筒构件的抵接筒部34内周面的缓冲橡胶58能够在周向上的任意的位置处以适宜的厚度尺寸进行设置,并也能够基于止挡构件20向缓冲橡胶58的抵接而赋予轴直角方向上的非线性特性。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的缓冲橡胶58形成有梯形截面形状的凸构造,但考虑缓冲效果、耐载荷性能、耐久性等能够采用各种构造,例如在轴向上延伸的峰部和谷部沿周向连接设置而成的波形的凹凸构造等。
而且,考虑所要求的耐载荷性能、重量等也可以例如在止挡构件20形成有空心孔。此外,该空心孔的个数、形状丝毫不被限定。
另外,通过将止挡构件组装于内部轴构件的轴向两侧并且使外部筒构件在内部轴构件的轴向两侧延伸出来地设置抵接筒部,也能够在轴向两侧设置止挡机构。由此,能够谋求例如侧倾方向(日文:こじり方向)的位移限制功能、耐载荷性能的提高等。
附图标记说明
10:差速器支架(筒形隔振装置),12:内部轴构件,14:外部筒构件,16:主体橡胶弹性体,20:止挡构件,22、50:中心孔,24:突出部,28、52:嵌合用孔,34:抵接筒部,36:倾斜面,38:连结腿部(弹性连结部),43、46:抵接突部(抵接橡胶部),48:弹性主轴线(弹性中心轴线),56:嵌合销,58:缓冲橡胶。

Claims (9)

1.一种筒形隔振装置(10),其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将内部轴构件(12)和外部筒构件(14)之间连结起来,其特征在于,
将自所述内部轴构件(12)朝轴直角方向上的两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24、24)设为越靠顶端侧越薄的山脊形状,
利用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16)形成弹性连结部(38a、38b),该弹性连结部(38a、38b)将该内部轴构件(12)的各该突出部(24、24)的厚度方向上的两面(36a、36b)分别直接连结于所述外部筒构件(14)的相对面,独立的止挡构件(20)被安装于所述内部轴构件(12)的轴向端部,并且在所述外部筒构件(14)的轴向端部设有抵接筒部(34),该抵接筒部(34)位于在轴直角方向上与该止挡构件(20)的外周面相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形隔振装置(10),其中,使所述内部轴构件(12)的所述一对突出部(24、24)朝与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并且各所述弹性连结部(38a、38b)的弹性中心轴线(48a、48b)相对于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倾斜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形隔振装置(10),其中,在用于连结所述突出部(24、24)与所述外部筒构件(14)的相对面的所述弹性连结部(38a、38b)中,在该突出部(24、24)的基端侧与顶端侧的有效长度之差为2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形隔振装置(10),其中,在所述内部轴构件(12)与所述外部筒构件(14)之间的在主要的振动输入方向上的相对面之间设有抵接突部(43、46),该抵接突部(43、46)位于所述弹性连结部的周向之间,并且该抵接突部(43、46)中的该内部轴构件(12)与该外部筒构件(14)中至少一者的抵接面由自该弹性连结部实质上独立而成的抵接橡胶部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形隔振装置(10),其中,在所述内部轴构件(12)与所述止挡构件(20)分别形成有中心孔(22、50),利用贯穿于这些中心孔(22、50)的安装杆而对该内部轴构件(12)与该止挡构件(20)作用有使用状态下的固定力,
另一方面,该内部轴构件(12)的轴向端部与该止挡构件(20)被设于位于该中心孔(22、50)的外周侧的多个部位的轴向的嵌合部(28、52、56)临时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形隔振装置(10),其中,所述内部轴构件(12)和所述止挡构件(20)均是由挤压材料形成的,并且,在这些内部轴构件(12)和止挡构件(20)的各自对应的位置挤压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嵌合用孔(28、52),通过以跨该内部轴构件(12)的嵌合用孔(28)和该止挡构件(20)的嵌合用孔(52)之间的方式压入有嵌合销(56),构成该内部轴构件(12)和该止挡构件(20)上的轴向的所述嵌合部(28、52、56)。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形隔振装置(10),其中,所述止挡构件(20)具有自所述内部轴构件(12)在轴直角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高度在周向上不同的异形筒形外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形隔振装置(10),其中,在所述内部轴构件(12)的所述突出部(24、24)的突出方向上,所述止挡构件(20)的突出高度比该突出部(24、24)的突出高度大,并且形成为该止挡构件(20)的突出顶部具有比该突出部(24、24)的突出顶部的周向曲率半径大的周向曲率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筒形隔振装置(10),其中,在所述外部筒构件(14)的所述抵接筒部(34)的内周面上的与所述止挡构件(20)相对的相对面上形成有缓冲橡胶(58),该缓冲橡胶(58)与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16)形成一体。
CN201380070576.9A 2013-09-25 2013-09-25 筒形隔振装置 Active CN1049373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75935 WO2015045041A1 (ja) 2013-09-25 2013-09-25 筒型防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7303A CN104937303A (zh) 2015-09-23
CN104937303B true CN104937303B (zh) 2017-05-31

Family

ID=52742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0576.9A Active CN104937303B (zh) 2013-09-25 2013-09-25 筒形隔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76618B2 (zh)
JP (1) JP6149116B2 (zh)
CN (1) CN104937303B (zh)
DE (1) DE112013007465B4 (zh)
WO (1) WO20150450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7002475T5 (de) * 2017-05-12 2019-01-24 Sumitomo Riko Company Limited Röhrenförmige Schwingungsdämpfungsvorrichtung
KR102352569B1 (ko) 2017-10-23 2022-01-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티엠마운트
JP6538231B1 (ja) * 2018-03-30 2019-07-03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筒形防振装置
JP7218249B2 (ja) * 2019-06-14 2023-02-06 株式会社プロスパイラ 防振装置
JP7102568B1 (ja) * 2021-03-16 2022-07-19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筒型防振装置
DE102022120686B4 (de) 2022-08-16 2024-07-18 Vibracoustic Se Steglager zur Lagerung eines Fahrzeugtei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309Y2 (ja) 1980-10-03 1985-01-16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マウント緩衝装置
JPS57112148U (zh) * 1980-12-29 1982-07-10
JPS613751Y2 (zh) * 1981-01-09 1986-02-05
DE3137343A1 (de) * 1981-09-19 1983-04-07 Raoul Dipl.-Ing. 8992 Hengnau Jörn Elastisches lager
DE8127480U1 (de) * 1981-09-19 1983-03-31 Jörn, Raoul, Dipl.-Ing., 8992 Hengnau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elastischen Lager
DE3223752C1 (de) * 1982-06-25 1983-10-20 Ford-Werke AG, 5000 Köln Gummielastisches Lager,insbesondere Motorlager fuer Kraftfahrzeuge oder dergleichen
DE3514268A1 (de) * 1985-04-19 1986-10-23 Metzeler Kautschuk GmbH, 8000 München Vorspannbares und hydraulisches gedaempftes lagerelement
JPS63142441U (zh) * 1987-03-12 1988-09-20
DE3818287A1 (de) * 1988-05-30 1989-12-07 Boge Ag Hydraulisch daempfendes gummilager
DE3905686C1 (zh) * 1989-02-24 1990-06-07 Fa. Carl Freudenberg, 6940 Weinheim, De
DE3909609A1 (de) * 1989-03-23 1990-10-04 Freudenberg Carl Fa Huelsengummifeder
JPH0442937U (zh) * 1990-08-09 1992-04-13
DE4040426C2 (de) * 1990-12-18 1994-05-19 Daimler Benz Ag Abstützlager
JP3392882B2 (ja) * 1991-10-31 2003-03-3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ゴムの製造方法
JPH0633965A (ja) * 1992-07-15 1994-02-08 Bridgestone Corp 防振ゴムのブラケット取付構造
DE29514004U1 (de) * 1995-08-31 1995-11-09 Fiedler, Kurt, 65468 Trebur Hydraulisch gedämpftes Lager
US6189874B1 (en) * 1997-07-01 2001-02-20 Lord Corporation X-configuration engine mounting
JPH11117973A (ja) * 1997-10-14 1999-04-27 Tokai Rubber Ind Ltd 筒型防振装置
JP4180726B2 (ja) * 1999-03-29 2008-11-12 勝彦 荒木 ヘリコプター
JP2000280717A (ja) * 1999-03-31 2000-10-10 Tokai Rubber Ind Ltd サスペンションブッシュ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16320B2 (ja) * 2000-09-08 2006-08-30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筒形防振装置
FR2829209B1 (fr) * 2001-09-05 2003-12-05 Hutchinson Support antivibratoire et ve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support
DE102008004553A1 (de) * 2008-01-15 2009-07-23 Carl Freudenberg Kg Buchse mit Anschlägen
JP5032414B2 (ja) * 2008-08-05 2012-09-2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2010048293A (ja) * 2008-08-20 2010-03-04 Tokai Rubber Ind Ltd 防振ブッシュ
US8444158B2 (en) * 2010-06-30 2013-05-21 Diversified Machine, Inc. Knuckle and bushing assembly
JP5766553B2 (ja) * 2011-08-29 2015-08-19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筒形防振装置
JP2013204801A (ja) * 2012-03-29 2013-10-07 Tokai Rubber Ind Ltd 筒形防振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19175A1 (en) 2015-08-06
DE112013007465T5 (de) 2016-06-09
US9976618B2 (en) 2018-05-22
DE112013007465B4 (de) 2021-06-10
CN104937303A (zh) 2015-09-23
JP6149116B2 (ja) 2017-06-14
JPWO2015045041A1 (ja) 2017-03-02
WO2015045041A1 (ja) 2015-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7303B (zh) 筒形隔振装置
CN104620012B (zh) 防振装置
JP6867138B2 (ja) 防振ブッシュ
CN100593650C (zh) 横向稳定杆衬套
US8628101B2 (en) Suspension structure, bush structure and suspension characteristic adjusting method
US7290985B2 (en) Rotary wing aircraft rod end and method of making a helicopter vehicle rod end with a precocked orientation
CN102896995B (zh) 用于车辆的稳定杆的安装套管
US20050254888A1 (en) Torque rod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US20090289399A1 (en) Vibration-isolating bush
JP6343535B2 (ja) 筒型防振装置
CN105270131A (zh) 稳定杆支承装置
CN107002795B (zh) 带托架筒形防振装置
CN103998816A (zh) 颠簸缓冲器
JP2006242289A (ja) 防振ブッシュ
CN104912997B (zh) 隔振装置
CN104981625A (zh) 悬架座
CN102478092A (zh) 防振连结杆
CN207762192U (zh) 一种金属橡胶关节
JP2014214836A (ja) スタビライザブッシュ
KR101575530B1 (ko) Ctba용 트레일링암 부시와 이를 적용한 차량용 ctba
RU157608U1 (ru) Сайлентблок
CN105102246A (zh) 用于将后桥耦连在机动车的车辆结构上的车桥导向轴承
CN108730388A (zh) 挡块以及防振单元
CN203651387U (zh) 一种汽车的稳定杆与衬套组件
JP6601436B2 (ja) ブッシュ付きリーフスプリン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