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7919B - 图像形成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7919B
CN104917919B CN201510109238.2A CN201510109238A CN104917919B CN 104917919 B CN104917919 B CN 104917919B CN 201510109238 A CN201510109238 A CN 201510109238A CN 104917919 B CN104917919 B CN 1049179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ing
user
value
personal settings
form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92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7919A (zh
Inventor
竹中洋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917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79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79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79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38Secure printing, e.g. user identification, user rights for device usage, unallowed content, blanking portions or fields of a page, releasing held job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22Increasing security of the print jo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7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by using pre-stored settings, e.g. job templates, presets, print sty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8Job submission, e.g. submitting print job order or request not the print data itself
    • G06F3/1271Job submission at the printing node, e.g. creating a job from a data stored locally or remote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6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via local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1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involving the use of passwords, ID codes or the like, e.g. PI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print job configuration, e.g. job settings, print requirements, job tic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设置单元,其被构造为设置是否使用针对各用户存储的个人设置信息;以及反映单元,其被构造为在由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使用个人设置信息的情况下,将由验证用户改变的设置值反映至所述验证用户的个人设置信息,而在由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不使用个人设置信息的情况下,将由所述验证用户改变的设置值反映至由多个用户共享的共用设置信息。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各种功能,并且在图像形成装置上进行的用户操作变得非常复杂。一般而言,图像形成装置被多个用户共享。因此,采用了自动清除功能,以在用户改变了设置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段时,自动地清除设置值。由此,能够防止下一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之前的设置用于自己的操作。在这样的结构中,用户必须每次都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初始菜单中,选择所需的设置画面。因此,即使用户具有常用设置值,用户也必须每次都经历同样的繁琐的设置过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开发了定制功能,以使用户能够自由地设置初始设置值。然而,由于传统的定制功能使各用户能够按自己的喜好,自由地定制设置值,所以出现以下的问题。例如,管理员希望把在登录后最初显示的初始画面,设置为用于管理其他用户的使用记录的“管理画面”。如果定制功能使初始画面能够被一个用户设置为“复印画面”,并且被另一用户设置为“主菜单”,则可能导致图像形成装置以管理员不希望的方式被使用。因此,管理员希望设置对定制的限制,以便装置不以管理员不希望的方式被使用。
在日本特开2011-84019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讨论了如下的定制模式,该定制模式使用户能够从初始显示状态,按需要改变操作画面中的操作键,并登记改变的键。该技术还使诸如管理员等的特定用户能够以如下方式来设定设置:使得不能从初始显示状态来改变操作键的显示状态。因此,利用该技术,在改变操作键的特定显示状态方面,能够对一般用户的定制来设置限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设置单元,其被构造为设置是否使用针对各用户存储的个人设置信息;以及反映单元,其被构造为在由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使用个人设置信息的情况下,将由验证用户改变的设置值反映至所述验证用户的个人设置信息,而在由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不使用个人设置信息的情况下,将由所述验证用户改变的设置值反映至由多个用户共享的共用设置信息。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图像输出系统的系统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2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单元的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3是例示操作单元的设备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4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的软件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5是例示登录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6是例示当登录失败时显示的消息的示例的图。
图7A、图7B及图7C是各自例示个人设置信息的示例的图,并且图7D是例示共用设置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8A、图8B、图8C、图8D及图8E是各自例示用户模式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9A、图9B及图9C是各自例示复印作业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0是例示用于调用作业设置的历史的调用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1A、图11B及图11C是各自例示定制设置画面的示例的第一图。
图12是例示定制设置画面的示例的第二图。
图13是例示定制设置画面的示例的第三图。
图14是例示显示语言设置值登记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5是包括图15A及图15B的流程图的图。图15A及图15B是例示显示语言切换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6是例示初始画面设置值登记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7是包括图17A及图17B的流程图的图。图17A及图17B是例示初始画面切换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8是例示默认作业设置值登记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9是包括图19A及图19B的流程图的图。图19A及图19B是例示默认作业设置切换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例示包括主计算机11及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图像输出系统的系统结构的示例的图。在图1中所示的图像输出系统中,主计算机11和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经由局域网(LAN)2011,通过使用预定的协议来相互通信。虽然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中提供了单个图像形成装置200,但是,图像形成装置200的数量也可以多于一个。虽然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中,分别提供了主计算机11和图像形成装置200,但是,主计算机11和图像形成装置200也可以作为单个装置而被提供。
图像形成装置200包括作为图像输入设备的扫描器2070、作为图像输出设备的打印机2095、控制单元2000、以及作为用户接口的操作单元2012。扫描器2070、打印机2095及操作单元2012各自连接到控制单元2000,该控制单元2000连接到诸如LAN 2011等的网络。
主计算机11是充当客户机的信息处理装置,并且包括显示设备、键盘、指点设备及计算机主体。主计算机11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将操作系统(OS)程序及各种应用程序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上,并且执行该程序。OS程序及各种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内置于计算机主体中的外部存储设备中。由此,主计算机11的CPU实施主计算机11的功能。主计算机11经由网卡及网络(未例示)与图像形成装置200通信,并且将获得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器上。Web浏览器软件能够在主计算机11上运行。由此,主计算机11能够通过使用预定的协议,来与具有后述Web服务器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200通信。
图2是例示图1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200的控制单元2000的结构的示例的图。在图2中,与图1中所示的单元相同的单元用与图1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控制单元2000连接到作为图像输入设备的扫描器2070、以及作为图像输出设备的打印机2095。控制单元2000还连接到LAN 2011及广域网(WAN)2051,以在与外部装置之间输入和输出图像信息及设备信息。
CPU 2001是控制图像形成装置200整体的控制器。RAM 2002是CPU2001藉以运行的工作存储器,并且还是用于临时存储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2003充当引导ROM,并且存储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引导程序。硬盘驱动器(HDD)2004存储软件程序及图像数据等。CPU 2001将存储在ROM 2003及HDD 2004中的程序加载到RAM2002上,并执行该程序,以实施图像形成装置200的软件结构(包括OS)、以及后述流程图中的处理(信息处理)。
操作单元I/F 2006充当操作单元2012的接口单元,并且把要在操作单元2012上显示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操作单元2012。操作单元I/F 2006把用户经由操作单元2012输入的指令信息,传送到CPU 2001。视频RAM(VRAM)2009是如下的存储器,其用于存储由CPU 2001生成的显示画面数据。具体而言,CPU 2001基于从HDD 2004获得的显示数据来生成画面信息,并且把被布置为要在操作单元2012上显示的图像数据,存储在VRAM 2009中。网络I/F 2010连接到LAN 2011,并且在与外部装置之间输入和输出信息。调制解调器2050连接到WAN2051,并且在与外部装置之间输入和输出信息。以上描述的设备被配置在系统总线2007上。
图像总线I/F 2005是总线桥,其连接在系统总线2007与图像总线2008之间,并且转换数据结构。图像总线2008以高速传送图像数据。图像总线2008由外围部件互连(PCI)总线或IEEE 1394总线构成。以下的设备被配置在图像总线2008上。光栅图像处理器(RIP)2060将页面描述语言(PDL)代码光栅化为位图图像。设备I/F单元2020将CPU 2001经由图像输入单元接口2071连接到扫描器2070,并且将CPU 2001经由打印机单元接口2096连接到打印机2095。设备I/F单元2020对图像数据进行同步/非同步的转换。扫描器图像处理单元2080校正、修改和编辑输入的图像数据。打印机图像处理单元2090对打印输出图像数据,执行打印机调整及分辨率转换等。图像旋转单元2030执行图像数据的旋转处理。图像压缩单元2040对多值图像数据利用JPEG,并且对二值图像数据利用联合二值图像专家组(JBIG)、改进的改良READ(MMR)或邮件处理程序(MH),来执行压缩-解压缩处理。
图3是例示操作单元2012的设备结构的示例的图。液晶显示单元301在液晶显示器上配设有触摸屏板,显示系统操作画面及软键,并且向CPU2001,通知显示的键中的被按下的键的位置信息。当开始读取原稿图像的操作或其他类似操作时,由用户按下开始键302。开始键302在中央部包括绿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LED)303,所述两种颜色表示开始键302是否能够使用。当停止图像形成装置200中当前在进行的操作时,由用户按下停止键304。数字小键盘305包括数字及字符按钮组,并且被用户按下用来设置份数、以及用来指示液晶显示单元301切换画面。用户模式键306被用户按下用于装置设置。
图4是例示图像形成装置200的软件结构的示例的图。与图4中所示的各控制单元相对应的程序被存储在HDD 2004等中,并且在例如装置被启动时或者在使用功能时,被适当地加载到RAM 2002上,以由CPU2001执行。由此,图4中所示的各控制单元得以实施。例如,图像形成装置200包括诸如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验证控制单元402、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及用户模式控制单元404等的各控制单元。
图像形成装置200具有至少一个或更多个功能。针对各功能而提供了控制单元,并且作为控制单元的示例,在图4中例示了复印控制单元410。当然,针对图4中所示以外的、与由图像形成装置200执行的处理相关的各功能,也提供了控制单元。其他功能的示例包括安全打印功能、箱(box)功能、帮助功能及传真(FAX)功能。利用安全打印功能,打印作业被从驱动程序输入,并被保留在图像形成装置200中,并且能够打印作业的用户被限定于验证用户,或是知道与打印作业相关联的密码的用户。利用箱功能,将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200中。利用帮助功能,显示帮助画面。利用FAX功能,从公共通信网络来接收FAX文档。
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控制操作单元I/F 2006。例如,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执行基于来自另一控制单元的指令的、经由操作单元I/F 2006而在液晶显示单元301上进行显示的处理、以及经由液晶显示单元301获得用户输入的指令信息的处理。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适当地向各控制单元通知获得的信息。验证控制单元402执行用于识别用户的验证处理(以下称为登录),以确定操作图像形成装置200的人员是否为图像形成装置200的正当用户。验证控制单元402控制HDD 2004上的数据库(以下称为用户信息DB 420)。用户信息DB420存储用户信息。
图5是例示用于接收登录处理的请求的登录画面500的示例的图。在图5中所示的示例中,登录画面500包括用户名输入表单501、密码输入表单502、登录目的地选择按钮503及登录按钮504。用户在登录画面500中,在用户名输入表单501中输入用户名,并在密码输入表单502中输入密码。用户利用登录目的地选择按钮503来选择登录目的地,并且选择(或按下)登录按钮504。由此,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接收登录的请求。
验证控制单元402从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接收输入的用户名及密码,并且把接收的输入用户名及密码,与用户信息DB 420中的用户名及密码进行匹配。在匹配失败的情况下,验证控制单元402确定登录失败,并且经由图6中所示的画面600向用户通知登录失败。图6是例示显示表示登录失败的消息的画面的示例的图。另一方面,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验证控制单元402确定验证成功。因此,验证控制单元402将验证状态从未登录状态改变为登录状态,并且发出用于唯一地识别用户的标识符(以下称为用户标识符)。验证控制单元402经由后述的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来执行后述的个人设置值反映处理。在后述的图14中的步骤S1506等中,详细地描述了个人设置值反映处理。验证控制单元402经由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向用户通知登录成功,并且登录处理结束。
验证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一种,并且,可以采用其他的验证方法,诸如使用非接触集成电路(IC)卡的验证方法。此外,可以不在图像形成装置200中提供用户信息DB 420,并且作为替代,例如可以采用藉以将外部验证服务器用于验证的、诸如活动目录(AD)等的系统。在这样的情况下,验证控制单元402经由网络I/F 2010,来请求外部验证服务器执行验证匹配。此外,图像形成装置200可以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200中的用户信息DB 420与外部验证服务器之间进行切换。当采用这样的结构时,用户例如在图5中所示的画面中,利用登录目的地选择按钮503,来选择将用户信息DB 420和外部验证服务器中的哪一者用于验证。
从登录状态改变到未登录状态的操作被称为注销。验证控制单元402在经由液晶显示单元301接收到来自用户的注销指令时,将验证状态从登录状态改变为未登录状态。验证控制单元402经由后述的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来进行后述的共用设置值反映处理。在后述的图14中的步骤S1507等中,详细地描述了共用设置值反映处理。
验证控制单元402提供用户信息登记、删除及更新功能等。验证控制单元402把用于唯一地识别用户的用户标识符,存储在用户信息DB420中。
下面,将描述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是如下的控制单元,其用于将共用设置信息及个人设置信息存储在设置DB430中。共用设置信息是对所有用户可用的。个人设置信息仅对相应用户是可用的。在各条设置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或更多个设置项目和针对各设置项目而设定的设置值的组合。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把各条设置信息,存储在HDD 2004上的设置DB 430中。存储在设置DB 430中的设置信息是如下的组合,即用于识别设置项目的关键字和设置值的组合。设置DB 430表现为具有第一层级的层级结构,所述第一层级包括关于目标的信息。目标包括如下的信息,该信息表示目标是共用设置信息还是个人设置信息。在目标是个人设置信息的情况下,目标还包括如下的信息,该信息表示各自作为用于识别用户的标识符的、图7A至图7C中所示的用户标识符1401a至1401c。在图7A至图7D中,表示共用设置信息的信息被例示为“共用”,并且用户标识符1401a至1401c被各自例示为“用户名”。设置值是依照目标和关键字的组合来确定的。如图7A至图7C所示,个人设置信息在如图7A至图7C所示与用户标识符信息相关联的同时,在设置DB430中被设置。
在图7A中所示的示例中,对于目标“用户A”和关键字“显示语言”的组合,设置值是“日语”。在图7B中所示的示例中,对于目标“用户B”和关键字“显示语言”的组合,设置值是“中文”。在另一示例中,对于目标“用户B”和关键字“传输的默认设置”的组合,设置值是“原稿类型:文本,倍率:50%”。图像形成装置200针对各用户来存储个人设置信息,并且仅存储一条共用设置信息。在图7D中所示的示例中,对于目标“共用”和关键字“显示语言”的组合,设置值是“英语”。
设置DB 430中的个人设置信息中的一部分具有与共用设置信息相同的关键字,而其他各条则没有。在个人设置值具有与共用设置值相同的关键字的情况下,共用设置值可以被用作未登记的个人设置值的初始值。根据图7C中的示例,对于目标“用户C”,未登记关键字“显示语言”的个人设置值。因此,作为共用设置值的“英语”被用作用户C的显示语言的设置值。
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在登录时读取设置DB 430中的个人设置值,并且,个人设置值被反映在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各条设置信息上。由此,用户能够使用依照由用户自身登记的个人设置信息而定制的图像形成装置200。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在注销时读取设置DB 430中的共用设置值,并且,共用设置值被反映在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各条设置信息上。由此,利用共用设置值,能够使用在未登录状态下可用的功能。
下面,将描述用户模式控制单元404。用户模式控制单元404具有如下的功能(以下称为“用户模式”),即登记/改变共用设置信息及个人设置信息的设置值。用户模式控制单元404在液晶显示单元301上,显示用于改变共用设置值及个人设置值中的各个的设置改变画面。图8A至图8E是各自例示用户模式画面的示例的图。用户模式画面在层级结构中显示设置。当顶层画面710上的“环境设置”按钮711被按下时,显示环境设置改变画面720。当“显示设置”按钮721被按下时,显示显示设置改变画面730。当显示设置改变画面730上的“切换显示语言/键盘”按钮731被按下时,显示用于改变显示语言的设置值的显示语言设置改变画面800。用户从显示语言设置改变画面800上的语言选择列表801中选择所需语言,并且将由此选择的语言设置为显示语言的设置值。当在显示设置改变画面730中按下“当装置已启动/恢复时显示的画面”按钮732时,显示用于改变初始画面的设置值的初始画面设置改变画面810。用户从初始画面设置改变画面810上的初始画面选择列表811中选择所需画面,并且将由此选择的画面设置为初始画面。
当用户在各设置改变画面中发出改变设置值的指令时,用户模式控制单元404将目标设置值传送到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针对设置DB 430进行改变的设置值的反映。在验证控制单元402确定用户处于登录状态的情况下,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将设置值反映为个人设置值。在验证控制单元402确定用户处于未登录状态的情况下,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将设置值反映为共用设置值。
在用户模式下可改变的项目,可以包括仅能够由具有特别权限的用户设置的项目。例如,具有图像形成装置200的管理员权限的用户等既能够改变共用设置信息的设置值,又能够改变个人设置信息的设置值。具有一般用户权限的用户可以仅被允许改变用户自身的个人设置值。作为另一选择,具有一般用户权限的用户可以被允许改变共用设置信息的项目中的一部分的共用设置值。由此,一般用户能够享受提高的可用性,同时管理员的要求能够得到满足。当然,可以设置多种特殊权限。
接下来,将描述复印控制单元410。复印控制单元410控制读取、复制和打印纸张原稿的功能(以下称为复印功能)。复印控制单元410利用扫描器2070读取图像数据,利用扫描器图像处理单元2080对读取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处理,并且将所得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打印机2095。
复印功能中的设置信息的示例包括布局(N合1)设置信息、双面打印设置信息及颜色模式设置信息等。布局(N合1)设置信息用于指定是否由N张原稿来生成单个副本图像。双面打印设置信息用于指定读取原稿的单面还是双面。颜色模式设置信息用于指定打印颜色,诸如全彩色、黑白及单一颜色等。用于实施复印功能的设置项目被称为作业设置信息。在用于设置复印功能中的作业设置信息的图9A中所示的复印作业设置画面900中最初设置的初始值,被称为默认作业设置值。当在复印作业设置画面900中按下齿轮按钮901时,用户模式控制单元404显示默认设置改变画面910。当选择了“登记”按钮911时,用户模式控制单元404显示设置改变确认列表画面920,并且在设置确认检查表921中,显示当前针对复印功能而设定的默认作业设置值。当用户在设置改变确认列表画面920中按下“是”按钮922时,用户模式控制单元404将设置值登记在设置DB 430中。用户发出的登记指令包括如下的信息,该信息表示将设置值登记为共用设置值还是登记为个人设置值。
在将个人设置信息登记在设置DB 430中的情况下,复印控制单元410读取个人设置信息的默认作业设置值,并且将默认作业设置值显示在复印作业设置画面900上。在不将个人设置信息登记在设置DB 430中的情况下,复印控制单元410读取共用设置信息的默认作业设置值,并且将默认作业设置值显示在复印作业设置画面900上。用户可以不仅针对复印功能,而且针对其他功能来设置默认作业设置值。复印功能还包括如下的功能(以下称为“调用功能”),即存储在用户执行复印功能时的作业设置信息的历史,并且把被存储为历史的作业设置信息读取到复印作业设置画面900上。例如,能够利用调用功能来存储的多条作业设置信息的最大数量是3。每次用户执行复印功能时,复印控制单元410把作业设置信息的最新的历史、第二最新的历史和第三最新的历史,存储在设置DB 430中。当存储的历史的数量超过限制时,最早的历史被删除。
图10是例示用于调用作业设置信息的历史的调用画面的示例的图。调用画面1000包括调用历史指定按钮1001及作业设置确认列表1002。调用历史指定按钮1001是如下的按钮,其供用户用来指定要调用的执行过的复印功能的历史。在图10中所示的示例中,分别通过“历史1”、“历史2”及“历史3”来调用最新的历史、第二最新的历史和第三最新的历史。作业设置确认列表1002针对各历史来显示作业设置信息的详情。在图10中所示的示例中,“历史1”的作业设置信息表示双面信息的设置值是“从单面到双面”,并且原稿类型信息的设置值是“文本”。当用户执行复印功能时,复印控制单元410把作业设置信息的历史,存储为对所有用户可用的共用设置信息、以及把作业设置信息的历史,存储为仅对相应用户可用的个人设置信息。复印控制单元410可以把作业设置信息的历史,存储为共用设置信息并且存储为个人设置信息,或者可以依照模式,将作业设置信息的历史存储为共用设置信息和个人设置信息两者中的任何一者。图像形成装置200还能够针对复印功能以外的功能,来存储作业设置信息的历史。图像形成装置200可以针对各功能来存储历史,或者将历史存储为所有功能共用的历史。
下面,将描述定制控制单元450。定制控制单元450控制将定制目标项目改变为个人设置值的限制。在项目能够被设置为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定制控制单元450依照验证控制单元402的验证,来进行个人设置值反映处理。
下面,参照图11A至图13来描述进行定制设置的画面。当图8A中所示的用户模式的顶层画面710上的“管理设置”按钮712被按下时,显示图11A中所示的管理设置改变画面1110。当之后按下“设备管理”按钮1111时,显示设备管理改变画面1120。只有具有图像形成装置200的管理员权限的、并且成功通过了验证控制单元402验证的用户,才能够按下设备管理改变画面1120上的“个人设置”按钮1121。在由不具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显示设备管理改变画面1120时,“个人设置”按钮1121被阴影显示或不显示,以便不能够被选择。当“个人设置”按钮1121被按下时,显示个人设置改变画面1130。当在个人设置改变画面1130中按下“使用个人设置登记”按钮1131时,显示图12中所示的定制设置画面1200。定制设置画面1200是第一设置画面的示例。
具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能够进行如下的设置,该设置用于启用或限制图像形成装置200中的设置信息作为个人设置信息的登记。在选择了用于登记个人设置信息的开(ON)按钮1201的情况下(登记启用设置),定制控制单元450能够把图像形成装置200中的定制目标项目的设置信息,登记为个人设置信息。另一方面,在选择了用于不登记个人设置信息的关(OFF)按钮1202的情况下(登记限制设置),定制控制单元450能够把图像形成装置200中的任何设置信息,登记为共用设置信息。
图13是例示详细定制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当图11C中所示的个人设置改变画面1130上的“详细个人设置”按钮1132被按下时,显示图13中所示的详细定制设置画面1300。详细定制设置画面1300是第二设置画面的示例。只有在定制设置画面1200中选择了开按钮1201的情况下,才能够选择“详细个人设置”按钮1132。在定制设置画面1200中选择了关按钮1202的情况下,“详细个人设置”按钮1132被阴影显示或不显示,以便不能够被选择。
在详细定制设置画面1300中,能够针对图像形成装置200中的各定制目标项目,来设置是否能够登记个人设置值。对于详细定制设置项目1301a至1301e中的各个,作为图像形成装置200中的定制目标,能够选择用于登记个人设置值的开按钮、以及用于不登记个人设置值的关按钮。
项目1301a用于选择是否将与用户模式下的显示语言相关的设置值登记为个人设置值。项目1301b用于选择是否把诸如用户模式下的音频、画面颜色反转等的、与可访问性相关的画面设置值,登记为个人设置值。项目1301c用于选择是否由各用户来设置与用户模式下的初始画面相关的画面。项目1301d用于选择是否把在诸如复印功能、传输功能及箱功能等的各功能中的、作业的默认作业设置值,登记为个人设置值。项目1301e用于选择是否把在诸如复印功能及传输功能等的各功能中由调用功能读取的设置值,登记为个人设置值。图13中所示的定制目标项目仅仅是示例,并且,也可以提供图中未例示的项目。
利用上述的处理,管理员能够设置是否能够将定制目标的各设置项目改变为个人设置值,并且管理这些项目。由此,管理员的要求能够得到满足,而不损害一般用户的可用性。此外,可以分别针对诸如项目1301a至1301c等与显示相关的项目,和针对诸如项目1301d及1301e等与功能相关的项目,来管理是否能够将设置值改变为个人设置值。由此,管理员和一般用户均能够享受提高的可用性。
图14是例示由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200执行的、显示语言设置值的登记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以使得CPU 2001执行存储在ROM 2003或HDD 2004中的控制程序的方式,而实施图14中的流程图中的各处理。
在步骤S1500中,在能够经由液晶显示单元301接收作业设置的状态下,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开始处理。
在步骤S1501中,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从用户,接收与显示语言设置信息相关的、设置值的改变(登记)指令。当用户在显示设置改变画面730中按下“切换显示语言/键盘”按钮731时,显示显示语言设置改变画面800。利用用户在显示语言设置改变画面800中的语言选择列表801中选择所需语言、并按下确定(OK)按钮的操作,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接收设置值的改变(登记)指令。
在步骤S1502中,验证控制单元402确定用户是否处于登录状态。验证方法已在上面描述过,因而在此将不再描述。在验证控制单元402确定用户处于登录状态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503。在验证控制单元402确定用户处于未登录状态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507。由此,能够依照用户的验证状态来设置定制限制。
在步骤S1507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把在步骤S1501中接收到改变指令的显示语言设置信息的设置值,作为共用设置值而存储在设置DB 430中(设置值反映处理)。在此,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可以在操作单元2012上,显示表示共用设置值已被改变的消息等。
在步骤S1503中,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是否将图像形成装置200中的设置信息登记为个人设置信息。在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在定制设置画面1200中选择了开(登记个人设置值)按钮1201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504。另一方面,在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在定制设置画面1200中选择了关(不登记个人设置值)按钮1202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507。步骤S1507中的处理已在上面描述过,因而在此将不再描述。
在步骤S1504中,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是否将显示语言设置值登记为个人设置值。在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在详细定制设置画面1300中、与“显示语言”相关的定制设置项目1301a是开(登记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505。另一方面,在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在详细定制设置画面1300中、项目1301a是关(不登记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507。步骤S1507中的处理已在上面描述过,因而在此将不再描述。
在步骤S1505中,验证控制单元402从用户信息DB 420中,获得当前处于登录状态的用户的用户标识符,并且发出该用户标识符。
在步骤S1506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使在步骤S1501中接收到的显示语言设置信息的设置值,与在步骤S1505中发出的用户标识符相关联,并且把所得的设置值作为显示语言设置信息的个人设置值,而存储在设置DB 430中(设置值反映处理)。在此,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可以在操作单元2012上,显示表示个人值已被改变的消息等。
在步骤S1508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结束显示语言的设置值的登记处理。
通过上述的处理,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针对已接收到改变指令的设置值,而在登记为共用设置值与登记为个人设置值之间切换。具体而言,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依照用户的验证状态以及用户是否被允许使用个人设置值,而在将设置值登记为共用设置值与将设置值登记为个人设置值之间切换。
图15是例示由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200执行的显示语言切换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以使得CPU 2001执行存储在ROM 2003或HDD 2004中的控制程序的方式,而实施图15中的流程图中的各处理。在此,描述如下的情况,即在设置DB 430中登记了图7A至图7D中所示的设置信息的状态下,来执行切换处理。
在步骤S1600中,在能够经由液晶显示单元301接收操作的状态下,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开始处理。
在步骤S1601中,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经由登录画面500接收来自用户的登录操作。
在步骤S1602中,验证控制单元402确定登录验证是否成功。在验证控制单元402确定登录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603。在验证控制单元402确定登录验证失败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1601。验证方法已在上面描述过,因而在此将不再描述。
在步骤S1603中,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是否将图像形成装置200中的设置值读取为个人设置值。在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在定制设置画面1200中选择了开(登记个人设置值)按钮1201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604。另一方面,在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在定制设置画面1200中选择了关(不登记个人设置值)按钮1201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608。
在步骤S1604中,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是否将显示语言设置值读取为个人设置值。在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在详细定制设置画面1300中、针对“显示语言”的定制设置项目1301a是开(登记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605。另一方面,在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项目1301a是关(不登记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608。
在步骤S1605中,验证控制单元402从用户信息DB 420中,获得当前处于登录状态的用户的用户标识符,并且发出该用户标识符。
在步骤S1606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通过将在步骤S1605中发出的用户标识符的用户名作为目标,来确定在设置DB 430中,是否存在以关键字“显示语言”登记的个人设置值。在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确定存在这样的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607。在步骤S1607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从设置DB 430中获得个人设置值。另一方面,在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确定不存在这样的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608。在步骤S1608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从设置DB 430中获得共用设置值。根据图7A至图7D中所示的示例,在目标是“用户B”的情况下,存在与关键字“显示语言”相对应的个人设置值“中文”。因此,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在步骤S1607中,获得“显示语言-中文”的设置值。另一方面,在目标是“用户C”的情况下,未登记与关键字“显示语言”相对应的个人设置值。因此,在步骤S1608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获得作为共用设置值的设置值的“显示语言-英语”的设置值。同样,在步骤S1603或S1604中的处理之后执行步骤S1608中的处理的情况下,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也从设置DB 430中获得共用设置值。
在步骤S1609中,定制控制单元450把在步骤S1607或S1608中获得的显示语言设置信息的设置值,反映在操作单元2012上,由此,显示语言切换处理被执行。
在步骤S1610中,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经由操作单元2012接收注销指令。当登录状态下的用户按下在操作单元2012上显示的注销按钮时,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接收到注销指令。在登录状态下连续在预定时间段内未进行操作、使得预定时间段已过的情况下,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可以确定接收到注销指令。
在步骤S1611中,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确定注销是否完成。在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确定注销完成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612。在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确定注销未完成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1610,并且重复处理,直到注销完成为止。
在用户完成注销从而处于未登录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1612及S1613中,执行将显示语言设置值重置为共用设置值的处理。根据图7A至图7D中所示的示例,在步骤S1612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从设置DB 430中,获得与目标“共用”的关键字“显示语言”相对应的、作为共用设置值的设置值“英语”。
在步骤S1613中,定制控制单元450将在步骤S1612中获得的共用设置值反映在操作单元2012上,由此,显示语言切换处理被执行。在上述的图14中所示的处理中由用户改变的设置值被登记为共用设置值的情况下,在图15中的步骤S1608中读取所改变的共用设置值。然后,在步骤S1609中,显示语言被切换为由在步骤S1608中读取的所改变的共用设置值所表示的显示语言。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在注销完成之后,将改变的共用设置值重置为改变之前的共用设置值。因此,在步骤S1612中读取所述改变之前的共用设置值,由此,定制控制单元450在步骤S1613中,能够将显示语言重置为由所述改变之前的共用设置值所表示的显示语言。在采用在设置DB 430中存储共用设置信息的改变历史的结构的情况下,定制控制单元450可以基于所述改变历史,自动地将显示语言重置为改变之前的显示语言。
在步骤S1614中,定制控制单元450结束显示语言切换处理。
通过上述的处理,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在向设置项目的设置值反映共用设置值和反映个人设置值之间切换。具体而言,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依照用户验证以及用户是否被允许使用个人设置值,而在反映共用设置值与反映个人设置值之间切换。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依照用户是否被允许使用个人设置值,而在改变共用设置值与改变个人设置值之间切换。因此,在用户不能改变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所述用户能够通过改变共用设置值来使用图像形成装置200。从各方面考虑,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防止设置值被一般用户以管理员等不希望的方式改变,而不会损害一般用户的可用性。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以改变显示语言设置值的处理作为示例,所有用户改变个人设置值和共用设置值中的任何一者。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以改变登录后的初始画面(以下称为初始画面)的设置的处理作为示例,来描述如下的方法,即在个人设置值不能被改变的情况下,仅允许部分用户改变共用设置值。例如,管理员希望将“管理画面”设置为初始画面,以管理装置的使用记录。因此,管理员可能不喜欢让一般用户能够改变初始画面的设置。以下,描述在这样的情况下由图像形成装置200执行的处理。
图16是例示由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200执行的、初始画面设置信息的设置值的登记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以使得图像形成装置200的CPU 2001执行存储在ROM 2003或HDD 2004中的控制程序的方式,来执行图16中的流程图中的各处理。
在步骤S1700中,在能够经由液晶显示单元301接收作业设置的状态下,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开始处理。
在步骤S1701中,验证控制单元402确定用户是否处于登录状态。验证方法已在上面描述过,因而在此将不再描述。在验证控制单元402确定用户处于登录状态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702。另一方面,在验证控制单元402确定用户处于未登录状态的情况下,“当装置已启动/恢复时显示的画面”按钮732被用户模式控制单元404阴影显示,以便不能够被用户选择,并且处理进入到S1710而不执行改变初始画面的设置的处理,在S1710中,图16中的处理结束。
步骤S1702中的处理与步骤S1503中的处理相同,因而将不再描述。
在步骤S1703中,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是否将初始画面设置值登记为个人设置值。在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在详细定制设置画面1300中、“登录后的初始画面”中的定制设置的项目1301c是开(登记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704。另一方面,在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项目1301c是关(不登记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707。
在步骤S1704中,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从用户,接收与初始画面设置信息相关的设置值的改变指令(登记指令)。当用户在显示设置改变画面730上按下“当装置已启动/恢复时显示的画面”按钮732时,显示初始画面设置改变画面810。用户在初始画面设置改变画面810中的初始画面选择列表811中选择所需的初始画面,并按下确定按钮,由此,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接收到设置值的改变指令(登记指令)。
步骤S1705中的处理与步骤S1505中的处理相同,因而将不再描述。
在步骤S1706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使在步骤S1704中接收到的初始画面设置信息的设置值,与在步骤S1705中发出的用户标识符相关联,并且把所得的设置值作为初始画面设置信息的个人设置值,而存储在设置DB 430中(设置值反映处理)。在此,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可以在操作单元2012上,显示表示个人设置值已被改变的消息。
在步骤S1707中,验证控制单元402确定用户是否具有管理员权限。在验证控制单元402确定用户具有管理员权限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708。另一方面,在验证控制单元402确定用户不具有管理员权限的情况下,“当装置已启动/恢复时显示的画面”按钮732被验证控制单元402阴影显示,以便不能够被用户选择,并且处理进入到步骤S1710而不执行初始画面的设置改变处理,在步骤S1710中,图16中的处理结束。由此,能够依照用户的权限来设置定制限制。管理员权限是预定用户权限的示例。
步骤S1708中的处理与步骤S1704中的处理相同,因而将不再描述。
在步骤S1709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把在步骤S1708中接收到改变指令的初始画面设置信息的设置值,作为共用设置值而存储在设置DB 430中(设置值反映处理)。在此,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可以在操作单元2012上,显示表示共用设置值已被改变的消息等。
在步骤S1710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结束初始画面设置信息的设置值的登记处理。
通过上述的处理,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针对已接收到改变指令的设置值,而在登记为共用设置值与登记为个人设置值之间切换。具体而言,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依照用户的权限以及用户是否被允许使用个人设置值,而在登记为共用设置值与登记为个人设置值之间切换。
图17是例示由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200执行的初始画面切换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以使得图像形成装置200的CPU 2001执行存储在ROM 2003或HDD 2004中的控制程序的方式,而实施图17中的流程图中所示的各处理。在此,描述如下的情况,即在设置DB 430中登记了图7A至图7D中所示的设置信息的状态下,来执行切换处理。
从步骤S1800到步骤S1803的处理与从步骤S1600到步骤S1603的处理相同,因而将不再描述。
在步骤S1804中,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是否将“初始画面”的设置值读取为个人设置值。在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在详细定制设置画面1300中、“登录后的初始画面”中的定制设置的项目1301c是开(登记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805。另一方面,在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项目1301c是关(不登记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808。
步骤S1805中的处理与步骤S1605中的处理相同,因而将不再描述。
在步骤S1806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通过将在步骤S1805中发出的用户标识符的用户名作为目标,来确定在设置DB 430中,是否存在以关键字“初始画面”登记的个人设置值。在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确定存在这样的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807。在步骤S1807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从设置DB 430中获得个人设置值。另一方面,在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确定不存在这样的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808。在步骤S1808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从设置DB 430中获得共用设置值。根据图7A至图7D中的示例,在目标是“用户A”的情况下,存在与关键字“初始画面”相对应的个人设置值“顶级菜单”。因此,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在步骤S1807中,获得“初始画面-顶级菜单”的设置值。另一方面,在目标是“用户B”的情况下,未登记与关键字“初始画面”相对应的个人设置值。因此,在步骤S1808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获得作为共用设置值的设置值的“初始画面-复印”的设置值。同样,在步骤S1803或S1804中的处理之后执行步骤S1808中的处理的情况下,存储控制单元403也从设置DB 430中获得共用设置值。
在步骤S1809中,定制控制单元450把在步骤S1807或S1808中获得的初始画面设置信息的设置值,反映在操作单元2012上,由此,初始画面切换处理被执行。
步骤S1810及S1811中的处理与步骤S1610及S1611中的处理相同,因而将不再描述。
在用户完成注销从而处于未登录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1812及S1813中,执行将初始画面的设置值重置为共用设置值的处理。根据图7A至图7D中所示的示例,在步骤S1812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从设置DB 430中,获得与目标“共用”的关键字“初始画面”相对应的、作为共用设置值的设置值“复印”。在步骤S1813中,定制控制单元450将在步骤S1812中获得的共用设置值反映在操作单元2012上,由此,初始画面切换处理被执行。
在步骤S1814中,定制控制单元450结束初始画面切换处理。
通过上述的处理,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在向设置项目的设置值反映共用设置值和反映个人设置值之间切换。具体而言,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依照用户的权限以及用户是否被允许使用个人设置值,而在反映共用设置值与反映个人设置值之间切换。
根据上述的本示例性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依照用户的权限以及用户是否被允许使用个人设置值,而在改变共用设置值与改变个人设置值之间切换。从各方面考虑,通过考虑到用户的权限,能够更详细地设置定制限制,由此,管理员和一般用户均能够享受提高的可用性。
根据第一及第二示例性实施例,针对用户模式下的设置项目,来改变个人设置值或共用设置值。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针对各功能中的作业设置,来改变个人设置值和共用设置值。在此,描述在复印功能中改变默认作业设置值的示例。
图18是例示由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200执行的、复印功能中的默认作业设置值的登记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以使得图像形成装置200的CPU 2001执行存储在ROM 2003或HDD 2004中的控制程序的方式,而实现图18中的流程图中的各处理。
在步骤S1900中,在能够经由液晶显示单元301接收作业设置的状态下,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开始处理。
在步骤S1901中,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经由在操作单元2012上的液晶显示单元301中显示的复印作业设置画面900,来从用户接收某一作业设置操作。例如,假设用户针对项目“双面”而输入设置“从单面到双面”,并且针对项目“原稿类型”而输入设置“文本”。
在步骤S1902中,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从用户,接收与默认作业设置信息相关的设置值的登记处理的指令。当用户在复印作业设置画面900中按下齿轮按钮901时,显示默认设置改变画面910。当用户按下“登记”按钮911时,显示设置改变检查表画面920。在设置改变检查表921中,列出了由用户设置的复印功能中的默认作业设置值。用户按下画面中的“是(yes)”按钮922,由此,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接收到复印功能中的默认作业设置值的登记处理的指令。
步骤S1903中的处理与步骤S1502中的处理相同,因而将不再描述。
在步骤S1908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把在步骤S1902中接收到登记指令的默认作业设置信息的默认作业设置值,作为共用设置值而存储在设置DB 430中(设置值反映处理)。在此,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可以在操作单元2012上,显示表示共用设置值已被改变的消息等。
步骤S1904中的处理与步骤S1503中的处理相同,因而将不再描述。
在步骤S1905中,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是否将默认作业设置值登记为个人设置值。在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在详细定制设置画面1300中、“改变默认设置”的定制设置的项目1301d是开(登记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906。另一方面,在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在详细定制设置画面1300中、项目1301d是关(不登记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908。步骤S1908中的处理已在上面描述过,因而在此将不再描述。
步骤S1906中的处理与步骤S1505中的处理相同,因而将不再描述。
在步骤S1907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使在步骤S1902中接收到的复印功能中的默认作业设置信息的设置值,与在步骤S1906中发出的用户标识符相关联,并且把所得的设置值作为默认作业设置信息的个人设置值,而存储在设置DB 430中(设置值反映处理)。在此,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可以在操作单元2012上,显示表示个人设置值已被改变的消息等。
在步骤S1909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结束复印功能中的默认作业设置值的登记处理。
通过上述的处理,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依照用户的登录状态以及用户是否被允许使用个人设置值,来针对已接收到改变指令的设置值,在登记为共用设置值与登记为个人设置值之间切换。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分别针对诸如显示语言、可访问性及初始画面等的、与操作单元2012上的显示相关的项目,和针对诸如默认设置等与作业设置相关的项目,来设置定制限制。
图19是例示由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200执行的、复印功能中的默认作业设置的切换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以使得图像形成装置200的CPU 2001执行存储在ROM 2003或HDD 2004中的控制程序的方式,而实现图19中的流程图中的各处理。在此,描述如下的情况,即在设置DB 430中登记了图7A至图7D中所示的设置信息的状态下,来执行切换处理。
在步骤S2000中,在能够经由液晶显示单元301接收操作的状态下,显示操作控制单元401开始处理。
从步骤S2001到S2003的处理与从步骤S1601到S1603的处理相同,因而将不再描述。
在步骤S2004中,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是否将“改变默认设置”的设置值读取为个人设置值。在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在详细定制设置画面1300中、“改变默认设置”的定制设置的项目1301d是开(登记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2005。另一方面,在定制控制单元450确定在详细定制设置画面1300中、项目1301d是关(不登记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2008。
步骤S2005中的处理与步骤S1605中的处理相同,因而将不再描述。
在步骤S2006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通过将在步骤S2005中发出的用户标识符的用户名作为目标,来确定在设置DB 430中,是否存在以关键字“复印默认设置”登记的个人设置值。在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确定存在这样的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2007。在步骤S2007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从设置DB 430中获得个人设置值。另一方面,在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确定不存在这样的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2008。在步骤S2008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从设置DB 430中获得共用设置值。根据图7A至图7D中所示的示例,在目标是“用户A”的情况下,存在与关键字“复印默认设置”相对应的个人设置值“颜色:全彩色,拼版:2合1”。因此,在步骤S2007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获得设置值“复印默认设置-颜色:全彩色,拼版:2合1”。另一方面,在目标是“用户B”的情况下,未登记与关键字“复印默认设置”相对应的个人设置值。因此,在步骤S2008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获得作为共用设置值的设置值“复印默认设置-双面:从跨页到双面,整理:组”。同样,在步骤S2003或S2004中的处理之后执行步骤S2008中的处理的情况下,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也从设置DB 430中获得共用设置值。
在步骤S2009中,在操作单元2012上显示复印作业设置画面900的定时,定制控制单元450把在步骤S2007或步骤S2008中获取到的复印功能中的默认设置信息的设置值,反映在操作单元2012上。由此,定制控制单元450执行了默认设置的切换处理。
步骤S2010及步骤S2011中的处理与步骤S1610及步骤S1611中的处理相同,因而将不再描述。
当用户完成注销从而处于未登录状态时,在步骤S2012及步骤S2013中,执行将“复印默认设置”的设置值重置为共用设置值的处理。根据图7中的示例,在步骤S2012中,设置值存储控制单元403从设置DB 430中,获取与作为目标的“共用”和作为关键字的“复印默认设置”之间的组合相对应的共用设置值“双面:跨页→双面,整理:组”。
在步骤S2013中,在操作单元2012上显示复印作业设置画面900的定时,定制控制单元450将在步骤S2012中获得的共用设置值反映在操作单元2012上。
在步骤S2014中,定制控制单元450结束默认设置的切换处理。
通过上述的处理,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在向设置项目的设置值反映共用设置值和反映个人设置值之间切换。具体而言,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依照用户是否被允许使用个人设置值、以及特别是用户是否被允许针对与功能相关的设置项目使用个人设置值,而在反映共用设置值与反映个人设置值之间切换。
根据上述的本示例性实施例,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依照用户是否被允许使用个人设置值,而在改变共用设置值与改变个人设置值之间切换。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分别针对与功能相关的设置项目,来设置定制限制。因此,能够更详细地设置定制限制,由此,管理员和一般用户均能够享受提高的可用性。
根据第一至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当登记设置值和切换显示时,图像形成装置200紧接在进行向设置DB 430的设置值存取之前,确定是否能够登记个人设置信息。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200登记个人设置值来进行设置值登记、然后管理员设定定制设置使得个人设置值的登记被限制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200之后可以在切换显示时获得共用设置值,以将共用设置值反映于显示。
在个人设置值不能被改变的情况下,用户能够改变共用设置值。然而,进一步地,在管理员期望将共用设置值设置为不可改变的情况下,如同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一样,可以仅使部分用户能够改变共用设置值。
例如,在一般用户临时改变共用设置值之后、连续在预定时间段内未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200可以把共用设置值,重置为由管理员预先确定的初始值。
以上,描述了在具有允许用户自由设定初始设置值的定制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200中,用于限制将定制被限制的项目改变为个人设置值、并且允许到共用设置值的设置改变的方法。因此,能够防止一般用户以管理员不希望的方式进行设置改变。即使在个人设置值不能被改变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通过临时改变共用设置值来使用图像形成装置200。由此,各用户能够在所需的环境下操作装置。
可以通过执行以下处理来实现本发明。具体而言,把用于实现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经由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供给至系统或装置,并且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者CPU或微处理器单元(MPU)等)读取并执行程序。
根据上述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提供如下的技术,即防止一般用户以管理员等不希望的方式改变设置值,而不损害一般用户的可用性。
上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实施方式,因而能够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的情况下以各种方式进行变形和改变。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类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14年3月1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051884号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将该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051884号整体地并入本申请。

Claims (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其用于显示操作画面;
存储器单元,其用于存储预定设置项目中的与第一用户相关联的第一个人设置值、所述预定设置项目中的与第二用户相关联的第二个人设置值以及所述预定设置项目中的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共同使用的共用设置值;
设置单元,其用于依照由管理员进行的操作,设置许可或禁止使用针对各用户的个人设置值;
登录单元,其用于进行登录处理,以使得用户能够登录图像形成装置;以及
控制单元,其用于根据由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许可使用个人设置值的状态下第一用户登录图像形成装置,从所述存储器单元读取第一个人设置值并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基于读取的第一个人设置值的操作画面,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由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许可使用个人设置值的状态下第二用户登录图像形成装置,从所述存储器单元读取第二个人设置值并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基于读取的第二个人设置值的操作画面,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由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禁止使用个人设置值的状态下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登录图像形成装置,从所述存储器单元读取共用设置值并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基于读取的共用设置值的操作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设置单元还依照由管理员进行的操作,来设置许可或禁止改变第一个人设置值和第二个人设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将第一设置画面显示在操作单元上,该第一设置画面用于设置许可或禁止使用个人设置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通过所述第一设置画面接收到用于许可使用个人设置值的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单元将第二设置画面显示在所述操作单元上,该第二设置画面用于针对各设置项目来设置许可或禁止使用个人设置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设置单元针对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单元的显示语言相关的设置项目、以及针对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作业设置相关的设置项目,来设置许可或禁止使用个人设置值。
6.一种由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用于显示操作画面的显示单元,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存储器中存储预定设置项目中的与第一用户相关联的第一个人设置值、所述预定设置项目中的与第二用户相关联的第二个人设置值以及所述预定设置项目中的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共同使用的共用设置值;
依照由管理员进行的操作,设置许可或禁止使用针对各用户的个人设置值;
进行登录处理,以使得用户能够登录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通过设置步骤设置了许可使用个人设置值的状态下第一用户登录图像形成装置,从所述存储器读取第一个人设置值并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基于读取的第一个人设置值的操作画面;
根据通过设置步骤设置了许可使用个人设置值的情况下第二用户登录图像形成装置,从所述存储器读取第二个人设置值并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基于读取的第二个人设置值的操作画面;以及
根据由设置步骤设置了禁止使用个人设置值的状态下第一用户或第二用户登录图像形成装置,从所述存储器读取共用设置值并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基于读取的共用设置值的操作画面。
CN201510109238.2A 2014-03-14 2015-03-12 图像形成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Active CN1049179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1884A JP6305131B2 (ja) 2014-03-14 2014-03-14 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051884 2014-03-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7919A CN104917919A (zh) 2015-09-16
CN104917919B true CN104917919B (zh) 2018-09-11

Family

ID=54068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9238.2A Active CN104917919B (zh) 2014-03-14 2015-03-12 图像形成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671990B2 (zh)
JP (1) JP6305131B2 (zh)
CN (1) CN1049179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74298A (ja) * 2014-03-14 2015-10-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16514B2 (ja) * 2014-04-15 2017-04-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方法
JP6312085B2 (ja) * 2014-07-04 2018-04-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65418B2 (ja) * 2015-05-29 2018-08-0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25838B2 (ja) * 2015-09-28 2019-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88788B2 (ja) * 2015-10-06 2019-10-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20704B2 (ja) * 2016-06-07 2020-07-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認証制御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58603B2 (ja) * 2016-08-24 2020-09-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07483B2 (ja) * 2016-08-29 2021-07-21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69240B2 (ja) * 2016-11-01 2020-10-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06969B2 (ja) * 2017-01-31 2021-07-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08512B2 (ja) * 2017-01-31 2021-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348914B2 (en) * 2017-04-18 2019-07-09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lizing a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language settings of a user computing device
JP6990994B2 (ja) * 2017-05-26 2022-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062455A (ja) * 2017-09-27 2019-04-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7058970B2 (ja) * 2017-10-06 2022-04-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19089A (ja) * 2017-12-28 2019-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702026B (zh) * 2018-01-23 2020-08-21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馬桶座動作設定系統、方法及程式
US10972620B2 (en) * 2018-03-27 2021-04-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displaying settings history butt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JP7091821B2 (ja) * 2018-05-14 2022-06-2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43091B2 (ja) * 2018-06-08 2020-08-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7173761B2 (ja) * 2018-06-15 2022-1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サーバシステム
JP2020019250A (ja) * 2018-08-02 2020-0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59456B2 (ja) * 2019-03-25 2023-04-18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868930B2 (en) * 2019-05-14 2020-12-15 Xerox Corporation Language selection for user interface
JP7415563B2 (ja) * 2020-01-07 2024-01-17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86897A (ja) * 2020-11-30 2022-06-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US11698800B2 (en) * 2020-12-15 2023-07-11 Paypal, Inc. Integration of third-party electronic transaction processing
WO2022154983A1 (en) * 2021-01-13 2022-07-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uthentication- based interactions with external devices
JP2023112967A (ja) * 2022-02-02 2023-08-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0347A (zh) * 2009-06-24 2010-12-29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1123824A (ja) * 2009-12-14 2011-06-23 Murata Machinery Ltd 複合機
CN103516944A (zh) * 2012-06-27 2014-01-1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62051B2 (ja) * 1997-06-20 2006-03-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り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5175530A (ja) * 2003-12-05 2005-06-3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24068A (ja) 2005-10-26 2007-05-17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操作装置
JP4991402B2 (ja) * 2007-06-11 2012-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設定方法、プログラム
JP4497331B2 (ja) * 2007-10-29 2010-07-0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複合機
JP4250671B2 (ja) * 2008-06-16 2009-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848025B2 (ja) * 2009-04-30 2011-12-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1077655A (ja) 2009-09-29 2011-04-14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84019A (ja) * 2009-10-19 2011-04-2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処理装置、同装置における操作キーの表示カスタマイズ方法及びカスタマイズプログラム
JP2011233031A (ja) * 2010-04-28 2011-11-1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9686255B2 (en) * 2010-07-21 2017-06-20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framewo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0347A (zh) * 2009-06-24 2010-12-29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1123824A (ja) * 2009-12-14 2011-06-23 Murata Machinery Ltd 複合機
CN103516944A (zh) * 2012-06-27 2014-01-1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71990B2 (en) 2017-06-06
CN104917919A (zh) 2015-09-16
JP2015174299A (ja) 2015-10-05
US20150261481A1 (en) 2015-09-17
US10168967B2 (en) 2019-01-01
US20170235529A1 (en) 2017-08-17
JP6305131B2 (ja) 2018-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7919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7241524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0579166C (zh) 数据通信设备、数据通信系统和数据通信方法
WO201513694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63120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404440B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45193B (zh) 数据处理装置及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US7689824B2 (en) Data management apparatus, data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data management
JP606657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2238172A (zh) 图像发送装置及图像发送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991897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US8279463B2 (en) Printing via kickstart function
JP7073888B2 (ja) メッセージ提供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46426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CN103905682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系统
CN106339612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984421B (zh) 图像输出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CN110406274A (zh) 执行打印作业的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JP2018046326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6161836B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67930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US8539115B2 (en) Server device, system, and operation environment management method
CN104618621B (zh) 具有报告打印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62102A (zh) 聊天窗口中提供隐藏信息服务的方法
JP2010176701A (ja) 認証エージェント、デバイスカスタマイズ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