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8801B - 伸缩式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伸缩式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8801B
CN104908801B CN201510185954.9A CN201510185954A CN104908801B CN 104908801 B CN104908801 B CN 104908801B CN 201510185954 A CN201510185954 A CN 201510185954A CN 104908801 B CN104908801 B CN 1049088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stand
displacement
hole
column jacket
friction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859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8801A (zh
Inventor
森山诚
森山诚一
三原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SK Ltd
Original Assignee
NS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6800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6418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7456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6418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991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0821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SK Ltd filed Critical NSK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08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8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8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8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88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other parts for vehicles, e.g. cowlings, mudgu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5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adjustable by axial displacement, e.g. telescopic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伸缩式转向装置,能够将内柱(43)稳定地保持在外柱(42)的内径侧。外柱(42)包括支承部(46)在内是通过液压成形加工方法使中空管向径向外侧膨出成形而得到的。位移侧支架(74)也与外柱(42)膨出成形为一体。此外,构成支承部(46)的隆起部(47a、47b)在外柱(42)的内周面沿圆周方向形成在3个以上的位置,使该隆起部(47a、47b)与内柱(43)的外周面以圆周方向3个以上的位置抵接。

Description

伸缩式转向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2年1月24日、申请号为201280000038.8、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2/051475、发明名称为“转向柱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伸缩式转向装置的转向柱装置,该伸缩式转向装置具有用于调节方向盘的前后位置的伸缩功能。
背景技术
如图46所示,机动车用的转向装置构成为:方向盘1的旋转传递向转向齿轮单元2的输入轴3,随着该输入轴3的旋转,推拉左右一对转向横拉杆4,从而赋予前车轮一定的转向角。方向盘1支承固定在转向轴5的后端部,该转向轴5以沿轴向贯穿圆筒状的转向柱6的状态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转向柱6。转向轴5的前端部经由通用联轴器7与中间轴8的后端部连接,该中间轴8的前端部经由另一通用联轴器9与输入轴3连接。
在这样的转向装置中,目前公知有如下机构:用于根据驾驶员的身体和驾驶姿势调节方向盘1的上下位置的倾斜机构;用于调节前后位置的伸缩机构。为了构成倾斜机构,将转向柱6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车身10以沿宽度方向设置的枢轴11为中心进行摆动位移。另外,为了构成伸缩机构,转向柱6采用使外柱13和内柱14呈伸缩状伸缩自如地组合的构造,转向轴5采用如下构造:使外轴(外管)15和内轴16通过花键卡合等而组合,使扭矩传递自如且伸缩自如的构造。并且,将固定于转向柱6的靠后端部分的位移侧支架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支承于车身10的固定侧支架12进行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的位移。另外,宽度方向是指车身的宽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另外,前后方向是指车身的前后方向。另外,在图示的例中,电动机17作为辅助动力源安装于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该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用于谋求降低操作方向盘1所需要的力。
在包括倾斜机构、伸缩机构的转向装置中,需要能够调节方向盘1的位置并能够将方向盘1固定于调节后的位置的构造。图47及图48图示了日本特开2001-322552号公报所公开构造,即,利用调节杆18使杆状构件19旋转,由此,在使凸轮装置20的轴向尺寸扩大或缩小的同时,使凸轮构件21摆动位移。在该构造中,根据凸轮装置20的扩张或收缩,固定于外柱13a的位移侧支架22能够相对于固定侧支架12a卡定或脱离。另外,根据凸轮构件21的摆动位移,能够切换内柱14a能否相对于外柱13a进行相对移动。
构成这样的转向装置的转向柱6a的外柱13a和内柱14a以外柱13a的靠前端部分的内周面与内柱14a的靠后端部分的外周面能够沿轴向相对位移的状态在全周范围内嵌合。另外,在制造外柱13a时,首先,通过铝压铸(aluminium die cast)加工方法形成外柱主体。之后,对该外柱主体的内周面实施切削加工而精加工。另一方面,位移侧支架22以与外柱13a独立的方式形成,且通过焊接一体地结合固定于外柱13a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需要高精度地精加工外柱13a的内径,存在为此所需要的切削加工麻烦、加工成本高这样的问题。另外,外柱13a的内周面和内柱14a的外周面在全周范围内嵌合,因此若外柱13a的内径精度不够,则发生倾斜接触,还存在无法将内柱14a稳定地保持在外柱13a的内径侧这样的问题。
图49表示日本特开2008-302751号公报所公开的构造,即,在外柱13b的内周面中的与内柱14a的外周面重叠的部分的圆周方向多个部位,形成有自该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隆起部23,这些隆起部23的顶端部(径向内侧端部)与内柱14a的外周面抵接。在该构造中,在外柱13b的内周面中,仅对隆起部23的顶端部实施拉削加工等切削加工即可,因此能够谋求降低加工成本。
在制造外柱13b时,首先,通过铝压铸加工方法、液压成形(hydroform)加工方法等形成外柱主体。之后,对该外柱主体的内周面中的、与内柱14a的外周面重叠的部分的圆周方向多个部位(在图示的情况下为11个)实施锻造加工及拉削加工,形成自外柱13b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隆起部23。但是,在该情况下,形成外柱13b的方法和形成隆起部23的方法不同,因此无法避免加工麻烦、加工成本增高的问题。
另外,为了使内柱14a不发生倾斜接触或晃动地稳定地支承于外柱13b的内径侧,期望所有的隆起部23与内柱14a的外周面之间的抵接状态相同。但是,对多个隆起部23实施用于使抵接状态相同的加工麻烦。
图50表示日本特开2008-302751号公报所公开的转向柱6c的构造。构成转向柱6c的外柱13c将板状的原材料成弯曲成形,通过焊接圆周方向端缘(图50中的上端缘)彼此而形成为圆筒状。另外,在组装状态下,在与内柱14a的外周面相对的外柱13c的内周面的圆周方向3个位置处形成有支承爪部24。这些支承爪部24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对外柱13c的一部分实施冲压加工,使该部分自外柱13c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折弯。
另外,在外柱13c的外周面的轴向的一部分设有位移侧支架22a。位移侧支架22a通过弯曲成形与形成外柱13c时相同的板状的原材料而成,且通过使一端缘与外柱13c的外周面连接,通过使另一端缘焊接于该外周面而形成,由左右一对被夹持部25构成。
在外柱13c的情况下,支承爪部24大致等间隔地形成在圆周方向的3个位置。因此,用于使所有的支承爪部24的顶端缘与内柱14a的外周面的抵接状态相同的加工容易。但是,支承爪部24为旋臂梁状的构造,因此存在难以确保用于将内柱14a稳定地支承于外柱13c的内径侧的刚性的问题。
此外,在上述的以往构造的伸缩式转向装置中,若外柱13和内柱14沿径向重叠的部分的轴向尺寸变长,则位移侧支架22的宽度方向上的刚性提高而难以挠曲。因此,需要根据外柱13和内柱14沿径向重叠的部分的轴向尺寸改变施加于调节杆18的操作力。结果,调节杆18的操作性不稳定,有可能无法给予内柱14稳定的支承刚性(紧固力)。
另外,在一般的伸缩式转向装置中,在调节方向盘1的位置时,沿规定方向操作调节杆18,使作用于固定侧支架12a与位移侧支架22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另一方面,在将方向盘1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时,沿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操作调节杆18,使这些的支架间的摩擦力增大。在这样的构造中,为了不增大调节杆18的操作量地增大将方向盘1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的力,优选增加摩擦面数量,谋求增大摩擦面积。在日本特开2008-10059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3551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69821号公报、日本特开2011-5896号公报及日本实公昭62-19483号公报中,记载了通过使多张摩擦构件重叠来增大摩擦面数量的构造。
图51及图52表示日本特开2011-5896号公报所述的伸缩式转向装置的1例。在该装置中,供杆状构件19贯穿的沿转向柱6d的轴向较长地伸长的前后方向长孔29以沿左右方向(宽度方向)贯通位移侧支架22b的状态设于位移侧支架22b。另一方面,固定侧支架12a通过结合固定上侧支架元件26和下侧支架元件27而形成,该上侧支架元件26和下侧支架元件27分别通过弯曲金属板而形成。上侧支架元件26利用公知的构造以在二次碰撞时能够向前方脱落的方式支承于车身侧。另外,下侧支架元件27包括以沿宽度方向离开的状态设置的左右一对支承板部28。这些支承板部28的内侧面(相互相对的侧面)的间隔D与位移侧支架22b的外侧面的间隔(位移侧支架22b的宽度)W大致相同(D≈W)。另外,在一对支承板部28的相互对准的位置形成有贯穿杆状构件19的以枢轴11为中心沿上下方向较长地伸长的局部圆弧状的上下方向长孔30。并且,在支承板部28的外侧面部分,各配设有多张第1摩擦板31、第2摩擦板32。
在第1摩擦板31上形成有第1长孔33,在第2摩擦板32上形成有第2长孔34。第1摩擦板31的端部利用第1止动螺钉35结合支承于支承板部28的上端部外侧面,第2摩擦板32的端部利用第2止动螺钉36结合支承于位移侧支架22b的前端部外侧面,由此阻止第1摩擦板31沿第1长孔33的长度方向位移,阻止第2摩擦板32沿第2长孔34的长度方向位移。这样的第1摩擦板31及第2摩擦板32以交替重叠的状态配设在支承板部28的外侧面。
杆状构件19贯穿前后方向长孔29、上下方向长孔30、第1长孔33和第2长孔34。在该杆状构件19的杆部37的基端部(图52中的右端部),形成有外向凸缘状的凸缘部38。另外,形成在杆部37的靠基端部分的剖面椭圆形的卡合凸部39以仅能沿一方(图52中的右方)的上下方向长孔30位移(升降)的方式卡合于该上下方向长孔30。
另一方面,在杆部37的中间部靠顶端部分,在自另一方(图52中的左方)的支承板部28及配设于支承板部28的外侧面部分的第1摩擦板31及第2摩擦板32突出的部分,外嵌有推压板40且设有推压用的凸轮装置20。利用该凸轮装置20和杆状构件19构成压紧装置。凸轮装置能够根据调节杆18的操作扩大或缩小其轴向尺寸T,其构造是公知的。在使调节杆18沿规定方向转动而使轴向尺寸T扩大的状态下,推压板40的一侧面与凸缘部38的内侧面的间隔缩小,使作用于存在于它们之间且相互摩擦卡合的相对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即,在该状态下,在左右两侧,位移侧支架22b的侧面与支承板部28的内侧面之间的抵接压力、支承板部28的外侧面与存在于最内侧的第2摩擦板32的内侧面之间的抵接压力、相邻的第1摩擦板31的内侧面与第2摩擦板32的外侧面之间的抵接压力、存在于最外侧的第1摩擦板31的外侧面与推压板40的一侧面之间及与凸缘部38的内侧面之间的抵接压力全都上升。在该状态下,作用于这些摩擦卡合部彼此之间的摩擦力的总和足够大。结果,能够使位移侧支架22b对固定侧支架12a的支承强度足够大。
相对于此,在调节方向盘1的位置时,使调节杆18沿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缩小凸轮装置20的轴向尺寸T,使推压板40的一侧面与凸缘部38的内侧面的间隔扩大。在该状态下,存在于它们之间且作用于相互摩擦卡合的相对面彼此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乃至消失,能够相对于固定侧支架12a沿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调节位移侧支架22b。在该状态下,在将方向盘1的位置调节到所希望位置之后,使调节杆18沿规定方向转动,由此能够将方向盘1的位置稳定地保持在所希望的位置。
但是,在这样的以往构造中,存在以下问题:第1摩擦板31及第2摩擦板32的组装构造复杂,且制造成本高。另外,在使方向盘1移动到能够调节的最前位置或最后位置时,分别为金属制的杆状构件19的杆部37的外周面和位移侧支架22b的前后方向长孔29的内表面有可能强烈地碰撞。并且,在强烈地碰撞时,有可能给操作方向盘1的驾驶员带来不舒适感、不愉快感。相对于此,在日本特表平10-512825号公报中,提出了以围绕位移侧支架的前后方向长孔的状态设置缓冲套(sleeve)的构造。但是,对于使设有干涉套的构造与图51及图52所示的使用多张摩擦板来提高方向盘1的位置保持力的构造相组合的情况,没有进行启示。虽然能够将这些构造独立地安装于伸缩式转向装置,但装配操作麻烦,无法避免成本增大。
另外,作为与转向柱的制造相关的技术,在日本特开2006-255785中,公开了如下转向柱的制造方法:使用液压成形加工方法,在中空管状的原材料的轴向中间部形成凸出部之后,在该凸出部的侧壁部形成通孔,由此将该凸出部作为柱支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225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30275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10059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0-3551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69821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1-5896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实公昭62-19483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表平10-512825号公报(WO96/15931)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10-52639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06-2557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伸缩式转向装置用转向柱装置的构造,能够将内柱稳定地保持在外柱的内径侧,且能够不增大施加于调节杆的操作力地得到调节杆的稳定的操作性。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转向柱装置的构造,能够增大将方向盘保持在能够调节后的位置的保持力,而且,根据需要,即使在使方向盘的前后位置移动到调节临界位置时,也能够防止给驾驶员带来不舒适感、不愉快感,且装配容易、实现低成本化。
本发明涉及一种伸缩式转向装置用转向柱装置。本发明的转向柱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转向柱,该转向柱具有:筒状的外柱,该外柱具有至少轴向一部分的内径能够扩大和缩小的部分、以及在内周面沿圆周方向形成的3处以上的支承部,该外柱包括该支承部在内是通过使中空管向径向外侧膨出成形而得到的;筒状的内柱,该内柱具有在圆周方向3个以上的位置与上述支承部抵接的外周面,且通过上述支承部以能够沿轴向位移的方式嵌合支承在上述外柱的内径侧,该转向柱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在内侧支承转向轴,该转向轴在后端部安装有方向盘;
固定侧支架,该固定侧支架具有:固定于车身侧的部分;一对支承板部,该一对支承板部支承于上述固定于车身侧的部分,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上述外柱中的能够使上述内径扩大和缩小的部分;车身侧通孔,该车身侧通孔形成于上述一对支承板部的相互对准的位置;
位移侧支架,该位移侧支架是通过与上述外柱一体地膨出成形而得到的,具有:一对被夹持部,该一对被夹持部被上述一对支承板部夹持;柱侧通孔,该柱侧通孔形成于该被夹持部,在上述外柱的轴向上长;
具有杆状构件并利用该杆状构件的转动使上述一对支承板部彼此的间隔扩大和缩小的机构,上述杆状构件以贯穿上述车身侧通孔和上述柱侧通孔的状态沿宽度方向配设;
调节杆,该调节杆设于上述杆状构件的基端部,用于使上述杆状构件转动。
优选采用如下构造:上述外柱配置在上述内柱的后方,上述位移侧支架还具有一对倾斜部,该一对倾斜部使一端与上述一对被夹持部相连,且该一对倾斜部从上述一对被夹持部的每一个开始,向在宽度方向上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另一端彼此经由连接部相连,在与上述柱侧通孔在上述外柱的轴向上对准的位置,上述一对倾斜部与通过上述支承板部推压上述被夹持部的方向所成的角度从前方向后方变大。
代替上述方案,优选采用如下构造:上述外柱配置在上述内柱的后方,上述位移侧支架还包括沿宽度方向连结上述一对被夹持部的底部,且在该底部的宽度方向中间部形成有在轴向上长的长孔。
代替上述方案或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采用如下构造:上述位移侧支架还包括沿宽度方向连结上述一对被夹持部的底部,且在上述位移侧支架的轴向后端部,形成有自一方的上述被夹持部经由上述底部延续至另一方的被夹持部的长孔。
代替上述方案或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采用如下构造:在上述外柱中的至少一部分沿轴向与上述柱侧通孔对准的位置,形成有在上述外柱的轴向上长的柱长孔。
在该情况下,优选采用如下构造:上述柱长孔形成在上述外柱中的在圆周方向上比设想平面靠上述位移侧支架侧的位置,该设想平面穿过上述支承部的内切圆的中心轴线且与上述固定侧支架的上述一对支承板部正交。
在该情况下,优选采用如下构造:上述位移侧支架还包括沿宽度方向连结上述一对被夹持部的底部,该底部的轴向后端与上述外柱的外周面利用后端侧连接部相连,上述柱长孔的后端部的轴向位置比上述后端侧连接部靠后方。
代替上述方案或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采用如下构造:上述支承部设在如下位置:在上述外柱与上述内柱沿径向重叠的部分的轴向尺寸最短的状态下,上述外柱的内周面中的与该重叠的部分对准且沿上述外柱的轴向离开的两个位置。
在该情况下,优选采用如下构造:上述支承部设在如下两个位置:上述外柱的内周面中的、沿上述外柱的轴向与上述位移侧支架的靠顶端的位置对准的位置和沿上述外柱的轴向与该位移侧支架的靠后端的位置对准的位置。
另外,优选采用如下构造:在上述位移侧支架的上述一对被夹持部的外侧面和上述固定侧支架的上述一对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之间的部分,在这些部分都交替配置有支承于上述位移侧支架的第1摩擦板、和以能够与上述杆状构件的动作联动的状态支承于该杆状构件的第2摩擦板。
在本发明中,以追加的方式应用的形态的转向柱装置与上述形态的转向柱装置同样地包括:转向柱、位移侧支架、第1前后方向长孔、支承支架(固定侧支架)、第1通孔、第1摩擦构件、第2前后方向长孔、第2摩擦构件、第2通孔、具有杆状构件的压紧装置。但是,外柱及外柱对内柱的保持构造(支承部的构造)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形态。并且,外柱及位移侧支架也可以不为一体,也没有必要为通过膨出成形得到的构件。
特别是,在该形态的转向柱装置中,第1前后方向长孔形成于上述位移侧支架,在上述转向柱的轴向上长。上述支承支架支承于车身侧,具有左右一对支承板部,该一对支承板部以从宽度方向两侧夹持上述位移侧支架的状态设置。第1通孔形成于上述支承板部的相互对准的部分,且形成在与第1前后方向长孔的一部分对准的部分。第1摩擦构件以能够与上述位移侧支架同时位移的方式支承于该位移侧支架的一部分。第2前后方向长孔形成于第1摩擦构件中的与第1前后方向长孔对准的部分,在上述转向柱的轴向上长。第2摩擦构件夹持在上述位移侧支架的外侧面与第1摩擦构件之间。第2通孔形成于第2摩擦构件的一部分、即与第2前后方向长孔的一部分相对应的部分。此外,上述压紧装置构成为:包括杆状构件和一对推压部,上述杆状构件贯穿第1通孔、第1及第2前后方向长孔和第2通孔,上述一对推压部设于该杆状构件的两端部的从上述支承板部的外侧面突出的部分。并且,第1摩擦构件及第2摩擦构件、上述支承板部被压紧向上述位移侧支架的外侧面。另外,上述杆状构件以如下状态贯穿第2通孔,即,能够进行该杆状构件的轴向的位移,且其轴向以外的位移实质上被阻止的状态。
此外,第1摩擦构件包括第1摩擦板部、连结板部、卡定部。第1摩擦板部夹持在上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第2摩擦构件之间。上述连结板部从第1摩擦板部的端缘向上述位移侧支架的宽度方向中央部折弯。此外,上述卡定部为从上述连结板部的顶端部向第1摩擦板部的方向折弯的钩形。在上述位移侧支架的宽度方向中间部设有卡定孔。并且,第1摩擦构件以将上述卡定部卡定于上述卡定孔的宽度方向端缘且使上述连结板部与上述位移侧支架重叠的状态组装于该位移侧支架。
在该形态中,优选在第1摩擦构件的外侧面的围绕第2前后方向长孔的部分设置保持凹部。并且,在该保持凹部内保持缓冲套,该缓冲套如橡胶、乙烯树脂等弹性体那样的弹性材料制,且设有在上述转向柱的轴向上长的第3前后方向长孔。另外,使第3前后方向长孔的后端部配置在比第2前后方向长孔的后端部靠前的部分,使第3前后方向长孔的前端部配置在比第2前后方向长孔的前端部靠后的部分。
此外,优选第2摩擦构件包括:形成有第2通孔的平板状的第2摩擦板部、和自第2摩擦板部的上端部向宽度方向外侧折弯的从侧面观察到的形状为波形的卡合板部。另外,在将上述保持凹部的上端部隔开的上侧隔板部与上述连结板部的下表面之间,设置在上述转向柱的轴向上长的卡合槽部。并且,使上述卡合板部以如下状态卡合于该卡合槽部,即:能够进行轴向的位移,且与轴向成直角的方向、即上下方向的位移被阻止的状态。
在该形态中,在需要使用于将方向盘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的保持力特别大的情况下,使第1摩擦构件通过组合多张第1摩擦构件元件来构成。这些第1摩擦构件元件分别以能够与上述位移侧支架同时位移的方式支承于该位移侧支架的一部分。在该状态下,使构成第1摩擦构件元件的第1摩擦板部彼此沿上述杆状构件的轴向相互离开,并且,使各个连结板部彼此及钩部彼此重叠。并且,将一张以上的第2摩擦构件夹持在如下部分中的至少一处之间的部分,即:第1摩擦构件元件的第1摩擦板部彼此之间的部分、任意一第1摩擦构件元件的第1摩擦板部与上述位移侧支架的外侧面之间的部分、任意一第1摩擦构件元件的第1摩擦板部与上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之间的部分。
为了确保左右平衡且增大上述保持力,优选在上述位移侧支架的两外侧面和上述两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之间各设一组第1摩擦构件和第2摩擦构件。另外,关于第1摩擦构件的材质及制造方法,若能够得到所需要的强度及摩擦系数,则不特别限定。例如,第1摩擦构件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制造,即:将铝类合金等轻合金制的挤压成形材料或拉制材料切割成规定长度,再实施用于除去不需要部分的修整(trimming)加工。或者,第1摩擦构件也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制造,即:对通过冲切成形如碳素钢板、不锈钢板那样的铁类合金板等金属板而得到的中间原材料进行弯曲成形加工。
如下情况为优选,即,在上述保持凹部的前后两端部,以堵塞该保持凹部的前后两端开口的各自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形成有一对弯起部,利用这些弯起部从前后两侧夹持保持于该保持凹部的上述缓冲套,防止该缓冲套相对于第1摩擦构件沿前后方向移动。代替上述方案或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缓冲套也能够通过粘接等结合于上述保持凹部的内表面。
在本发明的伸缩式转向装置中,外柱和与该外柱设为一体的位移侧支架通过液压成形加工方法等膨出成形而形成为一体,上述外柱包含用于支承内柱的支承部。因此,在支承部由多个(3个以往)隆起部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谋求降低加工成本,且能够使这些的支承部具有高的刚性。另外,也不需要如下操作:使位移侧支架与外柱彼此独立地设置,进行焊接这样的麻烦的固定操作。
特别是,在使上述支承部和与该支承部重叠的内柱的外周面以在圆周方向3个位置处抵接的状态支承的情况下,能够使上述支承部与上述内柱的外周面可靠地抵接,且由于抵接部位仅为3个,因此用于使所有的抵接部位的抵接状态相同的加工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剖视图。
图2是仅取出第1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外柱而表示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仅取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2例的外柱而表示的侧视图。
图5的(a)是图4中的B-B剖视图,(b)是图4中的C-C剖视图。
图6的(a)是仅取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外柱而表示的侧视图,(b)是仰视图。
图7是图6的(a)中的D-D剖视图。
图8的(a)是仅取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4例的外柱而表示侧视图,(b)是表示形成于外柱底部的长孔的第1例的仰视图,(c)是表示该长孔的第2例的仰视图。
图9是图8的(a)中的E-E剖视图。
图10的(a)是仅取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5例的外柱而表示的侧视图,(b)是仰视图。
图11的(a)是仅取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6例的外柱而表示的俯视图,(b)是侧视图。
图12是图11的(b)中的F-F剖视图。
图13是关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6例的与图1相同的剖视图。
图14是仅取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7例的外柱而表示的侧视图。
图15是图14中的G-G剖视图。
图16是仅取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8例的外柱而表示的侧视图。
图17的(a)是图16中的H-H剖视图,(b)是图16中的I-I剖视图。
图18是仅取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9例的外柱而表示的侧视图。
图19的(a)是图18中的J-J剖视图,(b)是图18中的K-K剖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0例的局部侧视图。
图21是仅取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0例的外柱而表示的侧视图。
图22的(a)是图21中的L-L剖视图,(b)是图21中的M-M剖视图。
图23是图20中的N-N剖视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1例的与图23相同的剖视图。
图25是仅取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2例的外柱而表示的侧视图。
图26的(a)是图25中的O-O剖视图,(b)是图25中的P-P剖视图。
图27是仅取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3例的外柱而表示的侧视图。
图28的(a)是图27中的Q-Q剖视图,(b)是图27中的R-R剖视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4例的与图1相同的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5例的与图1相同的图。
图31的(a)是仅取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6例的外柱而表示的侧视图,(b)是表示形成于外柱底部的长孔的第1例的仰视图,(c)是表示长孔的第2例的仰视图。
图32是图31中的S-S剖视图。
图33的(a)是仅取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7例的外柱而表示的侧视图,(b)是表示在使位移侧支架的后端部与外柱的外周面连结的后端侧连接部上形成的长孔的第1例的仰视图,(c)是表示长孔的第2例的仰视图。
图34是仅取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8例的外柱而表示的侧视图。
图35是图34中的T-T剖视图。
图3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剖视图。
图37是关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38是表示图36中的r部的组装工序的顺序的图。
图39的(A)是第1摩擦构件的立体图,(B)是从前后方向观察到的端面图,(C)是从(B)的左方观察到的内侧视图,(D)是从(B)中的右方观察到的外侧视图,(E)是从(B)中的下方观察到的仰视图。
图40的(A)是第2摩擦构件的立体图,(B)是从前后方向观察到的端面图,(C)是从(B)中的右方观察到的外侧视图,(D)是从(C)中的下方观察到的仰视图。
图41是缓冲套的侧视图。
图42是关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2例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43的(A)是第1摩擦构件的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从(B)中的下方观察到的外侧视图,(D)是从(C)中的右方观察到的前后方向端面图,(E)是从(C)中的下方观察到的仰视图。
图4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与图38的(C)相同的图。
图4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4例的与图36相同的图。
图46是表示机动车用伸缩式转向装置的1例的局部剖侧视图。
图47是表示以往的转向柱装置的第1例的纵剖侧视图。
图48是图47中的U-U放大剖视图。
图49是表示以往的转向柱装置的第2例的与图48相同的剖视图。
图50是仅取出以往的转向柱装置的第3例的外柱而表示的主视图。
图51是表示以往的转向柱装置的第4例的局部剖侧视图。
图52是图51中的V-V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的第1例]
图1~图3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例。包括本例在内,本发明的转向柱装置的特征在于,研究了构成转向柱的外柱的构造这一点。另外,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伸缩式转向装置的构造,该伸缩式转向装置的构造除包括用于调节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的伸缩机构外,还包括用于调节上下位置的倾斜机构。本发明的特征部分以外的构造与以往的伸缩式转向装置及应用于该伸缩式转向装置的转向柱装置的构造大致相同,因此对于与以往同样地构成的部分,省略或简化图示以及说明,以下,以本例的特征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本例的伸缩式转向装置包括转向轴5、转向柱41、固定侧支架44、位移侧支架45、杆状构件19和调节杆18。转向轴5在后端部安装有方向盘1,且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在转向柱41的内部。
转向柱41包括外柱42和内柱43。其中,在该转向柱41中,外柱42作为方向盘1侧的上部柱,内柱43作为远离该方向盘1的一侧的下部柱。
外柱42为至少轴向一部分的内径能够弹性地扩大和缩小的筒状,在外柱42的内径侧设有支承部46,该支承部46用于以内柱43能够沿轴向位移的方式嵌合支承内柱43。
该支承部46由隆起部47a、47b构成,该隆起部47a、47b在外柱42的内周面中的沿径向与内柱43重叠的部分的圆周方向等间隔的3个位置处,以自该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状态形成。并且,在外柱42的外周面中的沿圆周方向与上述的隆起部47a、47b对准的位置,形成有自该外周面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凹部48。并且,上述的隆起部47a、47b的顶端缘(径向内侧边缘)与内柱43的外周面抵接。另外,从不用提高构成支承部46的隆起部47a、47b的加工精度地使隆起部47a、47b的顶端部与内柱43的外周面可靠地抵接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的隆起部47a、47b的数量为本例中的3个。但是,考虑到加工成本等的平衡,也可以将上述的隆起部47a、47b的数量形成为多于3个(例如左右各两个,共计4个)。另外,形成隆起部47a、47b的位置并不限定于外柱42的内周面的圆周方向等间隔的位置。但是,优选不偏置在半圆周侧而是分布在超过半圆周的范围内。
该外柱42(包括支承部46在内)是通过液压成形加工方法膨出成形而成的,该液压成形加工方法为:对钢板制或铝合金制的作为中空构件的金属管的内周面施加液压(例如水压),使该金属管向径向外侧塑性变形。在通过液压成形加工方法使外柱42膨出成形的方法中,例如,在具有与想要扩径制造的外柱42的外表面形状相匹配的内表面形状的金属模内,放置作为原材料的金属管,将该金属管的两端利用轴压工具等堵塞,向该金属管内施加高压的液压,使该金属管向径向外侧扩径到紧贴金属模的模腔的内表面为止,由此形成外柱42。另外,在通过液压成形加工方法成形之后,也可以对构成支承部46的隆起部47a、47b的顶端部实施切削加工或冲压加工。另外,使外柱42膨出成形的方法并不限于液压成形加工方法,能够采用冲压加工、胀形加工、真空成形、吹塑成形、爆炸成形等任意的用于膨出成形的方法。
固定侧支架44设于车身10或固定于该车身10的部分,包括左右一对支承板部28,该左右一对支承板部28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外柱42中的内径能够扩大和缩小的部分49。
位移侧支架45通过液压成形加工方法与外柱42一体地形成,被一对支承板部28夹持,具有能够沿宽度方向扩张和收缩的一对被夹持部50、一对倾斜部51。被夹持部50的各自的一端与外柱42的隆起部47a、47b中的形成在下方的隆起部47b的下端相连,且被夹持部50形成为与一对支承板部28大致平行。另外,在上述的被夹持部50的相互对准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在外柱42的轴向上长的柱侧通孔(前后方向长孔)29。倾斜部51的各自的一端与被夹持部50的另一端相连,倾斜部51在宽度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以彼此靠近的方式(图1中的斜下方)延伸,并经由连接部52使各自的另一端相连。
杆状构件19以贯穿形成在支承板部28的相互对准的位置的车身侧通孔(图示省略)和被夹持部50的柱侧通孔29的状态,沿宽度方向配设。另外,在杆状构件19的一端(图1中的左端),设有作为推压部的头部53。并且,在杆状构件19的另一端(图1中的右侧),在自固定侧支架44的支承板部28的外侧面(图1中的右侧面)突出的部分,螺纹结合有作为推压构件的支承螺母54。并且,调节杆18的基端部结合固定于支承螺母54。因此,若在根据调节杆18的操作使杆状构件19转动的同时,使支承螺母54旋转,使该支承螺母54与头部53在宽度方向上的间隔发生变化(扩大和缩小),则能够使支承板部28彼此之间的间隔扩大和缩小。另外,作为这样的用于使支承板部28彼此之间的间隔扩大和缩小的机构,除了能够采用使杆状构件19与支承螺母54组合的构造外,还能够与以往同样地采用使杆状构件19与凸轮装置组合的构造。
在进行方向盘1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调节时,使调节杆18沿规定的方向转动,扩大支承螺母54与头部53在宽度方向上的间隔。由此,固定侧支架44的一对支承板部28的内侧面彼此之间的间隔弹性地扩大,上述的支承板部28的内侧面与位移侧支架45的被夹持部50的外侧面之间的抵接部的表面压力减小或消失。与之相伴,外柱42的支承部46与内柱43的外周面之间的嵌合部的表面压力减小或消失,外柱42和内柱43成为能够沿轴向(前后方向)相对位移的状态。结果,能够调节方向盘1的前后方向的位置。
另外,在位置调节后,若使调节杆18沿与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则支承螺母54与头部53在宽度方向上的间隔缩小。由此,支承板部28的内侧面彼此的间隔缩小,上述的支承板部28的内侧面与被夹持部50的外侧面的抵接部的表面压力增大。与之相伴,外柱42的支承部46与内柱43的外周面之间的嵌合部的表面压力增大。结果,能够将方向盘1支承在调节后的位置。
另外,在将本发明应用于外柱为下部柱、内柱为上部柱的构造的情况下,与外柱一体地形成的位移侧支架的柱侧通孔的形状不是在轴向上长的长孔(前后方向长孔),而是能够贯穿杆状构件的圆孔。
在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情况下,包括支承部46在内的外柱42和与外柱42一体地设置的位移侧支架45通过液压成形加工方法成形而成。因此,与以往构造相比,能够实现加工成本的降低。
另外,使设于外柱42的内周面的支承部46同与该支承部46重叠的内柱43的外周面仅在圆周方向3个部位处抵接。因此,能够不用提高构成支承部46的隆起部47a、47b的加工精度地使上述的隆起部47a、47b与内柱43的外周面可靠地抵接。另外,在仅通过液压成形加工方法无法使支承部46的加工精度足够高的情况下,对支承部46的隆起部47a、47b的顶端部实施切削加工。但是,在本例的情况下,上述的隆起部47a、47b的数量仅为3个。因此,只要使该3各部位的隆起部47a、47b的内切圆的直径在轴向上相同即可,因此切削加工、冲压加工等精加工不会变得麻烦。另外,将构成支承部46的隆起部47a、47b通过液压成形加工方法形成为山形的形状。因此,与图50所示的构造相比,能够提高用于对内柱43进行支承的刚性。
[第1实施方式的第2例]
图4及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2例。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情况与第1例同样地将外柱42a配置在内柱43的后方。并且与第1例同样地,在与外柱42a一体地设置的位移侧支架45a的被夹持部50a的相互对准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在轴向上长的柱侧通孔29。
与这些柱侧通孔29在轴向上对准的位置上的、位移侧支架45a的倾斜部51a和固定侧支架44的支承板部28推压(夹持)被夹持部50a的方向α所成的角度越向后方(图4中的右侧)去越大。
即,与柱侧通孔29的靠后端的部分沿轴向对准的位置上的、位移侧支架45a的倾斜部51a与支承板部28推压(夹持)被夹持部50a的方向α所成的角度θ2(参照图5的(b))大于角度θ1(参照图5的(a))(θ2>θ1),上述角度θ1是与柱侧通孔29的靠前端的部分沿轴向对准的位置上的、位移侧支架45a的倾斜部51a与支承板部28推压(夹持)被夹持部50a的方向α所成角度。其中,位移侧支架45a的倾斜部51a与支承板部28推压(夹持)被夹持部50a的方向α所成的角度从前方向后方连续地变化。
与柱侧通孔29在轴向上对准的位置上的、倾斜部51a的连接部52的内周面与内柱43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越向后方去越大。即,与柱侧通孔29的靠后端的部分沿轴向对准的位置上的、连接部52的内周面与内柱43的外周面的下端的距离L2(参照图5的(b))大于与柱侧通孔29的靠前端的部分对准的位置上的、连接部52的内周面与内柱43的外周面的下端之间的距离L1(参照图5的(a))(L1<L2)。
在本例的伸缩式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位移侧支架45a的被夹持部50a的宽度方向上的刚性越向后方去越低。因此,能够不根据外柱42a与内柱43沿轴向重叠的部分的长度而较大地改变施加于调节杆18的操作力,得到稳定的操作性。结果,能够给予内柱43稳定的支承刚性(紧固力)。
即,在不实施任何对策的情况下,在外柱与内柱沿径向重叠的部分的轴向长度长的情况(杆状构件19存在于柱侧通孔29的靠后端的部分的情况)下,缩小被夹持部彼此在宽度方向上的距离所需要的力(施加于调节杆18的操作力)变大。另一方面,在外柱与内柱沿径向重叠的部分的轴向尺寸短的情况(杆状构件19存在于柱侧通孔29的靠前端的部分的情况)下,缩小被夹持部彼此在宽度方向上的距离所需要的力比较小。若像这样根据外柱与内柱沿径向重叠的部分的轴向尺寸而施加于调节杆18的操作力不同,则调节方向盘1的前后方向位置时的操作性(操作感)不稳定。
相对于此,若如本例的构造那样使位移侧支架45a的被夹持部50a的宽度方向上的刚性越向后方去越低,则与外柱42a与内柱43的径向的重叠状态无关地,固定外柱42a与内柱43所需要的调节杆18的紧固扭矩不会较大地不同,能够实现调节杆18的操作性的稳定化。结果,能够给予内柱43稳定的支承刚性(紧固力)。其他的构造及作用与第1例相同。另外,本例的根据外柱与内柱的嵌合深度使外柱中的被推压的部分的刚性改变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图46~图52所示的以往的构造。
[第1实施方式的第3例]
图6及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3例。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情况也是将外柱42b配置在内柱43的后方。另外,在与外柱42b一体地设置的位移侧支架45b的被夹持部50b的相互对准的部分,分别形成有在轴向上长的柱侧通孔29。另外,这些被夹持部50b的一端(图6中的下端)经由平板状的底部55沿宽度方向相连。底部55的后端侧经由连接部56沿轴向与外柱42b的外周面相连。与一对柱侧通孔29沿轴向对准的位置上的、底部55的内表面与内柱43的外周面的下端的距离L在整个轴向上是一定的。其他的构造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例相同。
[第1实施方式的第4例]
图8及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4例。构成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42c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外柱42b相同的基本结构。在本例中,如图8的(b)或(c)所示,在外柱42c上,在位移侧支架45c的底部55的宽度方向中央的、至少与柱侧通孔29沿轴向对准的位置,形成有在轴向上长的长孔57、57a。
图8的(b)所示的长孔57使其轴向上的位置与柱侧通孔29大致一致。另一方面,图8的(c)所示的长孔57a的轴向上的尺寸大于柱侧通孔29及长孔57的轴向上的尺寸。即,长孔57a沿轴向从底部55的比柱侧通孔29的轴向前端靠前方的位置、经由使该底部55的轴向后端与外柱42c的外周面相连的连接部56、形成到该外柱42c的外周面。另外,这样的长孔57、57a也能够通过液压成形加工方法而同时形成(参照日本特开2006-255785号公报)。
在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情况下,在位移侧支架45c的底部55上形成长孔57、57a,由此,使该底部55及被夹持部50b的宽度方向上的刚性降低。特别是,若如图8的(c)所示那样使长孔57a自底部55经由使该底部55的后端部与外柱42c的外周面相连的连接部56而形成到该外柱42c的外周面,则能够充分降低底部55及被夹持部50b的靠后端部分的刚性。另外,本例能够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各例相组合的方式实施。特别是,在使本例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例或第2例组合的方式实施的情况下,倾斜部51(51a)为与底部55相当的部分。另外,能够同外柱与内柱的支承构造无关地应用本例。其他的构造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例及第2例相同。
[第1实施方式的第5例]
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5例。构成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42d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外柱42b相同的基本构造。特别是,在本例的情况下,在外柱42d中,在位移侧支架45d的轴向后端部(使底部55的轴向后端与外柱42d的外周面相连的连接部56的前端部)形成有长孔58,该长孔58自一方的被夹持部50b经由底部55沿宽度方向与另一方的被夹持部50b相连。
根据本例的转向柱装置,能够降低位移侧支架45d的轴向后端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刚性。即,在位移侧支架45d的轴向后端部,存在连接部56,因此与轴向前端部相比,宽度方向上的刚性高。所以,形成长孔58而使位移侧支架45d的轴向后端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刚性降低。结果,无论外柱42d和内柱43沿径向的重叠状态(重叠部分的轴向尺寸)如何,固定外柱42d与内柱43所需要的调节杆18的紧固扭矩不会较大地不同,实现该调节杆18的操作性的稳定化。另外,本例能够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各例相组合的方式实施。其他的构造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3例相同。
[第1实施方式的第6例]
图11~图13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6例。构成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位移侧支架45e以自外柱42e的前端部向上方突出的状态设置。该位移侧支架45e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4例的位移侧支架45c沿径向(上下方向)大致对称的构造,由左右一对被夹持板部50c和底部55a构成。
被夹持板部50c以自外柱42e的主体部分向上方延伸的状态设置,彼此平行。另外,底部55a以使被夹持板部50c的一端缘(图12及图13中的上端缘)彼此沿宽度方向相连的状态设置。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4例同样地,在位移侧支架45e的被夹持板部50c的相互对准的部分,分别形成有在轴向上长的柱侧通孔29。
从位移侧支架45e的底部55a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前端缘(图11中的左侧)开始,经由使该底部55a的轴向后端与外柱42e的外周面相连的连接部56a,到该外柱42e的外周面位置,形成有在轴向上长的长孔57b。另外,该长孔57b也能够如图8的(b)所示的长孔57或图8的(c)所示的长孔57a那样,为前端侧堵塞的形状。另外,本例的构造也能够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各例的构造相组合的方式实施。
构成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42e以图13所示的状态组装。在像这样装配的状态下,进行方向盘1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调节时的动作及将方向盘1固定于位置调节后的位置时的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装置的动作相同。
在本例的情况下,位移侧支架45e以自外柱42e的前端部向上方突出的状态设置。因此,杆状构件19不配置在外柱42e的前端部的下方,能够容易地实现能够防止与驾驶员的膝部等干涉的构造的设计。其他的构造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4例相同。
[第1实施方式的第7例]
图14及图15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7例。构成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42f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4例的外柱42c相同的基本构造。在本例中,在外柱42f上,在该外柱42f中的、沿轴向的、从比柱侧通孔29的轴向中央部稍微靠后方的部分,到比位移侧支架45f的轴向后端部(使底部55的轴向后端与外柱42f的外周面相连的连接部56的前端部)稍微靠后方为止,形成有在轴向上长的一对柱长孔59。另外,这些柱长孔59的轴向前端位置并不限定于本例中的位置,也能够形成到比柱侧通孔29的前端靠前方的位置。
柱长孔59形成在如下位置:在外柱42f的圆周方向上,比设想平面α靠位移侧支架45f侧(图14及图15中的下方),另外,比构成支承部46的隆起部47a、47b中的形成在下方的隆起部47b靠上方,该设想平面α通过该外柱42f的支承部46的内切圆(内柱43的外周面)的中心轴线O42f且与固定侧支架44的支承板部28正交。
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柱长孔59形成在外柱42f的圆周方向两个位置处,但形成这些柱长孔59的位置或形成数量等能够考虑外柱42f的相对于内柱43的支承刚性(紧固力)等适当决定。
根据本例的转向柱装置,能够降低沿轴向与柱长孔59对准的位置的位移侧支架45f在宽度方向上的刚性。特别是,在该位移侧支架45f的轴向后端部存在有连接部56,因此,与轴向前端部相比,宽度方向上的刚性高。所以,在本例的情况下,使柱长孔59的后端部在轴向上的位置比连接部56稍微靠后方。因此,能够降低位移侧支架45f的轴向后端部在宽度方向上的刚性。另外,本例能够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各例相组合的方式实施。其他的构造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4例相同。
[第1实施方式的第8例]
图16及图17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8例。构成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42g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4例的外柱42c相同的基本构造。在本例中,外柱42g的支承部46a由前侧支承部60和后侧支承部61构成。前侧支承部60及后侧支承部61均被设置在如下位置:即使在外柱42g与内柱43沿径向重叠的部分的轴向尺寸最短的状态下,也能够与该内柱43的外周面抵接。
前侧支承部60由隆起部47c、47d构成,该隆起部47c、47d以从外柱42g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状态形成在如下位置:外柱42g的内周面中的、从该外柱42g的前端部到位移侧支架45g的柱侧通孔29的靠前端的部分,沿轴向对准的位置的圆周方向等间隔的3个位置。另外,在外柱42g的外周面中的、沿圆周方向与隆起部47c、47d对准的位置,形成有从该外周面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凹部48a。
另一方面,后侧支承部61与前侧支承部60同样地由隆起部47e、47f构成,该隆起部47e、47f以从外柱42g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状态形成在如下位置:外柱42g的内周面中的、从位移侧支架45g的柱侧通孔29的靠后端的部分,到从该柱侧通孔29的后端部稍微向后方离开的位置,沿轴向对准的位置的圆周方向等间隔的3个位置。另外,在外柱42g的外周面中的、沿圆周方向与上述的隆起部47e、47f对准的位置,形成有从该外周面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凹部48b。
另外,在外柱42g的内周面中,沿轴向的前侧支承部60与后侧支承部61之间的部分不与内柱43的外周面抵接。在本例的情况下,在该部分没有形成隆起部及凹部,外柱42g的外周面与位移侧支架45g直接连接。
在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情况下,无论外柱42g和内柱43沿径向重叠的状态如何,利用构成该外柱42g的支承部46a的前侧支承部60及后侧支承部61,在沿轴向始终相同的两个位置支承内柱43。因此,在内柱43与外柱42g之间,即使例如在沿上下方向施加使内柱43与外柱42g的中心轴线彼此倾斜的方向的力矩时等,也能够利用前侧支承部60及后侧支承部61稳定地支承内柱43。另外,本例能够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各例相组合的方式实施。其他的构造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4例相同。
[第1实施方式的第9例]
图18及图19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9例。构成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42h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2例的外柱42a相同的基本构造。在本例中,外柱42h的支承部46a由前侧支承部60和后侧支承部61构成。前侧支承部60及后侧支承部61设置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8例的构造相同的位置,在外柱42h与内柱43沿径向重叠的部分的轴向尺寸最短的状态下,前侧支承部60及后侧支承部61同该内柱43的外周面均能够抵接。另外,本例能够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各例相组合的方式实施。其他的构造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2例及第8例相同。
[第1实施方式的第10例]
图20~图23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0例。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构造与第1实施方式的各例的装置的构造的不同点在于,设有第1摩擦板62及第2摩擦板63,另外,为了设置这些摩擦板62、63,而研究了位移侧支架45h的构造。
构成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42i与第1实施方式的各例相同,为至少轴向一部分的内径能够弹性地扩大和缩小的筒状,在该外柱42i的内径侧具有支承部46b,该支承部46b用于以内柱43能够沿轴向位移的方式嵌合支承内柱43。
该支承部46b由前侧支承部60a和后侧支承部61a构成。该前侧支承部60a及后侧支承部61a的轴向上的位置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8例的构造相同。
前侧支承部60a由隆起部47g、47h构成,该隆起部47g、47h以从外柱42i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状态形成在如下位置:在外柱42i的内周面中的、从该外柱42i的前端部到位移侧支架45h的柱侧通孔29的靠前端的部分,沿轴向对准的位置的圆周方向等间隔的3个位置。隆起部47g形成在内周面中的图22的(a)的上方的一个位置。另一方面,隆起部47h形成在从隆起部23g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偏移(在本例的情况下偏移120°)的两个位置。并且,上述的隆起部47g、47h的顶端缘(径向内侧边缘)与内柱43的外周面抵接。
另一方面,后侧支承部61a与前侧支承部60a同样地由隆起部47i、47j构成,该隆起部47i、47j以从外柱42i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状态形成在如下位置:在外柱42i的内周面中的、从位移侧支架45h的柱侧通孔29的靠后端的部分到从该柱侧通孔29的后端缘稍微向后方离开的位置为止,沿轴向对准的位置的圆周方向等间隔的3个位置。隆起部47i形成在内周面中的在图22的(b)的上方的一个位置处。另一方面,隆起部47j形成在自隆起部47i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偏移(在本例的情况下偏移120°)的两个位置处。并且,上述的隆起部47i、47j的顶端缘(径向内侧边缘)与内柱43的外周面抵接。另外,在外柱42i的内周面中,沿轴向,前侧支承部60a与后侧支承部61a之间的部分不与内柱43的外周面抵接。
在外柱42i为图23所示的组装状态下,使该外柱42i的外周面中的宽度方向(图23中的左右方向)两端面与固定侧支架44的支承板部28的内侧面抵接。通过这样,使宽度方向上的支承刚性增大,转向柱41不易沿宽度方向振动。
在构成前侧支承部60a、后侧支承部61a的隆起部47g、47h(47i、47j)中,形成在图22及图23中的下方的隆起部47h(47j)同内柱43的外周面在如下位置抵接,即:相对于穿过该内柱43的中心线O43且与支承板部28正交的设想平面α,向位移侧支架45h侧(图23中的下侧)倾斜角度θ(在本例的情况下为30°)的位置。该角度θ越大、即,形成在图23中的下方的隆起部47h(47j)彼此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越小,则越能够增大外柱42i的上下方向上的支承刚性,且越能够提高位移侧支架45h的成形性。但是,若角度θ过大,则在宽度方向上的支承刚性减低。因此,考虑各方向所需要的支承刚性、第1摩擦板62及第2摩擦板63的厚度等,适当地决定该角度θ的大小。
在本例的情况下,位移侧支架45h以自外柱42i的前端部向下方突出的状态设置,其包括伴随着构成固定侧支架44的一对支承板部28在宽度方向上的扩张和收缩而能够沿宽度方向扩张和收缩的一对被夹持部50d和底部55b。另外,在固定侧支架44的支承板部28的相互对准的位置形,成有能够贯穿杆状构件19的在上下方向上长的车身侧通孔64。由此,作为包括倾斜机构的转向装置,将转向柱41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车身10以沿宽度方向设置的枢轴11为中心进行摆动位移(参照图47)。
被夹持部50d的各自的一端与外柱42i的隆起部47g、47h(47i、47j)中的形成在下方的隆起部47h、47j的下端相连,且被夹持部50d形成为与一对支承板部28大致平行。另外,在外柱42i的、轴向上的前侧支承部60a与后侧支承部61a之间的部分,将该外柱42i的宽度方向(图22及图23中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向宽度方向内侧折弯,与被夹持部50d的上端缘相连。另外,支承板部28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彼此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W同长度D与TALL之和大致相同(W≈D+TALL),其中,D是被夹持部50d的宽度方向(图23中的左右方向)外侧面彼此的长度,TALL是全部的第1摩擦板62的厚度T62和各第2摩擦板63的厚度T63之和(TALL=2T62+2T63)。另外,在被夹持部50d的相互对准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在轴向上长的柱侧通孔29。
底部55b以使被夹持部50d的下端缘彼此相连的状态设置。因此,位移侧支架45h为下方及前方开口的箱状。另外,在支承板部28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被夹持部50d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的部分,配置有第1摩擦板62和第2摩擦板63。在本例的情况下,在这些部分都以第2摩擦板63成为第1摩擦板62的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式配置一张第1摩擦板62和一张第2摩擦板63。另外,这些摩擦板62、63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也能够与本例的情况相反。
第1摩擦板62为铁类合金制或铝类合金、镁类合金等轻合金制的、在前后方向上长的板状的构件。另外,在第1摩擦板62的、至少与被夹持部50d的柱侧通孔29对准的位置,形成有能够贯穿杆状构件19的、在前后方向上长的第1摩擦板侧通孔65。第1摩擦板62的靠后端的部分及靠前端的部分被导销66以如下状态支承于被夹持部50d,该状态为:能够进行宽度方向的位移,但轴向及上下方向的位移被阻止。即,第1摩擦板62以能够与位移侧支架45h沿轴向及上下方向联动地移动的状态支承于该位移侧支架45h。
另一方面,第2摩擦板63为铁类合金制或铝类合金、镁类合金等轻合金制的板状构件。另外,在第2摩擦板63的中央位置,形成有能够以不晃动的程度贯穿杆状构件19的第2摩擦板侧通孔67。即,在该第2摩擦板侧通孔67内贯穿杆状构件19的状态下,第2摩擦板63能够进行与该杆状构件19联动的移动及该杆状构件19的轴向上的位移。
构成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42i及第1摩擦板62、第2摩擦板63以图23所示那样的状态组装。在各构件如图23所示那样地装配的状态下,在进行方向盘1的前后方向的位置调节时,使调节杆18沿规定的方向转动,使设于杆状构件19的一端(图23中的右端)的作为推压构件的支承螺母54和设于杆状构件19的另一端的作为推压构件的头部53在宽度方向上的间隔扩大。由此,支承板部28的内侧面彼此的间隔弹性地扩大,这些支承板部28、第1摩擦板62、第2摩擦板63、被夹持部50d的、这些构件彼此的抵接部的表面压力减小或消失。与之相伴,外柱42i的支承部46b(前侧支承部60a、后侧支承部61a)与内柱43的外周面的嵌合部的表面压力减小或消失,外柱42i与内柱43成为能够沿轴向(前后方向)相对位移的状态。结果,能够调节方向盘1的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位置。
在位置调节后,若使调节杆18沿与规定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则支承螺母54与头部53之间的间隔缩小。由此,支承板部28的内侧面彼此的间隔缩小,这些支承板部28、第1摩擦板62、第2摩擦板63、被夹持部50d的、这些构件彼此的抵接部的表面压力变大。与之相伴,外柱42i的支承部46c(前侧支承部60a、后侧支承部61a)与内柱43的外周面的嵌合部的表面压力变大。结果,将方向盘1支承在调节后的位置。另外,在进行用于将该方向盘1支承于调节后的位置的操作时,除利用支承板部28的内侧面经由第1摩擦板62、第2摩擦板63推压被夹持部50d之外,通过利用支承板部28的内侧面推压外柱42i的外周面中的宽度方向两端面,也能够使该外柱42i的内径扩大和缩小。
在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情况下,在支承板部28的内侧面与被夹持部50d之间的部分,均设有第1摩擦板62和第2摩擦板63。因此,支承板部28、第1摩擦板62、第2摩擦板63、被夹持部50d的、这些构件彼此的抵接部的摩擦面积的总和变大,能够增大摩擦力。结果,能够将方向盘1稳定地支承在调节后的位置。另外,能够使摩擦板62、63的张数多于本例的情况,使用于将方向盘1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的保持力进一步增大。另外,本例的支承部46b也能够如支承部46那样采用前侧和后侧为一体的构造。此外,本例能够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各例相组合的方式实施。其他的构造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3例及第8例相同。
[第1实施方式的第11例]
图24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1例。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情况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0例相同,在固定侧支架44的两支承板部28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同位移侧支架45h的两被夹持部50d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的部分,均配置有一张第1摩擦板62a和一张第2摩擦板63a。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支承板部28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彼此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W同长度D与TALL之和大致相同(W≈D+TALL),其中,D是被夹持部50d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的长度,TALL是第2摩擦板63a的厚度T63a之和(TALL=2T63a)。
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0例的第1摩擦板62的构造同样地,第1摩擦板62a为铁类合金制或铝类合金、镁类合金等轻合金制的在前后方向上长的板状的构件。另外,在第1摩擦板62a的、至少与被夹持部50d的柱侧通孔29对准的位置形成有能够贯穿杆状构件19的前后方向上长的第1摩擦板侧通孔65a。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0例的第1摩擦板62同样地,第1摩擦板62a的靠后端的部分及靠前端的部分利用导销66(参照图20)以仅能沿宽度方向位移的状态支承于被夹持部50d。即,第1摩擦板62a以能够与位移侧支架45h沿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联动地移动的状态支承于该位移侧支架45h。
另一方面,第2摩擦板63a由彼此平行地配置的一对摩擦板部68和使这些摩擦板部68的下端部彼此相连的连接部69构成,剖面形状为大致U字形。第2摩擦板63a通过弯曲成形铁类合金制或铝类合金、镁类合金等轻合金制的板状构件而构成。另外,在摩擦板部68的相互对准的部分,形成有能够以不晃动的程度贯穿杆状构件19的一对第2摩擦板侧通孔67a。即,在第2摩擦板侧通孔67a内贯穿杆状构件19的状态下,第2摩擦板63a能够进行与该杆状构件19联动的移动及该杆状构件19的轴向上的位移。
在固定侧支架44的支承板部28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与位移侧支架45h的被夹持部50d之间的部分,均配置有第1摩擦板62a和第2摩擦板63a,第1摩擦板62a和第2摩擦板63a以如下状态配置,即:一张第2摩擦板63a的连接部69成为下方,且在第2摩擦板63a的摩擦板部68之间夹持一张第1摩擦板62a。
在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情况下,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0例的构造相比,能够进一步增大第1摩擦板62a与第2摩擦板63a之间的抵接部分的摩擦面积的总和,能够增大摩擦力。因此,能够将方向盘1稳定地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另外,本例的支承部46b也能够如支承部46那样采用前侧和后侧为一体的构造。其他的构造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0例相同。
[第1实施方式的第12例]
图25及图26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2例。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构造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的第10例的构造,在位移侧支架45i的被夹持部50d的另一端(图26的下端)设有倾斜部51b。另外,除设有倾斜部51b以外的外柱42j以及位移侧支架45i的构造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1例的外柱42i的构造相同。另外,倾斜部51b的构造的特征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倾斜部51相同。
在组装了构成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42j的状态下,在固定侧支架44的支承板部28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和位移侧支架45i的被夹持部50d之间的部分,均配置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0例相同的第1摩擦板62、第2摩擦板63或者与第11例相同的第1摩擦板62a、第2摩擦板63a。另外,本例的支承部46b也能够如支承部46那样采用前侧和后侧为一体的构造。其他的构造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例及第11例相同。
[第1实施方式的第13例]
图27及图28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3例。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构造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的第10例的构造,在位移侧支架45j的被夹持部50d的另一端(图28中的下端)设有倾斜部51c。另外,除设有这些倾斜部51c以外的外柱42k及位移侧支架45j的构造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0例的外柱42i的构造相同。另外,倾斜部51c的构造的特征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2例的位移侧支架45a的倾斜部51a的构造相同。在组装了构成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42k的状态下,在固定侧支架44的支承板部28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和位移侧支架45j的被夹持部50d之间的部分,在这些部分都配置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0例相同的第1摩擦板62、第2摩擦板63或者与第11例相同的第1摩擦板62a、第2摩擦板63a。另外,本例的支承部46b也能够如支承部46那样采用前侧和后侧为一体的构造。其他的构造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2例及第10例相同。
[第1实施方式的第14例]
图29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4例。构成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位移侧支架45k以自外柱42l的前端部向上方突出的状态设置。在该位移侧支架45k中,支承部46c在前后方向上不分开而成为一体,但该位移侧支架45k基本上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0例的位移侧支架45h在径向(上下方向)上大致对称的构造,由左右一对被夹持部50e和底部55c构成。
被夹持部50e以自外柱42l的主体部分向上方延伸的状态设置,彼此平行。另外,底部55c以使被夹持部50e的一端缘(图29中的上端缘)彼此沿宽度方向相连的状态设置。在位移侧支架45k的被夹持部50e的相互对准的部分,分别形成有在轴向上长的柱侧通孔29。
在固定侧支架44的支承板部28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同位移侧支架45k的被夹持部50e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的部分,均配置有一张第1摩擦板62和一张第2摩擦板63。
在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情况下,位移侧支架45k以自外柱42l的前端部向上方突出的状态设置。因此,在该外柱42l的前端部的下方没有配置杆状构件19,能够容易地实现能够防止与驾驶员的膝部等干涉的构造的设计。其他的构造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0例相同。
[第1实施方式的第15例]
图30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5例。构成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42l及位移侧支架45k的构造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4例的构造相同。
在本例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1例同样地,在固定侧支架44的支承板部28的宽度方向内侧面同位移侧支架45k的被夹持部50e的宽度方向外侧面之间的部分,均配置有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1例相同的构造的一张第1摩擦板62a、一张第2摩擦板63a。其他的构造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1例相同。
[第1实施方式的第16例]
图31及图32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6例。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情况也是将外柱42m配置在内柱43的后方。外柱42m除支承部46c在前后方向上未分开地成为一体以外,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0例的外柱42i相同的基本构造。
如图31的(b)、(c)所示,外柱42m在位移侧支架45l的底部55b的宽度方向中央的、至少与左右一对柱侧通孔29沿轴向对准的位置,形成有轴向上长的长孔57(57a)。这些长孔57(57a)的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4例相同。其他的构造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4例及第10例相同。
[第1实施方式的第17例]
图33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17例。构成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42n除支承部46c在前后方向上未分开地成为一体以外,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0例的外柱42i相同的基本构造。
外柱42n,在使位移侧支架45m的底部55b的轴向后端同外柱42n的外周面相连的后端侧连接部56上,形成有图33的(b)所示的在宽度方向上长的长圆形的宽度方向长孔70。另外,该宽度方向长孔70的形状并不限于本例的长圆形,也可以为在宽度方向上长的矩形等。另外,也能够如图33的(c)所示的宽度方向长孔70a那样,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到位移侧支架45m的被夹持部50d。该宽度方向长孔70(70a)的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5例的长孔58相同,利用该宽度方向长孔70(70a),能够降低位移侧支架45m的轴向后端部在宽度方向上的刚性。其他的构造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5例及第10例相同。
[第1实施方式的第18例]
图34及图3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8例。构成本例的转向柱装置的外柱42o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6例的外柱42m相同的基本构造。在外柱42o的如下部分形成有分别在轴向上长的左右一对柱长孔59,该部分为:外柱42o中的、沿轴向、在从比柱侧通孔29的轴向中央部稍微靠前方的部分、到比位移侧支架45n的轴向后端部(使底部55b的轴向后端与外柱42o的外周面相连的后端侧连接部56)稍微靠后方为止,相互对准的部分。另外,这些柱长孔59的轴向前端位置并不限定于本例的位置,也能够形成到比柱侧通孔29的前端靠前方的位置为止。
这些柱长孔59的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7例的柱长孔59相同。在本例中,柱长孔59也形成在如下位置:在外柱42o的圆周方向上,比设想平面β靠位移侧支架45n侧(图34及图35中的下方),且比构成支承部46c的隆起部47k、47i中的形成在下方的隆起部47i靠上方的位置,该设想平面β穿过该外柱42o的支承部46c的内切圆(内柱43的外周面)的中心轴线O42o且与固定侧支架44的支承板部28正交。其他的构造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7例及第16例相同。
[第2实施方式的第1例]
图36~图41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1例。本例的转向柱装置包括:转向柱71;位移侧支架74;分别为第1前后方向长孔的左右一对的前后方向长孔29;支承支架75;分别为第1通孔的左右一对的上下方向长孔30;左右一对的第1摩擦构件76;左右一对的第2前后方向长孔77;左右一对的第2摩擦构件78;分别为第2通孔的左右一对的圆孔79;压紧装置80。
转向柱71通过使后侧的外柱72的前端部与前侧的内柱73的后端部以能够沿轴向位移的方式嵌合,能够使整个长度伸缩。这样的转向柱71经由枢轴11(参照图51)将内柱73的前端部以能够相对于车身沿上下方向进行摆动位移的方式支承。
位移侧支架74通过液压成形加工方法在构成转向柱71的外柱72的前端部与该外柱72设为一体。位移侧支架74呈利用上板部82使相互平行的左右一对侧板部81的上端部彼此相连的弓形形状。并且,在其中的侧板部81的相互对准的部分,形成有前后方向长孔29。另外,在上板部82的中央部形成有卡定孔83。在本例的情况下,将该卡定孔83的形状形成为前后两端部的宽度尺寸大于前后中间部的文丘里管形。
支承支架75是通过焊接等接合固定上侧支架元件26和下侧支架元件27而形成的,该上侧支架元件26和下侧支架元件27分别通过弯曲成形钢板等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性的金属板而成。下侧支架元件26包括以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位移侧支架74的状态设置的左右一对支承板部28。该支承支架75经由卡定盒85以在二次碰撞时受到的冲击负荷的作用下能够相对于车身向前方脱离的方式,对设于上侧支架元件26的左右两端部的安装板部84进行支承。另外,在支承板部28的相互对准的部分,形成有上下方向长孔30。另外,这些上下方向长孔30的方向为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稍小于以枢轴11为中心的部分圆弧的方向。其理由为:在二次碰撞时,无论杆状构件19的外周面与上下方向长孔30的前端缘之间是否卡合,都防止方向盘1的位置上升,以谋求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充分保护驾驶员。这样的构造被记载在日本特开2010-52639号公报中,与本发明的要旨无关联,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第1摩擦构件76是通过将铝类合金等轻合金制的挤压成形材料或拉制材料切割成规定长度再实施除去不需要的部分的修整加工而制造成的,分别包括:第1摩擦板部86、连结板部87、卡定部88、第2前后方向长孔77、保持凹部89、卡合槽部90。第1摩擦板部86除了该保持凹部89的设置部分以外形成为平板状,且第1摩擦板部86夹持在支承板部28的内侧面(在宽度方向中央侧与位移侧支架74相对的面)与第2摩擦构件78之间。另外,连结板部87从第1摩擦板部86的上端缘朝向位移侧支架74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向宽度方向内侧折弯。卡定部88为自连结板部87的宽度方向内端部向第1摩擦板部86的方向折弯的剖面L字形的钩形。保持凹部89沿前后方向形成在第1摩擦板部86的外侧面。第2前后方向长孔77形成在保持凹部89的底面,在转向柱71的轴向上长。
在本例的情况下,第1摩擦构件76的保持凹部89分别保持固定有缓冲套92。该缓冲套92为如橡胶、乙烯树脂等弹性体那样的弹性材料制,设有在转向柱71的轴向上长的第3前后方向长孔93。该第3前后方向长孔93的前后方向长度稍短于第2前后方向长孔77的前后方向长度。缓冲套92以第3前后方向长孔93与第2前后方向长孔77彼此对准的状态,通过粘接等固定于保持凹部89内。在该状态下,第3前后方向长孔93的后端部配置在比第2前后方向长孔77的后端部靠前的部分,第3前后方向长孔93的前端部配置在比第2前后方向长孔77的前端部靠后的部分。总之,使构成缓冲套92的弹性材料的一部分相比于第2前后方向长孔77的前后方向两端缘向第2前后方向长孔77的靠中央的部分突出。
第1摩擦构件76以与位移侧支架74同时位移的方式(相对于该位移侧支架74的位移被阻止的状态)组装于该位移侧支架74。即,如图38的(A)~图38的(B)所示那样地进行组合。首先,以使第1摩擦构件76的第1摩擦板部86的内侧面与位移侧支架74的外侧面抵接的状态,使第1摩擦构件76与位移侧支架74沿上下方向相互靠近。然后,以使连结板部87的下表面与位移侧支架74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使第1摩擦构件76相对于位移侧支架74向宽度方向外侧位移。结果,卡定部88卡定于卡定孔83的宽度方向端缘,且在第1摩擦板部86的内侧面与位移侧支架74的外侧面之间,设有能够插入第2摩擦构件78的第2摩擦板部91的间隙。在该状态下,使第2前后方向长孔77与形成于侧板部81的前后方向长孔29相互对准。
第2摩擦构件78分别包括:形成有圆孔79的平板状的第2摩擦板部91、自该第2摩擦板部91的上端部向宽度方向外侧折弯的从侧面观察到的形状为波形的卡合板部95。第2摩擦板部91在存在于比圆孔79靠下侧的下半部分使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大,确保与在装配状态下所抵接的相对面的摩擦面积。另外,通过使圆孔79的内径稍大于构成压紧装置80的杆状构件19的杆部37的外径,能够使该杆状构件19以不晃动但能旋转的方式贯穿于圆孔79。第2摩擦构件78将卡合板部95以如下状态卡合于第1摩擦构件76的卡合槽部90,该状态为:能够沿着该卡合槽部90的方向(转向柱71的轴向)进行位移,且与该卡合槽部90成直角的方向、即上下方向的位移被阻止。并且,在该状态下,第2摩擦构件78夹持在构成位移侧支架74的侧板部81的外侧面与第1摩擦构件76之间。此外,将第1摩擦构件76夹持在构成支承支架75的一对支承板部28的内侧面彼此之间。
此外,在装配了这些构件的状态下,使杆状构件19贯穿于上下方向长孔30、第3前后方向长孔93、第2前后方向长孔77、圆孔79、前后方向长孔29,装配压紧装置80。该杆状构件19在杆部37的顶端部(图36及图37中的左端部)形成有外螺纹部96,在基端部(图36及图37中的右端部)形成有外向凸缘状的凸缘部38,在该凸缘部38的内侧面(图36中的左侧面)形成有卡合凸部39。该卡合凸部39为在上下方向上长的长矩形,且以仅能进行沿其上下方向的移动的方式卡合在一对上下方向长孔30中的一方(图36及图37中的右方)的上下方向长孔30的内侧。换而言之,在卡合凸部39与一方的上下方向长孔30卡合的状态下,杆状构件19不旋转。
在使杆状构件19贯穿于上下方向长孔30、第3前后方向长孔93、第2前后方向长孔77、圆孔79、前后方向长孔29之前,预先使上述的构件如图36所示那样地组合。另外,图37是为了便于理解第1摩擦构件76、第2摩擦构件78及缓冲套92与杆状构件19的组合状态而表示的杆状构件19的杆部37贯穿于设于上述的构件76、78、92的各孔77、79、93的状态。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下,该杆状构件19在贯穿各孔77、79、93之前先贯穿一方的上下方向长孔30。
在装配本例的转向柱装置时,如图36所示那样,组合支承支架75、转向柱71、第1摩擦构件76、第2摩擦构件78、缓冲套92,使杆状构件19的杆部37贯穿于上下方向长孔30、第2前后方向长孔77、圆孔79、前后方向长孔29。然后,在该杆部37的顶端部,在穿过另一方(图36及图37中的左方)的上下方向长孔30并自任意一方(图36及图37中的左方)的支承板部28的外侧面突出的部分,组装压紧装置80。为了构成该压紧装置80,在杆部37的顶端部,从任意一个支承板部28的外侧面侧依次外嵌被驱动侧凸轮97、驱动侧凸轮98、保持件(holder)99、调节杆18、承力板100。并且,利用与外螺纹部96螺纹结合的螺母101,阻止该承力板100向远离支承板部28的方向位移。另外,被驱动侧凸轮97以仅能进行沿另一方的上下方向长孔30的位移的方式(在杆部37周围的旋转被阻止的状态)卡合于该另一方的上下方向长孔30。另外,驱动侧凸轮98和调节杆18经由保持件99以能够同步旋转的方式组合,且通过向心轴承102以能够以杆部37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支承在该杆部37的顶端部周围。根据该结构,利用调节杆18对驱动侧凸轮98进行旋转驱动,能够扩大和缩小由该驱动侧凸轮98和被驱动侧凸轮97构成的凸轮装置20的轴向尺寸。
在本例的构造中,在进行方向盘1的位置调节时,使调节杆18向下方摆动位移,缩小凸轮装置20的轴向尺寸。结果,设于杆状构件19的基端部的凸缘部38与被驱动侧凸轮97之间的间隔扩大,各摩擦卡合部、即支承板部28的内侧面与第1摩擦板部86的外侧面的摩擦卡合部、第1摩擦板部86的内侧面与第2摩擦板部91的外侧面的摩擦卡合部、第2摩擦板部91的内侧面与侧板部81的外侧面的摩擦卡合部的表面压力减小或消失。在该状态下,能够在如下范围内调节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该范围为:杆状构件19的杆部37能在前后方向长孔29内进行位移的范围。另外,能够在如下范围内调节方向盘1的上下位置,该范围为:该杆部37能在上下方向长孔30内进行位移的范围。
在使该方向盘1沿前后方向移动到能够调节的临界位置时,杆状构件19的杆部37的外周面与形成于缓冲套92的第3前后方向长孔93的内周面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碰撞。杆部37的外周面不会与由金属制的构件形成的、前后方向长孔29、第2前后方向长孔77的内周面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碰撞。缓冲套92为弹性材料制,因此即使杆部37的外周面与第3前后方向长孔93的内周面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碰撞,也不会给操作方向盘1的驾驶员带来不舒适感、不愉快感。另外,通过在缓冲套92的前后两端面与分别设置的第3前后方向长孔93之间分别设置狭缝103(参照图37),也能够调节缓冲套92的缓冲作用。
在将方向盘1的上下位置及前后位置调节到所希望位置之后,若使调节杆18向上方摆动位移,扩大凸轮装置20的轴向尺寸,则能够将方向盘1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即,在该状态下,凸缘部38与被驱动侧凸轮97之间的间隔缩小,各摩擦卡合部的表面压力上升。第1摩擦构件76以与转向柱71的位移侧支架74同步位移的方式卡定于该转向柱71的位移侧支架74,第2摩擦构件78以与杆状构件19同步位移的方式卡定于杆状构件19。另外,该杆状构件19以前后方向的位移被阻止的状态支承在支承板部28彼此之间。因此,与不设置第1摩擦构件76、第2摩擦构件78的情况、即仅将位移侧支架74夹持在支承板部28彼此之间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为了保持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而发挥作用的摩擦卡合部的数量增多。因此,通过增加摩擦面数量来扩大摩擦面积,能够增大用于将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的保持力。
方向盘1的上下位置的保持力通过如下方式来确保,即:使支承板部28的内侧面同与该方向盘1一起上下移动的部分在左右两侧每侧各两个位置处摩擦卡合。即,在本例的情况下,在外柱72的一部分,在位于位移侧支架74下侧的部分,形成有左右一对被夹持平板部104。并且,在使调节杆18向上方摆动位移的状态下,在支承板部28的内侧面的上部,经由第1摩擦构件76和第2摩擦构件78夹持位移侧支架74,与此同时,在支承板部28的内侧面的下部,夹持被夹持平板部104。在这些支承板部28的前端部,分别形成有折弯板部105,支承板部28在支承支架75的宽度方向上的刚性足够高。因此,也能够使支承板部28的内侧面的下部夹持被夹持平板部104的力足够大。像这样,根据本例的构造,不仅能够使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的保持力足够大,而且也能够使上下位置的保持力足够大。
在本例的转向柱装置中,增大前后位置的保持力所使用的第1摩擦构件76及第2摩擦构件78的组装操作都能够容易地进行。因此,能够实现由保持力大的伸缩式转向装置的装配操作的容易化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另外,在使方向盘1沿前后方向移动到调节临界位置时,不会给驾驶员带来不舒适感、不愉快感的构造也能够以低成本实现。
[第2实施方式的第2例]
图42及图43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2例。在本例的情况下,左右一对第1摩擦构件76a是通过弯曲成形中间原材料而制造成的,该中间原材料是通过对如碳素钢板、不锈钢板那样的铁类合金板等金属板实施冲切成形而得到的。并且,在设于第1摩擦构件76a的保持凹部89的前后两端部,以堵塞该保持凹部89的前后两端开口的各一部分的状态形成有一对弯起部106。这些弯起部106彼此的间隔与想要保持在保持凹部89内的缓冲套92的前后方向长度相同。并且,利用弯起部106从前后两侧夹持保持在第1摩擦构件76a的保持凹部89内的缓冲套92,防止这些缓冲套92相对于第1摩擦构件76a沿前后方向偏移。因此,在本例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将缓冲套92粘接于第1摩擦构件76a。其他部分的结构及作用与第2实施方式的第1例相同。
[第2实施方式的第3例]
图44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3例。在本例的情况下,通过组合各一对的第1摩擦构件元件107a、107b而构成第1摩擦构件76b。这些第1摩擦构件元件107a、107b以使各个连结板部87a、87b及卡定部88a、88b彼此分别重叠且使各个第1摩擦板部86a、86b彼此离开的状态组合。并且,在该状态下,与第2实施方式的第1例的情况同样地,第1摩擦构件76b以能够与位移侧支架74同步位移的方式支承于该位移侧支架74。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分别为平板状的第2摩擦构件78a在位移侧支架74的两侧各设置两张,共设有4张。并且,这些第2摩擦构件78a以外嵌于杆状构件19的杆部37的状态夹持在一方的第1摩擦板部86b的两侧面与位移侧支架74的外侧面及另一方的第1摩擦板部86a的内侧面之间。
在本例的情况下,一步增加在使调节杆18向上方摆动位移并使凸轮装置20的轴向尺寸扩大(参照图36)的状态下的摩擦面的数量,进一步增大用于将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的力。其他部分的结构及作用与第2实施方式的第1例相同。
[第2实施方式的第4例]
图45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4例。在本例的情况下,构成转向柱71a的外柱72a和位移侧支架74a是相互独立地形成的构件,通过焊接而结合固定。其他部分的结构及作用与第2实施方式的第1例相同。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关于本发明的第1形态,除一部分之外,说明了包括用于调节方向盘的前后位置的伸缩机构的转向装置。但是,本发明如第1实施方式的第10例、第11例、第2实施方式那样,也能够应用于除伸缩机构外还包括用于调节方向盘的上下位置的倾斜机构的构造。另一方面,对于利用包括倾斜机构的构造进行了说明的例子,也能够省略倾斜机构。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的第6例、第14例及第15例中,例示了位移侧支架设于转向柱上侧的构造,但在其他的例中,也能够像这样地将位移侧支架设在转向柱上侧。对此,只要使位移侧支架与转向柱上下翻转即可。另外,构成转向柱的外柱和内柱的前后方向可以任意。内柱为后侧的构造及外柱为后侧的构造均能够应用本发明。
附图标记说明
1 方向盘
2 转向齿轮机构
3 输入轴
4 转向横拉杆
5 转向轴
6、6a~6d 转向柱
7 通用联轴器
8 中间轴
9 通用联轴器
10 车身
11 枢轴
12、12a 固定侧支架
13、13a~13d 外柱
14、14a 内柱
15 外轴
16 内轴
17 电动机
18 调节杆
19 杆状构件
20 凸轮装置
21 凸轮构件
22、22a、22b 位移侧支架
23 隆起部
24 支承爪部
25 被夹持部
26 上侧支架元件
27 下侧支架元件
28 支承板部
29 前后方向长孔(柱侧通孔)
30 上下方向长孔
31 第1摩擦板
32 第2摩擦板
33 第1长孔
34 第2长孔
35 第1止动螺钉
36 第2止动螺钉
37 杆部
38 凸缘部
39 卡合凸部
40 推压板
41 转向柱
42、42a~42o 外柱
43 内柱
44 固定侧支架
45、45a~45m 位移侧支架
46、46a~46c 支承部
47a~47l 隆起部
48、48a、48b 凹部
49 内径能够扩大和缩小的部分
50、50a~50e 被夹持部
51、51a~51c 倾斜部
52 连接部
53 头部
54 支承螺母
55、55a~55c 底部
56、56a 连接部
57、57a、57b 长孔
58 长孔
59 柱长孔
60、60a 前侧支承部
61、61a 后侧支承部
62、62a 第1摩擦板
63、63a 第2摩擦板
64 车身侧通孔
65、65a 第1摩擦板侧通孔
66 导销
67、67a 第2摩擦板侧通孔
68 摩擦板部
69 连接部
70、70a 宽度方向长孔
71、71a 转向柱
72、72a 外柱
73 内柱
74、74a 位移侧支架
75 支承支架(固定侧支架)
76、76a、76b 第1摩擦构件
77 第2前后方向长孔
78、78a 第2摩擦构件
79 圆孔
80 压紧装置
81 侧板部
82 上板部
83 卡定孔
84 安装板部
85 卡定盒
86、86a、86b 第1摩擦板部
87、87a、87b 连结板部
88、88a、88b 卡定部
89 保持凹部
90 卡合槽部
91 第2摩擦板部
92 缓冲套
93 第3前后方向长孔
94 摩擦板部
95 卡合板部
96 外螺纹部
97 被驱动侧凸轮
98 驱动侧凸轮
99 保持件
100 承力板
101 螺母
102 向心轴承
103 狭缝
104 被夹持平板部
105 折弯板部
106 弯起部
107a、107b 第1摩擦构件元件

Claims (8)

1.一种伸缩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转向柱,该转向柱具有能够伸缩的结构;
位移侧支架,该位移侧支架设置于所述转向柱的一部分;
第一前后方向长孔,该第一前后方向长孔形成于所述位移侧支架,并且在所述转向柱的轴向上长;
支承支架,该支承支架具有以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所述位移侧支架的状态设置的左右一对支承板部,并且支承于车身侧;
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形成于所述支承板部的相互对准的部分并且与第一前后方向长孔的一部分对准的部分;
第一摩擦构件,该第一摩擦构件以能够与所述位移侧支架同步位移的方式支承于所述位移侧支架的一部分;
第二前后方向长孔,该第二前后方向长孔形成于第一摩擦构件中的与第一前后方向长孔对准的部分,并且在所述转向柱的轴向上长;
第二摩擦构件,该第二摩擦构件夹持在所述位移侧支架的外侧面与第一摩擦构件之间;
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在第二摩擦构件的一部分上形成于与第二前后方向长孔的一部分对准的部分;以及
压紧装置,该压紧装置具有杆状构件和一对推压部,所述杆状构件以插通第一通孔、第一前后方向长孔、第二前后方向长孔和第二通孔的方式配置,所述一对推压部设置于所述杆状构件的两端部上的从所述支承板部的外侧面突出的部分,所述压紧装置用于将第一摩擦构件、第二摩擦构件和所述支承板部朝向所述位移侧支架的外侧面推压,所述杆状构件以该杆状构件能够进行轴向的位移并且实质上阻止该轴向以外的位移的状态插通于第二通孔,
第一摩擦构件具有第一摩擦板部、连结板部和卡定部,所述第一摩擦板部夹持在所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与第二摩擦构件之间,所述连结板部从第一摩擦板部的端缘向所述位移侧支架的宽度方向中央部折 弯,所述卡定部为从所述连结板部的顶端部向第一摩擦板部的方向折弯的钩形,
在所述位移侧支架的宽度方向中间部设置有卡定孔,
第一摩擦构件以将所述卡定部卡定于所述卡定孔的宽度方向端缘并且使所述连结板部与所述位移侧支架重叠的状态组装于所述位移侧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摩擦构件的外侧面的围绕第二前后方向长孔的部分设置保持凹部,在该保持凹部内保持缓冲套,该缓冲套由弹性材料制成,且设有在所述转向柱的轴向上长的第三前后方向长孔,将第三前后方向长孔的后端部配置在比第二前后方向长孔的后端部靠前的部分,并且将第三前后方向长孔的前端部配置在比第二前后方向长孔的前端部靠后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摩擦构件包括:形成有第二通孔的平板状的第二摩擦板部、和自第二摩擦板部的上端部向宽度方向外侧折弯的从侧面观察到的形状为波形的卡合板部,在将所述保持凹部的上端部隔开的上侧隔板部与所述连结板部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沿所述转向柱的轴向长的卡合槽部,所述卡合板部以所述转向柱能够进行轴向的位移且所述转向柱的相对于轴向成直角方向即上下方向的位移被阻止的状态,卡合于所述卡合槽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摩擦构件通过组合多个第一摩擦构件元件而构成,这些第一摩擦构件元件分别以能够与所述位移侧支架同步位移的方式支承于所述位移侧支架的一部分,构成第一摩擦构件元件的第一摩擦板部彼此在所述杆状构件的轴向上相互离开,并且,使各个连结板部及钩部彼此重叠,将一张以上的第二摩擦构件夹持在如下部分中的至少任意一处:第一摩擦构件元件的第一摩擦板部彼此之间的部分、任意一个第一摩擦构件元件的第一摩擦板部与所述位移侧支架的外侧面之间的部 分、任意一个第一摩擦构件元件的第一摩擦板部与所述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之间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位移侧支架的两外侧面和所述两支承板部的内侧面之间各设置一组第一摩擦构件和第二摩擦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摩擦构件通过对冲切成形金属板而得到的中间原材料进行弯曲成形加工而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凹部的前后两端部,以各堵塞该保持凹部的前后两端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形成有一对弯起部,利用这些弯起部从前后两侧夹持保持于该保持凹部的所述缓冲套,防止该缓冲套相对于第一摩擦构件沿前后方向偏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倾斜机构,所述转向柱能够以设置于宽度方向的枢轴为中心摆动位移地支承于车身,第一通孔是沿上下方向长地伸长的上下方向长孔。
CN201510185954.9A 2011-02-25 2012-01-24 伸缩式转向装置 Active CN1049088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9241 2011-02-25
JP2011-039241 2011-02-25
JP2011104286 2011-05-09
JP2011-104286 2011-05-09
JP2011-149845 2011-07-06
JP2011149845 2011-07-06
JP2011-168006 2011-08-01
JP2011168006A JP5464182B2 (ja) 2011-02-25 2011-08-01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1174566A JP5464184B2 (ja) 2011-08-10 2011-08-10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1-174566 2011-08-10
JP2011199176A JP5408214B2 (ja) 2011-09-13 2011-09-13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1-199176 2011-09-13
JP2011-274601 2011-12-15
JP2011274601 2011-12-15
CN201280000038.8A CN102791559B (zh) 2011-02-25 2012-01-24 转向柱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0038.8A Division CN102791559B (zh) 2011-02-25 2012-01-24 转向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8801A CN104908801A (zh) 2015-09-16
CN104908801B true CN104908801B (zh) 2017-08-01

Family

ID=4865327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85954.9A Active CN104908801B (zh) 2011-02-25 2012-01-24 伸缩式转向装置
CN201280000038.8A Active CN102791559B (zh) 2011-02-25 2012-01-24 转向柱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0038.8A Active CN102791559B (zh) 2011-02-25 2012-01-24 转向柱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57664B2 (zh)
EP (1) EP2647544B1 (zh)
CN (2) CN104908801B (zh)
WO (1) WO20121148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12079B4 (de) * 2011-09-01 2014-02-06 Audi Ag Lenkrad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6003395B2 (ja) 2012-08-23 2016-10-0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4058200A (ja) * 2012-09-14 2014-04-03 Yamada Seisakusho Co Ltd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2885193B1 (de) 2013-08-06 2016-11-02 Adval Tech Holding AG Führungsrohr für lenkwelle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DE102013021201A1 (de) 2013-12-17 2015-06-18 Daimler Ag Lenksäule für einen Kraftwagen
JP6447622B2 (ja) * 2014-03-03 2019-01-0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アウタコラム及び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4828127B (zh) * 2014-11-10 2017-06-0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管柱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DE102015000029A1 (de) * 2015-01-08 2016-07-14 Thyssenkrupp Ag Lenksäule mit adaptierbarer Schwenklagerung
US9963164B2 (en) * 2015-02-27 2018-05-08 Yamada Manufacturing Co., Ltd. Steering device
WO2016186149A1 (ja) 2015-05-19 2016-11-2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3257722B1 (en) * 2015-05-19 2019-03-27 NSK Ltd. Steering device
US20180229754A1 (en) * 2015-09-29 2018-08-16 Nsk Ltd. Position adjusting apparatus for steering wheel
EP3257725B1 (en) * 2015-10-21 2019-11-06 NSK Ltd. Telescopic steering column and steering device
JP6921562B2 (ja) * 2017-03-06 2021-08-18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777229B2 (ja) 2017-06-14 2020-10-2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6916072B2 (ja) * 2017-09-12 2021-08-11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2050A (en) * 1986-06-06 1988-03-22 Daimler-Benz Aktiengesellschaft Receiving arrangement for a steering column of a motor vehicle
CN2709274Y (zh) * 2003-05-14 2005-07-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吸震转向装置
CN1668497A (zh) * 2002-07-10 2005-09-1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式转向柱装置
CN1906076A (zh) * 2004-06-11 2007-01-3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冲击吸收式转向柱装置和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CN101417668A (zh) * 2007-09-07 2009-04-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倾斜伸缩转向装置
CN101939205A (zh) * 2007-11-30 2011-01-05 Trwdas股份公司 可调转向柱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28564U (zh) * 1990-04-10 1991-12-25
JPH04128976U (ja) * 1991-05-16 1992-11-2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伸縮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
US5476284A (en) * 1991-09-11 1995-12-19 Itt Corporation Energy absorbing collapsible steering apparatus
JPH08225079A (ja) * 1995-02-20 1996-09-03 Nippon Seiko Kk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
US6095012A (en) 1996-04-18 2000-08-01 Etablissement Supervis Steering column for a motor vehicle
JP3818710B2 (ja) 1996-06-03 2006-09-06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アルミナ担体ルテニウム触媒
US5787759A (en) 1997-02-11 1998-08-04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Position control apparatus for steering column
GB2352285A (en) 1999-07-19 2001-01-24 Delphi Tech Inc Clamping device for a steering column
JP3783524B2 (ja) 2000-05-16 2006-06-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チルト・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10234514C5 (de) 2002-07-30 2012-06-14 Zf Lenksysteme Nacam Gmbh Positionseinstell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lenksäulen
JP2006232103A (ja) 2005-02-25 2006-09-07 Nsk Ltd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と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1754645A4 (en) * 2004-06-11 2007-12-12 Nsk Ltd SHOCK-ABSORBING STEERING COLUMN DEVICE AND ELECTRICALLY DRIVEN POWER STEERING DEVICE
CN100469638C (zh) * 2004-07-27 2009-03-1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柱装置
JP4609203B2 (ja) * 2004-08-05 2011-01-1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5104886B2 (ja) * 2004-08-05 2012-12-1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4879596B2 (ja) 2005-02-15 2012-02-2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通孔を有する金属製部材の製造方法
JP4622756B2 (ja) 2005-09-08 2011-02-0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位置調節装置及びこの位置調節装置用摩擦板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5017870B2 (ja) * 2006-02-01 2012-09-0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8030542A (ja) 2006-07-26 2008-02-14 Fuji Kiko Co Ltd 位置調整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070795B2 (ja) 2006-10-19 2012-11-1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位置調節装置
JP5093454B2 (ja) * 2007-03-22 2012-12-1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2008302751A (ja) * 2007-06-06 2008-12-18 Nsk Ltd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2009029224A (ja) * 2007-07-26 2009-02-12 Fuji Kiko Co Ltd チルト・テレスコ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076963B2 (ja) * 2008-02-26 2012-11-2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09157294A1 (ja) * 2008-06-24 2009-12-3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030029B2 (ja) * 2009-02-13 2012-09-1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5227904B2 (ja) 2009-06-24 2013-07-03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EP2439126B1 (en) * 2010-08-06 2015-08-12 NSK Ltd. Shock-absorbing steer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2050A (en) * 1986-06-06 1988-03-22 Daimler-Benz Aktiengesellschaft Receiving arrangement for a steering column of a motor vehicle
CN1668497A (zh) * 2002-07-10 2005-09-1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式转向柱装置
CN2709274Y (zh) * 2003-05-14 2005-07-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吸震转向装置
CN1906076A (zh) * 2004-06-11 2007-01-3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冲击吸收式转向柱装置和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CN101417668A (zh) * 2007-09-07 2009-04-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倾斜伸缩转向装置
CN101939205A (zh) * 2007-11-30 2011-01-05 Trwdas股份公司 可调转向柱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14812A1 (ja) 2012-08-30
US20130160595A1 (en) 2013-06-27
CN104908801A (zh) 2015-09-16
EP2647544A1 (en) 2013-10-09
CN102791559A (zh) 2012-11-21
CN102791559B (zh) 2015-05-20
US8757664B2 (en) 2014-06-24
EP2647544B1 (en) 2015-09-30
EP2647544A4 (en) 201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8801B (zh) 伸缩式转向装置
JP4622756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位置調節装置及びこの位置調節装置用摩擦板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5850115B2 (ja) 自動車用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7614355B (zh) 转向装置
CN103079930B (zh) 支承托架和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支承托架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
CN103874619B (zh) 伸缩式转向装置
JP6583440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2899096B1 (en) Tilt-type steering device
CN100582510C (zh) 用于转向装置的紧固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JP5874361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7107946A (zh) 转向装置
CN107848560A (zh) 方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
JP6119890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065992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06217978U (zh) 伸缩式转向装置用外柱
JP6761653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の車体取付ブラケ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03110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845959B2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9006283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408214B2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5214320A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9001289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5214319A (ja) テレスコピック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