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2123A - 图像读取装置和复印机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和复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2123A
CN104902123A CN201410657949.9A CN201410657949A CN104902123A CN 104902123 A CN104902123 A CN 104902123A CN 201410657949 A CN201410657949 A CN 201410657949A CN 104902123 A CN104902123 A CN 104902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cument
image
correction
read
detecting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579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2123B (zh
Inventor
真原毅
内山惠介
山崎章
香田一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404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2366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438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3037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02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2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21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21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88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to the scann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12Path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15Guiding elements, e.g.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6Aligning or positioning related to hand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2Position
    • H04N1/00705Position at a plurality of spaced apart locations, e.g. as a sheet is fed through th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8Size or dimensions
    • H04N1/00713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18Ske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04N1/00745Detecting the leading or trailing ends of a moving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63Action taken as a result of detection
    • H04N1/00774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04N1/00782Initiating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01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 H04N1/00806According to type of the original, e.g. colour paper or transparency, or reading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orig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1Image rea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2Image hardcopy reproduc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图像读取装置和复印机,其中图像读取装置包括:供应托盘,其上放置有文档;文档输送器,其朝向读取位置连续地输送置于供应托盘上的所述文档;多个检测传感器,其布置在与文档的输送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上的多个位置处,并在文档被置于供应托盘上时检测输送方向上的文档的前缘;以及文档读取部,其读取经过读取位置的文档上的图像并生成图像信号。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和复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装置和复印机。
背景技术
JP-A-2010-021832公开了一种文档读取装置,其选择是否根据图像质量设置执行文档倾斜校正。
此外,JP-A-2010-206696公开了一种具有文档长度测量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确定是否基于文档长度测量装置测量的文档长度执行文档倾斜校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图像读取装置和复印机,其能够执行适合于该装置的状况的读取。
本发明还提供了图像读取装置和复印机,其中,选择适合于文档尺寸的输送模式。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设置有:
供应托盘,其上放置有文档;
文档输送器,其朝向读取位置连续地输送置于供应托盘上的所述文档;
多个检测传感器,其布置在与文档的输送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上的多个位置处,并在文档被置于供应托盘上时检测文档在输送方向上的前缘;以及
文档读取部,其读取经过读取位置的所述文档上的图像并生成图像信号。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其设置有:
第一倾斜校正部,其相对于读取位置布置在通过文档输送器进行的文档输送的上游侧,并且响应于所输送的文档的前缘的抵接来校正文档的倾斜;以及
校正切换控制器,其在启动第一倾斜校正部的第一校正模式与不启动第一倾斜校正部的第二校正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其中,当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一个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文档的前缘时,校正切换控制器切换到第一校正模式,而当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多于一个的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文档的前缘时,校正切换控制器切换到第二校正模式。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根据第二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其具有读取长文档的长模式,长文档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预定长度,
其中,当不处于长模式时,即使当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一个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文档的前缘时,校正切换控制器也切换到第二校正模式。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涉及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其设置有:
第一倾斜校正部,其相对于读取位置布置在通过文档输送器进行的文档输送的上游侧,并且响应于所输送的文档的前缘的抵接来校正文档的倾斜;
校正切换控制器,其在启动第一倾斜校正部的第一校正模式与不启动第一倾斜校正部的第二校正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以及
操作开始控制器,其响应于开始针对置于供应托盘上的文档的读取操作的指令,在第一校正模式的情况下,当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一个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文档的前缘时开始读取操作,而在第二校正模式的情况下,当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多于一个的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文档的前缘时开始读取操作。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涉及根据第四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其具有读取长文档的长模式,长文档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预定长度,
其中,当处于长模式时,当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仅一个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文档的前缘时,操作开始控制器在第一校正模式下也禁止读取操作,并且当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多于一个的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文档的前缘时开始读取操作。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涉及根据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其具有读取长文档的长模式,长文档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预定长度,
其中,当不处于长模式时,在第二校正模式下,即使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仅一个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文档的前缘,校正切换控制器也开始读取操作。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涉及根据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其设置有第二倾斜校正部,其基于由文档读取部生成的图像信号计算由图像信号所表示的图像倾斜量,并基于计算的倾斜量生成表示倾斜校正后的图像的新图像信号,
其中,校正切换控制器可选地在第一倾斜校正部进行的倾斜校正与第二倾斜校正部进行的倾斜校正之间进行切换。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涉及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
其设置有操作开始模式切换器,其在第一操作开始模式和第二操作开始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在第一操作开始模式中,当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一个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文档的前缘时开始读取操作,以及在第二操作开始模式中,当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多于一个的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文档的前缘时开始读取操作,并且
具有读取长文档的长模式,
其中,当处于长模式时,当处于第一操作开始模式时操作开始模式切换器切换至第二操作开始模式。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涉及一种复印机,其设置有:
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
图像形成装置,其基于由图像读取装置生成的图像信号在纸上形成图像。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涉及一种复印机,其设置有:
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
图像形成装置,其基于由图像读取装置生成的图像信号在纸上形成图像,
其中,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设置形成在纸上的复印图像的复印数量的设置器,
图像读取装置包括操作开始模式切换器,其在第一操作开始模式和第二操作开始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在第一操作开始模式中,当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一个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文档的前缘时开始读取操作,在第二操作开始模式中,当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多于一个的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文档的前缘时开始读取操作,并且
当由设置器设置的复印图像的复印数量不小于预设的复印数量时,在处于第一操作开始模式的情况下,操作开始模式切换器切换到第二操作开始模式。
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和第九方面的复印机,可以执行适合于状况的读取。
根据第二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可以切换至合适的校正模式。
根据第三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可以根据文档是否为长文档而切换至合适的校正模式。
根据第四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防止了误读取。
根据第五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相对于长文档也防止了误读取。
根据第六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缓解了文档不是长文档时的状况。
根据第七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校正了倾斜图像。
根据第八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防止了关于长模式的误读取。
根据第十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防止了大量倾斜复印图像的发生。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装置,
其设置有:文档供应托盘,具有:放置文档的板;
引导壁,其沿着板位于宽度方向上的一个侧缘突出,该宽度方向与置于板上的文档的输送方向相交,并且引导壁在与文档的侧缘接触的同时引导文档的输送;以及
一对引导件,且在沿着宽度方向的相对方向上可移动,并且通过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从两侧夹住置于板上的文档并将所述文档推向所述板在在宽度方向上的几乎中心来引导文档的输送;
文档输送器,其连续地输送置于板上的文档以使文档经过读取位置;以及
文档读取部,其读取经过读取位置的文档上的图像,
图像读取装置具有:读取长文档的长模式,长文档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超过预定长度,并且
进一步设置有文档输送允许和不允许部,其根据是否处于长模式来操作,当处于长模式时,在长文档被置于板上接近引导壁的位置且长文档在被引导壁引导的同时被输送的第一输送模式下,文档输送允许和不允许部允许文档输送,以及当不处于长模式时,在通过一对引导件置于接近所述板上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的位置并且文档在被一对引导件引导的同时被输送的第二输送模式下,文档输送允许和不允许部允许文档输送。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涉及根据第十一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其设置有:
第一倾斜校正部,其相对于读取位置布置在通过文档输送器进行的文档输送的上游侧,并响应于所输送的文档的前缘的抵接来校正文档的倾斜;以及
校正模式切换部,其在启动第一倾斜校正部的第一校正模式与不启动第一倾斜校正部的第二校正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其中,即使在长模式下,当已经通过校正模式切换器切换到第一校正模式时,文档输送允许和不允许部在处于第一输送模式和第二输送模式时均允许文档输送。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涉及根据第十二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其设置有第二倾斜校正部,其基于由文档读取部生成的图像信号计算由图像信号表示的图像倾斜量,并基于计算出的倾斜量来生成表示倾斜校正后的图像的新图像信号,
其中,校正模式切换器可选地在第一倾斜校正部进行的倾斜校正与第二倾斜校正部进行的倾斜校正之间进行切换。
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涉及根据第十一方面至第十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
其中,引导壁具有容纳部,其容纳第一引导件以使引导壁能够引导文档,并且
一对引导件是在第一移动模式和第二移动模式之间可切换的构件,其中在第一移动模式中,第一引导件容纳在容纳部中并且仅所述一对引导件中的除第一引导件之外的第二引导件在宽度方向上移动,在第二移动模式中,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在板的宽度方向的相对方向上移动。
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涉及根据第十一方面至第十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
其中,在第一引导件接近所述引导壁的位置处,第一引导件可附接至板并且可与板脱离。
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涉及一种复印机,其设置有:
根据第十一方面至第十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
图像形成装置,其基于由图像读取装置生成的图像信号在纸上形成图像。
根据第十一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和第十六方面的复印机,根据文档是否为长文档来选择适合于每种情况的输送模式。
根据第十二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缓解了文档为长文档时的限制。
根据第十三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总是执行倾斜校正。
根据第十四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输送模式的切换变得容易。
根据第十五方面的图像读取装置,清楚地发现装置处于哪种输送模式。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包括作为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和复印机的多功能设备的框图;
图2是主要示出图1的框图所示的多功能设备的机械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图2所示复印机的上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从文档托盘侧观看文档输送开口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5是图1和图2所示图像读取装置的操作说明图;
图6A、图6B、图6C和图6D是图像倾斜校正处理的处理内容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文档放置设置屏幕的示图;
图8是示出校正切换设置屏幕的示图;
图9是示出长文档设置按钮的示图;
图10是示出当在复印模式下按压开始按钮时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当在复印模式下按压开始按钮时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当图10所示的文档放置设置(步骤S01)为“自动”时代替图11所示的操作序列而执行的操作序列的第二实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图2所示复印机的上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上部的立体图;
图15是打开图像读取装置的开关盖以示出其内部的示图;
图16是示出实施中央引导和边角引导之间的切换的切换结构的第一实例的示图;
图17A、图17B、图17C和图17D是示出实施中央引导和边角引导之间的切换的切换结构的第二实例的示图;
图18是示出校正切换设置屏幕的示图;
图19是示出长文档设置按钮的示图;
图20是示出当按压图13所示开始按钮时包括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功能设备中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操作序列的第一实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21是示出当按压图13所示开始按钮时图像读取装置的操作序列的第二实例的流程图。
[参考标号的描述]
1   多功能设备
10  图像读取装置
11  文档托盘
20  图像形成装置
30  信号处理器
40  I/O接口
50  传真接口
60  控制器
61  用户界面
75  文档放置设置屏幕
80  校正切换设置屏幕
118 文档输送开口
119 设置传感器
611 开始按钮
612 设置按钮
613 触摸面板
12  文档弹出托盘
70  电路部
91  长文档设置按钮
117、117a、117b  引导件
110 开关盖
136 读取传感器
701a、701b  滑臂
702a、702b  齿条
710 小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包括作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和复印机的多功能设备的框图。
该多功能设备1设置有图像读取装置10和图像形成装置20。
在图像读取装置10中,读取文档上的图像,生成图像信号,并且图像信号被输入至稍后描述的信号处理器30并经受各种信号处理。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0中,记录有将被读取的图像的文档在经过读取位置的输送路径上被输送,并且当文档经过读取位置时,读取文档上的图像。该图像读取装置10对应于在本发明中提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稍后将描述细节。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20中,基于图像信号的图像被形成在纸张上,并且从该图像形成装置20中弹出已形成有图像的纸张P。虽然在本说明书中考虑了所谓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但该图像形成装置20不一定是电子照相的,而可以为喷墨式或其它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
如下所述,通过该图像形成装置20形成在纸张P上的图像不一定为通过在图像读取装置10处读取文档上的图像所获取的图像信号,而可以为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
该多功能设备1设置有信号处理器30。在该信号处理器30中,在图像读取装置10处获取的图像信号和外部输入的图像信号根据其模式经受各种信号处理。
此外,该多功能设备1设置有I/O接口40和传真接口50。
I/O接口40执行该多功能设备1与通常由计算机形成的图像编辑装置(未示出)之间的通信。经由信号处理器30,I/O接口40接收在图像读取装置10处获取的图像信号,并将其传输至图像编辑装置。在这种情况下,该多功能设备1执行作为扫描器的功能。此外,在I/O接口40处,接收从图像编辑装置传输的图像信号。在该I/O接口40处接收的图像信号经由信号处理器30被传输至图像形成装置20。在图像形成装置20处,基于所传输的图像信号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在这种情况下,该多功能设备1执行作为打印机的功能。
此外,传真接口50是连接至电话线并执行传真功能的模块。即,在传真传输模式下,在图像读取装置10处读取记录有用于传真传输的图像的文档并且生成图像信号,并且生成的图像信号经由信号处理器30和传真接口50发送到电话线到达接收器。此外,在传真传输模式下,在传真接口50处接收通过电话线传输的图像信号,并且经由信号处理器30将该图像信号输入至图像形成装置20。在图像形成装置20处,基于所输入图像信号的图像被打印到纸张上。
此外,该多功能设备1具有复印功能。在复印模式下,通过在图像读取装置10处读取文档所获取的图像信号经由信号处理器30被输入至图像形成装置20,并且在该图像形成装置20处,将基于所输入的图像信号的图像打印到纸张上。该复印功能对应于在本发明中提及的复印机的实例。
此外,该多功能设备1设置有控制器60。该控制器60包括用户界面61。根据来自用户界面61等的用户指令,该控制器60执行上述各种功能、模式切换控制等,即,该多功能设备1所需的所有控制。
信号处理器30、I/O接口40、传真接口50和控制器60可以设置在图像读取装置10的壳体中、可以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20的壳体中或者可以设置为在图像读取装置10的壳体和图像形成装置20的壳体之间分配。在本文描述的多功能设备1中,它们设置在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20的壳体中。然而,如图3所示,用户界面61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20的壳体的上表面上。
图2是主要示出图1的框图所示的多功能设备的机械结构的示意图。
在图2中,示出了同样在图1中示出的图像读取装置10和图像形成装置20的结构。图1所示的其他元件(信号处理器30、I/O接口40、传真接口50和控制器60)被表示为电路部70,并且统一示为一个块。然而,将参照图3单独描述用户界面61。图像读取装置10具有输送读取模式和静态读取模式作为读取文档上的图像的读取模式。
在输送读取模式下,以用户操作(图3所示开始按钮611的按压)作为触发,置于文档托盘11上的文档M在虚线所示的输送路径上一张接一张地被输送,并且经过读取位置SP。当经过该读取位置SP时,记录在文档上的图像被灯131照亮,并且经由组成读取光学系统的反射镜132、133和134以及透镜135将反射光导向读取传感器136并通过读取传感器136读取反射光以生成图像信号。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光接收装置13由通过反射镜132、133、134和透镜135组成的读取光学系统以及读取传感器136形成。经过读取位置SP的文档M被弹出到文档弹出托盘12上。稍后将描述执行该文档M的输送的输送器的细节。
此外,该图像读取装置10设置有透明玻璃14,其上放置有文档的一张纸。此外,该图像读取装置10设置有在垂直于图2的平面的方向上在背侧左右延伸的铰链,并且被构造为使得前侧被提升以打开透明玻璃14的顶部。
在静态读取模式下,其被提升,文档M的一张纸倒置在透明玻璃14上,并且文档被夹在透明玻璃14和文档弹出托盘12的下表面之间。当完成这些动作并且通过用户操作开始读取时,灯131以及反射镜132至134沿着透明玻璃14的下表面在箭头D的方向上移动,通过读取传感器136读取文档上的图像,并且生成图像信号。
接下来,将描述图像形成装置20的概述。
该图像形成装置20是通过所谓的电子照相方法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的类型的装置。
该图像形成装置20设置有图像形成单元21K、21C、21M和21Y,它们分别通过使用黑色(K)、青色(C)、品红色(M)和黄色(Y)的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图像。
以下,当不需要区分颜色时,省略表示颜色的指示K、C、M和Y,并且在说明书中仅引用数字的参考标号。
图像形成单元21均设置有在箭头B的方向上旋转的电子照相感光器22。感光器22均通过未示出的充电器来充电,并且接收来自曝光单元23的曝光照射使得在每个感光器22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未示出的显影单元用调色剂来显影该静电潜像,使得在每个感光器22上形成每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
此外,在图像形成单元21下方,设置有中间转印带24,该中间转印带24沿着感光器22的阵列布置并且围绕辊241伸展,从而在箭头A的方向循环移动。在与感光器22相对的位置中(中间转印带24设置在它们之间),布置有主转印辊25。
形成在感光器22上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被连续转印至中间转印带24上,从而通过主转印辊25的作用相互叠加。
图像形成单元21均设置有未示出的清洁器,其清洁感光器22已经过转印的区域,并且感光器22的表面通过清洁器来清洁。
此外,该图像形成装置20设置有二次转印辊26,并且在输送至该位置的纸张P上,转印被连续转印以在中间转印带24上相互叠加的调色剂图像。
在该图像形成装置20的下部,设置有容纳纸张的第一托盘27A和第二托盘27B。在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P上的过程中,从纸张托盘27A和27B的任一个中取出一张纸P,该纸张P通过输送辊271在箭头C的方向上输送,并且当经过二次转印辊26的位置时经受中间转印带24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进一步通过输送带272输送已经受调色剂图像转印的纸张P以经过固定单元28。该固定单元28设置有加热辊281和压力辊282,并且携带有未固定的调色剂图像的输送纸张P被夹在加热辊281和压力辊282之间以进行加热和加压,从而将纸张P上的未固定调色剂图像固定在纸张P上。打印有由固定调色剂图像形成的图像的纸张P通过弹出辊273被弹出到弹出托盘29上。
在通过二次转印辊26的作用将中间转印带24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纸张P上之后,中间转印带24的表面被清洁器242所清洁。
图3是示出图2所示复印机的上部的外观的立体图。
在该图中,示出了图像读取装置10以及图像形成装置20的上部的外观。
在该图3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10中,示出了同样在图2中示出的文档托盘11和文档弹出托盘12。此外,在该图中,还示出了引导件117,其引导输送的文档同时限制置于文档托盘11上的文档的宽度方向上位置。通过引导件117限制置于文档托盘11上的文档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并且一旦按压稍后描述的开始按钮611,在满足读取条件时,文档在引导件117的引导下从文档输送开口118一张接一张地被连续输送。稍后将描述文档读取条件。
如上所述,该图像读取装置10具有以下结构:以背侧作为转轴,提起图3所示的线n之上的部分,在提起情况下,将文档倒置于提起部分下方的透明玻璃14(参见图2)上,如图5所示再次关闭提起的上部,并且按压开始按钮611。然后,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0中,执行上述静态读取模式下的文档上图像的读取。
此外,在该图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20的上部上,示出了用户界面61(还参见图1)。
该图3所示的用户界面61具有上述开始按钮611、多个设置按钮612(包括数字键盘)以及也用作显示器的触摸面板613。
当按压开始按钮611时,开始图像读取装置10处的文档读取。此外,利用设置按钮612,设置复印的数量、传真传输时接收者的传真号等等。
此外,在触摸面板613上,根据其上显示的屏幕来进行各种设置。
图4是示出从文档托盘侧查看文档输送开口的情况的立体图。
在文档输送开口118的入口处,在文档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位置中提供设置传感器119。这些设置传感器119是当文档被置于文档托盘11上适合于文档输送的位置时被文档的前缘推动为向上落并且检测到它们已向上落的传感器。
当文档在没有任何大的倾斜的情况下以正确的姿势置于文档托盘11上的正确位置时,文档的前缘被这两个设置传感器119检测到。另一方面,当仅通过这两个设置传感器119中的一个设置传感器119检测到文档的前缘时,这表明文档以倾斜的姿势置于文档托盘11上,尽管这样也可以输送文档。此外,当这两个设置传感器119均没有检测到文档的前缘时,这表明没有文档被置于文档托盘11上或者没有在可输送文档的条件下放置文档。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这两个设置传感器119对文档前缘的检测状况来执行操作。稍后将描述细节。
图5是图1和图2所示图像读取装置的操作说明图。
置于文档托盘11上的文档M一张接一张地在经过读取位置SP的输送路径上被输送,并且被弹出到文档弹出托盘12上。
作为执行该文档M的输送的输送件,在图5中,示出了第一辊111、第二辊112、第三辊113、第四辊114、第五辊115和第六辊116。此外,作为检测在该输送路径上输送文档存在与否的传感器,示出了第一传感器121、第二传感器122、第三传感器123、第四传感器124、第五传感器125和第六传感器126。
该输送路径设置有校正文档M的倾斜的功能。然而,由于与没有使用文档倾斜校正功能的情况相比当使用文档倾斜校正功能时会引起较大的噪声,所以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0中,可以选择是否使用该文档倾斜校正功能。在该实例中,使用该文档倾斜校正功能的模式被称为第一校正模式,而不使用该文档倾斜校正功能的模式被称为第二校正模式。在该实例中,假设装置处于使用文档倾斜校正功能的第一校正模式下,将描述文档倾斜校正功能。
第一辊111是用于将置于文档托盘11上的文档M的多张纸中的一张纸送出到输送路径上的辊。在通过第一辊111送出的文档M的前缘到达第二辊112时,第二辊112还没有旋转而是静止的,随后送出的文档M的前缘抵接第二辊112而弯曲,从而当文档是在左右倾斜的状况下被送出时,校正了这种倾斜。此后,第二辊112也旋转以进一步输送文档M,并且该文档M进一步抵接第三辊113而再次弯曲,从而再次校正文档的倾斜。此后,文档M进一步通过第三辊113送出,并且在第二辊112和第三辊113之间仍然存在轻微弯曲的状态下输送文档M,从而文档M不会由于第二辊112和第三辊113之间的速度差异而被拉扯。由第三辊113输送的文档进一步通过第四辊114输送以经过读取位置SP。在该读取位置SP处,文档M在与透明玻璃板141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下被输送。已经过读取位置SP的文档M进一步通过第五辊115输送,并且通过第六辊116被弹出到文档弹出托盘12上。
在第一传感器121至第六传感器126处,检测送出的文档M通过布置有每个传感器的位置,从而调整辊开始旋转的定时和通过读取传感器136等开始读取的定时。关于读取传感器136开始读取的定时,当执行对图像信号的图像倾斜校正处理(稍后参照图6A至图6D进行描述)时,读取开始定时的调整尤其严格,并且与执行参照该图5描述的文档倾斜校正处理且没有对图像信号执行图像倾斜处理的情况相比,执行精确的定时调整。
这里,反射件137设置在经过读取位置SP的文档M的背侧上,即,设置在读取位置处的文档M夹在反射件137和灯131之间的位置。
当文档M经过读取位置SP时,从灯131发出的光照亮文档M,反射光入射到光接收装置13上并且被读取传感器136读取以生成图像信号。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光接收装置13设置有镜子132至134、透镜135以及读取传感器136。
灯131和第一镜132结合到第一托架13A中,以及第二镜133和第三镜134结合到第二托架13B中。
这里,在输送读取模式下,即,在文档M被置于文档托盘11上且文档M被第一辊111送出、输送并在读取位置SP处被读取的模式下,在第一托架13A和第二托架13B在图4和图5所示静态位置处静止的条件下,输送至读取位置SP的文档M被灯131照亮并且反射光被读取传感器136读取。另一方面,在静态读取模式下,文档倒置于透明玻璃14上,第一托架13A和第二托架13B在子扫描方向上(即,在箭头D的方向上)沿着透明玻璃14的下表面移动。此时,第二托架13B以第一托架13A的移动速度的1/2速度移动。从而,在置于透明玻璃14上的文档处反射的反射光到透镜135的光学路径长度保持不变,使得文档上的图像在读取传感器136上正确地成像。
接下来,将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二校正模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第二校正模式执行图像倾斜校正处理。该图像倾斜校正处理是这样的处理:其中,基于通过文档读取获取的图像信号,计算由图像信号表示的图像的倾斜量并且基于计算的倾斜量,生成表示倾斜校正后的图像的新图像信号。
通过在图像读取装置10处读取文档获取的图像信号包括文档本身与文档外的背景(反射件137)之间的边界线,即,除记录在文档上的图像之外的关于文档的端部边缘的信息。在该实例中,首先,基于包括在输入的图像信号中的文档端部边缘的信息来检测文档在输送方向上的前端边缘。当检测到前端边缘时,则计算文档的倾斜量。此外,当计算出文档的倾斜量时,则校正由图像信号表示的图像的倾斜以生成表示倾斜校正后的图像的新图像信号。
图6A至图6D是图像倾斜校正处理的处理内容的说明图。
在该实例中,首先,通过霍夫变换计算表示文档的前端边缘的直线和直线的倾斜角。然后,通过包括在仿射变换中的旋转处理将文档上的图像旋转对应于图像信号上的倾斜量的量以生成表示没有倾斜的图像的新图像信号。
霍夫变换和仿射变换是公知的计算方法,本文仅描述其大概。
图6A至图6C是霍夫变换的说明图。
如上所述,在经过读取位置的输送路径上输送文档,在文档经过读取位置时,读取文档上的图像并生成图像信号。该图像信号包括关于文档本身的端部边缘的信息。
图6A中的水平轴x表示文档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垂直轴y表示文档输送方向。
图6A所示的直线L是表示作为图像信号获取的文档的前端边缘的直线。然而,该直线仍然是未知的,并且在该实例中,假设从获取的图像信号中提取出认为是在文档的前端边缘上存在的点a至f。尽管在这些点a至f中,表示文档的前端边缘的直线L上的点(在该实例中为a至e)的数量较大,但是也存在错误的点(在本说明书中由点f表示)。
当从原点o到直线垂直向下画的长度为r且倾斜为θ,则直线被表示为:
r=xcosθ+ysinθ…(1)
并且当如图6A所示确定
r=r0,θ=θ0…(2)
时,明确地确定图6A所示的直线L。
霍夫变换是获取(r,θ)=(r00)的计算方法。
图6B是示出仅取图6A中的一个点b且经过点b的各条直线(在该实例中由五条直线L1至L5表示)的示图。
从原点O到直线L1至L5画垂直线,并且垂直线的长度被标示为ri且角度被标示为θi(i=1,…,5)。在图6B中,针对两条直线L3和L4示出了长度r3和r4以及角度θ3和θ4
图6C是表示由长度r(水平轴)和角度θ(垂直轴)形成的霍夫空间的示图。
当绘制相对于经过图6B所示点b的多条直线的垂直线的长度r和角度θ时,得到图6C中示为示图b的正弦曲线。该示图b的曲线表示经过点b的直线。
当针对所有点a-f以及针对图6A所示点b类似地得到由垂直的长度r和角度θ形成的示图时,得到图6C所示的示图a至f。
这里,正确地位于文档前端边缘上的点(在该实例中为点a至e)经过图6C所示霍夫空间中的点(r0,θ0);相反,表示经过错误点(在该实例中为点f)的直线的示图f是不经过点(r0,θ0)的曲线。
如上所述,在图像信号上,以较大的数量提取被认为是在文档的前端边缘上的点的点,以较大的数量计算图6C中的示图,并且找到该较大数量的示图汇聚到一个点的点,从而可以获得识别图6A所示直线L的(r0,θ0)。
在该实例中,基于图像信号,通过上述霍夫变换识别表示文档的前端边缘的直线L。
在图6D中也示出了表示文档的前端边缘的直线L。
在该阶段,已经通过上面参照图6A至图6C描述的霍夫变换明确地确定了该直线L。即,已经确定了角度θ0
在该实例中,使用该角度θ0,通过以下等式计算直线L的倾斜角τ0,即文档的倾斜量:
τ0=90°-θ0…(3)
此外,执行通过旋转直线L计算没有倾斜的直线L'的处理。
即,当直线L上的点(在该实例中为点b)的坐标为(x,y)时,通过将点b旋转角度τ0获取的新坐标(x',y')为:
x'=xcosτ0-ysinτ0
y'=xsinτ0+ycosτ0…(4)
在该实例中,根据上述等式(4)变换组成由图像信号所表示的图像的所有像素的坐标。如此,表示通过在倾斜条件下读取文档获取信号的倾斜图像的图像信号被转换为表示在没有文档倾斜的条件下读取的图像的新图像信号。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操作模式可选的执行上述参照图5描述的图像倾斜校正处理和文档倾斜校正操作。
接下来,将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图像读取操作。
在该实例中,将给出通过图像读取装置10读取文档且通过图像形成装置20形成基于读取而获取的图像信号的复印图像的复印模式的描述。
图7是示出文档放置设置屏幕的示图。
该文档放置设置屏幕75是在用户对用户界面61进行初始设置操作时包括在用户界面61(参见图3)中的触摸面板613上显示的屏幕。
在该文档放置设置屏幕75上,对齐排列了按钮“自动”、“简单”和“小心”。此外,其上还显示了“设置”按钮和“取消”按钮。在该实例中,稍后将给出“自动”的描述,首先将描述“简单”和“小心”的按钮。
如参照图4所描述的,在文档输送开口118的入口处,在文档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位置中设置有设置传感器119。在上述输送读取模式下,在文档置于文档托盘11(参见图3)的情况下按压开始按钮611,从文档输送开口118输送文档,并且在图5所示的读取位置SP处读取文档上的图像。
图7所示的文档放置设置屏幕75上的“简单”是当按压开始按钮611时在两个设置传感器119中的任一个设置传感器119开启(检测到文档的前缘)的情况下设置文档输送和读取的开始的按钮。此外,“小心”是当按压开始按钮611时仅当两个设置传感器119均开启时设置文档输送和读取的开始的按钮。此外,“自动”是当按压开始按钮611时根据参照图8描述的条件设置在开始或不开始文档输送和读取之间切换的模式的按钮。可选地,尽管根据参照图9描述的条件,如果两个设置传感器119中的一个开启则通过按压开始按钮611来开始文档输送和读取,但根据设置传感器119中的仅一个开启或者两个设置传感器均开启来切换校正模式。将在图8的描述中提供细节。
当按压了图7所示文档放置设置屏幕75中的按钮“自动”、“简单”和“小心”中的任一个并且进一步按压了“设置”按钮时,根据按压的按钮来设置“自动”、“简单”和“小心”中的任一个,并且该文档放置设置屏幕75从触摸面板613中消失。当按压“取消”按钮时,该文档放置设置屏幕75从触摸面板613中消失而不进行任何新的设置。然而,“设置”在这里是指“存储”到图2所示电路部70中设置的存储部中。分别执行基于存储内容的操作的准备。稍后将描述细节。
图8是示出校正切换设置屏幕的示图。与文档放置设置屏幕75类似,该校正切换设置屏幕80是在用户进行初始设置操作时显示在触摸面板613上的屏幕。
在该校正切换设置屏幕80上,对齐排列了按钮“自动”、“文档校正”和“图像校正”。此外,在该屏幕上,还显示有“设置”按钮和“取消”按钮。在该实例中,稍后将给出“自动”的描述,并且首先描述“文档校正”和“图像校正”。“文档校正”是设置第一校正模式以校正输送文档的倾斜的按钮(已参照图5描述了该模式)。此外,“图像校正”是设置第二校正模式以基于通过文档读取获取的图像信号校正图像的倾斜的按钮(已参照图6A至图6D描述了该模式)。“自动”是根据稍后描述的条件设置第一校正模式和第二校正模式之间的自动切换的按钮。
当在图8所示的校正切换设置屏幕80上按压“自动”、“文档校正”和“图像校正”的按钮并且进一步按压“设置”按钮时,根据按压的按钮来设置“自动”、“文档校正”和“图像校正”中的任一个,并且该校正切换设置屏幕80从触摸面板613中消失。当按压“取消”按钮时,该校正切换设置屏幕80从触摸面板613中消失而不进行任何新的设置。然而,与图7所示文档放置设置屏幕75的操作进行的设置类似,“设置”在这里也表示“存储”。
这里。图7和图8所示文档放置和校正切换的设置是初始设置,并且一旦设置,它们在下一次重新设置前都是有效的,即使任务被重复任意次数。
图9是示出长文档设置按钮的示图。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不小于预定长度(例如,440mm)的文档被放置在文档托盘11上并读取该文档时,进行长模式的设置。通过按压图9所示的长文档设置按钮91来进行长模式设置,其中按钮91显示在触摸面板613上。不同于图7和图8所示的文档放置和校正切换的设置,在读取之前的每个读取任务中进行该长模式设置。当完成任务的文档读取时,取消长模式的设置以返回到读取比长文档短的正常尺寸文档的模式。
虽然在该实例中,描述了为了长模式的设置,按压显示在触摸面板613上的图9所示长文档设置按钮91,但长文档设置按钮可以设置为图3所示用户界面61上的设置按钮612中的一个。可选地,可以设置检测长文档被置于文档托盘11上的传感器从而为用户省去进行设置的麻烦。
此外,在使该多功能设备1执行读取文档并形成复印图像的复印操作的过程中,在执行任务之前,在每个任务中通过图3所示设置按钮612来设置复印数量(每个文档形成复印图像的数量)。
图10和图11是示出当在复印模式下按压开始按钮时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
当文档被置于文档托盘11上且按压图3所示开始按钮611时,开始图10所示操作序列的执行。在该实例中,首先确定文档放置设置(参见图7)是否为“自动”(步骤S01)。当文档放置设置为“自动”时,处理前进到图11所示的操作序列。稍后将描述图11。当文档放置设置不是“自动”时,即,当其为“简单”或“小心”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02。在该步骤S02中,确定两个设置传感器119(参见图4)中的一个或两个是否开启。在为零的情况下,即在两个设置传感器119均没有检测到文档时,在不执行文档输送和读取的操作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在尽管按压了开始按钮611但没有执行文档输送和读取时,可以在触摸面板613上指示发生错误。
当两个设置传感器119中的任一个设置传感器开启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03。在该步骤S03中,确定文档放置设置(参见图7)为“简单”还是“小心”。当在步骤S03中确定文档放置设置为“简单”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04,并且确定此时要读取的文档是否为长文档。在该实例中,当两个设置传感器119中仅有一个开启时(步骤S02),即使文档放置设置为“简单”(步骤S03),对于长文档来说按压开始按钮611也是无效的,并且不开始文档输送和读取。如上所述,“简单”表示如果两个设置传感器119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传感器开启则执行文档输送和读取。然而,在长文档的情况下,如果长文档以倾斜姿势放置在文档托盘11上并且在保持倾斜姿势的情况下被输送和读取,则会发生不能充分校正倾斜的情况。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即使设置了“简单”,当两个设置传感器119中只有一个设置传感器开启时,对于长文档来说也禁止输送和读取。
当在步骤S04中确定当前任务不是长文档时,则确定当前任务的复印数量是多还是少。在该实例中,当复印数量不小于预定数量时,不执行文档输送和读取。这表示当两个设置传感器119中只有一个设置传感器开启时(步骤S02)文档被倾斜地放置在文档托盘11上。如果在保持该姿势的情况下执行文档输送和读取,则当文档的倾斜程度较大时,例如可能形成图像部分丢失的复印图像。尽管用户要对这种复印图像的发生负责,因为是用户设置了“简单”,但不期望发生大量的缺陷图像。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复印数不小于预定阈值数量时,即使设置了“简单”(步骤S03),在两个设置传感器119中只有一个设置传感器开启的条件下(步骤S02)禁止文档输送和读取。
当在步骤S05中确定复印数量小于阈值数量时,确定校正切换设置(参见图8)为“自动”、“文档校正”和“图像校正”中的哪一个(步骤S06)。如上所述,“文档校正”表示校正被输送的文档的倾斜的第一校正模式,“图像校正”表示基于通过文档读取获取的图像信号校正图像倾斜的第二校正模式。因此,在该实例中,根据校正切换设置为“文档校正”还是“图像校正”来设置第一校正模式或第二校正模式(步骤S07和S08),并且开始文档输送和读取。“设置”这里是指根据校正模式的操作的具体准备。这里,当校正切换设置为“自动”时,设置“文档校正”,即与第二校正模式相比在文档输送时噪声较大的第一校正模式。这是因为如果在文档倾斜的情况下执行读取,则可能获得图像边角丢失的复印图像,这增加了不能基于图像信号校正图像倾斜或者即使校正了倾斜仍获得部分丢失的图像的可能性。
在设置“文档校正”或“图像校正”之后,执行文档输送和读取(步骤S09)。在该实例中,对于一个任务,在保持设置校正模式的情况下,连续执行输送和读取直至该任务文档的最后一页。
当在步骤S02中确定两个设置传感器119均检测到文档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0。在步骤S10中,如步骤S06,确定校正切换设置(参见图8)为“自动”、“文档校正”和“图像校正”中的哪一个。当确定为“文档校正”或“图像校正”时,分别设置第一校正模式或第二校正模式(步骤S11和S12)。然而,在该步骤中,不同于步骤S06,当校正切换设置为“自动”时,设置“图像校正”,即第二校正模式。在该实例中,在步骤S02中确定两个设置传感器119均检测到文档。即,文档以没有大的倾斜的基本正确的姿势置于文档托盘11上。因此,当校正切换设置为“自动”时,选择与第一校正模式相比在文档输送时噪声较小的第二校正模式。在步骤S11和S12中设置校正模式之后,处理前进到步骤S09,并且执行文档输送和读取。
接下来,将描述在步骤S01中确定文档放置设置(参见图7)为“自动”时的操作序列的第一实例(图11)。
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01的确定之后,确定校正切换设置(参见图8)为“自动”、“文档校正”和“图像校正”中的哪一个(步骤S20)。
当确定校正切换设置为“自动”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31。在步骤S31中,确定两个设置传感器119中开启的设置传感器的数量。当两个设置传感器119均关闭时,结束该操作序列。即,按压开始按钮611是无效的。当两个设置传感器119中只有一个设置传感器开启时,则确定文档是否为长文档(步骤S32)以及复印数量是否不小于阈值数量(步骤S33)。在该实例中,由于只有一个设置传感器119开启,所以当文档为长文档(步骤S32)以及当复印数量较多(步骤S33)时,禁止文档输送和读取。当文档不是长文档并且复印数量较少时,选择“文档校正”,即第一校正模式(步骤S34),并且开始文档输送和读取(步骤S35)。
当在步骤S31中确定两个设置传感器119均开启时,包括长文档的情况和复印数量较多的情况,选择“图像校正”,即第二校正模式(步骤S36),并执行文档输送和读取。
当文档放置设置为“自动”(步骤S01)且校正切换设置为“文档校正”时,如果两个设置传感器119中的至少一个开启(步骤S41),则排除长文档的情况(步骤S42)和复印数量较多的情况(步骤S43),选择“文档校正”,即第一校正该模式(步骤S44),并执行文档输送和读取(步骤S45)。当在步骤S41中确定两个设置传感器119均开启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44而不论文档是否为长文档以及复印数量是否较多,并且选择“文档校正”,即第一校正模式,关于任务的文档被一张接一张地输送和读取(步骤S45)。
当文档放置设置为“自动”(步骤S01)且校正切换设置为“图像校正”(步骤S20)时,仅在两个设置传感器119均开启的情况下(步骤S51),按压开始按钮611才是有效的。在该实例中,不管文档是否为长文档以及复印数量是否较多,选择“图像校正”,即第二校正模式(步骤S52),并且执行文档输送和读取(步骤S53)。
图12是示出当图10所示文档放置设置(步骤S01)为“自动”时代替图11所示的操作序列执行的操作序列的第二实例的流程图。与图11所示第一实例的操作序列的步骤相同的步骤通过与分配给图11的各步骤参考标号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并且省略它们的描述。
当校正切换设置(步骤S20)为“自动”时的操作序列(步骤S31至36)与图11中的相同,因此省略其描述。
当校正切换设置(步骤S20)为“文档校正”时,省略图11所示的关于文档是否为长文档的确定步骤(步骤S42)以及关于复印数量是否较多的确定步骤(步骤S43)。即,在图该12所示第二实例的情况下,当校正切换设置(步骤S20)为“文档校正”时,即使只有一个设置传感器119开启,开始按钮611的按压也是有效的而不管文档是否为长文档以及复印数量是否较多,选择“文档校正”,即第一校正模式(步骤S44),并且执行文档输送和读取(步骤S45)。如上所述,第一校正模式为其中文档的倾斜被物理校正以将文档返回到正确姿势的模式,并且尽管与第二校正模式相比在输送时的噪声较大,但与第二校正模式相比可以进行更大倾斜的校正。因此,在该第二实例中,当校正切换设置(步骤S20)为“文档校正”时,即使只有一个设置传感器开启,开始按钮611的按压也是有效的而不管文档是否为长文档以及复印数量是否较多。
当校正切换设置(步骤S20)为“图像校正”时,与图11的情况相比,添加了确定文档是否为长文档的步骤(步骤S54)以及确定复印数量是否较多的步骤(步骤S55)。
如上所述,“图像校正”,即第二校正模式,与第一校正模式相比不能处理较大的倾斜。因此,在该实例中,在大尺寸文档的情况下以及当复印数量较多时,在只有一个设置传感器119开启的情况下按压开始按钮是无效的。
虽然上面描述了使用图像读取装置10和图像形成装置20两者的复印模式,但本发明还能够处理不使用图像形成装置20而仅使用图像读取装置10的传真传输模式和扫描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省略了图10至图12中确定复印数量是多还是少的步骤(步骤S05、S33、S43和S55)。可选地,可以采用与复印数量无关,并且即使在复印模式下也省略关于复印数量是多还是少的确定步骤的操作序列。
此外,虽然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存在长文档读取模式的实例,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不执行长文档读取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不管文档是否为长文档的图像读取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省略图9中长模式的设置以及图10至图12中关于文档是否为长文档的确定步骤(步骤S04、S32、S42和S54)。
此外,虽然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包括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实例和本发明的复印机的实例的多功能设备,但本发明还适用于单功能图像读取装置或复印机。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关的图1和图2的描述也适用于本示例性实施例。这里省略描述。
图13是示出图2所示复印机的上部的外观的立体图。
在该图中,示出了图像读取装置10和图像形成装置20的上部的外观。
在图13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10中,示出了也在图2中示出的文档托盘11和文档弹出托盘12。此外,在该图中,还示出了引导件117,其引导输送的文档同时在置于文档托盘11上的文档的宽度方向上限制位置。置于文档托盘11上的文档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被引导件117所限制,并且当按压稍后描述的开始按钮611时,文档在被引导件117所引导的同时从文档输送开口118一张接一张地被连续输送。该文档输送开口118的上部被开关盖110所覆盖,在发生文档卡住时打开该开关盖110。
如上所述,该图像读取装置10具有以下结构:以背侧作为转轴,提起图13所示线n之上的部分,在提起的状况下文档倒置于提起部分下方的透明玻璃14(参见图2)上,如图13所示再次关闭提起的上部,并且按压开始按钮611。然后,在该图像读取装置10中,执行上述静态读取模式下的文档上图像的读取。
此外,在该图1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20的上部上,示出了用户界面61(还参见图1)。
图13所示的用户界面61具有上述开始按钮611、多个设置按钮612(包括数字键盘)以及也用作显示器的触摸面板613。
当按压开始按钮611时,开始图像读取装置10处的文档读取。此外,利用设置按钮612,设置复印的数量、传真传输时接收者的传真号等等。此外,在触摸面板613上,根据其上显示的屏幕来进行各种设置。
图5是图1和图2所示图像读取装置的操作说明图。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关的图5的描述也适用于本示例性实施例。这里省略其描述。
图6A至图6D是图像倾斜校正处理的处理内容的示意图。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关的图6A至图6D的描述也适用于本示例性实施例。这里省略其描述。
图14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上部的立体图。
如参照图13所描述的,该图像读取装置10设置有文档托盘11和文档弹出托盘12。置于文档托盘11上的文档从文档输送开口118输送,如上所述地读取文档上的图像,并且文档被弹出到文档弹出托盘12上。
此外,文档托盘11设置有一对引导件117。这一对引导件117在沿着宽度方向的相对方向上可移动,并且在宽度方向上从两侧夹住置于文档托盘11上的文档并将文档推向宽度方向上的近似中心。在输送文档的过程中,它们从两侧支持文档来引导文档的输送。稍后将详细描述这一对引导件117。
在文档输送开口118上方,设置有当发生文档卡住时打开的开关盖110。该开关盖110设置有把手110a,手指放在把手上来提起该把手110a,从而可以打开该开关盖110。
此外,该图像读取装置10设置有沿着文档托盘11的后侧的侧边缘突出的引导壁130。在该引导壁130上,形成凹部131。当在宽度方向上将一对引导件117打开到最大时,该对引导件117的后侧上的第一引导件117a进入该凹部。第一引导件117a和位于前侧的第二引导件117b动作,使得当其中一个引导件通过手滑动时,另一个也滑动以在文档托盘11的宽度方向上与中心等距,从而在宽度方向上将文档推向中心。在该实例中,这被称为“中心引导”。这里,当后侧的第一引导件117a滑动直到其进入引导壁130的凹部131,可以在第一引导件117a位于凹部中的情况下仅滑动前侧的第二引导件117b。此时,文档托盘11上的文档被推到文档托盘11上接近后侧的位置同时夹置在后侧的引导壁130与前侧的第二引导件117b之间。在该实例中,这被称为“边角引导”。
图15是打开图像读取装置的开关盖以示出其内部的示图。
在文档输送开口118的背侧上直接设置第一辊111和第一传感器121(也参见图5)。第一辊111是首先将置于文档托盘11上的文档一张接一张地送入的辊。此外,第一传感器121是被第一辊111送入的文档的前缘推动而落下并检测到落下的传感器。通过第一传感器121,检测到文档被第一辊111送入。
在第一辊111和第一传感器121的背侧设置有第二辊112,并且进一步在其背侧设置有第二传感器122。如参照图5所描述的,第二辊112是用于校正由第一辊111送入的文档的倾斜并进一步送入文档的辊。此外,类似于第一传感器121,第二传感器122是被文档的前缘推动而落下并检测到落下的传感器,并且在文档的宽度方向上以两个或以上的数量对齐排列。这些第二传感器122是不仅检测文档已通过第二辊112输送而且还根据第二传感器122中的哪个传感器进行检测来检测输送的文档的宽度的传感器。
图16是示出实施中心引导和边角引导之间的切换的切换结构的第一实例的示图。
从一对引导件117的背侧(图16中的左侧)上的第一引导件117a,第一滑动臂701a朝向前侧(图16中的右侧)上的第二引导件117b延伸。第一滑动臂701a设置有第一齿条702a。该第一滑动臂701a是辅助第一引导件117a的滑动的构件,并且与第一引导件117a一起滑动。
此外,从第二引导件117b,第二滑动臂701b类似地朝向第一引导件117a延伸。该第二滑动臂701b也设置有第二齿条702b。该第二滑动臂701b是引导第二引导件117b的滑动的构件,并且固定至第二引导件117b以与第二引导件117b一起滑动。在这些第一滑动臂701a和第二滑动臂701b之间,设置有小齿轮710。利用该小齿轮710,分别设置在第一滑动臂701a和第二滑动臂701b上的第一齿条702a和第二齿条702b啮合。然而,第一齿条702a短于第二齿条702b,并且当第一引导件117a与第二引导件117b之间的距离增加到最大直到第一引导件117a进入引导壁130的凹部131时,如图15所示,第一齿条702a与小齿轮710分离同时第二齿条702b保持与小齿轮710的啮合。在第一齿条702a与小齿轮710分离的该情况下,即在第一引导件117a位于引导壁130的凹部131中的情况下,可以仅滑动第二引导件117b。当在第一引导件117a位于引导壁130的凹部131中的情况下第二引导件117b延伸以处于最大前侧(图16中的右侧)且第一引导件117a随后滑动以被推出凹部131时,第一齿条701a与小齿轮710啮合,使得发生第一引导件117a和第二引导件117b在它们相互接近和相互分离的方向上移动的状况。
在该实例中,设置有如下部件:第一限制传感器703a,其检测第一引导件117a位于引导壁130的凹部131中;以及第二限制传感器703b,其检测第二引导件117b位于最大前侧。当第一限制传感器703a处于表示第一引导件117a位于凹部131中的ON状态且第二限制传感器703b处于表示第二引导件117b不位于最大前侧的OFF状态时,认为该图像读取装置10处于上述“边角引导”状态。另一方面,当第一引导件117a和第二引导件117b均处于OFF状态时,认为图像读取装置10处于上述“中心引导”状态。
即使在第二引导件117b不位于移动到最大前侧的位置的状况(第二限制开关703b开启的状况)下,当第一引导件117a被推出凹部131时,第一引导件117a侧的齿条702a与小齿轮710啮合。当发生这种状况时,文档被限制在既不是“边角引导”也是不“中心引导”的中间位置。在图16所示的第一实例中,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当第二限制开关703b位于OFF状态时,提供第一限制开关703a变为关闭的警告,并且提示再次从第二限制开关703b开启的状态(第二引导件117b打开到最大的状态)执行操作。
图17A至图17D是示出实施中心引导和边角引导之间的切换的切换结构的第二实例的示图。
在该第二实例中,第一引导件117a可附接至第一滑动臂701a且可与第一滑动臂701a分离。图17A至图17D是连续示出从附接状态(图17A)至分离状态(图17D)的附接和分离机制的操作的示意图。
第一滑动臂701a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引导件117a的固定器705a。在该固定器705a上,形成其中插入有第一引导件117a的插入部127a的固定孔704a。如图17A所示,通过第一引导件117a的插入部127a插入固定孔704a,第一引导件117a被固定至第一滑动臂701a。此外,第一引导件117a设置有钩部137a。该钩部137a钩挂在处于图17A所示固定状态下的第一滑动臂701a上设置的啮合凸起706a上,并且这样防止了第一引导件117a脱落。
此外,在组成图像读取装置的部分壳体的引导壁130(参见图14和图15)的在文档托盘11下方延伸的部分处,设置朝向钩部137a突出的凸起132。
这里,在如图17A所示的第一引导件117a固定至第一滑动臂701a的状态下,第一引导件117a朝向引导壁130(也参见图14)在箭头y的方向上滑动。然后,如图17B所示,钩部137a抵接凸起132,进一步,如图17C所示,钩部137a被凸起132推到弯曲,使得钩部137a脱离啮合凸起706a。当第一引导件117a在保持该状态的情况下被提升时,如图17D所示,第一引导件117a脱离第一滑动臂701a。
为了将第一引导件117a附接至第一滑动臂701a,第一滑动臂701a移动到不干扰引导壁130的凸起132的位置,并且第一引导件117a从图17D的状态降低。然后,第一引导件117a的插入部127a进入第一滑动臂701a的固定孔704a,并且钩部137a覆盖啮合凸起706a同时干扰啮合凸起706a至弯曲并且以图17A所示的状态附接。
在该第二实例中,也可以通过提供附接和卸除第一引导件117a的机制来进行“中心引导”和“边角引导”之间的切换。
第一引导件117a与第一滑动臂701a的附接和脱离,即,“中心引导”和“边角引导”之间的切换通过检测附接和脱离的开关(未示出)来传输至该图像读取装置10。
现在,将描述“中心引导”和“边角引导”之间的优势差异。
在“中心引导”中,置于文档托盘11上的文档通过一对引导件117(参见图13和图14)被放置在接近文档托盘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的位置,被引导件117引导的同时输送并被读取。由于这些引导件117与引导壁130(参见图14)相比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较短且在宽度方向上可移动,所以与通过引导壁130引导的情况相比文档易于倾斜。如果文档在倾斜的同时被输送,则存在部分地位于读取传感器136(参见图5)的文档读取宽度外部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图像没有被读取并且得到部分丢失的图像。相反,在“滑动引导”的情况下,容易稳定文档的姿势,并且文档在倾斜的同时被输送的可能性较低。然而,在“滑动引导”的情况下,文档的一个侧边缘在整体输送期间连续的构件上滑动以及在引导壁130上滑动,在文档上施加应力,引起较多的纸粉,纸粉易于累积在装置中,由于容易出现纸粉而影响读取和图像丢失。
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基本上在正常尺寸文档的情况下使用“中心引导”。在长文档的情况下,如果存在倾斜,即使倾斜较小,也会在前缘和后缘之间发生大的横向偏移;因此,切换到“边角引导”。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中心引导”和“边角引导”分别对应于在本发明中提及的“第一输送模式”和“第二输送模式”。
接下来,将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图像读取操作。
图18是示出校正切换设置屏幕的示图。该校正切换设置屏幕80是在用户进行初始设置操作时显示在触摸面板613(参见图13)上的屏幕。
在该校正切换设置屏幕80上,对齐排列有按钮“自动”、“文档校正”和“图像校正”。此外,在该屏幕上,还显示了“设置”按钮和“取消”按钮。在该实例中,稍后将给出“自动”的描述,首先将描述“文档校正”和“图像校正”。“文档校正”是设置用于校正输送的文档的倾斜的第一校正模式(该模式已经参照图5进行了描述)的按钮。此外,“图像校正”是设置基于通过文档读取获取的图像信号校正图像的倾斜的第二校正模式(该模式已经参照图6A至图6D进行了描述)的按钮。“自动”是根据稍后描述的条件设置第一校正模式和第二校正模式之间的自动切换的按钮。
当在该图18所示的校正切换设置屏幕80上按压“自动”、“文档校正”和“图像校正”中的按钮并进一步按压“设置”按钮时,根据所按压的按钮,设置“自动”、“文档校正”和“图像校正”中的任一个,并且该校正切换设置屏幕80从触摸面板613中消失。当按压“取消”按钮时,该校正切换设置屏幕80从触摸面板613中消失而不进行任何新的设置。然而,“设置”在这里也表示“存储”在图2所示电路部70中设置的存储部(未示出)中。分别执行基于存储内容的实际操作的准备。稍后将描述细节。
这里,对图18中所示的校正切换设置屏幕80的设置是初始装置,并且一旦进行了设置,其下一次重新设置之前均有效,即使任务被重复次数。
图19是示出长文档设置按钮的示图。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在输送方向上的长度不小于预定长度(例如,440mm)的文档被置于文档托盘11上且读取文档时,进行长模式的设置。该长模式设置通过按压图19所示的长文档设置按钮91来进行,其中按钮91显示在触摸面板613上。不同于图18所示的校正切换设置,在读取之前的每个读取任务中进行该长模式设置。当完成任务的文档读取时,取消长模式的设置以返回到读取短于长文档的正常尺寸文档的模式。
虽然在该实例中描述了为了进行长模式的设置,按压显示在触摸面板613上的图19所示的长文档设置按钮91,但长文档设置按钮可设置为图13所示用户界面61上的设置按钮612中的一个。可选地,可以设置检测长文档被置于文档托盘11上的传感器以省去用户进行设置的麻烦。
图20是示出当按压图13所示开始按钮时包括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功能设备中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操作序列的第一实例的流程图。
在该实例中,首先,一页或多页文档被置于文档托盘11上。然后,当放置的文档为长文档时,按压图19所示的长文档设置按钮91。然后,当按压图13所示的开始按钮611时,执行根据图20所示操作序列的操作。
在该实例中,作为初始设置,已经在图18所示的校正切换设置屏幕80上设置了“自动”、“文档校正”和“图像校正”中的一个。
当开始执行根据图20所示操作序列的操作时,首先执行当前任务是否为长文档(参见图19)的确定(步骤S11)。
当确定任务不是长文档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2,并且确定校正切换(参见图18)被设置为“自动”、“文档校正”和“图像校正”中的哪一个(步骤S12)。这里,如上所述,校正切换设置屏幕80上的“设置”表示通过用户操作存储到设置中。当设置(存储)了“文档校正”时,执行根据第一校正模式的“文档校正”的操作的设置以校正文档的倾斜(该模式已经参照图5进行了描述)(步骤S13),而当在步骤S12中确定设置了“图像校正”时,执行根据第二校正模式的“图像校正”的操作的设置以基于通过读取获取的图像信号校正图像的倾斜(该模式已经参照图6A至图6D进行了描述)(步骤S14)。此外,当在步骤S12中确定设置了“自动”时,由于在这种情况下文档不是长文档(步骤S11),所以设置“图像校正”。步骤S13中的“文档校正”的设置或步骤S14中的“图像校正”的设置表示实际校正操作的具体准备。
当执行步骤S13中的“文档校正”的设置或步骤S14中的“图像校正”的设置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5,并确定第一引导件117a(参见图13和图14)是否处于“中心引导”状态(步骤S15)。当其不处于“中心引导”状态时,在触摸面板613(参见图13)上设置提示变为“中心引导”的消息,并且结束该操作序列。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文档不是长文档时,在“文档校正”和“图像校正”的任一种情况中选择“中心引导”。
当在步骤S15中确定第一引导件117a处于“中心引导”状态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7,并且一张接一张地重复文档输送和读取直到完成当前任务(步骤S18),同时执行设置的“文档校正”或“图像校正”。
当在步骤S11中确定当前任务是长文档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21,其中也确定校正切换(参见图18)被设置为“自动”、“文档校正”和“图像校正”中的哪一个。当设置(存储)了“文档校正”时,执行根据第一校正模式的“文档校正”的操作的设置以校正文档的倾斜(该模式已经参照图5进行了描述)(步骤S22)。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1中确定设置(存储)了“图像校正”时,执行根据第二校正模式的“图像校正”的操作的设置以基于图像信号校正图像的倾斜(该模式已经参照图6A至图6D进行了描述)。由于在这种情况下文档为长文档,所以在“自动”的情况下,处理前进到“文档校正”(步骤S22)。这里,如步骤S13和S14的情况,步骤S22中的“文档校正”的设置或者步骤S23中的“图像校正”的设置表示用于实际校正操作的具体准备。
当执行步骤S22中的“文档校正”的设置或步骤S23中的“图像校正”的设置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24,确定引导件117(参见图13和图14)是否处于“边角引导”状态(步骤S24)。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文档为长文档时,在“文档校正”和“图像校正”的任一种情况下均选择“边角引导”。当引导件117不处于“边角引导”状态时,在触摸面板613(参见图13)上设置提示变为“边角引导”的消息(步骤S25),并且结束该操作序列。当在步骤S24中确定引导件117处于“边角引导”状态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7,并且一张接一张地重复文档输送和读取直到完成当前任务(步骤S18),同时执行设置的“文档校正”或“图像校正”。
图21是示出当按压图13所示开始按钮时图像读取装置的操作序列的第二实例的流程图。这里将描述与图20所示第一实例的区别。
在该实例中也通过初始设置来进行校正切换设置(参见图18),并且设置当前任务是否为长文档(参见图19)。当之后按压开始按钮611时,代替图20所示的操作序列而执行图21所示的操作序列。
图21所示第二实例的操作序列与图20所示第一实例的操作序列的区别仅为以下一个:在图20所示第一实例的操作序列的情况下,在长文档的情况下(步骤S11),即使当设置了“文档校正”(步骤S22)时,也会如设置“图像校正”的情况(步骤S24)一样要求边角引导。相反,在图21所示第二实例的操作序列中,即使在长文档的情况下(步骤S11),当设置了“文档校正”时(步骤S22),执行文档输送和读取而不管是“边角引导”还是“中心引导”(步骤S17和S18)。即,在该第二实例中,由于即使在长文档的情况下也通过“文档校正”来校正文档的姿势,所以即使在“中心引导”的情况下也执行文档输送和读取。
虽然在该实例中描述了图像读取装置10的操作序列,但该操作序列不探究通过图像读取装置10读取所获得的图像信号的传输目的地,而是图像信号可以被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20使其用于复印图像形成。可选地,图像信号可以通过传真接口50(参见图1)来传真传输或者可以通过I/O接口40传输至个人计算机等。
此外,虽然在该实例中描述了包括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实例和本发明的复印机的实例的多功能设备,但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单功能图像读取装置或复印机。
前面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而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但并非旨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明显地,许多修改和变形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以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技术其他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以及适合于所考虑的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以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16)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供应托盘,其上放置有文档;
文档输送器,其朝向读取位置连续地输送置于所述供应托盘上的所述文档;
多个检测传感器,其布置在与所述文档的输送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上的多个位置处,并在所述文档被置于所述供应托盘上时检测所述文档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前缘;以及
文档读取部,其读取经过所述读取位置的所述文档上的图像并生成图像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第一倾斜校正部,其相对于所述读取位置布置在通过所述文档输送器进行的文档输送的上游侧,并且响应于所输送的文档的前缘的抵接来校正所述文档的倾斜;以及
校正切换控制器,其在启动所述第一倾斜校正部的第一校正模式与不启动所述第一倾斜校正部的第二校正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其中,当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一个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文档的前缘时,所述校正切换控制器切换到所述第一校正模式,而当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多于一个的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文档的前缘时,所述校正切换控制器切换到所述第二校正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具有读取长文档的长模式,所述长文档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预定长度,
其中,当不处于所述长模式时,即使当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一个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文档的前缘时,所述校正切换控制器也切换到所述第二校正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第一倾斜校正部,其相对于所述读取位置布置在通过所述文档输送器进行的文档输送的上游侧,并且响应于所输送的文档的前缘的抵接来校正所述文档的倾斜;
校正切换控制器,其在启动所述第一倾斜校正部的第一校正模式与不启动所述第一倾斜校正部的第二校正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以及
操作开始控制器,其响应于开始针对置于所述供应托盘上的所述文档的读取操作的指令,在所述第一校正模式的情况下,当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一个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文档的前缘时开始所述读取操作,而在所述第二校正模式的情况下,当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多于一个的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文档的前缘时开始所述读取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具有读取长文档的长模式,所述长文档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预定长度,
其中,当处于所述长模式时,当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仅一个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文档的前缘时,所述操作开始控制器在所述第一校正模式下也禁止所述读取操作,并且当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多于一个的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文档的前缘时开始所述读取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具有读取长文档的长模式,所述长文档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预定长度,
其中,当不处于所述长模式时,在所述第二校正模式下,即使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仅一个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文档的前缘,所述校正切换控制器也开始所述读取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第二倾斜校正部,其基于由所述文档读取部生成的图像信号计算由所述图像信号所表示的图像倾斜量,并基于计算的倾斜量生成表示倾斜校正后的图像的新图像信号,
其中,所述校正切换控制器在所述第一倾斜校正部进行的倾斜校正与所述第二倾斜校正部进行的倾斜校正之间进行选择性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包括操作开始模式切换器,其在第一操作开始模式和第二操作开始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在所述第一操作开始模式中,当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一个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文档的前缘时开始读取操作,在所述第二操作开始模式中,当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多于一个的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文档的前缘时开始读取操作,并且
具有读取长文档的长模式,
其中,当处于所述长模式时,当处于所述第一操作开始模式时所述操作开始模式切换器切换至所述第二操作开始模式。
9.一种复印机,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
图像形成装置,其基于由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生成的图像信号在纸上形成图像。
10.一种复印机,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
图像形成装置,其基于由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生成的图像信号在纸上形成图像,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设置形成在所述纸上的复印图像的复印数量的设置器,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包括操作开始模式切换器,其在第一操作开始模式和第二操作开始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在所述第一操作开始模式中,当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一个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文档的前缘时开始读取操作,在所述第二操作开始模式中,当所述多个检测传感器中的多于一个的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文档的前缘时开始读取操作,并且
当由所述设置器设置的所述复印图像的复印数量不小于预设的复印数量时,在处于所述第一操作开始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操作开始模式切换器切换到所述第二操作开始模式。
1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文档供应托盘,其具有放置文档的板;
引导壁,其沿着所述板位于宽度方向上的一个侧缘突出,该宽度方向与置于所述板上的文档的输送方向相交,并且引导壁在与所述文档的侧缘接触的同时引导所述文档的输送;以及
一对引导件,其在沿着所述宽度方向的相对方向上可移动,并且通过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从两侧夹住置于所述板上的所述文档并将所述文档推向所述板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心来引导所述文档的输送;
文档输送器,其连续地输送置于所述板上的文档以使文档经过读取位置;以及
文档读取部,其读取经过所述读取位置的所述文档上的图像,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具有:读取长文档的长模式,所述长文档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超过预定长度,并且
进一步包括文档输送允许和不允许部,其根据是否处于所述长模式来操作,当处于所述长模式时,在所述长文档被置于所述板上接近所述引导壁的位置且所述长文档在被所述引导壁引导的同时被输送的第一输送模式下,所述文档输送允许和不允许部允许文档输送,以及当不处于所述长模式时,在通过所述一对引导件将所述文档置于接近所述板上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的位置并且所述文档在被所述一对引导件引导的同时被输送的第二输送模式下,所述文档输送允许和不允许部允许所述文档输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第一倾斜校正部,其相对于所述读取位置布置在通过所述文档输送器进行的文档输送的上游侧,并响应于所输送的文档的前缘的抵接来校正所述文档的倾斜;以及
校正模式切换部,其在启动所述第一倾斜校正部的第一校正模式与不启动所述第一倾斜校正部的第二校正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其中,即使在所述长模式下,当已经通过所述校正模式切换器切换到所述第一校正模式时,所述文档输送允许和不允许部在处于所述第一输送模式和所述第二输送模式时均允许文档输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第二倾斜校正部,其基于由所述文档读取部生成的图像信号来计算由所述图像信号表示的图像倾斜量,并基于计算出的倾斜量来生成表示倾斜校正后的图像的新图像信号,
其中,所述校正模式切换器在所述第一倾斜校正部进行的倾斜校正与所述第二倾斜校正部进行的倾斜校正之间进行选择性切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其中,所述引导壁具有容纳部,其容纳第一引导件以使所述引导壁能够引导所述文档,并且
所述一对引导件是在第一移动模式和第二移动模式之间切换的构件,其中在所述第一移动模式中,所述第一引导件容纳在所述容纳部中并且仅所述一对引导件中的除所述第一引导件之外的第二引导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移动,在所述第二移动模式中,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在所述板的宽度方向的相对方向上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其中,在所述第一引导件接近所述引导壁的位置处能够将所述第一引导件附接至所述板以及与所述板脱离。
16.一种复印机,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
图像形成装置,其基于由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生成的图像信号在纸上形成图像。
CN201410657949.9A 2014-03-03 2014-11-18 图像读取装置和复印机 Active CN1049021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40424A JP6323660B2 (ja) 2014-03-03 2014-03-03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複写機
JP2014-040424 2014-03-03
JP2014043842A JP6330376B2 (ja) 2014-03-06 2014-03-06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複写機
JP2014-043842 2014-03-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2123A true CN104902123A (zh) 2015-09-09
CN104902123B CN104902123B (zh) 2018-11-02

Family

ID=54007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57949.9A Active CN104902123B (zh) 2014-03-03 2014-11-18 图像读取装置和复印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363399B2 (zh)
CN (1) CN1049021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50629A (ja) * 2015-08-31 2017-03-09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形成装置
JP6632335B2 (ja) * 2015-11-04 2020-0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方法
JP6671927B2 (ja) * 2015-11-04 2020-03-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方法
JP6901699B2 (ja) * 2017-03-14 2021-07-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91671B2 (ja) * 2020-01-15 2023-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6030A (ja) * 1998-11-02 2000-05-16 Murata Mach Ltd 原稿読取装置および原稿読取記録装置
US6301022B1 (en) * 1997-04-02 2001-10-09 Konica Corporation Correction method of document inclination angle
CN102689807A (zh) * 2011-03-23 2012-09-26 夏普株式会社 纸张输送装置、具备其的原稿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183245A (zh) * 2011-12-28 2013-07-0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原稿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209278A (zh) * 2012-01-16 2013-07-1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6978A (en) * 1983-07-01 1985-03-26 Xerox Corporation Document registration system
US5209465A (en) * 1988-12-28 1993-05-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US5191438A (en) * 1989-12-12 1993-03-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Facsimile device with skew correction and text line direction detection
US5465172A (en) * 1990-03-12 1995-11-07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DE69116749T2 (de) * 1990-07-06 1996-09-19 Canon Kk Blattzuführer
JP3239072B2 (ja) * 1996-09-03 2001-12-17 株式会社東芝 ビーム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02644B2 (ja) * 1997-03-11 2001-08-27 コピア株式会社 複写機
US6145834A (en) * 1997-06-12 2000-11-14 Konica Corporatio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having a document shunting path
US6646768B1 (en) * 2000-07-20 2003-11-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ingle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sensor for media leading edge and top cover being opened detection
JP2002111977A (ja) * 2000-10-03 2002-04-12 Nisc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み取り方法
JP3742296B2 (ja) * 2000-12-19 2006-02-01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紙装置
US7202983B2 (en) * 2001-08-22 2007-04-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4006591B2 (ja) * 2003-03-31 2007-11-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反転搬送装置
JP5015560B2 (ja) * 2006-11-30 2012-08-29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US8085448B2 (en) * 2007-03-29 2011-12-27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5297035B2 (ja) * 2007-12-20 2013-09-25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スキャナ、プリンタ、ファクシミリ、及び複写機
JP5334454B2 (ja) * 2008-05-20 2013-11-06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10021832A (ja) 2008-07-11 2010-01-2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原稿読み取り装置
JP5341566B2 (ja) 2009-03-05 2013-11-13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読取システム
JP5605698B2 (ja) * 2010-10-07 2014-10-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873075B2 (en) * 2010-10-27 2014-10-28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peration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method storing orientation setting information
JP5754625B2 (ja) * 2011-03-18 2015-07-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06972B2 (ja) * 2012-07-05 2016-04-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US9197775B2 (en) * 2014-01-23 2015-11-24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reading device, copi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1022B1 (en) * 1997-04-02 2001-10-09 Konica Corporation Correction method of document inclination angle
JP2000136030A (ja) * 1998-11-02 2000-05-16 Murata Mach Ltd 原稿読取装置および原稿読取記録装置
CN102689807A (zh) * 2011-03-23 2012-09-26 夏普株式会社 纸张输送装置、具备其的原稿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183245A (zh) * 2011-12-28 2013-07-0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原稿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209278A (zh) * 2012-01-16 2013-07-1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63399B2 (en) 2016-06-07
US20150249763A1 (en) 2015-09-03
CN104902123B (zh) 2018-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97775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copi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89202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width-wise sheet shifting mechanism
KR101728299B1 (ko) 인쇄장치, 그 제어 방법, 및 기억매체
CN104902123A (zh) 图像读取装置和复印机
US8837018B2 (en) Image scanning apparatus scanning document ima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image scanning apparatus
US9575450B2 (en) Sheet type detection device that ensures reduced trouble for unexecuted sheet type setting, sheet type detection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US9426310B2 (en) Technique for setting paper siz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14314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0481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222943A1 (en)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and readable medium
JP6375640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複写機
JP20102651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756204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for reading image of documen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US20170289397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6380337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98576B1 (ja) 複合機および読取装置
JP6323660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複写機
JP6299288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複写機
JP2021082938A (ja) 画像診断装置、故障診断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207159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30376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複写機
JP564908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110895B2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663391B2 (ja) 画像データ記憶装置、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57569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複写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