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0919B - 冰箱隔热箱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隔热箱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0919B
CN104870919B CN201380067894.XA CN201380067894A CN104870919B CN 104870919 B CN104870919 B CN 104870919B CN 201380067894 A CN201380067894 A CN 201380067894A CN 104870919 B CN104870919 B CN 1048709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on panel
vacuum insulation
plate portion
thermal wall
vacu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78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70919A (zh
Inventor
刘扬
石桥郁夫
佐伯友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811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6994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825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7112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70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09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709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09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2Walls defining a cabinet
    • F25D23/063Walls defining a cabinet formed by an assembly of pa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5Details
    • F25D23/067Support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201/00Insulation
    • F25D2201/10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 F25D2201/14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using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隔热箱体的制造方法及冰箱,其中冰箱包括外箱、设置于外箱内部的内箱、及设置于外箱与内箱之间的真空隔热板。各真空隔热板中的邻接的真空隔热板在外箱与内箱的角部,以相互接触的方式配置。本发明的冰箱隔热箱体的制造方法及冰箱可减少外板部的接口,确保隔热箱体的角部的隔热性能。

Description

冰箱隔热箱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冰箱隔热箱体的制造方法及冰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冰箱的隔热箱体中,有代替以往的发泡氨基甲酸酯等而具备真空隔热板作为隔热材料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4-2607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6-14774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6-906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般来说,真空隔热板构成为板状。因此,具备真空隔热板的隔热箱体考虑如下构成。即,首先,在将构成隔热箱体的各隔热壁分割为多个的状态下制造,然后组合分割成多个的隔热壁而构成为箱状。
然而,此种构成的隔热箱体有如下问题。第一,隔热箱体的外部轮廓包括构成各隔热壁的外侧面的外板部。因此,隔热箱体的外部轮廓容易在各外板部的接口产生间隙。而且,外部的湿气会从该间隙流入,而有给隔热箱体的内部带来不良影响之虞。
第二,所述构成的隔热箱体容易在各隔热壁的连接部分即隔热箱体的角部产生间隙。因此,有冰箱内的冷气自该间隙漏出而导致隔热箱体的隔热性降低之虞。
因此,提供一种第一可减少外板部的接口,第二可确保隔热箱体的角部的隔热性能的冰箱隔热箱体的制造方法及冰箱。
实施方式的冰箱隔热箱体的制造方法是由以下步骤(1)至步骤(3)而制造隔热壁主体,所述隔热壁主体包括所述各隔热壁中的一个隔热壁及与该一个隔热壁的两侧连续的另两个隔热壁,其后将剩余的两个隔热壁连结到所述隔热壁主体,且所述冰箱的隔热箱体为包括左侧隔热壁、右侧隔热壁、上侧隔热壁、下侧隔热壁、及里侧隔热壁且前表面开口的矩形箱状,且所述各隔热壁在外板部与内板部之间具有真空隔热板。
步骤(1):使用具有相当于所述一个隔热壁及所述另两个隔热壁的各外板部的区域的平板状的一片板构件,在所述板构件的相当于所述各外板部的区域的内表面粘接所述各真空隔热板的一个面,且使在相当于所述各外板部的区域的各边界部相邻的所述真空隔热板中的其中一个真空隔热板的端部与所述边界部一致,使另一真空隔热板的端部从所述边界部离开所述板构件能够在所述边界部弯折的最小距离,将所述各真空隔热板的一个面粘接于所述相当于各外板部的区域。
步骤(2):在所述步骤(1)的执行前或执行后,在所述步骤(1)中粘接的所述各真空隔热板的与所述一个面相反的面粘接所述内板部。
步骤(3):在执行所述步骤(1)及步骤(2)之后,将所述板构件在所述各边界部向内侧弯折。
实施方式的冰箱包括外箱、设置于所述外箱内部的内箱、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箱与所述内箱之间的真空隔热板。所述各真空隔热板中的邻接的真空隔热板以在所述外箱与所述内箱的角部相互接触的方式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自上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立体图。
图2是自上方观察隔热箱体的立体图。
图3是自下方观察隔热箱体的立体图。
图4是隔热箱体的横截俯视图。
图5是左侧隔热壁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自下方观察上内板部的立体图。
图7是自上方观察下内板部的立体图。
图8是图4的K部的放大图。
图9是左侧隔热壁与里侧隔热壁的转角部分的横截俯视图。
图10是左侧隔热壁与上侧隔热壁的转角部分的纵截前视图。
图11是固定具与左内板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固定具相对于左内板部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固定具相对于左内板部的安装状态的纵截侧视图。
图14是在固定具安装有连结板的状态的纵截侧视图。
图15是横梁构件与所述左侧隔热壁的连结部分的横截俯视图。
图16是自背面观察架板支持具的立体图。
图17是架板支持具、左内板部、及螺钉的分解纵截侧视图。
图18是表示架板支持具的安装状态的纵截侧视图。
图19是自下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隔热箱体的立体图。
图20是自上方观察隔热箱体的立体图。
图21是左侧隔热壁的分解立体图。
图22是左侧隔热壁与里侧隔热壁的转角部分的横截俯视图。
图23是架板支持部部分的纵截侧视图。
图24是与图23不同的位置中的架板支持部部分的纵截侧视图。
图25是自背面侧观察架板支持部及增强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26是间隔壁支持部部分的纵截侧视图。
图27是间隔壁支持部部分的立体图。
图28是自上方观察第3实施方式的冰箱的隔热箱体的立体图。
图29是左侧隔热壁的分解立体图。
图30表示第4实施方式,是架板支持具部分的纵截侧视图。
图31是架板支持具部分的分解状态下的纵截侧视图。
图32表示第5实施方式,是隔热箱体的纵截前视图。
图33是图32的切断线X33-X33的横截俯视图。
图34是制造步骤中的右外板部与右单位板的一体物的纵截侧视图。
图35是用以说明辊涂方式的粘接剂涂布的图。
图36是表示制造步骤的图(其一)。
图37是表示制造步骤的图(其二)。
图38是表示制造步骤的图(其三)。
图39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6的图。
图40是相当于图38的图。
图41是第7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纵截面图。
图42的(A)是表示构成外箱的金属板的外表面与侧面的展开图。
图42的(B)是表示将图42的(A)所示的金属板弯折而构成的外箱的立体图。
图43的(A)、(B)是表示真空隔热板的概略构造的图。
图44是表示第8实施方式的图。
图45是表示第9实施方式的图。
图46是表示第10实施方式的图。
图47的(A)、(B)、(C)是表示第11实施方式的图。
图48的(A)、(B)、(C)是表示第12实施方式的图。
图49的(A)、(B)、(C)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图。
图50的(A)、(B)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图。
图51的(A)、(B)、(C)是表示隔热箱体的制造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多个实施方式对冰箱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对实质上共通的部位标注共通的符号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至图18对第1实施方式的冰箱1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冰箱1包括隔热箱体2。在隔热箱体2的前表面形成有开口。在隔热箱体2的前表面侧设置有左右对开式的左侧的旋转门3及右侧的旋转门4、以及多个抽出式门5~8。各门3~8均在内部具有未图示的隔热材料。即,各门3~8为隔热门。左侧的旋转门3设置为能以设置于隔热箱体2的左侧的上下一对铰链(hinge)部3a、铰链部3b为轴旋转。右侧的旋转门4设置为能以设置于隔热箱体2的右侧的上下一对铰链4a、铰链4b为轴旋转。
隔热箱体2是连结左侧隔热壁9、右侧隔热壁10、上侧隔热壁11、下侧隔热壁12、及里侧隔热壁13而构成。左侧隔热壁9、右侧隔热壁10、上侧隔热壁11、下侧隔热壁12、里侧隔热壁13分别为单位隔热壁。
如图2及图3所示,隔热箱体2包括横梁构件51、横梁构件52、横梁构件53、纵梁构件54、第1间隔壁55、及第2间隔壁56。横梁构件51、横梁构件52、横梁构件53在横方向跨及隔热箱体2的前侧开口部的左右缘部而设置。纵梁构件54位于横梁构件52、横梁构件53的中途部分且以在上下方向连接横梁构件52、横梁构件53的方式设置。第1间隔壁是用以间隔储藏室的,且设置于横梁构件51的后侧。第2间隔壁56是用以间隔储藏室的,且设置于横梁构件52的后侧。
冰箱1在隔热箱体2的内部包括作为储藏室的冷藏室57、蔬菜室58、小冷冻室59、制冰室60、及冷冻室61。冷藏室57设置于第1间隔壁55的上方。蔬菜室58设置于第1间隔壁55与第2间隔壁56之间。小冷冻室59是横梁构件52与横梁构件53之间的空间,且自正面观察设置于纵梁构件54的右侧。制冰室60是横梁构件52与横梁构件53之间的空间,且自正面观察设置于纵梁构件54的左侧。冷冻室61设置于小冷冻室59及制冰室60的下方。
旋转门3、旋转门4打开或关闭冷藏室57。抽出式门5打开或关闭蔬菜室58。在抽出式门5的背面侧设置有未图示的蔬菜容器。抽出式门6打开或关闭小冷冻室59。在抽出式门6的背面侧设置有未图示的冷冻品收容容器。抽出式门7打开或关闭制冰室60。在抽出式门7的背面侧设置有未图示的接冰容器。抽出式门8打开或关闭冷冻室61。在抽出式门8的背面侧设置有未图示的冷冻品收纳容器。
第2间隔壁56隔热地间隔蔬菜室58、小冷冻室59及制冰室60。蔬菜室58、小冷冻室59及制冰室60的温度差大。因此,第2间隔壁56包含发泡苯乙烯或发泡氨基甲酸酯(urethane)等隔热材料而构成。另一方面,第1间隔壁55间隔冷藏室57与蔬菜室58。冷藏室57与蔬菜室58的温度差比较小。因此,第1间隔壁55例如由合成树脂制的板材构成。
如图2~图4所示,隔热箱体2包括外箱14及内箱15。外箱14构成隔热箱体2的整体的外部轮廓。外箱14包括不同体地构成的左外板部14A、右外板部14B、上外板部14C、下外板部14D、及后外板部14E。各外板部14A、14B、14C、14D、14E由钢板构成。左外板部14A构成隔热箱体2的左外表面。右外板部14B构成隔热箱体2的右外表面。上外板部14C构成隔热体2的上外表面。下外板面14D构成隔热箱体2的下外表面。后外板部14E构成隔热箱体2的后外侧面。左外板部14A与右外板部14B左右对称地构成。
内箱15包括不同体地构成的多个、在此情形时五个内板部、即,左内板部15A、右内板部15B、上内板部15C、下内板部15D、及里侧内板部15E。左内板部15A构成隔热箱体2的左内表面。右内板部15B构成隔热箱体2的右内表面。上内板部15C构成隔热箱体2的上内表面。下内板部15D构成隔热箱体2的下内表面。里侧内板部15E构成隔热箱体2的里侧内表面。
左内板部15A与右内板部15B左右对称地构成。左内板部15A及右内板部15B均由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resin,ABS resin)等合成树脂的平板状的片材构件Sa构成。在图5,以预先将固定具26、架板支持具30、导轨(guide rail)安装具33、导轨安装具34、间隔壁支持具35、间隔壁支持具36安装于片材构件Sa的形态表示。
还如图6所示,上内板部15C一体地包括向库内膨出的L状部17作为弯折部。上内板部15C是由例如烯烃(olefin)树脂等合成树脂所构成的一体成形品Ia。还如图7所示,下内板部15D一体地包括接水部18作为弯折部。下内板部15D是由例如烯烃树脂等合成树脂所构成的一体成形品Ib。一体成形品Ia、一体成形品Ib是通过射出成形(injection moulding)或真空成形而成形。
里侧内板部15E包括合成树脂制的平板状的片材构件Sb。另外,片材构件Sa、片材构件Sb可不使用特别形状的成形模具而通过挤出成形或压延成形等而制造。此外,片材构件Sa、片材构件Sb也可为市售品的平板状的片材构件。
如图4所示,隔热箱体2包括真空隔热板16。真空隔热板16设置于外箱14与内箱15之间。真空隔热板16包括成为不同体的左单位板16A、右单位板16B、图10所示的上单位板16C、未图示的下单位板、及里侧单位板16E。这些左单位板16A、右单位板16B、上单位板16C、下单位板、及里侧单位板16E为单位板。这些左单位板16A、右单位板16B、上单位板16C、下单位板、及里侧单位板16E的基本构成共通。因此,以左单位板16A为代表对各单位板的基本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8及图9所示,左单位板16A是将基材19收容于包体(envelope)20,并通过真空排气将其内部减压密封而构成。基材19是使例如玻璃绒(glass wool)等无机纤维的积层材压缩硬化而成形为板状的。包体20为了获得阻气(gas barrier)性能,包含例如铝蒸镀层或铝箔层等金属层。各单位板一般被称作真空隔热板。
如图5所示,左侧隔热壁9为单位隔热壁,包括左外板部14A、左内板部15A、及左单位板16A。左单位板16A设置于左外板部14A与左内板部15A之间。而且,分别利用粘接剂而将左单位板16A与左外板部14A、及左单位板16A与左内板部15A粘接。
如图8所示,隔热箱体2包括前端用连结构件21。前端用连结构件21具有隔热性,且连结外箱14与内箱15的前端部。即,前端用连结构件21设置于左侧隔热壁9及右侧隔热壁10的各自的前端部。而且,各前端用连结构件21分别连结左侧隔热壁9及右侧隔热壁10的前端部。左侧隔热壁9的前端部及右侧隔热壁10的前端部为左右对称形。因此,以左侧隔热壁9为代表对于左侧隔热壁9及右侧隔热壁10的构成进行说明。
左外板部14A具有弯折部14Aa。弯折部14Aa位于左外板部14A的前端部,且以延伸至左单位板16A的前方的部分向左内板部15A侧弯折的方式形成。弯折部14Aa延伸至左侧隔热壁9的厚度方向的中途部分,且未进入隔热箱体2的内侧即储藏室侧。由此,抑制左外板部14A即外箱14的热、即外部气体热向储藏室内传递。
隔热箱体2包含例如软胶带(soft tape)22作为隔热材料。软胶带22设置于由左单位板16A的前端、左外板部14A的前端部内表面、及前端用连结构件21的内表面形成的空间部分。另外,也可代替该软胶带22而为发泡苯乙烯。
右侧隔热壁10除为左右对称方面以外也与左侧隔热壁9同样地构成。
上侧隔热壁11例如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如图2及图10所示,在上内板部15C与上外板部14C之间配置上单位板16C,利用粘接剂将上内板部15C与上单位板16C粘接。而且,在上单位板16C与上外板部14C之间填充发泡氨基甲酸酯24并使其固化。如图6所示,上内板部15C包含合成树脂的一体成形品Ia,且一体地包括向库内膨出的L状部17作为弯折部。如图2所示,上外板部14C也具有L状部17a。因此,上侧隔热壁11整体后部向下方突出。即,在上侧隔热壁11的后部形成有凹状部11a。机械室11b由凹状部11a的后方的空间构成。冷冻循环的压缩机(compressor)或冷凝器(condenser)等配置于机械室11b。
图10所示的上单位板16C与上外板部14C之间的间隔,即上单位板16C与上外板部14C之间、且填充有发泡氨基甲酸酯24的部分小于上单位板16C的厚度,且小于冷冻循环的配管例如吸入管(suction pipe)的外径。由此,减少发泡氨基甲酸酯24的使用量。另外,在牵引冷冻循环的配管的情形时,还可将配管在前后方向穿过由上单位板16C左端面、左单位板16A的上端面、及上外板部14C的转角部包围的部分。而且,机械室11b由图1的机械室盖11c而被封闭。
如图10所示,上外板部14C的左端部在离开上单位板16C的上表面的状态下,与左侧隔热壁9的左外板部14A连结。同样,虽未图示,但上外板部14C的右端部在离开上单位板16C的上表面的状态下与右侧隔热壁10的右外板部14B连结。上内板部15C具有连结部15C1。连结部15C1设置于上内板部15C的左右两端部。连结部15C1用来在上内板部15C的左右两侧缘部连结作为内箱侧壁的左内板部15A及右内板部15B。左侧的连结部15C1的前端部利用未图示的连结具而连结于左内板部15A。同样,右侧的连结部15C1的前端部利用未图示的连结具而连结于右内板部15B。
此处,对左侧的连结部15C1进行说明,但右侧的连结部除为左右对称的方面以外也同样地构成。如图10所示,在连结部15C1的前端部内侧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肋(rib)15C2。在肋15C2与左内板部15A之间插入有例如软胶带23作为隔热材料防漏构件。自上单位板16C的上方至转角部分即由左单位板16A、上单位板16C、及连结部15C1包围的空间填充例如发泡氨基甲酸酯24并使其固化作为隔热材料。在此情形时,软胶带23在填充发泡氨基甲酸酯24时,防止发泡氨基甲酸酯24的泄漏。
下侧隔热壁12为单位隔热壁,包括下外板部14D、下内板部15D、及未图示的下单位板。未图示的下单位板设置于下外板部14D与下内板部15D之间。而且,下单位板与下外板部14D、及下单位板与下内板部15D分别利用粘接剂而粘接。另外,该下侧隔热壁12也能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将下内板部15D与下单位板粘接,在该下单位板与下外板部14D之间填充发泡氨基甲酸酯并使其固化。在下侧隔热壁12,接水部18的最下部与隔热箱体2外部连通。
另外,里侧隔热壁13还在后外板部14E与里侧内板部15E之间配置里侧单位板16E,并利用粘接剂将这三个粘接而构成。在此情形时,还可追加适当地填充发泡氨基甲酸酯并使其固化所得的构成。
在由烯烃树脂所构成的一体成形品Ia、一体成形品Ib、即上内板部15C、下内板部15D,对与单位板的粘接面实施使表面粗糙的表面加工。由此,提高与上内板部15C、下内板部15D中的单位板的粘接面、及与单位板的粘接性。由ABS树脂所构成的片材构件Sa、片材构件Sb、即左内板部15A、右内板部15B、及里侧内板部15E与单位板的粘接性佳。
参照图9、图11~图14对左侧隔热壁9与里侧隔热壁13的连结构成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左侧隔热壁9与里侧隔热壁13使用片材构件用连结板25及固定具26等而连结。片材构件用连结板25作为片材构件用连结构件而发挥功能。固定具26作为成为与片材构件不同的零件的突出部而发挥功能。此外,右侧隔热壁10与里侧隔热壁13的连结构成除为左右对称方面以外也与左侧隔热壁9与里侧隔热壁13的连结构成同样地构成。以下,对左侧隔热壁9与里侧隔热壁13的连结构成进行说明。
首先,对固定具26进行说明。固定具26为例如ABS树脂等合成树脂制。固定具26安装于左侧隔热壁9及里侧隔热壁13。由于固定具26本身的构造及固定具26的安装构造在左侧隔热壁9与里侧隔热壁13为同样,故而,对左侧隔热壁9的固定具26进行叙述。固定具26为合成树脂制。如图11等所示,固定具26构成略微纵长的矩形状,且具有凸缘状部26a及螺钉孔部26c。凸缘状部26a位于固定具26的一端部侧,且向上下方向突出。螺钉孔部26c为母螺纹,且自固定具26的另一端面朝向一端部侧形成。
在成为左内板部15A的片材构件Sa预先形成有孔部15u。孔部15u呈略微大于固定具26的外形形状的纵长的矩形状贯穿片材构件Sa而形成。固定具26在组装左侧隔热壁9之前的阶段,利用例如粘接剂而粘接于左单位板16A。将固定具26插入孔部15u。然后,利用粘接剂将左单位板16A与还包括固定具26的左单位板16A侧的端面的左内板部15A背面粘接。在此情形时,上下的凸缘状部26a由作为片材构件的左内板部15A与作为真空隔热板的左单位板16A夹持。固定具26安装于左侧隔热壁9,且向内箱15内突出。该固定具26在左侧隔热壁9及里侧隔热壁13中的邻接的各个端部设置于上下多个部位。
如图2及图3所示,片材构件用连结板25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尺寸为与左内板部15A大致相同的长度。如图2、图3、及图9所示,片材构件用连结板25包括凹部25a及螺钉插通孔部25b。凹部25a位于片材构件用连结板25的横方向的两端部,且与各固定具26对应地设置。如图9所示,螺钉插通孔部25b呈圆形地贯通各凹部25a的中心部分而形成。螺钉27自库内侧通向螺钉插通孔部25b,并螺入固定具26的螺钉孔部26c。由此,片材构件用连结板25连结左侧隔热壁9的左内板部15A与里侧隔热壁13的里侧内板部15E。片材构件用连结板25位于冷藏室57、蔬菜室58、小冷冻室59、制冰室60、及冷冻室61的两侧的转角。
另外,在片材构件用连结板25的背面侧空间部插入配置有作为隔热材料的发泡苯乙烯28及软胶带29。
此外,还可将冷冻循环的配管在上下方向穿过图9中的发泡苯乙烯28部分。
如图1及图5所示,左侧隔热壁9及右侧隔热壁10具有架板支持具30。架板支持具30为合成树脂制,且作为包括与片材构件不同的零件的突出部而发挥功能。在左侧隔热壁9及右侧隔热壁10,架板支持具30的安装构成相同,因此,也参照图16~图18对左侧隔热壁9的架板支持具30的构成及安装构成进行说明。
架板支持具30一体地包括本体部30a及架板支持部30b。本体部30a形成为在上下方向长的板状。架板支持部30b以自本体部30a的正面朝向库内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架板支持部30b设置于本体部30a的上下三个部位。架板支持具30包括螺钉孔部30c及鱼眼孔30d。螺钉孔部30c为母螺纹,且自本体部30a中的与库内相反侧的面至架板支持部30b的内部的中途部分设置。螺钉孔部30c作为紧固构件卡合部而发挥功能。鱼眼孔30d为与螺钉孔部30c对应地设置,且形成于螺钉孔部30c的开口的周缘部的盘状的鱼眼孔。
左侧隔热壁9的左内板部15A具有作为紧固构件插通孔部的螺钉插通孔部31。螺钉插通孔部31在左内板部15A,位于相当于冷藏室57的部位,且设置于上下三个部位。另外,图17表示三个部位的螺钉插通孔部31中的一个螺钉插通孔部31。在组装左侧隔热壁9时,首先,将作为紧固构件的螺纹铆钉32自左内板部15A背面侧穿过螺钉插通孔部31,并螺入架板支持具30的螺钉孔部30c。由此,架板支持具30以向内箱15的内部突出的形态被固定于左内板部15A。
在此情形时,左内板部15A为片材构件,因此可进行若干变形。因此,在将螺纹铆钉32螺入架板支持具30时,螺纹铆钉32的盘状的螺钉头部32a使左内板部15A的螺钉插通孔部31周缘部盘状地变形(向库内侧膨出)直至接触鱼眼孔30d为止。其结果,在图18所示的左侧隔热壁9的组装状态下,螺钉插通孔部31的周缘部31a变为离开左单位板16A的形态。而且,螺纹铆钉32变为不会自左内板部15A的背面向左单位板16A方向突出的形态。
如图2、图3、及图5所示,左侧隔热壁9及右侧隔热壁10具有导轨安装具33、导轨安装具34。另外,在图2、图3、及图5,仅表示有左侧隔热壁9的导轨安装具33、导轨安装具34。导轨安装具33设置于蔬菜室58中的内箱15的库内侧的面。导轨安装具34设置于冷冻室61中的内箱15的库内侧的面。导轨安装具33、导轨安装具34为合成树脂制,且作为包括与片材构件不同的零件的突出部而发挥功能。
导轨安装具33、导轨安装具34也利用与架板支持具30同样的安装构造而安装于左侧隔热壁9的左内板部15A、右侧隔热壁10的右内板部15B。另外,导轨安装具33用来安装将与抽出式门5一体化的蔬菜容器可抽出地支持的导轨。此外,导轨安装具34用来安装将与抽出式门8一体化的冷冻品收容容器可抽出地支持的导轨。
左侧隔热壁9及右侧隔热壁10包括间隔壁支持具35、间隔壁支持具36。间隔壁支持具35设置于内箱15的内表面侧,用来支持第1间隔壁55。间隔壁支持具36用来支持第2间隔壁56。间隔壁支持具35、间隔壁支持具36为合成树脂制,且作为包括与片材构件不同的零件的突出部而发挥功能。这些间隔壁支持具35、间隔壁支持具36利用与固定具26同样的安装构造而安装于左侧隔热壁9及右侧隔热壁10。
此外,如图2及图3所示,里侧隔热壁13具有背面盖安装具37。背面盖安装具37设置于内箱15的内表面即包括片材构件Sb的里侧内板部15E的适当部位。背面盖安装具37为合成树脂制,且作为包括与片材构件不同的零件的突出部而发挥功能。背面盖安装具37用来安装用以遮住配置于里侧隔热壁13的前方部分的导管(duct)等的背面盖。背面盖安装具37利用与固定具26同样的安装构造而被安装。各隔热壁9~13在各内板部与各单位板之间未填充发泡氨基甲酸酯。
如图2所示,构成冷冻循环的蒸发器64设置于冷冻室61的里侧部。接水部18设置于蒸发器64的下方。接水部18接住在对附着于蒸发器64的霜进行除霜时产生的除霜水等。而且,将利用接水部18接住的除霜水自该接水部18向里侧隔热壁13外部下部排出。
其次,参照图15,对横梁构件52与左侧隔热壁9及右侧隔热壁10的连结部分进行说明。图15表示横梁构件52与左侧隔热壁9的连结部分,但右侧隔热壁10中的连结部分的构成也为左右对称形且基本上为同样的构成。横梁构件52包括构成前表面部的前表面间隔板52a、增强板52b、背面间隔盖52c、及隔热材料52d。左侧隔热壁9的左外板部14A包括前表面部14A3。前表面部14A3的前端部被回折。
前表面间隔板52a由增强板52b与左外板部14A的回折部分14A2夹持而被保持。即,前表面间隔板52a的端部贴近回折部分14A2的背面侧。此外,增强板52b的端部插入至左外板部14A的前表面部14A3的背面侧。而且,螺钉62通过前表面间隔板52a及回折部分14A2而被螺入增强板52b的螺钉孔。另外,前表面间隔板52a与增强板52b预先利用螺钉63而被一体化。
背面间隔盖52c设置于前表面间隔板52a的后侧。隔热材料52d收容于背面间隔盖52c的内侧。隔热箱体2的前表面开口的左右缘部由前表面间隔板52a连结。即,左侧隔热壁9与右侧隔热壁10经由前表面间隔板52a而被固定。因此,可抑制隔热箱体2的前表面开口扩大或缩小,可将储藏室维持为长方体状。
另外,在前表面间隔板52a的强度高的情形时,也可无增强板52b。此外,虽未图示,但背面间隔盖52c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安装部。而且,该安装部利用与固定具26同样的固定具而被螺固。
根据第1实施方式,内箱15的左内板部15A及右内板部15B包括平板状的片材构件Sa。里侧内板部15E包括平板状的片材构件Sb。因此,在制造左内板部15A、右内板部15B、及里侧内板部15E时,无须成形模具,制作变得极其简单,还可有助于降低制作成本。另外,作为内箱15中的其他部分的上内板部15C及下内板部15D为利用模具所得的一体成形品,但与将内箱15整体制成利用大模具制成的一体成形品的情形相比,容易制作,此外,还可降低制作成本。总之,可有助于冰箱1的成本的低廉化。
在此情形时,只要使左内板部15A、右内板部15B、上内板部15C、下内板部15D、及里侧内板部15E的至少一部分包括片材构件即可。
内箱15包括左内板部15A、右内板部15B、上内板部15C、下内板部15D、及里侧内板部15E。在此情形时,里侧内板部15E与左内板部15A、及里侧内板部15E与右内板部15B为邻接的两个内板部,且由不同的片材构件分割构成。片材构件用连结板25设置于邻接的内板部间即里侧内板部15E与左内板部15A之间、及里侧内板部15E与右内板部15B之间。片材构件用连结板25作为连结邻接的内板部的片材构件用连结构件而发挥功能。
由此,即便里侧内板部15E与左内板部15A、及里侧内板部15E与右内板部15B分别包括片材构件,也可经由作为不同的零件的片材构件用连结板25而将里侧内板部15E与左内板部15A、及里侧内板部15E与右内板部15B容易地连结。其结果,可简化隔热箱体2的组装。
外箱14包括多个经分割的外板部,在此情形时包括左外板部14A、右外板部14B、上外板部14C、下外板部14D、及后外板部14E。内箱15包括多个经分割的内板部,在此情形时包括左内板部15A、右内板部15B、上内板部15C、下内板部15D、及里侧内板部15E。多个内板部中的左内板部15A、右内板部15B、及里侧内板部15E包括片材构件Sa、片材构件Sb。
真空隔热板16包括经分割的多个单位板,在此情形时包括左单位板16A、右单位板16B、上单位板16C、未图示的下单位板、及里侧单位板16E。作为多个单位隔热壁的左侧隔热壁9、右侧隔热壁10、上侧隔热壁11、下侧隔热壁12、及里侧隔热壁13是在经分割的外板部与内板部之间配置经分割的各单位板而构成。隔热箱体2是连结这些单位隔热壁9~13而构成。
由此,可通过组装隔热壁9~13,而组装具有作为真空隔热板的单位板的隔热箱体2。因此,隔热箱体2的组装变得容易。在以往构成中,隔热箱体是由未经分割的外箱与内箱的组装而构成。因此,以往构成的隔热箱体的体型大且组装作业规模也大。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与以往构成相比,可使组装作业容易。
在内箱15,利用前端用连结构件21连结包括片材构件的部分的前端部与外箱14的前端部。因此,即便为内箱15中包含片材构件的部分,也可利用作为不同的零件的前端用连结构件21而与外箱14简单地接合而组装。
内箱15包括作为弯折部的L状部17、及接水部18。L状部17与上内板部15C一体地构成。接水部18与下内板部15D一体地构成。由此,通过利用使用模具的一体成形而构成L状部17或接水部18,即便L状部17或接水部18为复杂的形状,也可容易地形成。
内箱15具有固定具26。固定具26是与片材构件Sa、片材构件Sb不同的零件、且为向库内突出的突出部。固定具26在组装左侧隔热壁9之前的阶段,利用例如粘接剂而直接地粘接于左单位板16A。在片材构件Sa、片材构件Sb形成有孔部15u。固定具26插入至孔部15u。
由此,通过将固定具26插入至孔部15u,可决定内箱15的片材构件中的固定具26的位置。此外,壁支持具35、36及背面盖安装具37也为与固定具26同样的安装构造。因此,间隔壁支持具35、间隔壁支持具36及背面盖安装具37也可与固定具26同样地进行定位。
另外,固定具26还可在组装左侧隔热壁9之前的阶段,自背面侧插入并粘接于片材构件的孔部15u。由此,能以一体的状态处理固定具26与片材构件。因此,在组装单位隔热壁时,可将单位板与固定具26及片材构件的一体品粘接,而谋求提高组装作业性。
如图13所示,单位板16A的固定具26安装面凹陷。因此,片材构件Sa不弯曲而进行固定具26的安装。
即便假如在单位板16A膨出的情形时,也由于内板部15A包括片材构件Sa,因此,内板部15A不破裂而仅是略微变形的程度。
固定具26、架板支持具30、导轨安装具33、导轨安装具34、间隔壁支持具35、间隔壁支持具36也可共通地用于不同机种的冰箱的隔热箱体。
固定具26直接地粘接于作为真空隔热板的左单位板16A、右单位板16B、及里侧单位板16E,且固定于各单位板16A、单位板16B、单位板16E。因此,随着将固定具26插入至左内板部15A、右内板部15B及里侧内板部15E的各孔部15u,可进行各内板部15A、内板部15B、内板部15E与各单位板16A、单位板16B、单位板16E的对位。在此情形时,固定具26由粘接性佳的ABS树脂构成。因此,可提高固定具26与各单位板的粘接强度。
间隔壁支持具35、间隔壁支持具36、及背面盖安装具37也为与固定具26同样的安装构造。因此,间隔壁支持具35、间隔壁支持具36、及背面盖安装具37还可有助于各内板部与各单位板的对位。
另外,固定具26也可经由不同构件而粘接于左单位板16A、右单位板16B、及里侧单位板16E。
固定具26具有凸缘状部26a。凸缘状部26a大于孔部15u。凸缘状部26a夹在由片材构件Sa所构成的左内板部15A、右内板部15B、或由片材构件Sb所构成的里侧内板部15E和与这些对应的单位板之间。
由此,凸缘状部26a卡止于孔部15u的周围。因此,可防止固定具26自孔部15u脱落。此外,可将凸缘状部26a粘接于内板部。因此,还可有助于提高粘接有凸缘状部26a的周边的内板部的强度。此外,凸缘状部26a为薄壁。因此,也可使凸缘状部26a弯曲,并将该弯曲的凸缘状部26a自库内侧插入至孔部15u,而进入内板部与单位板之间。
架板支持具30是与片材构件Sa不同的零件,且为向库内突出的突出部。片材构件Sa即左内板部15A及右内板部15B具有螺钉插通孔部31。作为紧固构件的螺纹铆钉32自片材构件Sa的背面侧穿过螺钉插通孔部31,并螺入至架板支持具30。由此,架板支持具30被固定于片材构件Sa的正面侧。
由此,作为与片材构件Sa不同的零件的架板支持具30可利用作为紧固构件的螺纹铆钉32而相对于片材构件Sa安装。在此情形时,还可为如下构成,即,使用铆钉(rivet)作为紧固构件,将片材构件Sa与架板支持具30紧固。
螺钉插通孔部31的周缘部31a离开左单位板16A或右单位板16B。而且,螺纹铆钉32的头部32a未自螺钉插通孔部31的周缘部31a向各单位板16A、单位板16B侧突出。由此,螺钉头部32a不会自各内板部15A、内板部15B的背面突出。因此,螺钉头部32a不会接触各单位板16A、单位板16B。其结果,可防止因螺钉头部32a接触各单位板16A、单位板16B导致包体20的损伤。此外,由于螺钉头部32a不会与各单位板16A、单位板16B接触,故而不会分别妨碍左单位板16A与左内板部15A的粘接、及右单位板16B与右内板部15B的粘接。
而且,在螺钉孔部30c的开口的周缘部形成有盘状的鱼眼孔30d。由此,在锁紧螺纹铆钉32时,片材构件Sa中的螺钉插通孔部31的周缘部31a向鱼眼孔30d方向变形而离开左单位板16A、右单位板16B。因此,无须特意在片材构件Sa形成用来收纳螺钉头部32a的凹部。
另外,导轨安装具33、导轨安装具34也为与架板支持具30同样的安装构造。因此,对于导轨安装具33、导轨安装具34部分也发挥与架板支持具30同样的效果。此外,对于设置于右侧隔热壁10的未图示的架板支持具30、导轨安装具33、导轨安装具34部分,也发挥与架板支持具30同样的效果。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19~图27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左侧隔热壁9A及右侧隔热壁10A的构造与第1实施方式的左侧隔热壁9A及右侧隔热壁10A的构造不同。另外,由于左侧隔热壁9A与右侧隔热壁10A为左右对称形,故而对左侧隔热壁9A进行说明。在左侧隔热壁9A,作为内箱15的一部分的左内板部15A2包括架板支持部40a、架板支持部40b、架板支持部40c、导轨安装部41a、导轨安装部41b、间隔壁支持部42a、间隔壁支持部42b作为突出部。左内板部15A2包括一体地形成这些架板支持部40a、架板支持部40b、架板支持部40c、导轨安装部41a、导轨安装部41b、及间隔壁支持部42a、间隔壁支持部42b的一体成形品Ic。一体成形品Ic是通过利用模具的成形、例如射出成形或真空成形而形成。
左内板部15A2一体地具有片材构件用连结部25A2。片材构件用连结部25A2设置于左内板部15A2的里侧的端部。片材构件用连结部25A2作为用来连结左内板部15A2与由片材构件Sb构成的里侧内板部15E的片材构件用连结构件而发挥功能。片材构件用连结部25A2利用安装于里侧内板部15E的固定具26而连结于里侧隔热壁13。
架板支持部40a、架板支持部40b、架板支持部40c与导轨安装部41a、导轨安装部41b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不同。即,导轨安装部41a、导轨安装部41b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长于架板支持部40a、架板支持部40b、架板支持部40c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另一方面,导轨安装部41a、导轨安装部41b与架板支持部40a、架板支持部40b、架板支持部40c为同样的截面形状,具有同样的增强构造。因此,对于导轨安装部41a、导轨安装部41b、及架板支持部40a、架板支持部40b、架板支持部40c,以架板支持部40a为代表进行说明。
如图22~图25所示,架板支持部40a设置于作为一体成形品Ic的左内板部15A2,且以向库内方向膨出的方式突出。如图23及图25所示,架板支持部40a包括螺钉柱部43及螺钉孔部43a。螺钉柱部43设置于架板支持部40a的内表面部的一部分。螺钉孔部43a设置于螺钉柱部43。
在架板支持部40a与单位板16A之间,设置有例如金属板制的增强板44作为增强构件。增强板44为沿着架板支持部40a的内表面的形状。增强板44包括柱部嵌合部44a及螺钉插通孔部44b。螺钉插通孔部44b设置于柱部嵌合部44a的内部。增强板44贴近架板支持部40a的内表面部分,且将螺钉45穿过螺钉插通孔部44b。而且,增强板44是通过将螺钉45螺入架板支持部40a的螺钉孔部43a而安装于架板支持部40a的内表面。如此,增强板44增强架板支持部40a。
间隔壁支持部42a、间隔壁支持部42b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的间隔壁支持具35、间隔壁支持具36。如图26及图27所示,间隔壁支持部42a、间隔壁支持部42b的内表面设置有例如金属板制的增强板46作为增强构件。由此,间隔壁支持部42a、间隔壁支持部42b利用增强板46而被增强。
另外,增强板44、增强板46的螺固只要视需要进行即可。例如,增强板44、增强板46也可代替螺固而为利用粘接的固定。总之,只要将增强板44、增强板46设置于左单位板16A与左内板部15A2之间,利用增强板44、增强板46增强作为突出部的架板支持部40a、架板支持部40b、架板支持部40c、导轨安装部41a、导轨安装部41b、间隔壁支持部42a、间隔壁支持部42b即可。
在第2实施方式,内箱15包括架板支持部40a、架板支持部40b、架板支持部40c、导轨安装部41a、导轨安装部41b、及间隔壁支持部42a、间隔壁支持部42b作为向库内突出的突出部。左内板部15A2包括一体地形成这些架板支持部40a、架板支持部40b、架板支持部40c、导轨安装部41a、导轨安装部41b、及间隔壁支持部42a、间隔壁支持部42b的一体成形品Ic。而且,架板支持部40a、架板支持部40b、架板支持部40c、导轨安装部41a、导轨安装部41b、及间隔壁支持部42a、间隔壁支持部42b分别由设置于作为真空隔热板的单位板16A与一体成形品Ic之间的增强构件即增强板44、增强板46增强。
由此,作为突出部的架板支持部40a、架板支持部40b、架板支持部40c、导轨安装部41a、导轨安装部41b、及间隔壁支持部42a、间隔壁支持部42b设置于一体成形品Ic。因此,不必利用不同的零件便可构成这些突出部。而且,在制成一体成形品的情形时,考虑到材料成本低廉,使用与ABS树脂相比强度略低的聚丙烯(polypropylene)材料等烯烃树脂,但可由增强板44、增强板46而弥补其强度不足。
(第3实施方式)
参照图28及图29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3实施方式,左侧隔热壁9B及右侧隔热壁10B的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不同。以下,对不同点进行说明。在此情形时,由于左侧隔热壁9B与右侧隔热壁10B为左右对称形,故而对左侧隔热壁9B进行说明。
在第3实施方式,左内板部15A如图29所示那样分割为上侧板部15Aa及下侧板部15Ab。上侧板部15Aa与下侧板部15Ab上下邻接。上侧板部15Aa是通过例如射出成形或真空成形等而构成为一体成形品Id。上侧板部15Aa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一体地包括架板支持部40a、架板支持部40b、架板支持部40c作为突出部。左侧隔热壁9B经由片材构件用连结部25A及片材构件用连结部25B而连接于里侧隔热壁13。片材构件用连结部25A是位于冷藏室57的部分,且如图29所示那样,与上侧板部15Aa一体地设置。片材构件用连结部25B是位于蔬菜室58、小冷冻室59、制冰室60、及冷冻室61的部分,且作为与上侧板部15Aa及下侧板部15Ab不同的零件而构成。
下侧板部15Ab包括平板状的片材构件Sc。下侧板部15Ab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包括固定具26、导轨安装具33、导轨安装具34、及间隔壁支持具35、间隔壁支持具36。固定具26、导轨安装具33、导轨安装具34、及间隔壁支持具35、间隔壁支持具36是包含与片材构件Sc不同的零件的突出部。固定具26、导轨安装具33、导轨安装具34、及间隔壁支持具35、间隔壁支持具36的安装构造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
上侧板部15Aa位于冷藏室57,构成冷藏室57的内表面。下侧板部15Ab跨及蔬菜室58、小冷冻室59、制冰室60、及冷冻室61而定位,且构成这些各室的内表面。第1间隔壁55设置于上侧板部15Aa与下侧板部15Ab的边界部分。
根据第3实施方式,冷藏室57的左右的内表面包括作为一体成形品Id的上侧板部15Aa。因此,冷藏室57的内表面的外观良好。即,冷藏室57的内表面在旋转门3、旋转门4打开时容易被使用者看出。而且,设置于冷藏室57的内表面的突出部即架板支持部40a、架板支持部40b、架板支持部40c也容易在旋转门3、旋转门4打开时被使用者看出。
在此情形时,作为突出部的架板支持部40a、架板支持部40b、架板支持部40c与利用模具成形的一体成形品Id一体地成形,因此,成为自上侧板部15Aa流畅地突出的形态。由此,包含架板支持部40a、架板支持部40b、架板支持部40c的一体成形品Id整体的外观变佳,此外,卫生方面的印象也变佳。
(第4实施方式)
参照图30及图31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3实施方式,在架板支持具30包括鳍部30e的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鳍部30e设置于架板支持具30的本体部30a的周缘部。鳍部30e向内箱15的内表面侧、即图30及图31中左内板部15A侧倾斜,且可弹性变形地构成。
鳍部30e在架板支持具30的安装状态下,密接于内箱15内表面。因此,内箱15的内表面与架板支持具30之间的间隙由鳍部30e遮住。即,螺纹铆钉32在螺入架板支持具30的螺钉孔部30c时,使左内板部15A的螺钉插通孔部31的周缘部31a变形。因此,有螺钉插通孔部31部分产生皱褶的情形,而有因该皱褶导致该左内板部15A与架板支持具30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形。根据第4实施方式,该间隙可利用鳍部30e遮住。
(第5实施方式)
参照图32~图38对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5实施方式,如图32及图33所示,隔热箱体2包括左侧隔热壁9、右侧隔热壁10、上侧隔热壁11、下侧隔热壁12、及里侧隔热壁13,且构成为前表面开口的矩形箱形。各隔热壁9~13在外板部14A~14E与内板部15A~15E之间分别具有作为真空隔热板的单位板16A~16E。在此情形时,由一个隔热壁、及与该隔热壁的两侧连续的另两个隔热壁构成外板部连续的隔热壁主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上侧隔热壁11、及与该上侧隔热壁11的两侧连续的左侧隔热壁9及右侧隔热壁10构成外板部连续的隔热壁主体2S。在该隔热箱体2,将库内上部设为冷藏室80,将中间部设为冷冻室81,将下部设为蔬菜室82。
对隔热箱体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如以下所述那样制造隔热壁主体2S。
图34所示的一体物10U是在右侧隔热壁10,利用粘接剂接合右单位板16B与右内板部15B而构成的。如图35所示,此情形的粘接剂涂布方法是作为利用辊涂方式的涂布方法。在辊涂方式中,使用一对传送辊71、传送辊72、及供给辊73。供给辊73可与其中一个辊71接触地设置,且对其中一个传送辊71供给粘接剂。
当在右单位板16B的内表面16Bn涂布粘接剂时,在将右单位板16B夹持于一对传送辊71、传送辊72的状态下,使各辊71~73向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如此一来,供给辊73对该供给辊73与传送辊71之间的卷入侧供给粘接剂。而且,传送辊71将自供给辊73供给的粘接剂涂布于右单位板16B的内表面16Bn,并且一对传送辊71、传送辊72将右单位板16B向图35的箭头方向输送。在此情形时,内表面16Bn相当于与外表面16Bg即一个面相反的面。此外,在该右单位板16B的内表面16Bn涂布粘接剂的步骤相当于步骤(2)。
在右单位板16B的内表面16Bn涂布粘接剂之后,如图34所示,将右内板部15B粘接于右单位板16B的内表面16Bn,由此,制造一体物10U。在此情形时,右内板部15B具有弯折部15Bs。弯折部15Bs位于右内板部15B的一端部,且为将该一端部以大致45度的角度向与单位板16B相反方向弯折而形成。在弯折部15Bs的背面设置有包含例如发泡苯乙烯等的截面三角形的隔热材料74B。隔热材料74B利用例如粘接剂而粘接于弯折部15Bs及单位板16B。另外,如图36所示,左侧隔热壁9的左内板部15A与左单位板16A也与所述同样地粘接而构成一体物9U。此外,左侧隔热壁9也与右侧隔热壁10同样地包括弯折部15As及隔热材料74A。
此外,如图36所示,上侧隔热壁11的上内板部15C与上单位板16C也与所述同样地粘接而构成一体物11U。上内板部15C在该上内板部15C的两端部具有弯折部15Cs1、弯折部15Cs2、及隔热材料74C1、隔热材料74C2。
上侧隔热壁11的上外板部14C、左侧隔热壁9的左外板部14A、及右侧隔热壁10的右外板部14B包括一片板构件75。在制造上侧隔热壁11、左侧隔热壁9、及右侧隔热壁10时,如图36所示,首先,将平板状的板构件75放置于作业台Ws。板构件75在加工前为平板状。在板构件75,在相当于上侧隔热壁11的上外板部14C的区域标注符号14C1,在相当于左侧隔热壁9的左外板部14A的区域标注符号14A1,在相当于右侧隔热壁10的右外板部14B的区域标注符号14B1。
上单位板16C的长度设定为与相当于上外板部的区域14C1的长度同等或略短。此外,上内板部15C的长度设定为相对于上单位板16C短大致“9Ut1+10Ut1”的尺寸的量的长度。成为上内板部15C的两端的弯折部15Cs1、弯折部15Cs2距离边界部K1、边界部K2为9Ut1、10Ut1的尺寸的量。尺寸9Ut1与一体物9U的厚度尺寸9Ut大致同等。此外,尺寸10Ut1与一体物10U的厚度尺寸10Ut大致同等。
一体物11U与上侧隔热壁11对应。一体物11U在使单位板16C的两端位于各边界部K1、边界部K2的形态下,粘接于相当于上外板部的区域14C1的内表面。即,上单位板16C的外表面16Cg粘接于相当于上外板部的区域14C1的内表面。在此情形时,粘接剂优选为通过例如喷雾(spray)而涂布于上单位板16C的外表面16Cg、或相当于上外板部的区域14C1的内表面的任一面。
一体物10U与右侧隔热壁10对应。一体物10U离开与相当于上外板部的区域14C1的边界部K2规定距离Sk1而粘接于相当于右外板部的区域14B1的内表面。即,作为右单位板16B的一面的外表面16Bg在离开与相当于上外板部的区域14C1的边界部K2规定距离Sk1的位置粘接于相当于右外板部的区域14B1的内表面。在此情形时,规定距离Sk1设定为与上单位板16C的厚度尺寸Sk同等或略大。
而且,作为左单位板16A的一面的外表面16Ag在离开与相当于上外板部的区域14C1的边界部K1规定距离Sk1的位置粘接于相当于左外板部的区域14A1的内表面。在此情形时,相邻的单位板16A、单位板16C中的其中一侧的真空隔热板、例如上单位板16C以左单位板16A侧的端部与边界部K1一致的方式配置。而且,相邻的单位板16A、单位板16C中的另一侧的真空隔热板、在此情形时左单位板16A配置于上单位板16C侧的端部离开边界部K1规定距离Sk1的位置。
同样,相邻的单位板16B、单位板16C中的其中一侧的真空隔热板、例如上单位板16C以右单位板16B侧的端部与边界部K2一致的方式配置。而且,相邻的单位板16B、单位板16C中的另一侧的真空隔热板、在此情形时右单位板16B配置于上单位板16C侧的端部离开边界部K2规定距离Sk1的位置。然后将各单位板16A、单位板16B、单位板16C的各一面粘接于相当于各外板部的区域14A1、区域14B1、区域14C1。该步骤相当于步骤(1)。在此情形时,规定距离Sk1相当于上单位板16C的厚度尺寸。即,规定距离Sk1在边界部K1为能够弯折板构件75的最小距离。
其次,如图37所示,在边界部K1、边界部K2将板构件75向内侧弯折90度。该步骤相当于步骤(3)。此时,一体物9U、一体物10U离开各边界部K1、边界部K2规定距离Sk1。因此,一体物9U、一体物10U不碰触上单位板16C的各端部地在各边界部K1、边界部K2弯折板构件75。其结果,可无阻碍地进行板构件75的弯折加工。
而且,一体物9U、一体物10U离开边界部K1、边界部K2规定距离Sk1的量,因此,在弯折板构件75时,一体物9U的端面及一体物10U的端面分别抵接或近接上单位板16C的端部的内表面16Cn。由此,单位板16A、单位板16C、单位板16B成为相互连续的形态,而不会在边界部K1部分及边界部K2部分的角部内部产生大的空间部。此外,在边界部K2也同样地不会在边界部K2部分的角部内部产生大的空间部。因此,可减少对于外部的热漏出。
而且,上内板部15C的各端即弯折部15Cs1、弯折部15Cs2的端部分别离开边界部K2、边界部K1尺寸9Ut1、10Ut1。因此,若将相当于左外板部的区域14A1以边界部K1为支点弯折大致90度,则一体物9U抵接于弯折部15Cs2的端部,且限制其弯折。同样地,若将相当于右外板部的区域14B1以边界部K2为支点弯折大致90度,则一体物10U会抵接于弯折部15Cs1的端部,而限制其弯折。如此,防止相当于左外板部的区域14A1及相当于右外板部的区域14B1弯折90度以上。在此情形时,弯折部15Cs1作为相当于右外板部的区域14B1的弯折的挡止部(stopper)而发挥功能。此外,弯折部15Cs2作为相当于左外板部的区域14A1的弯折的挡止部而发挥功能。由此,相当于左外板部的区域14A1、相当于右外板部的区域14B1相对于相当于上外板部的区域14C1弯折成适当的角度、在此情形时为90度。
其后,如图38所示,下侧隔热壁12以封闭构成隔热壁主体2S的左侧隔热壁9与右侧隔热壁10的开口部的方式安装于隔热壁主体2S。此时,下外板部14D的一端部与左外板部14A的开放端部连结,下外板部14D的另一端部与右外板部14B的开放端部连结。而且,下内板部15D的一端部抵接或接近左内板部15A的弯折部15As及隔热材料74A,且下内板部15D的另一端部抵接或接近右内板部15B的弯折部15Bs及隔热材料74B。
其后,如图33所示,将里侧隔热壁13安装于各隔热壁9、隔热壁10、隔热壁11、隔热壁12的后端部。而且,将片材构件用连结板25及发泡苯乙烯28分别设置于里侧隔热壁13与左侧隔热壁9的角部内侧、及里侧隔热壁13与右侧隔热壁10的角部内侧。在片材构件用连结板25的内部、在此情形时发泡苯乙烯28形成有连通冷藏室80与蔬菜室82的冷气流通导管78。
另外,在板构件75,相当于图33所示的弯折部14Aa的部分中的与边界部K1、边界部K2对应的部分为了不妨碍板构件75的弯折预先呈V字状切断为大致90度。
根据第5实施方式,外板部14A~14E中的外板部14A、外板部14B、外板部14C由一片板构件75构成。因此,这些外板部14A、14B、14C之间无接口地连续,可减少外板部的接口。其结果,可减少发泡氨基甲酸酯的使用,并且可减少自隔热箱体2的外部的吸湿或向外部的冷气泄漏。
此外,在第5实施方式,如图36所示,相邻的单位板16A、单位板16C中的其中一个真空隔热板即上单位板16C以左单位板16A侧的端部与边界部K1大致一致、且右单位板16B侧的端部与边界部K2大致一致的方式配置。左单位板16A的上单位板16C侧的端部离开边界部K1规定距离Sk1而配置。右单位板16B的上单位板16C侧的端部离开边界部K2规定距离Sk1而配置。该规定距离Sk1设定为能够在边界部K1、边界部K2弯折板构件75的最小限度的距离。
由此,当在边界部K1、边界部K2弯折粘接有单位板16A、单位板16B、单位板16C的板构件75时,边界部K1、边界部K2的角部内部不会形成大的空间。即,单位板16A、单位板16C、单位板16B几乎无间隙地进入边界部K1、边界部K2的角部内部,其结果,可减少边界部K1、边界部K2的角部中的热漏出。
此外,根据第5实施方式,粘接剂是通过辊涂方式而涂布于各外表面16Ag、外表面16Bg、外表面16Cg。因此,可进行均匀的粘接层的粘接。
(第6实施方式)
参照图39及图40,对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与左侧隔热壁9对应的一体物9U以上侧隔热壁11侧的端部与边界部K1一致的方式配置。与上侧隔热壁11对应的一体物11U以左侧隔热壁9侧的端部离开边界部K1距离9Ut1的方式配置。此外,与右侧隔热壁10对应的一体物10U以上侧隔热壁11侧的端部与边界部K2一致的方式配置。与上侧隔热壁11对应的一体物11U以右侧隔热壁10侧的端部离开边界部K2距离10Ut1的方式配置。
然后将一体物9U的单位板16A的一面粘接于相当于外板部的区域14A1。此外,将一体物10U的单位板16B的一面粘接于相当于外板部的区域14B1。而且,将一体物11U的单位板16C的一面粘接于相当于上外板部的区域14C1。距离9Ut1是能够在边界部K1弯折板构件75的最小距离。同样地,距离10Ut1是能够在边界部K2弯折板构件75的最小距离。
在第6实施方式,单位板16A、单位板16C、单位板16B也大致无间隙地进入边界部K1、边界部K2的角部内部,不会在边界部K1、边界部K2的角部内部形成大的空间部。其结果,可减少边界部K1、边界部K2的角部的热漏出。
另外,作为构成隔热壁主体的三个隔热壁的组合,并不限于左侧隔热壁9与上侧隔热壁11及右侧隔热壁10的组合。例如,也可为左侧隔热壁9与下侧隔热壁12及右侧隔热壁10的组合、或左侧隔热壁9与里侧隔热壁13及右侧隔热壁10的组合、或上侧隔热壁11与里侧隔热壁13及下侧隔热壁12的组合等各种变更。
弯折部15As、弯折部15Bs、弯折部15Cs1、弯折部15Cs2与各内板部15A、内板部15B、内板部15C一体地形成,但也可由不同体的平板形成,且在该平板的背面设置相当于各隔热材料74A、隔热材料74B、隔热材料74C1、隔热材料74C2的隔热材料,将该平板及隔热材料最终如图32所示那样安装于各转角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冰箱隔热箱体的制造方法,是由一片板构件构成隔热壁中的一隔热壁及与其两侧连续的另两个隔热壁的各外板部,因此,可减少外板部的接口,即便为无发泡氨基甲酸酯或发泡氨基甲酸酯少的构成,也可有效地防止来自外部的湿气的吸湿。此外,以如下的配置形态,即,使在板构件中的相当于各外板部的区域的各边界部相邻的真空隔热板中的一个真空隔热板的端部大致位于边界部,使另一个真空隔热板的端部离开边界部一距离,该距离是该边界部中的板构件能够弯折的大致最小限度的距离,将各真空隔热板的一面粘接于相当于各外板部的区域,因此,也可使真空隔热板大致无间隙地进入一片板构件的角部内部,而良好地防止热漏出。
(第7实施方式)
在第7实施方式,如图41所示,冰箱1包括隔热箱体102。隔热箱体102包括外箱111、内箱112、及多片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设置于外箱111与内箱112之间。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相互为不同构件。隔热箱体102包括四个角部C。角部C也可称为隅部或转角部。
图42的(A)所示的金属板113是通过将例如带状的钢板弯折而形成。金属板113包括顶面部114、左侧面部115、右侧面部116、及底面部117。顶面部114、左侧面部115、右侧面部116、及底面部117作为外板部而发挥功能。金属板113在山折线部分118、山折线部分119、山折线部分120,分别弯折成90度。山折线部分118位于顶面部114与左侧的侧面部115之间。山折线部分119位于顶面部114与右侧的侧面部116之间。山折线部分120位于右侧的侧面部116与底面部117之间。
金属板113在各山折线部分118、山折线部分119、山折线部分120弯折后,将左侧的侧面部115的端部121与底面部117的端部122焊接。由此,金属板113构成为图42的(B)所示的纵长形状的外箱111。外箱111为具有正面及背面的开口部155、开口部156的长方体状的箱状。另外,底面部117也可与顶面部114、左右的侧面部115、侧面部116分别组装。
隔热箱体102包括板状的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如图42的(A)所示,真空隔热板130粘接于顶面部114的内表面114A。真空隔热板131粘接于左侧面部115的内表面115A。真空隔热板132粘接于右侧面部116的内表面116A。真空隔热板133粘接于底面部117的内表面117A。
如图41所示,内箱112与外箱111同样地为纵长的立方体形状的箱体。内箱112设置于外箱111的内侧。内箱112是通过成形例如塑料而制作。内箱112的尺寸小于外箱111的尺寸以进入外箱111内。内箱112包括顶面部124、左侧面部125、右侧面部126、及底面部127。顶面部124、左侧面部125、右侧面部126、及底面部127作为内板部而发挥功能。另外,内箱112的顶面部124、左右的侧面部125、侧面部126、与底面部127也可并非一体物而分别为不同构件。
如图41所示,内箱112的顶面部124与外箱111的顶面部114平行,且相隔尺寸T而与该顶面部114对面。内箱112的左侧的侧面部125与外箱111的左侧的侧面部115平行,且相隔尺寸T而与该侧面部115对面。内箱112的右侧的侧面部126与外箱111的右侧的侧面部116平行,且相隔尺寸T而与该侧面部116对面。内箱112的底面部127与外箱111的底面部117平行,且相隔尺寸T而与该底面部117对面。如此,内箱112配置于外箱111内,且在外箱111与内箱112之间具有尺寸T的间隙。
在图41,将箭头所示的X方向设为横方向,将箭头所示的Z方向设为纵方向。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3以该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3的面朝向横方向即水平方向的方式设置。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以该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的面朝向纵方向即垂直方向的方式设置。
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的隔热性能足够高于发泡聚氨基甲酸酯材料的隔热性能。因此,隔热箱体102相较使用发泡聚氨基甲酸酯材料作为隔热材料的情形,即便使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的厚度薄,也可确保必需的隔热性能。如此,隔热箱体102通过使用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作为隔热材料,可使外箱111与内箱112的间隔小。因此,隔热箱体102在将外箱111的外尺寸设为一定的情形时,相较使用发泡聚氨基甲酸酯材料作为隔热材料的,可使内箱112的内尺寸大。其结果,可增大隔热箱体102的收容容积,从而可谋求冰箱1的大容量化。在此情形时,真空隔热板的厚度例如为10mm~30mm。
如图41所示,真空隔热材料130配置于内箱112的顶面部124与外箱111的顶面部114的间隙中。真空隔热材料131配置于内箱112的左侧的侧面部125与外箱111的左侧的侧面部115的间隙中。真空隔热材料132配置于内箱112的右侧的侧面部126与外箱111的右侧的侧面部116的间隙中。真空隔热材料133配置于内箱112的底面部127与外箱111的底面部117的间隙中。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形时,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使用粘接剂而粘接于外箱111的内表面,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不使用粘接剂而仅将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配置于外箱111的内表面。由此,可进行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的事后的更换。
如图41所示,四个角部C为同样的构成。在配置于纵方向的真空隔热板131,上端部131T与顶面部114的内表面114A接触,下端部131R与底面部117的内表面117A接触。同样地,在配置于纵方向的真空隔热板132,上端部132T与顶面部114的内表面114A接触,下端部132R与底面部117的内表面117A接触。
另外,各端部131T、端部131R、端部132T、端部132R的面无须全部接触,只要至少一部分接触即可。此外,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的上端部131T、上端部132T也可略微离开顶面部114的内表面114A。例如,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的上端部131T、上端部132T只要较真空隔热板130的下表面更位于上方即可,优选为较真空隔热板130的正中间部分更位于上方即可。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的下端部131R、下端部132R只要较真空隔热板133的上表面更位于下方即可,优选为较真空隔热板130的正中间部更位于下方即可。
在配置于横方向的上侧的真空隔热板130,左端部130F与配置于纵方向的真空隔热板131的内侧面131N接触,右端部130G与配置于纵方向的真空隔热板132的内侧面132N接触。同样地,在配置于横方向的下侧的真空隔热板133,左端部133F与配置于纵方向的真空隔热板131的内侧面131N接触,右端部133G与配置于纵方向的真空隔热板132的内侧面132N接触。
如此,横方向的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3夹在左侧的纵方向的真空隔热板131与右侧的纵方向的真空隔热板132之间。由此,左侧的上下的角部C由左侧的纵方向的真空隔热板131填满。此外,右侧的上下的角部C由右侧的纵方向真空隔热板132填满。因此,各角部C被真空隔热板填满而无间隙,因此,可确保各角部C中的隔热性能,并且可抑制空气漏出。即,各角部C具有防止空气自冰箱1内通过角部C的间隙而漏出至外箱111的外部的真空泄漏的作用。此外,可提高隔热箱体102的各角部C中的刚性。
如图43的(A)、(B)所示,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包括芯材170、及层叠膜(laminated film)171。芯材170例如为玻璃绒的板材。层叠膜171具有金属箔层或金属蒸镀层,且防湿性、阻气性优异。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利用层叠膜171包裹芯材170,并将其内部形成为真空的多孔质构造,由此,保持例如超过90%的高真空空间率。层叠膜171包括密封芯材170的其中一个密封部分172及另一个密封部分173。其中一个密封部分172与另一个密封部分173例如通过局部加热而形成。
(第8实施方式)
参照图44对第8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图44表示第8实施方式中的隔热箱体102的四个角部C中的右上侧的角部C,但其他角部C也与右上侧的角部C同样地构成。如图44所示,真空隔热板130的密封部分173向外箱111的顶面部114的内表面114A侧弯折,而配置于真空隔热板130的凹部130N内。同样地,真空隔热板132的密封部分172向外箱111的侧面部116的内表面116A侧弯折而配置于真空隔热板132的凹部132M内。在此情形时,密封部分172、密封部分173未向内箱112的内表面侧弯折。密封部分172、密封部分173的容纳方式在剩余的三个角部C中也为同样。
对如此弯折密封部分172而收纳的理由进行说明。外箱111是由刚性高的金属制的板构成,相对于此,内箱112是由刚性低于金属的塑料(plastic)制的板构成。假如将密封部分172、密封部分173向内箱112侧弯折,则内箱112可能会受到经弯折的密封部分172、密封部分173的厚度的影响而向内侧膨出。如此一来,内箱112变得不平坦,而有外观方面的美观性变差之虞。
因此,密封部分172、密封部分173向外箱111侧弯折。由此,内箱112可避免经弯折的密封部分172、密封部分173的厚度的影响。而且,经弯折的密封部分172、密封部分173收纳在凹部130N、凹部132M内。由此,外箱111也可避免经弯折的密封部分172、密封部分173的厚度的影响。其结果,可确保外箱111及内箱112的平坦,从而可将内箱112相对于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美观地配置。以此方式将密封部分172、密封部分173向外箱111侧弯折并收纳的构造在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的任一个中均为同样。
在第8实施方式,也在外箱111与内箱112之间配置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在各角部C填满真空隔热板。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也可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确保各角部C中的隔热性能。另外,在隔热箱体102的背面侧预先配置长方形的真空隔热板。
(第9实施方式)
其次,参照图45对第9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配置于横方向的上侧的真空隔热板130,左端部130C与外箱111的左侧面部115的内表面115A接触,右端部130D与外箱111的右侧面部116的内表面116A接触。同样地,在配置于横方向的下侧的真空隔热板133,左端部133C与外箱111的左侧面部115的内表面115A接触,右端部133D与外箱111的右侧面部116的内表面116A接触。
另一方面,在配置于纵方向的左侧的真空隔热板131,上端部131F与上侧的真空隔热板130的内表面130M接触,下端部131G与下侧的真空隔热板133的内表面133M接触。同样地,在配置于纵方向的右侧的真空隔热板132,上端部132F与上侧的真空隔热板130的内表面130M接触,下端部132G与下侧的真空隔热板133的内表面133M接触。
如此,纵方向的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夹在上侧的横方向的真空隔热板130与下侧的横方向的真空隔热板133之间。由此,上侧的左右的角部C由上侧的横方向的真空隔热板130填满。此外,下侧的左右的角部C由下侧的横方向的真空隔热板133填满。因此,各角部C被真空隔热板填满而无空间,因此,可确保各角部C中的隔热性能,并且可抑制空气漏出。即,各角部C具有防止空气自冰箱1内通过角部C的间隙而漏出至外箱111的外部的真空泄漏的作用。此外,可提高隔热箱体102的各角部C中的刚性。
(第10实施方式)
参照图46对第10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图46表示第10实施方式中的隔热箱体102的四个角部C中的右上侧的角部C,但其他角部C也与右上侧的角部C同样地构成。如图46所示,真空隔热板130的密封部分173向外箱111的顶面部114的内表面114A侧弯折而配置于真空隔热板130的凹部130H内。同样地,真空隔热板132的密封部分172向外箱111的侧面部116的内表面116A侧弯折而配置于真空隔热板132的凹部132J内。在此情形时,密封部分172、密封部分173未向内箱112的内表面侧弯折。密封部分172、密封部分173的收纳方式在剩余的三个角部C中也为同样。
由此,可获得与所述第8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11实施方式)
参照图47的(A)、(B)、(C)对第1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11实施方式,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由以连续的方式连接的一体物W1构成。一体物W1粘接于顶面部114的内表面114A、左右的侧面部115、侧面部116的内表面115A、内表面116A、及底面部117的内表面117A而构成一体物W2。即,所谓一体物W1是指各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连续地连接而构成的。此外,所谓一体物W2是指一体物W1粘接于各内表面114A、内表面115A、内表面116A、内表面117A而成的。
一体物W2包括三个部位的凹陷部分90、及两个部位的凹陷部分91。凹陷部分90位于一体物W1侧,且设置于与一体物W2的山折线部分118、山折线部分119、山折线部分120对应的位置。如图47的(B)所示,各凹陷部分90的截面成为半圆形状。凹陷部分91设置于一体物W1的两端部分。凹陷部分91以截面成为1/4的圆形状的方式形成。两个部位的凹陷部分91是通过将一体物W1弯折使两端部分对接而成为与凹陷部分90同样的截面即半圆形状的截面。在此情形时,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是使用比真空隔热板的厚度薄的连接部分95而连续地形成。
由此,如图47的(C)所示,当在各山折线部分118、山折线部分119、120弯折一体物W2时,能以三个部位的凹陷部分90为支点容易地进行弯折。因此,可容易地获得包括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的外箱111。此外,三个凹陷部分90的连接部分95的厚度比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的厚度薄。因此,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可在各角部C容易地弯折而形成为箱形。
(第12实施方式)
参照图48的(A)、(B)、(C)对第1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12实施方式,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相互为不同构件,且相互分离。真空隔热板130粘接于顶面部114的内表面114A。真空隔热板131粘接于左侧面部115的内表面115A。真空隔热板132粘接于右侧面部116的内表面116A。真空隔热板133粘接于底面部117的内表面117A。如此,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分别粘接于内表面114A、内表面115A、内表面116A、内表面117A而构成一体物W3。即,所谓一体物W3是指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粘接于各内表面114A、内表面115A、内表面116A、内表面117A而成的。
一体物W3具有三个部位的凹陷部分100、及两个部位的凹陷部分101。凹陷部分100位于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侧,且设置于与一体物W3的山折线部分118、山折线部分119、山折线部分120对应的位置。如图48的(B)所示,凹陷部分100的截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凹陷部分101位于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3侧,且设置于一体物W3的两端部分。即,凹陷部分101设置于左侧的端部121及右侧的端部122。凹陷部分101是通过将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3的端部设为斜面状而形成。两个部位的凹陷部分101是通过将一体物W3弯折使两端部分对接而成为与凹陷部分100同样的截面即三角形状的截面。在此情形时,在各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的各端部,内表面114A、内表面115A、内表面116A、内表面117A侧的尺寸只要长于与内表面114A、内表面115A、内表面116A、内表面117A相反侧的尺寸即可。
由此,可获得与第1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而且,如图48的(C)所示,角部C的邻接的真空隔热板、例如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2的端部彼此以约45度的角度接触而形成榫形部分150。由此,在角部C,邻接的真空隔热板可相互确实地接触。而且,在榫形部分150的内侧设置有另外的隔热材料151。由此,在角部C的榫形部分150,即便假如邻接的真空隔热板相隔而产生间隙,也可利用隔热材料151而堵塞在角部C产生的间隙。其结果,可确保角部C的隔热性能。
参照图49的(A)、(B)、(C)~图50的(A)、(B)对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49的(A)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凹陷部分140设置于邻接的真空隔热板130~133之间。凹陷部分140的截面形成为半圆形状。邻接的真空隔热板、例如真空隔热板130、132的连接部分成为薄的连接部分141。在此情形时,连接部分141的厚度也比真空隔热板的厚度薄。因此,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真空隔热板133可在角部C容易地弯折而制成箱形。在此情形时,连接部分141无须具有芯材,只要连接有包裹芯材的袋体的密封部分172、密封部分173即可。
在图49的(B)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邻接的真空隔热板、例如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2不同构件即不同体地构成。而且,在该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2之间预先形成有间隙SS。因此,如图49的(C)所示,角部C中的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2的端部130K、端部132K之间产生间隙SS。由此,例如,在使横方向的真空隔热板130向箭头V方向移动而进行位置调整的情形时,可利用该预先准备的间隙SS而容易地进行真空隔热板130的位置调整。
在50的(A)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邻接的真空隔热板、例如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2不同构件即不同体地构成。而且,在该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2之间预先形成有间隙SS。而且,该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2由层叠膜171一体地覆盖。由此,例如在使纵方向的真空隔热板132向箭头P方向移动而进行位置调整的情形时,可如图50的(B)所示那样,夹入层叠膜171的松弛的部分145而进行收纳。
其次,参照图51的(A)、(B)、(C)对另一实施方式中的隔热箱体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如图51的(A)所示,预先将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安装于金属板113M。将凹陷部分90设置于邻接的各真空隔热板130、真空隔热板131、真空隔热板132之间。如图51的(B)所示,以凹陷部分90为支点将金属板113M弯折。由此,形成顶面部114、左侧面部115、及右侧面部116。左侧面部115与右侧面部116对向。
底面的真空隔热板133由以金属板构成的底面部117与底面部127夹持。底面部117设置于真空隔热板133的与库内相反侧的面。底面部127设置于真空隔热板133的库内侧的面。底面部117利用螺钉99而固定于左右的侧面部115、侧面部116的安装部115D、安装部116D。由此,如图51的(C)所示,获得包括外箱111、内箱112、及真空隔热板130~133的冰箱的隔热箱体102。
如图51的(C)所示,隔热箱体102具有覆盖构件199。覆盖构件199位于内箱112的角部CN,且覆盖该角部CN的间隙。覆盖构件199具有作为用以将角部CN的角度保持为90度的保持构件的功能、及堵塞角部CN的间隙并防止光的侵入的功能。利用覆盖构件199的作为保持构件的功能,防止顶面部124、侧面部125、侧面部126弯曲而无法保持90度的角度的情形。覆盖构件199可在其内部形成电线、配管、冷气通路等。内箱112由多个板构成。
另外,在所述各实施方式,在图42的(B)所示的隔热箱体102,安装于背面侧的开口部156的真空隔热板可在形成外箱111时,或在将内箱112配置于外箱111内之后设置。
实施方式的冰箱包括外箱、设置于外箱内部的内箱、及设置于外箱与内箱之间的真空隔热板。各真空隔热板中的邻接的真空隔热板以在外箱与内箱的角部相互接触的方式配置。由此,冰箱的角部由真空隔热板填满,因此,可确保角部的隔热性能。
所述各实施方式可任意地组合使用。此外,图1所示的冰箱1的构造为一例,可采用任意的构造。
虽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能以其他各种形态实施,可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或主旨,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冰箱隔热箱体的制造方法,所述冰箱的隔热箱体为包括左侧隔热壁、右侧隔热壁、上侧隔热壁、下侧隔热壁、及里侧隔热壁且前表面开口的矩形的箱状,且所述各隔热壁在外板部与内板部之间具有真空隔热板,且
所述制造方法由以下步骤(1)至步骤(3)而制造隔热壁主体,所述隔热壁主体包括所述各隔热壁中的一个隔热壁及与所述一个隔热壁的两侧连续的另两个隔热壁,其后,将剩余的两个隔热壁连结到所述隔热壁主体:
步骤(1):使用平板状的一片板构件,所述板构件包括相当于所述一个隔热壁及所述另两个隔热壁的各外板部的区域、以及成为相当于所述各外板部的区域的边界的各边界部,在所述板构件的相当于所述各外板部的区域的内表面粘接所述各真空隔热板的一个面,在使构成所述一个隔热壁的所述真空隔热板的两端位于所述各边界部的形态下,将所述真空隔热板的一个面配置于相当于所述外板部的区域的内表面,其后,使构成所述另两个隔热壁的所述真空隔热板的端部从所述边界部离开所述板构件能够在所述边界部弯折的最小距离,并将所述真空隔热板的一个面配置于相当于所述各外板部的区域,其后,将各真空隔热板的各一个面粘接于相当于所述各外板部的区域;
步骤(2):在所述步骤(1)的执行前或执行后,在所述步骤(1)中粘接的所述各真空隔热板的与所述一个面相反的面粘接所述内板部,并且构成所述真空隔热板与所述内板部的一体物;
步骤(3):在执行所述步骤(1)及步骤(2)之后,将所述板构件在所述各边界部向内侧弯折,直至所述一体物碰触挡止部而限制其弯折为止,所述挡止部设置于所述一个真空隔热板的左右两侧端部,且在所述内板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隔热箱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以辊涂方式在所述各真空隔热板的所述相反的面涂布粘接剂,将所述内板部粘接于所述相反的面之后,执行所述步骤(1)。
3.一种冰箱,包括隔热箱体,所述隔热箱体包括:
外箱;
内箱,设置于所述外箱的内部;及
真空隔热板,设置于所述外箱与所述内箱之间且粘接于所述外箱与所述内箱;且
所述各真空隔热板中的邻接的真空隔热板以在所述隔热箱体的角部相互接触的方式配置,
所述真空隔热板包括芯材、覆盖所述真空隔热板的膜及形成于所述外箱的内表面侧的凹部,且
所述膜的密封部分向所述外箱的内表面侧弯折并配置于所述凹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中在所述角部,邻接的所述真空隔热板中的设置于横方向的真空隔热板的端部与设置于纵方向的真空隔热板的侧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中在所述角部,邻接的所述真空隔热板中的设置于纵方向的真空隔热板的端部与设置于横方向的真空隔热板的侧面接触。
CN201380067894.XA 2012-12-25 2013-12-13 冰箱隔热箱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冰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709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81192A JP6469941B2 (ja) 2012-12-25 2012-12-25 冷蔵庫
JP2012-281192 2012-12-25
JP2012282522A JP6271124B2 (ja) 2012-12-26 2012-12-26 冷蔵庫の断熱箱体の製造方法
JP2012-282522 2012-12-26
PCT/JP2013/083487 WO2014103753A1 (ja) 2012-12-25 2013-12-13 冷蔵庫の断熱箱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0919A CN104870919A (zh) 2015-08-26
CN104870919B true CN104870919B (zh) 2017-11-21

Family

ID=51020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789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70919B (zh) 2012-12-25 2013-12-13 冰箱隔热箱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冰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940412B1 (zh)
CN (1) CN104870919B (zh)
TW (1) TWI570372B (zh)
WO (1) WO20141037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14102A1 (de) * 2014-07-21 2016-01-21 BSH Hausgeräte GmbH Wandung für ein Haushaltskältegerät, Haushaltskältegeräte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Wandung
KR102442071B1 (ko) 2015-10-19 2022-09-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530909B1 (ko) 2017-12-13 2023-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JP7287643B2 (ja) * 2018-12-27 2023-06-06 アクア株式会社 冷蔵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21209085A1 (de) 2021-08-18 2023-02-23 BSH Hausgeräte GmbH Haushaltsgerätevorrichtung, Haushaltsgerät, Baukasten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Haushaltsgeräte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91587U (ja) * 1983-06-08 1984-12-19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断熱箱体
JP2728318B2 (ja) 1991-02-15 1998-03-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真空断熱箱体の製造方法
JPH06147744A (ja) 1992-11-09 1994-05-27 Hitachi Ltd 冷凍冷蔵庫
JPH08159377A (ja) * 1994-12-02 1996-06-21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真空断熱体
US6109712A (en) * 1998-07-16 2000-08-29 Maytag Corporation Integrated vacuum panel insulation for thermal cabinet structures
TW593919B (en) * 2002-05-31 2004-06-21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Vacuum heat insulating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refrigerator using the vacuum heat insulating material
JP4550381B2 (ja) * 2003-07-09 2010-09-22 株式会社金門製作所 ガスメータ
JP2005299972A (ja) * 2004-04-08 2005-10-27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蔵庫
JP2005308257A (ja) * 2004-04-19 2005-11-04 Sharp Corp 冷蔵庫筐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98103B2 (ja) 2004-09-24 2008-12-1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の扉装置
JP5595720B2 (ja) * 2009-12-03 2014-09-24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CN102313432A (zh) * 2010-05-28 2012-01-11 株式会社东芝 食品储藏库的绝热箱体
DE102011006238A1 (de) * 2011-03-28 2012-10-04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Modularer Gerätekorpus
JP5788232B2 (ja) * 2011-06-13 2015-09-30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JP6005342B2 (ja) * 2011-06-13 2016-10-12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冷蔵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40412A4 (en) 2016-09-28
EP2940412B1 (en) 2018-07-18
TWI570372B (zh) 2017-02-11
EP2940412A1 (en) 2015-11-04
WO2014103753A1 (ja) 2014-07-03
TW201441566A (zh) 2014-11-01
CN104870919A (zh)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0919B (zh) 冰箱隔热箱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冰箱
JP6557859B2 (ja) 冷蔵庫
EP2719981B1 (en) Refrigerator
CN105546923B (zh) 食品储藏库的绝热箱体
US20160258671A1 (en) Gas barrier for vacuum insulation
WO2014049969A1 (ja) 冷蔵庫
CN103383176A (zh) 冰箱和制造冰箱门的方法
CN104884884B (zh) 冰箱隔热箱体的制造方法
US10422569B2 (en) Vacuum insulated door construction
CN106871538A (zh) 冰箱
JP6448846B2 (ja) 冷蔵庫
CN102829601B (zh) 冰箱
JP2011247535A (ja) 冷蔵庫の断熱箱体
CN106482437B (zh) 冰箱
JP6918462B2 (ja) 真空断熱材及び冷蔵庫
JP7407588B2 (ja) 断熱材の製造方法、及び冷蔵庫の製造方法
JP2014031904A (ja) 冷蔵庫
WO2016135808A1 (ja) 断熱箱体および断熱扉並びに冷蔵庫
JP6113610B2 (ja) 冷蔵庫
JP6034443B2 (ja) 冷蔵庫の断熱箱体
JP6271124B2 (ja) 冷蔵庫の断熱箱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port area, Japan, 1, a number of Zhi Pu Ding,

Applicant after: Toshiba Corp.

Applicant after: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Holdings Corp.

Applicant after: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port area, Japan, 1, a number of Zhi Pu Ding,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Corp.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Holdings Corp.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05

Address after: Tokyo port area, Japan, 1, a number of Zhi Pu Ding,

Applicant after: Toshiba Corp.

Applicant after: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port area, Japan, 1, a number of Zhi Pu Ding,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Corp.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Holdings Corp.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05

Address after: Tokyo city at the end of the Japanese plum Guangzhou Ting two chome 9 times

Applicant after: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port area, Japan, 1, a number of Zhi Pu Ding,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Corp.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