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4395A - 车辆用灯具单元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灯具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4395A
CN104854395A CN201380065123.7A CN201380065123A CN104854395A CN 104854395 A CN104854395 A CN 104854395A CN 201380065123 A CN201380065123 A CN 201380065123A CN 104854395 A CN104854395 A CN 104854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cculter
face
light
projecting lens
c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51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4395B (zh
Inventor
山本照亮
松本昭则
望月清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54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4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4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43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6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 F21S41/68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by acting on screens
    • F21S41/683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by acting on screens by moving screens
    • F21S41/695Screens rotating around a vertical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5Projection lenses
    • F21S41/255Lenses with a front view of circular or truncated circular outl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4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21S41/147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the main e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LED being angled to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illuminating device
    • F21S41/148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the main e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LED being angled to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illuminating device the main e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LED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optical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6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 F21S41/68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by acting on screens
    • F21S41/683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a variable light distribution by acting on screens by moving screens
    • F21S41/698Shaft-shaped screens rotating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 B60Q1/0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 B60Q1/1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having dimming means
    • B60Q1/1415Dimming circuits
    • B60Q1/1423Automatic dimming circuits, i.e. switching between high beam and low beam due to change of ambient light or light level in road traffic
    • B60Q1/143Automatic dimming circuits, i.e. switching between high beam and low beam due to change of ambient light or light level in road traffic combined with another condition, e.g. using vehicle recognition from camera images or activation of wi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2300/00Indexing codes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able headlamps or automatically dimmable headlamps
    • B60Q2300/05Special features for controlling or switching of the light beam
    • B60Q2300/056Special anti-blinding beams, e.g. a standard beam is chopped or moved in order not to bli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2300/00Indexing codes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able headlamps or automatically dimmable headlamps
    • B60Q2300/4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other road users or special conditions
    • B60Q2300/42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other road users or special conditions oncoming vehi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2/00Ex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for illuminat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一种灯具单元,其旋转遮光体(36)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后方,从而遮挡从光源(31)出射的光的一部分。旋转遮光体(36)具有扭曲端面(36d2),该扭曲端面(36d2)用于形成随着旋转遮光体(36)的旋转而位置发生变化的配光图案的周缘部而被投影的端缘。扭曲端面(36d2)被配置成随着接近投影透镜(34)而接近其光轴(A1)。随着旋转遮光体(36)向配光图案的照明面积增大的方向旋转,扭曲端面(36d2)从投影透镜(34)的后方焦点(F)的前方朝向后方移动。

Description

车辆用灯具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于车辆的前照灯的灯具单元。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灯具单元,已知的是具备称为旋转遮光体的部件的灯具单元。旋转遮光体是具有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的部件,在其周方向不同的角度位置,设有具备各不相同的端缘形状的多个遮光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通过旋转遮光体绕其旋转轴旋转,该多个遮光板中的一个配置在连结光源和投影透镜的光路上。由此,从光源出射的光的一部分被遮挡,端缘形状通过投影透镜被投影到车辆的前方。形成于车辆的前方的配光图案的周缘部具有与端缘形状相应的形状。通过选择配置于光路上的遮光板,在使用单个光源的情况下也可选择性地形成多个配光图案。
作为多个配光图案,已知有不向前方车辆眩光的对近距离前方进行照明的近光图案、及将前方的宽阔范围照明至远方的远光图案。进而,已知有在远光照射状态下只将前方检测到的存在车辆或行人的区域设为非照明区域,由此既能抑制眩光又能确保前方辨识性的配光图案。在本说明书中,将该配光图案称为“部分远光图案”。
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左前照灯中,形成以远光图案的右上部分作为非照明区域的部分左远光图案,在右前照灯中,形成以远光图案的左上部分作为非照明区域的部分右远光图案。通过使这两个配光图案重合,能够形成上述的部分远光图案。通过进行使灯具单元的光轴沿左右方向回转的转体控制,能够能够改变非照明区域的位置或大小。
已知一种具备扭曲端面的旋转遮光体,该扭曲端面绕旋转轴延伸,从而连接旋转轴方向的不同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扭曲端面是作为与在远光图案内部分地形成的非照明区域的边界而被投影的部分。因为供投影的扭曲端面的位置在旋转轴方向上随着旋转遮光体的旋转而变化,所以无需进行转体控制,就能够使与非照明区域的边界的位置即非照明区域的位置或大小改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2011-0059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2010-2320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形成上述的扭曲端面,需要有绕旋转遮光体的旋转轴延伸的周面。形成该周面,会导致实心的体积部分增大。专利文献2记载的旋转遮光体在形成部分远光图案时,该体积部分配置于投影透镜的后方焦点的前方。
从光源出射并由反射镜等反射的光从各个方向向投影透镜行进。理想状态下,未被遮光的光应该全部入射到投影透镜。但是,像专利文献2记载的旋转遮光体那样,如果在投影透镜的入射面和后方焦点之间存在实心的体积部分,则通过了后方焦点的光中的一部分会被该部分遮挡或者被反射,向投影透镜的入射光量就会下降。其结果是,在部分远光图案的照明区域,得不到所期望的照度。
因而,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旋转遮光体形成部分远光图案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照明区域的照度下降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旋转遮光体中,因为在其周面不连续地配置有多个遮光板,所以随着旋转遮光体的旋转,配光图案的形状会不连续地变化。因此,难免给驾驶员带来不适感。
因而,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旋转遮光体进行配光图案的切换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给予驾驶员的不适感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灯具单元,其具备:
光源;
投影透镜,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通过;
旋转遮光体,配置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方,从而遮挡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的一部分,且所述旋转遮光体具有旋转轴;
驱动机构,使所述旋转遮光体绕所述旋转轴旋转;
所述旋转遮光体具备:
第一端缘,在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旋转遮光体旋转至第一角度位置时,作为第一配光图案的周缘部向所述投影透镜的前方被投影;
第二端缘,在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旋转遮光体旋转至第二角度位置时,作为照明面积比所述第一配光图案大的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一周缘部向所述投影透镜的前方被投影;
第三端缘,在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旋转遮光体旋转至第三角度位置时,作为照明面积比所述第二配光图案大的第三配光图案的第一周缘部向所述投影透镜的前方被投影;
第一扭曲端面,绕所述旋转轴延伸,与所述第二端缘及所述第三端缘在所述旋转轴方向的不同位置相交;
所述第二角度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角度位置和所述第三角度位置之间,
所述第一扭曲端面的一部分作为所述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二周缘部及所述第三配光图案的第二周缘部向所述投影透镜的前方被投影,
所述第一扭曲端面被配置成随着接近所述投影透镜而接近所述投影透镜的光轴,
在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旋转遮光体从所述第一角度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三角度位置时,所述第一扭曲端面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方焦点的前方朝向后方移动。
根据这种结构,随着旋转遮光体向照明面积增大的方向旋转,具有作为配光图案的周缘部而被投影的部分的扭曲端面朝向投影透镜的后方焦点的后方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因通过了后方焦点的光的一部分被遮挡或反射而造成的向投影透镜的入射光量降低。因此,在形成要求高照度的配光图案时,能够避免无法获得所期望的照度的事态发生。
另外,从光源出射的光从各个方向朝向投影透镜行进。此时,对向投影透镜的入射光量带来的影响特别大的是从投影透镜的后方焦点的后方朝向投影透镜的光轴通过旋转遮光体的光。根据上述结构,第一扭曲端面被配置成随着接近投影透镜而接近其光轴。因此,第一扭曲端面不会对如上所述的光的行进构成障碍,能够抑制向投影透镜的入射光量的降低。
所述旋转遮光体也可以采用具备第二扭曲端面的结构,该第二扭曲端面绕所述旋转轴延伸,在所述旋转轴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与所述第一扭曲端面及所述第一端缘相交。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使从第一配光图案向第二配光图案的形状变化变得顺畅,抑制给予驾驶员的不适感。
所述旋转遮光体也可以具备与所述旋转轴同心状地延伸的周面,所述第一端缘的一部分、所述第二端缘的一部分、及所述第三端缘与所述旋转轴平行地延伸,成为所述周面的一部分。
根据这种结构,这些端缘被投影而依次形成的配光图案的周缘部的位置不会随着配光图案的过渡而变化。因此,能够使随着配光图案的过渡而产生的形状变化成为必要最小限度,抑制给予驾驶员的不适感。
例如,所述第一配光图案可作为对比所述周缘部更靠下方的区域进行照明的配光图案。另外,所述第二配光图案及所述第三配光图案可作为对比各自的所述第一周缘部更靠下方的区域、和比该第一周缘部更靠上方的区域中各自的所述第二周缘部的左右任一方进行照明的配光图案。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旋转遮光体从所述第二角度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三角度位置时,所述第二周缘部向左右方向移动。
在使用半导体发光元件作为所述光源,且使用树脂制透镜作为所述投影透镜的情况下,能够容易进行色差应对。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目的,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搭载于车辆的灯具单元,其具备:
光源;
投影透镜,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通过;
旋转遮光体,配置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方,从而遮挡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的一部分,所述旋转遮光体具有旋转轴;
驱动机构,使所述旋转遮光体绕所述旋转轴旋转;
所述旋转遮光体具备:
第一端缘,在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旋转遮光体旋转至第一角度位置时,作为第一配光图案的周缘部向所述投影透镜的前方被投影;
第二端缘,在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旋转遮光体旋转至第二角度位置时,作为照明面积比所述第一配光图案大的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一周缘部向所述投影透镜的前方被投影;
扭曲端面,绕所述旋转轴延伸,在所述旋转轴方向的不同位置与所述第一端缘和所述第二端缘分别相交;
所述扭曲端面的一部分作为所述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二周缘部向所述投影透镜的前方被投影,
所述扭曲端面和所述第一端缘相交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配光图案的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对应。
根据这种结构,在从第一配光图案向第二配光图案的过渡时,由扭曲端面形成的第二配光图案的周缘的第二周缘部首先出现在该第二配光图案的车辆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然后,随着旋转遮光体的旋转,向左右方向中央部移动。因此,从第一配光图案向第二配光图案的形状变化变得连续且顺畅,能够抑制给予驾驶员的不适感。
所述旋转遮光体也可以在所述第一角度位置和所述第二角度位置之间包含与所述旋转轴同心状地延伸的周面,所述周面被配置成与所述第一配光图案及所述第二配光图案的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对应。
根据这种结构,该外周部的端缘被投影而依次形成的配光图案的周缘部的位置不会随着配光图案的过渡而变化。而且,配光图案的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央部是随着旋转遮光体的旋转,形状在最后变化的部分或形状不变的部分。因此,能够使随着配光图案的过渡而产生的形状变化成为必要最小限度,抑制给予驾驶员的不适感。
所述扭曲端面也可以配置成随着接近所述投影透镜而接近所述投影透镜的光轴,且在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旋转遮光体从所述第一角度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角度位置时,所述扭曲端面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方焦点的前方朝向后方移动。
根据这种结构,随着旋转遮光体向照明面积增大的方向旋转,具有作为配光图案的周缘部而被投影的部分的扭曲端面向投影透镜的后方焦点的后方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因通过了后方焦点的光的一部分被遮挡或反射而造成的向投影透镜的入射光量降低。因此,在形成要求高照度的配光图案时,能够避免无法获得所期望的照度的事态发生。
另外,从光源出射的光从各个方向朝向投影透镜行进。此时,对向投影透镜的入射光量带来的影响特别大的是从投影透镜的后方焦点的后方朝向投影透镜的光轴通过旋转遮光体的光。根据上述结构,扭曲端面被配置成随着接近投影透镜而接近其光轴。因此,扭曲端面不会对如上所述的光的行进构成障碍,能够抑制向投影透镜的入射光量的降低。
例如,所述第一配光图案可作为对比所述周缘部更靠下方的区域进行照明的配光图案。另外,所述第二配光图案可作为对比各自的所述第一周缘部更靠下方的区域、和比该第一周缘部更靠上方的区域中各自的所述第二周缘部的左右任一方进行照明的配光图案。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旋转遮光体从所述第一角度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角度位置时,所述第二周缘部向左右方向移动。
在使用半导体发光元件作为所述光源,且使用树脂制透镜作为所述投影透镜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实现色差应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的灯具单元的车辆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右灯具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右灯具单元的结构部件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右灯具单元具备的右旋转遮光体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右旋转遮光体的旋转角度位置和所形成的配光图案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右旋转遮光体的旋转角度位置和所形成的配光图案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左灯具单元具备的左旋转遮光体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左旋转遮光体的旋转角度位置和所形成的配光图案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9是表示左旋转遮光体的旋转角度位置和所形成的配光图案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0是表示由左右灯具单元形成的部分远光图案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所使用的各附图中,为了表示成可辨识各部件的大小,适当变更了缩小比例尺。
图1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前照灯装置12的车辆10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前照灯装置12与综合控制部14、车轮速度传感器16、转向角传感器17、及照相机18一起构成前照灯控制系统11。
综合控制部14具备执行各种运算处理的CPU、存储各种控制程序的ROM、作为用于数据存储或程序执行的工作区的RAM等,执行车辆10的各种控制。
车轮速度传感器16分别与组装于车辆10的左右前轮及左右后轮这四个车轮对应地设置。车轮速度传感器16分别与综合控制部14可通信地连接,将对应于车轮的旋转速度的信号输出到综合控制部14。综合控制部14利用从车轮速度传感器16输入的信号,计算出车辆10的速度。
转向角传感器17设置于方向盘,与综合控制部14可通信地连接。转向角传感器17将与驾驶员操纵的方向盘的转向旋转角相对应的信号输出到综合控制部14。综合控制部14利用从转向角传感器17输入的信号,计算出车辆10的行进方向。
照相机18具备例如CCD(Charged Coupled Device)传感器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传感器等摄像元件,拍摄车辆前方,从而生成图像数据。照相机18与综合控制部14可通信地连接,所生成的图像数据被输出到综合控制部14。
前照灯装置12具备配置于车辆10的前部靠右侧的右前照灯单元22R、及配置于车辆10的前部靠左侧的左前照灯单元22L。在右前照灯单元22R中,在灯体23R上安装有透光罩24R,用于划分出灯室25R。
图2是表示收纳于右前照灯单元22R的灯室25R的右灯具单元30R的结构的立体图。右灯具单元30R具备光源31、散热器32、反射镜33、投影透镜34、透镜支架35、右旋转遮光体36、驱动机构37、及支承机构38。
光源31是白色发光二极管(LED)或有机EL元件等半导体发光元件。光源31相对于散热器32固定。散热器32采用适于散发从光源31发出的热的公知的材质及形状。从光源31出射的光由反射镜33反射而射向前方。该光的至少一部分通过配置于反射镜33的前方的投影透镜34。
图3(a)是表示构成右灯具单元30R的一部分的结构间的位置关系的垂直剖面图。反射镜33具有以沿车辆10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A1作为中心轴的反射面,该反射面的基本形状为大致椭圆球面。光源31配置于构成反射面的垂直截面的椭圆的第一焦点。由此,从光源31出射的光收敛于该椭圆的第二焦点。
投影透镜34由树脂制成,是前方侧表面为凸面且后方侧表面为平面的平凸非球面透镜。投影透镜34被配置成后方焦点F与反射镜33的反射面的第二焦点一致,且将后方焦点F上的像作为反转像向车辆10的前方投影。投影透镜34的周缘部由透镜支架35保持,相对于散热器32固定。
图3(b)是表示构成右灯具单元30R的一部分的结构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右旋转遮光体36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后方,使其遮挡从光源31出射的光的一部分。右旋转遮光体36具有旋转轴A2,该旋转轴A2被配置成通过投影透镜34的后方焦点F的下方。
驱动机构37具有电动机和齿轮机构,使右旋转遮光体36绕旋转轴A2旋转。具体而言,根据从车辆10的综合控制部14输入的控制信号来驱动电动机及齿轮机构,使右旋转遮光体36向与该信号对应的角度及方向旋转。
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37固定于右旋转遮光体36的轴方向左侧的端部,支承机构38可旋转地支承右旋转遮光体36的轴方向右侧的端部。在此,“右”及“左”表示的是从司机座位看到的左右方向。
图4是表示右旋转遮光体36的外观的立体图。如后面参照图5及图6进行详述,右旋转遮光体36的形状为,其具有的周面及端面使不同形状的端缘与旋转角度相应地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后方焦点F,而所述旋转角度基于驱动机构37的驱动。
从光源31出射的光被反射镜33反射而射向前方。该光的一部分被右旋转遮光体36遮挡。此时,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后方焦点F的端缘的形状作为形成于车辆10的前方的配光图案的周缘部而被投影。
如图4所示,右旋转遮光体36具备左侧圆筒部36a、右侧圆筒部36b、第一连接部36c、第二连接部36d、第三连接部36e、及第四连接部36f。
左侧圆筒部36a的形状为,从沿着旋转轴A2的方向观察时,截面形状是以旋转轴A2作为中心的同心圆形状。在左侧圆筒部36a形成有与旋转轴A2同轴的轴孔36a1。轴孔36a1与驱动机构37结合。
右侧圆筒部36b的形状为,从沿着旋转轴A2的方向观察时,截面形状是以旋转轴A2作为中心的同心圆形状。在右侧圆筒部36b形成有与旋转轴A2同轴的轴孔36b1。轴孔36b1被支承于支承机构38。
第一连接部36c是与右侧圆筒部36b连续地形成且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配置于右侧圆筒部36b的右侧的部分。第一连接部36c的形状为,从沿着旋转轴A2的方向观察时,截面形状是以旋转轴A2作为中心的同心半圆的形状。该同心半圆的半径比形成右侧圆筒部36b的截面的同心圆的半径大。
第二连接部36d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配置于第一连接部36c的右侧的部分,具有圆筒部36d1、第一扭曲端面36d2、及第二扭曲端面36d3。圆筒部36d1的形状为,从沿着旋转轴A2的方向观察时,截面形状是把以旋转轴A2作为中心的同心半圆当作基本形状,且其一部分被第一扭曲端面36d2及第二扭曲端面36d3切掉的形状。该同心半圆的半径比形成第一连接部36c的截面的同心圆的半径大。
第三连接部36e是与第一连接部36c和第二连接部36d的圆筒部36d1连续地形成,且将这两者连接的部分。即,第三连接部36e是绕旋转轴A2延伸且沿着旋转轴A2的方向倾斜的面,由此,第三连接部36e将由第一连接部36c形成的半圆筒状的周面和由第二连接部36d的圆筒部36d1形成的周面连接。同样,如图3(b)所示,第二连接部36d和第三连接部36e的边界线被配置成通过投影透镜34的后方焦点F。
第四连接部36f是与左侧圆筒部36a和第二连接部36d的第二扭曲端面36d3连续地形成且将两者连接的部分。对于第一扭曲端面36d2、第二扭曲端面36d3、及第四连接部36f的形状,后面将参照图5及图6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连接部36c、第二连接部36d、第三连接部36e、及第四连接部36f所形成的周面的一部分分别被取倒角,从而形成沿着与旋转轴A2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平坦的端缘部36g。图5(a)表示的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的、被驱动机构37旋转至端缘部36g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后方焦点F的角度位置的右旋转遮光体36的状态。
此时,端缘部36g包含第一水平部36g1、第二水平部36g2、及倾斜部36g3。第一水平部36g1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右侧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部分,由第二连接部36d及第四连接部36f形成。第二水平部36g2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左侧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部分,由第一连接部36c形成。倾斜部36g3是从第一水平部36g1向第二水平部36g2朝向下方倾斜地延伸,由第三连接部36e形成的部分。
图5(b)是表示将该端缘部36g投影到配置于车辆10的前方的假想垂直屏幕而形成的配光图案的图。该配光图案相当于右近光图案50(第一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
右近光图案50在其上端缘具有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51、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52、及倾斜明暗截止线53。在以后的说明中,根据需要,将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51、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52、及倾斜明暗截止线53统称为“右横明暗截止线54”。
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51由端缘部36g的第一水平部36g1形成,在水平线H-H的稍下方水平延伸,用作对向车线侧明暗截止线。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52由端缘部36g的第二水平部36g2形成,沿着水平线H-H延伸,用作自车线侧明暗截止线。倾斜明暗截止线53由端缘部36g的倾斜部36g3形成,从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51的左端向左上方倾斜延伸,与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52的右端连接。
即,在驱动机构37使右旋转遮光体36旋转至图5(a)所示的位置(第一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时,端缘部36g(第一端缘的一个例子)作为右横明暗截止线54(第一配光图案的周缘部的一个例子)被投影到投影透镜34的前方。通过端缘部36g的上方的光作为右近光图案50对右横明暗截止线54的下方进行照明。
图5(c)表示的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右旋转遮光体36从图5(a)所示的状态向车辆10的前方旋转了约90度的状态。第一连接部36c、第二连接部36d、第三连接部36e、及第四连接部36f通过各自的一部分形成沿着旋转轴A2连续的平坦面36h。平坦面36h在左侧圆筒部36a和右侧圆筒部36b之间划分出空间36i。
空间36i将包含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空间开放。因此,从光源31出射且由反射镜33反射的光无遮挡地通过空间36i及投影透镜34,在车辆10的前方形成图5(d)所示的右远光图案55。右远光图案55是将车辆10的前方大范围地照明至远方的配光图案。
图6(a)表示的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右旋转遮光体36从图5(a)所示的状态向车辆10的后方旋转了约90度的状态。图6(b)及(c)表示的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右旋转遮光体36从图6(a)所示的状态向车辆10的后方进一步旋转的状态。
如图4及图6(a)~(c)所示,第一扭曲端面36d2是由第一端缘部36d21、第二端缘部36d22、第三端缘部36d23、及第四端缘部36d24划分出的端面。
第一端缘部36d21是与第二连接部36d的圆筒部36d1及第四连接部36f相交,且界定与第二扭曲端面36d3的边界的直线状的端缘。
由图6(a)~(c)可知,第一扭曲端面36d2不仅横切第二连接部36d的圆筒部36d1,而且还横切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对应的位置,以将第三连接部36e和第一连接部36c的一部分切掉的方式延伸。第二端缘部36d22是依次与圆筒部36d1、第三连接部36e、及第一连接部36c的周面相交,并且接近右侧圆筒部36b的曲线状的端缘。
第三端缘部36d23是界定第一扭曲端面36d2和平坦面36h的边界的直线状的端缘。第二端缘部36d22和第三端缘部36d23与端缘部36c1相交,而在该端缘部36c1,第一连接部36c的周面和平坦面36h相交。第四端缘部36d24是将第一端缘部36d21和第三端缘部36d23连接的曲线状的端缘。
第二扭曲端面36d3是由第一端缘部36d31、第二端缘部36d32、及第一扭曲端面36d2的第一端缘部36d21划分出的端面。
第一端缘部36d31是在与端缘部36g相交的位置界定第二连接部36d和第四连接部36f的边界的曲线状的端缘。第一端缘部36d31与圆筒部36d1的周面相交着接近第三连接部36e,一直延伸到与第一扭曲端面36d2的第一端缘部36d21相交的位置。通过这样延伸来界定圆筒部36d1和第二扭曲端面36d3的边界。
第二端缘部36d32为曲线状的端缘。在与端缘部36g相交的位置,第二端缘部36d32与第一端缘部36d31一起界定第二连接部36d和第四连接部36f的边界。第二端缘部36d32与第四连接部36f的周面相交着延伸至与第一扭曲端面36d2的第一端缘部36d21相交的位置。由此,界定第四连接部36f和第二扭曲端面36d3的边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扭曲端面36d3的第一端缘部36d31与端缘部36g(第一端缘的一个例子)相交的位置被确定成与右近光图案50(第一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的右端部相对应。
在图6(a)所示的状态下,在右旋转遮光体36的上端部出现第一水平端缘部36j1、第一倾斜端缘部36j2、第二水平端缘部36j3、及第二倾斜端缘部36j4。
第一水平端缘部36j1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左侧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部分。第一水平端缘部36j1是由第一连接部36c的周面形成的部分。第二水平端缘部36j3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右侧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部分。第二水平端缘部36j3是由第二连接部36d的圆筒部36d1形成的部分。
第一倾斜端缘部36j2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左侧,从第一水平端缘部36j1向第二水平端缘部36j3朝向上方倾斜着延伸的部分。第一倾斜端缘部36j2是由第三连接部36e的周面形成的部分。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第二倾斜端缘部36j4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右侧,从第二水平端缘部36j3向第四连接部36f朝向下方倾斜着延伸。第二倾斜端缘部36j4是由第一扭曲端面36d2的第一端缘部36d21形成的部分。
图6(d)是表示第一水平端缘部36j1、第一倾斜端缘部36j2、第二水平端缘部36j3、及第二倾斜端缘部36j4被投影到配置于车辆10的前方的假想垂直屏幕而形成的配光图案的图。该配光图案相当于第一部分右远光图案60(第二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照明面积比右近光图案50大。
第一部分右远光图案60具有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61、第一倾斜明暗截止线62、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63、及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64。在以后的说明中,根据需要,将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61、第一倾斜明暗截止线62、及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63统称为“右横明暗截止线65”。
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61由第一水平端缘部36j1形成,沿着水平线H-H延伸,用作自车线侧明暗截止线。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63由第二水平端缘部36j3形成,在水平线H-H的稍下方水平地延伸,用作对向车线侧明暗截止线。
第一倾斜明暗截止线62由第一倾斜端缘部36j2形成,从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61的右端向右下方倾斜延伸,与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63的左端连接。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64由第二倾斜端缘部36j4(第一扭曲端面36d2的第一端缘部36d21)形成,从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63的右端向右上方倾斜延伸。
如图6(a)所示,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在第二倾斜端缘部36j4的右侧形成光可通过的空间36k。通过了该空间36k的光对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64的右侧区域进行照明。
即,在驱动机构37使右旋转遮光体36旋转至图6(a)所示的位置(第二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时,第一水平端缘部36j1、第一倾斜端缘部36j2、及第二水平端缘部36j3(第二端缘的一个例子)作为右横明暗截止线65(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一周缘部的一个例子)向投影透镜34的前方被投影。另外,第一扭曲端面36d2的一部分即第一端缘部36d21作为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64(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二周缘部的一个例子)向投影透镜34的前方被投影。通过右旋转遮光体36的上方及空间36k的光作为第一部分右远光图案60,对右横明暗截止线65的下方、及该右横明暗截止线65的上方区域中的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64的右侧进行照明。
图6(c)表示的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右旋转遮光体36从图6(a)所示的状态向车辆10的后方旋转了约90度的状态。此时,在右旋转遮光体36的上端部出现水平端缘部36p1及倾斜端缘部36p2。
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水平端缘部36p1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左侧,沿水平方向延伸。水平端缘部36p1是由第一连接部36c的端缘部36c1形成的部分。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倾斜端缘部36p2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右侧,从水平端缘部36p1向第四连接部36f朝向下方倾斜着延伸。倾斜端缘部36p2是由第一扭曲端面36d2的第二端缘部36d22形成的部分。
图6(f)是表示水平端缘部36p1及倾斜端缘部36p2被投影到配置于车辆10的前方的假想垂直屏幕而形成的第二部分右远光图案66(第三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的图。第二部分右远光图案66的照明面积比第一部分右远光图案60大。
第二部分右远光图案66具有水平明暗截止线67及倾斜明暗截止线68。水平明暗截止线67由水平端缘部36p1形成,沿着水平线H-H延伸,用作自车线侧明暗截止线。倾斜明暗截止线68由倾斜端缘部36p2(第一扭曲端面36d2的第二端缘部36d22)形成,从水平明暗截止线67的右端向右上方倾斜延伸。
如图6(c)所示,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在倾斜端缘部36p2的右侧形成光可通过的空间36k。通过了该空间36k的光对倾斜明暗截止线68的右侧区域进行照明。
即,在驱动机构37使右旋转遮光体36旋转至图6(c)所示的位置(第三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时,水平端缘部36p1(第三端缘的一个例子)作为水平明暗截止线67(第三配光图案的第一周缘部的一个例子)向投影透镜34的前方被投影。另外,第一扭曲端面36d2的一部分即第二端缘部36d22作为倾斜明暗截止线68(第三配光图案的第二周缘部的一个例子)向投影透镜34的前方被投影。通过右旋转遮光体36的上方及空间36k的光作为第二部分右远光图案66,对水平明暗截止线67的下方、及该水平明暗截止线67的上方区域中的倾斜明暗截止线68的右侧进行照明。
由以上说明可知,图6(a)所示的状态(第二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位于图5(a)所示的状态(第一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和图6(c)所示的状态(第三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之间。接着,对使右旋转遮光体36从图6(a)所示的状态旋转至图6(c)所示的状态(从第二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到第三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的中途的状态进行详细说明。
图6(b)表示的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的、右旋转遮光体36从图6(a)所示的状态向车辆10的后方旋转了约45度的状态。此时,在右旋转遮光体36的上端部出现第一水平端缘部36m1、第一倾斜端缘部36m2、第二水平端缘部36m3、及第二倾斜端缘部36m4。
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第一水平端缘部36m1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左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水平端缘部36m1是由第一连接部36c的周面形成的部分。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第二水平端缘部36m3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右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水平端缘部36m3是由第二连接部36d的圆筒部36d1形成的部分。
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第一倾斜端缘部36m2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左侧,从第一水平端缘部36m1向第二水平端缘部36m3朝向上方倾斜延伸。第一倾斜端缘部36m2是由第三连接部36e的周面形成的部分。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第二倾斜端缘部36m4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右侧,从第二水平端缘部36m3向第四连接部36f朝向下方倾斜延伸。第二倾斜端缘部36m4是由第一扭曲端面36d2的第二端缘部36d22形成的部分。
图6(e)是表示第一水平端缘部36m1、第一倾斜端缘部36m2、第二水平端缘部36m3、及第二倾斜端缘部36m4被投影到配置于车辆10的前方的假想垂直屏幕而形成的配光图案的图。该配光图案具备与图6(d)所示的第一部分右远光图案60同样的明暗截止线,仅形状不同。因而,同样也称为第一部分右远光图案60(第二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对于对应的明暗截止线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61由第一水平端缘部36m1形成,沿水平线H-H延伸,用作自车线侧明暗截止线。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63由第二水平端缘部36m3形成,在水平线H-H的稍下方水平延伸,用作对向车线侧明暗截止线。
第一倾斜明暗截止线62由第一倾斜端缘部36m2形成。第一倾斜明暗截止线62从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61的右端向右下方倾斜延伸,与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63的左端连接。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64由第二倾斜端缘部36m4(第一扭曲端面36d2的第一端缘部36d22)形成。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64从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63的右端向右上方倾斜延伸。
如图6(b)所示,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在第二倾斜端缘部36m4的右侧形成光可通过的空间36k。通过了该空间36n的光对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64的右侧区域进行照明。
即,在驱动机构37使右旋转遮光体3旋转至图6(b)所示的位置(第二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时,第一水平端缘部36m1、第一倾斜端缘部36m2、及第二水平端缘部36m3(第二端缘的一个例子)作为右横明暗截止线65(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一周缘部的一个例子)向投影透镜34的前方被投影。另外,第一扭曲端面36d2的一部分即第二端缘部36d22作为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64(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二周缘部的一个例子)向投影透镜34的前方被投影。通过右旋转遮光体36的上方及空间36k的光作为第一部分右远光图案60对右横明暗截止线65的下方、及该右横明暗截止线65的上方区域中的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64的右侧进行照明。
随着右旋转遮光体36从图6(a)所示的状态旋转至(b)所示的状态,作为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64而被投影的第一扭曲端面36d2的一部分从第一端缘部36d21移至第二端缘部36d22,逐渐接近右侧圆筒部36b。随之,光可通过的空间36k逐渐扩大。因此,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64逐渐向左侧移动,其右侧的照明区域的面积变大。随之,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63逐渐缩短。
进而,如果右旋转遮光体36旋转并到达图6(c)所示的状态,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64就进一步向左侧移动,变成倾斜明暗截止线68。此时,不形成第一倾斜明暗截止线62及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63。
图3(b)表示的是从上方观察图6(b)所示的右旋转遮光体36的状态。第一扭曲端面36d2绕旋转轴A2延伸,与第二水平端缘部36j3(第二端缘的一部分的一个例子)及端缘部36c1(第三端缘的一个例子)在旋转轴A2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相交。
当驱动机构37使右旋转遮光体36从图5(a)所示的状态(第一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旋转至图6(c)所示的状态(第三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时,第一扭曲端面36d2及第二扭曲端面36d3从投影透镜34的后方焦点F的前方朝向后方移动。
因此,在图3(b)及图6(b)所示的状态下,在投影透镜34的后方焦点F和入射面之间,几乎不存在右旋转遮光体36的实心的体积部分。因此,能够抑制因通过了后方焦点F的光的一部分被遮挡或反射而造成的向投影透镜34的入射光量降低。
另外,从光源31出射并由反射镜33反射的光从各个方向朝向投影透镜34行进。此时,对向投影透镜34的入射光量带来的影响特别大的是图3(b)中从箭头B所示的方向入射的光。具体而言,是从投影透镜34的后方焦点F的后方朝向光轴A1通过空间36k的光。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扭曲端面36d2及第二扭曲端面36d3被配置成随着接近投影透镜34而接近其光轴A1。因此,相对于如上所述的光的行进而言,第一扭曲端面36d2及第二扭曲端面36d3不会成为障碍,能够抑制向投影透镜34的入射光量的降低。
在图6(a)所示的状态下,右旋转遮光体36的第二连接部36d的圆筒部36d1的一部分及第一扭曲端面36d2位于投影透镜34的后方焦点F的前方(图5(a)所示的形状与从上方看到的状态相对应)。但是,因为第一扭曲端面36d2及第二扭曲端面36d3以随着接近投影透镜34而接近其光轴A1的方式延伸,所以不容易对从箭头B的方向进入空间38k的光构成障碍。因而,即使在图6(a)所示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向投影透镜34的入射光量降低。
因此,在形成要求高照度的第一部分右远光图案60或第二部分右远光图案66时,能够避免无法获得所期望的照度的事态发生。
如上所述,第一扭曲端面36d2因为横切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而延伸,所以严格地说,存在以随着接近投影透镜34而远离光轴A1的方式延伸的部分。上述的“第一扭曲端面36d2被配置成随着接近投影透镜34而接近其光轴A1”这种记载不是意味着要排除这样远离光轴A1的部分的存在。而是如本实施方式这样,意味着也包含第一扭曲端面36d2的大部分满足上述记载的条件的情况。
如图3(b)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右旋转遮光体36的第二扭曲端面36d3绕旋转轴A2延伸,与第一扭曲端面36d2、端缘部36g(第一端缘的一个例子)、第二水平端缘部36j3(第二端缘的一个例子)在其旋转轴A2上的不同位置相交。
因此,在使右旋转遮光体36从图5(a)所示的状态(第一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旋转至图6(a)所示的状态(第二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的期间,第二扭曲端面36d3的第一端缘部36d31出现在右旋转遮光体36的上端部。
该第二扭曲端面36d3的第一端缘部36d31作为图6(a)中虚线所示的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64’被投影到投影透镜34的前方。随着右旋转遮光体36进行旋转,第二扭曲端面36d3的第一端缘部36d31逐渐接近右侧圆筒部36b。随之,位于光可通过的第二扭曲端面36d3的左方的空间36k逐渐扩大。因此,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64’逐渐向左侧移动,其右侧的照明区域的面积变大。
如上所述,第二扭曲端面36d3的第一端缘部36d31与端缘部36g(第一端缘的一个例子)相交的位置被确定成与右近光图案50(第一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的右端部相对应。因此,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64’从第一部分右远光图案60(第二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的右端部出现,如上所述地逐渐向左侧移动。
通过形成如上所述的第二扭曲端面36d3,随着右旋转遮光体36的旋转,从右近光图案50向第一部分右远光图案60的形状变化连续且顺畅。因此,能够抑制给予驾驶员的不适感。
如上所述,右旋转遮光体36的第一连接部36c具有的形状为,从沿着旋转轴A2的方向观察的截面形状是以旋转轴A2作为中心的同心半圆。即,第一连接部36c具有与旋转轴A2同心状地延伸的周面。
因此,在使右旋转遮光体36从图5(a)所示的状态(第一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旋转至图6(c)所示的状态(第三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的期间,作为上述周面的一部分在右旋转遮光体36的上端部依次出现的第二水平部36g2(第一端缘的一部分的一个例子)、第一水平端缘部36j1、36m1(第二端缘的一部分的一个例子)及水平端缘部36p1(第三端缘的一个例子)与旋转轴A2平行地延伸,在车辆10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不变。
这些端缘是右近光图案50(第一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及第一部分右远光图案60(第二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中与车辆1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对应地配置的部分。换句话说,是随着右旋转遮光体36的旋转,形状在最后变化的部分或形状不变的部分。因此,能够使随着配光图案的过渡而发生的形状变化成为必要最小限度,从而能够抑制给予驾驶员的不适感。
在左前照灯单元22L的灯室25L内,收纳有左灯具单元30L。左灯具单元30L相当于用后述的左旋转遮光体46替换了图2所示的右灯具单元30R的右旋转遮光体36而成的灯具单元。因为除此之外的结构与右灯具单元30R相同,所以省略图示及重复的说明。
图7是表示左旋转遮光体46的外观的立体图。如后面参照图8及图9进行详述,左旋转遮光体46的形状为,其具有的周面及端面使不同形状的端缘与旋转角度相应地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后方焦点F,而所述旋转角度基于驱动机构37的驱动。
从光源31出射的光由反射镜33反射而射向前方。该光的一部分被左旋转遮光体46遮挡。此时,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后方焦点F的端缘的形状作为形成于车辆10的前方的配光图案的周缘的一部分被投影。
如图7所示,左旋转遮光体46具备左侧圆筒部46a、右侧圆筒部46b、第一连接部46c、第二连接部46d、第三连接部46e、及第四连接部46f。
左侧圆筒部46a具有的形状为,从沿着旋转轴A3的方向观察的截面形状是以旋转轴A3作为中心的同心圆。在左侧圆筒部46a形成有与旋转轴A3同轴的轴孔46a1。轴孔46a1与驱动机构37结合。
右侧圆筒部46b具有的形状为,从沿着旋转轴A3的方向观察的截面形状成是以旋转轴A3作为中心的同心圆。在右侧圆筒部46b形成有与旋转轴A3同轴的轴孔46b1。轴孔46b1被支承于支承机构38。
第一连接部46c是与左侧圆筒部46a连续形成且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配置于左侧圆筒部46a的左侧的部分。第一连接部46c具有的形状为,从沿着旋转轴A3的方向观察的截面形状是以旋转轴A3作为中心的同心半圆。该同心半圆的半径比形成左侧圆筒部46a的截面的同心圆的半径大。
第二连接部46d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配置于第一连接部46c的左侧的部分,具有圆筒部46d1、第一扭曲端面46d2、及第二扭曲端面46d3。圆筒部46d1的形状为,从沿着旋转轴A3的方向观察的截面形状是把以旋转轴A3作为中心的同心半圆当作基本形状,其一部分被第一扭曲端面46d2及第二扭曲端面46d3切掉的形状。该同心半圆的半径比形成第一连接部46c的截面的同心圆的半径小。
第三连接部46e是与第一连接部46c和第二连接部46d的圆筒部46d1连续地形成,且将这两者连接的部分。即,第三连接部46e是绕旋转轴A3延伸,从而将由第一连接部46c形成的半圆筒状的周面和由第二连接部46d的圆筒部46d1形成的周面连接,且沿着旋转轴A3的方向倾斜的面。如图8及图9所示,第一连接部46c和第二连接部46d的边界线被配置成通过投影透镜34的后方焦点F。
第四连接部46f是与右侧圆筒部46b和第二连接部46d的第二扭曲端面46d3连续地形成,且将这两者连接的部分。对于第一扭曲端面46d2、第二扭曲端面46d3、及第四连接部46f的形状,后面将参照图8及图9进行详述。
第一连接部46c、第二连接部46d、第三连接部46e、及第四连接部46f所形成的周面的一部分分别被取倒角,形成沿着与旋转轴A3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平坦的端缘部46g。图8(a)表示的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的、被驱动机构37旋转至端缘部46g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后方焦点F的角度位置的左旋转遮光体46的状态。
此时,端缘部46g包含第一水平部46g1、第二水平部46g2、及倾斜部46g3。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第一水平部46g1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右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水平部46g1是由第一连接部46c形成的部分。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第二水平部46g2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左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水平部46g2是由第二连接部46d及第四连接部46f形成的部分。倾斜部46g3从第一水平部46g1向第二水平部46g2朝向下方倾斜延伸。倾斜部46g3是由第三连接部46e形成的部分。
图8(b)是表示该端缘部46g被投影到配置于车辆10的前方的假想垂直屏幕而形成的左近光图案70(第一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的图。
左近光图案70在其上端缘具有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71、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72、及倾斜明暗截止线73。在以后的说明中,根据需要,将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71、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72、及倾斜明暗截止线73统称为“右横明暗截止线74”。
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71由端缘部46g的第一水平部46g1形成,在水平线H-H的稍下方水平延伸,用作对向车线侧明暗截止线。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72由端缘部46g的第二水平部46g2形成,沿着水平线H-H延伸,用作自车线侧明暗截止线。倾斜明暗截止线73由端缘部46g的倾斜部46g3形成,从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71的左端向左上方倾斜地延伸,与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72的右端连接。
即,在驱动机构37使左旋转遮光体46旋转至图8(a)所示的位置(第一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时,端缘部46g(第一端缘的一个例子)作为右横明暗截止线74(第一配光图案的周缘部的一个例子)被投影到投影透镜34的前方。通过端缘部46g的上方的光作为左近光图案70对右横明暗截止线74的下方进行照明。
图8(c)表示的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左旋转遮光体46从图8(a)所示的状态向车辆10的前方旋转了约90度的状态。第一连接部46c、第二连接部46d、第三连接部46e、及第四连接部46f由各自的一部分形成沿着旋转轴A3连续的平坦面46h。平坦面46h在左侧圆筒部46a和右侧圆筒部46b之间划分出空间46i。
空间46i将包含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空间开放。因此,从光源31出射并由反射镜33反射的光不被遮挡地通过空间46i及投影透镜34,在车辆10的前方形成图8(d)所示的左远光图案75。左远光图案75是大范围地将车辆10的前方照明至远方的配光图案。
图9(a)表示的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左旋转遮光体46从图8(a)所示的状态向车辆10的后方旋转了约90度的状态。图9(b)及(c)表示的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左旋转遮光体46从图9(a)所示的状态向车辆10的后方进一步旋转的状态。
如图7及图9(a)~(c)所示,第一扭曲端面46d2是由第一端缘部46d21、第二端缘部46d22、第三端缘部46d23、及第四端缘部46d24划分出的端面。
第一端缘部46d21是与第二连接部46d的圆筒部46d1、及第四连接部46f相交,并且界定与第二扭曲端面46d3的边界的直线状的端缘。
由图9(a)~(c)可知,第一扭曲端面46d2不仅横切第二连接部46d的圆筒部46d1,而且还横切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对应的位置,以将第三连接部46e和第一连接部46c的一部分切掉的方式延伸。第二端缘部46d22是依次与圆筒部46d1、第三连接部46e、及第一连接部46c的周面相交,并且接近左侧圆筒部46a的曲线状的端缘。
第三端缘部46d23是界定第一扭曲端面46d2和平坦面46h的边界的直线状的端缘。第二端缘部46d22和第三端缘部46d23与端缘部46c1相交,而在该端缘部46c1,第一连接部46c的周面和平坦面46h相交。第四端缘部46d24是将第一端缘部46d21和第三端缘部46d23连接的曲线状的端缘。
第二扭曲端面46d3是由第一端缘部46d31、第二端缘部46d32、及第一扭曲端面46d2的第一端缘部46d21划分出的端面。
第一端缘部46d31是在与端缘部46g相交的位置界定第二连接部46d和第四连接部46f的边界的曲线状的端缘。第一端缘部46d31与圆筒部46d1的周面相交着接近第三连接部46e,一直延伸到与第一扭曲端面46d2的第一端缘部46d21相交的位置。通过这样延伸来界定圆筒部46d1和第二扭曲端面46d3的边界。
第二端缘部46d32是在与端缘部46g相交的位置与第一端缘部46d31一起界定第二连接部46d和第四连接部46f的边界的曲线状的端缘。第二端缘部46d32与第四连接部46f的周面相交着延伸到与第一扭曲端面46d2的第一端缘部46d21相交的位置。通过这样延伸来界定第四连接部46f和第二扭曲端面46d3的边界。
在图9(a)所示的状态下,在左旋转遮光体46的上端部出现第一水平端缘部46j1、第一倾斜端缘部46j2、第二水平端缘部46j3、及第二倾斜端缘部46j4。
第一水平端缘部46j1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右侧,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由第一连接部46c的周面形成的部分。第二水平端缘部46j3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左侧,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由第二连接部46d的圆筒部46d1形成的部分。
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第一倾斜端缘部46j2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左侧,从第一水平端缘部46j1向第二水平端缘部46j3朝向下方倾斜延伸。第一倾斜端缘部46j2是由第三连接部46e的周面形成的部分。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第二倾斜端缘部46j4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左侧,从第二水平端缘部46j3向第四连接部46f朝向下方倾斜延伸。第二倾斜端缘部46j4是由第一扭曲端面46d2的第一端缘部46d21形成的部分。
图9(d)是表示第一水平端缘部46j1、第一倾斜端缘部46j2、第二水平端缘部46j3、及第二倾斜端缘部46j4被投影到配置于车辆10的前方的假想垂直屏幕而形成的第一部分左远光图案80(第二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的图。第一部分左远光图案80的照明面积比左近光图案70大。
第一部分左远光图案80具有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61、第一倾斜明暗截止线62、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63、及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64。在以后的说明中,根据需要,将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81、第一倾斜明暗截止线82、及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83统称为“右横明暗截止线85”。
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81由第二水平端缘部46j3形成,在水平线H-H的稍下方水平延伸,用作对向车线侧明暗截止线。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83由第一水平端缘部46j1形成,沿着水平线H-H延伸,用作自车线侧明暗截止线。
第一倾斜明暗截止线82由第一倾斜端缘部46j2形成,从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81的左端向左上方倾斜延伸,与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83的右端连接。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84由第二倾斜端缘部46j4(第一扭曲端面46d2的第一端缘部46d21)形成,从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83左端向左上方倾斜延伸。
如图9(a)所示,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在第二倾斜端缘部46j4的左侧形成光可通过的空间46k。通过了该空间46k的光对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84的左侧区域进行照明。
即,在驱动机构37使左旋转遮光体46旋转至图9(a)所示的位置(第二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时,第一水平端缘部46j1、第一倾斜端缘部46j2、及第二水平端缘部46j3(第二端缘的一个例子)作为右横明暗截止线85(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一周缘部的一个例子)向透镜34的前方被投影。另外,第一扭曲端面46d2的一部分即第一端缘部46d21作为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84(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二周缘部的一个例子)向投影透镜34的前方被投影。通过左旋转遮光体46的上方及空间46k的光作为第一部分左远光图案80,对右横明暗截止线85的下方、及该右横明暗截止线85的上方区域中的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84的左侧进行照明。
图9(c)表示的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左旋转遮光体46从图9(a)所示的状态向车辆10的后方旋转了约90度的状态。此时,在左旋转遮光体46的上端部出现水平端缘部46p1及倾斜端缘部46p2。
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第一水平端缘部46p1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右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水平端缘部46p1是由第一连接部46c的端缘部46c1形成的部分。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倾斜端缘部46p2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左侧,从水平端缘部46p1向第四连接部46f朝向下方倾斜延伸。倾斜端缘部46p2是由第一扭曲端面46d2的第二端缘部46d22形成的部分。
图9(f)是表示水平端缘部46p1及倾斜端缘部46p2被投影到配置于车辆10的前方的假想垂直屏幕而形成的第二部分左远光图案86(第三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的图。第二部分左远光图案86的照明面积比第一部分左远光图案80大。
第二部分左远光图案86具有水平明暗截止线87、及倾斜明暗截止线88。水平明暗截止线87由水平端缘部46p1形成,在水平线H-H的稍下方水平延伸,用作对向车线侧明暗截止线。倾斜明暗截止线88由倾斜端缘部46p2(第一扭曲端面46d2的第二端缘部46d22)形成,从水平明暗截止线87的左端向左上方倾斜延伸。
如图9(c)所示,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在倾斜端缘部46p2的左侧形成光可通过的空间46k。通过了该空间46k的光对倾斜明暗截止线88的左侧区域进行照明。
即,在驱动机构37使左旋转遮光体46旋转至图9(c)所示的位置(第三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时,水平端缘部46p1(第三端缘的一个例子)作为水平明暗截止线87(第三配光图案的第一周缘部的一个例子)向投影透镜34的前方被投影。另外,第一扭曲端面46d2的一部分即第二端缘部46d22作为倾斜明暗截止线88(第三配光图案的第二周缘部的一个例子)向投影透镜34的前方被投影。通过左旋转遮光体46的上方及空间46k的光作为第二部分左远光图案86,对水平明暗截止线87的下方、及该水平明暗截止线87的上方区域中的倾斜明暗截止线88的左侧进行照明。
由以上说明可知,图9(a)所示的状态(第二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位于图8(a)所示的状态(第一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和图9(c)所示的状态(第三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之间。接着,对使左旋转遮光体46从图9(a)所示的状态旋转至图9(c)所示的状态(从第二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到第三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中的中途的状态进行详细说明。
图9(b)表示的是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左旋转遮光体46从图9(a)所示的状态向车辆10的后方旋转了约45度的状态。此时,在左旋转遮光体46的上端部出现水平端缘部46m1、第一倾斜端缘部46m2、及第二倾斜端缘部46m4。
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水平端缘部46m1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右侧,沿水平方向延伸。水平端缘部46m1是由第一连接部46c的周面形成的部分。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第一倾斜端缘部46m2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左侧,从水平端缘部46m1向下方倾斜延伸。第一倾斜端缘部46m2是由第三连接部46e的周面形成的部分。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第二倾斜端缘部46m4配置于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的左侧,从第一倾斜端缘部46m2向第四连接部46f朝向下方倾斜延伸。第二倾斜端缘部46m4是由第一扭曲端面46d2的第二端缘部46d22形成的部分。
图9(e)是表示水平端缘部46m1、第一倾斜端缘部46m2、及第二倾斜端缘部46m4被投影到配置于车辆10的前方的假想垂直屏幕而形成的配光图案的图。该配光图案具备与图9(d)所示的第一部分左远光图案80同样的明暗截止线,仅是形状不同。因而,同样称为第一部分左远光图案80(第二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对于对应的明暗截止线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81由水平端缘部46m1形成,在水平线H-H的稍下方水平延伸,用作对向车线侧明暗截止线。第一倾斜明暗截止线82由第一倾斜端缘部46m2形成。第一倾斜明暗截止线82从第一水平明暗截止线81的左端向左上方倾斜延伸,与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84的右端连接。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84由第二倾斜端缘部46m4(第一扭曲端面46d2的第一端缘部46d22)形成,从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82的左端向左上方倾斜延伸。
如图9(b)所示,在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时,在第二倾斜端缘部46m4的左侧形成光可通过的空间46k。通过了该空间46k的光对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84的右侧区域进行照明。
即,在驱动机构37使左旋转遮光体46旋转至图9(b)所示的位置(第二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时,水平端缘部46m1及第一倾斜端缘部46m2(第二端缘的一个例子)作为右横明暗截止线85(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一周缘部)向投影透镜34的前方被投影。另外,第一扭曲端面46d2的一部分即第二端缘部46d22作为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84(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二周缘部的一个例子)向投影透镜34的前方被投影。通过左旋转遮光体46的上方及空间46k的光作为第一部分左远光图案80,对右横明暗截止线85的下方、及该右横明暗截止线85的上方区域中的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84的左侧进行照明。
随着左旋转遮光体46从图9(a)所示的状态旋转至(b)所示的状态,作为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84而被投影的第一扭曲端面46d2的一部分从第一端缘部46d21移至第二端缘部46d22,逐渐接近左侧圆筒部46a。随之,光可通过的空间46k逐渐扩大。因此,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84逐渐向右侧移动,其左侧的照明区域的面积变大。随之,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83逐渐缩短。
进而,如果左旋转遮光体46旋转并到达图9(c)所示的状态,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84就进一步向右侧移动,变成倾斜明暗截止线88。此时,不形成第一倾斜明暗截止线82及第二水平明暗截止线83。
与右旋转遮光体36的第一扭曲端面36d2同样地,第一扭曲端面46d2绕旋转轴A3延伸,从而与第二水平端缘部46j3(第二端缘的一部分的一个例子)及端缘部46c1(第三端缘的一个例子)在旋转轴A3方向的不同位置相交。
当驱动机构37使左旋转遮光体46从图8(a)所示的状态(第一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旋转至图9(c)所示的状态(第三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时,第一扭曲端面46d2及第二扭曲端面46d3从投影透镜34的后方焦点F的前方朝向后方移动。
因此,在图9(b)所示的状态下,在投影透镜34的后方焦点F和入射面之间,几乎不存在左旋转遮光体46的实心的体积部分。因此,能够抑制因通过了后方焦点F的光的一部分被遮挡或反射而造成的向投影透镜34的入射光量降低。
另外,从光源31出射并由反射镜33反射的光从各个方向朝向投影透镜34行进。此时,对向投影透镜34的入射光量带来的影响特别大的是从投影透镜34的后方焦点F的后方朝向光轴A1通过空间46k的光。
与右旋转遮光体36的第一扭曲端面36d2及第二扭曲端面36d3同样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扭曲端面46d2及第二扭曲端面46d3被配置成随着接近投影透镜34而接近其光轴A1。因此,第一扭曲端面46d2及第二扭曲端面46d3不会对如上所述的光的行进构成障碍,从而能够抑制向投影透镜34的入射光量的降低。
在图9(a)所示的状态下,左旋转遮光体46的第二连接部46d的圆筒部46d1的一部分及第一扭曲端面46d2位于投影透镜34的后方焦点F的前方(图8(a)所示的形状对应于从上方看到的状态)。但是,因为第一扭曲端面46d2及第二扭曲端面46d3以随着接近投影透镜34而接近其光轴A1的方式延伸,所以不容易对朝向光轴A1进入空间46k的光构成障碍。因此,即使在图9(a)所示的状态下,也能够抑制向投影透镜34的入射光量降低。
因此,在形成要求高照度的第一部分左远光图案80或第二部分左远光图案86时,能够避免无法获得所期望的照度的事态发生。
如上所述,第一扭曲端面46d2因为横切投影透镜34的光轴A1而延伸,所以严格地说,存在以随着接近投影透镜34而远离光轴A1的方式延伸的部分。上述的“第一扭曲端面46d2被配置成随着接近投影透镜34而接近其光轴A1”这种记载不是意味着要排除这样远离光轴A1的部分的存在。而是如本实施方式这样,意味着也包含第一扭曲端面46d2的大部分满足上述记载的条件的情况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左旋转遮光体46的第二扭曲端面46d3绕旋转轴A3延伸,与第一扭曲端面46d2及端缘部46g(第一端缘的一个例子)及第二水平端缘部46j3(第二端缘的一个例子)在其旋转轴A3上的不同位置相交。
因此,在使左旋转遮光体46从图8(a)所示的状态(第一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旋转至图9(a)所示的状态(第二角度位置的一个例子)的期间,第二扭曲端面46d3的第一端缘部46d31出现在左旋转遮光体46的上端部。
该第二扭曲端面46d3的第一端缘部46d31作为图9(a)中虚线所示的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84’被投影到投影透镜34的前方。随着左旋转遮光体46进行旋转,第二扭曲端面46d3的第一端缘部46d31逐渐接近左侧圆筒部46a。随之,位于第二扭曲端面46d3的右方的光通过空间46k逐渐扩大。因此,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84’逐渐向右侧移动,其左侧的照明区域的面积变大。
如上所述,第二扭曲端面46d3的第一端缘部46d31与端缘部46g(第一端缘的一个例子)相交的位置被确定成与左近光图案70(第一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的左端部相对应。因此,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84’从第一部分左远光图案80(第二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的左端部出现,如上所述地逐渐向右侧移动。
通过形成如上所述的第二扭曲端面46d3,随着左旋转遮光体46的旋转,从左近光图案70向第一部分左远光图案80的形状变化连续且顺畅。因此,能够抑制给予驾驶员的不适感。
如上所述,左旋转遮光体46的第一连接部46c具有的形状为,从沿着旋转轴A3的方向观察的截面形状是以旋转轴A3作为中心的同心半圆。即,第一连接部46c具有与旋转轴A3同心状地延伸的周面。
因此,在使左旋转遮光体46从图8(a)所示的状态旋转至图9(c)所示的状态的期间,作为上述周面的一部分在左旋转遮光体46的上端部依次出现的第一水平部46g1(第一端缘的一部分的一个例子)、第一水平端缘部46j1以及水平端缘部46m1(第二端缘的一部分的一个例子)、及水平端缘部46p1(第三端缘的一个例子)与旋转轴A3平行地延伸,在车辆10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不变。
这些端缘是左近光图案70(第一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及第一部分左远光图案80(第二配光图案的一个例子)中与车辆1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对应地配置的部分。换句话说,是随着左旋转遮光体46的旋转,形状在最后变化的部分或形状不变的部分。因此,能够使随着配光图案的过渡而发生的形状变化成为必要最小限度,从而能够抑制给予驾驶员的不适感。
接着,参照图10,对由具有上述结构的右灯具单元30R及左灯具单元30L形成的配光图案进行说明。图10(a)是表示由右灯具单元30R形成的部分右远光图案RPH(相当于第一部分右远光图案60或第二部分右远光图案66)的示意图。图10(b)是由左灯具单元30L形成的部分左远光图案LPH(相当于第一部分左远光图案80或第二部分左远光图案86)的示意图。
在右灯具单元30R中,由于右旋转遮光体36遮挡从光源31出射的光的一部分,所以如图10(a)所示,在远光图案的一部分中形成右非照明区域RS。右非照明区域RS具有与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64或倾斜明暗截止线68相对应的右明暗截止线RC。
通过使右旋转遮光体36旋转,根据其角度位置,右明暗截止线RC在远光照射区域内沿左右方向移动,右非照明区域RS的面积发生变化。换句话说,部分右远光图案RPH的形状发生变化。
在左灯具单元30L中,由于左旋转遮光体46遮挡从光源31出射的光的一部分,所以如图10(b)所示,在远光图案的一部分中形成左非照明区域LS。左非照明区域LS具有与第二倾斜明暗截止线84或倾斜明暗截止线88相对应的左明暗截止线LC。
通过使左旋转遮光体46旋转,根据其角度位置,左明暗截止线LC在远光照射区域内沿左右方向移动,左非照明区域LS的面积发生变化。换句话说,部分左远光图案LPH的形状发生变化。
图10(c)表示的是使上述的部分右远光图案RPH及部分左远光图案LPH重合而得到的部分远光图案PH。右非照明区域RS和左非照明区域LS重合的部分成为非照明区域S。
非照明区域S是在远光照射区域内例如为了抑制对检测到的前行车的眩光而形成的区域。在图10(c)中,在自车线上存在有前行车F1,确定右明暗截止线RC和左明暗截止线LC的位置,使该前行车F1落入非照明区域S内。
在不存在前行车等的情况下,在右灯具单元30R及左灯具单元30L中,使右旋转遮光体36和左旋转遮光体46分别旋转到不遮挡从光源31出射的光的角度位置(图5(c)及图8(c)所示的状态),由此形成右远光图案55和左远光图案75。通过使这两者重合,形成不包含非照明区域S的远光图案。
综合控制部14基于照相机18取得的车辆10的前方图像,检测前方车辆或行人等的有无,判断是否需要形成部分远光图案PH。在判断为需要形成部分远光图案PH的情况下,基于通过照相机18检测到的对象物的位置、车轮速度传感器16检测到的车辆10的速度、及转向角传感器17检测到的车辆10的行进方向,确定应该形成的非照明区域S的位置及范围。
如上所述,非照明区域S的位置及范围由右明暗截止线RC和左明暗截止线LC的位置而定,即,由右旋转遮光体36和左旋转遮光体46的角度位置确定。综合控制部14生成使右旋转遮光体36和左旋转遮光体46旋转到可实现已确定的位置及范围的非照明区域S的角度位置的控制信号,分别发送到右灯具单元30R和左灯具单元30L的驱动机构37。
右灯具单元30R和左灯具单元30L的驱动机构37分别使右旋转遮光体36和左旋转遮光体46按控制信号指定的方向及角度旋转,遮挡从光源31出射并被反射镜33反射的光的一部分。由此,具有所期望的非照明区域S的部分远光图案PH形成于车辆10的前方。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在不脱离其思想的情况下,可进行变更、改进,并且本发明包含其等效物,这是很明确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主要从色差应对的容易性考虑,作为光源31使用了半导体发光元件,作为投影透镜34使用了树脂性透镜。但是,作为光源31,也可以使用激光光源、灯光源(白炽灯、卤素灯、放电灯、氖灯等)。另外,作为投影透镜34,也可以使用玻璃透镜。
由右旋转遮光体36的第一扭曲端面36d2、及左旋转遮光体46的第一扭曲端面46d2形成的配光图案的周缘部,即,右明暗截止线RC及左明暗截止线LC的位置及形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只要形成可使各明暗截止线的位置随着各旋转遮光体的旋转连续变化的扭曲端面,则该扭曲端面的形状可任意确定。但是,该扭曲端面配置应当要求,随着接近投影透镜34而接近其光轴A1,另外,随着旋转遮光体向照明面积增大的方向旋转,从投影透镜34的后方焦点F的前方向后方移动。
右旋转遮光体36的第二扭曲端面36d3、及左旋转遮光体46的第二扭曲端面46d3不一定要形成。
本申请基于2012年12月13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2-272244、及2012年12月13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12-272247,上述专利文献的内容在此作为参照被编入。

Claims (5)

1.一种灯具单元,其具备:
光源;
投影透镜,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通过;
旋转遮光体,配置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方,从而遮挡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的一部分,且所述旋转遮光体具有旋转轴;
驱动机构,使所述旋转遮光体绕所述旋转轴旋转;
所述旋转遮光体具备:
第一端缘,在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旋转遮光体旋转至第一角度位置时,作为第一配光图案的周缘部向所述投影透镜的前方被投影;
第二端缘,在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旋转遮光体旋转至第二角度位置时,作为照明面积比所述第一配光图案大的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一周缘部向所述投影透镜的前方被投影;
第三端缘,在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旋转遮光体旋转至第三角度位置时,作为照明面积比所述第二配光图案大的第三配光图案的第一周缘部向所述投影透镜的前方被投影;
第一扭曲端面,绕所述旋转轴延伸,与所述第二端缘及所述第三端缘在所述旋转轴方向的不同位置相交;
所述第二角度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角度位置和所述第三角度位置之间,
所述第一扭曲端面的一部分作为所述第二配光图案的第二周缘部及所述第三配光图案的第二周缘部向所述投影透镜的前方被投影,
所述第一扭曲端面被配置成随着接近所述投影透镜而接近所述投影透镜的光轴,
在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旋转遮光体从所述第一角度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三角度位置时,所述第一扭曲端面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方焦点的前方朝向后方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单元,其中,
所述旋转遮光体具备第二扭曲端面,所述第二扭曲端面绕所述旋转轴延伸,从而与所述第一扭曲端面及所述第一端缘在所述旋转轴方向的不同位置相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具单元,其中,
所述旋转遮光体具备与所述旋转轴同心状地延伸的周面,
所述第一端缘的一部分、所述第二端缘的一部分、及所述第三端缘与所述旋转轴平行地延伸,并且形成所述周面的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配光图案是对比所述周缘部更靠下方的区域进行照明的配光图案,
所述第二配光图案及所述第三配光图案是对比各自的所述第一周缘部更靠下方的区域、和比该第一周缘部更靠上方的区域中各自的所述第二周缘部的左右任一方进行照明的配光图案,
在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旋转遮光体从所述第二角度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三角度位置时,所述第二周缘部向左右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单元,其中,
所述光源是半导体发光元件,所述投影透镜是树脂制透镜。
CN201380065123.7A 2012-12-13 2013-11-26 车辆用灯具单元 Active CN1048543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2244 2012-12-13
JP2012-272247 2012-12-13
JP2012-272244 2012-12-13
JP2012272247 2012-12-13
PCT/JP2013/081723 WO2014091919A1 (ja) 2012-12-13 2013-11-26 車両用灯具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4395A true CN104854395A (zh) 2015-08-19
CN104854395B CN104854395B (zh) 2017-10-27

Family

ID=50934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5123.7A Active CN104854395B (zh) 2012-12-13 2013-11-26 车辆用灯具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41806B2 (zh)
EP (1) EP2933553B1 (zh)
JP (1) JP6294832B2 (zh)
CN (1) CN104854395B (zh)
WO (1) WO201409191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7127A (zh) * 2015-09-14 2018-05-11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CN108107666A (zh) * 2016-11-24 2018-06-01 北京比兴科技有限公司 相机成像性能的光源检测的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84240B1 (ko) * 2013-12-18 2015-01-16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헤드램프 컷오프 위치 보정장치 및 방법
JP6539112B2 (ja) 2015-05-22 2019-07-03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ユニットおよび回転遮光部材
JP6567960B2 (ja) * 2015-11-17 2019-08-28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システム
KR101899926B1 (ko) * 2017-05-31 2018-09-1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헤드램프의 배광방향 전환장치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06803A (ja) * 1994-10-05 1996-04-23 Koito Mfg Co Ltd 投射型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US5645338A (en) * 1993-08-03 1997-07-08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Light distribution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ular headlamp
CN101089459A (zh) * 2006-06-15 2007-12-19 法雷奥视觉公司 尤其用于机动车的照射灯用光学模块
US20100033978A1 (en) * 2008-08-11 2010-02-11 Hella Kgaa Hueck & Co. Projection headlight arrangement for vehicles
JP2010232081A (ja) * 2009-03-27 2010-10-14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前照灯の配光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車両用前照灯
CN101871611A (zh) * 2009-04-24 2010-10-27 法雷奥照明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光学装置
EP2295291A1 (en) * 2009-09-15 2011-03-16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Vehicle headlight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5643B2 (ja) * 1992-06-03 1998-06-18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投射型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JP2538132Y2 (ja) * 1992-07-24 1997-06-1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投射型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US6116764A (en) * 1997-09-06 2000-09-12 Hella Kg Hueck & Co. Headlight for vehicle
DE19909413A1 (de) * 1999-03-04 2000-09-07 Hella Kg Hueck & Co Scheinwerfer für Fahrzeuge
JP4343003B2 (ja) * 2004-03-31 2009-10-14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
KR100896081B1 (ko) * 2007-11-23 2009-05-18 에스엘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전조등
JP5362460B2 (ja) 2009-06-26 2013-12-1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装置
JP5301383B2 (ja) * 2009-07-29 2013-09-25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装置
KR101344423B1 (ko) * 2011-06-08 2013-12-23 에스엘 주식회사 차량용 헤드램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5833861B2 (ja) * 2011-08-11 2015-12-1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装置および配光制御方法
KR101354384B1 (ko) * 2011-12-28 2014-01-23 주식회사 에스엘라이팅 차량용 헤드램프 구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5338A (en) * 1993-08-03 1997-07-08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Light distribution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ular headlamp
JPH08106803A (ja) * 1994-10-05 1996-04-23 Koito Mfg Co Ltd 投射型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CN101089459A (zh) * 2006-06-15 2007-12-19 法雷奥视觉公司 尤其用于机动车的照射灯用光学模块
US20100033978A1 (en) * 2008-08-11 2010-02-11 Hella Kgaa Hueck & Co. Projection headlight arrangement for vehicles
JP2010232081A (ja) * 2009-03-27 2010-10-14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前照灯の配光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車両用前照灯
CN101871611A (zh) * 2009-04-24 2010-10-27 法雷奥照明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光学装置
EP2295291A1 (en) * 2009-09-15 2011-03-16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Vehicle headlight devi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7127A (zh) * 2015-09-14 2018-05-11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CN108107666A (zh) * 2016-11-24 2018-06-01 北京比兴科技有限公司 相机成像性能的光源检测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4395B (zh) 2017-10-27
EP2933553A4 (en) 2016-11-16
US9441806B2 (en) 2016-09-13
EP2933553B1 (en) 2020-02-12
WO2014091919A1 (ja) 2014-06-19
EP2933553A1 (en) 2015-10-21
US20150316225A1 (en) 2015-11-05
JPWO2014091919A1 (ja) 2017-01-05
JP6294832B2 (ja) 2018-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4395A (zh) 车辆用灯具单元
CN102478190B (zh) 用于车辆的智能头灯组件
CN105814361B (zh) 前照灯模块和前照灯装置
CN109424922B (zh) 车辆用灯具、车辆系统及灯具单元、车辆用照明系统
CN101648541B (zh) 合成左右灯具单元的配光图案的车辆用前照灯装置
JP5544248B2 (ja) 車両用前照灯
CN104864335B (zh) 配光控制系统
CN205640744U (zh) 用于前灯的近光屏障
CN110869667B (zh) 灯具单元及车辆用前照灯
KR101789416B1 (ko) 차량용 등기구 유닛 및 회전 차광 부재
CN104075207B (zh) 车辆用灯具单元
JP5680993B2 (ja) 車両用照明灯具
CN104949025B (zh) 用于车辆的前照灯
JP2005190990A (ja) 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JP6076184B2 (ja) 車両用灯具ユニット
US7101062B2 (en) Headlight employing a combined mirror and deflection element with a non-flat light beam cut-off line
JP2007035332A (ja) 車両前照灯
JP2005078923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灯具
JP2007214074A (ja) 車両前照灯
JP2013145720A (ja) 車両用前照灯および車両用前照灯システム
JP4625773B2 (ja) 車両前照灯
JP2010027469A (ja) 車両用灯具および車両用灯具システム
KR20170071991A (ko) 차량용 헤드램프 제어시스템
JP2003229008A (ja) 車両用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