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9973A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9973A
CN104849973A CN201510063544.7A CN201510063544A CN104849973A CN 104849973 A CN104849973 A CN 104849973A CN 201510063544 A CN201510063544 A CN 201510063544A CN 104849973 A CN104849973 A CN 104849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ondition
imag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635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本淑惠
北河裕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49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99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33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characteristics, e.g. temperature,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photoconduct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03G15/553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成像装置,其至少包括感光体、充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和转印装置;检测器,其检测所述成像装置的所述感光体已到所述感光体的寿命尽头;以及控制器,其在包括充电条件、曝光条件、显影条件和转印条件的成像条件下控制所述成像装置。在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信息之后,所述控制器通过将所述成像条件改变为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来控制所述成像装置。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已知有图像形成设备各自包括在检测到感光体已到其寿命尽头之后采取特殊措施的单元的配置。
配置之一是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日本特开平10-133542号公报),该图像形成设备旨在能够在感光体的寿命检测器被致动之后使用感光体剩余寿命较短的处理盒(process cartridge)并且获取足够好的图像。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处理盒,在所述处理盒中至少一体地形成有图像载体(例如,感光体)和显影单元,并且所述处理盒被可拆卸地安装;寿命检测器,其检测图像载体的寿命;存储器,检测结果可被写入该存储器中;以及控制器,其依据写入所述存储器中的检测结果提供控制,以改变相对于图像载体的充电条件、曝光条件和显影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日本特开平10-133542号公报具体地描述了这样的控制,其中即使感光体的膜厚减小并且静电潜像单元的电位减小,也维持显影对比度。
另外,提供了另一种配置的图像形成设备(日本特开平11-212409),其旨在(例如)在检测到感光鼓的寿命时,由于张数超过图像形成可用张数而限制打印,从而防止图像质量的下降(例如,调色剂的飞散或者密度减小)以及对感光体的损伤。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各自具有感光体、显影单元和显影剂的多个盒,所述盒可被更换;非易失性存储器,其设置在各个盒中,并且其中预先写入有各个盒的特性信息;判定单元,当在连续打印期间检测到显影剂不足时,该判定单元将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特性信息中所设定的图像形成可用张数与检测到显影剂不足之后图像形成剩余张数进行比较,并且判定图像形成剩余张数是否小于图像形成可用张数;以及控制器,当判定单元判定图像形成剩余张数小于图像形成可用张数时针对所有剩余张数执行图形形成操作,并且当判定单元判定图像形成剩余张数大于图像形成可用张数时停止图像形成操作并且将状态转换为报警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如果检测到感光体已到其寿命尽头,则该图像形成设备可在不立即停止图像形成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新方法敦促更换感光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A1),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成像装置,其至少包括感光体、充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和转印装置;检测器,其检测成像装置的感光体已到该感光体的寿命尽头;以及控制器,其在包括充电条件、曝光条件、显影条件和转印条件的成像条件下控制成像装置。在控制器获取检测器的检测信息之后,控制器通过将成像条件改变为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来控制成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A2),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A1)的图像形成设备中,该图像形成设备还可包括:警告单元,在获取检测器的检测信息之后,该警告单元显示敦促更换感光体的警告。控制器可在自警告单元的所述警告显示起经过的时间过去了预定时间的时刻,将成像条件改变为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A3),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A1)或第二方面(A2)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像装置可包括多个成像装置。检测器可分别检测所述多个成像装置中的多个感光体中的每一个已到该感光体的寿命尽头。在控制器获取检测器的检测信息之后,控制器可通过将包括作为检测对象的感光体的成像装置的成像条件改变为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来控制成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A4),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A1)至第三方面(A3)中的任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控制器可将包括在成像条件中的充电条件或曝光条件改变为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A1)的图像形成设备,如果检测到感光体已到其寿命尽头,可通过新的方法敦促更换该感光体,而无需立即停止图像形成操作。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A2)的图像形成设备,与没有本发明的第二方面(A2)的配置的情况相比,即使在显示警告之后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图像形成操作的同时实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A1)的优点。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A3)的图像形成设备,与没有本发明的第三方面(A3)的配置的情况相比,可通过新的方法敦促更换多个成像装置当中的包括已到寿命尽头的感光体的成像装置的感光体,而无需立即停止成像装置。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A4)的图像形成设备,可通过在检测到感光体已到其寿命尽头之后执行的图像形成操作中产生图像质量的下降(例如,雾化(背景区域沾污)或密度的明显下降)来敦促更换感光体。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简略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的概要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将电力供应给各个成像装置的配置部分的概念图;
图3是示出图1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与控制器有关的主要配置部分的框图;
图4是示出在检测到感光鼓已到其寿命尽头的情况下的主要控制操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在检测到感光鼓的寿命之前的成像条件以及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成像条件(所述条件在检测到寿命之后改变)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在检测到感光鼓的寿命之前的成像条件以及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成像条件(所述条件在检测到寿命之后改变)的另一示例的说明图;以及
图7是示出与各个电位的极性有关的基本配置与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内容之间的关系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下,仅称作“示例性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简要地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图2简要地示出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将电力供应给各个成像装置的配置部分,图3示出图像形成设备中的与控制器有关的主要配置部分。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中包括:多个成像装置2,其依据输入的图像信息形成利用充当显影剂的调色剂显影的调色剂图像;中间转印装置3,其保持通过成像装置2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并且最终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在充当记录材料的记录用纸9上;供纸装置4,其容纳并供应要输送至中间转印装置3的二次转印位置的预定记录用纸9;以及定影装置5,其使得通过中间转印装置3被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用纸9能够通过并且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图1中的标号6指示整体地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的各个配置部分的操作的中央控制器。标号11指示输出壳体部分,其以倾斜表面形状形成在壳体10的上表面处,并且容纳图像形成之后的记录用纸9。另外,图1中的点划线指示输送记录用纸9时的主要输送路径。
多个成像装置2包括四个成像装置2Y、2M、2C和2K,其分别形成包括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在内的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成像装置2按照上面所列四种颜色的顺序,按照朝着图中左下侧倾斜的方式,以预定间隔(例如,相同的间隔)串联地布置。另外,四个成像装置2(Y、M、C、K)各自包括感光鼓21、充电装置22、曝光装置23、显影装置24和一次转印装置25。另外,四个成像装置2(Y、M、C、K)各自形成为处理盒(可拆卸安装单元),其中一体地形成有感光鼓21和充电装置22。处理盒可按照可自由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壳体10上(其安装部分),并且可被使用。
感光鼓21具有图像保持表面,在接地的圆筒状或圆柱状导电基材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由有机感光材料等制成的光电导层(感光层)。感光鼓21从未示出的旋转驱动装置(成像装置驱动器29)接收动力,并且在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上旋转。充电装置22是使感光鼓21的图像保持表面带有预定的充电电位的接触充电装置。从充电给电部13向布置为与图像保持表面接触的接触构件施加充电电压。如果显影装置24执行反向显影,则供应极性与从显影装置供应的调色剂的充电极性相同的充电电压。
曝光装置23依据输入到图像形成设备1的图像信息利用分成四种颜色分量的光照射感光鼓21的充电的图像保持表面,从而形成由预定的潜像电位产生的静电潜像。曝光装置23使用包括发光二极管、光学部件等的非扫描曝光装置。另外,曝光装置23从图像处理器64接收用于形成潜像的图像信号的输入,所述图像处理器64依据从外部连接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终端)输入到图像形成设备1的图像信息执行预定处理。
显影装置24具有显影剂容器,该显影剂容器容纳作为显影剂的示例的二组分显影剂(包含非磁性调色剂和磁性载体的显影剂)。显影装置24具有:显影辊24a,其在旋转的同时保持容纳在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并且将显影剂输送至靠近感光鼓21并且面向感光鼓21的显影区域;转向输送构件,其在旋转并搅拌显影剂的同时将所容纳的二组分显影剂输送给显影辊24a;以及层厚限制构件,其限制显影辊上保持的显影剂的量(层厚)。另外,在显影装置24中,从显影给电部15将显影电压供应给显影辊24a,显影辊24a和搅拌输送构件从未示出的旋转驱动装置(成像装置驱动器29)接收动力,并且在预定方向上旋转。作为显影电压,例如,供应叠加有交流电的直流电。显影剂的调色剂在显影剂容器中通过搅拌输送构件搅拌时与载体摩擦,因此利用摩擦带电而带预定极性(在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负极性)的电。
一次转印装置25是包括接触构件的接触转印装置,所述接触构件在与显影之后的感光鼓21的图像保持表面接触的同时(在插置有中间转印带31的状态下)旋转,从一次转印给电部16向所述接触构件供应一次转印电压。所述接触构件是在将中间转印带31(稍后描述)压向感光鼓21的图像保持表面的同时随感光鼓21的旋转而旋转的一次转印辊。作为一次转印电压,供应直流电压(极性与调色剂的充电极性相反的直流电压)。
中间转印装置3被布置成位于四个成像装置2(Y、M、C、K)上方。中间转印装置3包括:中间转印带31,其在穿过位于各个成像装置2(Y、M、C、K)中的感光鼓21与一次转印装置25(接触构件)之间的一次转印位置的同时在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上旋转;多个支撑辊32至35,其从内侧将中间转印带31保持在期望的状态,并且可旋转地支撑中间转印带31;二次转印辊36,其利用预定压力接触支撑辊33所支撑的中间转印带31并旋转;以及带清扫装置37,其去除在中间转印带31穿过二次转印辊36之后残留并附着到中间转印带31的调色剂等。
中间转印带31使用诸如碳的电阻控制器分散到合成树脂(例如,聚酰亚胺树脂或聚酰胺树脂)中的材料,并且形成为具有预定厚度的大致环形带。支撑辊32充当驱动辊,支撑辊33充当二次转印的支承辊,支撑辊34充当张力施加辊,支撑辊35a和35b充当转印表面成形辊。充当驱动辊的支撑辊32从未示出的旋转驱动装置(中间转印装置驱动器39)接收动力,并且在预定方向上旋转。从二次转印给电部17向支撑辊33或二次转印辊36供应二次转印电压。作为二次转印电压,当供应给支撑辊33时供应极性与调色剂的充电极性相同的直流电压,当供应给二次转印辊36时供应极性与调色剂的充电极性相反的直流分量。
供纸装置4布置在中间转印装置3下方。供纸装置4包括:单个容纳体41或多个容纳体41,各个容纳体被附接为使得可从壳体10的前表面(在操作期间面向用户的侧表面)一侧将供纸装置4拉出,并且以层叠方式容纳预定尺寸和预定类型的记录用纸9;送出装置42,其将记录用纸9逐张地从容纳体41送出。图1中的标号45指示用于将从供纸装置4送出的记录用纸9输送至中间转印装置3的二次转印位置(介于中间转印带31与二次转印辊36之间)的纸张输送路径。供纸输送路径45包括多个输送辊对46、47、...以及输送引导构件(未示出)。输送辊对47形成为具有(例如)校正记录用纸9的输送时刻和输送状态的功能的传送辊对。送出装置42和相应的输送辊对从未示出的旋转驱动装置(纸张输送系统驱动器49)接收动力,并且在相应的预定方向上旋转。
定影装置5布置在中间转印装置3的二次转印辊36上方的空间位置处。定影装置5在壳体51中包括:辊形式、带形式等的加热旋转构件52,其在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上旋转并且被加热器加热以使得其表面温度保持在预定温度;以及辊形式、带形式等的加压旋转构件53,其基本上沿着加热旋转构件52的轴向接触加热旋转构件52,并且通过加热旋转构件52的旋转而旋转。从定影给电部18向加热旋转构件52的加热器供应预定的加热电压。加热旋转构件52从未示出的旋转驱动装置(定影装置驱动器59)接收动力,并且在预定方向上旋转。图1中的标号55指示用于输送定影之后的记录用纸9以排出给输出容纳部分11的排纸输送路径。排纸输送路径55包括多个输送辊对56和57以及输送引导构件(未示出)。
中央控制器6包括:存储器,包括图3所示的只读存储器(ROM)65和外部存储器;算术处理装置(未示出)、输入/输出装置(未示出)和控制器(未示出)。中央控制器6依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数据等的内容来执行控制操作。
如图3所示,中央控制器6与以下部件连接:寿命检测器7,其检测各个成像装置2(Y、M、C、K)中的感光鼓21已到其预定寿命尽头;更换检测器72,其检测处理盒已用新的处理盒更换;输入操作单元(未示出);以及其它检测器,例如各种传感器中的任何传感器。各种检测信息和输入信息从相应的单元输入。
另外,中央控制器6与以下部件连接:图像处理器64,其依据从与图像形成设备1连接的外部连接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来执行预定处理;驱动控制器61,其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中的驱动部的操作;电源控制器62,其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中的电源的操作;曝光控制器63,其响应于来自图像处理器64的图像信号控制各个成像装置2中的曝光装置23的操作;以及警告显示器8,其提供警告的显示;等。中央控制器6将所需的控制信号分别发送给控制器。
驱动控制器61与(例如)各个成像装置2的驱动器29、中间转印装置3的驱动器39、定影装置5的驱动器59以及供纸装置4、输送路径等的纸张输送系统驱动器49连接,并且控制各个驱动器的操作。电源控制器62与充电给电部13、曝光给电部14、显影给电部15(15A、15B)、一次转印给电部16、二次转印给电部17、定影给电部18等连接,并且控制各个给电部的操作。描述这些给电部当中的显影给电部15,第一显影给电部15A将公共(同一)显影电压供应给包括在三个成像装置2(Y、M、C)中的各个显影装置24的显影辊24a,第二显影给电部15B另外将显影电压供应给包括在成像装置2K中的显影辊24a。另外,一次转印给电部16将公共(同一)一次转印电压供应给包括在四个成像装置2(Y、M、C、K)中的各个一次转印装置25的一次转印辊。
另外,当寿命检测器7检测到各个成像装置2(Y、M、C、K)中的感光鼓21的累积转数达到其阈值的情况以及利用参考信息(例如,设置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或充电时间)预测的感光鼓21的膜厚的值达到其阈值的情况中的一者或二者时,寿命检测器7判定作为检测结果的对象的感光鼓21已到其寿命尽头,并且将此时的检测信息发送给中央控制器6。判定感光鼓21是否已到其寿命尽头可由中央控制器6来进行(中央控制器6可执行判定各个检测值是否已达到阈值的处理)。
另外,更换检测器72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主体侧读取以(例如)四个成像装置2(Y、M、C、K)中的每一个的处理盒部分处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形状的形式提供的唯一标识信息,并且管理并判定该标识信息,以在途中标识信息改变时检测哪一个处理盒用新的处理盒(例如,新产品)更换。另外,例如,警告显示器8是显示警告消息的液晶屏幕面板。
图像形成设备1中的中央控制器6提供控制以将四个成像装置2(Y、M、C、K)中的每一个的成像条件基本上维持在良好图像质量状态下,所述成像条件包括充电条件(例如,充电电压的值)、曝光条件(例如,通过曝光而形成的潜像电位的值)、显影条件(例如,显影电压的值)以及一次转印条件(例如,一次转印电压的值)。各个成像装置2的成像条件实际上由电源控制器62控制。另外,关于成像条件,在开始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时应用初始设定的成像条件。然而,随后,应用为了维持图像质量而依据诸如设置环境条件和累积使用时间的因素校正的成像条件。
另外,图像形成设备1中的中央控制器6被设定为在中央控制器6获取寿命检测器7的检测信息(指示关于感光鼓21已到其寿命尽头的检测的信息)时执行控制操作(图4,稍后描述)。所述控制操作的概要如下。当获取寿命检测器7的检测信息时,感光鼓21被检测为到其寿命尽头的成像装置2(2Y、2M、2C和2K中的一个或一些)的成像条件被改变为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并且在改变的成像条件下控制相关成像装置2。
另外,图像形成设备1至少具有利用全部四个成像装置2(Y、M、C、K)通过四色(Y、M、C、K)调色剂图像形成全彩色图像的成像模式(全彩色模式)以及利用四个成像装置2(Y、M、C、K)之一通过单色调色剂图像形成单色图像的成像模式(单色模式)。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单色模式被设定为通过黑色(K)调色剂图像形成黑白图像的黑白模式。
下面描述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的基本图像形成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示例描述形成全彩色模式下的全彩色图像时的操作。
首先,在全彩色模式下的图像形成期间,在四个成像装置2(Y、M、C、K)中,感光鼓21在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上旋转,充电装置22使感光鼓21的图像保持表面带预定极性(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负极性)并且电位与充电电压对应的电。然后,成像装置2(Y、M、C、K)的曝光装置23依据分成各个颜色分量(Y、M、C、K)的图像信号对充电的感光鼓21进行曝光,以在感光鼓21的图像保持表面上形成具有预定电位的各个颜色分量的静电潜像。
然后,成像装置2(Y、M、C、K)的显影装置24将带预定极性(负极性)电的各个颜色(Y、M、C、K)的调色剂从显影辊24a供应给形成在感光鼓21上的各个颜色分量的静电潜像部分。由于包括显影电压的显影电场,调色剂静电附着到静电潜像部分。因此,在成像装置2(Y、M、C、K)中的感光鼓21的图像保持表面上分别形成四种颜色(Y、M、C、K)的调色剂图像。即,例如,在成像装置2Y的感光鼓21上形成黄色的调色剂图像,在成像装置2M的感光鼓21上形成品红色的调色剂图像。
然后,分别形成在成像装置2(Y、M、C、K)的感光鼓21上的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在一次转印位置处由于一次转印装置25通过一次转印电压所形成的转印电场而被相继(按照Y、M、C和K的顺序)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装置3的中间转印带31上,调色剂图像被叠加。然后,在中间转印装置3通过在中间转印带31的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上旋转调色剂图像而将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图像输送至二次转印位置之后,调色剂图像在二次转印位置处由于二次转印辊36(或支撑辊33)通过二次转印电压所形成的转印电场而被共同地二次转印在从供纸装置4通过供纸输送路径45输送来的记录用纸9上。
然后,中间转印装置3将二次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用纸9从中间转印带31剥离,然后将记录用纸9朝着定影装置5传送。然后,在定影装置5中,穿过加热旋转构件52与加压旋转构件53之间的接触部输送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用纸9,调色剂图像被加热并加压。因此,调色剂图像被熔融并定影到记录用纸9。然后,定影装置5将调色剂图像被定影之后的记录用纸9送至排纸输送路径55。在记录用纸9的一面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定影之后的记录用纸9穿过排纸输送路径55,被排出至壳体10外部,最终被容纳在排出容纳部分11中。
通过上述操作,输出在一面形成有全彩色图像的单张记录用纸9,所述全彩色图像通过组合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而形成。全彩色模式下的图像形成操作结束。
在黑白模式下形成黑白图像的操作的情况下,首先,仅致动四个成像装置2(Y、M、C、K)当中的黑色成像装置2K,在感光鼓21的图像保持表面上形成黑色的调色剂图像。然后,通过成像装置2K形成的黑色的调色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31上,二次转印在记录用纸9上,并最终通过定影装置5被定影到记录用纸9。因此,输出形成有黑白图像(是黑色的调色剂图像)的单张记录用纸9,黑白模式下的图像形成操作结束。
接下来,描述当从图像形成设备1中的寿命检测器7获取检测信息时执行的控制操作。
例如,当图像形成设备1到达预定时刻(例如,执行图像形成操作的时刻以及执行壳体10的打开/关闭面板的打开/关闭操作之后的时刻)时,如图4所示,寿命检测器7检测四个成像装置2(Y、M、C、K)中的感光鼓21各自是否已到其寿命尽头(步骤10,以下简写为“ST10”,稍后描述的其它步骤也将类似地简写)。寿命检测器7检测到各个感光鼓21的累积转数达到其阈值并且感光鼓21的预测膜厚达到其阈值。
寿命检测器7被继续致动,直至寿命检测器7检测到感光鼓21已到其寿命尽头(ST11),然后如果寿命检测器7检测到四个成像装置2(Y、M、C、K)中的任一个的感光鼓21已到其寿命尽头,则寿命检测器7将检测信息发送给中央控制器6。然后,中央控制器6进行操作以使得警告显示器8显示警告消息(例如,消息“更换**颜色的处理盒”)以敦促更换感光鼓21已到其寿命尽头的成像装置2的处理盒(ST12)。
然后,中央控制器6自显示警告消息的时刻起开始根据是否从更换检测器72获取检测信息来检测感光鼓21到其寿命尽头的成像装置2的处理盒是否被更换(ST13)。此时,寿命检测器7继续获取关于各个感光鼓21的累积转数和感光鼓21的预测膜厚的信息。另外,寿命检测器7开始检测各个感光鼓21的预测膜厚的值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阈值X(为确定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控制的开始时刻而设定的阈值,将稍后描述)。
在ST14中,如果检测到感光鼓21到其寿命尽头的成像装置2的处理盒被更换(当从更换检测器72获取检测信息时),处理返回到ST10,中央控制器6提供控制以在更换之后继续执行处理盒中的感光鼓的寿命的检测。
相比之下,如果在ST14中没有检测到感光鼓21到其寿命尽头的成像装置2的处理盒的更换(当没有从更换检测器72获取检测信息时),并且如果检测到任何感光鼓21的预测膜厚的值已达到阈值X(ST14),则中央控制器6仅将感光鼓21到其寿命尽头的成像装置2的成像条件改变为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ST15)。此时,中央控制器6被设定为维持可执行图像形成操作的状态,而无需停止运行中的图像形成设备或者拒绝接下来新开始(请求)的图像形成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是(例如)如图5所示,仅将寿命检测之前维持图像质量的成像条件(充电电位Vh、显影电位Vd和潜像电位Vs)中的充电电位(Vh1)改变为寿命检测之后下降了预定量(导致充电电位接近显影电位)的电位(Vh2)的条件(条件1);以及如图6所示,仅将寿命检测之前维持图像质量的成像条件中的潜像电位(Vs1)(实际上,曝光的输出值)改变为寿命检测之后下降了预定量(导致电位接近显影电位)的电位(Vs2)的条件(条件2)。图5和图6中举例说明的成像条件各自为在寿命检测前后显影电位没有改变,而是常数的条件。另外,图5和图6中举例说明的成像条件各自预期并示出充电电位Vh、显影电位Vd和潜像电位Vs是“负极性”的电位的情况。
如果在ST15中改变感光鼓21到其寿命尽头的成像装置2的成像条件时正在执行图像形成操作,或者如果在改变成像条件之后开始新的图像形成操作,则在由中央控制器6(或者具体地讲,电源控制器62)改变条件之后的成像条件(使图像质量下降)下控制该图像形成操作中的成像装置2的操作。因此,在有意降低图像质量的状态下获取在图像形成操作期间由成像装置2形成的彩色调色剂图像。
即,如果相关成像装置2的成像条件改变为图5中举例说明的条件1,则在成像步骤中,充电电位与显影电位之间的电位差(△Va=|Vh-Vd|)变为比合理值(△Va1)小的值(△Va2<△Va1)。因此,调色剂可能附着到(残留在)背景区域上,甚至颜色与该成像装置2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颜色相同的调色剂可由于显影不良而附着到背景区域。即,可发生称为雾化(fogging)的现象。因此,通过该图像形成操作获取的记录用纸9在图像质量不良的状态下输出,使得发生具有相关成像装置2的颜色的调色剂附着到图像的背景区域(非图像区域)的雾化现象。
另外,如果相关成像装置2的成像条件改变为图6中举例说明的条件2,则显影电位与潜像电位之间的电位差(△Vc=|Vd-Vs|)变为比合理值(△Vc1)小的值(△Vc2<△Vc1)。因此,调色剂很难附着到潜像部分,具有该成像装置2所形成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密度变得显著降低,或者调色剂图像未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具体地讲,未可视化区域变为感光鼓21或记录用纸9上不存在该颜色的调色剂的空白状态)。即,密度显著降低。因此,该图像形成操作中获取的记录用纸9在图像质量不良的状态下输出,使得具有相关成像装置2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以不足的密度或者视觉上无法识别的密度形成。
因此,此时图像形成设备1的用户注意到自敦促更换处理盒的警告消息显示起由处理盒应该被更换但是未更换仍继续使用的成像装置2形成的图像(部分)的图像质量变低,没有正常地形成图像。用户直观地认识到不能再继续图像形成操作(浪费)。除了更换警告消息所指示的颜色的成像装置2的处理盒以外可能别无选择。即,呈现这样的事实:通过图像形成操作获取的图像的图像质量下降至超出容许限度的图像质量水平(例如,难以识别图像的状态)。因此,敦促更换处理盒。
另外,在中央控制器6中,当在ST15中改变感光鼓21到其寿命尽头的成像装置2的成像条件时,随后继续参照是否从更换检测器72获取检测信息来检测感光鼓21到其寿命尽头的成像装置2的处理盒是否被更换(ST16)。
如果在ST16中检测到感光鼓21到其寿命尽头的成像装置2的处理盒已被更换,则中央控制器6提供控制以将包括被检测为到其寿命尽头的对象感光鼓21的成像装置2的成像条件返回到维持图像质量的条件(图5和图6中的左侧所举例说明的条件)(ST17)。因此,更换处理盒之后的成像装置2的成像操作在正常成像条件下执行。在ST16中,也在通过更换而安装之后通过寿命检测器7检测在ST16中更换的处理盒中的感光鼓21的寿命。
如上所述,在图像形成设备1中,即使检测到四个成像装置2(Y、M、C、K)当中的感光鼓21已到其寿命尽头,也不强制结束正在执行的图像形成操作,或者不拒绝或者禁止执行在检测之后开始的图像形成操作。即使在检测之后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图像形成操作。不会发生停止图像形成操作或者拒绝新接收的情况,因此用户可不再有由该情况引起的不满或不适感。
另外,即使用户忽略在检测到四个成像装置2(Y、M、C、K)中的任一个的感光鼓21已到其寿命尽头之后敦促更换包括相关感光鼓21的处理盒的警告消息的显示并且继续图像形成操作,由于自显示警告消息起在感光鼓21的预测膜厚的值已达到阈值X之后执行的图像形成操作中通过相关成像装置2形成的图像的图像质量下降,所以用户由于图像质量的下降而认识到有必要更换处理盒,并且用户进行更换工作。
如果感光鼓21被检测为到其寿命尽头的成像装置2的成像操作(具体地讲,图像形成操作)长时间继续(如果感光鼓21的使用周期超出感光鼓的原始寿命),则可能发生二组分显影剂中的载体颗粒从显影装置排出并附着到感光鼓21的背景区域的现象(所谓的散点(bead-carry-out),BCO)或者由感光鼓21的充电不良引起的严重图像质量问题。在最坏的情况下,在发生严重图像质量问题之后,图像形成操作可能无法仅通过执行处理盒的更换来恢复到正常图像形成操作可用的状态。因此,从显示警告消息时到成像条件改变为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时确定所需的条件(例如,阈值X)被设定为合理的值,使得可在发生严重图像质量问题之前按照安全的定时可靠地敦促更换处理盒。
另外,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成像条件可被可取地设定为可使得用户视觉上识别出在成像条件下形成的调色剂图像(最终获取的图像或背景区域)的图像质量下降(不正常)的条件。
例如,如果采用图5中举例说明的条件1作为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成像条件,则充电电位(Vh)可改变为充电电位(Vh2),它比维持图像质量的充电电位(Vh1)低了约30V至约50V。在这种情况下,充电电位与显影电位之间的电位差(△Va)减小(变窄)了约30V至约50V。另外,如果采用图6中举例说明的条件2作为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成像条件,则潜像电位(Vs)可从与潜像电位(Vs1)相同的值改变为相对于维持图像质量时的潜像电位(Vs1),与显影电位(Vd1)相同的电位(Vs2),或者改变为比显影电位(Vd1)高(大)约10V的电位(Vs2)。在这种情况下,充电电位与显影电位之间的电位差(△Vc)从电位差(△Vc1)改变为电位差(△Vc2)。在上述示例中,在前一种情况下电位差变为约0,在后一种情况下值反转。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成像条件采用如上所述不改变显影电位(Vd)的条件。例如,在采用将充电电位(Vh)和显影电位(Vd)减小所需量作为成像条件的经时校正的控制方法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如果在任何成像装置2的到其寿命尽头的感光鼓21(处理盒)被更换之后作为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成像条件显影电位(Vd)改变(为减小的值),则需要将更换之后供应给显影装置24的显影辊24a的显影电位从值(Vd2)恢复到初始值(Vd1)。在恢复时,与经时校正之后的显影电位不同的显影电位可被施加到还未到其寿命尽头的感光鼓21(处理盒)。可能存在随后不再正常进行图像形成的故障。因此,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故障,不采用(改变)显影电位作为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成像条件。
其它示例性实施方式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作为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成像条件中所包括的由充电电位表示的充电条件或者由潜像电位表示的曝光条件改变。然而,如果可能的话,包括在成像条件中的显影条件(例如,显影电位)或转印条件(例如,一次转印电压)可用作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
另外,关于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如果采用与图7中的上部所示的各个电位的极性有关的基本配置,则电位差可如图7中的下部所示改变。图像质量可响应于各个改变而下降。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基本配置和电位差被包括在图7的左端所示的示例中。
另外,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成像条件改变为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的时刻采用自敦促更换处理盒的警告消息显示起感光鼓21的预测膜厚的值已达到阈值X的时刻。然而,所述时刻不限于此。又如,可应用在显示警告消息的相同时刻条件改变为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的配置、或者在检测到感光鼓的寿命的时刻或者在自检测到感光鼓的寿命起经过预定时间之后条件改变为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的配置。另外,可应用在自警告消息的显示已达到预定时间起经过的时间之后条件改变为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的配置。
另外,作为图像形成设备1,可应用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纸张输送装置,该纸张输送装置代替中间转印装置3输送记录用纸9,使得记录用纸9穿过多个成像装置2的一次转印位置,或者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单个成像装置2(而没有中间转印装置3等)。即,图像形成装置可应用,只要图像形成设备大致具有鼓形或带形即可。可拆卸地安装在设备主体的壳体10上的结构部分(可拆卸安装单元)可仅由感光鼓形成。另外,与感光鼓组装的其它部件不限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的配置(充电装置)。所述部件可用另一部件代替,另一部件可被另外添加到充电装置。
为了例示和描述而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其并非旨在为穷尽性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许多修改和变化将显而易见。实施方式被选择并描述以便最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以及适合于想到的具体用途的各种修改。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以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成像装置,其至少包括感光体、充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和转印装置;
检测器,其检测所述成像装置的所述感光体已到所述感光体的寿命尽头;以及
控制器,其在包括充电条件、曝光条件、显影条件和转印条件的成像条件下控制所述成像装置,
其中,在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信息之后,所述控制器通过将所述成像条件改变为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来控制所述成像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警告单元,其在获取所述检测器的所述检测信息之后显示敦促更换所述感光体的警告,
其中,所述控制器在自所述警告单元的所述警告显示起经过的时间过去了预定时间的时刻,将所述成像条件改变为所述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像装置包括多个成像装置,
其中,所述检测器分别检测所述多个成像装置中的多个所述感光体中的每一个已到所述感光体的寿命尽头,
其中,在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检测器的所述检测信息之后,所述控制器通过将包括作为检测对象的所述感光体的所述成像装置的所述成像条件改变为所述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来控制所述成像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将包括在所述成像条件中的所述充电条件或所述曝光条件改变为所述使图像质量下降的条件。
CN201510063544.7A 2014-02-14 2015-02-06 图像形成设备 Pending CN1048499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6429 2014-02-14
JP2014026429A JP2015152761A (ja) 2014-02-14 2014-02-14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9973A true CN104849973A (zh) 2015-08-19

Family

ID=53798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63544.7A Pending CN104849973A (zh) 2014-02-14 2015-02-06 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23277B2 (zh)
JP (1) JP2015152761A (zh)
CN (1) CN1048499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0536A (zh) * 2016-09-26 2018-04-0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处理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63834B2 (ja) * 2016-03-11 2019-08-21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エラー報知方法
JP2019101215A (ja) * 2017-12-01 2019-06-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211089B2 (ja) * 2019-01-15 2023-0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42481A (ja) * 1989-10-30 1991-06-18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60104649A1 (en) * 2004-11-12 2006-05-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1145486A (ja) * 2010-01-14 2011-07-2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62048A (ja) * 1989-07-31 1991-03-18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333924A (ja) * 1994-06-14 1995-12-22 Hitachi Ltd 電子写真記録装置
JPH10133542A (ja) 1996-10-30 1998-05-22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る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12409A (ja) 1998-01-23 1999-08-0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画像形成方法
JP2006126316A (ja) * 2004-10-27 2006-05-18 Ricoh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765605B2 (ja) * 2005-12-15 2011-09-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31489B2 (ja) * 2007-09-03 2012-09-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高圧電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924183B2 (en) * 2010-05-19 2014-12-30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dicting the useable life of a photoreceptor in imaging devices
JP5576730B2 (ja) * 2010-07-08 2014-08-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42481A (ja) * 1989-10-30 1991-06-18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60104649A1 (en) * 2004-11-12 2006-05-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1145486A (ja) * 2010-01-14 2011-07-2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0536A (zh) * 2016-09-26 2018-04-0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处理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34335A1 (en) 2015-08-20
US9223277B2 (en) 2015-12-29
JP2015152761A (ja) 2015-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54454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discriminating a service life of detachably mounted process unit
CN101369123B (zh) 色料供给装置,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20050254833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having a replacement unit mounted therein
JP2001166648A (ja) 取替え可能カートリッジのような消耗品の状態を検出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72646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剤残量検出方法
CN104849973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3324069A (zh) 润滑剂供应装置、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盒
US1019143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64552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oner content sensor
JP2000347492A (ja) 現像剤補給装置、現像装置及びこの現像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US898963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262369B (zh) 成像装置
JP2000352865A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剤供給ユニット
US8971733B2 (en) Image form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13116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non-qualified developer cartridge
CN101840183A (zh) 成像设备及成像方法
US20090245823A1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1039692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N103135391A (zh) 电子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20090245863A1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developing device
JP2003323090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CN10551853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514814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4376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6525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