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9327A - 无级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无级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9327A
CN104769327A CN201380057744.0A CN201380057744A CN104769327A CN 104769327 A CN104769327 A CN 104769327A CN 201380057744 A CN201380057744 A CN 201380057744A CN 104769327 A CN104769327 A CN 104769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ing part
transmission
key element
power key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77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9327B (zh
Inventor
小川裕之
日比野晃
荒津有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69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9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9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93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5/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friction between rotary members
    • F16H15/48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friction between rotary member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5/50Gearings providing a continuous range of gear ratios
    • F16H15/52Gearings providing a continuous range of gear ratios in which a member of uniform effective diameter mounted on a shaft may co-operate with different parts of another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8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of gearing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32Friction members
    • F16H2055/325Friction members characterized by roughness or hardness of friction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riction Gearing (AREA)

Abstract

无级变速器具有轴(60)、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太阳辊(30)、行星轮架(40)、多个行星滚珠(50)、产生用于将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向各行星滚珠(50)按压的轴线方向的轴力的轴力产生装置(71、72)、通过使各行星滚珠(50)倾斜滚动来改变输入输出之间的变速比的倾斜滚动力施加部(46),使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中的一方的与行星滚珠(50)的接触部{P1(P2)}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大于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中的另一方的与行星滚珠(50)的接触部{P2(P1)}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

Description

无级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牵引传动式的无级变速器,具备具有共通的旋转中心轴的多个动力传递要素和相对于该旋转中心轴呈放射状地配置多个的滚动构件,通过使由各动力传递要素中的2个动力传递要素夹持的各滚动构件倾斜滚动来使输入输出之间的变速比无级地变化。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无级变速器,已知有行星滚珠式的结构,具备作为旋转中心的变速器轴、能够进行以该变速器轴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轴的相对旋转的多个动力传递要素、相对于该旋转中心轴呈放射状地配置多个且由各动力传递要素中的3个动力传递要素夹住的滚动构件。在该行星滚珠式的无级变速器中,通过相对配置的第一动力传递要素和第二动力传递要素来夹持各滚动构件,并且各滚动构件配置在第三动力传递要素的外周面上。在该无级变速器中,从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中的至少一方对滚动构件施加轴线方向的力(轴力),由此在各个接触部之间产生牵引力(切线力)。而且,在该无级变速器中,通过使各滚动构件倾斜滚动来改变变速比。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行星滚珠式的无级变速器。在该专利文献1的无级变速器中,对第一至第三动力传递要素和滚动构件施加涂层来提高摩擦系数,通过与之相伴的轴力的下降来实现耐久性的提高。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实施渗碳处理等表面处置来实现输出盘的耐久性提高的环式的无级变速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14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804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的无级变速器中,对具有接触部的全部的构件进行涂层,因此会导致成本的增大。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现有例具有的不良情况,能够抑制成本增大并提高耐久性的无级变速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作为旋转中心的变速器轴;第一至第四动力传递要素,具有与所述变速器轴同心的第一旋转中心轴且相互之间能够沿周向相对旋转;滚动构件,具有第二旋转中心轴,以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为中心呈放射状且在所述第三动力传递要素的外周面上配置多个,并且由相对配置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夹持且由所述第四动力传递要素保持成倾斜滚动自如;轴力产生装置,产生用于将所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中的至少一方向所述各滚动构件按压的轴线方向的轴力;及变速装置,通过使所述各滚动构件倾斜滚动来改变输入输出之间的变速比,使所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中的一方的与所述滚动构件的接触部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大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中的另一方的与所述滚动构件的接触部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
在此,优选的是,所述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中,至少使所述接触部及所述接触预备部的材料或表面处理为杨氏模量比所述另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所述接触部及所述接触预备部大的材料或表面处理。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由至少2个构件构成,使其中具有所述接触部及所述接触预备部的构件的杨氏模量大于其他的构件的杨氏模量。
另外,优选的是,将所述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与动力的输入轴连结,将所述另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与动力的输出轴连结。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滚动构件中,使与所述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大于与所述另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且与所述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及接触预备部构成的圆环的半径越小,使该接触部及该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越大。
优选的是,该滚动构件中,至少使与所述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及接触预备部的材料或表面处理为杨氏模量比与所述另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及接触预备部大的材料或表面处理,并且与所述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及接触预备部构成的圆环的半径越小,使该接触部及该接触预备部的材料或表面处理越为杨氏模量大的材料或表面处理。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无级变速器使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中的一方的与滚动构件的接触部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大于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中的另一方的与滚动构件的接触部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由此能够使该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的接触椭圆的面积比另一方小,且能够使该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的接触椭圆的面压比另一方高。因此,在该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相比使该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与另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等为相同大小的现有技术,即使减小轴力产生装置的轴力,也能够确保牵引力的目标值的产生所需的接触椭圆的面压。而且,在该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中,与以往相比,能够确保这样的接触椭圆的面压,并降低接触椭圆的面积缩窄引起的自旋损失。与此同时,在另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与以往相比,通过减小轴力产生装置的轴力,而能顾降低存在变得过度的可能性的接触椭圆的面压。因而,在该另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与以往相比,能够产生牵引力的目标值,并能够提高该另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滚动构件的耐久性。因此,该无级变速器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大,并且,能够确保牵引传动的性能并提高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无级变速器的结构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2是说明行星轮架的一方的固定圆盘部的图。
图3是说明行星轮架的另一方的固定圆盘部和旋转圆盘部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的第一旋转构件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的第一旋转构件的另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变形例的行星滚珠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行星滚珠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无级变速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没有通过该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基于图1至图5,说明本发明的无级变速器的实施例。
首先,使用图1来说明本实施例的牵引传动式的无级变速器的一例。该无级变速器具备相当于牵引行星机构的行星滚珠式的无级变速机构。图1的标号1表示本实施例的行星滚珠式的无级变速器的一例。
本实施例的无级变速机构具备:具有共通的第一旋转中心轴R1的4个动力传递要素;以第一旋转中心轴R1为中心而呈放射状地配置的多个滚动构件;在4个动力传递要素的旋转中心配置的变速器轴。滚动构件具有与第一旋转中心轴R1不同的第二旋转中心轴R2,能够进行在包含自身的第二旋转中心轴R2和第一旋转中心轴R1的倾斜滚动平面上的倾斜滚动动作。以下,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就将沿着该第一旋转中心轴R1的方向称为轴线方向,将绕着该第一旋转中心轴R1的方向称为周向。而且,将与该第一旋转中心轴R1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其中,将朝向内方的一侧称为径向内侧,将朝向外方的一侧称为径向外侧。
该无级变速机构利用4个动力传递要素中的3个(第一至第三动力传递要素)夹持各滚动构件,并且利用其余的动力传递要素(第四动力传递要素)将各滚动构件保持为自转自如且倾斜滚动自如。各滚动构件以第一旋转中心轴R1为中心呈放射状地配置。并且,各滚动构件由在轴线方向上相对配置的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夹持,且配置在第三动力传递要素的外周面上。
该无级变速机构能够在第一至第四动力传递要素之间进行经由各滚动构件的转矩的传递。例如,该无级变速机构在第一至第三动力传递要素与各滚动构件之间产生牵引力(切线力),由此能够进行该第一至第三动力传递要素之间的经由各滚动构件的转矩(动力)的传递。该牵引力通过将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中的至少一方向各滚动构件按压而产生。此外,在该无级变速机构中,允许第四动力传递要素的旋转,由此也能够进行第四动力传递要素与各滚动构件之间的转矩的传递。
另外,在该无级变速机构中,使各个滚动构件的第二旋转中心轴R2在倾斜滚动平面上相对于第一旋转中心轴R1倾倒,使各滚动构件倾斜滚动,由此来改变输入输出之间的旋转速度(转速)之比即变速比γ。
该无级变速机构只要第一至第四动力传递要素全部使用作为相对于变速器轴能够相对旋转的旋转要素即可,也可以将第一至第四动力传递要素中的任1个使用作为相对于变速器轴无法相对旋转的固定要素。在前者的结构的情况下,第一至第四动力传递要素中的任1个成为转矩的输入部,与之不同的1个成为转矩的输出部。另一方面,在后者的结构的情况下,在固定要素以外的3个动力传递要素之间进行经由各滚动构件的转矩的传递,因此这3个动力传递要素中的任1个成为转矩的输入部,与之不同的1个成为转矩的输出部。因此,在该无级变速机构中,作为输入部的动力传递要素与作为输出部的动力传递要素之间的旋转速度(转速)之比成为变速比γ。例如,该无级变速器1配置在车辆的动力传递路径上。此时,该输入部与发动机(内燃机等发动机)或旋转机(电动机等)等的动力源侧连结,该输出部与驱动轮侧连结。在该无级变速器1与驱动轮侧之间有时还夹设有其他的变速器(例如有级的手动变速器或自动变速器等)。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将向作为输入部的动力传递要素输入了转矩时的各动力传递要素的旋转动作称为正驱动,将向作为输出部的动力传递要素输入了与正驱动时相反的方向的转矩的情况下的各动力传递要素的旋转动作称为逆驱动。例如,该无级变速器1按照先前的车辆的例示,如加速等那样从动力源侧将转矩向作为输入部的动力传递要素输入而使该动力传递要素旋转时为正驱动,如减速等那样从驱动轮侧向作为输出部的旋转中的动力传递要素输入与正驱动时相反的方向的转矩时为逆驱动。
在此,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起到在牵引行星机构中所说的齿圈等的功能。而且,第三动力传递要素和第四动力传递要素分别作为牵引行星机构中的太阳辊和行星轮架发挥功能。而且,滚动构件作为牵引行星机构中的滚珠型小齿轮发挥功能。因此,该无级变速器1具备作为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的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作为第三动力传递要素的太阳辊30、作为第四动力传递要素的行星轮架40、作为滚动构件的行星滚珠50、作为变速器轴的轴60。该轴60固定于未图示的箱体或车身等中的无级变速器1的固定部,设为以相对于该固定部不相对旋转的方式构成的圆柱状或圆筒状的固定轴。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以在倾斜滚动平面上第一旋转中心轴R1与第二旋转中心轴R2平行的状态(图1的状态)为基准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例示利用行星轮架40作为固定要素的情况。但是,能够进行后述的旋转圆盘构件42的旋转。
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是使中心轴与第一旋转中心轴R1一致的圆盘构件(盘)或圆环构件(环),在轴线方向上相对而夹住各行星滚珠50地配置。在该例示中,两者均为圆环构件。
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具有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与各行星滚珠50相互进行点接触(严格来说为椭圆形状的面接触)的接触部P1、P2。各行星滚珠50具有后文详细说明的作为滚动面的外周曲面,在该外周曲面中由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夹持。即,各行星滚珠50在其外周曲面具有接触部P1、P2。另一方面,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从径向外侧夹持各行星滚珠50,在其内周面10a、20a分别具有接触部P1、P2。在该内周面10a、20a上,与各行星滚珠50实际接触的接触部P1、P2和伴随于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的旋转而成为接触部P1、P2的部分(以下,称为“接触预备部”)在周向上相连。即,该接触预备部是通过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旋转,而反复进行与行星滚珠50接触或从行星滚珠50分离的部分。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的接触部P1、P2或接触预备部的形状构成例如与行星滚珠50的外周曲面的曲率同等的曲率的凹圆弧面、与该外周曲面的曲率不同的曲率的凹圆弧面、凸圆弧面或平面等。并且,该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的接触部P1、P2或接触预备部的形状形成为在从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朝向行星滚珠50施加了轴线方向的力(按压力)时,对于该行星滚珠50施加径向内侧且倾斜方向的力(法线力)。
在此,以在上述基准位置的状态下从第二旋转中心轴R2到各个接触部P1、P2或接触预备部的距离成为相同长度的方式形成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的内周面10a、20a和各行星滚珠50的外周曲面。而且,在此,以使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与各行星滚珠50的各自的接触角θ成为相同角度的方式,形成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的内周面10a、20a和各行星滚珠50的外周曲面。该接触角θ是将接触部P1、P2或接触预备部与行星滚珠50的中心(自转中心及倾斜滚动中心,若为球体,则相当于重心)连结的线相对于基准平面所成的角度。基准平面是具有各个行星滚珠50的中心的沿径向扩展的平面。
在该例示中,使用第一旋转构件10作为正驱动时的转矩的输入部,并使用第二旋转构件20作为正驱动时的转矩的输出部。因此,在该第一旋转构件10上连结输入轴(第一旋转轴)11,在第二旋转构件20上连结输出轴(第二旋转轴)21。该输入轴11和输出轴21相对于轴60能够沿周向相对旋转。而且,该输入轴11和输出轴21在其相互之间也能够经由轴承B1或推力轴承TB进行周向的相对旋转。
在该输入轴11与第一旋转构件10之间设有产生轴力的轴力产生装置71。该轴力是用于将第一旋转构件10向各行星滚珠50按压的轴线方向的按压力。在此,利用转矩凸轮作为该轴力产生装置71。因此,该轴力产生装置71通过输入轴11侧的卡合部或卡合构件与第一旋转构件10侧的卡合部或卡合构件的卡合,在输入轴11与第一旋转构件10之间产生轴力,并且传递旋转转矩,使它们一体旋转。另一方面,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在输出轴21与第二旋转构件20之间也配置有轴力产生装置72。该轴力产生装置72产生用于将第二旋转构件20向各行星滚珠50按压的轴线方向的按压力(轴力),使用与轴力产生装置71同样的转矩凸轮。该轴力产生装置72经由环状构件22而与输出轴21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只要配置该轴力产生装置71、72中的至少一方即可。
该无级变速器1通过该轴力,而在第一旋转构件10与各行星滚珠50之间、第二旋转构件20与各行星滚珠50之间、及太阳辊30与各行星滚珠50之间,能够在运转中产生牵引力。
太阳辊30与轴60同心地配置,进行相对于该轴60的向周向的相对旋转。在该太阳辊30的外周面上呈放射状地大致等间隔配置多个行星滚珠50。因此,在该太阳辊30中,该外周面成为行星滚珠50的自转时的滚动面。该太阳辊30只要能够通过自身的旋转动作而使各个行星滚珠50滚动(自转)即可,也能够伴随于各个行星滚珠50的滚动动作(自转动作)而旋转。
本实施例的太阳辊30使与各个行星滚珠50的接触部在轴线方向上分散在两个部位(第一接触部P3、第二接触部P4)。其理由是因为,通过太阳辊30与行星滚珠50之间的接触力的分散而降低面压,由此降低自旋损失,能够抑制动力传递效率的下降并提高耐久性。第一接触部P3设置在以上述的基准平面为中心的轴线方向的一方。另一方面,第二接触部P4设置在以该基准平面为中心的轴线方向的另一方。并且,该第一及第二接触部P3、P4设置在距各行星滚珠50的中心(自转中心及倾斜滚动中心,若是球体,则相当于重心)的距离相同且距第一旋转中心轴R1的距离也相同的位置。在该第一及第二接触部P3、P4中,太阳辊30与各行星滚珠50相互进行点接触(严格来说为面接触)。
该太阳辊30分割成能够进行相对于轴60的周向的相对旋转的2个旋转体(第一旋转体31、第二旋转体32),在第一旋转体31设置第一接触部P3,并且在第二旋转体32设置第二接触部P4。其原因是,通过使该第一及第二旋转体31、32相互沿周向相对旋转,太阳辊30与行星滚珠50之间的损失能量减小,能够抑制动力传递效率的下降。
在该太阳辊30中,第一旋转体31配置在以上述的基准平面为中心的轴线方向的一方,第二旋转体32配置在以该基准平面为中心的轴线方向的另一方。第一及第二旋转体31、32以能进行相对于轴60的周向的相对旋转的方式分别经由角接触轴承AB和径向轴承RB而安装于轴60。
在第一接触部P3中,使第二旋转体32侧的轴线方向且朝向径向外侧的倾斜方向的按压力从第一旋转体31作用于行星滚珠50。另一方面,在第二接触部P4中,使第一旋转体31侧的轴线方向且朝向径向外侧的倾斜方向的按压力从第二旋转体32作用于行星滚珠50。因此,该太阳辊30中,第一旋转体31具有随着接近第二旋转体32而外径均等地减小的圆锥部,且第二旋转体32具有随着接近第一旋转体31而外径均等地减小的圆锥部。第一接触部P3与第二接触部P4设置在各自的圆锥部的外周面上。而且,第一旋转体31或第二旋转体32可以将该圆锥部置换成弧状锥体部。该弧状锥体部是随着接近另一方的旋转体而外径呈抛物线状地减小的形状。第一接触部P3和第二接触部P4设置在各自的弧状锥体部的外周面上。该圆锥部或弧状锥体部在第一旋转体31或第二旋转体32的外周面的全部或局部形成。
行星滚珠50是以支承轴51为中心而在太阳辊30的外周面上滚动的滚动构件。该行星滚珠50优选为完全的球状体,但也可以是至少在滚动方向上构成球形的结构,例如可以是橄榄球那样的截面为椭圆形状的结构。
在该行星滚珠50的作为滚动面的外周面上,与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实际进行接触的接触部P1、P2和伴随于行星滚珠50的自转而成为接触部P1、P2的部分(接触预备部)在以第二旋转中心轴R2为中心的周向上分别相连。与第一旋转构件10之间的接触预备部是由于行星滚珠50的自转而反复进行与第一旋转构件10接触或从第一旋转构件10分离的部分。与该第一旋转构件10之间的接触部P1和接触预备部构成以第二旋转中心轴R2与接触部P1的最短距离为半径(接触半径)的圆环。而且,与第二旋转构件20之间的接触预备部是由于行星滚珠50的自转而反复进行与第二旋转构件20接触或从第二旋转构件20分离的部分。与该第二旋转构件20之间的接触部P2和接触预备部构成以第二旋转中心轴R2与接触部P2的最短距离为半径(接触半径)的圆环。
该接触部P1、P2和接触预备部根据变速比γ进行移动。例如,在使变速比γ如后述那样向增速侧变化时,随着该变速比γ的变化,与第一旋转构件10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构成的圆环向第二旋转中心轴R2的轴线方向上的减小该圆环的半径的方向移动,并且与第二旋转构件20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构成的圆环向第二旋转中心轴R2的轴线方向上的增大该圆环的半径的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在使变速比γ如后述那样向减速侧变化时,随着该变速比γ的变化,与第一旋转构件10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构成的圆环向第二旋转中心轴R2的轴线方向上的增大该圆环的半径的方向移动,并且与第二旋转构件20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构成的圆环向第二旋转中心轴R2的轴线方向上的减小该圆环的半径的方向移动。
支承轴51通过并贯通行星滚珠50的中心,将行星滚珠50支承为旋转自如。例如,行星滚珠50通过配置在与支承轴51的外周面之间的滚针轴承等轴承,能进行以第二旋转中心轴R2为中心的相对于支承轴51的相对旋转(即自转)。该支承轴51的两端从行星滚珠50突出。
该支承轴51的成为基准的位置是前述的图1所示的基准位置,是第二旋转中心轴R2与第一旋转中心轴R1平行的位置。该支承轴51在倾斜滚动平面内,在基准位置与从该基准位置倾斜的位置之间能够与行星滚珠50一起摆动(倾斜滚动)。该倾斜滚动在该倾斜滚动平面内以行星滚珠50的中心为支点进行。
行星轮架40以不妨碍各个行星滚珠50的倾斜滚动动作的方式对支承轴51的各自的突出部进行支承。该行星轮架40具有例如使中心轴与第一旋转中心轴R1一致且在轴线方向上彼此相对配置的第一至第三圆盘部41、42、43。在该行星轮架40中,将第一圆盘部41和第二圆盘部42在轴线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靠近其中的一方地配置第三圆盘部43。并且,在该行星轮架40中,在该第一至第三圆盘部41、42、43中的2个圆盘部之间配置太阳辊30、行星滚珠50。在该例示中,将第三圆盘部43配置在第一圆盘部41与第二圆盘部42之间且靠近该第二圆盘部42,在该第一圆盘部41与第三圆盘部43之间配置太阳辊30、行星滚珠50。需要说明的是,在该行星轮架40中,未必非要设置第三圆盘部43。
在该行星轮架40中,使第一及第二圆盘部41、42中的一方构成为能够进行相对于轴60的向周向的相对旋转,使其中的另一方构成为不能进行相对于轴60的向周向的相对旋转。而且,第三圆盘部43构成为不能进行相对于轴60的向周向的相对旋转。在该例示中,第一及第三圆盘部41、43不能进行相对于轴60的相对旋转,第二圆盘部42能够进行相对于轴60的相对旋转。第一圆盘部41通过例如螺钉构件等将其内径侧固定于轴60的外径侧。第二圆盘部42经由轴承(图示省略)而将内径侧安装于轴60的外径侧。第三圆盘部43例如通过多根支承轴(图示省略)而与第一圆盘部41连结。该第一圆盘部41和第三圆盘部43构成笼状,使行星滚珠50的一部分从该支承轴之间的间隙突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与该行星滚珠50的突出部分进行接触。以下,将第一圆盘部41称为第一固定圆盘部41,将第二圆盘部42称为旋转圆盘部42,将第三圆盘部43称为第二固定圆盘部43。
在此,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在各个行星滚珠50的倾斜滚动角为基准位置即0度时,第一旋转构件10和第二旋转构件20以同一旋转速度(同一转速)旋转。即,此时,第一旋转构件10相对于第二旋转构件20的旋转比(旋转速度或转速之比)成为1,变速比γ成为1。另一方面,在使各个行星滚珠50从基准位置倾斜滚动时,支承轴51的中心轴(第二旋转中心轴R2)与接触部P1的最短距离发生变化,并且支承轴51的中心轴与接触部P2的最短距离发生变化。因此,第一旋转构件10或第二旋转构件20中的任一方与基准位置时相比以高速旋转,另一方以低速旋转。例如第二旋转构件20在使行星滚珠50向一方倾斜滚动时与第一旋转构件10相比成为低旋转(减速),在向另一方倾斜滚动时与第一旋转构件10相比成为高旋转(增速)。因此,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通过改变该倾斜滚动角,能够使第一旋转构件10相对于第二旋转构件20的旋转比(变速比γ)无级地变化。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的增速时(γ<1),使图1中的上侧的行星滚珠50向纸面逆时针方向倾斜滚动并使下侧的行星滚珠50向纸面顺时针方向倾斜滚动。而且,在减速时(γ>1),使图1的上侧的行星滚珠50向纸面顺时针方向倾斜滚动并使下侧的行星滚珠50向纸面逆时针方向倾斜滚动。以下,将增速时的变速比γ称为增速侧变速比,将减速时的变速比γ称为减速侧变速比。
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设有改变其变速比γ的变速装置。变速比γ伴随于行星滚珠50的倾斜滚动角的变化而改变,因此作为该变速装置,使用使各个行星滚珠50倾斜滚动的倾斜滚动装置。在此,使行星轮架40具有作为倾斜滚动装置(变速装置)的功能。
首先,在第一及第二固定圆盘部41、43中,针对各行星滚珠50设置径向引导部44、45。该径向引导部44、45是在向从行星滚珠50突出的支承轴51的端部施加倾斜滚动力时,将该端部向径向引导的引导部。径向引导部44例如是设长度方向为径向的引导槽或引导孔(图2)。另一方面,径向引导部45是设长度方向为径向的引导孔(图3),并使支承轴51贯通。即,在第一及第二固定圆盘部41、43中,从轴线方向观察时,各径向引导部44、45构成以第一旋转中心轴R1为中心的放射状。该各自的径向引导部44、45形成于在轴线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位置,无论变速比γ的大小如何都以使第二旋转中心轴R2大致位于倾斜滚动平面上的方式保持支承轴51。“大致”是因为,为了支承轴51的顺畅的倾斜滚动动作,而在支承轴51与径向引导部44、45的宽度方向之间设有微小的间隙。需要说明的是,图2是从行星滚珠50侧沿轴线方向观察第一固定圆盘部41的图。图3是从行星滚珠50侧沿轴线方向观察旋转圆盘部42和第二固定圆盘部43的图。
旋转圆盘部42如上述那样能够进行相对于轴60的周向的相对旋转。该相对旋转使用未图示的电动机等促动器(驱动部)。该驱动部的驱动力经由图3所示的涡轮81向旋转圆盘部42的外周部分传递。
另一方面,在旋转圆盘部42上,针对各行星滚珠50设有倾斜滚动力施加部46。该倾斜滚动力施加部46伴随于旋转圆盘部42的旋转,使倾斜滚动力作用于从行星滚珠50突出的支承轴51的一方的端部。例如,该倾斜滚动力施加部46是长度方向相对于径向以规定的倾斜角倾斜的直线状的槽或孔(图3)。从轴线方向观察时,该倾斜滚动力施加部46的一部分与径向引导部45的一部分重叠。该一部分彼此重叠的交叉部分在旋转圆盘部42的旋转的同时沿径向移动。支承轴51的一方的端部在该交叉部分处被支承。因此,在使旋转圆盘部42旋转时,倾斜滚动力从倾斜滚动力施加部46的侧壁面作用于该支承轴51的一方的端部,该端部由径向引导部44、45向径向引导。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该引导动作成为行星滚珠50的倾斜滚动动作。
具体而言,在该行星轮架40中,通过使第一固定圆盘部41与旋转圆盘部42相对旋转,而与该相对旋转对应的倾斜滚动力作用于支承轴51的一方的端部。例如,在使旋转圆盘部42向图3的纸面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沿着倾斜滚动力施加部46的径向外侧的侧壁而该侧壁压动支承轴51的一方的端部。此时,该压动的力成为倾斜滚动力,支承轴51的一方的端部通过径向引导部44、45而向径向内侧移动,因此变速比γ与旋转前相比向增速侧变速。另一方面,在使旋转圆盘部42向图3的纸面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沿着倾斜滚动力施加部46的径向内侧的侧壁而该侧壁压动支承轴51的一方的端部。此时,该压动的力成为倾斜滚动力,支承轴51的一方的端部通过径向引导部44、45向径向外侧移动,因此变速比γ与旋转前相比向减速侧变速。需要说明的是,行星滚珠50由第一旋转构件10、第二旋转构件20、太阳辊30夹持,因此若为球体,则在被施加该倾斜滚动力时以重心位置为中心进行倾斜滚动。
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各部(冷却对象或润滑对象)的冷却或牵引力的产生使用润滑油(所谓牵引油)。例如,该润滑油从油泵(图示省略)向轴60的轴心油路61供给,经由径向油路62而向无级变速器1的各部(冷却对象或润滑对象)供给。
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当经由输入轴11向第一旋转构件10输入转矩时,通过轴力产生装置71、72产生与该输入转矩或第二旋转构件20的输出转矩对应的轴力。在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与各行星滚珠50的接触部P1、P2,通过该轴力而法线力Fn作用,产生与该法线力Fn和牵引系数μt对应的各自的牵引力Ft(Ft=μt*Fn)。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通过该牵引力Ft进行输入输出之间的动力传递。该法线力Fn是接触部P1、P2的各自的接触椭圆的面积与面压的相乘值。
然而,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由于第一旋转构件10与行星滚珠50之间、第二旋转构件20与行星滚珠50之间的自旋,接触部P1、P2产生发热引起的损失(所谓自旋损失)。并且,该自旋损失会导致接触部P1、P2的动力传递效率的下降。因此,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要求降低该自旋损失。
例如,转矩的输入侧的接触部P1处的第一旋转构件10与行星滚珠50之间的自旋速度(以下,称为“输入侧自旋速度”)在变速比γ为1时,成为和转矩的输出侧的接触部P2处的第二旋转构件20与行星滚珠50之间的自旋速度(以下,称为“输出侧自旋速度”)同等的速度。并且,在增速侧变速比时,随着变速比γ减小,输入侧自旋速度增大,而输出侧自旋速度减小。即,在增速侧变速比时,随着变速比γ减小,输入侧自旋速度相比输出侧自旋速度变大。相对于此,在减速侧变速比时,随着变速比γ增大,输入侧自旋速度减小,而输出侧自旋速度增大。即,在减速侧变速比时,随着变速比γ增大,输出侧自旋速度相比输入侧自旋速度变大。因此,该无级变速器1在增速侧变速比时,接触部P1的自旋损失相比接触部P2变多,在减速侧变速比时,接触部P2的自旋损失相比接触部P1变多。
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若想扩大增速侧变速比的幅度(即若要进一步减小最小变速比γmin),则需要降低增速侧变速比时的接触部P1的自旋损失。而且,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若想扩大减速侧变速比的幅度(即若要进一步扩大最大变速比γmax),则需要降低减速侧变速比时的接触部P2的自旋损失。在此,为了降低自旋损失,有使降低对象的接触部P1、P2的自旋速度(或自旋量)减小的方法、缩窄降低对象的接触部P1、P2的接触椭圆的面积的方法、使降低对象的接触部P1、P2的接触椭圆的面压减小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缩窄接触椭圆的面积来降低自旋损失。
另外,自旋速度越大,接触部P1、P2的牵引系数μt就越大。并且,假定接触椭圆的面积和面压在各个接触部P1、P2处分别为同等的大小时,接触部P1、P2的法线力Fn通过轴力产生装置71、72的轴力而分别成为相同大小。因此,在增速侧变速比时,接触部P1的牵引力Ft大于接触部P2的牵引力Ft。因此,在接触部P2,使用牵引系数μt小的区域,因此无法用尽润滑油的性能,而且,可能变得过度的接触椭圆的面压而使第二旋转构件20或行星滚珠50的耐久性下降。另一方面,在减速侧变速比时,接触部P2的牵引力Ft大于接触部P1的牵引力Ft。因此,在接触部P1,使用牵引系数μt小的区域,因此无法用尽润滑油的性能,而且,可能变得过度的接触椭圆的面压而使第一旋转构件10或行星滚珠50的耐久性下降。因而,该无级变速器1若不能提高第一旋转构件10等的耐久性,则难以扩大增速侧变速比或减速侧变速比的幅度。
因此,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在扩大增速侧变速比的幅度的情况下,使接触部P1的接触椭圆的面积比接触部P2的接触椭圆的面积窄,在扩大减速侧变速比的幅度的情况下,使接触部P2的接触椭圆的面积比接触部P1的接触椭圆的面积窄。
具体而言,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使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中的一方的与行星滚珠50的接触部P1(P2)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大于另一方的与行星滚珠50的接触部P2(P1)及接触预备部。
例如,在经常使用增速侧变速比的车辆中,使作为转矩的输入侧的第一旋转构件10的内周面10a的与行星滚珠50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大于作为转矩的输出侧的第二旋转构件20的内周面20a的与行星滚珠50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
这种情况下,第一旋转构件10至少使内周面10a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的材料或表面处理为杨氏模量比第二旋转构件20的内周面20a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大的材料或表面处理。在利用材料来应对时,例如,作为第一旋转构件10的材料,使用杨氏模量比第二旋转构件20的材料大的材料。而且,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可以的是,利用至少2个构件来构成第一旋转构件10,使其中的具有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的构件的扬氏模量大于第二旋转构件20的内周面20a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例如,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准备由杨氏模量比这样的内周面20a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大的材料构成的环状构件12b,可以将该环状构件12b作为内周面10a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而埋设于第一旋转构件10的主体构件12a(图4)。此时,第一旋转构件10为了减少其成本,优选使环状构件12b的杨氏模量大于主体构件12a的杨氏模量,且例如使主体构件12a的杨氏模量与第二旋转构件20的杨氏模量同等。而且,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也可以准备具有内周面10a的整体的环状构件13b作为与第一旋转构件10的主体构件13a不同的构件,通过将杨氏模量互不相同的主体构件13a和环状构件13b固定来形成第一旋转构件10(图5)。该环状构件13b由杨氏模量比内周面20a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大的材料成形。此时,第一旋转构件10为了减少其成本,优选使环状构件13b的杨氏模量大于主体构件13a的杨氏模量,且例如使主体构件13a的杨氏模量与第二旋转构件20的杨氏模量同等。另一方面,在通过表面处理进行应对时,例如,只要至少对于内周面10a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实施喷丸(例如喷丸硬化)处理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5中,仅在一部分使用了影线。
在这种情况下的无级变速器1中,接触部P1的接触椭圆的面积小于接触部P2的接触椭圆的面积,且接触部P1的接触椭圆的面压高于接触部P2的接触椭圆的面压。因此,在接触部P1,相比使第一旋转构件10的接触部P1等的杨氏模量与第二旋转构件20的接触部P2等的杨氏模量为相同大小的以往的方式,即使减小了轴力产生装置71、72的轴力,也能够确保牵引力Ft的目标值的产生所需的接触椭圆的面压。而且,在该接触部P1,与以往的方式相比,能够确保这样的接触椭圆的面压,并降低接触椭圆的面积缩窄引起的自旋损失。与此同时,在接触部P2,与以往的方式相比,通过减小轴力产生装置71、72的轴力,能够降低存在变得过度的可能性的接触椭圆的面压。因而,在该接触部P2,与以往的方式相比,能够产生牵引力Ft的目标值,并且能够提高第二旋转构件20、行星滚珠50的耐久性。
另一方面,在经常使用减速侧变速比的车辆中,使作为转矩的输出侧的第二旋转构件20的内周面20a的与行星滚珠50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大于作为转矩的输入侧的第一旋转构件10的内周面10a的与行星滚珠50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
这种情况下,第二旋转构件20至少使内周面20a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的材料或表面处理为杨氏模量比第一旋转构件10的内周面10a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大的材料或表面处理。关于该材料或表面处理,只要与经常使用增速侧变速比的车辆中说明的情况同样地适用即可。
在这种情况下的无级变速器1中,接触部P2的接触椭圆的面积小于接触部P1的接触椭圆的面积,且接触部P2的接触椭圆的面压高于接触部P1的接触椭圆的面压。因此,在接触部P2中,相比使第二旋转构件20的接触部P2等的杨氏模量与第一旋转构件10的接触部P1等的杨氏模量为相同大小的以往的方式,即使减小轴力产生装置71、72的轴力,也能够确保牵引力Ft的目标值的产生所需的接触椭圆的面压。而且,在该接触部P2,与以往的方式相比,能够确保这样的接触椭圆的面压,并降低接触椭圆的面积缩窄引起的自旋损失。与此同时,在接触部P1,与以往的方式相比,通过减小轴力产生装置71、72的轴力,能够降低存在变得过度的可能性的接触椭圆的面压。因而,在该接触部P1,与以往的方式相比,能够产生牵引力Ft的目标值,并能够提高第一旋转构件10、行星滚珠50的耐久性。
这样,本实施例的无级变速器1是使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中的一方的与行星滚珠50的接触部P1(P2)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比另一方的与行星滚珠50的接触部P2(P1)及接触预备部大的简易的结构,对于该接触部P1、P2的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以及行星滚珠50的全部的部位无需实施表面处理等。因此,该无级变速器1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大,并且,能够确保牵引传动的性能并提高耐久性。
[变形例]
本变形例在前述的实施例的无级变速器1的基础上,使行星滚珠50的与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中的一方的接触部P1(P2)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大于与另一方的接触部P2(P1)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
具体而言,在经常使用增速侧变速比的车辆中,使第一旋转构件10的与行星滚珠50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大于第二旋转构件20的与行星滚珠50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而且,使行星滚珠50的与第一旋转构件10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大于与第二旋转构件20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并且,在该行星滚珠50中,与该第一旋转构件10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构成的圆环的半径越小,使该接触部P1及该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越大。这种情况下的圆环的半径减小是指第二旋转中心轴R2的轴线方向上的从行星滚珠50的中心侧朝向第一固定圆盘部41侧的方向。
这种情况下,行星滚珠50至少使与第一旋转构件10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的材料或表面处理为杨氏模量比与第二旋转构件20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大的材料或表面处理,并且与第一旋转构件10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构成的圆环的半径越小,使该接触部P1及该接触预备部的材料或表面处理越为杨氏模量大的材料或表面处理。在利用材料进行应对时,例如,准备由这样的杨氏模量大的材料构成的环状构件52b,将该环状构件52b作为行星滚珠50的与第一旋转构件10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而埋设于该行星滚珠50的主体构件52a。而且,在该无级变速器1中,可以的是,例如具有与第一旋转构件10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的行星滚珠50的一半(输入侧构件)53b由如上述那样杨氏模量大的材料成形,通过与其余的一半(输出侧构件)53a进行一体化而构成成行星滚珠50。另一方面,在通过表面处理进行应对时,例如,只要对于行星滚珠50中的至少与第一旋转构件10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实施喷丸(例如喷丸硬化)处理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7中,仅在一部分使用了影线。而且,该图6、7的行星滚珠50以图4所示的结构为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的无级变速器1中,根据第一旋转构件10和行星滚珠50的各自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的硬度的设定如何,与实施例的情况同程度地使接触部P1的接触椭圆的面积小于接触部P2的接触椭圆的面积,且使接触部P1的接触椭圆的面压高于接触部P2的接触椭圆的面压。因此,该无级变速器1能够得到与实施例的情况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一方面,该无级变速器1根据硬度的设定如何,也能够与实施例的情况相比,使接触部P1的接触椭圆的面积进一步小于接触部P2的接触椭圆的面积,且使接触部P1的接触椭圆的面压进一步高于接触部P2的接触椭圆的面压。因此,在接触部P1,与实施例的情况相比,即使进一步减小轴力产生装置71、72的轴力,也能够确保牵引力Ft的目标值的产生所需的接触椭圆的面压。而且,在该接触部P1,与实施例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这样的接触椭圆的面压,并能够进一步降低接触椭圆的面积进一步缩窄引起的自旋损失。与此同时,在接触部P2,与实施例的情况相比,通过轴力产生装置71、72的轴力的进一步减小,能够进一步降低存在变得过度的可能性的接触椭圆的面压。因而,在该接触部P2,与实施例的情况相比,能够产生牵引力Ft的目标值,并进一步提高第二旋转构件20、行星滚珠50的耐久性。
而且,该无级变速器1中,行星滚珠50的与第一旋转构件10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构成的圆环的半径越小,使该接触部P1及该接触预备部的的杨氏模量越大,因此随着变速比γ以增速侧变速比减小,接触部P1的接触椭圆的面积相比接触部P2的接触椭圆的面积逐渐变小,且接触部P1的接触椭圆的面压相比接触部P2的接触椭圆的面压逐渐变高。因此,该无级变速器1中,在接触部P1,能够确保与变速比γ对应的接触椭圆的面压,并降低自旋损失。与该变速比γ对应的接触椭圆的面压是为了产生牵引力Ft的目标值所需的针对各变速比γ的接触椭圆的面压。
相对于此,在经常使用减速侧变速比的车辆中,使第二旋转构件20的与行星滚珠50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大于第一旋转构件10的与行星滚珠50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而且,使行星滚珠50的与第二旋转构件20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大于与第一旋转构件10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并且,在该行星滚珠50,与该第二旋转构件20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构成的圆环的半径越小,使该接触部P2及该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越大。这种情况下的圆环的半径减小是指第二旋转中心轴R2的轴线方向上的从行星滚珠50的中心侧朝向旋转圆盘部42侧的方向。
这种情况下,行星滚珠50至少使与第二旋转构件20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的材料或表面处理为杨氏模量比与第一旋转构件10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大的材料或表面处理,并且与第二旋转构件20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构成的圆环的半径越小,使该接触部P2及该接触预备部的材料或表面处理越为杨氏模量大的材料或表面处理。关于该材料或表面处理,只要与经常使用增速侧变速比的车辆中说明的情况同样地适用即可。
在这种情况下的无级变速器1中,根据第二旋转构件20和行星滚珠50的各自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的硬度的设定如何,能够与实施例的情况同程度地使接触部P2的接触椭圆的面积小于接触部P1的接触椭圆的面积,且使接触部P2的接触椭圆的面压高于接触部P1的接触椭圆的面压。因此,该无级变速器1能够得到与实施例的情况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一方面,该无级变速器1根据该硬度的设定如何,与实施例的情况相比,也能够使接触部P2的接触椭圆的面积相比接触部P1的接触椭圆的面积进一步变小,且使接触部P2的接触椭圆的面压相比接触部P1的接触椭圆的面压进一步变高。因此,在接触部P2,与实施例的情况相比,即使进一步减小轴力产生装置71、72的轴力,也能够确保牵引力Ft的目标值的产生所需的接触椭圆的面压。而且,在该接触部P2,与实施例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这样的接触椭圆的面压,并进一步降低接触椭圆的面积进一步缩窄引起的自旋损失。与此同时,在接触部P1中,与实施例的情况相比,通过轴力产生装置71、72的轴力的进一步减小,能够进一步降低存在变得过度的可能性的接触椭圆的面压。因而,在该接触部P1,与实施例的情况相比,能够产生牵引力Ft的目标值,并进一步提高第一旋转构件10、行星滚珠50的耐久性。
此外,该无级变速器1中,行星滚珠50的与第二旋转构件20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构成的圆环的半径越小,使该接触部P2及该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越大,因此随着变速比γ以减速侧变速比增大,接触部P2的接触椭圆的面积相比接触部P1的接触椭圆的面积逐渐变小,且接触部P2的接触椭圆的面压相比接触部P1的接触椭圆的面压逐渐变高。因此,该无级变速器1中,在接触部P2,能够确保与变速比γ对应的接触椭圆的面压,并降低自旋损失。
这样,本变形例的无级变速器1是如下简易的结构:使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中的一方的与行星滚珠50的接触部P1(P2)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比另一方的与行星滚珠50的接触部P2(P1)及接触预备部大,且使行星滚珠50的与一方的第一旋转构件10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与第二旋转构件20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比与另一方的第二旋转构件20的接触部P2及接触预备部(与第一旋转构件10的接触部P1及接触预备部)大。因此,该无级变速器1无需对该接触部P1、P2的第一及第二旋转构件10、20以及行星滚珠50的全部的部位实施表面处理等,因此能抑制成本的增大,并且,能够确保牵引传动的性能并提高耐久性。而且,该无级变速器1中,行星滚珠50的与一方的第一旋转构件10的接触部P1等(与第二旋转构件20的接触部P2等)构成的圆环的半径越小,使该接触部P1等(接触部P2等)的杨氏模量越大,因此在该接触部P1(接触部P2),能够确保与变速比γ对应的接触椭圆的面压。
然而,上述的实施例及变形例的无级变速器1将输入轴11和输出轴21汇集配置在第一旋转构件10等所配置的转矩的输入侧。然而,该实施例等所说明的与杨氏模量的变化相关的技术也可以适用于将该输入轴11和输出轴21汇集配置在第二旋转构件20等所配置的转矩的输出侧的无级变速器,而且,还可以适用于在转矩的输入侧配置输入轴11的同时在转矩的输出侧配置输出轴21的无级变速器。这种情况下,该无级变速器能够得到与实施例等同样的效果。
标号说明
1   无级变速器
10  第一旋转构件(第一动力传递要素)
10a 内周面
12a 主体构件
12b 环状构件
13a 主体构件
13b 环状构件
20  第二旋转构件(第二动力传递要素)
20a 内周面
30  太阳辊(第三动力传递要素)
40  行星轮架(第四动力传递要素、固定要素)
44、45 径向引导部
46  倾斜滚动力施加部
50  行星滚珠(滚动构件)
51  支承轴
52a 主体构件
52b 环状构件
53a 输出侧构件
53b 输入侧构件
60  轴(变速器轴)
71、72 轴力产生装置
P1、P2 接触部
R1  第一旋转中心轴
R2  第二旋转中心轴

Claims (6)

1.一种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作为旋转中心的变速器轴;
第一至第四动力传递要素,具有与所述变速器轴同心的第一旋转中心轴且相互之间能够沿周向相对旋转;
滚动构件,具有第二旋转中心轴,以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为中心呈放射状且在所述第三动力传递要素的外周面上配置多个,并且由相对配置的所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夹持且由所述第四动力传递要素保持成倾斜滚动自如;
轴力产生装置,产生用于将所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中的至少一方向所述各滚动构件按压的轴线方向的轴力;及
变速装置,通过使所述各滚动构件倾斜滚动来改变输入输出之间的变速比,
使所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中的一方的与所述滚动构件的接触部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大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动力传递要素中的另一方的与所述滚动构件的接触部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中,至少使所述接触部及所述接触预备部的材料或表面处理为杨氏模量比所述另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所述接触部及所述接触预备部大的材料或表面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由至少2个构件构成,使其中具有所述接触部及所述接触预备部的构件的杨氏模量大于其他的构件的杨氏模量。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与动力的输入轴连结,将所述另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与动力的输出轴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动构件中,使与所述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大于与所述另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及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且与所述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及接触预备部构成的圆环的半径越小,使该接触部及该接触预备部的杨氏模量越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动构件中,至少使与所述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及接触预备部的材料或表面处理为杨氏模量比与所述另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及接触预备部大的材料或表面处理,并且与所述一方的动力传递要素的接触部及接触预备部构成的圆环的半径越小,使该接触部及该接触预备部的材料或表面处理越为杨氏模量大的材料或表面处理。
CN201380057744.0A 2012-11-05 2013-09-30 无级变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693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3848 2012-11-05
JP2012243848A JP5803878B2 (ja) 2012-11-05 2012-11-05 無段変速機
PCT/JP2013/076594 WO2014069141A1 (ja) 2012-11-05 2013-09-30 無段変速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9327A true CN104769327A (zh) 2015-07-08
CN104769327B CN104769327B (zh) 2017-04-26

Family

ID=50627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774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69327B (zh) 2012-11-05 2013-09-30 无级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714697B2 (zh)
EP (1) EP2916041A4 (zh)
JP (1) JP5803878B2 (zh)
KR (1) KR101688502B1 (zh)
CN (1) CN104769327B (zh)
BR (1) BR112015010178A2 (zh)
WO (1) WO201406914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1317A (zh) * 2017-05-18 2017-08-25 钟怡晨 无级调速皮带轮
CN113172617A (zh) * 2020-01-27 2021-07-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齿轮装置以及机器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1422B (zh) * 2018-12-05 2022-08-0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双排传动变速组件和汽车无级变速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6188A (zh) * 1996-12-27 1998-07-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无级变速器
JP2004044686A (ja) * 2002-07-11 2004-02-12 Koyo Seiko Co Ltd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トルク伝達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09138924A (ja) * 2007-05-08 2009-06-25 Kyocera Mita Corp トラクション動力伝達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01496A (ja) * 2003-02-28 2010-05-06 Fallbrook Technologies Inc 連続可変変速機
CN102265063A (zh) * 2010-03-18 2011-11-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无级变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4441A (en) * 1980-10-24 1982-04-13 Rouverol William S Rolling contact element
US4713976A (en) * 1985-03-22 1987-12-22 Vern Heinrichs Differential having a generally spherical differencing element
DE4126993A1 (de) * 1991-08-16 1993-02-18 Fichtel & Sachs Ag Antriebsnabe für ein Fahrzeug, insbesondere Fahrrad, mit stufenlos einstellbarem Übersetzungsverhältnis.
JP2002188702A (ja) * 2000-12-25 2002-07-05 Nissan Motor Co Ltd 無段変速機用転動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084913A (ja) * 2002-08-29 2004-03-18 Nsk Ltd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US7166052B2 (en) 2003-08-11 2007-01-23 Fallbrook Technologies Inc. Continuously variable planetary gear set
US7214159B2 (en) 2003-08-11 2007-05-08 Fallbrook Technologies Inc. Continuously variable planetary gear set
JP4461794B2 (ja) 2003-12-17 2010-05-1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CN102251854B (zh) * 2006-06-26 2013-02-13 福博科技术公司 无级变速器
JP4934107B2 (ja) 2007-06-27 2012-05-16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トラクション動力伝達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066059B2 (ja) 2007-11-13 2012-11-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ラクション動力伝達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060454B2 (ja) 2007-11-13 2012-10-3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ラクション動力伝達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469856B2 (en) * 2008-08-26 2013-06-25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5158216B2 (ja) * 2009-02-10 2013-03-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構およびその無段変速機構を用いた変速機
EP2669550B1 (en) * 2009-04-16 2019-01-09 Fallbroo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2011190882A (ja) * 2010-03-15 2011-09-29 Toyota Motor Corp 無段変速機
JP2011202699A (ja) * 2010-03-24 2011-10-13 Toyota Motor Corp 無段変速機
JP5673012B2 (ja) * 2010-11-24 2015-02-1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JP5575335B2 (ja) * 2011-07-05 2014-08-2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転動体、転動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動力伝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6188A (zh) * 1996-12-27 1998-07-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无级变速器
JP2004044686A (ja) * 2002-07-11 2004-02-12 Koyo Seiko Co Ltd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トルク伝達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10101496A (ja) * 2003-02-28 2010-05-06 Fallbrook Technologies Inc 連続可変変速機
JP2009138924A (ja) * 2007-05-08 2009-06-25 Kyocera Mita Corp トラクション動力伝達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65063A (zh) * 2010-03-18 2011-11-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无级变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1317A (zh) * 2017-05-18 2017-08-25 钟怡晨 无级调速皮带轮
CN113172617A (zh) * 2020-01-27 2021-07-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齿轮装置以及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85345A1 (en) 2015-10-08
US9714697B2 (en) 2017-07-25
KR101688502B1 (ko) 2016-12-21
WO2014069141A1 (ja) 2014-05-08
JP5803878B2 (ja) 2015-11-04
KR20150065823A (ko) 2015-06-15
CN104769327B (zh) 2017-04-26
JP2014092236A (ja) 2014-05-19
EP2916041A4 (en) 2016-08-31
EP2916041A1 (en) 2015-09-09
BR112015010178A2 (pt) 2017-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63446B1 (ja) 無段変速機
CN104136810B (zh) 无级变速器
WO2013042226A1 (ja) 無段変速機
CN102782364A (zh) 动力传递装置
US7665377B2 (en) Cone and idle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N104769327A (zh) 无级变速器
JPH1163140A (ja) 遊び車付き無段変速機
WO2012169057A1 (ja) 無段変速機
JP2014163495A (ja) 摩擦ローラ式減速機及び電気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JP3617645B2 (ja) マイクロトラクションドライブ
JP2014040892A (ja) 摩擦ローラ式変速機
JP2005265089A (ja) 摩擦式変速装置
JP5385725B2 (ja) 摩擦式変速装置
JP6582564B2 (ja)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JP6729074B2 (ja)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JP2007071350A (ja) 無段変速装置
JP5418152B2 (ja) 摩擦車式の無段変速装置
JP5187301B2 (ja)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及び無段変速装置
JP5761445B2 (ja) 無段変速機
JP2011202701A (ja) 無段変速機
JP2011202699A (ja) 無段変速機
JP2009030685A (ja) 遊星ローラ機構
JP2003227553A (ja)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JP2007247853A (ja) 無段変速装置
KR20100033587A (ko) 연속 가변 변속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