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5436A -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5436A
CN104765436A CN201410814865.1A CN201410814865A CN104765436A CN 104765436 A CN104765436 A CN 104765436A CN 201410814865 A CN201410814865 A CN 201410814865A CN 104765436 A CN104765436 A CN 104765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econdary cell
power supply
signal conditioning
conditioning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148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5436B (zh
Inventor
大桥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65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5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5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54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9Output means providing a visual indication to the user, e.g. using a lam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84Power saving in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04N1/00893Control thereof using a back-up supply, e.g. in case of main-supply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04N1/00896Control thereof using a low-power mode, e.g. standb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901Using different supplies or connection to an external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Ink Jet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信息处理装置(100)包括:状态显示手段(323),显示能利用作为驱动电源的二次电池的状态;控制手段(200),控制该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动作模式和向状态显示手段(323)的供电状态;以及指示接受手段(321),接受对状态显示手段(323)的显示指示。控制手段(200)当将信息处理装置(100)转移到节电模式时,将状态显示手段(323)从通电状态设为电源断开状态,在节电模式中,响应指示接受手段(321)接受到显示指示,状态显示手段(323)成为通电状态,进行状态显示,响应解除显示指示,状态显示手段(323)成为电源断开状态。提供能利用二次电池作为驱动电源的信息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利用二次电池作为驱动电源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该信息处理装置实行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搭载二次电池(电池)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人们所公知(例如专利文献1)。又,用发光元件向用户显示二次电池残量的技术为人们所公知(例如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公开了以减少消耗电力的目的使得残量显示LED的最上位LED间歇点灯的方法。
近年,根据各种各样理由要求信息设备省电力化,在以往技术中,为了显示二次电池的电池残量等的状态,使得发光元件常时点灯,从削减消耗电力角度看不充分。尤其,在利用二次电池作为驱动电源场合,对于削减消耗电力要求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685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8-1713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以往课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该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在能利用二次电池作为驱动电源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实行根据信息处理装置的动作模式的二次电池的状态显示,能削减状态显示所需要的消耗电力。
本发明人对于能对电力消耗作出贡献的新颖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研究结果,得到以下构成,实现本发明。
即,根据本发明,涉及能利用二次电池作为驱动电源的信息处理装置,提供具有以下特征的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状态显示手段,显示上述二次电池的状态;
控制手段,控制该信息处理装置的动作模式和向上述状态显示手段的供电状态;以及
指示接受手段,接受对上述状态显示手段的显示指示。
上述控制手段当将上述信息处理装置转移到节电模式时,将上述状态显示手段从通电状态设为电源断开状态。并且,在上述节电模式中,响应上述指示接受手段接受到显示指示,上述状态显示手段成为通电状态,进行状态显示,响应解除上述显示指示,上述状态显示手段成为电源断开状态。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上述构成,在能利用二次电池作为驱动电源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实行根据信息处理装置的动作模式的二次电池的状态显示,能削减状态显示所需要的消耗电力。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施形态的MFP的外观。
图2A表示MFP100的内部构成的侧面图,图2B表示其俯视图。
图3是本实施形态的MFP的系统构成图。
图4表示搭载在本实施形态的MFP的电源基板的构成。
图5表示打印驱动器提供的二次电池利用模式设定用画面。
图6是本实施形态的MFP实行的处理流程图。
图7是本实施形态的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状态转移图。
图8A和图8B表示搭载在本实施形态的MFP的电源基板的残量检测电路构成。
图9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MFP实行的省电力控制及电池残量显示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位置,形状,数量,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作为本实施形态的信息处理装置,说明多功能型的喷墨打印机100作为一例。在以下参照的各附图中,对于共同要素使用相同符号,其说明适当省略。
图1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喷墨打印机100(以下,简记为“MFP100”)的外观。MFP100由扫描单元301和打印单元302构成。MFP100除了具有复印功能,打印功能,传真功能,还搭载直接印刷存储在外部存储器(闪存器或数码照相机)的数据的功能等。
打印单元302包括用于插入墨盒的空间303,供纸托盘304,排纸托盘305,操作面板307,以及液晶面板308。
在此,本实施形态的MFP100除了通过没有图示的AC适配器供给的商用电源,还设有由锂离子电池或镍氢电池等构成的大容量的二次电池,构成为能选择上述商用电源或二次电池作为驱动电源。在图1所示例中,准备作为大容量二次电池专用的电池包310,若将电池包310从打印单元302的前面设置,则能从端子312向装置供给电源。
关于该电池包310(以下,简记为“电池310”),在打印单元302的前面,设有标示电池310的电池残量的LED323。该LED323详细如后所述,为了减少消耗电力,构成为当省电模式时或电源断开时,只要不按压点灯按钮321,就不点灯。LED323构成本实施形态的状态显示手段,点灯按钮321构成本实施形态的指示接受手段。在较佳实施形态中,LED323及点灯按钮321被单元化。又,构成为通过按压另外的按钮322,用LED照明(没有图示)排纸托盘305的周边。
上面从其外观说明MFP100,下面,参照图2说明MFP100的打印单元302的内部构成。图2A表示MFP100的内部构成的侧面图,图2B表示其俯视图。在以下说明中,参照图2A、图2B一起说明。
在构成MFP100的框体的左右侧板21A、21B之间,架设导向杆31及支柱32。滑架33由导向杆31和支柱32支持,在主扫描方向移动自如,构成为根据主扫描电机(没有图示)的驱动,朝箭头所示方向(主扫描方向)移动。
又,在滑架33,配置用于排出黄色(Y)、青色(C)、品红色(M)、黑色(K)各色墨滴的四个记录头34。控制器(没有图示)构成为通过挠性印制电缆22控制记录头34的墨滴排出。
再有,在滑架33,搭载用于向各色记录头34供给墨液的四个副罐35。构成为从安装在盒装填部4的各色墨盒10(10k,10c,10m,10y)通过墨液供给管36,向对应的各副罐35补充供给墨液。
另一方面,用于从供纸盘304供给纸42的供纸部,设有用于一张张分离供给载置在纸载置板41上的纸42的月牙状供纸滚子43,与其对向赋能的分离垫44,导向部件45,逆转辊46,运送导向部件47,推压部件48,前端加压滚子49,以及与记录头34对向配置的纸输送带51。
输送带51架设在输送辊52和张力辊53之间,由副扫描电机(没有图示)驱动输送辊52转动,使得输送带51朝箭头所示方向周向转动。这时,纸输送带51的表面由充电辊56充电,从供纸部供纸的纸42静电吸附在纸输送带51,送入记录头34的下侧。
响应纸42输送到记录头34的下侧,滑架33一边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一边根据图像信号驱动记录头34。其结果,对于停止的纸42排出根据图像信号的墨滴。若这样实行,一行份的记录结束,则沿着副扫描方向运送纸42所设定量,进行下一行的记录,以后反复同样的程序。并且,响应接受到记录结束信号或纸42的后端到达记录区域的信号中某个,记录动作结束。用于对结束记录的纸42进行排纸的排纸部包括用于从纸输送带51分离纸42的分离爪61,排纸辊62,以及排纸滚子63,排出的纸42码放在排纸托盘305。
又,在滑架33的主扫描方向的纸右端部,配置用于维持、回复记录头34的喷嘴状态的维持回复机构81。维持回复机构81设有用于盖住记录头34的各喷嘴面的盖82a~82d,用于擦拭喷嘴面的擦拭刮板83,以及接受进行用于排出增稠的记录液的空排出时的液滴的空排出接受器84。若记录(打印)结束,则滑架33移动到维持回复机构81侧。
上面说明了本实施形态的MFP100的内部构成,下面,参照图3说明MFP100的系统构成。控制器200包含控制手段,控制MFP100全体,控制节电模式、通常模式等动作模式的转移。
控制器200包括CPU201,ROM202,RAM203,NVRAM204,ASIC205构成。CPU201构成为实行关于纸42运送动作及记录头34移动动作等的控制。ROM202构成为存储CPU201实行的程序等。RAM203暂时存储图像数据等,NVRAM204构成为在电源断开期间保持数据。ASIC205处理用于控制对图像数据的各种图像处理、装置全体的输入/输出信号。又,ASIC205如后所述,具有当节电模式时检测外部通信、对其响应使得系统回复的功能。
再有,控制器200包括用于与主机侧的打印驱动器220之间实行打印数据的发送/接受的主I/F206,印刷控制部207,主扫描电机驱动部208,副扫描电机驱动部210,AC偏压供给部209,以及用于输入来自线性编码器254、圆盘式编码器256的信号的I/0211构成。主I/F206是例如USB(串行总线)或NIC(网络接口卡)等的接口设备。
印刷控制部207生成用于驱动记录头34的驱动数据,向头驱动器252输出。主扫描电机驱动部208驱动主扫描电机253,副扫描电机驱动部210驱动副扫描电机255。AC偏压供给部209对充电辊56施加高压。再有,用于输入及显示对于该装置的动作来说必要的信息的操作面板307以及用于向装置供给电源的电源基板120与控制器200连接。
上面说明了本实施形态的MFP100的系统构成,下面,说明作为控制MFP100的驱动电源的手段的电源基板120的功能。
图4表示搭载在MFP100的电源基板120的构成。电源基板120包含切换电路112、DC/DC转换器113、114、以及残量检测电路115构成。
切换电路112包含FET(场效晶体管)等的开关和控制IC(集成电路)构成,具有以下功能:使用通过AC适配器111供给的商用电源对电池310进行充电,且选择AC适配器111(即商用电源)及电池310之中某一方作为驱动电源。
DC/DC转换器113、114根据从供电电源(AC适配器111或电池310)供给的单一电源,生成必要的直流电压,向控制器200供给。
在残量检测电路115中,比较器IC比较用分压电阻设定为多个等级的基准电压和电池310的电压,以多个等级检测电池310的电压电平。检测到的电压电平并不局限于图1所示那样的五个等级,可以设定为任意等级。残量检测电路115使得多个LED323之中与检测到的电压电平对应的LED发光。作为状态显示手段,除了由发光的发光元件数阶梯地标示残量状态,也可以是由一个或多个发光元件的单色或多色的闪烁等发光状态或其组合标示残量状态的手段。
当检测到的电压电平低于次低电平时,残量检测电路115同时对控制器200输出“残量少信号”,向控制器200通知电池310的充电残量少。并且,当检测到的电压电平低于最低电平时,残量检测电路115对控制器200输出“残量无信号”,向控制器200通知电池310的充电残量无。输出“残量少信号”及“残量无信号”的电压电平不一定与使得LED323发光的电压电平对应,可以独自设定电平。
进而,本实施形态的残量检测电路115接受到来自控制器200通过信号线16输入的供电控制信号,控制标示电池残量的LED323的点灯。关于残量检测电路115的详细说明,参照图8和图9将在后文详述,以下,继续说明电源控制。
切换电路112的控制IC构成为响应电源接通,取得驱动电源信息。在此,所谓驱动电源信息包含有无连接AC适配器111以及有无连接(安装)电池310。
切换电路112在接通电源时两个电源都连接场合,暂时将供电方切换为AC适配器111后,根据来自控制器200的指示,逐次将供电方切换为AC适配器111及电池310中某一方。切换电路112在接通电源期间,检测到两个电源之中某一方非连接场合,立刻将供电方切换为连接方的电源。例如,AC适配器111的插头拔离或卸下电池310场合,检测到非连接。
上面说明了电源基板120所起功能,下面,说明本实施形态的MFP100具备的二次电池利用模式。
所谓本实施形态的二次电池利用模式是指商用电源及二次电池双方能作为驱动电源利用场合,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带优先利用二次电池的动作模式。
在本实施形态中,MFP100当设定二次电池利用模式时,接受来自用户的以下三个项目的输入:
(1)要否设定二次电池利用模式(实施设定);
(2)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实施日(指定每日/指定星期几/指定日期等);
(3)利用二次电池的时间带(开始时刻/结束时刻)。
在本实施形态中,既可以构成为从操作面板307接受上述设定项目的输入,也可以构成为接受通过与MFP100连接的主机装置的打印驱动器的输入。图5例示地表示打印驱动器提供的二次电池利用模式设定用的UI画面。
关于上述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设定内容保持在控制器200内的NVRAM204。并且,通过CPU201实行存储在ROM202的专用程序,实现二次电池利用模式。下面,一边参照图6一边说明控制器200实现的二次电池利用模式。
图6所示控制系响应MFP100的主电源接通,接受来自电源基板120的供电,启动控制器200,从步骤S100开始。已启动的控制器200在步骤S101中,首先,参照保持在NVRAM204的设定内容,判断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要否设定是否为“要”。其结果,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要否设定是否不是“要”场合(步骤S101的“否”),反复步骤S101的处理。另一方面,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要否设定为“要”场合(步骤S101的“是”),控制进入步骤S102。
在步骤S102中,控制器200按以下程序确认驱动电源状态。首先,控制器200对电源基板120的切换电路112询问驱动电源信息。接受到该询问,根据从切换电路112通知的驱动电源信息,检测有无连接AC适配器111以及有无连接电池310。并且,检测有无从电源基板120的残量检测电路115输入的“残量少信号”及“残量无信号”。
在步骤S103中,控制器200根据有无连接AC适配器111、有无连接电池310、以及有无来自残量检测电路115的输入信号,特定驱动电源状态,判断该驱动电源状态是否满足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实施条件。
在此,在本实施形态中,将能利用AC适配器111和电池310双方作为驱动电源设为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实施条件。具体地说,将AC适配器111和电池310双方以能供电状态连接、且电池310的充电残量足够(具体地说,“残量少信号“及“残量无信号”哪个都没有检测到)设为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实施条件。
在步骤S103中,判断为驱动电源状态不满足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实施条件场合(步骤S103的“否”),返回步骤S101,反复上述程序。另一方面,在步骤S103中,判断为驱动电源状态满足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实施条件场合(步骤S103的“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04。
在步骤S104中,判断异常结束标记是否为无效,异常结束标记为有效场合(步骤S104的“否”),返回步骤S101,反复上述程序。上述所谓“异常结束标记”是指在预定的二次电池利用期间期满前,用于管理将供电方从二次电池切换为商用电源的履历的标记。该标记如后所述,在二次电池利用模式实施中的二次电池利用期间,响应检测到来自残量检测电路115的“残量少信号”,使其有效化,该二次电池利用期间期满同时,使其复位。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4中,判断异常结束标记为无效场合(步骤S104的“是”),处理进入步骤S105。在步骤S105中,比较现在时刻(日期及时刻)和保持在NVRAM204的设定内容,判断现在时刻是否包含在利用二次电池的时间带(以下称为“二次电池利用期间”)。
其结果,判断为现在时刻没有包含在二次电池利用期间场合(步骤S105的“否”),返回步骤S101,反复上述程序。另一方面,判断为现在时刻包含在二次电池利用期间场合(步骤S105的“是”),控制器200控制进入步骤S106,对电源基板120指示选择电池310作为驱动电源。又,二次电池利用模式实施中场合也照原样维持选择电池310作为驱动电源。
此后,处理进入步骤S107,再次比较现在时刻和设定的二次电池利用期间,判断现在时刻是否还包含在二次电池利用期间。其结果,判断为现在时刻还包含在二次电池利用期间场合(步骤S107的“是”),处理进入步骤S108,判断二次电池的充电残量是否变少。其结果,没有输入“残量少信号”场合(步骤S108的“否”),返回步骤S101,反复上述程序。
在上述步骤S101~步骤S108反复过程中,若现在时刻不包含在二次电池利用期间(步骤S107的“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10,控制器200对电源基板120指示选择AC适配器111作为驱动电源。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8中,判断二次电池的残量变少场合(步骤S108的“是”),在步骤S109,使得异常结束标记有效化后,在步骤S110中,立刻将电源切换为AC适配器111。
下面,参照图7所示状态转移图说明本实施形态的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内容。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关于二次电池利用模式,存在二次电池利用模式无效(S1)、二次电池利用模式待机中(S2)、二次电池利用中(S3)、二次电池利用模式异常结束(S4)四种状态。
S1是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要否设定设为“否”的状态或者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要否设定虽然设为“要”但不满足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实施条件的状态。在S1中,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要否设定变更为“要”、且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实施条件成立场合,状态转移到S2。
S2是在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要否设定设为“要”、且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实施条件成立场合中,二次电池利用期间没有到来的状态。因此,在S2中,选择商用电源作为驱动电源,在该期间,二次电池充电。在S2中,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要否设定变更为“否”的场合,状态转移到S1。
S3是在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要否设定设为“要”、且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实施条件成立场合中,二次电池利用期间到来的状态。若二次电池利用期间的开始时刻到来,则从S2转移到S3,驱动电源从商用电源切换为二次电池。另一方面,若二次电池利用期间的结束时刻到来,则从S3转移到S2,驱动电源从二次电池切换为商用电源。在S3中,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要否设定变更为“否”场合,状态转移到S1。
S4是在S3中响应二次电池的充电残量达到所设定的阈值、二次电池利用模式异常结束的状态。在S4中,在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要否设定设为“要”、且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实施条件成立状态下,即使二次电池利用期间到来,也不利用二次电池,而将商用电源设为驱动电源。在S4中,二次电池利用模式的要否设定变更为“否”场合,状态转移到S1。
通过上述二次电池利用模式,能对办公室的电力需要高峰的均衡作出贡献。例如,若对于设置在办公室的多台MFP100的全部或一部分,设定白天时间带作为二次电池利用期间,则能抑制迎来电力需要高峰的白天时间带的商用电源的电力消耗。并且,与该抑制份相当的电力消耗转移到电力需要少的夜间/深夜的时间带,因此,电力需要高峰被均衡。
上面说明了MFP100的二次电池利用模式,下面,参照图8及图9说明MFP100的动作模式的转移控制及与动作模式相对应的电池残量表示。
图8表示搭载在本实施形态的MFP100的电源基板120的残量检测电路115的构成。残量检测电路115如图8A及图8B所示,包含LED点灯控制电路117,其实行使得五个LED323之中与检测到的电压电平对应的LED发光的控制。
图8A表示在控制器200侧控制向残量检测电路115的LED点灯控制电路117的供电的实施形态。在图8A所示实施形态中,在残量检测电路115,包含FET开关118,其根据来自控制器200通过信号线116的供电控制信号的电平,实行向LED点灯控制电路117的供电的通电或截止。在图8A所示实施形态中,图1所示按钮321的按压状态一旦传递到控制器200,控制器200通过供电控制信号,控制电力向LED点灯控制电路117的通电或截止。
与此相反,图8B表示除了控制器200,再加上使用与点灯按钮321对应的开关119,控制向LED点灯控制电路117进行供电的实施形态。在图8B所示实施形态中,在残量检测电路115,包含开关118及与其并联的开关119,所述开关118根据来自控制器200的供电控制信号切换供电线的通电或截止。开关119响应图1所示按钮321的按压状态,切换向LED点灯控制电路117的供电线的通电及截止。在图8B所示实施形态中,图1所示按钮321的按压状态直接控制开关119的开闭状态,通过并联构成的二根供电线的通电及截止,控制向LED点灯控制电路117的供电状态。
向残量检测电路115的电力供给从标示残量角度看,在以商用电源进行场合,需要考虑电流绕入等的电路设计,从因追加零部件引起成本发生角度看,合适的是,从电池310实行。并且,通过控制向残量检测电路115的LED点灯控制电路117的供电状态,可以切换LED323的点灯及熄灯,进而,切换电池残量表示及非表示。向残量检测电路115的电力供给可以依据驱动电源的选择,根据驱动电源信息和有无“残量少信号”及“残量无信号”,从商用电源及电池进行选择。在特定的实施形态中,构成为当电池残量成为基准以下场合,驱动电源从电池切换为商用电源,伴随此种状况,向残量检测电路115的电源供给能从电池切换为商用电源。
图9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MFP实行的节电控制及电池残量显示控制的流程图。在本实施形态中1,在二次电池利用模式中,为了消耗电力均衡化,期望延长二次电池利用期间,因此,要求比通常高的节电水平。为此,没有作特别限定,在优选实施形态中,在选择电池作为驱动电源、且安装有商用电源的二次电池利用模式中,能合适地适用以下的节电控制及电池残量显示控制。
图9所示控制响应MFP100移到通常模式(即,表示操作面板等、等待接受用户操作的状态),从步骤S200开始。在步骤S201中,控制器200判断是否发生成为向节电模式转移的起因的事件(以下,简记为“节电模式转移事件”)。在此,当保持空运转状态经过一定期间场合等,发生节电模式转移事件。发生节电模式转移事件前的期间(步骤S201的“否“期间),反复步骤S201。判断发生节电模式转移事件场合(步骤S201的“是”),控制进入步骤S202。
在步骤S202中,控制器200为了向节电模式转移,将供电控制信号切换为断开电平,对残量检测电路115指令停止向LED点灯控制电路117供电。在步骤S203中,残量检测电路115响应来自控制器200的供电控制信号的切换,断开开关118,停止向LED点灯控制电路117供电。在步骤S204中,控制器200除了ASIC205的一部分(检测外部通信的通信检测功能以及检测外部通信进行复位控制的复位功能),设为睡眠状态,对于除主机I/F206的控制器200的大部分、操作面板307、发动机的供电停止,完成向节电模式的转移。
在节电模式中,在步骤S205中,根据是否按压点灯按钮321而分叉。在步骤S205中,没有按压点灯按钮321场合(步骤S205的“否”),则向步骤S206分叉。在步骤S206中,LED点灯控制电路117为电源断开状态,不进行残量显示,进入步骤S207。与此相反,当按压点灯按钮321,接受到由LED323实行残量显示的指示场合(步骤S205的“是”),则向步骤S208分叉。在步骤S208中,LED点灯控制电路117为通电状态,进行残量显示,控制进入步骤S207。
在本实施形态中,按压点灯按钮321处理为来自用户的残量显示指示,离开点灯按钮321处理为来自用户的残量显示指示解除。因此,按压点灯按钮321后,若点灯按钮321往上,则在步骤S206,LED点灯控制电路117成为电源断开状态,残量显示消失。在图8A所示实施形态中,节电模式中,维持根据点灯按钮321的状态通过信号线116向残量检测电路115输出供电信号的控制器200的功能。在图8B所示实施形态中,根据点灯按钮321的状态,开闭残量检测电路115的开关119,因此,通过点灯按钮321直接控制LED点灯控制电路117的供电状态。
在步骤S207中,判断ASIC205的未睡眠部分(复位功能)是否发生成为从节电模式复位的起因的事件(以下,简记为“复位事件”)。在此,当检测到USB或LAN等外部通信场合,或检测到操作面板的开始按钮被按压场合等,发生复位事件。发生复位事件前的期间(步骤S207的“否”期间),反复步骤S207。判断发生复位事件场合(步骤S207的“是”),控制进入步骤S209。
在步骤S209中,ASIC205的未睡眠部分(复位功能)使得ASIC205的剩余部分从睡眠状态向通常状态复位,向控制器200中的停止供电部分、操作面板307、发动机开始供电,向通常模式转移。在步骤S210中,复位的控制器200将向残量检测电路115的供电控制信号切换为接通电平,指令开始向LED点灯控制电路117的供电。在步骤S211中,残量检测电路115响应来自控制器200的供电控制信号的切换,对开关118通电,开始向LED点灯控制电路117供电。以后,控制返回步骤S201,反复控制。
根据上述说明的实施形态,在能利用二次电池作为驱动电源的信息处理装置中,能提供实行根据信息处理装置的动作模式的二次电池的状态显示、能减少状态显示相关的消耗电力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该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根据各种各样理由要求信息处理装置的节电化,按照上述实施形态,尤其在利用二次电池作为驱动电源的场合中,能根据信息处理装置的动作模式合适地控制向二次电池的状态显示手段供电,进而,能合适地减少二次电池的状态显示相关的剩余消耗电力。在上述二次电池利用模式中,强烈要求延长二次电池的连续运行时间,通过上述构成,能减少无用的消耗电力,延长连续运行时间。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信息处理装置,基于多功能型的喷墨打印机的实施形态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在其它实施形态中,当然也可以适用于仅仅搭载打印功能的单功能图像形成装置,搭载扫描功能、传真功能、绘图功能、照相机功能的各种各样的单功能装置。
在上述节电控制中,说明节电模式和供电度比该节电模式高、等待来自用户的操作的通常模式的二模式间的转移控制。但是,MFP能实行的动作模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模式,并不妨害存在根据多阶段的供电度的多个模式。例如,作为节电模式,也可以是将现在的动作状态保存在RAM203的状态、中止向控制器200上的CPU201或硬盘等的几乎所有的装置的电源供给的STR(Suspend to RAM)模式,进而也包含RAM203、中止电源供给的控制器断开模式等。再有,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二次电池的状态显示,设为进行二次电池的残量显示,但在其它实施形态中,既可以显示二次电池的错误等的状态,也可以设为任何的二次电池的状态显示。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只要能具有本发明的作用/效果,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述实施形态的各功能可以由用C、C++、C#、Jave(登录商标)等描述的装置可实行的程序实现,本实施形态的程序可以存储在硬盘装置、CD-ROM、M0、DVD、软盘、EEPROM、EPROM等装置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发布,可以用其它装置能接受的方式通过网络传送。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能利用二次电池作为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
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状态显示手段,显示上述二次电池的状态;
控制手段,控制该信息处理装置的动作模式和向上述状态显示手段的供电状态;以及
指示接受手段,接受对上述状态显示手段的显示指示;
上述控制手段当将上述信息处理装置转移到节电模式时,将上述状态显示手段从通电状态设为电源断开状态;
在上述节电模式中,响应上述指示接受手段接受到显示指示,上述状态显示手段成为通电状态,进行状态显示,响应解除上述显示指示,上述状态显示手段成为电源断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切换手段,选择由上述二次电池及商用电源构成的侯补电源之中某一方,作为驱动电源;
上述节电模式中的上述状态显示手段的供电状态的控制在选择上述二次电池作为驱动电源、且安装有上述商用电源场合实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手段当将上述信息处理装置从上述节电模式转移到供电度高的所设定模式时,将上述状态显示手段从电源断开状态设为通电状态;
在上述所设定模式中,不管上述指示接受手段,由上述状态显示手段实行状态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个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节电模式是维持检测与外部通信的功能、以及响应检测到与外部通信而复位的功能、停止对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发动机的供电的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个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状态显示手段包含至少一个发光元件,通过上述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的发光状态标示上述二次电池残量。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个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状态显示手段及上述指示接受手段被单元化。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向上述状态显示手段的电源供给当上述二次电池的残量成为基准以下场合,从上述二次电池切换为上述商用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装置构成为当上述商用电源及上述二次电池双方能利用场合,响应成为预先设定的二次电池利用期间,选择上述二次电池作为驱动电源,响应成为上述上述二次电池利用期间外,选择上述商用电源作为驱动电源。
9.一种控制方法,信息处理装置能利用二次电池作为驱动电源,其包括显示上述二次电池的状态的状态显示手段以及接受对上述状态显示手段的显示指示的指示接受手段,上述控制方法系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实行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将上述信息处理装置转移到节电模式时,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将上述状态显示手段从通电状态设为电源断开状态的步骤;
在上述节电模式中,由上述指示接受手段接受显示指示的步骤;
响应上述显示指示,将上述状态显示手段设为通电状态,进行状态显示的步骤;以及
响应解除上述显示指示,将上述状态显示手段设为电源断开状态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切换手段,选择由上述二次电池及商用电源构成的侯补电源之中某一方,作为驱动电源,上述节电模式中的上述状态显示手段的供电状态的控制在选择上述二次电池作为驱动电源、且安装有上述商用电源场合实行。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当将上述信息处理装置从上述节电模式转移到供电度高的所设定模式时,将上述状态显示手段从电源断开状态设为通电状态的步骤;
在上述所设定模式中,不管上述指示接受手段,由上述状态显示手段实行状态显示。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个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节电模式是维持检测与外部通信的功能、以及响应检测到与外部通信而复位的功能、停止对上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发动机的供电的模式。
CN201410814865.1A 2014-01-07 2014-12-23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654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00756A JP6281285B2 (ja) 2014-01-07 2014-01-07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14-000756 2014-01-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5436A true CN104765436A (zh) 2015-07-08
CN104765436B CN104765436B (zh) 2018-07-06

Family

ID=52423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1486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65436B (zh) 2014-01-07 2014-12-23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03992B2 (zh)
EP (1) EP2892009B1 (zh)
JP (1) JP6281285B2 (zh)
CN (1) CN104765436B (zh)
ES (1) ES2674118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2421B2 (ja) 2014-12-08 2019-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1176479B2 (en) * 2015-11-16 2021-11-16 Utopus Insights, Inc. Cognitive disambiguation for problem-solving tasks involving a power grid using relevance feedback
JP6859106B2 (ja) * 2017-01-11 2021-04-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シフトバイワイヤシステム
US10263443B2 (en) 2017-01-13 2019-04-16 Hand Held Products, Inc. Power capacity indicator
US10897150B2 (en) 2018-01-12 2021-01-19 Hand Held Products, Inc. Indicating charge status
JP7443074B2 (ja) * 2020-01-31 2024-03-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7451217B2 (ja) 2020-02-14 2024-03-18 新コスモス電機株式会社 防爆機器への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充電器
JP2021133549A (ja) * 2020-02-25 2021-09-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141746A (ja) * 2022-03-24 2023-10-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69309A1 (en) * 2002-02-20 2003-09-11 Toshihiko Yokoyama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method,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for storing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program and printing system
TWM366106U (en) * 2009-02-04 2009-10-01 Giga Byte Tech Co Ltd Notebook
US20110063649A1 (en) * 2009-09-16 2011-03-17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and task control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39311B2 (ja) * 1994-12-16 2001-02-26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池の残容量表示方法
JP4476523B2 (ja) 2001-09-14 2010-06-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ストロボ内蔵カメラ
KR20030057852A (ko) * 2001-12-29 2003-07-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컴퓨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06059047A (ja) * 2004-08-19 2006-03-02 Fujitsu Ltd バッテリ残量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JP2006315366A (ja) * 2005-05-16 2006-11-24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2008068548A (ja) 2006-09-15 2008-03-2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電源制御方法および電源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9184160A (ja) * 2008-02-04 2009-08-2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22824A (ja) * 2008-03-14 2009-10-0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417240B2 (ja) * 2009-05-07 2014-02-12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5838586B2 (ja) * 2011-05-10 2016-01-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69309A1 (en) * 2002-02-20 2003-09-11 Toshihiko Yokoyama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method,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for storing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program and printing system
CN100432893C (zh) * 2002-02-20 2008-11-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控制方法及打印系统
TWM366106U (en) * 2009-02-04 2009-10-01 Giga Byte Tech Co Ltd Notebook
US20110063649A1 (en) * 2009-09-16 2011-03-17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and task control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674118T3 (es) 2018-06-27
EP2892009A1 (en) 2015-07-08
US20150195417A1 (en) 2015-07-09
JP2015128846A (ja) 2015-07-16
JP6281285B2 (ja) 2018-02-21
US9203992B2 (en) 2015-12-01
CN104765436B (zh) 2018-07-06
EP2892009B1 (en) 2018-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5436A (zh)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US9509219B2 (en) Power supply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JP200922282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WO2014200281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ower-saving mode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864896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512135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080144070A1 (en)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031351B2 (en)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connected to power supplying device capable of supplying power via data communication line, control method performed by same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executed by same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CN103581479B (zh) 图像处理设备
JP2007236159A (ja) 電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00218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5676606A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593224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38576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high voltage generating power supply including a power supply disconnect
US8867935B2 (en) Power control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172872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0908042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246917B1 (ko) 전원차단시잉크-젯헤드정위치방법
US836825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1266445A (zh) 用于成像的装置
JP2016165827A (ja) 印刷装置
KR100198776B1 (ko) 프린터의 전원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JP2009165256A (ja) 電源供給装置、電源受給装置及び電源システム
JP2012106509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CN1772482A (zh) 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