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5575B - 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 - Google Patents

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5575B
CN104755575B CN201380056934.0A CN201380056934A CN104755575B CN 104755575 B CN104755575 B CN 104755575B CN 201380056934 A CN201380056934 A CN 201380056934A CN 104755575 B CN104755575 B CN 1047555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adhesive tape
monomer
ratio
total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69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5575A (zh
Inventor
高村优
高村优一
河边茂树
花井启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55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5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5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55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01M4/0404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by coating on electrode col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1Electrodes based on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or on mixtures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LiCoO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1Metal or alloys, e.g. alloy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08F220/1808C8-(meth)acrylate, e.g. isooctyl (meth)acrylate or 2-ethylhex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3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其为以防止活性物质的脱落等为目的而在电化学装置中使用的粘合带,即便进行切断也可以防止粘合剂向切断刃的附着。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的特征在于,其为在电化学装置制造中使用的粘合带,在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层,在40℃以上且低于150℃的温度下压接后的180°剥离粘合力(对SUS304BA板、剥离温度:25℃、剥离速度:300mm/分)为在25℃下压接后的180°剥离粘合力(对SUS304BA板、剥离温度:25℃、剥离速度:300mm/分)的2倍以上。

Description

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电解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等电化学装置制造时使用的粘合带、以及使用该粘合带的电化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正极、隔离膜、负极这三层构成,它们形成被电解质覆盖的结构。并且,对于电极,通常将活性物质涂覆到集电体上(为正极时,将锰酸锂等正极活性物质涂覆到铝箔制的集电体上),为了防止在前述活性物质的涂布部与未涂布部的边界部分的活性物质脱落而贴附粘合带来制作。这是由于活性物质脱落时,引起由电解液特性降低导致的电池特性降低、循环寿命降低。
以往,前述电极用如下方法制作:在大型的集电体上涂布活性物质之后,切断为期望的尺寸,然后,在活性物质的涂布部与未涂布部的边界部分贴附粘合带(专利文献1等)。但是,存在操作效率差的问题。所以,为了提高操作效率,研究在切断前贴附粘合带、然后切断为期望的尺寸的方法,但粘合带的粘合剂附着于切断刃发生污染,因此去除切断刃的污染时需要时间,反而会出现操作效率降低的结果。
现有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0428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其为以防止活性物质的脱落等为目的而在电化学装置中使用的粘合带,即便进行切断也可以防止粘合剂向切断刃的附着。
本发明的其它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其为以防止活性物质的脱落等为目的而在电化学装置中使用的粘合带,可以通过贴附来临时固定活性物质,使得不会产生位置偏移,并且即便进行切断也可以防止粘合剂向切断刃的附着。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使用上述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的电化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在40℃以上且低于150℃的温度下压接后的180°剥离粘合力为在25℃下压接后的180°剥离粘合力的2倍以上的粘合带,在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时,为了防止在活性物质的涂布部与未涂布部的边界部分的活性物质的脱落而使用时,通过加热压接可以发挥优异的粘合力、可以防止活性物质的脱落,加热压接后可以在常温下进行切断而不会有粘合剂向切断刃附着,因此通过在大型的集电体上涂布活性物质之后,在活性物质的涂布部与未涂布部的边界部分贴附前述粘合带,然后切断为期望的尺寸的方法,可以效率良好地制造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是基于这些见解而完成的。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其特征在于,其为在电化学装置制造中使用的粘合带,在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层,在40℃以上且低于150℃的温度下压接后的180°剥离粘合力(对SUS304BA板、剥离温度:25℃、剥离速度:300mm/分)为在25℃下压接后的180°剥离粘合力(对SUS304BA板、剥离温度:25℃、剥离速度:300mm/分)的2倍以上。
构成前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中的、均聚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以上的单体(含有2种以上时为其总量)的比率优选为5重量%以上。
此外,构成前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中的、均聚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10℃的单体(含有2种以上时为其总量)的比率优选为65~94重量%。
此外,在构成前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中,含羧基单体(含有2种以上时为其总量)的比率优选为2重量%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包含下述工序的电化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工序1:对集电体涂覆活性物质而制造集电体/活性物质层叠体的工序;
工序2:在集电体/活性物质层叠体中的活性物质的涂布部与未涂布部的边界部分,以40℃以上且低于150℃的温度压接前述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的工序;
工序3:对压接了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的集电体/活性物质层叠体进行切断和/或冲裁加工的工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其由前述电化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得到。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可以通过加热压接而发挥优异的粘合力,即便在常温下进行切断也可以防止粘合剂向切断刃的附着。因此,在电化学装置的制造工序中,在大型的集电体上涂覆活性物质,在活性物质的涂布部与未涂布部的边界部分加热压接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然后在常温下将集电体切断为期望的尺寸,由此可以极其高效地制造电化学装置而不污染切断刃。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的另外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4为表示由DSC(差示扫描量热测定)的测定结果求出玻璃化转变点(Tg)的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在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层。
(粘合剂层)
本发明的粘合剂层含有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
构成前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中优选含有均聚聚合物的Tg为10℃以上(优选为30℃以上、特别优选为100℃以上)的单体(以后,有时称为“高Tg单体”)、和均聚聚合物的Tg低于10℃(优选为-82~8℃、特别优选为-75~-20℃)的单体(以后,有时称为“低Tg单体”)。需要说明的是,Tg参照《アクリル樹脂の合成·設計と新用途开发》(247页的表1、中部经营开发中心出版部、发行日:昭和60年7月1日)、《粘着ハンドブック(第3版)》(29页的表12、日本粘合带工业会、发行日:平成17年10月1日)。上述没有记载的情况下,使用DSC(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依照JIS标准(JIS K 7121(2012年):塑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方法)在下述条件下测定。进而,在前述方法中热分解而没有显示出Tg的聚合物的Tg判断为100℃以上。
(使用DSC的Tg的测定方法)
差示扫描量热计:TA Instruments制造Q200
测定速度:10℃/分钟
气氛:N2(50mL/分钟)
试样重量:3~4mg
如图4所示,由DSC的图,将原基线与拐点(向上凸的曲线变为向下凸的曲线的点)处的切线的交点作为玻璃化转变点(Tg)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均聚聚合物的制作如下所述进行。
配混100重量份Tg不明的单体、0.1份作为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AIBN)、100重量份作为溶剂的甲苯,进行2小时N2置换。然后,在60℃下进行6小时聚合,得到均聚聚合物。
在实施了剥离处理的聚酯薄膜(50μm)的剥离处理面以使干燥后的厚度为30μm的方式涂布均聚聚合物并干燥,,制作均聚聚合物的固体成分的试样。
作为前述高Tg单体,例如可以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聚合物的Tg:105℃)、醋酸乙烯酯(均聚聚合物的Tg:32℃)、丙烯酸(均聚聚合物的Tg:106℃)、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均聚聚合物的Tg:18℃)、甲基丙烯酸丁酯(均聚聚合物的Tg:20℃)、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均聚聚合物的Tg:41℃)、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均聚聚合物的Tg:55℃)、双丙酮丙烯酰胺(均聚聚合物的Tg:65℃)、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均聚聚合物的Tg:76℃)、丙烯腈(均聚聚合物的Tg:97℃)、苯乙烯(均聚聚合物的Tg:100℃)、甲基丙烯酸(均聚聚合物的Tg:130℃)、丙烯酰胺(均聚聚合物的Tg:165℃);酰亚胺类[N-环已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均聚聚合物的Tg:100℃以上)、N-(4-氨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等N取代马来酰亚胺类;N-(2-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酸酰亚胺、N-(2-丙烯酰氧基乙基)马来酰亚胺、N-(2-丙烯酰氧基乙基)邻苯二甲酸酰亚胺、N-(4-丙烯酰氧基丁基)琥珀酸酰亚胺、N-(4-丙烯酰氧基丁基)马来酰亚胺、N-(4-丙烯酰氧基丁基)邻苯二甲酸酰亚胺等丙烯酰基酰亚胺类]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本发明的粘合剂层在常温下具有适度的硬度,从能够更进一步减少在常温下进行切断时粘合剂向切断刃的附着、使由于切断刃的污染导致的操作效率的降低极小的方面来看是优选的,作为本发明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高Tg单体,优选包含前述酰亚胺类(N取代马来酰亚胺类、丙烯酰基酰亚胺类等)的含杂环结构的单体(其中,包含5元环~7元环的杂环结构的单体、特别是包含含氮的杂环结构的单体),作为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中的前述具有杂环结构的单体的比率,例如优选为5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5~20重量%、最优选为7~15重量%。
作为前述低Tg单体,例如可以列举出:丙烯酸丁酯(均聚聚合物的Tg:-55℃)、丙烯酸-2-乙基己酯(均聚聚合物的Tg:-70℃)、丙烯酸异壬酯(均聚聚合物的Tg:-82℃)、丙烯酸乙酯(均聚聚合物的Tg:-22℃)、丙烯酸甲酯(均聚聚合物的Tg:8℃)、丙烯酸-2-羟基乙酯(均聚聚合物的Tg:-15℃)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中的高Tg单体(含有2种以上时为其总量)的比率,例如为5重量%以上、优选为5~35重量%、更优选为7~25重量%。通过以上述范围含有高Tg单体,可以对粘合剂赋予适度的硬度,在常温中进行切断时,能够防止粘合剂向切断刃的附着,能够防止由切断刃的污染导致的操作效率的降低。
作为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中的低Tg单体(含有2种以上时为其总量)的比率,例如为65~94重量%左右、优选为70~94重量%、特别优选为75~92重量%。以上述范围含有低Tg单体时,能够发挥在常温下可以临时固定的程度的微粘合性,例如在贴附时混入气泡的情况下可以重新粘贴,因此能够防止成品率的降低。另一方面,低Tg单体的含量低于上述范围时,难以进行临时固定,存在刚贴附之后会因少许冲击而导致粘合带发生位置偏移的倾向。
进而,根据情况,为了提高粘接性而优选将含羧基的单体共聚,此时,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酸值为15KOHmg/g以上(优选为39~156KOHmg/g、特别优选为62~140KOHmg/g),从可以提高对金属的粘接性的方面来看是优选的。酸值例如可以通过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中的含羧基单体的含量来调整。作为前述含羧基单体,例如可以列举出:(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异巴豆酸、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酸值为利用中和滴定法(依照JISK0070:1992)而求出的值。
作为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中的前述含羧基单体(含有2种以上时为其总量)的比率,例如为2重量%以上、优选为5~20重量%、特别优选为8~18重量%。
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利用公知惯用的聚合方法将上述的单体成分聚合来进行制备,例如可以列举出:溶液聚合方法、乳液聚合方法、本体聚合方法、利用活性能量射线照射的聚合方法(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方法)等。在上述之中,从可以得到透明性和耐水性优异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并且可以廉价地实施的方面来看,优选溶液聚合方法、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方法、更优选为溶液聚合方法。
在上述溶液聚合方法中,可以使用各种通常的溶剂。作为前述溶剂,例如可以列举出:醋酸乙酯、醋酸正丁酯等酯类;甲苯、苯等芳香族烃类;正己烷、正庚烷等脂肪族烃类;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脂环式烃类;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等酮类等有机溶剂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在单体成分的聚合时,可以使用聚合引发剂。作为前述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列举出: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2-甲基丁腈)、1,1'-偶氮双(环己烷-1-腈)、2,2'-偶氮双(2,4,4-三甲基戊烷)、二甲基-2,2'-偶氮双(2-甲基丙酸酯)等偶氮系聚合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氢、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酯、二枯基过氧化物、1,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1,1-双(过氧化叔丁基)环十二烷等过氧化物系聚合引发剂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作为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以往可以作为聚合引发剂利用的范围即可。
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除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之外还可以含有其它的成分(例如、交联剂、增粘剂、增塑剂、填充剂、抗氧化剂等)。
作为前述交联剂,例如可以列举出:环氧系化合物、异氰酸酯系化合物、金属络合化合物、金属醇盐、金属盐、胺化合物、肼化合物、醛系化合物等各种交联剂,它们可以根据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含有的官能基而适当选择使用。在本发明中,特别优选使用异氰酸酯系化合物。
作为前述异氰酸酯系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出: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类(例如,1,4-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脂环族多异氰酸酯类(例如、环戊基二异氰酸酯、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芳香族多异氰酸酯类(例如,2,4-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芳香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类(例如,二甲苯-1,4-二异氰酸酯)、或它们的二聚体、三聚体、反应产物以及聚合物[例如、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3聚体加成物(商品名“CORONATE L”)、三羟甲基丙烷/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3聚体加成物(商品名“CORONATE H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体(商品名“CORONATE HX”)(以上为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聚醚多异氰酸酯、聚酯多异氰酸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交联剂的使用量,例如,相对于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为0.01~10重量份左右、优选为0.05~5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1~4重量份。交联剂的使用量低于上述范围时,有粘合剂成分溶出到电化学装置内的电解液等中、引起电化学装置的性能降低的担心。另一方面,交联剂的使用量高于上述范围时,有时会发生白化而透明性降低、损害外观。
粘合剂层的总厚度例如为2~100μm左右(优选为2~50μm、特别优选为2~20μm)。粘合剂层的厚度低于上述范围时,有时加热压接后的粘接性变得不充分,难以防止活性物质的脱落。另一方面,粘合剂层的厚度高于上述范围时,有时在电化学装置内占据的体积变得过大,难以对应电化学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本发明的粘合剂层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2层以上的层叠体。粘合剂层为2层以上的层叠体时,各层可以具有相同的组成,也可以将不同组成的层组合层叠。此外,在基材的双面具有粘合剂层时,这些粘合剂层可以具有相同的组成,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组成。
(基材)
作为基材,例如可以使用纤维系基材、纸系基材、塑料系基材、橡胶系基材、发泡体、以及它们的层叠体等。作为上述塑料系基材的原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乙烯醇、聚偏二氯乙烯、聚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醋酸乙烯酯、聚酰胺、聚酰亚胺、纤维素类、氟系树脂、聚醚、聚醚酰胺、聚苯硫醚、聚苯乙烯系树脂(聚苯乙烯等)、聚碳酸酯、聚醚砜等。
在本发明中,其中,从即便浸渍在电解液中也不易溶胀、并且不易引起电解液的劣化的方面来看,优选使用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烯烃(例如,聚丙烯)等塑料系基材,尤其是从廉价的方面来看,优选聚苯硫醚、聚丙烯。
此外,对基材的表面,根据需要,为了提高与粘合剂层等的密合性,可以实施惯用的表面处理(例如,铬酸处理、臭氧暴露、火焰暴露、高压电击暴露、电离放射线处理等基于化学或物理方法的氧化处理等)。
作为基材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8~100μm左右、更优选为10~50μm。基材的厚度低于上述范围时,存在粘合带的强度不足、损害实用性的担心。另一方面,基材的厚度高于上述范围时,有在电化学装置内占据的体积变得过大,难以对应电化学装置的小型化/轻量化的倾向。
[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
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在上述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上述粘合剂层。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可以利用公知惯用的方法而形成,例如可以列举出:根据需要使用溶剂(例如、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甲乙酮等)将构成上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稀释而制备涂布液,将其直接涂布到基材上形成粘合剂层的方法、在适当的隔离膜(剥离纸等)上涂布前述涂布液形成粘合剂层,将其转印(转移)到基材上的方法等。利用转印的情况下,有时会在与基材的界面上残留空穴(空隙)。此时,可以利用高压釜处理等实施加温加压处理来使空穴扩散而消失。
在前述涂布液的涂布中可以使用惯用的涂布机(例如、凹版辊涂布机、逆转辊涂布机、辊舐涂布机、浸渍辊涂布机、棒涂机、刮刀涂布机、喷涂机、逗点涂布机、直接涂布机等)。
此外,也可以通过将基材和构成上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熔融挤出成型来形成粘合带。作为熔融挤出方法,可以使用吹塑法、T模头法等任意的公知技术。此外,进行挤出成型之后还可以实施在纵或横方向上的拉伸(单轴拉伸)处理、在纵以及横方向上的逐次或同时拉伸(双轴拉伸)处理等。
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中,从粘合剂层表面的保护、防粘连观点等来看,还可以在粘合剂层表面设置隔离膜(剥离衬垫)。隔离膜在将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贴附到被粘物时被剥离,也可以不设置。作为所使用的隔离膜,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惯用的剥离纸等。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为双面粘合带时,上述隔离膜可以设置于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的双面的粘合剂层表面,也可以在一个粘合面设置具有背面剥离层的隔离膜,将薄片卷绕,由此使相反侧的粘合剂层表面接触隔离膜的背面剥离层。
由上述方法得到的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在40℃以上且低于150℃的温度下压接(例如、以0.5~10kg/cm2左右的压力按压)后的180°剥离粘合力(对SUS304BA板、剥离温度:25℃、剥离速度:300mm/分钟)为25℃下压接后的180°剥离粘合力(对SUS304BA板、剥离温度:25℃、剥离速度:300mm/分)的2倍以上(优选为3倍以上、特别优选为5倍以上、最优选为10倍以上)。
此外,由上述方法得到的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在25℃下压接(例如,以0.5~10kg/cm2左右的压力按压)后的180°剥离粘合力(对SUS304BA板、剥离温度:25℃、剥离速度:300mm/分)为例如0.05~2N/10mm左右、优选为0.05~1.8N/10mm、特别优选为0.05~1.7N/10mm。
进而,通过上述方法而得到的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在常温下(25℃),探头粘合力(probe tack)例如为5N以下左右、优选为0.1~5.0N、特别优选为0.5~4.0N。因此,可以在常温下进行临时固定,例如在贴附时混入气泡的情况下可以重新粘贴,因此能够防止成品率的降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探头粘合力为使用粘性测试仪(tack tester)(RHESCA Co.,Ltd制造),在下述条件下测定的值。
<测定条件>
温度:25℃
探头材质:SUS
探头形状:圆柱状(5mmφ)
加压(压缩)速度:30mm/分钟
测定(脱离)速度:30mm/分钟
预加载:100gf
加压(压缩)时间:1秒钟
[电化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参照图3)。
工序1:对集电体涂覆活性物质而制造集电体/活性物质层叠体的工序;
工序2:在集电体/活性物质层叠体中的活性物质的涂布部与未涂布部的边界部分,以40℃以上且低于150℃的温度压接前述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的工序;
工序3:对压接了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的集电体/活性物质层叠体进行切断和/或冲裁加工的工序。
例如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中,作为集电体而使用铝箔等、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使用锰酸锂等。此外,负极中,作为集电体而使用铜箔等,作为负极活性物质而使用石墨、碳纳米管、富勒烯等碳材料、前述碳材料与锡化合物、硅的复合体等。
工序2中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的压接温度为40℃以上且低于150℃的温度,优选为60~140℃、特别优选为70~130℃。压接温度低于上述范围时,存在难以发挥足够的粘合力的倾向。另一方面,压接温度高于上述范围时,存在压接时粘合剂突出、导致操作性恶化的担心。
工序3的压接有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的集电体/活性物质层叠体的切断和/或冲裁加工优选在低于40℃的温度下进行、特别优选在常温(例如5~35℃)下进行。作为切断中使用的切断刃,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商品名“NT Spare Blade DISPENSER A”(NT Inc.制造)等、在电化学装置制造中进行切断/冲裁加工时使用的切断刃。
对于经过工序3而得到的电极,可以将阳极和负极夹着隔离膜卷绕为圆柱状、椭圆形状等来制作螺旋状电极组,在正极以及负极的规定部分焊接正极引线以及负极引线,与电解液一同封入外壳体中,由此来制造电化学装置。
在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的制造方法中,作为防止活性物质的脱落用粘合带,使用上述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因此在40℃以上且低于150℃的温度下加热压接后,可以发挥优异的粘合力而防止活性物质的脱落。进而,即便在暂时加热之后,由于在常温附近粘合剂也具有适度的硬度,因此可以防止粘合剂向切断刃的附着,可以极其高效地制造电化学装置。
进而,使用在上述特定的范围内含有高Tg单体和低Tg单体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时,可以在常温下进行临时固定,例如在贴附时混入气泡的情况下可以重新粘贴、可以防止由贴合偏差导致的成品率的降低。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1
配混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81.3重量份/6.5重量份/12.2重量份)、0.1份作为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AIBN)、100重量份作为溶剂的甲苯,进行2小时N2置换。然后,在60℃下进行6小时聚合,在100重量份酸值94KOHmg/g的丙烯酸类共聚物(1)中添加1重量份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商品名“CORONATE L”、日本聚氨酯株式会社制造),用甲苯进行稀释,得到涂布液(1)。
以使干燥后的厚度为10μm的方式将所得到的涂布液(1)涂布在厚度20μm的聚丙烯薄膜(OPP)(商品名“Trefin BO2548”、Toray Industries,Inc.制造)上并干燥,得到粘合带(1)。
实施例2
配混丙烯酸丁酯(BA)/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AA)(79.3重量份/4.8重量份/15.9重量份)、0.1份作为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AIBN)、100重量份作为溶剂的甲苯,进行2小时N2置换。然后,在60℃下进行6小时聚合,制作酸值124KOHmg/g的丙烯酸类共聚物(2)。
使用丙烯酸类共聚物(2)代替丙烯酸类共聚物(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粘合带(2)。
实施例3
配混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26.3重量份/61.4重量份/8.8重量份/3.5重量份)、0.1份作为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AIBN)、100重量份作为溶剂的甲苯,进行2小时N2置换。然后,在60℃下进行6小时聚合,制作丙烯酸类共聚物(3)。
使用丙烯酸类共聚物(3)代替丙烯酸类共聚物(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粘合带(3)。
比较例1
配混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AA)(95.2重量份/4.8重量份)、0.1份作为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AIBN)、100重量份作为溶剂的甲苯,进行2小时N2置换。然后,在60℃下进行6小时聚合,制作酸值37KOHmg/g的丙烯酸类共聚物(4)。
使用丙烯酸类共聚物(4)代替丙烯酸类共聚物(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粘合带(4)。
对于由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得到的粘合带,通过下述方法,评价探头粘合力、粘合力、以及向切断刃的附着性。
<探头粘合力的测定方法>
将由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得到的粘合带固定到玻璃板上(在基材面贴附双面粘合带来固定),使用粘性测试仪(RHESCA Co.,Ltd.制造),在下述条件下将探头按压在粘合带上,测定拉开过程中的粘合力(N)。
测定条件
温度:25℃
探头材质:SUS
探头形状:圆柱状(5mmφ)
加压(压缩)速度:30mm/分钟
测定(脱离)速度:30mm/分钟
预加载:100gf
加压(压缩)时间:1秒钟
<粘合力的测定方法>
在SUS304BA板上,使用热压机(商品名“TP-701-B热封试验器上下调温TYPE”,TESTER SANGYO CO.,LTD.制造),在下述条件下进行由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得到的粘合带(宽10mm、长100mm)的压接,在25℃下放置30分钟以上之后,测定180°剥离粘合力(25℃、N/10mm)。
压接条件
温度:25℃、80℃
压力:0.4MPa
压缩时间:1秒钟
<向切断刃的附着性评价方法>
在下述条件下将由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得到的粘合带(宽15mm的长条状)压接在铝箔(商品名“Nippaku foil”、日本制箔株式会社制造)上,自粘合带的基材侧使用切断刃(商品名“NT Spare Blade DISPENSER A”、NT Inc.制造),以10mm间隔切断100次,通过目视确认粘合剂向切断刃的附着,基于下述基准评价附着性。
压接条件
温度:80℃
压力:0.4MPa
压缩时间:1秒钟
评价基准
◎:在200次的切断中没有粘合剂向切断刃的附着
○:在100次以上且低于200次的切断中没有粘合剂向切断刃的附着
×:在100次的切断中有粘合剂附着于切断刃
在下述表1中总结示出上述评价结果。
[表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通过加热压接可以发挥优异的粘合力,即便在常温下进行切断也可以防止粘合剂向切断刃的附着。因此,在电化学装置的制造工序中,在大型的集电体上涂覆活性物质,在活性物质的涂布部与未涂布部的边界部分加热压接本发明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然后在常温下将集电体切断为期望的尺寸,由此可以极其高效地制造电化学装置而不会污染切断刃。
附图标记说明
1 基材
2、21、22 粘合剂层
3、31、32 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
4 集电体
5 活性物质
6 切断部
7 电极

Claims (4)

1.一种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其特征在于,其为在电化学装置制造中使用的粘合带,在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层,
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中的、均聚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以上的单体的比率为5重量%以上,该比率当所述单体成分中含有2种以上均聚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以上的单体时为它们的总量的比率,
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中的、均聚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10℃的单体的比率为65~94重量%,该比率当所述单体成分中含有2种以上均聚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10℃的单体时为它们的总量的比率,
构成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成分中,作为均聚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以上的单体,含有:醋酸乙烯酯和相对于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的比率为15.9重量%以上的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相对于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的比率为12.2重量%以上的丙烯酸,或者包含酰亚胺类的杂环结构的单体,并且,
在40℃以上且低于150℃的温度下压接后的180°剥离粘合力为在25℃下压接后的180°剥离粘合力的2倍以上,这些180°剥离粘合力是在对SUS304BA板、剥离温度:25℃、剥离速度:300mm/分的条件下测定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其中,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中的、含羧基单体的比率为2重量%以上,该比率当所述单体成分中含有2种以上含羧基单体时为它们的总量的比率。
3.一种电化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工序1:对集电体涂覆活性物质而制造集电体/活性物质层叠体的工序;
工序2:在集电体/活性物质层叠体中的活性物质的涂布部与未涂布部的边界部分,以40℃以上且低于150℃的温度压接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的工序;
工序3:对压接了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的集电体/活性物质层叠体进行切断和/或冲裁加工的工序。
4.一种电化学装置,其由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化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得到。
CN201380056934.0A 2012-11-05 2013-10-25 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555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3542 2012-11-05
JP2012-243542 2012-11-05
PCT/JP2013/078940 WO2014069356A1 (ja) 2012-11-05 2013-10-25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用粘着テー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5575A CN104755575A (zh) 2015-07-01
CN104755575B true CN104755575B (zh) 2018-02-09

Family

ID=50627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693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55575B (zh) 2012-11-05 2013-10-25 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91859A1 (zh)
JP (1) JP5976833B2 (zh)
KR (1) KR101602611B1 (zh)
CN (1) CN104755575B (zh)
TW (1) TW201430093A (zh)
WO (1) WO20140693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2864B (zh) * 2013-06-19 2017-07-28 株式会社Lg化学 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JP2016125026A (ja) * 2015-01-07 2016-07-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
CN110300783B (zh) * 2017-03-29 2021-01-1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电池用叠层体
DE102017206083A1 (de) * 2017-04-10 2018-10-11 Tesa Se Verklebung in elektrochemischen Zellen und Stapeln von elektrochemischen Zellen
KR102422216B1 (ko) * 2017-05-23 2022-07-18 가부시키가이샤 데라오카 세이사쿠쇼 점착 테이프
KR102261800B1 (ko) 2017-11-20 2021-06-0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비정형 전극의 제조 방법
KR102294860B1 (ko) 2018-01-19 2021-08-3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극 제조방법
CN112608690B (zh) * 2020-12-01 2022-05-20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胶纸及应用所述胶纸的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12500810B (zh) * 2020-12-01 2022-09-02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胶纸及应用所述胶纸的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12500809B (zh) * 2020-12-01 2022-03-18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胶纸及应用所述胶纸的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
WO2022196616A1 (ja) * 2021-03-19 2022-09-2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池
JP7213942B1 (ja) 2021-12-06 2023-01-27 ニチバン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素子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4282A (zh) * 2009-03-02 2010-09-0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电池用压敏粘合带和使用该电池用压敏粘合带的电池
CN202256521U (zh) * 2011-09-05 2012-05-30 瞿纯昊 S参数测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85826B1 (en) * 1997-04-08 2002-11-26 Lintec Corporation Adhesive sheet
DE60019522D1 (de) * 1999-03-18 2005-05-25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Druckempfindliches klebe-band oder -film,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JP2002042881A (ja) 2000-07-27 2002-02-08 Sony Corp テープ貼着装置及びテープ貼着方法
JP4780843B2 (ja) * 2001-03-01 2011-09-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アクリル系接着剤又は粘着剤
JP3754420B2 (ja) * 2003-02-04 2006-03-1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用電極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の電極板を用いた二次電池
TWI341321B (en) * 2003-05-07 2011-05-01 Soken Kagaku Kk Adhesive agent and laminate for optical parts
JP2005056658A (ja) * 2003-08-04 2005-03-03 Nitto Denko Corp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素子巻止用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US20060188714A1 (en) * 2005-02-24 2006-08-24 Lintec Corporation Adhesive sheet
US20080222935A1 (en) * 2007-03-16 2008-09-18 Christiansen Ned F Three-Piece Grip Safety
JP5443917B2 (ja) * 2009-09-18 2014-03-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絶縁テープ
WO2011077499A1 (ja) * 2009-12-25 2011-06-30 オー・エム・シー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素子用の絶縁テープの自動供給装置
JP2012067291A (ja) * 2010-08-27 2012-04-05 Nitto Denko Corp 非水系電池用粘着テープ
CN103237857B (zh) * 2010-09-22 2014-08-13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有机电解液类蓄电器件用粘合薄膜
KR101781645B1 (ko) * 2011-04-20 2017-09-25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기 화학 디바이스용 점착 테이프
KR20120119955A (ko) * 2011-04-20 2012-11-01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기 화학 디바이스용 점착 테이프
CN102250562A (zh) * 2011-05-31 2011-11-23 东莞市苏粤电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终止胶带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4282A (zh) * 2009-03-02 2010-09-0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电池用压敏粘合带和使用该电池用压敏粘合带的电池
CN202256521U (zh) * 2011-09-05 2012-05-30 瞿纯昊 S参数测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02611B1 (ko) 2016-03-10
TW201430093A (zh) 2014-08-01
CN104755575A (zh) 2015-07-01
JPWO2014069356A1 (ja) 2016-09-08
WO2014069356A1 (ja) 2014-05-08
JP5976833B2 (ja) 2016-08-24
KR20150043510A (ko) 2015-04-22
US20150291859A1 (en) 2015-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5575B (zh) 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
JP7284226B2 (ja) 電気剥離用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シート、及び接合体
JP5639733B2 (ja) 粘着テープ
JP5509079B2 (ja) 粘着シート
CN107987759A (zh) 一种锂电池封装铝塑膜用耐腐蚀型胶黏剂
KR102554742B1 (ko) 아크릴계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점착 시트
CN101978014A (zh) 丙烯酸系压敏粘合剂、丙烯酸系压敏粘合剂层和丙烯酸系压敏粘合带或片
TW201309776A (zh) 黏著片材
CN104822788A (zh) 水分散型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粘合片、及包含该粘合剂层或粘合片的层叠体
JP2019070102A (ja) 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CN102017177A (zh) 太阳能电池面板用粘合片、使用该粘合片的太阳能电池面板及使用该粘合片的太阳能电池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4073179A (zh) 电化学装置用粘合带
CN102250560A (zh) 双面压敏胶粘片及其使用方法
JP6121266B2 (ja) 水分散型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698892A (zh) 一种双面热熔压敏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2216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热熔双面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64450A (zh) 一种锂电池用发泡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TW201811956A (zh) 黏著劑、黏著膜、黏著帶及膜基板
JP2014185190A (ja) 電池外装材用接着剤組成物
CN109852267B (zh) 粘合片
KR20190039864A (ko) 아크릴계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점착 시트
JPH01289990A (ja) 熱収縮性粘着ラベル
JP6435092B2 (ja) 変性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
JPWO2013187216A1 (ja) 接着剤組成物
KR20190039862A (ko) 점착 시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