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44682A - 一种聚氧烷基醚、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由该醚制得的聚羧酸减水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氧烷基醚、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由该醚制得的聚羧酸减水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44682A
CN104744682A CN201310737311.1A CN201310737311A CN104744682A CN 104744682 A CN104744682 A CN 104744682A CN 201310737311 A CN201310737311 A CN 201310737311A CN 104744682 A CN104744682 A CN 104744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oxyalkyl ether
reaction
ether
alcohol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373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建民
刘兆滨
董振鹏
周立明
马铁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OXIRANCHEM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OXIRANCHEM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OXIRANCHEM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OXIRANCHEM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373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446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44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46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lye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氧烷基醚,以及由该醚制得的减水剂。本发明通过修饰对减水剂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的聚醚大单体制得一种减水剂,本发明提供的聚氧烷基醚不仅具有一般聚醚的优异性能,还具有抗泥土吸附的作用,该作用是通过聚氧烷基醚末端的大体积高位阻官能团实现的,这种大体积高位阻的官能团使得减水剂聚合物中的聚氧烷基醚结构单元不能插入泥土的孔隙中,从而避免了泥土对减水剂的大量吸附。

Description

一种聚氧烷基醚、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由该醚制得的聚羧酸减水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氧烷基醚,具体为一种不饱和的聚氧烷基醚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由该醚制得的聚羧酸减水剂。
背景技术
混凝土作为目前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已经步入了商品化、高性能化时代。混凝土的商品化、高性能化是依靠混凝土外加剂来实现的,其中最关键的是减水剂,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减水剂已经发展了几代产品,其中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科技含量最高、应用前景最好、综合性能最优的一种混凝土超塑化剂(减水剂),而不饱和聚氧烷基醚大单体无疑是减水剂行业至关重要的基础原料,许多减少剂的重要功能都是通过修饰不饱和聚醚大单体来实现的。
目前,由于商品混凝土中砂石含泥量高导致混凝土施工性能不良及耐久性差,从而引起工程质量事故已是一种普遍现象。
混凝土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是骨料,约占混凝土体积的75%左右。混凝土中的含泥量基本上全部由骨料带入。通常情况下泥粉裹在骨料表面,阻碍了集料与水泥相互间粘结力,形成比较软弱的界面层,影响混凝土中水泥与骨料的胶结力;有时泥粉会聚集成团,成为混凝土中的薄弱区,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施工性能。
泥的颗粒一般比较细小,通常小于0.05mm,固相成分是矿物质和有机质,占一半体积,剩下的50%体积都是孔隙。这样会增加泥土的比表面积,使得聚羧酸减水剂在粘土矿物质层间形成插层,少量的粘土就可吸附大量的减水剂,表现为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变得很差,有的甚至难以施工。同时,随含泥量的增大,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明显增大,抗碳化能力逐渐变差;混凝土收缩增大,对混凝土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抗泥土吸附的减水剂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氧烷基醚及由该醚制得的减水剂。
一种聚氧烷基醚,具有如下结构:
其中,R1表示H或CH3;R2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亚烷基;M为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聚合制得的聚醚链。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M为(A)x(B)y嵌段聚醚链,A、B独立的表示为聚氧乙烯或聚氧丙烯的重复单元;x、y为0-100的整数,10≤x+y≤15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M为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聚合制得的无规共聚物分子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聚氧烷基醚的重均分子量为500-800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聚氧烷基醚的制备方法,包括不饱和醇起始剂与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生成如式(2)所示的聚醚的步骤;以及所述聚醚与环氧环己烷进行开环反应的步骤;
其中,R1表示H或CH3;R2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亚烷基;M为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聚合制得的聚醚链。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不饱和醇选自1-丁烯醇、丙烯醇、2-甲基烯丙醇或3-甲基-3-丁烯-1-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催化剂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甲醇钠、氢化钠、氢化钾、金属钠、金属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环氧环己烷与所述聚醚的摩尔比为1~1.1: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开环聚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80~200℃,反应压力为0.1~0.8MPa。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开环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140℃,反应压力为0.1~1MPa。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包括由上述聚氧烷基醚和至少一种羧酸类单体聚合制得的共聚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羧酸类单体选自丙烯酸、马来酸、甲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8000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聚氧烷基醚在减水剂制备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修饰对减水剂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的不饱和聚醚大单体制得一种减水剂,本发明提供的聚氧烷基醚不仅具有聚醚大单体的优异性能,还具有抗泥土吸附的作用,该作用是通过聚氧烷基醚末端的大体积高位阻官能团实现的,这种大体积高位阻的官能团使得减水剂聚合物中的聚氧烷基醚结构单元不能插入泥土的孔隙中,从而避免了泥土对减水剂的大量吸附。
本发明的制备聚氧烷基醚的方法步骤简单,且在不破坏原有聚醚双键的情况下,封端率高,后处理简便,环氧环己烷残留少,对产品的后期应用没有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聚氧烷基醚、制备方法及由该醚制得的减水剂做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聚氧烷基醚,具有如下结构:
其中,R1表示H或CH3;R2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亚烷基;M为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聚合制得的聚醚链。
本发明中,聚氧烷基醚的聚醚链M可以为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聚合制得的无规共聚物分子链。
本发明中,聚氧烷基醚也可以具有如下结构,
其中,A、B为聚氧乙烯或聚氧丙烯的重复单元;x、y为0-100的整数,10≤x+y≤150。
本发明的聚氧烷基醚,A、B的结构可以相同,例如同为-CH2CH2O-,或同为-CH2CH(CH3)O-或-CH(CH3)CH2O-;其中,x为5-100的整数,y为5-100的整数。
本发明的聚氧烷基醚,A、B的结构可以不相同,例如,可以是A为-CH2CH2O-,B为-CH2CH(CH3)O-或-CH(CH3)CH2O-;也可以是A为-CH2CH(CH3)O-或-CH(CH3)CH2O-,B为-CH2CH2O-;其中,x为5-100的整数,y为5-100的整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聚氧烷基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高压反应釜中,以下面(1)式所示的不饱和醇为起始剂,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加入一定量的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进行开环聚合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80~200℃,反应压力为0.1~0.8MPa,得到如(2)式所示的聚醚。
b、步骤a结束后,控制反应温度为60~140℃,加入环氧环己烷,反应压力为0.1~1MPa,反应时间为1~3小时。
c、步骤b结束后,向所得产物中加入酸进行中和,得到本发明的聚氧烷基醚。
上述制备方法中b步骤的反应机理如反应式(3)所示:
上式中R-OH即为(2)式所表示的聚醚,cat为催化剂,A为钾或钠金属离子。催化剂为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甲醇钠、氢化钠、氢化钾、金属钠、金属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氢氧化钾、氢化钠。
本发明中,(2)式所表示的聚醚可以为1-丁烯醇聚氧乙烯醚,1-丁烯醇聚氧丙烯醚,1-丁烯醇EP型聚氧烷基嵌段聚醚,1-丁烯醇PE型聚氧烷基嵌段聚醚,1-丁烯醇聚氧烷基混嵌聚醚,丙烯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醇聚氧丙烯醚,丙烯醇EP型聚氧烷基嵌段聚醚,丙烯醇PE型聚氧烷基嵌段聚醚,丙烯醇聚氧烷基混嵌聚醚,2-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2-甲基烯丙醇聚氧丙烯醚,2-甲基烯丙醇EP型聚氧烷基嵌段聚醚,2-甲基烯丙醇PE型聚氧烷基嵌段聚醚,2-甲基烯丙醇聚氧烷基混嵌聚醚,3-甲基-3-丁烯-1-醇聚氧乙烯醚,3-甲基-3-丁烯-1-醇聚氧丙烯醚,3-甲基-3-丁烯-1-醇EP型聚氧烷基嵌段聚醚,3-甲基-3-丁烯-1-醇PE型聚氧烷基嵌段聚醚,3-甲基-3-丁烯-1-醇聚氧烷基混嵌聚醚。
其中,上述“EP型聚氧烷基嵌段聚醚”是指不饱和醇与环氧乙烷进行开环聚合反应生成不饱和聚氧烷基醚后,以环氧环己烷与不饱和聚氧烷基醚末端的羟基反应来封端;“PE型聚氧烷基嵌段聚醚”是指不饱和醇与环氧丙烷进行开环聚合反应生成不饱和聚氧烷基醚后,以环氧环己烷与不饱和聚氧烷基醚末端的羟基反应来封端;“聚氧烷基混嵌聚醚”是指不饱和醇同时与环氧乙烷、环氧丙烷进行开环聚合反应生成不饱和聚氧烷基醚后,以环氧环己烷与不饱和聚氧烷基醚末端的羟基反应来封端。
本发明的聚氧烷基醚的制备方法中,环氧环己烷与不饱和聚氧烷基醚的摩尔比为1~1.1:1。
本发明中,为保证不饱和聚氧烷基醚完全反应,环氧环己烷略微过量,因此,反应结束后减压脱除未反应的环氧环己烷,得到本发明的聚氧烷基醚。
本发明的聚氧烷基醚的制备方法中,起始剂不饱和醇优选为1-丁烯醇、丙烯醇、2-甲基烯丙醇、3-甲基-3-丁烯-1-醇。
本发明中,聚氧烷基醚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8000。若该聚氧烷基醚的分子量低于500,则所制备的聚羧酸减水剂侧链过短,分散性能差,减水率低;若其分子量大于8000,所制备的聚羧酸减水剂侧链过长,导致侧链相互缠绕,分散性能降低,减水率降低。以上两种情况下聚醚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已经失去了作为减水剂的主要功能,从而不作为分子量优选目标。
本发明中,将上述聚醚和至少一种羧酸类单体在引发剂和链转移剂的作用下共聚制得聚羧酸减水剂,其中,羧酸类单体可以为丙烯酸、马来酸、甲基丙烯酸,链转移剂可以为亚硫酸氢钠、巯基丙酸或巯基乙酸;引发剂可以为硫酸铵、过硫酸钾或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所得的聚羧酸减水剂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的30000~80000。
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聚氧烷基醚、其制备方法以及由该醚制得的减水剂做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原料如无特别说明,均可通过市售获得。各步合成操作均在干燥氮气环境下进行,各种反应物经过干燥脱水后用于合成反应。测定使用Wyatt公司生产的DAWN HELEOSⅡ型,使用Shodex公司生产的OHpak SB-802.5HQ型号的凝胶色谱柱,在30℃下测定时。本发明所述的压强的数值均为表压。
实施例1
聚氧烷基醚的制备
向1.5L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73.91g2-甲基烯丙醇和1g氢化钠,搅拌均匀;将反应釜抽空后,用N2置换3次。给反应釜升温,待温度升至80℃,开始连续向反应釜加入859.37g的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20℃,反应压力为0.4MPa,待环氧乙烷完全加入后,反应至反应釜压力不再下降时停止反应,随后向反应釜中加入2.05g环氧环己烷,于120℃、0.2MPa下进行反应,2小时后停止反应,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醋酸中和至其中的混合物呈中性,待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收集产品。
根据GPC分析(30℃,以聚乙二醇为标准品换算分子量),所得的聚烷氧基醚的数均分子量为512,重均分子量为532,其结构如式(4)所示。
实施例2
聚氧烷基醚的制备
向1L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3.60g3-甲基-3-丁烯-1-醇和4.53g氢氧化钾,搅拌均匀;将反应釜抽空后,用N2置换3次。给反应釜升温,待温度升温至90℃,先向反应釜中连续加入146.67g的环氧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30℃,反应压力为0.35MPa,环氧丙烷完全加入后,待反应釜内压力不再下降时,向其中加入639.75g环氧乙烷,环氧乙烷完全加入后,待反应釜内压力不再下降时,停止反应,接着加入16.71g环氧环己烷,反应在130℃,0.2MPa下进行,反应1.5小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85%磷酸至其中的混合物呈中性,待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收集产品。
根据GPC分析,所得的聚烷氧基醚的数均分子量为5160,重均分子量为5172,其结构如式(5)所示。
实施例3
聚氧烷基醚的制备
向0.5L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加入7.56g丙烯醇和0.33g氢氧化钾搅拌均匀,将反应釜抽空后,用N2置换3次。给反应釜升温,待温度升温至85℃时,先向反应釜中连续加入120.39g的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40℃,反应压力为0.45MPa,待反应釜内压力不再下降时,向其中加入272.05g环氧丙烷,环氧丙烷完全加入后,待反应釜内压力不再下降时停止反应,接着加入13.61g环氧环己烷,反应在140℃,0.2MPa下进行,反应2.5小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醋酸中和至其中的混合物呈中性,待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收集产品。
根据GPC分析,所得的聚烷氧基醚的数均分子量为3168,重均分子量为3192,其结构如式(6)所示。
实施例4
聚氧烷基醚的制备
向0.5L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0.89g3-甲基-3-丁烯-1-醇和0.82g氢化钠搅拌均匀,将反应釜抽空后,用N2置换3次。给反应釜升温,待温度升温至95℃时,先向反应釜中连续加入120.39g的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50℃,反应压力为0.55MPa,待反应釜内压力不再下降时,向其中加入389.11g环氧丙烷,环氧丙烷完全加入后,待反应釜内压力不再下降时停止反应,接着加入13.24g环氧环己烷,调节反应温度至140℃,压力为0.2MPa,反应3小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醋酸中和至其中的混合物呈中性,待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收集产品。
根据GPC分析,所得的聚烷氧基醚的数均分子量为3258,重均分子量为3302,其结构如式(7)所示。
实施例5
聚氧烷基醚的制备
向0.5L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3.46g2-甲基烯丙醇和0.44g氢氧化钾搅拌均匀,将反应釜抽空后,用N2置换3次。给反应釜升温,待温度升温至85℃时,先向反应釜中连续加入148.04g的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45℃,反应压力为0.6MPa,待反应釜的压力不再下降时,向其中加入238.50g环氧丙烷,环氧丙烷完全加入后,待反应釜内压力不再下降时停止反应,接着加入20.15g环氧环己烷,调节反应温度至140℃,压力为0.2MPa,反应2小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乳酸中和至其中的混合物呈中性,待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收集产品。
根据GPC分析,所得的聚烷氧基醚的数均分子量为2238,重均分子量为2439,其结构如式(8)所示。
实施例6
聚氧烷基醚的制备
向0.5L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2.80g3-甲基-3-丁烯-1-醇和1.05g氢氧化钾搅拌均匀,将反应釜抽空后,用N2置换3次。给反应釜升温,待温度升温至80℃时,开始连续向反应釜中加入85.12g的环氧乙烷(EO)和302.08g环氧丙烷(PO)的混合物,控制反应温度为135℃,反应压力为0.5Mpa,待EO和PO的混合烷烃完全加入后,反应至反应釜内压力不再下降时停止反应,接着加入15.48g环氧环己烷,在温度为135℃、压力为0.2MPa,反应2.5小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乳酸中和至其中的混合物呈中性,待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收集产品。
根据GPC分析,所得的聚烷氧基醚的数均分子量为2786,重均分子量为2798。
实施例7
聚氧烷基醚的制备
向1L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4.38g3-甲基-3-丁烯-1-醇和0.65g氢化钠搅拌均匀,将反应釜抽空后,用N2置换3次。给反应釜升温,待温度升温至90℃时,开始连续向反应釜中加入485.62g的环氧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25℃,反应压力为0.45MPa,环氧乙烷完全加入后,反应至反应釜内压力不再下降时停止反应,接着加入17.45g环氧环己烷,在温度为125℃、压力为0.2MPa,反应3小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醋酸中和至其中的混合物呈中性,待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收集产品。
根据GPC分析,所得的聚烷氧基醚的数均分子量为3088,重均分子量为3125,其结构如式(9)所示。
实施例8
聚氧烷基醚的制备
向1L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加入8.70g2-甲基烯丙醇和0.82g氢氧化钠搅拌均匀,将反应釜抽空后,用N2置换3次。给反应釜升温,待温度升温至80℃时,先向反应釜中连续加入336.23g的环氧丙烷,控制反应温度为125℃,反应压力为0.45MPa,待反应釜的压力不再下降时,向其中加入255.07g的环氧乙烷,环氧乙烷完全加入后,待反应釜内压力不再下降时停止反应,接着加入12.77g环氧环己烷,在温度为125℃、压力为0.2MPa,反应1.5小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醋酸中和至其中的混合物呈中性,待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收集产品。
根据GPC分析,所得的聚烷氧基醚的数均分子量为5066,重均分子量为5172,其结构如式(10)所示。
实施例9
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
在带有搅拌和加热的500ml的圆底烧瓶内加入210g去离子水和80g实施例1中制得的聚烷氧基醚,将混合物加热到60℃,然后滴加由42g丙烯酸、1.9g巯基丙酸和50g去离子水组成的1#溶液,滴加时间为2小时;与此同时,滴加由2.5g过硫酸铵和30g去离子水组成的2#溶液,2#溶液滴加时间为2.5小时,待2#溶液滴加结束后,将反应液于60℃继续保持1小时以利于聚合的完成。保温结束后降温至50℃以下,用54g质量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为6.0~7.0,得到固含量为30%的具有抗粘泥作用的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其重均分子量为48750。
在室温为23℃条件下,使用千山水泥P.O.42.5进行混凝土试验。称取本实施例合成的减水剂19克(掺量为0.2%),水泥、砂、石子、水和粉煤灰按照配合比为1:2.02:2.95:0.4:0.21的比例进行称量。按JG/T223-2007《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检测,测得减水率在27%以上。混凝土坍落度按照GB/T50080测定,测量结果见表一。
实施例10
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
在带有搅拌和加热的1000ml的圆底烧瓶内加入275.3g去离子水和332.8g实施例5中制得的聚烷氧基醚,将混合物加热到60℃,然后滴加由42g丙烯酸、1.9g巯基丙酸和50g去离子水组成的1#溶液,滴加时间为2小时;与此同时,滴加由2.5g过硫酸铵和30g去离子水组成的2#溶液,2#溶液滴加时间为2.5小时,待2#溶液滴加结束后,将反应液于60℃继续保持1小时以利于聚合的完成。保温结束后,向混合物中加入200g自来水,然后用54g质量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为6.0~7.0,得到固含量为40%的具有抗粘泥作用的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其重均分子量为51273。
在室温为23℃条件下,使用千山水泥P.O.42.5进行混凝土试验。称取本实例合成的减水剂19克(掺量为0.2%),水泥、砂、石子、水和粉煤灰按照配合比为1:2.02:2.95:0.4:0.21的比例进行称量。按JG/T223-2007《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检测,测得减水率在29%以上。混凝土坍落度按照GB/T50080测定,测量结果见表一。
对比例
以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制备聚羧酸减水剂,并考虑其应用性能,该醚的重均分子量为2400,分子结构如式(11)所示。
具体步骤如下:
在带有搅拌和加热的1000ml的圆底烧瓶内加入275.3g去离子水和332.8g大单体,将混合物加热到60℃,然后滴加由42g丙烯酸、1.9g巯基丙酸和50g去离子水组成的1#溶液,滴加时间为2小时;与此同时,滴加由2.5g过硫酸铵和30g去离子水组成的2#溶液,2#溶液滴加时间为2.5小时,待2#溶液滴加结束后,将反应液于60℃继续保持1小时以利于聚合的完成。保温结束后,向混合物中加入200g自来水,然后用54g质量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为6.0~7.0,得到固含量为40%的具有抗粘泥作用的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在室温为23℃条件下,使用千山水泥P.O.42.5进行混凝土试验。称取本实例合成的减水剂19克(掺量为0.2%),水泥、砂、石子、水和粉煤灰按照配合比为1:2.02:2.95:0.4:0.21的比例进行称量。按JG/T223-2007《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检测,测得减水率在29%以上。混凝土坍落度按照GB/T50080测定,测量结果见表一。
表1高含泥混凝土用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评价数据
从表1高含泥混凝土用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评价数据可知,用本发明提供的环氧环己烷封端的聚醚合成的减水剂,和普通减水剂相比,对高含泥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和保持性,解决了高含泥混凝土所带来的施工困难的问题,提高了聚羧酸减水剂对混凝土的适应性。
除非特别限定,本发明所用术语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出于示例性目的,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其他替换、改变和改进,因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4)

1.一种聚氧烷基醚,具有如下结构:
其中,R1表示H或CH3;R2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亚烷基;M为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聚合制得的聚醚链。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氧烷基醚,其中,所述M为(A)x(B)y嵌段聚醚链,A、B独立的表示为聚氧乙烯或聚氧丙烯的重复单元;x、y为0-100的整数,10≤x+y≤150。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氧烷基醚,其中,所述M为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聚合制得的无规共聚物分子链。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的聚氧烷基醚,其中,所述聚氧烷基醚的重均分子量为500-8000。
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的聚氧烷基醚的制备方法,包括不饱和醇起始剂与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生成如式(2)所示的聚醚的步骤;以及所述聚醚与环氧环己烷进行开环反应的步骤;
其中,R1表示H或CH3;R2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亚烷基;M为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聚合制得的聚醚链。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不饱和醇选自1-丁烯醇、丙烯醇、2-甲基烯丙醇或3-甲基-3-丁烯-1-醇。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甲醇钠、氢化钠、氢化钾、金属钠、金属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环氧环己烷与所述聚醚的摩尔比为1~1.1:1。
9.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开环聚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80~200℃,反应压力为0.1~0.8MPa。
10.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开环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140℃,反应压力为0.1~1MPa。
11.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包括由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的聚氧烷基醚和至少一种羧酸类单体聚合制得的共聚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减水剂,其中,所述羧酸类单体选自丙烯酸、马来酸、甲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减水剂,其中,所述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80000。
14.一种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的聚氧烷基醚在减水剂制备中的应用。
CN201310737311.1A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聚氧烷基醚、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由该醚制得的聚羧酸减水剂 Pending CN1047446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7311.1A CN104744682A (zh)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聚氧烷基醚、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由该醚制得的聚羧酸减水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37311.1A CN104744682A (zh)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聚氧烷基醚、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由该醚制得的聚羧酸减水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4682A true CN104744682A (zh) 2015-07-01

Family

ID=53584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37311.1A Pending CN104744682A (zh) 2013-12-27 2013-12-27 一种聚氧烷基醚、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由该醚制得的聚羧酸减水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4468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7644A (zh) * 2018-12-31 2020-07-07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磷酸基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38160A (zh) * 2020-11-25 2021-03-23 联泓(江苏)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聚醚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38143A (zh) * 2020-11-25 2021-03-23 江苏超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18079A2 (en) * 1985-08-30 1987-04-15 The B.F. GOODRICH Company Allyl terminated macromolecular monomers of polyethers
CN1757661A (zh) * 2005-07-11 2006-04-12 湖南大学 含环己烷的新型端羟基聚醚及其合成工艺
CN102503221A (zh) * 2011-08-12 2012-06-20 周绍春 环己醇接枝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18079A2 (en) * 1985-08-30 1987-04-15 The B.F. GOODRICH Company Allyl terminated macromolecular monomers of polyethers
CN1757661A (zh) * 2005-07-11 2006-04-12 湖南大学 含环己烷的新型端羟基聚醚及其合成工艺
CN102503221A (zh) * 2011-08-12 2012-06-20 周绍春 环己醇接枝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7644A (zh) * 2018-12-31 2020-07-07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磷酸基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77644B (zh) * 2018-12-31 2022-03-18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磷酸基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38160A (zh) * 2020-11-25 2021-03-23 联泓(江苏)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聚醚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38143A (zh) * 2020-11-25 2021-03-23 江苏超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1839B (zh) 含磷酸类基团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WO2017113990A1 (zh) 具有亚磷酸基团的混凝土超塑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18857B (zh) 含磷酸酯基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337766B (zh) 一种高适应性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JP4442913B1 (ja) 高強度ソイルセメントスラリー調製用の流動化剤及び高強度ソイルセメントスラリーの調製方法
CN102245652B (zh) 包含酸结构单元和多种类型的聚醚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CA2715095C (en) Continuously operate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opolymers
KR20010082560A (ko) 시멘트 혼화제용 공중합체, 그 제조방법 및 용도
CN107652405B (zh) 一种酰胺/酰亚胺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05087685A1 (en) Drying shrinkage-reducing agent
CN105330830B (zh) 一种端烯基不饱和聚醚及其用途
CN108264619A (zh) 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2964533B (zh) 一种超支化聚羧酸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SG177829A1 (en) Nano-hybrid concrete chemical admixture for chloride invasion resistance consisting of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polyurethane copolymer
CN102421722B (zh) 水泥分散剂用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60465B (zh) 一种聚羧酸聚合物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52332A (zh) 包含具有聚醚侧链的共聚物的水溶液
CN104744682A (zh) 一种聚氧烷基醚、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及由该醚制得的聚羧酸减水剂
JP5453321B2 (ja) ポリエーテル側鎖およびヒドロキシアルキル構造単位および酸構造単位を有するコポリマー
CA2718409A1 (en) Semi continuous operational method for producing copolymers
CN102245702B (zh) 含共聚物混合物的分散剂
CN109320714A (zh) 一种中低坍落度混凝土专用小分子超塑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39215A (zh) 含共聚物混合物的分散剂
CN107337788A (zh) 中低坍落度混凝土专用多元磷酸基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6656A (zh) 一种两性聚羧酸超塑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