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0875A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0875A
CN104730875A CN201410812173.3A CN201410812173A CN104730875A CN 104730875 A CN104730875 A CN 104730875A CN 201410812173 A CN201410812173 A CN 201410812173A CN 104730875 A CN104730875 A CN 104730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beams
metal
side frame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121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0875B (zh
Inventor
宗田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730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0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0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0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19Fram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52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形成单元、树脂制成的第一框架、第一梁和第二梁。第一框架形成为板状。第一梁形成为伸长形状。第一梁沿着第一框架的平坦面布置并且被固定到该平坦面。第二梁形成为伸长形状并且沿着第一框架的平坦面布置从而当沿着感光鼓的轴线方向看时与第一梁相交。第一梁和第二梁都布置在越过第一梁相对于图像形成单元的相反侧。第一梁和第二梁在相互交叉部彼此固定,在相互交叉部,当沿着轴线方向看时,第一梁和第二梁彼此重叠。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树脂框架的图像形成设备,该树脂框架被构造成支撑具有感光鼓的图像形成单元。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临时专利公报No.2010-44363公开了一种具有侧框架的图像形成设备,该侧框架由具有刚度的金属制成以横向地支撑图像形成单元。在该图像形成设备中,当布置在图像形成的横向上的侧框架由金属制成时,树脂框架可以被联接到该金属框架的下端。
发明内容
在上述具有金属制侧框架的框架结构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图像形成设备的重量可能增加。出于这样的考虑,为了减轻重量,树脂制侧框架可以用来代替金属制侧框架。然而,由树脂制成的侧框架与金属框架相比,刚度较小。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在该图像形成设备中,布置在图像形成单元的一侧的框架的刚度增加,而防止图像形成设备的重量增加。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形成单元,该图像形成单元具有感光鼓和显影装置,感光鼓被构造成能够绕着旋转轴线旋转,显影装置被构造成将显影剂供应到感光鼓;第一框架,该第一框架由树脂制成,并且形成为板状,第一框架布置在图像形成单元的沿着感光鼓的旋转轴线的轴线方向的一端上;第一梁,该第一梁形成为伸长形状,第一梁沿着第一框架的平坦面布置并且被固定到平坦面;和第二梁,该第二梁形成为伸长形状,第二梁沿着第一框架的平坦面布置并且被固定到平坦面,从而当沿着轴线方向看时与第一梁相交。第一梁和第二梁都布置在越过第一梁相对于图像形成单元的相反侧,第一梁和第二梁在相互交叉部彼此固定;在相互交叉部,当沿着轴线方向看时,第一梁和第二梁彼此重叠。
可选择地,第一梁和第二梁的相互交叉部可以被固定到第一框架。
可选择地,第一梁和第二梁的相互交叉部可以布置成以第一距离与第一框架的平坦面分离。
可选择地,第一框架可以包括一对突起。该一对突起可以从平坦面朝向内侧梁突出,内侧梁是第一梁和第二梁中更靠近第一框架的一个。一对突起可以布置成越过第二距离沿着轴线方向面对内侧梁,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该一对突起可以布置在相对于内侧梁的纵向方向使得相互交叉部位于一对突起之间的位置。
可选择地,第一梁可以布置成当沿着轴线方向投影时,在第一梁的纵向中心部与图像形成单元重叠,并且第一梁的两个纵向端可以布置在图像形成单元的外侧。
可选择地,图像形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框架,第二框架布置成越过图像形成单元面对第一框架;和连接框架,连接框架被构造成连接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梁的两个纵向端中的一个可以布置成当沿着轴线方向投影时与连接框架重叠。
可选择地,第一梁的两个纵向端中的另一个与第一框架接合。第二梁可以布置在第一梁和第一框架之间的位置。
可选择地,向图像形成单元供电的弹簧电极可以布置在第一框架上。弹簧电极可以以压缩的状态布置在第一框架和图像形成单元之间的位置。
可选择地,第一框架可以包括多个基板支架,多个基板支架被构造成支撑基板。基板可以被构造成经由弹簧电极向图像形成单元供电。弹簧电极可以以压缩的状态布置在基板和图像形成单元之间的位置。
可选择地,多个基板支架可以布置在越过第一框架相对于图像形成单元的相反侧。第一框架可以包括通孔,弹簧电极布置成贯穿通孔。
可选择地,图像形成单元可以包括多个图像形成单元。多个图像形成单元可以布置成沿着正交于轴线方向的对齐方向对齐。第一梁可以布置成与对齐方向和轴线方向正交地纵向地延伸。第二梁可以布置成沿着对齐方向纵向地延伸。
可选择地,图像形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抽屉,抽屉被构造成支撑多个图像形成单元。抽屉可以被第一框架可移动地支撑,以沿着对齐方向移动。第二梁可以布置成当沿着轴线方向投影时与抽屉重叠。
可选择地,第一梁和第二梁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由金属制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的截面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的截面侧视图,其中抽屉被从彩色打印机主体拉出。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框架的彩色打印机主体的立体图。
图4是从前上方看的,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第一连接框架和L形金属片的部件分解图。
图5是从沿着宽度方向的外侧看的,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右侧框架的侧视图。
图6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右侧框架、副框架、第一和第二金属梁的分解立体图。
图7A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L形金属片和第一金属梁的立体图。图7B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第一金属梁和第二金属梁的交叉部的分解图。
图8A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第一金属梁的下部和第一可接合部的放大图。图8B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沿图8A所示的线I-I的第一金属梁的下部和第一可接合部的截面图。
图9A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第二金属梁的后部和第二可接合部的放大图。图9B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沿图9A所示的线II-II的第二金属梁的后部和第二可接合部的截面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第一和第二金属梁和处理单元的彩色打印机的截面侧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弹簧电极和基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具有弹簧电极和基板的右侧框架的截面图。
图13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被固定到右侧框架的第一和第二金属梁的截面图。
图14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第一和第二金属梁和右侧框架的固定结构的修改例。
图15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第一和第二金属梁和右侧框架的固定结构的另一个修改例。
图16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第一和第二金属梁的布置的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1的构造。首先,将描述彩色打印机1的整体构造,然后,将详细描述彩色打印机1中的具体组件。
在以下描述中,关于彩色打印机1的方向将参照在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方向。所以,例如,图1中显示的观察者的左手侧被称为彩色打印机1的前侧,而图1中与前侧相反的右手侧被称为后侧。与观察者的较近侧对应的一侧被称为使用者的右手侧,并且与观察者的较远侧对应的与右相反的一侧被称为使用者的左手侧。在图1中的上下方向与彩色打印机1的竖直方向对应。进一步,彩色打印机1的右左或左右方向可以被称为宽度方向,并且前后或后前方向可以被称为深度方向。宽度方向和深度方向彼此垂直。更进一步,在图2-16中附图的方向同样基于以上定义的彩色打印机1的方向,并且即使从不同角度看附图,这些方向也对应于图1所示的彩色打印机1的方向。
彩色打印机的整体构造
彩色打印机1包括:馈送单元20、图像形成单元30和排出单元90,该排出单元90布置在本体10内侧。馈送单元20被构造成馈送本体10内的片状物P,图像形成单元30被构造成在馈送的片状物P上形成图像,而排出单元90被构造成将在其上形成图像的片状物P排出到外侧。
馈送单元20包括馈送盘21和片状物传送器22,该馈送盘21在其中存储片状物P,该片状物传送器22将片状物P从馈送盘21传送到图像形成单元30。
图像形成单元30包括:光学扫描器40、多个(例如四个)处理单元50、抽屉60、转印单元70和定影单元80。
光学扫描器40被布置成沿着垂直于感光鼓51的轴线方向和对齐方向的方向在多个处理单元50的一侧。换句话说,光学扫描器40被布置在本体10内相对于多个处理单元50的较上位置。光学扫描器40包括:激光束发射器(未显示)、多个棱镜(无符号)、透镜(无符号)和多个反射镜(无符号)。从激光束发射器发射的用于多个(例如四个)颜色的激光束被反射在棱镜和反射镜上,并且通过被投射的透镜传送以扫描处理单元50中的感光鼓51的表面。
处理单元50垂直于感光鼓51的旋转轴线的轴线方向,沿着彩色打印机1的深度方向(即前后方向)排成一列。每一个处理单元50都包括:感光鼓51,该感光鼓51能够绕着其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51A旋转;充电器52,该充电器52给感光鼓51充电;和显影盒53。各个显影盒53包括显影辊54和调色剂容器56,该显影辊将显影剂(例如,调色剂)供应到感光鼓51,该调色剂容器56在其中存储调色剂。全部处理单元50被同样地构造,但是容纳在调色剂容器56中的调色剂的颜色彼此不同。
各个充电器52包括充电线52A和栅电极52B。栅电极52B被布置在充电线52A和感光鼓51之间的位置。
抽屉60支撑多个处理单元50,并且相对于一对侧框架12、13能够沿着前后方向移动,该对侧框架12、13形成彩色打印机1的本体10的侧壁。各个侧框架12、13设置有轨道RA,从而抽屉60由轨道RA引导以沿着前后方向向前或向后移动,图2和3仅仅显示了在左边的一个轨道。如图2所示,抽屉60能够经由开口10A从彩色打印机1的本体10拉出,当布置在本体10的前侧的前盖11被打开时该开口露出。因此,处理单元50被露出在外部大气中。
回头参考图1,转印单元70布置在馈送单元20和抽屉60之间的位置。转印单元70包括驱动辊71、从动辊72、传送带73和转印辊74。
驱动辊71和从动辊72被布置成沿着前后方向在与彼此分离的位置上轴向地相互平行地延伸,从而作为环形带的传送带73被拉紧以绕着驱动辊71和从动辊72滚动。传送带73被布置成使其上外表面与感光鼓51接触。多个(例如四个)转印辊74被布置在越过传送带73与感光鼓51相对的位置上,并且传送带73的内上表面与转印辊74接触。在恒定电流控制下的转印偏压被施加于转印辊74,以将图像从感光鼓51转印到片状物P。
定影单元80被布置在处理单元50的后方位置,并且包括加热辊81和加压辊82。加压辊82被布置在面对加热辊81的位置,并且被推动抵靠加热辊81。
在如上构造的图像形成单元30中的每个处理单元50中,充电器52给感光鼓51的表面均匀地充电,并且感光鼓51的表面被暴露在基于来自光学扫描器40的图像数据选择性地发射的激光束下,以便在其上形成表示要形成在片状物P上的图像的低电势区域,即静电潜像。其后,调色剂从显影盒53经由显影辊54被供应到在感光鼓51的潜像上。因此,潜像被显影成调色剂图像并且被承载在感光鼓51的表面上。
当从馈送单元20供应的片状物P在传送带73上被运送到在感光鼓51和转印辊74之间的位置时,形成在感光鼓5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片状物P上。因此,四个彩色图像相继地叠加在片状物P的表面上以形成彩色图像。具有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的片状物P被运送到在定影单元80中的加热辊81和加压辊82之间的夹紧位置,以使调色剂图像在其上热定影。
排出单元90包括多个传送辊91,以传送片状物P。具有定影图像的片状物P经由传送辊91排出在彩色打印机1的本体10外。
彩色打印机1的本体10的构造
如图3所示,彩色打印机1的本体10包括:一对侧框架12、13;第一连接框架100,该第一连接框架100连接侧框架12、13的上部分;第二连接框架200,该连接框架200连接侧框架12、13的下后部分;和下梁14,该下梁14连接侧框架12、13的下端。下梁14是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伸长的金属杆。下梁14中的一个被布置在侧框架12、13的前侧,而下梁14中的另一个被布置在侧框架12、13的后侧。
侧框架12、13是树脂板,每个侧框架形成为具有近似矩形的形状,并且被布置在彩色打印机1中的左侧和右侧,以在其间具有预定的间隔以在其中容纳处理单元50。配置在间隔内的处理单元50经由抽屉60被侧框架12、13支撑。在以下描述中,侧框架12、13中被布置在右手侧的一个可以被称为右侧框架12,而侧框架12、13中被布置在左手侧的另一个可以被称为左侧框架13。
右侧框架12由树脂,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制成。右侧框架12形成为近似矩形板的形状,当沿着宽度方向横向地看时,其长边沿着前后方向排列,并且右侧框架12经由抽屉60支撑处理单元50的右侧端。如图3所示,右侧框架12包括平面部121和加强肋122,该平面部121具有与宽度方向垂直地伸展的平整表面121A,该加强肋从平面部121沿着宽度方向向内或向外突出。右侧框架12通过第一金属梁510和第二金属梁520(见图5)加强。
左侧框架13由树脂,比如ABS制成。左侧框架13被布置成越过处理单元50面对右侧框架12,并且经由该抽屉60支撑处理单元50的左侧端。左侧框架13包括平面部(无符号)和加强肋(无符号),该平面部和加强肋形成为类似在右侧框架12中的平面部121和加强肋122的形状。在左侧框架13沿着宽度方向的外侧,配置驱动机构(未显示),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感光鼓51的多个齿轮。因此,配置在左侧框架13上的驱动机构能够加强左侧框架13的刚度。
第一连接框架100是形成为筒形的金属框架,该金属框架是空心的并且在内侧设置有空间,第一连接框架100沿着正交于宽度方向的平面的横截面是封闭的(见图1和3)。第一连接框架100的宽度端与侧框架12、13连接。第一连接框架100被布置在处理单元50的上方位置,并且在中空空间内容纳光学扫描器40。
利用筒形的第一连接框架100的宽度端连接到侧框架12、13,第一连接框架100能够加强侧框架12、13的刚度。在这方面,当光学扫描器40被容纳在第一连接框架100内时,第一连接框架100可以不仅提高彩色打印机1的刚度,而且可靠地保护光学扫描器40。
第一连接框架100形成为其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致等于抽屉60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并且被布置成在沿着竖直方向投影的立体图中与处理单元50重叠。因此,由于布置在处理单元50上方的第一连接框架100,侧框架12、13的刚度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框架100有效地加强。
同时,第一连接框架100被布置在将其沿着前后方向的中心C1设置在与侧框架12、13沿着前后方向的中心C偏离的朝前位置。换句话说,第一连接框架100被布置在朝前偏离中心的位置,更靠近侧框架12、13的前端而不是后端的位置。
更具体地,如图3和4所示,第一连接框架100在其顶壁101的宽度端通过螺钉S4固定到侧框架12、13的上边缘,并且在其下壁102的宽度端固定到L形金属片300,L形金属片300固定到侧框架12、13。
每个L形金属片300是一片金属,包括主要部300A和延伸部300B,该主要部沿着前后方向伸长,该延伸部从主要部300A朝向配置感光鼓51的一侧向下延伸。主要部300A被布置成在沿着宽度方向投影的立体图中与第一连接框架100重叠。延伸部300B支撑定位轴310(参见图1),该定位轴能够与抽屉60的后部接合以将抽屉60放置在彩色打印机1的本体10内的正确位置。L形金属片300被布置成沿着侧框架12、13的平坦侧,例如沿着右侧框架12的平整表面121A,并且在侧框架12、13沿着宽度方向的内部位置被固定到侧框架12、13的上方区域(见图3和5)。因此,L形金属片300在上方区域加强侧框架12、13。
同时,L形金属片300经由第一连接框架100支撑光学扫描器40。从而,L形金属片300能够用来加强侧框架12、13并且支撑光学扫描器40。因此,与分别制备加强件和支承件的构造相比,彩色打印机1的生产成本可以有效地降低。
如图1和3所示,第二连接框架200是形成为筒形的金属框架,该金属框架是空心的并且在内侧设置空间。当沿正交于宽度方向的平面时,第二连接框架200的横截面是封闭的。第二连接框架200在其宽度端被联接到侧框架12、13。第二连接框架200被布置在处理单元50的下方位置。
因此,第一连接框架100和第二连接框架200被布置成沿着竖直方向排列以将处理单元50设置成插入其间。所以,侧框架12、13的中心区域,即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与处理单元50重合的区域,能够被有效地加强。
根据上述构造,第二连接框架200沿着前后方向的中心区域C2被布置在与侧框架12、13沿着前后方向的中心C偏离的后方位置。换句话说,第二连接框架200被布置在向后方偏离中心的位置,更靠近侧框架12、13的后端而不是前端。所以,关于在第二连接框架200、侧框架12、13和第一连接框架100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一连接框架100被配置在更靠近侧框架12、13的前端的前方位置,而第二连接框架200被配置在更靠近侧框架12、13的后端的后方位置。因此,第一连接框架100和第二连接框架200被配置在侧框架12、13内彼此对角的位置上。因此,彩色打印机1的本体10的刚度可以被有效地增强。
根据上述构造,第二连接框架200形成在沿着前后方向从接近第一连接框架100的后端的位置到接近侧框架12、13的后端的位置的范围内。进一步,第二连接框架200被布置成在沿着竖直方向投影的立体图中与第一连接框架100至少部分地重叠。所以,侧框架12、13沿着前后方向的全部范围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框架100、200加强,并且第一和第二连接框架100、200的刚度可以被有效地提高。
同时,在第二连接框架200内侧,配置电源板400,该电源板向电动的组件,例如处理单元50供电。在电源板400上,安装作为组成电源电路的元件之一的变压器401(见图1、2和7)。当电源板400被容纳在金属制的第二连接框架200内时,可以防止电源板400产生的噪音传出来。
如图5和6所示,第一金属梁510形成为沿着竖直方向纵向地布置的伸长杆的形状。第一金属梁510由不同于右侧框架12的材料制成,该材料是例如具有与右侧框架12的树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例如铁。第一金属梁510沿着面对右侧框架12的平坦面布置,该平坦面包括平面部121的平整表面121A,并且第一金属梁510被固定到右侧框架12沿着宽度方向的外侧。对于第一金属梁510,树脂制右侧框架12的侧边被加强;所以,例如,与没有加强梁的树脂制右侧框架相比,可以提供刚度提高的右侧框架12。
第一金属梁510形成为在沿着宽度方向的侧视图中具有短边和长边的杆的形状。在这方面,短边与右侧框架12的前后方向对齐,并且短边的尺寸基本上小于右侧框架12沿着前后方向的尺寸。特别地,第一金属梁510沿着前后方向的短边的尺寸近似为右侧框架12沿着前后方向的尺寸的至多1/47。利用相对于树脂制右侧框架12沿着前后方向的尺寸实质上较小的尺寸,与例如传统的具有包括大的二维金属板的侧框架的打印机相比,彩色打印机1的重量能够被减得更小。第一金属梁510沿着前后方向的尺寸最大可以在相对于右侧框架12沿着前后方向的尺寸的1/10和1/100之间,甚至优选为将该比例设置在1/40和1/50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金属梁520的短边的尺寸至多相对于右侧框架12沿着竖直方向的尺寸的比例应该类似于上述第一金属梁510的尺寸比例。同时,第一金属梁510和第二金属梁520的长边的尺寸可以优选为分别是第一金属梁510和第二金属梁520的短边的尺寸的至少两倍和最多100倍,优选地在10倍和80倍之间。
第一金属梁510被布置成竖直地穿透导管600,该导管600被布置在右侧框架12上。第一金属梁510的上端部分510A被固定到右侧框架12的上部和L形金属片300,而第一金属梁510的下端部分510B与右侧框架12的下部接合。导管600设置通风道,该通风道用于通过风扇601导入空气并且将空气传送到处理单元50。
如图7A所示,第一金属梁510由伸长的薄金属杆形成,该金属杆沿着纵向方向弯曲以形成L的截面形状。第一金属梁510包括第一部分511和第二部分512,该第一部分511垂直于宽度方向伸展,该第二部分512沿着宽度方向从第一部分511的前端向外伸展。第一部分511形成为在第一部分511的上端部分511A中具有两个开口511B,该开口沿着竖直方向排列。在开口511B中的较上的一个内,插入螺钉S1,该螺钉S1将第一金属梁510固定到L形金属片300中的右边的一个。
更具体地,在L形金属片300的主要部300A内沿着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心区域中,形成凸出部301,该凸出部301沿着宽度方向向外突出。如图5和7A所示,凸出部301被布置成通过形成在右侧框架12的平面部121的开口(无符号)相对于平面部121沿着宽度方向向外突出。当第一金属梁510的第一部分511的上端部分511A被放置在凸出部301上时,螺钉S1被插入在上端部分511A中的上方开口511B并且被拧紧到L形金属片300。从而,第一金属梁510在第一部分511的上端部分511A被固定到L形金属片300。在这方面,第一金属梁510被布置为当第一金属梁510的上端部分510A被固定到在主要部300A沿着前后方向的纵向端之间的位置上时,与L形金属片300的主要部300A相交。因此,利用第一金属梁510和L形金属片300形成为“T”形,右侧框架12能够被有效地加强。
因此,第一金属梁510的上端部分510A被固定到L形金属片300,该L形金属片300被固定到右侧框架12。换句话说,第一金属梁510通过被固定到L形金属片300而被固定到右侧框架12。更具体地,通过螺钉S1固定到L形金属片300的第一部分511的上端部分511A,即第一金属梁510的上端部分510A,沿竖直、宽度和前后方向被固定不动地固定到右侧框架12。在这方面,L形金属片300和第一金属梁510沿着宽度方向被布置在越过右侧框架12彼此相反侧。换句话说,右侧框架12介于L形金属片300和第一金属梁510之间,该L形金属片被布置在右侧框架12的内侧,该第一金属梁被布置在右侧框架12的外侧。
同时,在形成在第一部分511的上端部分511A中的开口511B的较下的一个上,形成在右侧框架12中的凸起127被插入以将第一金属梁510放置在相对于右侧框架12的正确位置。换句话说,通过将右侧框架12的凸起127插入上端部分511A中的开口511B的较下的一个中,第一部分511的上端部分511A被放置在相对于右侧框架12的正确位置。
如图7B所示,第一金属梁510和第二金属梁520彼此相交。更具体地,当沿着宽度方向横向看时,第一部分511的中心部510D与第二金属梁520的中心部520D相交。第一金属梁510的中心部510D和第二金属梁520的中心部520D的相互交叉通过螺钉S2被固定从而被相互固定的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应该有效地增强右侧框架12。
特别地,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形成为具有通孔511D、521D,螺钉S2在中心部510D、520D分别插入到通孔511D、521D中。如图13所示,插入到通孔511D、521D的螺钉S2紧固到右侧框架12。因此,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在相互交叉部被固定到右侧框架12。
在这方面,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的相互交叉部被螺拧到支撑凸起12B,支撑凸起12B沿着宽度方向从右侧框架12的平坦表面121A向外突出。因此可以有效地通过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的相互交叉部限制右侧框架12沿着宽度方向的向外变形。
如图5所示,第一金属梁510的下端部分510B与形成在右侧框架12中的第一可接合部123接合。如图8A和8B所示,第一可接合部123包括第一可接合块123A、第二可接合块123B和一对连接块123C。第一可接合块123A被布置成沿着宽度方向在第一金属梁510的第二部分512的右手侧即外侧,并且能够与第二部分512的边缘接合。第二可接合块123B被布置成,从第一可接合块123A沿着前后方向的中心,向左即沿着宽度方向向内延伸,以能够与第一金属梁510的第一部分511接合。一对连接块123C被布置成从第一可接合块123A的前后端向左延伸,从而与右侧框架12的平面部121连接。
第一金属梁510的下端部分510B被放置在沿着宽度方向第一和第二可接合块123A、123B与平面部121之间的位置。因此,第一金属梁510的下端部分510B被限制沿宽度方向移动。在这方面,第一金属梁510的下端部分510B被布置成贯穿由第一可接合块123A、第二可接合块123B、一对连接块123C和平面部121围绕的区域,以从第一可接合部123向下突出,从而允许第一金属梁510的下端部分510B相对于右侧框架12竖直地移动。
因此,第一金属梁510的下端部分510B被附接到右侧框架12以不能够沿宽度方向移动,但是能够相对于右侧框架12沿纵向方向(即竖直地)移动。第一金属梁510的一个方向可移动和另一方向不可移动的部分固定的构造对于彩色打印机1的本体10应付彩色打印机1周围的环境变化或由落下引起的撞击是有效的。即,例如,由于第一金属梁510和右侧框架12之间的热膨胀率不同,或者由于彩色打印机1落下引起的撞击,即使右侧框架12沿着第一金属梁510的纵向方向相对于第一金属梁510很大程度上变形,也可以允许右侧框架12的变形与第一金属梁510无关,并且右侧框架12的变形不会被第一金属梁510限制。所以,防止第一金属梁510和右侧框架12相对于彼此歪曲。
在这方面,树脂制右侧框架12的热膨胀率通常大于金属制第一金属梁510的热膨胀率。然而,当第一金属梁510的下端部分510B从第一可接合部123向下突出时,第一金属梁510的下端部分510B被防止与第一可接合部123脱离接合。
当第一金属梁510的下端部分510B在相对于第一金属梁510的下端部分510B的下方区域与第一可接合部123接合时,保留间隙以吸收热膨胀率的差。从而,即使右侧框架12用热学地收缩,也防止下端部分510B与本体10的另一个部分或者彩色打印机1中的其它部件冲突。
如图5和6所示,第二金属梁520的结构类似于第一金属梁510。因此,第二金属梁520包括第一部分521和第二部分522,第一部分521和第二部分522类似于第一金属梁510的第一部分511和第二部分512,并且由与第一金属梁510相同的材料制成。因此,第一金属梁510和第二金属梁520提供相等的刚度。第二金属梁520被布置在第一金属梁510沿着宽度方向的内侧。第二金属梁520正交于第一金属梁510被固定到右侧框架12,并且被布置成沿着前后方向纵向地延伸。更具体地,第二金属梁520和第一金属梁510被布置成,当沿着宽度方向横向地看时,在其纵向的中心部分彼此重叠以互相交叉。由于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相交,右侧框架12的刚度能够进一步被提高。
第二金属梁520在第二部分522的边缘沿着宽度方向面向内(向左)的方向上,沿着右侧框架12中平面部121的平整表面121A布置。换句话说,第一金属梁510的第二部分512的边缘和第二金属梁520的第二部分522的边缘沿着宽度方向彼此面向相反方向。所以,第一金属梁510中的第一部分511的平整表面和第二金属梁520中的第一部分521的平整表面被放置成互相紧密接触。因此,限制第二金属梁520歪曲的同时第二金属梁520能够被稳固地保持在第一金属梁510和右侧框架12之间的位置。
第二金属梁520的前端片520A被固定到右侧框架12,同时第二金属梁520的后端520B与形成在右侧框架12中的第二可接合部124接合。如图9A和9B所示,第二可接合部124包括第一限制块124A、第二限制块124B和第三限制块124C。第一限制块124A被布置在第二金属梁520沿着宽度方向的右手侧即外侧。第二限制块124B被布置在相对于第二金属梁520的上方位置。第三限制块124C被布置在第二金属梁520的左手侧即内侧。
第三限制块124C形成为使其右侧端与第二金属梁520的形状适配。所以,第二金属梁520被第一限制块124A和第三限制块124C限制不能在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同时第二金属梁520的第二部分522被第二限制块124B和第三限制块124C限制不能竖直地移动。
当第二金属梁520的后端520B在相对于第二金属梁520的后端520B的后方区域与第二可接合部124接合时,保留间隙以吸收热膨胀率的差。从而,即使右侧框架12热学地收缩,也防止后端520B与本体10的另一个部分或者彩色打印机1中的其它组件冲突。
以下将详细描述第一金属梁510和第二金属梁520的布置。
如图10所示,在沿着宽度方向横向地投影的立体图中,第一金属梁510的中心部510C与处理单元50中的至少一个重叠。在这方面,第一金属梁510的上端部分510A和下端部分510B位于处理单元50的竖直外侧区域。所以,从处理单元50施加到右侧框架12的力,特别地,施加于右侧框架支撑抽屉60的部分的力,能够被第一金属梁510刚性地承受。
当沿着宽度方向横向看即以垂直地面对右侧框架12的平面横向侧的角度看时,如图10所示,第一金属梁510的上端部分510A和下端部分510B至少沿着宽度方向分别被固定到右侧框架12的长边上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换句话说,第一金属梁510被布置在右侧框架12上,以垂直于右侧框架12的长边的方向即垂直于前后方向纵向地延伸。所以,与例如第一金属梁12被布置成从右侧框架12的前端向后端在右侧框架12的短边之间延伸的布置相比,第一金属梁510的长度能够被缩短。因此,彩色打印机1的重量可以被减小。在上述和接下来的描述中,术语在右侧框架12的长边上的上下端部指的是在右侧框架12中竖直地三等分区域中的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
第一金属梁510的上端部分510A被布置成在沿着宽度方向横向地投影的立体图中与第一连接框架100重叠。在该布置中,第一金属梁510在宽度方向上的变形能够被第一连接框架100限制,并且右侧框架12的刚度可以进一步被加强。
换句话说,第一金属梁510的上端部分510A被固定到右侧框架12的比其它刚度较小的部分刚度更高的部分,即右侧框架12与第一连接框架100连接的连接区域。所以,当第二金属梁520由第一金属梁510支撑,该第一金属梁510被固定到刚度更高的部分并且更难以变形时,能够更有效地限制第二金属梁520变形。因此,右侧框架12的刚度可以进一步被加强。
进一步,第二金属梁520被布置成在沿着宽度方向横向地投影的立体图中与抽屉60重叠。在这方面,当抽屉60通过侧框架12、13被可移动地支撑以相对于彩色打印机1的本体10移动时,考虑到抽屉60的可移动区域,需要保留不与第一和第二连接框架100、200干涉的可移动区域。同时,对于在沿着宽度方向横向地投影的立体图中被布置成与抽屉60重叠的第二金属梁520,右侧框架12与抽屉60的可移动区域对应的部分能够通过第二金属梁520被加强。
如图11所示,当右侧框架12通过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被加强时,来自给处理单元50供电的多个弹簧电极710和给转印单元70供电的多个弹簧电极730的推力,被施加于通过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加强的右侧框架12。在右侧框架12沿着宽度方向的外侧上,布置基板720。基板720将电源板400(见图1)供应的电转变成适合的电并将转变的电经由弹簧电极710、730分配到处理单元50和转印单元70。利用沿着宽度方向布置在右侧框架12的外侧的基板720,注意当抽屉60从彩色打印机1的本体10移进或移出时抽屉60被防止与基板720干涉。
右侧框架12包括多个基板支架125、126,以将基板720支撑在其沿着宽度方向的外侧即在处理单元50的相反侧(同样参见图5)。每个基板支架125具有爪(无符号),该爪沿着正交于宽度方向的方向可变形。基板支架125通过放置与形成在基板720中的开口721和切口722接合的爪而支撑基板720。在基板720的上方位置,形成通孔723,并且穿过通孔723的螺钉被固定于基板支架126。因此,基板支架126通过紧固支撑基板720。
如图12所示,弹簧电极710被布置在弹簧电极730的上方位置。每个弹簧电极710包括螺旋压缩弹簧,并且以压缩状态由右侧框架12支撑从而弹性地压靠处理单元50的电极50A中的一个。弹簧电极710可以但不局限于,与处理单元50的电极50A直接接触。例如,弹簧电极710可以经由布置在抽屉60上的中间导体与处理单元50的电极间接地接触。
弹簧电极730被布置在弹簧电极710的下方位置。每个弹簧电极730包括第一弹簧电极731、第二弹簧电极732和中间导体733。第一弹簧电极731与转印单元70的电极70A连接,并且第二弹簧电极732与基板720连接。中间导体733将第一弹簧电极731与第二弹簧电极732互相连接。
第一弹簧电极731是螺旋压缩弹簧电极,并且以压缩状态被右侧框架12支撑从而弹性压靠转印单元70的电极70A中的一个。更具体地,当右侧框架12包括主框架810和副框架820,该副框架820被固定到主框架810的外侧时(同样参见图6),第一弹簧电极731被布置在转印单元70和副框架820之间。
中间导体733被布置成沿着宽度方向穿过副框架820。
第二弹簧电极732是螺旋压缩弹簧电极,并且以压缩状态被副框架820支撑在中间导体733和基板720之间。
对于具有弹性的弹簧电极710、730,弹簧电极710、730能够与处理单元50、转印单元70以及基板720稳定地连接。进一步,处理单元50能够被限制相对于右侧框架12在宽度方向上移动。当来自弹簧电极710、730的推力被施加于右侧框架12时,由于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加强右侧框架12,右侧框架12的刚度能够被加强,并且右侧框架12的变形能够被限制。
在右侧框架12中,沿着厚度方向(即宽度方向)形成多个孔12A,弹簧电极710、730被插入多个孔12A中以被支撑。虽然孔12A可能降低右侧框架12的强度,由于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加强右侧框架12,右侧框架12的刚度能够被维持或加强,并且右侧框架12的变形能够被限制。
弹簧电极710包括:如图5所示,用于线的四(4)个电极710A,用于显影剂的四(4)个电极710B,用于栅极的四(4)个电极710C,和用于鼓的两(2)个电极710D。
用于线的电极710A是给充电线52A供电的电极。每个充电线52A设置有一个电极710A,并且电极710A以及充电线52A被布置成以等间隔沿着前后方向排列。
用于显影剂的电极710B是向显影盒53供电的电极,更具体地供应显影剂偏压的电极。每个显影盒53设置有一个电极710B,并且电极710B和显影盒53被布置成以等间隔沿着前后方向排列。更具体地,电极710B中的每一个给显影盒53中的一个内的显影辊54和供应辊55供电。
用于栅格的电极710C是给栅电极52B供电的电极。每个栅电极52B设置有一个电极710C,并且电极710C以及栅电极52B被布置成以等间隔沿着前后方向排列。
用于鼓的电极710D是给感光鼓51供电的电极,并且被布置在用于栅格的电极710C的下方位置。
弹簧电极730向转印辊74供电,更具体地,供应转印偏压。每个转印辊74设置有一个弹簧电极730,并且弹簧电极730以及转印辊74被布置成以等间隔沿着前后方向排列。第一金属梁510被布置在共享同一电源的电的四个电极(例如用于线的电极710A)中沿着前后方向在当中位置的两个电极之间的位置。
同时,由弹簧电极710、730作用到右侧框架12的负载中的每一个应该是1.47N,并且作用推力到抽屉60或者处理单元50的弹簧电极的总量是十四(14)。
根据上述实施例,除了上述提到的效果,当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具有正交于宽度方向伸展的第一部分511和第一部分521时,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经由第一部分511和第一部分521稳定地附接到右侧框架12。进一步,由于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的第一部分511、521,梁510、520的刚度能够被增加。
虽然已描述了实现本发明的实例,在附加的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领会对彩色打印机的很多变化和变换。要理解附加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主旨不限于上述具体的特征或动作。更确切些,上述具体的特征和动作作为实施权利要求的例子而被公开。
例如,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可以不必要在中心部510D、520D的相互交叉部被固定到右侧框架12,但是相互交叉部可以如图14所示与右侧框架12分离。
更具体地,第一和第二框架510、520的相互交叉部可以通过螺钉S3被固定并且以第一距离L1与右侧框架12的平坦表面121A分离。在这方面,相互交叉的最靠近平坦表面121A的部分对应于第二金属梁520的第二部分522的内边缘(第二部分522落在相互交叉部上的部分),并且内边缘和平坦表面121A之间的距离是第一距离L1。
对于固定结构,当彩色打印机1从较高的位置掉落并且右侧框架12通过抽屉60受到由于掉落的冲击时,冲击可以不必从右侧框架12被传送到相互交叉部。因此,可以更加有效地限制第一和/或者第二金属梁510、520在相互交叉部的变形。
又例如,如图15所示,右侧框架12可以包括一对突起12C。一对突起12C可以形成为从右侧框架12的平坦表面121A朝向第二金属梁520向外突出,第二金属梁520相对于第一金属梁510在更靠近右侧框架12的内侧。
一对突起12C可以沿着宽度方向越过第二距离L2面对第二金属梁520的第一部分521,第二距离L2小于第一距离L1。一对突起12C可以相对于第二金属梁520的纵向方向布置在将中心部510D、520D的相互交叉部位于其间的位置。因此,当右侧框架12通过弹簧电极710、730的推力蠕变时,一对突起12C可以接触第二金属梁520以限制蠕变。进一步,当彩色打印机1从较高的位置掉下,并且右侧框架12通过抽屉60的冲击向外变形时,在右侧框架12的平坦表面121A撞击相互交叉部之前一对突起12C应该接触第二金属梁520的非交叉部分。因此,可以有效地限制第一和/或第二金属梁510、520在相互交叉部的变形。
又例如,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的形状不一定局限于弯曲的薄杆,只要第一和第二金属梁是伸长的形状,还可以是例如棱形的金属杆。又例如,第一或第二金属梁可以形成为具有圆形或多边形的截面,其可以是空心或实心的。在这方面,然而,相比于具有例如棱形金属杆的彩色打印机,弯曲形状的薄杆可以有效地减少打印机的重量。又例如,用于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的材料可以不限于金属而是例如树脂。
又例如,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的布置可以不必局限于上述布置。例如,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可以被布置在共享来自相同电源点的任何两个电极之间的位置。在这方面,优选地,在邻接金属梁的两个电极之间的间隙大于其他不邻接的电极之间的间隙。
又例如,弹簧电极710、730可以不必包括螺旋压缩弹簧,而可以包括,例如片簧或扭力弹簧。
又例如,显影盒5可以不必被构造成包括显影辊54和调色剂容器56,而可以仅仅包括只包含辊的显影装置,并且调色剂容器56可以被替换为可替换的调色剂盒。
又例如,由抽屉60支撑的处理单元50可以是可从抽屉60拆卸的。又例如,各个处理单元50的一部分,诸如显影盒53,可以从抽屉60拆卸。又例如,感光鼓51可以与抽屉60一体,以被抽屉60支撑。
又例如,上述实施例可以不必应用于彩色打印机,而可以用于,例如黑白打印机、复印机或多功能外围设备。又例如,L形金属片300的形状不一定局限于金属片状物,只要L形金属片是伸长形状就行。例如,L形金属片可以形成为具有圆形或多边形的截面,其可以是空心或实心的。
又例如,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不必要被放置成垂直交叉十字形的布置而是可以被放置成“X”的形状,如图16所示。更具体地,第一金属梁510可以沿着右侧框架12的第一对角线在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方向上被布置,而第二金属梁520可以沿着与第一对角线不同的第二对角线在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另一个倾斜方向上被布置。
又例如,第一和第二金属梁510、520可以不必要通过螺钉S2彼此固定,但是可以通过例如粘合剂或者焊接在相互交叉部彼此固定。

Claims (13)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
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包含感光鼓和显影装置,所述感光鼓被构造成能够绕着旋转轴线旋转,所述显影装置被构造成将显影剂供应到所述感光鼓;
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由树脂制成,并且形成为板状,所述第一框架布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沿着所述感光鼓的所述旋转轴线的轴线方向的一端上;
第一梁,所述第一梁形成为伸长形状,所述第一梁沿着所述第一框架的平坦面布置并且被固定到所述平坦面;和
第二梁,所述第二梁形成为伸长形状,所述第二梁沿着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平坦面布置并且被固定到所述平坦面,从而当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看时与所述第一梁相交;
其中,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都布置在越过所述第一梁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相反侧,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在相互交叉部彼此固定;在所述相互交叉部,当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看时,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彼此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的所述相互交叉部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框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的所述相互交叉部布置成以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平坦面分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包含一对突起,所述一对突起从所述平坦面朝向内侧梁突出,所述内侧梁是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中更靠近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个;并且
其中,所述一对突起布置成越过第二距离沿着所述轴线方向面对所述内侧梁,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一对突起布置在相对于所述内侧梁的纵向方向使得所述相互交叉部位于所述一对突起之间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梁布置成当沿着所述轴线方向投影时,在所述第一梁的纵向中心部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重叠,并且所述第一梁的两个纵向端布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布置成越过所述图像形成单元面对所述第一框架;和
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被构造成连接到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
其中,所述第一梁的两个纵向端中的一个布置成当沿着所述轴线方向投影时与所述连接框架重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梁的所述两个纵向端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一框架接合;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梁布置在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一框架之间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向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供电的弹簧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上;并且
其中,所述弹簧电极以压缩的状态布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之间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包含多个基板支架,所述多个基板支架被构造成支撑基板,所述基板被构造成经由弹簧电极向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供电;并且
其中,所述弹簧电极以压缩的状态布置在所述基板和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之间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多个基板支架布置在越过所述第一框架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相反侧;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包含通孔,所述弹簧电极布置成贯穿所述通孔。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包含多个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布置成沿着正交于所述轴线方向的对齐方向对齐;
其中,所述第一梁布置成与所述对齐方向和所述轴线方向正交地纵向地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梁布置成沿着所述对齐方向纵向地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抽屉,所述抽屉被构造成支撑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所述抽屉被所述第一框架可移动地支撑,以沿着所述对齐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第二梁布置成当沿着所述轴线方向投影时与所述抽屉重叠。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中的至少一个由金属制成。
CN201410812173.3A 2013-12-24 2014-12-19 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47308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5436 2013-12-24
JP2013265436A JP6065825B2 (ja) 2013-12-24 2013-12-24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0875A true CN104730875A (zh) 2015-06-24
CN104730875B CN104730875B (zh) 2017-09-22

Family

ID=53399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12173.3A Active CN104730875B (zh) 2013-12-24 2014-12-19 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88943B2 (zh)
JP (1) JP6065825B2 (zh)
CN (1) CN1047308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77255B2 (en) 2008-10-31 2013-11-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910433B2 (ja) * 2012-09-21 2016-04-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786840B2 (ja) * 2016-03-30 2020-11-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9646A (en) * 1993-11-10 2000-05-30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ing frame support for an optical scanning unit
CN101673890A (zh) * 2008-09-11 2010-03-17 株式会社理光 电源供给回路、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板以及处理单元
CN101840192A (zh) * 2009-03-17 2010-09-2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3217879A (zh) * 2012-01-23 2013-07-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极和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28043Y2 (zh) 1978-06-20 1980-07-04
JPS5553916Y2 (zh) 1978-08-30 1980-12-13
US4903452A (en) 1987-11-24 1990-02-27 Huang Yen T Modular space framed earthquake resistant structure
US5208612A (en) 1989-12-06 1993-05-0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onstituting of selectable units
JPH10161507A (ja) 1996-12-02 1998-06-1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6208817B1 (en) 1998-10-26 2001-03-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JP3781569B2 (ja) 1998-12-13 2006-05-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352921A (ja) 1999-06-10 2000-12-19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3273536A (ja) * 2002-03-18 2003-09-26 Omron Corp 樹脂製扉および事務機器
JP3890558B2 (ja) 2002-03-25 2007-03-07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及びエンジン
US6752120B2 (en) 2002-03-25 2004-06-22 Toyoda Koki Kabushiki Kaisha Crankshaft and engine
JP3890560B2 (ja) 2002-05-29 2007-03-07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及びエンジン
JP2004068862A (ja) 2002-08-02 2004-03-04 Toyoda Mach Works Ltd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及びエンジン
JP3905458B2 (ja) 2002-10-31 2007-04-18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用フレーム
JP4360141B2 (ja) 2003-07-14 2009-11-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
JP2005221905A (ja) * 2004-02-09 2005-08-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構造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32741B2 (ja) * 2004-11-29 2011-07-27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39876A (ja) 2005-02-28 2006-09-14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784822B2 (ja) 2005-11-29 2011-10-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769699B2 (ja) * 2006-01-11 2011-09-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04447A (ja) * 2006-05-13 2007-11-22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導通機構及び導通部材
JP2008009262A (ja) 2006-06-30 2008-01-17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65122A (ja) 2006-09-08 2008-03-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095649B1 (ja) 2006-12-28 2008-06-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移動部材
JP4040665B1 (ja) 2006-12-28 2008-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867955B2 (ja) 2008-07-17 2012-02-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83142B2 (ja) 2008-07-17 2011-05-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454251B2 (en) 2008-09-25 2013-06-04 Videojet Technologies Inc. Printer bracket
JP4645716B2 (ja) 2008-09-26 2011-03-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78433B2 (ja) 2008-11-28 2011-04-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WO2010116779A1 (ja) 2009-03-30 2010-10-14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梁柱架構体の制振装置
JP4883150B2 (ja) * 2009-08-03 2012-02-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24343B2 (ja) * 2009-09-17 2012-09-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EP2317405B1 (en) 2009-10-29 2016-11-3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868060B2 (ja) 2009-11-27 2012-02-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83366B2 (ja) 2010-04-27 2012-11-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100787B2 (ja) 2010-05-11 2012-12-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樹脂フレームの成型方法
JP5338827B2 (ja) 2011-02-28 2013-11-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41255B2 (ja) 2011-06-30 2015-07-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51048B2 (ja) 2011-06-30 2015-07-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84371B2 (ja) 2011-09-28 2016-03-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10079B2 (ja) 2011-12-28 2016-04-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20028B2 (ja) 2012-05-29 2016-05-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35482B2 (ja) * 2013-06-20 2017-05-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98390B2 (ja) * 2013-06-20 2017-03-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07623B2 (ja) * 2013-06-20 2017-04-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04805A (ja) * 2013-06-20 2015-01-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02703B2 (ja) * 2013-06-20 2017-03-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07622B2 (ja) * 2013-06-20 2017-04-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79591B2 (ja) * 2013-06-20 2017-0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19581B2 (ja) * 2013-11-15 2017-04-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19582B2 (ja) * 2013-11-15 2017-04-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42796B2 (ja) * 2013-12-24 2017-06-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79615B2 (ja) * 2013-12-24 2017-0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65824B2 (ja) * 2013-12-24 2017-01-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9646A (en) * 1993-11-10 2000-05-30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ing frame support for an optical scanning unit
CN101673890A (zh) * 2008-09-11 2010-03-17 株式会社理光 电源供给回路、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板以及处理单元
CN101840192A (zh) * 2009-03-17 2010-09-2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3217879A (zh) * 2012-01-23 2013-07-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极和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0875B (zh) 2017-09-22
US9188943B2 (en) 2015-11-17
US20150177679A1 (en) 2015-06-25
JP6065825B2 (ja) 2017-01-25
JP2015121680A (ja) 2015-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8304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238305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238336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238335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238334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730893A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861179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730894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730875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736463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730895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656387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656388A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20151251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構造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