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3890A - 电源供给回路、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板以及处理单元 - Google Patents

电源供给回路、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板以及处理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3890A
CN101673890A CN 200810149463 CN200810149463A CN101673890A CN 101673890 A CN101673890 A CN 101673890A CN 200810149463 CN200810149463 CN 200810149463 CN 200810149463 A CN200810149463 A CN 200810149463A CN 101673890 A CN101673890 A CN 101673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unit
image forming
forming device
device body
contac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14946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3890B (zh
Inventor
都何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81014946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738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73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3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3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38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方便装卸的电源板,更进一步地是提供一种不会在电源板和像载置体、带电装置、处理单元等之间产生连接不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方法在于,接触端子(4)设置在处理单元(2)的侧面,本体侧的接触端子(92)设置在与接触端子(4)相接触的位置里,本体侧的接触端子(92)在沿与处理单元(2)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里可以位移地被确定位置的同时,通过弹簧(93)被付势去处理单元,对应于从处理单元(2)移动时所受到的力,向垂直于移动方向的方向里后退,并当处理单元(2)安装着时,与处理单元侧的接触端子(4)压接。

Description

电源供给回路、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板以及处理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的电源供给回路、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板以及处理单元。更详细地,涉及了处理单元或电源板能够安装脱卸于图像形成装置,并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为电连接。
背景技术
在由可以安装脱卸处理单元而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处理单元被安装后,为了驱动该处理单元就需要从本体提供必要的电源。
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电源板,电源是从该电源板提供给处理单元的。
电源板通常都是可以装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的,从电源板到处理单元的电源供给回路形成在本体中,与处理单元安装时在本体和处理单元之间形成回路同时地,在电源板安装时,本体和电源板之间形成回路。
处理单元和本体之间,以及电源板和本体之间,通过所使用的接触端子的接触形成了各自的回路,在既有技术中,相对的接触端子中的某一方,例如本体侧的接触端子会使用弹性形状的接触端子,为压接地形成。
然而,接触端子和弹性形状的接触端子之间的接触状态是受其位置关系的影响的,例如,为了保持本体的弹性形状接触端子和电源板的接触端子之输出端子的接触状态良好,就需要有组装精度、位置确定精度,当精度不良时就会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
关于电源板的位置确定,本体里的电源板的一部分是被固定的,由于电源板的全体没有被完全固定,所以在一定程度它是可以移动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电源板完全固定在本体里,但那样以来的话,电源板的装卸就会变得麻烦。
图9所示是将电源板和处理单元连接后的既有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例。这里,在图像形成装置1本体内的上侧里安装有处理单元301,在下侧里安装有电源板302,在装置1本体的下侧板303里设置有板簧状的连接部件304。在处理单元301和电源板302的安装状态时,处理单元301的电源输入端子305和电源板302的电源输出端子306分别压接到连接部件304里,并形成电源供给回路。
但是,在通过这种板簧状的连接部件的压接而形成电源供给回路的时候,就要求处理单元301、电源板302和连接部件304之间有位置关系上的精度,另外,因为连接部件304是板簧状的,因摩擦会造成接触面的磨损,这些也会成为接触不良的原因。
还有,在这种构成中,由于设置处理单元301、电源板302以及连接部件304的地方是被限制住的,因此在机械设计上也成为了限制条件。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点,在既有技术中,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可以与装置本体接口进行电连接的组件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记忆情报的存储器;和当所述组件接口被安装到组件里时,用于与所述存储器进行电连接的存储器电连接部;和所述组件接口安装到组件里时,用于与所述组件的电气部件进行电连接的电气部件电连接部;和用于与装置本体接口进行电连接的接口电连接部。
另外,在专利文献2里公开了这样一种电源装置,其包括:形成于回路板上、生成规定的电压的高压电源;和将上述规定的电压供给图像形成部的供给装置,所述供给装置包括:通过以夹住所述高压电源的所述回路板的一边的状态,来将所述回路板向规定方向里滑动,而将所述回路板导向至规定位置里的、具有导向槽的导向部;和沿所述导向槽配置的第1端子,所述高压电源包括:沿所述回路板的所述一边配置的、可以与所述第1端子接触的第2端子,所述高压电源以及所述供给装置包括:用于将所述供给装置所发生的漏电流返回所述高压电源的导体图样。特别是在0081段落里记载了,在图17中与高电压供给装置的印刷板的连接部分里,配设了具有弹性形状的接触端子。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423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1218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电源板和处理单元等的电源供给回路的连接不良,和容易进行电源板的装卸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电源供给回路,其包括: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可以装卸的电源板,和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可以装卸的处理部件,在安装所述电源板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所述电源板之间形成回路,在安装所述处理单元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所述处理单元之间形成回路,电源从所述电源板经由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提供给所述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里设置了连接有接口的可挠性配线,所述接口被连接到设置在所述电源板里的电源输出端子后,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所述电源板之间形成回路,与此同时,用于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向所述处理单元提供电源的接触端子被分别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处理单元里,在安装所述处理单元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接触端子和所述处理单元侧的接触端子压接后,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所述处理单元之间形成回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提供一种电源供给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被插入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所述处理单元侧的所述接触端子设置在所述处理单元的侧面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所述接触端子设置在与所述处理单元侧的接触端子相接触的位置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所述接触端子,在与所述处理单元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里可以位移地来被确定位置的同时,通过弹性部件被付势去所述处理单元的方向里,对应于因所述处理单元的移动而受到的力,向与所述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里后退,并在安装着所述处理单元时,与所述处理单元侧的接触端子压接后,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所述处理单元之间形成回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提供一种电源供给回路,其特征在于:在本体里设置有侧板,从配线至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接触端子的本体侧的电源回路通过所述侧板的外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提供一种电源供给回路,其包括: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可以装卸的处理部件,当安装有所述处理单元时,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所述处理单元之间形成回路,电源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被提供给所述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被插入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用于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向所述处理单元提供电源的接触端子,分别被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所述处理单元里,所述处理单元侧的接触端子被设置在所述处理单元的侧面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接触端子被设置在与所述处理单元侧的接触端子相接触的位置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接触端子,在与所述处理单元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里,可以位移地被确定位置的同时,通过弹性部件被付势去所述处理单元的方向里,对应因所述处理单元的移动而受到的力,在与所述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里后退,并在安装有所述处理单元时,与所述处理单元侧的接触端子压接后,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所述处理单元之间形成回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提供一种电源供给回路,其特征在于:在本体里设置有侧板,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至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接触端子的本体侧的电源回路通过所述侧板的外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提供一种电源供给回路,其特征在于:本体侧的电源回路被收容在电源回路框体里,所述电源回路框体被安装在所述侧板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提供一种电源供给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接触端子的前端具有半球状的接触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其至少具备从像载置体、带电装置、显影装置中选出的一个,被一体地支撑,可以装卸;和,用于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向处理单元提供电源的接触端子,被分别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所述处理单元里的电源供给回路,所述电源供给回路是根据技术方案2至5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源供给回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9提供一种电源板,其相对于设置着连接有接口的可挠性配线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装卸,在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时,介由所述配线,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之间形成回路后,将电源提供给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连接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接口里的电源输出端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0提供一种处理单元,其包括:插入安装有处理单元,用于将电源提供给所述处理单元的接触端子被设置在与处理单元侧的接触端子相接触的位置里,在所述接触端子在与所述处理单元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里可以位移地被确定位置的同时,通过弹簧被付势向处理单元,对应于因所述处理单元移动时而受的力,向垂直于所述移动方向的方向里后退,并且当所述处理单元安装着时,与所述处理单元侧的接触端子压接后,在图像形成装置和所述处理单元之间形成回路,且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可以装卸,其特征在于:插入安装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设置有用于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来提供电源的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设置在侧面,在移动时,根据所述移动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接触端子向与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里后退,在安装着时,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接触端子被压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能够防止电源板和处理单元等的电源供给回路的接触不良,另外还能够提供容易进行电源板装卸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具备本发明的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图。
图2所示为处理单元的构成图。
图3所示是将电源板装卸到图像形成装置里的状态示意图。
图4所示是将处理单元装卸到图像形成装置里的状态示意图。
图5所示是用于装卸处理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的构成图。
图6所示是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侧板里的本体侧电源回路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之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源供给回路的构成图。
图8所示为安装有本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之图像形成装置的本体侧电源回路的构成侧视图。
图9所示是既有技术中将电源板和处理单元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例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面来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另外本领域的技术者可以对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本发明进行变更·修改以容易地形成其他的实施方式,这些变更·修改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以下的说明是本发明中最佳方式的实施例,并不限定其权利要求的范围。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图。
如图1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中央里设置了处理单元2,在该处理单元2的下方,配置有具有供纸盒11的供纸组件10。通过打开图像形成装置1在处理单元2一侧的外盖104,就可以对处理单元2进行装卸。
在处理单元2里配设有像载置体之鼓状的感光体3,在其周围配置有:在感光体3表面进行带电处理的带电装置40;和,将曝光后在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像用调色剂来可视化的显影装置20;和,将残留在感光体3里的调色剂除去回收的清洁装置50。
在处理单元2的上方,配设了将激光照射到感光体3里以形成潜像的曝光装置60。另外,还分别配置了,将感光体3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纸里的转印装置70;和,将转印有调色剂像的记录纸通过一对辊之间,通过施加热和压力以对调色剂像进行定影处理的定影装置80。
其他的还可以配设读取原稿的读取装置、原稿的搬送装置等。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除了以上所述的读取原稿、将数字化后的情报记录到记录纸里的打印机的功能之外,还可以作为具有,通过控制部(未图示)来将原稿的图像情报传送到远处的传真机的功能、复印机的功能,等多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来使用。
下面,对处理单元2进行详述。
图2所示为处理单元2的构成示意图。
处理单元2包括感光体3和至少1个处理手段,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如图2所示的处理手段,具有使感光体3带电之带电辊41的带电装置40,和,对形成于感光体3里的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20,和,具有用于将残留在感光体3表面里的调色剂进行清除的清洁刮刀51的清洁装置50。另外,52是用于防止调色剂泄漏的端部封膜。
该处理单元2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1里进行装卸,如图1所示,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侧面,沿着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里的导轨等导向手段,被插入后安装就位。由此,因为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容易地对感光体3或其他处理手段进行交换,就能缩短机器维护所需要的时间,从而降低成本。还有,由于处理的各手段与感光体3是一体的,也有利于提高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精度。
以下,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处理工序进行详述。
感光体3的材质、形状、构造、大小等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来选择。其形状可以例举有鼓状、页纸状、无缝轮带状等,其大小可以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的大小或规格来选择,材质可以例举有非晶体硅(Amorphous Silicon)、硒(Selen)、CdS、ZnO等无机感光体,或是聚硅烷(PolySilane)、酞聚甲炔等有机感光体(OPC)。这种有机感光体的层构造大致可分为单层构造和多层构造。单层构造的感光体包括有支撑体,和设置在支撑体上的单层型感光层,根据需要,还可以具有保护层、中间层、或其他层。多层构造的感光体包括有支撑体,和设置在该支撑体上、至少具有依次为电荷发生层以及电荷输送层的多层型感光层,根据需要,还可以具有保护层、中间层、或其他层。
带电工序是在感光体3的表面进行带电的工序,通过带电装置40来进行。带电装置40在感光体3的表面印加电压后使其均匀带电。其分为与感光体3接触后使其带电的接触方式,和不与感光体3接触而使其带电的非接触方式。
作为接触方式的带电装置40,可以例举有导电性或半导电性的带电辊、磁刷、绒毛刷、薄膜、橡胶刮刀等。其中,带电辊比电晕放电能够大幅度地降低臭氧的发生量,重复使用感光体3时具有很好的安定性,可以有效地防止画质的劣化。本实施方式的带电辊41没有图示,其包括圆柱状的导电性支撑体之芯棒、形成于芯棒外周面上的阻抗调整层、覆盖在阻抗调整层的表面以防止泄漏的保护层。带电辊被连接到电源里后被印加规定的电压。电压可以仅为直流(DC)电压,但以在DC电压里重叠交流(AC)电压为优选。通过印加了AC电压,就能够在感光体3的表面进行更均匀的带电。
非接触式的带电装置40可以例举有利用了电晕放电的非接触带电丝、针型电极装置、相对于感光体3以微小间隙配置来被配设的导电性或半导电性带电辊等。电晕放电是将空气中的电晕放电所产生的正或负的离子赋予到感光体3的表面里的非接触式带电方法,包括具有将一定的电荷量赋予到感光体3里的特性的电晕管带电器,和,具有赋予一定电荷量的特性的栅极电晕管带电器。电晕管带电器由在放电线的周围占据一半空间的盒型电极,和,设置在其大致中心位置里的放电线构成。栅极电晕管带电器是在电晕管带电器里增加栅格电极而成,栅格电极设置在离开感光体3表面1.0~2.0mm的位置里。作为以微小间隙相对于感光体3而配设的带电辊,是对带电辊改良后使其相对于感光体3带有微小的空隙。微小空隙以10~200μm为好,以10~100μm为更好。
曝光工序是对被带电的感光体3表面进行曝光的工序,通过曝光装置60来执行。曝光可以通过将感光体3的表面曝光成图像那样来进行。曝光时的光学系统大致分为模拟式光学系统和数字式光学系统。模拟式光学系统是通过光学系统将原稿直接投影到感光体3上的光学系统,数字式光学系统是将图像情报作为电信号来赋予后,将其变换为光信号后曝光成像到感光体3里的光学系统。作为曝光手段,在被带电的感光体3的表面里,根据情报对应该形成的图像进行曝光时,可以尽可能地根据目的来选择。可以例举的有棒状透镜阵列系统(rod lense array)、液晶快门光学系统、LED光学系统、激光(LD)光学系统等各种曝光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是激光(LD)光学系统。
显影工序是使用具有调色剂的显影装置20来显影静电潜像后形成可视像的工序。显影装置20使用单成份显影剂来显影。单成份显影剂可以是磁性调色剂、或非磁性调色剂中的任何一个。关于该显影装置20将在后面叙述。
转印工序是将可视像转印到记录媒介里的工序,其使用转印装置70来执行。作为转印装置70可以大致分为:将感光体3上的可视像直接转印到记录媒介里的转印手段;和,使用中间转印体,将可视像在中间转印体上进行1次转印之后,再将可视像在记录媒介上进行2次转印的2次转印手段。这里,为了图像形成装置1的小型化,以直接转印的转印装置70为优选。转印装置70可以例举有:通过电晕放电的电晕转印器、转印带、转印辊、压力转印辊、黏着转印器等。这里采用的是辊方式的转印装置70。
另外,虽然代表性的记录媒介是普通纸,但是,只要能够对显影后的未定影像进行转印,就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目的来选择,也可以使用用于OHP的PET材质。
在定影工序中,使用定影装置80来对转印到记录媒介里的可视像进行定影。
作为定影装置80虽然可以选择,但推荐使用的是具有定影部件和对定影部件进行加热之热源的定影装置80。
作为定影部件,只要是互相接触后能够形成夹持部的,就可以选择,可例举的有无缝轮带和辊的组合、辊和辊的组合等。
定影部件为辊时,为了防止高压变形,辊的芯棒以采用非弹性部件为好。对于非弹性部件没有特别的限制,根据目的来选择即可,可以例举有:铝、铁、不锈钢、黄铜等高导热率体。另外,辊的表面以包覆有偏移(offset)防止层为好。对于形成偏移防止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根据目的来选择即可,可以例举有:RTV硅橡胶、全氟烷氧基(PFA)、特富隆(PTFE)等。
在定影工序中、通过调色剂将图像转印到记录媒介里,并通过将转印有图像的记录媒介去通过夹持部,即可以将图像定影到记录媒介里,也可以在夹持部将图像同时转印及定影到记录媒介里。
清洁工序是将感光体3上残留的调色剂除去的工序,通过清洁装置50来执行。
另外,显影装置20以相接于感光体3表面的显影辊21,通过在显影形成于感光体3里的静电潜像的同时,来回收感光体3上残留的调色剂,就可以不另外单独设置清洁装置50而进行清洁了。
作为清洁装置50,只要能够除去残留在感光体3上的调色剂即可。可以从下面来选择:磁刷清洁器、静电刷清洁器、磁辊清洁器、清洁刮刀、刷清洁器、波清洁器等。其中,以除调色剂能力高、小型、低价的清洁刮刀51为优先推荐。清洁刮刀所使用的橡胶刮刀的材质可以例举有:聚氨酯橡胶、硅橡胶、氟橡胶、氯丁橡胶、丁二烯橡胶等。其中,以聚氨酯橡胶为优选。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动作的流程作说明。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感光体3在被转动驱动的同时,其表面通过使用带电辊41的带电装置40被均匀带电之后,接受从曝光装置60发射出来的激光的扫描后,在感光体3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该曝光扫描是根据从外部来的图像情报而进行的。除感光体3之外,还有带电装置40、显影装置20、清洁装置50等配设在为被一体地支撑的处理单元2里。
通过该处理单元2内的显影装置20,感光体3上的静电潜像被显影后,通过调色剂形成可视像。转印装置70被配设在比显影位置更靠感光体3的转动下游一侧里。
另一方面,与可视像的形成同期地、由供纸盒11送来的记录纸,从夹在2辊之间的对位辊14,以与感光体3上的可视像重合的时机,被送向转印领域。通过转印装置70,感光体3上的可视像被转印到记录纸上。然后,伴随转动而通过转印领域的感光体3的表面,通过清洁装置50被清洁。该清洁装置50通过印加有清洁偏压的清洁辊来除去转印残留的调色剂。
转印有可视像的记录纸被送入定影装置80。定影装置80将送来的记录纸在夹入的同时搬送到,由定影辊和加压辊之间的压接所形成的定影领域里。记录纸上的可视像受到定影领域内定影辊产生的加热、加压的影响而被定影在记录纸上。之后,记录纸从定影装置80通过排纸辊14被送出到排纸盘16里。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之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源供给回路的构成示意图。
在图3中,101是金属制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框体侧板。在该侧板101的外侧设置有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盖104(参照图1)。
在侧板101的内侧里安装有处理单元2。在处理单元2的该侧面里设置了向外侧露出的接触端子4。
既有技术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侧板,为了减轻重量及降低成本,大多使用树脂来制造。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板101采用了经过电镀等表面处理的熟铁等金属板。这时因为装置采用小型化之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为了抑制振动而确保一定程度的重量的原因。
在侧板101内侧的处理单元2的下方里,安装着电源板110。
在电源板110里,设置有用于将高电压提供给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处理装置的高电压源111,和,将电源提供给处理单元2的电源输出端子112。
另外,处理单元2的安装是从图3的跟前侧插入到另一侧里的,电源板110的安装是从图3的另一侧插入到跟前侧里的。
在侧板101的外侧,设置有从电源板110的电源输出端子112,将电源提供给处理单元2的接触端子4的本体侧电源回路90。
接触端子4被连接到处理单元2内的电源回路里。
在本体侧电源回路90里,设置有:前端为半球形的圆柱体状,中途具有凸缘部921的本体侧接触端子92;和,与该接触端子92的下部嵌合的弹性材料之螺旋状的弹簧93;和,连接于该弹簧93下端的圆形端子931;和,一端连接于圆形端子95的配线97;和,连接于配线97的另一端部里的接口98,通过圆形端子931和圆形端子95的重合接触就形成了电回路。弹簧93是黄铜等铜、不锈钢等铁的金属制品。
该电回路因为供给电源的处理手段的数量、电源的种类等原因需要有多个,所以,设置有复数个从配线97的接口98至本体侧接触端子92的构成。同样地,也设置了相同数量的处理单元的接触端子4,以及电源板110的电源输出端子112。
在侧板101里设置了开口部102和贯通孔103,本体侧接触端子92介由绝缘部件94,以前端突出地被安装在贯通孔103里,配线97以及接口98通过开口部102连接到电源板110的电源输出端子112里。
91是电源回路框体,由绝缘材料构成,形成有:本体侧接触端子92的台座912;和,将圆形端子931和圆形端子95重合后通过螺钉96来固定的螺孔913;和,通配线97的开口部914。
台座912具有能够嵌入到弹簧93里的突出部。
图4为组装有本体侧电源回路90状态时的电源回路框体91的内部侧视图。还有,图4中的911代表将电源回路框体91安装到侧板101里的螺孔。
参照图3以及图4对本体侧电源回路90的组装作说明。
本体侧接触端子92的下端嵌入到弹簧93里,该弹簧93的下端又嵌入到台座912的突出部里。由此,本体侧接触端子92以及弹簧93被固定到电源回路框体91的台座912里。
连接于弹簧93下端里的圆形端子931和配线97的圆形端子95重合后,通过螺丝96被螺旋固定于螺孔913。
配线97以及接口98通过开口部914被引出到电源回路框体91的外侧。
图5所示是绝缘部件94以及电源回路框体91之安装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内部的侧视图,是从图3中处理单元2的方向向侧板101的方向看到的图。另外,图6所示是将电源回路框体91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侧板101里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如图3以及图5所示,绝缘部件94是与电回路相同数量的圆筒部分94a,和板状的基台部分94b一体形成的绝缘性部件,圆筒部分94a的内径在基台部分94b侧的一端是能够接受本体侧接触端子92的凸缘部921的小口径部,其余的部分是能够插入弹簧的内径。
由于绝缘部件94的基台部分94b的面积很大,在其下部形成有用于装卸处理单元2的槽型导轨105。
绝缘部件94的圆筒部分94a在侧板101的贯通孔103里,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侧嵌入后向侧板101的外侧突出地被安装后,通过螺丝等固定手段(未图示)被固定到侧板101里。
电源回路框体91如图6所示,被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侧板101里。亦即,在图3所示的,本体侧接触端子92以及弹簧93被插入到绝缘部件94的圆筒部分94a里的状态下,如图6所示,电源回路框体91在螺孔911的位置处被螺旋固定在侧板101里。
在该安装状态下,本体侧接触端子92的凸缘部921因为弹簧而压接到绝缘部件94的小口径部里,并且本体侧接触端子92的前端突出于绝缘部件94的基台部分94b的面。
图7所示为处理单元2的侧面,在处理单元2里,接触端子4向外侧露出地设置在其侧面里。接触端子4具有沿处理单元2被装卸时的移动方向之平坦面的接触部分。根据需要,接触端子4也可以通过弹簧等部件被付势去本体侧接触端子92的方向。
还有,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各接触端子4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互不相同,就能够防止各接触端子4在装卸至处理单元2时接触到其他的本体侧接触端子92里。
另外,在处理单元2的两个侧面里设置了用于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本体里的导向部件201,处理单元2通过该导向部件201移动于设置在、安装于侧板101内侧的绝缘部件94的基台部分94a里的导轨105(参照图5)的槽内而得到安装。
还有,在图3中省略了导向部件201以及导轨105的图示。
图8所示是将电源板110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本体里的状态示意图。
图8(a)所示的电源板110是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侧,打开外盖104后来安装的。安装状态下的电源板110通过螺丝固定而被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侧板101(图8(a)中未图示)里的。还有,也如图3所示地,111代表用于将高电压提供给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处理装置的高压电源,112代表去外部的电源输出端子。
图8(b)所示是电源板110在被安装状态下的位置关系,电源供给回路框体91被安装在开口部102的上方。电源板110处于使电源输出端子112来到开口部102的位置里。
在这种构成中,电源回路框体91被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侧板101里,电源板110被安装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1本体里。然后,接口98通过侧板101的开口部102,被连接到电源板110的电源输出端子112里。
打开外盖104,沿着图5的导轨105被插入后,处理单元2即被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本体里。
由于本体侧接触端子92的前端从绝缘部件94的基台部分94b面突出至插入有处理单元2的空间里,在处理单元2插入时,本体侧接触端子92的前端即与处理单元2的接触端子4相接并刮擦。
亦即,本体侧接触端子92对应于因处理单元2的移动而受到的力,向与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后退。在图3中,由于处理单元2是从跟前侧向另一侧移动的,所以,本体侧接触端子92向正交的右方移动,来退避因处理单元2的移动而受到的力。
即使是处理单元2在插入时产生了剧烈的力,由于本体侧接触端子92是与弹簧93嵌合的,或者安装时的接触使得弹簧93发生弹性弯曲,本体侧接触端子92的角度变化,或者因弹簧93的弹性后退来吸收所产生的力,从而能够回避所述力的作用,也从而能够抑制与处理单元2侧的接触端子4之间所产生的冲击。
之后,在处理单元2被安装的状态下,本体侧接触端子92通过弹簧94被压接到接触端子4里。
为了使处理单元2在插入时的接触端子4和本体侧接触端子92的刮擦能够顺利进行,本体侧接触端子92的前端是没有角度的半球状,另外,通过弹簧93,能够在垂直于处理单元2的移动方向的方向里进行位移。
如此,本体侧接触端子92的位移通过弹性部件之弹簧92,被弹性地吸收了。
处理单元2的接触端子4只要具有平坦的形状即可,另外,也可以如前所示地,通过弹簧等的付势来提高接触。
设置在弹簧93的先端里的圆形端子931和设置在配线97先端里的圆形端子95之间的连接,是在螺丝96确定位置的时候同时进行的,其也可以是焊接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是将电源板110的电源输出端子112设置在靠近本体侧电源回路90的位置里,由于电源输出端子112和本体侧电源回路90是通过配线97连接的,所以,只要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内,电源板110的配设位置没有特别限制,是可以选择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2包括感光体3和至少一个处理手段,处理手段是由带电装置40、显影装置20以及清洁装置50等一体地被支撑的,但处理单元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只要被组件化后提供有电源的即可,例如,即可以是感光体、带电装置、显影装置20或清洁装置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是其中的复数个被组件化。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电源板和处理单元等的电源供给回路得到确实的执行,连接不良可以得到防止,另外,电源板、处理单元的装卸也可以容易地进行。

Claims (10)

1.一种电源供给回路,其包括:
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可以装卸的电源板,和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可以装卸的处理部件,在安装所述电源板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所述电源板之间形成回路,在安装所述处理单元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所述处理单元之间形成回路,电源从所述电源板经由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提供给所述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里设置了连接有接口的可挠性配线,所述接口被连接到设置在所述电源板里的电源输出端子后,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所述电源板之间形成回路,与此同时,
用于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向所述处理单元提供电源的接触端子被分别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处理单元里,在安装所述处理单元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接触端子和所述处理单元侧的接触端子压接后,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所述处理单元之间形成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供给回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被插入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所述处理单元侧的所述接触端子设置在所述处理单元的侧面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所述接触端子设置在与所述处理单元侧的接触端子相接触的位置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所述接触端子,在与所述处理单元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里可以位移地来被确定位置的同时,通过弹性部件被付势去所述处理单元的方向里,对应于因所述处理单元的移动而受到的力,向与所述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里后退,并在安装着所述处理单元时,与所述处理单元侧的接触端子压接后,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所述处理单元之间形成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源供给回路,其特征在于:
在本体里设置有侧板,从配线至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接触端子的本体侧的电源回路通过所述侧板的外侧。
4.一种电源供给回路,其包括:
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可以装卸的处理部件,当安装有所述处理单元时,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所述处理单元之间形成回路,电源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被提供给所述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被插入安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用于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向所述处理单元提供电源的接触端子,分别被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所述处理单元里,所述处理单元侧的接触端子被设置在所述处理单元的侧面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接触端子被设置在与所述处理单元侧的接触端子相接触的位置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接触端子,在与所述处理单元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里,可以位移地被确定位置的同时,通过弹性部件被付势去所述处理单元的方向里,对应因所述处理单元的移动而受到的力,在与所述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里后退,并在安装有所述处理单元时,与所述处理单元侧的接触端子压接后,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所述处理单元之间形成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供给回路,其特征在于:
在本体里设置有侧板,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至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接触端子的本体侧的电源回路通过所述侧板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电源供给回路,其特征在于:
本体侧的电源回路被收容在电源回路框体里,所述电源回路框体被安装在所述侧板里。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源供给回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接触端子的前端具有半球状的接触部。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其至少具备从像载置体、带电装置、显影装置中选出的一个,被一体地支撑,可以装卸;和,
用于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向处理单元提供电源的接触端子,被分别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所述处理单元里的电源供给回路,
所述电源供给回路是根据权利要求2至5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源供给回路。
9.一种电源板,其相对于设置着连接有接口的可挠性配线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装卸,在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时,介由所述配线,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之间形成回路后,将电源提供给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连接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接口里的电源输出端子。
10.一种处理单元,其包括:
插入安装有处理单元,用于将电源提供给所述处理单元的接触端子被设置在与处理单元侧的接触端子相接触的位置里,在所述接触端子在与所述处理单元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里可以位移地被确定位置的同时,通过弹簧被付势向处理单元,对应于因所述处理单元移动时而受的力,向垂直于所述移动方向的方向里后退,并且当所述处理单元安装着时,与所述处理单元侧的接触端子压接后,在图像形成装置和所述处理单元之间形成回路,且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可以装卸,其特征在于:
插入安装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设置有用于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来提供电源的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设置在侧面,在移动时,根据所述移动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接触端子向与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里后退,在安装着时,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接触端子被压接。
CN 200810149463 2008-09-11 2008-09-11 电源供给回路、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板以及处理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38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49463 CN101673890B (zh) 2008-09-11 2008-09-11 电源供给回路、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板以及处理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810149463 CN101673890B (zh) 2008-09-11 2008-09-11 电源供给回路、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板以及处理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3890A true CN101673890A (zh) 2010-03-17
CN101673890B CN101673890B (zh) 2013-02-20

Family

ID=42020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81014946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73890B (zh) 2008-09-11 2008-09-11 电源供给回路、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板以及处理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7389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9951A (zh) * 2010-06-07 2011-12-07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具有高电压基板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3217879A (zh) * 2012-01-23 2013-07-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极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4570638A (zh) * 2013-10-15 2015-04-29 株式会社东芝 电源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730875A (zh) * 2013-12-24 2015-06-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5684226A (zh) * 2013-11-06 2016-06-15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端子金属件以及具备其的电连接器
JP2016163013A (ja) * 2015-03-05 2016-09-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接続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56354B2 (ja) * 1989-09-05 1997-09-24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湿式電子写真現像装置
JP2000122448A (ja) * 1998-10-13 2000-04-2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880961B2 (ja) * 2003-12-19 2007-02-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定着方法、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9951B (zh) * 2010-06-07 2014-06-2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具有高电压基板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69951A (zh) * 2010-06-07 2011-12-07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具有高电压基板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3217879B (zh) * 2012-01-23 2015-09-0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极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3217879A (zh) * 2012-01-23 2013-07-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极和图像形成设备
US9046806B2 (en) 2012-01-23 2015-06-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d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570638A (zh) * 2013-10-15 2015-04-29 株式会社东芝 电源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570638B (zh) * 2013-10-15 2017-03-29 株式会社东芝 电源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5684226A (zh) * 2013-11-06 2016-06-15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端子金属件以及具备其的电连接器
CN104730875A (zh) * 2013-12-24 2015-06-2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4730875B (zh) * 2013-12-24 2017-09-2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JP2016163013A (ja) * 2015-03-05 2016-09-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接続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6200292A (zh) * 2015-03-05 2016-12-0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连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6200292B (zh) * 2015-03-05 2018-12-1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连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3890B (zh) 2013-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3890B (zh) 电源供给回路、图像形成装置、电源板以及处理单元
US7813667B2 (en) Web fed charging roll cleaner
JP479346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057973B2 (en) Charging memb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192041A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H11348375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に着脱可能なユニット
US6665512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30221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ransfer apparatus employing endless belt
US8781354B2 (e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4781459B2 (ja) 中間転写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835662B2 (en) Web fed charging roll cleaner
US8571433B2 (en) Roll supporting mechanis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ssembly body
US8145090B2 (en) Cleaning device of wire, charg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9061164A (ja) 清掃部材、帯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34009A (ja) ベルト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51205B2 (ja) 両面転写方法、両面転写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7304173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と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246852B1 (en) Grid electrode for corona charger
US20240168401A1 (en) Charging device, toner-image form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77516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160840A (ja) 電子写真装置
JP2936812B2 (ja) 電子写真装置
JP20011545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クリーナー
JP200705756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20659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0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