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9209B - 作业工具 - Google Patents

作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9209B
CN104669209B CN201410504778.6A CN201410504778A CN104669209B CN 104669209 B CN104669209 B CN 104669209B CN 201410504778 A CN201410504778 A CN 201410504778A CN 104669209 B CN104669209 B CN 1046692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trigger
brush
switching part
main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047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69209A (zh
Inventor
町田吉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669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9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69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9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24Damping the reaction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6Vibration damp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B25F5/025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with torque reaction bars for rotary tools
    • B25F5/026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with torque reaction bars for rotary tools in the form of an auxiliary hand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相对于主体部移动的主手柄的作业工具。采用该作业工具,不仅能够合理地进行马达的动力传递,还能够合理地防止振动被传递给主手柄。锤钻具有主体部和手柄,其中,主体部用于保持具有电刷的驱动马达和切换电刷的位置的刷架单元,手柄能够相对于主体部移动。还有,锤钻具有对手柄施力的螺旋弹簧,手柄在被施力的状态下,相对于主体部移动,从而能够抑制作业时产生的振动由主体部被传递给手柄。并且,在手柄上形成有开口部的正转区域和反转区域,以使刷架单元的操作柄和手柄不会因该手柄相对于主体部的移动而相干涉。

Description

作业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顶端工具,进行规定作业的作业工具。
背景技术
在国际公开公报第2007/068535号中记载了一种具有驱动单元和传动单元的电锤。驱动单元的力矩被传递给传动单元,从而进行作业。该电锤具有收装传动单元的壳体单元和收装驱动单元的壳体单元。收装驱动单元的壳体单元与主手柄形成一体。并且,收装传动单元的壳体单元和收装驱动单元的壳体单元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构成,从而抑制壳体单元间的振动传递。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公报第2007/068535号
在上述电锤中,通过传动单元和驱动单元的相对移动来抑制壳体间的振动传递。因此,为了容许该相对移动,并将驱动单元的动力传递给传动单元,需要设置伸缩形的特殊的传动部件。但是,设置该特殊的传动部件,不仅会使该传动部件的成本增加,还会使动力传递的损耗增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相对于主体部移动的主手柄的作业工具,利用该作业工具,不仅能够合理地进行马达的动力传递,还能够合理地防止振动被传递给主手柄。
上述目的由技术方案1达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作业工具具有: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顶端工具;马达,其用于驱动驱动机构,并且具有电刷。电刷的位置能够在正转位置和反转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进行切换,其中,正转位置为电刷在马达的转轴正 向转动时所处的位置,反转位置为电刷在马达的转轴反向转动时所处的位置。作业工具还具有:切换部件,其能够在与电刷的正转位置相对应的第1位置和与所述电刷的反转位置相对应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来切换电刷的位置;主体部,其用于保持驱动机构、马达和切换部件;主手柄,其能够相对于主体部移动;施力部件,其从主体部对主手柄施力。主手柄在被施力部件施力的状态下,通过相对于主体部的移动,抑制在进行规定的作业时所产生的振动由主体部传递给主手柄。另外,切换部件能够被作业者手动操作,来切换电刷的位置。并且,主手柄具有干涉避免部,当切换部件位于第1位置和第2位置时,干涉避免部能够避免因主手柄相对于主体部的移动而引起的切换部件和主手柄的相互干涉。作为干涉避免部,典型的是包括形成于主手柄上的切口或者通孔。
一般来说,在以马达的转轴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使电刷相对于换向器位于规定的位置,从而以最佳状态驱动马达转动。还有,在马达正转时和反转时,使马达的转动最佳化的电刷的位置不同。因此,在本发明中,根据马达的转动方向来切换电刷的位置,以使马达的转动最佳化。即,在马达的转轴正向转动时,电刷位于正转位置。另外,在马达的转轴反向转动时,电刷位于反转位置。该电刷的位置由切换部件来切换。
根据本技术方案,马达收装在主体部内。因此,为了将马达的动力传递给保持在主体部上的顶端工具,不需要使用特殊的传动部件。主手柄在被施力部件施力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于主体部移动。因此,能够抑制振动被传递给主手柄。从而能够合理地实现马达的动力传递,抑制振动被传递给主手柄。还有,由于切换部件是被作业者操作的部件,因而该切换部件以露出到作业工具的外部的方式配置。另外,主手柄相对于主体部移动。并且,由于切换部件和主手柄不相干涉,因而不会对主手柄相对于主体部的移动造成妨碍。即,能够可靠地抑制振动由主体部被传递给主手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为:切换部件在与轴向相交的方向上移动, 且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移动。另外,主手柄在与轴向平行的方向上相对于主体部移动。并且,主手柄具有卡合部,在切换部件位于第1位置和第2位置间的中间位置时,卡合部能够与切换部件相卡合。因此,切换部件与卡合部相卡合,限制主手柄相对于主体部的移动。
根据本技术方案,在马达被驱动而正转或反转时,即使主手柄因作业时产生的振动而相对于主体部滑动,切换部件也不会与主手柄相干涉。另外,在马达没有被驱动时,即,在切换部件位于中间位置,电刷被该切换部件保持时,主手柄与切换部件相卡合。从而,在作业以外,主手柄相对于主体部的移动受到限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为:作业工具具有移动限制部,在切换部件位于第1位置或者第2位置,使马达被驱动时,移动限制部限制该切换部件向中间位置移动。移动限制部可以与切换部件直接卡合,限制切换部件的移动,或者,移动限制部与位于其和切换部件之间的中间部件卡合,通过该中间部件限制切换部件的移动。
根据本技术方案,移动限制部在马达驱动时限制切换部件的移动。因此,在马达驱动的过程中,电刷被保持在规定位置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为:作业工具具有被作业者操作,以驱动马达的扳机。并且,主手柄在轴向上,在接近顶端工具的接近位置和远离顶端工具的远离位置之间移动,还有,主手柄在所述轴向上,被所述施力部件向所述远离位置施力。另外,优选顶端工具安装在作业工具的顶端区域且能够从该顶端区域拆下来。移动限制部由设置在所述扳机上的第1限制部和设置在所述主手柄上的第2限制部构成。并且,在操作扳机而使马达进行驱动的状态下,在主手柄位于接近位置时,第2限制部与切换部件相卡合,限制切换部件向中间位置移动。另外,在主手柄位于远离位置时,第1限制部与切换部件相卡合,限制切换部件向中间位置移动。
根据本技术方案,在通过马达的驱动,进行作业时,主手柄相对于主体部在接近位置和远离位置之间滑动。另外,切换部件被形成于扳机上的第1限制部和形成于主手柄上的第2限制部限制向中间位置移动。因此,无论主手柄的位置如何,在马达驱动时,切换部件向中间位置的移动均受到限制。另外,切换部件不仅被主手柄限制移动,还被扳机限制移动。因此,在马达驱动时,切换部件的移动被合理地受到限制。从而能够可靠地使电刷保持在规定位置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为:作业工具具有:扳机,其被作业者操作,以驱动马达;中间部件,其配置在扳机和切换部件之间。并且,中间部件为移动限制部。即,中间部件能够分别与扳机和切换部件相卡合。因此,在轴向上,无论主手柄相对于主体部的位置如何,中间部件均与扳机和切换部件相卡合,限制切换部件向中间位置移动。另外,优选移动限制部不仅由中间部件构成,还由设置在主手柄上的第2限制部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中间部件与扳机和切换部件相卡合,限制切换部件向中间位置移动,另外,在主手柄位于接近位置时,第2限制部与切换部件相卡合,限制该切换部件向中间位置移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为:作业工具具有扳机开关,扳机开关能够被扳机操作,且固定在所述主手柄上。所述中间部件被所述主手柄和/或所述扳机开关支承,并且,中间部件以在与轴向相交的方向上能够随着切换部件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间的移动,与切换部件相卡合,并与切换部件一起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并且,中间部件以在轴向上随着主手柄相对于主体部的移动,相对于切换部件移动的方式被支承。
根据本技术方案,中间部件支承在主手柄上或者支承在固定于主手柄上的扳机开关上。换言之,中间部件保持在主手柄一侧。在马达驱动时,由于主手柄相对于主体部的相对移动,扳机和切换部件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动。另外,由于中间部件保持在主手柄一侧,并且相对于切换部件移动,因而,扳机和中间部件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动。因此,在马达驱动时,无论主手柄相对于主体部的位置如何,中间部件均可靠地与扳机相卡合。从而,在马达驱动时,由扳机能够可靠地限制切换部件向中间位置移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为:切换部件具有:刷保持部,其用于保持 所述电刷;操作部,其与刷保持部相连接,且用于被作业者手动操作。刷保持部在以马达的转轴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转动。并且,操作部在与马达的转轴垂直的方向上,由刷保持部突出出来而形成。还有,干涉避免部由形成于主手柄上的通孔构成。并且,操作部以穿过通孔,露出到作业工具的外部的方式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够相对于主体部移动的主手柄的作业工具不仅能够合理地进行马达的动力传递,还能够合理地防止振动被传递给主手柄。
附图说明
图1是优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的侧视图。
图2是锤钻的侧剖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III-III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4是锤钻的分解侧视图。
图5是沿图2中的V-V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2中的VI-VI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2中的VII-VII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主手柄移动到前方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锤钻的侧剖视图。
图10是沿图9中的X-X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11是手柄的放大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手柄的侧剖视图。
图13是沿图12中的XIII-XIII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14是手柄的放大图,表示马达正转驱动时操作柄所处的位置。
图15是沿图14中的XV-XV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16是手柄的放大图,表示马达反转驱动时操作柄所处的位置。
图17是沿图16中的XVII-XVII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的相当于图11的侧 剖视图。
图19是沿图18中的IXX-IXX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20是手柄的放大图,表示马达反转驱动时操作柄所处的位置。
图21是沿图20中的XXI-XXI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22是图20所示的手柄移动到前方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锤钻;103:主体部;105:马达外壳;106:滑动引导件;107:齿轮外壳;107a:齿轮保持部;107b:开口部;108:伸缩部件;109:手柄;109a:扳机;109b:卡合凸部;109c:扳机开关;110:马达切换开关;111:驱动马达;111a:换向器;112:冷却风扇;113:运动转换机构;115:冲击机构;117:动力传递机构;119:锤头;125:中间轴;127:转动体;129:摆动环;131:筒状活塞;131a:空气室;133:小直径齿轮;135:大直径齿轮;137:工具保持架;137a:齿轮;143:撞锤;145:撞栓;150:手柄后侧部分;151:握柄部;152:壳体部;153:卡合凸部;154a:凹部;154b:推压部;154c:抵接部;155:手柄前侧部分;156:辅助手柄安装部;156a:加强环;157:延伸部;157A:冷却风通路;158:卡合凹部;159a:抵接部;159b:通孔;160:螺旋弹簧;165:开口部;165a:正转区域;165b:反转区域;165c:中间区域;170:电刷;171:刷架单元;172:刷架;173:弹簧;174:转动体;175:操作柄;176:支承体;176a:凸部;180: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1:卡合槽;182:卡合凸部;190:辅助手柄;191:把持部;192:握柄部;193:凸缘部;194:螺栓;195:安装部;196:卡合带;197:螺母;198:卡合带保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7,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1实施方式以电动锤钻作为往复式作业工具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锤钻101主要由主体部103、手柄109、锤头119构成。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主体部103的顶端区域(图2的左侧)设置有 工具保持架137,锤头119安装在该工具保持架137上且能够从其上拆下来。手柄109的握柄部151设置在主体部103的位于与顶端区域相反一侧的后方区域。
[驱动机构]
如图2~图4所示,主体部103主要由收装驱动马达111的马达外壳105和收装运动转换机构113、冲击机构115及动力传递机构117的齿轮外壳107构成。齿轮外壳107具有轴承支承部107a和开口部107b,其中,轴承支承部107a用于在顶端区域支承保持工具保持架137的轴承137a,开口部107b用于连通齿轮外壳107的内部和外部。驱动马达111是与本发明中的“马达”相对应的具体实施例。另外,运动转换机构113、冲击机构115及动力传递机构117是与本发明中的“驱动机构”相对应的具体实施例。另外,主体部103是与本发明中的“主体部”相对应的具体实施例。
驱动马达111以转动轴线与锤头119的长轴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在驱动马达111的前方,冷却风扇112安装在该驱动马达111的转轴上。即,冷却风扇112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设置在驱动机构和驱动马达111之间。因此,在驱动马达111的驱动下,冷却风扇112转动,产生冷却风。该冷却风扇112由离心风扇形成。因此,在齿轮外壳107内部流通的冷却风由设置在该齿轮外壳107的侧表面上的开口部107b排出,其中,齿轮外壳107的侧表面是与冷却风扇112相对应的位置。驱动马达111的转动输出被配置在驱动马达111前方的运动转换机构113转换成直线动作,传递给冲击机构115,使锤头119在长轴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产生冲击力。另外,驱动马达111的转动输出被配置在驱动马达111前方的动力传递机构117减速,传递给锤头119,使该锤头119在圆周方向上转动。驱动马达111通过配置在手柄109上的扳机109的扣动操作而通电被驱动。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锤头119一侧称为前,将手柄109一侧称为后。
运动转换机构113主要由中间轴125、摆动环129及筒状活塞131构成。中间轴125被驱动马达111带动转动。在中间轴125转动时, 在转动体127的作用下摆动环129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摆动。筒状活塞131随着摆动环129的摆动,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作直线往复移动。
动力传递机构117主要由齿轮减速机构构成,该齿轮减速机构由多个齿轮构成。该齿轮减速机构具有与中间轴125一起转动的小直径齿轮133和与该小直径齿轮133啮合的大直径齿轮135。动力传递机构117将驱动马达111的转动力传递给工具保持架137。工具保持架137由被齿轮保持部107a支承的齿轮137a保持且能够转动。从而使该工具保持架137能够转动,带动被工具保持架137保持的锤头119转动。另外,齿轮保持部107a由铝等金属制的圆筒状部件形成。
冲击机构115主要由撞锤143、冲击栓145构成。撞锤143是配置在筒状活塞131内且能够滑动的冲击部件。冲击栓145是配置在工具保持架137内且能够滑动的中间部件。撞锤143由筒状活塞131滑动时在空气室131a内产生的空气弹簧(压力变动)驱动,撞击(冲击)螺栓145。从而使锤头119产生冲击力。
[刷架单元]
如图12和图13所示,驱动马达111是具有对换向器111a提供电流的电刷170的有刷马达。电刷170被刷架单元171支承。在有刷马达中,通过将进角设定为最佳的角度,能够以最佳的状态驱动马达的转动。但是,如果在马达正转时将进角设定为最佳的角度的话,在马达反转时,马达特性则会出现恶化。因此,在锤钻101中,通过切换电刷170的位置来适当地设定正转时和反转时的进角,以使正转时和反转时的马达特性不会出现差异。即,刷架单元171支承电刷170,以使其位置能够切换。
如图12和图13所示,刷架单元171主要由刷架172、弹簧173、转动体174、操作柄175及支承体176构成。刷架172用于保持电刷170,使其能够在刷架单元171的径向(换向器111a的径向)上滑动。即,电刷170由阳极刷和阴极刷构成,各电刷170被两个刷架172分别保持。弹簧173对被刷架172保持的电刷170施加朝向换向器111a 的力。转动体174为圆盘状部件,被固定在马达外壳105上的支承体176支承,并且与刷架172一起转动。即,如图12所示,支承体176被螺丝固定在马达外壳105上。还有,在转动体174的内侧(换向器111a一侧)形成有凹部174a。另外,在支承体176的外侧形成凸部176a。凹部174a和凸部176a能够相卡合。操作柄175在转动体174的径向上由该转动体174突出出来而形成。该操作柄175穿过形成于手柄109的手柄后侧部分150上的开口部165露出到外部。因此,作业者由手柄109的外侧对操作柄175进行操作,使转动体174以驱动马达111的转轴为中心转动,切换电刷170相对于换向器111a的位置。即,构成电刷170的阳极刷和阴极刷一起转动,使该电刷170的位置得到切换。在转动体174的转动作用下,凹部174a和凸部176a相卡合。从而限制该转动体174的转动。即,由凹部174a和凸部176a来确定以换向器111a为中心的转动体174的可动范围。
具体来说,图11~图13所示的位置被定义为电刷170(操作柄175)的中间位置。拨动(操作)操作柄175,使其位于图14、图15所示的位置,此时,电刷170位于正转用位置。另外,拨动操作柄175,使其位于图16、图17所示位置,此时,电刷170位于反转用位置。从而,对应于驱动马达111的转动方向,电刷170位于最佳位置。具有该操作柄175的刷架单元171是与本发明中的“切换部件”相对应的具体实施例。另外,刷架172和转动体174是与本发明中的“刷保持部”相对应的具体实施例。另外,操作柄175是与本发明中的“操作部”相对应的具体实施例。另外,电刷170的正转用位置和电刷170的反转用位置分别与本发明中的“正转位置”和“反转位置”相对应的具体实施例。
在上述锤钻101中,驱动马达111通电被驱动后,驱动马达111的转动力通过运动转换机构113被转换为直线运动力,之后通过冲击机构115被传递给锤头119。从而使锤头119作冲击动作。另外,驱动马达111的转动力通过动力传递机构117被传递给锤头119。从而使锤头119在长轴方向上作冲击动作,并在圆周方向上作转动动作, 对被加工件进行锤钻作业。
另外,如图1所示,锤钻101具有用于切换作业模式的模式切换开关110。并且,通过作业者对模式切换开关110的操作来切换作为作业模式的锤钻模式和钻模式。在锤钻模式中,锤头119作冲击动作和转动动作。在钻模式中,锤头119仅作转动动作。
[手柄]
如图4所示,手柄109为作业者用于保持锤钻101的树脂制主手柄,主要由手柄后侧部分150和手柄前侧部分155构成。手柄后侧部分150主要由供作业者握住的握柄部151和配置在握柄部151前方的圆筒状的壳体部152。握柄部151以由壳体部152的后端部向与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交叉的下方延伸的方式设置。握柄部151的下端部为自由端,在该顶端部设置有用于向驱动马达111供电的电源线。另外,在壳体部152上,设置有向前方突出的卡合凸部153。
手柄前侧部分155主要由辅助手柄安装部156和延伸部157构成,其中,在辅助手柄安装部156上安装有辅助手柄190,延伸部157配置在辅助手柄安装部156的后方。辅助手柄安装部156是包围齿轮外壳107的轴承保持部107a的环状部件。即,如图7所示,在齿轮外壳107的顶端区域(锤头119侧区域),设置有轴承保持部107a,在该轴承保持部107a的外侧,形成有在圆周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的多个凸部107b。并且,在辅助手柄安装部156上设置有加强环156a,该加强环156a与凸部107b的外侧表面相抵接。另外,如图4所示,在延伸部157上设置有能够与卡合凸部153相卡合的卡合凹部158。
另外,如图4所示,在马达外壳105上设置有多个滑动引导件106。该多个滑动引导件106在以锤头119的轴线(长轴方向)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配置在马达外壳105(驱动马达111)的外周的多个位置上。另外,滑动引导件106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配置于前方和后方的2个位置。即,前方的滑动引导件106和后方的滑动引导件106在以锤头119的轴线(长轴方向)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分别配置在马达外壳105(驱动马达111)的外周的多个位置上。该滑动引导件 106由罩住形成于马达外壳105的表面上的树脂制的凸部的金属罩形成。该金属罩由碳钢、铝、镁、钛等金属形成。还有,在马达外壳105的外周,配置有多个螺旋弹簧160。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壳体部152的内周面,与各个滑动引导件106相对应形成有多个凹部154a,与各个螺旋弹簧160相对应形成有多个推压部154b。该凹部154a作为壳体部152的一部分由树脂材料形成。该凹部154a(壳体部152)由PA6尼龙等树脂材料形成。另外,如图2所示,在凹部154a的后端部,形成有能够与滑动引导件106相抵接的抵接部154c。还有,在辅助手柄安装部156的前端部,形成有能够与齿轮外壳107的前端部相抵接的抵接部159a。另外,如图4所示,在辅助手柄安装部156上,形成有通孔159b。
如图1~图3所示,上述手柄109的手柄后侧部分150相对于主体部103从后方(向前方)移动,上述手柄109的手柄前侧部件155相对于主体部103从前方(向后方)移动,使卡合凸部153和卡合凹部158相连接,从而使锤头119安装在主体部103的外侧。即,手柄109的壳体部152罩住马达外壳105,手柄109的延伸部157沿齿轮外壳107配置。该延伸部157与齿轮外壳107之间,形成由开口部107b到辅助手柄安装部156的通孔159b的冷却风通路157A。即,延伸部157的与锤头119的长轴方向垂直的截面大致呈U字形。从而形成由形成于齿轮外壳107的侧表面上的开口部107b到安装有锤头119的齿轮外壳107的顶端区域的冷却风通路157A。另外,壳体部152配置在马达外壳105的外侧,通过凹部154a与滑动引导件106相卡合,使推压部154b推压螺旋弹簧160。即,螺旋弹簧160在其一端与马达外壳105相抵接,另一端与壳体部152的推压部154b相抵接,以对手柄后侧部分150施力的状态下被支承。手柄后侧部分150被螺旋弹簧160向后方推压,这时,手柄前侧部分155的抵接部159a与齿轮外壳107的前端部相抵接。从而限制手柄109向后方移动的位置。该螺旋弹簧160是与本发明中的“施力部件”相对应的具体实施例。另外,手柄109是与本发明中的“主手柄”相对应的具体实施例。
在齿轮外壳107和手柄后侧部分150之间,配置有伸缩部件(伸缩外罩)108。该伸缩部件108是包围齿轮外壳107的环状部件,且以能够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伸缩,从而容许手柄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相对于齿轮外壳107移动。另外,伸缩部件108作为封闭主体部103和手柄109间的间隙的密封部件发挥功能。
[辅助手柄]
辅助手柄190如图7所示安装在手柄109的辅助手柄安装部156上。辅助手柄190主要由把持部191和安装部195构成。把持部191具有握柄部192、凸缘部193及螺栓194。握柄部192是树脂制的大致呈圆筒状的部件,被作业者把持。凸缘部193设置在握柄部192的一端侧,螺栓由该凸缘部193突出出来。安装部195具有卡合带196、螺母197及卡合带保持部198。卡合带196是呈环状的带状部件,带状部件的端部与螺母197相连接。在卡合带196的外侧,形成有卡合带保持部198。在该卡合带保持部198的中央区域,形成有供螺栓194穿过的通孔。
采用上述辅助手柄190时,通过使握柄部192在以其轴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转动,螺栓194和螺母197相卡合,从而使螺母197和凸缘部193的距离发生变化。因此,在将卡合带196配置在手柄109的辅助手柄安装部156的外侧的状态下,通过使握柄部192向圆周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转动,从而使卡合带196从外侧被拧紧安装在辅助手柄安装部156上。这时,卡合带保持部198位于卡合带196和凸缘部193之间,辅助手柄190被安装在辅助手柄安装部156上。即,辅助手柄190以包围手柄109的辅助手柄安装部156的外周的方式安装。另外,通过使握柄部192向圆周方向中的另一方向(与上述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得卡合带196相对于辅助手柄安装部156被拧松。从而使辅助手柄190从辅助手柄安装部156上被拧下来。
[锤钻的动作]
在上述锤钻101中,作业者操作扳机109a,使驱动马达111通电被驱动。从而,根据通过模式切换开关110所选择的驱动模式来进行 锤作业或者锤钻作业。在利用锤钻101进行作业时,主体部103上主要会产生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的振动。另外,由于手柄109能够相对于主体部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移动,因而,对应于作业时所产生的振动,手柄109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移动。
具体来说,如图1~图3和图8~图10所示,主体部103和手柄109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能够相对移动。在图1~图3中表示出了手柄109相对于主体部103位于后方位置时的锤钻101。另外,在图8~图10中表示出了手柄109相对于主体部103位于前方位置时的锤钻101。
如图1~图3所示,在螺旋弹簧160(参照图4、图5)的向后方的作用力作用下,抵接部159a抵接在齿轮外壳107的前端部,主体部103和壳体部152之间形成一间隔距离D,手柄109处于后方位置上。即,伸缩部件108的长度为D被保持在主体部103和壳体部152之间。这时,由于辅助手柄190安装在作为手柄109的一部分的辅助手柄安装部156上,因而,辅助手柄190与手柄109一起位于后方位置。
另外,如图8~图10所示,对于处于施力状态的螺旋弹簧160,手柄109克服该螺旋弹簧160的作用力,向前移动位于前方位置。当手柄109位于该前方位置时,通过抵接部154c和滑动引导件106的后端部的抵接,主体部103和壳体部152之间保持短于间隔距离D的间隔距离D1。即,伸缩部件108的长度为D1被保持在主体部103和壳体部152之间。这时,辅助手柄190与手柄109一起位于前方位置。
滑动引导件106和凹部154a以与锤头119的长轴方向平行的方式延伸。从而,通过马达外壳105的滑动引导件160和手柄后侧部分150的凹部154a的卡合,手柄109在前方位置和后方位置间的移动方向与锤头119的长轴方向平行。另外,由于辅助手柄安装部156的加强环156a相对于齿轮外壳107的凸部107b滑动,因而,辅助手柄安装部156的移动方向与锤头119的长轴方向平行。
如上所述,由于作业时所产生的锤头119在长轴方向上的振动,手柄109在被螺旋弹簧160施力的状态下,在前方位置和后方位置之间移动。从而,通过螺旋弹簧160的伸缩,因振动而产生的动能被吸收,抑制由主体部103向手柄109的振动传递。
另外,因冷却风扇112的转动而产生的冷却风经过开口部107b,由齿轮外壳107的内侧被排出到外侧。还有,冷却风经过位于齿轮外壳107和延伸部157之间的冷却风通路157A,接着,经过金属制的齿轮保持部107a的外侧之后,由辅助手柄安装部156的通孔159b向外侧被排出。这时,由于冷却风经过金属制的齿轮保持部107a的外侧,因而使被齿轮保持部107a保持的轴承137a得到冷却。这时,如图3和图10所示,即使在手柄109位于前方位置或者后方位置的情况下,手柄109也不会封闭开口部107b。因此,能够抑制流动阻力在冷却风经过的通路中发生变化。
如上所述,作业时,手柄109相对于主体部103滑动。另外,由于刷架单元171支承在主体部103的马达外壳105上,因而在作业时,刷架单元171的操作柄175和手柄109相对移动。因此,在操作柄175的与电刷170的正转用位置和反转用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于手柄109上形成有开口部165,以使该操作柄175和该手柄109不相干涉。开口部165由设置在手柄109上的通孔形成,并且在操作柄175的移动方向,即与锤头119的长轴方向相交的上下方向上延伸。
具体来说,如图11所示,开口部165具有正转区域165a、反转区域165b及中间区域165c。正转区域165a和反转区域165b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的长度比中间区域165c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的长度长。从而,如图8所示,即使在作业时手柄109相对于主体部103滑动的情况下,操作柄175处于正转区域165a的后方区域(图8的右侧),也能够避免该操作柄175和手柄109相干涉。另外,与上述正转区域165a相同,在反转区域165b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位于反转区域165b的操作柄175和手柄109相干涉。该正转区域165a和反转区域165b是与本发明中的“干涉避免部”相对应的具体实施例。
另外,如图11所示,在操作柄175位于中间区域165c的情况下,刷架172限制扳机109a的移动。具体来说,如图12所示,扳机109a具有卡合凸部109b,该卡合凸部109b向刷架单元171突出。并且,在操作柄175位于中间区域165c的情况下,刷架172的前侧端部与卡合凸部109b的后侧端部相卡合。从而使刷架172限制扳机109a被操作。即,限制扳机109a的移动。由此使锤钻101的驱动受到限制。此时,操作柄105与开口部165的中间区域165c的前后的开口端相卡合,从而限制手柄109相对于主体部103滑动。该中间区域165c的前后的开口端是与本发明中的“卡合部”相对应的具体实施例。
另外,如图15和图17所示,在操作柄175位于正转用区域165a和反转用区域165b的情况下,扳机109a的卡合凸部109b与刷架172不能够卡合。因此,容许扳机109a的操作,从而驱动锤钻101。在操作扳机109a,使其位于后方位置时,扳机109a的卡合凸部109b的侧部与刷架172的侧部相卡合,限制刷架单元171的转动。从而,在驱动马达111被驱动时,限制电刷170由规定位置移动。换言之,在驱动马达111被驱动时,电刷170被保持在规定位置上。
如上所示,在与不同于电刷170的最佳位置的位置(中间位置)相对应,操作柄175位于中间区域165c的情况下,锤钻101的驱动受到限制。另外,在与电刷170的最佳位置(正转用位置、反转用位置)相对应,操作柄175位于正转区域165a(上方位置)或者反转区域165b(下方位置)的情况下,容许锤钻101被驱动,避免操作柄175和手柄109相干涉。用于使电刷170位于正转用位置的操作柄175的位置是与本发明中的“第1位置”相对应的具体实施例,用于使电刷170位于反转用位置的操作柄175的位置是与本发明中的“第2位置”相对应的具体实施例。
根据上述第1实施方式,通过刷架单元171和扳机109a的卡合,在电刷170位于中间位置的情况下,限制锤钻101被驱动。因此,刷架单元171不仅具有保持电刷170,切换该电刷170的位置的功能,还具有在电刷170没有位于规定位置时限制锤钻101被驱动的功能。
另外,在电刷170位于正转用位置或者反转用位置的状态下,在操作扳机109a,使锤钻101被驱动之后,扳机109a的卡合凸部109b限制刷架单元171的转动。因此,在驱动马达111被驱动时,电刷170被保持在规定位置上。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8~图22,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18和图19所示,在刷架单元171的下方,配置有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以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利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标记对其进行标注,并省略说明。
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支承在手柄109的手柄后侧部分150上。具体来说,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支承在手柄后侧部分150上且能够在以锤头119的轴线(长轴方向)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相对于该手柄后侧部分150转动。换言之,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能够以刷架单元171的转动轴线为中心转动。另外,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以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不能够相对于该手柄后侧部分150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因此,在手柄109相对于主体部103滑动时,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与手柄后侧部分150一起移动。该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是与本发明中的“中间部件”相对应的具体实施例。
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具有卡合槽181和卡合凸部182。卡合槽181位于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的上表面,以与刷架172相对的方式形成。该卡合槽181能够与刷架172相卡合。另外,卡合凸部182设置在卡合槽181的下方。
如图18和图19所示,在将操作柄175扳动到与电刷170的中间位置相对应的位置时,卡合凸部182向下方突出。即,卡合凸部182位于其前侧端部能够与扳机109a的卡合凸部109b的后侧端部相卡合的位置。由于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不能够相对于手柄后侧部分150移动,因而,卡合凸部182和卡合凸部109b 相卡合,限制扳机109的移动。即,限制扳机109a被操作。因此,限制锤钻101被驱动。这时,操作柄175与中间区域165c的前后的开口端相卡合,限制手柄109相对于主体部103滑动。该中间区域165c的前后的开口端是与本发明中的“卡合部”相对应的具体实施例。
另外,如图20和图21所示,当扳动操作柄175,使刷架单元171转动时,刷架172与卡合槽181相卡合,使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与刷架单元171一起转动。并且,在将操作柄175扳动到与电刷170的规定位置(图20、图21所示的反转用位置)相对应的位置时,卡合凸部182位于偏离连接扳机109a和驱动马达111的转轴的直线的位置。从而,扳机109a的卡合凸部109b的后侧端部不能够与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的卡合凸部182的前侧端部相卡合,容许扳机109a移动。即,容许扳机109a的操作,通过操作扳机109a,使锤钻101被驱动。
当驱动锤钻101,进行作业时,由于作业时产生的振动,手柄109相对于马达外壳105滑动,在图20所示的后方位置和图22所示的前方位置之间移动。这时,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操作柄175位于开口部165中的反转区域165b,由该开口部165避免操作柄175和手柄109相干涉。
当作业者操作扳机109a,使其位于后方位置,驱动驱动马达111时,扳机109a的卡合凸部109b的侧部和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的卡合凸部182的侧部相卡合,限制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的移动。即,限制刷架单元171的转动。从而,在驱动马达111被驱动时,限制电刷170由规定位置移动。换言之,在驱动马达111被驱动时,电刷170被保持在规定位置上。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当操作扳机109a时,该扳机109a的卡合凸部109b的侧部和刷架172的侧部相卡合,限制刷架单元171的转动。由于刷架172被保持在主体部103上,因而使扳机109a和刷架172能够相对移动。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由于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支承在把手109上,因而,在扳机109a被操作后的位置, 即使手柄109相对于主体部103滑动,扳机109a和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也不会相对移动。因此,通过扳机109a和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的卡合,在驱动马达111被驱动时,能够可靠地使电刷170被保持在规定位置上。
根据上述第2实施方式,在电刷170位于中间位置的情况下,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限制扳机109a的移动。即,限制扳机109a被操作,从而限制锤钻101被驱动。另外,在电刷170位于正转用位置或者反转用位置的状态下,操作扳机109a,使锤钻101被驱动之后,扳机109a的卡合凸部109b和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的卡合凸部182相卡合,限制刷架单元171的转动。因此,在驱动马达111被驱动时,电刷170被保持在规定位置上。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直接支承在手柄109的手柄后侧部分150上,但是,也可以支承在固定于手柄后侧部分150的扳机开关109c上。
另外,根据上述的第1和第2实施方式,滑动引导件106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引导该锤头119。因此,在主要于长轴方向上产生振动的锤钻101中,振动方向与锤头119的移动方向一致,因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振动被传递给手柄109。另外,由于驱动马达111被收装在主体部103的马达外壳105内,因而能够减轻手柄109的重量。因此,螺旋弹簧160对振动能量的吸收量不需要太大,就能够有效地减轻手柄109的振动。另外,驱动马达111以不相对于运动转换机构113或动力传递机构117移动的方式配置。因此,不需要设置将驱动马达111的动力传递给运动转换机构113或者动力传递机构117的特殊的传动部件。从而不仅能够合理地进行驱动马达111的动力传递,还能够合理地抑制振动被传递给手柄109。
另外,根据第1和第2实施方式,滑动引导件106配置在以锤头119的轴线(长轴方向)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的多个位置上。因此,能够抑制手柄109向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以外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提高手柄109相对于主体部103移动的锤钻101的操作性。
另外,根据第1和第2实施方式,由金属制的滑动引导件106和树脂制的凹部154a来引导手柄109移动。即,通过不同种类材料间的滑动使手柄109移动。因此,能够降低滑动引导件106和凹部154a间的滑动阻力,使手柄109顺利地移动。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振动被传递给手柄109。
另外,根据第1和第2实施方式,手柄后侧部分150和手柄前侧部分155在相同方向上一起移动。因此,手柄后侧部分150的握柄部151和安装在手柄前侧部分155的辅助手柄安装部156上的辅助手柄190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从而能够提高把持握柄部151和辅助手柄190的作业者对锤钻101的操作性。
另外,根据第1和第2实施方式,延伸部157不仅是连接辅助手柄安装部156和壳体部152的部件,还是形成冷却风通路157A的部件。因此,不需要设置用于冷却保持工具保持架137的轴承137a的冷却风通路的其他部件。从而能够减少锤钻101的部件个数。
另外,根据第1和第2实施方式,多个螺旋弹簧160配置在以锤头119的轴线(长轴方向)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的多个位置上。因此,锤头119被多个螺旋弹簧160稳定地施力。从而能够利用多个螺旋弹簧160,有效地抑制振动被传递给手柄109。
另外,根据第1和第2实施方式,多个螺旋弹簧160和多个滑动引导件106位于驱动马达111的外侧,于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位置上,并且,配置在以锤头119的轴线(长轴方向)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上。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驱动马达111外侧的空间。
另外,根据第1和第2实施方式,冷却风经过辅助手柄安装部156和齿轮外壳107之间。因此,使因辅助手柄安装部156和齿轮外壳107的相对滑动而产生的热量得到释放。
另外,根据第1和第2实施方式,在手柄109相对于主体部103滑动时,由开口部165能够避免保持在主体部103上的刷架单元171的操作柄175和手柄109相干涉。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开口部165形成于手柄109上,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采用如下结构:在手柄后侧部分150的前侧端部形成敞开的凹部,在该凹部内配置操作柄175。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构成电刷170的阳极刷和阴极刷在刷架172和转动体174的转动作用下一起转动,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阳极刷和阴极刷也可以以能相对移动的方式被保持。另外,阳极刷和阴极刷还可以以两者中的一方能够移动的方式被保持。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施力部件,设置有螺旋弹簧,但是也可以设置其他种类的弹簧或者橡胶等。另外,可以由树脂形成滑动引导件160,由金属形成凹部154a。另外,作为作业工具,并不局限于锤钻101,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锤或往复锯。即,作为驱动顶端工具的可动部件,不仅可以为能够与顶端工具相离的撞栓或者撞锤,也可以为直接保持顶端工具,使该顶端工具往复移动的部件。
鉴于上述发明内容部分中的技术方案的主旨,本发明所涉及的作业工具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另外,各方式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与发明内容中记载的技术方案相结合。
(方式1)
所述干涉避免部由形成于所述主手柄上的第1通孔构成,具有第1干涉避免部和第2干涉避免部,其中,所述第1干涉避免部用于避免与位于所述第1位置的所述切换部件相干涉,所述第2干涉避免部用于避免与位于所述第2位置的所述切换部件相干涉,
所述卡合部由形成于所述主手柄上的第2通孔的开口端部构成,
所述第1通孔和所述第2通孔相连通,
所述切换部件以能够在所述第1通孔和所述第2通孔内移动的方式配置。
(方式2)
在方式1的基础上,
所述第2限制部由所述第1通孔的开口端部构成。
(方式3)
在方式1或者2的基础上,
所述第1通孔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被设定的比所述第2通孔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长。
(方式4)
在方式1~3中任意一项的基础上,
所述第1通孔以在所述轴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2通孔以在与所述轴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
(方式5)
作业工具具有被作业者操作,以驱动所述马达的扳机,
在所述切换部件位于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间的中间位置时,所述移动限制部与所述扳机相卡合,限制所述扳机的操作。
(方式6)
所述切换部件具有与所述轴向相交的大致呈圆形的截面,
所述切换部件以穿过大致呈圆形的截面的中心且与所述轴向平行的转动轴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转动,从而能够在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之间切换。
(方式7)
所述中间部件以能够在以顶端工具的所述轴线(所述轴向)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与所述切换部件一起转动的方式被支承,
所述中间部件以在所述轴向上不能够相对于所述主手柄移动的方式被支承。
(方式8)
所述电刷由阳极刷和阴极刷构成,
所述切换部件用于保持所述阳极刷和所述阴极刷,并且与所述阳极刷和所述阴极刷一起移动。
(方式9)
所述电刷由阳极刷和阴极刷构成,
所述切换部件用于切换所述阳极刷和所述阴极刷中的一方的位置。
(方式10)
所述切换部件具有:保持部,其用于保持所述电刷;操作部,其与所述刷保持部相连接,且被作业者手动操作;固定部,其固定在所述主体部上,
所述固定部支承所述刷保持部,使其能够转动,从而使所述刷保持部以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部转动方式被保持。
(方式11)
一种作业工具,通过可动部件在规定的长轴方向上往复移动,驱动顶端工具,进行规定的作业,在该往复式作业工具上能够安装辅助手柄,
往复式作业工具具有马达、驱动机构、主体部、主手柄、引导结构要素、施力部件,其中,
在所述马达上配置有与所述长轴方向平行的输出轴,
所述驱动机构具有所述可动部件,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被所述马达驱动,
所述主体部用于收装所述马达和所述驱动机构,
所述主手柄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移动,
所述引导结构要素用于引导所述主手柄,以使所述主手柄相对于所述主体部仅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移动,
所述施力部件配置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主手柄之间,从所述主体部对所述主手柄施加沿长轴方向的作用力,
所述主手柄在被所述施力部件施力的状态下,通过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移动,抑制在进行所述规定的作业时产生的振动由所述主体部被传递给所述主手柄。
(本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要素和本发明的个结构要素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要素和本发明的各结构要素的对应关系如下所示。另外,本实施方式表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的一个例子,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
锤钻101是与本发明中的“作业工具”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驱动马达111是与本发明中的“马达”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电刷170是与本发明中的“电刷”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刷架单元171是与本发明中的“切换部件”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刷架172是与本发明中的“刷保持部”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转动体174是与本发明中的“刷保持部”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操作柄175是与本发明中的“操作部”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主体部103是与本发明中的“主体部”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马达外壳105是与本发明中的“主体部”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齿轮外壳107是与本发明中的“主体部”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手柄109是与本发明中的“主手柄”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螺旋弹簧160是与本发明中的“施力部件”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扳机109a是与本发明中的“扳机”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扳机开关109c是与本发明中的“扳机开关”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卡合凸部109b是与本发明中的“第1限制部”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卡合凸部109b是与本发明中的“移动限制部”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正转区域165a是与本发明中的“干涉避免部”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正转区域165a的开口端部是与本发明中的“第2限制部”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正转区域165a的开口端部是与本发明中的“移动限制部”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反转区域165b是与本发明中的“干涉限制部”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反转区域165b的开口端部是与本发明中的“第2限制部”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反转区域165b的开口端部是与本发明中的“移动限制部”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中间区域165c的开口端部是与本发明中的“卡合部”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是与本发明中的“中间部件”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扳机移动限制部件180是与本发明中的“移动限制部”相对应的结构的一个例子。

Claims (12)

1.一种作业工具,通过在规定的轴向上驱动顶端工具,进行作业,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工具具有:
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顶端工具;
马达,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机构,并且具有电刷,
所述电刷的位置能够在正转位置和反转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进行切换,所述正转位置为所述电刷在所述马达的转轴正向转动时所处的位置,所述反转位置为所述电刷在所述马达的转轴反向转动时所处的位置,
所述作业工具还具有:
切换部件,其能够在与所述电刷的正转位置相对应的第1位置和与所述电刷的反转位置相对应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来切换所述电刷的位置;
主体部,其用于保持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马达和所述切换部件;
主手柄,其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移动;
施力部件,其从所述主体部对所述主手柄施力,
所述主手柄在被所述施力部件施力的状态下,通过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移动,抑制在进行规定的作业时所产生的振动由所述主体部传递给所述主手柄,
所述切换部件能够被作业者手动操作,来切换所述电刷的位置,
所述主手柄具有干涉避免部,
当所述切换部件位于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时,所述干涉避免部能够避免因所述主手柄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移动而引起的所述切换部件和所述主手柄的相互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部件在与所述轴向相交的方向上移动,且在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主手柄在与所述轴向平行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移动,
所述主手柄具有卡合部,
在所述切换部件位于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间的中间位置时,所述卡合部能够与所述切换部件相卡合,
所述切换部件与所述卡合部相卡合,限制所述主手柄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工具具有移动限制部,
在所述切换部件位于所述第1位置或者所述第2位置,使所述马达进行驱动时,所述移动限制部限制该切换部件向位于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间的中间位置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工具具有移动限制部,
在所述切换部件位于所述第1位置或者所述第2位置,使所述马达进行驱动时,所述移动限制部限制该切换部件向位于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间的中间位置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工具具有被作业者操作,以驱动所述马达的扳机,
所述主手柄在所述轴向上,在接近顶端工具的接近位置和远离顶端工具的远离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主手柄在所述轴向上,被所述施力部件向所述远离位置施力,
所述移动限制部由设置在所述扳机上的第1限制部和设置在所述主手柄上的第2限制部构成,
在操作所述扳机而使所述马达进行驱动的状态下,
在所述主手柄位于所述接近位置时,所述第2限制部与所述切换部件相卡合,限制所述切换部件向所述中间位置移动,
在所述主手柄位于所述远离位置时,所述第1限制部与所述切换部件相卡合,限制所述切换部件向所述中间位置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工具具有被作业者操作,以驱动所述马达的扳机,
所述主手柄在所述轴向上,在接近顶端工具的接近位置和远离顶端工具的远离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主手柄在所述轴向上,被所述施力部件向所述远离位置施力,
所述移动限制部由设置在所述扳机上的第1限制部和设置在所述主手柄上的第2限制部构成,
在操作所述扳机而使所述马达进行驱动的状态下,
在所述主手柄位于所述接近位置时,所述第2限制部与所述切换部件相卡合,限制所述切换部件向所述中间位置移动,
在所述主手柄位于所述远离位置时,所述第1限制部与所述切换部件相卡合,限制所述切换部件向所述中间位置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工具具有:
扳机,其被作业者操作,以驱动所述马达;
中间部件,其配置在所述扳机和所述切换部件之间,
所述中间部件能够分别与所述扳机和所述切换部件相卡合,用于限制所述切换部件向所述中间位置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工具具有:
扳机,其被作业者操作,以驱动所述马达;
中间部件,其配置在所述扳机和所述切换部件之间,
所述中间部件能够分别与所述扳机和所述切换部件相卡合,用于限制所述切换部件向所述中间位置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工具具有扳机开关,
所述扳机开关能够被所述扳机操作,且固定在所述主手柄上,
所述中间部件被所述主手柄和/或所述扳机开关支承,
所述中间部件以在与所述轴向相交的方向上能够随着所述切换部件在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间的移动,与所述切换部件相卡合,并与所述切换部件一起移动的方式被支承,
并且,所述中间部件以在所述轴向上随着所述主手柄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移动,相对于所述切换部件移动的方式被支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工具具有扳机开关,
所述扳机开关能够被所述扳机操作,且固定在所述主手柄上,
所述中间部件被所述主手柄和/或所述扳机开关支承,
所述中间部件以在与所述轴向相交的方向上能够随着所述切换部件在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间的移动,与所述切换部件相卡合,并与所述切换部件一起移动的方式被支承,
并且,所述中间部件以在所述轴向上随着所述主手柄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移动,相对于所述切换部件移动的方式被支承。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部件具有:
刷保持部,其用于保持所述电刷;
操作部,其与所述刷保持部相连接,且用于被作业者手动操作,
所述刷保持部在以所述马达的转轴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转动,
所述操作部在与所述马达的转轴垂直的方向上,由所述刷保持部突出出来而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涉避免部由形成于所述主手柄上的通孔构成,
所述操作部以穿过所述通孔,露出到作业工具的外部的方式配置。
CN201410504778.6A 2013-11-26 2014-09-26 作业工具 Active CN1046692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44448A JP6105454B2 (ja) 2013-11-26 2013-11-26 作業工具
JP2013-244448 2013-11-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9209A CN104669209A (zh) 2015-06-03
CN104669209B true CN104669209B (zh) 2016-08-24

Family

ID=52013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04778.6A Active CN104669209B (zh) 2013-11-26 2014-09-26 作业工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62823B2 (zh)
EP (1) EP2875908B9 (zh)
JP (1) JP6105454B2 (zh)
CN (1) CN1046692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02463A1 (de) * 2009-04-17 2010-10-21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Seitenhandgriff
WO2015061370A1 (en) 2013-10-21 2015-04-30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Adapter for power tool devices
DE102014217863A1 (de) * 2014-05-16 2015-11-19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JP6309881B2 (ja) * 2014-11-14 2018-04-11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JP7080606B2 (ja) * 2017-08-29 2022-06-06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US11597061B2 (en) 2018-12-10 2023-03-07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High torque impact tool
DE112020003697T5 (de) * 2019-09-06 2022-05-05 Makita Corporation Elektrisches kraftwerkzeug
US11826891B2 (en) * 2019-10-21 2023-11-28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having hammer mechanism
EP3822037A1 (de) * 2019-11-15 2021-05-19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Schlagwerksanordnung
CN113146434A (zh) * 2020-01-07 2021-07-23 株式会社牧田 研磨机
JP2022119301A (ja) * 2021-02-04 2022-08-17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JP2022128006A (ja) * 2021-02-22 2022-09-01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US11858100B2 (en) 2021-04-07 2024-01-02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Impact power tool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17205Y (zh) * 2008-05-16 2009-04-08 方波 减振电锤
CN101484279A (zh) * 2006-07-20 2009-07-15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动力工具
CN101524836A (zh) * 2008-03-05 2009-09-09 株式会社牧田 作业工具
CN201493823U (zh) * 2009-07-31 2010-06-02 周国强 减震电锤
DE102011082093A1 (de) * 2011-09-02 2013-03-07 Robert Bosch Gmbh Handgriffvorrichtung für eine Handwerkzeug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8800366A (nl) * 1988-02-15 1989-09-01 Emerson Electric Co Montage-inrichting voor borstels bij een omkeerbare collectormotor.
JP2003180054A (ja) * 2001-12-10 2003-06-27 Makita Corp 電動工具の正逆切り換え装置
DE102005047353A1 (de) * 2005-10-04 2007-04-05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werkzeugmaschine
DE102005059180A1 (de) 2005-12-12 2007-06-14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m Antriebsstrang und einer Entkopplungseinheit
JP5405864B2 (ja) * 2009-03-23 2014-02-05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JP5287515B2 (ja) * 2009-05-29 2013-09-11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JP5502458B2 (ja) * 2009-12-25 2014-05-28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GB2482523A (en) * 2010-08-05 2012-02-08 Black & Decker Inc Hammer drill comprising rear handle with mounting assembly allowing rotation and linear movement
JP2013176819A (ja) * 2012-02-28 2013-09-09 Makita Corp 電動工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4279A (zh) * 2006-07-20 2009-07-15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动力工具
CN101524836A (zh) * 2008-03-05 2009-09-09 株式会社牧田 作业工具
CN201217205Y (zh) * 2008-05-16 2009-04-08 方波 减振电锤
CN201493823U (zh) * 2009-07-31 2010-06-02 周国强 减震电锤
DE102011082093A1 (de) * 2011-09-02 2013-03-07 Robert Bosch Gmbh Handgriffvorrichtung für eine Handwerkzeugmas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62823B2 (en) 2018-05-08
EP2875908B1 (en) 2016-07-27
EP2875908A1 (en) 2015-05-27
CN104669209A (zh) 2015-06-03
EP2875908B9 (en) 2016-10-05
US20150144368A1 (en) 2015-05-28
JP6105454B2 (ja) 2017-03-29
JP2015100899A (ja) 2015-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9209B (zh) 作业工具
CN104669219B (zh) 往复式作业工具
JP6278830B2 (ja) 打撃工具
EP3156185B1 (en) Impact tool
EP2384860B1 (en) Power tool housing
JP6309881B2 (ja) 作業工具
US8662196B2 (en) Power tool
US10500706B2 (en) Power tool
BR102012013240B1 (pt) ferramenta elétrica
CN103894991A (zh) 冲击工具
CN107206584B (zh) 作业工具
CN102476375A (zh) 锤式冲击机
JP2010005751A (ja) 手持式作業工具
US20090008114A1 (en) Hand-Held Power Tool with a Percussion Unit
JP2009045732A (ja) 作業工具
JP6116058B2 (ja) 作業工具
JP2005081517A (ja) 防振ハンドル
JP6348337B2 (ja) 往復動式作業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