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3341A - 加工纺织线及使用该加工纺织线的编织物 - Google Patents

加工纺织线及使用该加工纺织线的编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3341A
CN104603341A CN201380038271.XA CN201380038271A CN104603341A CN 104603341 A CN104603341 A CN 104603341A CN 201380038271 A CN201380038271 A CN 201380038271A CN 104603341 A CN104603341 A CN 104603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filament
braided wire
processing
braided
wea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82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3341B (zh
Inventor
浅野雅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NONENSH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ANONENSH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NONENSH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NONENSH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03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3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3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3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40Yarns in which fibres are united by adhesives; Impregnated yarns or threads
    • D02G3/404Yarns or threads coated with polymeric solutions
    • D02G3/406Yarns or threads coated with polymeric solutions where the polymeric solution is removable at a later stage, e.g. by washing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26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with characteristics dependent on the amount or direction of twist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40Yarns in which fibres are united by adhesives; Impregnated yarns or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2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208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cellulose-based
    • D03D15/217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cellulose-based natural from plants, e.g. cotton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4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41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with specific twist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02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 D04B1/04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4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01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natural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M15/03Polysacchar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01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natural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M15/03Polysacchar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M15/11Starch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01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natural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M15/15Protein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19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D06M15/21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15/32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or esters thereof
    • D06M15/33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or esters thereof of vinyl acetate; Polyvinylalcohol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201/00Cellulose-based fibres, e.g.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20Cellulose-derived artificial fib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工纺织线及由加工纺织线构成的编织物,其具有体积,柔软,在质量风格上优异,在通气性、保温性、吸水性等上优异,绒毛不脱落。是将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以纺织单丝的捻数的1.3~3倍的捻数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的加工纺织线(A0),从该加工纺织线由水溶解除去浆料的加工纺织线(A1),从使用加工纺织线(A0)制造的编织物由水溶解除去了浆料的编织物,使用加工纺织线(A1)制造的编织物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Description

加工纺织线及使用该加工纺织线的编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编织地制造编织物的加工纺织线、使用该加工纺织线的编织物以及该加工纺织线及编织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对线实施临时加工、卷缩加工而赋予膨松性的方法已被众所周知,但这被限于使用了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丙烯纤维等合成纤维的线,难以适用于木棉纤维等。
另外,在将由纤维素类纤维构成的强捻线进行了上浆加工后,进行液体氨处理,接着进行温水、热水或者蒸汽处理,将进行了此温水、热水或者蒸汽处理的强捻线通过该强捻线的捻数的0.5~2.0倍的捻数的逆捻与水溶性线合捻做成合捻线,然后将此合捻线中的水溶性线进行溶解除去制造纤维素类纤维膨松线的方法,及使用由上述工序得到的合捻线(溶解除去水溶性线前的合捻线)制造编织物,将编织物中的水溶性线溶解除去制造纤维素类纤维膨松编织物的方法已被众所周知(专利文献1)。
但是,在利用此方法的情况下,因为为了得到膨松的线,需要“向强捻线进行上浆加工-液体氨处理-湿热处理(温水、热水或者蒸汽处理)-通过与水溶性线的逆捻进行的合捻线的制造-来自合捻线的水溶性线的溶解除去”这样的非常多的处理工序,而且为了得到膨松的编织物,需要“向强捻线进行上浆加工-液体氨处理-湿热处理(温水、热水或者蒸汽处理)-通过与水溶性线的逆捻进行的合捻线的制造-使用该合捻线的编织物的制造-来自编织物的水溶性线的溶解除去”这样的非常多的处理工序,所以工序复杂且需要劳力及时间。而且,在利用此方法的情况下,因为在将水溶性线在合捻线中约束了的状态下进行水溶性线的溶解除去,或者在将合捻线在编织物中约束了的状态下进行编织物中的水溶性线的溶解除去,所以在水溶性线的溶解除去上花费时间,进而即使将水溶性线溶解除去也存在难以赋予充分的膨松性的问题。进而,在利用此方法的情况下,因为需要与强捻线一起使用聚乙烯醇纤维线等水溶性线,所以容易产生成本高。
在上述的那样的状况下,本发明者们开发申请了将纺织线和水溶性线向与纺织线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合了的复合捻线及在使用该复合捻线制造编织物后由水溶解除去了编织物中的水溶性线的编织物(专利文献2及3)。
由本发明者们开发的此复合捻线制造的编织物(溶解除去水溶性线后的编织物),软和地具有良好的触感及质量风格,且具有在轻量性、通气性等特性上也优异的优异的特性。
但是,因为此复合捻线使用了水溶性线,所以存在着成本变高的问题。
另外,本发明者对此复合捻线及使用此复合捻线得到的编织物进一步地进行了研究,结果判明,为了制造复合捻线,在向与纺织线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合时,因为存在水溶性线,所以存在不向纺织线自身施加充分的逆捻的情况,与其相伴,存在从使用此复合捻线制造的编织物除去水溶性线后的膨化效果被限制的情况。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199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39335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50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制造轻量且具有体积,柔软,在触感上优异,在保温性、耐起球性上优异,在那些性能的持续性上优异,绒毛不脱落,而且在吸水性、速干性上优异的编织物的编织物制造用的加工纺织线,及使用了该加工纺织线的编织物及该加工纺织线及编织物的制造方法。
进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使用于在使用先染的线制造编织物的手法及在做成编织物后进行染色的手法的双方,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都能制造轻量且具有体积,柔软,在触感上优异,在保温性、耐起球性上优异,在那些性能的持续性上优异,绒毛不脱落,而且在吸水性、速干性上优异的编织物的编织物制造用的加工纺织线,及使用了该加工纺织线的编织物及该加工纺织线及编织物的制造方法。
进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适用于天然纤维制的纺织线、合成纤维制的纺织线、半合成纤维制的纺织线等各种纺织线,能与小批量多品种对应,而且使用从细纱支到粗纱支任意的粗度的纺织线,具有与各自的纺织线对应的良好的质量风格,提供轻量,具有体积,柔软,在触感上优异,在保温性、耐起球性上优异,在那些性能的持续性上优异,绒毛不脱落,而且在吸水性上优异的编织物的加工纺织线,及使用了该加工纺织线的编织物及该加工纺织线及编织物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者们先前开发的上述专利文献2及3记载的发明,是如下的发明:将纺织线和水溶性线向与纺织线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合制造复合捻线,在使用该复合捻线制造了编织物后,将编织物中的水溶性线由水溶解除去来做成膨胀、具有伸缩性的编织物,但本发明者发现了:节省水溶性线的使用,代替它而向纺织线在单丝状态下上浆,在将其进行了干燥后,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以规定的捻数捻,结果由此得到的加工纺织线不含水溶性线,而且虽然被进行了逆捻,可是能良好地编织,而且如果从制造编织而得到的编织物除去加工纺织线中的浆料,则能得到轻量,具有体积,柔软,在触感上优异,在保温性、耐起球性上优异,在那些性能的持续性上优异,绒毛不脱落,而且在吸水性上优异的编织物。
进而,本发明者发现了:向纺织线在单丝状态下上浆,在将其进行了干燥后,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以规定的捻数捻而得到加工纺织线,对此加工纺织线,在制造编织前由水除去了加工纺织线中的浆料,结果除去了浆料后的加工纺织线,尽管已经不附着浆料,可是也能良好地编织,而且制造编织它而得到的编织物,轻量,具有体积,柔软,在触感上优异,在保温性、耐起球性上优异,在那些性能的持续性上优异,绒毛不脱落,而且在吸水性上优异。
另外,本发明者发现了:将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与将纺织线和水溶性线向与纺织线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而得到的复合捻线相比,在热调整性上优异,通过进行热调整,此后的制造编织性进一步提高,而且即使实施热调整也能顺利地进行浆料的除去及与其相伴的膨化。
进而,本发明者发现了:此次发现的该加工纺织线,在使用先染了的线制造编织物的情况及在制造编织物后进行染色的情况的双方都能使用,在任一种情况下,都能得到具有上述的优异的特性的编织物。
另外,本发明者判明了:在本发明者此次开发的此技术中,当制造加工纺织线时,需要使用纺织单丝,如果使用捻合了2根以上双股线、三股线、四股线等纺织线的线,则不能得到提供在轻量性、体积、柔软性、触感、吸水性、速干性等上优异的编织物的加工纺织线。
进而,本发明者发现了:在此技术中,作为用于制造加工纺织线的纺织单丝,不仅是木棉纤维,也能使用麻纤维、羊毛纤维等天然纤维制的纺织单丝、合成纤维制的纺织单丝、半合成纤维制的纺织单丝等各种纺织单丝,进而作为该纺织单丝,能使用从细纱支到粗纱支的任意的粗度的纺织单丝,基于那些各种认识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是:
(1)一种加工纺织线,其特征在于,将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以纺织单丝的捻数的1.3~3倍的捻数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了捻;
(2)上述(1)的加工纺织线,其特征在于,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中的浆料的附着量,基于上浆前的纺织单丝的质量是1~20质量%;
(3)上述(1)或者(2)的加工纺织线,其特征在于,浆,是将由从水溶性的合成聚合物、水溶性的淀粉类、除了淀粉类以外的水溶性的多糖类及水溶性的蛋白质类选出的至少1种水溶性聚合物构成的浆料溶于水中了的浆液;及,
(4)上述(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工纺织线,其特征在于,在向相反的方向捻后进行了热调整。
而且,本发明是:
(5)一种加工纺织线,其特征在于,从上述(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工纺织线除去了浆料。
进而,本发明是:
(6)一种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是至少使用上述(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工纺织线制造的编织物(即除去浆料前的编织物);
(7)一种编织物,其特征在于,从上述(6)的编织物,除去了附着在构成编织物的加工纺织线上的浆料;及,
(8)一种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是至少使用上述(5)的加工纺织线制造的编织物(没有附着浆料的编织物)。
而且,本发明是:
(9)一种加工纺织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将由水溶性聚合物构成的浆料溶解在水中而调制了的浆液向纺织单丝以单丝状上浆的工序;将上浆了的纺织单丝干燥的工序;及将上浆了的干燥纺织单丝以纺织单丝的捻数的1.3~3倍的捻数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的工序;及,
(10)一种加工纺织线的制造方法,是膨化了的加工纺织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将由水溶性聚合物构成的浆料溶解在水中而调制了的浆液向纺织单丝以单丝状上浆的工序;将上浆了的纺织单丝干燥的工序;将上浆了的干燥纺织单丝以纺织单丝的捻数的1.3~3倍的捻数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制造加工纺织单丝的工序;及将附着在加工纺织线上的浆料由水溶解除去的工序。
进而,本发明是:
(11)一种编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使用上述(1)~(4)中的加工纺织线进行制造编织而制造编织物;
(12)一种编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使用上述(1)~(4)中的加工纺织线进行制造编织而制造了编织物后,将附着在形成了编织物的加工纺织线上的浆料由水溶解除去;及,
(13)一种编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使用上述(5)的加工纺织线进行制造编织而制造编织物。
在此,下面将除去浆料前的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称为“加工纺织线(A0)”,将从加工纺织线(A0)除去了浆料后的加工纺织线称为“加工纺织线(A1)”,将使用加工纺织线(A0)制造的编织物(还附着浆料的编织物)称为“编织物(B0)”,将使用加工纺织线(A1)制造的编织物(除去了浆料的编织物)称为“编织物(B1)”,将由水处理编织物(B0)来溶解除去构成了编织物(B0)的加工纺织线(A0)中的浆料而得到的编织物称为“编织物(B2)”。
发明的效果
在从使用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进行制造编织而得到的编织物(B0)除去了附着在加工纺织线(A0)上的浆料后的编织物(B2)及使用除去了浆料后的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1)来制造编织而得到的编织物(B1),因为在将做成编织物前的加工纺织线(A0)由水处理而溶解除去了浆料时,或者在将编织物(B0)由水处理而溶解除去了浆料时,捻返回原来的状态的作用发挥得大而产生线的膨化,所以与由用于加工纺织线(A0)的制造的纺织单丝自身构成的编织物相比,都膨胀得大,柔软,在质量风格上优异,在通气性、保温性、吸水性上优异,另一方面绒毛也不脱落。
在本发明中,在将附着了浆料的纺织单丝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而做成加工纺织线(A0)时,因为不存在水溶性线,所以向相反的方向的捻直接施加在纺织单丝上,因而在从使用加工纺织线(A0)进行制造编织而得到的编织物(B0)除去了浆料后的编织物(B2)及使用从加工纺织线(A0)除去浆料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A1)进行制造编织而得到的编织物(B1)中,由逆捻产生的纺织线的膨化作用被进一步发挥得大,与使用将纺织线和水溶性线向与纺织线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合而得到的复合捻线进行制造并从编织物除去了水溶性线的编织物相比,更软和,在质量风格、保温性等上优异。
使用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及(A1)得到的编织物(B2)及(B1),在上述的优异的性能的持续性上优异,即使反复进行洗涤也维持了与新品时同样的高的体积,由此,也能长期地维持柔软性、保温性、通气性、吸水性、速干性等性能。
浆料还附着的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及除去了浆料后的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1),都在制造编织性上优异,能顺利地制造作为目的的编织物。
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因为不含水溶性线,由上浆了的纺织线单独构成,所以在实施了热调整的情况下,能可靠地进行由热调整产生的捻停止,由此,制造编织性进一步提高。
因为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及(A1),都能用于使用预先染色了的线(先染的线)制造编织物的先染技术及在制造编织物后对编织物进行染色的后染技术的双方,所以能使用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及(A1)顺利地制造多种多样的编织物。
特别是,在本发明中,在线的状态下在进行浆料的从加工纺织线(A0)的除去和染色的情况下,能直接得到染色了的加工纺织线(A1)(先染线)。
作为对纺织线的捻进行调整的方法,由热调整进行的方法、由碱剂进行的丝光纱处理、氨处理等以往已被众所周知。但是,由热调整进行的方法仅能适用于可进行热调整的热可塑性重合体制的纺织线,不能适用于棉纺织线、麻纺织线等。另外,由碱剂进行的丝光纱处理、液体氨处理等对由棉、麻构成的纺织线进行捻调整的方法,因碱剂、氨等化学药品而容易产生纺织线的变质、劣化等。与其相对,在本发明中,因为是将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向与其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而做成加工纺织线(A0)的,所以作为纺织单丝,能使用木棉纤维、麻纤维、羊毛纤维等天然纤维制的纺织单丝、合成纤维制的纺织单丝、半合成纤维制的纺织单丝等各种纺织单丝,而且因为不使用碱剂、氨等化学药品,所以不产生纺织单丝的变质、劣化等。
而且,在本发明中,作为用于得到加工纺织线(A0)的纺织单丝,能使用从细纱支到粗纱支的任意的粗度的纺织单丝。
因此,在本发明的情况下,能得到由各种原材料构成的加工纺织线(A0)及(A1),各种粗度的加工纺织线(A0)及(A1),通过使用那些加工纺织线进行制造编织,能制造多种多样的轻量,具有体积,更柔软,在触感上优异,在保温性、在通气性上更优异,在那些性能的持续性上优异,而且难以产生起球,绒毛不脱落的编织物(B1)及(B2)。
在本发明的情况下,不使用水溶性线而使用廉价的浆料,与以往相比,能以低成本制造提供膨胀得大,柔软,在质量风格上优异,在通气性、保温性、吸水性上优异,而且绒毛不脱落的高品质的编织物的加工纺织线(A0)及(A1)。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式地表示了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及从加工纺织线(A0)除去了浆料时的状态的图。
图2(a)是拍摄了在实施例9中使用的上浆前的纺织单丝(绞线状)的照片,(c)是拍摄了在向该纺织单丝上浆而干燥后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A0)(绞线状)的照片,(e)是拍摄了从该加工纺织线(A0)由水溶解除去浆料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A1)(绞线状)的照片。
图3(a)是在实施例9中使用的上浆前的纺织单丝(单丝状)的电子显微镜照片,(c)是在向该纺织单丝上浆而干燥后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A0)(单丝状)的电子显微镜照片,(e)是从该加工纺织线(A0)由水溶解除去浆料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A1)(单丝状)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是将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以纺织单丝的捻数的1.3~3倍的捻数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
虽然不受任何限定,但在图1中模式地表示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和从该加工纺织线(A0)由水溶解除去了浆料时的加工纺织线的状态。
在图1中,1表示纺织单丝,2表示浆料。
如图1的(a)所示,准备纺织单丝1,向该纺织单丝1上浆进行干燥,如(b)所示,将纺织单丝1的捻(原捻)固定,通过在该状态下向与纺织单丝1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以纺织单丝的捻数(原捻的捻数)的1.3~3倍的捻数进行逆捻,得到如(c)所示的那样的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
在将加工纺织线(A0)做成编织物前的线的状态下或者在使用加工纺织线(A0)制造编织物后,通过由水溶解除去附着在加工纺织线(A0)上的浆料2,除去了浆料后的纺织单丝发挥纺织单丝的原捻返回的作用,在加工纺织线(A1)中,或者在编织物(B2)中,如(e)所示,成为膨化了的状态。
其结果,使用加工纺织线(A1)进行制造编织而得到的编织物(B1)及从使用加工纺织线(A0)进行制造编织而得到的编织物(B0)除去了浆料的编织物(B2),都成为膨胀得大,柔软,在质量风格上优异,在通气性、保温性、吸水性上优异的编织物。
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需要使用纤维(原绵)纺织的原样不变的“单丝”也就是使用“纺织单丝”来形成。
如果构成加工纺织线(A0)的纺织线是将双股线、三股线、四股线等那样的2根以上的纺织线捻合而制造的纺织线,则即使向那些纺织线上浆后进行干燥,通过向与纺织线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做成加工纺织线,将加工纺织线中的浆料在线的状态下或者在做成编织物后由水溶解除去,膨胀也小,在轻量性、保温性、吸水性等上差,在柔软的质量风格上缺乏,不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作为构成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的纺织单丝,只要是使用不溶解在水(热水,温水,冷水)中的纤维纺织的原样不变的纺织单丝,无论是哪一种都可以,例如,也可以是由从木棉、麻、绢、羊毛等天然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纤维,丙烯纤维,不溶于水(热水)性的聚乙烯醇类纤维,聚氯乙二烯纤维等合成纤维,乙酸酯等半合成纤维,人造丝,铜氨纤维等再生纤维等选出的1种纤维构成的单独纺织单丝的任一种,也可以是由上述的纤维的2种以上构成的混纺纺织单丝的任一种。只要与使用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制造的编织物的种类、用途等相应地选择使用适当的纺织单丝即可。
纺织单丝的捻方向既可以是S捻也可以是Z捻,哪一种都可以。
另外,纺织单丝的捻数,不特别地限制,但一般地,如果将纺织单丝的捻数作为T(单位:周/2.54cm),将棉纱线支数作为S(单位:支),则由表示的捻系数K为2~6的纺织单丝,最好从纺织单丝的入手容易性、品质稳定性、制造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时的生产性、制造稳定性、在从加工纺织线或者使用加工纺织线制造的编织物溶解除去了浆料后的膨化性等方面考虑。
例如,在20支纺织单丝中,使用捻数为10~25周/2.54cm的纺织单丝,其中最好使用15~20周/2.54cm的纺织单丝。
纺织单丝的粗度不特别限制,但按棉纱线支数表示(tex表示),5支~120支(50dtex~1180dtex),特别是6支~80支(74dtex~980dtex),进而10支~60支(98dtex~590dtex)的纺织单丝入手容易,能作为各种编织物使用,从这方面考虑最好使用。
作为为了得到加工纺织线(A0)而用于纺织单丝的上浆的浆料,能使用以往用于线、编织物的上浆的浆料的任何一种,能举出水溶性的合成聚合物,水溶性的淀粉类,除了淀粉以外的水溶性的多糖类,水溶性的蛋白质类等,能使用包含它们的1种或者2种以上的浆料。
具体地讲,能将水溶性的聚乙烯醇,水溶性丙烯类聚合物等水溶性的合成聚合物,水溶性的淀粉类,加工淀粉类,羧甲基纤维素,藻酸钠等水溶性的多糖类,水溶性的骨胶原部分加水分解物等水溶性的蛋白质类等水溶性的聚合物的1种或者2种以上作为浆料使用。
其中,作为浆料,最好使用水溶性的聚乙烯醇,或者将水溶性的聚乙烯醇和淀粉并用,使用水溶性的聚乙烯醇更好。将以聚乙烯醇为主体的浆料溶解于水而得到的浆液,随时间经过的粘度上升小,在品质稳定性上优异,能长时间地继续使用,能相对于各种纤维(各种纺织单丝)共同地使用,适应性高,在向纺织单丝上浆进行了干燥后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制造加工纺织线(A0)时,不产生纺织单丝的断线,能顺利地制造加工纺织线(A0),而且能由水从加工纺织线(A0)或者使用加工纺织线制造的编织物(B0)简单地且顺利地除去浆料。
当将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而做成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时(以下有时将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简单地称为“逆捻”),在进行逆捻的时刻的纺织单丝中的浆料的附着量(干燥质量),因浆料的种类、构成纺织单丝的纤维的种类、纺织单丝的粗度、纺织单丝的捻数、逆捻的捻数等而变得不同,但一般地,最好是1~20质量%,更好是2~15质量%,更加好是3~10质量%。通过使纺织单丝中的浆料的附着量(干燥质量)在上述范围内,能将附着了浆料的纺织单丝不会产生断线地逆捻,而且能顺利地进行将浆料从进行逆捻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A0)除去或者将浆料从制造编织加工纺织线(A0)而得到的编织物(B0)除去。
与此相对,如果纺织单丝中的浆料的附着量过少,则在逆捻纺织单丝时多产生断线,连续地制造加工纺织线(A0)容易变得困难,另一方面,如果纺织单丝中的浆料的附着量过多,则导致成本高,纺织单丝的伸度变得没有,生产性下降,而且在从加工纺织线(A0)或者编织物(B0)除去浆料上花费时间,生产性下降,根据情况不同有时不能完全除去浆料,不能充分地进行线的膨化,难以得到在质量风格等特性上优异的加工纺织线(A1)、编织物(B1)、编织物(B2)。
在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中,需要其捻方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而且加工纺织线(A0)的捻数Ay(单位:周/m)是纺织单丝的捻数By(单位:周/m)的1.3~3倍(即Ay/By=1.3~3)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中,因为通过使加工纺织线(A0)的捻数(Ay)的一方比纺织单丝的捻数(By)多,而且使两捻数的比(Ay/By)在上述的1.3~3这样的特定的范围内,在用于制造加工纺织线(A0)的逆捻,在由上浆保持纺织单丝的形态稳定性(捻的稳定性)的同时,逆捻在将纺织单丝的捻解捻的方向发挥作用,将纺织单丝的捻在浆料附着了的状态下从0进一步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加捻,所以不会产生在逆捻时构成了纺织单丝的短纤维散开而线断的问题,能良好地进行纺织单丝的解捻和与其连续的逆捻。而且,如果由水溶解除去附着在加工纺织线(A0)上的浆料或者从由加工纺织线(A0)制造的编织物(B0)由水溶解除去浆料,则在向纺织单丝的原来的捻方向施加了扭转力的状态下,在加工纺织线中在构成向与其相反的方向捻的纺织单丝的原绵之间产生反弹,产生膨胀,能得到在质量风格、轻量性、保温性、吸水性等上优异,而且在那些性能的持续性上优异的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1)、编织物(B1)、编织物(B2)。
如果加工纺织线(A0)中的逆捻的捻数(Ay)不到纺织单丝的捻数(By)的1.3倍,则在用于制造加工纺织线(A0)的逆捻时纺织单丝的解捻变得不充分,在由水溶解除去了浆料时,不能得到充分的膨胀、轻量化、保温性、柔软性等,而且产生强度的下降、耐起球性的下降,不能得到在质量风格、轻量性、柔软性、保温性、吸水性、强度、耐起球性等上优异的加工纺织线(A1)或者编织物。另一方面,如果逆捻的捻数(Ay)超过纺织单丝的捻数(By)的3倍,则在逆捻时的捻线工序[用于制造加工纺织线(A0)的捻工序]中产生断线等故障,产生加工纺织线(A0)的生产性的下降,不理想。
在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中,最好逆捻的捻数(Ay)是纺织单丝的捻数(By)的1.4~3倍(Ay/By=1.4~3),是1.5~2倍(Ay/By=1.5~2)更好。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说的“加工纺织线(A0)的捻数”,是指将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时的捻数,实际上成为以捻线工序时的设定捻数为基准的值。
加工纺织线(A0),既可以是逆捻的原样不变的状态,另外也可以在逆捻后与需要相应地进行热调整。因为如果加工纺织线(A0)被进行热调整,则由逆捻产生的扭转力、蜷曲的状态被暂时地固定,所以使用加工纺织线(A0)制造编织物时的制造编织性提高。
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能通过如下的方式制造:在将浆料溶解于水了的浆液中使纺织单丝一边在单丝的状态下浸渍一边行走,在使浆液附着在纺织单丝整体上后,从浆液取出,使得纺织单丝彼此不产生粘接地在单丝状态下进行干燥,制造附着了浆料的纺织单丝(干燥了的纺织单丝),通过以纺织单丝的捻数的1.3~3倍的捻数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在单丝状态下捻,能够制造由此得到的附着了浆料的纺织单丝(干燥了的纺织单丝)。另外,也可以与需要相应地在逆捻后进行热调整处理。
为了得到加工纺织线(A0),在向纺织单丝上浆时的浆液的浓度,因浆料的种类、构成纺织单丝的纤维的种类、纺织单丝的粗度、纺织单丝的捻数、附着在纺织单丝上的浆料的量、上浆时的纺织单丝在浆液中的行走速度、上浆时的浆液的温度、将上浆并干燥了的纺织单丝进行逆捻时的捻数等而不同,在将上述的水溶性的聚合物(特别是水溶性聚乙烯醇)作为浆料使用的情况下,一般地,浆液的浓度最好是1~15质量%,更好是1.5~12质量%,更加好是2~10质量%。
如果在向纺织单丝上浆时的浆液的浓度过低,则难以使规定量的浆料附着在纺织单丝上,在对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进行逆捻时容易产生断线。另一方面,如果浆液的浓度过高,则难以使浆液均匀地附着在纺织单丝上,或者难以顺利地从在纺织单丝上附着过剩的浆料进行逆捻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A0)除去浆料或者从制造编织加工纺织线(A0)而得到的编织物(B0)除去浆料。
将纺织单丝浸渍在浆液中时的浆液的温度,为了使浆液均匀地附着在纺织单丝整体上且使浆液浸透到纺织单丝的内部,最好是20~80℃,更好是30~70℃,更加好是40~60℃。如果浆液的温度过低,则难以使浆液均匀地附着在纺织单丝上,另一方面,如果浆液的温度过高,则容易导致浆料的变质、能源成本的上升等。
附着了浆液的纺织单丝的干燥温度,可能因浆料(浆液)的种类、纺织单丝的种类等而不同,但一般地,是在60~100℃的温度进行,特别是在70~90℃的温度进行最好。作为干燥及干燥装置,只要是在干燥时不产生纺织单丝彼此的粘接而能在单丝状态下干燥的方法及装置,则采用哪一种都可以。
虽然不被进行任何限定,但例如,可以采用将附着了浆液的纺织单丝一边从一方的端部在单丝状态下呈螺旋状地卷绕在旋转的干燥滚筒的表面上一边移送,并且由干燥滚筒进行干燥的方法等。
附着了浆料的干燥了的纺织单丝,既可以原样不变地继续送往下面的逆捻工序进行逆捻,也可以在暂时卷取后,在下面的逆捻工序中使用。
将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进行逆捻时的捻线机的种类,不被特别限制,例如,能使用倍捻捻线机、环锭捻线机、上行式捻线机等捻线机。
由上述得到的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一般地具有扭转力。即使具有扭转力,在从加工纺织线(A0)由水溶解除去浆料制造加工纺织线(A1)时,或者在使用加工纺织线(A0)制造编织物(B0)时,在不产生障碍的情况下,能在不会减少扭转力地原样不变地从加工纺织线(A0)由水溶解除去浆料制造加工纺织线(A1)的工序中使用,另外也能在编织物(B0)的制造中原样不变地使用。如果因为具有扭转力而在从加工纺织线(A0)由水溶解除去浆料制造加工纺织线(A1)时,或者在使用加工纺织线(A0)制造编织物(B0)时产生障碍的情况下,最好实施热处理(热调整)来减少扭转力。当时的热处理温度,需要由构成加工纺织线(A0)的纺织单丝及浆料的种类、扭转力的强度等决定。
虽然不被限定,但在纺织单丝是棉线,浆料是聚乙烯醇的情况下,一般地在50~110℃的温度进行热处理(热调整处理),特别是最好在70~95℃的温度进行热处理(热调整处理)。当热处理(热调整)时,能采用蒸汽调整、热风调整等方法。
由上述得到的加工纺织线(A0),最好预先做成绞线状或者卷在了管上的卷线的形态。
在本发明中,既可以在将加工纺织线(A0)做成编织物前的线的状态下由水溶解除去附着在加工纺织线(A0)上的浆料制造加工纺织线(A1),使用该加工纺织线(A1)制造编织物(B1),或者也可以在使用加工纺织线(A0)制造了编织物(B0)后由水溶解除去浆料。
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与原样不变地使用用于加工纺织线(A0)的制造的纺织单丝制造的编织物相比,能得到膨胀得大,柔软,在质量风格上优异,在通气性、保温性、吸水性上优异,另一方面没有绒毛脱落的编织物。
从制造编织物前的加工纺织线(A0)由水溶解除去附着在加工纺织线(A0)上的浆料做成加工纺织线(A1)时的水的温度,及从使用加工纺织线(A0)制造的编织物(B0)由水溶解除去浆料做成编织物(B2)时的水的温度,可能因浆料的种类等而不同,一般地20~100℃最好,40~90℃更好,50~80℃更加好。在加工纺织线(A0)及编织物(B0)中,由于浆料以薄的膜状附着在加工纺织线(A0)上,所以与从将纺织线和水溶性线向与纺织线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合了的复合捻线或者使用该复合捻线制造的编织物由水溶解除去水溶性线的情况相比,能简单且迅速地除去浆料。
当由水从做成编织物前的加工纺织线(A0)溶解除去浆料时,既可以将加工纺织线(A0)通过绞线由水溶解除去浆料,也可以在将加工纺织线(A0)呈奶酪状地卷在染色用线轴上的状态下由水溶解除去浆料,也可以在将加工纺织线(A0)卷在染色用梁上的状态下由水溶解除去浆料,或者也可以采用除了这些以外的方法。
如果在将加工纺织线(A0)卷成奶酪状的状态下由水溶解除去浆料,则能以小批量且生产性好地进行浆料的溶解除去。
如果使用染色机的锅进行浆料的从做成编织物前的加工纺织线(A0)的除去,及浆料的从使用加工纺织线(A0)制造的编织物(B0)的除去,则能效率良好地实施浆料的溶解除去。在使用染色机的锅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溶解除去了浆料后使用相同的锅,接着进行将浆料溶解除去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A1)或者将浆料从编织物(B0)溶解除去而得到的编织物(B2)的染色。
在从做成编织物前的加工纺织线(A0)由水溶解除去了浆料后,另外在从编织物(B0)除去了浆料后,为了充分地除去附着在线或者编织物上的浆料的成分最好进行水洗。
从加工纺织线(A0)除去浆料而得到加工纺织线(A1)及从使用加工纺织线(A0)制造的编织物(B0)除去浆料而得到的编织物(B1),也可以在不降低膨胀、轻量性、保温性、吸水性、质量风格等的同时与需要相应地进行染色处理、用于促进润滑的油剂的赋予处理、防水处理、抗菌等功能加工剂的赋予处理等,除此以外,在加工纺织线(A1)中也可以进行合捻等线加工等。
除去浆料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A1),希望预先做成绞线状或者卷在了管上的卷线,用于编织物的制造。
通过将加工纺织线(A0)作为用于制造编织物的线的至少一部分来进行制造编织,能得到包含还附着浆料的原样不变的加工纺织线(A0)在内的编织物(B0)。另外,通过将除去浆料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A1)作为用于制造编织物的线的至少一部分来进行制造编织,能得到编织物(B1)。
编织物(B0)中的加工纺织线(A0)的使用比例,及编织物(B1)中的加工纺织线(A1)的使用比例,能与编织物的种类、用途、对编织物要求的性能(质量风格,轻量性,保温性,吸水性,柔软性,膨胀感等)等相应地进行调节。为了得到轻量且具有体积,柔软,在触感上优异,在保温性、通气性、吸水性上优异的编织物,在编织物(B0)中,从编织物(B0)除去浆料而得到的编织物(B2)中的浆料除去后的加工纺织线的比例,基于除去了浆料后的编织物(B2)的质量是10质量%以上,特别是最好以成为20质量%以上的那样的比例使用加工纺织线(A0)。另外,在编织物(B1)中,基于编织物(B1)的质量加工纺织线(A1)的比例是10质量%以上,特别是最好是20质量%以上的比例。
从使用加工纺织线(A0)进行制造编织而得到的编织物(B0)除去了浆料后的编织物(B2),及使用加工纺织线(A1)进行制造编织而得到的编织物(B1),都膨胀得大,柔软,在质量风格上优异,在通气性、保温性、吸水性上优异、另一方面绒毛不脱落,具有良好的特性。
这些编织物,也可以与需要相应地实施精练处理、热处理,但使膨胀、质量风格、轻量性、通气性、保温性、吸水性等特性下降的那样的处理(例如过度的拉伸,压延加工等)最好避免。
使用加工纺织线(A0)制造的编织物(B0)[进而编织物(B2)],及使用加工纺织线(A1)制造的编织物(B1)的种类,不特别限制,但作为织物,例如,能举出平纹织物(平纹布)、斜纹织物(斜纹布)、缎纹织物(缎纹布)、提花织物、绒头织物、粗斜纹布、色织条格布等,作为编织物,例如,可以举出横编织物、经编织物、圆形编织物、绒头编织物等。
在织物的情况下,既可以将加工纺织线(A0)或者加工纺织线(A1)作为经线及纬线制造织物,也可以将加工纺织线(A0)或者加工纺织线(A1)仅用经线及纬线的一方制造织物,也可以将加工纺织线(A0)或者加工纺织线(A1)作为经线的一部分及/或者纬线的一部分制造织物。
如果在绒头织物、绒头编织物等绒头编织物中,将加工纺织线(A0)或者加工纺织线(A1)织物绒头线使用制造绒头编织物,则能制造做成软和且具有良好的质量风格,在轻量性、通气性、吸水性、保温性等上优异的毛巾布、揩布等绒头编织物。
使用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制造的本发明的编织物(B2)及使用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1)制造的编织物(B1),因为轻量且具有体积,柔软,在触感上优异,在通气性、保温性、吸水性上优异,在那些优异的性能的持续性上优异,而且绒毛不脱落,在耐起球性上优异,所以有效地利用这样的优异的特性,例如,能在毛巾类,运动服装,贴身衣服,衬布,牛仔布,上衣,其他的衣料,弹性包带等医疗用途,车辆内部装饰材料,皮带输送机用布料,其他的工业物资材料等中有效地使用。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等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被下面的例子的任何限定。
在下面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中的浆料的附着量(干燥质量),如下面的那样算出。
[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中的浆料的附着量的算出方法]
(1)(i)采取上浆而干燥了的附着了浆料的纺织单丝1000m,将其在100℃干燥到成为干透状态(质量变得不减少的状态)为止,测定当时的质量(Wa)(g)。
(ii)将在上述(i)中测定了质量的附着了浆料的纺织单丝(1000m),在依照JIS L 1095:2010“浆糊量C法(碳酸钠法)”进行处理而除去了浆料后,在100℃干燥到成为干透状态(质量变得不减少的状态)为止,测定当时的质量(Wb)(g),由下述的数学公式〈1〉,求出浆料的附着量(质量%)。
浆料的附着量(C)(质量%)=[(Wa-Wb)/Wb]×100〈1〉
(iii)将上述(i)及(ii)的操作反复进行5次,求出其平均值(Cmean)(质量%)。
(2)(i)采取附着浆料前的纺织单丝1000m,将其在100℃干透,测定当时的质量(W1)(g)。
(ii)将在上述(i)中测定了质量的没有附着浆料的纺织单丝(1000m)依照JIS L 1095:2010“浆糊量C法(碳酸钠法)”在以与上述(1)的(ii)相同的方式进行了处理后,在100℃干燥到成为干透状态(质量变得不减少的状态)为止,测定当时的质量(W0)(g),由下述的数学公式〈2〉,求出由碳酸钠处理产生的质量减少(D)(质量%)。
由NaCO3处理产生的质量减少(D)(质量%)=[(W1-W0)/W0]×100〈2〉
(iii)反复进行5次上述(i)及(ii)的操作,求出平均值(Dmean)(质量%)。
(3)从下述的数学公式〈3〉求出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中的浆料的附着量(干透状态)(质量%)。
纺织单丝中的浆料的附着量(质量%)=Cmean-Dmean〈3〉
在下面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根据记载在下面的表1中的评价基准评价了将没有上浆的纺织单丝(非上浆纺织单丝)及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向与原来的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制造加工纺织线时的逆捻性。
[表1]
[非上浆纺织单丝及上浆纺织单丝(干燥后)的逆捻性的评价基准]
另外,在下面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加工纺织线的质量风格的评价,如下述的那样进行。
[加工纺织线的质量风格的评价]
将用于加工纺织线的制造的纺织单丝(原来的纺织单丝)的质量风格作为基准,依照下述的表2所示的评价基准评价了加工纺织线[从加工纺织线(A0)由水溶解除去浆料得到的加工纺织线(A1)]的质量风格。
[表2]
[加工纺织线的质量风格的评价基准]
评价内容
与原来的纺织单丝相比膨胀得大,特别柔软,具有非常良好的质量风格。
与原来的纺织单丝相比相当膨胀,柔软,具有良好的质量风格。
与原来的纺织单丝相比,仅稍微膨胀,仅稍微柔软。
× 外观(紧张状况)与原来的纺织单丝相同,手感也相同。
另外,在下面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编织物(光滑编织物及绒头编织物)的质量风格的评价,如下述的那样进行。
[编织物的质量风格的评价]
(1)编织物的质量风格:
使用与为了得到加工纺织线而使用的相同的纺织单丝,以使用相同的机械制造编织成相同的组织而得到的编织物(光滑编织物及绒头编织物)的质量风格作为基准,依照下述的表3所示的评价基准进行了评价。
[表3]
[编织物的质量风格的评价基准]
《实施例1~4及比较例1~5》
(1)作为纺织单丝,使用了捻数为500周/m(Z捻)的木棉纤维100%的10支纺织单丝(都筑纺织社制“TS10单丝”)。另外,此纺织单丝,因为每2.54cm的捻数T=12.7周,纱线支数S=10,所以从式: K = ( T / S ) 求出的捻系数K,是 15.24 / 10 = 12.7 / 3.16 = 4.02 .
(2)使上述(1)的纺织单丝一边在单丝状态下连续地浸渍在放入了由水溶性聚乙烯醇(槽端化学株式会社制“SW-1”)的6质量%水溶液或者1.5质量%水溶液构成的浆液(浆液的温度50℃)的浆液槽或者放入了不包含水溶性聚乙烯醇的水(温度50℃)的水槽中一边行走,然后,从浆液槽或者水槽取出,一边呈螺旋状地卷绕在表面温度80℃的旋转干燥滚筒的表面上一边行走,在干燥后,由95℃的蒸汽进行蒸汽调整而卷取在管上。
由上述的方法求出了由此得到的纺织单丝中的浆料的附着量(干透状态下的附着量),结果如下述的表4所示。
(3)将在上述(2)中得到的附着了浆料的纺织单丝(干燥了的纺织单丝)或者非上浆纺织单丝向倍捻捻线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制“36M”)供给,以下述的表4所示的捻数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制造加工纺织线,在由温度95℃的蒸汽进行了蒸汽调整后,卷取在管上。依照上述的表1所示的评价基准评价了当时的逆捻性,结果如下述的表4所示。
(4)在由上述(3)得到的加工纺织线之中,将涂覆浆液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进行纺织单丝的反方向的捻线,将得到的加工纺织线的一部分从管卷回成绞线状,接着浸在温水(温度90℃)中,在溶解除去了附着的浆料后,在50℃干燥,制造浆料被除去了的加工纺织线,依照上述的表2所示的评价基准评价了其质量风格,结果如下述的表4所示。
(5)使用由上述(4)得到的除去了浆料后的加工纺织线,编结由14G的圆编机产生的光滑布料,将得到的光滑编织物由95℃的连续精练机进行浴中精练,由150℃的热风干燥机进行了干燥。对由此得到的光滑编织物的质量风格,原样不变地使用原来的纺织单丝编结由14G的圆编机产生的光滑布料,将得到的光滑编织物由95℃的连续精练机进行浴中精练,由150℃的热风干燥机进行干燥,将得到的光滑编织物作为基准,依照上述的表3所示的评价基准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下述的表4所示。
(6)将由上述(3)得到的附着了浆料的加工纺织线织物绒头线使用,将捻数为600周/m(Z捻)的木棉纤维100%的20支纺织单丝(都筑纺织社制“TS20单丝”)作为底线使用,使用20G沉降片绒头机(沉降片长1.7mm)制造了绒头编织物。将由此得到的绒头编织物浸渍在95℃的热水中并在溶解除去了附着在构成绒头线的加工纺织线上的浆料后,由150℃的热风干燥机进行了干燥。对由此得到的绒头编织物的质量风格,以将原来的纺织单丝原样不变地作为绒头线使用而同样地制作的绒头编织物为基准,按照上述的表3记载的评价基准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下述的表4所示。
《实施例5~8及比较例6~10》
(1)作为纺织单丝,使用了捻数为600周/m(Z捻)的木棉纤维100%的20支纺织单丝(印度尼西亚SCS社制“精梳线”)。另外,因为此纺织单丝,每2.54cm的捻数T=15.24周,纱线支数S=20,所以由式: K = ( T / S ) 求出的捻系数K,是 15.24 / 20 = 15.24 / 4.47 = 3.14 .
(2)在使上述(1)的纺织单丝一边在单丝状态下连续地浸渍在放入了由水溶性聚乙烯醇(槽端化学株式会社制“SW-1”)的7质量%水溶液或者2质量%水溶液构成的浆液(浆液的温度50℃)的浆液槽或者放入了不含水溶性聚乙烯醇的水(温度50℃)的水槽中一边行走后,从浆液槽或者水槽取出,一边呈螺旋状地卷绕在表面温度80℃的旋转干燥滚筒的表面上一边行走,在干燥后,由95℃的蒸汽进行蒸汽调整而卷取在管上。
由上述的方法求出了由此得到的纺织单丝中的浆料的附着量(干透状态下的附着量),结果如下述的表4所示。
(3)将由上述(2)得到的附着了浆料的纺织单丝(干燥了的纺织单丝)或者非上浆纺织单丝向倍捻捻线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制“36M”)供给,以下述的表4所示的捻数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制造加工纺织线,在以温度95℃的蒸汽进行蒸汽调整后,卷取在管上。依照上述的表1所示的评价基准评价了当时的逆捻性,结果如下述的表4所示。
(4)在由上述(3)得到的加工纺织线之中,将涂覆浆液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线,将得到的加工纺织线的一部分从管卷回成绞线状,接着浸在温水(温度90℃)中,在将附着的浆料溶解除去后,在50℃干燥,制造浆料被除去了的加工纺织线,依照上述的表2所示的评价基准评价了其质量风格,结果如下述的表4所示。
(5)使用由上述(4)得到的除去了浆料后的加工纺织线,编结由14G的圆编机产生的光滑布料,将得到的光滑编织物在95℃的连续精练机中进行浴中精练,由150℃的热风干燥机进行了干燥。对由此得到的光滑编织物的质量风格,原样不变地使用原来的纺织单丝编结由14G的圆编机产生的光滑布料,将得到的光滑编织物在95℃的连续精练机中进行浴中精练,由150℃的热风干燥机干燥,将得到的光滑编织物作为基准,依照上述的表3所示的评价基准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下述的表4所示。
(6)将由上述(3)得到的附着了浆料的加工纺织线作为绒头线使用,将捻数为600周/m(Z捻)的木棉纤维100%的20支纺织单丝(都筑纺织社制“TS20单丝”)作为底线使用,使用20G沉降片绒头机(沉降片长1.7mm)制造了绒头编织物。将由此得到的绒头编织物浸渍在95℃的热水中,在将附着在构成了绒头线的加工纺织线上的浆料溶解除去后,由150℃的热风干燥机进行了干燥。对由此得到的绒头编织物的质量风格,以将原来的纺织单丝原样不变地作为纺织单丝使用而同样地制作的绒头编织物为基准,依照上述的表3记载的评价基准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下述的表4所示。
《实施例9~12及比较例11~15》
(1)作为纺织单丝,使用了捻数为900周/m(Z捻)的木棉纤维100%的40支纺织单丝(印度尼西亚SCS社制“精梳线”)。另外,因为此纺织单丝,每2.54cm的捻数T=22.86周,纱线支数S=40,所以从式: K = ( T / S ) 求出的捻系数K,是 22.86 / 40 = 22.86 / 6.32 = 3.62 .
(2)在使上述(1)的纺织单丝一边连续地浸渍在放入了由水溶性聚乙烯醇(槽端化学株式会社制“SW-1”)的8质量%水溶液或者2质量%水溶液构成浆液(浆液的温度50℃)的浆液槽或者放入了不含水溶性聚乙烯醇的水(温度50℃)的水槽中在单丝状态下一边行走后,从浆液槽或者水槽取出,一边呈螺旋状地卷绕在表面温度80℃的旋转干燥滚筒的表面上一边行走,在干燥后,由95℃的蒸汽进行蒸汽调整而卷取在管上。
由上述的方法求出由此得到的纺织单丝中的浆料的附着量(干透状态下的附着量),结果如下述的表4所示。
(3)将由上述(2)得到的附着了浆料的纺织单丝(干燥了的纺织单丝)或者非上浆纺织单丝向倍捻捻线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制“36M”)供给,以下述的表4所示的捻数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制造加工纺织线,在由温度95℃的蒸汽进行蒸汽调整后,卷取在管上。依照上述的表1所示的评价基准评价了当时的逆捻性,结果如下述的表4所示。
(4)在由上述(3)得到的加工纺织线之中,将涂覆浆液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将得到的加工纺织线的一部分从管卷回成绞线状,接着浸在温水(温度90℃)中,在溶解除去了附着的浆料后,在50℃干燥,制造浆料被除去的加工纺织线,依照上述的表2所示的评价基准评价了其质量风格,结果如下述的表4所示。
(5)在此,在图2及图3中,表示在实施例9中使用的上浆前的纺织单丝[图2及图3中的照片(a)]、由实施例9得到的“将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A0)”[图2及图3中的照片(c)]及从该加工纺织线(A0)由水溶解除去浆料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A1)[图2及图3中的照片(e)]的绞线状的照片(图2)及单丝状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3)。
(6)使用由上述(4)得到的除去了浆料后的加工纺织线,编结由14G的圆编机产生的光滑布料,将得到的光滑编织物在95℃的连续精练机中进行浴中精练,由150℃的热风干燥机进行了干燥。对由此得到的光滑编织物的质量风格,原样不变地使用原来的纺织单丝编织由14G的圆编机产生的光滑布料,将得到的光滑编织物在95℃的连续精练机中进行浴中精练,由150℃的热风干燥机进行干燥,将得到的光滑编织物作为基准,依照上述的表3所示的评价基准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下述的表4所示。
(7)将由上述(3)得到的附着了浆料的加工纺织线作为绒头线使用,将捻数为600周/m(Z捻)的木棉纤维100%的20支纺织单丝(都筑纺织社制“TS20单丝”)作为底线使用,使用20G沉降片绒头机(沉降片长1.7mm)制造了绒头编织物。将由此得到的绒头编织物浸渍在95℃的热水中,在将附着在构成了绒头线的加工纺织线上的浆料溶解除去后,由150℃的热风干燥机进行了干燥。对由此得到的绒头编织物的质量风格,以将原来的纺织单丝原样不变地作为绒头线使用而同样地制作的绒头编织物为基准,依照上述的表3记载的评价基准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下述的表4所示。
[表4]
1)干燥状态下的纺织单丝中的浆料的附着量(质量%)
2)纺织单丝的逆捻的捻数相对于捻数之比(倍率)
3)从将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逆捻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由水溶解除去浆料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的质量风格
4)使用将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逆捻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由水溶解除去浆料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编完的光滑编织物的质量风格
5)在将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逆捻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作为绒头线使用制造了绒头编织物后,由水溶解除去附着在绒头部分上的浆料而得到的绒头编织物的质量风格
6)因为因逆捻时的故障而不能得到加工纺织线,所以不能评价
如在上述的表4中看到的那样,在实施例1~12中,通过将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以纺织单丝的捻数的1.3~3倍的捻数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制造加工纺织线[加工纺织线(A0)],使用从该加工纺织线[加工纺织线(A0)]由水溶解除去浆料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加工纺织线(A1)]制造了光滑编织物,另外通过在使用将浆料除去前的加工纺织线[加工纺织线(A0)]制造绒头编织物后由水溶解除去浆料,得到了膨胀得好,柔软,具有良好的质量风格的编织物。
这从图2及图3的照片看也是明显的。
与其相对,在比较例3~5、8~10及13~15中,通过将纺织单丝不上浆地向与其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为了进行逆捻,在将纺织单丝安置在捻线机上的途中产生断线,不能得到进行了逆捻的加工纺织线。
另外,在比较例1、2、6、7、11及12中,为了将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可能不会产生断线地进行逆捻,但因为逆捻时的捻数不到纺织线的捻数的1.3倍,所以使用从进行逆捻得到的加工纺织线除去浆料而得到的加工纺织线制造的光滑编织物,在使用除去浆料前的加工纺织线[加工纺织线(A0)]制造绒头编织物后由水溶解除去浆料而得到的绒头编织物,都膨胀不充分,与其相伴柔软度也不足。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0)及从该加工纺织线由水溶解除去浆料而成的本发明的加工纺织线(A1),都能作为制造编织用的线没有问题地使用,使用加工纺织线(A1)进行制造编织而得到的编织物(B1),及使用加工纺织线(A0)制造编织物并从该编织物由水溶解浆料而得到的编织物(B2),与使用原来的纺织单丝得到的编织物相比,都膨胀得大,柔软,在质量风格上优异,在通气性、保温性、吸水性上优异,绒毛不脱落,有效地利用那些特性,例如,能在毛巾类,运动服装,贴身衣服,衬布,牛仔布,上衣,其他的衣料,弹性包带等医疗用途,车辆内部装饰材料,皮带输送机用布料,其他的工业物资材料等范围的用途中有效地使用。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加工纺织线,其特征在于,将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以纺织单丝的捻数的1.3~3倍的捻数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了捻。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加工纺织线,其特征在于,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中的浆料的附着量,基于上浆前的纺织单丝的质量是1~20质量%。
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加工纺织线,其特征在于,浆,是将由从水溶性的合成聚合物、水溶性的淀粉类、除了淀粉类以外的水溶性的多糖类及水溶性的蛋白质类选出的至少1种水溶性聚合物构成的浆料溶于水中了的浆液。
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加工纺织线,其特征在于,在向相反的方向捻后进行了热调整。
5.(删除)
6.一种编织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使用权利要求1记载的加工纺织线制造。
7.(删除)
8.(删除)
9.一种加工纺织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将由水溶性聚合物构成的浆料溶解在水中而调制了的浆液向纺织单丝以单丝状上浆的工序;将上浆了的纺织单丝干燥的工序;及将上浆了的干燥纺织单丝以纺织单丝的捻数的1.3~3倍的捻数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的工序。
10.一种加工纺织线的制造方法,是膨化了的加工纺织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将由水溶性聚合物构成的浆料溶解在水中而调制了的浆液向纺织单丝以单丝状上浆的工序;将上浆了的纺织单丝干燥的工序;将上浆了的干燥纺织单丝以纺织单丝的捻数的1.3~3倍的捻数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制造加工纺织单丝的工序;及将附着在加工纺织线上的浆料由水溶解除去的工序。
11.一种编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使用权利要求1记载的加工纺织线进行制造编织而制造编织物。
12.一种编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使用权利要求1记载的加工纺织线进行制造编织而制造了编织物后,将附着在形成了编织物的加工纺织线上的浆料由水溶解除去。
13.(修改后)一种编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使用从权利要求1记载的加工纺织线除去了浆料的加工纺织线进行制造编织而制造编织物。

Claims (13)

1.一种加工纺织线,其特征在于,将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以纺织单丝的捻数的1.3~3倍的捻数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了捻。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加工纺织线,其特征在于,上浆而干燥了的纺织单丝中的浆料的附着量,基于上浆前的纺织单丝的质量是1~20质量%。
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加工纺织线,其特征在于,浆,是将由从水溶性的合成聚合物、水溶性的淀粉类、除了淀粉类以外的水溶性的多糖类及水溶性的蛋白质类选出的至少1种水溶性聚合物构成的浆料溶于水中了的浆液。
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加工纺织线,其特征在于,在向相反的方向捻后进行了热调整。
5.一种加工纺织线,其特征在于,从权利要求1记载的加工纺织线除去了浆料。
6.一种编织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使用权利要求1记载的加工纺织线制造。
7.一种编织物,其特征在于,从权利要求6记载的编织物,除去了附着在构成编织物的加工纺织线上的浆料。
8.一种编织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使用权利要求5记载的加工纺织线制造。
9.一种加工纺织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将由水溶性聚合物构成的浆料溶解在水中而调制了的浆液向纺织单丝以单丝状上浆的工序;将上浆了的纺织单丝干燥的工序;及将上浆了的干燥纺织单丝以纺织单丝的捻数的1.3~3倍的捻数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的工序。
10.一种加工纺织线的制造方法,是膨化了的加工纺织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将由水溶性聚合物构成的浆料溶解在水中而调制了的浆液向纺织单丝以单丝状上浆的工序;将上浆了的纺织单丝干燥的工序;将上浆了的干燥纺织单丝以纺织单丝的捻数的1.3~3倍的捻数向与纺织单丝的捻方向相反的方向捻制造加工纺织单丝的工序;及将附着在加工纺织线上的浆料由水溶解除去的工序。
11.一种编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使用权利要求1记载的加工纺织线进行制造编织而制造编织物。
12.一种编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使用权利要求1记载的加工纺织线进行制造编织而制造了编织物后,将附着在形成了编织物的加工纺织线上的浆料由水溶解除去。
13.一种编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使用权利要求5记载的加工纺织线进行制造编织而制造编织物。
CN201380038271.XA 2012-07-27 2013-06-11 加工纺织线及使用该加工纺织线的编织物 Active CN1046033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67178A JP5640047B2 (ja) 2012-07-27 2012-07-27 加工紡績糸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織編物
JP2012-167178 2012-07-27
PCT/JP2013/066029 WO2014017192A1 (ja) 2012-07-27 2013-06-11 加工紡績糸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織編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3341A true CN104603341A (zh) 2015-05-06
CN104603341B CN104603341B (zh) 2018-03-16

Family

ID=49997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8271.XA Active CN104603341B (zh) 2012-07-27 2013-06-11 加工纺织线及使用该加工纺织线的编织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196764B2 (zh)
EP (1) EP2878719B9 (zh)
JP (1) JP5640047B2 (zh)
CN (1) CN104603341B (zh)
HK (1) HK1207128A1 (zh)
WO (1) WO20140171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T2532775E (pt) * 2011-06-07 2013-11-28 Gessner Ag Substrato têxtil feito de múltiplos e diferentes materiais descartáveis e/ou recicláveis, utilização de um tal substrato têxtil, e método para reutilização de um tal substrato têxtil
KR101484893B1 (ko) * 2014-09-02 2015-01-22 김은숙 발수 기능을 갖는 편물용 원사의 제조방법
TWM493278U (zh) * 2014-10-21 2015-01-11 Deertex Inc 具有透氣耐磨梭織鞋面之鞋類組件
GB2544864B (en) * 2015-09-30 2018-06-06 Trident Ltd Pile fabric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e of the same
USD874157S1 (en) 2017-04-06 2020-02-04 Radians, Inc. Shirt with reflective tape
JP6968464B2 (ja) 2020-09-15 2021-11-17 伊澤タオル株式会社 タオル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46280A (ja) * 1995-02-28 1996-09-24 Kazuyoshi Kida 交互撚糸及び漸増撚糸並びに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00119927A (ja) * 1998-10-09 2000-04-25 Nisshinbo Ind Inc セルロース系繊維嵩高糸および嵩高織編物の製造方法
CN1643197A (zh) * 2002-03-18 2005-07-20 金宽泳 无捻丝的制造方法
CN1934300A (zh) * 2004-03-15 2007-03-21 可乐丽贸易有限公司 复合加捻纱线
CN101736587A (zh) * 2009-12-24 2010-06-16 倪轮官 一种专用浆料及提花织机涤纶通丝的制造方法
JP4688749B2 (ja) * 2006-07-21 2011-05-25 クラレトレーディング株式会社 ループパイル織編物
WO2011132708A1 (ja) * 2010-04-20 2011-10-27 クラレトレーディング株式会社 織編物製造用の膨化糸及び巻き糸並びに織編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304795A (zh) * 2011-08-04 2012-01-04 马玉成 粗细特合股线及其织物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47146A (ja) * 1974-10-21 1976-04-22 Sanho Kk Kainenshinoseizohoho
DE2835988C2 (de) * 1978-08-17 1985-02-14 Klaus 8113 Kochel Uhlmann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hochelastischer Maschenwaren aus Naturfasern mit permanentem Stretcheffekt
US4410588A (en) * 1981-06-01 1983-10-18 American Cyanamid Company Process for sizing textile yarns
US7520121B2 (en) 2004-03-15 2009-04-21 Kuraray Trading Co., Ltd. Composite twisted yarn
JP4393357B2 (ja) * 2004-11-22 2010-01-06 クラレトレーディング株式会社 複合撚糸を用いて製造した織編物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46280A (ja) * 1995-02-28 1996-09-24 Kazuyoshi Kida 交互撚糸及び漸増撚糸並びに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00119927A (ja) * 1998-10-09 2000-04-25 Nisshinbo Ind Inc セルロース系繊維嵩高糸および嵩高織編物の製造方法
CN1643197A (zh) * 2002-03-18 2005-07-20 金宽泳 无捻丝的制造方法
CN1934300A (zh) * 2004-03-15 2007-03-21 可乐丽贸易有限公司 复合加捻纱线
JP4688749B2 (ja) * 2006-07-21 2011-05-25 クラレトレーディング株式会社 ループパイル織編物
CN101736587A (zh) * 2009-12-24 2010-06-16 倪轮官 一种专用浆料及提花织机涤纶通丝的制造方法
WO2011132708A1 (ja) * 2010-04-20 2011-10-27 クラレトレーディング株式会社 織編物製造用の膨化糸及び巻き糸並びに織編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304795A (zh) * 2011-08-04 2012-01-04 马玉成 粗细特合股线及其织物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3341B (zh) 2018-03-16
EP2878719A4 (en) 2016-04-06
JP5640047B2 (ja) 2014-12-10
US20150068000A1 (en) 2015-03-12
EP2878719A1 (en) 2015-06-03
JP2014025173A (ja) 2014-02-06
EP2878719B9 (en) 2018-04-18
WO2014017192A1 (ja) 2014-01-30
EP2878719B1 (en) 2017-12-13
HK1207128A1 (zh) 2016-01-22
US10196764B2 (en) 2019-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7595B (zh) 机织物或针织物制造用的膨体纱和络纱、机织物或针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JP5623563B2 (ja) スパンデックスおよび硬質糸を含む弾性シャツ布地の製造方法
CN104603341A (zh) 加工纺织线及使用该加工纺织线的编织物
TWI382108B (zh) 製造一混紡紗之方法及以該方法製成之混紡紗、彈性編織品、最終整理後的彈性編織品及包含該最終整理後的彈性編織品的服裝
CN1958889B (zh) 制造黄麻纤维的方法、生产黄麻-棉纱线的系统、以及由黄麻-棉纱线制得的染色和织造织物
CN101932761A (zh) 具有独立的弹性纱体系的弹力织品
CN106435916A (zh) 水溶性维纶无捻纱或弱捻纱多层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CN102199830B (zh) 一种竹纤维与桑蚕丝交织色织塔夫的制作工艺
CN105714452A (zh) 一种新型多孔中空棉纱及其织物及其加工工艺
US10968544B2 (en)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ir rich yarn and air rich fabric
AU2018344310B2 (en) Lyocell filament lining fabric
CN106592061A (zh) 一种纺织布料及其纺织工艺
JP2020536183A5 (zh)
CN110295444A (zh) 一种抗静电、吸湿排汗色织交织面料的产品设计与生产工艺
JP6085799B2 (ja) 紙糸を含む織編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516682A (ja) 羽毛枝維繊ファブリッ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5163475U (zh) 一种速干型针织面料
JP2008280626A (ja) スパンデックスおよび硬質糸を含む弾性布地の製造方法
WO2014064661A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ilk-based fabric imitating a cashmere fabric
CN110079917A (zh) 一种弹性面料的生产工艺
CN104911783A (zh) 一种纺织布料及其纺织工艺
CN106987973A (zh) 一种抗菌、抑菌纺织布料及其制备工艺
JP6803037B2 (ja) オパール加工布帛用糸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オパール加工用布帛とオパール加工布帛の製造方法
CN118147805A (zh) 衬衫面料
CN114277500A (zh) 一种针织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0712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0712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