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2557B - 人工毛发及使用其的假发 - Google Patents

人工毛发及使用其的假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2557B
CN104602557B CN201280075561.7A CN201280075561A CN104602557B CN 104602557 B CN104602557 B CN 104602557B CN 201280075561 A CN201280075561 A CN 201280075561A CN 104602557 B CN104602557 B CN 1046025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ir
core
artificial hair
resin
peo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55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2557A (zh
Inventor
庄田正博
八代敏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hmical K K
Original Assignee
Fuji Chmical K 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018278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4602557(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Chmical K K filed Critical Fuji Chmical K K
Publication of CN104602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25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25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25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GARTIFICIAL FLOWERS; WIGS; MASKS; FEATHERS
    • A41G3/00Wigs
    • A41G3/0083Filaments for making wig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8/00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8/0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 D01F8/14Conjugated, i.e. bi- or multi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synthetic polymers with at least one polyester as constitu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毛发及使用其的假发,所述人工毛发具有与人毛同等的卷发性及卷曲性,卷发定型性优异,具备接近人毛的造型性及风格。人工毛发包含聚酯单丝F,所述聚酯单丝F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树脂为芯成分,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为鞘成分的芯鞘型,且将芯部Fa与鞘部Fb形成为大致同心圆。

Description

人工毛发及使用其的假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聚酯单丝的人工毛发,进一步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具有芯鞘结构的聚酯单丝的人工毛发、及使用其的假发。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假发用的毛发,就接近天然毛发、特别是自身毛发的方面而言,人毛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近年来,关于人毛,不但供应正不断变得困难,而且修剪耗费劳力和时间,如果湿润的话则定型容易打乱,且毛发彼此容易缠绕,因这些理由,而开始使用以合成纤维为原材料的人工毛发。
作为人工毛发的原材料,有丙烯酸系(改性丙烯酸或氯乙烯等)、聚酰胺系(尼龙6或尼龙66等)、聚酯系(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等)的单丝。
包含所述原材料的人工毛发兼具各种优点与缺点,但以聚酯、尤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PET树脂)为原材料的人工毛发具有如下等优点,而在近年来开始被广泛使用:耐热性较高,通过卷发器(curl iron)等可容易地形成卷发(以下称为“卷发性”),另外,即便在入浴、洗发等高温多湿的条件下亦保持卷发(以下称为“卷发定型性”)。
另一方面,以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为原材料的人工毛发具有如下等缺点:与人毛相比,刚直且表面平滑,因此光泽较强,风格不自然,另外,随时间经过发梢容易卷曲(以下称为“卷曲性”),如果一旦卷曲,则其修正非常耗费劳力和时间。
因此,业界提出有在纤维的表面形成凹凸而进行消光的各种方法作为改善光泽的技术。例如在日本专利第3074862号公报中揭示有一种人工毛发用聚酯纤维及其制造方法,该人工毛发用聚酯纤维是利用碱性水溶液对包含二氧化硅等微粒的聚酯纤维进行处理而在表面形成凹凸而成。
另外,业界提出有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PBT树脂)为原材料的人工毛发作为有关卷曲性的缺点得到改良的更接近人毛的聚酯系人工毛发。该PBT树脂具有如下优点:与PET树脂相比,柔软且富有弹性恢复性,具有接近人毛的触感,另外难以产生如PET树脂的卷曲。
但是,另一方面,PBT树脂具有如下缺点:因弹性恢复率较高,所以卷发性较差,另外,因玻璃转移点较低,所以卷发定型性也较差。
因此,业界提出有大量将PET树脂与PBT树脂进行混合纺丝的聚合物合金方式作为对这些PET树脂及PBT树脂两者的缺点进行改良的方法。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02-161423号公报中揭示有一种通过将PBT树脂向PET树脂进行20~40%混合纺丝而使风格接近人毛的难以卷曲的人工毛发。
但是,将PET树脂与PBT树脂以一定的混合比率进行纺丝而获得的人工毛发虽显示PET树脂与PBT树脂的中间性质,但也只不过是具有如下等不完善的性能而已,即卷发性比人毛及PET树脂差,卷曲性比人毛及PBT树脂差。
另外,在日本专利第4823237号公报中揭示有一种以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树脂(PTT树脂)为原材料的风格接近人毛的难以卷曲的人工毛发。
PTT树脂在分子结构上处于PET树脂与PBT树脂之间,被称为兼具PET树脂的形态稳定性与尼龙的柔软性的原材料,从而作为卷发性优异,卷曲性得到改善的人工毛发用的原材料受到期待。
但是,根据本案发明人等人的研究,PTT树脂总的来说显示接近PBT树脂的性质,卷发性及卷发定型性并非良好。
如上所述,现状是尚不存在具有与人毛同等的卷发性及卷曲性,进而卷发定型性或造型性优异的以聚酯单丝为原材料的人工毛发(以下称为“聚酯系人工毛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0748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2-161423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48232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人工毛发及使用其的假发,该人工毛发是聚酯系人工毛发,且具有与人毛同等的卷发性及卷曲性。
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发定型性优异,具备接近人毛的造型性及风格(光泽等外观、或触感、质感)的聚酯系人工毛发及使用其的假发。
[解决问题的手段]
用来达成所述目的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聚酯单丝的人工毛发及使用其的假发,
该人工毛发包括聚酯单丝,
该聚酯单丝具有包含芯部与覆盖该芯部的鞘部的芯鞘结构,且
所述芯部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树脂,
所述鞘部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
进而,所述聚酯单丝优选通过使用碱性溶液的减量处理而在其表面形成微细的凹凸部,且其重量减少率优选30~50%。
另外,所述聚酯单丝优选使用碱性溶液的减量处理后芯部的截面面积S1与鞘部的截面面积S2的比,即截面面积比S1/S2为10/90~40/60。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达成以往的聚酯系人工毛发所无法达成的与人毛同等的卷发性及卷曲性。进而没有合成纤维所特有的粗糙或油亮,可获得平滑的梳通性或干爽的触感等接近人毛的风格。并且,对于使用该人工毛发的假发而言,也可如对自身毛发进行理发时那样随意利用吹风机或卷发器(curling iron)进行造型,另外,湿润时的卷发定型性或利用蒸汽烫发器(steam iron)获得的造型性也变得优于人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芯鞘型聚酯单丝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2是用来对本实施形态的芯鞘型聚酯单丝的制造步骤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人工毛发的制造步骤的步骤图。
图4是通过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对本实施形态的芯鞘型聚酯单丝的减量处理后的表面进行观察的图(照片)。
图5是用来对作为人工毛发的风格评价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符号的说明]
1 芯鞘型聚酯单丝纺丝机
2a 芯部用树脂供给槽
2b 鞘部用树脂供给槽
3a 芯部用的附计量装置的挤压机
3b 鞘部用的附计量装置的挤压机
4 芯鞘型复合纤维用纺丝头
5 冷却槽
6 延伸槽
7 定型槽
8 卷绕机
F 芯鞘型聚酯单丝
Fa 芯部
Fb 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人工毛发及使用其的假发详细地进行说明。
[人工毛发]
首先,对本实施形态的人工毛发进行说明。
所述人工毛发包括芯鞘型的聚酯单丝,该芯鞘型的聚酯单丝包含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PBT树脂)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树脂(PTT树脂)为芯成分,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PET树脂)为鞘成分的两种成分,如图1所示,该芯鞘型的聚酯单丝F将芯部Fa与鞘部Fb形成为大致同心圆。
PET树脂具有如下特性:其玻璃转移点为70~80℃,玻璃转移点相对较高,与PBT树脂相比较为刚直,所以利用卷发器等获得的卷发性良好,而且卷发定型性良好。另一方面,PBT树脂及PTT树脂具有如下特性:与PET树脂相比,柔软且富有弹性恢复性。此外,PBT树脂的玻璃转移点为40~50℃,其熔点为224~228℃,PTT树脂的玻璃转移点为45~60℃,其熔点为约228℃。
因此,以PET树脂为鞘部Fb,以PBT树脂或PTT树脂为芯部Fa的芯鞘型聚酯单丝F变得具有如下特性:显现所述PET树脂所具有的特性与PBT树脂、PTT树脂所具有的特性两者,耐热性较高,卷发性及卷发定型性良好,而且柔软且具有弹性恢复性,使用该芯鞘型聚酯单丝F的假发具备与人毛同等的卷发性及卷曲性,进而可获得平滑的梳通性或干爽的触感等接近人毛的风格。另外,也可随意利用吹风机或卷发器进行造型,进而湿润时的卷发定型性或利用蒸汽烫发器获得的造型性也变得优于人毛。
此外,为了活用PET树脂、PBT树脂、及PTT树脂的各特性,也考虑将PBT树脂或PTT树脂设为鞘部,将PET树脂设为芯部,但在该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露出于表面的PBT树脂或PTT树脂的熔点较低,所以并不适合使用卷发器等加热机构进行造型。
所述PBT树脂、PTT树脂及PET树脂只要具有纤维形成性,则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分别以1,4-丁二醇、1,3-丙二醇及乙二醇为二醇,以对苯二甲酸为二官能性羧酸的聚酯,但只要为本来的熔点或玻璃转移点没有大幅变化的范围,则也可含有少量的共聚合成分。
关于PET树脂的固有粘度,就纤维形成性的方面而言,优选0.5~1.4,更优选0.6~1.0。如果固有粘度小于0.5,则所获得的单丝的机械强度降低,如果固有粘度超过1.4,则伴随着分子量的增大,熔融粘度变高,因此熔融纺丝变困难、或者纤度变得不均匀。另外,作为鞘成分的PET树脂的固有粘度优选不超过作为芯成分的PBT树脂及PTT树脂的固有粘度。此外,此处所谓固有粘度,是根据于邻氯酚溶液中在25℃下测得的粘度而求出的极限粘度,并由[η]表示。
关于PBT树脂及PTT树脂的固有粘度,就纤维形成性的方面而言,优选0.6~1.5,更优选0.7~1.2。在固有粘度小于0.6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单丝的机械强度降低,在固有粘度超过1.5的情况下,伴随着分子量的增大,熔融粘度变高,因此熔融纺丝变困难、或者纤度变得不均匀。另外,就真圆性及偏心的方面而言,作为芯成分的PBT树脂及PTT树脂的固有粘度优选1.0以上。
对于鞘成分的PET树脂而言,优选含有无机微粒子作为消光剂。作为无机微粒子,可例示氧化硅(二氧化硅)或氧化铝(alumina)、碳酸钙、磷酸钙、硫酸钡、滑石、沸石等,但并不受这些示例的任何限定。此外,就操作的容易性或显色性的方面而言,优选使用二氧化硅。
作为含有所述无机微粒子的方法,也可为如下公知的方法,即向对苯二甲酸的单体中添加在乙二醇中分散所述无机微粒子而成的浆料而进行缩聚合,但预先制作使无机微粒子高浓度地分散于PET树脂而成的母料,在单丝的纺丝时向PET树脂的碎片混合一定量的所述母料而进行纺丝的方法较为简单,故而优选。
此外,对于作为鞘成分的PET树脂而言,除含有消光剂以外,也可含有各种着色颜料或抗菌剂、消臭剂、抗静电剂、阻燃剂等功能性添加剂。另外,对于作为芯成分的PBT树脂及PTT树脂而言,无需特别含有添加剂等,但为了改善显色时的色调,也可添加各种着色颜料。
其次,参照图2,对本发明的芯鞘型聚酯单丝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所述芯鞘型聚酯单丝的制造所使用的纺丝机1包括芯部用及鞘部用的两组树脂供给槽2a、2b与附计量装置的挤压机3a、3b,纺丝头为芯鞘型复合纤维用纺丝头4,除此以外,是与通常的单丝纺丝机相同的构成,经过与通常的单丝的制造步骤相同的步骤而进行制造。即,自所述芯鞘型复合纤维用纺丝头4被挤出至冷却槽5中的单丝之后在延伸槽6中得到延伸,于定型槽7中被热定型。然后,赋予油剂,利用卷绕机(winder)8而将所述单丝卷绕在绕线筒(bobbin)上。
延伸是以一段延伸或多段延伸进行,加热方法是单独或并用热水槽或热风槽、平板加热器、蒸汽喷射、加热辊等。
延伸倍率、延伸温度、热定型温度及热定型倍率只要基于设为目标的强度或伸长率等物性值或收缩率而适当采用最合适的条件即可。此外,此处所谓“收缩率”,是指在沸腾水中加热30分钟及在130℃下干热10分钟时的收缩率,优选5%以下,更优选2%以下。如果收缩率超过5%,则产生在人工毛发的制造步骤中的热加工时尺寸稳定性变差而产生卷曲等问题。
调配于所述鞘成分的消光剂也可预先混练于作为鞘成分的PET树脂而进行复合物化;或者如上述那样制作含有消光剂的母料,在挤压机的前步骤中通过干掺法进行调配。
其次,基于图3,对本发明的人工毛发的制造步骤进行说明。自卷绕有所述单丝的绕线筒,将特定量的单丝卷绕于绕线轴,针对该绕线轴实施使用碱性水溶液的减量处理后,进行中和处理。接着,实施染色处理、还原清洗处理后,赋予油剂或视需要实施树脂加工等,并使之干燥。最后,将这些经过处理的单丝切割成特定长度,之后进行梳通而获得人工毛发。
在聚酯系人工毛发的制造步骤中,使用碱性水溶液的减量处理步骤是用来在表面形成微细的凹凸部,而改善合成纤维所特有的粗糙等触感或油光等光泽的重要步骤。通过实施该减量处理,而如图4所示那样在表面形成有尺寸微细的凹凸部。作为所述减量处理的方法,例如有如下方法:在温度98℃的条件下浸渍于浓度为5重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而进行处理直至成为特定的减量率。
此外,减量率是根据与预先含有的消光剂(二氧化硅)的量的均衡而决定,但优选30~50%。如果减量率小于30%,则无法获得充分的光泽改善效果,另外,触感也变得粗糙。另一方面,在减量率超过50%的情况下,劣化进展,而变得无法维持作为人工毛发的充分的机械强度。
另外,消光剂的含量优选为0.1~1.0%的范围。在消光剂的含量小于0.1的情况下,不管所述减量率如何,都无法获得消光的效果,在消光剂的含量超过1%的情况下,可见不透明感增加,染色后的色调泛白的倾向。
此外,本发明的人工毛发在利用碱性水溶液的减量处理的减量率设为40~50%,消光剂(二氧化硅)的含量设为0.25~0.50%的情况下,可获得更接近人毛的触感与光泽,另外,可通过将减量处理后的粗细设为60~70μm而获得接近人毛的触感。
另外,为了获得设为本发明的目的的良好的耐热性、卷发性、卷发定型性、柔软性及弹性恢复性,所述聚酯单丝优选使用碱性溶液的减量处理后芯部的截面面积S1与鞘部的截面面积S2的比,即截面面积比S1/S2为10/90~40/60。
[假发]
其次,对使用以所述方式制造的人工毛发的假发进行说明。
该假发包含假发基底与移植于该假发基底的所述人工毛发。
假发基底例如包括包含尼龙或聚酯长丝的平纹织物层、或被编成网状的网状基底层,除此以外,也包括以聚氨基甲酸酯等片状树脂为原材料的人工皮肤基底等,只要具有作为假发的基底的功能,则并不限定于所述基底。
然后,将以所述方式制造的人工毛发以适当的密度移植于该假发基底,进而将人工毛发切割成适当长度而制成假发。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人工毛发及使用其的假发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中的人工毛发的评价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物性试验]
纤度、拉伸强度、拉伸伸长率、表观杨氏模量是依据JIS L1013的测定方法而进行,另外,3%伸长弹性模量是依据JIS L1013B的测定方法而进行。
[芯/鞘截面面积比]
通过显微镜,将人工毛发的截面扩大至1000倍而进行观察,分别测定芯的截面面积S1与鞘的截面面积S2,而算出该截面面积比S1/S2。
[毛发评价]
<卷发定型性>
将人工毛发与纸一起卷绕于在表面多处开有直径5mm的孔的直径2cm左右的铝管,在150℃的输送带式烘箱中通过数分钟后,以自身重量进行垂吊,确认卷发的伸长情况,在与人毛的比较中,以下述4个等级进行评价。
◎非常良好(维持管径不变)
○良好(少许伸长的程度)
Δ较差(颇为伸长)
×非常差(几乎完全伸长)
<卷曲性>
将不锈钢制的刷子在人工毛发的束上刷1000次,在与人毛的比较中,以下述4个等级进行评价。
◎非常良好(完全没有卷曲)
○良好(少许弯曲的程度)
Δ较差(卷曲为C字状态)
×非常差(卷曲为弯曲成“く”字的状态)
<风格>
如图5所示,将1根所述单丝移植于假发基底10,观察其竖立状态(竖立角度),在与人毛的比较中,以下述4个等级进行评价。
◎非常良好(与人毛大致相同的角度)
○良好(接近人毛的角度)
Δ较差(较人毛更竖立的角度、或倒伏的角度)
×非常差(较人毛颇为竖立的角度、或倒伏的角度)
使用实施例中的人工毛发的假发的评价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假发的穿戴试验]
让3名监督者对同一假发各进行5次计15次的清洗,使用吹风机、卷发器、蒸汽机(steamer)等反复进行造型作业,针对以下项目,以下述4个等级进行评价。
◎非常良好
○良好
Δ较差
×非常差
<光泽的自然性>
在与人毛的比较中,通过目视进行评价。
<手感>
在与人毛的比较中,对利用梳子或手指进行梳理时的卡顿情况或粗糙感、干爽感、柔软性等触感进行评价。
<卷曲(Freezing)测试>
每次进行200次的梳通,通过目视评价卷曲情况。
<卷发器>
使用卷发器,对卷发的垂挂情况进行评价。
<吹风机>
使用吹风机并利用刷子制作卷发,之后将所制作的卷发复原,重复该操作而进行评价。
<蒸汽机>
使用蒸汽机,使部分发根竖立而使毛发显得蓬松,或者使部分发根倒伏而去除毛发的蓬松感,而进行评价。
<清洗后的造型维持力>
对清洗后的卷发等造型的维持状态进行评价。
<造型容易性>
对造型容易性进行综合性评价。
(实施例1-1~实施例1-4)
作为鞘成分的PET树脂是使用尤尼吉可(UNITIKA)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MA-2103(固有粘度0.68)。另外,相对于PET树脂95重量份,调配5重量份含有东曹硅化工(TOSOH SILICA)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二氧化硅5%作为消光剂的母料。使用三菱工程塑料(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Novaduran 5010L(固有粘度1.0)(PBT树脂)作为芯成分。将鞘部的挤压机温度设为285℃,将芯部的挤压机温度设为270℃,使PET树脂及PBT树脂熔融,并以芯/鞘重量比分别成为5/95(实施例1-1)、10/90(实施例1-2)、20/80(实施例1-3)、30/70(实施例1-4)的方式调节所述成分的吐出量,自孔数60个的芯鞘型复合纤维用纺丝头向冷却槽中纺出,其次,在90℃的热水中延伸至4倍后,在200℃的热风槽中进行热定型,然后赋予油剂,之后卷绕于绕线筒,而获得纤度为89dtex的芯鞘型聚酯单丝。
其次,将特定量的所述长丝卷绕于绕线轴,浸渍于浓度为50g/L、温度为98℃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以减量率成为45%的方式实施减量处理。
然后,以所述方式实施染色处理及还原清洗处理后,赋予油剂,之后进行干燥。最后,将这些经过处理的单丝切割成特定长度后进行梳通,由此获得纤度49dtex的黑色人工毛发。
(实施例1-5~实施例1-8)
使用旭化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PTT树脂结晶化品(固有粘度1.0)(PTT树脂)作为芯成分,除此以外,以与所述实施例1-1~实施例1-4相同的方式,获得将芯/鞘重量比设为5/95的实施例1-5、将芯/鞘重量比设为10/90的实施例1-6、将芯/鞘重量比设为20/80的实施例1-7、及将芯/鞘重量比设为30/70的实施例1-8。然后,针对这些实施例1-5~实施例1-8,实施与所述处理相同的减量处理、染色处理、还原清洗处理、油剂赋予、干燥、切割、梳通的各步骤。
(比较例4)
准备人毛作为比较对象。
在与人毛的比较中,对所获得的实施例1-1~实施例1-8的人工毛发的物性值、芯/鞘截面面积比、卷发定型性、卷曲性及风格进行评价。将这些结果示于表1及表2。
[表1]
[表2]
自表1及表2可知,实施例1-2、实施例1-3、实施例1-6及实施例1-7的卷发定型性、卷曲性及风格全部与人毛(表4的比较例4)同等,显示非常良好的结果,是可令人满意的品质。相对于此,实施例1-1及实施例1-5虽卷发定型性与人毛同等,但卷曲性及风格比人毛略差,实施例1-4及实施例1-8虽卷曲性与人毛同等,但卷发定型性及风格比人毛略差。根据所述情况可知,为了获得与人毛同等的卷发定型性、卷曲性及风格,优选芯/鞘截面面积比(S1/S2)为10/90~40/60的情况,在该比率小于10/90的情况下,卷曲性及风格变得比人毛差,在该比率超过40/60的情况下,卷发定型性及风格变得比人毛差。
(实施例2-1及实施例2-2)
以使用碱性水溶液的减量率成为25%的方式实施减量处理,除此以外,依据实施例1-2及实施例1-6而实施各处理,获得作为纤度67dtex的黑色人工毛发的实施例2-1及实施例2-2。
对所获得的人工毛发的物性值、芯/鞘面积比、卷发性及卷曲性进行评价。将这些结果示于表3。
[表3]
自表3可知,实施例2-1及实施例2-2的人工毛发的卷发定型性均与人毛同等,但卷曲性略差。
(比较例1~比较例3)
比较例1是单独使用PET树脂(尤尼吉可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MA-2103(固有粘度0.68)),比较例2是单独使用PBT树脂(三菱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Novaduran 5008(固有粘度0.85)),比较例3是单独使用PTT树脂(旭化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固有粘度0.86)),使用孔数60个的一般的圆孔纺丝头,自该纺丝头向冷却槽中纺出,其次,在90℃的热水中延伸至4倍后,在200℃的热风槽中进行热定型,然后赋予油剂,之后卷绕于绕线筒,而获得89dtex的单丝。
其次,将特定量的所述单丝卷绕于绕线轴,浸渍于浓度为50g/L、温度为98℃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在比较例1中以减量率成为45%的方式实施减量处理,在比较例2及比较例3中以减量率成为25%的方式实施减量处理,之后实施染色处理及还原清洗处理,赋予油剂后进行干燥。接着,在最后将这些经过处理的单丝切割成特定长度后进行梳通,由此获得黑色人工毛发。关于该人工毛发的纤度,在比较例1中为49dtex,在比较例2及比较例3中为66dtex。此外,在比较例1、与比较例2及比较例3中变更减量率的原因在于,因PBT树脂及PTT树脂的耐化学品性优于PET树脂,所以对碱性水溶液的抵抗也较强,达成与PET树脂相同的减量率需要约3倍的时间而并不现实,所以较低地设定减量率。
在与人毛的比较中,对所获得的人工毛发的物性值、卷发性、卷曲性及风格进行评价。将这些结果示于表4。
[表4]
自表4可知,比较例1虽卷发性与人毛同等,但与人毛相比,卷曲性及风格非常差。另外,比较例2虽卷曲性与人毛同等,但与人毛相比,卷发定型性非常差,风格也略差。比较例3与比较例2相比,卷发定型性得到少许改善,但显示与比较例2大致相同的特性。
根据所述情况可知有如下倾向:在玻璃转移点较高的情况下,虽卷发定型性变高,但卷曲性变低,在玻璃转移点较低的情况下,虽卷曲性变高,但卷发定型性变低。
(比较例5-1~比较例5-3)
使用双轴混练挤出机,预先将PET树脂(尤尼吉可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固有粘度0.68))与PBT树脂(三菱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固有粘度0.80))以成为80/20(比较例5-1)、70/30(比较例5-2)、60/40(比较例5-3)的方式制作成混合碎片,依据比较例1~3而实施各处理,获得89dtex的黑色的单丝。
其次,针对所述单丝,在比较例5-1中以减量率成为35%的方式实施使用碱性水溶液的减量处理,在比较例5-2及比较例5-3中以减量率成为30%的方式实施使用碱性水溶液的减量处理,除此以外,依据所述比较例1~3而实施各处理,获得黑色人工毛发。关于该人工毛发的纤度,在比较例5-1中为58dtex,在比较例5-2及比较例5-3中为62dtex。
在与人毛的比较中,对所获得的人工毛发的物性值、卷发定型性、卷曲性及风格进行评价。将这些结果示于表5。
[表5]
自表5可知,比较例5-1~比较例5-3的卷发定型性、卷曲性及风格均比人毛差。
进而,根据实施例1-1~实施例1-4的结果与比较例5-1~比较例5-3的结果可知,通过设为以PBT树脂为芯部,以PET树脂为鞘部的芯鞘结构,而显示比仅将PBT树脂与PET树脂进行混合的情况优异的性质。
此外,PET树脂与PBT树脂的混合也可为所谓干掺方式,即,将各自的碎片在单丝纺丝机的挤压前进行混合,但如果没有将PET树脂与PBT树脂充分混合,则在人工毛发的染色步骤中产生卷曲等异常。因此,PET树脂与PBT树脂的混合要预先在挤出机中进行。
另外,PET树脂与PBT树脂的混合单丝尽管没到单独为PBT树脂或PTT树脂的单丝的程度,但与单独为PET树脂的单丝相比,对碱性水溶液的抵抗较强,所以减量率小于单独为PET树脂的情况。进而,有如下缺点:由于PET树脂与PBT树脂对碱性水溶液的抵抗性的差异,而使减量处理前后的人工毛发的PET树脂/PBT树脂混合率产生变动。
(实施例3-1~实施例3-6及比较例6~比较例8)
将实施例1-2、实施例1-3、实施例2-1、实施例1-6、实施例1-7、实施例2-2、比较例1及比较例2的人工毛发、以及比较例4的人毛分别移植于假发基底,而获得实施例3-1~实施例3-6及比较例6~比较例8的假发。此外,假发基底使用将尼龙单丝编成网状而成的基底。
针对如下8个项目,即所获得的假发的光泽的自然性、手感、卷曲性、卷发器、吹风机、蒸汽机、清洗后的造型维持力及造型容易性进行评价。将这些结果示于表6及表7。
[表6]
[表7]
自表6及表7可知,实施例3-1、实施例3-2、实施例3-4及实施例3-5的假发在全部的评价项目中获得非常良好的结果,特别是关于使用蒸汽机后的假发评价、清洗后的造型维持力及造型容易性,显示超过人毛的结果。实施例3-3及实施例3-6的假发虽在光泽的自然性、手感及卷曲性方面比人毛略差,但使用蒸汽机后的假发评价、清洗后的造型维持力及造型容易性显示超过人毛的结果。另外,比较例6的假发与人毛相比卷曲性极差,比较例7的假发与人毛相比光泽的自然性略差,且使用卷发器后的假发评价及使用吹风机后的假发评价与人毛相比极差。

Claims (5)

1.一种人工毛发,其为含有聚酯树脂的聚酯单丝,所述聚酯单丝具有包
含芯部与覆盖该芯部的鞘部的芯鞘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部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树脂,且
所述鞘部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毛发,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单丝通过使用碱性溶液的减量处理而于其表面形成有微细的凹凸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毛发,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减量处理获得的重量减少率为30%~5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人工毛发,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单丝中,所述减量处理后的芯部的截面面积S1与鞘部的截面面积S2的比,即截面面积比S1/S2为10/90~40/60。
5.一种假发,其是包括假发基底与移植于该假发基底的人工毛发的假发,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工毛发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毛发。
CN201280075561.7A 2012-08-31 2012-08-31 人工毛发及使用其的假发 Active CN1046025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72266 WO2014033935A1 (ja) 2012-08-31 2012-08-31 人工毛髪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かつ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2557A CN104602557A (zh) 2015-05-06
CN104602557B true CN104602557B (zh) 2016-08-31

Family

ID=50182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5561.7A Active CN104602557B (zh) 2012-08-31 2012-08-31 人工毛发及使用其的假发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978306B2 (zh)
KR (1) KR101989959B1 (zh)
CN (1) CN104602557B (zh)
WO (1) WO20140339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6430B2 (ja) * 2013-03-20 2018-12-26 グッドウェル シノ トレーディング リミテッド 人工毛髪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078245A (ja) * 2015-10-22 2017-04-27 帝人株式会社 人工毛髪用合成繊維
JP7051278B2 (ja) * 2016-03-11 2022-04-11 株式会社アートネイチャー ポリエステル系人工毛髪、かつら、及び、ポリエステル系人工毛髪の製造方法
JP6870957B2 (ja) * 2016-10-28 2021-05-12 株式会社アートネイチャー 人工毛髪、及び、かつら
JP2020114952A (ja) * 2019-01-17 2020-07-30 スケー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つけまつげ及び人工まつげ
JPWO2022004212A1 (zh) * 2020-07-01 2022-01-06
CN114214742B (zh) * 2021-12-17 2023-08-25 江苏江南高纤股份有限公司 Hdpe-pet多次亲水复合短纤维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2775A (zh) * 2003-07-14 2006-08-23 富士化工株式会社 人工毛发
JP2007062084A (ja) * 2005-08-30 2007-03-15 Toyobo Co Ltd 容器成形用積層体
CN101374432A (zh) * 2006-01-30 2009-02-25 爱德兰丝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毛发、具有人工毛发的假发以及人工毛发的制造方法
CN101426386A (zh) * 2006-02-17 2009-05-06 爱德兰丝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假发
CN101557729A (zh) * 2006-08-14 2009-10-14 爱德兰丝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人造毛发及使用其的假发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85102A (ja) * 1989-12-15 1991-08-13 Toray Ind Inc 人工毛髪用複合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1997028299A1 (fr) * 1996-02-02 1997-08-07 Kanebo Limited Vetements a configuration stable et/ou resistant a l'eau et fil composite gaine les composant
JP4005983B2 (ja) * 2004-04-15 2007-11-14 憲司 中村 抗菌性の化粧用器材とその製造方法
CA2597544A1 (en) * 2005-02-15 2006-08-24 Aderans Co., Ltd. Artificial hair and wig using the same
JP2007303014A (ja) * 2006-05-10 2007-11-22 Artnature Co Ltd 人工毛髪用合成繊維、ならびにそれからなる人工毛髪及びかつら
KR101167064B1 (ko) * 2009-12-29 2012-07-27 (주)우노 앤 컴퍼니 Ptt/pet/pp계 인공모발섬유 및 그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2775A (zh) * 2003-07-14 2006-08-23 富士化工株式会社 人工毛发
JP2007062084A (ja) * 2005-08-30 2007-03-15 Toyobo Co Ltd 容器成形用積層体
CN101374432A (zh) * 2006-01-30 2009-02-25 爱德兰丝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毛发、具有人工毛发的假发以及人工毛发的制造方法
CN101426386A (zh) * 2006-02-17 2009-05-06 爱德兰丝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假发
CN101557729A (zh) * 2006-08-14 2009-10-14 爱德兰丝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人造毛发及使用其的假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033935A1 (ja) 2016-08-08
JP5978306B2 (ja) 2016-08-24
CN104602557A (zh) 2015-05-06
WO2014033935A1 (ja) 2014-03-06
KR20150044965A (ko) 2015-04-27
KR101989959B1 (ko) 2019-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2557B (zh) 人工毛发及使用其的假发
CN106149071B (zh) 双组份喷丝板外复合并列型自卷曲弹性短纤维及生产方法
CN101374432B (zh) 人工毛发、具有人工毛发的假发以及人工毛发的制造方法
CN102170800B (zh) 接发、使用了该接发的头饰制品及接发的制造方法
JP5063242B2 (ja) 人工毛髪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かつら
JP5127443B2 (ja) 人工毛髪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かつら
US11060209B2 (en) Continuous strand of filaments having gradient-length characteristic implemented by kinky texture and spiral rotational twis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2395288B (zh) 人工毛发用纤维及其用途和制造方法
WO2007094176A1 (ja) 人工毛髪用繊維、人工毛髪用繊維束、頭飾製品、及び人工毛髪用繊維の製造方法
JPS6312716A (ja) 人工毛髪及び製造方法
KR100403981B1 (ko) 볼륨성이우수한인공모발용섬유
TW200427418A (en) Fiber for artificial hair
TWI423772B (zh) 假髮
CN101557730A (zh) 人造毛发用纤维束及其制造方法
CN110983466B (zh) 一种ptt/pet双组份弹性丝及其制备方法
KR101167064B1 (ko) Ptt/pet/pp계 인공모발섬유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0121219A (ja) 繊維束、及び繊維束の製造方法
CN103882545B (zh) 一种高收缩扁平腈纶纤维及其生产方法
TWI839467B (zh) 具有捲縮之聚酯系纖維、其製造方法、含其之絨毛布帛、及絨毛布帛之製造方法
CN117265693A (zh) 一种假发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JP2002227020A (ja) 人工毛髪繊維及びそれからなる頭飾製品
OA19810A (en) Continuous strand of filaments having gradient-length characteristic implemented by kinky texture and spiral rotational twis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JP4722881B2 (ja) 合成繊維束、及び合成繊維束の製造方法
JPS6311467B2 (zh)
JP2016169441A (ja) セルロース系繊維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人工毛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5-13, 3-chome, Ando cho, Chuo ku, Osaka City, Osak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city in western Japan Osaka Edo Ku 1 chome 15 No. 27

Patentee before: FUJI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