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53909B - 用于车辆座椅的防夹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座椅的防夹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53909B
CN104553909B CN201410578767.2A CN201410578767A CN104553909B CN 104553909 B CN104553909 B CN 104553909B CN 201410578767 A CN201410578767 A CN 201410578767A CN 104553909 B CN104553909 B CN 1045539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w seats
safety belt
seat
fastening
mo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787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53909A (zh
Inventor
理查德·艾伦·克雷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Electric Mach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4553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3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53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39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19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2Seats provided with an occupancy detection means mounted therein or there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005Buckles combined with other articles, e.g. with recepta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48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with memory of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56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the occupant to get in or out of the vehicle, e.g. stowing a seat forwar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e.g. dismountable auxiliary seats
    • B60N2/01Arrangement of seats relative to one an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19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 B60N2002/948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the actuation of the positioning or locking mechanism for one seat part being dependent on the position of another seat part, e.g. the seats floor lock being unlocked when the back-rest is inclined or the backrest can be tilted only when the seat is in its rear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 B60R2022/4808Sensing means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60R2022/4816Sensing means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sensing locking of buck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防夹系统,包括具有致动器的前排座椅,致动器配置成自动地使前排座椅在行车位置与进入/离开位置之间滑动。后排座椅固定在前排座椅的后面并且具有与扣紧物可释放地接合的安全带。记忆模块在安全带与扣紧物接合时防止前排座椅自动地向后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座椅的防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的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防夹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车辆中记忆座椅的防夹系统。
背景技术
记忆系统正在越来越普遍地结合到多种车辆中的座椅组件中,用于储存座椅设定,如倾斜角、座椅位置以及其他针对车辆内乘员的个性化设定。用于这些记忆系统的一个特征包括自动地纵向调节座椅以提供易于进入和离开车辆的更大空间。然而,向后调节前排座椅可能限制位于紧邻正在被调节的座椅的后方的乘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防夹系统,包括具有致动器的前排座椅,该致动器配置成自动地使前排座椅在行车位置与进入/离开位置之间滑动。后排座椅固定在前排座椅的后面并且具有与扣紧物可释放地接合的安全带。记忆模块防止前排座椅在安全带与扣紧物接合时自动地向后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可在运行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车辆点火开关,其中,致动器在点火开关移动至关闭位置时自动地使前排座椅向后滑动至进入/离开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扣紧物连接的感测安全带何时与扣紧物接合的传感器,其中,传感器与记忆模块电连接以指示安全带何时与扣紧物接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可手动地致动的以在安全带与扣紧物接合时超驰记忆模块以将前排座椅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的超驰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与记忆模块连接并且配置成在记忆模块防止前排座椅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时显示报警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报警信息包括可手动地选择在安全带与扣紧物接合时超驰记忆模块以将前排座椅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的超驰选项。
根据本实用新型,位于进入/离开位置中的前排座椅的后表面比位于行车位置中的前排座椅的后表面更靠近后排座椅,并且其中,安全带跨越后排座椅用于将乘客固定在后排座椅中,使得后表面在前排座椅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时会接触乘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中的记忆座椅的防夹系统,包括可滑动地连接在车辆内的前排座椅。后排座椅具有与附接传感器可拆卸地接合的安全带,附接传感器感测安全带何时被接合。记忆模块在车辆熄火时自动地使前排座椅向后滑动至进入/离开位置。记忆模块还防止前排座椅在安全带被接合时自动地滑动至进入/离开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可在运行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车辆点火开关,其中,致动器在点火开关移动至关闭位置时自动地使前排座椅向后滑动至进入/离开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扣紧物连接的感测安全带何时与扣紧物接合的传感器,其中,传感器与记忆模块电连接以指示安全带何时与扣紧物接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可手动地致动的以在安全带与扣紧物接合时超驰记忆模块以将前排座椅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的超驰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与记忆模块连接并且配置成在记忆模块防止前排座椅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时显示报警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报警信息包括可手动地选择的以在安全带与扣紧物接合时超驰记忆模块以将前排座椅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的超驰选项。
根据本实用新型,位于进入/离开位置中的前排座椅的后表面比位于行车位置中的前排座椅的后表面更靠近后排座椅,并且其中,安全带跨越后排座椅用于将乘客固定在后排座椅中,使得后表面在前排座椅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时会接触乘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一种用于操作车辆中的记忆座椅的方法,包括提供具有致动器的前排座椅,该致动器配置成自动地使前排座椅在行车位置与进入/离开位置之间滑动。后排座椅固定在前排座椅的后面并且后排座椅上的安全带与扣紧物可释放地接合。当车辆的点火开口从运行位置移动至关闭位置时,前排座椅自动地向后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当安全带与扣紧物接合时防止前排座椅自动地向后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利用与扣紧物连接的传感器感测安全带何时与扣紧物接合,其中,传感器指示安全带何时与扣紧物接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位于进入/离开位置中的前排座椅的后表面比位于行车位置中的前排座椅的后表面更靠近后排座椅,并且其中,安全带跨越后排座椅用于将乘客固定在后排座椅中,使得当前排座椅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时,后表面会接触乘客。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当安全带与扣紧物接合时,致动超驰开关以将前排座椅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当防止前排座椅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时,显示报警信息,其中,报警信息包括可手动地选择的以在安全带与扣紧物接合时超驰记忆模块以将前排座椅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超驰选项。
根据本实用新型,前排座椅的进入/离开位置在从行车位置起的设定距离处,使得进入/离开位置基于行车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学习了下列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后会理解并认识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及其他方面、目标和部件。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的车辆的内部的俯视立体图;
图2是在车辆内从行车位置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的前排座椅的侧视正视图;
图3是后排座椅中的安全带和具有附接传感器的相关扣紧物的俯视立体图;
图3A是图3的扣紧物的截面图,其中安全带与扣紧物分离;
图3B是图3的扣紧物的截面图,其中安全带与扣紧物接合;
图4是具有执行记忆座椅模块的控制器的防夹系统的示意图;以及
图5是示出了用于操作车辆中的记忆座椅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文描述的目的,用语“上”、“下”、“右”、“左”、“后”、“前”、“竖直”、“水平”及其派生词应当涉及如在图1中定向的实用新型。然而,应当理解,除非另有相反说明,否则本实用新型可以呈现多种替代定向。还应当理解,附图所示以及下列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装置和工艺仅为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因此,本文公开的关于实施例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不应理解为限制性的,除非权利要求另有明确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5,参考数字10通常指代车辆,车辆10具有用于车辆10内的座椅14的防夹系统12。前排座椅16具有致动器18,致动器18配置成自动地使前排座椅16在行车位置20与进入/离开位置22之间滑动。后排座椅24固定在前排座椅16的后面,并且具有与扣紧物28可释放地接合的安全带26。记忆模块30防止前排座椅16在安全带26与扣紧物28接合时自动地向后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22。
如图1所示,车辆10包括邻近前排座椅16的前门开口32,前门开口32提供通向车辆10的内部34的入口。前门开口32被前侧门36(图2)封闭,前侧门36绕前门开口32的前边缘38枢转以在如图2所示的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后门开口40位于车辆10的同一侧的前面开口32的后面,并且同样地提供通向靠近后排座椅24的内部34区域的入口。后门开口40的前边缘42由将前门开口32与后门开口40分隔开的框架柱44形成。后门开口40被后侧门46封闭,后侧门46绕前边缘42枢转以在如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通常应当理解,车辆10的横向相对的一侧是图1所示一侧的大致镜像,并且因此包括与相应的门开口相邻设置的相应的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并且包括其他与关于车辆10的所示侧所描述的部件相应的部件,除非另有相反说明。还应当理解,对于本实用新型,能够想到多种车辆类型,包括可包括滑动门、位于后门开口后面的附加的门开口、或者可以不包括后门开口的汽车。
如图1和图2所示,前排座椅16是斗式座椅组件,该斗式座椅组件具有椅背48,椅背48与座椅底部50枢转连接以使椅背48在相对于座椅底部50的多个角度之间倾斜。前排座椅16的座椅底部50与车辆10的底板52可滑动地连接,以使得前排座椅16的纵向位置能够相对于车辆10的底板52被向前和向后调节。更具体地,前排座椅16的座椅底部50包括致动器18和轨道组件54,使得致动器18的操作能够使前排座椅16关于轨道组件54向前和向后移动。致动器18和前排座椅16的其他部分可以通过移动座椅底部50的外侧上的按钮接口56而被手动地操作以调节前排座椅16的方位和位置。还可以通过车辆10的控制器58自动地操作致动器18以将前排座椅16从行车位置20向后调节至进入/离开位置22(如图2所示),从而将前排座椅16的后表面60安置在较靠近后排座椅24的位置,这将在后文中给出更详细地描述。
如图1和图2进一步所示,轨道组件54的示出实施例包括顶部导轨62,顶部导轨62在固定于底板52的底部导轨64的上表面上的槽道内滑动。致动器18可以是电机驱动蜗轮,其配置成使顶部导轨62相对于底部导轨64可调节地滑动,并且还在致动器18没有主动地调节前排座椅16的位置时防止顶部导轨62相对于底部导轨64滑动。应当理解,在附加的实施例中,致动器18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致动器54,并且轨道组件可以类似地为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不同类型的纵向调节机构。此外,还可以通过替代性定位的按钮接口或不同的输入设备手动操作前排座椅16的方位和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后排座椅24是长凳型座椅组件,其横向跨越车辆10的内部34。后排座椅24的椅座部分66与底板52固定地连接,并且后排座椅24的椅背部分68从椅座部分66向上延伸以为乘员的背部提供支撑。能够想到的是,椅背部分68可以相对于椅座部分66枢转以提供倾斜的特征,并且能够想到的是,在后排座椅24的后面具有内部空间的车辆10的替代实施例中,椅座部分66能够进行纵向调节。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14,即前排座椅16和后排座椅24,可以可选地配置为长凳型座椅组件或斗式座椅组件、或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座椅组件类型。
另外参照图1和图2,后排座椅24包括安全带26,安全带26跨越后排座椅24并且与从后排座椅24的椅座部分66的内侧区域向上延伸的扣紧物28可拆卸地接合。安全带26包括从椅背部分68的上部外侧区域斜向下延伸的肩带70和从椅背部分68的下部外侧区域横向地延伸的腰带72。肩带70和腰带72例如通过缠绕在弹簧加载卷轴上而被聚合和保持在椅背部分68的相应的外侧区域处,其中,弹簧加载卷轴还配置成在车辆10因碰撞而突然停止时锁定和保持安全带26以防其松开。肩带70和腰带72一体连接在一起以作为安全带26的整体安全带带子的一部分,并且因此形成在与带扣74相对两侧上,其中,带扣74可滑动地设置在整体安全带带子上。带扣74配置成与扣紧物28接合以将乘员固定在后排座椅24中。然而,能够想到,肩带70和腰带72可以是分开的并且单独附接至带扣74,并且还能够想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肩带70。
现在参照图3至图3B,示出的安全带26的带扣74插入扣紧物28中并与扣紧物28接合。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带扣74与扣紧物28分离,并且包括围绕整体安全带带子的环构件76和从环构件76延伸的金属附接构件78。附接构件78是大致平面形的并且包括邻近其末端81的中心孔80。相应地,扣紧物28包括用于容纳金属附接构件78的槽82以及用于释放带扣74与扣紧物28的接合的按钮84。
如图3A和图3B所示,锁定销86布置在扣紧物28的壳体88内,以在附接构件78的末端插入超出锁定销86时横向地穿过槽82以与附接构件78的中心孔80接合。槽82的底部包括感测安全带26何时接合附接传感器90。具体地,在所示实施例中,定位附接传感器90与位于扣紧物28的壳体内被弹簧加载的延伸销92接触。
如图3B所示,金属附接构件78的末端邻接并推动延伸销92以接触处于接合位置的附接传感器90。附接传感器90与车辆10的控制器58电连接以提供关于安全带26何时与扣紧物28接合的信号,该信号说明乘员坐在车辆10的后排座椅24中。然后,按钮84可以被压下以使锁定销86与中心孔80分离并且使附接构件78从扣紧物28的壳体88弹出,从而将安全带26安置于分离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扣紧物28可以被可选地构造成容纳带扣74并与附接传感器90相连接。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附接传感器90还可以包括附加的或替代类型的能够配置成感测安全带26何时与扣紧物28接合的机电或电气开关或传感器。
如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车辆10的控制器接收来自附接传感器90和车辆10的点火开关98(图1)以及前排座椅16的位置传感器100的输入。点火开关98可在起动车辆10的发动机的运行位置与停止车辆10的发动机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这样,点火开关98可操作地激活车辆10的电气系统,电气系统向车辆10的点火系统和其他电气部件供电,这些电气部件包括用于前排座椅16的致动器18、后排座椅24中的安全带26的附接传感器90、以及与控制器58连接的其他设备。在一些车辆中,可以通过插入并旋转钥匙以使点火开关在运行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或者通过当车辆感测到遥控车钥匙在车内时按压点火开关上的按钮来操作点火开关。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无线操作点火开关,在这种情况下,车辆可以配置成在变速器挂挡之前需要车内的确认输入。
此外,如图4所示,用于前排座椅16的位置传感器100与控制器58连接,并且配置成确定前排座椅16相对于底板52的纵向位置。更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位置传感器100可以与致动器18相结合,以确定前排座椅16相对于轨道组件54的底部导轨64的位置,并且因而将前排座椅16的纵向位置发送至控制器5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位置传感器100也可以仅仅提供前排座椅16已经到达限定位置的指示(该限定位置例如是轨道组件54上的中间位置、或者是轨道组件54上的相对的前端位置或后端位置中的一个),从而将前排座椅16的位置发送至控制器58,然后控制器58可以指令致动器18停止前排座椅16在相应的向前方向或向后方向上的进一步运动。因此,位置传感器100可以是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多种类型的机电或电气开关或传感器。
如图4所示,车辆10的控制器58还可以接收来自车辆的10的侧门闩锁102、前排座椅乘员传感器104以及人机接口(HMI)106的输入,连同其他可想到的或必要的输入一起操作本实用新型的防夹系统12。与安全带26的附接传感器90类似的侧门闩锁102配置成确定前门何时接合进入关闭位置以及也确定前门何时与侧门闩锁分离进入打开位置。前排座椅乘员传感器104可以是安全带传感器或者是其他能够想到的用于确定乘员坐在车辆10的前排座椅16中的传感器。HMI 106可以是车辆10上的麦克风、与车辆10电连接的移动设备、车辆10的内表面上的物理或数字按钮装置(例如仪表板、显示器或仪表盘)、或者其他用于接收输入命令的接口输入端,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控制器58可以包括存储座椅模块110的存储单元108,座椅模块110具有防夹系统12的记忆模块30。控制器还具有执行座椅模块以自动地控制前排座椅16的微处理器112。具体地,座椅模块可以存储记忆的座椅位置,并且在乘员选择这些座椅位置中的一个时,控制器58可以自动地使前排座椅16移动至期望的记忆位置。该特征通常称为记忆座椅功能。控制器58可以配置成为用于其他目的的共享控制器的一部分,或者配置成具有集成在多个位置的多个微处理器和存储单元以及作为车辆10的一部分或与车辆10分开的部件。存储单元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以及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还能够想到的是,如本文所描述,座椅模块可以与其他程序相结合或组合以执行前排座椅16、车辆10内的其他座椅14以及其他车辆设定的一般功能。
如在图4中的进一步所示,防夹系统12的控制器与包括用于前排座椅16的致动器18以及报警系统114的若干输出端电连接。还应当理解的是,附加的输出端可以与诸如前排座椅16的其他部件或无线设备的防夹系统12相结合。示出的报警系统114包括显示器116,显示器116位于车辆10的内表面上,或者能够想到地位于能够被坐在前排座椅16中的乘员看到的无线设备或其他位置上。另外,报警系统114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118,扬声器118可以与车辆10的立体声系统分开或者是立体声系统的一部分、或者可以是能够被坐在前排座椅16中的乘员听到的诸如无线装置的辅助设备上的扬声器。
致动器18配置成为座椅模块的记忆模块30的输出端以接收来自控制器58的指令,从而在点火开关98移动至关闭位置时自动地使前排座椅16向后滑动至进入/离开位置22。该功能可以称为容易进入设定。根据图示的实施例,因为由前排座椅16中的乘员的尺寸和偏好决定行车位置20,所以,进入/离开位置22被限定为相对于前排座椅16的选定的行车位置20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进入/离开位置22将在选定的行车位置20的后面的设定距离处,例如大约50毫米,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设定距离是至少1英寸,除非在移动该设定距离之前到达后端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后端位置也会是进入/离开位置22。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进入/离开位置22被限定为前排座椅16的相对于底板和轨道组件54的固定底部导轨64的位置,例如从轨道组件上的后端位置向前的1英寸。
现在参照图5,图示了记忆模块30的逻辑的至少一部分以示出利用防夹系统12操作前排座椅16的方法。为了启动该系统,在步骤120处,监控容易/进入设定以确定乘员是否已选择了启用容易/进入设定,从而在一些情况下允许前排座椅16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22(图2),以增加方向盘与前排座椅16之间的空间,从而提供更容易进出车辆10的转移。在启用了容易/进入设定时,在步骤122处,监控点火开关98以确定点火开关98是否已经改变了状态:从运行变为关闭或者从关闭变为运行。一旦点火开关98从关闭变为运行,则控制器58确定乘员已经进入车辆10并且希望前排座椅16呈行车位置20,由此在步骤124处,控制器58指令致动器18使前排座椅16移动至记忆的行车位置20。记忆的行车位置20可以是乘员的预设优选位置或者是前排座椅16在车辆10的运行期间的最终位置。在附加的实施例中,除了点火开关98从关闭变为运行之外,还可以监控前排座椅乘员传感器104,以确定乘员坐在前排座椅16中并且希望前排座椅呈行车位置20。
当在步骤122处监测点火开关98时,当点火开关98从运行位置移动至关闭位置时,控制器58确定乘员准备好离开车辆10并且希望前排座椅16呈进入/离开位置22。因此,在步骤126处,防夹系统12检查安全带26的附接传感器90以确定后排座椅24中的安全带26是否接合。如果当车辆10熄火时安全带26没有接合,控制器58确定乘员不在后排座椅24中并且因此不会受向后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22的前排座椅16的阻碍。当安全带26没有接合时,在步骤128处,记忆模块30操作前排座椅16的致动器18以自动地使前排座椅16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22。然而,当安全带26接合时,在步骤130处,座椅模块指令前排座椅16保持在行车位置20,直至后排座椅24中的安全带26分离。
在步骤130处,在前排座椅16处于行车位置20中的情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激活报警系统以向前排座椅16中的乘员指示前排座椅16将不会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22,因为感测到后排座椅24中的乘员。报警系统配置成向前排座椅16中的乘员提供警告:因为座椅模块感测到后排座椅24中被安全带26固定的乘员,前排座椅16不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22。报警系统可以是诸如铃声或语音消息的声音警报132与诸如闪光灯和显示器指示值的视觉警报134的任意一个或组合。在步骤136处,还可以向前排座椅16中的乘员提供超驰选项。可以以车辆10内的显示器上显示的提示、允许前排座椅16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的特定按钮、语音命令、用于手动地调节前排座椅的按钮阵中的一个按钮、或者其他可想到的HMI 106控制器体现超驰选项。可以在步骤138处监控该超驰选项,并且在手动地选择超驰选项时,在步骤128处,座椅模块将指令前排座椅16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22。
因此,防夹系统12检查安全带26的附接传感器90以确定后排座椅24中的安全带26是否接合,从而防止前排座椅16向后移动至困住或夹住后排座椅24中的乘员的脚的进入/离开位置22附近的位置或进入/离开位置22处的位置,并且进一步防止前排座椅16向后移动至其他导致前排座椅16的后表面接触后排座椅24中的乘员或乘客的位置。前排座椅16的后表面包括座椅底部50和椅背48的可能与坐在后排座椅24中的乘员接触或以其他方式限制乘员的部分。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所述实用新型的构造和其他部件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材料。除非本文另有说明,否则,本文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材料形成。
为了本公开的目的,用语“连接”(所有时态的“连接”)通常指两个部件(电地或机械地)彼此直接地或间接地接合。这种接合实际上可以是固定的或活动的。这种接合可以由这两个部件(电气的或机械的)和任何中间部件来实现,这些中间部件彼此集成为单一整体或者中间部件可以与上述两个部件集成为单一整体。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这种接合实际上可以是永久的或可拆除或可拆卸的。
同样重要注意的是,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元件的构造和布置仅仅是示例性的。尽管在本公开中仅详细地描述了本创新的几个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审阅了本公开之后将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所引用主题的新颖性教导和优点的情况下,许多修改是可能的(例如,改变多种部件的大小、尺寸、结构、形状和比例,参数值,安装方式,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等)。例如,示出为一体形成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零件构成,或者示出为多个零件的部件可以一体地形成,可颠倒或变化界面的操作,结构件和/或构件的长度或宽度、或者系统中的连接器或其它构件均可以改变,构件之间的调整位置的种类或数量也可以改变。应当注意,系统的元件和/或组件可以由提供足够强度或耐用性的多种材料中的任一种以多个颜色、纹理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任一种构造而成。因此,所有这些修改旨在包括在本创新的范围内。在不偏离本创新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需要的和其他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设计、操作条件和布置进行其他替换、改动、变化和省略。
应该理解的是,所述工艺内的任何所述工艺或步骤都可以与其他公开的工艺或步骤相结合以形成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结构。本文公开的示例性结构和工艺用于说明性的目的,不应理解为限制性的。
还应该理解,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情况下对上述结构进行变化和修改,并且还应当理解,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这些构思被权利要求所覆盖。

Claims (14)

1.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防夹系统,包括:
具有致动器的前排座椅,所述致动器配置成自动地使所述前排座椅在行车位置与进入/离开位置之间滑动;
后排座椅,所述后排座椅固定在所述前排座椅的后面并且具有与扣紧物可释放地接合的安全带;
在所述安全带与所述扣紧物接合时防止所述前排座椅自动地向后移动至所述进入/离开位置的记忆模块;以及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记忆模块连接并且配置成在所述记忆模块防止所述前排座椅移动至所述进入/离开位置时显示报警信息;其中,所述报警信息包括超驰选项,可手动地选择该超驰选项以在所述安全带与所述扣紧物接合时超驰所述记忆模块以将所述前排座椅移动至所述进入/离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系统,还包括:
可在运行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车辆点火开关,其中,所述致动器在所述点火开关移动至所述关闭位置时自动地使所述前排座椅向后滑动至所述进入/离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扣紧物连接的感测所述安全带何时与所述扣紧物接合的传感器,其中,所述传感器与所述记忆模块电连接以指示所述安全带何时与所述扣紧物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系统,还包括:
超驰开关,可手动地致动所述超驰开关以在所述安全带与所述扣紧物接合时超驰所述记忆模块以将所述前排座椅移动至所述进入/离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系统,其中,位于所述进入/离开位置中的所述前排座椅的后表面比位于所述行车位置中的所述前排座椅的后表面更靠近所述后排座椅,并且所述安全带跨越所述后排座椅用于将乘客固定在所述后排座椅中,使得所述后表面在所述前排座椅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时会接触所述乘客。
6.一种用于车辆中的记忆座椅的防夹系统,包括:
可滑动地连接在车辆内的前排座椅;
后排座椅,所述后排座椅具有与附接传感器可拆卸地接合的安全带,所述附接传感器感测所述安全带何时被接合;
在车辆熄火时自动地使所述前排座椅向后滑动至进入/离开位置、并且在所述安全带被接合时防止所述前排座椅自动地滑动至所述进入/离开位置的记忆模块;以及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记忆模块连接并且配置成在所述记忆模块防止所述前排座椅移动至所述进入/离开位置时显示报警信息;其中,所述报警信息包括超驰选项,可手动地选择该超驰选项以在所述安全带与扣紧物接合时超驰所述记忆模块以将所述前排座椅移动至所述进入/离开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夹系统,还包括:
可在运行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车辆点火开关,其中,致动器在所述点火开关移动至所述关闭位置时自动地使所述前排座椅向后滑动至所述进入/离开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夹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扣紧物连接的感测所述安全带何时与所述扣紧物接合的传感器,其中,所述传感器与所述记忆模块电连接以指示所述安全带何时与所述扣紧物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夹系统,其中,位于所述进入/离开位置中的所述前排座椅的后表面比位于行车位置中的所述前排座椅的后表面更靠近所述后排座椅,并且所述安全带跨越所述后排座椅用于将乘客固定在所述后排座椅中,使得所述后表面在所述前排座椅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时会接触所述乘客。
10.一种用于操作车辆中的记忆座椅的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致动器的前排座椅,所述致动器配置成自动地使所述前排座椅在行车位置与进入/离开位置之间滑动;
提供固定在所述前排座椅的后面的后排座椅;
在所述后排座椅上提供与扣紧物可释放地接合的安全带;
当所述车辆的点火开关从运行位置移动至关闭位置时,自动地使所述前排座椅向后移动至所述进入/离开位置,使得当所述前排座椅移动至进入/离开位置时后表面会接触乘客;
位于所述进入/离开位置中的所述前排座椅的后表面比位于所述行车位置中的所述前排座椅的后表面更靠近所述后排座椅,并且所述安全带跨越所述后排座椅用于将乘客固定在所述后排座椅中;
当所述安全带与所述扣紧物接合时,防止所述前排座椅自动地向后移动至所述进入/离开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利用与所述扣紧物连接的传感器感测所述安全带何时与所述扣紧物接合,其中,所述传感器指示所述安全带何时与所述扣紧物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安全带与所述扣紧物接合时,致动超驰开关以将所述前排座椅移动至所述进入/离开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防止所述前排座椅移动至所述进入/离开位置时显示报警信息,其中,所述报警信息包括可手动地选择的以在所述安全带与所述扣紧物接合时超驰记忆模块以将所述前排座椅移动至所述进入/离开位置的超驰选项,其中,所述记忆模块在所述安全带与所述扣紧物接合时防止所述前排座椅自动地向后移动至所述进入/离开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前排座椅的所述进入/离开位置在从所述行车位置起的设定距离处,使得所述进入/离开位置基于所述行车位置。
CN201410578767.2A 2013-10-25 2014-10-24 用于车辆座椅的防夹系统 Active CN1045539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063,565 US9211821B2 (en) 2013-10-25 2013-10-25 Anti-pinch system for vehicle seating
US14/063,565 2013-10-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53909A CN104553909A (zh) 2015-04-29
CN104553909B true CN104553909B (zh) 2018-10-02

Family

ID=52107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78767.2A Active CN104553909B (zh) 2013-10-25 2014-10-24 用于车辆座椅的防夹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11821B2 (zh)
CN (1) CN104553909B (zh)
DE (1) DE202014105044U1 (zh)
MX (1) MX354440B (zh)
RU (1) RU2644816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21940B2 (ja) * 2014-04-25 2017-04-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制御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6310787B2 (ja) * 2014-06-24 2018-04-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入力装置および車両用コックピットモジュール
US20160332538A1 (en) * 2015-05-15 2016-11-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ar passenger ingress/egress and methods
US10060170B2 (en) * 2016-08-15 2018-08-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with active door zone
CN106143370B (zh) * 2016-08-24 2018-08-03 东风汽车公司 座椅智能调节装置及方法
DE102016217422B4 (de) * 2016-09-13 2021-01-28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Anwendung eines aktiven Rückhaltesystems
US10279703B2 (en) 2016-12-02 2019-05-07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seat adjustment systems
US10183640B2 (en) 2017-02-17 2019-01-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or collision avoidance
DE102017004856B4 (de) * 2017-05-19 2021-04-29 Audi Ag Fahrzeugsitz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Kraftfahrzeug
US10569737B2 (en) * 2017-10-09 2020-02-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engaging a locking retractor to permit extraction of a seatbelt from the retractor, and for generating a message indicating that a locking mechanism in the retractor is engaged
CN111497701B (zh) * 2020-04-30 2022-07-08 广州小鹏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调节方法、装置和车辆
JP7276271B2 (ja) * 2020-07-15 2023-05-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制御装置
JP2023006627A (ja) * 2021-06-30 2023-01-18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合同会社 バック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1782B2 (ja) 1986-12-04 1995-07-0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上シ−トの姿勢制御装置
FR2740744B1 (fr) 1995-11-03 1997-12-05 Peugeot Dispositif d'actionnement par moteur electrique d'un siege couliss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N2519749Y (zh) * 2001-12-14 2002-11-06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的机械式全程记忆装置
KR20030074162A (ko) * 2002-03-14 2003-09-19 마쯔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차량용 시트 장치
JP2003285673A (ja) 2002-03-29 2003-10-0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リヤシート姿勢変更装置
EP1813486B1 (en) * 2004-10-29 2012-07-1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eat belt device
DE102006045383B3 (de) 2006-09-26 2007-12-13 Daimlerchrysler Ag Fahrzeug mit einer Ausstiegshilfe
JP4531787B2 (ja) 2007-04-16 2010-08-2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パワーシート駆動装置
JP4285569B2 (ja) * 2007-08-13 2009-06-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乗員保護装置
DE102008004231B4 (de) * 2008-01-14 2013-11-1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Sitzanordnung mit einer Zwangsführung
JP5376203B2 (ja) * 2008-09-16 2013-12-2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動シートシステム
US20100082384A1 (en) * 2008-10-01 2010-04-01 American Express Travel Related Services Compan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rehensive consu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JP4701278B2 (ja) 2008-10-08 2011-06-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モニタ位置調整装置
JP5150671B2 (ja) * 2010-03-17 2013-02-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給電回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644816C2 (ru) 2018-02-14
MX354440B (es) 2018-03-06
CN104553909A (zh) 2015-04-29
US20150120150A1 (en) 2015-04-30
MX2014012561A (es) 2015-04-29
US9211821B2 (en) 2015-12-15
DE202014105044U1 (de) 2014-11-20
RU2014142908A (ru) 2016-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3909B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防夹系统
US7322652B1 (en) Vehicle seat with independent adjustable height bolster
CN102328605B (zh) 车辆用座椅的控制装置
US9533604B2 (en) Seat slide device
JP5311876B2 (ja) 座席制御装置
US9358909B2 (en) Apparatus of side bolster for guiding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side airbag
US8814257B2 (en) Vehicle roof device
JPS6121843A (ja) 乗員用備品自動復元装置
TR201516771A2 (tr) Geli̇şti̇ri̇lmi̇ş eri̇şi̇m sağlayacak şeki̇lde yapilandirilan araç koltuğu
JP665818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退避動作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US20140265507A1 (en) Vehicle head restraint with electromagnetic latch release
US20200172040A1 (en) Seat assembly including airbags integrated into a tulip armchair
JP2020516517A (ja) 自動車、特に自律的自動車の座席システム
US20230415614A1 (en) Seat, seat cushion, seat system and car system
CN110281859A (zh) 控制机动车辆座椅的电动可调腰部支撑件的操作者控制单元
US20120326486A1 (en)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locking and unlocking a vehicle seat belt
US20210145676A1 (en) Boarding/deboarding controller
CN107709068A (zh) 用于包括至少两排座椅的轿车的门系统和运行这种门系统的方法
JP2844248B2 (ja) パワー回転シート制御方法およびパワー回転シート制御装置
US11794612B2 (en)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seat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KR20150106590A (ko) 차량 시트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KR101337357B1 (ko) 안마기
US754367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eat position based on seatbelt usage
JP2005280373A (ja) 車両のシート装置
KR101251824B1 (ko) 차량용 필라트림 쿠션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8

Address after: Michigan, USA

Patentee after: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atentee after: Ford Electric Mach Technology (Nan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Dearborn, Michigan, USA

Patentee befor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