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1938A - 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以及电极件制造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以及电极件制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1938A
CN104511938A CN201410409736.4A CN201410409736A CN104511938A CN 104511938 A CN104511938 A CN 104511938A CN 201410409736 A CN201410409736 A CN 201410409736A CN 104511938 A CN104511938 A CN 1045119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material
mentioned
guide reel
roll
cutt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97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1938B (zh
Inventor
多田健一郎
山我拓
渡边修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Power Solu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Power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Power Solu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Power Solution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11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19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1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19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将对具有涂敷部和未涂敷部的电极材料进行了辊压的电极材料切断,上述涂敷部为电极活性物质的涂敷部,即使因辊压而在材料宽度方向上产生材料长度方向的延伸量差,也能够抑制飞边或毛刺的产生并切断电极材料。在设置于切割机的前后的引导辊与切割机之间,且在切割机的前后或任一方,另外设置有通过电极材料上产生的张力进行弹性变形的弹性引导辊。另外,分别设置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和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的在搬送辊压后的电极材料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所有引导辊采用通过材料上产生的张力进行弹性变形的弹性引导辊。

Description

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以及电极件制造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以及电极件制造设备,特别涉及对进行了辊压后的电极材料进行切断加工的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以及具备该设备的电极件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电容等的正极或负极的电极材料为在铝箔、铜箔等(金属箔集电体)带状基材的两面上涂敷电极活性物质而得的材料。另外,通过辊压设备辊压(压缩加工)电极材料使得活性物质的密度提高并且厚度均匀化。电极材料在基材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分为了确保焊接输入输出电力的接头部分而设置有未涂敷活性物质的未涂敷部。使用切割机在涂敷部的宽度方向中心位置沿长度方向切断被辊压过的电极材料。
另外,为了提高电极材料的制造效率,提出有如下的技术方案:片是在基材上形成有多个在基材的宽度方向上隔有间隔地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电极活性物质的涂敷部的片,将上述片通过压辊对多个涂敷部一次地进行辊压,在片的搬送过程中,使用具有多个切断刀的切割机来切断片。切断以如下方式进行,在各涂敷部间的活性物质未涂敷部的宽度方向中心位置和各涂敷部的宽度方向中心位置切断。被多个地切断后的电极片,由涂敷部区域和沿涂敷部偏在电极片的宽度方向一侧的未涂敷部区域形成。涂敷部用作电极,未涂敷部用于安装集电用接头。
理想的辊压加工是不对作为基材的箔进行压延而仅对活性物质进行压缩加工。但是现实中,在通过辊压设备进行压缩加工时,作为基材的箔多少会受到压延。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电极材料在基材宽度方向的两侧部分或涂敷部间设置有活性物质的未涂敷部。因此,成为对具有活性物质的涂敷部和未涂敷部的电极材料进行辊压。若对这样的电极材料进行辊压,则仅涂敷部受到负载而仅对涂敷部的箔进行压延(延伸)。此时,因为未涂敷部的箔不受压延(延伸),所以在电极材料的长度方向上涂敷部和未涂敷部产生长度差(在电极材料的宽度方向上产生向电极材料的长度方向延展的差)。若产生这样的长度差,则成为电极材料产生褶皱的主要原因。
即,在存在因辊压而箔延展的涂敷区域和箔未延展的未涂敷区域的情况下,在搬送辊压后的电极材料时,由于仅未涂敷部受到搬送张力而涂敷部不受张力,因此在涂敷部产生松弛。另外,因为涂敷部和未涂敷部的延展差而在涂敷部和未涂敷部的分界部附近产生褶皱。这样的延展差产生于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两方。
以往,在辊压并搬送电极材料时,为了抑制产生于未涂敷部的褶皱的程度或行进等,提出有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等技术方案。在专利文献1中,在辊压电极材料(片)前将片在各涂敷部间(未涂敷部)切断(分断),其后,
通过共用的压辊对分断了的片进行辊压。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辊压电极材料(片),并在到达压辊下游最开始的引导辊前通过切割机在至少各涂敷部间的位置将片切断(分断)为多个。
无论在哪个技术中,对于为了抑制在对具有多个涂敷部和未涂敷部的电极材料(片)施以辊压的情况下产生于未涂敷部的褶皱或产生的龟裂均有效。
此外,在切断片状材料的情况下,以对片施加适度的张力的方式在片切具(切割机)的前后设置有控制片张力的辊(例如,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0/267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22813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834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以抑制搬送被辊压的电极材料时产生的褶皱或龟裂等为课题。但是,产生于未涂敷部的褶皱或产生于涂敷部的松弛,在切断片时也成为问题。在专利文献3中,虽然以使片所受张力适度的方式切断片,但是并未考虑片宽度方向上因片的长度方向的伸展差而产生的涂敷部的松弛或未涂敷部的褶皱。从片整体观察即使适度地施加张力,若将产生松弛的涂敷部或产生褶皱的未涂敷部由切割机切断,则不能切断片,或者产生飞边或毛刺,或者产生切断不良。
特别地,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虽然构成为在辊压设备内配置切割机,但是在该情况下,在因切割机的刀具的磨损或其他原因而产生需要维护切割机设备的情况下,将使切割机设备的运行停止。在该情况下,即使辊压没有问题也要使辊压设备停止,出现运行停止、重启时产生不能作为制品使用的材料等问题。因此,期望将切割机不设置在辊压设备内,即、期望分别设置辊压设备和切割机设备。在该情况下,即使能够搬送辊压后的电极材料,也还留有切割机设备的电极材料的切断的课题。特别地,以往以能够搬送、加工的程度的未涂敷部、涂敷部的伸展差作为容许值,但近年来,高压缩率的要求增高,搬送、切断成为更重要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及具备其的电极件制造设备,该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将具有电极活性物质的涂敷部和未涂敷部的电极材料(片)辊压而得的电极材料切断,即使因辊压在材料宽度方向上产生材料长度方向的延伸量差,也能够抑制飞边或毛刺的产生并切断电极材料。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将对具有涂敷部和未涂敷部的电极材料(片)进行了辊压的电极材料切断,上述涂敷部为电极活性物质的涂敷部,上述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的特征在于,在设置于切割机前后的引导辊与切割机之间且在切割机的前后或任一方,另外设置有通过电极材料(片)上产生的张力以辊面与涂敷部接触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的弹性引导辊。
另外,本发明的电极件制造设备,对具有涂敷部和未涂敷部的电极材料(片)进行辊压,将辊压过的电极材料切断来制造电极件,上述涂敷部为电极活性物质的涂敷部,上述电极件制造设备的特征在于,分别设置有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和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使在搬送辊压后的电极材料的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引导辊为通过电极材料(片)上产生的张力进行弹性变形的弹性引导辊,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在设置于切割机前后的引导辊与切割机之间且在切割机的前后或任一方,分别设置有通过电极材料(片)上产生的张力以辊面与涂敷部接触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的弹性引导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由于辊压而在材料宽度方向上产生材料长度方向的延伸量差,也能够抑制产生飞边或毛刺地进行切断辊压后的电极材料。
通过对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将使上述以外的课题、构成以及效果更明确。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的整体概要的系统构成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中所使用的弹性引导辊的图。
图3(a)是示意地表示被辊压前的电极材料(涂敷部为条纹状的电极材料)的宽度方向截面的图。
图3(b)是示意地表示被辊压前的电极材料(涂敷部为条纹状的电极材料)的平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沿宽度方向空开规定间隔地形成多个涂敷部的电极材料的辊压后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的切断状况的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不使用弹性引导辊的情况下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的切断状况的图。
图7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中所使用的引导辊(膨胀辊)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极材料制造设备中所使用的电极材料用的辊压设备的一个例子的整体概要的系统构成图。
图中:3—电极材料,20—引导辊,30—电极材料基材,31—电极活性物质(涂敷区域/涂敷部),33—未涂敷区域/未涂敷部,40a、40b—弹性引导辊,50—切割机,60—引导辊,100—放卷机,200—收卷机,400—放卷机,500—引导辊,600—辊压机主体,700—弹性引导辊,800—收卷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的整体概要。切割机50的进入侧设置有放卷机100,其装配有将被辊压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件等电极材料线圈状地卷绕的线圈,切割机50的输出侧设置有收卷机200,其将被切断的电极材料卷绕。收卷机200也可以通过共用的收卷机收卷被切断了的电极材料,另外也可以设置多个收卷机分别收卷被切断的电极材料。
切割机的刀具部能够适用剃刀式、剪床式、多刀式等任一种。切割机能够使用现有的设备,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此外,如上所述,在具有多个涂敷部和未涂敷部的电极材料(片)的情况下,虽然切断部位有多个,但在该情况下,切割机50对应切断部位具有多个切断刀具。另外,切割机50具有按照切断间隔来调整多个切断刀间距的机构,另外,虽然需要配合材料的蛇行弯曲来在宽度方向上调整切割机50的宽度方向位置的机构,但是因为能够使用已知的技术构成,所以省略机构的详细说明。另外,对于切断而言,存在涂敷部(涂敷部的宽度方向中心位置)的切断和涂敷部间的未涂敷部(未涂敷部的宽度方向中心位置)的切断。这些切断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别进行。
在放卷机100与切割机50之间以及切割机50与收卷机200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对于电极材料的张力并搬送电极材料的张力控制/搬送机构,在张力控制/搬送机构中设置有多个引导辊。在本实施例的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中,从放卷机100到切割机50之前设置有多个引导辊10、20。另外,在切割机50切断后到收卷机200之前设置有多个引导辊60、70。引导辊的个数、配置并不限定于此。这些引导辊能够使用通常的引导辊。所谓通常的引导辊,例如基材为铁、铝等且其表面施以了硬铬(HCr)镀层的辊。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材质。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切割机50前后的引导辊10、60的切割机侧,即、切割机50与引导辊10、60之间设置有弹性引导辊40a、40b。如图2所示,弹性引导辊40a、40b通过在轴42周围设置海绵状物质41而构成。对于弹性引导辊40的功能后述。
在对电极材料(片)进行切断加工时,如上所述地由引导辊等进行电极材料的搬送。此时,由于未涂敷部与涂敷部的延展差,涂敷部松弛。对在被辊压了的电极材料产生未涂敷部与涂敷部的延展差的原因进行说明。
虽然以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例示,但是电极材料只要是在带状基材的两面上涂敷电极活性物质即可,与其种类无关,也可以是其他的电池或电容等的电极材料。如图3(a)、图3(b)所示,辊压前的电极材料由金属箔集电体的基材(例如,铝箔、铜箔等)30和设置在基材30的两面上的电极活性物质(涂敷区域/涂敷部)31构成。电极材料自身无论正极用、负极用均总为周知,所以省略说明。在带状基材30的流动方向的两侧上,设置有未涂敷活性物质的未涂敷区域/未涂敷部33。另外,在基材30的宽度方向上交替地形成涂敷部(电极活性物质)31和未涂敷部33,即、条纹状地形成涂敷部31。未涂敷部33的宽度例如为5~25mm左右。
在对具有这样的涂敷部和未涂敷部的电极材料3通过辊压进行辊压加工的情况下,压缩负载集中施加在涂敷了电极活性物质的涂敷部(区域)31的基材30上,基材30的涂敷部31的箔多少受到压延,另一方面,未涂敷电极活性物质的未涂敷部33的基材30不受压延。即,涂敷部31比未涂敷部33更向材料长度方向延伸。
图4表示将多个涂敷部在宽度方向上空开规定间隔地形成的电极材料的辊压后的俯视图。在未涂敷部33上因与涂敷部31的延展差而产生褶皱34。本发明在切断对条纹状地形成了涂敷部31的电极材料3进行辊压而得的电极材料的情况下特别有效。即、因为在涂敷部间的未涂敷部上褶皱叠加而形成较深的褶皱等,使得电极材料的切断变得更难的可能性较大。
此外,切割机对电极材料的切断最终在各涂敷部间(未涂敷部)的宽度方向中心位置(例如图4的S2和S4的延长线上)和各涂敷部宽度方向中心位置(例如图4的S1、S3和S5的延长线上)进行切断。这些切断既可以如上所述地同时进行,也可以例如先进行前者的切断而后进行后者的切断。
如图6所示,由在切割机50的前后仅设置通常的引导辊20、60的切割机设备切断这样的电极材料的情况下,虽然引导辊20、60的表面与不沿材料长度方向延伸的未涂敷部33接触而对引导辊20、60间的未涂敷部33施加张力,但由于其间的涂敷部31多少受到压延而沿材料长度方向延伸并变得长于未涂敷部33,因此引导辊20、60的表面不与涂敷部31接触,所以不能对涂敷部31施加张力。即、在切割机50的前后使用通常的引导辊的情况下,仅未涂敷部33受到搬送张力,由于涂敷部31上产生延展,因此基本不受内部张力。因此,由于两者的不平衡而在涂敷部上产生松弛,容易在未涂敷部上产生褶皱。
在涂敷部松弛的状态或未涂敷部存在褶皱的状态下,若进行切断加工,则难以在切断面上不产生飞边、塌角等不良地进行均匀的切断加工。另外,也存在若不施加一定的张力就不能切断的情况。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以使电极材料的褶皱伸展为目的,与引导辊20、60不同而是在切割机前后设置海绵状的弹性引导辊40a、40b,来防止电极材料(片)的松弛或褶皱。无论弹性引导辊设置于切割机前后的任一侧,都能期待一定程度的效果。在设置于一侧的情况下,优选切割机前方的引导辊为弹性引导辊。
优选海绵状(至少表面为海绵状)的引导辊作为弹性引导辊40a、40b。海绵材质例如使用聚乌拉坦(乌拉坦树脂、乌拉坦橡胶)、乙烯/丙烯橡胶(EPDM)、氟丁二烯橡胶(CR)。
图5表示在切割机50前后追加设置弹性引导辊40a、40b的情况下电极材料的切断状况。使弹性引导辊40a、40b也对涂敷部31施加张力,使电极材料的松弛或褶皱伸展,从而使松弛或褶皱消失。通过这种做法,在弹性引导辊40a、40b间,也对电极材料的涂敷部施加张力,从而在涂敷部将难以产生松弛,并且也能够抑制未涂敷部的褶皱。因此,因为切割机50将对松弛或褶皱没有或是较少状态的电极材料进行切断加工,所以能够抑制在切断面上产生飞边或毛刺而良好地切断电极材料。
在本发明中,弹性引导辊40a、40b的辊面与涂敷部31接触,由于通过弹性引导辊40a、40b对涂敷部31施加张力,因此弹性引导辊40a、40b具有如下程度的弹性,在与电极材料3向接触时通过电极材料受到的张力以涂敷部31与辊面接触的方式变形。即、如图5所示,弹性引导辊40a、40b通过具有这种程度的弹性,使与电极材料3的未涂敷部33接触的弹性引导辊40a、40b的辊面变形,使电极材料3的涂敷部31也与弹性引导辊40a、40b的辊面接触。若弹性引导辊40a、40b过硬,则与电极材料3的未涂敷部33接触的弹性引导辊40a、40b的辊面不能充分变形,从而不能与涂敷部31接触,对涂敷部31施加张力不能使松弛伸展,所以优选柔软的材料。在使用海绵状的引导辊作为弹性引导辊的情况下,海绵硬度期望奥斯卡C10~40(日本橡胶协会标准规格SRIS0101)左右。
另外,弹性引导辊(海绵状的引导辊)的辊形状期望具有凸冠。包含辊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而辊形状为平坦的海绵状引导辊的情况下,因为通过辊面的变形,辊面朝向宽度方向中央收缩(或移动),所以电极材料受到沿宽度方向收缩的力的作用。通过弹性引导辊(海绵状的引导辊)的辊形状具有凸冠,使得在电极材料从弹性引导辊离开时,易于向宽度方向变宽。此外,凸冠的冠量例如在引导辊的宽度为800mm的情况下,期望为0.5~3mm左右。
另外,在海绵状的弹性引导辊之外,也可以使用能够以对涂敷部31施加张力来进行变形的柔软的橡胶辊作为弹性引导辊40a、40b。
另外,设置于切割机50两侧的弹性引导辊40a、40b间的距离越短越好。因为越短,材料越难以产生褶纹。
再有,作为设置于切割机50以及弹性引导辊40a上游侧的引导辊20,通过使用向宽方向使电极材料(片)伸展(使褶皱向宽方向伸展)的辊(凸或凹冠辊、膨胀辊等),能够进一步改善褶皱。即、因为电极材料所产生的延展差产生于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两个方向上,所以也期望同时改善宽度方向的褶皱。
作为使褶皱向宽方向伸展的引导辊20,在材料之间存在滑动的情况下,期望为凸冠辊,在材料之间不存在滑动的情况下,期望为膨胀辊或凹冠辊。
图7表示在电极材料(片)的宽方向上也具有使褶皱伸展的功能的引导辊(膨胀辊)的构成例。图7所示的引导辊(膨胀辊)20,在二个圆盘状的端板22间环状地安装多个橡胶21并倾斜地配置端板222。端板22以端板的宽方向位置被固定的方式被轴承(省略图示)支撑。电极材料3以从二个端板22的间隔较短的一侧进入并从间隔较长的一侧出来的方式配置引导辊(膨胀辊)。因此,因为电极材料一边被引导辊(膨胀辊)引导,其宽方向的褶皱一边随着朝向引导辊(膨胀辊)的输出侧而被伸展,再通过弹性引导辊改善长度方向的松弛和褶皱,所以能够更良好地进行切断。
实施例2
本发明的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虽然也可以设置在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的流水线内,但是如上所述,考虑到因切割机刀具的磨损等而停止切割机设备,因此期望分别设置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和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
但是,在观察电极件制造设备整体的情况下,有必要考虑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辊压后的电极材料的搬送。即、期望对由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产生的电极材料的褶皱或龟裂等的对策。特别地,近年高压缩率的要求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以在辊压后的电极材料不产生褶皱或龟裂的方式进行搬送变得特别重要。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分别设置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和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选用通过材料产生的张力进行弹性变形的弹性引导辊作为在搬送辊压后的电极材料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的引导辊,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在设置于切割机的前后的引导辊和切割机之间且在切割机的前后或任一方,另外设置有通过材料产生的张力进行弹性变形的弹性引导辊。
即、本实施例的电极件制造设备,由图1所示的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和图8所示的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构成。以下,对本实施例的电极件制造设备所使用的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进行说明。
图8表示本实施例所使用的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的整体概要。在辊压机主体600的进入侧设置有放卷机400,其装配有将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件等电极材料线圈状地卷绕的压前线圈,在辊压机主体的输出侧设置有收卷机800,其将辊压后的电极材料卷绕而形成压后线圈。
辊压机主体600具备上压辊和下压辊,使电极材料3通过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并进行压缩加工。虽然省略图示,但在辊压机主体600上具备:调整上下压辊间间隙或压缩负载的按压装置;将上下压辊与收卷机800同步并可控制旋转速度地驱动的驱动机构;以及修正辊的弯曲的弯管机构等。
另外,在辊压设备上,在放卷机400与辊压机主体600之间以及在辊压机主体600与收卷机800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对电极材料的张力并搬送电极材料的张力控制/搬送机构,在张力控制/搬送机构中设置由多个引导辊。在图8中虽然大致地图示了引导辊,但实际上,设置有多个引导辊(例如10~30个程度)。辊压机主体600下游(压辊输出侧)的引导辊使用弹性引导辊700,辊压机主体600上游(压辊入侧)的引导辊使用通常的引导辊。所谓通常的引导辊是例如,基材为铁、铝等并在其表面施以硬铬(HCr)镀层的辊。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材质。使用与实施例1中说明的弹性引导辊相同的辊作为弹性引导辊700。
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在辊压机主体的下游侧设置有测量辊压后电极材料厚度的厚度测量系统,并设置有基于厚度测量系统的测量值控制按压装置或弯管机构的控制装置。
如上所述,如进行辊压,则电极材料的涂敷部31将比未涂敷部33更向材料长度方向延伸。因此,在辊压机主体600的下游使用通常的引导辊的情况下,与实施例1所说明的现象同样地,辊压后的电极材料3在压辊机主体600、收卷机800的线圈间,仅未涂敷部33受到搬送张力,由于涂敷部31产生伸展,因此几乎不受内部张力。因此,因两者的不平衡而易于产生褶皱。特别地,在基材例如10~15μm左右地薄箔化的情况下,产生的褶皱在搬送过程中,在引导辊上发展为较深的褶皱或割裂,成为不能搬送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辊压机主体600的下游,即、压辊输出侧所使用的全部的引导辊采用弹性引导辊700。通过压辊输出侧所使用的全部的引导辊采用弹性引导辊700,也对涂敷部31施加张力,使电极材料的松弛或褶皱伸展。通过这种做法,电极材料在通过引导辊的过程中褶皱不会变深,另外也不产生割裂。
此外,在收卷机800中,因为涂敷部31的厚度厚于未涂敷部33,所以在收卷机800上(卷绕于收卷机的线圈上),与电极材料3的涂敷部31接触,涂敷部31受到张力,收卷上的问题较少。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配置于辊压机主体600下游的引导辊全部使用弹性引导辊700,所以在辊压后的电极材料3中,即使涂敷部31与未涂敷部33之间产生延展差,涂敷部31也能够受到张力。据此,能够防止产生于未涂敷部的褶皱的发展,并使得到辊压后的收卷机800之前电极材料3的引导辊搬送变得容易。并且,辊压后的被收卷机800收卷的电极材料的线圈向实施例1所说明的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的放卷机100供给,并由实施例1所说明的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进行切断加工。据此,能够解决因电极材料的涂敷部与未涂敷部的延展差而引起的搬送或切断加工的各种课题。另外,因为分别设置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和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所以在电极件制造中,能够避开因切割机的刀具磨损等而引起的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的停止对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运行的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中,辊压机主体600下游的引导辊全部使用弹性引导辊700。但是,在通过多个引导辊的情况下,若选择仅使用弹性引导辊的装置构成,则存在材料堆到一方或者进行蛇行弯曲等的情况。因此,也可以在辊压机主体600下游的引导辊中,主要的引导辊使用弹性引导辊,一部分的引导辊使用使材料向宽方向伸展的辊(凸或凹冠辊、膨胀辊等)。通过并用这样的引导辊,能够抑制褶皱的发展,另外,能够抑制搬送过程中材料偏向一边。
另外,在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中电极材料的搬送中产生困难程度的伸展差的情况下,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的切割机50上游侧的引导辊也可以全部(例如包括引导辊10、20)采用弹性引导辊。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还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发明易于理解而进行的详细地说明,并不一定限定于具备说明的全部构成。另外,某实施例的构成的一部分能够置换为其他的实施例的构成,另外,也能够在某实施例的构成中加入其他的实施例的构成。另外,对各实施例的构成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他的构成的追加、消除、置换。

Claims (8)

1.一种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将对具有涂敷部和未涂敷部的电极材料进行了辊压的电极材料切断,上述涂敷部为电极活性物质的涂敷部,上述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
切割机;设置于上述切割机的前后的引导辊;以及设置于上述引导辊与上述切割机之间且在上述切割机的前后或任一方,通过上述电极材料上产生的张力,以辊面与上述涂敷部接触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的弹性引导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上述切割机的前后的上述引导辊中设置于上述切割机前面的引导辊,使用使上述电极材料沿宽度方向伸展的引导辊。
3.一种电极件制造设备,对具有涂敷部和未涂敷部的电极材料进行辊压,将辊压过的上述电极材料切断来制造电极件,上述涂敷部为电极活性物质的涂敷部,上述电极件制造设备的特征在于,
分别设置有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和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
上述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为如下的设备,
具备:辊压上述电极材料的辊压机主体;设置于上述辊压机主体的进入侧,并装配有将上述电极材料线圈状地卷绕的压前线圈的放卷机;以及设置于上述辊压机主体的输出侧,并将辊压后的上述电极材料卷绕而成为压后线圈的收卷机,使在上述辊压机主体中在将辊压后的上述电极材料搬送至上述收卷机的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引导辊,为通过上述电极材料上产生的张力进行弹性变形的弹性引导辊,
上述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为如下的设备,
具备:切割机;设置于上述切割机的前后的引导辊;以及设置于上述引导辊与上述切割机之间且在上述切割机的前后或任一方,通过上述电极材料上产生的张力,以辊面与上述涂敷部接触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的弹性引导辊。
4.一种电极件制造设备,对具有涂敷部和未涂敷部的电极材料进行辊压,将辊压过的上述电极材料切断来制造电极件,上述涂敷部为电极活性物质的涂敷部,上述电极件制造设备的特征在于,
分别设置有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和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
上述电极材料用辊压设备为如下的设备,
具备:辊压上述电极材料的辊压机主体;设置于上述辊压机主体的进入侧,并装配有将上述电极材料线圈状地卷绕的压前线圈的放卷机;以及设置于上述辊压机主体的输出侧,并将辊压后的上述电极材料卷绕而成为压后线圈的收卷机,使在上述辊压机主体中在将辊压后的上述电极材料搬送至上述收卷机的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引导辊,以通过上述电极材料上产生的张力进行弹性变形的弹性引导辊为主要的引导辊,作为剩余的引导辊为沿上述电极材料的宽度方向使电极材料伸展的引导辊,
上述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为如下的设备,
具备:切割机;设置于上述切割机的前后的引导辊;以及设置于上述引导辊与上述切割机之间且在上述切割机的前后或任一方,通过上述电极材料上产生的张力,以辊面与上述涂敷部接触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的弹性引导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引导辊是至少表面由海绵状物质构成的引导辊。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极件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引导辊是至少表面由海绵状物质构成的引导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海绵状物质构成的引导辊具有凸冠的辊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件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海绵状物质构成的引导辊具有凸冠的辊形状。
CN201410409736.4A 2013-09-27 2014-08-19 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以及电极件制造设备 Active CN1045119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01207A JP5480437B1 (ja) 2013-09-27 2013-09-27 電極材料用スリッター設備および電極材製造設備
JP2013-201207 2013-09-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1938A true CN104511938A (zh) 2015-04-15
CN104511938B CN104511938B (zh) 2016-06-15

Family

ID=50749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9736.4A Active CN104511938B (zh) 2013-09-27 2014-08-19 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以及电极件制造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80437B1 (zh)
CN (1) CN10451193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6150A (zh) * 2016-05-20 2018-01-30 大野辊压机株式会社 带有褶皱发生防止装置的辊压机和辊压方法
CN108297176A (zh) * 2018-01-31 2018-07-20 河北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模切冲片采集方法、冲片机及模切冲片采集系统
CN115997302A (zh) * 2021-03-09 2023-04-21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用于连续制造电极的装置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71992B1 (ko) * 2016-02-25 2020-10-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조정 롤을 포함한 전극시트 이송장치
WO2019077943A1 (ja) * 2017-10-19 2019-04-25 Necエナジー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集電体電極シートの製造方法、集電体電極シート、および電池
WO2019082575A1 (ja) * 2017-10-25 2019-05-02 Necエナジー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集電体電極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圧縮ローラ、集電体電極シート、および電池
JP7165156B2 (ja) * 2020-03-30 2022-11-02 パナソニック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極板の製造装置および電極板の製造方法
KR102547641B1 (ko) * 2021-04-06 2023-06-26 주식회사 수에코신소재 Ptfe필름 세폭 슬리팅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5885A (ja) * 1996-07-04 1998-01-20 Sony Corp 薄膜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201579819U (zh) * 2009-11-26 2010-09-15 诸暨市枫华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改进结构自动裁切机
CN102017242A (zh) * 2008-09-02 2011-04-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JP2011159415A (ja) * 2010-01-29 2011-08-18 Panasonic Corp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電極板の製造方法
CN201989176U (zh) * 2011-03-07 2011-09-28 傅汉元 一种切割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0492A (ja) * 1993-05-10 1994-11-22 Hitachi Maxell Ltd ウエブの分断方法とウエブの分断装置
JPH07257793A (ja) * 1994-03-18 1995-10-09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スリット装置
JPH08208084A (ja) * 1995-01-31 1996-08-13 Sony Corp 幅広の可撓性帯状物用整幅装置及び可撓性帯状物の裁断装置
JP3477913B2 (ja) * 1995-06-16 2003-12-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磁気テープ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106126A (ja) * 1996-06-27 1998-01-13 Sony Corp 帯状部材の端部の切断装置
JP2000322735A (ja) * 1999-05-11 2000-11-24 Sony Corp 磁気テープ裁断機および磁気テープの裁断方法
JP2002033098A (ja) * 2000-07-18 2002-01-31 Nisshinbo Ind Inc 電極用原反のスリッタ及び切断方法
JP2003068288A (ja) * 2001-08-24 2003-03-07 Nec Mobile Energy Kk 電池電極切断装置
JP4712338B2 (ja) * 2003-09-30 2011-06-2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電極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2005205533A (ja) * 2004-01-22 2005-08-04 Sony Corp 磁気記録媒体の裁断装置及びその裁断方法
JP5724930B2 (ja) * 2012-03-30 2015-05-2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及び二次電池並びに蓄電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980578B2 (ja) * 2012-06-05 2016-08-31 株式会社ヒラノテクシード ウエブ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28133B1 (ja) * 2012-10-01 2013-07-03 株式会社日立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アンド・サービス 電極材料用ロールプレス設備及び電極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5885A (ja) * 1996-07-04 1998-01-20 Sony Corp 薄膜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2017242A (zh) * 2008-09-02 2011-04-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N201579819U (zh) * 2009-11-26 2010-09-15 诸暨市枫华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改进结构自动裁切机
JP2011159415A (ja) * 2010-01-29 2011-08-18 Panasonic Corp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電極板の製造方法
CN201989176U (zh) * 2011-03-07 2011-09-28 傅汉元 一种切割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6150A (zh) * 2016-05-20 2018-01-30 大野辊压机株式会社 带有褶皱发生防止装置的辊压机和辊压方法
CN108297176A (zh) * 2018-01-31 2018-07-20 河北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模切冲片采集方法、冲片机及模切冲片采集系统
CN115997302A (zh) * 2021-03-09 2023-04-21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用于连续制造电极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80437B1 (ja) 2014-04-23
CN104511938B (zh) 2016-06-15
JP2015069747A (ja) 2015-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1938A (zh) 电极材料用切割机设备以及电极件制造设备
JP5394588B1 (ja) ロールプレス設備
JP5228133B1 (ja) 電極材料用ロールプレス設備及び電極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2376935B (zh) 电池用电极片及其制造方法
US20100330267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ode plate for battery
CN105845896B (zh) 分体压延一次性覆膜补锂装置
CN106505180B (zh) 一种电池极片的辊压装置及方法
CN105458006A (zh) 一种铜箔复合叠轧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JP2015026562A (ja) 帯状電極の製造方法及び帯状電極切断装置
CN109037589A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辊压防皱装置及防皱方法
CN206806431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的前分切后辊压装置
JP2001338642A (ja) 電極スリッタ装置
CN112199824B (zh) 大分切收卷后的残余应力计算模型及系统、方法和锂电池
JP2017117528A (ja) 電極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KR101623716B1 (ko) 프레싱 암을 포함하는 가이드 롤 장치
KR102285230B1 (ko) 전극 시트용 프레스 장치
JP6879116B2 (ja) 電極用切断装置
CN109987443A (zh) 一种锂电池湿法隔膜的在线分切收卷设备
CN210110929U (zh) 一种电池极片的分切辊压装置
CN115284659A (zh) 极片压花辊压装置和极片压花辊压方法
CN207170512U (zh) 辊压装置
CN218642098U (zh) 除皱碾压设备
JP2012135120A (ja) 圧延部材の加工方法
CN101286553B (zh) 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隔膜弓形量的方法
CN105436222B (zh) 一种铜带箔合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