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9060A - 网络系统、代码提供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网络系统、代码提供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9060A
CN104469060A CN201410474551.1A CN201410474551A CN104469060A CN 104469060 A CN104469060 A CN 104469060A CN 201410474551 A CN201410474551 A CN 201410474551A CN 104469060 A CN104469060 A CN 104469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precedence
image processing
code
process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45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69060B (zh
Inventor
长泽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469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9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69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9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22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image data generation or reproduction, e.g. scan-to-email or network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6Connec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55Mark-sheet input
    • H04N1/00358Type of the scanned marks
    • H04N1/00363Bar code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15Assigning priority to, or interrupting, a particular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网络系统、代码提供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用户能够比以往更容易地进行具有多个地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远程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生成表示自身的多个地址和各地址的位次的二维条形码,显示于触摸面板显示器。终端装置(2)读取所显示的二维条形码,优先地使用该二维条形码表示的多个地址中的位次是上位的地址,尝试向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

Description

网络系统、代码提供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与终端装置的通信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汇总了复印、传真以及扫描等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得到了普及。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等通信设备,所以用户通过操作终端装置能够远程地使图像形成装置执行作业。为此,需要将图像形成装置的地址预先输入到终端装置。
为了使用户易于输入地址,提出了如下那样的方法。图像形成装置显示对图像形成装置的地址信息进行变换而得到的二维码。用户通过便携终端的摄影单元,对所显示的二维码进行摄影。所摄影的二维码被自动地变换为地址信息,从便携终端向该变换后的地址访问,发送作业(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44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近年来,图像形成装置应对各种通信的方法。根据通信的方法,对图像形成装置分配的地址也是各种各样的。例如,可以举出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网际协议版本4)用的IP地址、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网际协议版本6)用的IP地址、MAC地址、DNS名、主机名、BD(Bluetooth(注册商标)Device,蓝牙设备)地址以及电子邮件地址等。
由用户判断在远程地使用图像形成装置时通过这些地址中的哪个地址向图像形成装置发送指令为好是困难的。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问题,其目的在于用户能够比以往更容易地进行具有多个地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远程使用。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网络系统,具有:
图像形成装置,具有通信用的多个地址;以及
终端装置,用于远程地使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代码生成单元,生成表示所述多个地址和各该地址的位次的代码;以及
输出单元,输出所生成的所述代码,
所述终端装置具备:
读取单元,读取所输出的所述代码;以及
发送处理单元,优先地使用所读取的所述代码表示的所述多个地址中的该代码表示的所述位次是上位的地址,进行用于向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发送数据的发送处理。
优选地,所述终端装置具有适合地址存储单元,该适合地址存储单元将所述多个地址中的在所述发送处理最初成功了时所使用的地址存储为适合地址,
所述发送处理单元在再次进行所述发送处理的情况下,使用所述适合地址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适合地址。
或者,所述代码生成单元通过将表示所述多个地址、各该地址的序列号以及将各该序列号按照各该地址的所述位次排列而成的位次信息的字符串变换为二维条形码,由此生成所述代码。或者,通过把将所述多个地址按照各该地址的所述位次排列而成的字符串变换为二维条形码,由此生成所述代码。
或者,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获取与所述终端装置有关的终端信息的终端信息获取单元,
所述代码生成单元根据所获取的所述终端信息,选出所述多个地址中的能够在所述发送处理中使用的地址,并生成表示该选出的地址的代码作为所述代码。
或者,所述代码生成单元在IP地址和作为包括主机名的地址的名字系地址是所述多个地址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并且该IP地址是根据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被赋予的地址的情况下,生成将比该IP地址的所述位次上位的位次表示为该名字系地址的所述位次的代码作为所述代码。也可以是,在IPv4(网际协议版本4)的IP地址和IPv6(网际协议版本6)的IP地址是所述多个地址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并且该IPv4的IP地址以及该IPv6的IP地址这两方有效的情况下,生成将比该IPv6的IP地址的所述位次上位的位次表示为该IPv4的IP地址的所述位次的代码作为所述代码。也可以是,在DNS(域名系统)名和主机名是所述多个地址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情况下,如果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所属的区段中使用所述终端装置,则生成将比该DNS名的所述位次上位的位次表示为该主机名的所述位次的代码作为所述代码,如果存在所述终端装置从该区段以外进行所述发送处理的情况,则生成将比该主机名的所述位次上位的位次表示为该DNS名的所述位次的代码作为所述代码。
或者,在根据接收到的电子邮件将图像印刷到纸张上的功能有效的情况下,所述代码生成单元将表示作为所述多个地址中的1个地址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子邮件地址的代码生成为所述代码。
或者,所述代码生成单元将表示由用户作为所述多个地址各自的所述位次而指定的位次的代码生成为所述代码。
或者,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网络系统,具有:
图像形成装置,具有通信用的多个地址;以及
终端装置,用于远程地使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生成单元,生成表示所述多个地址和各该地址的位次的代码;以及
输出单元,输出所生成的所述代码,
所述终端装置具备:
读取单元,读取所输出的所述代码;以及
发送处理单元,根据所读取的所述代码,从所述位次最上位的地址起优先地使用所述多个地址中的某一个地址,进行用于向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发送数据的发送处理。
根据本发明,用户能够比以往更容易地进行具有多个地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远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网络系统的整体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3是示出终端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终端装置的功能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6是说明优先位次决定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优先位次决定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说明名字位次决定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IP地址位次决定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优先位次字符串的例子的图。
图11是示出格式选择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12是示出二维条形码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13是说明第一作业指令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第二作业指令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5是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的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6是说明终端装置的整体的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图18是示出优先位次指定画面的初始状态的例子的图。
图19是示出配置了二维条形码时的优先位次指定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20是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的处理流程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3:网络系统;1:图像形成装置;10e:触摸面板显示器(输出单元);102:终端信息获取部(终端信息获取单元);104:二维条形码生成部(代码生成单元);105:二维条形码提示部(输出单元);123:二维条形码生成部(代码生成单元);124:二维条形码提示部(输出单元);2:终端装置;20k:数字照相机(读取单元);201:二维条形码获取部(读取单元);203:第一作业指令部(发送处理单元);204:第二作业指令部(发送处理单元);206:访问用信息存储部(适合地址存储单元);42:二维条形码(代码);43:适合地址;47:二维条形码(代码);72:终端装置信息(终端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网络系统3的整体结构的例子的图。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硬件结构的例子的图。图3是示出终端装置2的硬件结构的例子的图。
如图1所示,网络系统3包括多台图像形成装置1以及多台终端装置2等。以下,有时将各图像形成装置1区分而记载为“图像形成装置1A”、“图像形成装置1B”、…。同样地,有时将各终端装置2区分记载为“终端装置2A”、“终端装置2B”、…。
图像形成装置1是汇总了复印、PC打印、传真以及扫描等功能的装置。一般,有时称为“复合机”或者“MFP(Multi FunctionPeripherals,多功能外围设备)”等。
“PC打印”是根据从所属于与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的区段的终端装置2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将图像印刷到纸张上的功能。还有时称为“网络印刷(network printing)”或者“网络打印(network print)”等。
进而,还有具备电子邮件打印的功能或者云打印的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1。
“电子邮件打印”是接收附加了图像数据的电子邮件并根据该图像数据将图像印刷到纸张上的功能。“云打印”是经由因特网从终端装置2接收图像数据并将图像印刷到纸张上的功能。还有时称为“云印刷”或者“移动打印”等。
图像形成装置1如图2所示,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0a、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0b、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0c、大容量存储装置10d、触摸面板显示器10e、操作键面板10f、NIC(Network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10g、调制解调器10h、近距离无线通信装置10i、扫描部件10j以及打印部件10k等。
触摸面板显示器10e显示表示针对用户的消息的画面、用于用户输入命令或者信息的画面以及表示CPU10a等执行的处理的结果的画面等。另外,触摸面板显示器10e将表示被触摸的位置的信号发送到CPU10a。
操作键面板10f是所谓硬件键盘,包括数字键、启动键、停止键以及功能键等。
NIC10g通过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等协议,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
调制解调器10h在与传真机终端之间,通过G3等协议交换图像数据。
近距离无线通信装置10i根据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标准进行通信。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与Bluetooth对应的装置。
扫描部件10j读取在稿台玻璃(platen glass)上设置的薄片中记载的图像来生成图像数据。
打印部件10k除了由扫描部件10j所读取的图像以外,还将通过NIC10g、调制解调器10h、或者近距离无线通信装置10i从其他装置接收到的图像印刷到纸张上。
在ROM10c或者大容量存储装置10d中,存储了用于实现上述复印等各功能的软件。进而,存储了服务器用程序10P1。服务器用程序10P1是提供用于使终端装置2容易地向图像形成装置1访问的服务的程序。
这些程序根据需要被载入到RAM10b,并由CPU10a执行。作为大容量存储装置10d,使用硬盘或者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等。
另外,既有具备NIC10g、调制解调器10h以及近距离无线通信装置10i这3个的全部的图像形成装置1,也有不具备3个中的1个或者2个的图像形成装置1。
另外,所谓网络设定的内容也是各种各样的。既有被赋予IPv4(IP version 4)的IP地址以及IPv6(IP version 6)的地址这两方的图像形成装置1,也有仅被赋予某一方的图像形成装置1。既有通过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被动态地赋予IPv4的IP地址的图像形成装置1,也有被赋予固定的IPv4的IP地址的图像形成装置1。既有被赋予DNS(Domain NameSystem,域名系统)名以及主机名这两方的图像形成装置1,也有仅被赋予某一方的图像形成装置1,还有哪个都未被赋予的图像形成装置1。
返回到图1,终端装置2是图像形成装置1的客户端。用户通过操作终端装置2,能够远程地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上述各种功能。作为终端装置2,使用笔记本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或者平板计算机等。虽然还能够将台式个人电脑用作终端装置2,但后述登记用程序20P1特别适合用于可移动型的计算机。以下,以作为终端装置2使用平板计算机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
终端装置2如图3所示,包括CPU20a、RAM20b、闪存存储器20c、触摸面板显示器20d、操作按钮群20e、无线LAN(Local AreaNetwork,局域网)通信装置20f、近距离无线通信装置20g、便携电话通信装置20h、麦克风20i、扬声器20j以及数字照相机20k等。
触摸面板显示器20d显示用于对用户提供消息的画面、表示处理的结果的画面、或者用于用户输入指示的画面等。另外,触摸面板显示器20d探测被触摸的位置,对CPU20a通知该位置。
操作按钮群20e包括用于返回到所谓主画面的按钮、用于调整音量的按钮以及用于切换电源的ON/OFF的按钮等。
无线LAN通信装置20f根据无线LAN的标准、即IEEE(Institute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标准,进行通信。
近距离无线通信装置20g根据与图像形成装置1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装置10i同样的标准,进行通信。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Bluetooth标准进行通信。
便携电话通信装置20h根据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码分多址)2000、W-CDMA(Wideband-CDMA,宽带码分多址)、或者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标准,经由所谓便携电话网进行通信。
麦克风20i收集声音并生成声音数据。扬声器20j根据声音数据输出声音。数字照相机20k对图像进行摄影并生成图像数据。还能够对运动图像进行摄影并生成运动图像的图像数据
在闪存存储器20c中,存储了文档制作用的应用程序(例如文字处理机软件)、邮件发送器、WEB浏览器以及调度器等的应用程序。进而,存储了登记用程序20P1。登记用程序20P1是将用于向图像形成装置1访问的信息登记到终端装置2自身的程序。
这些程序根据需要被载入到RAM20b,并由CPU20a执行。
另外,既有具备无线LAN通信装置20f、近距离无线通信装置20g以及便携电话通信装置20h这3个的全部的终端装置2,也有不具备3个中的1个或者2个的终端装置2。
图4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功能结构的例子的图。图5是示出终端装置2的功能结构的例子的图。图6以及图7是说明优先位次决定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图8是说明名字位次决定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图9是说明IP地址位次决定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图10是示出优先位次字符串41的例子的图。图11是示出格式选择画面51的例子的图。图12是示出二维条形码画面52的例子的图。图13是说明第一作业指令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图14是说明第二作业指令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接下来,参照图4以及图5等,说明通过服务器用程序10P1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实现的功能以及通过登记用程序20P1在终端装置2中实现的功能。
根据服务器用程序10P1,实现图4所示的设定信息获取部101、终端信息获取部102、优先位次决定部103、二维条形码生成部104以及二维条形码提示部105等的功能。
另外,根据登记用程序20P1,实现图5所示的二维条形码获取部201、二维条形码分析部202、第一作业指令部203、第二作业指令部204、地址信息登记处理部205以及地址信息存储部206等的功能。
以下,关于图4以及图5的各部的处理,以终端装置2A登记图像形成装置1A的地址并使图像形成装置1A执行作业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一并地,还说明由用户实施的操作。
用户走到图像形成装置1A的地方,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A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0e或者操作键面板10f来输入规定的命令。
于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设定信息获取部101通过询问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等,获取图像形成装置1A自身中的与网络有关的设定的信息。以下,将该信息记载为“本装置信息71”。
在本装置信息71中,示出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IPv4的IP地址、IPv6的IP地址、DNS名、主机名、E-Mail(电子邮件)地址以及BD(Bluetooth Device)地址等用于在各种通信方式中识别图像形成装置1A自身的地址的值。进而,示出从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的功能的有效性、电子邮件打印的功能的有效性以及云打印的功能的有效性等。
终端信息获取部102获取与图像形成装置1A访问的对象的终端装置2(在本例子中终端装置2A)中的与网络有关的信息。以下,将该信息记载为“终端装置信息72”。
在终端装置信息72中,除了示出可否通过IPv4、IPv6、电子邮件以及Bluetooth分别通信以外,还示出可否使用云打印功能等。
终端信息获取部102如以下那样获取终端装置信息72。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1A以及终端装置2A这两方中具备USB(Universal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端口的情况下,通过将终端装置信息72从终端装置2A复制到USB存储器中,并从该USB存储器读取而进行获取即可。或者,在图像形成装置1A以及终端装置2A这两方中具备红外线通信的装置的情况下,以与在便携电话终端彼此间交换电话号码等的方法同样的方法,从终端装置2A获取终端装置信息72即可。或者,也可以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0e中显示提问用的对话框并让用户回答,从而获取终端装置信息72。
优先位次决定部103如果获取到本装置信息71以及终端装置信息72,则除了根据这些信息以外,还根据规定的规则,决定图像形成装置1A的各地址的、在终端装置2A向图像形成装置1A访问时使用的优先位次。关于该规则,根据安全性的策略或者用户的喜好等来适当决定好即可。以下,主要以决定有接下来的规则_1至规则_5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
(规则_1)在图像形成装置1A的云打印的功能是有效、并且终端装置2A使用云打印的功能的情况下,将MAC地址设为最上位。
(规则_2)在图像形成装置1A通过DHCP被赋予IP地址的情况下,将名字系的地址(DNS名以及主机名)设为比IP地址系的地址(IPv4的IP地址以及IPv6的IP地址)上位。
(规则_3)在图像形成装置1A以及终端装置2A既能够进行基于IPv4的通信也能够进行基于IPv6的通信的情况下,将IPv4的IP地址设为比IPv6的IP地址上位。
(规则_4)在终端装置2A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1A所属的区段的外部通过DNS的名字解析(name resolution)向图像形成装置1A访问的情况下,将DNS名设为比主机名上位。
(规则_5)将虽然未通过规则_1至规则_4决定位次的优劣但能够在从终端装置2A向图像形成装置1A的访问中使用的地址排列在下位。
此处,参照图6~图9的流程图,说明基于这些规则的情况的优先位次的决定过程的一个例子。
优先位次决定部103在图像形成装置1A和终端装置2A能够进行基于TCP/IP的通信的情况下(在图6的#702中“是”),如以下那样决定图像形成装置1A的MAC地址、IPv4的IP地址、IPv6的IP地址、DNS名以及主机名的优先位次(#703~#710)。另外,能够根据本装置信息71以及终端装置信息72判别可否进行该通信。例如,如果在本装置信息71中示出IPv4的IP地址、IPv6的IP地址、DNS名以及主机名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终端装置信息72中示出能够进行基于IPv4、IPv6、或者电子邮件的通信,则可知能够进行该通信。否则,能够判别为不能进行该通信。
在本装置信息71中示出云打印功能有效的情况下(在图6的#703中“是”),优先位次决定部103将图像形成装置1A的MAC地址决定为最上位(#704、#705)。
如果在本装置信息71中示出从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的功能有效的情况下(在#706中“是”),优先位次决定部103进行决定DNS名以及主机名的优先位次的名字位次决定处理(#707),接下来,进行决定IPv4的IP地址以及IPv6的IP地址的优先位次的IP地址位次决定处理(#708)。
名字位次决定处理的过程如图8所示。即,优先位次决定部103根据可否通过DNS的名字解析从终端装置2A向图像形成装置1A访问,如以下那样决定优先位次。
如果能够通过DNS的名字解析进行访问(在图8的#731中“是”),则优先位次决定部103将图像形成装置1A的DNS名的优先位次决定为紧跟已经决定了优先位次的最下位的地址之后的位次(#732、#733)。进而,将图像形成装置1A的主机名的优先位次决定为DNS名的优先位次的下一个位次(#734、#735)。
另一方面,如果不能通过DNS的名字解析进行访问(在#731中“否”),则优先位次决定部103将图像形成装置1A的主机名的优先位次决定为紧跟已经决定了优先位次的最下位的地址之后的位次(#736、#737)。进而,将图像形成装置1A的DNS名的优先位次决定为主机名的优先位次的下一个位次(#738、#739)。另外,对DNS名提供优先位次是因为考虑了存在将来有可能通过DNS的名字解析进行访问的情况。也可以不考虑该情况而不对DNS名提供优先位次。即,也可以跳过步骤#738、#739。
另外,IP地址位次决定处理的过程如图9所示。即,优先位次决定部103在既能够基于IPv4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A和终端装置2A的通信、也能够基于IPv6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A和终端装置2A的通信的情况下(在图9#741中“是”),将图像形成装置1A的IPv4的IP地址的优先位次决定为紧跟已经决定了优先位次的最下位的地址之后的位次(#742、#743)。进而,将图像形成装置1A的IPv6的IP地址的优先位次决定为图像形成装置1A的IPv4的IP地址的优先位次的下一个位次(#744、#745)。根据该处理,例如,在已经决定了MAC地址、DNS名以及主机名这3个地址的优先位次的情况下,将IPv4的IP地址的优先位次决定为“4”,将IPv6的IP地址的优先位次决定为“5”。
在仅能够进行基于IPv4的通信的情况下(在#741中“否”、在#746中“是”),优先位次决定部103将图像形成装置1A的IPv4的IP地址的优先位次决定为紧跟已经决定了优先位次的最下位的地址之后的位次(#747、#748)。或者,在仅能够进行基于IPv6的通信的情况下(在#741中“否”、在#746中“否”、在#749中“是”),将图像形成装置1A的IPv6的IP地址的优先位次决定为紧跟已经决定了优先位次的最下位的地址之后的位次(#750、#751)。
另外,与在图8中说明的DNS名的处理同样地,鉴于将来使用的可能性,即使不能进行基于IPv4的通信,也可以将IPv4的IP地址的优先位次决定为IPv6的IP地址的优先位次的下一个位次。IPv6的IP地址也可以同样地决定为IPv4的IP地址的优先位次的下一个位次。
或者,也可以是,不论在与终端装置2A的通信中是否能够使用,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都根据各IP地址是否有效来决定位次。例如,在IPv4的IP地址以及IPv6的IP地址这两方有效的情况下,将前者决定为比后者上位的位次即可。在仅一方有效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有效的一方决定为上位的位次,也可以对无效的一方不提供优先位次。
返回到图6,在本装置信息71中示出从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的功能无效的情况下(在#706中“否”),优先位次决定部103首先执行图9的IP地址位次决定处理(#709),接下来执行图8的名字位次决定处理(#710)。
在图像形成装置1A以及终端装置2A能够进行基于Bluetooth的通信的情况下(在图7的#711中“是”),优先位次决定部103将图像形成装置1A的BD地址的优先位次决定为紧跟已经决定了优先位次的最下位的地址之后的位次(#712、#713)。另外,关于该通信的可否,根据本装置信息71以及终端装置信息72判别即可。即,在本装置信息71中示出BD地址、并且在终端装置信息72中示出能够使用Bluetooth的意思的情况下,判别为能够进行该通信即可。
在本装置信息71中示出电子邮件打印有效的意思、并且在终端装置信息72中示出能够使用电子邮件的意思的情况下(在#714中“是”),优先位次决定部103将图像形成装置1A的电子邮件地址决定为紧跟已经决定了优先位次的最下位的地址之后的位次(#715、#716)。
在尚未决定图像形成装置1A的MAC地址的优先位次的情况下(在#717中“否”),优先位次决定部103将该MAC地址决定为紧跟已经决定了优先位次的最下位的地址之后的位次(#718、#719)。同样地,优先位次决定部103针对尚未决定优先位次的其他地址,也按照规定的顺序提供优先位次(#720)。
另外,关于针对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并非有效的地址以及无法在与终端装置2A的通信中使用的地址是否提供优先位次,针对每个地址预先决定即可。既可以对这些地址的一部分提供优先位次,也可以对这些地址的哪一个都不提供优先位次。
返回到图4,二维条形码生成部104生成表示由优先位次决定部103决定的结果的优先位次字符串41,将优先位次字符串41变换为二维条形码42。能够通过例如接下来的2个格式表示优先位次字符串41。
第一个是图10(A)那样的格式。即,根据该格式,按照规定的顺序排列图像形成装置1A的各地址的种类以及值,并对各地址赋予与排列顺序对应的项号。然后,对最后的项(行),附加从优先位次高的地址起依次排列了项号的字符串(以下记载为“优先位次记录”)。
第二个是图10(B)那样的从优先位次高的地址起依次排列了种类以及值的格式。在该格式中,不包括优先位次记录。
关于使用哪一个格式,也可以针对每个图像形成装置1预先决定。或者,也可以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0e中显示图11那样的格式选择画面51来让用户选择。
另外,关于二维条形码42的格式,使用公知的格式即可。以下,以作为二维条形码42使用QR(Quick Response,快速响应)码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
二维条形码提示部105使图12那样的、配置了由二维条形码生成部104所生成的二维条形码42的二维条形码画面52显示于触摸面板显示器10e中。
此处,用户通过终端装置2A的数字照相机20k对二维条形码42进行摄影。
在终端装置2A中,如果对二维条形码42进行了摄影,则图5的各部执行接下来的处理。
二维条形码获取部201从数字照相机20k获取二维条形码42的图像数据。
二维条形码分析部202通过分析二维条形码42,计算二维条形码42表示的优先位次字符串41。
地址信息登记处理部205将所计算出的优先位次字符串41与图像形成装置1A的标识符(例如设备名或者设置场所等对于用户而言易于理解的信息)对应地存储到访问用信息存储部206中。
进而,用户通过利用终端装置2A的应用程序制作文档或者从WEB站点下载文档的数据等来在终端装置2A中准备希望印刷的文档的文档数据73。以下,然后,输入印刷的命令。此时,作为印刷目的地,指定图像形成装置1A。
于是,第一作业指令部203以及第二作业指令部204根据优先位次字符串41的格式,如下那样进行处理。
在优先位次字符串41的格式是图10(A)所示那样的、针对每个地址具有项号、种类以及值的字段的格式的情况下,第一作业指令部203通过图13所示的过程,执行向图像形成装置1A访问的处理。
第一作业指令部203关注在优先位次字符串41的优先位次记录中示出的、从左起第1个的项号(图13的#761、#762)。根据关注的项号的地址的信息(种类以及值),尝试向图像形成装置1A访问(#763)。在得到了图10(A)所示的优先位次字符串41的情况下,从左起第1个示出的项号是“4”,所以尝试向MAC地址“aa:bb:cc:dd:ee:ff”的装置访问。
然后,在访问成功的情况即向图像形成装置1A进行了访问的情况下(在#764中“是”),第一作业指令部203通过无线LAN通信装置20f、近距离无线通信装置20g、或者便携电话通信装置20h,将文档数据73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A,从而发出指令以执行印刷作业(#765)。
在失败的情况下(在#764中“否”),第一作业指令部203新关注在优先位次字符串41的优先位次记录中示出的下一个项号(#767、#762)。然后,根据新关注的项号的地址的信息(种类以及值),尝试向图像形成装置1A访问(#763)。但是,在没有下一个项号的情况下(在#766中“是”),结束图13所示的一连串的处理。
这样,第一作业指令部203直至成功向图像形成装置1A访问为止,从左起依次一个一个地关注优先位次记录中示出的项号,根据关注的项号的地址的信息,尝试向图像形成装置1A访问。
另一方面,在如图10(B)那样在优先位次字符串41中未包括每个地址的项号的情况下,第二作业指令部204关注优先位次字符串41的第1行(图14的#771、#772)。根据关注的行的地址的信息(种类以及值),尝试向图像形成装置1A访问(#773)。在得到了图10(B)所示的优先位次字符串41的情况下,如第1行的字符串那样,尝试向IPv4“192.168.2.2”的装置访问。
然后,在访问成功的情况即向图像形成装置1A进行了访问的情况下(在#774中“是”),第二作业指令部204通过无线LAN通信装置20f、近距离无线通信装置20g、或者便携电话通信装置20h,将文档数据73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A,从而发出指令以执行印刷作业(#775)。
在失败的情况下(在#774中“否”),第二作业指令部204新关注在优先位次字符串41的优先位次记录中示出的下一个行(#777、#772)。然后,根据新关注的行的地址的信息(种类以及值),尝试向图像形成装置1A访问(#772)。但是,在没有下一个行的情况下(在#776中“是”),结束图14所示的一连串的处理。
这样,第二作业指令部204直至成功向图像形成装置1A访问为止,从上起依次一个一个地关注优先位次字符串41的行,根据关注的行的地址的信息,尝试向图像形成装置1A访问。
另外,终端装置2A无法通过电子邮件地址向图像形成装置1A访问。因此,第一作业指令部203以及第二作业指令部204在关注的地址是电子邮件地址的情况下,通过将附加了文档数据73的电子邮件发往该电子邮件地址,从而对图像形成装置1A发出印刷作业的指令。图像形成装置1A如果接收到该电子邮件,则将接受了指令的意思回送到终端装置2A。终端装置2A在有回送的情况下,视为访问成功。
地址信息登记处理部205将在第一作业指令部203或者第二作业指令部204发出印刷作业的指令时使用的地址作为适合地址43,与图像形成装置1A对应地存储到访问用信息存储部206中。
终端装置2A在接下来向图像形成装置1A发出作业的指令时,不经由图像形成装置1A中的二维条形码42的生成的处理等,而从访问用信息存储部206读出与图像形成装置1A对应的适合地址43。于是,能够使用适合地址43向图像形成装置1A发出作业的指令。在利用适合地址43的作业的指令失败的情况下,从访问用信息存储部206读出与图像形成装置1A对应的优先位次字符串41,通过在图13或者图14中说明的过程进行作业的指令即可。
图15是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的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图16是说明终端装置2的整体的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接下来,参照图15以及图16的流程图,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以及终端装置2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整体的处理流程。
图像形成装置1如果接受到二维条形码的生成的指令以及二维条形码的格式的指定(图15的#11),则获取图像形成装置1自身的本装置信息71(#12),并且获取该用户的终端装置2的终端装置信息72(#13)。然后,根据本装置信息71以及终端装置信息72,决定在从该终端装置2向该图像形成装置1的访问中使用的地址的优先位次(#14)。决定的处理如在前面在图6~图9中说明那样。
图像形成装置1根据决定的优先位次,生成所指定的格式的优先位次字符串41,变换为二维条形码42(#15)。然后,显示二维条形码42(#16)。
另一方面,终端装置2进行接下来的处理。以下,以图像形成装置1A显示二维条形码42,用户将终端装置2A用作终端装置2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
终端装置2A如果读取到二维条形码42(图16的#21),则通过分析二维条形码42,将二维条形码42变换为字符串(#22)。
在该字符串是图10所示的某一个格式的情况下(在#23中“是”),终端装置2根据该字符串(优先位次字符串41),进行向图像形成装置1A发出作业的指令的处理(#24~#26)。在优先位次字符串41如图10(A)那样包括每个地址的项号的情况下(在具有优先位次记录的情况下)(在#24中“是”),通过在图13中说明的过程进行发出作业的指令的处理(#25)。另一方面,在优先位次字符串41如图10(B)那样不包括每个地址的项号的情况下(在#24中“否”),通过在图14中说明的过程,进行发出作业的指令的处理(#26)。
然后,在作业的指令成功的情况下(在#27中“是”),将在指令中使用的地址作为适合地址43,与指令目的地的图像形成装置1(即图像形成装置1A)对应地存储(#28)。另外,将在步骤#22中得到的优先位次字符串41也与图像形成装置1A对应地存储。
在作业的指令失败的情况下(在#27中“否”),显示无法向图像形成装置1A发出作业的指令的意思的消息(#29)。
在步骤#22中得到的字符串不是图10所示的任意一个格式的情况下(在#23中“否”),终端装置2A根据该字符串,适当地进行作业的指令以外的处理(#30)。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用户仅通过终端装置2对二维条形码42进行摄影就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多个地址中使用适合的地址来与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通信。即,能够比以往更容易地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的地址。
另外,终端装置2按照优选的顺序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的地址来使用。因此,能够缩短图像形成装置1与终端装置2连接时所花费的时间或者从终端装置2向图像形成装置1发出作业的指令时所花费的时间、或者降低产生所谓通信超时的频度。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根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与终端装置2之间可能的通信的方式,决定了地址的优先位次,但也可以还考虑使用终端装置2的环境来决定地址的优先位次。例如,当仅在图像形成装置1所属的区段中使用终端装置2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主机名的优先位次设为高于DNS名的优先位次。或者,在有终端装置2经由因特网等而向图像形成装置1访问的机会的情况下,也可以将DNS名的优先位次设为高于主机名的优先位次。关于使用终端装置2的环境的信息,由用户向图像形成装置1输入即可。
或者,也可以根据终端装置2的台数,决定BD地址以及电子邮件地址的优先位次的高低。在每1台图像形成装置1对应的终端装置2的台数小于规定的台数的情况下,考虑为图像形成装置1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装置10i与其他任何装置都未建立会话的时间充分长。因此,将BD地址的优先位次设为高于电子邮件地址的优先位次即可。另一方面,在是规定的台数以上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可靠地接收作业的指令,将电子邮件地址的优先位次设为高于BD地址的优先位次即可。
终端装置2在对二维条形码42进行了摄影之后,在向图像形成装置1发出作业的指令时决定了适合地址43。但是,也可以代替进行作业的指令,而将虚拟的数据试验性地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从而决定适合地址43。
终端装置2从优先位次高的地址起依次进行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作业的指令,并在成功的时刻决定了适合地址43。但是,也可以使用在优先位次字符串41中示出的全部地址来进行作业的指令或者通信的测试,将此时的通信时间最短的地址决定为适合地址43。
〔第二实施方式〕
图17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功能结构的变形例的图。图18是示出优先位次指定画面53的初始状态的例子的图。图19是示出配置了二维条形码47时的优先位次指定画面53的例子的图。图20是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的处理流程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根据规定的规则,决定了图像形成装置1的地址的优先位次。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用户指定。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网络系统3的整体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如图1所示。
图像形成装置1以及终端装置2各自的硬件的结构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如图2以及图3所示。但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ROM10c或者大容量存储装置10d中,代替服务器用程序10P1(参照图4)而存储了服务器用程序10P2。
根据服务器用程序10P2,实现图17所示的地址信息获取部121、地址位次指定接受部122、二维条形码生成部123以及二维条形码提示部124等的功能。
以下,说明地址信息获取部121至二维条形码提示部124的处理。
地址信息获取部121通过向操作系统询问等而获取图像形成装置1自身的每种地址的设定值。
地址位次指定接受部122如以下那样,进行让用户指定每个地址的优先位次的处理。
地址位次指定接受部122在触摸面板显示器10e中显示图18那样的优先位次指定画面53。
此处,用户操作触摸面板显示器10e或者操作键面板10f,输入每个地址的优先位次。然后,地址位次指定接受部122接受所输入的优先位次。
二维条形码生成部123生成表示用户所指定的、每个地址的优先位次的优先位次字符串,将优先位次字符串变换为二维条形码47。
该优先位次字符串的格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优先位次字符串41的格式相同。即,使用图10所示的2个格式中的某一个。关于使用哪一个格式,既可以让用户指定,也可以预先决定。
二维条形码提示部124使由二维条形码生成部123所生成的二维条形码47显示于触摸面板显示器10e中。例如,如图19那样,在优先位次指定画面53上重叠显示二维条形码47。
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的处理流程如图20所示。即,图像形成装置1如果接受到二维条形码的生成的指令以及二维条形码的格式的指定(#51),则获取图像形成装置1自身的各地址的设定值(#52)。然后,显示优先位次指定画面53(参照图18)(#53)。
此处,用户输入每个地址的优先位次。图像形成装置1如果接受到所输入的优先位次(#54),则生成二维条形码47(#55),如图19那样显示(#56)。
终端装置2中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即,终端装置2如果对二维条形码47进行了摄影,则将二维条形码47变换为优先位次字符串。然后,根据该优先位次字符串46,进行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访问等。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即使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不具备决定地址的优劣的功能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终端装置2选择图像形成装置1的适合的地址。
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将二维条形码42、47显示于触摸面板显示器10e而输出,但也可以印刷到纸张上而输出。该情况下,用户通过对纸张进行摄影来将二维条形码42、47输入至终端装置2即可。
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由图像形成装置1生成了二维条形码42、47,但也可以由其他装置生成二维条形码42、47。例如,也可以由因特网上的服务器(WEB服务器、云服务器等)生成。在该情况下,在服务器中设置图4所示的各功能或者图17所示的各功能即可。然后,通过由图像形成装置1显示或者印刷服务器所生成的二维条形码42、47而输出即可。另外,在该情况下,在无法获取图像形成装置1的地址的设定值的信息的情况下,让用户输入设定值,并发送到服务器即可。关于输入,既可以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的触摸面板显示器10e或者操作键面板10f进行,也可以通过个人计算机进行。
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处理了在图10中例示的种类的地址,但也可以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可应对的通信方式,还处理其他种类的地址。例如,可以处理ZigBee、无线USB、红外线通信、或者直接Wi-Fi等通信方式的地址。
特别是,在处理直接Wi-Fi的地址的情况下,例如如以下那样决定优先位次即可。
在从终端装置2的无线LAN通信装置20f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直接Wi-Fi的装置的连接(利用所谓AP模式的连接)的优先级高于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区段的基站的连接(利用所谓路由器模式的连接)的优先级的情况下,将图像形成装置1的直接Wi-Fi的优先位次决定为比IPv4的IP地址以及IPv6的IP地址的优先位次上位即可。但是,在通过直接Wi-Fi连接时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功能的使用中有限制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图像形成装置1的直接Wi-Fi的优先位次决定为下位。
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以决定多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地址的优先位次并在终端装置2中使用的情况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即使在决定仅具有少数或者单一的功能的打印机、传真机终端、扫描仪的地址的优先位次并在终端装置2中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发明。另外,即使在发出印刷以外的作业、例如扫描或者传真发送等作业的指令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发明。即使在使终端装置2向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以及信息家电等访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二维条形码。
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二维条形码42、47,使用了QR码(注册商标),但也可以使用其他方式的二维条形码。例如,也可以使用SP码、CP码、HCCB(High Capacity Color Barcode,高容量彩色条码)等。或者,也可以使用一维的条形码或者彩色条形码。
另外,能够依照本发明的要旨,适当变更网络系统3、图像形成装置1、终端装置2的整体或者各部的结构、处理内容、处理顺序、数据的结构等。

Claims (13)

1.一种网络系统,具有:
图像形成装置,具有通信用的多个地址;以及
终端装置,用于远程地使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代码生成单元,生成表示所述多个地址和各该地址的位次的代码;以及
输出单元,输出所生成的所述代码,
所述终端装置具备:
读取单元,读取所输出的所述代码;以及
发送处理单元,优先地使用所读取的所述代码表示的所述多个地址中的该代码表示的所述位次是上位的地址,进行用于向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发送数据的发送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具有适合地址存储单元,该适合地址存储单元将所述多个地址中的在所述发送处理最初成功了时所使用的地址存储为适合地址,
所述发送处理单元在再次进行所述发送处理的情况下,使用所述适合地址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适合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代码生成单元通过将表示所述多个地址、各该地址的序列号以及将各该序列号按照各该地址的所述位次排列而成的位次信息的字符串变换为二维条形码,由此生成所述代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代码生成单元通过把将所述多个地址按照各该地址的所述位次排列而成的字符串变换为二维条形码,由此生成所述代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获取与所述终端装置有关的终端信息的终端信息获取单元,
所述代码生成单元根据所获取的所述终端信息,选出所述多个地址中的能够在所述发送处理中使用的地址,并生成表示该选出的地址的代码作为所述代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代码生成单元在IP地址和作为包括主机名的地址的名字系地址是所述多个地址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并且该IP地址是根据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被赋予的地址的情况下,生成将比该IP地址的所述位次上位的位次表示为该名字系地址的所述位次的代码作为所述代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代码生成单元在IPv4(网际协议版本4)的IP地址和IPv6(网际协议版本6)的IP地址是所述多个地址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并且该IPv4的IP地址以及该IPv6的IP地址这两方有效的情况下,生成将比该IPv6的IP地址的所述位次上位的位次表示为该IPv4的IP地址的所述位次的代码作为所述代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代码生成单元在DNS(域名系统)名和主机名是所述多个地址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情况下,如果仅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所属的区段中使用所述终端装置,则生成将比该DNS名的所述位次上位的位次表示为该主机名的所述位次的代码作为所述代码,如果存在所述终端装置从该区段以外进行所述发送处理的情况,则生成将比该主机名的所述位次上位的位次表示为该DNS名的所述位次的代码作为所述代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根据接收到的电子邮件将图像印刷到纸张上的功能有效的情况下,所述代码生成单元将表示作为所述多个地址中的1个地址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子邮件地址的代码生成为所述代码。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代码生成单元将表示由用户作为所述多个地址各自的所述位次而指定的位次的代码生成为所述代码。
11.一种代码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代码生成单元,作为在与具有通信用的多个地址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中使用的代码,生成表示该多个地址和各该地址的位次的代码;以及
输出单元,输出所生成的所述代码。
12.一种终端装置,用于远程地使用具有通信用的多个地址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装置具备:
读取单元,读取表示所述多个地址和各该地址的位次的代码;以及
发送处理单元,优先地使用所读取的所述代码表示的所述多个地址中的该代码表示的所述位次是上位的地址,进行用于向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发送数据的发送处理。
13.一种通信方法,在具有通信用的多个地址的图像形成装置与用于远程地使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终端装置之间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生成表示所述多个地址和各该地址的位次的代码的处理,
并使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执行输出所生成的所述代码的处理,
使所述终端装置执行读取所输出的所述代码的处理,
并使所述终端装置优先地使用所读取的所述代码表示的所述多个地址中的该代码表示的所述位次是上位的地址,执行用于向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发送数据的处理。
CN201410474551.1A 2013-09-17 2014-09-17 网络系统、代码提供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Active CN1044690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91313 2013-09-17
JP2013191313A JP5900441B2 (ja) 2013-09-17 2013-09-17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コード提供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9060A true CN104469060A (zh) 2015-03-25
CN104469060B CN104469060B (zh) 2018-05-01

Family

ID=52667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4551.1A Active CN104469060B (zh) 2013-09-17 2014-09-17 网络系统、代码提供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01255B2 (zh)
JP (1) JP5900441B2 (zh)
CN (1) CN1044690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66108B2 (ja) * 2014-04-16 2017-01-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電子文書生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746336B2 (ja) * 2016-03-24 2020-08-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93268B2 (ja) * 2016-05-12 2023-06-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843522B2 (ja) * 2016-05-12 2021-03-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932586B2 (ja) 2017-09-14 2021-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7124459B2 (ja) * 2018-05-31 2022-08-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保守システム
JP2021111855A (ja) * 2020-01-08 2021-08-0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49617A (ja) * 2004-06-09 2005-12-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印刷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70019232A1 (en) * 2005-07-22 2007-01-2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Processing Method
US20070263258A1 (en) * 2006-05-10 2007-11-15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transmitting apparatus, image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image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JP2009015716A (ja) * 2007-07-06 2009-01-22 Canon Inc 複数ipアドレスによ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1547195A (zh) * 2008-03-25 2009-09-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1651763A (zh) * 2008-08-13 2010-02-1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数据传送装置、读取数据传送装置和数据传送方法
CN102624940A (zh) * 2011-01-25 2012-08-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地址管理方法、其程序以及网络通信装置
CN101998007B (zh) * 2009-08-03 2013-07-10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通信装置和具备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91213A (ja) * 1991-09-30 1993-04-09 Ricoh Co Ltd 通信装置
JP2002007251A (ja) * 2000-06-22 2002-01-11 Denso Corp インターネットのアクセス装置およびアクセス方法
CN100505684C (zh) * 2005-03-29 2009-06-24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网络系统,流量均衡方法,网络监视设备和主机
JP4849320B2 (ja) * 2006-05-16 2012-01-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送信装置、画像送受信装置および画像送受信システム
JP5305896B2 (ja) 2008-12-26 2013-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196511A (ja) * 2012-03-21 2013-09-30 Ricoh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機器、サーバ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49617A (ja) * 2004-06-09 2005-12-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印刷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70019232A1 (en) * 2005-07-22 2007-01-2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Processing Method
US20070263258A1 (en) * 2006-05-10 2007-11-15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transmitting apparatus, image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image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JP2009015716A (ja) * 2007-07-06 2009-01-22 Canon Inc 複数ipアドレスによ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1547195A (zh) * 2008-03-25 2009-09-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1651763A (zh) * 2008-08-13 2010-02-1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数据传送装置、读取数据传送装置和数据传送方法
CN101998007B (zh) * 2009-08-03 2013-07-10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通信装置和具备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624940A (zh) * 2011-01-25 2012-08-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地址管理方法、其程序以及网络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01255B2 (en) 2016-11-22
CN104469060B (zh) 2018-05-01
JP2015060242A (ja) 2015-03-30
JP5900441B2 (ja) 2016-04-06
US20150077790A1 (en) 2015-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69060A (zh) 网络系统、代码提供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2789374B (zh) 多功能图像形成装置
US8891106B1 (en)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printing
CN104427173B (zh) 便携终端装置以及该装置中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登记方法
US20140002857A1 (en) Document scann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scanning apparatus
JP5598111B2 (ja) 通信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1496650B1 (ko) 유선 및 무선의 네트워크 인터페이스 각각을 지원하는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그 장치의 네트워크 연결 방법
US9423990B2 (en)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n account management progra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EP2661018A1 (en) Operator system, remote support method, and program for a network operator system
JP2007215120A (ja) 無線lan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登録処理方法
CN110177187B (zh) 以图码开启点对点传输的数据交换系统及方法
JP640606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7037121A (ja) ドキュメント処理装置が備えるアドレス帳の相互互換性を高める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23383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32565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050587A (ja) 携帯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5316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issuing email account
JP2014230005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40087701A1 (en) Storage medium storing address-information display progra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ling device
JP6515740B2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システム
JP652485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面提供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924442B2 (ja) 操作端末
JP616810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データ送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20057856A (ja) 複合機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3633896B2 (ja) 通信端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