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8260B - 板玻璃制造装置及板玻璃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板玻璃制造装置及板玻璃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8260B
CN104428260B CN201380036485.3A CN201380036485A CN104428260B CN 104428260 B CN104428260 B CN 104428260B CN 201380036485 A CN201380036485 A CN 201380036485A CN 104428260 B CN104428260 B CN 1044282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ed body
protrusion tab
glass sheet
width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64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8260A (zh
Inventor
玉村周作
中村隆英
藤原克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28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8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8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82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7/00Forming molten glass by flowing-out, pushing-out, extruding or drawing downwardly or laterally from forming slits or by overflowing over lips
    • C03B17/06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17/064Forming glass sheets by the overflow downdraw fusion process; Isopipes theref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板玻璃制造装置利用溢流下拉法使熔融玻璃(Gm)一边分别沿着成形体(1)的两外侧面部(3)流下一边在成形体(1)的下端进行熔合一体化,从而成形出板玻璃(G),所述板玻璃制造装置构成为,在成形体(1)的下端的至少宽度方向两端部设置从成形体(1)的下端(4)向下方突出的突出片(7),突出片(7)的前端(9)成为与成形体(1)的下端(4)平行的直线。

Description

板玻璃制造装置及板玻璃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溢流下拉法的板玻璃的制造技术的改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针对以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FPD)用的玻璃基板为代表而用于各种领域的板玻璃,当前的实际情况是要求严格避免表面缺陷或波纹的产品品质。
因此,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作为板玻璃的制造方法,广泛利用溢流下拉法。
该制造方法如图11所示那样,使熔融玻璃Gm向成形体1的顶部的溢流槽2流入,使从该溢流槽2向两侧溢出的熔融玻璃Gm沿着大致楔状的成形体1的外侧面部3(具有垂直面部3a和倾斜面部3b)流下并在成形体1的下端4进行熔合一体化,从而连续成形出一张板玻璃G。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成形出的板玻璃G的表背两表面在成形过程中与成形体1的任何部位都不发生接触地成形,因此成为平面度非常好且平滑的无损伤等缺陷的锻造面。
需要说明的是,成形体1在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具有引导壁部5(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从溢流槽2溢出的熔融玻璃Gm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在到达成形体1的外侧面部3的阶段以沿着引导壁部5的端面的方式被向下方引导。
另外,在成形体1的正下方,为了抑制板玻璃G的宽度方向上的收缩,而板玻璃G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被一对拉边辊(冷却辊)6从表背两侧夹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8-5266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8-5391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如图12所示,使熔融玻璃Gm在成形体1的下端进行熔合一体化时,熔融玻璃Gm有时在与成形体1的下端接触之前从成形体1剥离,而在成形体1的下端与板玻璃G(熔融玻璃Gm)之间形成空间X。
若这样形成空间X,则会产生如下的问题。
即,在成形体1的正下方,板玻璃G的宽度方向两端部Gb与其宽度方向中央部Ga相比,容易被冷却而温度较低,因此分离了的板玻璃G彼此难以自然地热粘。因此,如图13a所示,在成形体1的正下方,受到空间X的影响而使板玻璃G的宽度方向两端部Gb的一部分成为分离的状态。并且,在该状态下,如图13b所示,若利用拉边辊6夹持板玻璃G的宽度方向两端部Gb,则分离了的部分被强行闭合,在其内部形成空洞Y。这里,在由拉边辊6夹持的板玻璃G的宽度方向两端部Gb形成与成为产品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Ga相比相对厚壁的耳部(鼓出部),因此空洞Y形成在耳部或其附近。以下,将该空洞Y也称作耳部空洞,该耳部空洞Y沿着板玻璃G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连续或断续地形成。
若存在耳部空洞Y,则在切断从成形体1流下的板玻璃G时容易产生不良情况。即,如图14所示,在对从成形体1流下的板玻璃G按照沿着例如图中的单点划线L的划线来进行折断时,应当在划线上发展的断裂如图中的箭头A、B所示那样沿着耳部空洞Y向上方及/或下方不当地传播,可能导致板玻璃G在大范围内发生破损。尤其是在断裂如箭头A所示那样经由耳部空洞Y向上方传播时,会产生影响直至成形体1附近而招致重大的麻烦。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其技术课题在于,在利用溢流下拉法来成形板玻璃时,在成形体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可靠地抑制在成形体的下端与板玻璃之间形成与熔合不良相伴的空间。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板玻璃制造装置,其利用溢流下拉法使熔融玻璃一边分别沿着大致楔状的成形体的两外侧面部流下一边在所述成形体的下端进行熔合一体化,从而成形出板玻璃,所述板玻璃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形体的下端的至少宽度方向两端部设有从所述成形体的下端向下方突出的突出片,所述突出片的前端成为与所述成形体的下端实质上平行的直线。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成为与成形体的下端实质上平行的直线”不仅包括突出片的前端成为与成形体的下端在几何学上平行的直线的情况,还包括突出片的前端与成形体的下端所成的角为5度以下的情况(下同)。
根据这样的结构,成形体的下端的至少宽度方向两端部通过突出片而向下方延长。因此,即使熔融玻璃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要从成形体提前剥离,由于在其剥离方向上存在突出片,因此熔融玻璃也保持着与突出片密接的状态而被引导至突出片的前端。突出片的前端成为与成形体的下端平行或大致平行的直线,因此沿着突出片的表面流下的熔融玻璃实质上在相同高度及相同时刻从突出片的前端分离。因此,在成形体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不易在成形体与成形出的板玻璃之间形成不当的空间。即,能够可靠地抑制在成形出的板玻璃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内部形成空洞这样的事态。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突出片的前端以与成形体的下端构成角度的方式大幅倾斜的情况(相互所成的角度超过5度的情况)下,熔融玻璃从突出片的前端分离的高度和时刻会产生偏差,因此无法可靠地防止在突出片的前端与成形出的玻璃板之间形成的空间。
在上述的结构中,优选所述突出片的前端成为比所述成形体的下端尖锐的尖细形状。
成形体通常由致密锆等耐火性砖来形成,若成形体的下端尖锐,则可能会以下端的缺欠等为起点而使成形体发生破损。因此,如图12放大所示那样,成形体的下端通常被倒角而形成为带有圆角的形状。然而,若成形体的下端这样带有圆角,则熔融玻璃在到达成形体的下端之前容易发生剥离。因此,若如上所述那样将突出片的前端形成为比成形体的下端尖锐的尖细形状,则能够更可靠地将熔融玻璃引导至突出片的前端。
在上述的结构中,优选所述突出片具有向铅垂下方延伸的平面部直至到达该突出片的前端为止。
这样,由于作用于熔融玻璃的重力的方向与突出片引导熔融玻璃的方向一致,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熔融玻璃在突出片的中途发生剥离的事态。
在上述的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突出片仅设置在所述成形体的下端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各个所述突出片的宽度方向内侧的侧端成为一边随着从所述成形体的下端朝向下方而偏向宽度方向外侧、一边与所述突出片的前端平滑地连续的凸曲线。
这样,能够仅在对板玻璃的耳部空洞的防止具有效果的区域有效地配置突出片。另外,设置在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各突出片的宽度方向内侧的侧端成为与下端平滑地连续的凸曲面,因此不存在弯折部(棱角部分)等急剧的形状变化部。因此,能够防止熔融玻璃的流动变得不均匀而导致在板玻璃上沿着上下方向形成筋这样的事态。
在上述的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突出片设置在所述成形体的下端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
若在成形体的下端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与板玻璃之间形成空间,则有时会在该空间析出来自熔融玻璃的挥发物。若这样析出挥发物,则可能会给成形出的板玻璃带来恶劣影响。因此,如上所述,可以将突出片设置在成形体的下端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在宽度方向整个区域上防止在成形体的下端与板玻璃之间形成空间。
在上述的结构中,优选在所述成形体的正下方设有将所述板玻璃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从表背两侧夹持的一对拉边辊,所述突出片的前端的尺寸比由所述一对拉边辊夹持的所述板玻璃的夹持区域的尺寸长。这里所说的“夹持区域”是指拉边辊中的与板玻璃实际接触的部分。
这样,由于突出片的前端可靠地与拉边辊的夹持区域交叠,因此可以说在防止板玻璃的空洞这方面也优选。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板玻璃制造方法,其利用溢流下拉法使熔融玻璃一边分别沿着大致楔状的成形体的两外侧面部流下一边在所述成形体的下端进行熔合一体化,从而成形出板玻璃,所述板玻璃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形体的下端的至少宽度方向两端部设有突出片的状态下使所述熔融玻璃流下,所述突出片从所述成形体的下端向下方突出,且具备由与所述成形体的下端实质上平行的直线构成的前端。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享有与已经叙述过的对应的结构同样的作用效果。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在成形体的下端的至少宽度方向两端部上的突出片,能够可靠地抑制在成形体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在成形体与成形出的板玻璃之间形成空间这样的事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板玻璃制造装置的成形体周边的主视图。
图2是将图1的成形体的下端部放大示出的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板玻璃制造装置的成形体周边的主视图。
图4是将图3的成形体的下端部放大示出的纵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板玻璃制造装置的成形体周边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板玻璃制造装置中使用的成形体的部件分解排列立体图。
图7是将图6的引导壁部的下端部周边放大示出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板玻璃制造装置的成形体周边的主视图。
图9是将图8的成形体的下端部放大示出的纵剖视图。
图10a是表示在包覆部的下端设置的突出片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10b是表示在包覆部的下端设置的突出片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10c是表示在包覆部的下端设置的突出片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10d是表示在包覆部的下端设置的突出片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10e是表示在包覆部的下端设置的突出片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10f是表示在包覆部的下端设置的突出片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10g是表示在包覆部的下端设置的突出片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10h是表示在包覆部的下端设置的突出片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现有的板玻璃制造装置的成形体周边的立体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现有的板玻璃制造装置的问题点的图。
图13a是用于说明现有的板玻璃制造装置的问题点的图,表示从成形体的下端至拉边辊为止的板玻璃的宽度方向端部的状况。
图13b是用于说明现有的板玻璃制造装置的问题点的图,表示到达了拉边辊的板玻璃的宽度方向端部的状况。
图14是用于说明现有的板玻璃制造装置的问题点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现有技术中说明过的结构对应的结构标注同一符号来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之前的实施方式共通的事项,在之后的实施方式中省略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板玻璃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如该图所示,该板玻璃制造装置具备用于执行溢流下拉法的成形体1。
成形体1沿着与要成形的板玻璃G的宽度方向对应的方向为纵长,具备在顶部沿着长度方向形成的溢流槽2、呈大致楔状地朝向下方彼此逐渐接近的一对外侧面部3、设置在外侧面部3的宽度方向两侧的引导壁部5。
外侧面部3通过将垂直面部3a与倾斜面部3b上下连接而构成,倾斜面部3b的交叉部构成成形体1的下端4。需要说明的是,外侧面部3的形状只要是在截面上在下端4收敛这样的形状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外侧面部可以不具有垂直面而仅由倾斜面构成,或者一部分或全部由曲面构成。
引导壁部5起到将沿着成形体1的外侧面部3流下的熔融玻璃Gm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沿着成形体1的表面向下方引导的作用。引导壁部5的厚度(从成形体1的外侧面部3的表面起的高度)例如为1~10mm。
成形体1由致密锆等耐火性砖构成,在下端4带有圆角。
而且,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性的结构,在成形体1的下端4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设有从成形体1的下端4向下方突出的突出片7。
详细而言,如图2所示,以覆盖成形体1的包括下端4在内的一部分区域的方式来设置突出片7。即,突出片7形成为与成形体1的两倾斜面部3b相适合的大致V字形状,在至少比成形体1的下端4靠下方处具有形成为比成形体1的下端4尖锐的尖细形状的尖锐部7a。并且,突出片7的基端(上端)8及前端(下端)9由与成形体1的下端4平行的直线(水平的直线)构成。突出片7的前端9、即尖锐部7a的前端与成形体1的下端4位于同一垂直面上。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突出片7,说明了在中途设有倾斜角度变急的尖锐部7a的情况,但突出片7也可以形成为以与成形体1的倾斜面部3b相仿的固定角度收敛于前端9的形状(在后述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同样)。
另外,如图1所示,突出片7的前端9的宽度方向尺寸L1比拉边辊6的夹持板玻璃G的夹持区域Z的宽度方向尺寸(在夹持区域Z的宽度方向尺寸变动的情况下,为夹持区域Z的最大宽度方向尺寸)L2大。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标注阴影线的部分示意性地示出突出片7及拉边辊6中的与熔融玻璃Gm或板玻璃G接触的部分(在后述的图3及图5中也同样)。另外,虽然L1大于L2,但L1也可以等于L2,还可以小于L2。
突出片7由具有耐热性及耐腐蚀性的金属(贵金属)、它们的合金、或者它们的复合材料来形成。具体而言,例如通过铂、铂合金、陶瓷分散复合材料等来形成。
另外,突出片7例如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引导壁部5及倾斜面部3b。
接着,对通过如上那样构成的板玻璃制造装置来制造板玻璃的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首先,从未图示的供给管向溢流槽2的内部供给熔融玻璃Gm,使熔融玻璃Gm从溢流槽2向成形体1的两侧溢出。向成形体1的两侧溢出的熔融玻璃Gm一边由引导壁部5将宽度方向两端部向下方引导,一边沿着两外侧面部3流下。此时,熔融玻璃Gm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在突出片7的基端8上行至突出片7的表面,沿着突出片7的表面被引导至比成形体1的下端4靠下方的位置。即,就熔融玻璃Gm而言,宽度方向中央部在成形体1的下端4被熔合一体化,宽度方向两端部在突出片7的前端9被熔合一体化。并且,通过在成形体1的下端4熔合一体化了的熔融玻璃Gm和在突出片7的前端9熔合一体化了的熔融玻璃Gm而连续成形出一张板玻璃G。
此时,成形体1的下端4的宽度方向两端部通过突出片7向下方延长,因此即使熔融玻璃Gm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在到达成形体1的下端4之前就要从成形体1剥离,在其剥离方向上也存在有突出片7。换言之,在不存在突出片7的情况下形成于成形体1的下端4与板玻璃G之间的空间(图12的空间X)成为由突出片7填埋的状态。其结果是,熔融玻璃Gm保持着与突出片7的表面密接的状态而被引导至突出片7的前端9。
而且,突出片7的前端9形成为与成形体1的下端4平行的直线,因此被引导至突出片7的前端9的熔融玻璃Gm实际上在相同高度(位置)及相同时刻从突出片7的前端9分离。因此,在成形体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不易在成形体1与板玻璃G之间形成不当的空间。即,能够可靠地防止在板玻璃G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耳部空洞的现象。
另外,由于突出片7的前端9的宽度方向尺寸L1比拉边辊6的夹持区域Z的宽度方向尺寸L2大,因此突出片7的前端9可靠地与拉边辊6的夹持区域Z交叠。换言之,到达拉边辊6的夹持区域Z的板玻璃G全部成为在突出片7的前端9成形了的板玻璃G。因此,板玻璃G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在到达拉边辊6之前被可靠地热粘一体化,抑制耳部空洞产生的效果得以进一步提高。此外,若能这样抑制耳部空洞,则无需将拉边辊6的夹持区域Z扩大为必要以上,而能够将夹持区域Z抑制成可限制板玻璃G的宽度方向的收缩的最小限度的范围。即,在扩大拉边辊6的夹持区域Z的情况下,需要使拉边辊6靠近宽度方向内侧,结果是,导致成形出的板玻璃G的产品部的板宽变小。因而,如上所述那样能够将拉边辊6的夹持区域Z抑制为必要最小限度这样的优点还有助于成形出的板玻璃G的产品部的板宽扩大。
<第二实施方式>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板玻璃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板玻璃制造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板玻璃制造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突出片7的结构。
即,如该图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突出片7具有向铅垂下方延伸的平面部7b。如图4所示,该平面部7b形成为从成形体1的下端4或其附近向铅垂下方延伸、而在下方与尖锐部7a相连这样的形状。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位于成形体1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突出片7的侧端(详细而言为平面部7b的侧端)10形成为随着从成形体1的下端4朝向下方而偏向宽度方向外侧(引导壁部5侧)、且与突出片7的前端9平滑地连续的凸曲线。
这样,作用于熔融玻璃Gm的重力的方向与突出片7的平面部7b引导熔融玻璃Gm的方向一致。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熔融玻璃Gm在突出片7的中途发生剥离这样的事态。另外,突出片7的平面部7b的侧端10形成为与突出片7的前端9平滑地连续的凸曲线,不存在弯折部(棱角部分)等急剧的形状变化部。因此,能够防止存在急剧的形状变化部的情况那样发生的如下事态:熔融玻璃Gm的流动变得不均匀,在与形状变化部对应的位置处,在板玻璃G上沿着上下方向形成筋。
<第三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板玻璃制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该第三实施方式的板玻璃制造装置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板玻璃制造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突出片7不是仅设置在成形体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而是设置在宽度方向整个区域。需要说明的是,该突出片7的截面与图4相同。
若在成形体1的下端4与板玻璃G之间形成空间(参照图12),则有时会在与该空间对应的成形体1的下端4析出来自熔融玻璃Gm的挥发物。若析出挥发物,则可能会因挥发物而导致熔融玻璃的流动紊乱而使成形出的板玻璃产生不当的波纹、或者在板玻璃中含有挥发物所产生的杂质等恶劣影响。尤其是由于板玻璃G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被利用作为产品,因此期望极力抑制不当的波纹的产生或杂质的混入。因此,优选如上所述那样在成形体1的下端4的整个区域上设置突出片7,在成形体1的下端4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上防止成形体1的下端4与板玻璃G之间形成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具有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截面形状(参照图2)的突出片7设置在成形体1的下端4的整个区域。
<第四实施方式>
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板玻璃制造装置中使用的成形体的部件分解排列立体图。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成形体1构成为,在具有溢流槽2或外侧面部3等的成形体主体1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外嵌固定了具有嵌合凹部5a的引导壁部5。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引导壁部5的安装结构。
在引导壁部5设有覆盖成形体主体11的包括下端4在内的下部区域并同时向宽度方向中央侧突出的包覆部12。
详细而言,如图7所示,包覆部12由沿着成形体主体11的外侧面3的薄板构件构成。包覆部12的厚度比引导壁部5的厚度小,例如为0.5~3.0mm。
另外,包覆部12形成为随着向成形体主体11的下方行进而向成形体主体11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突出的突出量逐渐增大这样的形状。具体而言,在该实施方式中,包覆部12的突出方向前端部呈倾斜直线。
包覆部12由具有耐热性及耐腐蚀性的金属(贵金属)、它们的合金或它们的复合材料形成。具体而言,例如通过铂、铂合金、陶瓷分散复合材料等来形成。
并且,如图8所示,该包覆部12起到流槽那样的如下作用:将沿着图中的箭头A侵入到成形体主体11与引导壁部5之间的间隙内的熔融玻璃Gx在与沿着成形体主体11的外表面3正常流下的熔融玻璃Gm再次合流的位置处,如图中的箭头B所示那样向外侧(成形体主体11的宽度方向中央侧)排出。需要说明的是,沿着成形体主体11的外表面3正常流下的熔融玻璃Gm会上行到包覆部12的表面。
在这样构成的包覆部12的下端设有突出片7。该突出片7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那样形成为具备向铅垂下方延伸的平面部7b、且尖锐部7a与平面部7b的下端部相连的形状。
另外,位于成形体主体11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突出片7的侧端(详细而言为平面部7b的侧端)10形成为随着朝向下方而偏向成形体主体11的宽度方向端部侧(引导壁部5侧)、且与突出片7的前端9光滑连续的凸曲线。
这里,作为包覆部12及突出片7的实施例,举例如下。即,如图7所示那样,包覆部12的下端的宽度方向尺寸L3为75mm,包覆部12的高度方向尺寸L4为150mm。另外,与成形体主体11的下端平行的突出片7的前端9的宽度方向尺寸L1为50mm,突出片7的高度方向尺寸L5为30mm。突出片7的基端8的宽度方向尺寸L6与包覆部12的下端的宽度方向尺寸L3大致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设置在包覆部12的下端的突出片7的形状例如可以采用图10a~图10h所示的各种形状。即,图10a及图10b所示,可以通过改变突出片7的侧端10的曲率,来减小与成形体主体11的下端4平行的突出片7的前端9的宽度方向尺寸L1或者使该宽度方向尺寸L1为零。
另外,如图10c~图10e所示,可以将突出片7的侧端10由向内侧凹陷的凹曲线构成。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改变突出片7的侧端10的曲率,来减小与成形体主体11的下端4平行的突出片7的前端9的宽度方向尺寸L1或者使该宽度方向尺寸L1为零。
另外,如图10f~图10h所示,可以将突出片7的侧端10由直线构成。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改变突出片7的侧端10的倾斜度,来减小与成形体主体11的下端4平行的突出片7的前端9的宽度方向尺寸L1或使该宽度方向尺寸L1为零。
需要说明的是,突出片7由于起到将熔融玻璃Gm向铅垂下方引导的作用,因此优选可引导熔融玻璃Gm的面积大。因此,优选突出片7的侧端10为直线或凸曲线。
作为图10a~图10h中的突出片7的各种尺寸的一例,举例如下。需要说明的是,包覆部12的尺寸与上述的实施例(L3=75mm,L4=150mm)相同。
在图10a中,(L1、L6、L5)=(0mm、75mm、30mm)、
在图10b中,(L1、L6、L5)=(25mm、75mm、30mm)、
在图10c中,(L1、L6、L5)=(0mm、75mm、30mm)、
在图10d中,(L1、L6、L5)=(25mm、75mm、30mm)、
在图10e中,(L1、L6、L5)=(50mm、75mm、30mm)、
在图10f中,(L1、L6、L5)=(0mm、75mm、30mm)、
在图10g中,(L1、L6、L5)=(25mm、75mm、30mm)、
在图10h中,(L1、L6、L5)=(50mm、75mm、30mm)、
需要说明的是,对突出片7的上端的宽度方向尺寸L6与包覆部12的下端的宽度方向尺寸L3相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突出片7的上端的宽度可以大于或小于包覆部12的下端的宽度。另外,在前者的情况下,可以将宽度方向上纵长的一张突出片7以跨在两侧的引导壁部5上设置的包覆部12之间的方式配设。此外,图10a~图10h所示的突出片7的各种形态也可以在不设置包覆部12的实施方式中采用。
【符号说明】
1 成形体
2 溢流槽
3 外侧面部
3a 垂直面部
3b 倾斜面部
4 成形体的下端
5 引导壁部
6 拉边辊
7 突出片
7a 尖锐部
7b 平面部
8 突出片的基端
9 突出片的前端
10 突出片的侧端
G 板玻璃
Gm 熔融玻璃
X 成形体的下端与板玻璃之间的空间
Y 耳部空洞

Claims (4)

1.一种板玻璃制造装置,其利用溢流下拉法使熔融玻璃一边分别沿着成形体的两外侧面部流下一边在所述成形体的下端进行熔合一体化,从而成形出板玻璃,所述板玻璃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
仅在所述成形体的下端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设有从所述成形体的下端向下方突出的突出片,
所述突出片具有向铅垂下方延伸的平面部直至到达该突出片的前端为止,
所述突出片的前端成为与所述成形体的下端实质上平行的直线,
所述突出片的宽度方向内侧的侧端成为一边随着从所述成形体的下端朝向下方而偏向宽度方向外侧一边与所述突出片的前端平滑地连续的凸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玻璃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片的前端成为比所述成形体的下端尖锐的尖细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玻璃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成形体的正下方设有将所述板玻璃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从表背两侧夹持的一对拉边辊,
所述突出片的前端的尺寸比由所述一对拉边辊夹持的所述板玻璃的夹持区域的尺寸长。
4.一种板玻璃制造方法,其利用溢流下拉法使熔融玻璃一边分别沿着成形体的两外侧面部流下一边在所述成形体的下端进行熔合一体化,从而成形出板玻璃,所述板玻璃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仅在所述成形体的下端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设有突出片的状态下使所述熔融玻璃流下,所述突出片从所述成形体的下端向下方突出,
并且所述突出片具有向铅垂下方延伸的平面部直至到达该突出片的前端为止,
所述突出片的前端成为与所述成形体的下端实质上平行的直线,
所述突出片的宽度方向内侧的侧端成为一边随着从所述成形体的下端朝向下方而偏向宽度方向外侧一边与所述突出片的前端平滑地连续的凸曲线。
CN201380036485.3A 2012-08-24 2013-08-20 板玻璃制造装置及板玻璃制造方法 Active CN1044282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85265 2012-08-24
JP2012185265 2012-08-24
PCT/JP2013/072203 WO2014030649A1 (ja) 2012-08-24 2013-08-20 板ガラス製造装置および板ガラス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8260A CN104428260A (zh) 2015-03-18
CN104428260B true CN104428260B (zh) 2017-02-15

Family

ID=50149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6485.3A Active CN104428260B (zh) 2012-08-24 2013-08-20 板玻璃制造装置及板玻璃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570046B2 (zh)
JP (1) JP6052624B2 (zh)
KR (1) KR102071373B1 (zh)
CN (1) CN104428260B (zh)
TW (1) TWI577645B (zh)
WO (1) WO20140306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03664B2 (en) * 2014-09-30 2020-07-07 Corning Incorporated Isopipe with curb at the compression end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glass ribbon
JP2017530932A (ja) * 2014-10-06 2017-10-19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溶融ガラスの流れを変化させる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WO2016055524A2 (de) * 2014-10-07 2016-04-14 Schott Ag Glaslaminat mit erhöhter festigkeit
WO2017087585A1 (en) * 2015-11-20 2017-05-26 Corning Incorporated Laminated glass ribbons and apparatuses for forming laminated glass ribbons
CN108367956A (zh) * 2015-11-20 2018-08-03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形成玻璃带的设备和方法
US9840431B2 (en) * 2016-01-11 2017-12-12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upporting forming bodies of glass forming apparatuses
KR20200078677A (ko) * 2017-11-22 2020-07-01 코닝 인코포레이티드 유리 리본들을 성형하기 위한 에지 디렉터들을 포함하는 장치
WO2020005555A1 (en) 2018-06-28 2020-01-02 Corning Incorporated Continuous methods of making glass ribbon and as-drawn glass articles from the same
JP2022547308A (ja) * 2019-09-13 2022-11-11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ジャイロトロンマイクロ波加熱デバイスを用いてガラスリボンを形成する連続的方法
JP7488510B2 (ja) * 2020-06-18 2024-05-22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488509B2 (ja) 2020-06-18 2024-05-22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4010704A1 (en) * 2022-07-08 2024-01-11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glass ribb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8351A (zh) * 2004-12-28 2007-10-03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平板玻璃制造装置以及平板玻璃制造方法
CN101326130A (zh) * 2005-12-08 2008-12-17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拉制低液相线粘度玻璃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25546A (zh) * 2008-01-21 2010-12-22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玻璃基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31260A (en) * 1928-02-15 1929-10-15 Libbey Owens Glass Co Method for producing sheet glass
US3537834A (en) * 1968-08-07 1970-11-03 Corning Glass Works Maintaining sheet glass width
JP2602382B2 (ja) 1991-11-15 1997-04-23 ホーヤ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製造用成形体
JP4277118B2 (ja) 2001-06-29 2009-06-10 旭硝子株式会社 薄板ガラス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DE10229344B4 (de) * 2001-06-29 2011-02-17 Asahi Glass Co., Ltd. Apparat für die Herstellung von dünnem Flachglas
US7690221B2 (en) * 2004-02-23 2010-04-06 Corning Incorporated Sheet width control for overflow downdraw sheet glass forming apparatus
CN101094816B (zh) 2004-12-30 2012-02-29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耐火材料
US20060236722A1 (en) 2005-04-26 2006-10-26 Robert Delia Forming apparatus with extensions attached thereto used in a glass manufacturing system
US7409839B2 (en) * 2005-04-29 2008-08-12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glass sheet
CN101495417B (zh) * 2006-04-28 2012-09-26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形成边缘稳定性增加的玻璃基板的设备和方法
JP4955717B2 (ja) * 2009-02-18 2012-06-20 AvanStrate株式会社 ガラス成形装置
WO2011007681A1 (ja) * 2009-07-13 2011-01-20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US20110100057A1 (en) * 2009-10-29 2011-05-05 Gaylo Keith 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heat loss from edge directors in a glass making process
JP2011207720A (ja) * 2010-03-30 2011-10-20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薄板ガラ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04505B2 (ja) * 2011-02-22 2015-04-22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板ガラス製造装置および板ガラス製造方法
JP5724552B2 (ja) * 2011-04-01 2015-05-27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薄板ガラス製造装置
US8459062B2 (en) * 2011-09-27 2013-06-11 Corning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a glass ribb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8351A (zh) * 2004-12-28 2007-10-03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平板玻璃制造装置以及平板玻璃制造方法
CN101326130A (zh) * 2005-12-08 2008-12-17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拉制低液相线粘度玻璃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25546A (zh) * 2008-01-21 2010-12-22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玻璃基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030649A1 (ja) 2016-07-28
US10570046B2 (en) 2020-02-25
WO2014030649A1 (ja) 2014-02-27
KR102071373B1 (ko) 2020-01-30
KR20150048665A (ko) 2015-05-07
TWI577645B (zh) 2017-04-11
TW201418172A (zh) 2014-05-16
CN104428260A (zh) 2015-03-18
JP6052624B2 (ja) 2016-12-27
US20150218028A1 (en) 2015-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8260B (zh) 板玻璃制造装置及板玻璃制造方法
JP5724552B2 (ja) 薄板ガラス製造装置
CN1964922B (zh) 用来形成玻璃基板的异型管质量分布
KR20120046047A (ko) 향상된 유리 용융 속도 및 두께 분포를 갖는 오버플로우 다운-드로우
CN104736488B (zh) 玻璃板的成形方法、及玻璃板的成形装置
KR20130038248A (ko) 박판 유리 제조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639816B1 (ko) 유리 성형 장치
WO2011122195A1 (ja) 薄板ガラ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534232A (ja) 積層ガラスリボンおよび積層ガラスリボン形成装置
CN109963817A (zh) 玻璃板制造方法及玻璃板制造装置
CN205838836U (zh) 玻璃板的制造装置
JP6044843B2 (ja) 板ガラス成形体、板ガラ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板ガラスの製造装置および板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JP2013199405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ガラス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234343A (ja) 複合式ガラス成形システム
TW564240B (en) Sheet glass forming apparatus
WO2020059376A1 (ja) 成形装置及び板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US2017004404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mposite glass articles
JP2017202965A (ja) 板ガラスの製造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100895A (ja) ノズル装置、及び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
JP5405526B2 (ja) 板ガラス製造方法およびガラス成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