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7189B -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27189B CN104427189B CN201410370552.1A CN201410370552A CN104427189B CN 104427189 B CN104427189 B CN 104427189B CN 201410370552 A CN201410370552 A CN 201410370552A CN 104427189 B CN104427189 B CN 1044271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ight source
- original copy
- image
- light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Light Sources And Details Of Projection-Printing Device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 Optical Systems Of Projection Type Cop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具有原稿放置面、照明单元、受光单元和照明控制部。照明单元具备:具备一对第1入射面和第1出射面的第1导光体、具备一对第2入射面和第2出射面的第2导光体、一对第1光源、以及一对第2光源。照明控制部按照读取模式来控制第1光源、第2光源的发光动作。本发明能够按照读取模式,以适当的光量进行照射,实现电量消耗的降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扫描仪或复印机等图像读取装置中搭载有照明装置。照明装置为了光学读取放置在读取面上的原稿片材的图像而对原稿片材照射光。近年来,作为这种照明装置的光源,采用发光二极管(LED)。
LED具有发光效率高的优点。在这种照明装置中,需要呈线状对原稿进行照明。但是,由于LED为点光源,因此组合棒状的导光体与所述LED来生成线状照明光。所述导光体具有入射面和带状的出射面。配置在该导光体的端部的LED发出的照明光入射到入射面中。带状的出射面沿着该导光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使所述照明光射出。
某一技术为当照明原稿时,具备一根导光体和与所述导光体平行延伸设置的反射板。导光体具备两个出射面,从一出射面射出的光直接照射到原稿上。另外,从另一出射面射出的光由反射板反射之后照射到原稿片材上。其结果是从相互交叉的两个方向对原稿照射光。
在图像读取装置中,图像以高分辨率被读取时、或要求快速的读取速度时,需要对原稿片材照射更强的光。在所述照明装置中,从一个导光体的两个出射面射出光。因此,如上所述,为了对原稿片材照射强光,对安装于导光体的LED要求大的发光量。
其结果是除了LED的成本增加外,还存在为了对LED发出的热进行散热而需要散热部件的问题。另一方面,若如上所述具备大的发光量的LED搭载于图像读取装置,图像以低分辨率被读取时、或不要求快速的读取速度时,则存在对原稿片材照射不必要的强光而导致耗电量增大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鉴于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及具备该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能够按照使用的读取模式,以适当的光量对原稿片材照射光,并且降低伴光的照射所带来的电量消耗。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为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具有原稿放置面、照明单元、受光单元和照明控制部。原稿放置面放置所述原稿。所述照明单元与所述原稿放置面对置配置,对所述原稿照射照明光。受光单元接收来自所述原稿的反射光,将所述反射光转换为电信号。照明控制部按照读取所述原稿的图像的读取模式来控制所述照明单元。所述照明单元具备第1导光体、第2导光体、一对第1光源和一对第2光源。所述第1导光体由在第1方向上长的棒状的形状构成,具备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的两端部并沿着所述第1方向射入光的一对第1入射面、以及沿着所述第1方向延伸设置并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射出所述光的第1出射面,所述第1导光体沿着所述第2方向对所述原稿照射光。所述第2导光体与所述第1导光体隔开间隔配置,由在所述第1方向长的棒状的形状构成,具备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的两端部并沿着所述第1方向射入光的一对第2入射面、以及沿着所述第1方向延伸设置并在与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上射出所述光的第2出射面,所述第2导光体沿着所述第3方向对所述原稿照射光。所述一对第1光源,分别与所述第1导光体的所述一对第1入射面对置配置,发出射入所述第1入射面的照明光。所述一对第2光源,分别与所述第2导光体的所述一对第2入射面对置配置,发出射入所述第2入射面的照明光。所述照明控制部按照所述读取模式,控制所述第1光源和所述第2光源的发光动作。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图像读取装置、片材运送装置和配置有升降板并收容所述片材的片材装载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结构。
图2倾斜示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
图3倾斜示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
图4倾斜示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光体。
图5示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光体的剖面。
图6示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的剖面。
图7分解并倾斜示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
图8分解并倾斜示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
图9倾斜示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导光体。
图10示意性地倾斜示出在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原稿盖将关闭的样子。
图11示出在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于照明装置发光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使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结构、配置等各要素仅为说明例并不限定发明的范围。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示出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22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结构。这里,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例示所谓的体内排纸型复印机。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22适用的装置并不限于复印机,例如也可以为扫描仪装置、传真机装置或复合机。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壳体2。壳体2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筐体结构并具备体内空间(体内排纸部24)。壳体2包括下部筐体(装置主体21)、上部筐体(图像读取装置22)和连结筐体23。在下部筐体中收容有用于图像形成的各种设备。上部筐体被配设在装置主体21的上方。连结筐体23连结装置主体21与图像读取装置22。图像读取装置22光学读取原稿片材(原稿)的图像,生成与原稿图像相应的图像数据。装置主体21基于所述图像数据,对片材进行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处理。在装置主体21与图像读取装置22之间设置有体内排纸部24。图像形成后的片材被排出到体内排纸部24中。连结筐体23被配置在壳体2的右侧面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向体内排纸部24排出片材的排出口961。
在装置主体21的内部,从左边开始按顺序收容有调色剂储存器99Y、99M、99C、99Bk、中间转印单元92、图像形成部93、曝光单元94和供纸盒211。
图像形成部93根据从图像读取装置22输出的图像数据,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部93为了形成全色的调色剂图像,具备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Bk。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Bk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Bk)的各调色剂图像。各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Bk包括感光鼓11、以及配置在该感光鼓11的周围的带电器12、显影装置13、一次转印辊14和清洁装置15。
感光鼓11围绕其轴旋转。在感光鼓11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及调色剂图像。带电器12使感光鼓11的表面均匀地带电。带电后的感光鼓11的周面通过曝光单元94被曝光,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13为了使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对感光鼓11的周面供给调色剂。显影装置13使用双组分显影剂,包括搅拌辊16、17、磁辊18和显影辊19。搅拌辊16、17通过搅拌并循环运送双组分显影剂,从而使调色剂带电。在磁辊18的周面上承载双组分显影剂层。在显影辊19的周面上承载调色剂层。调色剂层通过磁辊18与显影辊19之间的电位差来传递调色剂从而形成。显影辊19上的调色剂被供给到感光鼓11的周面上,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
一次转印辊14夹着中间转印单元92具备的中间转印带921与感光鼓11形成夹持部,将感光鼓11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921上。清洁装置15清扫调色剂图像转印后的感光鼓11的周面。
黄色用调色剂储存器99Y、品红色用调色剂储存器99M、青色用调色剂储存器99C和黑色用调色剂储存器99Bk分别储存各色的调色剂。对与YMCBk各色对应的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Bk的显影装置13,通过图示省略的供给路径供给各色的调色剂。
曝光单元94具有光源、多面镜、反射镜、偏光镜等各种光学器件。曝光单元94对分别设置于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10Bk中的感光鼓11的周面照射基于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光,形成静电潜像。
中间转印单元92具备中间转印带921、驱动辊922和从动辊923。调色剂图像从多个感光鼓11重复涂抹(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921上。重复涂抹的调色剂图像在二次转印部98中被二次转印到从供纸盒211或供纸托盘30供给的片材上。使中间转印带921回转驱动的驱动辊922及从动辊923被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装置主体21上。
供纸盒211收纳多个片材层叠而成的一叠片材。在供纸盒211的右端侧的上部配置有取纸辊212。通过取纸辊212的驱动,供纸盒211内的一叠片材的最上层的片材被一张一张地送出并向运入运送通道26运入。此外,在装置主体21的右侧面具备供纸单元40。供纸单元40具备手动供纸用的供纸托盘30。放置在供纸托盘30上的片材通过供纸单元40的供纸辊41的驱动,向运入运送通道26运入。
在运入运送通道26的下游侧设置有片材运送通道28。片材运送通道28经由二次转印部98、后述的定影单元97及排纸单元96延伸至排出口961。片材运送通道28的上游部分形成在形成于装置主体21的内壁与形成反转运送单元29的内侧面的内壁之间。此外,反转运送单元29的外侧面构成反转运送通道291的单面。在反转运送通道291中,当双面印刷时片材被反转运送。在片材运送通道28的相比二次转印部98的上游侧配置有对准辊对27。片材在对准辊对27暂时停止,进行歪斜校正。然后,以用于图像转印的规定的时机送出到二次转印部98。
在连结筐体23的内部收纳有定影单元97和排纸单元96。定影单元97包括定影辊和加压辊。定影单元97通过对在二次转印部98中二次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进行加热和加压,从而实施定影处理。经定影处理的带彩色图像的片材通过排纸单元96,从排出口961向体内排纸部24排出。
图像读取装置22具备第1稿台玻璃222和第2稿台玻璃223。第1稿台玻璃222和第2稿台玻璃223被嵌入所述上部筐体的上表面221。第1稿台玻璃222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未图示)配置在图像读取装置22上时,被设置用于读取从ADF自动输送的原稿片材。在第2稿台玻璃223上由用户放置原稿片材。第2稿台玻璃223被设置用于所放置的原稿片材的读取。在这种情况下,图像读取装置22也可以代替ADF具备原稿盖22A(图10)。原稿盖22A在第2稿台玻璃223的上方,相对于图像读取装置22的上表面部可打开。当原稿盖22A为打开状态时,由用户在第2稿台玻璃223上放置原稿片材。而且,当原稿盖22A为关闭状态时,所述原稿片材被原稿盖22A按压并固定。
图像读取装置22包括收容在所述上部筐体内的、第1移动载体224、第2移动载体225、聚光透镜单元228和摄像元件229(受光单元)。在第1移动载体224中搭载有后述的照明装置50和第1反射镜226。在第2移动载体225中为了使光路反转而搭载有第2反射镜227A和第3反射镜227B。
第1移动载体224沿着第1稿台玻璃222和第2稿台玻璃223的下表面,在左右方向(副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第2移动载体225以第1移动载体224的1/2的移动量在左右方向上往复移动。第1移动载体224在原稿片材从图示省略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自动输送的自动输送模式时,移动到第1稿台玻璃222的正下方,为静止状态。在该静止状态下,从照明装置50向原稿片材发出光。另一方面,在原稿片材放置在第2稿台玻璃223上的手动放置模式时,第1移动载体224从第2稿台玻璃223的左端正下方按照原稿片材的尺寸向右方移动。当该移动时,从照明装置50向原稿片材发出光。第2移动载体225以第1移动载体224的1/2的移动量,跟随第1移动载体224向右方移动。
照明装置50对作为被照射物的原稿片材(原稿),照射在主扫描方向(前后方向)上长的线状的照明光。照明装置50与第1稿台玻璃222或第2稿台玻璃223对置配置。具体而言,照明装置50朝向通过第1稿台玻璃222上的自动输送的原稿片材或放置在第2稿台玻璃223上的手动放置的原稿片材,为了原稿片材图像的光学读取而发出照明光。第1反射镜226进行反射,使照明装置50朝向原稿片材发出的照明光的反射光朝向第2移动载体225的第2反射镜227A。
第2反射镜227A将第1反射镜226反射的所述反射光朝向第3反射镜227B反射。第3反射镜227B进行反射使所述反射光朝向聚光透镜单元228。聚光透镜单元228使在第3反射镜227B中反射的反射光的光像在摄像元件229的摄像面成像。
摄像元件229包括电荷耦合器件(CCD)等,接收反射光并光电转换为模拟电信号。该模拟电信号通过A/D转换电路(图示省略)被转换为数字电信号。然后,数字电信号作为图像数据被输入到上述曝光单元94。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50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图2和图3倾斜示出第1移动载体224上的照明装置50。另外,图4倾斜示出照明装置50的第1导光体52A(第2导光体52B)。图5示出第1导光体52A(第2导光体52B)的剖面。此外,在图4和图5中,第2导光体52B的符号标注在括号内。进而,图6示出显示照明装置50的各导光体的配置的示意性的剖面。另外,图7和图8为照明装置50的分解立体图。
照明装置50以配置于第1稿台玻璃222或第2稿台玻璃223(规定的配置面)上的原稿片材(被照射物)为焦点位置照射光。照明装置50在第1移动载体224上,沿着主扫描方向(第1方向、图2和图3的箭头D1)配置。
照明装置50具备光源51(参照图7)和导光体52。导光体52传播从光源51发出的照明光,并转换为线状的照明光射出。光源51包括第1光源51A和第2光源51B。另外,导光体52包括第1导光体52A和第2导光体52B。
第1导光体52A由在第1方向上长的棒状的形状构成。第1导光体52A具备第1入射面54A和第1出射面56A(图4)。第1入射面54A被配置在第1导光体52A的第1方向的端部。光沿着第1方向射入第1入射面54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入射面54A在第1导光体52A的第1方向的两端部配置一对。第1出射面56A沿着所述第1方向延伸设置。第1出射面56A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图4、图6的箭头D2)上射出所述光。而且,第1导光体52A从所述第2方向对原稿片材照射光。
第2导光体52B与第1导光体52A隔开间隔配置。第2导光体52B由在所述第1方向上长的棒状的形状构成。第2导光体52B具备第2入射面54B和第2出射面56B。第2入射面54B被配置在第2导光体52B的第1方向的端部。光沿着第1方向射入第2入射面54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入射面54B在第2导光体52B的第1方向的两端部配置一对。第2出射面56B沿着第1方向延伸设置。第2出射面56B在与第1方向交叉的后述的第3方向(图4、图6的箭头D3)上射出所述光。而且,第2导光体52B从所述第3方向对原稿片材照射光。
光源51(第1光源51A、第2光源51B)具有薄的圆板状的形状,具备发出白色光的发光二极管(LED)51L(图4)。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第1光源51A和一对第2光源51B分别被配置在第1导光体52A和第2导光体52B的两端部。即,一对第1光源51A分别与第1导光体52A的一对第1入射面54A对置配置。一对第1光源51A发出射入第1入射面54A的照明光。另外,一对第2光源51B分别与第2导光体52B的一对第2入射面54B对置配置。一对第2光源51B发出射入第2入射面54B的照明光。
接下来,参照图4和图5,进一步对第1导光体52A和第2导光体52B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导光体52B也由与第1导光体52A同样的结构构成。第1导光体52A和第2导光体52B在照明装置50中的配置互不相同。因此,在图4和图5中,主要以第1导光体52A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第1导光体52A通过丙烯酸树脂等透光性的树脂材料成型。第1导光体52A具有在主扫描方向(第1方向)上长的棒状的形状,包括主体部53和一对第1入射面54A。主体部53对从第1光源51A发出的照明光进行导光。一对第1入射面54A为该主体部53的第1方向的两端面,且所述照明光射入一对第1入射面54A。上述的一对第1光源51A的发光面分别与一对第1入射面54A对置配置。此外,在图4中,第1方向前端侧的第1光源51A未被图示。
第1导光体52A进一步具备第1出射面56A和第1反射面57A。第1出射面56A被配置在主体部53的上表面侧(与第1、第2稿台玻璃222、223对置侧)。第1反射面57A与该第1出射面56A对置并被配置在主体部53的下表面侧。第1出射面56A为,在主体部53的上表面中,沿着主扫描方向(第1方向)延伸,在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向第1、第2稿台玻璃222、223(原稿片材)射出所述照明光的面。从第1出射面56A射出照明光的方向被定义为第2方向(图4~图6的箭头D2)。第1反射面57A同样为沿着主扫描方向延伸的带状的面,向第1出射面56A反射在主体部53内传播的所述照明光。第1出射面56A在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有比较缓的凸的曲面。另一方面,第1反射面57A为平坦的面。在第1反射面57A上设置有许多未图示的微小的棱镜。光通过该棱镜向第1出射面56A反射。
进而,参照图2和图8,照明装置50具备第1板60、第2板61、散热单元63(图8)。第1板60和第2板61为从第1移动载体224向上方竖立设置的板状部件。第1板60在第1方向的一端侧支撑第1导光体52A和第2导光体52B。另外,第2板61在第1方向的另一端侧支撑第1导光体52A和第2导光体52B。
参照图7和图8,第1板60具备第11板60A和第12板60B。第11板60A和第12板60B为相互对置配置的板状部件。第11板60A支撑第1光源51A和第2光源51B。另外,第12板60B支撑第1导光体52A和第2导光体52B。与此同时,第12板60B与第1光源51A和第2光源51B对置,使第1入射面54A和第2入射面54B(图4)露出。详细而言,第12板60B具备第1开口部60B1、第2开口部60B2。在第1开口部60B1、第2开口部60B2中分别插通第1导光体52A和第2导光体52B的一端侧。其结果是,第1入射面54A和第2入射面54B在第11板60A侧露出。通过将第11板60A安装于第12板60B,第1光源51A和第2光源51B与第1入射面54A和第2入射面54B对置配置。此外,第2板61也具备与第1板60同样的结构。
散热单元63(图8)与第11板60A抵接配置。散热单元63具备散热片63T。散热片63T使散热单元63的表面积增大。因此,散热片63具备散热器的功能。散热单元63被安装于第1板60时,伴随着第1光源51A和第2光源51B的发光产生的热从第11板60A传递到散热单元63。而且,热从散热片63T排出到照明装置50的外部。
接下来,参照图6,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照射光的方向进行说明。第1导光体52A和第2导光体52B以规定的角度倾斜配置以使相互的出射面相面对。如前所述,第1导光体52A将第1光源51A的光从第2方向照射到原稿片材P。另外,第2导光体52B将第2光源51B的光从第3方向照射到原稿片材P。即,在图6所示的与第1方向交叉的剖视中,所述第2方向为相对于与第1稿台玻璃222或第2稿台玻璃223(原稿放置面)正交的法线RL,从一方的原稿放置面侧朝向原稿片材P的方向。另外,所述第3方向为相对于所述法线RL从另一方的原稿放置面侧朝向原稿片材P的方向。因此,能够从所述法线RL的两侧对原稿片材P稳定地照射光。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剖视中,连结第1导光体52A、第2导光体52B和照射光的焦点SP的三角形TR为以焦点SP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因此,从第1导光体52A和第2导光体52B照射到原稿片材P的光的分布在与第1方向交叉的剖视中为线对称。因此,即使从第1导光体52A和第2导光体52B照射的光重叠时,也能够对原稿片材P照射均匀的光。换言之,抑制了以法线RL为界,一方的原稿片材P侧的光量小于另一方的原稿片材P侧的光量。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结第1导光体52A、第2导光体52B和照射光的焦点SP的三角形TR也可以为等边三角形。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第1方向为图像读取装置22的主扫描方向。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剖视中从第1导光体52A朝向第2导光体52B的方向(图6的箭头D4)为副扫描方向。而且,对作为被照射物的原稿片材P从两个导光体(第1导光体52A、第2导光体52B)照射光。另外,在两个导光体中分别配置有两个光源(第1光源51A、第2光源51B)。因此,能够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对原稿片材P照射光。另外,与从一根导光体照射光时相比较,能够以更大的光量对原稿片材P照射光。另外,一个光源的发光量小也没关系。据此,能够降低各光源发出的热量。因此,抑制了因所述热造成光源51和导光体52或周围的部件热变形。另外,照明装置50能够在副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据此,能够稳定地读取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延伸的原稿片材P的图像。
接下来,对照明装置50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使用的方式进行说明。图9倾斜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50的第1导光体52A和第2导光体52B。图10示意性地倾斜示出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原稿盖22A将关闭的样子。图11示出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用于照明装置50发光的步骤。
参照图9,在前述的第1光源51A之中,被配置在第1方向(图9的箭头D1方向)的一端侧的第1光源51A被定义为第11光源51A1,被配置在第1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第1光源51A被定义为第12光源51A2。同样地,在前述的第2光源51B之中,被配置在第1方向的一端侧的第2光源51B被定义为第21光源51B1,被配置在第1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第2光源51B被定义为第22光源51B2。第11光源51A1、第12光源51A2、第21光源51B1和第22光源51B2的发光由控制部80控制。
控制部80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控制程序的只读存储器(ROM)、被使用作为CPU的作业区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构成。控制部80通过所述CPU执行存储在所述ROM中的控制程序,从而发挥控制上述各光源的发光动作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图像读取装置22的读取模式,控制部80控制照明装置50的多个光源的发光动作。因此,能够按照读取模式以适当的光量对原稿照射光。与此同时,能够降低伴光的照射所带来的电量消耗。表1示出各读取模式与照明装置50中发光的光源的数目(LED亮灯个数)的关系。在各读取模式下,与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动作对应,图像读取装置22读取原稿片材的图像。
[表1]
读取模式 | LED亮灯个数 | 备注 |
彩色 | 4 | |
高分辨率 | 4 | 600dpi以上 |
单色 | 2 | |
低分辨率 | 2 | 300dpi以下 |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读取装置22具备彩色模式(全色读取模式)、单色模式(单色读取模式)、高分辨率读取模式和低分辨率读取模式。这些读取模式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的操作部81(图9)、或者连接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个人电脑等由用户选择。
彩色模式为原稿片材的图像被读取为四色的全色图像的模式。在彩色模式下,在摄像元件229(图1)中各色的图像被光电转换为电信号。因此,需要对原稿片材照射强光。另一方面,单色模式为原稿片材的图像被读取为黑白图像(黑图像)的模式。在单色模式下,在摄像元件229中黑白的图像被光电转换为电信号。因此,在单色模式下,与彩色模式相比较,无需对原稿片材照射强光。此外,单色模式并不限于原稿片材的图像被读取为黑(Bk)色的单色图像的模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被读取为黄色(Y)、品红色(M)、青色(C)的各色的单色图像的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0(图9)在彩色模式下,使一对第1光源51A和一对第2光源51B全部发光。即,在图9中,第11光源51A1、第12光源51A2、第21光源51B1和第22光源51B2全部发光。其结果是照明光从第1方向(主扫描方向)的两侧进入第1导光体52A和第2导光体52B之后,所述照明光被射到原稿片材。因此,对原稿片材照射强光,稳定地读取全色图像。
另一方面,控制部80在单色模式下,使一对第1光源51A之中第1方向的一端侧发光,并且使第1光源51A或第2光源51B的第1方向的另一端侧发光。作为一例,参照图9,在单色模式下,第1光源51A的第1方向的一端侧的第12光源51A2发光,并且第2光源51B的第1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第21光源51B1发光。其结果是照明光从第1方向的一端侧进入第1导光体52A(图9的箭头D91)。照明光从第1方向的另一端侧进入第2导光体52B(图9的箭头D92)。而且,从第1导光体52A和第2导光体52B对原稿片材照射所述照明光。因此,以比彩色模式的照明光弱且单色图像的读取足够充分的光照射到原稿片材,稳定地读取单色图像。另外,抑制了用于读取单色图像的过剩的光的照射,降低了伴随着光的照射的照明装置50的耗电量。
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单色模式下,也可以代替第21光源51B1,由第11光源51A1发光。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照明光从第1导光体52A的第1方向的两侧进入之后,所述照明光被射到原稿片材。此外,这种情况下,照明光不会进入第2导光体52B。因此,以比彩色模式的照明光弱且单色图像的读取足够充分的光照射到原稿片材,稳定地读取单色图像。另外,抑制了在单色图像的读取中过剩的光的照射,降低了照明装置50的耗电量。此外,如上所述,第1导光体52A的一端侧的第12光源51A2和第2导光体52B的另一端侧的第21光源51B1发光时,使用两个导光体的同时维持了第1方向上的光的均匀性。另外,第1导光体52A和第2导光体52B的使用频率均匀化。因此,实现了照明装置50的长寿命化。
进而,参照表1,高分辨率模式为原稿片材的图像以600dpi(规定值)以上的分辨率被读取的模式。因此,需要对原稿片材照射强光。另一方面,低分辨率模式为原稿片材的图像以300dpi(规定值)以下的分辨率被读取的模式。因此,在低分辨率模式下,与高分辨率模式相比较,无需对原稿片材照射强光。另一方面,低分辨率模式也可以为原稿片材的图像以小于600dpi(规定值)的分辨率被读取的模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0(图9)在高分辨率模式下,与彩色模式同样,使一对第1光源51A和一对第2光源51B全部发光。其结果是照明光从第1方向(主扫描方向)的两侧进入第1导光体52A和第2导光体52B之后,所述照明光被照射到原稿片材。因此,对原稿片材照射强光。据此,原稿片材的图像以高的分辨率稳定地读取。
另一方面,控制部80在低分辨率模式下,与单色模式同样,使一对第1光源51A之中第1方向的一端侧发光,并且使第1光源51A或第2光源51B的第1方向的另一端侧发光。即,参照图9,在低分辨率模式下,第1光源51A的第1方向的一端侧的第12光源51A2发光,并且第2光源51B的第1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第21光源51B1发光。因此,以比高分辨率模式的照明光弱且低分辨率模式下的图像的读取足够充分的光照射到原稿片材,稳定地读取原稿片材的图像。另外,抑制了在低分辨率模式下的图像的读取中过剩的光的照射,降低了照明装置50的耗电量。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原稿片材的图像的读取之前,执行原稿片材的尺寸检测。参照图10,图像形成装置1在前述的原稿盖22A的基础上,具备检测开关22B。检测开关22B为从壳体2的上表面部向上方突出的开关。如图10所示,原稿盖22A相对于壳体2向上方打开时,检测开关22B通过未图示的偏压弹簧而向上方突出。此时,检测开关22B变为断开状态,对前述的控制部80输出LOW信号(0V信号)。另一方面,原稿盖22A从图10所示的状态向下方转动(图10的箭头D101),相对于壳体2关闭时,原稿盖22A按压检测开关22B(图10的箭头D102)。其结果是检测开关22B凹陷于壳体2的内部。而且,检测开关22B变为接通状态,对控制部80输出HIGH信号(5V信号)。
参照图11,由用户打开原稿盖22A,检测开关22B变为断开状态(图11的步骤#1)。然后,由用户将原稿片材放置到第2稿台玻璃223上(步骤#2)。然后,由用户关闭原稿盖22A,检测开关22B变为接通状态(步骤#3)。控制部80从检测开关22B接收HIGH信号后,控制照明装置50,执行原稿片材的尺寸检测用照明动作(步骤#4)。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原稿片材的尺寸检测用照明动作中,控制部80使一对第1光源51A之中第1方向的一端侧发光,并且使第1光源51A或第2光源51B的第1方向的另一端侧发光。即,与前述的单色模式同样,图9的第12光源51A2和第21光源51B1发光。然后,通过图像读取装置22检测原稿片材的尺寸(步骤#5)。
在原稿片材的尺寸检测中,对原稿片材的主扫描方向(第1方向)的两端部照射光,检测出原稿片材的两端部的位置即可。因此,无需如彩色模式那样对原稿片材照射强光。所以,如上所述,通过在第1方向的两端侧各一个光源发光,从而对原稿片材照射原稿片材的尺寸检测足够充分的光。据此,稳定地执行所述尺寸检测。另外,抑制了在原稿片材的尺寸检测中过剩的光的照射,降低了照明装置50的耗电量。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0在原稿片材放置于第2稿台玻璃223上之后,读取原稿片材的图像之前,为了检测原稿片材的尺寸,使一对第1光源51A之中第1方向的一端侧发光,并且使第1光源51A或第2光源51B的第1方向的另一端侧发光。因此,能够在降低光的照射所带来的电量消耗的同时检测原稿片材的尺寸。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图像读取装置22中以适当的光量对原稿片材照射光,并且能够降低光的照射所带来的电量消耗。其结果是根据从图像读取装置22输出的图像数据,在片材上稳定地形成图像。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能够采用如下的变形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图像读取装置22具备彩色模式、单色模式、高分辨率模式和低分辨率模式这四种读取模式的方式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不限于此。图像读取装置22还可以为具备高速读取模式和低速读取模式的方式。高速读取模式为原稿片材的图像以规定值以上的读取速度被读取的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高速读取模式下的原稿片材的读取速度相当于搭载了图像读取装置22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20cpm(Copy per minutes)以上的印刷速度。换言之,高速读取模式是指图像读取装置22在1分钟内读取20张以上A4尺寸的原稿片材的图像的模式。另一方面,低速读取模式为原稿片材的图像以小于规定值的读取速度被读取的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低速读取模式下的原稿片材的读取速度相当于搭载了图像读取装置22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小于20cpm的印刷速度。换言之,低速读取模式是指图像读取装置22在1分钟内读取小于20张A4尺寸的原稿片材的图像的模式。
而且,在本变形实施方式中,控制部80(图9)在高速读取模式下,与彩色模式同样,使一对第1光源51A和一对第2光源51B全部发光。其结果是照明光从第1方向(主扫描方向)的两侧进入第1导光体52A和第2导光体52B之后,所述照明光被照射到原稿片材。因此,对原稿片材照射强光。据此,在短时间内稳定地读取原稿片材的图像。
另一方面,控制部80在低速读取模式下,与单色模式同样,使一对第1光源51A之中第1方向的一端侧发光,并且使第1光源51A或第2光源51B的第1方向的另一端侧发光。即,参照图9,在低速读取模式下,第1光源51A的第1方向的一端侧的第12光源51A2发光,并且第2光源51B的第1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第21光源51B1发光。因此,以比高速读取模式的照明光弱且低速读取模式下的图像的读取足够充分的光照射到原稿片材,稳定地读取原稿片材的图像。另外,抑制了在低速读取模式下的图像的读取中过剩的光的照射,降低了照明装置50的耗电量。
Claims (8)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原稿的图像,其中该图像读取装置具有:
放置所述原稿的原稿放置面;
照明单元,与所述原稿放置面对置配置,对所述原稿照射照明光;
受光单元,接收来自所述原稿的反射光,将所述反射光转换为电信号;和
照明控制部,按照读取所述原稿的图像的读取模式来控制所述照明单元,
所述照明单元具备:
第1导光体,由在第1方向上长的棒状的形状构成,具备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的两端部并沿着所述第1方向射入光的一对第1入射面、沿着所述第1方向延伸设置并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射出所述光的第1出射面、以及与所述第1出射面对置配置的第1反射面,该第1导光体沿着所述第2方向对所述原稿照射光;
第2导光体,与所述第1导光体隔开间隔配置,由在所述第1方向上长的棒状的形状构成,具备配置在所述第1方向的两端部并沿着所述第1方向射入光的一对第2入射面、沿着所述第1方向延伸设置并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上射出所述光的第2出射面、以及与所述第2出射面对置配置的第2反射面,该第2导光体沿着所述第3方向对所述原稿照射光;
一对第1光源,分别与所述第1导光体的所述一对第1入射面对置配置,发出射入所述第1入射面的照明光;
一对第2光源,分别与所述第2导光体的所述一对第2入射面对置配置,发出射入所述第2入射面的照明光;
包含散热片的散热单元;和
第1板,
所述第1导光体和所述第2导光体分别具备与所述第1出射面或所述第2出射面连续设置并以与所述第1反射面或所述第2反射面交叉的方式延伸的一对侧面,
所述一对侧面分别具备从所述第1反射面或所述第2反射面垂直延伸的第1侧面部、与所述第1侧面部连接并由向外侧凸的圆弧形状构成的第2侧面部、以及与所述第2侧面部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第1反射面或所述第2反射面垂直延伸的第3侧面部,
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剖面中,所述第1出射面和所述第2出射面与所述一对侧面的所述第3侧面部连接,并由向外侧凸的圆弧形状构成,
所述第1反射面沿所述第1方向带状延伸,具备使光向所述第1出射面反射的多个棱镜,
所述第2反射面沿所述第1方向带状延伸,具备使光向所述第2出射面反射的多个棱镜,
所述第1入射面和所述第1光源在所述第1导光体的所述第1方向的两端部配置一对,
所述第2入射面和所述第2光源在所述第2导光体的所述第1方向的两端部配置一对,
所述第1板具备分别为在所述第1方向上相互对置配置的板状部件的第11板和第12板,
进一步,所述第12板具备所述第1导光体和所述第2导光体的所述第1方向的端部分别插通的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
在所述第1开口部和所述第2开口部中分别插通所述第1导光体和所述第2导光体的一端侧,所述第12板与第1光源和第2光源对置,以使所述第1导光体的第1入射面和所述第2导光体的第2入射面露出的方式支撑所述第1导光体和所述第2导光体,
所述第11板以与第1入射面和第2入射面对置配置的方式支撑所述第1光源和所述第2光源,
所述散热片在所述板状部上沿从所述第1导光体朝向所述第2导光体的方向间隔配置多个,在与从所述第1导光体朝向所述第2导光体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片,
所述照明控制部按照所述读取模式,控制所述第1光源和所述第2光源的发光动作,
所述照明控制部在所述原稿放置于所述原稿放置面上之后、所述原稿的图像被读取之前,为了检测所述原稿的尺寸,使所述一对第1光源之中所述第1方向的一端侧发光,并且使所述第2光源之中所述第1方向的另一端侧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照明控制部,
在所述原稿的图像被读取为全色图像的全色读取模式下,使所述一对第1光源和所述一对第2光源全部发光,
在所述原稿的图像被读取为单色图像的单色读取模式下,使所述一对第1光源之中所述第1方向的一端侧发光,并且使所述第1光源或所述第2光源的所述第1方向的另一端侧发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照明控制部,
在所述原稿的图像以规定值以上的分辨率被读取的高分辨率读取模式下,使所述一对第1光源和所述一对第2光源全部发光,
在所述原稿的图像以小于所述规定值的分辨率被读取的低分辨率读取模式下,使所述一对第1光源之中所述第1方向的一端侧发光,并且使所述第1光源或所述第2光源的所述第1方向的另一端侧发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照明控制部,
在所述原稿的图像以规定值以上的读取速度被读取的高速读取模式下,使所述一对第1光源和所述一对第2光源全部发光,
在所述原稿的图像以小于所述规定值的读取速度被读取的低速读取模式下,使所述一对第1光源之中所述第1方向的一端侧发光,并且使所述第1光源或所述第2光源的所述第1方向的另一端侧发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剖视中,
所述第2方向为相对于与所述原稿放置面正交的法线从一方的所述原稿放置面侧朝向所述原稿的方向,
所述第3方向为相对于所述法线从另一方的所述原稿放置面侧朝向所述原稿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原稿被配置在从所述第1导光体及所述第2导光体发出的光的焦点位置,
在所述剖视中,连结所述第1导光体、第2导光体和所述焦点的三角形为以所述焦点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
所述第1方向为主扫描方向,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剖视中从所述第1导光体朝向所述第2导光体的方向为副扫描方向,
所述照明单元能够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移动。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和
根据从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输出的图像数据,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72099A JP5860854B2 (ja) | 2013-08-22 | 2013-08-22 |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172099 | 2013-08-2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27189A CN104427189A (zh) | 2015-03-18 |
CN104427189B true CN104427189B (zh) | 2018-07-17 |
Family
ID=51429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7055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27189B (zh) | 2013-08-22 | 2014-07-30 |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83841B2 (zh) |
EP (1) | EP2840768B1 (zh) |
JP (1) | JP5860854B2 (zh) |
CN (1) | CN10442718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22473B2 (ja) * | 2014-08-29 | 2017-11-01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該画像読取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6992324B2 (ja) | 2017-08-25 | 2022-01-13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7115206B2 (ja) * | 2018-10-11 | 2022-08-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原稿サイズ検出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原稿サイズ検出方法 |
JP2022061279A (ja) * | 2020-10-06 | 2022-04-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11307A (ja) * | 1993-04-22 | 1994-11-04 | Minolta Camera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423572B2 (ja) * | 1996-06-06 | 2003-07-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み取りシステム、その制御装置、画像読み取り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
JP2004343355A (ja) * | 2003-05-14 | 2004-12-02 | Minolta Co Ltd | 画像読取装置 |
JP4412070B2 (ja) * | 2004-06-24 | 2010-02-1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画像データの補正方法 |
JP2007060613A (ja) * | 2005-07-29 | 2007-03-08 | Ricoh Co Ltd | 画像読取装置 |
JP4793288B2 (ja) | 2007-03-01 | 2011-10-12 |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 導光体及び2分岐線状光源装置 |
JP4798175B2 (ja) * | 2008-05-30 | 2011-10-1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185100B2 (ja) * | 2008-12-22 | 2013-04-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マルチファンクションプリンタ装置、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
JP5418034B2 (ja) * | 2009-07-17 | 2014-02-19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5573107B2 (ja) * | 2009-11-04 | 2014-08-20 |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 |
MY168345A (en) * | 2011-01-31 | 2018-10-31 |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 Illumination device |
JP5837767B2 (ja) * | 2011-06-20 | 2015-12-24 | ニスカ株式会社 | 光源ユニット |
KR101883315B1 (ko) * | 2011-11-18 | 2018-08-01 | 에이치피프린팅코리아 주식회사 | 화상독취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JP5418634B2 (ja) * | 2012-05-29 | 2014-02-1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密着型イメージセンサ及び照明光学系 |
-
2013
- 2013-08-22 JP JP2013172099A patent/JP586085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
- 2014-07-30 CN CN201410370552.1A patent/CN10442718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8-21 EP EP14181734.6A patent/EP2840768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8-22 US US14/465,857 patent/US908384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055196A1 (en) | 2015-02-26 |
JP2015041895A (ja) | 2015-03-02 |
CN104427189A (zh) | 2015-03-18 |
EP2840768A3 (en) | 2015-03-04 |
JP5860854B2 (ja) | 2016-02-16 |
EP2840768B1 (en) | 2018-11-21 |
EP2840768A2 (en) | 2015-02-25 |
US9083841B2 (en) | 2015-07-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27189B (zh) |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US8724185B2 (en) | Light guide member,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 |
JP5349541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4394297B (zh) | 照明装置 | |
CN104079766B (zh) | 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US10567609B2 (en) | Illumination device, image 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5970420B2 (ja) | 導光体及び照明装置 | |
JP6140790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4235881A (ja) | 導光体及び照明装置 | |
WO2010084679A1 (ja) | 照明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879293B2 (ja) | 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
JP6361783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6155366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6140791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5408537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210749A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205843A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982324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1114762A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1022776A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2156574A (ja) | 画像読取り装置、その画像読取り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1125052A (ja) | 照度ムラ評価方法及び照度ムラ評価装置 | |
JP2011114659A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191166A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