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3187A -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该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及定影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该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及定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3187A
CN104423187A CN201410458971.0A CN201410458971A CN104423187A CN 104423187 A CN104423187 A CN 104423187A CN 201410458971 A CN201410458971 A CN 201410458971A CN 104423187 A CN104423187 A CN 104423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electrostatic latent
shell
latent images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589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3187B (zh
Inventor
冈田圣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423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3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3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31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5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non-homogenuous distribution of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3/00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3/20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07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specified by the shell material
    • G03G9/0931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07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specified by the shell material
    • G03G9/0931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G03G9/0932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07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specified by the shell material
    • G03G9/09342Inorga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92Preparation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该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及定影方法。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含有调色剂颗粒。调色剂颗粒含有:含有粘结树脂的调色剂核、包覆调色剂核表面的壳层和硬度比壳层高的微粒。上述壳层含有热固性树脂,并且内部包含上述微粒。硬度比上述壳层高的微粒的含量优选为0.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Description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该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及定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及使用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定影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之类图像形成装置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通过使用了定影辊等的加热及加压,使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定影于纸张之类的记录介质。调色剂中的调色剂成分由于加热及加压而熔融或软化,从而定影于记录介质。关于这样的定影,期望实现定影时的节能化及定影装置的小型化。因此,期望得到一种尽量抑制定影辊的加热及加压的同时,对记录介质能够良好地定影的调色剂。
目前正在研究使用具有表面以脲醛树脂包覆的调色剂颗粒的调色剂来作为上述用于形成图像的调色剂。
发明内容
然而,对于这样的调色剂来说,由于包覆于表面的脲醛树脂的硬度而在定影时需要高温及高压,其结果是,存在成本增加等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使用这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时,即使以高硬度热固性树脂包覆调色剂核的表面,也能够以充分低的定影温度及定影负荷(定影压力)实现定影。并且,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及使用上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定影方法。
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含有调色剂颗粒。调色剂颗粒含有:含有粘结树脂的调色剂核、包覆调色剂核的表面的壳层和硬度比壳层高的微粒。上述壳层含有热固性树脂,并在内部包含硬度比上述壳层高的微粒。
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包含粘结树脂的调色剂核的准备工序、和将壳层形成为包覆上述调色剂核的表面的形成工序。上述壳层含有热固性树脂。上述壳层在内部包含硬度比上述壳层高的微粒。
本发明的定影方法是将上述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定影于记录介质,包括:将上述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供应到上述记录介质的表面的调色剂供应工序、对供应有上述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上述记录介质赋予5N/cm2以上且10N/cm2以下的负荷的负荷赋予工序。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这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尽管以含有高硬度热固性树脂的壳层包覆表面,但在调色剂定影时施加足够低的定影温度及定影负荷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定影。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调色剂颗粒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使用高化式流动试验仪测量软化点的方法的图。
图3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另一方案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调色剂颗粒的图。
图4是用于本实施方式的定影方法的定影器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不被以下的实施方式所限定,在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适当变更来实施。另外,对于说明重复之处,存在适当省略说明的情况,但并不因此限定发明的宗旨。
本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以下,有时只称为调色剂)含有调色剂颗粒。调色剂颗粒含有:含有粘结树脂的调色剂核、包覆调色剂核的表面的壳层、硬度比壳层高的微粒。壳层含有热固性树脂,并在内部包含上述微粒。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色剂核表现出阴离子性(带负电性),壳层表现出阳离子性(带正电性)。
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进行说明。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含有图1所示的调色剂颗粒1。如图1所示,调色剂颗粒1含有调色剂核2、壳层3和微粒4。调色剂核2是所谓的调色剂成分。并且,含有热固性树脂的壳层3形成为:包覆调色剂核2的表面。
通过形成含有高硬度热固性树脂的壳层3,使调色剂颗粒1具有优异的抗结块性、输送性及保存性。当由包含调色剂颗粒1的调色剂构成的调色剂像转印至纸张类的记录介质,并且热量及负荷被赋予到调色剂像,则壳层3被破坏。而后,通过因壳层3被破坏而露出于表面的调色剂核2熔融或软化,从而调色剂像定影于记录介质。
在调色剂颗粒1中,微粒4成为破坏的起点。因此,尽管以含有高硬度的热固性树脂的壳层3包覆调色剂核2的表面,但壳层3较容易地被破坏。其结果是,能够充分降低定影于记录介质时的温度及负荷,同时使调色剂成分良好地定影于记录介质。
此外,在图1的调色剂颗粒1中,微粒4的粒径φ比壳层3的厚度t大,微粒4在以壳层3包覆的状态下突出壳层3。微粒4突出的调色剂颗粒1,能够获得壳层3会更容易地被破坏的效果。
以下,对调色剂核2进行说明。
粘结树脂是构成调色剂核2的必要成分,具有阴离子性。粘结树脂例如具有酯基、羟基、羧基、氨基、醚基、酸根或甲基来作为官能团。在粘结树脂中,优选分子中具有羟基、羧基或氨基之类的官能团的树脂,更优选分子中具有羟基及/或羧基的树脂。原因是,这种官能团与来自包含在壳层3中的热固性树脂的单体的单元(例如,羟甲基三聚氰胺)反应而进行化学结合。其结果是,在调色剂颗粒1中,壳层3与调色剂核2牢固地结合。
在粘结树脂具有羧基的情况下,为了使调色剂核2具有充分的阴离子性,优选该粘结树脂的酸值为3mgKOH/g以上且50mgKOH/g以下,更优选为10mgKOH/g以上且40mgKOH/g以下。在粘结树脂具有羟基的情况下,为了使调色剂核2具有充分的阴离子性,优选该粘结树脂的羟值为10mgKOH/g以上且70mgKOH/g以下,更优选为15mgKOH/g以上且50mgKOH/g以下。
作为粘结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例如热塑性树脂(苯乙烯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聚乙烯类树脂、聚丙烯类树脂、氯乙烯类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氨基甲酸酯类树脂、聚乙烯醇类树脂、乙烯基醚类树脂、N-乙烯基类树脂或苯乙烯-丁二烯类树脂)。其中,为了提高调色剂中的着色剂的分散性、调色剂的带电性及对记录介质的定影性,优选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及/或聚酯树脂来作为粘结树脂。
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为苯乙烯类单体与丙烯酸类单体的共聚物。作为苯乙烯类单体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羟基苯乙烯、间羟基苯乙烯、甲苯乙烯、α-氯苯乙烯、邻氯苯乙烯、间氯苯乙烯、对氯苯乙烯或对乙基苯乙烯。
作为丙烯酸类单体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3-羟丙基、(甲基)丙烯酸2-羟丙基或(甲基)丙烯酸4-羟丙基)。此外,“(甲基)丙烯酸”意味着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意味着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
在制备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时,通过使用具有羟基的单体(对羟基苯乙烯、间羟基苯乙烯或(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能够将羟基引入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通过适当地调整具有羟基的单体的用量,能够调整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的羟值。
在制备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时,通过使用(甲基)丙烯酸作为单体,能够将羧基引入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通过适当地调整(甲基)丙烯酸的用量,能够调整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的酸值。
聚酯树脂能够由二元或三元以上的醇成分与二元或三元以上的羧酸成分的缩聚或共缩聚而得到。
作为二元的醇成分,可以举出例如:二醇类(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4-丁烯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一缩二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或聚四甲撑二醇);双酚类(双酚A、氢化双酚A、聚氧乙烯化双酚A或聚氧丙烯化双酚A)。作为三元以上的醇成分,可以举出例如:山梨糖醇、1,2,3,6-己四醇、1,4-脱水山梨糖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1,2,4-丁三醇、1,2,5-戊三醇、甘油、二甘油、2-甲基丙三醇、2-甲基-1,2,4-丁三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或1,3,5-三羟基甲苯。
作为二元的羧酸成分,可以举出例如:马来酸、富马酸、柠康酸、衣康酸、戊烯二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酸、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丙二酸、或者烷基琥珀酸或烯基琥珀酸(例如,正丁基琥珀酸、正丁烯基琥珀酸、异丁基琥珀酸、异丁烯基琥珀酸、正辛基琥珀酸、正辛烯基琥珀酸、正十二烷基琥珀酸、正十二烯基琥珀酸、异十二烷基琥珀酸或异十二烯基琥珀酸)。作为三元以上的羧酸成分,可以举出例如:1,2,4-苯三甲酸(偏苯三酸)、1,2,5-苯三甲酸、2,5,7-萘三甲酸、1,2,4-萘三甲酸、1,2,4-丁烷三甲酸、1,2,5-己烷三甲酸、1,3-二羧基-2-甲基-2-亚甲基羧基丙烷、1,2,4-环己烷三甲酸、四(亚甲基羧基)甲烷、1,2,7,8-辛烷四甲酸、均苯四酸或Empol三聚酸。以上羧酸成分也可以作为酯形成性的衍生物(酰基卤、酸酐或低级烷基酯)来使用。这里,“低级烷基”指的是碳原子数为1到6的烷基。
聚酯树脂的酸值或羟值的调整,能够在制造聚酯树脂时通过适当改变二元或三元以上的醇成分的用量和二元或三元以上的羧酸成分的用量来进行。此外,当增加聚酯树脂的分子量时,聚酯树脂的酸值或羟值有减小的趋势。
在粘结树脂是聚酯树脂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调色剂核2的强度及调色剂颗粒1的定影性,优选聚酯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为1200以上且2000以下。由于与上述相同的理由,聚酯树脂的分子量分布(数均分子量Mn与重均分子量Mw的比例的值,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9以上且20以下。
在粘结树脂为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调色剂核2的强度及调色剂颗粒1的定影性,优选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为2000以上且3000以下。由于与上述相同的理由,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的分子量分布(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10以上且20以下。此外,粘结树脂的数均分子量Mn和重均分子量Mw能够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量。
为了提高低温定影性,优选粘结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包含在壳层3中的热固性树脂的固化开始温度以下。通过使粘结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上述范围内,在高速定影时也能够实现充分的定影性。特别是,粘结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且5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上且50℃以下。在粘结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0℃以上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调色剂核2在壳层3形成时凝聚。此外,一般来说,热固性树脂的固化开始温度为55℃左右。
粘结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能够使用差示扫描热量计(DSC)由粘结树脂的比热的变化点求出。更具体地,使用差示扫描热量计(例如,日本精工仪器株式会社制造的“DSC-6200”)作为测量装置,通过测量粘结树脂的吸热曲线,能够求出粘结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作为求出粘结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其他方法,可以举出如下方法:10mg的测量样品(粘结树脂)放入铝盘中,使用空的铝盘作为参照,在测量温度范围25℃以上且200℃以下、升温速度10℃/分钟的条件下,得到粘结树脂的吸热曲线,并根据该吸热曲线来求出粘结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粘结树脂的软化点Tm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95℃以下。通过使软化点Tm为100℃以下,在高速定影时也能够实现充分的定影性。当调整粘结树脂的软化点Tm时,例如,只要组合多种具有不同的软化点Tm的粘结树脂来使用即可。
在测量粘结树脂的软化点Tm时,可以使用高化式流动试验仪(例如,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CFT-500D”)。具体而言,将测量样品(粘结树脂)安置在高化式流动试验仪,在规定条件下(模具毛细孔径1mm,柱塞负荷20kg/cm2,升温速度6℃/分),使1cm3的样品熔融流出,得到S型曲线(即,关于温度(℃)/冲程(mm)的S型曲线),并根据该S型曲线读取粘结树脂的软化点Tm。
参照图2,对粘结树脂的软化点Tm的读取方法进行说明。在图2中,使冲程的最大值为S1,使比S1的温度靠低温侧的基线的冲程值为S2。在S型曲线中的冲程的值为(S1+S2)/2时,将其温度作为测量样品(粘结树脂)的软化点Tm。
继续参照图1,对调色剂颗粒1进行说明。调色剂核2能够配合调色剂颗粒1的颜色而含有作为着色剂的众所周知的颜料或染料。作为黑颜色着色剂,可以举出炭黑。此外,作为黑色着色剂,也能使用由下述的黄色着色剂、品红色着色剂及青色着色剂之类的着色剂调和成黑色的着色剂。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为彩色调色剂时,作为包含在调色剂核2中的着色剂,可以举出例如:黄色着色剂、品红色着色剂或青色着色剂。
作为黄色着色剂,可以举出:缩合偶氮化合物、异吲哚啉酮化合物、蒽醌化合物、偶氮金属络合物、次甲基化合物或芳酰胺化合物。具体来说,可以举出:C.I.颜料黄(3、12、13、14、15、17、62、74、83、93、94、95、97、109、110、111、120、127、128、129、147、151、154、155、168、174、175、176、180、181、191或194)、萘酚黄S、汉莎黄G或C.I.还原黄。
作为品红色着色剂,可以举出:缩合偶氮化合物、吡咯并吡咯二酮化合物、蒽醌化合物、喹吖啶酮化合物、碱性染料色淀化合物、萘酚化合物、苯并咪唑酮化合物、硫靛化合物或苝化合物。具体来说,可以举出:C.I.颜料红(2、3、5、6、7、19、23、48:2、48:3、48:4、57:1、81:1、122、144、146、150、166、169、177、184、185、202、206、220、221或254)。
作为青色着色剂,例如可以举出:铜酞菁化合物、铜酞菁衍生物、蒽醌化合物或碱性染料色淀化合物。具体来说,可以举出:C.I.颜料蓝(1、7、15、15:1、15:2、15:3、15:4、60、62或66)、酞菁蓝、C.I.还原蓝或C.I.酸性蓝。
调色剂核2中的着色剂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结树脂,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质量份以上且7质量份以下。
为了提高定影性,并抑制污损或图像拖尾(擦图像时图像周围的污物),也可以使调色剂核2含有脱模剂。作为脱模剂的例子,可以举出:脂肪族烃类蜡(低分子量聚乙烯、低分子量聚丙烯、聚烯烃共聚物、聚烯烃蜡、微晶蜡、石蜡或费托合成蜡)、脂肪族烃类蜡的氧化物(氧化聚乙烯蜡或氧化聚乙烯蜡的嵌段共聚物)、植物类蜡(小烛树蜡、巴西棕榈蜡、日本蜡、希蒙德木蜡或米糠蜡)、动物类蜡(蜂蜡、羊毛脂蜡或鲸蜡)、矿物类蜡(地蜡、纯地蜡或矿脂)、以脂肪酸酯为主成分的蜡类(褐煤酸酯蜡或蓖麻蜡)或者部分地或全部地将脂肪酸酯进行脱氧化后的蜡(脱氧巴西棕榈蜡)。
在调色剂核2含有脱模剂的情况下,脱模剂的含量例如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结树脂,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
调色剂核2根据需要也可以含有电荷控制剂。通过包含电荷控制剂,就能够提高带电水平或带电增长特性,从而能够得到耐久性或稳定性优异的调色剂。带电增长特性是在短时间内能否带电到规定的带电水平的指标。由于调色剂核2具有阴离子性(带负电性),所以能够使用带负电性的电荷控制剂。
调色剂核2根据需要可以含有磁性粉末。在使用含有磁性粉末的调色剂核2来制造调色剂颗粒1,并且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含有该调色剂颗粒1的情况下,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作为磁性单组分显影剂来使用。作为优选的磁性粉末,可以举出:铁(铁氧体或磁铁矿);强磁性金属(钴或镍);含有铁和/或强磁性金属的合金;含有铁和/或强磁性金属的化合物;进行了热处理等强磁性化处理的强磁性合金;二氧化铬。
磁性粉末的粒径优选为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更优选为0.1μm以上且0.5μm以下。在磁性粉末的粒径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易使磁性粉末均匀地分散在粘结树脂中。
在将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用作单组分显影剂的情况下,磁性粉末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该调色剂总量,优选为35质量份以上且6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上且60质量份以下。此外,在将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用作双组分显影剂的情况下,磁性粉末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调色剂总量,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下。
以下对壳层3进行说明。
热固性树脂是构成壳层3的必要成分,具有充分的强度、硬度及阳离子性。此外,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热固性树脂包含例如有在三聚氰胺之类的单体中引入来自甲醛的亚甲基(-CH2-)的单元。
作为热固性树脂,可以举出例如:三聚氰胺树脂、脲醛树脂(脲醛间苯二酚类树脂)、胍胺树脂、氨基甲酸乙酯树脂、酰胺树脂、烯烃树脂或明胶·阿拉伯胶树脂。在热固性树脂中,优选三聚氰胺树脂或脲醛树脂,因为不需要大幅度提高定影温度。
三聚氰胺树脂是三聚氰胺和甲醛的缩聚物,形成三聚氰胺树脂时使用的单体是三聚氰胺。脲醛树脂是尿素和甲醛的缩聚物,形成脲醛树脂时使用的单体是尿素。三聚氰胺或尿素也可以经过众所周知的改性处理。
壳层3也可以在不损害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包含热固性树脂以外的树脂。壳层3中的热固性树脂的含量,相对于壳层3总量优选为9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95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在热固性树脂的含量在90质量%以上的情况下,壳层3具有充分的硬度。
含有氮原子的材料容易被带正电到所期望的带电量。因此,优选壳层3包含来自三聚氰胺或尿素的氮原子。为了使壳层3充分地带正电,优选壳层3中的氮原子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上。
壳层3的厚度t优选为比微粒4的平均粒径φ更薄。例如,能够使壳层3的厚度t为7nm以上且80nm以下。壳层3的厚度t是例如能够使用市售的图像分析软件(例如,三谷商事制造“WinROOF”)来分析调色剂颗粒1的剖面的TEM拍摄图像而测量的。
如上所述,壳层3中的内部包含硬度比壳层3高的微粒4。对于壳层3与微粒4的硬度差来说,例如只要按照JIS K5600(铅笔硬度测量)测量的硬度存在一个级别以上的差即可,更优选为上述硬度存在两个级别以上的差。
作为微粒4的种类可以举出例如:金属氧化物(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锌、钛酸锶或钛酸钡)的微粒或者二氧化硅之类的无机材料的微粒。
微粒4的粒径φ,在测量一次粒径的情况下,优选为10nm以上且100nm以下,更优选为10nm以上且50nm以下。通过使微粒4的粒径(一次粒径)为10nm以上,就能够容易破坏壳层3,进而使定影时的温度及负荷充分降低。另一方面,在微粒4的粒径(一次粒径)为100nm以下的情况下,能够使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过度充电及图像形成时的图像浓度的降低得到抑制。
壳层3中的微粒4的含有量相对于调色剂颗粒1的总量,优选为0.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在壳层3中的微粒4的含有量相对于调色剂颗粒1为0.1质量%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容易破坏壳层3。其结果是,能够使定影时的温度及负荷充分降低。另一方面,在壳层3中的微粒4的含有量相对于调色剂颗粒1为5.0质量%以下的情况下,能够使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过度充电及图像形成时的图像浓度的降低得到抑制。
此外,壳层3的内部包含的微粒4的个数,例如用微粒4的堆积密度而计算。壳层3的内部包含的微粒4的个数,例如相对于1个调色剂颗粒为5万个以上且55万个以下。
壳层3也可以含有电荷控制剂。壳层3由于具有阳离子性(带正电性),所以能够含有带正电性的电荷控制剂。
图3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中所含的调色剂颗粒5。如图3所示,调色剂颗粒5含有调色剂核2、壳层3、微粒4和外部添加剂6。具体而言,为了提高流动性及可处理性,壳层3的表面是用外部添加剂6进行过外部添加处理的。对于使用外部添加剂6的外部添加处理方法,不做特别限定,使用众所周知的方法。具体而言,在使外部添加剂6不埋入到壳层3中的条件下,使用混合机(例如,FM混合机或诺塔混合机(注册商标))来进行外部添加处理。
作为外部添加剂6,可以举出:二氧化硅或金属氧化物(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锌、钛酸锶或钛酸钡)的颗粒。为了提高流动性及可处理性,优选外部添加剂6的粒径为0.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
使用外部添加剂6处理之前的调色剂颗粒5(含有调色剂核2、壳层3及微粒4的调色剂颗粒)有时被记载为“调色剂母粒”。为了提高流动性及可处理性,优选外部添加剂6的用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调色剂母粒为1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2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
以上,参照图1~3,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中含有的调色剂颗粒1或调色剂颗粒5进行了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也可以用作进一步含有铁氧体或磁铁矿之类的磁性粉末的所谓的单组分显影剂。或者,也可以与所期望的载体混合而用作所谓的双组分显影剂。
优选载体为磁性载体。作为磁性载体,具体可以举出:用树脂包覆载体芯材的载体。作为载体芯材,可以举出例如:铁、氧化处理铁、还原铁、磁铁矿、铜、硅钢、铁氧体、镍或钴之类的颗粒,或这些材料与锰、锌或铝之类的金属的合金颗粒;铁-镍合金或铁-钴合金之类的颗粒;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铜、氧化镁、氧化铅、氧化锆、碳化硅、钛酸镁、钛酸钡、钛酸锂、钛酸铅、锆酸铅或铌酸锂之类的陶瓷颗粒;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钾或罗谢尔盐之类的高介电常数物质的颗粒。此外,作为载体芯材,也可以使用在树脂中分散有上述颗粒(磁性颗粒)的树脂载体。
作为包覆载体芯材的树脂的例子,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苯乙烯类聚合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烯烃类聚合物(聚乙烯、氯化聚乙烯或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聚碳酸酯、纤维素树脂、聚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硅酮树脂、氟树脂(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或聚偏二氟乙烯)、酚醛树脂、二甲苯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聚缩醛树脂或氨基树脂。以上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此外,“(甲基)丙烯酸类”意味着丙烯酸类及甲基丙烯酸类。
使用电子显微镜测量的载体粒径,优选为20μm以上且120μm以下,更优选为25μm以上且80μm以下。
在将本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用作双组分显影剂的情况下,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用量相对于双组分显影剂的质量,优选为3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
本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含有以壳层包覆表面的调色剂颗粒,其中,该壳层含有高硬度热固性树脂。尽管如此,但即使在充分降低调色剂的定影时所施加的定影温度及定影负荷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充分的定影。本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例如,优选使用于电子照相法之类的图像形成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包含准备工序和形成工序。在准备工序中,准备含有粘结树脂的调色剂核2。在形成工序中,将壳层3形成为:包覆调色剂核2的表面。壳层3含有热固性树脂,并内部包含硬度比壳层3高的微粒4。
当执行准备工序时,只要根据需要使粘结树脂以外的成分(例如,着色剂、电荷控制剂、脱模剂及/或磁性粉末)良好分散在粘结树脂中即可。作为执行准备工序的方法,可以举出例如熔融混炼法或聚合法。
熔融混炼法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的。首先,将粘结树脂和根据需要而添加的粘结树脂以外的成分混合,得到混合物。并且,对所得混合物进行熔融混炼。通过众所周知的手段将所得熔融混炼物粉碎,从而得到粉碎物。通过众所周知的方法对所得粉碎物进行分级,从而得到所期望的粒径的调色剂核2。
聚合法例如是下述的方法:即,通过例如盘式喷嘴或多流体喷嘴,使通过熔融混炼法中同样的操作而得到的熔融混炼物在空气中雾化,得到调色剂核的方法;使用悬浮聚合法来直接生成调色剂核的方法;使用水溶性有机溶剂直接生成调色剂核的分散聚合法,其中,该水溶性有机溶剂中,单体可溶但所得聚合物不溶;所谓无皂乳液聚合法之类的乳液聚合法,在水溶性极性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直接聚合而生成调色剂核;制备初次极性乳液聚合颗粒之后,添加具有相反电荷的极性颗粒而聚集的杂絮凝法(HETERO-FLOCCULATION)。
形成工序含有附着工序、供应工序1和树脂化工序1。在附着工序中,使微粒4附着在调色剂核2的表面。在供应工序1中,向调色剂核2的表面供应含有热固性树脂的单体及/或预聚物的壳层形成用液。在树脂化工序1中,对壳层形成用液所含有的热固性树脂的单体及/或预聚物进行树脂化。
通过含有附着工序、供应工序1及树脂化工序1的形成工序来形成壳层的情况下,能够制造含有调色剂颗粒1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该调色剂颗粒1的壳层3中均匀分散有微粒4。此外,如果对刚制成后的调色剂核2执行附着工序,则能够提高调色剂核2的保存中的可处理性及流动性。
在附着工序中,使微粒4附着在通过准备工序而得到的调色剂核2的表面。作为使微粒4附着在调色剂核2的表面的方法,可以举出例如以下方法:在使微粒4不完全埋入到调色剂核2中的条件下,使用混合器(FM混合机或诺塔混合机(注册商标)),使调色剂核2和微粒4混合。
在供应工序1中,向调色剂核2的表面供应壳层形成用液。壳层形成用液含有热固性树脂的单体及/或预聚物。作为向调色剂核2供应壳层形成用液的方法,可以举出例如:使用壳层形成用液对调色剂核2的表面进行喷雾的方法,或者将调色剂核2浸渍在壳层形成用液中的方法。
为了制备壳层形成用液,只要将例如溶剂、热固性树脂的单体及/或预聚物、以及根据需要而添加的其他添加剂(例如,后述的分散剂)搅拌而混合即可。作为溶剂的种类可以举出例如: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四氢呋喃或水。
上述热固性树脂的单体可以适当地选择。此外,上述热固性树脂的预聚物是将热固性树脂的单体的聚合度提高到一定程度的聚合物的前一段阶的状态,也被称为初期聚合物或初期缩合物。
为了提高热固性树脂的单体及/或预聚物相对于溶剂的分散性,也可以使壳层形成用液含有众所周知的分散剂。壳层形成用液中的分散剂的含量例如是0.1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如果壳层形成用液中的分散剂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则分散性良好。另一方面,如果壳层形成用液中的分散剂的含量为15质量%以下,则能够降低分散剂导致的环境负荷。此外,在制造本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后,通过洗涤之类的处理就能够除去分散剂。
经过供应工序1后,在树脂化工序1中,通过任意的聚合或缩合,对壳层形成用液所含有的热固性树脂的单体及/或预聚物进行树脂化,以使其成为热固性树脂。由此,在调色剂核2的表面形成壳层3。此外,树脂化不仅含有聚合度充分高的完全树脂化,也含有聚合度为中等程度的部分树脂化。
优选树脂化工序1的反应温度(树脂化温度)维持在40℃以上且90℃以下的范围内,更优选维持在50℃以上且80℃以下。如果使反应温度为40℃以上,则能够充分提高壳层3的硬度。另一方面,如果使反应温度为90℃以下,则能够抑制壳层3的硬度过高。因此,能够容易地通过定影时的加热及加压来破坏壳层3。
形成工序也可以含有以下所示的工序,来取代供应工序1及树脂化工序1。即,形成工序也可以含有供应工序2及树脂化工序2。在供应工序2中,供应含有热固性树脂的单体及/或预聚物和微粒4的壳层形成用液。在树脂化工序2中,对供应到调色剂核2的表面的壳层形成用液所含的热固性树脂的单体及/或预聚物进行树脂化。而且,微粒4的硬度比壳层3更高。在通过含有供应工序2及树脂化工序2的形成工序来形成壳层的情况下,与通过执行与含有供应工序1及树脂化工序1的形成工序来形成壳层的情况相比,不使工序变复杂就能够制造本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在供应工序2中,制备壳层形成用液的方法不做特别限定,例如,只要使热固性树脂的单体及/或预聚物、微粒4以及根据需要而添加的各种添加剂(例如,正电荷剂或分散剂)在任意溶剂中混合,适当搅拌并混合即可。作为溶剂、热固性树脂的单体及/或预聚物以及分散剂,使用与在供应工序1中制备壳层形成用液时所使用的物质相同的物质。
在供应工序2中,作为向调色剂核2供应壳层形成用液的方法,可以举出例如:使用壳层形成用液对调色剂核2的表面进行喷雾的方法,或者将调色剂核2浸渍在壳层形成用液中的方法。
在树脂化工序2中,通过对热固性树脂的单体及/或预聚物进行树脂化而形成壳层,从而能够得到含有调色剂颗粒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作为树脂化工序2的树脂化条件,能够采用与树脂化工序1相同的条件或手段。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进行了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经形成工序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所含的调色剂颗粒,也可以根据需要而经过从洗涤工序、干燥工序及外部添加工序中选择的一个以上的工序。
在洗涤工序中,对于通过执行形成工序而得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所含的调色剂颗粒,例如用水进行洗涤。
在干燥工序中,例如用干燥机(例如,喷雾干燥器、流化床干燥机、真空冷冻干燥器或减压干燥机),对洗涤后的调色剂颗粒进行干燥。为了容易抑制干燥中的调色剂颗粒的凝聚,优选使用喷雾干燥器。在使用喷雾干燥器的情况下,不仅进行干燥,同时也能够使用外部添加剂6(例如,二氧化硅微粒)的分散液进行喷雾。因此,能够同时进行后述的外部添加工序。
参照图1及图3,对外部添加工序进行说明。在外部添加工序中,使外部添加剂6附着在调色剂颗粒1的表面。作为使外部添加剂6附着的优选的方法,可以举出以下方法:在使外部添加剂6不埋入到壳层3的表面的条件下,使用混合机(例如,FM混合机或诺塔混合机(注册商标)),使含有调色剂颗粒1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和外部添加剂6混合,从而制造含有调色剂颗粒5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参照图1,对将本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定影到记录介质上的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定影方法包含调色剂供应工序和负荷赋予工序。在调色剂供应工序中,将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供应到记录介质的表面。在负荷赋予工序中,对表面上已被供应了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记录介质赋予5N/cm2以上且10N/cm2以下的负荷。
在调色剂供应工序中,将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供应到记录介质表面之前,如下所述使调色剂像显影。使调色剂像显影时,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电晕放电之类的手段使图像承载体表面带电。之后,用光束等对带电的图像承载体的表面进行曝光,在图像承载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而后,对形成有静电潜像的图像承载体的表面赋予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被曝光的曝光部吸引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像。接着,通过利用转印辊将调色剂像从图像承载体转印到记录介质,从而将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供应到记录介质。
在负荷赋予工序中,对表面上已被供应了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记录介质赋予5N/cm2以上且10N/cm2以下的负荷。由此,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定影到记录介质上。
图4表示用于执行负荷赋予工序的定影器7的一个例子。参照图1及图4,对负荷赋予工序进行详细说明。定影器7具备加热辊9、加压辊10、热源11、温度检测部件12及分离部件13。加热辊9通过热源11(例如,卤素加热器)对记录介质8进行加热。温度检测部件12检测加热辊9的加热温度。加压辊10与加热辊9相对配置,并对记录介质8赋予负荷。分离部件13使经过负荷赋予工序的记录介质8从加热辊9分离。
具体而言,使供应有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记录介质8从加热辊9与加压辊10之间通过,对记录介质8和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赋予热量及负荷。而后,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壳层3被破坏,调色剂核2熔融或软化而定影到记录介质8上。此外,定影时的负荷能够通过适当改变辊负荷及夹持宽度来调节。夹持宽度是指加压辊10与加热辊9之间的接触宽度。之后,记录介质8利用分离部件13从加热辊9剥落而分离。
在本实施方式的定影方法中,使用了由加热辊及加压辊所实现的所谓的加热加压定影法。壳层3所内含的微粒4成为壳层3破坏的起点,壳层3由于加热及加压而容易被破坏。其结果是,能够充分降低将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定影到记录介质上时的定影温度及定影负荷。
根据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定影方法,能够将定影负荷降低到5N/cm2以上且10N/cm2以下的范围。如果定影负荷在10N/cm2以下,则不会使定影时的记录介质的压力负荷过度。因此,记录介质的耐久性及输送性优异,并且能够抑制因过压而引起的记录介质的缺陷(例如,皱褶)的发生。并且,能够抑制构成定影器的部件(尤其是橡胶部件)的劣化及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如果定影负荷在5N/cm2以上,则定影性良好。此外,一般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定影负荷是20N/cm2以上且100N/cm2以下。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定影方法,与使用不内含微粒4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其定影温度降低5℃左右。其结果是,由于因热量而造成的负荷得到降低,所以能够提高记录介质的耐久性。并且,能够抑制构成定影器的部件的劣化以及成本增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定影方法中,能够使定影时间例如为20msec以上且70msec以下,优选为20msec以上且50msec以下。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此外,本发明不被以下实施例所限定。
实施例1
准备工序
使用FM混合机,以100质量份的聚酯树脂(花王株式会社制造,酸值16mgKOH/g、羟值22mgKOH/g、软化点Tm1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48℃)、5质量份的着色剂(C.I.颜料蓝15:3类型,铜酞菁)以及5质量份的脱模剂(酯蜡,日油株式会社制造“WEP-3”)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使用双螺杆的挤出成型机(株式会社池贝制造的“PCM-30”),对所得混合物进行熔融混炼。使用机械式粉碎机(FREUND TURBO株式会社制造的“Turbo Mill”)将所得混炼物粉碎,接着利用分级机(日铁矿业株式会社制造的“Flbow jet”)进行分级,得到体积中位径为6μm的调色剂核A。此外,通过后述的铅笔硬度试验而测量的粉碎前的聚酯树脂的硬度是H。
附着工序
对调色剂核A,添加二氧化硅微粒(日本东曹公司制造“E-220A”,粒径16nm、铅笔硬度8H以上),至其附着量相对于调色剂核总量为1质量%。用FM混合机混合,从而使二氧化硅微粒附着在调色剂核A的表面。
供应工序
将容积为1L的三口烧瓶放置于30℃的水浴槽中。在烧瓶内,用盐酸将离子交换水(300mL)的pH调整为4。将2mL的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的初期聚合物水溶液(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造“mirben resin SM-607”,固形物含量浓度80质量%)溶解于该离子交换水中,得到壳层形成用液。向壳层形成用液添加300g的经过附着工序的调色剂核A。
树脂化工序
以200rpm的速度将壳层形成用液和调色剂核A搅拌1小时。追加500mL的离子交换水,一边以100rpm搅拌烧瓶的内含物,一边以1℃/分钟的升温速度使烧瓶内部的温度上升到80℃。升温后,以80℃且100rpm继续搅拌烧瓶的内含物20分钟。接着,加入氢氧化钠,将烧瓶的内含物的pH调整为7。而后,使烧瓶内含物冷却至常温,从而得到含有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液体。
接着,如下所述进行洗涤工序。使用布赫纳漏斗,从含有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液体中滤出该调色剂的湿滤泥饼。接着,使调色剂的湿滤泥饼再次分散在离子交换水中,洗涤调色剂。而后,这样的滤出及分散反复进行5次。
而后,如下所述执行干燥工序。首先,使2g的所回收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分散于20g的水中。在该分散液的电导率变为10μS/cm以下的时刻,回收调色剂,并在40℃环境中放置48小时,以使其干燥。
对干燥后的调色剂中所含的调色剂颗粒的表面,进行疏水性二氧化硅的外部添加处理,添加处理至疏水性二氧化硅的外部添加量相对于调色剂总量为0.5质量%,从而得到实施例1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疎水性二氧化硅通过如下方式而制成。使用气流粉碎机(日本PNEUMATIC工业株式会社制造“IDS-2型”),对市售的二氧化硅(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造“RA-200H”)进行粉碎,粉碎至其具有规定的比表面积。接着,将100质量份的粉碎的二氧化硅投入到密闭式FM混合机。用喷雾器对该二氧化硅均匀喷洒20质量份的疏水化处理剂(以1:1的质量比混合有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二甲基硅油的处理剂)。之后,通过一边混合,一边在110℃下反应2小时,从而进行疏水化处理。而后,减压而除去副反应产物。然后,在200℃下加热1小时,制作疏水性二氧化硅。
实施例2~4
除了如后述的表1所示那样分别改变树脂化工序的反应温度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实施例2~4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实施例5
除了使用氧化钛微粒(富士钛工业株式会社制造“TAF-1500”,粒径10nm以上且50nm以下、铅笔硬度8H以上)取代包含在壳层中的二氧化硅微粒之外,进行与实施例2相同的操作,得到实施例5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实施例6
除了将树脂化工序的反应温度改变为60℃之外,进行与实施例5相同的操作,得到实施例6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比较例1
除了使用丙烯酸树脂微粒(综研化学株式会社制造“MP-1000”,粒径50nm以上且200nm以下、铅笔硬度2H)来取代壳层的内部包含的二氧化硅微粒之外,进行与实施例2相同的操作,得到比较例1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比较例2
除了将树脂化工序的反应温度改变为60℃之外,进行与比较例1相同的操作,得到比较例2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比较例3
除了壳层形成用液没有包含任何微粒之外,进行与实施例2相同的操作,得到比较例3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比较例4
除了将树脂化工序的反应温度改变为60℃之外,进行与比较例3相同的操作,得到比较例4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实施例7
使用实施例3中得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并且通过将夹持宽度改变为7.2mm,定影器的辊负荷从120N改变为70N,使定影负荷调整为4N/cm2后,对定影温度进行评价。
实施例8
使用实施例3中得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并通过将夹持宽度改变为8.7mm,定影器的辊负荷改变为160N,使定影负荷调整为8N/cm2后,对定影温度进行评价。
实施例9
使用实施例3中得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并通过将夹持宽度改变为9.5mm,定影器的辊负荷改变为220N,使定影负荷调整为10N/cm2后,对定影温度进行评价。
比较例5
使用比较例4中得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并通过将夹持宽度改变为7.2mm,定影器的辊负荷改变为70N,使定影负荷调整为4N/cm2后,对定影温度进行评价。
比较例6
使用比较例4中得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并通过将夹持宽度改变为8.7mm,定影器的辊负荷改变为160N,使定影负荷调整为8N/cm2后,对定影温度进行评价。
以下表示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评价方法或测量方法。
(1)壳层的硬度试验
使1.0g的六羟甲基三聚氰胺的初期聚合物水溶液(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造“mirben resin SM-607”,固形物含量浓度80质量%)溶解于2.0g的pH被调整为4的盐酸水溶液中,得到溶解物。将该溶解物滴到玻璃板上薄薄地扩散。按照后述的表1及表2所示的反应温度,以每次10℃刻度,将玻璃板的温度(即,三聚氰胺树脂的单体或预聚物的反应温度)从50℃改变到80℃,形成三聚氰胺树脂覆盖膜,从而制作样品用玻璃板。之后,以上述的三聚氰胺树脂的单体或预聚物的反应温度,对各样品用玻璃板进行20分钟的加热。之后,加入氢氧化钠,将pH调整为7,接着进行干燥。而后,按照JIS K5600对形成于各玻璃板上的树脂覆盖膜进行铅笔硬度试验。将测量的硬度视为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所含调色剂颗粒的壳层硬度。
(2)最低定影温度
使用图4所示那样的加热加压型定影器,对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中的每一种,进行定影处理。具体而言,以每次5℃刻度,将定影温度从100℃改变到200℃,将1.0mg/cm2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定影在90g/m2的纸张(记录介质)后,目视确认定影状态。采用使调色剂达到良好定影状态的最低温度,作为最低定影温度。此外,最低温度的测量条件是速度为230mm/sec,夹持宽度为8mm,夹持通过时间为35msec。
该定影器的结构如下所述。加热辊的芯棒(φ26mm)是厚度为1mm的铝,以厚度为300μm的硅橡胶层包覆。并且,硅橡胶层使用作为脱模层的厚度为30μm的多聚甲醛树脂管包覆。加热辊内部设有卤素加热器,通过该加热器的辐射热来对加热辊进行加热。并且,通过设于加热辊的温度检测部件,检测加热辊的温度,并根据该检测结果来控制加热器电源的输入。在加压辊中,芯棒(φ12mm)以厚度为8mm的硅橡胶包覆,并且,硅橡胶以多聚甲醛树脂管包覆。
(3)定影负荷
使用图4所示那样的加热加压型定影器,对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进行定影处理,测量定影时的负荷(定影负荷)。以加压辊负荷为120N的方式进行抵接,形成定影夹持,计算定影负荷。在加压辊负荷为120N,夹持宽度为8mm的情况下,定影负荷是6N/cm2。此外,通过改变加压辊负荷及夹持宽度,改变定影负荷。在实施例7~9、比较例5及6中,通过如上所述改变加压辊负荷及夹持宽度,从而改变定影负荷。
将实施例1~6及比较例1~4的评价结果总括表示在表1中。并且,将实施例3~9及比较例4~6的评价结果总括表示在表2中。
[表1]
[表2]
此外,在表2中,为了明确本发明的效果,再次记载实施例3及比较例4的评价结果。
本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含有调色剂颗粒,该调色剂颗粒在壳层内部包含硬度比壳层高的微粒(二氧化硅微粒或氧化钛微粒)。由表1可明显得知,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时,实现了定影温度的降低。
此外,通过将实施例1与实施例2相比可明显得知,如果使树脂化工序的反应温度变高,则壳层的硬度变高。因此,所得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定影时的温度有变高的趋势。
此外,通过将实施例2与比较例1相比得知:使用了硬度比壳层低的丙烯酸树脂微粒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尽管含有调色剂颗粒,并且该调色剂颗粒在壳层内部包含微粒,但未能够降低定影温度。
由表2明显得知,在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含有调色剂颗粒,并且该调色剂颗粒在壳层内部包含硬度比壳层高的微粒时,使用这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情况下,即使定影时的负荷相等,也实现了定影温度的降低。此外,通过增加定影时的负荷,也实现了定影温度的降低。
此外,在定影负荷为4N/cm2的情况下,即使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含有调色剂颗粒,并且该调色剂颗粒在内部包含硬度比壳层高的微粒,微粒的效果也不充分。

Claims (8)

1.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含有调色剂颗粒,其中,
上述调色剂颗粒含有:
调色剂核,该调色剂核含有粘结树脂;
壳层,该壳层包覆上述调色剂核的表面;和
微粒,该微粒的硬度比上述壳层高,
上述壳层含有热固性树脂,并在内部包含上述微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
上述微粒的含量相对于调色剂颗粒总量,为0.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
上述微粒的一次粒径为10nm以上且100n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
上述微粒是二氧化硅微粒或氧化钛微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特征在于:
上述热固性树脂是三聚氰胺树脂或脲醛树脂。
6.一种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包含:
准备工序,准备含有粘结树脂的调色剂核;和
形成工序,将壳层形成为包覆上述调色剂核的表面,
上述壳层含有热固性树脂,
上述壳层在内部包含硬度比上述壳层高的微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形成工序包含:
附着工序,使微粒附着于上述调色剂核的表面;
供应工序,向上述调色剂核的表面供应含有热固性树脂的单体及/或预聚物的壳层形成用液;和
树脂化工序,对上述热固性树脂的单体及/或预聚物进行树脂化。
8.一种定影方法,其中,
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定影到记录介质上,
该定影方法包含:
调色剂供应工序,向上述记录介质的表面供应上述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和
负荷赋予工序,对供应有上述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上述记录介质赋予5N/cm2以上且10N/cm2以下的负荷。
CN201410458971.0A 2013-09-11 2014-09-10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该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及定影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231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8633A JP6006701B2 (ja) 2013-09-11 2013-09-11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を用いた定着方法
JP2013-188633 2013-09-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3187A true CN104423187A (zh) 2015-03-18
CN104423187B CN104423187B (zh) 2019-01-15

Family

ID=51492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897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23187B (zh) 2013-09-11 2014-09-10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该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及定影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54534B2 (zh)
EP (1) EP2848999B1 (zh)
JP (1) JP6006701B2 (zh)
CN (1) CN10442318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3307A (zh) * 2016-03-29 2018-01-0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09541901A (zh) * 2017-09-21 2019-03-2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带正电性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和双组分显影剂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03423B2 (ja) * 2013-11-29 2016-04-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6287959B2 (ja) * 2015-05-28 2018-03-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
JP6390534B2 (ja) * 2015-06-23 2018-09-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JP2018004697A (ja) * 2016-06-27 2018-01-1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JP6887868B2 (ja) 2017-05-15 2021-06-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JP2022022128A (ja) * 2020-07-22 2022-0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85168A1 (en) * 1990-11-05 1992-05-13 Xerox Corporation Colored toner compositions
JP2002091060A (ja) * 2000-09-18 2002-03-27 Canon Inc 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688940A (zh) * 2002-08-23 2005-10-26 凸版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涂布调色剂
CN1823119A (zh) * 2003-07-14 2006-08-23 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树脂颗粒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276069A (ja) * 2005-03-25 2006-10-12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用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262111A (ja) * 2009-05-01 2010-11-18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写真用トナー、静電写真用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38578A (ja) 1986-04-09 1987-10-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プセルトナ−
CA2012296A1 (en) * 1989-04-28 1990-10-28 Nancy G. Mitchell Encapsulated electrostatographic toner particles an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such toners
JPH06170214A (ja) * 1992-12-11 1994-06-21 Fuji Xerox Co Ltd マイクロカプセルおよびカプセルトナーならびにマイクロカプセルの製造方法
JPH07333887A (ja) * 1994-06-08 1995-12-22 Tomoegawa Paper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およ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4326245B2 (ja) * 2003-03-25 2009-09-02 トッパン・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薄膜被覆重合トナー、薄膜被覆重合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EP1538486A4 (en) 2002-08-23 2009-05-13 Toppan Forms Co Ltd TONER COATED WITH A THIN LAYER
JP4204360B2 (ja) 2003-03-25 2009-01-07 トッパン・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尿素系樹脂表面被覆トナー
US7759039B2 (en) * 2005-07-01 2010-07-20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containing silicate clay particles for improved relative humidity sensitivity
US8092972B2 (en) 2008-08-27 2012-01-10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composit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85168A1 (en) * 1990-11-05 1992-05-13 Xerox Corporation Colored toner compositions
JP2002091060A (ja) * 2000-09-18 2002-03-27 Canon Inc 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688940A (zh) * 2002-08-23 2005-10-26 凸版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涂布调色剂
CN1823119A (zh) * 2003-07-14 2006-08-23 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树脂颗粒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276069A (ja) * 2005-03-25 2006-10-12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用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262111A (ja) * 2009-05-01 2010-11-18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写真用トナー、静電写真用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3307A (zh) * 2016-03-29 2018-01-0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07533307B (zh) * 2016-03-29 2020-11-0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09541901A (zh) * 2017-09-21 2019-03-2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带正电性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和双组分显影剂
CN109541901B (zh) * 2017-09-21 2022-08-0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带正电性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和双组分显影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54534B2 (en) 2016-05-31
EP2848999B1 (en) 2017-06-14
US20150072282A1 (en) 2015-03-12
JP2015055743A (ja) 2015-03-23
EP2848999A1 (en) 2015-03-18
JP6006701B2 (ja) 2016-10-12
CN104423187B (zh) 201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3187A (zh)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该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及定影方法
CN104678722B (zh) 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04252109B (zh)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01067730B (zh) 胶囊色粉
CN104252108B (zh)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01339372B (zh)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和图象形成装置
CN104423190A (zh)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该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及定影方法
CN104656386B (zh) 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及该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CN103792804A (zh)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06200290B (zh)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38098A (zh) 静电荷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04345586A (zh) 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CN101408739A (zh)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64058B (zh) 调色剂粒子及其制造方法、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808456B (zh)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70635B (zh)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00959B (zh) 涂层载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39373B (zh)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双组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516219A (zh) 调色剂
CN104808453B (zh) 调色剂
CN104730873B (zh) 调色剂
CN106200285B (zh)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01329521B (zh)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双成分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345597B (zh) 液体显影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01743B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