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2353A - 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12353A CN104412353A CN201380035632.5A CN201380035632A CN104412353A CN 104412353 A CN104412353 A CN 104412353A CN 201380035632 A CN201380035632 A CN 201380035632A CN 104412353 A CN104412353 A CN 1044123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fixed
- end difference
- making device
- mov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0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of the contact-making surface, e.g. groove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9/44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01H1/2083—Bridging contact surfaces directed at an oblique angle with respect to the movement of the bridg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3—Details concerning sealing, e.g. sealing casing with resin
- H01H2050/025—Details concerning sealing, e.g. sealing casing with resin containing inert or dielectric gasses, e.g. SF6, for arc prevention or arc extinc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1/00—Contacts
- H01H2201/022—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 Contact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触点装置(10)具备:触点块(3),其具有形成有固定触点(32)的多个固定端子(33)、形成有与固定触点(32)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34)的可动触头(35);驱动块(2),其驱动可动触头(35)。通过在触点块(3)的周围配置永久磁铁(46),能够将触点彼此接触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消弧。而且,将多个固定端子(33)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端子(33)形成为,在与其他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抵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触点装置,已知具备触点块和驱动块的触点装置,所述触点块具有设置有固定触点的多个固定端子以及设置有与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的可动触头,所述驱动块驱动可动触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中,在触点块的附近配置永久磁铁,通过利用永久磁铁的力将触点彼此接触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向该触点的外侧拉伸,能够消除所产生的电弧。在此,触点的外侧是指触点的内侧以外的方向、即具有在触点部分产生电弧的固定触点的固定端子的与其他固定端子对置一侧以外的方向。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1-2044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如果如上述现有技术那样,采用通过永久磁铁的力将触点彼此接触分离时所产生电弧向外侧拉伸的结构,则在触点的内侧产生电弧的情况下,存在将电弧拉伸至外侧的时间变长的可能性。这样,如果将电弧拉伸至外侧的时间变长,则存在电弧阻断时间变长,导致触点装置的电弧阻断性能降低的可能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能够抑制电弧阻断性能降低的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在于,具备:触点块,其具有形成有固定触点的多个固定端子、形成有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的可动触头;驱动块,其驱动所述可动触头,以使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磁场形成部,其配置于所述触点块的周围并形成磁场,所述多个固定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端子在与其他固定端子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使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抵接。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所述磁场形成部具备一对永久磁铁,所述一对永久磁铁在与所述可动触点和所述固定触点的接触分离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着所述触点块相互对置配置,一对永久磁铁的相互对置的面的极性相同。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动触头上设置有磁性体。
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固定端子通过在固定端子侧以及可动触头侧中的至少任意一侧形成阶梯部,从而在与其他固定端子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使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抵接。
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部形成于所述可动触头侧。
本发明的第六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触头通过所述驱动块的驱动轴而被驱动,所述阶梯部以在俯视观察时成为以所述可动触头的所述驱动轴为大致中心的圆弧状的方式而形成。
本发明的第七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部形成于所述固定触点侧。
本发明的第八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部形成在所述固定端子侧的整周范围内。
本发明的第九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部以连结阶梯彼此的阶梯面沿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的接触分离方向延伸的方式而形成。
本发明的第十特征在于,在电磁继电器中搭载有所述触点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使多个固定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端子在可动触点与该固定端子的固定触点抵接时,在与其他固定端子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抵接。因此,能够抑制在触点彼此接触分离时在触点的内侧产生电弧。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触点装置的电弧阻断性能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图,(a)是侧视图,(b)是从与图1(a)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图,(a)是侧剖视图,(b)是以与(a)正交的方向切断后的侧剖视图。
图3是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组装方法以从(a)到(c)的顺序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部的立体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八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九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十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十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十二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十三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下,例示了在电磁继电器搭载有触点装置的例子。而且,将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固定触头的并设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与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前后方向来进行说明。并且,将图1(a)以及图2(a)的状态中的上侧设为上下方向上侧,将右侧设为左右方向右侧来进行说明,将图1(b)以及图2(b)的状态中的右侧设为前后方向前侧来进行说明。
另外,将触点的内侧定义为具有在触点部分产生电弧的固定触点的固定端子的与其他固定端子对置的一侧,将触点的外侧定义为触点的内侧以外的方向。
另外,在以下的多个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含有相同的构成要素。因此,以下,对这些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共用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0通过将内部单元块(内器ブロツク)1收纳于中空箱型的外壳4内而形成,所述内部单元块1通过将电磁铁块2(驱动块)与触点块3组合成一体而构成。
电磁铁块2具备:卷绕有励磁绕组22的中空筒状的线圈架21、分别与励磁绕组22的两端连接的一对线圈端子23、固定于线圈架21的筒内并利用通电后的励磁绕组22而被磁化的固定铁芯24。另外,电磁铁块2具备:以与固定铁芯24在线圈架21的轴向(上下方向)上对置的方式配置于线圈架21的筒内的可动铁芯25、由磁性材料构成且包围线圈架21的跟片26。并且,电磁铁块2具备配设于线圈架21的筒内且对可动铁芯25向下方施力的复位弹簧27。
线圈架21由作为绝缘材料的树脂形成,并形成为在上端以及下端具有凸边部21a、21b的大致圆筒状。而且,在凸边部21a、21b之间的圆筒部21c上卷绕有励磁绕组22。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圆筒部21c形成为下端侧的内径比上端侧的内径大。
如图3所示,励磁绕组22的端部与设置在线圈架21的凸边部21a上的一对端子部121分别连接,并经由与端子部121连接的引线122而与一对线圈端子23分别连接。
线圈端子23由铜等导电性材料形成,并通过焊锡等与引线122连接。
可动铁芯25配设于线圈架21的筒内,并能够在线圈架21的筒内沿轴向(上下方向)移动。而且,在根据向励磁绕组22的通电的通断而将可动铁芯25向固定铁芯24吸引时,可动铁芯25向上方移动。
如图2(a)所示,跟片26包括:跟片板26A,其配设于线圈架21的上端侧;跟片板26B,其配设于线圈架21的下端侧;一对跟片板26C,其从跟片板26B的左右两端向跟片板26A侧延伸配置。
跟片板26A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在跟片板26A的上表面侧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凹部26a,在该凹部26a的大致中央处形成有插穿孔26c。在该插穿孔26c中插入有有底圆筒状的圆筒部件28。圆筒部件28具有圆筒部28b、形成于圆筒部28b的上端的凸边部28a,在圆筒部28b插入到插穿孔26c中时,凸边部28a与凹部26a接合。另外,在圆筒部件28的圆筒部28b内的下端侧,配设有由磁性材料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的可动铁芯25。并且,在圆筒部28b内配设有固定铁芯24,该固定铁芯24由磁性材料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轴向上与可动铁芯25对置。
另外,在跟片板26A的上表面设置有大致圆板状的帽部件45,该帽部件45的周缘部固定于跟片板26A的插穿孔26c的开口周缘,通过该帽部件45实施可动铁芯25的防脱。另外,在帽部件45的大致中央处,形成有朝向上方凹陷成大致圆柱状的凹部45a,在该凹部45a内收纳有形成于固定铁芯24的上端的凸边部24a。
而且,在形成于线圈架21的下端侧的内周面与圆筒部件28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部分嵌合有由磁性材料构成的圆筒状的衬套26D。该衬套26D与跟片板26A~26C、固定铁芯24、可动铁芯25一起形成磁路。
复位弹簧27插穿在固定铁芯24形成的贯穿孔24b。而且,复位弹簧27的下端与可动铁芯25的上表面抵接,上端与帽部件45的下表面抵接。此时,复位弹簧27以压缩状态设置于可动铁芯25与帽部件45之间,利用该复位弹簧27的弹性恢复力,对可动铁芯25向下方施力。
另一方面,触点块3具备:壳体31、一对(多个)固定端子33、可动触头35、压接弹簧36、保持部5、调节板61、磁轭62、弹簧承接部7、可动轴(驱动轴)8。
可动轴8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大致圆棒状,并通过在下端侧形成螺纹槽而形成螺纹部81。而且,可动轴8的下端侧插穿形成于帽部件45的凹部45a的大致中央处的插穿孔45b以及复位弹簧27。而且,通过使可动轴8的螺纹部81与沿轴向形成于可动铁芯25的螺纹孔25a螺合,从而将可动轴8与可动铁芯25连接起来。另外,可动轴8的上端与弹簧承接部7连接。
壳体31通过陶瓷等耐热性材料形成为下面开口的中空箱型,并在上表面上并排设置有两个贯穿孔31a。
固定端子33通过铜等导电性材料形成为大致圆柱状。而且,在上端形成有凸边部33a,在下端设置有固定触点3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将固定端子33贯穿设置于壳体31的贯穿孔31a并且使凸边部33a从壳体31的上表面突出的状态进行钎焊,从而将固定端子33与壳体31接合。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固定触点32与固定端子33一体形成。
另外,如图2(a)所示,在壳体31的开口周缘通过钎焊接合有凸缘38的一端。而且,凸缘38的另一端通过钎焊与第一跟片板26A接合。
并且,在壳体31的开口部设置有绝缘部件39,该绝缘部件39用于将在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之间产生的电弧与壳体31和凸缘38的接合部绝缘。
绝缘部件39通过陶瓷、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形成为上面开口的大致中空长方体状,并使周壁的上端侧与壳体31的周壁的内表面抵接。由此,实现由固定触点32和可动触点34构成的触点部、与壳体31和凸缘38的接合部的绝缘。
并且,在绝缘部件39的内底面的大致中央处形成有供可动轴8插穿的插穿孔39b。
可动触头35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平板状,在上表面的左右两端侧形成有可动触点34。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点34与可动触头35一体地形成,但也可以将可动触点34与可动触头35分体设置。而且,以可动触点34与固定触点32隔开规定间隔对置配置的方式,配设可动触头35。另外,在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处设置有磁轭(磁性体)62。
磁轭62由磁性体材料构成,且形成为上方开口的剖面大致U字状。而且,磁轭62以从前后方向夹持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方式设置。并且,磁轭62配设于可动触头35的下方侧。另外,在磁轭62的下表面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大致圆板状的定位凸部621。
压接弹簧36由线圈弹簧构成,并以轴向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而配设。而且,压接弹簧36通过在上端侧内径部中嵌入有定位凸部621,从而相对于磁轭62以及可动触头35定位。
弹簧承接部7例如通过树脂等在电气方面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且在上表面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大致圆板状的定位凸部71。而且,通过将压接弹簧36的下端侧内径部嵌入定位凸部71,从而进行弹簧承接部7与压接弹簧36的定位。
调节板61通过纯铁(SUY)、冷轧钢板(SPCC、SPCE)等磁性体材料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该调节板61以载置于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宽度狭窄部351)上表面的状态,固定于后述的保持部5。
保持部5由不锈钢(SUS)等非磁性体材料形成,并具有底板51和一对侧板52。底板51与调节板61从上下方向夹持可动触头35、磁轭62、压接弹簧36。因此,可动触头35被压接弹簧36向上方按压,通过上表面与调节板61抵接从而被限制向固定触点32侧的移动。一对侧板52从底板51的前端、后端向上方延伸配置且在前后方向上对置,与可动触头35(磁轭62)的前端、后端滑动接触,通过与调节板61的前端、后端抵接从而从前后方向夹持调节板6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底板51在前后方向上被分割,由第一底板51a以及第二底板51b构成。即,保持部5被分割成第一保持部5a和第二保持部5b,所述第一保持部5a由第一底板51a和从第一底板51a的前端延伸配置的第一侧板52a构成,所述第二保持部5b由第二底板52b和从第二底板52b的后端延伸配置的第二侧板52b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底板51a、51b以及第一、第二侧板52a、52b通过对板框状的非磁性体材料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因此,第一底板51a和第一侧板52a经由第一弯曲部53a而连续,第二底板51b和第二侧板52b经由第二弯曲部53b而连续。而且,第一、第二保持部5a、5b以彼此在前后方向上分离的状态与弹簧承接部7一体成形,在底板51(第一、第二底板51a、51b)与压接弹簧36之间夹装有弹簧承接部7。即,在底板51(第一、第二底板51a、51b)上设置有弹簧承接部7,底板51与压接弹簧36电绝缘。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前后方向上被分割的第一、第二保持部5a、5b构成保持部5,并将第一、第二保持部5a、5b以彼此分离的状态与具有绝缘性的弹簧承接部7一体成形。而且,通过利用第一、第二侧板52a、52b来夹持调节板61,从而仅经由调节板61使第一、第二保持部5a、5b电连接。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仅通过调节调节板61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而容易地调节压接弹簧36的初始压接力。需要说明的是,图4的附图标记54为用于对调节板61和保持部5进行凸焊的凸部,附图标记55为对凸部54进行挤压成形时所形成的凹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磁性体材料来形成配设于可动触头35的上方的调节板61以及配设于可动触头35的下方的磁轭62。而且,通过非磁性体材料来形成保持部5(第一、第二保持部5a、5b)。因此,在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接触而在可动触头35中流通有电流时,在可动触头35的周围形成有以可动触头35为中心通过调节板61、磁轭62的磁通。其结果是,在调节板61与磁轭62之间作用有磁吸引力,通过该磁吸引力来抑制固定触点32、可动触点34之间所产生的电磁斥力,能够抑制固定触点32、可动触点34间的压接力的降低。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调节板61还具有作为磁轭的功能,该调节板61还相当于设置于可动触头35的磁性体。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通过非磁性体材料来形成调节板61,独立于调节板61而设置由磁性体材料形成的磁轭(磁性体),通过该磁轭和磁轭62形成磁路。
外壳4通过树脂材料形成为大致矩形箱状,并具备上面开口的中空箱型的外壳主体41、覆盖外壳主体41的开口而设置的中空箱型的盖42。
在外壳主体41的左右侧壁的前端设置有突起部141,在突起部141上,形成有在通过螺纹固定将触点装置10固定于安装面时所使用的插穿孔141a。另外,在外壳主体41的上端侧的开口周缘形成有阶梯部41a,与下端侧相比外周变小。而且,在比阶梯部41a靠上方的前表面形成有供线圈端子23的端子部23b嵌入的一对狭缝41b。并且,在比阶梯部41a靠上方的后表面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有一对突起部41c。
盖42形成为下面开口的中空箱型,在后表面形成有一对凹部42a,该一对凹部42a在组装于外壳主体41时供外壳主体41的突起部41c嵌入。另外,在盖42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将上表面左右大致两分的分隔部42c,在被该分隔部42c两分的上表面,分别形成有供固定端子33插穿的一对插穿孔42b。
而且,在将由电磁铁块2以及触点块3构成的内部单元块1收纳于外壳4时,如图3(c)所示,在线圈架21的下端的凸边部21b与外壳主体41的底面之间夹装有大致矩形状的下侧缓冲橡胶43。而且,在壳体31与盖42之间夹装有上侧缓冲橡胶44,该上侧缓冲橡胶44上形成有供固定端子33的凸边部33a插穿的插穿孔44a。
并且,在触点装置10上形成有具备形成磁场的磁场形成部的磁偏吹(磁気ブロ一)结构,能够拉伸在触点(固定触点32和可动触点34)接触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从而进行消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相互对置配置的一对永久磁铁(磁场形成部)46和连接一对永久磁铁46的磁轭47来构成磁偏吹构造。
永久磁铁46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且以在可动触头35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而设置。具体而言,一对永久磁铁46分别以在可动触头35的前方侧和后方侧隔着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间隙(触点间隙)相互对置的方式而配设。此时,对置的一对永久磁铁46的相互对置的面的极性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为N极)。即,前方的永久磁铁46设置为前表面是S极后表面是N极,后方的永久磁铁46设置为前表面是N极后表面是S极。需要说明的是,既可以以相互对置的面的极性为S极的方式配置永久磁铁,也可以以相互对置的面的极性不同的方式配置永久磁铁。
磁轭47通过基部47a和一对延伸配置部47b形成为大致コ字状,所述基部47a与可动触头35的长度方向的端面对置,所述一对延伸配置部47b从基部47a的两端相对于该基部47a大致垂直地分别延伸配置且分别与一对永久磁铁46连接。在此,一对延伸配置部47b与一对永久磁铁46的S极侧的面连接。即,一方的延伸配置部47b与前方的永久磁铁46的前表面连接,另一方的延伸配置部47b与后方的永久磁铁46的后表面连接。
由此,从一对永久磁铁46释放出磁通被磁轭47吸引而抑制漏磁通,能够提高触点附近的磁通密度,从而能够增大拉伸触点间所产生的电弧的力。即,通过设置磁轭47,即使减小永久磁铁46的尺寸也能够维持拉伸电弧的力,能够在维持电弧阻断性能的同时实现触点装置的小型化、低成本化。
接下来,对上述结构的触点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由上述结构构成的触点装置10中,在初始状态(励磁绕组22未被通电的状态)下,可动铁芯25通过复位弹簧27的作用力向下方滑动,伴随于此可动轴8也向下方移动。由此,可动触头35被调节板61向下方按压从而与调节板61一起向下方移动。即,在初始状态下可动触点34与固定触点32分离。
然后,当励磁绕组22通电时,可动铁芯25被固定铁芯24吸引而向上方滑动。这样,当可动铁芯25向上方滑动时,与可动铁芯25连结的可动轴8也连动地向上方移动。由此,与可动轴8连接的弹簧承接部7(保持部5)向固定触点32侧移动,伴随该移动可动触头35也向上方移动。然后,可动触点34与固定触点32抵接从而触点间导通。
另一方面,当向励磁绕组22的通电断开时,可动铁芯25通过复位弹簧27的作用力向下方滑动,伴随于此可动轴8也朝向下方移动。由此,弹簧承接部7(保持部5)也向下方移动,伴随该移动可动触头35也向下方移动,因此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分离。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一对永久磁铁46配置在触点块3的周围,因此通过一对永久磁铁46,如图5所示,在触点块3的周围形成有磁场。因此,无论流过可动触头35的电流的方向是哪个方向,在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之间(触点间)产生的电弧都被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拉伸而被消弧。如以下所详细说明的,在图5中,在电流从左向右流过可动触头35的情况下,在左侧的触点间产生的电弧被向左后方拉伸,在右侧的触点间产生的电弧被向右后方拉伸,从而能够防止电弧的短路。另外,在图5中,在电流从右向左流过可动触头35的情况下,在左侧的触点间产生的电弧被向左前方拉伸,在右侧的触点间产生的电弧被向右前方拉伸,从而能够防止电弧的短路。
然而,在使一对永久磁铁46同极对置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在可动触头35的中央部(触点的内侧:具有在触点部分产生电弧的固定触点的固定端子的与其他固定端子对置一侧)形成有磁场变稀疏的区域。
因此,当在触点的内侧产生有电弧的情况下,存在电弧的动作变慢阻断时间变长的可能性。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可动触头35的中央部配置有具有作为磁轭的功能的调节板61的情况下,当在磁场较弱的触点的内侧产生有电弧时,电弧沿配置于中央部的调节板61方向(参照图5的箭头a)被拉伸,存在电弧向调节板61闪络(弧),导致阻断性能降低的可能性。另外,即使在独立于调节板61设置磁轭,将调节板61作为支架而使用的情况下,也存在电弧向调节板61闪络,导致阻断性能降低的可能性。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使一对永久磁铁异极对置的情况下,如果采用通过永久磁铁的力将触点彼此接触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向外侧拉伸的结构,当在触点的内侧产生有电弧的情况下,也存在将电弧拉伸至外侧之前的时间变长的可能性。
这样,在任一种情况下,如果在触点的内侧产生有电弧,则存在触点装置的电弧阻断性能降低的可能性。该问题特别是在触点磨损的情况下尤为显著。
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在触点的内侧产生有电弧。
具体而言,在多个固定端子33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端子33中,在与其他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固定端子33双方、即全部固定端子33中,形成于各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具体而言,如图2(a)所示,在可动触头35形成有随着朝向内侧(在俯视观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而趋向下方的倾斜面35a。这样,通过形成倾斜面35a,形成于各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触点的内侧不与可动触点34抵接,而仅在触点的外侧(倾斜面35a的上侧且外侧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可动触头35的形状设为在上表面中央部形成有凹部的形状,从而在左右形成倾斜面35a。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多个固定端子33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端子33在可动触点34与该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抵接时,在与其他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抵接。因此,能够抑制在触点彼此接触分离时在触点的内侧产生电弧。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触点装置10的电弧阻断性能降低。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全部的固定端子33中,形成于各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触点彼此接触分离时在触点的内侧产生电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前后方向(与可动触点34和固定触点32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着触点块3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一对永久磁铁46。而且,以相互对置的面的极性相同的方式配置一对永久磁铁46。这样,通过使一对永久磁铁46同极对置,能够与流过可动触头35的电流的方向无关地,将在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之间(触点间)产生的电弧向相互分离方向的拉伸而消弧。
而且,在使一对永久磁铁46同极对置的情况下,如果使多个固定端子33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其他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则能够抑制在磁场较弱的触点的内侧产生电弧。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触点磨损,也能够抑制在触点的内侧产生电弧,因此能够在触点装置10的整个寿命期间内抑制阻断性能的降低。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0A在未设置有绝缘部件39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0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采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固定端子33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端子33中,在与其他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抵接,能够抑制在触点的内侧产生电弧。
而且,在一对固定端子33双方、即全部固定端子33中,形成于各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可动触头35的形状设为在上表面中央部处形成有凹部的形状,从而在可动触头35形成随着朝向内侧(在俯视观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而趋向下方的倾斜面35a(参照图6)。需要说明的是,图6的附图标记72为限位器。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第一变形例)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0B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0A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通过使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外侧向上方弯曲形成弯曲部35b,从而形成随着朝向内侧(在俯视观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而趋向下方的倾斜面35a。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二变形例)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0C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0A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通过在可动触头35(可动触头侧)形成内侧(在俯视观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处于下方的阶梯部35c,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35f)的阶梯面35d为倾斜面。另外,上阶梯部35e的上表面35g成为可动触点34,下阶梯部35f的上表面35h不与固定触点32抵接。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将可动触头35的形状设为在上表面中央部形成有凹部的形状,从而形成阶梯部35c。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通过在可动触头35上设置阶梯部35c,使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能够更可靠地使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触点的外侧与可动触点34抵接。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由于在可动触头侧形成阶梯部35c,因此可通过对板状的部件进行成形来形成阶梯部35c,具有制造容易的优点。
(第三变形例)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0D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的触点装置10C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通过在可动触头35(可动触头侧)形成内侧(在俯视观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处于下方的阶梯部35c,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35f)的阶梯面35d为倾斜面。另外,上阶梯部35e的上表面35g成为可动触点34,下阶梯部35f的上表面35h不与固定触点32抵接。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通过以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位于下方的方式对可动触头35进行冲压成形,从而形成阶梯部35c。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根据本变形例,通过对可动触头35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阶梯部35c,因此能够更加容易地形成阶梯部35c。
(第四变形例)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0E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与上述第三变形例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不同,其他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三变形例的触点装置10D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通过在可动触头35(可动触头侧)形成内侧(在俯视观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处于下方的阶梯部35c,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35f)的阶梯面35d为倾斜面。另外,上阶梯部35e的上表面35g成为可动触点34,下阶梯部35f的上表面35h不与固定触点32抵接。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通过以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位于下方的方式对可动触头35进行冲压成形,从而形成阶梯部35c。
此时,通过仅对左右方向上的可动触头35的与固定触点32的内侧对置的部位进行冲压成形,从而形成阶梯部35c。即,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中央部未被冲压,上下表面的位置成为与阶梯部35c的上阶梯部35e相同的高度。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三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根据本变形例,通过仅对可动触头35的与固定触点32的内侧对置的部位进行冲压成形,从而形成阶梯部35c。即,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中央部未被冲压,上下表面的位置成为与阶梯部35c的上阶梯部35e相同的高度。因此,能够使压接弹簧36的配置空间与以往相同,从而能够实现省空间化。
(第五变形例)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0F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的触点装置10C相同。
具体而言,通过在可动触头35(可动触头侧)形成内侧(在俯视观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处于下方的阶梯部35c,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35f)的阶梯面35d为倾斜面。另外,上阶梯部35e的上表面35g成为可动触点34,下阶梯部35f的上表面35h不与固定触点32抵接。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将可动触头35的形状设为在上表面中央部形成有凹部的形状,从而形成阶梯部35c。
并且,在本变形例中,如图11所示,以在俯视观察时成为以可动触头35的可动轴(驱动轴)8为大致中心的圆弧状的方式形成阶梯部35c。
即,以阶梯面35d的与上阶梯部35e的分界线和与下阶梯部35f的分界线成为同心圆状的方式形成阶梯部35c。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根据本变形例,以在俯视观察时成为以可动触头35的可动轴(驱动轴)8为大致中心的圆弧状的方式形成阶梯部35c。然而,当然也可以将阶梯部35c沿前后方向形成为直线状,但是在该情况下,考虑到在可动触头35旋转时接触点发生变化,需要将接触点设定在更外侧,从而能够有效利用的触点区域变少。与此相对,如果以在俯视观察时成为以可动触头35的可动轴(驱动轴)8为大致中心的圆弧状的方式形成阶梯部35c,则即使可动触头35旋转也能够使接触点不发生变化。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能够有效利用的触点区域从而能够有效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本变形例应用于第三变形例、第四变形例所示的可动触头35的阶梯部35c中。
(第六变形例)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0G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的触点装置10C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通过在可动触头35(可动触头侧)形成内侧(在俯视观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处于下方的阶梯部35c,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35f)的阶梯面35d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另外,上阶梯部35e的上表面35g成为可动触点34,下阶梯部35f的上表面35h不与固定触点32抵接。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将可动触头35的形状设为在上表面中央部形成有凹部的形状,从而形成阶梯部35c。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根据本变形例,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35f)的阶梯面35d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如果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35f)的阶梯面35d为倾斜面,则在触点磨损时,接触点会进入内侧。因此,需要将接触点设定在更外侧,从而能够有效利用的触点区域变少。与此相对,如果将阶梯面35d设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则即使触点磨损也能够使接触点不发生变化。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能够有效利用的触点区域从而能够有效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应用上述第五变形例的结构。
(第七变形例)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0H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与上述第三变形例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三变形例的触点装置10D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通过在可动触头35(可动触头侧)形成内侧(在俯视观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处于下方的阶梯部35c,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35f)的阶梯面35d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另外,上阶梯部35e的上表面35g成为可动触点34,下阶梯部35f的上表面35h不与固定触点32抵接。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通过以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位于下方的方式对可动触头35进行冲压成形,从而形成阶梯部35c。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三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根据本变形例,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35f)的阶梯面35d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如果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35f)的阶梯面35d为倾斜面,则在触点磨损时,接触点会进入内侧。因此,需要将接触点设定在更外侧,从而能够有效利用的触点区域变少。与此相对,如果将阶梯面35d设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则即使触点磨损也能够使接触点不发生变化。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能够有效利用的触点区域从而能够有效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应用上述第五变形例的结构。
(第八变形例)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0I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与上述第四变形例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四变形例的触点装置10E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通过在可动触头35(可动触头侧)形成内侧(在俯视观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处于下方的阶梯部35c,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35f)的阶梯面35d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另外,上阶梯部35e的上表面35g成为可动触点34,下阶梯部35f的上表面35h不与固定触点32抵接。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通过以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位于下方的方式对可动触头35进行冲压成形,从而形成阶梯部35c。
此时,通过仅对左右方向上的可动触头35的与固定触点32的内侧对置的部位进行冲压成形,从而形成阶梯部35c。即,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中央部未被冲压,上下表面的位置成为与阶梯部35c的上阶梯部相同的高度。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三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根据本变形例,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35f)的阶梯面35d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如果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35f)的阶梯面35d为倾斜面,则在触点磨损时,接触点会进入内侧。因此,需要将接触点设定在更外侧,从而能够有效利用的触点区域变少。与此相对,如果将阶梯面35d设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则即使触点磨损也能够使接触点不发生变化。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能够有效利用的触点区域从而能够有效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应用上述第五变形例的结构。
(第九变形例)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0J的固定触点32的形状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固定触点32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0A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通过在固定触点32(固定端子侧)形成内侧(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对置的一侧)处于上方的阶梯部32a,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2a的阶梯(下侧阶梯部32c与上侧阶梯部32d)的阶梯面32b为倾斜面。另外,在可动触头35上未形成有阶梯部、倾斜面。因此,固定触点32仅阶梯部32a中的下侧阶梯部32c的下表面32e与可动触头35的可动触点34抵接,阶梯面32b以及上侧阶梯部32d的下表面32f不与可动触点34、即可动触头35抵接。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根据本变形例,通过在固定触点32(固定端子侧)形成内侧(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对置的一侧)处于上方的阶梯部32a,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因此,即使可动触头35旋转也能够使接触点不发生变化。即,通过在固定端子侧设置阶梯部,无需如在可动触头侧设置阶梯部的情况那样考虑可动触头35的旋转。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增大能够有效利用的触点区域从而能够有效利用。
(第十变形例)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0K的固定触点32的形状与上述第九变形例的固定触点32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九变形例的触点装置10J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通过在固定触点32(固定端子侧)形成内侧(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对置的一侧)处于上方的倾斜面32b,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在可动触头35上也未形成有阶梯部、倾斜面。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九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十一变形例)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0L的固定触点32的形状与上述第九变形例的固定触点32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九变形例的触点装置10J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17所示,通过在固定触点32(固定端子侧)形成内侧(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对置的一侧)处于上方的阶梯部32a,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2a的阶梯(下侧阶梯部32c与上侧阶梯部32d)的阶梯面32b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另外,在可动触头35上未形成有阶梯部、倾斜面。因此,固定触点32仅阶梯部32a中的下侧阶梯部32c的下表面32e与可动触头35的可动触点34抵接,阶梯面32b以及上侧阶梯部32d的下表面32f不与可动触点34、即可动触头35抵接。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九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根据本变形例,连结阶梯部32a的阶梯(下侧阶梯部32c与上侧阶梯部32d)的阶梯面32b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如果连结阶梯部32a的阶梯(下侧阶梯部32c与上侧阶梯部32d)的阶梯面32b为倾斜面,则在触点磨损时,接触点会进入内侧。因此,需要将接触点设定在更外侧,从而能够有效利用的触点区域变少。与此相对,如果将阶梯面32b设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则即使触点磨损也能够使接触点不发生变化。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能够有效利用的触点区域从而能够有效利用。
(第十二变形例)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0M的固定触点32的形状与上述第十一变形例的固定触点32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十一变形例的触点装置10L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18所示,通过在固定触点32(固定端子侧)形成内侧(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对置的一侧)处于上方的阶梯部32a,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2a的阶梯(下侧阶梯部32c与上侧阶梯部32d)的阶梯面32b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面)。此时,以固定端子33的内侧露出的方式形成阶梯部32a。即,在本变形例中,固定端子33构成上侧阶梯部32d。另外,在可动触头35上未形成有阶梯部、倾斜面。因此,固定触点32仅阶梯部32a中的下侧阶梯部32c的下表面32e与可动触头35的可动触点34抵接,阶梯面32b以及上侧阶梯部32d的下表面32f不与可动触点34、即可动触头35抵接。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十一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十三变形例)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0N的固定触点32的形状与上述第十一变形例的固定触点32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十一变形例的触点装置10L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19所示,通过在固定触点32(固定端子侧)形成内侧(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对置的一侧)处于上方的阶梯部32a,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2a的阶梯(下侧阶梯部32c与上侧阶梯部32d)的阶梯面32b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面),但阶梯面32b也可以为倾斜面。
并且,在本变形例中,将阶梯部32a形成在固定端子33的整周范围内。另外,在可动触头35上未形成有阶梯部、倾斜面。因此,固定触点32仅阶梯部32a中的下侧阶梯部32c的下表面32e与可动触头35的可动触点34抵接,阶梯面32b以及上侧阶梯部32d的下表面32f不与可动触点34、即可动触头35抵接。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十一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根据本变形例,将阶梯部32a形成在固定端子33的整周范围内。这样,如果在固定端子33的整周范围内形成阶梯部32a,则即使在组装固定端子33时固定端子33旋转,也必然能够使阶梯部32a存在于内侧(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对置的一侧)。因此,无需在组装固定端子33时进行固定端子的定位,从而制造变得容易。
(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0P在如下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0不同,即,通过以夹持可动触头35的方式配置磁轭62以及调节板61而形成磁路,并且以贯穿磁轭62、可动触头35以及调节板61的方式设置可动轴8,其他的结构基本上采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固定端子33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端子33中,在与其他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抵接,能够抑制在触点的内侧产生电弧。
而且,在一对固定端子33双方、即全部固定端子33中,形成于各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可动触头35的形状设为在上表面中央部形成有凹部的形状,从而在可动触头35形成随着朝向内侧(在俯视观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趋向下方的倾斜面35a(参照图20)。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如上述第二实施方式那样未设置有绝缘部件39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0Q在如下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0不同,即,未设置有磁轭62以及调节板61,以贯穿可动触头35的方式设置可动轴8,其他的结构基本上采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固定端子33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端子33中,在与其他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抵接,能够抑制在触点的内侧产生电弧。
而且,在一对固定端子33双方、即全部固定端子33中,形成于各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可动触头35的形状设为在上表面中央部形成有凹部的形状,从而在可动触头35形成随着朝向内侧(在俯视观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而趋于下方的倾斜面35a(参照图20)。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如上述第二实施方式那样未形成有绝缘部件39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触点装置搭载于电磁继电器,然而也可以将触点装置应用于开关、计时器等。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可以任意选择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所例示的可动触头、固定端子(固定触点)而组合。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三、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任意选择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所例示的可动触头、固定端子(固定触点)而组合。
另外,在固定端子的数量为三个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实施本发明。例如,在固定端子为三个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将在俯视观察时存在于连结各固定端子的中心而形成的三角形内侧的各固定端子的区域设为触点的内侧,在除此以外的区域(各固定端子的位于上述三角形外侧的区域)使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抵接。
另外,可动触头或固定端子、其他细微部的规格(形状、大小、布局等)也可以适当变更。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能够抑制电弧阻断性能降低的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Claims (10)
1.一种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触点块,其具有形成有固定触点的多个固定端子、形成有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的可动触头;
驱动块,其驱动所述可动触头,以使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
磁场形成部,其配置于所述触点块的周围并形成磁场,
所述多个固定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端子在与其他固定端子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使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场形成部具备一对永久磁铁,所述一对永久磁铁在与所述可动触点和所述固定触点的接触分离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着所述触点块相互对置配置,一对永久磁铁的相互对置的面的极性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触头上设置有磁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固定端子通过在固定端子侧以及可动触头侧中的至少任意一侧形成阶梯部,从而在与其他固定端子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使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阶梯部形成于所述可动触头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头通过所述驱动块的驱动轴而被驱动,
所述阶梯部以在俯视观察时成为以所述可动触头的所述驱动轴为大致中心的圆弧状的方式而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阶梯部形成于所述固定触点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阶梯部形成在所述固定端子侧的整周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阶梯部以连结阶梯彼此的阶梯面沿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的接触分离方向延伸的方式而形成。
10.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搭载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52663 | 2012-07-06 | ||
JP2012152663A JP5938745B2 (ja) | 2012-07-06 | 2012-07-06 |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
PCT/JP2013/004068 WO2014006871A1 (ja) | 2012-07-06 | 2013-07-01 |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12353A true CN104412353A (zh) | 2015-03-11 |
CN104412353B CN104412353B (zh) | 2017-03-08 |
Family
ID=49881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35632.5A Active CN104412353B (zh) | 2012-07-06 | 2013-07-01 | 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81758B2 (zh) |
EP (1) | EP2871661B1 (zh) |
JP (1) | JP5938745B2 (zh) |
KR (1) | KR20150028803A (zh) |
CN (1) | CN104412353B (zh) |
WO (1) | WO2014006871A1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14105A (zh) * | 2016-06-14 | 2016-08-31 | 朱庆茂 | 一种磁保持高压直流继电器及其组装方法和工作方法 |
CN106057586A (zh) * | 2015-04-13 | 2016-10-26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触点装置以及电磁继电器 |
CN107248463A (zh) * | 2017-08-11 | 2017-10-13 | 宋红伟 | 一种双向直流开关 |
CN107533936A (zh) * | 2015-07-27 | 2018-01-02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触点机构及使用该触点机构的电磁继电器 |
CN110100292A (zh) * | 2016-12-26 | 2019-08-06 | 安电株式会社 | 电磁继电器 |
CN110651350A (zh) * | 2017-08-10 | 2020-01-03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电磁继电器 |
US10854410B2 (en) | 2015-12-22 | 2020-12-01 |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 High-voltage direct-current relay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
CN112955993A (zh) * | 2018-11-13 | 2021-06-1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21119B (zh) * | 2012-04-09 | 2016-08-17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触点装置的弹簧负载调整结构和触点装置的弹簧负载调整方法 |
EP2650894B1 (en) * | 2012-04-12 | 2018-06-06 | ABB Oy | Electric current switching apparatus |
CN105359243B (zh) * | 2013-06-28 | 2018-06-05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
KR101887316B1 (ko) | 2014-07-23 | 2018-08-09 | 후지쯔 콤포넌트 가부시끼가이샤 | 전자기 릴레이 |
JP6528271B2 (ja) | 2015-04-13 | 2019-06-1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接点装置および電磁継電器 |
KR20170009348A (ko) | 2015-07-16 | 2017-01-25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영구자석을 포함한 전기자동차용 릴레이 및 그 제조방법 |
KR101961661B1 (ko) | 2015-07-31 | 2019-03-26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고전압 릴레이 장치 |
KR101943365B1 (ko) * | 2015-10-14 | 2019-01-29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직류 릴레이 |
KR101776455B1 (ko) * | 2016-01-20 | 2017-09-07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릴레이 장치 |
CN107527768B (zh) * | 2016-06-17 | 2022-07-0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电磁铁装置以及搭载了该电磁铁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
CN107527769B (zh) * | 2016-06-17 | 2021-05-18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电磁铁装置以及搭载了该电磁铁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
KR102197518B1 (ko) * | 2017-05-16 | 2020-12-31 |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 전자 접촉기 |
CN107170648A (zh) * | 2017-07-11 | 2017-09-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接触器及具有其的换热设备 |
JP6743834B2 (ja) * | 2018-01-31 | 2020-08-19 |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US10699865B2 (en) | 2018-04-24 | 2020-06-30 |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 Electromechanical switch having a movable contact and stationary contacts |
JP7286931B2 (ja) | 2018-09-07 | 2023-06-06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7003892B2 (ja) * | 2018-10-31 | 2022-01-21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7310474B2 (ja) * | 2019-09-13 | 2023-07-19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リレー |
JP7505213B2 (ja) * | 2020-03-13 | 2024-06-25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CN115280456A (zh) | 2020-03-18 | 2022-11-01 | 肖特日本株式会社 | 气密端子以及使用该气密端子的触点装置 |
JP2022112547A (ja) * | 2021-01-22 | 2022-08-03 |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 密閉型電磁接触器 |
KR20220119210A (ko) | 2021-02-19 | 2022-08-29 |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 고전압 릴레이 |
JP2022170571A (ja) * | 2021-04-28 | 2022-11-10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53144U (ja) * | 1983-09-20 | 1985-04-1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開閉器の接点装置 |
CN1327604A (zh) * | 1999-10-14 | 2001-12-19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接点装置 |
JP2002334644A (ja) * | 2001-05-10 | 2002-11-22 | Toyota Motor Corp | 電磁継電器 |
US20090096559A1 (en) * | 2006-05-12 | 2009-04-16 | Omron Corporatio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CN101438364A (zh) * | 2006-05-12 | 2009-05-20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电磁继电器 |
WO2011115056A1 (ja) * | 2010-03-15 | 2011-09-22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接点開閉装置 |
JP2011204478A (ja) * | 2010-03-25 | 2011-10-13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接点装置 |
JP2012089493A (ja) * | 2010-10-15 | 2012-05-10 |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 電磁開閉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053990A (zh) * | 1963-11-15 | |||
US3601727A (en) * | 1970-03-09 | 1971-08-24 | Cutler Hammer Inc | Magnetic snap action switch |
FR2523764B1 (fr) | 1982-03-19 | 1986-05-09 | Alsthom Atlantique | Appareil de coupure moyenne tension a courant continu |
JPH0327317Y2 (zh) * | 1984-09-07 | 1991-06-13 | ||
EP0587611B1 (en) * | 1991-03-28 | 1997-05-21 | Kilovac Corporation | Dc relay device |
JPH07254340A (ja) * | 1994-03-15 | 1995-10-03 | Omron Corp | 電磁継電器 |
US5631613A (en) * | 1994-11-22 | 1997-05-20 | Nippondenso Co., Ltd. | Magnet switch for engine starter |
US5892194A (en) * | 1996-03-26 | 1999-04-06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Sealed contact device with contact gap adjustment capability |
UA57881C2 (uk) * | 2001-12-29 | 2003-07-15 | Микола Сергійович Бабич | Спосіб керування магнітним потоком електромагніта і електромагніт(варіанти), що реалізує спосіб. |
EP1353348B1 (en) * | 2001-11-29 | 2006-09-13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Elecromagnetic switching apparatus |
JP3985628B2 (ja) * | 2002-08-09 | 2007-10-03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開閉装置 |
JP2005026182A (ja) * | 2003-07-02 | 2005-01-27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電磁開閉装置 |
JP4325393B2 (ja) * | 2003-12-22 | 2009-09-02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開閉装置 |
US7859373B2 (en) * | 2005-03-28 | 2010-12-28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Contact device |
US7876183B2 (en) * | 2005-11-25 | 2011-01-25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Electromagnetic switching device |
JP2007305467A (ja) * | 2006-05-12 | 2007-11-22 | Omron Corp | 電磁継電器、その調整方法および調整システム |
US7852178B2 (en) * | 2006-11-28 | 2010-12-14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Hermetically sealed electromechanical relay |
EP2860747B1 (en) * | 2008-03-19 | 2016-11-30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Contact device |
JP5206157B2 (ja) * | 2008-06-30 | 2013-06-12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5163317B2 (ja) * | 2008-06-30 | 2013-03-13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接点装置 |
JP5163318B2 (ja) * | 2008-06-30 | 2013-03-13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磁石装置 |
KR101004465B1 (ko) * | 2008-09-05 | 2010-12-31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계전기 |
JP5131218B2 (ja) * | 2008-09-12 | 2013-01-30 |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 電磁継電器 |
JP2010257923A (ja) * | 2009-02-19 | 2010-11-11 | Anden | 電磁継電器 |
JP5471532B2 (ja) * | 2010-02-04 | 2014-04-1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スタータ用スイッチ装置 |
JP5573250B2 (ja) * | 2010-03-09 | 2014-08-20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封止接点装置 |
US9087655B2 (en) | 2010-03-25 | 2015-07-21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Contact device |
JP2012038684A (ja) * | 2010-08-11 | 2012-02-23 |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 接点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開閉器 |
JP5307779B2 (ja) * | 2010-08-31 | 2013-10-02 |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 電磁開閉器 |
US8736222B2 (en) | 2010-10-15 | 2014-05-27 | Lsis Co., Ltd. | Flux controller for induction motor |
KR101086907B1 (ko) * | 2010-10-15 | 2011-11-25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계전기 |
CN103201814A (zh) * | 2010-11-01 | 2013-07-10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继电器 |
CN103748652B (zh) * | 2011-05-31 | 2016-06-01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电磁继电器 |
JP2013187134A (ja) * | 2012-03-09 | 2013-09-19 | Panasonic Corp | 接点装置 |
JP6064223B2 (ja) * | 2012-12-28 | 2017-01-25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
KR101398720B1 (ko) * | 2013-02-18 | 2014-05-27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전자 개폐 장치 |
KR200486560Y1 (ko) * | 2014-01-27 | 2018-06-07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전자개폐장치 |
KR101869717B1 (ko) * | 2014-01-27 | 2018-06-21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전자개폐장치 |
-
2012
- 2012-07-06 JP JP2012152663A patent/JP5938745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7-01 WO PCT/JP2013/004068 patent/WO201400687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7-01 EP EP13812568.7A patent/EP2871661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7-01 US US14/412,946 patent/US9881758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7-01 CN CN201380035632.5A patent/CN104412353B/zh active Active
- 2013-07-01 KR KR1020157000151A patent/KR20150028803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53144U (ja) * | 1983-09-20 | 1985-04-1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開閉器の接点装置 |
CN1327604A (zh) * | 1999-10-14 | 2001-12-19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接点装置 |
JP2002334644A (ja) * | 2001-05-10 | 2002-11-22 | Toyota Motor Corp | 電磁継電器 |
US20090096559A1 (en) * | 2006-05-12 | 2009-04-16 | Omron Corporatio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CN101438364A (zh) * | 2006-05-12 | 2009-05-20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电磁继电器 |
WO2011115056A1 (ja) * | 2010-03-15 | 2011-09-22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接点開閉装置 |
JP2011204478A (ja) * | 2010-03-25 | 2011-10-13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接点装置 |
JP2012089493A (ja) * | 2010-10-15 | 2012-05-10 |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 電磁開閉装置 |
CN102543588A (zh) * | 2010-10-15 | 2012-07-04 | Ls产电株式会社 | 电磁切换设备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57586B (zh) * | 2015-04-13 | 2020-03-24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触点装置以及电磁继电器 |
CN106057586A (zh) * | 2015-04-13 | 2016-10-26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触点装置以及电磁继电器 |
US10658140B2 (en) | 2015-07-27 | 2020-05-19 | Omron Corporation | Contact mechanism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ing the same |
CN107533936A (zh) * | 2015-07-27 | 2018-01-02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触点机构及使用该触点机构的电磁继电器 |
CN107533936B (zh) * | 2015-07-27 | 2019-05-31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触点机构及使用该触点机构的电磁继电器 |
US10854410B2 (en) | 2015-12-22 | 2020-12-01 |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 High-voltage direct-current relay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
CN105914105A (zh) * | 2016-06-14 | 2016-08-31 | 朱庆茂 | 一种磁保持高压直流继电器及其组装方法和工作方法 |
CN110100292A (zh) * | 2016-12-26 | 2019-08-06 | 安电株式会社 | 电磁继电器 |
CN110100292B (zh) * | 2016-12-26 | 2020-12-25 | 安电株式会社 | 电磁继电器 |
CN110651350A (zh) * | 2017-08-10 | 2020-01-03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电磁继电器 |
CN110651350B (zh) * | 2017-08-10 | 2023-01-13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电磁继电器 |
CN107248463B (zh) * | 2017-08-11 | 2019-12-24 | 上海为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直流开关 |
CN107248463A (zh) * | 2017-08-11 | 2017-10-13 | 宋红伟 | 一种双向直流开关 |
CN112955993A (zh) * | 2018-11-13 | 2021-06-1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
CN112955993B (zh) * | 2018-11-13 | 2024-01-16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194284A1 (en) | 2015-07-09 |
WO2014006871A1 (ja) | 2014-01-09 |
JP5938745B2 (ja) | 2016-06-22 |
KR20150028803A (ko) | 2015-03-16 |
CN104412353B (zh) | 2017-03-08 |
EP2871661B1 (en) | 2017-05-03 |
EP2871661A1 (en) | 2015-05-13 |
EP2871661A4 (en) | 2015-07-22 |
US9881758B2 (en) | 2018-01-30 |
JP2014017086A (ja) | 2014-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12353A (zh) | 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 |
JP6653453B2 (ja) |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 |
JP6590273B2 (ja) | 接点装置および電磁継電器 | |
JP6528271B2 (ja) | 接点装置および電磁継電器 | |
JP2018037287A (ja) | 電磁リレー | |
CN103038851A (zh) | 触点装置 | |
JP2013222699A (ja) | 電磁継電器 | |
CN104704597A (zh) | 电磁开闭器 | |
US20230197387A1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electromagnetic device | |
JP2012199117A (ja) | 接点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磁開閉装置 | |
US20200312597A1 (en) | Contac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equipped with contact device | |
JP5427492B2 (ja) | 電磁継電器 | |
CN202549738U (zh) | 接点装置以及电磁开闭器 | |
US20200286702A1 (en) | Contact module, contact device, electromagnetic relay module, and electrical device | |
JP2012199113A (ja) |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開閉器 | |
JP2011204479A (ja) | 接点装置 | |
JP2012104362A (ja) | 接点装置 | |
JP2019117809A (ja) | 接点装置および電磁継電器 | |
JP2011204476A (ja) | 接点装置 | |
US10204756B2 (en) | Coil terminal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provided therewith | |
JP2012199132A (ja) | 電磁継電器および接点装置 | |
JP2012104361A (ja) | 接点装置 | |
JP2017228518A (ja) | 電磁石装置および当該電磁石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 |
JP5725936B2 (ja) | 電磁石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 |
JP2012199112A (ja) | 電磁継電器および接点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