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0292B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0292B
CN110100292B CN201780079788.1A CN201780079788A CN110100292B CN 110100292 B CN110100292 B CN 110100292B CN 201780079788 A CN201780079788 A CN 201780079788A CN 110100292 B CN110100292 B CN 1101002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rtion
cover
space
central axis
arc extingu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97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00292A (zh
Inventor
石川智子
神谷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onic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An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d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00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02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002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02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0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 H01H1/54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by magnetic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63Details concerning air-gaps, e.g. anti-remanence, damping, anti-corro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38Part of main magnetic circuit shaped to suppress arcing between the contacts of the re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9/44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Abstract

基架(6)具有固定地支承定子(31A)的主体部(61)、以及在与中心轴线方向(X方向)垂直的延出方向(Z方向)上具有板厚方向的底板部(62)。中间罩(7)具有保持永久磁铁(4)的磁体保持部(71)、以及与触点机构部(3)相对的盖板部(72)。外侧罩(8)具有隔着触点机构部(3)与底板部(62)相对的顶板部(80)、以及自顶板部(80)的一个端部与盖板部(72)相对地延设的第一侧板部(81)。在延出方向(Z方向)上盖板部(72)与底板部(62)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G1)、和在延出方向(Z方向)上盖板部(72)与顶板部(80)之间形成的第二间隙(G2),隔着盖板部(72)大致对称地排列在延出方向(Z方向)上,且设置为面向第一侧板部(81)。由此,例如,可以实现良好的断开性能。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相关申请的相互引用
本申请以2016年12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251040号为基础申请,该基础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磁继电器,包括通过通电产生磁力的线圈、通过磁力开闭的触点部、以及配置在触点部侧方的消弧用磁铁。消弧用磁铁设置成用于将从通电状态向断开状态过渡时触点部所产生的电弧,通过洛伦兹力拉长并消弧。利用基于消弧用磁铁的磁通量的洛伦兹力来拉长电弧所需的消弧空间,配置在触点部的开闭方向和消弧用磁铁的磁极方向垂直方向上的消弧用磁铁的两侧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8-2265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这种电磁继电器中,消弧空间的尺寸极大地影响断开性能。因此,通过使消弧空间尽可能地大,可以确保良好的断开性能。
而且,这种电磁继电器中的电流的流通方向可以改变。具体来说,例如,有时电磁继电器中流通有动力电流以及与该动力电流方向相反的再生电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良好的断开性能不受电流流通方向影响,需要尽可能地抑制动力电流断开时的消弧空间与再生电流断开时的消弧空间之间的空间尺寸差。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情况等而作出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电磁继电器包括触点机构部、基架、永久磁铁、中间罩和外侧罩。其中,触点机构部包括:定子,其具有固定触点;以及可动元件,其具有在线圈的中心轴线方向上与所述固定触点相对的可动触点,并设置为根据所述线圈的通电状态可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往复移动。基架具有:主体部,其设置成固定地支承所述定子;以及底板部,其为在与所述中心轴线方向垂直的延出方向上具有板厚方向的矩形的板状部,在使所述主体部沿所述延出方向延伸的同时对所述主体部进行固定支承,基架由绝缘材料一体成型。永久磁铁具有平行于与所述中心轴线方向和所述延出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的磁极方向,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定子与所述可动元件靠近配置。中间罩具有:磁铁保持部,其保持所述永久磁铁;以及盖板部,其为矩形的板状部,设置成自所述中心轴线方向的所述磁铁保持部的一个端部向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从而与所述触点机构部相对,并且该中间罩由绝缘材料一体成型,并由所述基架固定支承。外侧罩具有:顶板部,其延设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上,而隔着所述触点机构部与所述底板部相对;第一侧板部,其自所述顶板部的所述中心轴线方向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盖板部相对,且平行于所述延出方向延设;第二侧板部,其自所述顶板部的所述中心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平行于所述延出方向延设,且隔着所述触点机构部和所述线圈与所述第一侧板部相对;以及一对第三侧板部,其与所述顶板部、所述第一侧板部、以及所述第二侧板部连接,该外侧罩由绝缘材料一体成型,且被构造成,通过在所述顶板部、所述第一侧板部、所述第二侧板部和所述一对第三侧板部所形成的浴缸形状的开口部安装所述底板部,来覆盖所述触点机构部和所述中间罩。在所述延出方向上所述盖板部与所述底板部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和在所述延出方向上所述盖板部与所述顶板部之间形成的第二间隙,隔着所述盖板部大致对称地排列在所述延出方向上,并且设置为面向所述第一侧板部。
由所述触点机构部和所述底板部之间的空间与所述第一间隙形成的第一消弧空间、与由所述触点机构部和所述顶板部之间的空间与所述第二间隙形成的第二消弧空间,可以隔着所述盖板部大致对称地排列在所述延出方向上。
所述固定触点隔着所述线圈的中心轴线,可分别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可动触点隔着所述中心轴线,可分别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永久磁铁隔着所述中心轴线,可分别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中间罩可以形成为在所述盖板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连接一对所述磁铁保持部的大致U字形。所述第一消弧空间隔着所述中心轴线,可分别设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消弧空间隔着所述中心轴线,可分别设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电磁继电器可以构造成,空气能够从所述第一间隙经由所述中间罩的内侧的空间,流通到所述第二间隙。
所述电磁继电器可以构造成,所述外侧罩和所述基架所围成的空间、即容纳空间可与外部空气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II-II线剖视图。
图3是图2中III-III线剖视图。
图4是图1中IV-IV线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永久磁铁、基架和中间罩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可以应用于实施方式的各种变化,将在一系列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之后,作为变形例进行汇总说明。
(结构)
参考图1~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可以适用于搭载在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电动汽车上的行驶电源系统。即,电磁继电器1被构造成适于搭载在这样的电源系统中,该电源系统具有流通电流在动力电流、和与该动力电流方向相反的再生电流之间进行切换的结构。
电磁继电器1包括线圈2、触点机构部3、永久磁铁4、驱动部5、基架6、中间罩7和外侧罩8。线圈2、触点机构部3、永久磁铁4、驱动部5和中间罩7,容纳在由基架6和外侧罩8围成的空间即容纳空间S中。
在各附图中,将平行于X轴的方向、即平行于线圈2的中心轴线C的任意方向称为“中心轴线方向”。并且,在图中,将X轴负方向称为“吸引方向”,将X轴正方向称为“复位方向”。即,平行于中心轴线C的方向,在未明示是吸引方向还是复位方向的情况下,在下文中使用术语“中心轴线方向”。中心轴线方向也可以称为“触点开闭方向”。
此外,在图中,将与中心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即Y轴方向称为“宽度方向”,将与中心轴线方向和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即Z轴方向称为“延出方向”。
线圈2配置在容纳空间S的中心轴线方向的一端侧(即容纳空间S中的吸引方向侧的端部)。在通电时产生磁力的线圈2,与固定在基架6上的线圈端子板21电连接。线圈端子板21从基架6朝向电磁继电器1的外部,与延出方向(即Z轴负方向)平行地延设。
触点机构部3配置成比线圈2更靠近复位方向侧。触点机构部3构造为,根据线圈2的通电状态在驱动部5的驱动下,可对动力电流或再生电流的通电状态和断开状态进行切换。具体来说,触点机构部3包括第一定子31A、第二定子31B、第一输入输出端子32A、第二输入输出端子32B、第一固定触点33A、第二固定触点33B、可动元件34、第一可动触点35A、第二可动触点35B、固定磁轭36、可动磁轭37和压缩弹簧38。
第一定子31A为在延出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且在中心轴线方向上具有板厚方向的舌片状金属板部,其配置成比中心轴线C更靠近Y轴正方向侧。第二定子31B为在延出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且在中心轴线方向上具有板厚方向的舌片状金属板部,其配置成比中心轴线C更靠近Y轴负方向侧。即,第一定子31A和第二定子31B排列在宽度方向。第一定子31A和第二定子31B由绝缘材料(例如,合成树脂)制成的基架6固定支承,以在断开状态下彼此电绝缘。
第一定子31A与舌片状金属板部即第一输入输出端子32A无缝式一体成型。第一输入输出端子32A从基架6朝向电磁继电器1的外部,与延出方向(即Z轴负方向)平行地延设。第二定子31B与舌片状金属板部即第二输入输出端子32B无缝式一体成型。第二输入输出端子32B从基架6朝向电磁继电器1的外部,与延出方向(即Z轴负方向)平行地延设。第一输入输出端子32A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子32B中,一个电连接到上述电源系统中的电源侧,另一个电连接到同一电源系统中的负载(例如,用作电动机和发电机的电动发电机)侧。
第一定子31A具有第一固定触点33A。第一固定触点33A是具有平行于中心轴线C的轴中心的、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的金属制电触点构件,并且通过铆接等方式固定到第一定子31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定子31A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固定触点33A。第一固定触点33A配置成其轴中心穿过中央线L(参见图3)。中央线L为与中心轴线C垂直且与宽度方向平行的直线。如图3所示,当沿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中央线L设置成穿过呈点状的中心轴线C。
第二定子31B具有第二固定触点33B。第二固定触点33B是具有平行于中心轴线C的轴中心的、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的金属制电触点构件,并通过铆接等方式固定到第二定子31B。即,第一固定触点33A和第二固定触点33B,隔着中心轴线C,分别配置在宽度方向的两侧。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定子31B上的2个第二固定触点33B设置为隔着中央线L大致对称。并且,2个第二固定触点33B配置成,连接它们的线段的中点与第一固定触点33A的轴中心隔着中央线L大致对称。
可动元件34设置成,在比第一定子31A和第二定子31B更靠近复位方向侧,根据线圈2的通电状态可在中心轴线方向上往复移动。具体来说,可动元件34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且在中心轴线方向上具有板厚方向的金属板构件,其在中心轴线方向上与第一定子31A和第二定子31B相对配置。
在可动元件34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设置有第一可动触点35A。在可动元件34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处,设置有第二可动触点35B。即,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二可动触点35B,隔着中心轴线C分别配置在宽度方向的两侧。
第一可动触点35A是具有平行于中心轴线C的轴中心、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的金属制电触点构件,并通过铆接等方式固定到可动元件34。第一可动触点35A在中心轴线方向上与第一固定触点33A相对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元件34上设置有1个第一可动触点35A。第一可动触点35A和第一固定触点33A,配置成当沿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彼此重合。
第二可动触点35B是具有平行于中心轴线C的轴中心、且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的金属制电触点构件,并通过铆接等方式固定到可动元件34。第二可动触点35B在中心轴线方向上与第二固定触点33B相对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元件34上设置有2个第二可动触点35B。彼此对应的第二可动触点35B和第二固定触点33B,配置成当沿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彼此重合。
由强磁性材料(例如,磁性金属)制成的构件即固定磁轭36,在第一定子31A和第二定子31B的附近位置处,由基架6固定地支承。具体来说,固定磁轭36在比第一定子31A和第二定子31B更靠近中心轴线C侧的位置处,通过嵌件成型等方式埋设在基架6内。
由强磁性材料(例如,磁性金属)制成的构件即可动磁轭37,与可动元件34结合。可动磁轭37在中心轴线方向上与固定磁轭36相对配置。固定磁轭36和可动磁轭37被设置成在通电状态下在两者之间产生磁轭吸力。通电状态为,通过使第一固定触点33A与第一可动触点35A彼此抵接、且使第二固定触点33B与第二可动触点35B彼此抵接,而在可动元件34中流通有动力电流或再生电流的状态。
压缩弹簧38配置在可动元件34和可动磁轭37的结合体、与中间罩7之间。压缩弹簧38为螺旋弹簧,其设置为将可动元件34在吸引方向上向第一定子31A和第二定子31B推压。
永久磁铁4在宽度方向上与第一定子31A或第二定子31B和可动元件34的相对位置靠近配置。具体来说,永久磁铁4隔着中间罩7在宽度方向上与该位置相对地安装在中间罩7上。“靠近配置”是指,与该位置的靠近达到,第一定子31A或第二定子31B与可动元件34之间在电流断开时所产生的电弧,通过永久磁铁4的磁通量受到沿延出方向的洛伦兹力而拉长至可被良好消弧的程度。永久磁铁4在中间罩7的外侧面上,被中间罩7固定支承。永久磁铁4设置成具有与宽度方向平行的磁极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包括2个永久磁铁4。2个永久磁铁4中的一个配置成比中心轴线C更靠近Y轴正方向侧,以隔着中间罩7在宽度方向上与第一固定触点33A和第一可动触点35A相对。2个永久磁铁4中的另一个,配置成比中心轴线C更靠近Y轴负方向侧,以隔着中间罩7在宽度方向上与第二固定触点33B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相对。即,永久磁铁4隔着中心轴线C,分别配置在宽度方向的两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永久磁铁4均设置成其S极朝向中心轴线C。并且,2个永久磁铁4形成为当沿宽度方向观察时彼此重合的相同形状,并且在中心轴线方向和延出方向上配置在相同位置处。
驱动部5构造成,根据线圈2的通电状态可使可动元件34在中心轴线方向上往复移动。具体来说,驱动部5包括固定芯51、轴52、可动芯53、复位弹簧54和可动绝缘子55。
固定芯51为由强磁性材料(例如,强磁性金属材料)无缝式一体成型的大致圆筒状的构件,并且其容纳在线圈2的内侧。轴52为金属制圆棒状构件,并且设置成其长度方向与中心轴线方向平行。轴52沿中心轴线方向,可往复移动地容纳在沿固定芯51的轴中心开设的通孔的内侧。
可动芯53为由强磁性材料(例如,强磁性金属材料)制成的大致圆板状的构件,并且在轴52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到轴52。可动芯53配置成在中心轴线方向上与固定芯51相对。即,可动芯53设置成当线圈2通电时被吸引到固定芯51上。吸引方向为,线圈2通电时可动芯53受到固定芯51吸引的方向。
复位弹簧54为配置成围绕固定芯51和轴52的螺旋弹簧,并且设置成将可动芯53向复位方向推压。由绝缘材料(例如,合成树脂)制成的可动绝缘子55固定到轴52上的复位方向侧的端部而覆盖该端部。可动绝缘子55设计成,当向线圈2的通电断开、且可动芯53被复位弹簧54向复位方向推压着移动时,抵靠在可动元件34上并使可动元件34向复位方向移动。
基架6为固定地支承线圈2、触点机构部3、驱动部5和中间罩7的构件,且由绝缘材料(例如,合成树脂)无缝式一体成型。具体来说,基架6具有主体部61、底板部62和引导部63。
主体部61自底板部62向延出方向(即,Z轴正方向)突设。在主体部61的内部保持有固定磁轭36。在主体部61的、中心轴线方向上与可动元件34相对的面上,固定地支承有第一定子31A和第二定子31B。并且,在主体部61的、与中心轴线C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可动绝缘子55可以穿过的通孔。
底板部62为在延出方向上具有板厚方向的板状部,且设置成使主体部61向延出方向呈悬臂梁状延出并对其进行固定支承。底板部62形成为,当沿延出方向观察时呈矩形形状。
引导部63自主体部61向复位方向延设。引导部63这样形成,即可对可动元件34沿中心轴线方向的往复移动进行引导。
中间罩7由基架6的主体部61固定地支承,以从图1和图2中的上侧覆盖触点机构部3。具体来说,中间罩7包括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一对磁铁保持部71、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盖板部72,并由绝缘材料(例如,合成树脂)无缝式一体成型。
在图1~图5所示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磁铁保持部71被形成为,具有向复位方向开口的凹部、并可在该凹部的内侧保持永久磁铁4(另外,该凹部的开口方向仅仅是一个具体示例,其也可以改为其他方向。)。磁铁保持部71的、面向触点机构部3的薄板状的壁部,在复位方向侧的端部处,与盖板部72连接。即,永久磁铁4配置成与上述薄板状的壁部的外表面相接触。
盖板部72为在中心轴线方向上具有板厚方向的矩形的板状部,且设置成通过自磁铁保持部71的复位方向侧的端部向宽度方向延伸,而与触点结构部3相对。即,中间罩7形成为,通过在盖板部7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连接一对磁铁保持部71,在沿延出方向观察时呈大致U字状。而且,中间罩7具有关于穿过中心轴线C且以中央线L为法线的平面呈大致平面对称的形状。
在盖板部72的、与触点机构部3相对的内表面侧,设置有弹簧卡锁槽73。弹簧卡锁槽73形成为大致环状,以卡锁住压缩弹簧38在复位方向侧的端部。
外侧罩8具有在长方体形状的一面上开口的浴缸形状,其由绝缘材料(例如,合成树脂)无缝式一体成型。具体来说,外侧罩8具有顶板部80、第一侧板部81、第二侧板部82和一对第三侧板部83。
顶板部80为在延出方向上具有板厚方向的矩形平板状部,其延设在中心轴线方向和宽度方向上。顶板部80隔着触点机构部3与基架6的底板部62相对设置。
第一侧板部81为在中心轴线方向上具有板厚方向的矩形的平板状部,其设置成靠近盖板部72并与之相对。即,第一侧板部81自顶板部80的复位方向侧的端部,与盖板部72相对,且平行于延出方向(即,在Z轴负方向上)延设。
第二侧板部82为在中心轴线方向上具有板厚方向的矩形的平板状部,其设置成隔着线圈2和触点机构部3与第一侧板部81相对。即,第二侧板部82自顶板部80的吸引方向侧的端部,平行于延出方向(即,在Z轴负方向上)延设。
第三侧板部83为矩形的平板状部,其设置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板厚方向。一对第三侧板部83中的一个,与顶板部80、第一侧板部81和第二侧板部82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连接。一对第三侧板部83中的另一个,与顶板部80、第一侧板部81和第二侧板部82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连接。
由顶板部80、第一侧板部81、第二侧板部82和一对第三侧板部83形成的上述浴缸形状的开口部84,被设置成沿着延出方向(即,图中Z轴负方向)而开口。外侧罩8被构造成,通过将基架6的底板部62安装到开口部84,来覆盖线圈2、触点机构部3、永久磁铁4、驱动部5和中间罩7。
在外侧罩8和/或基架6的底板部62上,形成有连通容纳空间S与外部空气的未图示的通气孔。即,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有连通容纳空间S和外部空气的、所谓“开放式”结构。
在延出方向上,盖板部72和底板部62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G1。并且,在延出方向上,盖板部72和顶板部80,形成有第二间隙G2。第一间隙G1和第二间隙G2为构成容纳空间S的一部分的空间,其被容纳空间S中的气体(即,空气)占据。并且,第一间隙G1和第二间隙G2配设成比中心轴线C更靠近Y轴正方向侧(即,配置有第一固定触点33A和第一可动触点35A的一侧)。第一间隙G1和第二间隙G2隔着盖板部72大致对称地排列在延出方向上,且设置为面向第一侧板部81。
在延出方向上,盖板部72与底板部62之间,形成有第三间隙G3。并且,在延出方向上,盖板部72与顶板部80之间,形成有第四间隙G4。第三间隙G3和第四间隙G4为构成容纳空间S的一部分的空间,其配设成比中心轴线C更靠近Y轴负方向侧(即,配置有第二固定触点33B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的一侧)。第三间隙G3和第四间隙G4隔着盖板部72大致对称地排列在延出方向上,且设置为面向第一侧板部81。
此外,在容纳空间S内形成有第一消弧空间E1、第二消弧空间E2、第三消弧空间E3和第四消弧空间E4。即,第一消弧空间E1和第二消弧空间E2为构成容纳空间S的一部分的空间,其配设成比中心轴线C更靠近Y轴正方向侧(即,设置有第一固定触点33A和第一可动触点35A的一侧)。第三消弧空间E3和第四消弧空间E4为构成空间S的一部分的空间,其配设成比中心轴线C更靠近Y轴负方向侧(即,设置有第二固定触点33B和第二可动触点35B的一侧)。
第一消弧空间E1为再生电流断开时用作消弧空间的空间,其配设成比中央线L更靠近底板部62侧(即,Z轴负方向侧)。再生电流为从第二输入输出端子32B经由第二定子31B、第二固定触点33B、第二可动触点35B、可动元件34、第一可动触点35A、第一固定触点33A和第一定子31A,流通至第一输入输出端子32A的电流。第一消弧空间E1由触点机构部3与底板部62之间的空间、第一间隙G1、以及磁铁保持部71与底板部62之间的空间形成。
第二消弧空间E2为动力电流断开时用作消弧空间的空间,其配设成比中央线L更靠近顶板部80侧(即,Z轴正方向侧)。动力电流为从第一输入输出端子32A经由第一定子31A、第一固定触点33A、第一可动触点35A、可动元件34、第二可动触点35B、第二固定触点33B和第二定子31B,流通至第二输入输出端子32B的电流。第二消弧空间E2由触点机构部3与顶板部80之间的空间、第二间隙G2、以及磁铁保持部71与顶板部80之间的空间形成。
第一消弧空间E1和第二消弧空间E2隔着盖板部72大致对称(即,隔着中央线L大致对称)地排列在延出方向上。由此,第一消弧空间E1和第二消弧空间E2形成为大致相同的体积。
即,第一间隙G1和第二间隙G2配设成,关于中央线L和中心轴线C所在的虚拟平面大致平面对称。同样地,构成第一消弧空间E1的触点机构部3和底板部62之间的空间、与构成第二消弧空间E2的触点机构部3和顶板部80之间的空间,配设成关于上述虚拟平面大致平面对称。并且,构成第一消弧空间E1的磁铁保持部71和底板部62之间的空间、与构成第二消弧空间E2的磁铁保持部71和顶板部80之间的空间,配设成关于上述虚拟平面大致平面对称。
第三消弧空间E3为再生电流断开时用作消弧空间的空间,其配设成比中央线L更靠近底板部62侧(即,Z轴负方向侧)。第三消弧空间E3由触点机构部3与底板部62之间的空间、第三间隙G3、以及磁铁保持部71与底板部62之间的空间形成。
第四消弧空间E4为动力电流断开时用作消弧空间的空间,其配设成比中央线L更靠近顶板部80侧(即,Z轴正方向侧)。第四消弧空间E4由触点机构部3和顶板部80之间的空间、第四间隙G4、以及磁铁保持部71和顶板部80之间的空间形成。
第三消弧空间E3和第四消弧空间E4,隔着盖板部72大致对称(即,隔着中央线L大致对称)地排列在延出方向上。由此,第三消弧空间E3和第四消弧空间E4形成为大致相同的体积。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第一消弧空间E1和第三消弧空间E3隔着中心轴线C分别设置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且,第二消弧空间E2和第四消弧空间E4隔着中心轴线C,分别设置在宽度方向的两侧。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构造成,空气能够从第一间隙G1经由第一消弧空间E1、中间罩7内侧的空间和第二消弧空间E2,流通至第二间隙G2。同样地,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构造成,空气能够从第三间隙G3经由第三消弧空间E3、中间罩7内侧的空间和第四消弧空间E4,流通至第四间隙G4。
(效果)
再生电流断开时,在第一固定触点33A和第一可动触点35A之间产生的电弧的电流流通方向,为从第一可动触点35A朝向第一固定触点33A的方向。因此,该电弧在第一消弧空间E1中,会受到沿Z轴负方向的洛伦兹力。
另一方面,在动力电流断开时,在第一固定触点33A和第一可动触点35A之间产生的电弧的电流流通方向,为从第一固定触点33A朝向第一可动触点35的方向。因此,该电弧在第二消弧空间E2中,会受到沿Z轴正方向的洛伦兹力。
同样地,在再生电流断开时,在第二固定触点33B和第二可动触点35B之间产生的电弧的电流流通方向,为从第二固定触点33B朝向第二可动触点35B的方向。因此,该电弧在第三消弧空间E3中,会受到沿Z轴负方向的洛伦兹力。
另一方面,在动力电流断开时,在第二固定触点33B和第二可动触点35B之间产生的电弧的电流流通方向,为从第二可动触点35B朝向第二固定触点33B的方向。因此,该电弧在第四消弧空间E4中,会受到沿Z轴正方向的洛伦兹力。
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第一消弧空间E1除了在延出方向上与触点机构部3(即,第一固定触点33A与第一可动触点35A的相对部分)相邻的空间之外,还具有在中心轴线方向上与该空间相邻的第一间隙G1。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消弧空间E1自延出方向上与触点机构部3相邻的空间,扩展到中心轴线方向上与第一侧板部81面对的位置。第三消弧空间E3也同样如此。因此,根据这种结构,可以对第一消弧空间E1和第三消弧空间E3中的电弧良好地进行消弧。即,能够良好地确保再生电流断开时的断开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第二消弧空间E2除了在延出方向上与触点机构部3相邻的空间之外,还具有在中心轴线方向上与该空间相邻的第二间隙G2。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消弧空间E2自延出方向上与触点机构部3相邻的空间,扩展到中心轴线方向上与第一侧板部81面对的位置。第四消弧空间E4也同样如此。因此,根据这种结构,可以对第二消弧空间E2和第四消弧空间E4中的电弧良好地进行消弧。即,能够良好地确保动力电流断开时的断开性能。
特别是,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如上所述,具有连通容纳空间S和外部空气的、所谓“开放式”结构。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的容纳空间S内,未装入用于促进消弧的消弧用气体。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如上所述,形成有能够良好的断开电流的消弧空间即第一消弧空间E1~第四消弧空间E4。因此,根据这种结构,即使不采用使用消弧用气体的密闭结构,也能够获得良好的电流断开特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再生电流断开时的第一消弧空间E1和动力电流断开时的第二消弧空间E2,隔着盖板部72大致对称地排列在延出方向上,并且形成为大致相同的体积。同样地,再生电流断开时的第三消弧空间E3和动力电流断开时的第四消弧空间E4,隔着盖板部72大致对称地排列在延出方向上,并且形成为大致相同的体积。
因此,根据这种配置,再生电流断开时和动力电流断开时在断开性能上产生的较大差异,可以受到最大限度的抑制。即,根据这种结构,消除了对电磁继电器1中第一输入输出端子32A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子32B的连接极性的限制。由此,设计自由度得到提高,并拓宽了应用范围。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第一消弧空间E1除了由触点机构部3和底板部62之间的空间之外、还由第一间隙G1、以及磁铁保持部71与底板部62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二消弧空间E2~第四消弧空间E4也同样如此。并且,包含第一消弧空间E1~第四消弧空间E4在内的容纳空间S与外部空气连通。因此,根据这种结构,触点机构部3中产生的热量可以良好地释放到外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空气能够良好地从第一间隙G1经由第一消弧空间E1、中间罩7内侧的空间和第二消弧空间E2,流通至第二间隙G2。同样地,空气能够良好地从第三间隙G3经由第三消弧空间E3、中间罩7内侧的空间和第四消弧空间E4,流通至第四间隙G4。
因此,根据这种结构,触点机构部3中产生的热量可以良好地释放到外部。并且,在电磁继电器1的制造工序中,当为了去除灰尘等而从第二消弧空间E2侧向Z轴负方向注入高速压缩空气流时,这种空气流经过第一间隙G1并沿X轴正方向良好地漏除掉。同样地,从第四消弧空间E4侧向Z轴负方向注入高速压缩空气流时,该空气流经过第三间隙G3并沿X轴正方向良好地漏除掉。压缩空气流的流动方向与上述示例相反的情况也同样如此。
(变形例)
本公开不限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具体示例。即,也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改变。下面将对代表性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变形例的说明中,仅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彼此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图中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在以下对变形例的说明中,关于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的构成要素,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特别追加说明,均可相应援引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说明。
本公开不限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具体结构。例如,电磁继电器1的应用不限于搭载在电动汽车上的行驶电源系统。即,流通在电磁继电器1的电流不限于动力电流和再生电流。
电磁继电器1还可以具有容纳空间S为密闭空间的密闭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容纳空间S中还可以填充有消弧用气体。
第一固定触点33A与第二固定触点33B相同,还可以隔着中央线L在对称位置各设置一个。或者,第二固定触点33B也可以与第一固定触点33A相同,在中央线L上仅设置一个。
可以对触点机构部3任意施加其他变形。
永久磁铁4的磁极的朝向可以适当地改变。即,例如,2个永久磁铁4均可以设置成其N极朝向中心轴线C。或者,2个永久磁铁4均可以设置成其N极朝向Y轴正方向。即,一对永久磁铁4还可以设置成同极彼此相对。驱动部5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具体示例。
如上所述,磁铁保持部71中可将永久磁铁4保持在内侧的凹部的开口方向,不限于复位方向,例如,可以是吸引方向,也可以是延出方向。
第一间隙G1和第二间隙G2隔着盖板部72或中央线L“大致对称”是指,不要求两者一定完全对称。即,第一间隙G1和第二间隙G2仅需要具有可以被称为实质上“对称”的程度的、位置和形状的对称性即可,因此在第一间隙G1和第二间隙G2之间,即使存在轻微的对称性破坏因素、微小的体积差异或微小的尺寸差异也没问题。第一消弧空间E1与第二消弧空间E2之间的对称性、第三间隙G3与第四间隙G4之间的对称性、以及第三消弧空间E3与第四消弧空间E4之间的对称性,也同样如此。
在上述的说明中,无缝式一体成型的构件,也可以通过多个构件间的接合等方式而有接缝地形成为一体。即,例如基架6的主体部61,可以通过接合等方式固定到底板部62上。同样地,通过接缝相互连接的多个构件,也可以彼此无缝地结合为一体。
并且,对各部件的材料也没有特别限制。即,例如,如上所述,可动绝缘子55、基架6、中间罩7和外侧罩8通常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来形成。另外,导电构件和强磁性构件通常由金属制成。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这种方式。
变形例也不限于上述示例。而且,多个变形例可以彼此组合。进一步地,上述实施方式的全部或部分、与变形例的全部或部分之间,可以彼此组合。
以上依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应理解为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结构。本发明还包括各种变形例、等效范围内的变形。另外,本发明的各种要素,虽在各种组合、实施方式中有所显示,但包括多于这些要素、或少于这些要素、甚至仅包括其中一个要素的其它组合、实施方式,也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畴、思想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电磁继电器(1),其包括:
触点机构部(3),其具有:定子(31A、31B),其具有固定触点(33A、33B);和可动元件(34),其具有在线圈(2)的中心轴线方向(X)上与所述固定触点相对的可动触点(35A、35B),并设置为可根据所述线圈的通电状态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往复移动;
基架(6),其具有:主体部(61),其设置成固定地支承所述定子;和底板部(62),其为在与所述中心轴线方向垂直的延出方向(Z)上具有板厚方向的矩形的板状部,并在使所述主体部沿所述延出方向延出的同时对所述主体部进行固定支承,该基架由绝缘材料一体成型;
永久磁铁(4),其具有平行于与所述中心轴线方向和所述延出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Y)的磁极方向,并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定子和所述可动元件靠近配置;
中间罩(7),其具有:磁铁保持部(71),其保持所述永久磁铁;以及盖板部(72),其为矩形的板状部,被设置成自所述中心轴线方向的所述磁铁保持部的一个端部向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从而与所述触点机构部相对,且该中间罩由绝缘材料一体成型,由所述基架固定地支承;以及,
外侧罩(8),其具有:顶板部(80),其延设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上,隔着所述触点机构部与所述底板部相对;第一侧板部(81),其自所述顶板部的所述中心轴线方向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盖板部相对,且平行于所述延出方向延设;第二侧板部(82),自所述顶板部的所述中心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平行于所述延出方向延设,且隔着所述触点机构部和所述线圈与所述第一侧板部相对;和一对第三侧板部(83),其与所述顶板部、所述第一侧板部、以及所述第二侧板部连接,且该外侧罩由绝缘材料一体成型,并被构造成通过在由所述顶板部、所述第一侧板部、所述第二侧板部和所述一对第三侧板部形成的浴缸形状的开口部(84)安装所述底板部,来覆盖所述触点机构部和所述中间罩;其中,
在所述延出方向上所述盖板部与所述底板部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G1、G3)、和在所述延出方向上所述盖板部与所述顶板部之间形成的第二间隙(G2、G4),隔着所述盖板部对称排列在所述延出方向上,且设置为面向所述第一侧板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由所述触点机构部和所述底板部之间的空间与所述第一间隙形成的第一消弧空间(E1、E3)、和由所述触点机构部和所述顶板部之间的空间与所述第二间隙形成的第二消弧空间(E2、E4),隔着所述盖板部对称排列在所述延出方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
所述固定触点隔着所述线圈的中心轴线(C),分别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可动触点隔着所述中心轴线,分别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永久磁铁隔着所述中心轴线,分别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中间罩形成为,在所述盖板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连接一对所述磁铁保持部的U字形;
所述第一消弧空间隔着所述中心轴线,分别设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第二消弧空间隔着所述中心轴线,分别设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构造成空气可从所述第一间隙,经由所述中间罩的内侧的空间,流通至所述第二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构造成,由所述外侧罩和所述基架围成的空间即容纳空间(S)与外部空气连通。
CN201780079788.1A 2016-12-26 2017-12-21 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1101002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1040 2016-12-26
JP2016251040A JP6648683B2 (ja) 2016-12-26 2016-12-26 電磁継電器
PCT/JP2017/045888 WO2018123793A1 (ja) 2016-12-26 2017-12-21 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0292A CN110100292A (zh) 2019-08-06
CN110100292B true CN110100292B (zh) 2020-12-25

Family

ID=62710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9788.1A Active CN110100292B (zh) 2016-12-26 2017-12-21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43346B2 (zh)
JP (1) JP6648683B2 (zh)
CN (1) CN110100292B (zh)
DE (1) DE112017006556T5 (zh)
WO (1) WO20181237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37167B2 (ja) * 2016-12-21 2020-08-05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1623421S (zh) * 2018-05-18 2020-01-27
JP7286931B2 (ja) 2018-09-07 2023-06-0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7423944B2 (ja) * 2019-09-13 2024-01-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N211208340U (zh) * 2019-12-04 2020-08-07 Ls产电株式会社 电弧路径形成部及包括其的直流继电器
DE102020104258B4 (de) 2020-02-18 2022-09-29 Schaltbau Gmbh Schaltgerät mit zumindest zwei miteinander kommunizierenden Löschbereichen
JP7435487B2 (ja) 2021-01-22 2024-02-21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磁接触器
JP7415965B2 (ja) 2021-01-22 2024-01-17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磁接触器
JP2022112547A (ja) * 2021-01-22 2022-08-03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磁接触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86500A (ja) * 2009-10-15 2011-04-28 Nidec Copal Electronics Corp マイクロリレー
CN103238198A (zh) * 2011-05-19 2013-08-07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
CN103430271A (zh) * 2011-03-22 2013-12-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触装置
CN104412353A (zh) * 2012-07-06 2015-03-1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6547A (ja) * 2007-03-09 2008-09-25 Denso Corp 電磁継電器
CA2794330A1 (en) * 2010-03-25 2011-09-29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ntact device
JP5521852B2 (ja) * 2010-03-30 2014-06-18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5710984B2 (ja) * 2011-01-12 2015-04-3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JP2012199120A (ja) * 2011-03-22 2012-10-18 Panasonic Corp 接点装置
JP6064223B2 (ja) * 2012-12-28 2017-01-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US10026577B2 (en) * 2015-09-04 2018-07-17 Omron Corporation Contact switching device
JP6064289B2 (ja) * 2015-10-08 2017-01-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86500A (ja) * 2009-10-15 2011-04-28 Nidec Copal Electronics Corp マイクロリレー
CN103430271A (zh) * 2011-03-22 2013-12-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触装置
CN103238198A (zh) * 2011-05-19 2013-08-07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电磁接触器
CN104412353A (zh) * 2012-07-06 2015-03-1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23793A1 (ja) 2018-07-05
JP2018106880A (ja) 2018-07-05
CN110100292A (zh) 2019-08-06
JP6648683B2 (ja) 2020-02-14
US20190304726A1 (en) 2019-10-03
US11043346B2 (en) 2021-06-22
DE112017006556T5 (de) 2019-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0292B (zh) 电磁继电器
CN110651350B (zh) 电磁继电器
JP5806562B2 (ja) 電磁接触器
US9881758B2 (en) Contac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equipped with the contact device
JP5918424B2 (ja) 電磁接触器
KR20130018733A (ko) 접점 장치
US8901445B2 (en) Magnetic contactor
KR20140069327A (ko) 전자기 릴레이
JP2011204478A (ja) 接点装置
US20230197387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electromagnetic device
CN111656479B (zh) 电磁继电器
US11387063B2 (en) Contact poin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11404231B2 (en) Contact poin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2011204476A (ja) 接点装置
JPWO2019167825A1 (ja) 接点装置モジュール、電磁継電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機器
JPWO2019103063A1 (ja) 接点モジュール、接点装置、電磁継電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機器
CN110911234B (zh) 触点机构及使用该触点机构的电磁接触器
JP7357193B2 (ja) 電磁継電器
JP2012104359A (ja) 接点装置
JP2012104362A (ja) 接点装置
JP2012104363A (ja) 接点装置
JP2003031088A (ja) 開閉装置用電磁駆動機構
CN113168999A (zh) 电磁继电器
CN116438618A (zh)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JP2019087319A (ja) 電磁リレ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ichi

Patentee after: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Aichi

Patentee before: ANDE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