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38618A -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38618A
CN116438618A CN202180068217.4A CN202180068217A CN116438618A CN 116438618 A CN116438618 A CN 116438618A CN 202180068217 A CN202180068217 A CN 202180068217A CN 116438618 A CN116438618 A CN 116438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ovable contact
shield
movable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82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清水阳介
今泉友希
吉浦忠宏
伊东督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38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386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9/44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38Part of main magnetic circuit shaped to suppress arcing between the contacts of the re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触点装置具有:固定触点;可动触头,其具有与所述固定触点相对的可动触点;磁屏蔽体,其具有第1屏蔽部、第2屏蔽部以及将第1屏蔽部和第2屏蔽部相互连结的连结部,该磁屏蔽体与所述可动触头联动地移动;以及磁体,其具有与所述固定触点、所述可动触点、所述第1屏蔽部相对的第1面,所述固定触点、所述可动触点、所述第1屏蔽部以按照所述固定触点、所述可动触点、所述第1屏蔽部的顺序排列的方式配置,所述第1屏蔽部具有沿着所述磁体的所述第1面延伸的突出部。

Description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通常而言涉及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更详细而言,涉及具有至少一个永久磁体的触点装置和具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触点装置具有触点块、驱动块以及磁轭。触点块具有固定触点和可动触头。可动触头具有与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驱动块具有使可动触头移动的驱动轴,其驱动驱动轴以使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磁轭配置于可动触头的驱动方向的一侧,固定于可动触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0648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的结构的触点装置中,在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分离时,存在在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之间产生电弧的情况。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触点装置具有:第1固定触点;可动触头,其具有与所述第1固定触点相对的第1可动触点;磁屏蔽体,其具有第1屏蔽部、第2屏蔽部以及将所述第1屏蔽部和所述第2屏蔽部相互连结的连结部,该磁屏蔽体与所述可动触头联动地移动;以及第1磁体,其具有与所述第1固定触点、所述第1可动触点、所述第1屏蔽部相对的第1面,所述第1固定触点、所述第1可动触点、所述第1屏蔽部以按照所述第1固定触点、所述第1可动触点、所述第1屏蔽部的顺序排列的方式配置,所述第1屏蔽部具有沿着所述第1磁体的所述第1面延伸的突出部。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电磁继电器具有:上述的方案的所述触点装置;以及电磁体装置,其包含轴,位于所述触点装置的下方,所述轴与所述可动触头联动地移动,在所述轴朝向上方移动时,所述第1可动触点靠近所述第1固定触点,在所述轴朝向下方移动时,所述第1可动触点自所述第1固定触点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视剖视图,表示线圈未通电的状态。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视剖视图,表示线圈通电的状态。
图3是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的侧剖视图。
图6是比较例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的侧剖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2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的侧剖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2的电磁继电器的磁屏蔽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使用附图对本公开的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进行说明。不过,下述的各实施方式只是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中的一部分。下述的各实施方式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目的,就能够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变更。此外,在下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图是示意性的图,图中的各构成要素的大小和厚度各自之比不限于一定反映实际的尺寸比。
(实施方式1)
(概要)
电磁继电器1(参照图1)例如配备于电动车辆。电磁继电器1例如对是否从电动车辆的电源向马达供给电流进行切换。
如图1所示,电磁继电器1具有触点装置10和电磁体装置7。触点装置10具有由第1固定触点21和第2固定触点22构成的一对固定触点、可动触头3、至少一个永久磁体53以及磁屏蔽体4。可动触头3具有与一对固定触点一对一地对应的一对可动触点31、32和将一对可动触点31、32电连接的可动触头主体33。可动触头3能够在一对可动触点31、32分别与一对固定触点中的对应的固定触点接触的闭合位置和一对可动触点31、32分别自一对固定触点中的对应的固定触点分离的断开位置之间移动。至少一个永久磁体53对可动触头3和一对固定触点之间施加沿着一对可动触点31、32排列的方向即左右方向的磁场。磁屏蔽体4具有第1屏蔽部41、第2屏蔽部42以及连结部43。第1屏蔽部41在可动触头3的移动方向即上下方向上与第1固定触点21的至少一部分重叠,而且配置在以可动触头3为基准而与配置有第1固定触点21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第2屏蔽部42在上下方向上与第2固定触点2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而且配置在以可动触头3为基准而与配置有第2固定触点22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连结部43连结第1屏蔽部41和第2屏蔽部42。
根据上述的结构,与没有磁屏蔽体4的情况相比较,电弧的端点E1(参照图5)不易在可动触头3中的靠磁屏蔽体4侧的表面(下表面)移动。因此,能够降低在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31(32)之间的空间产生的电弧被向上述空间外拉伸之后电弧的端点E1以在可动触头3的周围环绕大致一周的方式移动的可能性。若电弧的端点E1在可动触头3的周围环绕大致一周,则端点E1与固定触点之间的距离变短,因此存在电弧转移到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31(32)之间的空间而成为更短的电弧的情况,但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降低这种可能性。这样,能够降低在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31(32)之间的空间反复产生电弧的可能性,因此能够缩短灭弧所需的时间。
以下,将与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前后方向。不过,本公开的“左右方向”仅指一对可动触点31、32排列的方向。本公开的“上下方向”仅指可动触头3的移动方向。本公开的“前后方向”仅指与一对可动触点31、32排列的方向和可动触头3的移动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本公开的“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记载并非旨在限定触点装置10和电磁继电器1的使用方向。
此外,将从第1固定触点21和第2固定触点22观察时一对可动触点31、32所处的一侧规定为“下”,将从一对可动触点31、32观察时第1固定触点21和第2固定触点22所处的一侧规定为“上”。将从第1固定触点21观察时第2固定触点22所处的一侧规定为“右”,将从第2固定触点22观察时第1固定触点21所处的一侧规定为“左”。
图1等中的表示左右、上下、前后的箭头分别只是为了进行说明而标记的,并不伴有实体。
在本公开中,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表示方向的用语进行说明,但这些用语只是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并不由此限定本公开。
(详细内容)
(1)电磁继电器的构成要素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有触点装置10和电磁体装置7。电磁体装置7进行将可动触头3的位置切换为闭合位置的动作和将可动触头3的位置切换为断开位置的动作中的至少一动作。本实施方式的电磁体装置7具有线圈71,在线圈71被通电时,在线圈71的电磁作用下,将可动触头3的位置从断开位置切换为闭合位置。此外,电磁体装置7具有回位弹簧75,在线圈71成为未被通电的状态时,在回位弹簧75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将可动触头3的位置从闭合位置切换为断开位置。
电磁继电器1还具有外壳8。外壳8收纳触点装置10和电磁体装置7。
外壳8具有第1基体81和第2基体82。第1基体81形成为在下表面具有开口部的箱状。第2基体82形成为在上表面具有开口部的箱状。第1基体81和第2基体82在各自的开口部的周缘部结合。
(2)触点装置的构成要素
如图1所示,触点装置10具有一对固定端子2、可动触头3、磁屏蔽体4、壳体51、连结体52、两个永久磁体53、两个架桥部54(参照图3)、遮蔽构件55以及保持件6。
(3)固定端子
一对固定端子2各自的材料是铜等导电性材料。各固定端子2贯穿第1基体81和壳体51地配置。各固定端子2以其上端从壳体51的上表面和第1基体81的上表面突出的状态通过钎焊与壳体51接合。
一对固定端子2中的一者具有端子主体23和第1固定触点21。一对固定端子2中的另一者具有端子主体24和第2固定触点22。各端子主体23、24的形状为圆柱状。第1固定触点21安装于端子主体23的下端。另外,第1固定触点21也可以与端子主体23形成为一体。第2固定触点22安装于端子主体24的下端。另外,第2固定触点22也可以与端子主体24形成为一体。
(4)可动触头
可动触头3的材料是铜等导电性材料。此外,可动触头3的材料是非磁性材料。如图4所示,可动触头3具有可动触头主体33和一对可动触点31、32。可动触头主体33形成为平板状。可动触头主体33的厚度方向沿着上下方向。可动触头主体33的长度方向沿着左右方向。
可动触点31设于可动触头主体33的上表面中的左端部。可动触点32设于可动触头主体33的上表面中的右端部。可动触点31与第1固定触点21相对。可动触点32与第2固定触点22相对。即,可动触点31位于第1固定触点21的下方,可动触点32位于第2固定触点22的下方。可动触点31、32分别由可动触头主体33的上表面的一部分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点31、32与可动触头主体33是一体的,但可动触点31、32也可以相对于可动触头主体33独立。
在可动触头3处于断开位置时(参照图1),一对固定端子2之间是未导通的状态。在可动触头3处于闭合位置时(参照图2),一对固定端子2之间是借助可动触头3导通的状态。
如图1所示,可动触头3还具有从可动触头主体33的下表面突出的第1突起34和第2突起35。
(5)磁屏蔽体
磁屏蔽体4的材料是磁性材料。磁性材料的一例是电磁软铁或SPCC(Steel PlateCold Commercial)等。磁屏蔽体4的导磁率比可动触头3的导磁率大。
如图4所示,磁屏蔽体4具有第1屏蔽部41、第2屏蔽部42以及两个连结部43。
第1屏蔽部41包含突出部411和主片412。第2屏蔽部42包含突出部421和主片422。主片412、422形成为长方形状的板状。主片412、422的厚度方向沿着上下方向。主片412、422的长度方向沿着左右方向。突出部411设于主片412的左端部。突出部411从主片412朝向下方突出。突出部421设于主片422的右端部。突出部421从主片422朝向下方突出。
第1屏蔽部41配置于可动触点31的下方。第2屏蔽部42配置于可动触点32的下方。第1屏蔽部41具有嵌合孔H1。第2屏蔽部42具有嵌合孔H2。通过可动触头3的第1突起34(参照图1)插入到嵌合孔H1,可动触头3的第2突起35(参照图1)插入到嵌合孔H2,从而磁屏蔽体4与可动触头3结合。即,磁屏蔽体4具有用于与可动触头3结合的结合构造(嵌合孔H1、H2)。此外,可动触头3具有用于与磁屏蔽体4结合的结合构造(第1突起34和第2突起35)。
更详细而言,磁屏蔽体4和可动触头3各自的上述结合构造是用于通过嵌塞而将磁屏蔽体4和可动触头3结合的构造。即,可动触头3和磁屏蔽体4中的一者(在此是磁屏蔽体4)具有供另一者(可动触头3)的至少一部分(第1突起34和第2突起35)嵌入的凹坑(嵌合孔H1、H2)。上述凹坑的底面开口。
磁屏蔽体4与可动触头3接触。更详细而言,第1屏蔽部41的上表面和第2屏蔽部42的上表面与可动触头主体33的下表面接触。
两个连结部43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两个连结部43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长度。两个连结部43各自的左端部与第1屏蔽部41相连,两个连结部43各自的右端部与第2屏蔽部42相连。两个连结部43中的一者从第1屏蔽部41的前端部和第2屏蔽部42的前端部向上突出地设置。两个连结部43中的另一者从第1屏蔽部41的后端部和第2屏蔽部42的后端部向上突出地设置。
磁屏蔽体4具有贯通孔H3。贯通孔H3设于第1屏蔽部41和第2屏蔽部42之间。
图5是电磁继电器1的包含固定触点2、可动触点3、磁屏蔽体4的主要部分的侧剖视图。在前后方向上,第1屏蔽部41的主片412的宽度W1(参照图5)与第2屏蔽部42的主片422的宽度(参照图4)相等。如图5所示,在前后方向上,第1屏蔽部41的主片412的宽度W1和第2屏蔽部42的主片422的宽度为可动触头3的端部的宽度W2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宽度W1比宽度W2小。第1屏蔽部41的主片412的前端和第2屏蔽部42的主片422的前端位于比可动触头3的端部的前端靠后的位置,第1屏蔽部41的主片412的后端和第2屏蔽部42的主片422的后端位于比可动触头3的端部的后端靠前的位置。
(6)保持件
如图1、图4所示,保持件6具有上壁部61、两个侧板62、弹簧支承部63以及接触压力弹簧64。保持件6保持可动触头3和磁屏蔽体4。
上壁部61的材料是磁性材料。磁性材料的一例是电磁软铁或SPCC(Steel PlateCold Commercial)等。上壁部61的形状为长方体状。
两个侧板62的材料例如是金属。弹簧支承部63的材料例如是合成树脂。弹簧支承部63和两个侧板62通过一体成形而形成。两个侧板62从弹簧支承部63向上突出。两个侧板62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两个侧板62的上端部利用上壁部61连结。可动触头3穿过上壁部61和弹簧支承部63之间。
接触压力弹簧64例如是压缩螺旋弹簧。接触压力弹簧64穿过磁屏蔽体4的贯通孔H3。接触压力弹簧64以伸缩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配置于弹簧支承部63和可动触头3之间。可动触头3被夹在接触压力弹簧64和上壁部61之间。接触压力弹簧64对可动触头3施加向上的弹簧力。
若在可动触头3与一对固定触点(第1固定触点21和第2固定触点22)相互接触时流通电流,则会由于该电流而在可动触头3和一对固定触点之间作用电磁排斥力。
上壁部61与磁屏蔽体4的两个连结部43相对。由此,由上壁部61和磁屏蔽体4形成包围可动触头3的磁路。若在可动触点31、32与一对固定触点相互接触时流通电流,则在上壁部61和磁屏蔽体4之间产生由磁力产生的吸引力。由此,可动触头3自一对固定触点分离的动作受到限制。因此,能够降低在可动触头3和一对固定触点之间产生电弧的可能性。
(7)壳体
接着,参照图1说明壳体51。壳体51的材料是陶瓷等耐热性材料。壳体51的形状是下表面开口的箱状。壳体51的内部的空间是收纳第1固定触点21、第2固定触点22以及可动触头3的收纳室510。即,触点装置10具有收纳室510。在收纳室510封入有氢等灭弧气体。另外,收纳室510也可以不被密闭,也可以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8)连结体
连结体52的形状是矩形框状。连结体52通过钎焊与壳体51接合。而且,连结体52通过焊接与电磁体装置7所具有的轭铁74接合。由此,连结体52将壳体51和轭铁74连结。
(9)两个永久磁体
两个永久磁体53配置并固定于壳体51的外表面和外壳8的内表面之间。两个永久磁体53沿着左右方向排列。两个永久磁体53中的一者配置于可动触头3的左方,另一者配置于可动触头3的右方。两个永久磁体53在左右方向上与磁屏蔽体4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两个永久磁体53的异极彼此相对。例如,左侧的永久磁体53的N极朝向右,右侧的永久磁体53的S极朝向左。两个永久磁体53对可动触头3和第1固定触点21之间以及可动触头3和第2固定触点22之间施加沿着左右方向的磁场。此外,上述磁场也分布于可动触头3的周围(例如可动触头3的下方)。
两个永久磁体53的上端位于相对于壳体51的上端左右排列的位置。此外,两个永久磁体53的下端位于相对于壳体51的下端左右排列的位置。
(10)两个架桥部
接着,参照图1、图3说明两个架桥部54。两个架桥部54的材料是磁性材料。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各架桥部54的形状是字母U形。两个架桥部54中的一者配置于可动触头3的前方,另一者配置于可动触头3的后方。两个架桥部54配置为架设于两个永久磁体53之间。而且,两个架桥部54保持两个永久磁体53。两个架桥部54与两个永久磁体53一同形成环状的磁路。
两个架桥部54的上端位于相对于壳体51的上端左右排列的位置。此外,两个架桥部54的下端位于相对于壳体51的下端左右排列的位置。
(11)遮蔽构件
遮蔽构件55具有电绝缘性。遮蔽构件55的材料例如是陶瓷或合成树脂。遮蔽构件55收纳于收纳室510。
在触点装置10中,在可动触头3从闭合位置向断开位置移动时,存在在可动触点31、32和一对固定触点之间产生电弧的情况。通过配置遮蔽构件55来限制电弧伸长的范围。
(12)电磁体装置
如图1所示,电磁体装置7具有线圈71、线圈架72、可动铁心73、轭铁74、回位弹簧75、圆筒构件76、衬套77、轴78以及底壁部79。此外,电磁体装置7具有与线圈71的两端连接的一对线圈端子T1(参照图3)。各线圈端子T1的材料是铜等导电性材料。
线圈架72的材料例如是合成树脂。线圈架72具有圆筒部723和两个凸缘部721、722。在圆筒部723卷绕有线圈71。凸缘部721从圆筒部723的上端向圆筒部723的径向上的朝向外侧的方向延伸。凸缘部721从圆筒部723的下端向圆筒部723的径向上的朝向外侧的方向延伸。
圆筒构件76的形状是上端开口的有底圆筒状。圆筒构件76收纳于线圈架72的圆筒部723。
可动铁心73的材料是磁性材料。可动铁心73的形状是圆筒状。可动铁心73收纳于圆筒构件76。轴78穿过可动铁心73的内侧,可动铁心73和轴78连结在一起。在可动铁心73形成有自其上表面向下凹陷的凹部731。
轭铁74形成当线圈71通电时由线圈71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的至少一部分。轭铁74具有第1轭铁741、第2轭铁742以及两个第3轭铁743。第1轭铁741、第2轭铁742以及两个第3轭铁743形成为板状。
第1轭铁741配置于可动触头3和线圈71之间。第1轭铁741与线圈架72的上表面接触。第1轭铁741的形状是矩形板状。在第1轭铁741的中央部形成有贯穿孔744。轴78穿过贯穿孔744。
第2轭铁742与线圈架72的下表面接触。两个第3轭铁743中的一者从第2轭铁742的左端向第1轭铁741延伸。两个第3轭铁743中的另一者从第2轭铁742的右端向第1轭铁741延伸。
回位弹簧75例如是压缩螺旋弹簧。回位弹簧75的伸缩方向(上下方向)的第1端与第1轭铁741接触,第2端与可动铁心73的凹部731的底面接触。回位弹簧75对可动铁心73施加弹簧力,使可动铁心73向下移动。
轴78的形状是圆棒状。轴78的轴向沿着上下方向。轴78的上端与保持件6结合。轴78的下端与可动铁心73结合。在可动铁心73沿着上下方向移动时,轴78、保持件6以及保持于保持件6的可动触头3一起沿着上下方向移动。
底壁部79的形状是矩形板状。底壁部79配置于第2轭铁742的下方。底壁部79保持第2轭铁742。
衬套77由磁性材料形成。衬套77的形状是圆筒状。衬套77配置于线圈架72的内周面和圆筒构件76的外周面之间。衬套77与可动铁心73和轭铁74一同形成当线圈71通电时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
在线圈71通电时,由线圈71产生的磁通通过上述磁路,因此可动铁心73以上述磁路的磁阻变小的方式移动。具体而言,在线圈71通电时,可动铁心73向上移动,以填充第1轭铁741和可动铁心73之间的间隙。更详细而言,欲使可动铁心73向上移动的电磁力大于回位弹簧75将可动铁心73向下按压的力(弹簧力),因此可动铁心73向上移动。随之,轴78、保持件6以及可动触头3向上移动。因此,可动触头3移动到闭合位置(参照图2)。利用接触压力弹簧64的弹簧力确保可动触头3与第1固定触点21、第2固定触点22之间的接触压力。
在线圈71从通电的状态变为未通电的状态时,使可动铁心73向上移动的电磁力消失,因此可动铁心73由于回位弹簧75的弹簧力而向下移动。随之,轴78、保持件6以及可动触头3向下移动。因此,可动触头3移动到断开位置(参照图1)。
(13)电弧的行迹
在可动触头3从闭合位置向断开位置移动时,存在在一对可动触点31、32和一对固定触点(第1固定触点21和第2固定触点22)之间产生电弧的情况。以下,说明在可动触点31和第1固定触点21之间产生的电弧的行迹的一例。在可动触点32和第2固定触点22之间产生的电弧也能够进行与以下说明的行迹同样的行迹。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的主要部分的图。图6是表示比较例的电磁继电器1P的主要部分的图。在图5、图6中省略了电磁继电器1、1P的一部分结构(例如保持件6的外壳8)的图示。
比较例的电磁继电器1P在不具有磁屏蔽体4这一点上与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不同,其他的结构与电磁继电器1相同。在图5、图6中,单点划线A0~A5分别假想地表示在可动触点31和第1固定触点21之间产生的电弧。电弧在壳体51内的空间(收纳室510)被拉伸。
两个永久磁体53(参照图1)对可动触点31和第1固定触点21之间的空间及其周边施加沿着左右方向的磁场。在如单点划线A0(参照图5、图6)所示在可动触点31和第1固定触点21之间产生电弧时,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在电弧的两个端点移动的同时电弧被拉伸。例如,如单点划线A1(参照图5、图6)所示,电弧的两个端点中的可动触头3侧的端点E1朝向可动触头主体33的前端移动。之后,例如,如单点划线A2(参照图5、图6)所示,电弧的两个端点中的可动触头3侧的端点E1绕到可动触头主体33的下表面。
在此,若没有磁屏蔽体4,则电弧的端点E1可能在可动触头3的表面进一步移动。例如,如单点划线A4(参照图6)所示,电弧的端点E1以在可动触头3的周围环绕大致一周的方式移动,可能到达可动触头3的上表面。在这样电弧的端点E1靠近第1固定触点21时,存在电弧向将第1固定触点21和可动触头3连结起来的、更短的电弧转移的情况。例如,如单点划线A5(参照图6)所示,存在电弧向呈直线状地将第1固定触点21和可动触头3连结的电弧转移的情况。在这样产生比较短的电弧时,电弧电压下降,存在为了灭弧所需的时间变长等电磁继电器1P的灭弧性能降低的可能性。
相对于此,若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存在磁屏蔽体4,则如单点划线A3(参照图5)所示,能够降低电弧的端点E1在可动触头3的表面越过磁屏蔽体4地移动的可能性。即,在可动触头3的下方的区域中的、设有磁屏蔽体4的区域中,两个永久磁体53(参照图1)的磁场通过由磁屏蔽体4形成的磁路。因此,在设有磁屏蔽体4的区域中,能够降低洛伦兹力作用于电弧的可能性。由此,能够降低电弧的端点E1在可动触头3的下表面移动的可能性。
因此,如单点划线A3(参照图5)所示,电弧在到达了可动触头3的下表面之后端点E1几乎不移动地被拉伸。即,能够在降低电弧转移的可能性的同时将电弧拉伸而使其消失。
在磁屏蔽体4形成有从第1屏蔽部41经由连结部43到达第2屏蔽部42的磁路。此外,第1屏蔽部41包含突出部411,第2屏蔽部42包含突出部421。因此,与没有突出部411、421的情况相比较,磁屏蔽体4的表面积较大,因此两个永久磁体53施加的磁场易于通过由磁屏蔽体4形成的磁路。因此,能够降低由两个永久磁体53施加的磁场导致电弧的端点E1移动的可能性。
此外,至少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两个)永久磁体53对可动触头3和一对固定触点(第1固定触点21和第2固定触点22)之间施加的磁场的方向(以下称为“施加方向”)是左右方向。突出部411的与施加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比突出部411的沿着施加方向和上下方向这两个方向的截面(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大。此外,突出部421的与施加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比突出部421的沿着施加方向和上下方向这两个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大。这样,突出部411、421的与施加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比较大,因此两个永久磁体53施加的磁场易于通过由磁屏蔽体4形成的磁路。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
以下,列举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以下的变形例也可以通过适当组合来实现。
也可以是,磁屏蔽体4包含突出部411和突出部421中的仅一者。即,也可以是,第1屏蔽部41和第2屏蔽部42中的至少一者包含向与配置有可动触头3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突出的突出部411(或421)。此外,磁屏蔽体4也可以不包含突出部411和突出部421这两者。
在磁屏蔽体4包含突出部411和突出部421中的仅一者的情况和不包含突出部411和突出部421这两者的情况下,磁屏蔽体4优选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充分的厚度。由此,具有由两个永久磁体53产生的磁场易于通过磁屏蔽体4这样的优点。磁屏蔽体4的上下方向的厚度例如优选为可动触头3的上下方向的厚度的1/2倍以上。磁屏蔽体4的上下方向的厚度更优选为可动触头3的上下方向的厚度的1倍以上。
也可以是,两个永久磁体53沿着前后方向排列地配置,而代替沿着左右方向排列地配置。并且,也可以是,沿着前后方向排列的两个永久磁体53的同极彼此相对,由此,对可动触头3和一对固定触点(第1固定触点21和第2固定触点22)之间施加沿着左右方向的磁场。
永久磁体53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
可动触头3也可以具有供磁屏蔽体4的至少一部分嵌入的凹坑。
(实施方式2)
以下,使用图7、图8说明实施方式2的电磁继电器1A和触点装置10A。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在图7中省略了电磁继电器1A的一部分结构(例如保持件6和外壳8)的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0A中,两个永久磁体53对可动触头3和一对固定触点之间施加的磁场的方向是前后方向。为了实现这样的磁场,两个永久磁体53排列在可动触头3的前后,使异极彼此相对。两个永久磁体53在前后方向上与磁屏蔽体4A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磁屏蔽体4A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的磁屏蔽体4的形状不同。在磁屏蔽体4A中,第1屏蔽部41包含主片412和两个突出部411。两个突出部411中的一者设于主片412的前端部。两个突出部411中的另一者设于主片412的后端部。各突出部411从主片412向下突出。主片412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第2屏蔽部42包含主片422和两个突出部421。两个突出部421中的一者设于主片422的前端部。两个突出部421中的另一者设于主片422的后端部。各突出部421从主片422向下突出。主片422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第1屏蔽部41形成有从第1屏蔽部41的前表面到后表面的磁路。即,形成有从两个突出部411中的一者到另一者的磁路。与没有突出部411的情况相比较,第1屏蔽部41的表面积较大,因此两个永久磁体53施加的磁场易于通过由第1屏蔽部41形成的磁路。
在第2屏蔽部42形成有从第2屏蔽部42的前表面到后表面的磁路。即,形成有从两个突出部421中的一者到另一者的磁路。与没有突出部421的情况相比较,第2屏蔽部42的表面积较大,因此两个永久磁体53施加的磁场易于通过由第2屏蔽部42形成的磁路。
此外,至少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两个)永久磁体53对可动触头3和一对固定触点(第1固定触点21和第2固定触点22)之间施加的磁场的方向(以下称为“施加方向”)是前后方向。突出部411的与施加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比突出部411的沿着施加方向和上下方向这两个方向的截面(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大。此外,突出部421的与施加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比突出部421的沿着施加方向和上下方向这两个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大。这样,突出部411、421的与施加方向正交的截面的面积比较大,因此两个永久磁体53施加的磁场易于通过由第1屏蔽部41和第2屏蔽部42分别形成的磁路。
根据以上内容,实施方式2的触点装置10A具有以下的结构。触点装置10A具有由第1固定触点21和第2固定触点22构成的一对固定触点、可动触头3、至少一个永久磁体53以及磁屏蔽体4A。可动触头3具有与一对固定触点一对一地对应的一对可动触点31、32和将一对可动触点31、32电连接的可动触头主体33。可动触头3能够在一对可动触点31、32分别与一对固定触点中的对应的固定触点接触的闭合位置和一对可动触点31、32分别自一对固定触点中的对应的固定触点分离的断开位置之间移动。至少一个永久磁体53对可动触头3和一对固定触点之间施加沿着前后方向的磁场。前后方向是与一对可动触点31、32排列的方向即左右方向和可动触头3的移动方向即上下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磁屏蔽体4A具有第1屏蔽部41和第2屏蔽部42。第1屏蔽部41在上下方向上与第1固定触点21的至少一部分重叠,而且配置在以可动触头3为基准而与配置有第1固定触点21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第2屏蔽部42在上下方向上与第2固定触点2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而且配置在以可动触头3为基准而与配置有第2固定触点22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
以下,列举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以下的变形例也可以通过适当组合来实现。
磁屏蔽体4A也可以不具有连结部43。即,也可以是,第1屏蔽部41和第2屏蔽部42不借助连结部43相连。
第1屏蔽部41的突出部411的个数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第1屏蔽部41也可以一个突出部411都不包含。
第2屏蔽部42的突出部421的个数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第2屏蔽部42也可以一个突出部421都不包含。
在第1屏蔽部41(或第2屏蔽部42)为一个突出部411(或421)都不包含的情况和仅包含一个突出部411(或421)的情况下,第1屏蔽部41(或第2屏蔽部42)优选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充分的厚度。由此,具有由两个永久磁体53产生的磁场易于通过第1屏蔽部41(或第2屏蔽部42)这样的优点。第1屏蔽部41(或第2屏蔽部42)的上下方向的厚度例如优选为可动触头3的上下方向的厚度的1/2倍以上。第1屏蔽部41(或第2屏蔽部42)的上下方向的厚度更优选为可动触头3的上下方向的厚度的1倍以上。
也可以是,两个永久磁体53沿着左右方向排列地配置,而代替沿着前后方向排列地配置。并且,也可以是,沿着左右方向排列的两个永久磁体53的同极彼此相对,由此,对可动触头3和一对固定触点(第1固定触点21和第2固定触点22)之间施加沿着前后方向的磁场。
永久磁体53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
可动触头3也可以具有供磁屏蔽体4A的至少一部分嵌入的凹坑。
(总结)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等,公开了以下的方式。
第1方式的触点装置10(10A)具有:第1固定触点21;可动触头3,其具有与第1固定触点21相对的可动触点31;磁屏蔽体4(4A),其具有第1屏蔽部41、第2屏蔽部42以及将第1屏蔽部41和第2屏蔽部42相互连结的连结部43,该磁屏蔽体4(4A)与可动触头3联动地移动;以及磁体(图1中的左侧的永久磁体53),其具有与第1固定触点21、可动触点31、第1屏蔽部41相对的第1面,第1固定触点21、可动触点31、第1屏蔽部41以按照第1固定触点21、可动触点31、第1屏蔽部41的顺序排列的方式配置,第1屏蔽部41具有沿着永久磁体53的第1面(相当于左侧的永久磁体53的右侧面)延伸的突出部411。
根据上述的结构,与没有磁屏蔽体4(4A)的情况相比较,电弧的端点E1不易在可动触头3中的与磁屏蔽体4(4A)相对的表面移动。因此,能够降低在第1固定触点21和可动触点31之间的空间产生的电弧被向上述空间外拉伸之后电弧的端点E1以在可动触头3的周围环绕大致一周的方式移动的可能性。若电弧的端点E1在可动触头3的周围环绕大致一周,则存在电弧转移到第1固定触点21和可动触点31之间的空间而成为更短的电弧的情况,但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降低这种可能性。这样,能够降低在第1固定触点21和可动触点31之间的空间反复产生电弧的可能性,因此能够缩短灭弧所需的时间。
而且,根据上述的结构,与没有突出部411的情况相比较,磁屏蔽体4(4A)的与永久磁体53相对的面的面积较大,因此永久磁体53的磁场易于通过由磁屏蔽体4(4A)形成的磁路。
第2方式的触点装置10(10A)还具有第2固定触点22和另一个磁体(图1中的右侧的永久磁体53)。可动触头3还具有与第2固定触点22相对的可动触点32,第1固定触点21和第2固定触点22彼此电连接,永久磁体53具有与第2固定触点22、可动触点32、第2屏蔽部42相对的第2面(相当于右侧的永久磁体53的左侧面),第2固定触点22、可动触点32、第2屏蔽部42以按照第2固定触点22、可动触点32、第2屏蔽部42的顺序排列的方式配置,第2屏蔽部42具有沿着右侧的永久磁体53的左侧面延伸的突出部421,左侧的永久磁体53的右侧面和右侧的永久磁体53的左侧面相对。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获得与上述的第1方式相同的效果。
在第3方式的触点装置10(10A)中,左侧的永久磁体53的右侧面和右侧的永久磁体53的左侧面为同极。
此外,在第4方式的触点装置10(10A)中,第1屏蔽部41的突出部411从第1屏蔽部41的端部沿着永久磁体53的第1面(相当于左侧的永久磁体53的右侧面)朝向下方延伸。
根据上述的结构,与没有突出部411的情况相比较,磁屏蔽体4(4A)的表面积较大,因此永久磁体53的磁场易于通过由磁屏蔽体4(4A)形成的磁路。
此外,在第5方式的触点装置10(10A)中,第1屏蔽部41的突出部411从第1屏蔽部41的端部沿着永久磁体53的第1面朝向下方延伸,第2屏蔽部42的突出部421从第2屏蔽部42的端部沿着永久磁体53的第2面朝向下方延伸。
根据上述的结构,与没有突出部411或突出部421的情况相比较,磁屏蔽体4(4A)的表面积较大,因此永久磁体53的磁场易于通过由磁屏蔽体4(4A)形成的磁路。
此外,在第6方式的触点装置10(10A)中,磁屏蔽体4(4A)与可动触头3接触。
根据上述的结构,与在磁屏蔽体4(4A)和可动触头3之间具有间隙的情况相比较,不易在可动触头3中的与磁屏蔽体4(4A)相对的面对电弧施加磁场。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电弧的端点E1以在可动触头3的周围环绕一周的方式移动的可能性。
此外,在第7方式的触点装置10(10A)中,可动触头3具有凹坑,磁屏蔽体4嵌入于可动触头3的凹坑,或者所述磁屏蔽体4具有凹坑(嵌合孔H1),可动触头3嵌入于磁屏蔽体4的凹坑(嵌合孔H1)。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降低在磁屏蔽体4(4A)和可动触头3之间产生间隙的可能性。
此外,在第8方式的触点装置10(10A)中,磁屏蔽体4(4A)的导磁率比可动触头3的导磁率大。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提高利用磁屏蔽体4(4A)阻断对可动触头3施加的磁场的效果。
第1方式以外的结构对于触点装置10(10A)而言不是必需的结构,能够适当省略。
此外,第9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1A)具有:上述的触点装置10(10A);以及电磁体装置7,其包含轴78,位于触点装置10(10A)的下方,轴78与可动触头3联动地移动,在轴78朝向上方移动时,可动触点31靠近第1固定触点21,在轴78朝向下方移动时,可动触点31自第1固定触点21分离。
根据上述的结构,与没有磁屏蔽体4(4A)的情况相比较,能够降低在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31之间的空间反复产生电弧的可能性,因此能够缩短灭弧所需的时间。
附图标记说明
1、1A、电磁继电器;10、10A、触点装置;21、第1固定触点;22、第2固定触点;3、可动触头;31、32、可动触点;33、可动触头主体;4、4A、磁屏蔽体;41、第1屏蔽部;411、421、突出部;412、422、主片;42、第2屏蔽部;43、连结部;51、壳体;52、连结体;53、永久磁体;54、架桥部;6、保持件;61、上壁部;62、侧板;63、弹簧支承部;64、接触压力弹簧;78、轴;8、外壳;H1、H2、嵌合孔(凹坑);H3、贯通孔;W1、W2、宽度。

Claims (9)

1.一种触点装置,其中,
该触点装置具有:
第1固定触点;
可动触头,其具有与所述第1固定触点相对的第1可动触点;
磁屏蔽体,其具有第1屏蔽部、第2屏蔽部以及将所述第1屏蔽部和所述第2屏蔽部相互连结的连结部,该磁屏蔽体与所述可动触头联动地移动;以及
第1磁体,其具有与所述第1固定触点、所述第1可动触点、所述第1屏蔽部相对的第1面,
所述第1固定触点、所述第1可动触点、所述第1屏蔽部以按照所述第1固定触点、所述第1可动触点、所述第1屏蔽部的顺序排列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1屏蔽部具有沿着所述第1磁体的所述第1面延伸的突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该触点装置还具有:
第2固定触点;以及
第2磁体,
所述可动触头还具有与所述第2固定触点相对的第2可动触点,
所述第1固定触点和所述第2固定触点彼此电连接,
所述第2磁体具有与所述第2固定触点、所述第2可动触点、所述第2屏蔽部相对的第2面,
所述第2固定触点、所述第2可动触点、所述第2屏蔽部以按照所述第2固定触点、所述第2可动触点、所述第2屏蔽部的顺序排列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2屏蔽部具有沿着所述第2磁体的所述第2面延伸的突出部,
所述第1磁体的所述第1面和所述第2磁体的所述第2面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第1磁体的所述第1面和所述第2磁体的所述第2面为同极。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第1屏蔽部的所述第1突出部从所述第1屏蔽部的端部沿着所述第1磁体的所述第1面朝向下方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第1屏蔽部的所述第1突出部从所述第1屏蔽部的端部沿着所述第1磁体的所述第1面朝向下方延伸,
所述第2屏蔽部的所述第2突出部从所述第2屏蔽部的端部沿着所述第2磁体的所述第2面朝向下方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磁屏蔽体与所述可动触头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可动触头具有凹坑,所述磁屏蔽体嵌入于所述可动触头的所述凹坑,
或者所述磁屏蔽体具有凹坑,所述可动触头嵌入于所述磁屏蔽体的所述凹坑。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中,
所述磁屏蔽体的导磁率比所述可动触头的导磁率大。
9.一种电磁继电器,其中,
该电磁继电器具有:
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以及
电磁体装置,其包含轴,位于所述触点装置的下方,
所述轴与所述可动触头联动地移动,
在所述轴朝向上方移动时,所述第1可动触点靠近所述第1固定触点,
在所述轴朝向下方移动时,所述第1可动触点自所述第1固定触点分离。
CN202180068217.4A 2020-12-09 2021-10-04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Pending CN1164386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04458A JP2022091560A (ja) 2020-12-09 2020-12-09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JP2020-204458 2020-12-09
PCT/JP2021/036542 WO2022123873A1 (ja) 2020-12-09 2021-10-04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38618A true CN116438618A (zh) 2023-07-14

Family

ID=81973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8217.4A Pending CN116438618A (zh) 2020-12-09 2021-10-04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26696A1 (zh)
EP (1) EP4261868A4 (zh)
JP (1) JP2022091560A (zh)
CN (1) CN116438618A (zh)
WO (1) WO202212387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29659B2 (ja) * 2010-07-16 2014-06-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5986419B2 (ja) * 2012-04-13 2016-09-06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開閉器
JP5990281B2 (ja) * 2012-12-06 2016-09-07 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開閉器
JP6358442B2 (ja) * 2013-06-28 2018-07-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JP6964252B2 (ja) * 2017-11-27 2021-11-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JP7056549B2 (ja) * 2018-12-28 2022-04-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22069864A (ja) * 2020-10-26 2022-05-1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61868A4 (en) 2024-05-08
JP2022091560A (ja) 2022-06-21
EP4261868A1 (en) 2023-10-18
US20230326696A1 (en) 2023-10-12
WO2022123873A1 (ja) 2022-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21963B2 (ja) プランジャ型電磁継電器
US9576760B2 (en) Contact device
CN210182305U (zh) 直流继电器
JP5727862B2 (ja) 電磁接触器
KR101631000B1 (ko) 전자기 릴레이
CN210182304U (zh) 直流继电器
CN210136823U (zh) 直流继电器
JP2016072021A (ja) 接点装置
JP2022141412A (ja) 電磁継電器
JP2012199126A (ja) 接点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磁開閉装置
CN110875161B (zh) 直流继电器
JP5549642B2 (ja) 継電器
CN112955993B (zh)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KR20180037902A (ko) 전자 계전기
WO2019103063A1 (ja) 接点モジュール、接点装置、電磁継電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機器
CN112955994A (zh)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CN116438618A (zh)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JP7357193B2 (ja) 電磁継電器
CN110911234B (zh) 触点机构及使用该触点机构的电磁接触器
JP6964252B2 (ja)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EP4333016A1 (en) Contac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15588599A (zh) 电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